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篇1

1职业教育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1.1职业教育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非常紧密,如果职业教育违背了适应经济发展的宗旨,便失去了职业教育的存在价值。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体现在该国或该地区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教育是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兼具教育与经济两重性,职业教育能够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满足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撑。

1.2经济转型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愈演愈烈,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技和人才的培养上,职业教育在提升科技和人才的质量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符合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转型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教育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依据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和未来需求制定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和措施,把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融入到经济转型发展的进程中,有助于实现职业院校的自身价值,最终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1.3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符合经济转型的发展要求

一国或一个地区发展的不同时期对其教育有着不同的定位。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技术熟练的初中高级产业技术工人来满足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可以为经济的转型发展输送大量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是服务至上和质量至上,职业院校旨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符合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

2职业教育适应经济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专业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具有相似性,没有突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忽略了经济转型发展的人才需求。职业院校中有一部分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符合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和专业结构的设置方面存在培养目标过宽过高、模糊不清、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甚至有些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紊乱,核心课程不明确,专业课课时不够充分,有些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太少。还有些专业缺乏相应的学科支撑,不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限制了职业教育在适应经济转型发展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2.2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不高,实践环节有待改进

大多数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不高,获取知识的来源单一,限制了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难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更不用说培养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对于职业院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但从目前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看,实践教学条件相对滞后,实验设备不够新,缺少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导致学生在实习中的效率较低,收获的实践技能不充分,无法适应经济转型的发展需求。

2.3招生规模的数量不突出,职教投入力度不充分

目前,人们对职业院校仍存在偏见,认为本科要比专科有优势,因此在职业院校招生时面临着一定的阻碍。从职教经费的投入看,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比例很大,职业教育的投入比重较低,难以满足职业院校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有些职业院校教学设备陈旧、有实践经验的师资不足,不少学校缺少实训教室、实习场地等。有些专业教师年龄过于集中,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正常的梯队,个别专业缺乏高级职称教师和具备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缺少符合标准要求的专业带头人。

3职业教育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制定契合产业转型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建设

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也是职业院校融入并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服务。因此,职业教育应根据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遵循国家颁布的课程和专业设置的基本标准,结合职业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合理设置专业。通过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建设。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专业群建设。注重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从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出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职业教育培训机会,把职业院校办成经济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

3.2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强实践环节

篇2

1.1 经济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 2009年,国家推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与此相适应,苏州也出台了“6+4”的产业振兴计划,即调整振兴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提升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及服务外包等四大新兴产业。2010年5月25日,国务院最新批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提出了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产业发展与布局、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对外开放与合作八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该规划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国家将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扩大到了长三角地区,该区域要实现整体产业升级。与此相适应,苏州市发文提出了《关于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和引领作用的若干意见》。并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资源和紧缺资源,也是地区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

1.2 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人才资源的结构化建设更加重要 要实现上述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战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已达成各级政府的共识,但人才资源的构成结构才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苏州市在《关于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和引领作用的若干意见》中,除了对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给予了相关政策,还特别明确提出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市建成1个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和10个单项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实现年实训5万技能人才的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市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50:20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1.3 苏州市2011年前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职业技能人才供求现状 表象上看,人力资源市场的招聘现场经常是人山人海,但用人企业又说招不到人。据苏州市人力资源市场的不完全统计,苏州市前三季度的用人状况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可以看出需求方面:①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占据需求比重首位,所以在技术等级人才需求比重中,技能技师的需求比重也是最大的;②其次是服务业,尤其是餐饮、旅游等行业,需求的比重次之。

但从供给层面看,根据苏州市教育局2010年的不完全统计,①苏州市中职和技校的全部在校生总共114968人,按三年制算,每年的毕业人数不足40000人;②外来求职者“无技能”人员占较大部分,不能满足市场的结构需求。

上述的市场实际需要到现实的人才供给缺口说明,要完成“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战略,保障足够的人才资源,实现按需供给,还任重道远。

2 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

2.1 职业技能人才成长的环境不能尽如人意 ①从企业用人的薪酬设计角度看,一线工人和技术工人的平均工资普遍较低,由此,已经毕业的职业技术求职者多数青睐“办公室”的管理工作,不愿意到生产第一线工作;即将高中毕业的学生更是尽量选择读本科教育,以免今后找工作时的尴尬。②由上面的经济因素决定了社会上无论从人们的心态到社会舆论普遍对技术工人能力和重要性的认知度较低,对技术工人群体尊重不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之于人”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所以,既使是技术工人,他们也不愿意到生产的第一线。③再加上现在的经济转型期,社会制度及法律法规不太完善,一些不劳而获和违规违法的范例使人们看不到“劳动光荣”、“劳动有价值”,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模糊,也使得技术工人不愿意到生产的第一线。

2.2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程度较低 ①从苏州市2010年的中职、技校的招生专业上看,基本涵盖了苏州市“6+4”产业振兴计划中的产业,但其中的装备制造、冶金及有色金属、石化及精加工和新能源、医药及生物技术、新材料等相关专业招生人数较少,不能满足未来发展要求。②已有专业普遍存在实训基地较少或没有、规模较小,实践课堂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③理论联系实际的“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

2.3 企业在短期利益和长期目标的博弈中,最终选择了短期利益 ①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市场规则不健全也不完善,客观上市场竞争不充分,不诚信现象随处可见,企业追求“守法的利润最大化”成本高于追求“不守法的利润最大化”,故企业选择“法不责众”的“灰色操作”,但市场经济终究是法制经济,“灰色操作”只能带来短期利益,而损失的是长久的竞争力。②企业管理者的短视、好大喜功和急功近利,影响着企业的目标,而中国市场上缺乏真正的“企业家才能”要素,多数出资人即是企业的管理者,他们在现今的市场大潮中,追求长期目标的动力不足。由此,主观上企业管理者的个人素质决定了企业的文化、企业的核心价值,也决定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会选择短期利益。③上述的主客观原因直接导致企业在用工时不是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长久发展为目标,而是以短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在用工时能用低等级工,决不用高等级。不得不用高等级的技术工人时,也不重视对这些技术工人的经济利益的保障。

2.4 宏观管理制度的设计缺陷 ①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在对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中的师资职称比例等待遇方面存在不同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待遇相对偏弱,因此,高职院校升格为高等教育院校的诉求与冲动难以扼制。②在苏州现在的经济结果中,制造业占有一定的比例,但面对不太蓬勃的市场现状,税收和企业员工的社保成本,确实是企业的实际困难之一,在无法违法——不能少纳税的前提下,大部分企业的做法是降低社保成本或低工资招收“无技能”工人,这也造成了技能技工人才需求与供给的双向不匹配。

3 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3.1 系统化的制度建设是职业教育满足需求的前提 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提高地区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适应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提高地区竞争力,合理的人才结构是必要的保障。根据前面所呈现的数据,苏州未来一段时间内,技术工人需求大于供给的缺口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从政府的层面,进行管理制度的借鉴和创新,是非常必要的。①首先,加强职业教育立法,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看成是国家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为了促进用人需求和供给的对接,建议政府建立“联席制”协调机制。各关联行政部门、用人企业和职业学校定时互通信息,以利产、学结合。③对于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要进行“多元化”的制度设计,在以财政投资的学校为主的前提下,可试行企业投资办学、社会投资办学、企业和政府共同投资办学等。这样,既弥补了政府资金的不足,也扩大了办学规模。④政府可推动行业协会对各技术工种进行资质认定和资质管理,然后,对所有岗位实行 “资质证书”上岗管理。对使用有资质证书技术工人的企业,实行税收或费用的优惠。⑤对企业的社保执行状况进行监督,免除技术工人的后顾之忧。⑥对职业技术类学校的职称要求和分配、薪酬管理、师资建设和引进,给予与高等教育同等条件或优惠条件。

3.2 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和建设是职业教育满足需求的基础 ①在现有的条件下,在可能的权限范围内进行教学大纲、教材、课程设置等的重新整合,整合方向以“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振兴计划”为导向。②借苏州市《关于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和引领作用的若干意见》中对“实训基地”的规划,整合资源,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以达到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的目的。③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充分认识到教师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要使在职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即:同时是教授者、指导者和学习者,既能教授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践。

3.3 社会舆论导向与价值观重塑是职业教育满足需求的软环境保障 全社会对职业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尊重程度会否有所提高?人们是否会选择职业教育?关键是制度设计前提和经济利益保障。有了合理的鼓励制度设计和经济利益的保障,客观上,职业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受尊重程度会有所提高。

而扭转人们思想意识上对职业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偏见,还需要漫长的时间。曾几何时,“国际倒爷”还是一个贬义词,而现今的“对外贸易公司”却成为GDP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政府、政府主导下的宣传媒介应是社会舆论导向与价值观重塑的主体,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劳动创造财富”的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王晓梅.陕西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分析[J].价值工程,2011(07).

[2]朱尧兴.职业教育应关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价值工程,2012(03).

篇3

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少数企业生产经营发生困难。针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体法律服务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危机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国内和我市经济形势,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各所、处要把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企业重整重组、努力为企业化解危机提供法律服务作为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充分发挥法律知识和法律实务经验的专业优势,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及企业做好相关法律服务工作,推动我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工作在参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中的职能作用

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当前,针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市委、市政府和各工业企业正采取积极措施,着力做好防范、化解工作,全力维护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些措施涉及大量的法律关系调整和法律事务处理,迫切需要通过法律服务工作者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协助政府和企业有效实施企业资产重组和债务处理,提高化解矛盾和防范风险的能力,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成立一个专门组织

为加强对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工作的领导,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有关职能科室、各法律服务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法律服务机构都要成立相应组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开展一次集中服务

近期,全体法律服务工作者要深入顾问单位,开展一次全面走访,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切实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要做好事前防范、事中化解、事后处理工作。要运用法律手段,防范、弥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风险漏洞,提高抗风险能力。要参与制定危机化解方案,协商化解办法,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三)组织一次专题研讨

要组织各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公证处主任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讨如何为企业应对风险、化解危机提供法律服务。要针对银行欠贷、民间负债、职工欠薪、企业担保承担连带责任以及资产重组、知识产权保护等共性、关键性问题,认真研究对策措施,提出意见建议,努力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法律支持。

(四)开展一次法制宣传

要紧密结合职能,开展一次“送法进企业”宣传活动,通过以案说法、法律咨询等方式和途径,加强《公司法》、《担保法》、《合同法》和《公证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说服、引导有关企业、债权人通过合法的程序和途径表达诉求,解决问题,维护社会稳定。要引导运用公证手段,规范公司行为,保护知识产权,更好地发挥公证的事前预防功能。

(五)规范一项收费行为

严格收费规定,适当减少法律服务收费,减轻困难企业经济负担,与企业共克时艰。严禁乱收费或变相提高收费标准。

篇4

当前,我国许多老城区经济上面临的困境,实质上是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困难密不可分。四方区聚集着大量的传统纺织、机械行业类国有大中型企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传统产业相对衰退的问题;四方区30多万人口中绝大多数是产业工人。母体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着职工的收入和购买力,目前四方区的社会购买力,特别是社会消费零售额在全市是最低的。因此四方区在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中,不能象中心区域那样,以现代商贸、金融、旅游、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四方区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要创新区域经济发展定位,重视研究在哪些环节上自己具有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培育并发展这种优势,发挥好局部中心的功能。将重点放在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汽车服务贸易产业上,是相互错位发展的措施,是走独特发展之路的选择,有利于增强青岛市在汽车产业上的配套能力。

四方区实现战略定位创新,发展汽车贸易还体现在交通运输条件的优势上:其一,全区处于青岛城区的中部,一批出入青岛城区的道路纵贯全区;胶济铁路沿区穿过,有青岛最大的铁路散货站;海岸线毗邻青岛港码头,西部海岸可以发展成为港口基地;与青岛国际机场有高速公路相连,这些都为发展汽车服务贸易提供了点对点,端对端十分便利的条件。其二,几年来,四方区以交通路域优势为依托,发展了以专业市场为主体的路域经济,建设了沿重庆南路至温州路的青岛市汽车服务贸易大道。重庆南路的汽车配件经营店和汽车销售店已达到300多家,年营业收入16亿元。其中青岛的最大的两家汽车配件市场以及旧机动车交易中心云集于此;与重庆南路相接的温州路早已成为青岛市有名的机电和摩托车配件一条街。这一切都为汽车贸易规模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条是则是以捷达机电商城、双山货运配载市场、双山油品市场、四方闲置物资交易市场等为中心的308国道专业批发市场走廊。目前汽车贸易大道知名度骤升,吸引力增强,招租价格在半年时间里虽已增长了近一倍,但汽车品牌销售商还是纷至沓来。一些国内外生产厂家指定其销售商在此选址建店,否则将拒绝提供权。能够在汽车贸易大道上争得一个位置已成为商家品牌竞争与服务的一个重要砝码。四方区这些发展着的专业化市场和汽车服务贸易走廊,正在产生着瑞典社会学家谬尔达尔(Myrdal,1957)提出的循环积累因果效应,它们发展的前景和空间是十分巨大的。

二、 摸准产业集群脉搏,做好汽车贸易与区域经济结合的文章

四方区在发展汽车贸易中进行了以下分析: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使中国汽车消费需求猛增。青岛市的分析,居民对家用轿车需求量在逐年增加,2003年轿车的保有量已达到15万辆,同时,各行业的各类汽车的需求也在大幅度增加。需求迅猛发展,势必形成大的汽车产业集群, 并产生了汽车产业服务贸易的巨大潜力,大大提高服务市场的容量。这对一个地区发展汽车服务贸易业是难得的机遇。

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在他的“产业集群理论”中提出,区域经济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两个基础条件:一是生产系统;二是产业链。其典型的例子是汽车工业。汽车产业中存在着能够进行垂直分离的生产系统,可通过精细的劳动分工,来完成制造过程;产业链条从设计、采购、制造到分销、运输、仓储、维修、服务,涉及到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最终用户等价值实现过程,非常之长。

青岛市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形成以轿车、卡车、客车、专用车为核心的汽车产业群发展规划。围绕这一战略,四方区确定努力融进青岛市的汽车集群产业链中,以各类核心汽车企业为龙头,发展汽车产业服务贸易,通过销售网络把汽车送到消费者手中,并且组成由售后服务、零件供应、信息反馈等连成一个整体的价值和功能网链,改变四方区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实践是,立足于“汽车产业后市场”的现状,作好汽车贸易与区域经济结合的文章。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有赖于市场,而市场则来源于服务,没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将意味着汽车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失利。目前,消费者对汽车售后服务反映较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维修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收费混乱、配件假冒伪劣等方面。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改变汽车售后服务的方式,发展4S形式,即整车销售、售后服务、零配件供应、技术信息反馈四位一体。从售后的修理转向汽车的定期维修保养,注重对用户的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只有这样顾客汽车消费,才能买得放心,用的舒心,汽车服务贸易市场才能繁荣。四方区基于这种认识,大力吸引国内外著名汽车生产厂家落户四方,集中兴建4S专卖店,建立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

其次要改变汽车消费市场的单一环境。汽车产业能否持续发展,不取决于制造能力有多大,而是受制于汽车的消费环境。而在汽车的消费环境中,用户能否得到完善的、多样的、综合性的服务,至关重要。因此所谓“汽车产业后市场”,即指汽车销售后的重要环节。各种非价格因素如营销、服务、贸易等都将成为综合素质竞争的有力武器。除专卖店外,各种形式的汽车大市场、汽车超市、汽车维修中心、二手车市场、汽车旅店、汽车俱乐部和汽车租赁企业都将促进汽车消费环境的变化,最充分地满足人们对汽车消费的各种需求。

立足于完善的、多样的、综合性的服务,四方区在汽车贸易大道建设中引进诸如普利斯通轮胎、美国3M汽车美容、日本黄帽子汽车用品超市、星火汽车玻璃等国内外著名汽车美容、维修、养护及零配件厂商。全方位地做足汽车经贸的文章。立足于满足人们对汽车消费市场的各种需要,四方区建立了国内二手车交易市场,即青岛中嘉汽车交易置换广场项目。此项目是商务部在上海、厦门、青岛3个城市进行的旧机动车交易试点经营场所,它将一改旧机动车交易的独家垄断经营模式,为二手车交易置换提供全新的经营方式。交易中心的管理系统将与青岛市车辆管理所联网,以确保交易车辆的合法性。经营范围包括车辆的置换、典当、拍卖、租赁、维修、汽车俱乐部等。随着国内二手车交易高峰期的到来,交易置换广场将以其巨大的潜能成为汽车贸易的经营大户。

此外,汽车贸易城内还规划了汽车检测线、试车场、汽车超市、酒店、宾馆及公安交警、工商、税务、银行、保险、评估等一条龙服务区,为开展汽车贸易提供了便捷周到的服务。

三、进行品牌经营,把汽车贸易做大做强

作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体现在汽车服务贸易方面是规模连锁、品牌经营、完善的销售网络、方便的服务体系等。汽车工业是重工业中涉及时尚的行业,因为汽车品牌代表着厂家的形象,也代表着用户的形象,好的品牌是通过产品与服务提供的,它可以创造牢固的客户关系,赢得顾客信赖。汽车服务贸易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是要注重品牌经营。

篇5

     三、重点协商部门单位:市金融办、银监局、人行、保险协会、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商务局、财政局及部分市政协委员

四、活动安排:

(一)重点协商部门单位职责分工

市政协经济委、市金融办:负责整个调研的牵头组织,制定调研计划,起草调研提纲,协调调研工作及报告的起草、汇总。市人行:结合落实国家货币政策,根据东营实际,就银行机构创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提出政策措施;提供各商业银行相关数据。市银监局:就各金融机构针对转型升级的机构设置,产品及服务创新情况及从银监角度鼓励银行机构支持转型升级提出措施建议。市保险业协会: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好做法以及今后支持转型升级的措施打算。市发改委:根据十三五规划,研究实体经济中重点领域、行业、项目、新兴产业以及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的金融支持,提出思路和建议。市经信委:提出工业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改造需要哪些金融支持及措施建议及指导工业发展的正面、负面清单。市科技局:科技金融方面的成功做法和今后对策措施。就金融怎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提出建议。市商务局:外贸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金融服务和环境。市财政局:提出发挥好财政资源和政府基金引导作用方面的措施建议。各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分析金融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理清思路,全力配合开展协商调研。

请各单位将各自调研情况形成材料于4月11日前报市政协经济委秘书科。

(二)工作计划

协商调研活动分四个阶段:

筹备阶段(3月底前),在政协七届22次常委会前,成立调研组,制定调研活动方案,形成初步思路,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协商调研工作。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修改完成向政协常委会汇报稿。

调研阶段(4-5月),根据常委会协商议政提出的意见深入基层、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调研,到先进地区学习成功经验,撰写调研报告,形成报告初稿。

1、实地调研、多方协商。调研组根据市政协常委会及相关部门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赴有关县区、金融部门、企业等实地调研协商。由金融办会同人行、银监、发改、经信、商务、科技、财政等部门确定并联系安排到县区及重点企业的调研。组织召开相关人员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2、汇总梳理,形成初稿。全面分析、梳理调研情况,起草报告初稿,提交集体讨论。梳理需要赴外地做重点调研的问题,确定调研路线,提前做好函联。

篇6

④2014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教社科〔2014〕1号),全文分为“服务国家发展,明确建设目标”、“聚焦国家急需,确定主攻方向”、“整合优质资源,建设新型智库机构”、“发挥人才关键作用,着力培养和打造高校智库队伍”、“拓展成果应用渠道,打造高端平台”、“改革管理方式,创新组织形式”、“加强组织领导,提供有力保障”等七部分,详见http:///gzdt/2014-02/28/content_2625304.htm。

⑤此外,兰德公司和伦敦战略研究所定期互派访问学者,野村综合研究所和斯坦福研究所等也经常进行人员交流;通过这种人才交流机制,不仅可以使人尽其才,更能够使智库不断充实新鲜血液,增强活力,使智库保持旺盛的思想活力;因此人员培养交流机制既可以为智库带来大量的思想火花,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扩大智库的社会影响力(安淑新,2011、2012)。

⑥出自南宋大儒朱熹(1130~1200)《观书有感》一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参考文献

(1)David Smith,1998,“Think Tanks:Who’s Hot and Who’s Not”,Management Today,Vol.5,pp.56-61.

(2)Donald E.Abelson,2002,Do Think Tanks Matter?Assessing the Impact of Public Policy Institute,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pp.17.

(3)James G.McGann,2015,“2014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Scholarly Commons.

(4)John L.Campbell,Ove K.Pedersen,2014,The National Origins of Policy Ideas:Knowledge Regimes in the United States,France,Germany,and Denmark,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5)Paul Dickson,1971,Think Tanks,New York: Atheneum.

(6)Raymond J.Struyk,2006,Managing Think Tanks:Practical Guidance for Maturing Organizations, The Urban Institute Press.

(7)Susan D.Conway,2006,The Think Factory:Managing Today’s Most Precious resource,People,John Wiley & Sons Inc.

(8)安淑新:《国外智库管理运行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第5期。

(9)安淑新:《加强我国智库内部管理的对策建议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58期。

(10)陈朝宗:《智库型人才的素质结构、资本投入与培养渠道》,《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11)戴慧:《英国智库考察报告》,《中国发展观察》,2014年第1期。

(12)杜静元:《高校智库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管理观察》,2015年第6期。

(13)李伟:《关于政策咨询研究工作的思考》,《管理世界》,2011年第1期。

(14)李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建设高质量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光明日报》,2015年1月22日第02版。

(15)李伟:《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深入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光明日报》,2015年12月3日第16版。

(16)林辉煌:《如何留住智库人才》,《IPP评论》,2015年8月18日。

(17)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智库报告:2013年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

(18)王辉耀:《中国新型智库功能定位的思考与建议》,《中国市场》,2014年第19期。

(19)王文:《重构中国智库理念:咨政、启民、伐谋、孕才》,《文化纵横》,2014年第10期。

篇7

一、山西经济发展的现实分析

山西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特别是煤炭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部分地区的资源枯竭,世界能源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其他省市煤炭资源的不断发现和开采以及国家对能源出口的限制增加,就区域而言,山西的煤炭生产龙头地位发生动摇,因而也导致山西经济总量出现增长下降的态势。山西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位靠后,经济发展存在很多问题。

归结起来有三方面问题: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缺限;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其产值比起发达省份和地区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大部分地区还是保留老式耕作方式,没有实现机械化。第二,地区结构不协调。山西省地域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不平衡。第三,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依然持续。长期以来山西省经济增长速度是靠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来支撑的,经济高速增长与资源要素越来越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所以,构建节约型社会,发展节约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我省今后发展重中之重。

二、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新思路――金融支持经济转型

(一)山西经济转型亟需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包括金融规划和金融政策。金融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充当参与者和引导者角色,通过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结合产业政策的制定的科学预见性,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金融支持指积极配合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多政策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发展。

山西省作为能源型大省经济转型需要金融支持:第一,经辉煌的主导产业需要金融支持:金融可以充分发挥引导经济发展的作用,合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提高使用价值,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适应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煤炭资源整合)。第二,替代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支持:资源型经济转型必须依据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不断发展替代产业。发展的替代产业是要代替原有的资源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而培育主导产业的过程是一个极其漫长而且耗资巨大的过程,特别是推进旅游业、新材料、节能环保、新型能源等产业的崛起,必须要用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予以保证。第三,金融发展滞后制约资源型城市发展:山西金融业发展迟缓,缺乏有效的直接间接融资模式,严重制约了其他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也难以支持其他新兴产业发展。

(二)推动山西经济发展的对策:加强金融支持

山西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更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持,以下从政府与金融机构两个方面就加强金融支持,推动山西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第一,对政府方面的建议:首先,全力化解金融体系的历史包袱。银行体系累积过高的不良资产,必然会严重地制约银行对经济体系的支持能力。因此,在国家对国有银行进行不同形式的注资时,对历史包袱严重的地区应当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全力化解金融体系的历史包袱。其次,政府要积极营造适应金融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晋中、晋南农业经济,提升对本地资源的开发和再利用为突破口,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同时煤炭资源的开发,要有合理的规划,避免浪费与不合理开采。最后,发挥政府在信用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整治信用环境,政府要帮助金融机构维护债权,化解金融风险。

第二,对金融机构方面的建议。首先,要依托经济中心区,突出支持以中心城市为中心的产业带建设,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如:以太原为核心的经济中心区是我省智力资源比较密集、工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备、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其次,要加大信贷投入,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旅游业的信贷投入,使山西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使之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再次,制定金融支持山西经济跨越式发展规划,加强部门的协作,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金融机构继续做好牵头、协调、配合工作,构建政、银、企三方合作平台。最后,建立完善、健全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完善的非国有金融服务体系,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加强金融监管,提高信贷资金运行质量,最终实现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郭小明.1995―2002年金融支持青海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经济与金融.2003(9).

[2]中国人民银行白银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对金融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西安金融.2005(6).

篇8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015-02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兴起一批资源型城市,在20世纪中后期不断发展成熟,随着资源数量锐减,资源型产业边际成本递增,到20世纪末,一些地区资源型产业开始衰退,由此学者们提出资源型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2008年和2009年,国务院两批公布的国家资源枯竭型地区的数量多达44个。在越来越多资源型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的背景下,学者们对资源型产业的转型问题展开广泛研究,内容涉及产业转型的概念、路径、模式、政策等诸多方面。21世纪以来,很多地区的资源型产业进入转型期,转型的进程怎样,效果如何,就产业转型评价这一议题进行的探讨和研究涌现出许多。

一、20世纪90年代末,资源型产业转型引发关注

20世纪中期依附资源而兴起的城市发展到20世纪末时,很多城市的发展速度逐步放缓甚至出现停滞和衰退迹象,其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引发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综合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实际与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破解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持续发展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产业转型。

安祥生和张复明(1999)结合山西省经济转型的实例,提出资源型产业转型实质上是产业转型;刘家顺(1992)指出资源型城市工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主导产业的变化是反映工业结构高度化程度的重要依据;汪克夷(1999)等学者对煤炭产业转型的必要性进行详述,还将系统论引入区域煤炭产业转型的研究;聂孟军(1991)认为资源型产业发展进入稳定期后,就应确定好替代产业,以为之后产业更替、顺利转型早做准备,还阐述了选择替代产业的考虑因素;刘戒骄(1992)也对选择替代产业考虑的因素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提出替代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努力逐步形成“产业经济圈”{1}的长期过程,对产业转型路径的初步探讨。

这一时期对于资源型产业转型的研究是源于对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大都是结合具体现状的、描述性的、综合的分析,还未将资源型产业转型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和细化地分析研究,单独针对转型评价的研究尚未出现。

二、进入21世纪以来,转型评价的研究大量出现

进入到21世纪,关于转型的分析研究大量出现。从研究角度上包括对转型概念的研究,转型路径的研究,转型模式的选择,转型政策的研究,转型评价的研究等。其中,对于转型评价的研究按层次划分主要包括: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的研究,资源型经济转型评价的研究,资源型产业转型评价的研究。

吴冠岑等学者(2007)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方面出发,设计了评价体系,以及计算转型的水平、可持续性、协调性、趋势性四个方面的具体方法,构建了定量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的框架;余建辉等学者(2011)则以“十一五”时期为期间采集数据,应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44个资源枯竭城市进行具体的实证研究,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客观分析;车晓翠和张平宇(2011)同样以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处理大庆市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数据,依据计算结果评价转型绩效并提出政策建议;张永凯(2005)在实证分析的模型中引入熵值法计算权重。

于光(2007)在研究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评价方法时,引入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将其于层次分析法比较,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对徐州经济转型评析。他还提出经济评价体系创新的建议。关红叶(2009)针对石油资源城市的经济转型,阐述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并应用因子分析法建立模型以东营市为例评价分析;万会(2006)以终极目标理论{2}为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综合SWOT分析提出经济转型的“金字塔目标体系”;祁泉淞和李江风(2011)列出资源型城市转型时评价投资环境的因子,并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朱洪瑞等学者(2008)在研究产业转型的时点选择时,提出产业转型度{3}这一指数。他们认为产业的发展和转换过程是资源、人口、社会、环境等子系统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耦合过程,因而测算产业转型度的指标体系也从这四方面选择,涵盖33项具体指标。根据指数值,从0到1按照平均分布地将产业转型度划分为高、较高、一般、较弱和弱五个层次。通过测算一个地区的产业转型度指数值,即可判断出该地区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分析产业变动的因素,从而制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产业政策。刘寅彪和张宝(2011)从经济、产业结构和矿业三个方面考虑设计指标体系,计算矿业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能力,定量评价一个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能力;徐君(2011)考虑到资源型城市的特点,设计资源型产业转型的三个层次七个类别的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包括产业增长潜力、产业关联度、产业经济效益、产业比较优势、产业科技进步、产业人力资源素质、产业社会效益。这一指标体系既可以用来评价产业转型,也可以作为选择替代产业的评测标准。张团结等学者(2008)认为产业转型是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发展新兴替代产业,以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并优化产业结构。替代或接续产业与当地资源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关联越紧密,产生的成本效益度越高,越容易实现规模经济,同时带动产业集聚,进一步增强替代或接续产业与当地资源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使该地区产业持续转型、升级、更新。基于这一机理,提出产业契合度{4}这一指标并建立模型计算产业契合度,定量计算替代或接续产业和资源型产业区域之间的契合度大小,以判断转型对资源型产业地区产生的影响,进而评价转型效果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于喜展和隋映辉(2009)着眼于系统创新和产业转型的互为促进关系,应用DEA方法构建评价系统创新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协调发展的模型。输入的系统创新要素包括制度、政策、管理、科技和其他方面的创新,输出包括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只有在同时满足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时,系统创新和产业转型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否则就需要对两个系统中的相关要素进行调整。

目前大多数资源型城市还未完成主导产业由资源型产业向非资源型产业的更迭,因此可以说研究资源型城市经济的转型,其核心仍是资源型城市产业的转型。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方向是否正确,模式选择是否合适,时机把握是否合理等都涉及对产业转型的评价。产业转型评价的研究是现实的需要。

值得肯定的是,产业转型评价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构建了产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并将模型应用于实例定量分析。然而这方面的研究仍有待发展,首先是评价指标体系的涉及尚无统一的标准,指标选取不足,会影响分析结果的有效性;指标选取过多,又会使分析过于复杂进而影响分析结构的准确性;指标选取不恰当,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其次是评价方法的选择仍是借鉴统计学的方法,有无更符合实际更有利于分析的方法仍有待探索。再次,目前的研究仍是基于资源型产业这一大的范畴,资源型产业包含多种产业。结合具体某一地区的某一产业的特点,应用更贴切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来评价与分析其转型效果,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注释:

{1}产业经济圈:其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一面三层”。基础面,由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组成。三层即由目前的主导产业组成的核心层;由围绕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的上、下游产业及其配套产业组成,核心层辐射的产物中间层;以及与核心层关联性较弱,与中间层有一定关联性的层。

{2}终极目标理论认为,人类最根本的经济问题是明智地利用最终手段为终极目的服务。这个序列的顶端是终极目的,底部是终极手段,终极目标实现的过程就是低熵物质转变为高熵物质的过程。

{3}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度(RZI),是指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必要性程度,是用来衡量产业发展状况,判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必要性的指数。

{4}产业契合度定义为替代产业消耗资源型产业地区的资源禀赋(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等),并由此关联产生的成本效益度。

参考文献:

1.刘家顺.资源型城市工业结构高度化的目标模式.中国工业经济研究[J].1992(6):64-68

2.汪克夷,刘荣,初庆春,白晶.区域煤炭产业转型的理论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13-17

3.聂孟军.资源型城市替代产业的选择.决策探索[J],1991(2):39-40

4.刘戒骄.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替代产业的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1992(1):5-8

5.安祥生,张复明.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思考[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9):10-13

6.吴冠岑,刘友兆,付光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体系[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1):28-31

7.车晓翠,张平宇.基于AHP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的测度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1):622-624,627

8.张永凯.干早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评价与转型研究――以甘肃省金昌市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18-36

9.余建辉,张文忠,王岱.中国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效果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1(1):11-2

10.祁泉淞,李江风.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投资环境评价研究[J].煤炭技术,2011(2):1-3

11.关红叶.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研究[D].东营:中国石油大学,2009:26-43

12.万会.我国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及经济转型研究――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91-94

13.于光.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7:98-102

14.徐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1(5):36-37

15.张团结,王志宏,从少.基于产业契合度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模型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8(2):1-3

16.刘寅彪,张宝.矿业城市的产业转型能力评价研究:以山东省矿业城市为例[J].中国矿业,2011(4):88-92

篇9

〔4〕李玉梅.围绕主题主线新要求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J〕. 学习时报,2011.

篇10

金融转型既是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实现最优增长的必要条件。本文以产业结构和金融结构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采用线性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金融转型、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一、产业结构转型、金融结构转型与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的实质是产业结构转型。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经济转型升级的逻辑主要是遵循从劳动密集型、资源投入型产业结构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工业结构再到创新型和服务业产业结构的转变。因此,经济转型的根本就是培育、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即推进制造业由资源资本依赖型向技术创新驱动型转型,加快发展生产业,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改变经济增长对传统工业规模扩张的高度依赖。

金融结构转型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实现机制。均衡的金融结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的各项功能,促进经济增长。金融结构内生于实体经济,金融结构必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导致经济部门、市场主体、交易方式、资金融通等产生变革,要求金融在功能、流程、客户、产品、效率、组织架构、风险管理、盈利模式等各方面加以调整,以适应市场要求,从而促使金融不断扩大规模、调整结构、创新功能,使金融得以深化发展。

“处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体中的最优金融结构应当是:金融体系中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与要素禀赋结构所内生决定的实体经济的产业、产品、技术结构和企业的特性相匹配;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实体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变迁,该经济体的最优金融结构也会内生的相应演变”(林毅夫,2006)。

二、回归分析:产业结构转变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1、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戈德史密斯提出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标,其中最主要的是FIR,通常FIR=金融资产总量/GDP。通常人们简化为M2与GDP之比,以衡量一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

为解释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部门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金融相关比率(用FIR表示)作为被解释变量,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和除以GDP的值(用CYJG表示)作为解释变量,由此进行回归分析,来反映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说明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选取各年度人均GDP增长率(用RJGDP表示)作为被解释变量。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和除以GDP的值(用CYJG表示)作为解释变量。FIR、CYJG、RJGDP取值的时间跨度为20年(1990~2010年)。GDP为各年度实际值。

2、样本数据来源。GDP、第二产业值、第三产业值、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统计年度较长,口径一致,所以数据可信度高。

(二)回归分析

1、分析金融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关系。金融相关比率(FIR表示,FIR=)作为被解释变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和除以GDP的值(用CYJG表示)作为解释变量

用EVIEWS软件处理,得到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表1)

回归方程式:

FIR=-3.61657+5.88506×CYJG

(-9.97169)(13.5751)

F=184.2842R2=0.911022=0.90607

注:()内数据为t统计值。

由上面可以看出,模型整体拟合良好,变量、效果显著。所以,金融结构变动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且金融结构变动的程度大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

2、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选取各年度人均GDP增长率(用RJGDP表示)作为被解释变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和除以GDP的值(用CYJG表示)作为解释变量。经回归分析,T、F检验均通过,所以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关系,且经济增长增加的程度大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

3、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金融相关比率(FIR表示,FIR=)作为解释变量,人均GDP增长率(用RJGDP表示)作为被解释变量。回归检验结果说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关系。

简短结论: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结构转变或者说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

三、金融转型促进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理论和实证分析均表明,金融结构提升既是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实现最优增长的必要条件。经济转型的过程及转型后的持续发展都对金融功能提出了新的需求。从世界金融结构变迁趋势看,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金融结构开放性不断提升,呈现业务多元化、机构大型化、市场多层次、工具多样化等特点。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实际,促进金融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就成为我国经济和金融转型的核心任务。

(一)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为核心,转变宏观金融管理模式。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已成为危机后国际金融改革的主要方向,应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提升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抗风性能力。一要研究建立包括留存资本缓冲、逆周期资本缓冲、前瞻性拨备计提、综合并表监管等在内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体系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二要坚持宏观审慎和微观重点相结合、市场监管和机构监管并重的原则,强化对重点关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情况和风险状况的监管;三要加强政策配合和部门协调,从整体上强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在顺周期经济运行中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深化宏观审慎监管效能。

(二)以优化金融组织结构和金融产品结构为重点,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继续推进金融深化,构建功能齐全、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金融体系,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加大直接融资的比例,扩大服务覆盖面,增强服务渗透力,消除金融抑制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放宽金融业准入门槛,培育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对于大型国有金融机构注重引入国内的战略投资者,同时积极引导民间投资成立非公有制主导的新型金融机构,鼓励大企业和民间资本出资成立专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银行,进一步发展微型金融组织。逐步放开对银行分业经营的限制,鼓励治理规范、经营良好的银行拓展业务边界,通过控股公司模式,发展保险、基金、租赁和信托业务,进一步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积极参与资本证券市场运作,最终实现全能化经营。

(三)以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为根本,着力在改善金融服务质量上探索新途径。中间业务领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最多、最活跃的领域,也是最能创造客户需求、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领域。一是拓展新市场。围绕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全球资产管理、证券投资、资金营运、金融产品交易、离岸金融交易、基金业务等新兴业务,突破传统业务饱和对金融机构发展的制约;二是创新产品。创造能够连接信贷、货币和资本市场的理财产品,贯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实现表内业务向表外业务的转化,疏导流动性;培育和壮大信贷资产转让市场,开发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新产品,发展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拓展利润增长空间;探索进行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基金、OTC市场等投行融资产品创新;三是发展新业务。重点承销短期融资券、中票、企业债发行等与企业直接融资相关的业务,并积极为企业提供上市顾问、债务重组服务等;发展金融租赁、企业年金、资产托管等新业务。

(四)以信贷结构调整和优化为着力点,推动产业升级换代。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支持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因此,要通过银行信贷结构和模式转型,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我国产业发展层级和核心竞争力。要全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融资支持,促进和推动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强和改善对那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的金融服务,促进软件开发、物流配送、旅游会展、信息咨询、创意产业等重点领域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要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支持农村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生产;要全力支持民生保障工程,促进民生持续改善,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五)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为推动点,增强金融机构经营转型的动力和压力。金融业在促进经济发展转变过程中,要积极推进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型。要增强金融机构转型的动力和压力,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选择。分步推进利率市场化,首先放宽贷款利率向下浮动空间,逐步放宽存款利率向上浮动空间,最终赋予其自主定价权。人民币国际化,先人民币周边化,推进人民币在港澳及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再区域化,使之逐步成为区域性主导货币;最后逐步使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同时,在货币职能上也采取“三步走”,即逐步实现人民币结算货币、人民币投资货币、人民币储备货币的目标。进一步扩大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城市范围,扩大与周边国家货币互换的额度、期限,稳步推进海外人民币债券市场。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涪陵中心支行)

主要参考文献:

[1].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求是,2010.11.

[2]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适金融结构理论初探.经济研究,2009.8.

[3]张健华.支持扩大内需:金融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甘肃金融,2010.8.

[4]白鹤祥.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研究.软科学研究,2010.22.

[5]潘英丽.经济转型的核心是金融转型.第一财经日报,2010.12.24.

[6]李丹儿.“十二五”时期的经济转型与金融推动力.南方金融,2010.12.

[7]张,沈坤荣.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12.

篇11

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首先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加快社会主义发展,保证城市建设的需求,保证城市建设速度,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其次城市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保障,良好的城市建设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居住,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载体,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城市建设完成对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

一、城市建设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工作主要是指对城市内产业结构的转变和产业环境的调整等,采用新形式的产业结构替代传统产业结构,完成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工作,而产业结构的转变就需要城市建设做依托,通过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形态的转变,为经济转型工作提供有效的操作环境,引导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城市内任何的施工建设都属于城市建设,例如城市的重建、迁移及改造等,通过城市建设为经济转型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利用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保证经济转型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转型提供物质基础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基本载体,保证良好的城市建设,是保证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转型工作开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传统生产生活观念的制约,导致我国城市建设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城市内交通阻塞、投资环境差、市场竞争能力低等,都影响了对外界资金及人才的吸引,从而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降低了城市商业竞争能力,制约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可以为经济转型工作开展提供物质前提,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吸引经济团体的投资欲望,促进城市内的产业及商业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完善的城市建设,还可以加强城市的交通系统、信息系统,加强城市与外界的交流,进一步加对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目前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还存在三个方面需要改进。第一城市经济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内的经济基础设施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物质前提,不同经济转型时期对城市内的经济建设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在经济转型初期,主要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符合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需要,如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支撑、废物处理、信息交流、交通运输等,良好的经济性基础设施,可以为经济转型提供物质前提;第二通过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间接完成对经济转型的引导工作。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城市内教育、文化、体育等的建设,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身体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建设效率,改善市民劳动素质,间接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第三要加强城市建设过程中对贫困群众的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城市还存在一些棚户区需要及社会,还有一部分困难群众需要管理,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就业率,保证城市的和谐发展,能增加对外界资金的吸引,增加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

三、处理好城市内各系统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的引导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保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保证政府对城市及市场对城市资源额配置管理工作。资源型城市想完成有效的经济转型工作,只有保证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关系,才能实现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的引导,科学有效的促进城市资源的利用价值,促进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政府与市场两者关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对两者的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政府失灵”或“市场失灵”等不良现象,影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这里以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顶层设计为例,一方面在进行城市顶层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避免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另一方面城市的顶层设计是经济转型的物质前提,所以在进行顶层设计是考虑市场需求情况,政府不能垄断城市规划设计,要保证城市顶层设计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避免出现“政府失灵”的现象。

四、结束语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意义重大,积极有效的经济转型工作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保证城市建设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还有待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建设与经济转转型的关系,提出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工作的引导作用,希望可以对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文中存在不足期望专业人士给予批评建议。

参考文献:

[1]徐雨森,代大双.软硬环境子啊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4(1):34-37.

篇12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主要是指城市经济结构的转换,即从主要依赖耗竭性资源生存和发展的经济结构,转向依赖非耗竭性资源生存和发展的经济结构[1]。转型的根本目的是使城市经济平稳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生态环境得到保护、资源高效利用,从而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自20世纪后期提出以来一直是各国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成因,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途径、模式、策略以及定量分析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但是,如何定量评价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的研究相对较少,齐建珍(2003)建立了城市转型效果的数学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使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各个阶段均有较全面的量化标准[2];吴冠岑、刘有兆(2007)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发展度、持续度、协调度、趋势度等指标来评价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3];樊正强、李奇(2007)从系统创新角度,以科技、政策、制度、管理四项指标评价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4];基于面板数据,程嘉怡(2009)从城市经济开放、政府在经济工作中的作用、财政支出结构、发展接续产业等方面评价政府经济政策的效果,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可能对经济转型的影响[5]。车晓翠、张平宇(2001)采用熵值法、变异系数法、层次分析法等多种定量方法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进行评价[6]。

综上,我国学者从经济转型角度进行资源型城市绩效评价研究较少,而多从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定量评价资源型城市;研究对象多集中在东部、中部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对欠发达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研究较少;对单一城市进行评价研究多,而从城市间比较分析的角度进行相关研究少。本文通过构建可操作性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甘肃省两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白银、金昌的经济转型绩效以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的绩效进行计算,并对两市经济转型绩效评价的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为两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系统的协调发展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一、经济转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基本思路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涉及到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它追求的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考虑,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缺一不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7]:(1)能反映出城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规模,特别是由于资源型产业变化而引起的城市经济结构变化的情况;(2)能反映出城市社会系统运行状况,其中关键是对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就业状况进行评价;(3)能反映出城市耗竭性资源存量和开发利用程度;(4)能反映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生态环境保护状况。

(二)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综合考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构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绩效评价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详见表1。

二、评价方法

(一)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本文数据均来自于白银、金昌2001—2009年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由于各具体指标数据的量化标准不同,需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中,对于正向指标采用的处理公式为:x=(xij—xmin)/(xmax—xmin);对于负向指标采用的处理公式为:x=(xmax—xij)/(xmax—xmin)。其中i表示年份,指2000年到2008年;j表示指标,j=1、2…26;xmax指j指标在2000—2008年的最大值;xmin指j指标在2000—2008年的最小值。由于篇幅有限,数据处理结果仅给出白银市经济转型绩效评价各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据,如表2。

(二)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实现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进行评价。各指标的权重是在向相关专家、学者咨询各层次指标的重要程度基础上,采用1—9赋值法构建判断矩阵来确定的。在具体数据处理上,采用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0.5.2版)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得出各级指标权重值。各级指标权重如表3。

三、评价结果分析

(一)白银、金昌经济转型绩效的总体分析

从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白银、金昌两市经济转型绩效整体呈增长的态势,这说明经济转型对两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两市发展态势良好。

从两市经济转型绩效各项指标来看(图1和图2)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指标、资源指标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两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资源的存有量和利用程度,切实做到了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开采;两市社会指标发展速度最快,说明两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了民生方面的投入,使得居民的生活水平、就业、安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2008年两市的社会指标均有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两市人民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两市的环境指标变化起伏较大,这说明两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致使环境指标随经济发展忽高忽低,因此,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两市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减少工业废气、废水以及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加大废水、工体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程度,增加绿化面积。

(二)白银、金昌经济转型绩效的比较分析

1. 经济指标。总体来说,自2000年实行西部大开发以来,两市的经济指标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见图3)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具体来说,两市的经济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1)白银市经济指标大于金昌市阶段(2000年到2003年),这是由于在2003年以前金昌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明显低于白银市的水平。(2)金昌市经济指标大于白银市阶段(2003年以后),这是因为金昌市自2003年以来GDP增长率、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进出口总额、财政自给率均大于白银市,尤其是人均GDP,金昌市人均GDP比白银市高两倍多。

2.社会指标。2000年以来,两市的社会指标呈上升趋势,增幅较大(见图4),说明两市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了民生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就业,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其中,历年来白银市的社会指标都高于金昌市的,特别是2003—2007年间高幅明显。由此可以看出,虽然2003年以来白银市经济指标低于金昌市,但是白银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强调了民生方面的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同时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为人民营造了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3.资源指标。由图5可知,除2003年白银市资源指标小幅低于金昌市以外,其余各年白银市资源指标一直高于金昌市,这与白银市长期以来以资源开发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相吻合。虽然白银市在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但是,白银市的资源型产品产量在全省乃至全国仍占有重要地位,白银市高纯炸药产量占全国的60%;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至今仍占全省的35%以上;原煤产量占全省的25%以上;发电量占全省的30%以上。另外白银市资源利用程度也明显高于金昌市。由此可见,金昌市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立足资源产量不减少的情况下,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注重资源回收和再利用,发展资源回收利用的“静脉产业”,不断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和工业重复用水率。图1白银市经济转型绩效各指标演变图2金昌市经济转型各指标演变图3白银、金昌经济转型绩效经济指标对比图4白银、金昌经济转型绩效社会指标对比图5白银、金昌经济转型绩效资源指标对比图6白银、金昌经济转型绩效环境指标对比

4.环境指标。从图6可以看出,白银、金昌两市环境指标变化起伏较大,环境指标并没有随着两市经济、社会、资源指标的改善而改善,这说明两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只注重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力度还是不够,对绿色发展的实践还缺乏足够的行动。因此,两市在今后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减少工业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增加绿化面积。

四、结论与建议

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过程,而转型绩效是度量经济转型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四个方面出发,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白银、金昌两市经济转型绩效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分析,深化了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评价的研究。

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白银、金昌两市经济转型绩效整体呈增长的态势。在经济指标方面,两市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00年到2003年白银市经济指标大于金昌市,2003年以后,金昌市超过白银市。在社会指标方面,两市社会指标呈上升趋势,增幅较大,白银市指标大于金昌市。在资源绩效方面,除2003年白银市资源指标小幅低于金昌市以外,其余各年白银市资源指标一直高于金昌市。在环境方面,白银、金昌两市环境指标变化起伏较大,环境指标并没有随着两市经济、社会、资源指标的改善而改善。

针对上述测度结果的比较、分析,今后,两市在继续推进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方面:(1)白银市应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改变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的总量和质量;(2)金昌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应加强民生方面的投入,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注重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3)两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应着重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以促使两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系统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燕国,元.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概念(修订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32.

[2]齐建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84.

[3]吴冠岑,刘友兆,付光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体系[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

[4]樊正强,李奇.基于系统创新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会研究,2009,22.

[5]程嘉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政策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63(3).

[6]车晓翠,张平宇.基于多种量化方法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评价——以大庆市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11,30(2).

[7]车晓翠,张平宇.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以及评价体系[J].学术交流,2011(1).

Achievement Evaluation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GAO Feng1,FAN Xian—wei2,WANG Xue—ding3,HAN Jin—yu2

篇13

一 中国经济在本世纪20年代必将驶入拐点

(一) 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庞大的人口红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发达国家普遍增长乏力、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的表现近乎灾难、多数发展中国家进步缓慢的情况下,在一个市场体系还没有很好建立的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实现了近10%的较长期的年均增长率。中国经济增长的表面原因很容易统计、分析出来,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投入增加、外资和对外贸易、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等是其中较明显的因素。论文参考。但重要的是这些表面原因背后的内在动因。中外学者对此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其中比较典型的包括分别强调制度变革、渐进式改革、后发展利益,或者其中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等。

(二)国际分工角色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更离不开自身在世界市场中所占有的特有优势。论文参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优势造就了“世界工厂”,然而,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原因在于,我国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有关研究表明,中国的劳动力每创造一元钱,将给西方国家带去9元钱的好处。如果不改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最低端的命运,仅靠提高劳动效率,我国是无法与西方国家竞争的。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优势的逐步消失,西方国家已经将产业链向发展水平更低的地区转移。这使得我国的价格优势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

二 经济拐点到来的形式及面临的前景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每个经济体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告诉发展过后都会经历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甚至出现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的阶段。中国在经济发展快车道上行驶了近三十年,随着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的逐渐消失,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在21世纪20年代出现拐点具有现实的可能。只是这种拐点的出现是像金融危机那种爆发式的?还是另一种通过政府政策的逐步调整而逐步实现的温和式的形式出现?这个问题很显然没有答案,但是我们可以预想不同的实现形式带来的截然不同的后果。假使我们仍然按照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那么经济拐点的出现,无疑会使我国经济增长陷入困境,到时,走出困境的时间和代价都是难以想象的。另外一个方面,如果我们预见到经济拐点的到来,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未雨绸缪的提出改革措施,逐步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找到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动力源泉,以期在拐点来临时,能够迅速启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三 主动改革,努力实现经济转型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里,我们结合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这个目标、阻碍我国实现现代目标的因素,以及如何为我国经济转型创造有利的环境给出一些对策和建议。论文参考。

1. 加大我国的教育投入,加快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为新型经济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增长,我们只是发挥了人口量的优势,而由于我国现行的产业结构,和我国教育制度的欠发达,使得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而想要彻底的改变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现状,改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低端的地位,我国必须增加对教育和基础研究的投入,为实现经济转型提供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

2. 调整经济结构 实现绿色转型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是付出了惨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的,面对现在日益稀缺的资源和能源。我国应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通过环评条例的贯彻落实,深化项目环评发展,对于有利用民生和经济转型的项目加快环评进度,对于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发展的项目应从严把关,从而加快解决我国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应该更新健全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以引领技术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为实现经济的绿色转型保驾护航。

3.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经济转型提供金融支持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好坏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有着很大的关系,金融作为当代经济的核心,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加快自身建设以期为经济转型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如:通过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的加强;完善金融机构的各项职能,拓宽对非国有经济的金融服务的范围;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相关制度,增强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4. 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国际化趋势在国际化过程中,虽然说我国的资源与劳动力的优势逐渐消失,但不代表国际化对我国没有意义了。我们应该在国际化趋势中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同时注意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加快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同时我国还可以加快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合作,以解决我国国内能源不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 克 蒋 力.对我国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反思及未来的发展建议 .中州学刊

【2】朱新方 . 制约“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大学《市场经济学》理论教学中无法回避问题的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

【3】内需驱动经济转轨.中国经济信息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