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情况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1.1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1978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根据(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布.已减少至1.22亿hm2。在土地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将成为重要支撑力。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已达48%.但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这些国家外.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不畅也是~个很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研究者或持有者没有合适的渠道将科技成果传播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因此.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促进两方面的交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1.2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地区农民收入差异
从国际经验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速度越快、途径越多.农民得到的科技信息越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农民脱困时间就会缩短。另外.农业科技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作用也不同。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农民更容易获得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科技采用率高.农民收入增加也比较快因此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在落后地区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的宣传力度.不仅会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也可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地区收入差异。
1.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国际农产品竞争不仅是数量竞争.重要的是质量竞争.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安全.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壁垒.检测标准越发严格.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屡遭限制和退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则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这就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因此.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有效利用和拓宽将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速度。
2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主要有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其中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属于大众传播,农技推广站、农民培训班等属于人际传播
2.1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郭绪全等人的调查显示(表1).大众传播方式之一的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占据主要地位.近36%的农业科技信息是通过电视渠道传到农户手中(因农业科技信息到达农户才算是真正达到了传播的目的.故仅引用了调查数据中农户承认的自己所获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这也与近年来中国电视普及率大幅度提高直接相关截至2006年中国农村的彩色电视普及率为89.43%(表2)
2.2网络即将成为不可替代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网络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电脑普及率还远远低于电视和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工具(表2),但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对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来看.网络将会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传统传播渠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农村每百户中电脑拥有量为2.7台,比上年增加了0.6台。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至2007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374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同期城镇网民规模达到1.2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1.6%。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城镇差距很大.但网民规模差距在逐步缩小随着农民在外打工人数增加,农村电脑的普及率将上一个大的台阶。
2.3农技推广站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视.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农技推广站的作用大大增强。表1可看出农业科技信息的人际传播大约占1/3.其中镇政府农技推广站为主.农民反响较好从2007底开始.我国开始实施信息大篷车、培训教室和农业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等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发放农业科技资料。成为农民学习农业实用技术的重要渠道。
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是目前农业科技信息量多.但部分信息内容不全.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应用后会产生的不利影响等不为农民所知:信息针对性不强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二是由于信息传递双方对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的认识不同.双方对各种渠道的利用程度也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科技信息传播者认为农民主要从培训班、推广站和电脑等获得农业科技信息.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也更容易采取这些方式传播但调查发现农民的大部分农业科技信息是从电视等大众传媒中获得。
三是农民整体素质还需要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偏低200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超过8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不足15%(表3).
远低于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25岁以上的农民中.有17%的人完成了高等教育.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15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些农业科技信息语言太过专业.农民无法理解.这些技术在农村传播的可能性比较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一些最新的科技信息无法传播到农户一级.即使农户接触到了,也因为文化水平所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无从应用。
4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4.1农业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准
目前国家正在逐步改进农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从长远来看.网络和手机等信息平台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农业科技信息量将继续增加同时.农业科技信息在传播渠道的入El审查将会更加严格.只有经过考证的农业科技才能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国家对网络传播媒体的管理将大大加强农技推广部门的农技介绍也将更加全面.各种农业科技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也会传达到农民手中各级政府和传播媒体针对本地区适用的农业科技的宣传将增加,实用技术将进一步得到转化.农民更容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实用农业科技信息。
4.2各种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力将大大增强
除了继续利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体外.信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站等方式将得到积极利用。一是政府加大了对网络信息服务设施的投入、全国范围的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将全面建立。二是传递双方的互动将进一步增加.农民和专家将利用网络和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互动交流.双方关系进一步紧密。是农技推广站管理和支持力度将会加大.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真正掌握农业科技的农技人员将不再限于县级以上的农技推广站,乡镇一级的农技站将从农药、化肥或种子销售机构转为推广机构,发挥应有作用
4.3农民素质提高将使农业科技信息利用率提高
篇2
农业经济管理的起步比较晚,依据农业经济科学和农业企业管理科学的发展时间,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科学产生于20世纪的中期。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农村农业经济管理越来越被重视,特别在80年代初期对农村改革、农村农业的经济管理体系已逐步的形成。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体系主要来自以下方面:第对我国农业经济宏观、微观两个层次运行规律的总结。第二,是对西方经济学有关内容的引进,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原来苏联模式的修改。第三,是对中国历代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思想的总结。
2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变化
近几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都纷纷开始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不断增加对农村农业科技的总投入,加强对农业科技难点以及热点问题的关注及分析,加强产业化的生产力度。可以说,在新时期新的农村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形成,并且在很多方面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农村农业经济管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在生物学和信息科学方面突飞猛进。在生物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农业技术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基因资源的占有和研究、动物基因工程良种与克隆技术、植物基因工程、动物生物反应器、动物抗病基因工程育种、农业生物制剂等。
信息科学在农业和农业科技以及各个传统产业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农村的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特殊产业,这个产业对于自然条件有着很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出现,无疑改变了传统农业的这一弱势。农村农业专家有效利用信息科学及智能化多媒体软件技术进行改造,明显提高了农业技术的量化、规范化和集成化的总体程度。对于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全面的信息服务也都有较大的提升,所以农村农业的经济管理离不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
3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国际化是大趋势
当前,我国各项产业都与国际接轨,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例如,我国的粮食等农产品的出口面临着与粮食出口大国的激烈竞争,为了避免过于激烈的竞争,就要结合实际分析自身的优势。可以把所有的农产品划分为土地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两种,前者是指那些如粮食等占用耕地较多的农产品,后者是如水果、疏采等占用劳动$父多的农产品。在通住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这条道路上,我国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竞争能力较小,其中,小麦和玉米的竞争能力最小。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竞争能力较大,有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具有比较大的竞争优势。因此立足本国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竞争,成为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大趋势。
4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
21世纪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农村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对于这方面人才的培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注意国际动向,与发达国家的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相接轨,注意吸收国外的先进工作经验,这对于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二,要注重对农村农业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不断注重新技术选用的经济效益分析,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技术的先进性、生产的可行性和经济的效益性,将这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第三,要注意对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实际应用水平的培养,以及对适应WTO框架下外贸工作的能力培养。第四,要更加注重对微观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研究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能够从一个具体的微观问题探测宏观的政策,随时分析可能发生的可变动。第五,要注重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更加注重对综合性、全面性人才的培养。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出现了综合化的现象,今后这一趋势将会更加明显,为了适应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必须转变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将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篇3
伊洛河是伊河和南洛河的合称。伊河古称伊水,源于熊耳山,流经今栾川、嵩县、伊川、洛阳;南洛河古称洛水,亦作雒水,发源于陕西省东南部洛南县境内的华山东南麓,向东南流入河南省的崤山和熊耳山之间,于卢氏县折向东北经洛宁、宜阳,在洛阳市附近有支流涧水汇入,在偃师县杨村附近接纳支流伊河后称为伊洛河,到巩县洛口以北流入黄河。伊洛河流域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本文伊洛地区是指伊洛文化区,其范围大概是指以洛阳为中心,东达郑州、北抵黄河、南至伏牛山一带的豫西地区。文献记载伊洛地区与夏文明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史记・周本纪》曰:“自洛I延于伊I,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国语・周语上》亦曰:“昔伊洛竭而夏亡。”考古调查和发掘也表明,伊洛地区是夏文明起源、发展的中心地区。夏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与世界其它古代文明一样,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欲探讨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必须对夏代之前也就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综合的考察和研究。但是由于文献资料的匮乏,经过大面积考古发掘的遗址又相对较少,所以目前专门就伊洛地区史前原始农业有关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章还非常少见。本文主要根据已有的考古调查与发掘资料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伊洛地区的原始农业及其发展条件作一尝试性的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一、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伊洛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址尚未发现,中晚期先后经历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三个发展阶段,考古调查与发掘为我们研究该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实物资料。
“原始农业的耕作,就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点耕、锄耕和犁耕三个阶段。”裴李岗文化时期伊洛地区已经进入锄耕农业阶段,并且有了初步的发展。目前所知的裴李岗文化遗址有百余处,其中以嵩山周围为中心的伊洛地区是其主要的分布区。伊洛地区经过调查和发掘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主要有登封双庙、偃师高崖和宫家窑、巩义瓦窑嘴和铁生沟、渑池班村、新安寨根等。出土的农业劳动工具有石斧、石铲、石镰、石锄和石磨盘、石磨棒,这些劳动工具按其用途来分,石斧是开辟农地的砍伐工具,石锄、石铲是耕作农地时的翻土松土工具,石镰是收割谷物时的收割工具,石磨盘磨棒是对谷物去皮脱壳的加工工具。农业从生产到粮食加工所需要的工具,基本俱全,充分说明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农业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裴李岗文化时期伊洛地区的原始农业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看,农业并不发达,主要表现在:从生产工具来看,生产工具的种类和数量并不丰富,制作技术还比较原始,生产工具有钻孔者很少。聚居村落分布稀疏并且规模小,如巩义铁生沟遗址面积估计仅1万平方米左右,较大的瓦窑嘴遗址面积也只有17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堆积较薄,一般厚仅0.05--0.5米,遗迹遗物并不丰富,大多数遗址仅发现有灰坑,房基很少发现。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产量低,并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因此,渔猎采集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渑池县“班村遗址裴李岗文化层灰坑中发现的栎、朴、山茱萸炭化果实及紫苏和野大豆等草本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可以推测遗址周围附近的山地或丘陵当时尚覆盖着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栎、朴、山茱萸则是林中的主要乔灌木树种。在河岸湿地有紫苏和野大豆生长。遗址附近呈现森林、灌从、草地和湿地的自然景观。当时的先民则依赖大自然的恩赐,采集植物、猎获动物(主要是鹿科),捕捉鱼类”。仰韶文化时期伊洛地区的原始农业在裴李岗文化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首先,农业生产工具较裴李岗文化时期有所增加和改进。在中国古代的文献记载中,耒、耜、铫、镰、之类是农业生产必需的农具,这些农具在仰韶文化时期的伊洛地区都已经具备。来是“原始的掘土农具,最初就是一根尖头木棒。后来,先民在棒下部加一横木,便于脚踏。为了减少掘土时向下压木柄的俯身角度,先民逐渐将木棒的直尖改为斜尖,这就是单齿耒。其后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变为双齿耒,一是变为板状刃一耜”。汝州洪山庙遗址陶缸上绘有木耜的图案,在各遗址中均出土有不同质料的铲、刀、镰等农具。如在庙底沟遗址出土的“石铲有宽大的心形和长方形,这种石铲上端平直和微凹,并留有系木柄的磨痕”,这些大石铲安装上长柄后就是石质的耜。该遗址中还“发掘出100件长方形有孔石刀和100件长方形两侧打有缺口的陶刀,这种刀具锋利,并用绳系于手背使用,大大提高收割速度。”这些刀具在中国古书上称为。另外大多遗址中都发现有小型的石铲、骨铲、蚌铲,可能是古书上记载的“钱”、“铫”之类的锄草工具。更为重要的是,仰韶文化时期,在伊洛地区的农业生产工具中已经出现了石犁。在临汝大张遗址出土石犁4件,有柄带肩,下端呈弧形,刃部有使用磨痕。其中一件长19,最宽14,柄宽6.5厘米。犁具的使用,会大大提高农业耕作的效率。仰韶文化时期,伊洛地区可能已经进入犁耕农业阶段。
其次,粮食作物品种有所增多,除主要种植传统的耐旱作物粟外,在水源充足之地也开始了水稻的种植。粟作为该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不少遗址都有出土。在孙旗屯仰韶一期的灰坑中发现有成堆的植物茎和谷壳(即粟的外壳),在王湾遗址一期房屋内的居住面上发现了一件夹砂小罐(F15:1),内附着有粟的痕迹。其它遗址也有类似的发现。稻作遗存也有发现,在洛阳西高崖遗址一期文化的灰坑中发现一件草拌泥制成的杯坯(T2H18:18)上有稻壳的痕迹。在矬李遗址中发现的草拌泥墙内也见有稻秆的痕迹。在三门峡交口遗址发现有仰韶文化时期的水稻籽实与粟同时被浮选出来。
大型聚落和聚落群的形成是农业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的表现。仰韶文化时期伊洛地区出现了数量众多、分布密集的聚落遗址。据许顺湛先生根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的研究,今洛阳市辖区有仰韶文化聚落167处,三门峡辖区有仰韶文化聚落153处,郑州市辖区有仰韶文化聚落80处,其中3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聚落达20余处,最大的灵宝北阳平遗址更是面积达95万平方米。这些聚落绝大多数分布于伊洛河地区,相邻的聚落又形成不
同的聚落群。规模巨大的聚落与聚落群的出现,说明此时人口的急剧增加,而人口的急剧增加则反映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为只有深厚的农业经济基础才能支撑起庞大的人口规模。
龙山文化时期伊洛地区的农业在仰韶文化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首先,农业生产工具较前又有了极大的改进,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开始出现。若对伊洛地区“各遗址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等加以排比分析,则发现不同地点的出土物有着惊人的相似,宛若出于一人之手而输送到各个村落,由此可知在当时存在着制石、制陶、制骨等手工业作坊。”如在河南登封王城岗城址内发现的制石作坊,“出土了许多石器,其中有石料、废石块、废品、半成品和成品。石器的种类有铲(耜)、锛、斧、镰、刀、锥、凿、矛、镞、研磨器、装饰品和砺石等。这种专门的石器制作场所的存在,说明当时除了将石器制造作为家庭手工业的一部分外,也存在由某些家族承担的石器的专业化生产。”专门的手工业作坊的出现,无疑会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效率和制作技术。第二,铸铜业开始出现。如登封王城岗四期H617内出土了青铜容器片,汝州煤山遗址出土有铜坩埚,有的上面还保存有冶铜的痕迹,这些资料证明,龙山文化时期伊洛地区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冶铜技术。冶铜技术出现后,是否即用来制作农具,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学术界的意见尚存分歧。从青铜生产工具的出土情况看,手工业工具出土较早、数量也相对较多,说明冶铜技术出现以后,青铜手工业工具即得以使用,青铜手工业工具的使用,必然提高石、骨和蚌等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技术,从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三,农业生产工具的种类更加齐全,石、骨、蚌器都有一定数量的出土。石质的除石犁外,还有斧、铲、镰、刀、杵等,数量丰富,制作技术先进,这些工具的刃部较薄,器身常见钻孔。例如河南登封王城岗城址内出土的大型石铲,铲身为竖长方形,平肩弧刃,单面刃,长度在25-30厘米之间,宽8-13厘米,厚1-2厘米。这些大型石铲均钻有圆孔,刃口有在生产过程中磨损的痕迹,呈锯形或凹窝形,与之相对应的背面均有磨槽,显示了这些钻孔石铲的装柄方式和使用情况。骨器和蚌器,种类有铲、镰、刀、锥、杵等,亦制作精工,灵巧耐用。
其次,农作物品种进一步增加,粮食产量提高。根据考古工作者对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的植硅石分析,在龙山文化层发现有发育自小麦颖片的植硅石类型,说明该地区麦类作物的生产至迟在龙山文化晚期时已经出现。该时期遗址中出土了一些大型的盛粮器具,如王湾遗址出土的大瓮,器体特大,如标本H79:15,通高73、口径40、腹径66、底径16.5厘米,估计可容数百斤粮食。矬李等遗址还发现有可容数千斤粮食的窖穴。由于粮食产量的提高,不仅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还有了一定的剩余,于是酿酒业应运而生,澄滤器(刻槽盆)、涯、等酒具在不少遗址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出土。农业的发展又促进家畜饲养业的发展,如河南庙底沟二期文化中26个灰坑内发现的家畜骨骼,远远超过同地点仰韶文化时期168个灰坑出土的数量。在王湾遗址,根据属于龙山文化时期的三期文化第V、Ⅵ段四个灰坑的统计,家畜骨骼中猪骨有13个个体,狗骨3个,牛骨11个,马牙1个,其种类比仰韶文化时期增多,数量也有显著的增加。
二、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因素
自古以来,人类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时代愈久远,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愈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就愈强。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自然与当时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和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包括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等要素,伊洛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因素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地理学者研究,包括伊洛地区在内的豫西地区地势的基本轮廓,“早在距今1.5亿年前后的燕山运动时期就已经形成了。经过第三纪中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和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奠定了今日地貌的基础。第四纪冰期以后,在伏牛山以北至太行山一带,堆积了大量黄土,构成史前时期本区地表的基本形态。进入全新世以后,即人类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以来,本区地势、地形的基本轮廓没有突出的变化。”从地貌上看,伊洛地区“位于华北地台西南隅和昆仑-秦岭纬向构选带和新华夏系得华北沉降带、太行山隆起带的交接复合、联合部位,故这里成为我国低平原一级台地向高原二级台地转变陡坎中的一条孔道,成谷地发育、盆地罗列、低丘连绵的函谷地形。此处属黄土高原,又非典型黄土高原。之所以属黄土高原,因皆有黄土分布,并与黄土高原相连。而又非典型黄土高原,是因海拔仅100-300米,黄土堆积一般在50米上下。故黄土高原南部受季风雨带和秦岭、中条山等纬向山脉影响,大体呈纬向分布。其中最南部的水分特征量线几乎与热量特征线相重合。这说明,这一区域的水热匹配非常一致,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气候区。正是在这一黄土高原的盆地与河谷之区,有关中、灵宝、渑池、洛阳等盆地水热匹配,水丰土沃,既高亢爽快,又低平不沮洳,为古今人类聚居地乐土”。
从土壤分布来看,该地区皆有黄土分布,黄土“在结构上均匀、细小、疏松、易碎,很利于石铲木耒之类的掘土农具翻地。所以,随着大石铲(石耜)磨制的愈来愈规整锋利,翻地的效率亦会愈益增高。在已垦辟的田地里,由于土质疏松,用耜起土翻地可以根据需要而进行适当的深耕;在新垦荒地中,火烧之后,用耜刺地翻土的同时也斩断了杂草荆棘的根系,可以翻起大而硬实的土块。此外,黄土保持着大部分矿物成分,是非常肥沃的土地。同时,黄土由于结构疏松,具有垂直的纹理,有利于毛细现象的形成,这不但能使下部的肥力吸收到地表,形成黄土的自肥特点,而且使黄土具有良好的保水和供水性能,而北方的各类作物又具有很好的耐旱性。这样,只要不是连年大旱,即使雨水较少的情况下,粮食作物亦可获得不错的收成。而若是风调雨顺,耜耕再加上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除草等精耕细作,即可获得相当好的收成。因而,中国北方可以在犁耕和灌溉之前就实现集约农业,并保持相当稳定的水平。”
从水文条件看,伊洛地区河流密布,水网纵横。伊洛河是该地区两条最为著名的河流,自古就有记载。《山海经》的创作年代,历来都认为比较早,大多数人认为是夏代的作品”根据《山海经》的记载,伊水全长二百四十公里,洛水全长四百二十公里。“这两条河流密迩相邻,自西南平行地向东北流,堪称中国古代的‘两河流域’。”除伊洛两条大河之外,中小型河流众多,仅《山海经》中谈到流入伊水的河流就达八条之多。流入洛水的河流更达十八条。伊洛地区流入黄河的水十三条,流入谷水的五条,流入门水、役水的五条,包括河、洛二水在内,共五十一条。
从气候条件看,今天的伊洛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为7个月左右,1月平均温度为-20℃--20℃,7月平均温度为24℃--27℃,年平均温度为12.2℃-14.6℃。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的气候比今天更加温暖湿润。新石器时代大致相当于第四纪地质学上的冰后期,随着末次冰期的结束,气候总的特点是由寒冷干燥向温暖湿润过度。“据众多的孢粉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约距今7500年至2500年间的全新世中期,总的趋势是气候温暖。”竺可桢先生根据考古资料和历史记载,研究了我国冰后期后半期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亦指出“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份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另据孢粉分析,在距今7500-5000年间,我国降雨量也比现在多600毫米。
三、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农业发展的人文因素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伊洛地区农业的发展,除了得益于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因素之外,与当地居民重视农业、注重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等人文因素也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伊洛地区是古人心目中的“天下之中”,该地区曾是上古时期黄帝部族活动的主要区域。《吕氏春秋・季夏纪》日:“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淮南子・天文训》亦日:“中央土也,其帝黄帝。”黄帝被称为中央之帝,“中央”即“天下之中”,而以嵩山为中心的伊洛地区正是古人心目中的“天下之中”。《史记・封禅书》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1965年陕西宝鸡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曰:“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V民。”何尊为西周初年一件有确切纪年的青铜器,该器作于周成王五年,可以看出,这里的“中国”,“是指天下四方的中心地区,也就是伊、洛之间的洛邑。”
黄帝作为杰出的部族首领,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五气”,《集解》引王肃日:“五行之气。”《索隐》谓:“春甲乙木气,夏丙丁火气之属,是五气也。”“艺五种”,《集解》驷案:“艺,树也。诗云‘艺之荏菽’。周礼曰‘谷宜五种’。郑玄曰‘五种,黍、稷、菽、麦、稻也。’《索隐》曰:“艺,种也,树也。五种即五谷也”。《史记・五帝本纪》又云: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可见,黄帝时已经开始注意观察四时季节的变化,谨守农时,广种各种粮食作物。黄帝还发明了粮食加工工具,《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断木为杵,掘地为臼”。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重视农业的发展必然重视土地、尊崇土地,黄帝名号的由来正与黄帝重视土地、尊崇土地有一定的关系。《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索隐》案:“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正义》云:“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吕氏春秋・应同》亦云:“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
篇4
[基金项目]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东省贫困地区‘科教兴村’工程研究”(2004B 70102031)相关成果
[作者简介] 向安强,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与文明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科技史、科技社会学;
武玉坤,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
朱汉平,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行政、财政预算;
张巨保,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史。(广东 广州 510642)
当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中,农机化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发展农机化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生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基础性、主导性、决定性作用,发展农机化,建设新农村意义非常重大。
一、广东农业机械化水平现状
广东是我国农业创汇大省。但在我国加入WTO后,广东农业不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矛盾日趋尖锐。竞争力强则兴,竞争力弱则衰。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愈来愈迫切。广东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0%多,但对GDP的贡献率不足10%,主要原因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由于各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太少,在农机化指标中,广东省农业劳均农机动力排全国第23位,农业劳均农机原值排全国第24位,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排全国第22位。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广东省实施“科教兴村计划”的进程。
虽然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取得了一定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作用与优势远未发挥出来,还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尚存以下主要问题。
(一)农业机械化水平仍不高。目前,广东省主要农作物耕整地机械化水平只有53.5%;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28.6%,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仅为5.9%,机械化播栽几乎空白;有20万公顷的池塘尚未安装增氧机,占池塘总面积64.1%,机械投饵机的应用率更低,水质自动监控设备几乎空白;农产品加工机械化落后,成套设备少;农机品种少,性能差。
(二)农机社会化服务滞后。广东省农业机械大多属于单家独户或水产养殖联合体所有,自用居多。农机作业专业户规模不大,又较分散。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仅有688个,且设施简陋,服务功能单一。农机(含农机零配件)销售、作业、维修和售后服务处于零散、无序的状况。
(三)农机研制、推广工作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广东省种植业机械、养殖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机械的科研设备落后,技术储备不足,难以开展公益性与超前性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及创新;农机生产企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能力很弱;农机推广网络不健全,影响了农机引进、试验、选型和示范推广工作。
(四)农机市场秩序和安全监管问题严重。目前,广东省仍未颁布农业机械管理的地方性法规,由于农机执法机制、法规不健全,农机部门没有单独执法权和处罚权,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没能严肃处理,工作处于被动,使农机安全监理等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二、广东农业机械化水平落后因素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广东省农机化的发展也暴露一些不适应的问题,其原因如下:
(一)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很多地方公益性职能的履行没有得到财政的全额支持,财政对农机化的扶持一直没有形成固定格局。一是大型农机具购机补贴没有落实,虽然中央1号文件有明确规定,但尚未有与之相对应的文件。二是县财政没有专项农机化发展资金。三是部分乡镇农机站没有业务经费,无法开展正常农机管理业务,相当比例的基层农机推广人员事业经费得不到落实,工作中也得不到有力的支持或扶持。
(二)农机推广工作领域不宽。不少地方的农机推广工作还仅局限在主要粮食作物的产中服务上,而且服务的水平与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优质化、安全化的要求差距较大。
(三)农机推广方法单一。不少地方由于专业人员文化层次及业务素质偏低,农机化推广工作不能上层次,推广方法局限在传统的方式上。很多地方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十技术”的方式,推广工作主要靠开会、印发材料的传统手段。
(四)农机推广人员素质偏低。农机推广人员跟不上发展需要,一些推广人员知识陈旧且缺乏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少推广人员在农机领域中是内行,但在农业生物生产工艺上知识缺乏;多数推广人员引导产业化组织经营和生产协作管理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不足,远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兼职的多,知识老化,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业务不精,缺乏朝气与活力,严重困扰着农机事业的发展,不适应现代农机化事业发展的要求。
(五)农机推广的运行机制不活。推广机构行政化倾向严重,难以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化技术服务的需要;乡镇农机机构设置混乱。一是乡镇政府、党委可以随意调动农机站的人员从事计划生育、森林防火等其他行政事业管理工作,使其不能集中精力从事农机化管理与服务工作。二是有的乡镇农机站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三是由于乡镇农机人员管理权限都属乡镇管辖,因此受乡镇调配,经常被抽调去搞其他非农及行政事业管理工作,影响了农机正常业务的开展。四是乡镇农机管理人员队伍难以稳定,有学历又年轻的农机专业人才看到基层农机机构不被重视的状况,不愿意在农机部门呆下去,有的被其他部门“挖走”,致使基层农机队伍常常是“生面孔”。基层农机管理人员的变动与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基层农机化工作的“断层”,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机社会化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开展。
(六)农机管理体制不适应新形势。主要表现在农、科、教脱节,不同所有制、不同推广组织之间缺少联系。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整个农机推广体系的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而且也影响了新形势下农机化技术服务领域的扩大和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县级农机主管部门与乡镇农机机构体制不顺。目前,乡镇农机站隶属乡镇,块块管理,业务指导不灵,难以实施有效管理。由于县农机管理机构对乡镇农机人员只有业务指导关系,没有任何管理权限,所以根本没有任何能力稳固基层农机管理服务机构,无法阻止几年来农机管理服务人才的流失与经常被抽调和更换的情况。因此,在农机生产及推广管理工作中调度人员困难,信息不畅,反应迟钝,难以使农机化工作形成上下一致的合力。更令人担忧的是,有的乡镇农机管理机构因没有专职人员等原因,县农机管理机构布置的工作,如农机安全生产、拖拉机年检年审等根本没人抓而无法具体落实,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乡镇农机站实际上没有发挥作用。
(七)农民对农机的购买力弱。农民人均纯收入普遍较低,对农机具特别是大型农机具的购买力弱,严重制约了农机化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也制约了基层农机工作的开展。
此外,基层农机推广机构还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一是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影响,由于目前政府农机推广机构尤其是基层农机推广机构仍然是整个农技推广体系的主体力量之一,因此这一改革对农机推广工作的影响非常深远,政府农机推广队伍面临职能转轨、阵地收缩、总量削减的挑战,农机推广机构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不可避免。二是农民自主经营地位的加强,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自主决策意识不断增强,长期形成的“行政+技术”的农技推广模式将越来越难以奏效,各级推广机构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推广服务工作方法。三是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发展中,农民对农机化技术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需要农机推广机构积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形势,向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拓展服务领域。四是农业科技服务市场的多元化逐步形成,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农业中介服务组织在一些地方正在成为市场主体,一方面反应了农机推广形式的积极变化,另一方面对政府农机推广机构也形成压力。
三、“科教兴村”计划中的广东农业机械化建设
广东农业机械化建设要转变观念、更新思路,要充分认清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带来的新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农机化工作不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科教兴村”的工作思路下,使农机化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努力发挥农机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科技兴农载体和农民致富工具的作用,使农机化的发展实现与大农业的配套跟进、与现代农业建设的配套跟进、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配套跟进。具体措施如下:
(一)制定农机现代化目标。为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广东省从2003年起就开始加大力度,增加投入,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计划到2010年力争全省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珠江三角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主要包括:重点扶持省农机推广站建设,彻底改善省级农机鉴定和推广工作条件;加强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布局,建立完善80个区域性农业机械推广站;设立购买农机具补贴专项资金补贴农业龙头企业、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种养大户购买农机具;扶持建立30个农机化示范基地,通过基地的示范,引导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发展规模和集约经营,探索农业机械化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设立农机推广专项经费,加强农机新机具试验和选型推广工作。
(二)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将依靠产业化发展,因地制宜选择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主导型产业,走贸工农、产加销、农科教结合的一体化经营道路这一“科教兴村”的工作思路,运用于农业机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扶持建立1-2区域性农机专业市场,使其成为集农机产品展示、交易、信息、维修、培训和服务于一体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服务中心。重点补贴一批带动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以及种养大户、农机专业户购买农机具,以增加农业机械的社会拥有量,大幅度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建设,将农机机构、行业协会、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专业户和农民等联系起来,开展管理、技术、市场信息服务。同时,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联系农户与市场的农机服务中介组织。
(三)健全农业机械化科研和推广体系。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县乡科技人员推广技术的优势,加速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1.加大农机科研开发力度。充分调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的积极性,加强“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
2.提高农机工业的开发能力和制造水平。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吸引国内外农机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到广东省合资或合作,同时创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农机技术和产品。
3.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将现有的农机技术推广组织与农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校、生产企业、示范基地和专业服务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农机科研、推广和应用一体化,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具。根据不同的农业区域和不同的农业类型,重点扶持建立一批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
4.提高农机队伍整体素质。引进农机高层次专业人才,吸纳一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充实农机队伍;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机教育和培训资源,发挥现有的农机教育和培训机构的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展农业机械化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与培训。
(四) 完善农机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理顺农机安全监理体制,配备各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必需的监理装备;加强和完善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体系的建设,抓好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和检验认证工作。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对农机产品实施推广许可证制度,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五)增加资金投入,确保农机化目标实现。从2003年起至2010年,广东省财政预算内安排7亿元,重点扶持农机装备、科研开发、示范基地配套建设、社会化服务、质量鉴定检验检测、安全监理、技术推广和培训等。同时,建立良性投资机制,形成以上级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增加大型农业机械保有量,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并列入财政预算。
(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扶持力度。在科技立项中,对农业机械化的重点科研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优先安排农机生产企业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依法鼓励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支持农业企业和专业户连片租赁、承包集体耕地,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对农业机械田间作业用油实行优惠补贴政策,降低农业机械作业服务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积极争取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发展。
四、结语
总之,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没有农业机械的推广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科教兴村”计划,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机械化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我们要重视在科教兴村计划下进行的农业机械推广,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推进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荆世华,陈屏.“科教兴村”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2).
[2]陈广义,孙翔,王慧军.“科教兴村计划”在中国农村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管理,1998,(1).
[3]夏志学.对科教兴村战略的几点认识[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9).
[4]赵巍,邸晨霞.对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发展的思考[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5,(1).
[5]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5,(3).
篇5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非常大,它们中的很多企业是一些跨国企业。如荷兰著名的CSM公司是一家跨国公司,专业生产和销售食品配料和粮食,业务涉足全球100多个国家。其子公司普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最有经验的乳酸盐生产商,普拉克公司的工厂分布在巴西、西班牙和荷兰,同时它具有一个遍及全球的销售网络。再如,乳业第一巨人法国的达能公司其年销售额为60亿欧元,帕玛拉特公司年销售额也达到60亿欧元,雀巢公司的年销售额为133亿欧元。
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决定着农产品的增值程度。越是精深加工,增值程度越大。如豆类加工,经过初级加工可得到豆油、色拉油,色拉油加工比普通豆油加工精深些,所以其增值程度也高一些。大豆还可进一步精深加工出大豆磷脂,其市场价格及市场前景非常看好。若年产100吨粉磷脂,可创产值500万元。在国际上,玉米可被精加工成为 3000多种产品,尤其是其深加工产品——各种氨基酸类等等,其增值程度是其原料产品价值的成百倍,有的可达上千倍。这表明农产品精深加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也表明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从全球范围来看,安全、绿色、休闲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和方向。随着全球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不断变革,在众多的消费者中出现了有钱无闲的现象,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这就使休闲食品逐渐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趋向。
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其他现代企业一样,经历着现代管理的冲击。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那些国际性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比较高。主要表现在:企业管理主题的层次较高。当前,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的主题已经跳出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生产管理,逐渐转向侧重于企业外部的战略管理,竞争也从低层次的价格战转向了高层次的战略选择与实施方面的较量。企业在前瞻力和判断方面有着很大优势;企业的产品优势。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一般规模较大,所以他们拥有品种繁多的产品系列。一方面,由于这些企业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产品的开发、生产都非常稳定,质量可靠,成本较低,他们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这些企业都拥有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如雀巢、康师傅、达能、上好佳、百威啤酒、米勒啤酒等,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2.食品加工业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已经成为重要的制造业和出口创汇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始早、程度高、科学技术进步快,因而食品工业发展起步早、水平高,并积累了不少经验。
2.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技术占据优势 发达国家高度发达的食品加工机械部门,不断利用新原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间接实现了先进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食品加工机械产品品种齐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不仅使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统一、可靠和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发达国家食品加工机械一般具有动力、燃料及水消耗少的优点。食品加工的原料利用率高,如美国能利用废弃的柑橘榨取32%的食用油和44%的蛋白质;从橘子皮、苹果渣中提取和纯化果胶质或柠檬酸;淀粉糖制造设备加工能做到无废渣、废水或废气排出。
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企业注重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研发和创新活动:研发技术创新。大型食品加工企业都比较注重研发投资,企业投资一般占销售额的2%~3%。同时,政府鼓励食品研发投资。加拿大政府就有专门的研发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发达国家食品加工过程基本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检测和调整。食品加工技术革新体现在包装技术、新式产品、高效加工控制系统、自动分级系统以及新产品的说明中;产品品种创新。根据消费方式改变,方便、健康和多样化的产品大量涌现,使产品创新的速度加快。美国、加拿大等国的食品加工业一方面引入不同民族风味的食品加工,另一方面积极推出便捷食品,如“保鲜餐”“全餐配备”“速配餐”“即食汤”等以及健康食品:包括低脂、低盐、低糖食物,瘦身特餐等;食品包装创新。食品包装改变了过去单纯的保护和保存作用,进而成为市场营销战略的主要手段,在促销和与顾客的沟通中起着重要作用。食品包装不仅更加注重美观,突出品牌与个性,符合环保要求,而且针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而设计;采购和销售渠道创新。在发达国家,许多食品加工企业利用因特网技术来提高购买效率。例如,一个由美国50多家著名食品公司组成的“TRANSORA”网络市场,就是一个企业间的网上交易市场,其联合采购能力为4000亿美元。这个网络除了用来采购原料外,还能用来监控库存和管理工厂。通过这个网络采购,食品公司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开支。发达国家完善的互联网络深入到每一个家庭,食品销售网上交易的数量不断增加。
2.2积极应对全球市场的变化,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食品加工企业自身不断根据全球市场变化,进行结构调整、联合、购并和合并。一些国内小型独立食品加工企业逐渐被大型全球性食品加工企业所取代。这些大型食品加工公司积极向国际市场延伸,到境外寻求更多的市场和发展机会。20世纪末期的10多年,跨国食品加工公司的全球重组十分活跃。另一方面,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重新定位,寻求适宜自身发展的市场;食品加工企业从各方面改进生产模式,更新设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根据世界食品零售市场需求进行内部生产调整。尤其是一些公司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来改进工作环境,提高生产力和产品质量,从原材料筹备、运输、工厂加工到产品营销,都是管理与质量的密切结合;食品加工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逐渐树立新的经营理念。食品市场全球化不仅表现在世界贸易日益自由化,而且包括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的进步。因此,建立全球性的零售网络和链条势在必行。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网络化发展机会,依据全球标准进行产业重构,重点是品牌改变和建立。品牌信誉好的跨国企业在产品分配和营销网络的构架上都做得十分完善,以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后盾,不断研发新技术、提高生产率、加强营销和巩固品牌,从而以更加雄厚的实力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发达国家跨国食品加工公司在全球知识经济浪潮和国际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推动下,研发也呈现出国际化发展趋势,纷纷通过直接投资和间接控股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而且国外研发中心的研发支出在总研发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国际食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总的可以概括为:产业化经营管理越来越成熟;加工技术和设备越来越先进;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越来越高;产品的规格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越来越完善。
3.加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3.1建立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研究机构 为了加强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科学研究,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建议对分散在各部门有限的农产品加工研究力量予以整合,在国家级农业科技系统中建立精干的国家农产品加工研究机构,并作为非营利性机构,统一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给予重点支持。通过该研究机构,协调组织全国农产品加工研究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攻关研究与示范,解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3.2建立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工程中试中心 建议建立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工程中试中心,解决农产品产业化过程中的重大技术创新、技术改进、技术组装和技术配套等系统问题,开展技术示范、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促进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
篇6
相当多的士人是自己经营农业且辑录、撰写农书,徐光启、邝[、涟川沈氏、张履祥、陆世仪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农学著作是对生产技术的总结,也促进了农业技术的传播,如邝[的《便民图纂》叙述细致全面且通俗易晓,便于民间传播,正如欧阳铎所言,“今民间传农、圃、医、卜书,未有若《便民图纂》者,识本末轻重,言备而指要也。”[1](P11)而沈氏、张履祥更是身体力行,不仅从生产经营中总结经验,并将农业技术知识付诸实践,正是“稼穑之艰,学者尤不可不知。” [2](P993) “治生以稼穑为先,舍稼穑无可为治生者。” [3](P994)
士人先进的经营方式提高了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商品化农业的发展。依据经营规模、经营方式,涟川沈氏和张履祥都属于中小地主的庄园经营。一般地主直接经营农业比单纯出租土地有利,所以促进了地主经营经济的发展。自然,中小地主的农业经营情况和规模各地不同,所生产经营的种类和项目也多寡不等,但通过自己的筹划、督导雇工耕作,用以增殖财富的活动是到处一致的。如《补农书》的作者张履祥,自幼家道衰落,年十五补县诸生(秀才),后屡应乡试不中,遂在乡间教书,并经营农业。耕种田地十几亩,“而幼不习耕,筋骨弗任,雇人代作”,本人也参加一些辅助劳动(如 “修桑枝”),其经营内容包括种桑,养蚕,种稻,种麦,种麻,种各种瓜、豆、蔬菜,种百合、山药、枸杞,种竹木和各种果树,养鸡鹅,养鱼,酿酒,纺织等等,几乎应有尽有。《补农书下・总论》中介绍了他从生产实践中取得的怎样对待使用雇工和家中仆人的一些有效经验,对雇工所花的成本与生产收入的关系亦有具体详细的计算,他认为地主在监督雇工耕作的同时,自己也亲身参加一些生产劳动,要比单纯招佃收租有利。他为地主庄园做了全面的筹划,提出“农事大纲有三道,惟在豫”。即是说,在进行农事之前要做好三项准备工作:甲、正疆界,乙、浚沟渠,丙、修筑塍岸。对于治理家务方面,如何实行勤俭持家、耕织结合、即耕且读,以及怎样对待佃户等等,都作了详尽的介绍 [4](P1424-1427)。可见张氏此书,是他亲自经营管理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亦是地主庄园经济经营管理的指南,其中不仅有农、林、牧、渔、工、副各业生产技术措施的丰富知识经验,而且有中小地主如何经营农业的详细规划和方法。张书在当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可以说是地主庄园经济的一个典型范例。
清朝前期地窄人稠的南方,更加讲求精耕细作,集约式生产。注重单位面积效益又有经济条件的庄园地主亦将这一生产经营做到极致。沈氏、张履祥都主张劳动的集约化,“只要生活做好,监督如法,宁可少而精密,不可多而草率”[5](P1401)。二人对精耕细作都极为重视,这一点突出体现在水稻的种植上。首先,春季耕稻田要深耕通晒。如《补农书上・运田地法》第一段说:“古称‘深耕易耨’以知田地全要垦深。切不可贪阴雨闲工;须要晴明天气,二、三层起深。每工止垦半亩,倒六、七分。春间倒二次,尤要老晴时节。头番倒不必太细,只要棱层通晒,彻底翻身,合垅倒好。”“二、三层深”是指第一次垦过之后,深度还不够要求,在垦过的原址再补垦一、二次,使土壤耕翻彻底,并且增加深度。“彻底翻身”指耕得透彻,没有一点残块。且忌阴雨,需要老晴(没有一点云根)天气,把耕翻的土壤彻底通晒。垦是第一次耕,倒是第二、三次耕。垦是冬季的初耕,倒是在春天插秧之前再耕。“倒”,是按垦的相反方向倒翻土地。其次,要施足基肥。《补农书上・运田地法》第三段说:“凡种田总不出‘粪多力勤’四字,而垫底尤为紧要。”每亩所施基肥要达到一定量。再次,要育壮苗。沈氏、张氏做秧田之法,如《补农书上・运田地法》第二十段所说:“秧田最忌稗子。先将面泥刮去寸许,扫净去之,然后垦倒,临时罱泥铺面,而后撒种。”张履祥不仅主张培育壮秧,还主张早日落谷,在《补农书下》第三段说:“惟有下秧极早,可补事力之不逮。谷雨浸种,稍备春气。至插青之日,秧老而苗易长,且耐风日,所谓‘秧好半年田’也。”第四,要合理密植。《补农书上・运田地法》第三段说:“其插种之法:行欲稀,须间七寸;段欲密,容U足矣。”除以上四环节外,除草、中耕、追肥、防虫等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不仅水稻种植要求精耕细作,栽培棉花、麦类、油菜、花草等亦是类似。
沈氏农书和张履祥的《补农书》所总结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具有相当的造诣,正如陈克鉴所说:“凡田家织悉之务,无不习其事而能言其理。”[6](P1389)这样能将技术知识有系统地“言之成理”已具有学术的价值。沈氏农书、《补农书》不仅是沈氏、张履祥的经营管理经验的总结,也包括老农的生产经验和经过验证、改进的生产技术,其科学性、实用性也是不可低估的,其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指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可以说,太湖地区的士人群体作为精耕细作的总结者和推广者为当地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农业的发展是农业商品化的物质基础。
士人群体因其知识优势,可以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作出细致全面的总结,接受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并形成农书,又因其注重农事、亲自经营管理、指导监督雇佣劳动工作,可以使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得以验证并得到迅速有效的普及。因此,分析士人群体在商品化农业中的作用,重视知识分子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在科技兴农的今天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新疆农七师车排子垦区畜牧业的发展总的来讲是健康的,但在逐步发展的同时也表现出一些问题,如基础不扎实、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市场地位不明显等等,现就该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结构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 畜牧业的基础――饲草和饲料的发展
饲草和饲料是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基础问题,如同人类的基础生活一样,要生存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粮食。畜牧业要发展就必须有足够的饲草饲料做基础,而且饲草饲料的储备量要达到当年现实需要量的115%以上才能满足当年畜牧业的生产需求。否则将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车排子垦区发展畜牧业比较突出的矛盾就是农业生产中经济作物种植与畜牧基础饲料种植之间的土地分配不均,人为打破了农业生产平衡,破坏了农业经济结构,只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注重长期农业发展,只重视近期的经济利益,不注重长期农业基础的形成和相对生态效益的关联。
加速畜牧业的发展,首先就是巩固饲草饲料地的种植面积和提高产量,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才能去发展。在车排子垦区有些农牧团场并不是去有计划的发展饲草饲料基础建设,而是大量的占用草地、逐年减少饲用地的使用面积,用饲用地去种植一些类经济作物,短期内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而破坏了长期的农业比例结构,阻碍了农业发展的长期效益,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进一步影响某一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品的市场供给。在兵团农牧团场主要种植作物中,较为多见的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料作物为主,如以半农半牧的生产模式发展有利于职工增加收入,也有利于职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活跃市场,更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在车排子垦区农牧团场进行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结合应该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一大部分,如:目前种植667 m2的苜蓿和红豆草,单产最高也不过300~400 kg,而种植667 m2的玉米,子粒单产可达600~1 000 kg,按经济学产量和生物学产量来计算,它还应有600~1 000 kg干物质的饲草成分,这个经济效益远大于单纯种植苜蓿和其他饲草。根据相关资料看,中国高纬度地区的农区或半农半牧区种植玉米可以达到较高的经济学产量,根据笔者2011年对阿勒泰地区公安农场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考察来看,800 kg以上的玉米单产(667 m2产量)并不少见,667 m2生产6~7 t青贮饲料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经验在兵团农九师也得到验证。这就给我们发展畜牧业带来了良好的启示。采用高新技术发展、农畜结合农产品是解决畜牧业发展草料不足的有效手段。棉区的棉花生产的副产品―油渣、棉柏再加上玉米(能量饲料),是一个很完善的畜牧业饲草饲料库,这样的合理搭配无论对食草动物还是对以采食饲料为主的动物来说都是大有益处的。棉花产区的副产品本身就是畜牧业、副业的主要原料,因此团场棉区也可以视为畜牧业、副业基地。
在改革开放前的兵团,连连都有畜牧排,副业班,其生产规模(猪、羊、牛、鸡)大于现在各连的养殖产量的总和,其农业土地的利用也符合当时的农业发展规律,如果同现代化农业相结合其发展潜力空间更大,如果把两者相结合去考虑,其发展经济和综合利用的前景是很广阔的。
2 畜牧业的规模生产和散户生产
在市场化经济中畜牧业必须以规模化生产为主导,它决定了社会供给整体因素和稳定市场的主体作用,所以大规模畜牧业的生产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讲并没有市场导向上的错误,而是局部出现一些过剩,可以通过一些肉食品加工和政府宏观调控,有些区域还可以通过提高人民的消费量,适度限制生产来解决。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通过政府和主管部门同各个养殖协会来协调生产量,以适度降低生产规模和给予政策补贴来解决过剩问题,农业和畜牧业发展都是同样道理,政府主要将各行业合作社联系到一起,起到一个行业或部门宏观调控的杠杆作用,规模化大生产可以得到有效地宏观调控,可以起到既不伤害生产者的基本利益和过渡性成本投入又不损害消费者的基本利益,使市场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通过调查发现,各地常见的“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对市场调节较弱的地区是没有保障的。现实生产状况为:在农牧产品供给紧俏时,公司给农户一个基本价;在农、畜产品过剩时,公司向农户们转嫁经济困难和危机,契约的价值毫无作用,毫无束缚力,这种情况在车排子垦区的涉农行业大公司中也有出现。管理机构的管理办法对他们约束较小,起不到作用。所以建议管理部门与协会共同参与公司合同,才是一个相对有约束力的经济体系。而目前的“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销售、加工模式在一定情况下是一个只对一方负责,对另一方起不到约束作用的不平等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对农户不负责任的行为。
车排子垦区提倡规模畜牧业生产的前提下,有条件还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散户养殖的存在,这实际上可以解决一部分市场供给,市场余缺的问题。例如草食类牲畜现在生产不足,实际就是散户养殖减少所造成,而在这种情况下,规模生产又没有形成,导致市场供应不足。所以加快畜产品的生产规模建设和支持过渡期的散户生产是我们当前和今后畜牧业生产的主要任务。
3 畜牧业的市场定价与决策
畜牧业的市场定价与决策在很大情况下是比较困难的,风险性很大,这同其他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情况基本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生产周期性长,决策、市场与灾害共同决定着市场变化。同时市场经济本身就存在着自身固有的弊端,某些决策者用现代西方经济学观点来解决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在实际情况下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对市场前景的预测和判定,多是缺乏科学根据和缺少相应的可靠的统计学资料的,对市场供求关系,和各种社会矛盾关系也缺少足够的定位和统计学方面比较全面性的资料。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市场价格的定位也是模糊不清,预测和判断缺少科学性和可靠的统计学依据,所以对市场变化的决策就会出现错误,使养殖户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使一些投机商人从中获利,原始饲料的价格也步步攀升。
农畜产品的市场定价与决策首先要有来自各个区域的比较准确的人口、土地、农业品种、农副产品价格差的统计数据,包括各地区的人口、民族比例、土地面积、生产作物变化情况,各种作物的比例,农畜生产情况和生产能力,规模养殖能力和散户养殖情况等。根据资料来源来分析供求关系,这种预测是在没有人为因素影响前提下提出的,在预测之后还要考虑到人为因素和社会各个方面出现的矛盾问题,以及商人联合抬价因素。在这里必须指出农畜产品生产过剩或短缺并不是有“期货”可以预测到的,而是由生产与消费总量、生产与消费渠道、社会货币总量、金融政策、公民收入分配差距和社会突发性事件等各种因素决定的。此外,农畜产品在市场上定价不是越高就越好,恰恰相反,农畜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价要适当才能有利于物价的稳定和农户的经济收入,才能满足市场供给和市民对价格的接受程度,才能有利于新疆兵团农场的建设。
4 几点建议
4.1 调查市场,合理引导
调查市场供求关系,合理引导农业、畜牧业生产,确定当地的畜牧养殖总量,实事求是的去调查本地区的情况和统计资料,由当地畜牧业部门对广大养殖户进行科学的引导,并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饲草饲料生产面积,合理解决当地畜牧业的饲草饲料的资源,合理平衡调节农业、畜牧业基础成本,使生产和市场相结合,才能使生产活跃市场,市场调剂生产。
4.2 平衡规模,鼓励发展
平衡规模养殖量,同各养殖协会协商养殖计划,各个连队养殖专业户和中小企业提出生产计划及饲草饲料订购单,来确定和平衡养殖规模和草料用地。鼓励散户发展畜牧业生产,来补充市场余缺。
4.3 了解信息,宏观指导
篇8
一、现阶段农业融资的基本情况
现阶段,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我国的农业融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型农业企业举债方式和额度受限多
从知识理论上来看,自筹资金、银行信贷和政府扶持是现代农业企业生存和发展资金来源的主要方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我国银行机构的贷款需要一定的抵押物,这样的渠道对于农村企业来说,其能够用于抵押的资产很少,农业企业想通过此渠道获得资助,显然是不现实的。另外,农业企业的自筹资金的能力也是有限的,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至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往往有着很多的限制性条件,也不是所有的农业企业都可以享受到的待遇。
(二)举债的风险和成本太大
农业企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一旦发生灾害,其生产加工的风险将会加剧。再加上农业企业本身经济实力不强,竞争能力有效,在面对附加很多费用的成本的银行贷款,往往是力不从心。此外,我国农业小企业与银行的贷款合同往往期限较短,这部分的资金只能作为企业的正常运转之用,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投资,技术改造投资等都没有办法满足。
二、黑龙江农业融资方式的原因分析
以上是我国总体上农业企业融资的问题,其在地区上将出现各种差异,就以黑龙江为例,其在农业融资方面上表现的特点为:
(一)银行和企业的信息不一致
对于黑龙江农业企业来说,银行贷款的方式比较普遍,但是这样的融资渠道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的表现就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农业企业之间出现信息的不一致,使得农业企业的融资问题难以快速有效的得到解决。这主要是因为地区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有限,在处理财务能力方面显示出很大的缺陷,其财务信息难以做到实事求是、真实可靠,其上交的相关报表难以对于其经营状况,还贷能力,资信水平进行有效的说明。而银行恰恰是以此为根据来确定对其贷款是否受理,贷款额度是否提高。
(二)政策扶持不到位
虽然在最近几年间,相关政府开始重视三农问题,不断提出了发展相关农业企业的政策,在对于农业企业的扶持政策上,税收政策上,技术创新上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这样的政策往往由于实际的原因,都慢慢趋向于大型的国有农业企业。使得一些中小型农业企业没有享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尤其是其在融资方式和渠道上一直处于难以打开局面的困境中。
(三)融资担保体系不合理
我国现阶段的融资方式主要是以抵押物的形式进行的,此类的方式不利于农业企业的融资担保工作的开展。由于企业的信用在担保机构没有得到建立健全,相关的程序也缺乏规范,农业融资的信用等级没有实施,专业化的融资队伍没有形成,相关的法律制度没有完善,这都不利于农业的现代化趋势的发展。
三、黑龙江现代化农业融资方式的优化策略
农业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是资源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们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做出不同方面的工作。
(一)从宏观角度出发,不断优化农业融资环境
作为农业企业,要对于国家的相关的宏观经济和货币的政策准确把握,详细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积极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与此同时积极配合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上相关要求,不断扩宽融资渠道,促进其融资结构的多样化发展。在理论上来讲,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家对于农业事业的扶持应该是长期的,不断优化农业的融资环境也是国家宏观调控应该重视的环节。
(二)从政府角度出发,不断优化农业融资环境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由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调节的,农业企业的发展也是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的。由此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政府要不断加大对于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扶持政策体系,建立起合理的农业企业融资扶持环境,以确保农业企业普遍享受到国家的政策优惠。与此同时,不断在政策方面,以融资多样化为目标,实施有效的金融创新,争取出台更加符合农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和模式。
(三)从法律角度出发,不断优化农业融资环境
国家不仅仅要在财政方面给予农业企业以支持,还要保证对于农业企业的扶持是在法制化的道路上进行的。要不断完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农业企业的融资行为和过程,对于其中不符合规定和法律的行为,予以惩戒,积极鼓励通过合法的程序开展农业企业的融资活动。除此之外,不断优化担保体系,不断为农业企业在贷款过程中减少障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黑龙江地区农业企业的融资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和调整。在国家的积极扶持的政策环境下,农业企业以合法有序的程序进行融资,不断完善针对于农业企业的金融融资担保体系,将会极大的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本文所指的区域是指作物产区或农业产业化企业所辐射的单个市场界限的地理区间;本文所指的区域内并购是指并购主体处于同一区域的并购行为;本文所指的跨区域并购是指并购主体处于不同区域的并购行为。在我国,农业企业区域内并购与跨区域并购现象同时存在,但两种并购行为有着不同的目的与方式。一般跨区域的并购行为大多是一种战略性的横向并购行为,而区域内的并购行为多是一种战术性的纵向并购行为,而且被并购的对象与载体也不尽相同。
(一)区域内并购的目标
区域内并购的目标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企业而言并不完全相同。对于大规模的全国性企业来说,区域内并购行为的主要目的是跨区域投资、并购后的整合。例如伊利集团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产能、奶源、渠道,伊利的跨区域战略收购对象一般都是加工型生产企业,例如其在新疆收购兵地天元、在福建与长富乳业合作,最直接的效果是解决了产能问题,但被收购企业所掌控的奶源并不能完全满足伊利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在战略并购后对当地的奶源基地进行区域内的并购整合。
对于中小型地方性农业企业来说,大多是依托当地特殊的农产品资源,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或销售,还没有形成战略性的跨区域并购的能力,其区域内并购的目标主要是快速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例如,辽宁某粮食加工销售企业,从销售环节发展起步,利用当地粮食的优良品质,形成了独特的销售模式并快速发展壮大,但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原粮供应不足、零散收购的原粮质量得不到保证、收购价格不稳定等问题的制约。该企业通过控制国营农场、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等方式实现标准化生产,保证原粮的供应质量与数量,并通过收购当地收储仓库和加工厂实现了产成品的自我加工和供应,构造了区域内完整的产业链。
从上述两例可以看出,无论是大型农业企业还是中小型农业企业,区域内并购行为的主要目标是以原料供应为核心的纵向并购,同时关注扩大产能、降低成本、渠道建设等重要问题。
(二)区域内并购的形式
区域内并购案例中最常见的形式是通过资产或股权转让实现并购,此外,通过划拨方式实现并购的案例在国资系统中也比较常见,近年来利用托管方式分步实施并购的形式在一些并购案例中也得以应用。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很多都改组为公司制企业,因此,股权收购逐渐成为区域并购的最主要的形式。
从并购双方的关系来看,大多数并购行为是收购与被收购的关系,前面提到的辽宁粮食企业的并购案例中,采取的就是整体收购的吸收合并方式,对收购后的收储仓库和粮食加工厂经过再投资改造,已经可以满足企业目前经营需要。合作、合并的并购重组案例正在逐渐增加,例如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股东将其下属5个单位的资产和股权进行合并重组发起设立新的股份公司,整合后的股份公司形成了以北京“菜篮子”工程为主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具有较大规模且效益良好的上市公司。
(三)区域内并购行为的参与者
从参与并购行为的各主体来看,一般收购方多为工业加工型企业或商业流通型企业,被收购的对象多是收购方的上游企业,是一种后向一体化的纵向并购模式,这种并购关系符合国家“以工带农”的基本思路。
从收购方的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较多,这些民营企业大多是从原来的乡镇企业、村办集体企业转制而来,是与本地众多同质化企业竞争后的生存者。这些企业度过幼稚期后,发展速度非常快,多数已经成为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面临着从中小企业向规模化发展的蜕变期,这些企业对区域内所处行业有着强烈的整合欲望,同时也具备相应的整合能力。这些民营企业未来仍将是区域并购的主力军。在区域并购行为中,除民营企业以外,国有企业也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一些规模较大、经过改制的国有农场和国家控股的粮食流通企业在区域并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从被收购方来看,多数为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这些企业都有较好的资源,通过并购这些中小企业,一方面可以拉长产业链,消除不必要的竞争,同时还可以掌控原料供应。此外,从控制原料、建立产业基地的角度来看,国有农场也一直被视为并购的重要目标。
三、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
在国家大力扶持农业的政策引导下,大量的社会资源向农业转移,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农业生产科技化、农业企业规模化等特征,这些新的特征使得农业企业并购行为也出现新的趋势。
1.以控制原料为目标的纵向并购仍为主流。农业资源是有限的,在农业企业竞争发展的过程中,掌控原料供应成为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在我国土地、草地、森林、水面资源已经接近充分利用的状况下,重新配置现有资源的最好手段就是收购兼并。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农业领域,以争夺原料基地为目标的纵向并购行为仍将是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的主流趋势。
2.科技型农业企业成为区域并购的生力军。科技型农业企业成立时间较晚,对农产品原料需求增长较快,重新建设新的原料生产基地难以适应其发展的需求,所以其更愿意以并购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吸纳原料生产企业或原料生产基地。以玉米深加工为例,随着变性淀粉、聚乳酸等新产品的面世,技术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具有核心技术的科技型加工企业的诞生,这些科技型企业依靠核心技术和强大的盈利能力成为区域并购中强有力的新生力量。
3.农户将成为被并购的对象。在下,全国大部分土地已经分散到众多的农户手中,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种分散的土地使用权成为农业企业规模化经营的瓶颈。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对土地承包权也有流转的要求。这种对农村土地使用权的需求与供给的碰撞形成了新的并购基础。重庆市工商局率先允许土地承包权人股,使农业企业利用股权来承包农户手中的土地成为可能。
另外,农民专业户的发展速度也很快,如果通过产权关系将他们直接纳入农业企业进行规范管理,经过少量再投资,实行标准化生产,也可为农业企业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
四、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1.并购方案设计缺乏专业性。区域内的农业企业并购行为大多是基于实业发展的需要,很少有长期的资本市场运作战略规划,在并购方案设计过程中很少有中介机构参与,方案设计缺乏专业性,甚至有些重组行为反而成为未来上市运作的障碍。在实际案例中很多企业重并购轻管理,在完成并购行为后,对新并入的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整合,其经营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发展战略都缺少明确的目标和定位。
2.缺乏完善的土地流转模式。农业部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转包、互换等行为作出了规定。而实际中,上述流转方式并不能完全满足农业企业的发展,于是又有很多地区开始试行“股田制”。重庆市工商局关于农户土地承包权可以人股设立公司的规定,证明农户土地入股在法律上没有障碍。但至少还有两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一是如果农业企业经营亏损、倒闭,农民的利益如何保障,的基本国策如何继续执行;二是农民土地人股后就变成真正的无产者,如何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将是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3.国有农场改制没有与区域农业整合紧密联系。我国国有农场近2000家,占地5亿多亩,拥有规模化的土地资源。但是长期以来,国有农场的身份性质不确定,定位不确定,很多国有农场经营状况不甚理想。近年来,国有农场都在研究改革,寻求二次创业,但国有农场的改革还没有与区域农业的整合密切联系起来,国有农场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4.金融支持不足。农业企业并购中大多数是以现金方式支付,而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很难取得银行的支持,大型企业并购行为中常用的杠杆收购手段在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中很难应用。农业企业融资难限制了农业企业的发展,尤其限制了农业企业通过并购方式实现跨跃式发展的机遇。
五、对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的建议
(一)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设计
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掌控作为原料的初级农产品供应,而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大多是以土地(包括水面、林地、草地等)为基础的,所以农业企业并购最终要落实到企业与土地的紧密结合。在我国的基础上,农户土地承包权的流转还没有成熟完善的模式,从并购的角度来看,股份制是并购的基础,所以本文从“股田制”的角度来简单探讨农户土地入股的思路。
1.成立农民土地合作社。农民土地入股要有“牵头人”,这个“牵头人”应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由农民自发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社来代表农民履行股东职责应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此外,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上限为50人,证券法规定发行股份超过200人为公开发行,应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合作社代表农民人股可以合理地规避以单个农户人股导致的股东人数“超标”的问题。
2.股份权利设计的特殊考虑。由于我国土地家庭承包制度是一项基本国策,且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法律法规,所以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形成的股份(下称“土地股”)的权利必须与其他普通股有所区别。在我国优先股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但实践中可以在公司章程中对土地股给予特殊的规定,以使其具有优先股的特征。可以规定在公司亏损达到一定程度后,赋予土地股转变为债权或“退股还地”的选择权;也可以规定公司必须保持一个固定的现金分红比例以满足没有其他劳动收入的股东基本生活需要。山东宁阳郑龙村186户村民通过入股方式成立合作社,每亩地为一股,每股每年保底收入400元,年终分红至少300元,如果农民愿意在合作社工作,则每亩地收益可达到3570元,合作社通过这种方式已经集中土地500多亩种植有机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股田制”创出一条成功之路。
3.关于股份的转让。转让土地股就意味着土地承包权的转让,所以这部分股权的转让还要符合有关土地承包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本文中土地股的转让又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农民所持有的土地合作社的股份转让问题,另一个是土地合作社所持有的公司的股份转让问题。公司在设计引入土地股的方案中,应根据各地区发展的不同基础设计出有利于保障农民利益和公司发展的规定。
(二)加快国有农场的改制
国有农场有人员和土地规模优势,更有国家政府支持,相对于农户来说,其土地产权关系转换比较容易,更容易通过合作等方式与生产型或流通型企业相结合,形成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大型农业企业。国有农场应充分利用这个机会,通过招商引资、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与农业科研院所、加工企业、流通企业联姻,或者直接向下游投资,力争创出一条以工带农、科技兴农之路。
(三)加强对农业企业的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应加强信贷产品创新,为企业并购提供过桥贷款。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强化企业内控,提高管理水平,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互利关系。
篇10
1发展现状
“地广人稀”曾经是对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条件的简单概括,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发展,单一的种植粮食型农作物使农业能够实现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有限。吉林省政府以及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开始对吉林省农业的经济发展进行改革和创新,其中即包括农业生产方式放慢的创新,也包括经济组织的整改等。吉林省农业经济的改革创新发展有风险也有机遇,因此要建设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新型农业运营体系,合理运用农业政策,快速有效的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转变以往农业的发展方针,最终实现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2发展趋势
2.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不断进行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明显的趋势,从传统农业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到现代农业的集约型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由个体经营转向合作社和企业经营形式;从种植单一的粮食作物到实现农村土地的立体化应用,经济结构由扁平化模式转为多元化模式。目前,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体现在绿色农业的建设方面。首先,吉林省农产品进出易额在逐年增长,而农产品生产标准与国际要求相差甚远,进行绿色农业生产成为进一步提高进出口贸易利润之必须;其次,应环保规划和城市生活的需要,粮食作物和蔬菜已经不是城郊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项目,很多农户以及农业企业开始转向果树种植园和花卉种植园、农村休闲娱乐项目的建设,这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更使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2.2农村经济发展加快
现代经济发展将各个行业之间的隔阂逐渐消除,跨行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农业发展也需要应对这个趋势。从农业经济本身发展的需求来看,参与金融经济发展,将农业经济发展与金融结合起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首先,吉林省农业企业和农户个人在农业经济项目的经营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融资活动势在必行,这是农业金融发展的契机;其次,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出的构想中,有关于金融介入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容。
2.3信息技术介入农业经济发展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介入各行各业的发展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是如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利润的提升,表现在很多方面。吉林省提出“智慧农业”发展战略,从2013年开始,加大智慧农业建设示范项目,并把实现农业智能化生产、农业与物联网融合发展确定为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吉林省己经建成了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并开发了玉米、水稻两个产业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通过“一台二系统”可以远程直观地查看作物长势、土壤墒情、预警病虫害、组织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实现了农情监控、生产管理、信息采集的信息化与自动化。
3发展对策
3.1调整农业经济发展配套设施
绿色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农业企业以及农村个体劳动者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尤其是与农业相关的社会服务业的参与,例如,酒店建筑和管理、导游服务、销售等。因此,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建设绿色农业,需要从全面调整农业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入手。对吉林省广大农村进行村容整体建设、修建道路、规划旅游区项目等。
3.2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业经济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活动的加强需要商业银行的介入,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应积极鼓励商业银行在广大农村地区设立办事处或者银行网点,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为农业经济提供适合的金融产品,与农业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以实现农业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3.3加大农业信息化投入
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各级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并争取把涉农专项资金向农业信息化倾斜。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向农业信息化投入,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经济结构优化趋势,金融参与农业经济发展势在必行,而信息技术的介入则会给农业经济活动带来更多的帮助。优化农业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业经济建设,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能够使农业经济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晶晗.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08):115-116.
篇11
1 我国农业企业的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并且至今为止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仍然很大,但是农业企业的发展却是起步比较晚,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发展速度也比较缓慢。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的雏形初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发展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腾飞促使了对农产品的巨大需求,拉动了农业向企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这是农业企业化发展的第一阶段。农业企业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如江浙地区,当时通过对当地一些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进行改制,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使这些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在局部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拉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大量青壮年得到了在工厂或者企业就业的机会,释放和引导了大量的原本务农的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这也使得这些地区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规模化和经营企业化。农业企业化经营的第三个阶段是,由于国家相关经济政策,城乡统筹建设,制定和调整了合理的城乡产业结构,开发了大量的农村资源,注重发展农业经济,带动了农业更好更快地进行企业化经营。农业企业化经营的第四个阶段是,国家提出了科技兴农的口号,实行新农村建设,要求农业要往科技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农村地区农业发展上引入了由城市工业提供的先进技术、高科技设备、管理人员和资金,涌现了一批经营农产品的企业。
2 我国农业企业经营面临的问题
2.1 融资困难
我国目前的农业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而且科技含量很低,创新力不够,管理跟不上,种种因素导致企业得不到成长或者发展很慢,这些都会使得企业融资相当困难,没有融资渠道,严重阻碍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及科研创新,只能在生存线上徘徊,践行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模式。据统计,自1995年以来,我国农村资本缺口一般每年在5000亿元以上,从这些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农业企业急需大量的资金而得不到满足,阻碍农业企业的发展就不言而喻了。并不是说农业缺失资金,据另一组数据显示,每年仅仅是通过金融和财政两个渠道从农村流失的资本就超过了10000亿元,明显存在着资金供求的矛盾关系。这些都能够很好地说明融资困难已经是严重阻碍农业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农业企业化经营的重要因素之一了。
针对中小农业企业融资困难阻碍发展提出以下策略:首先,加大科研力度,利用先进的技术积极争取投资,中小企业经营者在做经营决策的时候,应该要清楚地认识到公司目前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以及企业实力,不可急功近利,盲目乐观,盲目追求企业的暂时效益。笔者认为,中小企业首先要把有限的资源优先考虑到产品的研发上,只有真正做到了创新,做出了与行业巨头有差异化的产品,然后再积极争取融资,争取外源资本的注入。因为,只有做出了好的产品,才是争取获得投资的最好的手段;其次,制定先进的营销战略降低资金压力,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内源资金,另一个是外源资金,在外源资金注入比较困难和渠道不通畅的情况下,可以制定比较符合企业实际的先进的营销战略,稳打稳扎,开拓市场扩大份额,尽量为企业多销售产品以及及时回收资金,稳步发展,不要贪多冒进,以及时销售及时回收资金,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最后,建立中小企业联盟,中小企业实力往往较差,抗风险能力也差,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可以考虑寻找和本企业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捆绑在一起共同发展,抵抗风险,分工合作,以降低运营成本。在选择企业的时候,要优先选择能够和本企业共同发展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互相交换信息及时抓住市场机遇,共同抵御市场的风险,通过整合企业联盟中的企业的各方资源,合作分工,互惠互利,形成一种新型的组织系统。让企业联盟中的每个成员企业都可以借助外力,将企业内外部的优质资源进行整合,提高整体的竞争优势,创造出超常的竞争优势,建立共同的利益体。这种企业联盟是一种合作经营的战略思维,可以让同行业中的各中小企业避免互相残杀导致恶性竞争的思维方式演变成为互相合作、互利共赢的合作体,这种中小企业战略联盟可以实现中小企业的远景目标,并且是最为有效和可行的方法。
2.2 从业人员素质低及组织化程度不高
就目前的情况看,农业公司的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是农民,而我国目前从事农业工作的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较差,只会传统意义上的耕种,不会操作先进的大型机械设备,导致劳作效率比较低下。受过教育的农村新生代青年又不愿意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工作,并且从事农业企业的管理者也普遍缺乏经营意识和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意识,这些都使得农业企业的组织架构不完善,企业部门功能不健全,组织机构松散,没有市场意识、经营意识、品牌意识、创新意识,缺乏竞争力,经济效益偏低,并且不能创造产品附加值。
2.3 制度不完善、立法滞后
农业企业化经营发展的工作需要相关的制度及法律法规来进行保障,并要不断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尚没有促进农业企业化经营方面的立法,基本是处于一个相对空白的地位。我国要加快这方面经济立法的步伐,使得农业企业化经营的过程中能够有法律的依据,特别是在促进农地流转方面有充分的法律依据,以有效地保障相关生产资料的有效流转,从制度层面来有效地对农业企业化经营进行保障。
3 现代化农业企业的发展战略
3.1 引入现代企业的经营制度
农业企业的经营者,首先要确定这么一个意识,就是现代企业意识,要用企业化的标准来经营,在生产、经营与管理中要做到标准化,标准化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农业企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力求做到标准化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用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来经营。必须要树立品牌意识,农产品走上市场进行销售,那就是商品,就得千方百计打造品牌,进行品牌化运作。利用品牌效应来拉动产品的销售和消费者对本企业的认识度,获得商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利润率,开拓市场销售渠道,赢得消费者对本公司产品的良好口碑。
建立市场销售渠道,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要摒弃农业发展的传统模式,不能再坐等客源上门收货,要建立完善的营销体系,根据产品特征制定符合产品特质的营销战略,健全和完善产品销售网络,使企业真正走上市场化的道路。
3.2 积极融资,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农业企业的经营者要明白,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这就必须要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寻求金融资本的支持,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和走市场化的道路。寻求资本支持的最有效的手段或者措施是融资,目前我国工业企业融资相对于农业企业而言容易一些,但农业企业不能因为融资困难就放弃,而应该更加积极地寻求资金的注入和国家关于农业经济政策的扶持。农业企业除了寻求国家关于农业支持的政策外,也要把企业置身于市场的大环境下,不能因为自身企业生产的是农产品就认为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因为只要是企业化运作的主体,它的本质就是一样的,它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也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产品,仅此而已。
3.3 农业企业走科技企业的道路
农业企业要看清市场形势,把握住市场的同时,更加要看到时代的趋势,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当今的时代是科技化的时代,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农业企业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当然不能再固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要用高科技的手段积极创新,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利用科技兴农、科技兴企的战略思维来取得突破,获得发展,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让利于中间销售商和消费者,提高市场份额,最终获得企业的快速发展。
3.4 专业化、技能化人才培养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农业企业当然也不例外,科技型的农业企业尤其如此,但就目前现状表明,农业企业的人才严重缺乏。但作为企业主体,要注重人才兴企的理念,可以招募有技术、有专业知识、有能力的新鲜血液注入,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同时注重现有人力资源的培养,充实人才队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企业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积田,段玉环.黑龙江与其他省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差异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8).
篇12
网络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对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与会计模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适应复杂且持续多变的外部市场环境,企业必须结合市场环境,并对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有效考虑,采取有效措施对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对传统会计管理模式进行变革,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将价值链管理理念进行有效应用。因此,基于价值链管理的会计模式价值链会计管理应运而生。价值链管理创新了会计信息要素和类型,突破了传统会计的时间及空间限制,规范了成本管理,重新确立了业绩评价体系。本文选取农业企业为研究载体,尝试结合农业企业的行业特点构建价值链会计管理体系,从会计成本降低和农业企业经营能力提升角度出发,更好地满足农业企业发展需要。
二、传统农业企业会计的局限性分析
农业企业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以农产品作为发展基础,提升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农业企业是一类较特殊的企业,特殊之处在于其一,农业企业以农产品为经营对象,相对于其他工商企业生产产品时的可控因素而言,农产品的生产则受到气候、雨水、温度、经济环境等诸多不可控的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其次,劳动资料和对象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农产品可以作为生产资料进行生产,这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有着一定的影响。鉴于农产品在生产及消费环节所具有的独特性,使得传统的会计核算存在以下局限:
(一)会计核算内容的复杂广泛性
农业企业涵盖的生产活动范围和所涉及的行业广泛而繁杂,且由于农业生产所具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双重属性,使得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既要将相应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核算在内,又必须将自然生态循环系统相应支付与摊销包括在内。但传统会计仅关注企业内部范围的经营流程,因此大大降低了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精准性。
(二)会计成本核算的阶段性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大多是具有生命特征的动植物,除了核算其种养殖所投入的能以货币衡量的生产费用外,还应将各种农产品在不同成长生产阶段的增减情况及与其他行业交叉生产成本核算在内。但传统会计的成本核算无法体现农业企业生产的综合性成本,更不能对相关行业的成本核算用适当的方法来统筹划分。
(三)管理方法落后,缺乏前瞻性
传统会计管理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成本行为,反映及披露的信息局限于财务范畴,对前瞻性信息、无形资产以及费用摊销等信息披露不足,导致企业活动缺乏长期性、方向性的战略指导。此外,传统会计管理体系中的预算控制方法,是以大量的过去经验为基础,这就导致对实际情况把握不足,获取的信息较为落后,难以满足现代化企业发展需要。
三、价值链会计在现代农业企业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关于价值链会计运用于农业企业的研究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际经验,这种新理论的运用与推广为我国农业企业带来转型机遇的同时也必然面临着困难与挑战。
(一)价值链运行面临的问题
1、缺乏必要的快速有效的信息网
农业企业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而农产品则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这一特征在缺乏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的环境下,必然隔断了农业企业与农业之间的联系,农业提供的产品种类数量及品质不能满足农业企业的需求,造成市场的供求不平衡,降低市场效率。因此,只有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有效完善的信息网络,才能确保各流程价值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减少价值链会计实施的阻力,促进各企业间的高效率合作与共赢。
2、缺乏规范的内部运作模式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销过程脱节严重,没有形成规范的销一体化模式。农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缺乏对外部因素以及整个价值链的考虑,只关注生产过程本身,缺乏市场调查,不能及时根据市场信息进行内部生产的调整。此外,我国农业企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大多数产品主要依靠传统经验生产,产品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因此,为了使价值链会计更好地运用于农业企业,必须先创建完善规范的内部运作流程。
3、价值链条成本过高,价值计量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现阶段农业企业没有与上下游的供应商与销售商联系起来,无法进行良好的库存控制,农业企业的库存管理呈单一性和静态性,链上资源的使用无法达到效益最大化。且农产品的原材料采购一般以敞开收购为主,因此会因采购时间问题引发全年货物短缺,造成整个产业价值链的损失。若一直保持原材料的充足供给,则企业会因为资金占用面临资金周转困难,也有可能受市场因素的影响造成跌价损失,致使企业效益大幅下降。
(二)价值链会计在农业企业中运用的发展趋势
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是任何企业经营活动的根本目的。农业企业的价值链会计管理未来发展趋势将必定以价值链为核心,为客体建立企业战略管理价值链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将价值流程分类。从企业自身战略目标出发,进行SWOT分析,明确企业竞争优势以及价值创造过程,并根据企业特点对企业各个环节界线分明的活动进行划分,形成一套价值流程架构体系;构建完善的价值流程记录体系。在此体系中,不仅需要记录价值活动自身在会计期间所消耗的资源成本,还需要对价值活动成本进行把握,价值活动成本也应被记录在内;对数据分类归集进行功能扩展。战略管理会计系统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数据的确认、记录等,而会计信息系统的分类标准是按照会计要素来划分的,往往会给信息系统支持带来一定的困难,基于这一问题,企业就需要对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改进,能够对价值活动予以有效认知,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归类统计,使其能够在会计管理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综上所述,价值链会计在农业企业中运用的核心是将外部会计与内部会计相结合,使内部价值链中有关成本分析的局限性得到有效缓解,使得农业企业生产的价值性得到有效整合。纵向整合。农业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整合;横向整合。农业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以及农业企业有关活动的外部化效应;环境相关外部整合。价值链会计管理将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三种形式的价值链整合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实现农业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最大化。
四、基于空间维度分析的现代农业企业价值链会计流程重组
阎达五教授就农业企业价值链会计流程重组问题分析时指出,价值链会计在具体应用时,对企业原有的会计工作模式进行了转变,注重体现出价值联盟的发展特点,也实现了对会计管理对象的拓展,对原有货币计量的核算对象拓展为以价值链形式存在的可以量化的会计管理对象。本文将从价值链会计空间维度上的纵向价值链与横向价值链两个角度来分析。
(一)农业企业价值链会计流程重组中的纵向价值链分析
纵向价值链分析是对企业上下游供应商及分销商与企业之间的价值关系分析,主要目的是使农业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良好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降低农业企业的采购总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与市场份额。
1、农产品供应商
农业企业处理好自身与上游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农业企业价值链价值的增加。企业应当分析上游供应商的价值链结构,可通过影响或改善与其之间的关系达到农业企业和供应商双赢的局面。
2、分销商、客户
最终产品通过分销商定价流入顾客,而商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与销售渠道有关。与下游分销商紧密联系确定合适的销售渠道,做好过程之中的协调优化工作,能增大价值创造,降低企业成本。
3、农业企业内部流程
农业企业内部整个价值链分析以从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开始,以产品的最终销售为止,通过内部流程分析,明细企业价值活动的成本和价值创造,区分企业内部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分析农业企业自身成本动因及竞争优势,探索更为优化且增值的业务流程,减少资源占用与耗损。
(二)农业企业价值链会计流程重组中的横向价值链分析
横向价值链主要指企业除了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外还应关注已有或潜在竞争对手的市场战略,争取获得更大的价值增值优势。
1、低成本战略
价值链成本分析将成本信息贯穿于价值链会计管理运作过程,寻求控制与改善企业成本的最优方案,获得长久竞争力。企业需要对成本管理问题予以有效认知,并能够从战略层次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战略定位。价值链会计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农业企业自身产业链定位,了解企业在整个价值链中的位置及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关系,探寻获取成本优势的方法;了解企业内部价值创造过程,消除无效作业;明确企业自身内外部优势并加以利用,了解竞争对手策略以随时做出应变;开展成本动因分析,确定控制哪些重要的成本动因,从而对价值链管理成本的方法进行探究。
2、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和低成本战略是互为补充,相依相存。因为产品差异化需要企业比竞争对手投入更多的费用,完善更新现有的组织管理活动。若企业能协调内部各种价值创造活动,就有可能使差异化成本得到控制,使一项活动具有独特性的同时降低成本。
在推行差异化战略和低成本战略过程中,顾客需求是其把握的重点内容。这一过程中,农业企业在成本方面具有优势,其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也为企业获得增值优势奠定了基础。
五、基于时间维度分析的现代农业企业价值链会计流程重组
基于时间维度的价值链分析主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对农业企业整个价值链的流程进行前中后的监控与管理,注重对会计工作进行实时控制,并通过全过程管理,保证会计工作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事前统筹与规划
任何活动的成功离不开活动的前期准备与策划,价值链会计管理的前期主要工作是首先建立价值链会计管理实施委员会,对整个价值链会计管理活动进行整体决策,督促价值链会计管理在整个企业的实施与落实。其次,通过价值链分析明确企业内部作业流程以及每一作业环节所投入的成本时间及产生的收益,将非增值作业从整体作业活动中区别出来进行改善或清除,努力提高作业活动的运作效率。再次,在明晰企业各个内部作业流程后,用平衡计分卡进行分析与预测,制定出适合企业特性的长短期发展战略与目标。最后,由价值链会计管理人员改善方案设计,并从技术、财务、经济等方面进行可行性测算,保证每个价值活动运行的效率与效益。
(二)事中实时控制
在对农业企业价值链实时控制模式进行分析过程中,要注重从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两个方面对问题进行考虑。横向控制注重对采购、加工、销售活动进行实时监控,主要特点在于提高资金周转率,与企业外部上下游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高效率,通过信息流协调以实现整个价值链的增值。另一类是纵向控制。即对处于不同空间和不同时间中的农业企业之间的资金流活动进行的实时控制。主要特点是通过信息流获取不同地域的企业集团的资金动态信息,及时把握资金流向,对企业资金流量与流速进行合理控制。
(三)事后反馈与评价
价值链会计管理中的事后反馈与评价与事前事中活动管理同等重要。农业企业需建立起以作业为基础的责任会计制度和考评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反馈与调整。建立良好的协调合作关系,并定期对各部门业绩进行考核评估,找出问题,提出下阶段改进意见及优化方案。
价值链会计管理对生产流程进行设计,基于价值链管理完成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会计组织重构、内部控制模式创新等相关工作。本文对价值链会计管理在农业企业中运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对农业企业价值链会计流程进行了设计重构。这对全面客观考量农业企业生产成本,规范完善农业企业内部活动流程,优化调整我国农业企业经营活动结构,将提供有益的解决方法与思路。
参考文献:
[1]谭江伟,阮莉莉.价值链会计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探析[J].商业会计,2012年第3期
[2]阎达五.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价值工程,2004年第3期
篇13
“地广人稀”曾经是对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条件的简单概括,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发展,单一的种植粮食型农作物使农业能够实现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有限。吉林省政府以及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开始对吉林省农业的经济发展进行改革和创新,其中即包括农业生产方式放慢的创新,也包括经济组织的整改等。吉林省农业经济的改革创新发展有风险也有机遇,因此要建设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新型农业运营体系,合理运用农业政策,快速有效的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转变以往农业的发展方针,最终实现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2 发展趋势
2.1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不断进行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明显的趋势,从传统农业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到现代农业的集约型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由个体经营转向合作社和企业经营形式;从种植单一的粮食作物到实现农村土地的立体化应用,经济结构由扁平化模式转为多元化模式。目前,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体现在绿色农业的建设方面。首先,吉林省农产品进出易额在逐年增长,而农产品生产标准与国际要求相差甚远,进行绿色农业生产成为进一步提高进出口贸易利润之必须;其次,应环保规划和城市生活的需要,粮食作物和蔬菜已经不是城郊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项目,很多农户以及农业企业开始转向果树种植园和花卉种植园、农村休闲娱乐项目的建设,这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更使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2.2 农村经济发展加快
现代经济发展将各个行业之间的隔阂逐渐消除,跨行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农业发展也需要应对这个趋势。从农业经济本身发展的需求来看,参与金融经济发展,将农业经济发展与金融结合起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首先,吉林省农业企业和农户个人在农业经济项目的经营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融资活动势在必行,这是农业金融发展的契机;其次,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出的构想中,有关于金融介入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容。
2.3 信息技术介入农业经济发展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介入各行各业的发展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是如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利润的提升,表现在很多方面。吉林省提出“智慧农业”发展战略,从2013年开始,加大智慧农业建设示范项目,并把实现农业智能化生产、农业与物联网融合发展确定为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吉林省己经建成了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并开发了玉米、水稻两个产业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通过“一台二系统”可以远程直观地查看作物长势、土壤墒情、预警病虫害、组织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实现了农情监控、生产管理、信息采集的信息化与自动化。
3 发展对策
3.1 调整农业经济发展配套设施
绿色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农业企业以及农村个体劳动者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尤其是与农业相关的社会服务业的参与,例如,酒店建筑和管理、导游服务、销售等。因此,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建设绿色农业,需要从全面调整农业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入手。对吉林省广大农村进行村容整体建设、修建道路、规划旅游区项目等。
3.2 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业经济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活动的加强需要商业银行的介入,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应积极鼓励商业银行在广大农村地区设立办事处或者银行网点,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为农业经济提供适合的金融产品,与农业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以实现农业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3.3 加大农业信息化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