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田的划分标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田的划分标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田的划分标准

篇1

一直以来我国实行非均衡的土地政策诸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划等对农地利用进行管制[1],基于农、工业产品巨大的价格剪刀差,农地、非农用地经济产出的显著差异以及农田生态系统巨大的社会和生态价值“外溢”[2],使得农地相关利益群体的福利产生“暴利”和“暴损”现象[3],违反了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基本理念,因此跨区域的农田生态补偿成为必要,即农田保护主体应获得相应的生态补偿,而受益主体需要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的主体予以回馈。农田生态补偿机制作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农地保护利益关系的新型环境经济政策[4],已经逐渐被欧美等国融入农业经济政策之中,成为许多国家保护农地景观、改善农户生活、消除贫困的重要手段,在国内外的实践成效备受好评[5-8]。在当前我国农田生态补偿体制不健全、补偿资金来源有限而农田生态保护又对资金依赖程度较大的现状下,确立不同区域对应的补偿类型,建立各地区对于农田生态补偿基金需求急迫程度的定量指标,划分农田生态补偿优先级是农田生态补偿制度实施的前提。可有效提高农田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的效率:在补偿资金有限时,将有限的资金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使得每单位补偿资金的边际效益最大;在补偿资金充足的前提下,改变过去补偿“一刀切”的笼统局面,使得每个区域所获取(支付)的农田生态补偿资金额度与其因保护农地(经济发展)而损失(获得)的价值相当,改变当前农地保护“搭便车”的现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农地面积越大,经济发展越受限制的“资源诅咒”现象的发生,也是明确划分补偿主客体、计算差异性补偿标准和确立个性化补偿方式的基础。因此,解决补偿分区问题对于农田生态补偿制度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有关农田生态补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补偿主客体界定、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方面[9-14];而关于土地分区的研究主要包含早期的农业资源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到近期的国土空间开发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专门针对农田生态补偿分区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的研究进展包括周小平等[15]通过设置人均耕地阈值的方法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划分为耕地赤字区、耕地平衡区以及耕地盈余区;王女杰等[16]通过计算区域农地非市场价值占GDP的百分比来进行生态补偿区划分;施开放等[17]通过构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对重庆市的耕地进行生态区域划分;于世伟等[18]应用系统聚类方法确定辽河流域的生态分区。然而,这些研究多是单纯的从全国、省级层面或者单独对一个城市进行农地生态分区,较少专门从县级层面出发,对相互之间经济产业发展相互耦合的城市群进行农田生态补偿的分区,结果较为粗略。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例,从县(市、区)层面出发,在计算和分析区域农田生态足迹和承载力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的农田生态盈余/赤字状态,通过构建区域自身的农田生态账户的方式,利用生态补偿优先级指数(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riority Sequence Index, ECPSI),对48个县(市、区)的农田生态补偿的需求程度进行定量化测算,以期为区域生态补偿的实施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杨欣等:农田生态盈亏空间差异与跨区域均衡机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2期1研究区域概况

武汉城市圈是由武汉及其周边100 km范围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和潜江9个城市构成,是“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区域地理和交通区域优势明显、科教资源丰富,具有承接东部发展模式的区位和软实力,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支撑点。作为中部最大的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之间互补性的良性关系逐渐显现[19],空间和地缘经济联系不断增强。根据《湖北统计年鉴2009》,2009年武汉城市圈土地面积为580.52×104 hm2,农田面积为183.52×104 hm2,GDP达到6 972.11×108元,农林牧副渔总产值为1 261.85×108元,财政收入为385.83×108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36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 573元。

近年来农田面积逐年减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据《湖北省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武汉城市圈在1996-2008年14年间农田面积年均递减率为0.91%,农地资源稀缺将是武汉城市圈今后乃至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实行划分农田生态补偿区域类型,建立农田生态补偿优先级,对于实现区域农田保护,探索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

2.1.1农田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足迹模型(ecological foot print model)最早是由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于1992年提出[20],后来 Wackernagel完善了该模型[21]。生态足迹含义就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即区域的农田、草地、林地、水域、建筑面积等对应的土地面积。生态足迹方法由于具有较为科学、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精简统一的指标体系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大量应用[22]。

农田作为所有生物生产性土地中生产力最高的、向人类提供生物量最多的生态系统[10],农田生态足迹根据用来生产人类消费的食品和纤维、牲畜饲料、油料作物和橡胶所要求的土地面积计算得出。一般计算公式为:

EF=N×ef=N×∑(αai)=N×∑α(ci/pi)(1)

其中,EF为区域总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α为均衡因子;ai为人均i种消费项目折算的生态生产性面积;i为消费项目类型;pi为i种消费品的平均生产能力;ci为i种消费品的人均年消费量。

2.1.2农田生态承载力模型

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及资源环境的供容能力,计算方法是将区域内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乘以等量化因子及产量调整系数后,求和得到总生态承载力。对于农田生态系统而言,就是以区域农地面积乘以各转化系统得到区域农田生态承载力,一般的计算方法如公式(2):

EC=N×ec=0.88×α×r×y(2)

其中,EC为区域总生态承载力;N为区域人口数;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即实际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hm2/cap);α为(人均)农田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r为均衡因子;y为产量因子(区域产量与世界平均产量之比);根据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报告,生态承载力计算时应扣除12%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面积。

2.1.3农田生态补偿类型区及优先级划分方法

生态足迹分析法从需求方面计算人类对于农田生态服务消费量的大小,生态承载力是从供给方面计算农田生态系统承载量的大小,通过测量某一特定区域人类在对农田生态服务的需求与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之间的差距,可以判定某一地区所属的农田生态补偿区类别,当EF>EC时,说明该区域农田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即为农田生态补偿的支付区;当EF

进而是确定区域生态补偿的优先级的问题,针对我国当前生态补偿政策不健全不统一,补偿资金不充足等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地区对农田生态补偿需求的迫切程度,确立农田生态补偿的优先级对于缓解农地流失速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以农田生态盈余/亏损程度确定生态补偿先后顺序成为最直观的想法。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以某个区域的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的差值占生态承载力的比重为生态补偿优先级指数,具体表达如下:

Qi=ECi-EFi2ECi(3)

式中,Qi是区域i的农田生态补偿优先级,ECi表示区域i的农田生态承载力,EFi表示区域i的农田生态足迹。

当研究区的农田生态补偿优先级指数小于0时,优先级指数值越小,说明该区域的农田生态系统的亏损量越大,属于农田生态服务输入地区,应当率先支付农田生态补偿资金;当优先级指数大于0时,指数值越大说明该区域农田系统盈余量越大,向其他区域输出农田服务,应当率先支付农田生态补偿资金。

2.2数据来源

准确的数据来源是得出正确研究结论的基础。本文中计算武汉城市圈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涉及的生物能源、消费量和人口数据来自于《中国县市州经济社会统计年鉴2009》、《湖北农村统计年鉴2009》、《湖北统计年鉴2009》和《湖北物流年鉴2009》,其中,人口数则取各县、市、区年底总人口数,农田面积数据则来源于全国第二次土地大调查的数据。

另外本文将时间设定为2008年,是因为全国第二次土地大调查的农田面积是准确度较高的面积,从这个意义出发,本文的所有数据年限都设定为2008年。

3基于县级尺度的武汉城市圈农田生态补偿优先级划分根据式(3)中的计算方法,结合相关统计数据计算之后得到武汉城市圈48个县(市、区)的农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盈亏值、优先指数值以及补偿区优先级结果见表1。

由表1以农田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可知,2008年武汉城市圈总生态足迹为858.26×104 hm2/cap,生态承载力为755.54×104 hm2/cap,总体上呈现出农田生态赤字的状态,赤字面积为102.72×104 hm2/cap。

3.1武汉城市圈农田生态足迹分析

根据公式(1),结合武汉城市圈的数据,计算得到武汉城市圈48个县(市、区)的农田生态足迹的结果具体如图1所示。

3.2武汉城市圈农田生态承载力分析

根据公式(2),结合武汉城市圈的数据,计算得到武汉城市圈48个县(市、区)的农田生态承载力的结果具体如图2所示。

武汉城市圈农田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县(占城市圈农田生态承载力的2%以上)共有26个,依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仙桃市、麻城市、浠水县、蕲春县、黄梅县、潜江市、黄陂区、汉川市、新洲县、安陆市、应城市、武穴市、红安县、天门市、阳新县、孝昌县、江夏区、大冶市、云梦县、大悟县、孝南区、赤壁市、罗田县、通城县和团风县,合计占武汉城市圈总农田生态承载力的87.23%。

农田生态承载力居中的县(占城市圈农田生态承载力的1%-2%)共有5个。依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崇阳县、咸安区、英山县、嘉鱼县和蔡甸区,合计占武汉城市圈总农田生态承载力的8.21%。

农田生态承载力偏低的县(占城市圈农田生态承载力小于1%)共有18个。依照从大到小依次为华容区、鄂城区、梁子湖区、黄州区、通山县、东西湖区、洪山区、汉南区、西塞山区、汉阳区、下陆区、江岸区、铁山区、青山区、黄石港区、桥口区、武昌区和江汉区合计占武汉城市圈48个县(市、区)的总农田生态承载力的4.56%。

3.3武汉城市圈农田生态补偿类型区分布

根据表1结果,武汉城市圈农田生态盈余区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县,梁子湖区,华容区,孝昌县,大悟县,云梦县,汉川市,应城市,安陆市,团风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蕲春县,黄梅县,麻城市,武穴市,赤壁市,通图1武汉城市圈48个县(市、区)生态足迹分布

为了方便直观的进行县(市、区)之间的对比,也为了提高农田生态补偿工作的效率,需要依据各县(市、区)对农田生态补偿需求或供给的迫切程度对武汉城市圈48个县市区进行农田生态补偿优先级类型划分,本文以Jenks自然最佳断裂点法[23]为基础,划分农田生态补偿区。

篇2

一、为何要对基本农田进行保护和划定

划定基本农田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我国人口对于粮食的需要,为了保证我国粮食行业的健康发展,对基本农田进行各项保护,制定基本制度,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甚至可以实现我国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都针对基本农田制订了专门的管理条例,保护着农业需要的耕地数量。我国的部分地区,结合国家基本农田的划定要求,对土地进行了各个方面的整改,例如进行旧村庄的改造工程以及清理农田中坟地等具体整改措施,将我国的耕地面积大幅度的进行提升。

有些地方政府对于农村的基本农田划定投入了更大的力度,因为对基本农田进行划定是保证农民工积极性的重要举措,对农田进行有效的保护是为了让农民安心,可以更加认真的投入到耕地中,保证耕地效率更高以及稳定。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划定可以稳定我国责任制的实行,将我国农村的发展进一步推进。

二、我国进行基本农田划定的标准要求

(一)基本农田的划定基本要求是耕地

基本农田的定义是我国按照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进行的不可占用的耕地面积的规划。我国有法律规定,基本农田的面积应该达到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简单来说,耕地不等于基本农田,但是基本农田却一定等于耕地,基本农田是构成耕地的一份子。对于已经开发过的用地和没有被任何利用的土地,必须经过复垦之后才可以被划定到基本农田标准中,保证基本农田的质量。

(二)基本农田的划定要保证质量

我国很多地方对于基本农田的划定过分追求数量,对于农田的质量保护没有那么重视,我国的基本农田保护法是保护率形式,经过一层层的分解进行农田保护的面积下达,对农田实行大规模的保护,但是保护的质量却没有要求,应该强调在质量上的保护。可以将高产农田划分为基本农田之中,将不仅高产,而且面积相对较大的耕地区域划分为永久性的农田,保证农田的数量是足够的,在这个基础上,将永久性基本农田的保护质量提升起来,从而保证我国的农田总数是用不减少并且高质量的。

(三)对基本农田进行区域化划定保护

我国法律规定,土地在进行总体规划时,要规划出相对应的基本农田专业保护区进行永久保护。在一个县级区域内,可以制定两个左右的保护区,除保护区外,将所有的基本农田进行分片保护,保证每块耕地都是可以保证质量的,小块的土地保护不能够满足我们队土地的需要,所以需要进行整体区域的保护,效果是最好的,保护的意义也是最大的。在进行农田分区保护工作的同时,还可以将其分成集中区和整备区两种类别的基本农田,对高产的农田集体保护,对低产的农田进行开发。

三、现基本农田的划定和保护的策略

(一)对基本农田的规划进行严格管理

我国目前的基本农田现状就是数量不足,想要将基本农田的划分和保护进行的更加有效,就要制定对应的土地规划标准。农田划定和保护的重要任务就是保护基本农田。一切的土地划分工作都要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执行,一旦划定出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就不得发生更改,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不可以非法占用,非法占用者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禁止出现违法调整土地规划的现象,对于国家的法规要时刻遵守,不能将我国的基本农田区域划分进行更改。将基本农田中条件好的耕地面积实行退耕还林的政策,并且土地一定是不会导致水土流失的。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除非是国家因能源建设、交通建设或者军事征用等原因,其他建设项目不可以占用任何的基本农田土地,只有确定必须占用且符合国家要求的项目才可以在国务院批准之后进行建设。

(二)提高基本农田的质量

基本农田的划定就是为了增加我国的粮食产量,达到满足甚至超出我国需求的标准,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我国的耕地产量是进行基本农田保护的一部分。各地政府可以推广使用绿色化肥进行农业种植的技术,对使用有机肥料的种植者大力支持。国家应该进行一定的研究,研究出可以增加土地肥力以及保护土地和将退化的土地进行修复的技术,在保证地力等级不降低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升等级。还需要对基本农田的水利建设进行更大的投入,再对水利系统进行配套的改造,将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进行提升,保证基本农田的质量是较高的。

(三)对基本农田的管理力度加大

严格执行国家要求,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禁止在基本农田的划定区域上进行其他的用途,在农田上进行种植或者其他农业行为也必须要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任何的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可以在基本农田规定的土地上进行养鱼业或者畜牧业,更不能进行其他的会破坏耕地的经营类生产活动。每个人都应该将保护土地当成自己的责任,对于不按照国家要求执行的企业或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进行制止和纠正,对于情节严重的要及时报警,依法追究其责任。

(四)加大对基本农田的质量的建设力度

农田的质量决定着粮食的产量,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农田的质量进行提高是满足社会进步对土地的要求的。将基本农田的产出水平进行提升,将绿色种植手段进行推广,保证土地可以进行多次循环的利用,对于有机肥料的使用大力支持,想要提升农田质量还要关注农田播种的质量,不能使用对土地有害的种子。要合理利用,不可以对农田过度使用,损伤农田根本。无论是对农田进行划分还是保护的目的都是提升农田的质量,所以,要将农田质量摆放在第一位,不要仅仅追求土地的数量。

(五)实行农田保护责任制

篇3

Regionalizing High-standard Prime Farmland Based on Niche-fitness Suitability Model with Potential Construction

GUO Feng-yu,MA Li-ju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071001, Hebei,China)

Abstract: Based on niche theory. The potential construction of high-standard prime farmland in the aspect of ecology was studied. Taking Lulong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on niche and realistic niche was analyzed. A model of high-standard prime farmland construction niche with 12 indexes from 3 aspects with natural endowments of farmland, infra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and site condition was established. The county area was regionalized using GIS.

Key words: high-standard prime farmland; potential construction; regionalization; niche fitness

基金项目:河北农业大学非生命学科与新兴学科科研发展基金(Fs2009201);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1237109D)

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在明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实质和内涵基础上,构建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评价模型,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进行合理的分区,旨在为有序引导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使工程设计更有针对性,编制更适合实际的工程措施,从而有效提高县域耕地等别。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卢龙县地处河北省东部,燕山南部低山丘陵区,位于118°45′-119°08′E,39°43′-40°08′ N,总面积955.82 km2。依据《卢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确定的2011年卢龙县基本农田控制面积为37 297.04 hm2,基本农田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9.02%,占农用地面积的51.43%。卢龙县是全国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近年来基本农田整理项目规模8 474.80 hm2,占基本农田总规模的22.72%。通过整理,区域内基础设置得到极大完善,基本农田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2数据来源

研究选取的数据包括卢龙县2011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和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成果,卢龙县DEM高程数据、地形图、土壤图、基本农田划定外业调查数据,卢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2011年经济统计年鉴、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和农开办农业水利项目等资料。

1.3卢龙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分区评价

1.3.1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生态位适宜度是在Hutchinson的“n维超体积”生态位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指作物的现实资源位与其最适生态位之间的贴近程度,用于表征作物对其生境条件的适宜程度[1,2]。运用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可以认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必须以各种资源条件为支撑和基础,他们共同构成一个多维的资源条件空间[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所需的各种资源因子构成最适资源生态位空间,耕地的现实资源构成对应的现实资源生态位空间。二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反映了区域耕地现状资源条件对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的适宜性程度[4]。当现实资源位完全满足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需要时,显示生态位适宜度为1;当现实资源位完全不能满足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需要时,生态位适宜度为0。可见生态位适宜度能够反映区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资源需求与现状资源生态因子之间是否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2]。通常情况下,作物对资源环境的要求可分为如下3类:

对于正向作用的因子,即指标因子资源必须满足其最低要求,而且越丰富越好,如土壤有机质含量,计算公式为:

xi= 0 si

对于负向作用的因子,即指标因子资源的现状值越低越好,如坡度,计算公式为:

x= 1si≤Dimin1-(s-D)/(D-D)・RDiminDimax(2)

对于最适值在某一区间,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好的指标因子,如路网密度,计算公式为:

xi=0 si≤Dimin,si≥Dimax(Si-Dimin)/(Diopt-Dimin)・RiDimin

式中,xi为第i种资源的生态位适宜度指数,Si为资源现状的测度,Di为对资源要求测度,Dimin为资源要求的最小值,Dimax为资源要求的最大值,Diopt为资源的理想要求值,Ri为资源的保证率。

1.3.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根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对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定义,即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指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农田基础设施水平和配套程度,改善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农村生态景观,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促进高标准农田持续利用的系统工程。本研究在考虑卢龙县农业生产的特点并结合实地调研与咨询专家的基础上,遵循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从自然禀赋、基础设施与施工条件和立地条件3方面选取12个指标因子,构建了卢龙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相结合确定指标因子的权重(表1)。

1.3.3评价指标分值计算由于各评价指标的取值范围和量纲往往不一致,难以直接进行比较分析,所以要将各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使不同性质、不同度量的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5]。根据因素指标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影响方式和作用程度不同,借鉴农用地分等体系中的赋值标准,采用经验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高标准基本农田评价指标分级赋值标准。根据因素指标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影响方式和作用程度不同,可将评价指标分为阈值型因子和数值型因子。对于阈值型指标按照表2进行分级打分,对于数值型指标,可按相关公式计算[6-8]。

1.3.4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分区评价根据Shefold限制性定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通常由隶属度最小的因子决定,当某些因素在数量或质量上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影响接近某一临界值时,就成为限制性因素[5,9]。采用综合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式(4)]行指标量化分布的空间叠加,得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综合生态位适宜度,采用自然断点法,将卢龙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划分为基本具备、稍加改造、全面整治3大建设潜力类型区[6,10]。

Sp=0min(xi)∈0Sp=xi × wsi min(xi)?埸0(4)

式中,Sp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指数;xi为某一评价单元指标的生态位适宜度值,wsi为第项指标的权重,n为指标个数。

2结果与分析

卢龙县基本保护区内共有耕地28 822.24 hm2,通过上述评价可划分为基本具备、稍加改造和全面整治3大建设潜力类型区。即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区(Ⅰ)、稍加改造区(Ⅱ)和需要全面整治区(Ⅲ)。由图1可知:

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区(Ⅰ) 面积为11 306.24 hm2,占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的39.23%。该区域属于基本具备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卢龙县南部的平原地区和县城北部潘庄镇、刘家营乡、燕河营镇和陈官屯乡的平原地区。近期建设的区域面积较大,该地区的基础条件较好,建设的迫切性和可行性都较高,只需进行较少的投入即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稍加改造区(Ⅱ)面积为6 468.57 hm2,占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的22.44%。主要分布在下寨乡、双望镇、印庄乡和潘庄镇,分布与近期建设区相邻,反映其建设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以及连片推进性,该地区为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稍加改造区域。区域内灌溉排水设施、道路年久失修,基本农田质量有待提高,应针对该地区基本农田的不足,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项目设计与施工。

需要全面整治区(Ⅲ)面积为1 1047.43 hm2,占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的38.33%。主要分布在卢龙县的北部、西南部和东部半丘陵地区,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全面整治的地区。该地区基本农田坡度影响较大,同时基本农田的自然禀赋较差,基础设施存在灌溉不足、道路缺损等严重的情况,由于分布受地形因素的限制连片性以及区位条件都较差,施工难度较大且所需资金较多,因此为高标准基本农田远期建设区域。该区域的基本农田生态环境脆弱,建设工程应以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同时加强基本农田的质量。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内涵出发,构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以GIS技术为支撑,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进行研究,将卢龙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分为3大潜力区。卢龙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区呈现明显的空间聚集特性,由平原区向丘陵区、半山区依次过渡分布,结果表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能够有效划分卢龙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适宜度的空间差异性。

本研究指标权重确定采用的是专家打分法,主观性较大,可能造成评价结果有一定的偏差,因此今后如何确定一个客观评价系统需要进一步研究。科学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区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本研究主要侧重于耕地的自然属性因素,实际工作中还应考虑社会经济条件、政策限制等因素。

参考文献:

[1] 聂艳,喻婧,崔灿. 基于GIS和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园地适宜性评价――以湖北宜昌市夷陵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8):1000-1005.

[2] 牛海鹏,赵同谦,张安录,等.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 生态学报,2009,29(10):5535-5543.

[3] 郭姿含,杨永侠.基于GIS的耕地连片性分析方法与系统实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26(3):60-62.

[4] 李秀珍,布仁仓,常禹,等. 景观格局指标对不同景观格局的反应[J].生态学报,2004,24(l):123-134.

[5] 钱辉,张大亮. 基于生态位的企业演化机理探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2):20-26.

[6] 张志斌,潘晶,李小虎. 近30年来兰州市人口密度空间演变及其形成机制[J]. 地理科学,2013,33(1):36-44.

[7] 冯锐,吴克宁,王倩.四川省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分区[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2):243-251.

篇4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职能不明确小型水利工程由于其规模较小,分布较广,在大范围的田间地头形成了多个的建设工程,因此,在管理制度和管理部门职能上较为分散,项目下放较为散漫。多处水利工程,由当地农民自行建立,相关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职能不明确,导致工程的质量、标准以及设备都无法达到运营需求。由于部门没有完成相应的维修、管理,因此急需维修改造问题较为严重,总体管理工作杂乱无章,各项责任无法有效落实。

(二)质量控制因素过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因素,结合了当地的气候特点和技术操作水平等。质量控制因素十分复杂,尤其是对于地质环境、气候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山脉、河流、气候都会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因此,对于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存在较大的干预。

(三)缺乏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小型水利工程来说,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能够以统一的目标,规划农业小型水利项目,规定具体节水、保水、灌溉等技术的实施。然而由于小型农田水利技术的规模小、投资少、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监管,因此缺乏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工程的重新建设、维修管理、系统规划都严重的不足。尤其是和大型水利工程相比,无法获得有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利润和效益较小,因此,难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建立。

(四)管理拖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于在建设方面缺少必要的技术指导,以及整体投入效果不足,因此在建设周期上,存在拖延的情况。同时对于建设和工程的管理维护,存在管理拖延的情况。实际运行效果无法满足现代的农业发展需求。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只有基础的设施建设,没有相应的管理和维修措施体系,导致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水利工程,但是却后期逐步被淘汰,甚至到了荒废的地步。

二、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明确管理职责在提升管理观念的同时,对于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要明确是管理职责,将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管理等,进行工程的管理主体划分。明确各个层级、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责关系,要转变其职能属性,分开政企以及政事。要确保实现工程管理运行、维护工程安全、工程效益等多方面的职责划分,并将职责落实到实处,确保有效的管理。对于未依法完成管理的主管部门,要严惩负责人的责任。要明确各个职能的管理主体和负责人,采取多样的管理措施和方式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发挥,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农村的经济促进作用,保障水资源的供给,形成小型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转。

(二)专业的管理干预通过专家的建设管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干扰因素的排除和限制。对于其中多种的质量因素进行有效的管控,避免环境、气候以及技术等外在问题,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对于多种质量影响因素,在建设前要考虑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实地勘察、测量、规划以及场地布置等。要根据施工要求和施工特点,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要对建设材料严格控制,对建设方案进行材料管理。对于材料的进场,要采取实验验收的方式,确保整体的材料质量。对于现场施工,完善整体的监管工作,要按照合理的方案执行施工管理,保证施工工作质量。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都要提升。要确保科学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完成水利工程施工后,要对建设质量进行考核和检验,要确保合格后再验收,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周期和使用安全性。建立相应的农田水利工程维修保障机制,充分的维护水利工程后期的运行安全,提升水利灌溉等农业生产的水平。

(三)完善管理体系严格的建立招标标准、职能划分,并保证建立工程的监理机制,实现设计监理。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要完善优化方案、增强节省投资的质量控制理念。要对于建设过程中的标准化,规范化,实现管理标准的统一。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要加强监控力度,对于施工环节要重点把握。采用明确的管理机制,实现整体的管理分级,并且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提高对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奖励机制,并明确各个级别的管理内容,确定分级管理责任机制。具体管理机制的划分,如图1。

篇5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将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依托全县现代水网建设,对山水田林路、干支斗农毛进行集中彻底治理,建设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集成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力争到年,全县建成有灌溉设施、有水源依托的农田33.64万亩。

二、工作要求

(一)统一规划布局。按照注重实效原则,以水源为依托,以万亩灌区为单元,根据水源、种植作物、产业结构等实际,科学规划布局,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统筹规划、集中建设、规模治理,做到全县一次性整体规划,按照工程化(小灌区一治一灌区,大灌区一治一条渠系)或区域化(一治一镇村,尽可能保持行政单元的完整性)划分的原则,将每一个灌区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的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分步骤、分部门具体实施。

(二)统一水源配置。所有涉及农田水利的项目必须经过专业的水资源论证,根据我县水资源分布情况,对当地水和外调水、地上水和地下水等水资源统筹考虑,依据灌溉定额对不同灌区供水需求进行统一安排,保证每一处灌区都有可靠的水源保障。

(三)统一技术标准。各类农田水利工程设施都要依据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节水模式进行规划建设,着力打造精品工程。

(四)统一稽查验收。按照统一技术标准和行业项目管理要求,对不同渠道投资的灌排工程进行统一稽查和验收,确保工程整体效益发挥。

(五)统一管理体制。骨干工程由水管单位统一管理,田间小微型工程通过明晰产权统一交由用水户协会管理,水管单位与用水户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

(六)统一调度运行。不同类型项目区建成后,依据工程体系状况,由水管单位进行一体化运行调度,确保发挥灌区功能。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县长任副组长,水务、发改、财政、农业、国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的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

(二)大幅增加投入。认真落实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政策,增加财政投入。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水利建设基金筹集使用管理,运用市场化融资手段,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起政府主导、多元投资的稳定增长投入机制。要强化资金统筹使用管理,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充分整合农村涉及农田水利资金,集中投入,整体推进。要建立完善投入激励机制,落实奖补政策,通过以奖代补、先干后补、多筹多补、多干多补等方式,调动基层投资建设的积极性。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发挥基层群众的主体作用。

篇6

1、农村水利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当前农村水利工程的防洪除涝能力不高,农村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不少城镇在排涝动力的配备上还是接照农业的排涝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农村居民饮用水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生活和生产污染严重,农村水利科技含量仍然较低,农田水利工程经营机制没有达到良性运行目标,等等。这一切都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原来农业生产主要追求粮食产量,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所配套的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但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瓜果、苗木、花卉对灌溉、降渍和抗旱的标准与原有的设施不一致,其标准更高;而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市场化行为,一家一户生产模式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整,给农村水利的配套建设带来了困难。

二是对水质要求更加严格。由于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对水源水质的标准要求更加严格。一旦水源污染、水质破坏,会影响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农民的利益。目前因水质不能保证所引发的矛盾相对增加,也影响到水资源费和水利工程水费的收缴。

三是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目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由政府组织向村民自主转变,由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意见转变,由尽可能以资代劳向尽可能出工转变,由政府组织号召向“一事一议”转变,农村水利建设的政策环境与投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四是应正确理解水利产业政策.农村水利建设项目根据其功能和作用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的项目,指防洪除涝工程、农田灌排骨干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资源工程等;另一类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兼有一定社会效益的项目,指供水、水面养殖、水利综合经营等.如果按照这一划分,农村水利建设中的许多工程都是公益性较强的工程,都需要政府在财政上给予支持。但是,正因为有了这一工程性质划分的误区,导致了农村水利投入主体不明的缺陷。对农民来说,有了这一划分,都把防洪除涝工程、农田灌排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水资源、水环境的治理作为政府投入的主体.但实际上并不尽然,因为对于流域性的防洪工程是公益性的,但对圩区治理中涉及到的防洪除涝工程,其受益者和受益范围都非常明显,仅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农田灌排工程应该是农业生产性的工程建设,其受益范围和受益者也非常明显,不应该把政府作为投入的主体,相反农民应该成为农业生产投入的主体。

2、农村水利工作的发展方向

一要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施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保障.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有利于解决农业面污染,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是一项革命性措施,必须摆在农村水利建设的突出位置。要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

二要努力提高农田灌排标准。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对农田灌溉、排涝、降渍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加强对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今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切实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同时,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划研究,以利于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要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近年来,水污染带来的水环境恶化、水质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给水产养殖带来了负面影响,死鱼、死虾、死蟹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水土流失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保护农村水资源,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越来越显得重要。

四要加快小城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随着农村城镇化、集镇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小城镇防洪排涝问题,特别是从抗御突发性台风暴雨受到的灾害影响来看,农村城镇的水利设施难以适应短历时暴雨的排涝要求。

五要提高农村供水能力。目前,农村居民饮用水和农村工业用水主要是利用地下水,出现了农村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故必须提高农村特别是小城镇的自来水供水能力,加快管网敷设,解决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顺利推进地下水深井的封填工作。同时,在生产力布局上应综合考虑,加强村镇科学规划工作,修建集镇截污处理厂,解决污染源,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环境风貌。

篇7

0 引言

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重点,从2004年起到2012年,中央连续9年了有关“三农”问题的1号文件,足见其重要地位。农业发展不仅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更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农业发展,必须要有相关生产性公共产品作为基础和支撑,因此,生产性农村公共产品的发展便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生产型农村公共产品是基于功能角度对农村公共产品进行划分而得出的概念,它与生活型农村公共产品、享受型农村公共产品和发展型农村公共产品共同构成了农村公共产品的完整概念。生产型农村公共产品的构成包括两个:农业生产设施和农业科学技术,二者分别从硬件和软件方面保障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运作。

1 文献述评

目前,生产型农村公共产品的概念仍停留于农村公共产品的分类研究中,在实证方面,则散见于各项相关农村公共产品的研究中:农业生产设施主要体现于农田水利建设的研究中,例如,乔娜(2011)从我国2000—2009洪涝灾情统计出发,着重分析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和现实困境[1];戴旭宏(2011)则从历史、财政、管理、政策四个角度,分析了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挑战[2]。在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领域,韩长赋(2012)基于国家政策导向,指出了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发展完善的改革方向[3];黄乙书(2010)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指出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实[4],然而,无论是农田水利建设还是农业科技推广的研究,研究者们都往往局限于宏观分析,缺乏对生产型农村公共产品细致地划分和针对性研究,在农村公共产品研究中,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科学技术更只是在分析整体供给现状时一笔带过。农业生产设施和农业科学技术仍属于一个较大的分类范畴,倘若不进一步加以区分,仅从宏观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其结果未免缺乏针对性。基于此,笔者对农业生产设施和农业科学技术做了进一步细分,在对生产型农村公共产品三级划分的基础之上,展开实证研究。

由于村民是生产型农村公共产品最直接的消费者,他们对其供给效果的评价无疑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因此,作者从“顾客满意”理论出发,进行调查研究。“顾客满意”理论最早诞生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其基本内容是: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客户满意度为指针,要从客户的角度、用客户的观点而不是企业自身的利益和观点来分析考虑客户的需求,尽可能全面尊重和维护客户的利益。[5]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行政学者将该理论引入到政府管理领域中来,使西方国家的政府管理方法得以发展和创新。由于顾客满意程度直接来自广大用户,因此可以准确、深入地反映某类产品的实际状况并感知其改进方向,通过村民的满意程度,可以发现供给的实际有效与否,并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2 对生产型农村公共产品满意率的实证分析

2.1 调查背景

在设计问卷时,笔者在农业生产设施下划分了农田基础干道、排水灌溉设施、小型水库建设、渠道、农田改造五项,在农业科学技术下划分了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服务、农业机械推广、良种推广四项。在此分类的基础上,笔者以江苏省7个地级市33个行政村(其中苏南9个村,苏中12个村,苏北12个村,相关市的每个县抽取一个行政村,抽取标准为该村农民家庭人均收入在该县处于平均水平)的1270个村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随机抽样。本问卷采用五分制量表,被访谈者就自己对相关农村公共产品的感受程度打分,从1分到5分分别表示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

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55份,问卷有效率为90.94%。其中,男女比例约为1:1。由于本次研究关注的是村民满意程度,因此在处理数据时将“满意”和“很满意”合并为“满意”,其余合并为“不满意”,采用五分制量表目的在于使村民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篇8

我们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推进邵阳县丘陵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邵阳县粮食核心区做出新的贡献。

一、把握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开发高标准农田。

1.注重实际,坚持项目实施合理、科学、实用。在选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时,我们根据丘陵地处园田化的特点,选择水源充足、梯田少,坡度低、落差小、交通便利、面积在1 000亩至10 000亩之间的整体连片的农田实施项目开发。

2.注重长远,坚持近期发展与远景规划相结合。我们在编制高标准农田规划时,既把近期发展与远景规划相结合,又着眼长远发展规划与项目区现实情况相结合,使工程建成一处,成功一处。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计划投资10 150万元在下花桥周桥、下花桥五里、诸甲亭乡、五丰铺镇、塘渡口镇等5个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农田7.36万亩,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

3.注重效益,坚持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在规划设计高标准农田时,我们根据丘陵山区园田化的特点,在田块平整方案上做到数量准、考虑细、测点密,分等高线进行土地平整,尽量少动土方,田块与田块之间的高差控制合理,防止田埂塌方造成水土流失;在建设标准的选择上,适当降低建设标准,降低开发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做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赢”。

二、创新发展理念,综合措施开发高标准农田

1.水利措施。在高标准农田施工中,我们用项目总投资的70%以上资金,修建、整修山塘水库、大坝和渠道等水利基础设施。在山上,大力整修山塘水库,增加库塘储水容量,为旱季农田用水提供水源;在山坡,新建砼防渗灌溉渠道、开挖疏竣渠道渠道,通过放水、引水形式将库塘水通过渠道流入梯田,使坡耕地作物灌溉用水方便;在山下,新修、整修田间排渠、田间灌渠,便于洪灾时农田排涝。

2.农业措施。我们在改造梯田时,陡坡区田面宽度设置为7m~18m,缓坡区田面宽度为21m~35m,田块耕地地形实行大弯就势、小弯取直;陡坡梯田修成宽度5m以上的田面,缓坡地改造以道路为框架划分耕作区,梯田地块尽可能造大;机耕道长度根据农田机械化耕作方便,有效路宽4m,其中泥结碎石路面宽3.2m,提高机械化操作,建成梯田缠腰、土地肥沃、耕作方便的高标准农田。

3.林业措施。在丘陵地区土层薄、水利条件差的坡耕地,我们栽植抗旱、抗瘠薄的水保林,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对能够浇灌的水平梯田,栽植经济林,采取果草间作、果粮间作等形式进行治理,既能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三、破解发展难题,整合资源开发高标准农田

1.争取财政投入,大力开发。丘陵山区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原有的投资标准偏低,我们实施高标准农田连续立项、年年争取,逐年加大投入规模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2011年,我们第一年投入1 364万元实施万亩高标准农田;2015年,计划投入2 828万元实施2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丘陵地区粮食核心区。

2.整合项目资金,聚集开发。近年,我们坚持按照“政府统筹、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在农综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整合国土整理、农综开发、水土保持、以工代赈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5 500万元,建设规模化、现代化的高标准农田,促进粮食产业发展。

篇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9-0123-03

1雷段村现状分析

1.1 雷段村现状用地分析

雷段村位于黄陂区前川街镇区东北方向,紧邻城区。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TD/T 1014-2007)》中一类用地划分方式并结合雷段村现状,将用地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以及其他用地共10大类型。(如图1)

整个村域范围内,耕地占很大比重,为该村的农业发展和以后村镇的扩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其次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草地、林地、住宅用地及园地次之;工矿仓储用地规模很小;居住用地分布较为均匀。

1.2现状土地生态要素分析

生态因子基本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以及地形因子。由于雷段村地域范围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气候以及土壤因子较为均质地分布,因此在此以地形因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高程、坡度和坡向是土地资源固有的三个重要环境因子,因此对这三个因子进行以下分析:(1)高程分析:村内最大标高为45.6m,最小标高为23.9m,高程差为21.7m。高程的区域分布较为均匀,由西南方向向东北方向呈递减趋势,东南角上有递增趋势。将高程特征与用地类型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居住用地分布在村内地势较高的地块,水域地势均较低(如图2)。(2)坡度分析:村内坡度最大为14度,地势较为平坦,整个村域范围都属于农耕地的适宜及较好地区(如图3)。(3)坡向分析:村内地形较为简单,坡向分布较为整齐规律,形成两条脊。将坡向特征与用地类型比较分析,可得:村内用地属性受坡向影响不大,没有明显的依存关系(如图4)。

2评价因子及其评价标准的确定

2.1评价因子的确定

基于村内现有用地类型和自身产业发展 [2],我们选取一般农田、林果种植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要的用地研究对象,并选取坡度、坡向、现状用地、人工设施和土地利用这5个用地影响因子。

一般农田:农田的现状与其利用方式的匹配程度很高,即现有农田很可能被保留;由于村内地势因素,低洼处的农田易被水淹,所以农田对于用地的高度有一定的要求;基本农田应得到保护,因此规划用地分布对其利用有一定影响。

林果种植:村内坡度坡向变化较小,地形基本平坦,林果种植用地则可忽略这细微变化,种植用地现状与其利用方式有较大的匹配程度,另外,林地必须依据上位规划的要求。

居住:居住用地现状与其利用方式比较大的匹配程度,除此之外,居住对于坡度和坡向也有较高的要求。

结合雷段村自身特点以及相关用地的因子关联性,我们确定如下相关因子权重体系(表1)。

2.2评价标准的确定

根据一定的定级依据,将具有各相关因子特征的土地划分为相关功能的适宜地、可用地及不适宜用地(分别对应GIS中3、2、1的赋值区域)。

2.2.1耕地(表2)

2.2.2林果种植用地(表3)

2.2.3居住用地(表4)

3单因子相关分析与多因子叠加分析

针对各个村的现状用地情况以及各自的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就各村各类型用地进行单因子相关分析和多因子叠加分析:

3.1耕地用地单因子相关分析与多因子叠加分析

选取坡度、坡向、用地现状、人工设施以及上位规划中土地利用为评价因子,按3、2、1的评价标准,对村域内土地经行分析如图5所示。根据各项因子的权重关系进行叠加,得到下图一般农田的适应性分析图如图6所示。

村域范围内,耕地的适宜用地比重较大,且适应用地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可用地较为分散,且多为现状水域,予以农田建设排除,不适宜用地比重很小。

3.2林地用地单因子相关分析与多因子叠加分析

同理对林果种植用地进行单因子分析如图7并做相关叠加分析如图8。

村域范围内,林果种植区的适宜用地比重较大,且适应用地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可用地较为分散,且多为现状水域,予以农田建设排除,不适宜用地比重很小。

3.3居住用地单因子相关分析与多因子叠加分析

同理对林果种植用地进行单因子分析如图9并做相关叠加分析如图10。

居住用地的适宜用地多集中在地势较高的原自然湾,将新的居住用地安置在这些区域,工程的难度和成本也会大大降低。由于村内部的自然湾,会进行合并来整合居住用地,达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在实际操作中会结合村内交通和功能分布来选择合适的一部分适宜用地进行居民点的建设[3]。

4土地利用规划

在以上对各个村各功能用地的单因子相关分析和多因子叠加分析的研究基础上(图11),对每个村村域范围内土地进行最大值叠加,即可得到各个村各功能用地在村域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即可成为我们做土地利用规划的直接形象的指导材料(图12)。

水体系:整合现状凌乱分布的水域,形成由南至北的贯穿全村的带状水体系。窜起耕地、林地、工业用地、居住及仓储用地。

商服用地:雷段村作为城市后花园,休闲娱乐的功能必不可少,与之配套的商业服务必须充分考虑。

居住用地:集中布置居民点,保证公共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布置于对外交通方便的地方有利于出行。

工业用地:遵循上位规划的思想,并与本村林果种植产业自己的发展,将蔬果加工厂布置于村域东部,并与村级水系紧邻,发展生态工业。

参考文献:

[1] 杨子生,刘彦随,贺一梅.建立我国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战略的探讨.资源科学,2007,11(29):120-127.

篇10

总体规划期限为15年,详细规划期限为5年~10年。总体规划属于指导性规划,一般情况下不得修改,只有到期或遇到特殊情况,才能进行修改。详细规划可以规定每5年修编一次,遇到不符合规划的情况,可以依据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适应性调整。

2.科学设置规划指标,满足宏观调控的职能要求

强调规划指标设置问题,并不是否定上轮规划指标的设置,而是要依据宏观调控职能的要求,用一种新的思路来设置规划指标。新一轮规划修编在设置指标时应改变方式,由市县根据国家或省控制指标要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本地的规划指标,国家或省级政府只负责组织确认地方规划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地方享有一定程度的指标设置自,能使规划更突出地方特色、更符合地方实际。而控制性指标,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模、建设用地规模等,仍由国家或省级政府下达。

3.积极开展农业地质调查,确定统一的耕地和基本农田土壤理化质量标准

要通过农业地质调查,分析耕地和基本农田的理化指标,提出本地耕地和基本农田土壤理化质量标准,作为划分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依据。对符合耕地和基本农田土壤理化质量标准的土地,规划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把保护责任落实到农户;对不适宜种植无公害农产品的土地,调整为林地或建设用地;对已被工矿企业污染的土地,积极采取修复技术进行修复,不能修复的,调整为建设用地。

4.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优化功能分区

要依据国家“十一五”发展纲要,按照“体现地方特点,因地制宜、协调统筹”的原则,形成科学合理的土地开发结构。要根据不同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在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土地政策。

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要在保证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可以适度扩大用地供给;对开发密度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逐渐趋弱的区域,要控制建设用地增量;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本身较弱的区域,则要严格实行用途管制。

5.注意与其他专业规划相衔接

一是与城市规划衔接。可以利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空间布局来划分圈层,留足城市发展的空间。对城市规划近期范围,土地利用规划应设定为建设预留区;对大于土地规划的部分,即城市规划远期范围,应将其设定为城市建设用地过渡区。

二是与交通、能源、水利等规划衔接。交通、能源、水利等工程通常属于单独选址的项目,详细规划中要设置一定的弹性指标,为这类项目留出调整的空间。

篇11

中图分类号:TV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正快速推进,据统计目前全国仍有2.42亿农村居民和3314万农村学校师生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所以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将是今后几年农田水利建设中的重点工作之一。结合工作实际,根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存在的工程分散、点多面广、建设内容多、规模小投资少等特点做一个简繁得当、切实可行的项目划分,将是这些基层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中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工作。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划分的原则

对于一个水利工程来说,施工前初步设计已经批复,工程总体规模、施工方案、施工项目及概算等基本确定,项目划分即可进行。一般项目划分的依据是项目的初步设计、施工方案及概算,以及国家和水利部颁发的有关项目划分的规定和规程。项目划分的工作应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参加,共同研究制定出施工质量评定项目划分的实施意见,并及时报送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审定。

项目划分工作先进行初步规划方案,后制定实施“细则”。一般按项目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四级进行项目划分。项目工程划分为若干单位工程,单位工程划分为若干分部工程,分部工程划分为若干单元工程。开工前根据初设的工程项目、设计方案、施工部署、划分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开工后结各施工单位的设计结构、质量考核、工种工序以及现场条件等再划分单元工程。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项目划分中,一般由给水构筑物、给水管道等组成。首先采用《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176)项目划分要求,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中10.1.6规定,可参照《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176)、《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试行)》(SDJ249.4-8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6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141)、《机井技术规范》(SL256)、等对工程进行详细划分。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划分的方法

2.1建设内容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因工程分散、点多面广、建设内容多、多以行政村或联村形式建设一处供水工程,一般将一处工程划为一个单独的供水单位。每个饮水安全工程按照其功能属性可划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取水工程、输配水工程、水处理及存蓄工程、附属工程。水源工程多以地下水为供水水源,少部分以水库、江河水为水源,对应类型多为机井工程、河库取水工程,水处理及存储工程主要包括水塔、蓄水池、水质净化设备等;输配水工程主要包括输水主管、支管、配水设施等;附属设施包括输变电设配、机井房、管理用房、水厂场区设施及厂内硬化绿化等。

2.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划分说明

单位工程是指具有独立发挥作用或独立施工条件的建筑物。单位工程通常可以是一项独立的工程,也可以是独立工程中的一部分,一般按设计、施工部署和便于质量管理等原则来划分单位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划分是以一个批复文件为一项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是指在一个建筑物内能组合发挥一种功能的建筑安装工程,是组成单位工程的各个部分。在分部工程中,将其对单位工程的安全、功能或效益起主要控制作用的分部工程称为主要分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的分部工程划分时应注意:同一单位工程中,同类型的各个分部工程的工程量不宜相差太大,一般不超过50% ;不同建设类型的各分部工程的投资不宜相差太大,一般不超过50%;每个单位工程中分部工程的数目一般不宜少于5个。而在一般农村饮用水工程中,主要由给水管道及给水构筑物组成,在一个单位工程中可根据这两部分工程量大小进行不同的可将给水构筑物工程划分为一个分部工程,给水管道工程划分为一个分部工程,给水管道子单位工程和给水构筑物子单位工程划分为一个分部工程等;机井、消防栓等可归于其他分部工程。以一常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例,施工内容包括打井、输配水管网铺设及回填、蓄水池建设、管理房建设等,做出一详细项目划分表(详见附表)。

3. 结语

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单元工程是进行日常质量考核和质量评定的基本单位, 施工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是以优良个数占总数的百分率计算的。工程项目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建筑物的组成特点及施工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来进行划分。工程项目划分是否恰当,对工程质量等级的评定影响很大。

篇12

1.1市场竞争的内在需求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是施工单位自身发展和生存的命脉,一旦出现质量上的误差,有“质量通病”,就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形象,使得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和名誉受损,根本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对于从事水利建设的企业,质量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因为水利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必须是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分析和定位,不能出现任何纰漏,其质量管理的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

2完善地方区域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机制的措施

2.1强化农田水利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一直以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管理上有些还是传统的管理方式,因此,要在加强政府积极管理的基础上,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明确政府在综合管理中的效能,各级政府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加大对小型农田整修的资金投入,将县级人民政府作为建设的责任主体,形成县级农田水利建设的整体规划,包括对整个编制情况的整体规划等,形成规范化的的管理机制,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纳入到整体建设之中,根据地方财政的具体情况,分拨给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资金,然后安排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基建项目或财政重点建设项目,并根据当地的农田水利建设进行综合考评。

2.2多个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建设水利工程

根据当地的水利建设情况,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其主导地位和财政投入的主体功能,从实践中加大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构建公共财政投入的稳定机制;合理划分中央、省、市以及县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职权,实现资金投入的多层次性;其次,创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融资方式,通过财政以奖代补、奖补结合以及优惠贷款、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带动社会资金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的投入,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渠道;在原来面上分散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投入,集中连片配套,以县为单位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相关部门还要针对不同地区、环境实施不同的施工技术方案和要求,对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和控制,对施工过程中,不按照材料要求操作的、偷工减料的或者安全系数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制止甚至责令停工、返工,情节严重的给予一定的处罚等,只有对安全管理做好不同的控制举措,合理控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和运到工地的机械等,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才能发展的更好,农民的生活才能更加的安居乐业。

2.3加大投入安全专项资金的运作

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的问题的关键,对于需要全方面、多角度考虑的水利工程建设而言,安全的投入可以说是企业跟职工的“救命钱”,国家应该根据区域的差异和经济水平,加大投入水利建设的安全专项资金项目,投入大量的安全技术设备以及防护措施,根据当地老百姓的意识和理解能力进行疏导和教育,强化安全的重要性。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在安全施工期间,根据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合理有效的施工,明确划分安全措施费、文明施工费、临时设施费等,其他部门不能随意挪用或者俭省安全开支;另一方面,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如果出现安全措施不当或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以在责令项目部限期整改未果的情形下,利用项目资金进行安全维护和操作,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开展。

篇13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农村经济结构从农业化,逐渐转向工业化、产业化等,导致目前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相符。目前农村水利工作存在防洪能力较差,灌溉能力较差等问题,因此需要注重改进。

1.新农村建设农村水利工作的要求

1.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传统的农村农业生产中,主要注重粮食作物的种植,即水稻、大豆和玉米,因此农村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符合粮食作物的生长需求。如今随着我国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很多农村开始注重经济作物种植,因此传统粮食作物农村水利工程的标准不符合经济作物水利灌溉要求,而且经济作物对水利工程标准和设施的要求都不一样。目前农村还是采用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不利于农村水利工作的规划和调整。

1.2水质要求较高

如今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越来越快,因此对水质的要求比以往更加严格。因为如果水源出现污染、或水质遭到破坏,会对水产养殖业产生严重的影响,从而也会对农产的经济造成较大的损失。因为工业的发展及其他因素,水质条件越来越难以保证,进一步影响了水资源费和水利工程水费的缴纳情况。

1.3宏观环境变化协调

随着我国新农村的发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逐渐转变为村民自主,政府组织的作用也从指令性转变为指导性。因此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的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1.4水利产业政策要求

农村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公益性较强的项目,该种农村水利建设项目是以社会效益为主,主要包括防洪排涝、水土保持等,这些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全民的安全和利益;另一种则是经济效益较强的项目,主要是指农田灌溉、水面养殖等水利工程。根据该种划分方式,可以明确我国很多农村水利工程都属于第一种项目,即公益性较强的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因此需要政府提供资金用作水利工程的建设。然而该种划分方式使资金投入主体存在不明确的问题。很多农村都会将防洪除涝工程、农田灌排工程等,以政府提供资金作为水利工程的主要资金来源。然而根据实际情况而言,防洪除涝工程和水环境治理可以作为公益性项目,农田灌排工程的作用是为农业生产服务,而且受益方也属于农民,因此该工程不应当以政府提供资金作为主体。

2.新农村建设农村水利工作的发展方向

2.1注重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注重节水灌溉,通过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能够有效减少灌溉用水损失,对于农业面的污染问题,也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同时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完善防渗渠系的配套。农村应该对主干渠道进行衬砌化。

2.2注重灌排标准的提高

随着农业水利工作的发展,如今水利工程对农田灌溉,防洪防涝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首先需要保证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达到相应的标准,并需要注重农业产品结构的规划研究。

2.3注重水环境的治理

水资源的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发展及其他因素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农村水产养殖业,其需要水质保持较高的标准。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常出现死鱼、死虾的现象。为了农村环境即水环境得到保障,需要加强农村水环境的治理,采用一定的措施实现对农村水资源的保护,从而起到创造良好水环境的作用。

2.4提高农村供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