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民生保险的经营理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进入主体增多
进入主体增多主要是指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进入越来越多的保险主体,在保险集团、财产险公司、人寿险公司、健康险公司均有民营资本的影子,且在部分保险主体中,民营资本居主导地位。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的典型有:大连实德进入太平洋保险集团、生命人寿与华汇人寿,深圳星河地产进入阳光保险集团,特华投资进入华安财产保险,国利投资进入生命人寿,天茂集团进入天平车险和国华人寿,雨润集团进入利安人寿等等,其中生命人寿、国华人寿、利安人寿、华安财产险等均由民营资本主导。不仅如此,在很多保险公司中,民营资本主体众多,如阳光保险集团的民营股东超过10个,生命人寿的民营股东超过5个,前海人寿的股东基本上都是民营资本。
(二)进入形式多样
一是发起设立进入,作为主要发起人和控制人,设立保险公司。如民生人寿、合众人寿、利安人寿和前海人寿等,均由民营资本发起设立,且民营资本掌握控制权。
二是参股设立进入,即参与新保险公司的设立,但非处于主导或控制地位。如生命人寿设立时的大连实德,大地财产险设立时的太太药业,华安财产险设立时民营资本也处于非控制地位。
三是股权受让进入,即原保险公司在股权结构调整和转让时,民营资本介入,或民营资本接受更大比例的股权转让。如华安财产险2002年重组时特华投资等民营资本介入,阳光保险集团2011-2012年股权转让时深圳霖锋等民营资本的介入。
四是增资扩股进入,即在原保险公司改组或增资扩股时,民营资本介入。如2002年太平洋保险集团增资时吸收大连实德入股,生命人寿2008-2011年增资时深圳系民营资本的进入等等。
(三)进入资本加大
近年来,民营资本实际投入保险主体的资本或控制的股份权益越来越大,如嘉德国际拍卖目前共持有泰康人寿18%的股份,特华投资等民营资本共持有华安财产险83%的股份。近年来由民营资本发起设立或为主要股东的保险公司中,如利安人寿、华汇人寿、前海人寿、珠江人寿、生命人寿、民生人寿、复星保德信人寿、华信财产险、浙商财产险等等,民营资本注入的资本金已经远远突破100亿。
(四)进入领域广泛
主要是指民营资本目前已经全面进入保险业务领域,涵盖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再保险以及保险资产管理等领域,如华安财产险、民生人寿、华信资产管理、昆仑健康保险等等。
(五)近年扩张加速
2008年以来,民营资本呈加速度姿态进入保险领域。一是通过股权受让或增资扩股加速进入保险业,阳光保险集团和生命人寿吸收民营资本就是典型。二是通过发起设立加速进入保险业,已批准开业的浙商财险、利安人寿、华汇人寿与前海人寿,批准筹备的珠江人寿与复星保德信人寿都是近年来民营资本加速进入保险业的典型。
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份额不大
以寿险业为例。2011年,全国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9560亿,其中中资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9174亿。以民营资本主导的生命人寿、合众人寿、民生人寿、与国华人寿为例,其2011年原保费收入分别为:233亿、100亿、98亿、31亿,分别占中资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的2.54%、1.09%、1.07%、0.34%,分别占全国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的2.44%、1.05%、1.03%、0.32%。四家民营公司累计原保费收入占中资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的5.04%,占全国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的4.83%。由此可见,民营资本目前在保险市场份额尚不大。
(二)管理变动较多
一是经营理念导致管理变动。很多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的初衷只是财务投资,即通过获取牌照资源,然后在较短时间内再通过资本市场运作,谋求“牌照溢价”。这就决定了很多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的经营理念“不单纯”,急功近利与粗放经营并存,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时常转换,实践中严重影响其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导致管理层变动。
二是股东结构导致管理变动。保险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资本,很多民营资本对此认识不充分,要么原有主业更需要补充资本金,要么保险业的长盈利周期或高资本投入让民营资本不堪忍受,进而导致股东结构变动,引发管理层变动。
(三)经营风险较大
一是业务结构风险。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大多选择“银行保险”为战略增长点,因为相对于个人保险业务和团体保险业务,银行保险业务容易在短时间内做大规模。但就银行保险的内涵价值分析,由于其高手续费和高回报承诺,价值空间越来越小,资产负债压力越来越大,这在实践中加大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如产品定价与货币政策风险,利率一旦反向变动,可能引发退保风险。
二是投资运作风险。出于竞争压力与赢利动机,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普遍希望通过资本市场运作“撬动”公司发展。如果风险管理理念与管控手段不到位,资本市场上的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如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等,将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
三是偿付能力风险。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根据中国保监会的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风险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资本,确保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业务结构失衡、投资运作失败、准备金提取不足都可能导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如果资本金补充不及时,严重者可导致破产风险。
篇2
二、民生金融内涵
民生金融是近些年兴起的一个概念,现阶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表述。我国对于民生金融的定义,指的是发展、改善及服务民生为目标的金融活动。换言之,就是在民生理念的前提下,利用金融制度、产品设计、业务理念等,使得金融活动能够起到服务民生、提高民生水平的作用。从广义上来说,民生金融包括一切和民生相关的金融活动;狭义上认为民生金融是为了改善弱势群体生活水平的一种金融活动。
三、民生金融发展问题分析
发展民生金融是促进民生改善的关键,民生金融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政府和民生金融的关系、竞争机制和金融普惠的关系,以及金融机构和其他机构的关系,这是发展民生金融的重要前提。但就目前来说,民生金融由于欠缺以上三种关系的协调制度,导致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民生金融的融资覆盖面窄
民生金融的融资覆盖面窄,如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融资需求,尽管城商行等银行持续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但在大型银行方面存在极其严重的信贷配给情况。数据调查显示,银行信贷市场份额中中小银行的贷款总量占比低于20%,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比99%,经济总量占比60%,就业人数占比80%。然而,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比较短,欠缺一定的资产担保,治理结构有待完善,导致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无法满足。
(二)民生金融产品过于单一
弱势群体享受不到金融普惠制度下的好处。民生金融目的是建立和完善多样化金融创新服务体系,包括应急救灾、养老保险及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但因保险产品欠缺针对性和多样性,导致我国许多金融普惠需求比较大的省份,存在显著的保险深度水平低的现象。
(三)民生金融的创新激励制度有待完善
民生金融的发展面临高风险低收益的窘境。实际上,这个现象是由民生金融的特点决定的,近些年对民生金融发展进行分析,一是欠缺持续而又稳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二是欠缺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制度;三是实践环节存在各部门分工职责不明,导致民生金融的创新发展陷入困境。
四、有关民生金融发展的建议
(一)经营理念和服务方式的转变
要转变民生金融的理念,金融机构要明确金融和民生之间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但又因为商业特性和社会性特征的冲突,可以利用政策进行引导,所以必须建立全新的民生金融理念,以此指导民生金融开展各项业务;其次,民生金融服务方式方面也要有所转变,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大金融宣传,使得民生金融可以被大众熟知,贴近大众,且让大众掌握和运用;(2)确保客户服务平等化,金融机构不能嫌贫爱富,要做到服务对象平等对待,避免出现歧视弱势群体的现象;(3)产品设计时要考虑贴近大众,了解民生领域的真实需求,设计具有多样化特点的金融产品;(4)业务流程要简化便捷,降低业务的门槛,促进民生金融服务效率的提升,适当调整业务规则,从而提高民生金融服务能力。
(二)创新民生金融业务
创新民生金融业务要在民生现状调查的前提下进行,比如小额贷款、公积金贷款、助学贷款、理财产品等业务,农民房地产抵押金融业务;三农复合型金融业务;农民联合担保信用贷款;固定收益类证券业务等。
(三)民生金融制度保障
民生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制度政策的保障作用,具体而言:(1)结合民生需求对金融机构、网点布局进行相应调整;(2)对民生金融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调整;(3)采取对民生金融有利的财政税收政策;(4)建立和完善民生金融相关风险管理的制度。
篇3
一、企业社会责任
(一)切实履行好所承担的经济责任是企业最主要的社会责任
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如果自身不能发展,社会责任也无从谈起,非但没有社会责任感,承担不了责任,最后还得把企业的责任都推给社会。其实无论什么企业,经济责任是其基本责任, 就是创造经济效益,企业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必须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为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和精神产品, 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经济发展。
企业家应该是按照国际标准办好企业,按照国家的规定承担责任,唯有如此,企业才能有效地安置就业、创造财富、拉动经济、提供税收,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为国家创造税收,提供完善的员工福利,替政府解决就业问题。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国有企业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增强经济效益、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从而奠定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二)切实履行好所承担的道德责任, 是企业发展之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活动应当遵循社会倡导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平等交易、诚实不欺、信守诺言、保护环境等基本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诚实守信;“人无信不立”,企业也不例外。
企业承担道德责任,表现为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利益关系要求的自觉意识和自主意志自律。企业的领导和员工群众对利益关系的必然性和调节利益关系的必要性认识得越清楚,就越能尽到自己应尽的道德责任,就越能使企业的行为具有现实性和可预见性。在这个意义上,企业的道德责任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致的。企业成功的奥秘,实际上就是如何把人的潜能充分调动起来,把各个人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也就是使企业全体成员自觉地把社会利益、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起来。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对利益相关方和环境负责,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全社会来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条件造成危害;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二、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实现和谐的前体和基础,只有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企业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与和谐的辩证关系,树立和谐发展的新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正确处理企业与员工、与社会、与环境等各方面的关系,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不断增加员工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更好地解决企业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不断推进和谐企业建设,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平衡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要求企业,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发展社会事业,还要保护和修复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涵和基本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和要求。国有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对转变发展方式,保护资源和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三、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
(一)企业要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营理念
企业要改变传统的经营哲学和经营理念, 树立科学发展经营理念, 倡导社会责任第一, 利益、利润第二的意识和理念。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的发育和完善, 必然要求管理者转变以往“以利为本”的经营理念, 在人与生产安全、成本、利润发生冲突的时候, 应把人的价值看作高于利润,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要真正从长远的意义来看待企业社会责任,所以要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劳动关系: 及时化解矛盾, 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 按国家规定, 依法为员工缴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等各种社会保险。
篇4
一、 经营理念决定经营网点的设置
银行经营网点不仅是服务客户的窗口,而且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经营网点资源,提升网点的竞争力,与银行经营管理层的经营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银行经营管理层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集约化经营意识不强,为抢占市场份额,曾不计成本、不讲效益,尽可能多地在城市主要街道市口、居民小区、甚至大企业(公司)、高等院校内部设立经营网点或设立单一功能的联(代)办储蓄所。这种靠外延广设网点的经营模式,虽然一度对吸收存款,做大负债业务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成本高、效益差、风险隐患多等弊端也逐渐凸现。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金融监管的加强,经营管理层眼界的开阔,以及电子化发展的快速推进,各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组建及经营网点设置模式、经营理念的出新,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过去那种广设网点、依靠外延扩张型经营冲动已回归理性。各行在加强成本管理、强化内控建设、网点合理布局、加快自助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并形成了清晰的理念,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一家银行的经营网点布局在一个城市要形成网络,不仅要方便客户,而且要有一定的业务覆盖面并能产生幅射带动效应。
2、经营网点的功能要齐全,网点要成为能为客户提供对公对私、本币外币、存款贷款、中间业务及以电子化为载体的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各类服务的金融“超市”,或成为把某项业务做大做强的“特色银行”。
3、为满足客户需要,经营网点除必须有足够的“窗口”为广大散户和VIP客户提供优质柜面服务外,还要有一批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熟悉银行产品、有营销技巧的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以此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传统的单一柜面“微笑服务”向多元化、人性化服务方式转变。
4、经营网点的形象是银行的无形资产,“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今天银行的经营网点,不仅要有宽畅明亮的营业大厅,统一标识的装修和便民的服务设施,而且要有星级酒店的服务水准,使客户享有“宾至如归”的优质服务和“养眼”的视觉享受。
5、在行式、离行式自助服务银行(区)是人工经营网点的补充,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的金融自助工具是银行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行式还是离行式自助服务银行(区)都应配有存、取款机、以及查询等多种自助设备,才能满足客户多种自我服务的需求。同时,以电子化为载体的自助服务不仅操作要方便,而且一定要安全、可靠,让客户无后顾之忧。
基于以上认识,各家商业银行近年来在经营网点布局调整、开发推出新型金融服务工具方面,开始了新一轮资源整合和更加激烈的竞争。
二、同业经营网点设置给我们的启示
近期笔者对同城商业银行经营网点设置及有关情况作了初步了解,截止2005年9月30日,存款余额超过200亿元商业银行经营网点及存款情况见表。
通过上表对比,可以看出: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虽然人工网点数量多,但是网均存款很少,均在5亿元以下,农行网均存款仅为2.8亿元。而招行、民生、浦发、华夏等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网点不多,但是网均存款均达15亿元以上,招行甚至超过了20亿元,达到24.7亿元。城市商行也相类似,数量偏多,人员配备少,网点功能单一,制度制约机制薄弱,网均存款较少,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尤其是与招行等4家行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除网均存款上的差距外,
笔者还了解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网点数量虽不多,但都实行综合性经营,其特点是网点功能齐全、人员配备充足,一般经营网点员工数都在20人以上。岗位配置为:正、副支行行长2-3人,分工明确,有的侧重外部营销,有的侧重内部管理。高、低柜柜面窗口8-10个不等,配备综合柜员10-12人左右。另配备客户经理、产品经理8-10人左右,专司公、私业务的营销和新品推广工作。这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经营网点既可经营对公、对私、本外币业务,又可从事票据、贴现、贸易融资等授信业务,还可以办理诸如保险、有价债券等中间业务,这种全功能的经营网点通过各种业务的优势互补,形成了团队合力的放大效应,对客户具有强有力的吸引。笔者同时了解到,民生、浦发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人工经营网点数量虽不多,但自助银行(区)为数不少,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开展得非常活跃。这种以现代化通讯技术和电子化平台为载体的新型服务工具的使用和推广,与传统的人工网点的柜面服务形成了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新型服务方式的转变吸引了广大有潜质的中青年客户和贡献率较高的VIP大客户。
三、整合经营网点资源,加速银行新型服务方式转变
为实现银行服务转型,就经营网点设置这一具体问题而言,商业银行应根据战略转型和办精品网点的发展目标要求,加快经营网点布局的重新整合和新型金融服务工具的开发、推广工作。
一是更新经营理念。各级经营管理层一定要跳出传统的柜面“文明用语”、“微笑服务”等被动模式的经营理念束缚,充分认识在同业愈演愈烈的竞争中,要想求得速度、质量、效益的三者和谐健康发展,必须要更新经营理念,加快服务方式的转变。一定要整合现有经营网点资源,实行综合经营;一定要从过去靠外延型的单一服务模式,向大力发展无柜台的自助服务模式转变,加速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络银行建设,大力推进知识服务、技术服务、诚信服务、个、亲情服务、综合服务、通过服务模式的转变赢得市场,赢得竞争的主动权。
二是整合网点资源。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现有人工经营网点重新规划,整合资源。如把3-4个营业面积小、形象不佳、人员较少、功能单一、无发展潜力的小支行通过重新整合,组建成具有形象好、综合的大支行,提高单一经营网点的市场竞争力。通过资源整合一是节省资源、降低成本;二是完善经营功能,形成优势互补,提高网点单产贡献率;三是改变网点形象,更好吸引客户,提升无形资产;四是集中管理,有利于内控建设,降低风险。
篇5
银行经营网点不仅是服务客户的窗口,而且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经营网点资源,提升网点的竞争力,与银行经营管理层的经营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银行经营管理层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集约化经营意识不强,为抢占市场份额,曾不计成本、不讲效益,尽可能多地在城市主要街道市口、居民小区、甚至大企业(公司)、高等院校内部设立经营网点或设立单一功能的联(代)办储蓄所。这种靠外延广设网点的经营模式,虽然一度对吸收存款,做大负债业务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成本高、效益差、风险隐患多等弊端也逐渐凸现。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金融监管的加强,经营管理层眼界的开阔,以及电子化发展的快速推进,各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组建及经营网点设置模式、经营理念的出新,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过去那种广设网点、依靠外延扩张型经营冲动已回归理性。各行在加强成本管理、强化内控建设、网点合理布局、加快自助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并形成了清晰的理念,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一家银行的经营网点布局在一个城市要形成网络,不仅要方便客户,而且要有一定的业务覆盖面并能产生幅射带动效应。
2、经营网点的功能要齐全,网点要成为能为客户提供对公对私、本币外币、存款贷款、中间业务及以电子化为载体的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各类服务的金融“超市”,或成为把某项业务做大做强的“特色银行”。
3、为满足客户需要,经营网点除必须有足够的“窗口”为广大散户和VIP客户提供优质柜面服务外,还要有一批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熟悉银行产品、有营销技巧的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以此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传统的单一柜面“微笑服务”向多元化、人性化服务方式转变。
4、经营网点的形象是银行的无形资产,“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今天银行的经营网点,不仅要有宽畅明亮的营业大厅,统一标识的装修和便民的服务设施,而且要有星级酒店的服务水准,使客户享有“宾至如归”的优质服务和“养眼”的视觉享受。
5、在行式、离行式自助服务银行(区)是人工经营网点的补充,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的金融自助工具是银行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行式还是离行式自助服务银行(区)都应配有存、取款机、以及查询等多种自助设备,才能满足客户多种自我服务的需求。同时,以电子化为载体的自助服务不仅操作要方便,而且一定要安全、可靠,让客户无后顾之忧。
基于以上认识,各家商业银行近年来在经营网点布局调整、开发推出新型金融服务工具方面,开始了新一轮资源整合和更加激烈的竞争。
二、同业经营网点设置给我们的启示
近期笔者对同城商业银行经营网点设置及有关情况作了初步了解,截止2005年9月30日,存款余额超过200亿元商业银行经营网点及存款情况见表。
通过上表对比,可以看出: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虽然人工网点数量多,但是网均存款很少,均在5亿元以下,农行网均存款仅为2.8亿元。而招行、民生、浦发、华夏等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网点不多,但是网均存款均达15亿元以上,招行甚至超过了20亿元,达到24.7亿元。城市商行也相类似,数量偏多,人员配备少,网点功能单一,制度制约机制薄弱,网均存款较少,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尤其是与招行等4家行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除网均存款上的差距外
笔者还了解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网点数量虽不多,但都实行综合性经营,其特点是网点功能齐全、人员配备充足,一般经营网点员工数都在20人以上。岗位配置为:正、副支行行长2-3人,分工明确,有的侧重外部营销,有的侧重内部管理。高、低柜柜面窗口8-10个不等,配备综合柜员10-12人左右。另配备客户经理、产品经理8-10人左右,专司公、私业务的营销和新品推广工作。这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经营网点既可经营对公、对私、本外币业务,又可从事票据、贴现、贸易融资等授信业务,还可以办理诸如保险、有价债券等中间业务,这种全功能的经营网点通过各种业务的优势互补,形成了团队合力的放大效应,对客户具有强有力的吸引。笔者同时了解到,民生、浦发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人工经营网点数量虽不多,但自助银行(区)为数不少,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开展得非常活跃。这种以现代化通讯技术和电子化平台为载体的新型服务工具的使用和推广,与传统的人工网点的柜面服务形成了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新型服务方式的转变吸引了广大有潜质的中青年客户和贡献率较高的VIP大客户。
三、整合经营网点资源,加速银行新型服务方式转变
为实现银行服务转型,就经营网点设置这一具体问题而言,商业银行应根据战略转型和办精品网点的发展目标要求,加快经营网点布局的重新整合和新型金融服务工具的开发、推广工作。
篇6
一、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经营状况
中国保监会数据,2005年到2010年,外资寿险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8.9%下滑到5.1%,外资财险和意外险的市场份额从1.3%降低到1.0%。同时,普华永道的2010年《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显示,外资保险公司高管预测外资市场份额在未来三年内不会上升,寿险公司预计市场份额到2013年将继续维持在目前5%的水平,而财险和意外险公司的份额预计将停留在1%左右。由此分析,外资保险公司业务经营中反映出的现实状况是:市场份额下降且相对偏低,业务发展缓慢。
二、外资保险公司当前经营状况之原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1.中国对外资保险公司监管严格
目前,外资保险公司将业务扩展到任何一个中国城市前,必须先获得许可证,这一程序令其难以迅速扩大规模。中国美国商会在的2010年《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中称,外资保险公司在分公司申请审批过程中相对中资保险公司将面临更长的等待。在保险需求非常强烈的中西部地区,外资保险公司也很难进入。同时,外资公司在业务拓展上也面临严格监管。《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中资保险公司经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交强险业务。这意味着占财险市场70%的车险业务没有对外资保险公司放开。
2.中资保险公司产品创新和业务拓展能力不断增强
无可否认,外资保险公司在产品创新、经营理念等很多方面存在优势。但中资公司不断学习和进步,提升自己的产品创新能力。同时,中资公司不断巩固和发挥着自己优势,利用自身对本地市场的深度熟悉与了解,不断扩张分支机构,深入到市场最基层,挖掘客户资源,拓展市场空间。中资保险公司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使得外资公司在业务进程中面对强大竞争压力。这也成为当前制约其业务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3.银行业进入保险市场
自2009年下半年,部分商业银行得到国务院特批可以投资保险公司。当年9月,保监会批复交通银行收购中保康联人寿51%股权。其后,中国银行、北京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逐渐完成向保险行业的渗透。
随着银行不断参股保险公司,驱动着保险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在过去几年里,银行是很多保险公司的主要分销渠道,有的保险公司甚至新保费收入中有一半或更多源于银行保险渠道。但伴随银行保险业的这种发展变化,参股保险公司的银行必然会首选自己产品。近期,保监会又对银保渠道进行整顿,将与银行合作的保险公司限制在3家以内。显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外资保险公司业务发展面对更大压力。
4.金融危机的冲击
目前,全球经济已经回暖,但长期来说经济增长仍面临考验。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国内出口减速、物价上涨,使得作为外资保险公司主要客户的外资企业受到较大影响,抑制了保险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外资保险母公司的全球战略也因金融危机而进行调整,影响了其对中国市场的支持力度,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增长规模。
(二)内部原因
1.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特长难以完全发挥
外资保险公司除了在传统保险业务经营方面经验丰富之外,一般都在特定领域具备专长,如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目前,中国的医疗、养老在推进商业化改革,但外资保险公司面临很多制约因素,自己的业务特长尚难发挥。如医疗保险需要医疗数据库作为支撑,要求相当熟悉本地市场。参与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保,需要处理与政府的关系。在这些方面外资公司都不具备优势。
2.外资保险公司业务规模较小,导致利润波动较大
虽然中国保险监管政策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外资保险公司的规模扩张,但从其自身公司经营策略来讲,在机构设立方面稳健谨慎,坚持以利润为导向,注重效益,并不盲目追求扩展规模。而这种规模小、营业网点少的状况,就会造成风险的集中,特别是产险业务受自然灾害等地域性突发事件的影响更大,往往造成外资产险公司利润的较大波动。同时,规模较小也使得公司成本无法得到有效分摊,综合费用率相对较高,最终影响业务开展。
三、外资保险公司推动业务发展的措施
由于在中国市场经营状况的不乐观,一些外资保险公司开始收缩在华业务。
恒康天安人寿的外方股东加拿大宏利金融选择退出,加拿大永明金融对光大永明所持股份从50%降为20%。但更多外资保险公司选择继续坚守,毕竟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巨大且不发达,具有十分明显的吸引力。那么,应该怎样才能发挥自身优势、扭转市场局面呢?其根本是外资保险公司必须要融入中国市场,坚持本土化经营策略。
(一)人才的本土化
人才的本土化是基础。本土人才熟悉本土文化,不论是在业务拓展、市场推广,还是经营管理等方面,他们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外资保险公司必须坚持本土人才的培养和合理使用,如重视本土员工的培训,给予本土员工在决策经营中更多参与权和发言权。这将是外资保险公司本土化经营的一项核心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外资保险公司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有的保险公司与高校密切合作,为公司做本土人才储备,如中大―友邦精算考试中心、南开―光大永明精算考试中心等项目。有的保险公司致力于培养一支本土化团队,如友邦的一线销售人员全部是当地引进,中英人寿、中意人寿、信诚人寿等外资寿险公司的销售团队也以本土员工为主。
(二)经营理念的本土化
一些外资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常常封闭于外资的小圈子里,进行自我隔离,以以前经验作为经营基础,出现问题不深入考虑所处市场的特点,只是片面指责中国市场的不足。对这些外资公司而言,要在中国市场谋求发展,必须先摒弃在国外市场获得成功的固有思路,切实深入到本土市场中,做到主动了解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的真实需求,逐渐形成本土化经营理念。
(三)业务的本土化
从目前来看,很多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首先开拓本国在中国设立的企业和相关业务。这是一种聪明的做法,但不是外资公司长远经营的灵丹妙药,想凭其获得长足发展不太现实。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今后很难再出现以前那种大规模引进外资的情况。如果单纯依赖与本国投资相关的业务,其发展的速度会逐渐递减乃至萎缩。由此分析,外资公司拓宽经营领域,逐步加大中国本土业务并提升其对公司整体收入的贡献率,才是业务经营之策。
(四)产品与技术的本土化
保险产品的生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和市场,必须适应这个社会和市场特有的文化、法律、资本市场等环境。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在产品开发设计上需要更多文化上的磨合及在此基础上的改造与提升,而不是简单的模式移植。一种保险产品和服务,一定要符合当地人的需要以及他们的思想观念,才能取得很好的发展。这是外资保险公司必须一直重视的一点。
目前,虽然外资保险公司出现业务发展缓慢、市场份额下降的局面,但其拥有先进保险理念和管理经验,售后服务完善,具备着强大竞争优势。因此,随着外资保险公司立足中国市场,调整业务发展策略,其发展潜力巨大,这在不久的未来会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华中炜,王琳.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现状评估和政策开放趋势[J].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网,2006-11-8.
[2]吴定富,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和改革发展[J],2007.
[3]外资保险公司本土化的8大问题.中国保险报,2010-04-07.
[4]普华永道.《 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2010.
篇7
中国在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也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保险业也深受国际保险行业发展的影响,在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且深刻的变革。虽然我国保险业在飞速的发展,但是同国际上的保险业发展水平相比较,仍然比较落后。
1、中国保险快速发展
中国保险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保费、赔款和给付支出规模均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保费规模从2011年的1.434万亿增长到2016年3.096万亿,五年时间增长了2.16倍;赔款和给付支出从2011年的0.393万亿增长到2016年的1.051万亿,五年时间增长了2.67倍(如下表所示)。
2、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
从上表获知中国保险高速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中国总保费规模增大,但是人均保费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2016年,中国保险密度约为2263元(328美元),保险深度为4.16%,而发达国家的保险深度为12%左右,保险密度2000~3000美元。这充分看出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3、保险公司经营理念的改变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传统的经营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趋势,为此,我国保险经营主体开始转变经营观念,深入研究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努力做到在经营方式、险种设计、服务等方面靠近市场,亲近民生。
一是经营主体开始注重保险业经济规模的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过去保险经济规模扩张主要凭借盲目掠夺式开发保险资源的手段,逐渐转变到依靠自主创新、技术进步,科学有效地开拓保险领域的内涵式扩张。二是经营管理由粗放型过渡到集约型,竞争方式由价格手段向服务手段转变。从保险行业内部竞争来看,经营主体多采用低层次的保险费率、手续费等价格竞争,逐渐转变为高水平的资金、技术、人才、产品、服务等综合竞争。
4、实现价值方式的转变
我国保险公司经营主体还主要采用的是恶性的价格竞争策略来维持和扩大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我国保险公司大都通过高返还、低费率、提高保障范围的手段争揽客户,而又以压低赔付率,设置赔付障碍来提高企业效益。这样的“价格战”只会形成恶性循环,降低保险企业的服务效率和创新能力,使得保险企业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各公司的产品大多雷同,产品结构单一、加大经营成本等不良后果。而造成保险公司间恶性竞争的重要诱因是,我国保险公司注重保费规模的扩张、忽视粗放式经营对利润的严重影响。为缓解这种非理性的价格竞争的困境,我国保险公司也开始考虑差异化的非价格竞争策略来扩大本企业经济规模。
二、保险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与市场需求不一致
浅显来看,我国保险产品特别丰富,但深入了解,则可以发现,我国保险公司所推出的各类保险产品通常差异不大,保险产品多保障的内容也相互交叉,使得顾客买一款保险产品保障不足,购买多款产品又可能重复或超出了自己的需求。保险经营主体在产品开发时,对险种的设计未进行全面调研,市场定位严重缺乏,因此造成市场需求脱节,一些保险销售人员为获取高佣金,大力向消费者推销佣金较高的保险产品,而一些满足市场需求且具有潜力的新兴产品在销售环节中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产品创新难以达到预期的结果。
(二)保险高素质人才匮乏
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保险业职工人数达94.17万人,保险人员达378.30万人。中国保险到现在已有经历了20余年,保险业的兴衰还主要依靠庞大的销售队伍的增减。但我国保险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大专以下学历的占90%以上,这也致使保险业整体的营销人员素质偏低。同时保险公司精算、财务、法律、投Y等方面的人才紧缺,这也成了制约我国保险业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新兴的营销手段存在问题
一是银行模式中的问题:(1)保险公司和银行合作层次低;(2)销售的保险产品类型单一;(3)恶性竞争严重;(4)误导销售隐患较大。二是电话销售模式中出现的弊端:电话营销容易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电话骚扰,也容易对客户造成一些销售误导,使客户了解的产品信息不全面。三是网络营销模式中,网络技术与安全性问题、网络销售平台前期的开发和系统维护费用较大的问题都制约着网络营销的发展。
三、创新我国保险经营模式的对策建议
我国保险业在社会经济中起着“稳定器”和“助推器”的作用,因此推行保险经营模式创新对做大做强中国保险行业意义重大。对我国保险公司而言,创新已经成为保险企业生存和创造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一)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保险公司的市场主导地位的确立与其核心竞争力紧密相关。为此,保险公司要根据本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方向,不断审查本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经营范围。面对越来越多样化社会经济生活,保险公司的业务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对此,保险公司需要利用更加精湛的专业技术,设计出适销对路的创新型保险产品,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还应该不断整合产品,发展精品,改良成品,杜绝废品,并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保险公司的营销渠道应该建立全面、立体的营销网络,利用互联网保险扩大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拓宽服务领域并提高保险经营能力
保险企业要充分发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不断扩大承保领域。为了适应日益理性化的市场,我国保险企业还可以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建立一个关于客户资源和销售资源的资料库,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一个在营销渠道方面资源共享的经营销售模式――保险交叉销售营销模式,在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又可以增加客户忠诚度,这样既能增加销售额,又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营业利润。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保险经营主体也应该利用新媒体营销模式,通过微博、微信等交流工具,建立公众号,设计保险APP,其成本低、黏性强、互动性强等优点,给保险公司的业务开展带来极大的便利即时丰富的保险资讯和保险产品相关信息,为保险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推进自主创新,提升服务水平
通过政府的介入,来保证保险产品的自主创新,是我国保险业的主要市场情况决定的。政府政策激励保险创新可以达到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分担保险产品自主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成本和投资风险;另一方面,为保险产品自主创新的成果提供保障,以免产品创新的溢出效应,打击保险经营主体的创新积极性。保险公司要自主创新保险产品和提供特色服务,都需要保险公司内部有高素质的人才能开发创新产品和服务。当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不存在较大差别时,对于消费者来说个性化的服务更能使保险主体间的买卖关系更加稳定,更满意、更高效的服务,才能为企业留住客户保持这种稳定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林江 :《引入外资后中国保险产业组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50-58;
[2]邵全权:《保险竞争的经济分析》,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9页;
[3]郭宪勇:《保险产品创新机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第67页;
篇8
未来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两大方面的战略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零售业务的比重将逐渐增加,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中间业务发展前景广阔,金融创新伴随其中,必将带来一场新的业务变革。
一、战略转型的趋势分析
(一)持续大力发展零售业务
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曾表示:“不做批发业务现在没饭吃,不做零售业务将来没饭吃。”同时,明确表示必须着手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实现收入多元化,改变传统的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并树立正确的风险资本观。纵览国际银行业的发展,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居民财富积累的提升,零售银行业务正在成为当今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利润增长的后备引擎。国外银行的零售业务一般平均占整体业务的40%之多,而著名的国际大银行如花旗、汇丰、富国银行等,零售业务的利润贡献都在50%以上,比如美国的富国银行,他们完整地经历了由传统公司业务向零售业务的转变,所以现在零售业务在总收入中的占比逐年增加,这是提前布局的结果。从战略转型的角度看,过去30年中,美欧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从传统的储蓄存款转变为个人短期批发融资,正是充分意识到零售业务的发展前景和必然趋势后,在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下,对自身业务重点的战略调整。诚然,在转型初期,美欧商业银行也经历了艰难痛苦的过渡期,但沿着顺势而为的正确路线走下来,还是创造了现在骄人的业绩。随着国内金融监管和市场环境的改变,中国商业银行纷纷着力于零售业务的大力发展,加快了调整的速度。作为国内转型最为成功的股份制零售银行——招商银行,目前储蓄存款在全行自营存款中的占比接近40%,个人消费信贷在全行自营贷款中的占比超过20%,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超过60%,零售银行在全行业务中的比重不断增大,核心竞争力明显,未来可持续增长态势强劲。而招行实现这些亮丽业绩主要依靠的是“较早启动的先发优势以及先进管理机制下的零售战略执行力。”同时,零售银行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产品,招行紧紧抓住了这一点,就好比开餐厅,一定要有独特的招牌菜。目前,招行“一卡通”、信用卡、财富账户等产品都独具特色,在同业中获得了较好的竞争态势。
就整个国内银行业而言,商业银行在财富业务、信用卡、借记卡、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代销产品等多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金融服务不断创新,新产品层出不穷。零售业务领域正在成为各家银行的必争之地,未来发展的前沿阵地。
(二)经营服务重点转向小微企业
无论是迫于金融脱媒加速的市场压力,还是监管部门的政策驱动,长期来看,商业银行的业务重点必将逐渐从大中型国有企业转向小微企业。各家银行已充分认识到,小企业和小客户是个大市场,随着大企业从资本市场获取直接融资能力越来越强,商业银行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向小微企业市场。同时,中央政府也在大力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
在针对向小微企业服务的转型改革中,美国富国银行被银行业内人士反复提及,因为在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问题上该行有很多过人之处。作为美国小企业贷款排名首位的银行,富国银行拥有全美第一的网上银行服务体系,1年能受理200万笔小企业贷款。其中,2/3通过系统自动审批,仅有1/3需人工审批,因此该行在全行业中操作成本最低。从富国银行的经验来看,低操作成本、高效率和切合实际的大胆创新将是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上突破瓶颈的关键所在。在国内,提到小微企业服务,民生银行的“商贷通”可谓是业界的一个典范。该行的小微贷款为小微企业提供单笔不超过500万元、平均150万元左右的贷款,主要采取抵押和强担保方式,新增客户多围绕商圈和产业链进行开发,散单占比较少。近两年,民生银行小微金融服务实现了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抓手是“小微金融提升版2.0”,它使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提升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在小微金融服务模式和组织架构上,民生银行以小微专业支行和小微企业城市商业合作社为两大支撑点,实现传统零售银行和产业链金融“两翼”突破,深度开发的战略目标。同时,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表示:“未来5年,小微金融服务将占民生银行业务的半壁江山。届时,民生银行将真正成为‘小微企业的银行’。”
(三)向互联网金融领域逐步深化
当今,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传统的融资渠道,在和各合作方的合作中多数时处于优势地位。以银行和券商、基金及保险的合作为例,券商、基金、保险所发产品,要支付给银行渠道较高的管理费用,部分小型基金尤其是其发行的股票型产品基本上是在为银行渠道“打工”。2012年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推动,部分涉及金融领域的互联网企业,由于其拥有大量用户同时具备商业运作平台,部分用户寻求的金融功能已经开始通过自身的牌照解决。已经出现一种趋势,就是类似支付宝这样的平台,他们大量的中小客户最终只在自身互联网链条内进行封闭运行,基本不需要银行的介入。如果他们逐步获得相关牌照,这些互联网企业链条上的中小商家、年轻用户从消费到理财都会在这一个体系内循环,基本脱离了银行渠道。其中,面对普通民众的大众化标准化服务,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可以叫“屌丝金融”,会受到互联网技术进步的深刻影响。
而商业银行做深做透互联网金融要着眼于利用网络平台,充分整合支付、融资、财富管理、移动金融等业务板块。同时,进行深层次的经营模式变革,第一是数据分析挖掘的变革。因为互联网时代是数据为王的时代,商业银行必须提高自己的数据采集、挖掘分析的能力。而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良好的数据挖掘才能更好地支持精准营销、支持管理决策及支持风险管控。第二是营销服务模式的变革。可以利用微信营销,利用微信做客户服务,其中,招行等多家银行已经进行了广泛的尝试。
二、战略转型的路径分析
(一)战略布局
目前,我国金融业处于分业经营的状态,而近年来,银行综合经营的步伐明显加快,各家备战综合经营可谓争先恐后,除了保险、证券外,银行已基本涉足了基金、金融租赁、私募、信托等非银行业务领域。商业银行看到,应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化带来的传统存贷市场变化,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只有积极发展综合经营,全面调整金融结构,改变增长方式才是发展之路。
在专业化经营战略方面,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树立具有差异化的特色服务,例如,招商银行的综合零售业务、兴业银行的同业业务、民生银行的小微金融等,都已经成为业内的亮点。
(二)经营模式
随着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要尽快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加快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转型。随着新资本协议的实施,过去商业银行那种拼资本消耗、扩张贷款规模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将难以持续。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向创新金融服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经营模式转变。同时,银行的资本充足达标主要依赖内部积累,资本的使用效率决定了银行的盈利能力。
(三)组织架构
在广泛借鉴国外优秀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基础上,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其中,民生银行的事业部制已取得了成功,平安银行的事业部制改革也已经启动。而平安银行针对传统模式进行了充分的改良,设立了交通金融事业部等3个行业事业部,信用卡及消费金融事业部、私人银行事业部等11个产品事业部,以及平台事业部——公司网络金融事业,力求以客户为中心,整合银行内部的产品、服务和营销资源,对全产业链上的客户提供融资融智、撮合、线上电商等专业化的服务,塑造“综合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两大特色,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而谈到银行前后台的模式转变上,将向“大运营、大后台”的方式演变,将围绕建设现代商业银行运营体系理念,整合业务运营有效资源,构建覆盖全产品全业务,集交易处理、账务核算、风险控制、客户服务及业务支持于一体的大后台格局。实现运营管理由注重业务操作、风险控制向服务保障和营销产品的根本转变。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有效控制操作风险和节约运营成本。
(四)客户结构
在当前的大形势下,银行的客户目标必然从以大客户、大项目为主的对公客户结构转变为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为主的零售客户结构,将目标转移到创新型成长企业,关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同时,进行营销流程和风险流程改造,建立专门的营销团队,设立新的企业评分、信用评级系统等。
在客户分类上,主要借助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来吸收沉淀存款。同时,在零售业务方面,强调对私人银行客户、贵宾客户、女性客户和老年客户的金融服务,加大对存款的吸收沉淀。
(五)产品创新
首先,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决定了客户分层管理和细分成为产品创新的重要基础。在零售业务方面,国内商业银行纷纷针对高净值客户开立私人银行或财富管理中心,提供专属高收益理财产品,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个人财富管理业务。
其次,中小企业金融和银行卡等创新产品支撑银行业务的进一步增长。信贷和银行卡业务是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和中间业务收入提升的重要支点,也是产品创新最为活跃的业务板块。
最后,产品的创新与互联网金融在业务领域的融合,具体体现在支付创新、移动应用创新数及数据挖掘创新,以移动网络金融服务能力的革新带动大众需求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魏苗.利率市场化与中国银行业的战略转型[J].上海金融,2012年12期.
[2]李瑞红.借鉴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经验 加快我国农信社战略转型[J].浙江金融,2012年5期.
篇9
一、加快推进保险业市场化的进程
在贷款利率放开管制的第二天,中国保监会召开的2013年年中监管工作会议就宣布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方案已获国务院同意,保险监管机关将按照“先试点、再扩大、后全面实施”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人身保险业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大致为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费率形成机制实行政企分开,前端的产品预订利率由保险公司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确定,后端的准备金评估利率由监管部门根据我国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等因素进行调整,然后通过后端影响前端,有效调控和合理定价。同时,通过费率市场化改革倒逼保险公司进行经营体制和机制改革,撬动监管的改革创新。
中国保监会决定在财产险方面也将会尽快实现市场化,即由保险公司按照商业原则自主制定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以及手续费等,保险监管机构将主要通过监管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途径确保保险消费者权益。同时中国保监会表示交强险费率也将改革并适时调整交强险的责任限额和费率水平,进一步完善调节机制,规范诊疗和伤残鉴定标准等,完善救助基金等相关配套制度。
随着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和将要逐步放开的存款利率,保险公司和保险监管机关一直争论的保险费率和佣金以及手续费是否要管制的困惑迎刃而解,结论就是要在确保偿付能力的前提下全面放开。今后保险监管机构主要通过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和查处经营数据的真实性以及要求保险公司缴纳保险保障基金等三个主要途径对保险公司进行监管,对于偿付能力达不到要求的保险公司,就会让其停办业务和停批机构,偿付能力严重不达标的保险公司就会退出市场,确保偿付能力监管效力落到实处。
保险监管机构将放松保险公司的资金管理,在保险资金投资比例、投资范围、投资方式等方面,实行更大更彻底的开放,逐步实现由保险公司自主决策投资行为。同时随着存款利率逐步放开,保险公司将选择利率高的银行进行资产配置和存款,据专家预计,近万亿的保险资金将寻求稳健的高收益,将由目前年收益2%-5%左右提升到5%--8%,这将增加保险公司承保外的投资收益,此外也可以通过存款规模与银保业务规模挂钩的方式大力发展银保业务,因此利率市场化将极大的增强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整个保险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变化。
二、对财产保险公司赢利影响巨大
贷款利率市场化后,随之而来的是存款利率也将市场化,中国保监会已经明确表示财产保险产品、条款、费率和手续费将全面放开,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也布置各省市保险行业协会清理原来制定的各类行业自律公约以及处罚细则,一个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由保险公司自主确定保险产品、条款、费率和手续费的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部分财产保险公司感到很迷惘和困惑,长期以来依靠和习惯于保险监管机构监管保险市场的模式和思维,使得部分保险公司的高管无所适从,将会有一个迷惘和摸索的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保险业放开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财产保险公司只有坚持正确的经营理念,切实强化为股东、为客户、为经济社会做好保险服务的经营方向,把“经济补偿是第一责任、稳定发展是第一要务、诚实纳税是第一贡献”的核心理念诠释到具体实践中去,即在为全社会经济和社会事业提供保险保障的同时,确保诚实和稳健经营,确保保险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上,确保财产保险公司有一定和合理的赢利,从而确保财产保险公司有可靠的偿付能力,才能确保财产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三、对寿险公司经营提出更高要求
预定利率放开之后,寿险公司的传统产品定价将由单一走向多维,利率市场化放开之后,寿险公司资产配置也将进一步复杂化和多样化,相应寿险公司产品开发,成本管理,投资资产配置,利润生成等经营环节都将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要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就必须实现从预定利率固定化的商业模型向预定利率浮动化的商业模型转变,其本质就是商业模型的重构。因此寿险公司必须进一步强化资产负债经营,价值经营和永续经营的理念,通过内在经营机制的不断完善来实现。首先要处理好精准定价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建立起精准、专业的风险定价机制,没有不能保的业务,只有控制不好的风险和定不好的价格。寿险产品的定价主要取决于三率,预期死亡率,预期费率和预期收益率,寿险公司需要统筹考虑产品精算、准备金提取、偿付能力、再保险安排、资产负债管理等多方面安排,针对市场需求进行安排,确保一定的利润。这对保险公司提出很高的要求,寿险公司要树立和强化专业知识理念,进一步强化风险选择与定价技术在保险经营中的核心作用,加强精算和产品开发队伍的培养,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定价工具和模型,建立起精准、专业的风险定价机制,丰富和完善市场竞争手段,这是寿险公司的必然选择和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重点。
四、需要配套发展存款保证保险
存款保险制度一种维护存款人权益的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经过国家银行监管机构批准设立的存款机构主要是银行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金融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承办存款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达到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和稳定金融秩序的目的。贷款利率放开的结果将会使银行利润空间缩小,会导致中小银行和村镇银行的风险加剧,甚至会影响到银行储户的利益,因此非常需要出台存款保险制度,以防范和化解银行经营的风险,同时也为下一步放开存款利率的管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10
立足十一五国家发展纲要,纵观保险业发展,行业改革与国际接轨并行,成效显著,成绩瞩目。
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实施,金融业发展受到重视与鼓励,中国保险业规模也不断壮大。从保险公司数量来看,2006年至2010年的5年间,实现了由93到146家的迅猛发展,与其相应的行业高管人员也由1.45万人增至2.94万人,营销员则由156万人发展到330万人。而技术核算人员包括精算、核保核赔、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持续增长和日渐成熟,也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与潜力。但与世界其他国家保险发展水平相比,仅从各国保险人年均收入统计数据来看,收入悬殊很大,中国保险人年均收入仅为千元,而其他国家已经过万。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保险企业纷纷进入中国,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服务贸易自由化日趋广泛,加强了国际经济贸易往来,尤其是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合作的机会增多,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为我国保险业引进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创造了条件。
二、中国保险业面临的挑战分析
十一五期间,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加速,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服务需求不断扩大,居民保险意识增强,大众对保险的需求越来越丰富,保险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新形势下,提供更为丰富的保险产品及服务来满足日益高涨的社会保险需求,对保险业发展和能力的提升是一重大挑战。
世界经济虽呈和平趋势,但国际环境仍复杂多变难以预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内保险不仅要面对国内同业市场竞争,更要面对来自全球保险企业的挑战,特别是发达国家具有先进的科技、管理理念,丰富的发展经验,使得中国保险业发展压力巨增。中国保险更需深化改革发展创新,才能跟上世界保险业发展的步伐。
三、中国保险业发展前景
“十一五”期间,保险业的全面发展不仅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也因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居民生活水准提高而得到大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因时代的特性面临多重发展障碍与挑战。在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立足十一五,虽有各种发展困难亟待解决,但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仍是一片光明。
(一)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保险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国务院于2006年6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不断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和范围;鼓励资金直接或间接进入资本市场,并逐步提高比例;支持参股商业银行;支持境外投资等;为今后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引起社会及业内高度关注。国十条的颁布,表明国家和政府对保险业发展持支持鼓励的态度,将大大促进中国保险业发展。
(二)中国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愈加重要
“十一五”期间,养老、健康、责任以及农村四个保险市场将日渐成为保险业新的增长点,国民支出在保费消费将越来越可观,保险业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将大幅提升,2010比重已达3.6%,预计2025年将达到12%。
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23亿人,特别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已提高到80%以上。针对农村居民而设的养老险、医疗健康险、子女教育、人身意外伤害、家财、农业保险等特色保险项目发展潜力巨大,并在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尤其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方面的探索和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中国保险迎来国际化大发展
篇11
互联网金融凭借其信息处理低成本、集中支付和个体移动支付系统统一、供需双方直接撮合等优势,以平等、便利化的服务理念和以客户和交易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对商业银行基础业务造成较大冲击,也对其经营方式、经营理念和战略向导产生影响。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角色逐渐被弱化,致使客户增长率增速减缓,部分商业银行出现负增长。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冲击 新客户吸引度逐渐减弱
互联网金融行业个人客户快速增长,尤其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和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的客户,呈几何形式增长。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搜索引擎和网络社区,互联网金融平台将市场信息碎片进行整合分析,有效地减少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并及时根据信息提品信息的挖掘和产品向导,拉近了供需双方间关系。虽然互联网金融行业客户总量无法与商业银行客户总量相提并论,但商业银行对比互联网金融,用户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不强,产品和业务创新能力较弱,造成客户的粘性减弱,新客户开发难度大。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客户增长率,却是商业银行的30-50倍,与商业银行竞争趋势加强。
中国工商银行2013年,累计个人客户总量为4.32亿,增长了0.39亿人次。增速则从2012年的39.30%跌至9.9%,呈现较大幅度的回落,与互联网金融抢占客户不无关系。但工商银行公司客户呈较好的增长趋势,增长了35.5万户,增速为8.1%,达近4年来最高
招商银行作为中小商业银行的代表,2013年在客户数量,尤其是个人客户方面受到较大冲击,从2012年的5383万回落至4763万,首次出现11.52%的负增长值,在客户黏性和新客户开发方面形势较为严峻 支付结算业务减少
支付结算是商业银行基本的业务和职能。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不断占领市场,商业银行支付业务正逐渐被边缘化。
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统计,2013年全国支付机构累计互联网支付业务达153.38亿笔,支付总量为9.22万亿元,同比增长56.06%和48.57%。相比互联网金融支付的快速增长。商业银行支付工具在客户增量、支付规模增量等方面,增速放缓。2013年个人银行结算账户56.07亿户,增速同比减缓4.56%。通过ATM和柜面进行的跨行交易分别为1898.91亿笔和34.07亿笔,同比增长23.1%和-16.6%。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在个人客户的转账、消费等资金的流通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第三方支付结算仍以个人商业银行账户为基础,因此商业银行在交易规模和总量方面未呈现较大的下滑趋势。
依托互联网生态链、大数据信息以及灵活的商业模式,第三方支付企业正在更深入的挑战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中的核心地位。国际结算领域,快钱已经介入跨境结算;国际汇兑方面,阿里巴巴已经实现了境内外买卖双方的支付交易。我国商业银行未来支付结算业务将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存贷业务增长缓慢
存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功能和作用,直接影响银行的正常经营和盈利能力。虽然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的重心已在向中间业务转移,但存贷业务对银行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将活期存款吸收至互联网货币基金,再以协议存款回到银行;贷款业务被P2P、众筹等业务所分割,给商业银行存贷业务方面造成较大冲击。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全国商业银行2013年个人活期存款总量38814.75亿元,相较2012年增长4626.87亿元,增速为13.53%。2013年各季度活期存款增量较2012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放缓。在企业短期贷款方面,2013年为23985.47亿元,同比增长19.44%,速度放
图1.全国商业银行存贷业务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材料)
缓0.17%(见图1)。逐步放缓的存贷速度虽然跟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导致市场流动资金减少有关,但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存贷增速放缓的趋势逐步显现。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影响较显著。 共享理财产品市场
互联网金融元年,阿里巴巴余额宝、招财宝、腾讯现金宝等理财产品等不断抢占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中间业务。互联网企业联合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进行货币基金发售和赎回。以余额宝为例,认购零门槛,赎回当日到账T+0,分享收益的同时也可用于消费和转出。互联网金融拥有得天独厚的便捷性,加上新媒体推广,营销,在短时间内实现高速增长,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有利竞争者。
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2013年虽然实现了理财金客户快快速增长,从2042万户升至2683万户,增长率达31.39%,但其累计发行的个人理财产品总量增长率仅为16.4%。部分中小银行中出现了高端理财客户数量大量下滑的现象,较大程度上也是受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具有网点分布广泛、专业性强、信用良好等优势,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逐步发展壮大,尤其是客户粘性较高的电商平台不断地拓展业务,使传统商业银行在这些方面的优势逐渐减弱,甚至因为其一成不变的格局而变成其弱势,给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带来冲击。 经营理念改革迫在眉睫
金融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有较为严苛的要求,民营资本较难进入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天然的制度红利,促使其树立起信用品牌优势,金融专业优势以及风险管理优势。同时也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变革动力小,改革难度大等问题。
商业银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使得客户多元化的需求无法在一次次改革中完全彰显,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无法真正地实现,商业银行也未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其经营理念,将庞大的网络银行客户数据进行分析。截然相反,互联网金融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互联网平台优势,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为变革动力,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互联网金融企业实现信息处理高效、低成本;跨地供给销售;大数据来源稳定;用户数量规模庞大、粘性高等竞争优势。数量激增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唯有通过不断地改革、优化操作,丰富网络平台功能,才可以避免在行业中被边缘化
相比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创新模式和理念,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模式较弱。一方面有制度、规模等限制创新改革的因素,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弱化,创新模式中无法以客户为中心。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经营理念,改变了商业银行的垄断,共同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同样倒逼银行改革与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也可能是商业银行创新改革、经营理念提升的推动力。 银行间竞争压力增大
互联网金融行业是传统金融的搅局者,利用互联网渠道进行金融创新,将普惠金融理念深化推广。同时也加剧了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尤其是客户量,存贷业务、理财业务、风险控制、经营成本、人才战略、改革转型、创新能力等方面。
互联网金融显著优势之一即经营成本低,运用“平台即媒体”的思维进行营销推广,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业务操作处理。商业银行经营会产生产品成本、人力资源成本、项目成本和客户成本等。互联网金融的产生给商业银行间的客户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造成较大压力,部分中小型商业银行加快创新速度,从经营理念上进行转型,也积极布局电商,或是与电商进行紧密合作。如民生银行,将社区银行作为战略和经营的重点;招商银行则在轻型银行的理念下,同步地推出“非常e购”信用卡商城,通过跨界合作来进一步提升同业竞争力。
人才战略方面,商业银行同业竞争,以人才优势带动资源优势和运营优势外,互联网金融的人才战略使得竞争压力增大。互联网金融本质是跨界融合,即金融和互联网行业的融合,需要大量专业能力强且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银行从业人员,金融人才招聘压力加剧,如阿里副总裁,曾任职于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在个人和公司业务,融资,信用体系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商业银行应对冲击的策略 优化银行操作流程
相对于新兴互联网金融平台操作,银行传统的操作流程周期长、环节过多,不仅客户耗时长,银行支付的管理成本与效率代价较为高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业务模式将会被完全取代。传统的柜面业务仍必不可少,只是必须优化其操作流程以适应发展。
1.简化业务操作环节
商业银行应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减少现有业务的操作环节,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以小额信贷为例,商业银行从借款申请开始,需分别经历贷款审核、风险评估、逐级审批、签订合同以及贷款发放等步骤,资金至少经过半个月才能放款。但互联网凭金融小额贷款从申请到资金到账,仅需几天甚至更快捷。差异的运营速度直接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为了改善操作繁杂的境况,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重新评估各业务操作流程的必要性,剔除或整合效率低的环节,以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提高时效。
2.提高各环节有效性与及时性
在简化业务操作环节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应该提高各环节实施的有效性与及时性。便捷与快速的业务办理能够使客户的感受度提升,因此各环节及时有效实施不仅可以消除重复作业,更是提高业务效率的重要保障。 拓宽支付结算渠道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日臻成熟,传统的银行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上各阶层客户的需求。尤其是客户对于支付结算快捷,方便的基本要求,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的便捷程度方面始终是处在第三方支付结算公司之下,也是商业银行的劣势。商业银行若不能够及时调整支付结算方面运营策略,会让商业银行损失更多的客户,尤其是个人客户。
拓宽支付结算渠道,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从客户的性质角度出发,针对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开展支付结算业务。个人客户以便捷、快速、安全为理念,加强与第三方支付结算公司的合作共赢,为个人客户提供更为周全的服务;企业客户目前占据了支付结算业务客户数量的大头,尤其是进出口贸易的支付结算,包括信用证、福费廷等支付结算方式,商业银行应该将其电子化、互联网化。发挥商业银行在企业结算方面的优势,巩固企业客户。二是从业务创新角度,在加强与第三方支付结算公司合作,继续做好个人客户的服务工作的同时,进行企业客户支付结算的创新工作,才能够有效地应对互联网金融在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方面的冲击。 加强传统理财产品创新
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发行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本质为货币基金和分红保险,究其根本并无现实意义上的金融创新或是理财产品的创新,而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在线理财平台的开发、运营和营销,从而实现实时的数据分析和优化功能。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同样可以进行理财产品认购和赎回,但是相比余额宝、招财宝等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认购和赎回,手续相对较为繁琐,并伴随有认购资金门槛和资金流动性问题,部分产品还必须到实体的网点进行操作。
针对商业银行的表现不足,商业银行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应对。商业银行需不断加强传统理财产品的创新,通过专业人士或专业投资公司的打理,拓宽投资渠道,丰富理财产品种类和组合,在保障投资资金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收益率,需要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研发部门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强理财产品的研发。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从理财产品的认购和赎回的手续,简化操作流程,降低理财产品的认购起点,并解决资金的流动性等问题。从其本质而言,就是对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一种挑战,也是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方式。 培养网络信息技术,金融专业复合型人才
互联网金融既有信息技术的科技属性,又兼具经济金融属性,对人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金融竞争需立足于人才、管理和资源的竞争。目前商业银行员工的知识结构普遍专一化,缺少精通互联网技术、金融业务知识和管理决策的复合人才。
对商业银行人才培养和招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招聘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注重金融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吸纳,保证时刻能注入新鲜血液,从软实力方面提升银行的竞争实力。人才培养方面,从两个方面着手:在工作中加强对金融专业人才的科技知识培训以及科技专业人才的金融业务培训,在现有人才基础上培养兼具金融知识,互联网工具,信息技术等知识技能的互联网金融复合人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下,可以采取定向合作培养模式,通过银行和高校的合作,注重金融实务和计算机科学的学习和操作,从本质上改变人才知识结构,提升商业银行在人才方面的优势。 转变经营理念,推动长效变革
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和服务理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理念主要是集中于银行的经营管理、服务理念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但是在互联网金融大行其道的2013年,商业银行传统经营理念备受冲击和影响。
商业银行需深刻认识到互联网金融所带来冲击的本质,即互联网金融将金融倡导的深刻的普惠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借助移动互联的运营模式,组织模式,成本模式,运营模式和利润模式,通过开放平台、大数据、云计算支持,将普惠金融理念融入到互联网金融的各项业务。商业银行需要实时调整经营理念,加强总体战略布局,不断地进行变革来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加强同互联网科技企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1.搭建自有的电商平台
电子商务作为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创新产物,在我国生活消费市场,企业生产经营和商贸流通等方面都引发了深刻的变革,对传统行业生产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为艰巨的挑战。也可以推动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转型和创新,尤其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地冲击下,商业银行更需要不断地拓展自身的业务范围,实现多元化经营的目标。
商业银行可以借助自身资金雄厚,客户资源广泛,信用度高的优势,积极布局电子商务,在扩大金融业务范围的同时,提升银行在新时期的竞争力。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加快转型,分别推出“交博汇”、“善融商务”和“云”购物平台。创新电商的发展战略将成为银行电商更好服务企业的一个突破口,同时银行也应积极地摆脱单纯的金融服务角色。
2.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合作
商业银行目前电子支付系统主要是依托各家商业银行的网络银行系统,以及第三方支付结算公司的支付结算渠道。面对第三方结算公司庞大的客户全体和便捷的支付结算流程,商业银行应该借助第三方支付结算渠道,实现自身支付结算功能的扩大。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来延伸和补充自身的金融服务,推动业务优势互补和客户资源共享,不断提高银行卡的使用率和网银业务量,推动向零售银行业务的转型。同时,商业银行也需协同第三方支付结算公司,努力开拓对公业务。
3.以互联网企业的思维方式和理念,融入新技术
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商业银行应该引入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战略。大数据作为一种新的数据分析和运用技术,在数据分的精准性以及重要细节的挖掘和利用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商业银行可以将客户偏好,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客户行为分析结果,运用到银行运营的相关环节,实现客户需求的精准分析和定位。
现代信息设备、工具和技术在银行经营中的应用,能够帮助银行在信息管理辅助下提高人工管理运营效率,依靠信息技术组织统筹银行经营管理,是银行的一种创新举措,具有系统整合、运营集中、信息共享和数据挖掘的特征,能有效促进业务拓展和经营管理模式转型。 结语
互联网金融的客户增长速度、客户总量,交易量的增长和总量,都有表现良好,而商业银行虽在总量上保持者优势,但在增速放缓,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甚至出现存贷客户总量下降、理财客户流失等情况。商业银行急需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来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倡导普惠金融理念。
互联网金融无法完全颠覆传统商业银行,但可以倒逼着商业银行进行改革,来切实加强我国传统金融行业尤其是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因此,从某种角度而言,商业银行在应对互联网金融中所提出的应对策略,其本身也是一种改革和突破。相信在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合作共赢下,我国金融行业的服务必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 金融研究, 2012,(12).
[2]刘士余.互联网金融存在三大风险[J].清华金融评论,2014,(2).
[3]张晓朴.互联网金融监管十二原则[N].第一财经日报,2014-1-20.
[4]邱勋.互联网基金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4).
篇12
一、我国寿险公司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一)公司产品的长期性和无形性要求寿险公司树立品牌,作好长远规划
首先,寿险公司为消费者提供的主要产品是人寿保险,从订立保险合同到合同终止往往历时几十年,作为先销售后生产的企业,保险公司能够持续经营是消费者得到应有保险保障的首要前提。虽然我国保险法对寿险公司一旦发生破产,如何保障投保人利益不受影响作出了明确规定,但试问一个连自己的持续经营都无法保障的公司如何承诺为客户提供终身、优质的服务?无疑保险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会构成消费者选择保险公司的重要因素。其次,从产品形态来分寿险产品作为一种保险保障服务,属于无形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直接接触与鉴别,只是通过保险公司的品牌形象、产品介绍来进行比较判断,主观成分占很大比重。因此公司的诚信建设、文化理念不仅会影响到已有客户得到服务、实现自身权益的质量,更会成为吸引或失去潜在购买者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居民对保险的认识接受程度还很低,保险意识水平不高,推广产品必须先推广保险理念,居民对保险的品牌认知度也仅限于几家市场占有率高的公司,而树立保险品牌在保险销售中的重要意义为中小保险公司推广产品带来特别的挑战。
以上产品的特殊性要求寿险公司作好长远的规划,公司整体形象、整体水平的提高与公司业务的发展之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而且这种依赖要强于一般企业。
(二)战略管理符合保险行业的特殊性
保险业恢复以来快速发展,具体来看,寿险保费收入2008年全国总计6658亿元,我国2008年保险密度达到736.74元,保险深度为3.25%,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市场主体从一家国有到21家中资、26家外资寿险公司,同时资产管理公司、保险中介公司也逐渐增多。但是,经过仅仅二十几年的发展,保险市场完善程度、保险公司管理水平及保险产品开发、核保核赔以及提供其他服务的各个环节都有待提高,发展中的问题仍然不断出现。在行业发展尚不成熟、变化较大的前提下,保险公司更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战略、长远规划,保证在未来变化的形势下,公司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不会因外界变化而严重影响到公司的生存和正常发展。
(三)公司的不成熟需要战略管理的支持
保险公司一方面,因为整体行业的不成熟而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我国寿险公司自身成立时间短,经验不足,缺乏人才,如何面对未知的市场、应对变化的环境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自身竞争力对于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都至关重要。在当前的客观环境下,怎样分配资源,平衡各方面不足,集中力量创造自身优势,立足于中国保险市场,需要各公司有合理长远的规划。战略管理不同于普通管理,更能帮助公司实现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之前的协调和统一。
二、我国各寿险公司当前长远战略分析
(一)从企业愿景看公司战略
各寿险公司都纷纷提出公司所培养、秉承和追求的企业文化、企业使命及企业愿景。本文选择各公司所公开的长远发展目标按照构成要素的不同进行如下归类分析:
1.顾客
即寿险公司的目标客户群。大多数保险公司笼统表述为“客户”或是“中国客户”,泰康人寿则较明确提出其市场定位——“融入21世纪大众生活,为日益崛起的工薪白领提供高品质的寿险”。虽然寿险标的不及财产保险标的差异显著,但不同产品针对的需求群体在年龄、经济状况、生活负担等方面仍然有较大差别。对于中小保险公司,分析公司选择客户方面的优势,然后集中资源针对特定群体开发产品并全力经营,实现规模经济不仅是占领市场一席之地的当今策略,即使是长远战略考虑,中国特定群体的潜在保险需求都有很大开发空间,公司也可以在形成的客户资源、特定人群的品牌效应基础上进一步发掘满足保险需求,为凭借专业化经营、提供高品质服务和特色产品形成核心竞争力提供帮助。
2.产品和服务
根据公司的目标产品和服务,可以把我国寿险公司的战略目标分为两类。一类提供专业化高品质的保险保障服务,如招商信诺详细列出“我们的使命是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国际级品质的、价格合理、购买便利的人寿、意外以及补充医疗保险和服务,为客户及其家庭提供意外或疾病情况下的财务保障。”最终目标产品定位于寿险的还有泰康人寿、华泰人寿、信德人寿、华夏人寿、中意人寿、中英人寿、友邦、海尔纽约等。另一类公司将同时提供保险保障和理财方案或进行全面理财规划作为目标,走综合化道路,如新华人寿的愿景是“在更广阔的领域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风险保障和投资理财服务”;合众人寿明确订立目标“2010年发展成为国内前七大人寿保险集团,2020年成为国内十大金融企业集团,最终发展成为一流的综合金融企业集团。”金盛目标“成为财务保障和资产管理公司中的领军力量”;信诚、光大永明、瑞泰人寿、中美大都会等都以提供全面的投资理财服务作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愿景。产品和服务是公司存在的核心,一个公司产品的不同直接决定公司的整个运营体系的差别,同样保险公司不同的战略目标会影响当前公司发展的重心及业务发展中的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
3.市场
即公司在哪些地区发展业务,可分国内和国际两种。外资公司多作为股东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而定位于中国,中资公司中国寿股份“推进国际一流寿险公司进程,创建‘学习创新型、资源优化型、成长增值型’企业”是目标国际化的典范,而且公司当前发展进程也在一步步靠近该战略目标,太平人寿“成为中国寿险行业管理、流程和制度的标杆,使太平人寿进入国际A级企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杰出品牌,并打造成为中国金融保险业中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百年老店’”。同样体现出走国际化道路的目标。其他中资公司多以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公司为愿景,在当前公司实力状况下是切合实际的,国际市场的复杂是需要一定实力作为保障的。
4.技术
即公司的技术状况及对技术的追求。保险属于服务业,技术体现在专业人才上,不少公司尤其是合资公司提到“专业经营”、“专业服务”,其中中意人寿“创建知识型人寿保险公司”较有特色。产品开发、优质服务及公司治理上如果能形成核心优势将是保证公司持续发展、占领市场的重要技术。我国寿险技术较国际先进水平仍然落后,导致公司产品同质化严重,老百姓想买的产品买不到,同时保费高进一步加剧保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平衡,在保险市场持续竞争发展的背景下,摈弃恶性竞争,产品的竞争、技术的竞争乃至人才的竞争才是未来保险发展的趋势。
5.对生存、成长和赢利的关注
中国人寿目标中包括“成长增值型”;平安“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民生人寿希望“把自己建设成为成长性强、富有特色的一流保险企业”;华泰“努力建设一家效益和品质最好的寿险公司”,太平洋安泰“以卓越的绩效,提供高品质的寿险服务,成为客户的最佳选择”;信泰“做稳健于世的百年金控蓝筹”;英大人寿“秉承‘专业规范、高效稳健’的经营理念”。可以看出,公司价值最大化是保险公司一致的追求,这符合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会因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是盲目扩张市场损害公司的长远利益。从近年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华泰人寿追求“效益”并将其定为战略目标对公司的经营指导作用显著,在业务质量、投资收益上都有较好的控制。
6.基本信念、价值观
泰康目标成为“最具亲和力、最受市场青睐”公司;生命人寿“秉持‘内诚于心,外信于行’的核心价值观”。除公司多提到诚信这个保险业的最基本最重要理念外,中资公司的价值观中加入不少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如合众人寿以“和合”为企业理念基石,在核心价值、企业文化中都予强调,并最终目标实现“和睦共生、和谐共事、和美共荣、‘司和万事兴’的完美境界”。基本信念、价值观是一个企业文化的核心,体现了公司经营、人员工作的共同信念,一个得到员工和客户认可的公司价值观可以加强公司凝聚力,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7.定位
平安“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联泰大都会“依托全球领先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很多公司在战略表述中并没有指出自己的优势,但不代表它们缺乏优势,不同的背景下各公司正确定位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优劣势,认识企业所处的环境,意识到自身的威胁识别出机会。比如根据股东及公司规模不同,表1分别选择中国人寿、民生人寿、友邦、中意人寿和太平洋安泰五家公司的优劣势进行粗略总结。
8.对公众形象、社会影响的关注
生命人寿肩负“携手提升生命价值”的企业使命,奉行“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经营理念,英大人寿“发扬‘责任心’理念,服务客户、成就员工、回报股东、回馈社会,争取为中国保险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与品牌建设相一致,各公司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树立良好公众形象,这将是公司一直携带的标志,体现着各公司的价值观。公司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与一致,社会责任的承担是保险公司必须面对平衡的难题,一味强调其一都会将公司下一步的发展置于困难境地。
9.对雇员的关注
正德人寿“为把正德人寿建设成为一家‘让消费者满意,股东放心,员工幸福’的一流寿险公司和百年老店而努力奋斗,为创造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国华人寿将”力争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最能为客户、员工、股东创造价值的金融保险集团”。中宏人寿“成为一家令客户、股东、人和员工信赖并为之骄傲的公司,为大众提供最佳保障产品和服务”。公司员工的忠诚度是公司长期储备人才的保障,人才的竞争又是公司竞争的核心,如何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是公司必须作出的战略规划。保险公司中一类特殊的人员是保险营销员,保险营销员的定位当前存在很多的不完善,致使营销员流动性大,出现大量孤儿保单,同时客户源也随营销员不断流失变化,不利于公司锁定目标群,且不利于公司进行长期培训。保险营销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定位,同时保险公司也要重视营销员的长期稳定性。
各公司在制定公司战略时侧重点各有不同,如注重产品类型、关注市场开拓、看重股东雇员利益等,反映出公司在追求公司价值的过程中欲培养的核心竞争力上存在的差别。通过对我国寿险公司长远目标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按照市场占有率区分,市场占有率高的公司(中国人寿、平安寿、太保寿、新华寿、泰康寿)更强调公司的向外发展,如向国际化看齐、综合服务平台、追求卓越等,中小公司更多强调提高客户满意度、树立品牌;按照公司性质分,外资公司更多强调提供专业性、高品质服务,中资公司则强调社会效应、传统文化的相对较多。
篇13
一、我国寿险公司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一)公司产品的长期性和无形性要求寿险公司树立品牌,作好长远规划
首先,寿险公司为消费者提供的主要产品是人寿保险,从订立保险合同到合同终止往往历时几十年,作为先销售后生产的企业,保险公司能够持续经营是消费者得到应有保险保障的首要前提。虽然我国保险法对寿险公司一旦发生破产,如何保障投保人利益不受影响作出了明确规定,但试问一个连自己的持续经营都无法保障的公司如何承诺为客户提供终身、优质的服务?无疑保险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会构成消费者选择保险公司的重要因素。其次,从产品形态来分寿险产品作为一种保险保障服务,属于无形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直接接触与鉴别,只是通过保险公司的品牌形象、产品介绍来进行比较判断,主观成分占很大比重。因此公司的诚信建设、文化理念不仅会影响到已有客户得到服务、实现自身权益的质量,更会成为吸引或失去潜在购买者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居民对保险的认识接受程度还很低,保险意识水平不高,推广产品必须先推广保险理念,居民对保险的品牌认知度也仅限于几家市场占有率高的公司,而树立保险品牌在保险销售中的重要意义为中小保险公司推广产品带来特别的挑战。
以上产品的特殊性要求寿险公司作好长远的规划,公司整体形象、整体水平的提高与公司业务的发展之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而且这种依赖要强于一般企业。
(二)战略管理符合保险行业的特殊性
保险业恢复以来快速发展,具体来看,寿险保费收入2008年全国总计6658亿元,我国2008年保险密度达到736.74元,保险深度为3.25%,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市场主体从一家国有到21家中资、26家外资寿险公司,同时资产管理公司、保险中介公司也逐渐增多。但是,经过仅仅二十几年的发展,保险市场完善程度、保险公司管理水平及保险产品开发、核保核赔以及提供其他服务的各个环节都有待提高,发展中的问题仍然不断出现。在行业发展尚不成熟、变化较大的前提下,保险公司更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战略、长远规划,保证在未来变化的形势下,公司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不会因外界变化而严重影响到公司的生存和正常发展。
(三)公司的不成熟需要战略管理的支持
保险公司一方面,因为整体行业的不成熟而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我国寿险公司自身成立时间短,经验不足,缺乏人才,如何面对未知的市场、应对变化的环境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自身竞争力对于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都至关重要。在当前的客观环境下,怎样分配资源,平衡各方面不足,集中力量创造自身优势,立足于中国保险市场,需要各公司有合理长远的规划。战略管理不同于普通管理,更能帮助公司实现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之前的协调和统一。
二、我国各寿险公司当前长远战略分析
(一)从企业愿景看公司战略
各寿险公司都纷纷提出公司所培养、秉承和追求的企业文化、企业使命及企业愿景。本文选择各公司所公开的长远发展目标按照构成要素的不同进行如下归类分析:
1.顾客
即寿险公司的目标客户群。大多数保险公司笼统表述为“客户”或是“中国客户”,泰康人寿则较明确提出其市场定位——“融入21世纪大众生活,为日益崛起的工薪白领提供高品质的寿险”。虽然寿险标的不及财产保险标的差异显著,但不同产品针对的需求群体在年龄、经济状况、生活负担等方面仍然有较大差别。对于中小保险公司,分析公司选择客户方面的优势,然后集中资源针对特定群体开发产品并全力经营,实现规模经济不仅是占领市场一席之地的当今策略,即使是长远战略考虑,中国特定群体的潜在保险需求都有很大开发空间,公司也可以在形成的客户资源、特定人群的品牌效应基础上进一步发掘满足保险需求,为凭借专业化经营、提供高品质服务和特色产品形成核心竞争力提供帮助。
2.产品和服务
根据公司的目标产品和服务,可以把我国寿险公司的战略目标分为两类。一类提供专业化高品质的保险保障服务,如招商信诺详细列出“我们的使命是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国际级品质的、价格合理、购买便利的人寿、意外以及补充医疗保险和服务,为客户及其家庭提供意外或疾病情况下的财务保障。”最终目标产品定位于寿险的还有泰康人寿、华泰人寿、信德人寿、华夏人寿、中意人寿、中英人寿、友邦、海尔纽约等。另一类公司将同时提供保险保障和理财方案或进行全面理财规划作为目标,走综合化道路,如新华人寿的愿景是“在更广阔的领域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风险保障和投资理财服务”;合众人寿明确订立目标“2010年发展成为国内前七大人寿保险集团,2020年成为国内十大金融企业集团,最终发展成为一流的综合金融企业集团。”金盛目标“成为财务保障和资产管理公司中的领军力量”;信诚、光大永明、瑞泰人寿、中美大都会等都以提供全面的投资理财服务作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愿景。产品和服务是公司存在的核心,一个公司产品的不同直接决定公司的整个运营体系的差别,同样保险公司不同的战略目标会影响当前公司发展的重心及业务发展中的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
3.市场
即公司在哪些地区发展业务,可分国内和国际两种。外资公司多作为股东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而定位于中国,中资公司中国寿股份“推进国际一流寿险公司进程,创建‘学习创新型、资源优化型、成长增值型’企业”是目标国际化的典范,而且公司当前发展进程也在一步步靠近该战略目标,太平人寿“成为中国寿险行业管理、流程和制度的标杆,使太平人寿进入国际A级企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杰出品牌,并打造成为中国金融保险业中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百年老店’”。同样体现出走国际化道路的目标。其他中资公司多以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公司为愿景,在当前公司实力状况下是切合实际的,国际市场的复杂是需要一定实力作为保障的。
4.技术
即公司的技术状况及对技术的追求。保险属于服务业,技术体现在专业人才上,不少公司尤其是合资公司提到“专业经营”、“专业服务”,其中中意人寿“创建知识型人寿保险公司”较有特色。产品开发、优质服务及公司治理上如果能形成核心优势将是保证公司持续发展、占领市场的重要技术。我国寿险技术较国际先进水平仍然落后,导致公司产品同质化严重,老百姓想买的产品买不到,同时保费高进一步加剧保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平衡,在保险市场持续竞争发展的背景下,摈弃恶性竞争,产品的竞争、技术的竞争乃至人才的竞争才是未来保险发展的趋势。
5.对生存、成长和赢利的关注
中国人寿目标中包括“成长增值型”;平安“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民生人寿希望“把自己建设成为成长性强、富有特色的一流保险企业”;华泰“努力建设一家效益和品质最好的寿险公司”,太平洋安泰“以卓越的绩效,提供高品质的寿险服务,成为客户的最佳选择”;信泰“做稳健于世的百年金控蓝筹”;英大人寿“秉承‘专业规范、高效稳健’的经营理念”。可以看出,公司价值最大化是保险公司一致的追求,这符合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会因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是盲目扩张市场损害公司的长远利益。从近年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华泰人寿追求“效益”并将其定为战略目标对公司的经营指导作用显著,在业务质量、投资收益上都有较好的控制。
6.基本信念、价值观
泰康目标成为“最具亲和力、最受市场青睐”公司;生命人寿“秉持‘内诚于心,外信于行’的核心价值观”。除公司多提到诚信这个保险业的最基本最重要理念外,中资公司的价值观中加入不少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如合众人寿以“和合”为企业理念基石,在核心价值、企业文化中都予强调,并最终目标实现“和睦共生、和谐共事、和美共荣、‘司和万事兴’的完美境界”。基本信念、价值观是一个企业文化的核心,体现了公司经营、人员工作的共同信念,一个得到员工和客户认可的公司价值观可以加强公司凝聚力,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7.定位
平安“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联泰大都会“依托全球领先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很多公司在战略表述中并没有指出自己的优势,但不代表它们缺乏优势,不同的背景下各公司正确定位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优劣势,认识企业所处的环境,意识到自身的威胁识别出机会。比如根据股东及公司规模不同,表1分别选择中国人寿、民生人寿、友邦、中意人寿和太平洋安泰五家公司的优劣势进行粗略总结。
8.对公众形象、社会影响的关注
生命人寿肩负“携手提升生命价值”的企业使命,奉行“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经营理念,英大人寿“发扬‘责任心’理念,服务客户、成就员工、回报股东、回馈社会,争取为中国保险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与品牌建设相一致,各公司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树立良好公众形象,这将是公司一直携带的标志,体现着各公司的价值观。公司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与一致,社会责任的承担是保险公司必须面对平衡的难题,一味强调其一都会将公司下一步的发展置于困难境地。
9.对雇员的关注
正德人寿“为把正德人寿建设成为一家‘让消费者满意,股东放心,员工幸福’的一流寿险公司和百年老店而努力奋斗,为创造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国华人寿将”力争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最能为客户、员工、股东创造价值的金融保险集团”。中宏人寿“成为一家令客户、股东、人和员工信赖并为之骄傲的公司,为大众提供最佳保障产品和服务”。公司员工的忠诚度是公司长期储备人才的保障,人才的竞争又是公司竞争的核心,如何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是公司必须作出的战略规划。保险公司中一类特殊的人员是保险营销员,保险营销员的定位当前存在很多的不完善,致使营销员流动性大,出现大量孤儿保单,同时客户源也随营销员不断流失变化,不利于公司锁定目标群,且不利于公司进行长期培训。保险营销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定位,同时保险公司也要重视营销员的长期稳定性。
各公司在制定公司战略时侧重点各有不同,如注重产品类型、关注市场开拓、看重股东雇员利益等,反映出公司在追求公司价值的过程中欲培养的核心竞争力上存在的差别。通过对我国寿险公司长远目标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按照市场占有率区分,市场占有率高的公司(中国人寿、平安寿、太保寿、新华寿、泰康寿)更强调公司的向外发展,如向国际化看齐、综合服务平台、追求卓越等,中小公司更多强调提高客户满意度、树立品牌;按照公司性质分,外资公司更多强调提供专业性、高品质服务,中资公司则强调社会效应、传统文化的相对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