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资产管理的风险点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资产管理的风险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资产管理的风险点

篇1

一、用户资产管理的特点

(一)用户投资的专用线路、变电站间隔及专用设备等电力设施的管理。

(1)签订代维护协议。这部分资产设备一般是存放在变电站或直接是连接到用户生产生活场区的线路,与供电企业的资产分界点可以明确,产权划分清晰,其投运后由供电企业代维护,产权不移交给供电企业,仍归用户所有。每年用户向供电企业交纳资产设备维护费,因修理、维护发生的材料费由用户负担。

(2)未签订代维护协议。这部分资产多为10KV及以下的线路,其投资者多为中小型企业用户,因配网线路资产量较大,且因城市建设需要配网改造频繁,用户投资的电力线路资产与供电企业的线路资产产权分界点大部分已混淆不清。所以,供电企业为保证配电网的安全正常供电,在没有办理移交接收手续的情况下仍肩负起了所有配网线路的维护工作,对产权清晰且投资主体明确的线路,其发生的材料和修理费用由用户负担;对产权不清或产权虽清但投资主体已不存在的(如:投资线路资产的企业倒闭),其发生的材料和修理费用全部由供电企业负担。

(二)用户投资的住宅小区配电设施的管理。

(1)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的住宅小区配电设施管理。住宅小区完工后,由供电企业对其配电设施验收合格后送电,送电之时即是供电企业代维护之始。供电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未签订资产移交接收协议,但实际上这类资产的维护、修理等都由供电企业负担。

(2)企事业单位集资建造的住宅小区配电设施管理。这类小区是国家未明确规定之前旧体制下的产物,供电企业仍沿用过去的管理办法对小区配电设施进行管理,与集资的企事业单位也未签订移交接收协议,在实际资产管理中,供电企业只负担维护,对于修理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人工等费用则由企事业单位负担。

二、用户资产管理的风险点。

(一)代维费标准不统一。

收取代维护费的范围仅限于部分大用户,中低压配网用户资产只维护,不收费,使公司利益受损,且收费标准不统一,完全靠双方协商确定。

(二)签订资产移交接收协议的主体不明确。

《物权法》第七十三条:“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公有。” 已经明确了小区配电设施的归属,属于业主公有。既然小区配电设施归业主公有,那么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小区物业、小区所在的企事业单位、业主管理委员会签订用户资产移交协议,哪一个更有法律效力呢?会不会给供电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呢?

(三)接收用户资产时较匆忙,缺乏规范的内部管理流程。

用户了解到供电企业有接收用户投资电力设施的意愿后,大部分投资用户能主动与供电企业协商,特别是资产设备已运行多年的投资用户较为积极,只有部分新建电力设施的投资用户不会主动找供电企业。但是供电企业内部在接收用户资产方面没有规范科学的管理流程,对用户主动送上门来的资产是不是来者不拒,统统收入囊中呢?

(四)接收用户资产的价值不易确定。

一是投资主体因倒闭、合并等原因已不存在;二是投资主体是管理不规范的中小型企业或个人,工程建造资料保存不完整;三是用户资产开始运行至供电企业拟接收签订协议时,这期间可能发生过资产设备改造、大修、盘亏等现象;四是建造时间较长已找不到开发商的居民小区和企事业单位的居民小区配电资产,在接收过程中无法取得有关价值确定凭据。

(五)后期维护、维修发生的费用支出给供电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压力。

在没有与投资用户签订接收协议以前,供电企业可以就用户资产的维护、维修费用和用户商议,基本上是由用户承担费用支出。签订接收协议以后,产权归供电企业所有,相应的后期维护、维修费用支出也就转移到供电企业身上,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如对资产总量以及优良程度的影响、现金流的压力、计提折旧年限的确定等。

三、加强用户资产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五统一”用户资产管理体系。

统一制定关于用户资产接收管理的相关制度;统一规定用户资产无偿移交协议条款,明确供电企业和投资用户的权利和责任;统一规范用户资产接收工作流程和内部控制流程;统一收取代维护费的范围和标准;统一接收用户资产的验收技术标准和产权分界点,主要从建设规范、技术规范、供电安全等方面考虑,达不到要求的用户资产待整改后方予接收。

(二)建立用户资产移交主体“三级”管理制。

目前,各地政府大都出台了住宅项目配电设施建设与维护管理办法,均要求新建小区配套电力设施无偿移交供电企业管理。虽然新建小区配套电力设施的产权属于业主共有,但从管理角度考虑,在签订移交协议选择签订主体时,还是要优先考虑房地产开发企业,所以按先后顺序排“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小区所在企事业单位)、小区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

(三)严把设备运行质量“验收”关。

对于投运多年的老旧设备,已不能适应电网发展和用户需求,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维护、改造,且拆除设备报损也会带来损失,所以在接收时,要充分考虑设备成新率和技术革新需求。在用户自愿移交的前提下,把握“无偿移交、有的放矢”的原则,严格按经济、技术标准组织验收。

篇2

一、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企业管理人员未针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职责划分,导致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未设置固定资产管理的科目;部分企业虽在财务管理中设置了相关条目,但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人员划分不清晰,财务部门无法根据管理内容开展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第二,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对固定资产的认识,认识固定资产管理只是进行简单的财务分析,统计不同时间段内企业资产情况;部分管理人员将固定资产与后勤保障规划在一起,相关人员难以进行有效的固定资产清查。这些现象弱化了固定资产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出现“固定资产边缘化”现象,不利于企业管理。

(二)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

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是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常见现象。由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导致相关管理部门难以有效统计企业整体资产情况,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固定资产核算。同时,企业未根据自身经营内容建立明确的管理账目,企业不同经营项目、管理项目之间的经济联系得不到真实反映,最终导致难以有效核对固定资产的现象。最后,一些具有特殊性的资金流动无法有效反映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例如,企业未统计无偿调拨、捐赠等形式所得的固定资产,这部分资产也难以快速入账;变卖、报废等形势下的废弃物资产未及时入账,部分企业甚至存在“已报废固定资产还挂在财务账目上”的现象。

二、提升固定资产管理能力的几点措施

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必须要由经济管理入手,逐渐拓展到其他管理范围,才能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有效。

(一)加强固定资产中的隐性成本控制

隐形成本是影响企业固有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因素,与显性成本不同,隐性成本具有不可预知性,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更大。因此,本文认为,在隐性成本管理中,必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改进:

(1)加强风险预知。由于隐性成本具有不可预知性,所以必须要对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控制,进行风险预知,通过及时预知可能存在的风险,实现对隐性成本的控制。例如,在报废固定资产隐性成本管理中,应充分发挥传统管理资料的作用,根据近几年企业出现的固定资产报废情况,预判本年度可能出现的固定资产风险;统计不同时间的风险形式,对风险形式、风险控制措施、风险解决措施进行讨论,保证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风险。

(2)加强人为因素风险控制。人为因素是影响隐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料指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影响管理效果,并会逐渐演化成一种隐性因素,对固定资产管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必须要进行隐性成本控制,降低人为因素对管理的影响。例如,企业管理者应适当开展会计人员动员大会,以富有激情的语句激发会计人员斗志,保证会计人员能时刻在固定资产管理中保持高昂的斗志;同时,企业应尽自己所能帮助会计人员解决生活难题,降低家庭因素对会计人员工作的影响。

(二)树立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由上文分析中可发现,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是影响固定资产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正确处理固定资产与企业效益之间的关系。

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应正确认识固定资产的作用,将企业管理内容适当地向固定资产管理倾斜,保证企业能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管理中的重点,发挥固定资产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其次,鼓励全部会计人员学习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知识,发挥会计部长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带头作用,通过亲身实践,在全企业推行固定资产理论学习活动,提高全企业人员对固定资产的认识,保证生产人员能在日后工作中积极保护固有资产,降低潜在隐性成本损失。最后,在各项财务管理中对固定资产进行细化,保证各项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能真实反映到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中,以制度的形式肯定固定资产管理的作用。

(三)加快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的发展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新的方向,已成为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对企业而言,在财务管理中应适当发挥财务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及其他部门的办公自动化普及率;同时还要根据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要求,进行财务管理软件与固定资产管理的改革,确保信息化程序能快速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同时,应通过企业内部网络建设,提升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能力,保证固定资产的数据能实现快速、及时的传输,让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各项信息的有效掌握成为可能,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

三、结束语

固定资产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点,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对企业管理人员而言,要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与作用,通过隐形成本控制、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加快信息化建设等几方面,在充分了解企业自身管理需求的前提下,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深度剖析,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建设。

(作者单位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连城分公司)

参考文献

篇3

2.国有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

河南省部分高校的国有资产配置并不是严格依照按需分配的原则,导致购置的资产无法被充分利用。一方面,由于高校校内各部门的资产管理具有相对封闭性,资产的购置又缺乏严格的购置标准和预算规制,造成资产重复购置;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部门之间特别是高校之间的资产缺乏统一协调机制,资源难以共享。这反过来又使得各部门愈发强调对资产的绝对占有和存储。

3.国有资产核算和评估不足,账实不符。

从河南省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整体来看,未能实现与财务管理的紧密结合,缺乏日常性的核算和检查,导致账实不符的现象出现。例如,部分高校的相关部门利用本部门有偿服务取得的资产,未办理入账验收手续,使这些资产排除在学校国有资产账目之外;类似的还有高校接受捐赠的资产,入账不及时也造成一定的帐外资产;有的资产已经被使用部门报废了,但并未及时履行财务报废手续,造成账实不符。

4.无形资产管理环节薄弱。

河南省高校普遍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存在管理盲点。实际上,高校是无形资产的富集之地,河南省高校的科研成果也相当丰富,但高校的无形资产管理缺乏科学严格的规章制度,造成无形资产的总体价值不清,管理混乱。例如,部分高校教师将科研成果据为己有,而且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擅自将科研成果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高校在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没有进行准确的评估,或未能严格履行财务程序,转让收入未及时入账,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

二、河南省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管理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高校对国有资产的地位、作用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国有资产权益保护的主动意识。从表面上来看,这是由于高校的资产管理仍然沿袭着传统的管理理念,“重人轻物,重购置轻管理”,在思想上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发挥资产的最佳效益,不仅是保障教学和科研的基本要求,也是谋求高校长远发展的题中之义。但从本质上来看,高校的双层委托设置导致国有资产主体缺位,对二级者高校管理者的监督不力才是高校管理者管理意识单薄最根本的原因。

2.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从体制上看,河南省许多高校尚未建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就由各教学院系、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等进行监督和管理,缺乏一个权威的机构进行统一协调和整合;有的高校虽然建立了专职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该部门和资产使用单位没有很好地对接,无法实行有效的控制、检查和监督的职能。由于高校管理体制不健全,使得学校的资产管理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从购置、使用、维护到报废的各环节相互脱节,有的环节出现无人管理,而有的又出现交叉管理的状态。国有资产多头管理的模式,削弱了资产管理的权威性。

3.监督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

高校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对闲置浪费、随意挪用、资产流失等现象的处置不够严格。由于没有建立系统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资产管理没有建立单位或个人责任制,造成管理责任无法追究,资产的效益和价值难以提升。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不科学,奖惩机制不合理等现象比较普遍,容易造成国有资产闲置和流失。

4.风险控制管理体系不到位。

河南省高校对国有资产浪费和流失等风险控制管理不到位。尽管高校建立了资产评估、监督核查、财务和审计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但并未从风险控制方法、风险控制内容和风险控制指标等方面建立完整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高校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仅仅停留在实物对账层面,现行会计账面不计提折旧,导致资产存在隐性风险;由于缺乏资产定期清查制度,导致国有资产提前进入待报废状态;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产权模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的制约,带来很大的资产流失的风险。另外,对国有资产监管者和使用者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也缺乏有效的控制防范措施。

三、强化河南省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1.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树立现代资产管理理念。

作为内陆欠发达省份,河南省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和理念相对滞后。强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首先是要增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广大师生和员工要明确各自的权责意识,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政策法规和制度,树立产权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和动态观念;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等现代资产管理理念,把风险意识根植于每位教职员工的脑海中,使他们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风险、预测风险、评估风险和应对风险,使风险降至最低。具体而言,高校各级领导和职工要形成重视国有资产管理的共识,遵循把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和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价值管理、绩效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原则,将国有资产管理作为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国有资产管理的校园文化。在资产购置、使用等管理过程中,注重遵循市场竞争的规律,树立投入产出的效益理念;在校办产业经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促进国有资产管理效益的提升。

2.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完善资产管理体制与制度建设。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财政部综合管理,教育部监督管理,高校具体管理”的管理体制。河南省高校应根据国家政策,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比如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国有资产管理由原来的行政管理向产权管理转变,资产管理机构以产权管理为中心行使资产的监督权、投资权和处置权等;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由“归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协调和监督。与此同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具体来说,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资产配置制度、资产使用制度、资产处置制度、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制度、资产信息管理与报告制度、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制度、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等。制度建设始终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

3.升级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资产管理现代化水平。

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国有资产数据库建设,实现资产的网络化和电子化,是实现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及时掌握资产的数量,价值、分布和经营状况,为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清查提供决策依据。首先,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在教育部对高校资产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国有资产信息管理数据库,并使其能够包括学校资产的全部内容。其次,基于校园网的硬件和技术基础,建立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或购买适用于校园网的资产管理软件,并使学校各部门领导和员工可以根据权限了解到自己的相关资产信息。再次,将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如财务部门、预算部门、审计部门等,实现资产从购置到报废的全过程的动态信息管理。不断升级与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及各项功能,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4.加强无形资产管理,建立无形资产评估核算体系。

针对河南省高校无形资产管理薄弱的现状,应当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建立科学的资产评估和核算体系,防止无形资产流失,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第一,提高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认识到无形资产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并在国资管理部门中设置专职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第二,建立并完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如产权制度、财务制度、对外合作转化制度、开发利用制度、资产收益分配制度等。第三,建立无形资产评估核算体系,将高校无形资产要素纳入财务核算范围,确保高校会计信息真实完整,重视无形资产投资转让时的评估工作,保障学校无形资产的权益。

篇4

二、证券资产管理业务面临的高风险性

1.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影响判断准确性。国外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机制的成熟是国内证券公司无法比较的。国外证券对资产管理风险意识强,对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研究较我国深入、成熟,特别对风险控制的各个环节都有完整的管理体系。而国内的证券公司在决策上仅凭意识和经验的判断,不能称作是科学的,处于比较肤浅的认识,也不够完整。

2.我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存在组织结构问题。除了需要将资产管理部门中的风险控制单独设为一个部门,还有注重各部门间的紧密联系,进行组织化的管理模式,保证了系统性的科学决策。正由于缺乏系统性的组织化管理,我国证券业存在的高风险难以有效控制。风险控制部门不具有独立、制度化,造成风险信息无法及时处理,提高了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性。

3.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风险控制技术落后。参照国际上对资产管理风险控制的措施,比较注量化,具体指运用多种数学、计算机技术手段,建立数学统计模型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特别是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上,由于国外发展建立风险控制数据化分析手段较为成熟,其证券公司能够建立较为完善的科学技术手段保证证券资产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而相比之下,我国的资产管理风险监测手段太落后,通常以人为决策为准,随意性较大,不能够有效的降低资产管理风险。由于比较重视对资产管理的制度化风险,也没有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分析风险,所以导致对风险错误认识、错误决策现象加剧,无疑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决策上的风险。既不能有效解决潜在风险,还无形中增加了决策的风险。由此可见,我国的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存在较多风险控制的不成熟,需要改善和加强的方面较多,风险控制处于低水平。

三、有效控制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中的风险

1.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制度化。由于,我国目前颁布的有关证券业的法律,多数以证券公司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有关,其中较少的涉及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中的风险控制,不能够有效解决高风险的存在。而且,有关法律较少提及如何落实、执行,没能有效的保证降低风险,既不能保证客户利益也不能保证证券公司利益。所以,对于相关风险控制的法律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强制证券公司提高防控风险意识。通过法律宣传,使得投资者加强对风险防控的意识,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风险控制质量较低的现状。

2.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加强组织化。为了有效控制风险,证券公司专门设立资产管理风险控制部门,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组织化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首先,明确管理目标,并进行有效的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位,落实到个人。证券公司实行有效的组织控制风险系统是未来的发展之路,将风险控制部门与公司其它部门有效配合,组织化管理,提高了协作的紧密性。基本上,一个合理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组织结构体系是通过一个明确的公司业绩目标、完成目标的相关计划和实施、通过有效的各种风险分析手段和风险控制手段,提高证券公司的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来达成目标。在建立组织化、系统化的公司内部运行体系后,执行一定的程序: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制定不同类型的风险控制体系,抓住风险控制要点,合理有效的制定风险控制手段。这样,能够将证券资产管理与风险控制真正结合起来,提高了对风险控制的实时性,并有组织化的管理作为保障,能够及时对资产管理业务风险作出预防和控制。

篇5

(一)固定资产在配置环节的风险问题

为了保证固定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固定资产在配置前需要相关的专家进行专业的论证工作,同时需要进行前期的市场调研,但在这一过程中,若市场调研方法不合理,专家分析不到位、预算资金无法符合实际需求或者是单位决策失误,这些都有可能产生一些系列的风险问题。其次,随着市场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即使刚刚采购的设备也有可能面临着因为无法高效率使用而被市场淘汰的风险。而配置标准无法匹配规定标准或者实际标准更有可能造成相关项目无法顺利进行,从而产生资金技术浪费的风险。除此以外,若单位在进行验收时未按照相关规定执行验收程序,因为人为的主观原因而导致的固定资产在验收以及审核时不满足一下相关的质量要求,或者固定资产的内容型号不符合,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产生会计核算不符合规定、资产信息真实性缺失、资产出现损失或者是账目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等风险问题。

(二)固定资产在使用维护环节的风险问题

固定资产在使用和维护期间,很容易因为保管不善、操作不当而产生事故、甚至是损毁等现象。同时,固定资产若长期维护过剩或者是资产未得到合理有效地保护,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降低。当然,若长期间将规定资产闲置而使得规定资产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固定资产也有可能会出现价值损耗或者是实物损耗等。

(三)固定资产在处置环节的风险问题

在处置固定资产时,是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相关程序执行的。但在实际的生活中,相关单位在处理固定资产时,往往会主观地忽视了相关政策的规定,仅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处理,忽视审批的规范性、忽视资产评估的规范性以及价值的准确性、甚至是超权限超范围的处理,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国有资产出现相应的损失。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

(一)固定资产风险管理意识的缺乏

就目前来说,大多数的事业单位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到了资金的分配方面,而忽略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再加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属于公共产权,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无任何的效益以及成本压力,众多原因叠加在一起,使得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管理时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相关的责任意识,也就因此,造成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严重脱节的现实困境。

(二)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相关设置缺乏科学性

对于很多的事业单位而言,其资产管理通常都是由行政部门、财务部门以及后勤部门来进行管理和维护,这样兼职的形式、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得管理人员没办法全身心得投入到固定资产管理的相P工作之中,再加上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的相关知识不了解,专业技能的缺乏,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势必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同时,因为资产管理人员的不专业性,在进行资产管理时很容易出现应付工作任务而敷衍了事的现象,提供错误甚至是虚假的资产数据信息,长此以往,资产管理潜在的风险逐渐增加。

(三)资产管理协调、配置和共享机制的缺乏

因为资产管理协调共享机制的缺乏,很多事业单位都存在着各部门之间相互攀比,盲目的追求档次和规模等现象,资金富裕的部门不愿意与缺乏资金的单位共享资产,而缺乏资产的单位宁愿浪费资金重新购置资产,也不愿意利用其他部门共享的资产,这样的情况使得资产使用的效率大大降低,资产的浪费现象严重。

(四)缺乏有力的资产监管

具有力度的监管是提高和改善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方法,但目前来说,很多事业单位都尚未认识到资金监管的重要性,在对资产进行监管时,也多是网开一面,蜻蜓点水,资产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加强资产管理风险控制的相关措施

(一)营造一个廉洁高效的固定资产风险控制内部环境

想要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的风险控制水平,保证固定资产风险管控措施的顺利实施,廉洁高效的内部环境是首要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因此,对于相关的事业单位来说,应该要提高自身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强化整个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正确认识,从思想的深度提高对于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构建一系列的风险防控体系。同时,对于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可以积极地引进固定资产风险控制的相关人才,并对单位现有的内部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努力构建一支更适合单位发展的人才队伍,提高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全面管控能力,并构建一套符合单位发展的追责机制,保证单位内部环境的廉洁高效。

(二)设置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对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保障基本需求,其次要控制增长量,对储存量进行盘活,最后要实现效益的提高以及保值增值。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风险管理时,首先要对自身的全民发展战略有一个详细的分析及了解,保证固定资产的风险管理可以与之相结合,既可以保障基本的需求,又可以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简而言之,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管理时,针对不同的资产应该设置不一样的管理目标,例如,对于使用比较频繁的通用资产,应该以“够用”为主要的目标,在保证符合相关配置标准的前提下,避免浪费。而对于部分会影响公共产品以及服务质量的资产,单位可以以“好用”为主要目标,并在财力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引进高、静、尖设备,从而尽可能的避免技术风险。

(三)对固定资产进行系统分析,把握重要环节

固定资产的种类繁多、数量较大,不同的资产需要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特定的管理方法,而行政事业单位因为自身资金、人员、成本的限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这就要求单位对各种固定资产进行系统的梳理,把握不同资产的重要程度,并对其风险的大小进行分析,找准重要资产的重要管理环节,以有限的人力、物力实现资产管理的最优,风险的最小化。

(四)构建科学的风险防范制度

构建科学的固定资产配置制度,严格控制固定资产重要关口。在不同的阶段,单位应该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在决策阶段,单位应该以集体研究、充分调研以及专家论证等多种方式来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坚决的降低决策风险、技术风险。在采购阶段,单位应该坚决执行与决策相互分离的原则,一切程序严格按照政府的规章制度办事,避免腐败的风险。

构建科学的资产维护制度,资产的维护及使用是影响资产使用寿命的直接因素,因此,为了最大程度的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单位应该明确资产维护责任人,并配备专门的人管理重要资产。

构建科学的资产处置制度,当资产不再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时,单位不应对资产进行随意处置,而应该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五)建立健全风险反馈及监管制度

为了进一步保障资产管理制度以及相关重要决策的落实,单位应该对资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并设置专门的人员以及机,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及时的登记处理,对检查监督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以方便单位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单位还可以对制度以及决策执行的效果以及效率进行定期的检查,构建相应的问责机制,对固定资产管理中所出现的责任问题进行追责处理。

(六)提高资产的信息质量,加强信息化水平

信息质量已经成为影响资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做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构建相应的资产信息管理体系,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借鉴国内外资产管理的先进经验,例如,引进资产扫描设备,有效避免人工登记的主观错误等。

四、结语

就目前来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想要彻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行政事业单位还有较长的一段路需要去摸索。

参考文献:

篇6

在科技的发展、跨国公司以及其他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这也使得我国的集团企业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以及挑战。跨国公司、合资公司等带来的先进管理思想、经验以及发展模式,对我国企业集团造成了重大的冲击,企业的传统的管理模式正经受着考验。因此在新形势下,企业集团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竞争中提升、完善自我,是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集团企业是基于资产的联合产生的,因此资产对于集团企业来讲,至关重要,是集团企业开展业务的基础。换句话说,资产同时也是集团企业的重要资源,是集团企业发挥其优势的纽带。但就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资产管理而言,其工作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集团企业内缺乏一定的资产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机制残缺,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使用以及核算等方面存在大量的问题;由于财务管理的不善,使得集团企业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管理。对集团企业来讲,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资产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必须要受到企业的关注。

二、资产管理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就资产管理的定义而言,它是指机构投资者将其所筹集的资金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的过程。在此,我们主要讨论资产管理中的固定资产管理、风险资产管理以及价值管理问题。对于一些制造业之类的行业,其拥有数量庞大的固定资产,占据了企业总资产的大部分份额,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相当重要。所谓固定资产管理是通过准确的核算,管理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动、维护、出售以及报废等。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企业面临众多的风险,导致企业的资产质量下降,加速了风险资产的产生。所谓风险资产,是指企业的运营中产生的可能招致损失的资产,包括各种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产品。资产价值管理是通过资本运营对企业价值以及投资收益的经营管理,保障资产的保值增值。

加强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够使企业的投资者趋向于多元化,通过投资主体的合理组合,保障企业资金的来源,既能保证企业的资金需求,也可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企业的经营不再局限于狭隘的区域,收购、兼并等活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加强资产管理使得企业的经营愈来愈多元化,是企业扩大规模,提供竞争力的需要。集团其使得所有者与经营者相互分离,加强资产管理可以使双方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以及评价。

三、我国企业集团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我国集团企业风险资产缺乏有效的管理

风险资产出现原因比较复杂,其存在于企业业务活动之中,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但在资产风险管理过程中,企业内部缺乏专业性的机构,使得资产管理活动缺乏科学、专业、合理性,风险资产管理工作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但是由于企业内部存在着利益相关性,信息传递受到“牛鞭效应”的影响,导致信息不对称,企业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再次,风险资产管理的全面性、系统性要求管理范围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其内容的宽泛性与复杂性加大了风险资产的难度;最后,风险资产的隐蔽性,使得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着缺乏资产风险管理意识,管理层与基层人员缺乏对风险资产的认识,使得风险系数进一步加大。

(二)我国集团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不善

对我国企业来说,固定资产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根基所在,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缺乏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使得固定资产的使用、交易、折旧等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及监管,导致企业的资源浪费。首先,固定资产管理不善来源于企业认识的局面性,缺乏重视度,其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手段,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再次,企业的投资存在着短期行为,企业经营的考核标准只是简单的以利润指数为目标,而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损耗等没有被纳入考核之中,导致企业为了牟利,超负荷使用固定资产,其使用寿命被快速缩短;最后,企业内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不到位,固定资产的闲置或超负荷使用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而固定资产的管理的责任不清、分工不明,其管理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加大固定资产管理流于形式的风险。

(三)我国企业集团资产管控缺乏价值管理

目前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重视投资、经营,以求获得大量的销售收入,却忽视产生的效益;一些投资只关注诸如机器设备的实物,却缺少对其价值的核算,这使得企业在账面上拥有的资产数量巨大,但是实物的损害、报废等问题导致丧失了交易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虚增了企业的资产。企业在进行资产管理时,仍然抱着守旧的心态,认为其价值仍然是资产历史成本价值,没有根据当前以及未来市场价值进行折现。还有部分企业仅仅对企业资产做传统会计式的核算以及记账等,这些活动与价值管理相差甚远。

四、改善我国企业集团资产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集团企业风险资产管理

在当代竞争不断加剧的外部环境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得不依靠投资、科研等活动提高企业竞争力,但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业资产面临的风险,导致企业资产的质量参差不齐,产生一定数量的风险资产,为我国企业的健康经营埋下了隐患。因此,我国企业集团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其风险资产管理。首先,为了使风险资产管理工作具有科学、专业、合理性,企业应该加快风险资产管理机构的建立以及完善,由管理机构全面地对企业集团进行风险资产管控,通过采取全过程管理即包括事前的预防、事中的管控以及事后的处置及反馈对风险资产进行系统的核实与控制;再次,要尽量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交流平台,使得企业的各个部门能够在该交流平台上进行信息反馈、信息共享,通过信息的集成使各部门形成一种合力,切实保障风险资产管理的有效性;最后,要在企业内普及风险资产管理意识,对管理层以及基层人员进行风险教育、培训等活动,提高其风险资产管理意识,进而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

(二)提高企业集团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更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以及发展模式的粗放性,使得企业往往重发展、轻管控。对企业来说,固定资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加强企业集团固定资产管理,改善管理现状,极为迫切。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企业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的认识,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统计、审核、分析,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在日常经营中,企业集团的财务部门、领导层以及资产管理机构要合理分工、统一行动,以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全面性、及时性。再次,要加快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的建设,包括固定资产的购买审批、折旧、维修以及转让,其管理岗位要做到人职、人责匹配,通过岗位责任制切实改善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三)集团企业在资产管理时应当重视价值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取得一系列进展,诸多问题也显现出来,利率、货币政策等因素不断对企业的经营构成挑战。因此,集团企业为了保障资产的保值增值,就必须通过价值管理来加强资产管控。对集团企业来说,应当改变企业重投资、忽视效益的状况,并且对老旧的设备进行合理折旧、记账等,避免资产价值的虚增。要进行价值管理就必须变革资产管理思想,价值的管理是针对企业资产能够带来的收益,并且根据资产当前以及未来的价值进行折现,以此来防止企业的价值计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企业价值管理对战略管理要加强重视,通过对其生产要素、客户以及当前以及潜在竞争者进行分析和研究,准确评价、计量集团企业的资产价值。战略管理理念能够使集团企业从动态、整体、全局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资产价值的要素组合,进而发挥资产管理者的积极性、能动性,保证全过程地参与集团企业资产的增值保值。

五、结束语

综上,集团企业要根据当前以及未来的经营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加强资产管理,保证其良好运作。

参考文献

篇7

一、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的控制环境薄弱

1.控制思想淡薄。管理层认为资产管理并不直接产生效益;资产主管部门的管理仅限于满足经营的需要,忽视资产的计划和预算,漠视资产的存续管理;使用人员只管使用资产,对于资产的变更、磨损、标签丢失漠不关心。这些将直接导致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风险识别失灵,评估失当,各环节控制的有效性难以保证。

2.制度基础薄弱。在许多国有企业中,基于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财务部门发文进行资产管理、核算及控制的制度较多、较细,而资产管理部门往往局限于对资产的购置标准和程序进行制度规定,这就导致企业在资产的预算、采购、验收、登记方面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内控执行的依据不足,单靠业务下游的财务报账及核算控制无法规避上游的全部风险。

3.内部机构、岗位及人员设置存在缺陷。各相关部门职责界定不清,计划、购置、核算、使用各环节控制断层,相互推诿。资产的采购、验收、报账、支付由一人兼任,没有设置合理的岗位及相应的分离措施。资产管理人员资质不够、流程不熟。上述缺陷将导致固定资产的控制不可避免地出现先天不足。

(二)固定资产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缺失

固定资产的风险评估缺失表现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第一种是企业未对可能面临的企业及业务层面的风险进行年度评估,自然也就不会对固定资产的风险进行评估;第二种是进行了年度风险评估,但未将固定资产管理的风险纳入风险评估的范围,或者将该类风险认定为非重要风险;第三种是识别了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但关键控制点定位不准,重要性评估产生误差。风险识别和评估是联系控制基础和控制活动的中间环节,消极地回避风险、错误地评估风险将直接导致控制活动的盲目和紊乱。

(三)固定资产的控制活动匮乏

在采购环节,没有指定专人负责采购,没有建立固定资产的采购台账,没有完善的采购信息记录。存在先购置后申请、超预算超标准采购的情况。在验收环节,没有做到现场实时验收,没有对资产的品质状况和技术参数进行核对和验证,未建立和即时登记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台账。在领用环节,没有完整的领用记录,领用的信息不够全面,一些资产直接被送到使用地点,没有经过主管部门办理领用手续。在使用环节,存在随意搬移资产、随意拆分资产、撕毁资产标签、公物私用、弃置资产等现象。在盘点环节,实地盘点走形式,为了完成程序编制账实相符的盘点表及报告。在处置环节,没有履行资产处置手续,未妥善处理资产余值,也没有及时通知财务部门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上述控制活动没有得到贯彻落实,控制程序的执行力度大打折扣,控制的效果自然受到严重影响。

(四)固定资产的信息与沟通渠道不畅

一是资产数据缺乏积累,采购信息、领用信息、使用变更信息、处理信息等数据没有在各环节通过台账、登记表、统计表等形式或者通过管理系统积累下来,缺乏完整性的数据影响了信息报送的基础。二是手工制作或系统生成的各类资产台账、报表没有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报送和审查,资产的实时状况实际上无人知晓。三是资产管理的各相关部门没有信息反馈的统一渠道和载体,资产领用前的信息单方面掌握在资产管理部门,领用后的信息单方面掌握在资产使用部门,资金支付及折旧信息单方面掌握在财务部门,没有建立信息交流和对账机制。

(五)固定资产的内部监督缺失

企业未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常设办公室,没有专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构。在替代机构方面,内部审计部门人手不足、力量薄弱,难以兼顾;监察等部门未得到企业的授权和职责分配,无法代为行使监督权限。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对固定资产控制的内部监督往往依靠财务部门,但会计核算其实也是被监控的一环。内部监督机构的缺位及职能的空白容易导致资产控制的缺陷和问题在管理中被忽视和掩盖,企业没有资源和力量对内控的缺陷进行评估、反馈,也无法建立控制执行误差的分析、报送及处理机制。

二、强化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加强理念、制度和机构建设,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

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应当建立和完善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并承担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重大资产的处置属于“三重一大”范畴,必须审慎对待。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是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责任,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之一。减少资产的占用,防止资产的流失,维持资产的良好运转,能够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减少非正常耗损,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树立从严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理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加强资产管理重要性的宣传。

企业要建立系统完善的配套制度以固化管理的流程和责任,尽管各企业情况各异,但基本的固定资产制度体系应当涉及如下方面的控制:资产的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计划和预算控制,采购申请控制,验收登记控制、出入库控制、使用控制、盘点控制、处置控制、会计控制、对账控制、数据及信息系统控制等。

企业应实行固定资产的归口管理,落实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杜绝管理界限模糊、交叉、重叠等问题。办公室/综合部作为固定资产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固定资产的预算、采购、验收、领用、维修、盘点等事项,制定相应的业务流程,审核固定资产的采购、借用、转让、报废等业务,并监督各项资产的使用、保养、维修维护。财务部是公司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通过会计信息系统从价值形态的角度及时、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各使用部门是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部门,负责保管和维护好本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确保固定资产安全操作、有效使用,进行必要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

(二)识别和评估固定资产管理的风险,界定控制的关键环节

在维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产运营效益的目标设定下,企业应当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步骤识别和评估风险。第一,应将日常经营管理中固定资产模块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完整、全面的风险清单。第二,在风险清单的基础上制作固定资产风险调查问卷,设置风险的名称、风险描述和风险等级等指标,对资产主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调查结果。第三,对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排序,确定关注的重点和需优先控制的风险。第四,针对重要风险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梳理风险对应的关键控制环节和控制点,制定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或承受风险等应对策略。

(三)开展切实有效的控制程序,积极防范和规避风险

企业应当在既定的内控制度范围内落实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内控程序,实务中需要强调的几个控制点包括:(1)不相容职务分离。资产主管部门应分别设定资产采购岗和资产管理岗,实行严格的岗位分离和职责分工。资产采购员专职负责各项资产的下单采购和开票报账,资产管理员专职负责资产的预算控制、验收、入库、领用和盘点。(2)界定资产产权。如果国有集团企业中存在固定资产产权不清的情况,一定要下大力气进行资产的确权工作,采取以财务系统的固定资产台账为基础,结合固定资产卡片、实物管理台账等资料,通过实地盘点、查看、询问、取证、对账等系列方式,厘清所有资产的权属。(3)企业应制作规范的《固定资产名录》,集中各类固定资产的类别名称、资产名称、规格型号、标准单价等,这样才能统一各公司固定资产预算编制、资产采购、验收借用、卡片录入、盘点对账及全程信息采集等系列工作的口径,为后续资产管理提供便利。(4)提升固定资产标签的管理效力。固定资产标签须由资产主管部门统一负责设计和印制,加盖公司公章,由使用人签字确认。为了便于盘点时寻找以及使用人的日常保管,资产标签需要粘贴在统一的位置,并加牢加固。

(四)建立固定资产的信息传递机制,保持沟通与反馈的畅通

建立信息要素齐全、格式统一兼容的资产采购、实物管理及使用的各类台账,通过台账系统来有效收集资产信息。建立资产变更信息的报备制度,出现变更存放地点、改变使用人、标签遗失、出现故障等情况,使用人必须及时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员报告相关信息。

进行资产信息定期对账制度,采购人员、固定资产管理员、财务人员和使用人员应于每月终了将《固定资产采购台账》、《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台账》、《固定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使用台账》进行对账,以确保出入库数据一致、账实相符。

建立固定资产信息的定期报送制度,规定公司固定资产各类统计报表的格式和报送频率,规定固定资产盘点报告的报送层级和批准权限。建立公司固定资产重大事项的报告渠道,根据条件和需要,开辟预算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财务核算系统、资产管理系统、ERP系统等信息化渠道,确保信息反馈和传递的畅通。

(五)按期监测固定资产的控制情况,持续改善内控程序

在没有专职的内控监督机构下,企业应当利用如下方式监督和评价固定资产的控制情况:通过年度内部审计的安排,审查各项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安全性,资产各环节管理是否规范,有没有存在缺陷,评价与之相关的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有效的执行。通过财务检查的方式,检查资产的核算是否准确,与资产相关的会计系统控制是否存在且一贯有效的执行。通过纪检监察这一渠道,检大资产的采购和处置环节是否按规定的流程进行,检查是否存在由于舞弊导致的控制失效等情况。通过法律专项检查的方式,监督重要资产的采购是否进行了招标流程,是否进行了合同的评审程序。通过监事会监督的方式,检查涉及重大资产处置的事项是否履行了“三重一大”事项的报批报审流程。通过上述方式来预防、发现与资产相关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而采取相应的整改计划和措施,促进内部控制系统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篇8

一、陕西农村信用社资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同类企业之间竞争激烈

由目前金融投资市场来看,各类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炽化,尤其在资产管理方面所呈现出的竞争更为严重。为了吸引客户理财投资,各金融机构纷纷提高利率,用高理财收益保证客户投资率。陕西省农村信用社在产品结构单一、利率定价机制反映迟缓的情况下,被迫提高自身理财产品利率,只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客户选择自己企业进行理财,而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吸引并维护了客户,却为自身的利润成长增加了风险。

(二)相关资产风险管理法律不健全

资产管理风险日益扩大的另一方面原因是我国关于资产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无法从法律的角度为陕西省农村信用社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供应有保障,导致金融机构只能凭借经验与运气开展业务,并且由于近些年来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促使资产管理所涉及的业务资金不断扩大,缺少法律法规监管下的金融机构在面对高额利润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风险。

(三)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

信用社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服务于民,为农民群众提供最完备的信贷服务,帮助农民群众实现自主创业,从60年的发展变革中可以看出,多次改制后的陕西省农信社其主旨服务理念没有改变,但却背负起沉重的债务包袱。这是特定历史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却成为当今陕西省农信社资产风险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巨额债务使农信社在20年内都无法自我化解,也导致陕西省农信社资产风险管理难度加大,迟迟无法解决债务包袱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结果将是极易造成农村金融内部系统崩盘,最终危机整体农信社乃至相关金融体系。

二、加强资产风险管理的措施方法

(一)健全合同制度

任何行业都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作为基础,保证行业利益的同时监督行业行为。陕西绥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目前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想要提高利益的保护,可以从健全与客户的合同制度做起。首先与投资者签订合同,在募集资金阶段保证投资者利益,其次就是与贷款方签订一套完善的合同,尽量避免合同出现漏洞,参照《合同法》相关条款保证自身利益,这样是目前降低资产风险管理的最佳手段,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二)完善流程管控

完善资产管理流程管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减少利润损失。在陕西省农村信用社的资产风险管理中,要保证资产管理的每一步都做到有理有据,有合同可依,从募集资金阶段开始就要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属于闲置资产,可以完成规定时间的理财计划,另外在发放贷款中更要针对贷款人进行系统审查,保证贷款人有能力按规定还款。只有完善每一步流程的管控,才能有效资产管理风险。

(三)聘请专业理财顾问

聘用专业理财顾问对客户实施“一对一”的专业理财服务,根据客户自身情况与需求,制定出令客户满意的理财方案,帮助客户实现理财愿望。优秀的理财顾问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也会将公司的风险降至最低,合理化的理财方案不仅能够让客户获得利益,也能够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因此专业理财顾问能够最大程度保证客户与公司实现双赢,也在另一方面加强了公司的资产风险管理。

(四)完善农户小额信贷、风险防控机制

农户小额贷款已经发展成为地方基层银行的主要业务,随之银行风险不断增加,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势在必行,因此,必须建立有效风险防控,加强资产管理的措施有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健全风险防控的预警机制;二是建立诚信机制;三是加强资产管理制度化保障;四是完善小额信贷业务发展流程规范化,以上就是对于完善小额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的措施。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资产风险管理,无论是从投资者还是金融机构的角度,还是作为借贷方,都能够从中获得收益,由此可见,资产管理风险的合理规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三方最大化的实现利益增长,达到最为理想的双赢模式。更为主要的是,加强资产风险管理是实现信用合作社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于海.关于我国银行业资产风险管理问题的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3):3.

[2]彭嘉庆.积极推行资产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2004,(8):34.

篇9

(二)在效益方面的风险表现

1.固定资产闲置。导致固定资产闲置的因素很多,如在资产购置时,因为前期论证不足,决策程序不科学导致仪器设备购置后利用率低,使用效益差,甚至有的仪器设备因为采购计划实施后即面临研究方面的调整,学科带头人的调动,设备更新升级等问题,购进后就处于闲置状态,加之某些科学仪器的特定性,调配空间十分有限,从而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有的仪器设备虽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是由于管理体制和制度壁垒,难以共享,一方面影响其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重复建设,进一步加剧资产闲置。类似的现象在房产、家俱、电器等资源的调配使用上同样存在。2.固定资产流失。广义上固定资产的流失包括了固定资产遗失、损坏、侵占、闲置等,存在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本文讨论的固定资产流失问题主要针对因主观故意或过失,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造成的固有资产的非正常贬值和损失,主要存在于产权经营,店面租赁、资产处置等活动中。造成固定资产流失的原因很多,既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因素,导致决策失误,投资亏损,低价经营和资产贬值,也有主观上职务侵占、贪污造成的资产流失等。(本文来自于《北方经贸》杂志。《北方经贸》杂志简介详见)

二、固定资产安全与效益风险存在的原因分析

如上所述,影响固定资产安全与效益的因素众多,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因素。主要表现为因制度漏洞造成的决策失误和资产流失,因制度壁垒造成的资产闲置与重复建设,因责任导向造成的重安全轻效益,导致资产使用效益不足。二是管理因素。包括因责任不清、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资产遗失、损坏、侵占和闲置,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资产贬值和价值流失。三是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因具体管理者保管不当,使用者操作不当造成的资产遗失或损坏,以及因管理者、使用者主观故意造成的资产侵占和流失。

三、对策与建议

从安全与效益的角度,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应当把握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于通过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以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这仍然是当前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完善责任体系和奖惩机制,转变各级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积极引导和鼓励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这是资产管理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制度创新,完善责任体系,提升管理手段以增强安全风险防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一)加强制度创新针对当前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和效益风险,制度创新的主要方向是,一要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二要克服因决策失误导致的资产闲置和流失,三要打破制度壁垒以促进资产使用效益。因此,制度创新的侧重点在于:健全资产购置风险评估制度,完善资产购置决策程序,完善资产使用效益考核与奖惩制度,健全资产调剂处置机制。

篇10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0-02

资产管理在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资产管理工作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除了对事业单位已有的资产进行合理管理,还要进行资产评估及采购等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国家在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不断投入,这虽然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也使其面临着各种挑战,因此我国资产管理的相关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地作出调整,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从而推动我国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

1 事业单位资产概念及构成

根据财政部2012年12月5日修订通过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根据资产流动性可以划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预计在1年内(含1年)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而非流动资产是指除流动资产之外的资产。

按照价值形态进行划分可将事业单位资产分别划分为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等。

2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个别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的理解不够清楚,以至于出现责任模糊、管理不严谨等其他许多问题。其中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固定资产管理风险

固定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所拥有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不含1年),其单位价值高于所规定的要求,且在行使的环节当中仍然保持原有形式的物质资产,包括住房和建筑、特种设备、一般设备等。固定资产管理风险如下。

第一,固定资产配置风险。初步调查采购时内控制度不健全、预算资金和实际不相符、投资决策不当以及对可行性分析不到位所产生的舞弊风险;配置的情况与实际当中规定的要求不一致导致项目暂停或丢弃的风险;验收程序不合理不系统,因人为的原因导致购买建设的固定资产在接收时没有按照所签署协议所规定的质量及规格来完成正常的审查和验收,导致出现部分内容规格信息不对称、滥竽充数等现象,或者是质量不符合要求等,最终造成资产损失或者是账实不符、会计核算不规范及资产信息失真的风险。

第二,固定资产使用维护环节的风险。在固定资产使用环节对维保不够重视,从而大大缩短了固定资产的物理寿命;在使用有些资产时没有考虑经济效益,资产周转利用率也不是很高,资产的长期闲置会导致实物损耗以及相应价值的损耗;出租和出借没有形成流转记录,常用的相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的使用存在购置私有化的现象;在调拨环节没有履行相应的调拨流程以及保留相关责任人的签收记录;在保管环节对固定资产的出入库的签收手续以及责任人的制度没有严格予以执行。

第三,固定资产处置环节的风险。其主要包括资产处置方式不规范、价值不准确、资产评估不规范、审批不规范及超范围超权限处理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2.2 无形资产管理风险

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是指没有具体的实际物体为参照依托却仍旧可以为事业单位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属于事业单位资产的一个构成部分。无形资产包括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及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没有实物形态,具有排他性及独占性,能够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为事业单位提供某种权利甚至是带来相应的经济利益。

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管理,认识不到位,无严谨思想态度。而实际上,事业单位大都只重视对有形资产的审查和记录,对无形资产的关注远远不够,尤其是对于知识产权,存在管理薄弱、不合理现象,对于无形资产的评估更稀少,管理上出现各种问题。除此之外,资产管理的各类相关规章制度尚未完善,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对应的管理机构强化管理,导致无形资产面临制度缺乏、管理不到位、漏洞百出的危险形态。

2.3 长期投资管理风险

事业单位根据合法单位机构获取的,且年限高出1年(不含1年)的各个类型的股权和债权性质的投资为长期投资。目前,还有很多事业单位中有一人担任多个职务的情况,而非专业人士又缺乏相关知识以及经验,导致出现管理者又是监督者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国有资产投资的效率。具体表现为有些事业单位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然而在“非转经”收入的管理上却没有予以强化,甚至还出现不收,而是通过以支抵收和报销相关费用等来解决的现象。

2.4 流动资产管理风险

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皆为事业单位的流动资产。流动资产管理不善,最终导致资金流失严重。部分事业单位编制人员较少,所以没有设置专业的资产管理岗位,而是由其他人员兼任,由于这些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所以很可能对资产管理不熟悉或者是因为不是本职工作而忽视资产管理。不健全的管理制度造成对资产监督力度不够,从而使管理工作很难真正落实。另外,因没有清晰明确的对资金实施崔收、回收和具体详情呈告等相关责任牵制的规章制度,导致各个部门的职员之间的职责权利永远是无法分清的模糊状态,这明显对那些已经形成的清理催收极其不利,特别是各部门的相关人员在做调动时,手上的业务没有很好地完成交接,导致业务中断、暂停或丢失。

3 事业单位资产的管控措施

上文已经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风险进行了总结,在此笔者针对以上风险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以期促进事业单位不断向前发展。

3.1 固定资产管控

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风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控。

第一,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配置制度,从根本上进行严控。在固定资产采购环节遵循“决策和执行相分离”的原则,在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和对应的预算编制之间做到相互协调,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根据政府集中采购及招投标的有关准则对授权审批进行改进、加强、完善,且有计划有目的地合理划分岗位人员,落实具体工作,全面预防,避免出现不正常、不健康风险;要在固定资产实施投资决策的环节贯彻“全面调查,集体学习,专家示范”的原则,避免各类风险,例如:决策风险和技术风险的发生;在固定资产检查、接收的环节需要将重点放在严格验收标准及规范验收程序上,以防内容不符及质次价高现象的出现。

第二,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行使维修系统,对“使用”h节进行严格控制。在固定资产管理环节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其使用和维护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如果固定资产被正确使用和维护的话,就会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并可以降低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成本,从而使固定资产效益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所以在使用资产时需进行归口管理,进一步确定用户和相关托管人,并设置相应的岗位职责制度,且将其落实,以加强对岗位的培训。

第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处置制度,严谨把关“出口”。技术上的突破和实物损失,导致固定资产无法正常运转或无法达到所规定的使用要求而面临被淘汰的风险。鉴于此,对于处置过程中的固定资产需要格外重视其审核批准和评判预估两方面,以防止行使的固定资产被弃置、作废或以低廉的价格出售,最终变为私有财产私下处置的情况发生。

3.2 无形资产管控

针对事业单位设立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并匹配相关的高素质专业人员,实施对无形资产系统规范的监管。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相互协调,合理运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和单位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无形资产管理体系。此外,还包括无形资产财务、审计监督、成果考核、投资、转让及收益分配等制度管理体系,使单位无形资产的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将管理真真切切落到实处,提高调动的主动积极性,高效预防无形资产损失,充分保障其安全性。对财务方面要严格把关监控,做到有问题时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完善,保证其管理的有效性。建立无形资产核销审批制度,无形资产的核销、转让、转出,应当依照有关资产管理的规定,提交主管部门、财务部门批准,并由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注销。

3.3 长期投资管控

长期投资的管控需要遵守市场规律,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同时根据“非转经”资产的特点对“非转经”资产进行统一运营,进一步加强资产的分类管理工作,从而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另外,对于国家相关规定制度要严格执行,对于闲置资产要通过拍卖及挂牌等公开方式进行处理,这样可以提高闲置资产处置的公平性及透明度,从而提高闲置资产的使用效益。

此外,事业单位应当建立长期投资业务责任制,确定有关职能部门和岗位之间的职责权力,以保证那些办理长期投资业务的不兼容岗位之间相互独立、牵制和监控。而长期投资不相容岗位当包括:长期投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长期投资决策和实施、长期投资审批和实施处置、长期投资业绩评价与实施。事业单位应当根据长期投资类型制定相应的业务流程,明确长期投资中主要业务环节的责任人员、风险点和控制措施等。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审批文件、投资方案书、长期投资处理决议及其他文件和材料管理,确定各种文件的信息获取、存档、保管及查阅等方面的管理规则和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力。

3.4 流动资产管控

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除了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还要加强流动资产的管理。对于货币资金的管理,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实行相应的分工管理制度,从组织结构上保障资金活期的安全性。建立内部监督控制机制,将资金管理不相容的职责分开,实施一套合理的财务执行相关计划,明确责任,相互克制,充分保障资金的安全性。会计出纳之间不能兼职,不能由一个人处理货币资金流通的整个流程。会计主要负责分类账的登记、原始凭证的汇总、登记。出纳人员则负责现金收取和托管、原始凭单的储存、收据和支付记录的保存、银行发票收据的签发和流水账的登记。审计员负责定期审计收据、付款和账目,并审核定期现金支票和银行支票。会计师负责对一切收支项目的查审、核实,以及各个保管单位和单位负责人印章的保管。单位负责人专门负责审批一切的收入、支出预算、决策和各项费用。对于应收及预付款项一般不提坏账准备,需要严格控制并及时结算;预算资金和其他资金等所有公款都不准用于职工借支;各项托管货币,临时存款,应及时清算或退回,并寄往代管处,以便及时报告处理;预付单位和个别买方的储备基金,有必要考虑实际需求及压缩量,定期报告,年底所有的储备资金应当统一清算收回,下年另行拨付或借用。要做到及时催收欠款、及时入账,从而避免长期挂账,避免不能及时收回欠款而造成资金损失。

4 结 语

事业单位若想要获得比较稳定的发展,切实发挥其服务性、公益性,就需要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认清资产种类,充分分析各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规范化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资产管理的质量及效率。另外,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也要加大监督惩处的力度,从而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盟.关于加强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 (12).

[2]林婉玲.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风险及控制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20).

[3]于公.对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6).

篇11

资产管理规模持续快速扩张,已十分巨大。根据证监会副主席李超的数据,金融子行业相关资产管理规模总计约为88万亿元,由于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部分资管产品之间互相借用、产品互相嵌套、交互持有等重复计算因素,剔除后我国资产管理业务规模约为60万亿元,约为2016年GDP的80.8%。虽然与英美等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比较而言,资产管理规模占GDP的比重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从自身规模上看,国内资产管理规模已经非常巨大。我国资产管理的行业分布结构见图1。

资产管理运作存在跨界融合的特征。国内资产管理的运作存在诸多跨界操作的状况,“银行+信托”“银行+证券”“银行+信托+证券”“基金+信托”等互为通道、交互嵌套和跨界融合十分普遍,本质上形成了日益深化的综合化或混业化经营,而国内目前仍然是分业监管体系,这就导致了混业经营模式与分业监管体系的制度性错配。在这个过程中,存在部分金融机构主动跨界创新、刻意规避监管、深化跨界套利等行为,在加上监管体系自身的分业监管、监管标准以及监管执行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资产管理领域的风险逐步显性化,并且风险跨界传染的可能性大大加强,存在潜在的空间维度系统性风险。

资产管理是银行部门重要的业务延伸,显著提高了银行部门与整个金融体系的关联性。除了银行体系自身超过26万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银行体系之外的部分资产管理实际上是银行业务的延伸,部分业务是以资产管理为名、行信用业务之实,这使得国内的银行表外业务以及银行与其他金融子行业的合作仍然带有“银行的影子”,或者说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影子银行”。在资产管理发展中,银行部门的内在以及内外关联性明显提高,而关联性则是考量系统性风险及应对最为显著的一个指标。

资产管理领域的风险点

由于我国货币金融和监管环境在过去几年中相对宽松,银行、信托、保险、基金等子行业发展迅速且呈现出跨界融合发展的趋势,我国的资产管理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在该过程中,资产管理领域确实存在两大风险点。

非标准产品盛行

这实际上是非标产品与标准产品的关系问题。不管是新近的《意见》,还是此前的监管实践,对于资产管理领域中的非标准化资产投资都持审慎态度。信贷资产、信托收益权、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悉数被银监会的8号文纳入到非标准资产之中。

就监管当局较为审慎的态度和政策而言,非标资产之所以盛行,其原因更加值得注意。首先,非标产品的监管整体是弱监管状态。从监管实践的角度看,我国对于金融行业的微观监管是较为严格的,这使得我国金融体系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也基本安然渡过。但是,微观监管的趋严可能使得金融机构不得不收缩其相关业务,或者采取积极创新和主动规避的策略,非标产品就是金融机构积极主动创新的重要结果。由于金融监管的相对滞后性,使得非标产品在场外市场受到的监管相对更少,整体呈现相对较弱的监管态势,特别是国内缺乏统一的资产管理监管体系,导致了金融机构具有规避监管的空间,最后形成了非标监管相对滞后以及缺乏统一监管框架的状况。

其次,标准化产品的广度和深度不足。非标产品盛行的另一个原因是标准产品发展的问题,非标准债权的迅猛发展源于标准化的债券品种相对缺乏。在一个缺乏统一监管体系的债券市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标准化产品的供给整体是有缺陷的。比如,国债收益率曲线可能还有完善的空间,直到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我国才实现3个月期国债的滚动发行。2016年12月,我国甚至出现了国债期货跌停的情况,使得无风险资产国债变成了典型的风险资产,其中反映出的是我国债券市场的深度不够,包括无风险利率以及信用利差的市场定价机制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在监管非标产品的同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做大做好标准产品。

表外业务信用化

资产管理最为本质的特征就是表外业务,金融机构从事资产管理实际上赚的是管理费,资产管理机构本质上并不像银行表内业务一样经营风险。对于银行而言,表内业务属于间接金融,而资产管理业务属于直接金融,两个业务最为重大的影响在于对资本金以及其他微观监管指标的约束上。业务本质以及监管标准的差异使得表内表外业务出现了两个重大的趋势。

一是表内业务表外化。金融机构竞相将表内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主要目标就是规避监管,这导致了非传统信用业务的蓬勃发展。比如,国外的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相对独立,成为“平行银行体系”,而国内的影子银行很大程度上是“银行的影子”。此前十分流行的信托收益权、买入返售以至应收账款投资等业务实际上是与非传统信用业务紧密相关的。非传统信用扩张与传统信用的行政性调控是相关的,比如,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需求是十分强劲的,但是,调控之后的传统信用渠道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导致的结果就是“迂回”进行。

二是表外业务信用化。理论上,资产管理是一个专业的中间业务,不应该涉及管理主体机构的信用问题,但是,在一个信用体系不健全的金融体系中,如果不嵌入金融机构自身的信用,那么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就十分困难。为了保障业务的开展以及作为风险暴露的管控方式,资管管理主体经常(此前甚至是一直)以自身的信用来承担本应由市场决定的信用风险,承担起了不应该承担的刚性兑付责任,这个趋势的结果就是刚性兑付盛行于金融市场。该格局也使得资产管理领域更加注重收益的潜在保障和兑付的刚性保证,但同时资金使用方的信用利差可能被低估。最后的结果是资产管理机构(包括银行)从一个资产管理专业中介变为资产负债信用中介。

资产管理监管的新趋势

面对日益强大且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子行业”,金融监管当局看到了其中的风险,相关当局亦对风险进行了相应的管控,票据空转、买入返售、信托收益权等都受到了较为严格的治理。本次《意见》在资产管理的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管理中介与信用中介、投资范围与限制范围、风险防控等方面都有重大的举措,对于完善资产管理领域的监管具有重大的促进意义。

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从界定上说,资产管理业务是一个典型的直接金融范式,资产管理公司在其中主要赚取管理费。但是,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在内的部分资产管理业务都涉及到了金融机构的表内业务,比如银行表内理业务,这使得资产管理的边界被混淆。此次《意见》明确资产管理业务明确为表外业务,金融机构不得开展所谓的表内资产管理业务。

管理中介与信用中介。从本质上说,资产管理公司是一个资产管理中介。但是,在现实的运作中,资产管理公司往往成为了一个信用中介,承担了承诺保本收益、进行收益保障、刚性兑付、隐性担保等非市场化的责任。《意见》要求,当金融机构开展名为代客理财、实为承担兑付责任的资产管理业务时,要适用资本约束机制,实际上要变成一个真正的信用中介。如果是一个管理中介,那么要求严格禁止刚性兑付、禁止资金池、禁止关联交易,要求产品期限与所投资产存续期相匹配,并强化投资者适当性以及信息披露等制度的实施。

投资范围与限制范围。本次《意见》对于资产管理的投资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投资范围上,固定收益类资产、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公开发行并上市交易股票、未上市股权、金融衍生品和境外资产都被纳入了资产管理投资的“正面清单”。在限制范围上,《意见》严格要求资产管理产品对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及其收益权的投资,允许发专门产品,投资于其他非标产品,需要限额管理与禁止期限错配,逐步压缩非标资产规模。

风险管控问题。在资本约束与风险准备上,《意见》在资产管理领域的风险防控上最为重要的政策是,要求资产管理机构建立好资本约束机制,按照产品管理费统一计提10%的风险准备金。《意见》并没有对资产管理业务的资本金要求提出具体的建议,但是,根据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也将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之中,未来表外业务的资本金约束机制可能会随之出台。在杠杆倍数与集中度上,《意见》对结构化产品的杠杆做出统一限制,抑制高杠杆操作,同时,单只资管产品投资单只证券或者基金的市值不得超过该资管产品净资产的10%(私募产品除外),全部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单只证券的市值或者基金的市值不得超过该证券市值或者基金市值的10%。

从资本金监管看,我国金融体系子行业的宏观审慎管理逐步呈现出微观监管标准强化特征,特别是强调了资本金的重要性,“资本为王”的逻辑在过去几年的监管中实际上是被强化了。以资本约束来抑制金融发展的过快膨胀对于宏观审慎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工作,但是,从微观主体发展角度来说,这实际上对于金融机构未来的扩张施加了较为显著的压力。

资产管理监管未尽的任务

过去几年中,我国监管当局针对资产管理领域的风险提出了较多的应对举措,特别是2016年以来,保险、银行等监管主体都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意见或征求意见稿,此次央行主导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亦是较为及时的政策举措。但是,整体而言,对于资产管理领域的监管仍然具有较大需要完善的空间。

全面监管。一定程度上,资管管理领域的机构与监管主体进行了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但是,由于分业监管和混业经营的制度性错配,使得资产管理领域的部分业务可能未被及时纳入监管体系之中。本次《意见》明确了资产管理的范畴,这对于践行全面监管或监管全覆盖是重要的举措,有利于减少监管漏洞和监管空白。但是,分业监管和混业经营的制度性错配对于全面监管仍然是一项长期的挑战。

统一监管。资产管理几乎涉及到了国内所有的金融子行业,但是,在分业监管体系下,统一标准一直是监管体系的体制性瑕疵,各个监管主体对于资产管理的管控力度及其微观监管标准的约束都存在差异。即使在本次的《意见》中仍然可能存在微观标准不统一问题,《意见》中指出固定收益类、股票及混合类、其他类产品的杠杆倍数分别限定在3倍、1倍、2倍,对于结构化产品优先和劣后的杠杆倍数设置中固收类、股票类、其他类分别为3倍、1倍和2倍。但是,银监会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结构化安排可能持保留意见,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管理监管机制。

统一监管需要考虑到监管组织机构分工和监管目标实现的平衡,需要特别凸显功能监管。目前,我国是分业监管体系,近期内实现一个统一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可能性并不大,这就要求以“一行三会”为主的监管主体须形成一个分工合理、标准统一、协调有效的资产管理监管机制。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资产管理的功能监管。在机构监管、行业监管的基础上,需要关注功能监管,以缓释混业经营趋势和分业监管体系的制度性错配。

篇1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经过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改革历程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我国国企事业单位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与此同时,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也迎来了诸多挑战,相关部门和国企事业单位应该对其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调整策略,科学规划和统筹,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扫清路障。

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现状

当前,我国国企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日常管理的方式和相关手段并不能与经济体制环境相适应,现状可谓堪忧。

1.体制管理方面。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步伐,同时也是改革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举措。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在管理体制方面做得不够到位。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依然严重,还是存在着过多的违规操作、暗箱操作等问题,再加上市场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导致的国企事业单位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国有资产侵占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国企事业单位在对产权进行改革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结构治理不够完善问题,如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分庭抗礼、各司其职。

2.市场管理方面。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事业单位同时面临内在和外在双重风险,内在风险主要来源于是内部各种相关因素的变化;外在风险多是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涵盖了政治、自然、社会等内容。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较弱;二是对科研投入不够重视;三是人才机制还不够完善。

3.财务管理方面。国企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会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而受到影响,出现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狭甚至是蒙受损失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三点。第一,国有资产固有的盈利能力较低,有些国企事业单位在一点上的认识不够具体和充分,并没有建立起一系列的应对机制,也没有找准定位;第二,资金结构偏离合理,有些国企事业单位资金不足,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比严重失衡,甚至一直处于高负债经营阶段;第三,部分国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水平有限,在决策过程不科学、盲目投资,造成资本输出量也大大超过投资收益量。

4.道德管理方面。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市场环境下,一直存在着某些国企事业单位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利用或扭曲市场环境,经营着有违道德的活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一,委托人道德水平有限,作为初始委托人的社会公知并没有剩余索取权,缺乏对政府监督的积极性,政府部门对人的监督不够;其二,人道德水平有限,有些人会对单位资金,利用不正当手段进行索取,采购过程中收回扣现象严重。

二、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改进

鉴于国有资产管理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和风险,例如:体制风险、道德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等,并基于当今的社会属于市场经济性社会,因此国有资产管理对于一个国企事业单位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企事业单位应该在深入贯彻和落实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下,将其自身面临的内在风险和外在风险进行加以防范,以促使改革水平的提升,并使得改革成果更为明确。

1.加强体制防范力度。国家作为国企事业单位最大的股东,应该扮演服务角色,将之前过于浓厚的政治色彩和监控行政色彩尽量抹消掉,避免再出现过多干预,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必须强化董事会的管理权,并使得董事会职权得以明确化、分工化,使政府干预得以消减,从而促进董事会今后运作过程的规范化;第二,建立组织监事会、资产审计委员会等,对资产管理加强考核,使得监督职能得以有效落实,充分贯彻公司法,全面调动起人员积极性性、创造性和创新性,并注意强化董事会虽具有的监理职能。

2.加强市场防范力度。要建立起符合公司实际、进步和发展经营机制,为更好的防范来自于市场的风险提前做好准备。第一,加大科研力度,对相关费用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加强与其他单位的合作与交流;第二,建立健全创新机制,致力于打造出自身的品牌,提高竞争力;第三,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为防止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流失,国企事业单位领导应转变观念,营造出专职专人的良好氛围。

3.加强财务防范力度。国企事业单位应该将财务管理的利坏障碍及时扫清,以达到减小和规避财物损失的目的。首先,促使融资渠道多样化,全面推进高负债经营改革,常见的融资渠道包括金融租赁、外资招商、证券筹措等,通过此方法,减少国企事业单位负债率,优化结构;其次,完善财务科机制,将风险进行转移,降低坏账率,增强抗风险能力。

4.加强道德防范力度。要使得道德风险得以规避,国企当加强防控道德风险力度,可以从三方面着手,首先,增强产权革新力度,使自律机制得以形成;其次,优化宏观政策、外部竞争所面临的环境;再次,通过资本市场所特有的约束性,对经营者实施监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国企事业单位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并面临着来自于各个方面的风险,同时,也迎来了对今后管理方式做出改革的机遇。因此,我国的各个国企事业单位应该紧紧围绕体制风险、道德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的防范工作,及时制定出相关举措,建立起自身的品牌效应,提升竞争力,并加快改革脚步,以保证在不断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炳贵.广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回顾与前瞻[J].国有资产管理,2010(08).

篇13

围绕提升固定资产账卡物管理水平这一核心,基于资产管理目标、策略及计划,结合资产管理现状,引入设备生命周期费用概念,建立了以风险导向为指导以优化流程为手段的资产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基于风险管控 “一纲四目”资产管理模式,以风险防控为导向对资产管理全过程实行全面管控,以追求设备一生的寿命周期最经济作为目标。有效规避了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管风险,提升了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与精益化水平,强化资产卡片质量和资产管理流程,建立风险资产数据库和按期巡检制度,实现了账卡物一致性。

一、基于风险管控的“一纲四目”资产管理理念

(一)固定资产管理风险分析

固定资产的账卡物一致不仅包含实物信息的一致,也包括资产价值的一致。而影响账卡物一致性的主要环节有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工程管理、生产运维、资产报废。固定资产卡片及价值数据基本依赖于人工处理,受管理人员能力等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二)“一纲四目”资产管理模式

电网公司以资产全寿命周期为指标,以风险防控为导向来确定资产控制节点,通过对不一致因素以及公司经营指标的影响分析及优化,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一套制度四项标准”的资产管理方法,简称为“一纲四目”资产管理模式。

一套制度即固定资产信息标准化管理规范。该管理规范与现有固定资产相关制度区别在于更侧重固定资产实务操作,规避日常工作中的资产管理风险,是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有效补充,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强的指导性。

二、基于风险管控的“一纲四目”资产管理模式的实施办法

(一)推行固定资产标准规范,夯实基础管理

1、制订固定资产信息标准化管理规范,从制度上细化管理职责和流程分工

从卡片标准、资产新增、资产变动、资产折旧、资产减少、日常管理、资产清查七个方面对资产流程进行细化和规范,以达到卡片数据完整准确、流程规范有序、资产业务处理附件统一的目标。

2、实施设备主人制,强化生产与财务设备联动管理

设备主人制要求对安全生产设备建立设备责任体系,落实到班组及个人(简称设备主人),设备主人负责熟知巡视、维护、全面掌握设备信息及健康状况。将使用保管人和设备主人统一化实现卡片动态维护,建立卡片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卡片信息生产财务共享,在电网公司范围内实现设备数据的动态采集。

(二)推进业财融合,规范资产新增流程

1、依托转资核对表贯通工程管理,实现工程新增资产账卡物一致

电网企业设计并依托转资核对表细化各部门在工程全过程管理中的职责,有效促进物资、工程、营销、运检、财务等多部门联动,确保资产卡片与现场实物设备核对一致、价值分配准确。

2、用户资产移交工作前移至工程合同签署阶段,强化用户资产接收管控

要求在施工合同签署同时签订资产移交协议,优先接收对公司生产效益有良性影响资产,在流程遵照“验收-评估-无偿移交-送电”的程序办理固定资产接收,在转资阶段盘点核对,确保资产实物与入账价值准确。

(三)强化风险资产和资产变动流程管控,提高折旧管理水平

1、严控风险资产,建立拆分合并资产审核程序

根据资产数据对折旧的影响,建立风险资产库,分类管理各项风险资产,防止出现影响资产价值准确性的情况。严格控制拆分合并资产,强化合并拆分合并资产审核程序。

2、加强资本化日期和折旧码审核,提高折旧计提准确性

在电网企业现有的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中,资本化日期(即投运日期)和折旧码是资产折旧数据计算的最关键因素,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新增资产资本化日期与增加方式紧密挂钩;严格监控非正常折旧的固定资产;加强线路资产价值入账审核,改造转资需与拆除报废工作结合,以确保线路资产反映真实的资产情况。

(四)前移资产退出控制点,提升库存和报废效率

1、规范退役资产程序,提升库存效率

公司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国网公司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退役资产程序,提高处置效率,防范处置风险,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退役资产分三阶段办理入库,入库后退役资产与库存物资分别存放,设立明显标志,可用资产在仓库暂存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360天。

2、建立“计划-设计-施工-报废-回收”的资产报废闭环制度,防范处置风险

建立资产报废全过程的科学管控机制,工程在设计阶段应列出需拆除设备清单并与系统中数据核对一致,实现固定资产报废工作从回收无序到废旧物资均能对应到计划、对应到现场、对应到报废单的良性改变。

随着电价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国内外管理技术的进步,需要打破设备和资产管理屏障和现有的资产扁平化管理模式,今后势必在流程向进一步向采购前端推进,在技术手段上整合设备系统,实现与资产系统的实时多数据联动,同时设备资产管理三维地图化和营销数据联动化,动态展现资产实物及价值情况,为企业投资和管理导向提供更坚实的资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