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价值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企业信息化价值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企业信息化价值

篇1

通过信息化,促进企业规模经济效益,这是站在最底下的一楼看企业信息化可以期望的东西。

规模经济,是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是典型的工业经济。规模经济效益,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同一产品的产量实现单位成本的下降。

用信息化去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所需前提条件最容易得到满足。它的前提假设是,一不改变技术性质,二不涉及任何管理改变。与企业传统做法相比,从技术到管理差别最小,进入信息化的门槛最低。

坦率地说,信息技术,不是干这个用的。它的所长不在这里。当然,不等于说,信息技术不能促进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我在农村还见过,有的农民不拿冰箱冻食品,而改当鞋柜用。冰箱里当然可以放鞋,只是它的所长不是当鞋柜就是了。所谓“不改变技术性质”,就是指拿信息技术当工业技术使用,不用其所长,用其所短。举例来说,拿电脑当打字机可不可以?当然可以。它就相当于拿冰箱当鞋柜。

在规模经济型企业中,由于电脑网络在主要业务中派不上用场,一般都是在非主要业务部门使用。

我们并不一概地鼓励所有企业搞信息化。相对来说,什么样的企业可以稍缓一些搞信息化?我们认为,以规模经济效益为主的企业,主要适合通过工业生产方式来发展。你想,你的企业只生产一个不变的品种,市场大得不得了而且从来不变,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用户拉货的车好几公里排队等货,工厂开足马力,天天加班还完不成任务,我建议你,不信息化也罢。

实际上,如果是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可信息化,也可不信息化。如果你发现,你的企业,用户需求不只一个品种了,每个产品的订货批量开始变小,竞争者的产品性价比超过你,那我恭喜你,你有了上信息化第二台阶的动力了。

第二个境界:追求范围经济效益和差异经济效益

通过信息化,促进企业范围经济和差异经济的效益,这是站在二楼看企业信息化可以期望的东西。

范围经济的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范围经济通过联合生产管理,增加产品种类而实现单位成本的下降。例如:根据1998年调查,深圳市建筑、机械和纺织等传统企业中多数企业采用CAD/CAM技术后,高度重复性工业的效率提高了15倍,标准化作业的效率提高5倍,通用典型化工作的效率提高了2倍,专用和开发性设计分析的效率提高1倍以上。另据James R.LEE的研究,信息技术对建筑咨询企业单位劳动成本减少的贡献率在5%—25%之间。

差异经济通过同一产品的同一品种内部差异性的增加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或者通过多品种、高产量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例如:1997年5月,南海市政府投入350万元成立西樵纺织工艺制版服务公司,引进韩国设计的电脑工作站制版系统,使新面料从开发研制到生产成品的周期缩短为5天。营业半年,开发出新品种2000多个,其中转让成功400多个品种。

企业信息化的第二个境界,最低限度的前提假设是,一改变技术性质,二不涉及任何管理改变。

这个境界的局限在于,技术变了,管理还是老样子。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遇到技术与管理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这时候,企业信息化就需要再上台阶,进入第三个境界了。

第三个境界:加强基础管理

企业信息化前两个境界的共同特点,是定位在技术应用,共同的局限是不触及管理改革。第三个境界,是信息技术与传统管理的结合。

加强基础管理所指的“管理”,在这里特指科学管理,也就是工业化管理。以别于第四个境界的信息化管理。

企业信息化第三个境界,基本前提假设是,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二加强科学管理。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包括了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在核心业务部门的应用、产品信息和技术含量的增加等方方面面,是广义的应用。加强科学管理,是指在原有科学管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狠抓落实。它服从、服务于企业做大做强的要求,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的效益,主要定位于管理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信息化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的含义。

首先,科学管理(工业化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的理论区分标准。这种区分可以写成一本书,我个人有个高度概括的标准,就是以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为横竖坐标,看管理的微分切线斜率。凡是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变动曲线呈边际成本递增的,为科学管理;凡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变动曲线呈边际成本递减的,为信息化管理。

第二,科学管理(工业化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的实践区分标准。这种区分同样可以写成一大本操作手册,但我注意到一个关键变量,虽非充分条件,但属于必要条件。这就是看企业职能与流程的关系类型。如果企业改革以职能转变为核心,强化专业职能,一定属于工业化管理;如果企业改革以流程转变为核心,在强化职能基础上强化职能联接,(典型的是海尔经验),一定属于信息化管理。

通过信息化加强基础管理,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作为管理的新手段,强化科学管理的实施,但不改变科学管理的性质。属于用先进生产力加强和完善传统生产关系这个范围。这是一种浅层次的管理信息化。但鉴于我国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尚且不牢,加之企业上下游信息化环境不佳,因此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以加强企业内部基础管理为基础,进行管理信息化改造,是符合国情的选择。

第四个境界:实现信息化管理

以流程重组为特点的信息化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的第四个境界。它是企业的再造,是企业管理方式向扁平化方向进行的彻底变革,是对企业传统管理体系直至产权体系的伤筋动骨式的彻底改造。

并非所有企业都能服这副“猛药”。这副“猛药”一旦吃不好,不仅治不了病,还会吃死人,把企业搞垮。所以,一定要认真对照自己是否符合“吃药”的条件。

企业信息化第四个境界假设的前提,一是信息技术变革,二是管理体制包括整个企业体制的信息化改革。它的特点是,不仅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而且管理发生了根本上的改变。所谓“根本上的改变”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科学管理时,信息技术只是工具性的,信息化管理的效果还是局部的、战术性的。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信息化管理时,信息技术不光是工具,而且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体现,因此不再是工具性的,而变为实质性的了;管理的变化,体现在体制上,而非仅限在应用上,产生了由“用”向“体”的质变。

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实行信息化管理,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效益。这个效益不是仅仅体现在效率上,而是体现在效能上,即体现在效率与成本之比的变化率的趋向上。

第五个境界:完成从做大做强,到做活的转变

企业信息化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企业信息化带来的最高价值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做活。

篇2

据2010年统计,中国中、小企业总数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承担了中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在繁荣经济、推动创新、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成果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也由于现代化大发展和集约生产方式的需要,企业在不断追求高性能信息产品的同时也必须兼顾资本的投入,争取实现高产出低投入。

云计算应用时代的到来,逐渐取代了传统企业的信息化格局,也由于"云"灵活的服务模式和节能环保的理念而备受中、小企业青睐。本文将针对中、小企业用户从云计算的功能、性能、资本节约以及信息安全等诸多方面来阐述云应用对于企业信息化的意义与价值。

1.云技术简介:

1.1概念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转给用户。应用这项技术,云计算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处理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量,提供和"超级计算机"相当速度的计算服务,它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云计算系统运用了许多技术,其中以编程模型、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存储技术、虚拟化技术、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最为关键。

云计算的原理是将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一部分功能剥离出来,通过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及虚拟化技术,把IT软硬件资源构筑成了一个资源池,再加上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存储虚拟化技术,放在一个或多个数据中心里联合运营,为用户提供实时监控和快速调配资源,终端用户只要连接于互联网便可使用云终端的任何资源。[1]云计算还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

1.2云计算服务方式

云计算以XaaS为目标,其服务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即以服务形式提供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硬件,PaaS(平台即服务)即以服务形式将应用程序开发部署平台提供给第三方开发人员,SaaS(软件即服务)即通过浏览器将应用程序以服务形式提供给用户。其中SaaS形式为云计算提供商最主要的经营模式。

2.云计算对企业信息化的价值体现

加入云计算应用的企业实现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网络接入设备的前提下即可使用超级计算机的理想,并且全面推动了高性能、低成本、低耗能、全方位的企业生产模式。中、小型企业可以按需租用云计算产品及服务,并合理调配云资源,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缩短了信息化建设周期。

2.1功能强大

(1)合理配置软硬件资源

纵观我国中、小企业资金少、技术设备落后、人才分散、竞争激烈的现状,需要为企业提供投资小、设备先进完善、维护简便、计算速度快的硬件设施,才能够着实为企业带来效益。云计算中IaaS服务正是实现了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只收取低廉的租金即可使用"超级计算机",并享受管理和维护的梦想。例如Amazon Web服务,IBM的BlueCloud(蓝云)等均是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出租,它将内存、I/O设备、存储和计算能力整合成一个虚拟的资源池为整个业界提供所需要的存储资源和虚拟化服务器等服务,这是一种托管型硬件方式。而用户只需使用低成本硬件或云终端设备(1)连接因特网,无需更新换代,这样一来不仅大大降低了用户在硬件上的开销,而且也由于集群服务器的高级硬件性能超越了以往企业的硬件设备,从而使企业获得一举两得的收益。

SaaS服务提供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用户可以通过与云计算提供商协商的方式来定制软件,并根据定制软件的数量、使用时长等等因素进行付费,而这一切的软件应用程序只需要用户打开浏览器即可使用。用户不用支付软件许可费用,不需要购买操作系统、也不需要承担IT维护部门开支。企业也可以向提供商提出个性化需求,通过整合自己的资源,有针对性地租用并集成云中的软件,来为企业打造一个更加实用、高效的企业信息化平台。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SaaS是低投入,高技术的最佳应用。目前,Salesforce.com是提供这类服务最有名的公司,Google Doc, Google Apps和Zoho Office也属于这类服务。

PaaS把开发环境作为一种服务来提供,是一种分布式平台服务。厂商提供开发环境、服务器平台、硬件资源等服务给客户,用户在其平台基础上定制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以Google App Engine为例,它是一个由python应用服务器群、BigTable数据库及GFS组成的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一体化主机服务器及可自动升级的在线应用服务。用户编写应用程序并在Google的基础架构上运行就可以为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Google提供应用运行及维护所需要的平台资源。

(2)简单易用,界面友好

即使是Windows操作系统,也需要用户有一定的软件操作技能和IT知识,至少在系统崩溃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会重装系统,还需要学会安装各种驱动程序及软件。而"云计算"则进一步降低用户使用软件和IT的"门槛",因为一切的安装、维护和管理都由云计算提供商来提供,用户只需要使用就可以了。云计算还提供了友好的客户操作界面,通常用户只需要登陆浏览器就可以像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一样的使用里面的应用软件了,可以说只要会上网就可以了。甚至我们还可以使用更简便的触摸式平板电脑,通过联网来实现云操作。

(3)云计算为企业定制ERP

ERP软件是企业信息化最关键的要素,通常企业以传统模式定制ERP,例如,一个千人左右的中型民营企业上ERP,按照传统项目方式,企业必须要经历以下步骤:立项、ERP功能演示、市场调研、招、投标、编写需求说明书、定制方案、购买设备、购买软件、定制开发、现场实施、定期维护升级等诸多环节,这个周期至少需要一年半载。传统ERP定制效率低下的原因有三,第一是传统的ERP属于C/S结构的软件产品,所以部署起来麻烦,也由于技术原因ERP厂商可能无法提供 在线试用,第二是客户担心上当受骗,从而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增加选型、招标等环节以求安全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而该云计算ERP的产生可以使企业每年只花费20000多元,就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ERP服务,而这些钱恰恰只相当于传统ERP项目硬件设备的电费(其中包括:2台24小时运行的服务器、磁盘阵列、UPS、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网络检测设备、空调,企业的服务器端相关设备的总功耗在4000瓦以上),以目前的商业电价计算,一年就电费这一项要超过30000元

篇3

一、引言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1月颁布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中明确规定两化融合的目标是推动企业围绕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随着企业信息化过程的推进,信息化的绩效愈来愈受人关注,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评估其绩效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然而由于信息化绩效具有长期性、无形性、间接性的特点,在短期内给企业经营带来的效果很难显现并且很难全面衡量,因此,在理论界尚未形成评价信息化绩效的统一标准。本文围绕上述目标,应用价值链理论构建企业的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力求在评价企业信息化绩效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价值链理论是由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他认为企业是由资源和能力组成的,具体而又相互分离的价值活动是企业竞争优势产生的源泉,这些具体的价值活动包括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分为内部后勤、生产运作、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和外部后勤,辅助活动分为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技术开发、采购,这些活动相互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共同促进企业价值的产生。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目标是希望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得管理和流程运行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以使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以支持设计、生产、管理集成一体化的企业运作。因此,将价值链理论应用到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当中,不仅可以评价企业实施信息化以后内部业务的协同能力、各种内部资源的共享能力和使用效率,还可以评价企业与外部的协作效率,使企业认识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到提升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正确途径。

二、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有关企业信息化绩效的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张晶、黄京华根据资源理论,将企业的资源划分为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源、IT关系能力和IT战略能力,提出了IT价值综合模型;张军玲(2013)结合平衡计分卡和绩效棱柱思想构建了包括财务、客户、内部过程、发展潜力、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再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信息化实施情况进行评价;陈宪宇(2010)以平衡计分卡为原则构建了企业的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网络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法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后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程翠凤(2010)根据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构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王玉红(2014)以平衡计分卡理论为基础,从信息化战略、信息化客户、信息化流程、信息化发展四个角度来构建信息化指标模型;游南海(2005)依据价值链理论,从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物流、研究与开发、生产、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七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胥洪娥等(2013)以企业信息化能力和价值链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包括基础建设、人力资源、战略、应用状况、安全、效益指数等在内的信息化绩效基本指标;刘荣坤(2011)从信息化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建立企业信息化的绩效评价指标,并结合实例验证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综上,目前的研究多基于资源理论角度、平衡计分卡角度和价值链角度来评价企业信息化绩效。但是,这些角度都有自身的缺点,资源理论注重资源的投入和产出而忽略了过程指标;平衡计分卡包含了过程指标,却不能反映需改进的生产运营环节;以价值链角度评价企业信息化绩效可以弥补以上两种方法的缺陷,但已有研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大多注重企业信息建设水平,而不是信息化的实际绩效,也没有系统地根据波特价值链理论从价值链上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的角度来研究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文基于价值链上九种活动来构建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基于价值链的信息化绩效产生机理分析

(一)企业信息化绩效的内涵和特征

企业信息化绩效是指企业在应用信息资源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效益。实行信息化可以优化企业价值链上的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的流程,降低成本;优化企业的管理活动,提升管理水平;企业各种能力的提升也会形成协同效应,改进企业的绩效。信息化绩效与一般绩效相比有显著的特点:

1.间接性。信息化为企业价值链搭建基础平台,通过对企业的基本活动和辅活动的支持和改造而增加企业价值。

2.长期性。信息化在企业内的价值增值转化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企业实施信息化之后,它的绩效在短时期内很难发挥出来。

3.广泛性和无形性。信息化在企业中影响很大,涉及到价值链的各个方面,同时它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多是无形的,例如管理能力的提升、竞争力的增强等,因此不能仅仅用财务指标对其进行评价。

(二)信息化绩效产生机理分析

首先,企业投资于信息基础设施,使企业内部注入信息化要素,之后再经过企业信息部门的加工处理后,形成不同的信息系统,转化为企业的信息化资产,完成信息化的第一次增值;其次,这些企业信息化资产作用于企业价值链上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对这些活动进行合理优化并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实现信息化的第二次增值;最后,信息化要素转化为生产力要素,通过价值链的分解、重构、整合和集成,优化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生产率,增强竞争力,实现价值增加。参照丁新超(2008)的观点,结合一般企业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链上的九种活动,本文提出企业信息化绩效产生的过程,如图1所示。

信息化会影响企业价值链中的九种活动,同时这些价值活动也在创造和使用信息,信息化对企业价值链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提高价值链的效率,增强价值链的适应性

信息化使价值活动各环节的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实现资源的节约,从而降低成本,使企业以低成本提供更高的价值。同时,信息技术使企业的信息渠道更加顺畅,能够对客户需求、市场信息、宏观环境等外部因素作出及时的应对,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2.延伸企业的价值链

信息技术的实施使企业内部价值链各活动之间以及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联系得到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也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协同合作的伙伴关系,使企业内部价值链向其上、下游企业延伸,形成产业价值链。

3.优化价值链上的各项价值活动

企业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价值链的各环节中,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了各环节效率,从而达到优化的目的。对各具体价值活动优化如表1所示。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信息化对企业价值链的影响分析,应用价值链理论,以价值链上九种活动为基础,同时考虑企业价值链与企业外部之间的联系以及各具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构建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总的来说,依据价值链的思想,以价值链上九种活动为框架进行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能够较完整地从不同角度分析企业信息化绩效,这也是价值链理论的优越性所决定的。这一评价体系既衡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注重评价信息化对企业产生多少实实在在的价值。

五、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在建立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之后,为了使评价更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还必须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即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由于评价指标中既有定量评价指标也有定性评价指标,而层次分析法对于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评价较为适合,因此本文对专家进行调查问卷,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

(一)指标权重的计算

首先,把企业的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划分成三层,包括目标层(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准则层(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技术开发和采购);指标层(具体评价指标)。根据专家打分结果,采用9级标度法对判断矩阵进行赋值,得到以下两个矩阵。

准则层对于目标层的判断矩阵A:

A=■

指标层对准则层的判断矩阵B: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在此基础上利用yaahp软件计算各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二)一致性检验

利用yaahp软件检验一致性,得到准则层一致性指标C.R.=0.0093,指标层的一致性指标C.R.分别为0、0.0039、0.0088、0.0088、0、0.0817、0.0176、0、0.0176,均符合一致性检验的要求。

结 论

本文基于价值链的思想,从信息化对企业价值链影响机理的角度构建了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企业价值增值和信息化结合在一起。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从权重分析可知自动控制柔性程度、产品成本降低率、准时交货率、客户满意度和内部信息共享能力是影响企业信息化绩效的重要指标,权重都超过了0.05,因此企业想要提高信息化绩效,就要从这几个方面努力。目前,信息化绩效的评价理论与方法在学术界尚未形成普遍认可的成熟体系,在实践中的成果也很少见,因此本文也只是一种研究尝试,提出的指标体系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企业所在行业、所处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对指标体系的内容进行分解提炼,对指标的权重进行适当的修改。

【参考文献】

[1]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S].2014.

[2] Tom McGuffog.The Obligation to keep Value Chain Management Simple and Standard[J].Supply Chain Management,1997,2(4):124-133.

[3] 杨定泉.信息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J].会计之友,2011(6):45-47.

[4] 张晶,黄京华,高皓.基于资源观的企业IT价值综合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2):130-136.

[5] 张军玲.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3(3):86-88.

[6] 陈宪宇.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6):90-92.

[7] 程翠凤.基于BSC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0(7):23-26.

[8] 王玉红,赵斌.信息化绩效评估模型构建与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4(10):43-46.

[9] 游南海.基于价值链模型的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篇4

云计算应用时代的到来,逐渐取代了传统企业的信息化格局,也由于“云”灵活的服务模式和节能环保的理念而备受中、小企业青睐。本文将针对中、小企业用户从云计算的功能、性能、资本节约以及信息安全等诸多方面来阐述云应用对于企业信息化的意义与价值。

1 云计算简介

1.1 概念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转给用户。透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它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云计算系统运用了许多技术,其中以编程模型、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存储技术、虚拟化技术、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最为关键。

云计算的原理是将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一部分功能剥离出来,通过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及虚拟化技术,把IT软硬件资源构筑成了一个资源池,再加上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存储虚拟化技术,放在一个或多个数据中心里联合运营,为用户提供实时监控和快速调配资源,终端用户不必担心所使用的计算技术和接入的方式等,都能够依靠网络连接起来的硬件平台的计算能力来实施多种应用[1]。

1.2 云计算服务方式

云计算以XaaS为目标,其服务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即以服务形式提供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硬件,PaaS(平台即服务)即以服务形式将应用程序开发部署平台提供给第三方开发人员,SaaS(软件即服务)即通过浏览器将应用程序以服务形式提供给用户。其中SaaS形式为云计算提供商最主要的经营模式。

2 云计算对企业信息化的价值体现

加入云计算应用的企业实现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网络接入设备的前提下即可使用超级计算机的理想,并且全面推动了高性能、低成本、低耗能、全方位的企业生产模式。中、小型企业可以按需租用云计算产品及服务,并合理调配云资源,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缩短了信息化建设周期。

2.1 功能强大

2.1.1 合理配置软硬件资源。云计算中IaaS服务实现了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只收取低廉的租金即可使用超级计算机,并提供维护管理的梦想。例如Amazon Web服务,IBM的BlueCloud(蓝云)等均是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出租,它将内存、I/O设备、存储和计算能力整合成一个虚拟的资源池为整个业界提供所需要的存储资源和虚拟化服务器等服务,这是一种托管型硬件方式。而用户只需使用低成本硬件或云终端设备连接因特网,无需更新换代,这样一来不仅大大降低了用户在硬件上的开销,而且也由于集群服务器的高级硬件性能超越了以往企业的硬件设备,从而使企业获得一举两得的收益。

SaaS服务提供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用户根据需求通过互联网向厂商订购应用软件服务,服务提供商根据客户所定软件的数量、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收费,并且通过浏览器向客户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不用支付软件许可费用,不需要购买操作系统、也不需要承担IT维护部门开支。企业也可以向提供商提出个性化需求,通过整合自己的资源,有针对性地租用并集成云中的软件,来为企业打造一个更加实用、高效的企业信息化平台。对于小型企业来说,SaaS是采用先进技术的最好途径。

PaaS把开发环境作为一种服务来提供,是一种分布式平台服务,厂商提供开发环境、服务器平台、硬件资源等服务给客户,用户在其平台基础上定制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以Google App Engine为例,它是一个由python应用服务器群、BigTable数据库及GFS组成的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一体化主机服务器及可自动升级的在线应用服务。

2.1.2 简单易用,界面友好。即使是Windows操作系统,也需要用户有一定的软件操作技能和IT知识,至少在系统崩溃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会重装系统,还需要学会安装各种驱动程序及软件。而“云计算”则进一步降低用户使用软件和IT的“门槛”,因为一切的安装、维护和管理都由云计算提供商来提供,用户只需要使用就可以了。云计算还提供了友好的客户操作界面,通常用户只需要登陆浏览器就可以像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一样的使用里面的应用软件了,可以说只要会上网就可以了。甚至我们还可以使用更简便的触摸式平板电脑,通过联网来实现云操作。

2.1.3 云计算为企业定制ERP。云计算ERP软件继承了SaaS、开源软件把软件当服务的特性,让客户通过网络得到ERP服务,只需安装有浏览器的任何上网设备就可以使用高性能、功能集成、安全可靠、价格低廉的ERP软件。客户即使有定制需求,云计算ERP也可以提供在线网络定制以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商通过SaaS和PaaS服务对软件进行集成和扩充,便可很快向客户交付软件,而用户即可使用所见即所得的ERP软件,如果满意可以租用,否则可以可以提出新的想法和云供应商协调解决。

2.2 节约环保

企业信息化成本主要包含:人力成本、资金成本、时间成本、使用成本、环境成本。云计算的出现避免了用户在本地建设、运行和维护价格昂贵的计算系统的费用,通过支付低廉的服务费用,就可以完成在本地需耗费巨大的计算或处理任务,提供月租、订阅或当次付费的收费模式。低成本是云计算的一个显著特点。[2]云计算的环境成本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

2.3 云计算的相对可靠性及安全性

云计算技术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云计算比本地计算机可靠。云计算系统的平台管理技术能够使大量的服务器协同工作,方便的进行业务部署和开通,快速发现和恢复系统故障,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手段实现大规模系统的可靠运营。在云技术出现之前,如果电脑丢失或硬件损坏会让你的数据泄露或丢失,而利用云技术,你的数据将妥善保管在“云端”,不但避免不慎丢失,还能够方便地随时通过多个设备找到你存储的信息。

3 结论

云计算的应用使中型企业信息化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从“帮助企业管理”变成了“帮助企业经营”企业只需购买云计算服务,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软件服务成本、缩短信息化建设周期,还可大大减少企业运维成本。云计算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发电厂,为中型企业注入信息化的能量却只收取微薄的租赁费用。云应用技术无论是在功能上和性能上相对传统的企业信息化模式都将是一场革命性的超越,对于企业集约化的生产模式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晗.云计算对高校信息化的影响[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9(2):50-54.

[2]李莉,廖剑伟,欧灵.云计算初探[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12):4419-4426.

篇5

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提高经济增长,最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经营等多个环节中利用信息技术,并培养信息人才,完善信息服务,来加速建设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在当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每个阶段的重点与策略,都同整个企业的发展紧密对应。企业的建设初期,企业主要是以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益为主要目标,如果企业运用信息技术中的电算化,就能很好的实现这一目标。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发展时期的目标,如果企业在这一阶段能很好的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人才,这些都有助于企业掌握自己、对手以及市场的信息,因而有助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最终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由此来看,企业的信息化对企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价值链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提出的,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它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价值链来表明。”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了,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在当下,企业不可能独立的存在于现代经济环境中,企业为了自身的不断发展,往往要进入其供应商、分销商和顾客的价值链中寻求竞争的优势,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设计、生产、经营、销售等过程的整个价值链系统中。因此,如果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要为企业的价值链系统不断的增值。此外,企业价值系统是企业内外经济活动组成的系统,并不是各个简单活动的组合。在企业内部,企业的基本活动与企业的辅助活动相互交叉,以此来影响价值链的增值和价值的创造;在企业的外部,企业与其供应商、销售商和顾客关系密切,共同组成更大的价值系统。

二、信息化下企业价值链的特点

1.价值链是增值链

价值链是商品从采购到加工再到销售,从而达到不断增加其市场价值的增值过程。因此,价值链的本质就是增值链。价值链上每一环节增值与否、增值的大小都将会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以,企业要增加竞争力,就应尽量消除无效劳动,在价值链上的每一环节做到价值增值。

传统的供应链只实现了本企业的增值,而信息化下的价值链是将与企业相关的供应商、企业的生产部门以及销售商组合成一个产业链,构成一个动态的、虚拟的网络,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降低企业成本,在整个价值链系统中实现合理的增值,最终加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2.价值链是以消费者为导向

随着信息技术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企业的消费市场也在不断的变化。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把商品销售给消费者创造商品价值,企业从中获利的一个过程。因此,企业的价值链的出发点应从消费者开始,企业要了解消费市场的需求。只有企业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企业才能实现其价值,创造企业利润。

在传统价值链中,企业生产出商品,消费者只能购买企业生产的产品,消费者以企业为中心。在信息化时代,企业的价值链是完全颠倒的,企业以消费者为中心,企业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供消费者挑选。由此以来,企业就需要掌握大量消费者的信息,企业就需要依靠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中不断使价值链增值。

三、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企业价值链的创建

1.采用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能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在信息时代下,企业能否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对企业自身的生产管理进行及时的反应和调整,对企业抢占市场而言至关重要。建立信息化管理有助于企业能够及时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并迅速作出相对应的决策。

信息化管理有助于企业整合其价值链。传统的信息流只是企业内部的,企业外部的信息相对封闭。信息化管理拓展了企业的内外部信息流,使得信息遍布价值链的各个角落,使企业的供应商、企业的生产部门和消费者之间的商业信息进行共享,最终使企业获得更多利润,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2.建立以消费者为主导的价值链

在企业价值链中,消费者是最重要的资源。因此,企业应该向管理其他资源一样对消费者进行管理,做到像了解企业商品一样了解消费者。这样有助于企业知道市场的需求是什么,需求量是多少。

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其本质就是在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形成的综合能力。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体现在两方面:降低消费者成本和增加消费者效益。如何能做到以上两点主要取决于企业价值链与消费者价值链之间的各种可能的联系。在传统情况下,企业希望多的利润,而消费者希望降低价格。如果可以让关键的信息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共享,那么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就由原来的“一方受益,一方受损,”转变为“双赢”的局面。这样,既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同时也使企业获利和消费者的双方获利。

3.实施价值链的信息化

实施价值链的信息化不但要有与之适应的企业文化,还需要有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以及信息化人才,这是推动价值链信息化的保障。价值链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在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应建立信息系统在财务、采购、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指标体系,并进行监控,及时进行调整优化,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整个价值链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优化企业经营管理过程,提高企业效益的能力,而信息化的管理是一个能使企业迅速提高竞争力的好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篇6

(一)、建立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原则

1、科学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任何指标体系都应该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科学性是制定指标体系的最基本的原则,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依据的是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的有关理论。同时,企业信息化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就要把企业信息化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通过系统层次划分,对企业信息化的整体结构、特点有比较透彻的认识,而且可以在具体的比较中,针对每个项目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2、代表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指标体系应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指标所组成的统一整体。构成指标体系的指标,应该能够简化那些反映复杂现象的信息,既可以是直接从原始数据中得来的,用以反映子系统的特征,也可以在对基本指标的抽象和总结的基础上,用“比”、“度”等表示指标,用以说明指标子系统的内在联系。描述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因素很多,而作为系统化的指标体系并非越庞大越好,因此要在众多可用指标中筛选具有代表性、灵活性的主导指标。

3、可比性与导向性相结合

通过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是设计指标体系和实际运作中的重要环节,选用指标时要将不可比因素转化为可比因素,并保证指标口径的一致性,使指标体系不仅能进行企业间横向比较,而且可以针对某企业进行某一时间序列上的纵向比较,以利于对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探索,从而充分发挥指标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的引导和导向作用,促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尽快缩小与国际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差距。

(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1、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是在任何评价中都需要首先确定的,即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评价”的问题。通用企业标准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目标是反映和解析通用企业标准总体的信息化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为政府进行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并指导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

2、评价思路

评价思路是要回答“如何评价”这个问题。评价思路是在评价目标的指引下,对评价工作的主体、内容、方法和具体步骤进行整体选择和设计。在整个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评价思路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后续工作的方向和开展重点。

3、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就是回答“谁评价”的问题。在对企业信息化工程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评价的主体应该是相关评价部门,目前信息化工作的评价主体为政府部门或其委托的第三方机构。评价主体提出评价目标,在评价目标的指导下制定评价思路与评价方法,依据评价标准撰写评价报告。

4、评价客体

评价的客体即评价的对象,它回答的是“评价什么”的问题。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化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所以评价客体为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

5、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是在评价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如何评价”这个问题。评价方法是进行评价的工具,包括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调查数据。其中,利用调查数据可以反馈优化评价指标与体系权重,同时还可以利用数据从客观上来确定权重。

6、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要回答的是“评价结果是什么”的问题。评价报告是根据具体的报告要求与目的,有侧重地对分析的内容与过程进行撰写并依据评价标准作出评价结论。评价报告不仅是对评价结果的描述,也是对整个评价工作的总结。

二、建立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从指标体系内容上看,大多数指标体系都包括以下几项一级指标:战略地位、基础设施、应用状况、人力资源、信息安全、效益指数等。但不同组织信息化水平评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企业信息化评级指标体系中,强调经济效益的指标项目较多。

(一)、战略地位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信息化是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因此,企业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是影响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企业信息化规划和开发管理由战略规划的前瞻性与连续性、信息系统的经济性、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和信息管理的标准化4个子指标来反映。

(二)、应用情况

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情况是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核心内容。其考核指标有办公自动化、设计和生产的信息化程度、管理的信息化程度、网络营销及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集成。

(三)、人力资源

人才是企业的根本,更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企业信息化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人及其素质。企业的领导、技术人员以及业务人员都要在信息化过程中不断学习信息技术以及新的管理理念,及时转变观念以适应信息化进程。其考核指标有掌握IT应用技术人员比率、信息化人才培训制度、受信息化培训人员比率。

(四)、安全措施

信息化给企业信息的传输、获取与挖掘带来极大的方便,但也给企业的数据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企业的营销资源、技术信息等商业机密随时面临泄露的危险,所以做好信息化安全措施是企业信息化得以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保证。其考核指标有信息化安全资金投入占信息化投入总额比、物理隔离与软件监测、自动恢复系统、安全规章制度。

三、企业信息化体系评价方法

(一)、 专家评价法

专家评价法主要用于那些难以数量化的客体的评价,该方法主要依靠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评价的准确程度取决于专家的阅历和知识水平,以及专家评价的具体组织方式方法。常用的专家评价法有专家会议法、听众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Delphi)法等。

(二)、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经济评价是对已选出的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所作的分析评价,其基本的要求是在一定环境下,使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达到最大或达到合理,并以经济评价的结果检验和确定某一技术方案。常用经济评价方法有投资回收期法、投资收益率法、净现值(NPV)法、净年值(NAV)法、内部收益率(IRR)法、财务评价法、费用―效益(效能)评价法、国民经济评价法等。

(三)、系统评价方法

从理论上讲,任何评价都可作为系统评价。系统评价具有综合性、整体性、优化性等特点,与之相应的评价方法技术也就必然具有类似的特点,由此使系统评价方法技术既繁多又无统一固定的范式。面对形形的各种系统,其评价方法技术的运用必须遵循具体系统具体分析选择的思想方法,最常用的系统评价方法技术有关联矩阵法(RMM)、关联树法(PATTERN法)、层次分析法(AHP法)、模糊评价法、功率系数法、可能满足度法、费用效益分析法、计算机模拟评价等。

四、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以企业信息化指标、指标权重设计、评价方法为主要组成部分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研究工作完成后,需要采集数据。评价信息的采集,就是评价者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全面地和准确地采集评价信息,是信息化评价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直接指标的研究需要投入大量人、财、物,而间接指标较易获取,可操作性强,因此后者常常被作为指标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研究中,指标数据可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深入目标单位调研、专家打分、调用日常统计资料等渠道获取。

五、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没有人能准确预测今后信息化方面的变化。用来反映信息化特征的指标体系必须不断地动态更新,为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提供一种科学、实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篇7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6. 041

    [中图分类号] F2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6- 0070- 02

    1 前 言

    现代企业得到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企业的网络规模日益扩大,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得到普及,信息技术更加大范围地影响企业的发展。为适应新时期特殊的经营环境,企业只有不断地引进新思想,改变经营模式,改革管理战略[1]。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的管理、文化、战略、结构、业务以及成员影响非常直接,信息技术对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担当着媒介的作用。信息化的管理不仅让现代企业的经营风险得到降低,还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2 信息化技术推动企业管理的革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出现较大的变动,其中管理理念、部门结构、管理措施、营销模式等等都出现较大的变动。信息化技术有力地推动企业管理的革新。

    2.1 革新企业的战略目标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的时空观念出现较大的变动,通过信息技术,人们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国家及地方之间的时空界限逐渐变得模糊,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从单一的区域竞争转向全球化的竞争,企业不仅可以在自身区域内进行资源的配置,而且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在世界其他地方进行资源的配置,占领世界市场,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企业的战略目标从区域竞争转向全球化竞争,其产品质量与服务也逐渐国际化。信息化技术在革新企业战略目标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出现跨地区及跨国界发展,信息的流动为企业提供巨大的商机,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应用,为企业提供巨大的商机,大大缩短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距离。企业通过信息技术,探索出新的发展思路、新的技术以及新的工艺等等,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对企业市场的开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革新企业的管理模式

    管理属于模糊性的概念,其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在信息化时代,如何管理才能真正地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是企业每一个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必须面临的问题。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主要为人为管理,人为管理不仅效率不高,而且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有效地改善人为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简化人为管理的操作程序,同时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使企业由人为管理转向信息化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涉及的内容复杂、繁多,因此难以进行科学的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出现,对简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着重要作用,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3 企业中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企业信息化管理指企业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深度开发信息资源,进行资源的综合分析和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生产、服务、经营、决策的效率水平,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在信息技术现代化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今天, 企业生存压力以及竞争环境有着根本性的变化,企业如果想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打败,就应该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因此,企业要想得到强大的竞争优势关键就是采用信息化管理。 企业不仅应该建立内部网络,让成员共享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组织运行的高效性,还应该连接外部网络,通过互联网络迅速获得广泛的信息资源。企业信息化管理采用大量有益的信息技术,企业的资金、信息、物资、人员的统一管理得到了大大的改进。传统的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所造成的局势,引发了企业管理根本的彻底的变革,信息化管理促使企业不断改变管理方法,提高了企业竞争力,使企业拥有更强的生命力。 4 信息化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意义 企业应用信息化管理对处理信息的效率得到非常大的提高。计算机处理信息能力十分迅速企业在管理上借助了这个能力,不仅加快处理信息的速度,减少工作时间,还提高了工作效率。效率的提高对提升企业管理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管理信息化对企业管理具有统一集

    成的作用。完善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使企业领导就算足不出户也可以对公司的信息和世界各地的信息进行掌握。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公司的日常工作安排以及各项交易的正常进行。企业信息管理的统一集成作用不仅可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而且可以让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更加有效化和科学化。企业采用信息化管理更是大大提高了企业信息的利用价值。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明显提高。企业管理者逐渐认识到企业的信息资源和数据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资产,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建立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的作用,有效整合利用企业管理信息,可以保障企业管理信息得到最大的利用价值。

    5 企业信息化管理中提高整体竞争力的方法

    5.1 降低采购的成本

    通常而言,企业的采购成本占开支比重的50%以上,由此一来,不但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同时也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步缩小。①企业想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之下,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就必须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条件之下,降低采购的成本,并进一步强化采购的环节,确保按时按质交货,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在实现信息的管理基础之上,按照物资的采购类别以及金额,对采购物品进行分权管理、将企业中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员的职责明确化,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失误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②实行信息化管理,操作者只需通过电脑进行物价的查询、收集货物的品种质量及价格信息等,并可以从中及时地了解采购物资的实际价格与变动价格,确保了采购的麻烦,省时间,比较方便。③还可以使采购的成本大大降低,整个物资的采购过程中,采购的环节是处在财务、质检、生产、计划、审计等多个部门的有效监控之下进行的,因此,可以避免个人采购中的资金挪用、虚报价格等问题,使企业采购的过程实现透明化及公开化,真正降低了采购的成本[3]。   5.2 有效减少企业的决策成本

    企业以往的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的节约开支为目的进行的。因此,可以有效地从降低企业的成本或者是部分费用入手,使企业的决策成本能有所降低、有所节省。企业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之后,从总体的角度而言,管理的关键及重心已经从企业的内部逐渐转向企业的外部,并从重生产管理向重经营、重决策管理方面过渡,这样一来,探讨分析企业的各类决策成本问题,无疑变成了企业成本当中的关键内容。此外,和成本管理有关的指标,也发生了变化,并由原先的对产品的服务、生产以及制造的过程,逐步过度到产品市场的不同需求分析环节上、发展到产品设计、以及相关的态势分析方面,最后再到不断提高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上。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技术,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进行有效、及时的管理,加强产品的质量含量及其竞争力,提高市场份额,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知名度。最后,还可以有效避免因为决策的失误,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准确地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今后的经济效益打下牢固的基础。

    5.3 从管理成本中挖掘竞争优势

    企业的信息技术内容涉及较广,其应用范围包括企业日常的经济活动,因此,企业的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经营全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挖掘企业的潜在优势,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可以从企业的信息技术方面入手[4],可以利用计算机的辅助设计以及制造技术,有效地使企业的产品设计成本与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还可较好地对现有的产品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的修改、或者是进行开发,使产品的功能更加完善。除此之外,管理过程中的柔性制造技术,不但减少了企业的库存量,而且还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加上电子商务的普及,也使得交易的成本下降,进而形成企业的成本优势,最后企业可将竞争的优势提高,不断创造新的利润及竞争空间,为今后的发展获得更大的优势。

    主要参考文献

    [1] 魏涛. 加强信息化管理 提升企业竞争力[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篇8

0引言

电力行业是国内应用信息技术较早的行业之一,先后经历了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等建设阶段。目前,电力信息化呈现出基础设施齐备、数据庞杂、应用广泛等特点,已从量化范畴提升到质的高度。对电力企业进行有效的信息化评价和管理,是提升信息化水平和实现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如何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来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何种指标来科学评价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这是当前电力行业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而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正式。通过构建科学、实用、有效的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采用具有学习、记忆、归纳、容错及自学习、自适应能力的BP神经网络算法,科学、有效、客观地评价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有利于规范和完善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电力信息化健康,快速地发展。

1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1建立的原则

(1)简明科学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明确反映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高低与指标间的关系,避免无关的指标列入,指标体系的大小也应适宜。若评价指标体系过大、指标层次过多、指标过细,则势必将评价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细小问题上;而若评价指标体系过小、指标层次过少、指标过粗,则不能充分反映和评价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整体设计与使用情况。

(2)公正合理原则。即评价指标应能客观、公正、合理地体现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动态性。

(3)易于操作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应具有可操作性,指标含义明确、可靠,数据易于收集,可供不了解指标体系建立过程的人员进行操作与应用。

(4)以定量指标为主,辅以一定的定性指标。评价指标尽可能以定量指标为主,但全部采用定量指标也不能完全反映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情况,所以要辅以一些描述性的定性指标。

1.2指标体系的内容

结合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从3个层次来构建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业务支持程度、IT绩效水平、信息技术水平、IT管理能力、IT持续发展能力等五大方面构成,如表l所示。

1.3指标值的确定及归一化处理

在上述55个三级指标中,有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之分。根据指标的评价准则又可分为3类指标:正向指标、负向指标和优化指标。由于不同的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标之间又由于量纲不同,所以无法进行比较。因此,为了便于最终评价值的确定,需要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对评价指标做标准化、正规化处理,以便消除指标量纲的影响。考虑神经网络训练的收敛问题,对所有指标分3种情况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1)定性指标。定性指标有工程建设情况、信息安全措施、信息安全制度的完善程度、信息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企业职工IT素质等。这些指标的评价值采用专家打分的办法进行评价,取值为0.0~1.0之间。

(2)正向定量指标。是指标值越大越好的指标,包括:设备的运行率、安全运行时间、物资供应保障率、劳动生产率、网络覆盖率、联通率等。因这类指标越大越好,故选用所有电力企业的最大值为该指标的理想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3)负向定量指标。是指其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包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平均响应时间等。这类指标是越小越好,因此,选取所有电力企业的最小值为该指标的理想值,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4)优化指标。是指标具有一个最优的取值范围,太大或太小都不好的指标,包括电力企业资产负债率指标,该指标如果太大说明企业在信息化投资建设中将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如果该指标值很小则说明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没有发挥有限资本的价值。一般该指标取40%~60%比较理想,然后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1)有量纲向无量纲的转化。采取一种二次抛物偏大型分布的数学模型描述:

(2)无量纲指标的处理。采取线性递增函数进行描述:

2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神经网络专家系统

2.1 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人工神经网络(ANN)是由大量简单的处理单元组成的非线性、自适应、自组织系统,它是在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模拟人类神经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记忆和处理的方式,设计出的一种具有人脑风格的信息处理系统。它可广泛应用于预测、分类、模式识别和过程控制等各种数据处理场合,相对于传统的数据分析处理方法,更适合处理模糊、非线性和模式特征不明确的问题。

BP神经网络是单向传播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网络可分为输入层、中间层(隐含层)和输出层,其中输入和输出都只有1层,中间层可有1层或多层。同层的网络结点之间没有连接,每个网络结点表示一个神经元,其传递函数通常采用Sigmoid型函数。每对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上有一个加权系数W,它可以加强或减弱上一个神经元的输出对下一个神经元的刺激。这个加权系数通常称为权值,修改权值的规则称为权值算法。建立在BP神经网络基础上的专家系统根据一定的算法,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学习确定网络权值。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权值确定、结构稳定后,就可以处理新的数据,给出相应的输出。

2.2基于BP网络的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学习过程

BP神经网络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模型中,输入层包含55个神经元,分别接受55个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中三级指标的样本数据输入;中间层包含26个神经元;输出层有1个神经元,就是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结果,相应的BP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由于神经网络各层的初始连接权值是任意的,必须先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使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结果的实际输出与期望值的偏差尽可能小。BP神经网络通过训练将学习样本的真实值与网络输出的误差反向传播到各层的神经元,采用梯度下降法不断调节各层的权值,减小因权值带来的偏差,从而使训练样本真实输出与网络输出的误差控制在设定的0.001误差范围内。具体BP神经网络学习过程

(1)根据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要求,提供训练集。选人对网络输出即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有影响的三级指标x1,x2,……,x55作为输入自变量,以此确定输入节点的个数(本网络有55个输入节点);

(2)进行初始化。置所有权值为随机任意小,给定学习精度£一10,目标误差为0.001,读入网络初始权重及学习样本。这里可通过对电力企业300名职工开展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前100组记录(样本序号为1~100)作为神经网络辩识模型的训练样本;

(3)按BP算法训练网络。学习过程流程如图2所示;

(4)判断学习精度是否达到要求,如达到转入下一步执行;否则返回上一步继续学习;

(5)储存并输出权值。利用训练好的网络进行测试(采用10个样本记录为例),输出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最终评价结果。

3实验结果及分析

篇9

为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我国信息产业部推出了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试行方案.但这些指标体系都是从宏观上对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行评测,企业自行制定发展信息化对策.这样造成的盲目性,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不能使信息化很好地服务于企业战略.

本文借助现有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及其评价方法,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企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战略,利用属性层次法的球赛模型对企业重要的信息化指标进行比较,提出适合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模式.

2企业综合信息化指标设计

2.1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目标

通过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可以改变传统老工业的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特征,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尤其是挖掘相对竞争对手而言企业独特的潜在竞争优势.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仍具有其一定程度的产业优势、科研优势和产业技术工人优势,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在全国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技术研发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能力较差,产品增值服务较弱,迫切需要加强综合能力.振兴东北迫切需要尽快将以降低成本为主要手段的推式生产模式转变为一切以市场为出发点,重视客户满意度的客户拉动式产品生产方式.

针对东北制造业企业目前信息化发展的现况,企业应以综合信息化为发展目标,其特征是以核心业务信息化为目标,把焦点集中在核心价值上,向综合化、网络化的方向延伸和扩展,强调信息化与业务类型匹配,与自身业务发展阶段匹配,与企业的管理基础、企业资源匹配.在合理投入的基础上适度发展,实现整体最优.

2.2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构造东北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目的在于从微观推进综合信息化,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具体做法就是以整体的价值链信息化为发展路线,以主导产品生产过程信息化做为重点,然后向上游集成研发过程信息化,向下游延伸到市场,在集成和优化的思想指导下,去实现基础信息化.在实现基础信息化的同时,部分地选择有用的集成和优化的应用,正确引导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3老工业基地企业综合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具体选取的指标如下:

1)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率指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部门,有关领域及业务工作中普及应用的程度,用百分比表示.

2)信息技术应用覆盖率指信息技术设备完成的业务量占企业总业务量的百分比.

3)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应用率指标适用离散加工制造型企业工程技术水平的评价.

4)网络化程度及企业信息网络的规模与水平指企业联网的计算机台数占企业计算机安装总量的百分比,企业上网及网站的数量与质量,企业计算机应用系统网络化程度.

5)集成化程度(管理控制一体化)据龚炳峥方案改信息集成,过程集成,用户集成.

6)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指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的深广度,主要业务流程的覆盖面及质量水平.

7)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分)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分),反映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状况,管理信息化应用覆盖率及数据整合水平.

8)产品和服务信息附加值指标指是否系统地确定了顾客需要或将从中获益的信息产品或服务是什么?(灵捷审计).

9)ERP应用覆盖率指ERP完成的业务量占企业资源规划管理总业务量的百分比,ERP覆盖率是指企业由ERP完成的管理工作量占企业资源规划管理工作总量的百分比.

10)新技术信息吸收能力(董景荣方案).

3运用属性层次模型的企业信息化指标排序

3.1方法的选择

1997年,程乾生教授创立了属性数学,在属性测度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属性测度和属性判断矩阵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结构决策的方法——属性层次模型AHM.与Saaty在1977年提出的层次分析法相比,AHM既不需要计算特征向量,也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运算量小,科学性强,是简便有效的决策方法,两种决策方法皆分3个步骤,即建立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相对权,计算方案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以进行决策.用比赛模型刻画这2种方法,层次分析法相当于举重模型,而属性层次模型方法相当于球赛模型,2种方法皆是合理的.用例子说明属性层次模型相比于层次分析法计算更简单有效.

3.2建立属性层次模型

1)建立现阶段东北企业信息化层次结构(只考虑第一层),如图1所示.

2)以下的标度法确定判断矩阵中的元素

3)构造判断矩阵,计算相对属性权

由标度定义AHM的判断矩阵元素应满足以下条件:

由以上的排序得出:W6>W8>W5>W10>W4>W9>W7>W3>W2>W1.其中:W6代表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的权重;W8代表产品服务信息和附加值的权重;W5代表集成化程度的权重;W10代表新技术吸收能力的权重;W4代表网络化程度的权重;W9代表ERP应用覆盖率的权重;W7代表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权重;W3代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应用率的权重;W2代表信息技术应用覆盖率的权重;W1代表信息技术应用覆盖率的权重.这些权重说明,老工业基地企业在发展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提高自己核心业务的信息化水平,这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其次,要着重提品服务信息和产品的附加值,这体现了企业要以市场为重心,注重顾客的需求,使企业的特征由原来的生产推动型向需求拉动型转变,适应市场变化.

4结语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和技术的比较优势,信息化工作初见规模的状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将信息化重点放在适度提高核心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水平上,以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为企业的改造和虚拟企业的构建打下良好基础;

2)核心业务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企业要注重产品服务信息和附加值的信息化建设,加快企业市场反映速度;

篇10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支撑企业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企业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信息化水平进行有效的评价是保证信息化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信息化水平评价是依据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程序、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对特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信息化表现和信息化效果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1]。

根据国资委信息化工作指导精神,各大央企开展了自身的信息化水平评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集团公司”)通过连续4年的评价工作,掌握了各单位信息化工作的详实数据,深入挖掘了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因素;所属各单位也依据评价结果,对标先进,查找差距,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登高”计划并在工作中认真落实,推动了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升。集团公司评价工作的相关经验,已经在部分央企和军工集团得到了推广,也带动了航空信息化软件成果的共享和传播。

2. 评价工作机制

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和总结完善,集团公司形成了一套完整并规范的集团型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工作机制,主要包括:评价组织机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工作流程、评价对象、评价结果(见图1)[1]。评价组织机构包括集团公司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信息化主管部门、专家组和测评中心,分别作为决策机构、管理机构、咨询机构和执行机构;评价对象包括集团公司所属直属单位和成员单位;评价指标体系是信息化水平的衡量标准;评价工作流程保障各阶段工作的高效性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评价结果纳入集团公司业绩考核体系,也是各单位改进和“登高”的重要依据。同时集团公司还开发应用了信息化水平评价系统,支撑评价工作的开展。

2.1 评价组织机构

在评价组织机构中,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是领导和决策机构,由集团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组成,负责组织贯彻落实上级单位有关信息化水平评价工作的方针、政策,审批集团公司评价工作的有关规定和标准;集团公司信息化主管部门是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制定集团公司信息化水平评价工作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开展每年度的评价工作,审核评价结果并评价报告;集团公司信息化专家组是咨询机构,参与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评价打分和现场审核,为参评单位提出改进建议,发现和提炼信息化最佳实践;信息化水平测评中心是执行机构,为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等。

2.2 评价对象

集团型企业下辖单位多、关系复杂,其中既有集团主营业务的企业,也有大量民品、第三产业、非银行金融业务的企业。为了实现对所属企业的高效管理,很多央企建立了“总部直属单位成员单位”的三级管控体系,评价对象就包括相关的直属单位和成员单位。对于多元化的集团型企业,可以根据主营业务不同将单位进行分类,并设置相应的主营业务信息化采集项,如按照设计制造全过程可以将单位划分为设计、制造、设计与制造一体、试验鉴定、维修、基础研究、服务等类型;还可以根据单位管控职能不同进行分类,如直属单位主要是对所属成员单位进行经营管控,可制定专门的直属单位本部评价指标体系,并设置有针对性的采集项。

2.3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信息化水平评价工作的标尺,应能够引领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提升的路径,是集团型企业信息化工作指南。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方法很多,可以综合使用平衡计分卡、信息能力成熟度、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相关系数法、聚类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多层次灰色分析、数据包络分析等[2 3 4 5]多种方法,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集团型企业一方面要重点考虑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企业信息化的指导要求;同时还要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在指标设置和采集项上突出本行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特色,保证指标体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且根据年度信息化工作的要求,结合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按年度对指标体系的指标、采集项和权重进行调整和完善,保证指标体系的指导性。以集团公司评价指标体系为例,共包括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和260多个采集项(指标体系框架示例见图2)。评价指标体系对集团公司信息化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1)评价指标体系是集团型企业贯彻信息化重点工作的有效抓手。如通过设置“统一信息编码”的采集项,鼓励各单位积极申请和应用统一代码,为企业信息集成、交换和共享打下基础。(2)评价指标体系是集团型企业开展信息化专项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设置相关的调查题,获得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的准确数据,发现信息化管理和实施的死角,为企业信息化工作推进提供支持。(3)评价指标体系与IT价值研究形成了良性互动。评价指标体系考察了单位信息化各方面的应用效果,也为IT价值研究提供了全面真实的素材[6]。

2.4 评价工作流程

信息化评价工作主要包括修订和指标体系、初评、现场审核、总结评价、晋级和“登高”等环节。修订和指标体系是根据集团公司信息化年度工作重点和要求,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完善;初评主要是通过各单位的自评价,对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数据进行采集,使用信息化水平评价系统生成初评结果;现场审核是在初评结果的基础上,由集团公司组织进行现场审核,通过专家现场检查,对参评单位信息化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最终确定各单位年度信息化水平级别,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有效;总结评价是根据评价结果编写集团公司评价总结报告和各单位评价报告;晋级和“登高”是在评价总结报告的基础上,各单位根据集团公司对未来信息化发展的规划和要求,制定和实施 “登高”计划。

现场审核阶段的时间紧、任务量大,因此应制定现场审核的工作标准、流程和配套的支撑文件模板(见图3),确保现场审核工作能高效有序进行。现场审核不仅确保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而且通过专家深入单位现场审核,全面了解各单位信息化工作的真实情况,提炼和总结出单位信息化工作的特点和亮点,形成最佳实践并复制到其他单位,带动整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提高。

2.5 评价结果

信息化水平评价是集团公司对各单位信息化最全面的调研,尤其在每年的现场审核中挖掘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了让这些信息切实发挥价值,评价总结的范围也在持续拓展,主要包括总结报告、信息化最佳实践等几个方面。总结报告以数据分析为主[7],全面梳理各单位信息化工作的真实情况,为集团公司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还给参评单位发送评价报告,报告中对单位信息化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剖析和定位,帮助单位对标先进,发现差距,明确信息化水平提升的重点,基于对现状的清晰认识进行信息化规划、建设和应用。在近两年的评价工作中,集团公司挖掘了40多个信息化最佳实践,并通过出版最佳实践案例集等方式,进行深入总结与宣传推广。

3.工作机制创新方法

实践证明,信息化水平评价工作对于集团型企业产生了巨大价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尚未采取系统的措施促进这些价值的应用等问题,同时以指标体系为重点的传统评价,虽然能够有效提高单位对信息化的重视度和投资力度,但也存在过度分数导向的问题[8]。少数单位可能会为了提高评价分数,购置一些现阶段并不急需的软件系统,编制缺乏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导致信息化的投资浪费和形式主义。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局限于指标体系本身,还需要在工作机制上采取新的措施,形成一套具有可推广性的工作机制创新方法。

工作机制创新的方法符合PDCA原理,包括策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共4个基本步骤。后3个步骤相对常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筛除、选用或改进,工作机制创新的关键和难点在于策划阶段。策划工作机制创新主要有4个步骤(见图4):

3.1 明确利益相关者

“实现价值”是工作机制创新的目标,而价值是依附于受益者的。因此工作机制创新的第一步,就是明确潜在的受益者。以评价工作为例,从传统的“完成此项工作”的角度来看,工作机制创新只能局限于改进已暴露的细节问题;而如果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看,集团公司总部、专家组和参评单位不仅是评价工作的“参与者”,更是潜在的受益者和服务对象,他们的每一个价值需求都为机制创新提供了动力。

3.2 分析价值需求,筛选价值点

明确利益相关者之后,就要进一步分析每个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首先是利益相关者在当前工作中已反映出的需求,如在评价工作中集团公司希望提高现场审核的工作效率,参评单位希望能够准确填报评价指标体系等。这些需求为工作机制的“微创新、小优化”提供了动力,如评价工作中为现场审核制定标准化文件、为单位进行培训等。

然后再考虑利益相关者在其他工作中的需求,如集团公司总部在信息化决策时需要参考数据,参评单位希望学习先进单位的成功经验等。这些需求与当前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属于“潜在需求”。大多数潜在需求是无法与当前工作相结合的,可一旦结合起来,就能产生重大改进和方向性创新,如现场审核中与单位领导进行高端访谈、由专家组点评单位信息化亮点和改进建议等,将信息化水平评价的重点从“评分”提升到“信息化工作指导和最佳实践经验交流”。

3.3 构建闭环“价值矩阵”

每一个价值需求来自于利益相关者,最终也要靠其他利益相关者实现,因此在利益相关者内部就形成了“价值输入-价值输出”的闭环。将这些“输入-输出”关系组织起来,就形成了价值矩阵(见表1)。随着评价工作的持续开展,价值矩阵的具体内容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3.4 结合具体工作内容,设计新措施

每一个价值点及其“输入-输出”关系,就形成了一套创新的约束条件,既明确了需求者及其具体需求,也指明了由哪个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再结合具体的工作阶段和内容,就可以设计出新的措施。如评价工作中为了“让参评单位提出自身的信息化难点和需求”,在指标体系设置了相应调查题,在现场审核之前做沟通,在现场审核中重点调研和了解相关要求,在评价总结中安排编写专项报告等。通过4年的实践积累和不断创新完善工作机制,集团公司信息化评价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并规范的工作体系。

4.工作展望

后续信息化水平评价发展,主要从三个方面:(1)紧跟国际先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将MBE(Model Based Enterprise,基于模型的企业)[9]、BVA(Business Value Assessment,商业价值评定)[10]等最新的数字化测评标准融入评价指标体系之中。(2)融入IT架构模型的思想,推动集团公司统一IT架构在各单位的建设和应用,为两化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3)充分融入IT价值模型体系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化价值的评估,引导各单位充分发挥信息化投资的价值,实现信息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增进.基于业务价值的行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1(12)

[2]Shapira Philip,Youtie Jan,Roessner J David.Current practices in the evaluation of US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programs [J].Research Policy,1996,25(2):185-214

[3]毛加强,田雯.利用平衡记分卡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J]. 现代制造工程,2009(12)

[4]刘培德.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5]李潇潇,高钰琪,陶发胜,边瑛.国内组织信息化评价方法现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

[6]L.M.Hitt, D.J.Wu, G.X.Zhou. Investment in ERP: Businesst and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2002, 19(1):71~98.

[7]阎雪虎,邓虎.中航工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数据分析[J].中航工业信息化,2010(4)

篇11

一、国有企业中信息化建设概念

企业信息化是现代高科技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的产物,是基于卫星传感技术、电子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础上所实施的国有企业的内部的管理、生产与市场经营的行为。信息化建设涵盖国有企业生产自动化、国有企业业务处理系统运作与维护、国有企业数据信息管理、国有企业管理决策等领域。

一是国有企业生产的自动化。即在国有企业生产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会在提高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革新国有企业技术手段的应用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

二是国有企业业务处理系统运作与维护。该系统的建立,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力资源应用的频率,从而大大解决效率不高的问题。

三是国有企业数据信息管理。国有企业数据信息管理应用会在财务信息的搜集、统计、分析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提高了国有企业运作的效率,更好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四是国有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运作与维护。这一系统将会把国有企业的各环节信息资源予以整合,从而为国有企业决策与国有企业规划的做出提供科学依据。

二、国有企业中信息化建设价值

(一)促进国有企业规划与决策的科学化

国有企业的决策对国有企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制定国有企业发展规划、做出决策将会引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信息化建设实践应用因此发挥自己的优势功能。在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可以借用信息化建设构建自己国有企业规划与决策信息支持系统,这一系统的运作主要是搜集国有企业的内部各环节运作的基本信息、国有企业市场营销相关的市场信息、竞争对手的信息,以及国家政策等信息,继而对这些信息予以及时的分析与评估,这就会为国有企业的规划与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二)大大提高了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有企业发展的最终应该落脚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就是指着力于开发国有企业最有优势的产品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强化市场竞争主体的优势。因为每一个国有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如果自己优势得不到提高,就极为可能转变为劣势,最终的结果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这可以从两个方面予以分析。

1、信息化建设业已渗透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渗透的大环境中,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中诸如原材料的采购、市场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诸多的环节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无缝安全对接,数据信息基于此而起到了支柱性的作用,就以数据挖掘技术运用为例,借助于静态和动态流量数据分析,企业就可以在数据的择取、数据的处理、数据信息的分类、应用模式评估等方面具有极佳的优势,从而使得各部门可以在得到准确、安全的数据信息基础上,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规划、挖掘市场潜力、展开适度市场营销活动,以此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风险。

2、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生产流程的优化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生产流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是因为传统的生产流程只是重复性的工作流程,毫无创新性可言,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则会使生产流程创新成为了可能。具体而言,信息化建设可以使得生产线具有了智能化与数字化的技术优势,可以在计算机的操作下自动处理复杂的工序,这一发展的趋势实际上将会最大限度的节约人力资源,同时可以增加劳动的强度、提高产品的质量。

三、国有企业中信息化建设影响因素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不清晰

就当前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来说,存在总体思路不清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孤岛这一层面。

一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系统互相隔开,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共享,即使有些信息资源处于开放性的状态,但是仅限于一些价值不高的数据信息;

二是企业之间的信息平台的建设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企业会以商业机密为名将自己的数据信息予以加密,从而使得企业之间处于信息隔绝的状态。

从原因上来分析,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管理者的思想处于封闭化的窠臼中,从而使得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具有了碎片化与低效化的特点,无法发挥其价值。

(二)信息化建设应用的层次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信息技术在国有企业管理中业已普遍得到应用,许多国有企业管理者将其作为提升国有企业管理实效性的“助推力”,但是,毋庸置疑,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际应用还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水平,低水平信息化建设必然会导致国有企业管理的低效化。具体而言,当前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安全与管理者思想意识等方面存在缺陷,就信息安全层面阐述。信息技术基于其信息安全方面的缺陷使之在实践应用中不能够实现跨部门或跨企业作业,致使信息只能够在一个相对狭小的范围之内共享;管理者思想意识问题则是指管理者在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与传统管理经验之间的矛盾、冲突,不适应、不接受……。举例来说,在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初,管理者根据当前基本模式而建构起纵向化系统工程,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却发现其弊端,即强化了系统内信息系统的效能却忽视了系统外横向信息资源的互通,从而导致系统裂缝问题出现,面对这一现实性的矛盾,许多管理者持有“等等再看”的惰性思维,致使问题久拖不决。

(三)信息化建设的社会环境亟待优化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国有企业管理的首选,但是,社会环境因素也使得信息技术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一是门槛的设置。在国有企业管理中,信息化建设各环节都需要一定的资质,只有如此,才能够保障国有企业管理的有效性。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还没有一部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对国有企业领域内的信息技术从业人员的资质审核、认定予以明确的规范,也没有信息技术应用的市场规则,更没有行业的标准,其结果必然会导致信息技术应用的无序化发展;

二是法律的创新。在信息化建设实践中,不仅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力推信息技术的应用,国家也对此持有鼓励的态度,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就可以看出这一导向性的趋势,但是就目前来说,国有企业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相关法律存在“模仿化”的问题,即在模仿国外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来设置我国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一类法律法规缺乏适合于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实际的创新,从而容易造成信息泄露、信息不畅等问题的发生。

四、国有企业中信息化建设基本路径

(一)明晰国有企业管理中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

国有企业管理中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应该是从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这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在企业内部建设跨部门的信息系统,从而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资源在“足不出户”的前提下就可以得到充分共享;

二是构建起信息共享的系统平台。所谓的信息共享就是指企业的上下游同盟之间可以借助于系统平台的构建而达到资源共享目的,企业可以直接登录平台,根据需要攫取数据信息,这就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了运作效率。

(二)提高信息化建设应用的层次

提高信息化建设应用层次主要是从提高国有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与提高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应用的认识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提高国有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安全性。国有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往往会带有一定风险,这种风险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应用形式在软件与硬件设置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基于此而言,国有企业的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就应该从保障信息安全的角度着手,采取强化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的措施,来加大安全保障的力度,从而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夯实基础;

二是提高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应用的认识。信息技术的应用涉及到了国有企业的各个层面与诸多环节,基于此,如果管理者对信息技术认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则会推动信息技术在国有企业的应用,因此就应该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以案例的形式使管理者认识到在国有企业管理中信息化建设应用的重大意义,举例来说,在教材编写的时候,可以将国外企业信息系统纵向与横向建设的优势与产生的效果予以展示,从而使之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共享的价值。同时,还应该以制度激励的方法促进管理者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之中,使之能够切身体会到信息技术应用的效能。

(三)优化信息化建设的社会环境

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归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符合时展的要求,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采取措施,为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氛围。

一方面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规范国有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行为,并对其中的技术创新予以表彰,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个科学应用信息技术的良好环境;

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应该建立起适合于本行业发展的信息化建设规则,按照“高效益、低风险”的原则,促进国有企业在自己的管理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

五、结语

信息化建设在当前国有企业管理中居于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其在实践中却滞碍于诸多影响因素,基于此,就应该在优化国有企业管理中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应用的层次、优化信息化建设的社会环境等方面着力,以此提高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罗微.中小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与实现[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

篇12

1  信息化背景下海尔集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知度较低

在现展过程中,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较为片面,认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主要是以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为基础,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并没有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中而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涉及企业各方面内容,正是由于这种措施的认识,使得家电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1.2 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人才

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开展过程,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才能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但是就现阶段来说,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并没有专业财务管理人才,在财务信息化管理中整个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不高,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知识的学习不积极,并且,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都是一些没有工作经验或者是一些虽然具有工作经验,但是却不具备较为系统的信息化知识,不能准确地对各种软件进行使用。

1.3 不具备完善的财务管理软件

就现阶段来说,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大多数企业都采用的核算以及做账,没有完善的资金、成本、预算等管理软件,从而导致企业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为落后。

2  海尔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保障

在数据时代,海尔集团在发展过程中,管理层依据企业自身的状况以及市场的发展,对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调整,将企业的活动事后核算改变为企业活动事前计算盈利和创造价值,在此保障下,实现了海尔集团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以及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融合。海尔集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定位转型、企业财务管理组织的改革、财务管理部门和信息技术系统的融合,通过三方面工作的开展,为海尔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工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  海尔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

3.1 会计核算信息化平台

在海尔集团财务管理系统构建中,从2007年就已经开始构建企业财务信息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及时对企业内部的账目往来、结算、核算、总账、财务报表等相关信息和会计核算信息进行共享,实现了会计核算的规范化、信息化,有效地提升海尔集团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通过对信息化财务信息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能够及时地将内部会计语言、会计工作流程、会计核算系统以及和财务系统进行有效统一,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通过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不断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3.2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在海尔集团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积极构建管理会计系统,是现代企业信息化过程的重要构成部分,能够及时将管理会计系统的价值转化为企业员工的个人价值,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质量。在此系统构建过程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3.2.1  企业财务管理预算信息化

在海尔集团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的工作流程是在企业经营活动开展之前,积极对活动的盈利进行计算,保证预算的零误差。海尔集团财务预算系统开展的工作是多维度、全流程、全员参于、动态开发,在工作过程中,海尔能够实现对不同客户、不同区域的维度进度预算管理,保证企业的增加。如果从流程角度进行分析,海尔集团能够实现从生产到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预算管理。从企业员工的角度出发,海尔集团主要以微小的财务管理团队,开展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积极鼓励工作人员设定完善的工作目标,加强对相应的资源的利用,实现了员工对预算的管理,能够激励员工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从而能够提高预算质量。海尔集团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对大数据系统的利用,对不同财务管理工作部分进行控制,能够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动态控制,从而能够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3.2.2  管理会计报告信息系统

海尔集团财务管理工作中,依据自身的内部管理需求以及决策信息的需求,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构建了管理会计报告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地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财务信息,从而能够保证财务决策的正确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3.2.3  绩效评价的信息化

海尔集团通过构建绩效评价系统,能够实现对各个工作部门的工作质量进行分析,积极鼓励员工进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为企业带来更多价值。海尔集团在工作中,主要以二维点阵为基础,从而构建较为完善的工作绩效评估体系,能够积极地对员工进行鼓励,提高工作质量。另外,海尔集团还积极地从市场以及客户方面出发,构建完善的企业员工综合评价机制,能够使得员工直接面对市场,及时地对相应的信息进行整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3.2.4  内部控制管理

海尔集团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及时通过内部管理系统的构建,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在内部控制管理系统构建过程中,企业通过财务信息共享服务中心等相关平台,积极地提取相应的信息,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另外,海尔集团财务管理部门通过对市场环境、内部监督机构等进行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3.3 建立互联网环境下的集中式财务管理系统

在当前的网络化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应结合日渐成熟的计算机技术,使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开发集中化的财务管理系统,实现财务管理系统的内部资源整合。根据财务管理的主要业务内容,集中式的财务管理系统应主要包括会计核算、财务决策和控制三个层面,这将企业财务管理的核算、控制、决策融为一体,有助于企业财务资源的协调和控制,对于企业进行资金的筹集、投资、资金运营等业务,提供了高效率的运作模式,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3.4 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测模型

篇13

一、重塑石油企业的价值观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它确立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经营理念及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要建立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企业文化,首先要重塑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的塑造,根本的在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在不断捕捉时代特征及企业文化演变趋势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从本企业实际出发,在生产经营中进行不断的总结、提炼、积淀和创新。企业文化主要由四个层面构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中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的塑造,要依赖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化协调运作。构成企业文化的四个层面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基础;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则是精神文化的载体。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突出价值观塑造的同时,将各个层面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化协调运作。

在此石油企业重塑企业价值观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价值观需与企业愿景协调一致。战略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与组织愿景的一致程度,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与企业愿景协调一致时企业内部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价值观也就能充分发挥约束、指导作用。二是要体现时代精神。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趋深入,企业不断面临新挑战因此,要求企业文化具有开放性、兼容性,体现合作、共赢精神。三是要获得组织成员的认同。价值观只有获得组织成员的广泛认同,才能为成员所接受,并付诸行动。在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中以“敬业进取、守法诚信、严守规程、爱岗敬业的职工形象标准,理解尊重、协作服从、和谐向上的团队精神和“求实、开拓”的工作作风打造员工队伍。在发展中坚持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经营理念,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员工的培训,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二、提炼石油企业的精神

企业文化首先要从历史中提炼。在企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中,一定会沉淀一些支撑员工思想的理念和精神。这些理念和精神,包含在企业创业和发展的过程之中,隐藏在一些关键事件之中。把隐藏在这些事件中的精神和理念提炼出来,并进行加工整理,这就是企业的精神和理念。按照这种原理,提炼企业精神的可以分为五步:

第一步:首先,让企业找10位从创业到发展全过程都参加的人,让他们每一个人讲三个故事:在这几十年的创业历程中,你认为对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你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你最受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然后让每个人再讲三个人:你认为对企业贡献最大的是谁?这个人最宝贵的精神是什么?你从他身上受到最大的启发是什么?由专人把每个人讲的故事进行记录。

第二步:把重复率最高的故事整理出来,进行初步加工,形成完整的故事。

第三步:找十个刚来企业一年左右的员工,最好是大中专学生,把整理好的故事讲给他们听。然后,向他们提问:这个故事你听说过没有?你听了之后,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哪个情节最感动、最难忘?这个故事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用什么词来表达你的感受?把他们的回答记录下来。

第四步:把专家和有关企业领导集中封闭起来,对记录的内容进行研究、加工,从中提炼出使用率最高的代表故事精神的词。这些词经过加工,就是企业精神或企业理念。

第五步:按照提炼出来的反映精神或理念的核心词,重新改编故事,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文学创作,写出集中反映核心词的企业自己的故事。

企业文化建设还要从未来出发进行设计。对行业进行分析,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对自己的发展目标进行定位,找到现状与目标的差距。进一步回答:要想缩短差距,实现目标,企业必须具备什么精神,应该用什么理念指导自己?按照这种要求,设计出面向未来的文化理念。把从历史中提炼的文化理念和从未来出发设计的理念结合,进行加工整理,就形成企业的核心理念。长期以来,我国石油企业培育了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胜利精神”等为代表的企业精神和理念,激励了几代石油工人,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当前,石油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色,在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凝炼、丰富和发展大庆精神,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三、塑造石油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石油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石油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挡,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者之心,谁就能占居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1)质量形象。在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的今天,石油企业要树立“顾客至上”、“用户是资源”、“市场是求生之地”等经营理念,并落实到员工每日的工作中和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中去,从而在市场和用户的心中塑造石油企业完美的质量形象。(2)员工形象。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员工展示和表现出来的,员工的形象是企业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石油企业打造学习型的组织中,员工通过学习,使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和完善,员工以高素质的形象参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四、开展石油企业文化的强化与培训

石油企业文化是石油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经营方针和战略、职业道德、文化氛围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体现的总和。要做好石油企业文化的强化与培训:首先对全体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培训的方式首先是培训讲故事者,可以是企业领导、故事的当事人,也可以是宣传者或者专家,不管是谁,必须按照事先的策划讲,要把故事中想表达的理念讲深刻、讲生动,使每一个员工,都记住、理解、并主动向新员工讲解这些理念和故事;其次树立和培养典型人物。在提炼和设计出企业文化并进行宣传培训之后,有一部分人能够直接认同并接受下来,并用理念做指导,做出具体的行动。企业把这部分人树立为典型,充分利用其示范效应,使理念形象化,使更多的人理解并认同理念;再次以企业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为导向,制定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强制,使员工发生符合企业理念与价值观的行为,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企业理念与价值观不断得到内化,最终变成员工自己的理念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