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篇1

目前在企业发展中,企业没有把员工的思想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企业高层领导只注重追求经济的时效性,却忽视了最根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建立相应的思想教育培训机制,只关注与员工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和培 训,没有对员工进行思想道德觉悟等方面的素质教育。部分企业的领导也存在文化程度不高,思想政治意识淡薄。无法站在真正的高度上,带领员工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因此,目前绝大部分企业缺乏思想建设基础,没有一套以思想教育为核心的明确方针做指引, 思想政治规章制度的建设得不到有效提升,就不会使各级员工的思想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对与党的方针思路和思想政治要求都不明确,无法在实践中经济和思想一起抓,不能及时发现员工思想政治意识上的漏洞,无法及时给予修正和调整。

二、思想政治路线不正确

在新形势的促进下,干部职工没有正确的思想路线作为指导。企业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工作,使员工的思想政治与党和国家的发展路线无法得到和谐统一。领导干部没有严于律己,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各项要求,企业内部没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使企业经济发展与各项国家宏观调控要求不能保持一致。

多数企业没有深入从根本上将思想政治工作渗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去,使企业员工没有一个正确的思想做指引,使企业不仅无法在经济发展中能够取得进步,也使得员工无章可依、无迹可循。

三、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的滞后性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企业内部脱离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顺应时展的方针和要求,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中的思想教育工作总存在畏首畏尾停滞不前的现象,极大地束缚了企业的创新发展。无法担当社会责任及弘扬企业精神,缺少创新思维和顺应新形势下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点。

强化企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一、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策略

在企业发展中,一个好的领导必须要把员工思想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企业高层领导有效的思想教育实施,不但要对工作能力有很好的培训,同时把对提升员工整体素质的方案进行完善和协调。这个前提必须是领导者有较高的素质,领导应注意在文化知识上的强化和改进,明白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生产中不断地带领员工迈向更好的未来。

在以思想教育为核心的明确方针指引下,我们应在企业建立伊始就有一套完善的思想政治制度,使员工在工作之中有学习和改进的机会。这种制度需要领导者有一个可行的方法来指导学习,在实践中经济思想一起抓,及时发现员工思想政治意识上的漏洞,并及时调整。企业领导应对内部思想相协调发展事项都重视起来,灵活多变地实施改正工作,做到大事能负责,小事找原因。

二、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在新形势的促进下,干部职工应该将工作的落实情况重视起来,使自己的各项工作能够得到完善提升,同时还要进行思想政治的宣传工作,将员工的思想政治与党和国家的发展路线相统一起来。这就要求干部职工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不断进行个人思想的完善,使自己适应新形势的各项要求,保证在企业内部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使企业经济发展与各项国家宏观调控要求一致,使企业不断进步。

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报告会议,使企业员工有一个正确的思想做指引,并且将正确的思想政治渗透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当中去,使企业不仅在经济发展中能够取得进步,而且在主导思想的指导中能够有所发展,稳中求进步。

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在企业内部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路线,把自身的发展与其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号召员工通过自己的现实行动,加入到积极营建社会主义科学建设上来,对相应的建设标准提升上来,同时能够将基础建设与整体建设融合起来,带动一部分人员前进,在先进模范的鼓舞下,促使更多的人能够进步,从而真正能够将企业内部思想教育提升上来。

三、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要与时代同步,不断创新

在这个多变的社会中,经济和思想也随之变动,我们要注意对外来思想和知识的认知,有重点地改进自身缺点。在学习其他企业的优良思想的同时,联系实际,根据顺应时展的方针和要求,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在自身企业文化不断建立健全的同时,我们应把握随时出现的机会,同心协力,争取在领导和员工的协调发展中,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企业思想创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总结,不断改正,以勇于承担和负责的态度去创新,果断地下决心,坚决以发展和弘扬企业精神为宗旨,以为社会服务为原则,提升企业魅力,造就新的业绩。

第一,领导与员工的关系建立。企业领导者应该深入基层,在员工那里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做到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对员工所提出的方案做深入研究,搞好“三个代表”在群众中间的融入;做到把为社会造福的思想和提升企业形象的协调一致性,把这种思想带到工作中去,正确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让员工明白自身在工作中的价值所在。

企业员工应该深入学习企业文化和思想的宗旨,正确听从领导的合理安排,做到工作和思想都要抓、学习和工作相结合;明白工作是靠社会维系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为社会服务,同时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只有领导和员工都能认识到自身在工作中的存在价值,才能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思想政治发展的统一。

第二,干部提升思想觉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企业干部职工各项素质不断提升,保证在企业不断发展与建设道路中,干部起到关键性的带头作用,使企业的各项组织都能够进步。在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中,需要党的正确领导思想做指引,引导员工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使企业工作由良性的发展,促使企业在经济经济建设的道路中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另外,干部起着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的提升工作就要使员工有一个良好的带头先锋,这个带头先锋在进行社会实践工作中,不会出现、吃拿卡要的现象,严格按照党的思路进行发展,使国家内部的企业有一个较好的市场发展机制。帮助员工解决一切生活困难,使干部职工在中层领导路途中发挥最大本事,使企业员工走向幸福的生活道路,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干部职工创新意识建设。干部职工在新形势的发展下,要把握时代的最新脉搏,不断学习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在原有的技术和思想指导下进行改革与创新。因为时代是不断发展的,要做好各项党政工作必须从新的角度入手,不断建设有新型战略思想为基础的工作,发扬创新能力,使干部职工能够在新时代的影响下不会落伍。

篇2

一、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摇要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科学技术不发达,经济落后的穷国;但又是一个正在迅速崛起,向现代化进军的发展中国家。历史不止一次证明,落后就要挨打。今天的中国,必须进行改革,若不再进行改革,或者放慢改革的速度,就会使中国再次错过使自己富强起来的机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出现了几次经济发展的时期。现在又是一个关键时期。中国如赶不上这次经济振兴的大潮,就会再次与发达国家拉大差距。90年代以及21世纪的头1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十年。

中国要富强,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但是无论是科学技术知识的繁衍、传播,还是运用,都离不开人才。人才从哪里来,恐怕最现实最快捷的最主要的当从今天的青年中来。他们又怎样才能成为人才呢?只有通过教育,知识教育固然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要。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青年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才能,而且更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青年的品德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为青年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青年的正确的三观的培养只有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完成。青年只有有了正确的思想指导,才能使自己的知识能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沿着正确的方向得到充分发挥,为中国的富强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时代需要青年,中国的发展依靠广大的青年人才,青年人应义不容辞地挑起祖国交给的重担。

二、青年自身发展的摇要

现今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下,青年在身体发展方面能得到较好的环境。青年的心智发展,则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青年在身体发展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渴望科学技术知识,希望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以报效祖国。他们认识到,只有祖国强大了,他们才能大有作为,才能有一个更好的施展才能和获取物质精神营养的环境。青年的自身发展,就是要完成素质的优化,完成大量的实践活动。青年自身发展好,那么他们在社会的地位就更高,作用会更大。这也是由他们自身的思想特点决定的。

三、青年的思想特点

改革开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人的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希望祖国繁荣昌盛之心强烈

青年人时代感非常强,观察问题敏锐,他们热爱党,关心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他们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耳闻目睹了我国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取得的成就。他们的经历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这个民族才有希望,青年自身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二)青年人思想活跃,思维方式灵活

求新求异是青年人思想的重要特征。他们接受新思想、认识新事物快,对时代变化的反映更敏捷。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各项建设成就的取得,使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西方文化,再加上政治的逐步民主化,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当代青年学生的思维模式也由静态、单向和直线思维向动态、网络、辩证思维的方向发展。多维性思维的形成,创造性思维的确立,使青年中不少人的思维活跃。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想象,勇于探索和大胆求证。

(三)青年人大胆追求,竞争意识强

青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从有益的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使自己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生活更加充实。他们的学习、生活节奏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加快了。在短时间内,他们力求吸收更多最新的知识信息。他们不满足书本知识,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杂志,扩大知识面,形成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大胆追求美的真谛,部分青年由过去只注意形态美、风度美发展到气质美和心灵美,由对美的欣赏发展到参与美的创造。总的说来,青年人的优点是其他年龄段的人难以比拟的。他们生气勃勃,充满青春的活力;思维灵活,反映敏捷;思维活跃,不迷信、不僵化、敢想、敢干、敢说。尤其是他们政治热情高,关心祖国,关心党风、社会风气的好坏,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他们正以自己特有的风采,在各条战线上发挥自己的先锋和突击作用,他们是祖国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向科技化,走向世界不可能缺了当代青年的努力奋斗。

(四)青年的思想存在不成熟的一面

青年是成长中的青年,他们涉世浅,经历简单,知识不足,能力弱,更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真正形成。这些不足,决定了青年人看问题简单、理想主义成分重,思想不稳定,遇上困难和挫折易于动摇。这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应将这个群体作为主要对象。他们的思想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一是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对中国国情了解不够,急于求成思想重,支持经济基础建设速胜论的观点;二是思考问题易走极端,易盲从、盲动;三是追求民主热情高于理性,梦幻多于现实,或者片面吸取过去搞民主的教训,对政治、民主淡漠,讲求实惠,注重眼前享受,追求金钱;四是对存在的社会腐败现象认识不清,因而产生悲观失望和抵触情绪。有的青年受到西方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侵袭,受到黄色流毒的侵害,受到“黑客”的侵扰,思想上出现一度的困惑甚至产生犯罪心理。这一系列的青年思想的不足与缺限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重视,迎接新的挑战。

四、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青年的优势决定了他们是社会中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的不足,也决定了他们应受到教育,科学的迅猛发展,青年人是科学的带头人,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同时,也夯实了自己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青年的取向将越来越成为社会价值取向的主体,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他们在社会发展中有特殊作用其他年龄段的人根本无法取代。

首先,青年人是各行各业的接班人。社会发展是一项无限运动,而人只有有限的生命。人类社会文明成果要被传承,要被创造,必须有中老年人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在青年人中培养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5至10年后,祖国整个建设重担将大部分落到他们的肩上,再过20年左右,整个国家的命运乃至整个民族的兴衰都将由他们承担。

其次,青年人还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社会责任,青年人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还处于组建家庭、繁衍后代的阶段,必须花大功夫去培养后代,保证后代的健康成长,合理有效地开发后代们的智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为后代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莫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青年人是社会生产的突击队、生力军。青年人自身的体力、智力处于旺盛期,思想活跃,有条件成为社会生产的突击队。中年人要锻炼培养他们,总会把一些具有挑战性和一定难度的工作交给青年人去干,青年人从中得到锻炼尽快成长,他们也乐于干这些工作。青年人对中老年人的尊重及对他们的依赖性,决定了青年人愿意承担那些耗体力和智力多的突击性工作。青年人成才欲望强,又富有冒险精神的群体,在社会生产中,他们常常在搞技术革新、搞发明创造和攻克科学难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果,甚至是一些突破性的成果,不少都是青年人取得的。他们的创造活动,给各行各业带来了生机,产生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五、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培养青年的全面发展是目标

这是由党的教育方针决定的;青年人未来责任重大,现实只有对他们进行全面教育,他们才能承担起未来和责任。另外,青年正处于全面发展的阶段,各方面都需要全面教育,全面发展是当前的任务。

(二)组织青年参加社会实践是关健

因为青年人的成长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是缺乏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强化深化所学书本知识也必须进人社会实践,能力的真正发挥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完成。

(三)耐心说服,热情引导是主要方法

篇3

一、当前基层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然而现今基层的政治教育却存在众多的问题,致使基层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甚至于起到作用微乎其微。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一)教育内容不能联系实际,缺乏充分的说服力。

现今基层所讲授的内容,跟不上员工的思想变化节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部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员工的思想变化也越来越大,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但现今有些干部,总是认为调门提得越高越好,讲理讲得越深越好,往往脱离了基层的思想实际,该小的道理讲大了,该实的道理讲空了,该近的道理讲远了,许多教育本该有血有肉,但有些人既不愿意去调查员工想听些什么,能听懂什么,更不愿意去调查研究,导致整堂课大话连篇,根本做不到深入浅出,析事明理。

(二)教育缺乏感染力,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现今有些基层干部理论功底欠缺,对知识的把握缺乏必要的广深度,语言表达缺乏感染力,教育方式单一,教育手段落后,主要采取我讲你听的填鸭式教育,在面对政治教育时,往往敷衍应付,教育的内容始终一出不变,一本教案使用多年都没有改运过,这就必然导致了教育方式上习惯了“满堂灌”板起面孔说教,搞“一锅端”,不分层次搞教育。

(三)形式主义严重,教育变为一纸空谈。

在基层有这么一种现象,学习中上级强调了学一下,不强调了放一下,学不学习完全依靠心情好坏,以篇数、页数、字数应付学习,往往只将教育内容记到笔记本上,而没有记到人的心中,失去了政治教育的基本目的,将理论学习只当作是一种任务,只知道去完成,而不知道去思考,一切将形式进行到底,不管你听进去或是学进去了多少,只在笔记本上见真章,只要每个人的本上都有统一的东西,就证明或是意味着对所属人员已进行了教育,对于已下发的理论已进行了学习,将所下达的任务已圆满的完成,这就好比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二、基层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存在的问题,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将理论内容紧贴实际,课程的内容设置与时俱进。

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尽量减少其中复生的东西,增强与现实联系紧密的教育内容,以及在员工成长进步阶段所要树立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内容,将将的理论体系根植于员工的心中,从而起到引导的作用,注重扩充员工的知识面,培养员工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按照,突出根本的,吸纳最新的,充实发展的,剔除过时的原则及时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纳入到对员工的政治教育中。

(二)提高教育的讲授水平,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1.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政治理论教育中必须极富感染性和正义性,要以充满感染力、亲和力的情感吸引受教育者,要时刻以员工为本,一切从军队建设和员工需要出发,通过感情的结合使员工内部形成和谐的、顺畅的、正常的人际关系。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突出教育者言传身教的风范,给员工以最为直观的印象,指导他们的言行。

篇4

一、在当前,事业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出现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主义严重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大多数的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十分严重形式主义。这种情况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表面而不注重实际落实,使其不能够发挥其本来的作用,甚至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了一种浪费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有害工作。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模式比较单一

在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的思想教育工作多数都是由上级单位向下级单位下单任务,然后由本级单位来执行任务,而且仍旧是采用陈旧的填鸭式或者灌输式教育模式,听一听报告,记一记笔记等等诸如此类的形式。这些形式很难使人对其产生新鲜感,从而导致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很难吸收理解。此外,还有一些事业单位在开展思想教育教育工作时,将参加学习的人集中起来送往外地进行学习,其除了学习地点的变更之外,其他如常,非但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还影响了日常的工作,浪费了大量物力资源。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者知识结构不合理

以人为本,将思想政治工作应用到解决实际工作中,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科学管理相结合,是其创新的有效结合点。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者与实施者,其必须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首先,应该全面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的状况,、广泛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搞好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的调查,尤其是要注意将科学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从其中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其次,作为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要充分了解所在单位的情况,理解自己工作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在进行工作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会盲目,能够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不到位

这里所说的管理不到位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对其的管理没有硬措施,在对其的考核上缺乏衡量目标的方法,处理问题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在目前,事业单位中大多是呈现“铁饭碗”的情况。这一情况使得干部群众在进入事业单位之后一般不会出现下岗等失业问题。这就使得他们在思想上往往会忽视进步的要求。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执行或监督时,往往会出现“你好我好大家好”及“走走形式就完事”的情况。这些情况严重的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事业单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在当前,随着社会各个方面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要想跟上时代的潮流与社会发展的脚步,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只能,就必须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业单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

近些年来,我国机构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事业单位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局面。事业单位要改革就要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提高服务的水平。在改革的过程中,甚至会有一部分事业单位被推进到市场中去。这些情况势必会让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继而对事业单位的工作产生影响。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让事业单位更好的完成改革并实现自己的功能,就必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工具化解群众和干部对于改革的误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改革之中。

(二)是事业单位更好的面对社会经济的局面的需要。

当前,经济的发展在给社会带来进度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物价上涨等。这些问题给事业单位的员工带了十分巨大的思想冲击与实质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就必须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力量去稳定群众和干部的情绪,使事业单位能够更加稳定的发展。

(三)自身发展的需要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它与其他单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由相关的国家机关领导且不以盈利作为直接目的。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紧紧的围绕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其服务能力。强化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能够源源不断的培育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还能提高人才的素质,增强其责任心,继而加快事业单位的建设,提升其发展水平。

三、关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育工作

篇5

1 前言

就目前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呈现一种迅猛的发展态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各所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重要事项。如何有效地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概述

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是一个紧密联系的关系,高校校园文化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也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不仅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还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它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新的载体与途径。高校校园文化具备很多的特质,主要包括:开放性与选择性、超前性与时代性、现代性与传统性、规范性与多元性、创新性与继承性等,高校校园文化中蕴含的这些特质中含有多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精神激励功能

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所反映出来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意识,它在强调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尊重的基础上,通过一致的校园精神与教学理念激励全校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性、自主性以及积极性,消除一些负面的思想意识,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志得到锻炼与升华。高校中的文化活动,大多数都是由学生自主发起、组织的,学生能够在文化活动的建设与参与中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适合自身发展的领域,看到自身的价值所在,提升自己的自信,激励自己努力奋斗。

2.2 价值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中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就是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状况上,它能够引导教师与学生按照高校校园精神指向进行教育、学习,使教师与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教师与学生为了高校中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价值导向功能能够让教师与学生朝着正确的方面前行。

2.3 情绪调节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一些娱乐性较强的校园文化活动缓解了大学生在学习上的紧张情绪,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到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让大学生处于一种精神饱满的状态;还能够对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习枯燥等一系列情况下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调节,将大学生的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使大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2.4 精神凝聚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中含有的校园精神,最为重要的就是体现教师与学生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它决定着教师与学生在高校校园工作与学习中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态,教师与学生依照一致的价值观来决定自己需要做出什么样的行为,还能够对其他人的行为进行评判。根据行为是否符合这种价值观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全校的教师与学生在思想与行为上有一个共同的价值目标。

3 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考

3.1 充分重视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教育中的有效实现,需要充分重视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仅仅是在思想上重视,还要在行动上得到重视。

第一,充分认识到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教育中作用发挥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事项,改变对校园文化的传统认识,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第二,高校教学整体规划中,要纳入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安排,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切实地发挥作用。

第三,为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用的发挥创造有利的条件,加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资金成本的投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地开展。

3.2 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引导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重视价值引导,提升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性与思想性。

第一,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为指导思想。高校校园文化中存在各式各样的思想观点,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那么校园文化必然会失去正确的建设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会出现弱化。所以,高校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为指导思想。

第二,重视主题文化的发展,对校园文化进行合理的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加大精品文化的创造力度,将一些非主导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消除,加强校园非主流文化、西方文化、大众文化、社会多元化文化的正确引导,防止这些文化对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3.3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管理

第一,一些高校校园的社团中,存在一些形式主义,一味地满足学生在娱乐活动方面的需求,违反、和背离社团发展的本质与规律,我们应通过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活动、合理规划社团工作以及培训社团骨干等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社团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加强高校校园中环境文化的管理,主要包括对宿舍、教室、文化景点、餐厅等场所进行优化,为教师与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第三,加强高校校园中媒介文化的引领,主要针对高校校园校刊、出版物、校报、广播等媒介文化进行合理的管理,起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引导作用。

4 结语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而且高校校园文化中包含了很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些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效性与针对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效率与质量,使大学生充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知识内容。

参考文献:

[1]姚军.浅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7).

篇6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态度:化被动为主动

转变工作态度,是辅导员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首要前提。辅导员应化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充分认识到辅导员所肩负的重大使命,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创造岗位价值紧密结合起来,将助力大学生实现个人理想与实现伟大“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将个人的事业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主动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光荣艰巨、意义深远的任务。要不断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理解,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和有效路径,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在看似平凡的辅导员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日常琐碎繁杂的辅导员事务中百炼成钢。

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变单向成双向

拓宽教育渠道,是强化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关键环节。渠道是辅导员与广大学生之间交流的通道,是实现心灵与心灵交流、思想与思想碰撞的道路。辅导员应积极拓宽交流渠道,变单向道为双向道,不仅要“上情下达”还要“下情上知”,不仅要“有去音”还要“有回声”,使师生之间形成有来有往、有去有回的良好双向交流模式。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要真诚、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避免走形式、做样子、摆架子,在与广大学生进行实际交流时要切忌“一方谈”,要带着一颗“公心”、一对“耳朵”走近学生,走到他们之中,聆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爱、所需,力求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美好关系,双方开展有效的双向互动式交流。

三、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灌输到“身范”

从灌输到示范,是强化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必然选择。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时代;当代大学生,是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传统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假大空”的教育内容和照本宣科的教育形式,早就难以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了。“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深刻地认识到一点,要想将大学生培养成一个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作风朴实、道德品质高尚、言行举止文明的优秀接班人,首先就要将自身打造成这样一个“样板”,广泛涉猎、勤学不辍、砥砺品性,提升人格魅力、加强道德品质、丰富学识修养,使自己成为学生思想上的领路人、政治上的警戒线、道德上的教化者、心灵上的知心友,助其成长成才成功。

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从线下到“线上线下”

构建教育平台,是强化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重大策略。教育平台是辅导员展示教育内容、展现教育成果的重要阵地。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今时代的重大科技成果之一,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在当今这个“无网不在”、“无处不网”的时代,辅导员要掌握各种信息技术和手段,抢先占领网络这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构建起以信息手段为依托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育平台,借助微博、BBS、QQ、E-mail、微信等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及时与他们进行“一对多”或“一对一”式的密切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全面促进广大大学生健康成长。

2016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现场会上,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对高校辅导员提出重大希望,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广大辅导员更有作为、更有担当”。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高校的生命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者。在新形势下,广大高校辅导员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深入研究、努力创造,通过转变工作态度、拓宽教育渠道、改革教育手段、构建教育平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职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⒖嘉南祝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

[2]刘在洲.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历史溯源与现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1).

篇7

一、高职教育与其教育对象的特点

1.高职教育特点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具有普通高等教育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第一,学制短。高职教育一般实行的是两年制和三年制。这个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学时相对来说较少,不能和本科相比。

第二,工学交替,实习实训时间长。教育部要求高职教育实习实训时间占总学时的一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习实训相结合。

第三,办学以培养职业技能与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它的职业观念和就业思想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有所不同。

第四,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学生思想比较复杂,综合素质较低,给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增加了难度。

2.高职学生特点

一是价值观多元化和不稳定。他们一方面独立意识、自主意识都比较强,有爱国的热情,有渴望成才的愿望,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和生活的美满幸福,一方面又缺乏价值评判标准,尚未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二是理论基础薄弱,实践能力较强。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录取分数线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学生底子薄,文化基础差,但是实践动手能力较强,拥有广泛的爱好和特长,积极参加校园文活活动、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

三是心理压力大。高职生由于不能正确而对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和情感挫折等问题,尤其是学习和就业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存在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较高。

四是自律性较差。高职学生自治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劳动观念、纪律观念、集体主义观念比较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1.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正逐步开展与实施

许多学校成了专门的管理和实施机构,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开设选修课程,运用多种媒介宣传心理素质教育知识,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和学生心理档案。

2.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具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素质的专职人员,教育力量单薄,方法单一。当前从事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专职人员,没有多少人真正系统地接受过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等方而的培训,缺乏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所必需的科学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2)心理素质教育覆盖面不够。尽管好多高校都开设了必修课、限选课或选修课,但不少学校还未建成覆盖全体、无处不在的课堂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的完备体系,只是心理素质课教师、学生工作干部在主动开展有限的工作。只举办了一些讲座,既不能保证心理素质教育的系统性,也不能保证心理素质教育的覆盖面。

(3)在管理上缺乏规范化、制度化,内容上缺乏科学化、系统化。虽然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并没有真正起到心理咨询的作用,只是进行心理障碍咨询,而没有进行心理发展咨询。注重学生的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教育,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结合上下功夫。

三、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心理素质教育功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面对不容忽视的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心理素质教育功能

高职教育要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要求高职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成熟稳定的情绪,具有良好的情感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而高职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于其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坚持以往的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还必须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心理素质教育功能,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2.传统单调、公式化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心理素质教育功能

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但对他们在学习、交往、恋爱、择业、承受挫折等日常生活中所具备的心理素质未予以应有的关注和培养,在方式手段上,过分强调灌输、榜样等外在因素的强化作用,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个性特征。在新形势下,原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那种说教式、单一化、公式化、压制化的简单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并真正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性作用,对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着重要作用。

3.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心理素质教育功能更适合学生特点、更符合教育规律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心理素质教育中关于人的发展的一系列理论以及了解、认识、把握个性心理的手段,不仅能够帮助教育者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共同特点,同时也能使教育者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个性,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创造条件。

心理素质教育理论和高职院校思想政教育有机结合,将有助于我们解决新形势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新问题。

四、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心理素质教育功能的途径和方法

1.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增强心理素质教育教学

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面向高职院校一年级全体新生开设,要利用这一渠道,对高职院校新生就行入学适应教育、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教育,教给学生增进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以及心理调试的基本方法,实现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加入入学适应教育的部分,帮助新生认识中学到大学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以及对学生的要求,为新生适应大学环境做好心理准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学与人才的关系,高职教育特点与培养目标;加入学会学习的部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辅导,树立自主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理想,培养优良的学风;加入人际关系辅导的部分,交给学生人际关系的技巧和原则,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消极心理;加入爱情辅导,帮助学生认识爱情,学会把握爱情,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加入心理健康常识教育的部分,交给学生心理健康只是、增进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以及心理调试方法等。

2.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从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以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主要有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啊、心理训练法、游戏法、测验法、脑力激荡法、自述法等等,这些方法大多数都可以借鉴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要改变过去那种一味“灌输”、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育,多采用和借鉴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手段,例如可以把心理素质教育中已广泛使用的心理测验引进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特长与不足,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符合学生的实际,从而取得更佳的效果。

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和加强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训

首先,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强、实践技能要求高的工作,特别是面对高职学生这一思想活跃、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他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一定得心理学基本理论与技能,同时对其知识面、人格修养、职业道德、人生阅历有较高的要求。只有他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才能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具有针对性的帮助。

其次,高职院校还要不断开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性培训,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帮助发现和解决学生一些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水平。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对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考查,并把老师们的工作情况列入考核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内容之中。

参考文献

1 郭维平.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 余茂才.地方院校德育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 王志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探讨.法制与社会,2007.

4 杨瑞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探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篇8

2.1将学生进行学习动力教育与就业目标挂钩

2.1.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和就业教育

2006年11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建立专人负责的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重点做好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的工作,充分发挥窗口单位的服务作用。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实施“一对一”工程,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和求职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认真做好服务工作,确保每一个学生顺利就业。世界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F.Drucker)认为:“创业型就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鼓励创业是带动就业增长的主要措施”。在未来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职业院校还要教育学生以“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荣辱观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职业是社会的需求,是社会以及个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让他们学会从小事着手,克服“劳心者治人”的认识误区,在职业生涯中磨练自己的顽强的意志,勇于实践,努力创业,在艰苦奋斗中获得人格提升和升华。

2.1.2建立健全校企互动平台和信息反馈机制

成立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与职业院校的教师根据实际生产岗位需求共同制定用人评价标准,形成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系统化教育资源体系,使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实习实践等教学环节深度整合,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实效性。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建立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制度、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人才培养的质量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对毕业生提供就业和再就业指导等措施,进一步改进教学质量评价,推进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3.2正确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构成是多元化的,而思想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少数民族学生在经过文化环境的改变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冲突,因此,在这一阶段,思想教育需要将民族心理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正确心理卫生教育和引导,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2.2.1重视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

民族心理作为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寓于民族心理结构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之中。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是密切联系的。不同的文化模式可以造就不同的民族心理特点。民族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民族文化在其成员心理上的投射,可以说,民族文化是民族心理的放大,是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因此,在平时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抓住抓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心理典型的心理特点,充分掌握他们的文化、角色以及人际关系冲突等问题,积极探索全方位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多种教育形式于一体的适合少数民族学生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2.2完善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少数民族学生是一个承载着社会、家庭和自我实现的特殊群体,他们背负着社会、家庭环境和学校的多重希望,面临的学习、就业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和其他大学生群体一样,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职业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这一阶段是心理发展以及道德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及时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一是开展专门的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讲座,开展个体心理咨询等;二是建立专职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在班级、寝室指定专门心理委员,完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联系制度;三是在校医院设立心理门诊,专门负责学生心理治疗。

篇9

1.坚持以人为本能充分了解大学生的需要

在当前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其所处的时代不同,在思想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为大学生在平时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内心的最真实的反应,所以对他们要进行思想教育就是要真正深入到他们的内心深处,充分了解他们的需要。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树立人本观念,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要,理解他们的感受,从而不断满足他们的需要,使他们在学习中能更加用心,在生活中能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态。

2.坚持以人为本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在我国以往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比较重视,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到了大学中学生出现思想问题的几率就比较大,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很大的阻碍。所以在当前的大学思想教育中学校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坚持以人为本能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当前社会形势中,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很多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不仅需要工作人员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而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政治观念也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从人本基础出发,适应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需要。

4.有效解决当前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第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视。在当前大学的教育工作中,往往是教师说教,学生被动的接受,双方之间缺少沟通,教师对于学生的情况没有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对学生在课外的生活以及思想都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这种环境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学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没有对学生的变化重视起来,对学生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没有全面的了解,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内容陈旧,与当前的实际情况之间互相脱节,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第三,在大学生中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严重的影响,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1.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其成长环境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学生有自己的独特的特点和性格。进行大学教育的目的除了增加他们的知识之外,还需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尤其是当前,很多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追求个性解放,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意识,急切想得到别人的认同。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的优点,了解学生的缺点,在教育中要帮助学生尽可能的扬长避短,教师在教育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学生以鼓励,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教师都充当其中的主角,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学生的主观性和创造性都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所以在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平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处在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教学环境的平等、宽松以及自由。

3.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在处理恋爱问题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避免学生的各种偏激行为的发生。学校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让大学生在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可以有地方解决。第二,深入研究大学生心理活动,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差异。第三,加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沟通,从心灵上引导学生。

4.拓宽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在当前的社会中,网络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日益紧密,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能充分利用网络,在学校中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更加及时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实际生活学习情况,并且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

参考文献:

篇10

二、传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关系到传播效果,要求实施之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周全细致

传播是一个过程、一个系统,哪一个环节上欠考虑都会使效果大打折扣。一些教育者对这一点缺乏足够的重视,准备教育想得不深不细,往往仓促上阵,被动应付,常常使教育走过场。纠正这种现象,一方面,要认真地对教育内容进行梳理,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合理组合,坚持层层推进,注重解疑释难,不能盲目、机械地简单“复制”教育内容。备课时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握他们思想上存在的误区和盲点,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内容的重点。对大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必须充分预料到,做到有备而来,对答如流。另一方面凡是对教育有利,对启发大学生思想觉悟有帮助的一切渠道的都应积极加以利用,把多种渠道的影响统一起来,形成合力。例如为配合教育,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用这种对等性、交流性比较强的方式,赢得大学生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样可以达到教育启发、升华境界的效果。再就是要充分注意到新形势下大学生自主意识增强、对大众传播和高校教育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和思考、不愿被动盲从的特点,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计划,即使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也要不间断地了解大学生的各种反映、意见,及时调整教育计划和教育策略。

三、传播形态直接关系到被传播者的关注程度,要求必须采取学生直观的教育方法

在课堂教育中,教育者要注意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文字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大学生对教育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听课时感到单调、乏味,“台上滔滔不绝,台下昏昏欲睡”。许多大学生认为,在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者仍是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已经无法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必须积极学习和借鉴大众传媒的优点和长处。一是要通俗易懂。同样的内容,如果讲得太理性、套话太多,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反感,如果用那些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富有人情味的话来表达,就会有好的效果。二是要形象生动。一堂生动的政治教育课大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幽默感,多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事例比多讲抽象的道理收效更大。三是简明扼要。从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讲,他们并不可能长时间集中精力,耐心地听一堂教育课,因此,要根据教育内容和观点,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症结,把最关键、最主要的突出出来,并生动地加以解释和说明。对大学生已经熟知的内容和观点不要过多地谈古论今、广征博引而消耗更多的时间和大学生的耐性,应多在具体的实际的问题上加以解释和阐述。

四、传播策略注重感情和理智并用,要求必须坚持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

篇11

一、网络自身特点为学生熟悉网络提供足够的可能性

1、青年学生强参与性与网络易融入特征吻合

互联网发展至今,从论坛到微博,从聊天工具到信息都已经变得极为简单,青年学生很容易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各种软件和工具都是对象化设计,上手极为容易。青年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对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愿意成为新生事物的参与者,唯恐落后,以致“被”“OUT”,因此,青年学生的年龄生理等特征与网络的已融入特征十分吻合。

2、网络信息的高效传播特征与青年学生的信息习惯吻合

网络信息具有宽泛多样的特点,涵盖各个领域的不同层次的信息,有的经过校对,有的就是基础信息未经斟酌,获取起来更容易,但有需要青年学生进行整理加工,变成自己的资料。大学授课过程中,经常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而图书馆中各类期刊资料的检索相对网络检索明显繁荣复杂,对于当代青年学生来说,时间是挤出来的,他们更希望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而留出足够的时间供自己支配,因而,网络信息的高效传播特征与青年学生的信息习惯不谋而合。

3、青年的叛逆心理与网络的虚拟规则无缝连接

大学生的成长一直以来伴随着父母的“呵护”和老师的“教导”,但这些所谓的对子女和学生负责的做法演变成了对他们的束缚和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为他们提供了自由徜徉的环境,在这里可以远离父母的“唠叨”,远离学校的监控,实现了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真正自由生活梦想。在虚拟世界里,他们肆无忌惮,可以说得天花乱坠,可以打扮的花枝招展,可以扮演成救世主,成为大英雄等等。一些网络游戏的日益兴起成为青年学生释放自我,实现自我的依恋,他们沉沦其中,难以自拔,这正说明了网络对青年学生的诱惑。

4、全方位实时性将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学生放在掌握信息的同一起点

网络时代的信息获取对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同时的,因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变得更加公开和透明,面对信息传递的高时效性,思政工作者必须时时发现新的问题,迎接新的挑战,客服新的困难,解决新的问题。

二、合理利用网络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强化法制教育,以德治网,文明网络行为

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信息网络方面的法规。但法规的知情率不够,需要高效广泛宣传,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普及,明确权利与义务,了解网络违法犯罪的危害。思想政治教育关键一点是内塑品格,因而网络道德的倡导与推广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案例共享,榜样教育等引导和端正青年学生的心态,引导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增加“遵守社会公德,创建网络文明”、“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守法网民”等专题内容,努力使大学生做到自主构建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

2、以开拓创新为导向,引领大学生网络运用的正确方向

将网络对大学生的吸引分类引导,以共同的愿景促使学生自发的、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专业学习和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深入研究中,并希望取得一定的创新。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实践的机会,以期使学生的积极性、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即“正能量”得到很好的发挥。同时,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求学观念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大学生活,对大学生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转换,最终实现自我学习是一种强力的推动,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利用网络更好的学习工作,更好的奉献社会。

3、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完善网络监督机制

大学生错误使用网络或沉迷游戏等往往因为自身控制力差,缺乏监督提醒的机制,因而,高效应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网络监督机制,制定文明使用网络的体制机制,在保证学生隐私的前提下,适当监督学生的网络行为,做到及时发现,防微杜渐。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动作用,选取党员、学生干部等与同学们结成互帮互助小组,相互学习勉励专业知识的学习,相互提醒督促文明网络的使用。

4、以丰富载体为举措,合理引导学生积聚正能量

拓展相关活动载体,以期使得大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有用武之地,进一步提升学习兴趣,合理引导学生文明使用网络。一是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实际,邀请计算机及网络相关的名家和专业教师开展讲座、培训和前沿技术报告等活动,从知识普及的角度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二是紧跟“科技创新”这一国家发展战略,注重网络信息类活动的内涵和深度,积极打造具有网络信息类活动的高参与性、强专业性和深学术性结合。三是鼓励大学生,特别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如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网页及网站制作竞赛、动漫设计大赛等。

总之,网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及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并不断强化网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陆俊.重建巴比塔——文化视野中的网络[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

[2]王栾生,李方.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

[3]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网络环境下思想教育发展策略[N].中国教育报, 2005-10-24.

[4]张景成.大学生思想教育网络化初探.《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5]李皓.大学生思想教育网络化途径探索.《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4(3).

[6]罗映光等.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0(5).

作者简介:

傅国栋,男,1982年生人,讲师,辽宁大学信息学院辅导员.

周长青,女,1975年生人,讲师,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篇12

二、高中政治课教师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诚信道德素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率先垂范,才能在学生心目中形成榜样人格。新课程要求教师有两种坚定的理念,一是民主的理念,一种是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校诚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此,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和自立,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在道德实践基础上实现主体的合作与交往,提高诚信道德的选择和评价能力,自己教育自己,不断提高诚信道德的境界和发展水平。思想政治课本身是一门心灵与心灵沟通、智慧与智慧碰撞、人格与人格激励的艺术,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即在于对学生心灵的沟通、智慧的启迪和高尚人格的激励,使学生的诚信道德观念通过有组织的活动陶冶、领悟而形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能力、才干问题,没有教师个性对学生个性的直接影响,是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三、通过高中政治课深化学生诚信道德体验教育

诚信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它是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教师要创设道德情境,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和大自然中主动寻找自我诚信角色,通过切身的实践和情境体验,接受诚信道德教育,使他们能够比较完整的感受到诚信道德的形成过程,认识诚信道德对成才、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自觉主动的参与诚信道德实践活动,在参与和体验中学会做诚信人,做诚信事。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高中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他们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为主题,利用校、班、团队会组织研讨会、辩论会;举办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我讲诚信故事、相声小品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内橱窗、黑板报、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氛围,为“人人讲诚信”打下舆论基础。

四、培育社会诚信文化环境

篇13

二、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一)心理问题较普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时常会面对学生打架、学习成绩不好被学校降级或退学,以及也有很多同学因为不适应高校的环境、生活习惯、和同学关系难以相处、失恋、对所学专业的排斥心理、对高校教育模式或校领导的不满等,最终走向退学、伤害他人或自杀的绝路。这些因素,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的话,将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打碎了他们所期待的大学的美好生活的憧憬,最终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部分高校对在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学生30%左右的有心理障碍,严重的占在校生的10%左右,也就是说,如今高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普遍现象。

(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89年的时候,被调查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为20.2%,92年的时候,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31%多,而到95年的时候,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33.47%,2009年,根据北京安定医院一项调研表明,北京市大学生中四成以上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从数据上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呈多样性 。在信息化市场经济时代,学生面临的事物和事情复杂繁多,导致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生活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心理问题、性格与情绪问题等,可以说,这些心理问题覆盖了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可以用多样性来形容。

三、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上,在为人处世上有自己的做法,不可能做到像小学生那样,老师提出任何的要求,学生全部都能够接受。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他们实行个别辅导教育,即差异化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探索学生的心理共性,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打好基础。

(二)加强大学生意志训练,培养健全人格。当前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复杂,就业、学习等压力非常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意志,提高情绪的调适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使其具备面对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魄力,能够直面人生,不要在小小的挫折面前就被困难吓倒,进而引起心理问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竞技类比赛、茶话会,联谊会、舞会等活动,创造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平台,及时缓解、宣泄压力,从活动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困境积极寻求解脱并总结教训;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把握与调节,豁达大度、遇事冷静,常能做到自我正确的安慰,能合情合理地对待自己的各种需要,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