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篇1

通过对辽宁省部分高校进行问卷调研,我们发现调研对象中有部分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程度低,其获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窄,大多以书籍和课堂教师讲授为主。究其根源,部分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于他们的生活意义不大,纯理工科学生普遍对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不感兴趣,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去关注当前的流行文化和时尚杂志。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传统文化欠缺,素养偏低,对传统文化认知模糊、审美缺失等问题。

一、导致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

1.全球化的影响。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都生活在地球村这个小村庄,当前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日益强大。许多西方知识和文化在全球进行资源共享。许多大学生一窝蜂地学托福,考外语,学计算机。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则被束之高阁,大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已然令人堪忧,学生很自然地将大学语文排在了专业课、外语、计算机甚至是政治课之后。

2.高校教育管理的松懈。我们调研的许多高校,很少开设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本来高校就有责任引导不重视大学语文的学生,如今却主动撤消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平台。当高校都缺失审美心理甚至是审美的素养,又怎么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呢?

3.信仰危机所带来的传统文化情感匮乏。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都是以儒家精神教化人民。儒家的思想极具现实性,而现实社会中真正恪守儒家思想,以德约束自己的人简直寥寥无几。真正的儒家思想是用来教化行为的,只有从行动上切实践行,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而大学语文的作用就在于要把学生这方面的缺失弥补起来。大部分学生并不认为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误以为这些都是过时的糟粕,未能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

4.家庭社会道德失教难以引起传统文化审美共鸣。调研中发现,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失去了这方面的家庭和社会教育,过多地依赖父母,这些现象反映出他们缺失了礼和孝――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而到了大学,再想将这种道德思想更深入地贯彻到已经成年的大学生的思想之中,几乎已经不可能。

5.应试教育缺乏真正的传统文化审美情感培养。在应试教育下,中小学的学习几乎都遵循一种规范,学生所做的题目有标准化答案,学生很少能在一种自由宽松的心境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也就是说,当前大学生从小学起就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和文学的陶冶。

这些主客观原因的存在导致了大学生传统文化审美心理和审美素养的缺失,这些主客观因素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交互作用的。面对如此繁多并相互作用的主客观原因,我们深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变大学生传统文化审美的缺失现状,的确并非易事,但我们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之所在,接下来便是对症下药。

二、应对措施

要想改变这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欠缺、素养偏低、认识模糊的现状,需要社会的舆论导向、高校的理论和制度要求、教师身体力行等几方面相互配合,发挥合力。总结起来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做好行为示范,提升自身传统文化审美境界。然后言传身教,影响身边的学生,以自己的道德学问和传统文化的审美境界感化学生和身边的一切人。教师在有力的现实基础上,“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促使学校、社会、国家重视起来,并有一种明确的舆论导向和真正切实的具体举措和制度,促使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审美素养。

其次,从大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出发,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教育的针对性。当今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个性,教育者应该给予学生信任和理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应强迫灌输深奥的哲理;应该让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平等交流的环境里面,根据他们自身的文化需求,对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最后,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改变轻视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改革历史文化教育形式,并建立有效的保障制度,发挥国家社会的舆论导向功能及学校的课程设置作用,配合教师的身体力行,共同作用形成合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缺失的现状。

参考文献:

篇2

一、通过提高学生素养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语文教学要充分展示和挖掘传统文化优秀文言文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地进行文言文教学,学生就会受到感染和熏陶,长期的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学生自己的人生观。近现代无数名人的早期求学经历都说明了这一点证明,例如鲁迅,等,他们都是接受了扎实的传统文化教育,才为他们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传承着真、善、美的崇高道德标准。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使他们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是智仁勇三者,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强大的功能,努力引导学生在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使学生与传统文化文本的对话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通过静心阅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摆脱浮躁,逐步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利用文言文传统文化教学设计一些课堂教学活动,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最大限度地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通过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中学的文言文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是我门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我们讲究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单单以文解文,进行空洞的、枯燥无味的文言文授课,不能再追求一切为了考试的授课目标,我们必须改变授课方式,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自己的任务,把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只有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重,才能在教学时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搞好文言文教学。学生才会受到感染和熏陶,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把文言文的学习过程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例如在学习蒲松龄的《狼》过程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明白,遇到人生中的一些艰难险阻,我们不能一味迁就、妥协,应该敢于正视问题,并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比如课文中说“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充分说明了“狼”作为一个敌人,他充满了贪欲,也表现了狼的狡诈。最后屠夫终于识破了狼的最终目的是吃掉自己,他勇敢与狼作斗争最终杀死了两只狼。我们中华名族自古就有尚武精神,有一种坚韧不拔和不妥协的气概,通过文言文的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要勇于直面艰难险阻,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不断在人生的路上奋勇前行。

三、通过创设文化课堂情境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言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闪耀着理性思维的光辉,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文言文与思想品德的直接以德育为目标的教育不同,他是一种隐性的德育教育。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就应该努力创设适合语文课堂尤其是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情境,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比如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情境,还可以利用相关影像资料等,把音乐和文学有机融合,比如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古典歌曲,渲染一种气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在耳濡目染之中,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古色古香之美。

四、通过审美教育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美”存在于世间的每一瞬间以及每一角落,我们只要用心去感受和体会美,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美的体验,当然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审美教育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感性的内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对文言文的理解很大程度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吟唱等方法,通过感受美等多种教学手段触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初步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言文与美术相互渗透是文言文的又一大特点,在反复诵读之后,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让学生用直观的画面表现文言文的内容,这也不失为一张好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很多学生有不错的美术基础,把对美术的喜爱迁移到语文学习中,非常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充满学生各自审美特点的作品纷纷涌现,是因为他们自发地挖掘诗歌意境的结果,学生借助直观的画面,文言文的意境被大大地丰富了。

总之,中学文言文教学对加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通过提高学生素养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创设文化课堂情境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审美教育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高超,《文言文教学目的及误区浅探》[J],语文教学通讯,2005

篇3

在问卷中,有几组题目是考察人们对传统的认知程度的。当被问到“对于古代经史子集”的阅读情况时,有79%的人答“偶尔翻阅”,13%的人答“敬而远之”,表示“深恶痛绝”者有2%,只有6%的人说“爱不释手”。

而对于四大文学名著,答“都看过”的有27%,“多次看过”的15%,而只“看过其中一两部”的却高达48%。

另有两组题目,是考察对人们对传统艺术的喜爱、了解程度的。结果,有42%的人表示对于京剧或其他某个地方剧种“可以去看看”,与表示“不感兴趣”的一样多(42%),还有4%的人表示“非常讨厌”,只有11%的人“非常喜欢”。而对于书法、国画、民族乐器(二胡、古筝等)的掌握程度,“学过点皮毛”(48%)和“一点不懂”(33%)的占了绝大多数,只有14%的人“大致掌握一些”,“精通”者仅5%。

这和1994年北京几家研究单位对北京青年与传统文化的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大致相同: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程度不高。

“当代的大学生对传统经典的阅读不够,传统节日的功能也日渐微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晓明痛心地说:“游戏、网络小说、流行文化等后现代化剥夺了学生太多的阅读时间。”

“从问卷的统计中可以看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大都给了一个中性的回答,当代青年对中国古典文献、艺术和习俗也很模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说,“传统文化中不需要被消解的是否都被消解了?站在全球化的立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已经牢靠?还是有很多疑问的。”

对传统的认同还好

但在对传统的认同方面,问卷提出了令人欣慰的答案。

中国哲学史专家、北京大学哲授王博将传统文化分为三个核心层次:价值、礼仪和人生理想。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在道德价值方面,对儒家道德的核心仁、义、礼、信、孝等,没有一个人认为是“过时东西”,而对于仁、忠、孝等传统道德,超过50%的人选择了“自小耳濡目染”。

至于礼仪,作为一个特殊例子,在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的问题上,同样有超过50%选择“真心诚意去扫墓”。

在人生理想方面,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自己理想的占10%,69%的人选择“我会考虑”,选择是“别人的事情”和“已经过时”的,分别是14%和7%。胡晓明认为,“与85年前相比,现在的青年对传统文化显示出一种乐观的态度。当代青年的这种态度,说明传统文化仍然是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厚实的基础的。”

回答这份问卷的学生来自北大、清华和人大三所著名高校,80%出生在城市,他们代表中国青年中相当优秀的群体,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受用者,他们的成功证明了传统文化是有用的。”胡晓明说。

传统与全球化并行不悖

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这个问题,答卷中选择“很难说”的占了44%,“不乐观”和“很悲观”的有33%,只有23%的人选了“很乐观”和“比较乐观”。然而与曾经对传统文化弃如敝履、热情拥抱“全盘西化”的一代五四青年相比,生活在“后现代”环境的当代青年,在如何对待中西两种文化的关系方面毕竟有了巨大的不同。

篇4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具有紧密联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的最直接课程,其他课程则起不到这个作用。高校中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和要求。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讲指由历史沿袭而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从狭义上讲,指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风俗、思想、制度等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1]。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产生直接影响。传统文化的系统传承和传播需要借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当前国情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要求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情操,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这里直接提到传承优秀文化的问题,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大学生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高校思想政治课对待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2.1高校思想政治课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介绍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要想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介绍,不仅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学生经过比较之后能做出正确判断,对优秀传统文化更认同。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系统介绍,传统文化介绍的缺失容易导致的一个问题是传统文化教育沦为说教式介绍,学生对传统文化缺少直接接触,学到的传统文化都是道听途说的,不能形成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观点和认识,学生在心里不会对传统文化完全认同。所以高校思想课程中系统的传统文化介绍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前提,是保证传统文化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措施。所以对传统文化系统介绍的缺失问题应该加以改革,这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

2.2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批判

在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赞扬之声多,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声音却很少,这是一种不可取的态度。传统文化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积极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则应该加以批判[2]。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批判,这对传统文化而言是一种不全面的认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会产生不利影响。现在高校介绍传统文化时为了突出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往往着重强调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则避而不谈,这样就会对大学生造成误导,使学生认为所有传统文化都是好的,不存在糟粕部分,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孝文化是对我国人伦纲常的一个基本规范,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应该看到孝文化发展到极端就是愚孝,这是一种物极必反的现象,当孝文化发展到愚孝时是不可取的,成为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对传统文化要做全面介绍,传播优秀文化,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加以正确批判。

3.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的意义

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有着重要意义,首先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批判,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并存,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批判,从另外来看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会更大。另外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有利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使大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两面性,以后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自觉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此外,高校思想政治课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有助于在社会上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使民众看待传统文化更理性。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在开展过程中应当对传统文化加以正确批判,使学生对待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

篇5

抽取本地医学院校2013级、2014级、2015级护理专业9个班级360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男性17名,女性343名。

2. 研究方法

采用整体抽样的方式向参与本次调查的360名护生发放调查问卷,闭卷作答。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中国传统文化对护生的重要性;②传统文化受到全球化影响情况;③对传统思想道德的认知与接受程度;④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情况。

二、 结果

1. 中国传统文化对护生的重要性

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52份,问卷有效率为97.78%。其中,51.7%的护生认为传统文化很重要,44.6%的护生认为其有些作用,3.7%的护生认为可有可无。

2.传统文化受到全球化影响情况

4.8%的护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全球化影响很大,40.6%的护生认为二者互不影响,并行发展,54.5%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与发扬。

3.传统思想道德认知与接受程度

在对传统思想道德中“仁、义、礼、信、忠、孝、廉”的认知调查方面,41.8%的护生从小了解并能够完全接受,52.8%的护生认为其中一些思想难以接受,仅有5.4%的护生完全不接受。

三、讨论

从本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有部分护生未能充分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更有少数护生认为其可有可o;在当前全球化影响下,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受到很大影响,有一些护生认为传统文化和全球化二者可以实现并行发展;对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道德,大多数护生持有部分接受的态度,更有少数护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道德持拒绝态度。在本次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掌握不够深刻,未能全面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

针对当前护生传统文化缺失现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应对措施:①政府应当加强全程教育,做好整体规划。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护生教育整体规划纲要之中,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融入护生教育教学工作中。②对医学人才培育考核体系进行完善。构建并完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均衡护生的人文知识、理工知识和医学知识,使其能为未来医疗服务事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对当前的护士资格考试内容做出调整,在考核内容和模式上增加人文内涵考核,使之成为一名职业护士的必备素养。③医学院校应当做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一方面,医学院校应当在经费设置、人才培养以及课程建设方面给予足够重视,并且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加深护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与认知,利用传统文化使护生形成优良的修养与品质。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加强师资、课程与教材建设。做好传统文化教育和医学教育结合的教材编写工作,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增加护生传统文化类选修课程,让越来越多的护生参与其中。④护生应当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并积极践行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篇6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这是在省部级主要干部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从这段讲话可以看出,从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性”出发,强调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性――“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

根据目前的研究走向,在整合并研究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研究个案,具有两个层面的效果:一方面,尊重并凸显学院作为地方性政治院校的教育特色。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肩负着团干部教育培训和普通学历教育的双重使命,所以学院具有政治性和学术性两种气质。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被青少年接纳并传承,其前提条件就是青少年真正从思想意识上引起高度重视,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员和开展正是学院特长。另一方面,实现了学院各种资源的优势互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以文化建设为保障,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学院内部不仅设有专门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动态的“青少年研究中心”,而且有以传播为己任的“文化传播学院”,这两种资源相结合将发挥巨大潜能。

二、建构符合青少年认知模式的教学管理体系

在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在高校范围内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知识传授,需要对现有的课程设置和学分分配进行调整,这是保证传统文化通过课程的方式传递给青少年最直接、最高效、最简单的方式。这部分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完善课程体系,切实推进弘扬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

根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增设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认知并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专业选修课程设置需包括两种课程结构体系,一种是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另一种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任选课程。既然专业选修课在开设时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对自主的、有侧重和针对性的选修课程,使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有机会得以讲授、探究和传播,成为青少年了解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调整学分评定机制,提高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与参与度。

在全校范围对学生成绩和评价机制进行调整,用学分、奖品、奖项等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围绕传统文化开展各项活动。如学生参加“国学达人”、“古文经典朗诵”、“我爱诗词”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活动,并获得名次和奖项,则适当调整对应的学分比例,并在学院内部进行表扬和表彰,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积极性。这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措施。

(三)建设文化实训基地和研究中心,培养传统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

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重视传承新生力量的培养,接受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检验。所以,建设文化实训基地和研究中心是培养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力量的有效措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给低年级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又能向更高层次输送优秀人才。

一方面,重视学生实践环节,让学生走进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文化园等实习单位,使其在接触传统文化过程中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获得丰富的认知经验。学生的实践活动有22个教学周,相当于一个学期的时间,除去理论教授和书面写作的时间外,学生还有远远多于10周的实习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学院能有意识地让学生走进诸如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文化园等实习单位,相关教师能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认知并亲身体验,从而更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提高认识。

另一方面,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成立了“地域文化研究中心”,这一研究中心主要以山东省为研究领域,对本土的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进行学术研究。研究中心,可以设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研究分中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互为带动。这一尝试,意在让学生介入教师的学术研究领域,不仅能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而且能间接培养一批以传统文化为研究方向的学生。这些学生日后可能会成为各大高校古代文学、文献学、语言文字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成为接力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传播和传承历史任务的新生力军。

三、统筹全局,协调权衡多元力量的综合作用

篇7

1.绪论

日本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邻邦友邦,自隋唐开始日本不断的学习吸收中国优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并融会贯通后形成了具有鲜明大和民族特色的日本文化,并且在中国大多数传统文化已走向衰败甚至已经灭亡的今天,大多数日本文化仍旧保持着旺盛生命力展示在世界面前。艺伎文化作为日本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代表之一,虽然也开始有走向衰落的趋势,但仍旧在日本政府和相关职业人士的努力下坚持下来,通过分析艺伎这一行业与其现状,对于在保护文化遗产仍有所欠缺的中国人来讲,将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艺伎文化的现状与日本传统文化的保留

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艺伎已经失去其社会主流地位,逐渐成为一种夕阳产业,甚至只是一种旅游观光工具而已。但日本政府尤其是现役的艺伎,依然不遗余力的在保护着这一已经濒临灭绝的文化产业。

2.1现代日本对待艺伎文化的态度

旧时艺伎行业有着非常严格规范的清规戒律,从训练表演到婚嫁,都有必须恪守的行规。但由于艺伎本身多才多艺,又恪守贞节,因此得到许多达官贵人的爱慕。但随着时代变迁,外来文化的冲击,再加上艺伎训练过于严格,生活辛苦,又必须委身取悦男性,因此在现代社会里从事该行业的人越来越少,据相关统计,现今严格称得上艺伎的人数大约在200左右,京都作为艺伎的发源地,现时也只有五条左右的花街存在。目前东京都的向岛是仅存的几大花柳界之一,仍居住着156名18岁到80岁不等的艺伎。在这里仍然每天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各种艺伎训练,对于“艺”的执着追求依然保持着严肃神圣的态度。据一名叫“橘子”的现役艺伎介绍,几乎每天都没有休闲时间,早上9点开始进行训练,午饭后准备沐浴化妆,到下午六点就必须开始陪客,到深夜2点方可下班休息,并且对于该行业来讲,歌舞表演、待客陪聊取悦客人依然是很重要的工作,工资待遇不薄,但是生活十分辛苦。

是随着80年代末的泡沫经济的破灭,大部分公司生意减少,艺伎业陷入了低谷,陪客机会也大大减少,很多艺馆已经出售或者转职,再加上新潮文化的日益递增,传统的艺伎文化在年轻人眼中已经成为“腐朽”“过时”的文化,很难受到青睐,大部分艺伎已经转职到夜总会当招待或者到酒吧酒馆从事相关职业,现在的艺伎文化虽然依然有传承者,但基本来讲已经处在一种尴尬的位置,面临着衰退已经是一种不争的事实。

2.2从艺伎的现状反应日本保留传统文化的态度

总体来讲,日本艺伎行业依然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存与亡,去与留成了决定其日后是否能够长期存在甚至恢复活力的关键抉择。从前面的介绍我们能够了解到,日本对待这一传统行业的态度依然是偏向积极的,虽然在现代社会扮演主要角色的年轻人群对传统都视为落伍,但是艺伎文化中包含的大都是日本文化的核心,如花道茶道,如和服,又可从娇柔无助的艺伎形象反衬出刚硬不屈的武士道,对于追求强大民族凝聚力的日本人来讲,都是不可遗失的重要文化。同时在西方化的历史过程中,日本逐渐感到民族文化的真髓的迷失,因此不断寻求日本民族的本源,珍惜民族文化遗产,而艺伎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艺伎身上直接体验民族文化成了许多日本人的一种恋古情绪,因而可以说日本人在恋古情绪与保护民族本源的强大信念支持下,小心翼翼的保护着本国的传统文化,对艺伎文化的保留与欣赏更是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3.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回观我们中国,比起日本有着更悠久深邃的文化历史,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曲艺建筑,都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日本的许多在现代独当一面的文化,都曾是从中国引入并加以改造发展的,但是今日中国,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上升,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人们对于文化惊声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一些民族文化反而不够重视,过洋节日,唱外国歌,建西式建筑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对传统文化的淡漠日趋严重。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可借鉴日本的一些心理和行为,如探索民族的文化本源,加深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于外来文化不要盲目抵制,可以适当引导其与传统文化交融结合,另外必须由政府出面,出资鼓励民间艺人,大李秀山文化场所,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并且鼓励新生代接触认识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应从小持有正确不片面的的目光。同时,民间艺人等文化控制者也必须恪守自古流传下来的行规,认真坚守好自己行业的文化原则,并认真做好传承工作。

对于一个现代化国家来讲,不仅需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国防实力,还必须由深邃丰富的文化实力,不然的话,失去了民族精神的国家就犹如失去了灵魂的生物,只是一副躯壳,没有内在,终究会在世界大潮流中被淘汰下来。因此,保护好自身的传统文化,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结论

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享誉海外,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热爱了解的知识。保护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为了更好地保护好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们要教育小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更多的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而我们大学生应该有意识的多看传统文化书籍,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营养,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不再缺失。政府的政策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作者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秀文 孙文.日本文化与跨文化交际[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2]沈中琦.艺伎—日本的浮世佳人[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3]叶渭渠,唐月梅.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杨伟.日本文化论M].重庆出版社,2008.

[5]胡孟圣.日本文化古今谈[M].大连出版社,2003.

[6]多田道太郎.身边的日本文化[M].南京出版社,2008.

[7]于长敏.日本文化史略[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篇8

(三)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现代社会文化发展产生背离。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当代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掌握,然后用其自身视角通过现代化的思维方式进行阐释,就形成了与现代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传统的文化,或者说赋予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色彩,这样,我们就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但是,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时,不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相结合。在高中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进行阐释的过程中,往往将其定义为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认为其随意性较强,不符合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久而久之,就使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较为落后,难以同现代社会科学相结合,所以就在潜意识中产生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漠视,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和认可程度。

二、传统文化在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汉字的读音、书写、用法等教学与其背后包含的传统文化教学结合起来,促进汉语言文字表意和内涵的共同发展。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传统文化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主动渗透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课堂之中,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起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其次,高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掘汉字表意背后的传统文化,并且向学生传播渗透传统文化。汉字表意与其背后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割裂既是现代社会功利化色彩渐浓的表现,又是高考压力之下学生和教师的必然选择,面对这种状况,教师一定要主动地发掘汉字表意背后的传统文化,并且及时向学生传播这种传统文化,将汉字的表意与背后的文化结合起来向学生传播,既能够满足学生高考的需要,又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背后的内涵,一举多得。

(二)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全面渗透传统文化。语文课程所囊括的语言文字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所以,我们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一定要全面渗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对传统的语言文字以及其背后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首先,在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对优美的汉语言文字进行欣赏。不同的汉字可以组成不同的词语,而不同词语组合在一起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语境,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对优美的汉语言文字进行欣赏,让其深切体会不同的汉字、不同的词语乃至不同的句子组合在一起产生的微妙差距,促进学生对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字承载的美进行体会和了解。其次,在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汉语言文字中承载着的中国古人的为人处世的哲学。中国古人的为人处世哲学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对这种哲学进行渗透能够促进学生民族气质的增长,同时能够使学生对国民本性更加的了解。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古人的为人处世哲学,并且择其优而学之,以促进自己的长远发展。最后,在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并且学习古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从而使学生能够勇敢面对苦难,并且在面对得失时能够保持一颗淡然之心。

(三)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应该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只有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将传统文化的渗透与现代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将传统文化渗透与现代科学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首先,将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科学社会发展趋势的部分向学生传授,鼓励学生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可。其次,利用现代化的语言以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等来阐释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促使其在生活中主动利用传统文化解决问题。

篇9

徐晋如:于丹讲的东西与传统文化毫无关系。她借说《论语》、《庄子》,贩卖的完全是她的人生观。她讲一切求诸己,也就是不管现实如何,只要内心觉得和谐,那就和谐了。这种卑琐的唯心的人生观,在积极用世的孔子和讲求间世的庄子那里,是根本找不到任何一点影子的。

记者:中国古代不仅有四书五经,也有高台教化。很多人是通过听评书戏曲了解“忠孝礼义信”等儒家精神的。这和现代学者通过电视向大众传播传统文化是否有相通之处?

徐晋如:现代学者当然可以通过电视传播传统文化,香港TVB有一部电视连续剧叫《金装四大才子》,真可以说是把传统文化吃透了。问题在于,于丹讲的根本不是《论语》,不是《庄子》,她甚至连从前秀水街的假名牌都不如,秀水街的东西在质量上是没有问题的,而她的所谓“心得”,不但伪,而且劣,是典型的假冒伪劣商品。

记者:近日又有重庆大学等4所高校的10名博士认为于丹“起码促成了众多国民关注经典、重温经典,对于加强自身修养、完善生活方式是有所裨益的”。你怎么看?

篇10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作用及意义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是其发展的基础,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魅力,从教材来看传统文化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能够保证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得到有效的弘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是高中阶段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及发展的需要、高中语文学科发展的需要、传统文化继承及发展的需要。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

语文教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高中语文教学能够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及文化知识,同时还能够增加其民族文化的积淀,但是当前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渗透却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传播途径出现了严重的阻断

在新课改的引领下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名篇及古诗文内容都增加了,这使得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渠道得到了有效的拓宽,但是书本上的传统文化的内容还是有限的,而且在教学中出现的唯成绩论导致很多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似乎形同虚设,学习知识变成了应付考试,使得传统文化的弘扬及传承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2.传统文化受到其他文化的冲击导致渗透效果不理想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外国的文化入侵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影响非常大,学生在外国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忽视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使得语文学习偏离了应有的轨道。

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学缺乏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误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认识生僻字、背诵考试重点知识、掌握答题技巧及虚词等,而很少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在语文教学中提高文化素养。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和学生都缺少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缺少文化保护的自觉性,没有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所蕴含的精神。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渗透的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认为高中语文教学要想真正地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就需要从下面几点来进行。

1.深入地挖掘高中语文教材资源,为传统文化渗透夯实资源基础

例如,在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内容的安排是有逻辑性的,每篇课文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能够显示出传统文化当中所蕴含的价值,所以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将其中的文化元素充分地挖掘出来,做到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提升学生知识素养的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在《师说》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中古人的勤劳刻苦、尊师重教的思想传授给学生。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通过互联网去搜索与这篇课程有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也可以将资源的搜集任务布置给学生,然后在课上大家进行共享,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能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2.在课堂上营造出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

例如,在《归园田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下载名家朗读这篇文章的视频,在课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这样就能够营造出一种传统文化的氛围,学生就能边听边跟着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古人的自然及淳朴,然后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进入文章的意境当中,体会到古人的归隐心态。

渗透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作用、意义重大,高中生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教师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但是纵观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教师应该从营造课堂气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两个角度去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篇11

统计显示,66.7%的大学生选择“传统文化课”的主要原因,是因这种选修课程的期末“考查方式以‘论文’形式为主,学分高且易得”;有31.7%的受访者是出于“发展兴趣与提高素养”的需要;28.3%是抱着“拓展知识与消磨时间”二者兼得的心态;选择“喜欢授课的教师或者学习的氛围”的学生,占总数的55%。需要注意的是,从性别角度来看,女性(31.4%)以“拼学分”为目的选课考虑比率远低于男性(68.6%)。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掌握程度普遍较低

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进行的分程度数据统计(除去第一、三部分的主观选题),在问卷的第二部分即“文化信息”类中,许多问题都涉及传统文化的基本热点,包括传统戏剧、伦理道德、名言典故等。从学科专业与答题错误率的关系来看,在30题的文史常识客观题中,文教类专业的学生平均错题数为9题,理工类学生与艺体类学生的错题数分别为18题与20题。可见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是非常欠缺的。

四、造成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

(一)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动机不纯

66.7%的学生是以“轻松获得高学分”的选课态度来参与学习的,选修课成为他们获得学分的一种工具。这种学习动机颇具功利色彩,不再是单纯地为了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文化修养了。

(二)传统文化教育主导体系欠完善

一是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普遍不重视。在课程设置上,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会安排一些传统文化课程,即使是其他文科专业,比如传播学、新闻学专业也鲜有传统文化课程,至于理工科专业,基本没有传统文化课程。学生除去上个别公选课以外,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基本没有。二是教师教学方式僵化古板。教师授课多以“快餐式”为主,只求课堂灌输,缺少生活引导与关注,学生的课后实践缺少教师的引导与关注。

(三)校园缺乏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从学生方面来说,在校学习追求的目标是掌握就业的工具,很少有人考虑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从学校层面来说,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文化修养的培养,从而影响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的形成。

(四)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存在认识误区

部分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必要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认为“传统文化已经不合时宜,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他们认为西方的文化是科学的、前卫的,西方的教学方式是民主的、高效的。学生的这种想法既是对传统文化模糊的、错误的认识,也是对西方文化盲目的、全盘的肯定。

五、综合以上情况分析,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学生和学校两个方面着手

(一)学生方面

1.要提高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加强自我教育

文化意识的自我觉醒是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唤醒自己的心灵,使自己不再迷失于多元的文化之中。文化意识的自我反省,要求大学生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对自我的认知状态进行结果归因,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文化意识的自我创建是一种自信,一种感情,这种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情感。

2.根据自身特点,量身制订学习计划

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学习计划的制订首先必须从长远的角度,缜密地思考并做出长期乃至终身的发展计划。其次,学生应在原有传统文化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依据自身实践特点和学习方法,设计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最能吸引自己兴趣的文化作为计划实施的切入点,循序渐进。最后,因为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在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后,还应对计划的可行性进行检验,在检验的过程中需要对计划进行不断地修正。

(二)学校方面

1.培养一批受学生敬仰,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具有高素质、亲和力的专业教师

从学生选修课程可以看出,学生很大程度上看中的不是内容,而是哪位教师上这门课程。一般来说,他们更青睐于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风趣幽默、讲究教学艺术、学识渊博、工作尽责的教师。因此、此类教师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培养一批受学生敬仰,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具有高素质、亲和力的专业教师,巧妙地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求知兴趣。

2.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要体现综合性、选择性

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要体现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既要突出主流文化,也要有适当的民间文化,让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既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又要开设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修身。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理应尊重学生兴趣的选择。传统文化涵盖的范围很大,所以教育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必要时应按照学生基础知识、兴趣、性格、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班教学。例如,性别差异对学习文化的选择性影响很大,女生比较热衷于传统文化中的书法、诗词曲赋以及思想道德观念等感性文化,男生则对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兵法、历史等方面比较感兴趣。

篇12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17-0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积淀下来的丰富的精神财富,其中包含着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朴素,但它告诉我们做事的原则,对它的继承是当代人安身立命之本。然而,在当代的高职生身上往往缺少这些营养,本文就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原因作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求同仁赐教。

一、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的表现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笔者对广西区内的几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年级既有一年级,也有二年级、三年级,调查的专业既有文科类专业,也有经管类专业,还有工科类专业,样本是比较真实的。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问卷2850份,有效问卷 2783份,回收有效问卷占发放问卷总数的92.77% ,本次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掌握、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美德的理解与践行、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渠道等四个方面,此次调查结果如下:

(一)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情况

我们就高职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四书、五经、六艺的了解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具体见表1、表2。对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知之甚少,大部分学生表示对老子、庄子、墨子、董仲舒不了解,曾读过《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史记》的人较少,分别是7.8%,15.2%,28.4%,32.5%。

以上数据表明:当代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是知之较少,甚至不知,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缺失传统文化成分。

(二)对传统美德的践行情况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概括,这些传统美德对于我们今天建立一个和谐、互爱、理性的社会有促进作用。当代高职生对传统美德践行如何,我们就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是否主动帮助同学、是否能做到诚实守信,不欺骗别人等问题作了调查。结果见表3、表4。

从表3、表4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就助人方面和诚实守信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践行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但也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够履行。在其他美德的履行情况则不容乐观,有部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较紧张;有些同学对人对事不能公正合理的对待,而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部分同学不知礼,不守礼,不行礼,对长辈、老师失去了最基本的礼貌,进办公室不敲门,穿拖鞋;有的同学处事不理智,易感情用事,对待父母不是敬奉而是苛责,对待兄长缺乏应有的尊敬;有的同学有时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而不惜损害集体的利益。还有的同学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埋怨对方并积极进行反击,甚至动用武力解决,对待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毫无包容之心,做事缺乏果断,缺乏谦让,凡事都要争。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见表5、表6)

由表5、表6可知,高职生对传统文化持认同的态度较高,有67%认同或非常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但也有30%多的表示不认同。表6所示,有45%的学生主动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但也有半数以上的同学没有主动去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对于“你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问题,有8.35%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全盘继承;60.48%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批判继承;25.63%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时间久远,内容飘忽,没有必要继承;16.54%的学生表示不关心也不认识。

(四)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渠道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学生获取某一知识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见表7。

传统文化对个人的帮助问题,5.6%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8.4%的学生认为帮助比较大,45.5%学生认为帮助一般,30.5%学生认为帮助不大,12.5%的学生没有感觉。

二、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原因分析

从以上调查数据不难看出,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呢?笔者将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1.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负面影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当下对中国社会包括高职生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高校的扩招,生源减少,高职院校又是最后一批招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学生基础较差,在搞研究、学理论方面高职生比不过本科生,他们在高职院校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学到一门技术,将来可以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这导致许多高职生在学校学习中只关心经验积累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2.浮躁心态导致学生对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产生逆反心理。随着科技、网络的迅猛发展,当前社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进行大的调整,社会氛围充斥着浮躁之气,部分高职生存在浮躁心态,他们做事无耐心,沉不下去,做什么都图来得快,不费劲,不费时就好。而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哲理深奥,需要用心体验,用脑思考,对于浮躁的高职生来说学习传统文化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在心理上极易产生抵触情绪。

(二)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一是父母的教育观念。在不少家长的意识里,家庭教育的成功似乎就是小孩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优秀、考上重点大学,找到体面的工作。所以家长们关心较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而对小孩的品质教育则重视不够,对小孩进行一些中国传统美德教育就更少。二是父母自身水平。父母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可以说是孩子学习的一种资本,目前高职生的父母大多数是50后、60后,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很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所以,对孩子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2.学校因素。第一,中小学应试教育所引致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到高中一直是应试教育,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学生考试分数的多少,随之而来的课程设置是考什么学什么,而传统文化教育不是考试的内容,学生在此阶段的学习中很少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第二,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存在认识误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突出技能性、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个培养目标不是说不准确,但由于人们理解的不准确,在执行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轻人文的做法,把高职院校当做“职场训练所”,在教学上基本上是纯粹的专业技术教育和技能训练,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往往被忽视,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缺乏主动性,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自然也就欠缺。第三,课程设置缺乏相应的传统文化课程。据了解不少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大致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四大部分。公共必修课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思想概论、道德与法律修养),计算机、英语、体育、心理素质训练、军训等课程,公共选修课理应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课程,但由于学校教师资源的短缺,开课教师只是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自身的特长而非学生的需要开设的课程,一般较少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就较少,导致高职生传统文化的缺失。第四,高职院校师资薄弱,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和教育质量。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趋向年轻化,他们本身就没有较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自身传统文化功底肤浅,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也影响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

3.社会因素。第一,社会用人标准的偏颇。从近年来企业招人的情况来看,不难发现,掌握一门技术,如计算机操作、英语口语的人比较受到企业的青睐,而技术一般,综合素质好的学生找工作则并无优势,这无形中强化了重专业、轻人文的思想。第二,快餐文化的影响。所谓快餐文化是只追求通俗、速成,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的文化现象。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网络的发展,快餐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并成为一种时尚,传统文化就自然而然地受到冲击。

三、提升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之策略

(一)学生个人层面

要提升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学生本人是关键。高职生首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不良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价值观。其次要学会自我调节,使自己保持平稳的心态。文化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如此,要静下心,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把它转化为自身的营养。

(二)家庭层面

1.转变家庭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教先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同样,一个人修养也应从家教开始,因此,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父母要把成人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特别是要让小孩了解中国传统美德的相关内容并将其继承和发扬。

2.父母要自觉提高自身的修养,起好表率作用。作为父母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传承好我国的传统美德,在处理家庭人际关系中体现传统美德,做好子女的表率。

(三)学校层面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爱因斯坦说得好:“我们切莫忘记,单凭知识和技能并不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幸福与尊严。”因此,高职教育的理念不应是只给学生传授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是要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先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即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是育人,而非制器。

2.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设置。课程是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载体,学校应从学生长远发展考虑,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完备的基础上,加大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首先,开设一些基础的传统文化课程,进行通识教育,如大学语文,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其次,开设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选修课,如以中国古代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课程,开设中国优秀古典文学作品鉴赏课,通过这些课程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从中得到丰厚传统文化的滋润。

3.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就需要提高教师自身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水平和深度。首先,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开辟多渠道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例如,可以选派教师到其他高校进行学习,或是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造就一批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其次,学校制定相关政策,邀请校外文化名人,名学者作为兼职教师到学校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充实教师队伍,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4.拓宽传统文化教育渠道。邀请专家到学校开展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开通校园网络、BBS、博客、宣传教育专栏,通过一些影视节目平台宣传传统文化,让校园充满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从而使学生可以从多方面真正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正如张岱年所讲:“如果一个民族具有优秀文化传统,而人们对之无所认识,也就无从萌生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

(四)社会层面

1.完善保障体系,确保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落到实处。所谓保障体系是指保障文化传承良性运行的制度、法律、政策、措施,以及民间传承机制等方面构成。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制度作为保障,因此,国家有关部门要建章立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具体的措施,如“完善名城、名村、名镇保护制度,完善非遗传承人保护条例,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实施办法;保证传统文化传承的经费投入;如建立统一机构,交流传承经验,宣传传承典型,营造社会氛围等。”

2.政府利用传播媒介的优势大力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当代社会传播媒介资源十分丰富,既有传统的媒介: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又有现代的传播媒介:个人博客、QQ、电子期刊、视频网站、移动电视等,高职生传统文化知识大部分是来源于影视、网络等媒介,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各个媒介资源进行整合,并根据各个媒介的特点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多层面的报道,营造一个浓厚的传统文化宣传氛围,唤起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3.完善人才评价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综合性的人才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开型、经济型人才,因此,应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既要强调专业技能水平,也要考虑人的品质,即德才兼备,而且应把品质放在首位。因为一个人能力超强,如果他的品质不好,他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性就越大,一个人的技能水平可以在短时间内可以提升,但一个人的品质一旦形成也就难以改变。

综上,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社会各界要想方设法提升高职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使之较好地承担社会建设的重任,正如张岂之所说:“作为中国的学生 ,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惟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没有自己传统历史文化的武装 ,是无法在现代社会生存的。”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内容的核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2]段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传承体系建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3]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

篇13

一、引言

传统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应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基础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使创作的自由空间拓展开来。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人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创造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作品。本文着手于传统文化,整合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探讨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应用问题。

二、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根基

全球化的进程影响了当今的文化,搞笑的肥皂剧、滑稽动画片、麦当劳等进人到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充满洋味的社会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人们有了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设计中没有了传统文化,失去了发展的根基,作为中国的平面设计,这种没有意味的作品不会被世界所认同。因此,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必要的。

中国传统文化优秀营养成分只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挖掘,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平面设计的发展必然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基础之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虽没经历西方的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运动,并不等同于失去发展本国设计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较西方文化表现的直观感性,多了些理性的浪漫理想,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运用有意味的元素,创造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平面设计作品。

三、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整合与应用

现代平面设计有必要以发展传统文化为己任,经济发展,现代技术的提高,把探讨当代设计的着眼点放在传统的文化中进行分析尤为必要。平面设计中具有诸多影响因素,诸如文化等,在西方艺术思潮融人中国平面设计的时候,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吸引了很多目光。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也离不开当前的设计观念更新,现代平面设计理念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人审美情趣基础之上,现代平面设计的理念不但是融合现代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也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创造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作品。

在当今的现代平面设计中融人传统文化的一些特征、符号,也成为现代平面设计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潜质的一种趋势。比如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中国香山饭店就是运用江南水乡青砖灰瓦色调,使现代建筑加上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共鸣。这里需要明白的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的过程之中是彼此吸收精华的过程,借鉴传统特征和符号,有目的地选择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精华融进现代平面设计中去。此,我们应该倡导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人现代平面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必定会使现代平面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使传统文化得到再生,并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