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乡村金融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乡土性与现代性
毫无疑问,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属性。,保持乡土性应防止标准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等现代性对乡土性的侵蚀。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过度强调乡土性、强调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并不符合游客的审美心理。虽然城市居民是为了体验乡村的乡土味而来,但是作为本身已经高度现代化的人,对乡村生活本身必不可免的落后方面无法容忍。城市居民心中的乡村是诗意的乡村,与我国现阶段真实的乡村距离遥远。乡村旅游点如何在真实性和理想性之间定好位,是关系到其未来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此,政府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在建筑风格改造、公共厕所、停车场、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方面提供支持,把以上公共设施设计成与农村的乡村性和谐的形式,如麦秸垛式的停车场、豆栅瓜架下的餐厅、拱顶绿坡式的垃圾场等等。
二、物质性与精神性
目前,我们注意到,全国各地、市相继推出了旅游消费券,这些消费券可以到某些指定的乡村旅游点使用。南京、江西的某些地、市还特地推出了专门的乡村旅游消费券。消费券一般和现金套用,在给游客以实惠的同时,也确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各地现在正在蓬勃开展的自助摘草莓活动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文化灌注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如果乡村旅游点仅仅以物美价廉的农贸市场样态存在,那么是不会长远的。乡村旅游本身应该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乡村旅游的内在价值及附加值都经由文化表现出来。精神资源永远是用之不竭的,源源流传的各种神话、传说、诗歌、故事、谚语、谜语、歇后语等民间文化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传奇色彩。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当然,这里的文化概念非常宽泛,不仅包括音乐、舞蹈、雕塑等狭义的文化范畴,也包括手工艺品、方言、饮食、历史遗迹、建筑、宗教、服饰等都可被视为文化范畴。纵观国内外乡村旅游胜地,无不以文化特色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石。
处理好乡村旅游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关系,是提升旅游品位的关键环节。在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方面,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资源可以挖掘:一、节事活动;二、饮食文化。乡村旅游节事活动的主题是否具有特色,是能否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所在。饮食是旅游重要的六要素之一。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挖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古代菜谱;2、文人诗词;3、地道祖传。
三、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篇2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原因及影响
(一)金融危机概述
2007年,由美国次货危机引起的支付危机愈演愈烈,美国股市暴跌,众多大银行破产倒闭,造成投资者的恐慌,直至导致美国全国性的金融危机。随后金融动荡迅速波及世界各个角落,各国经济发展陷入泥潭难以自拨,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其影响持续到现在。
目前虽有迹象表明我国正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逐渐恢复,但近年来,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各个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国际外部环境的变化将直接导致我国靠出口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受到严重的挑战,也增加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难度。同时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民生的进一步改善、社会的长期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金融危机形成原因分析
1. 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实现了各种资源的无国界障碍流动,反过来又增加了各国经济联系的联系和依赖性,使全球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然而,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危机蔓延的可能性和广泛性。美国次贷危机后,多米诺骨牌开始倒塌,著名的雷曼兄弟等一系列的金融机构相继宣布破产或被政府接管,全球股市持续下跌,世界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性严重减弱,最后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世界范围内各经济主体都难以幸免。
2. 在此次的金融危机过程中金融论文,“次贷”是被提及最多的词,次贷危机也成了此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次贷是次级抵押贷款(Sub prime Market)的简称,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旨在为购房者提供融资便利让中低收入者可以购买起住房。这些次级贷款产品大大增加了金融系统的信用风险。同时由于相关政策的改变如连续加息和房价下跌,使得大量的次级贷款者难以支付月供,造成违约增加。加上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将风险转移给整个资本市场,和这种金融创新产品推销范围的广泛性,所以也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
3. [1]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由于自身的缺陷导致市场运行中出现许多难以依靠本身解决的问题,加上市场对利益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这必然需要有力的监管措施。在次贷危机暴发前,信用评级机构对于高风险性的金融产品如MBS、CDO等都给予了很高的信用评级中国。由于虚假的高信用评级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间接造成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表面非理性的繁荣。在这过程中,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监管的监管缺位,对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当市场参与者理性不足时,监管当局责无旁贷,应积极采取措施将危机消除在萌芽阶段,否则越演越烈将一发不可收拾。
(三)金融危机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
作为传统传统农业大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农村、农业、农民也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冲击和直接的影响。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场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大环境下,农村信用合作更是难以置身事外,其业务经营及管理必然受到影响。
1. 客户资源流失,经营利润增长放慢
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渗透和蔓延到各领域,农村、农业、农民承受的市场风险和压力逐渐增加。以农副产品为原材料的加工业由于出口需求的缩减,导致企业经营效益不理想,一方面影响相关农业企业的资本流动,另一方面导致农民收入减少,从而造成农信社客户资源的流失。受大背景环境的影响,预期收入和购买力的下降,对于农村的生产和农户的心理难免造成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农信社相关业务的开展。农信社的存款、贷款额增长率相较于之前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2]对于“以贷为本”, 缺少中间业务支撑的农村信用社,盈利问题将是最大的难题。同时由于受监管政策的影响,各农信社之间的竞争相互渗透异常激烈,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客户资源特别是优质客户资源的短缺。
2. 竞争压力加剧,市场份额面临挑战
农村信用社明确定位于三农。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三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信社“一农支三农”的地位已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意识到农村市场的重要地位,也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力度对农村金融业务的支持,如农业银行“惠农卡”的推行、邮政储蓄银行小额农贷产品的面市。加上民间借贷盛行,金融危机之下农信社的市场环境复杂性和面对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农村金融市场市场竞争日趋剧烈,农信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3. 金融创新压力加大
目前农信社提供的服务几乎集中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上,信贷种类偏少金融论文,金融创新也主要是以借鉴为主,创新性不足,同质化严重。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的关系,之前的金融产品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3]如受农户欢迎的小额农贷因市场的不景气形势,市场需求下降,导致深度推广难度增加。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虽然让如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消费类的新兴产业的资金需求增大,但由于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和金融危机的冲击,农信社可作为之处有限。也有些农信社把部分资产投资于房地产行业,但房地产行业的不稳定性使农信社陷入困境之中。加上,农信社自身条件的限制,如金融创新观念不强、金融人才缺乏、金融工具创新能力有限等等都加剧了目前农信社金融创新的压力。
4.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阻力增加
由于历史积累和现实问题,农信社普遍存在着经营效益不佳、服务机制不健全、人才观念落后、电子信息化程度度等问题。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目标就在于解决历史积累上所留下的问题和改善农信社在经营管理体制。但当前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农信社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不仅与金融改革的预期目标相距还很大,同时也难以适应当下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为了实现我国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农信社的体制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但金融危机的到来对于农信社的改革必然造成影响。在农信社面临各方面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如何继续推动农信社的改革,增强实力,实现向现代化银行的转换,难度可想而知。
二、农村信用社应对金融危机对策分析
面对金融危机,农信社如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化挑战为发展机遇,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 解读金融危机深层问题,总结教训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带来的不仅仅是巨大的灾难还有深刻的经验教训。我国农信社应深刻解读引发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在这场危机中,不管是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把握、政府的金融市场监管还是对于市场机制的灵活运用,农信社有所作为的地方还很多。各国也纷纷总结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经验之谈,其中马来西亚央行行长泽提认为金融机构本身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农信社应努力增强自身的实力,夯实基础,加强内部治理和稳定性。同时,金融危机也暴露出各金融机构在风险防范上的管理漏洞,这也对农信社提出了建立和强化风险防范机制的要求。
(二)构建农村信用社营销体系,巩固市场地位
面对竞争压力加剧、市场份额面临挑战的现状,农信社关键在于做好市场营销,提高广大农户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市场地位。农信社应充分发挥其立足于农村农业农民的先天优势,做好市场细分,明确目标市场,注重于潜在市场的发掘和培训和客户资源的有效管理。树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改进服务质量,以优质贴心服务取胜。加强营销人员队伍的建设,为市场营销提供优秀的人才保障。利用多种营销手段,形成整体的营销策略,真正起到维系客户、培育客户的忠诚度、抢占市场的作用。
(三)寻找市场突破口,实现金融创新
农信社对于原有的金融产品可根据市场需求作出适当调整后继续加大推广力度。如原本的小额农贷投放一般以男性为主金融论文,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向农村妇女推广。积极寻找市场突破口,进行产品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对于富裕的农户可尝试消费型或住房类贷款的推销;对于因金融危机返乡的农民工,可鼓励支持其进行创业;[4]对于国家鼓励提倡的绿色环保型、科技实用型、区域特色型中小企业,加大支持力度着力解决所面临的贷款难问题。积极开发中间业务的创新工作,在做好原先业务,如工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信社根植于广大农村的优势,可逐步开展代收保险、水电费、民政补助款、等业务,急广大农民之所需以提升农信社金融服务影响力,获得良好口碑。同时可尝试电话银行、投资理财、金融咨询服务等新业务,以提供了更加优质全面的金融服务。
(四)引入现代金融理念和机制,加快体制改革
金融危机对于农信社的体制改革来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借此次金融危机的契机,农信社应挺住各方面压力,严格遵循国家和省市各级的政策要求,坚持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向现代金融企业迈进。引入现代国内外商业银行先进的运作管理模式和观念,树立以效益为目标,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打破原有体制的束缚,健全法人治理的企业结构,尽快完善运行机制适应市场要求,将农信社改革往实处和深处推进,以致力于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发展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何五星.金融可持续发展导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漆晓霞.金融危机中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之思考[J].审计与理财, 2009,(08).
[3].王芳.金融危机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影响探讨[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 ,(08).
篇3
一、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合法利益, 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而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机构, 作为投保机构, 各存款性金融机构向保险机构强制或自愿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缴纳保险费, 当投保机构面临危机或破产时, 保险机构向其提供流动性资助或代替破产机构在规定的限度内对存款者支付存款的制度。
在我国, 长期以来并不存在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 但从近年来发生的金融机构破产案中可以看出, 我国的存款金融机构与政府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隐性的存款保护。隐性存款保险在保护存款者利益以及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隐性存款保险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
首先, 不利于公平竞争。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比, 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服务好、不良资产率低、效率高,但由于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用作保障, 存款者不用担心银行倒闭会给自己带来损失, 这就加大了股份制银行的筹资成本, 由此造成了大银行与中小银行不公平竞争的局面, 抑制了新兴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 不利于提高中国银行体系的活力。
其次, 不能合理处置问题银行, 加大了处理的成本。由于隐性的存款保险没有明显的规定制度, 缺乏市场化的机制, 因而在处理中机制不够灵活。一般是在发生危机后, 人民银行、地方政府等机构才实地商量解决的对策, 而且因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作支持、各种专业人员的配合等原因, 大大延迟了处理有问题银行的时机。
第三, 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相悖。当前我国所采用的以国家信用为保证, 对个人储蓄存款实行全额保险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一是额外加大了国家财政的负担, 二是不利于形成正常的市场退出机制。随着入世保护期的结束, 外资银行的纷纷涌入, 中国未来的金融体系将呈现多元化的局面。如果仍采用隐性存款保险制度, 就会使民营银行不能健康发展, 而且会出现外资银行“搭便车”的现象等。
因此,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银行体系改革的深入, 以国家信用担保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已渐渐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建立对经济主体的合理激励机制, 推行公开公平、设计合理的存款保险制度对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以及推进金融改革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 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迫在眉睫, 也恰逢其时。
二、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措施建议
虽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现行条件还不完全具备, 但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步伐却并未减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在积极进行改革和调整, 已初步完成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 并稳步实施上市计划, 大批中小银行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它们迫切需要存款保险的服务来提高信誉, 寻求更深层次的发展, 而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隐性存款保险已经不适合当前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的需要。因此, 成立国家存款保险机构, 在事前采取防范风险的管理措施, 事后引入风险责任判断标准, 引导商业银行向着健康的方向开展业务积极创造条件, 在当前显得尤为必要。
1. 深化银行改革, 完善监管机制。存款保险机构主要是为了保护存款人, 而不是为了保护银行不破产, 为了代表存款人更好地运用专业化手段来监督银行的风险状况。因而, 不能片面强调存款保险机构的风险承受能力, 也不能高估其风险承担能力。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金融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无论是监管手段还是能力, 都无法满足有效监管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需要。因此,应尽快建立金融机构监督管理协调机制, 对银行业实行全方位监管。央行要发挥维护金融稳定的主导作用, 对商业银行开展“窗口指导”, 引导信贷投向, 减少道德风险。建立新的监管方法和程序, 提高监管质量以及完善监管体系,加强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 积极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保障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央行还可以通过完善征信管理, 向银行和银行监管及存款保险部门提供风险预警; 银行监管及存款保险部门根据央行预警限制信贷资金向高风险行业集中。在处置金融机构风险上, 存款保险机构在保持相当的独立性的同时, 加强与央行和银监会的协调。存款保险机构与央行、银监会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协调机制是否有效, 将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对问题银行的处置速度和成本。
篇4
乡村旅游在金融危机中所面临的发展契机并非偶然。黄洁根据心理学家荣格(CarlGustavJung)的情结理论,认为乡土情结是引发乡村旅游的根本动机。2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城市居民其实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蕴藏着贴近自然、贴近泥土的渴望。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的速度慢下来了,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也随之慢下来了,人的心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怀疑、犹豫之后会变得从容、淡定。在这种时候人们开始有时间回过头来观察、反思过去的生活,重新思索生活的意义。乡村区域优美的自然景观、清新洁净的自然环境、淳朴的乡风民俗、独特的农家情调都在吸引着城市居民疲惫的身心。
尽管乡村旅游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返观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对乡村旅游能否抓住机遇,我们尚无法作出肯定的答复。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目前乡村旅游点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在金融危机下如何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本文认为,乡村旅游地大多环绕城市、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是特别适合“短期休闲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在金融危机下,政府方面应加强规划,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投入,经营者方面应不断创新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这是目前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的根本途径。具体说来,应处理好以下几个相互矛盾、相互关联的问题:
一、乡土性与现代性
毫无疑问,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属性。,保持乡土性应防止标准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等现代性对乡土性的侵蚀。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过度强调乡土性、强调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并不符合游客的审美心理。虽然城市居民是为了体验乡村的乡土味而来,但是作为本身已经高度现代化的人,对乡村生活本身必不可免的落后方面无法容忍。城市居民心中的乡村是诗意的乡村,与我国现阶段真实的乡村距离遥远。乡村旅游点如何在真实性和理想性之间定好位,是关系到其未来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此,政府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在建筑风格改造、公共厕所、停车场、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方面提供支持,把以上公共设施设计成与农村的乡村性和谐的形式,如麦秸垛式的停车场、豆栅瓜架下的餐厅、拱顶绿坡式的垃圾场等等。
二、物质性与精神性
目前,我们注意到,全国各地、市相继推出了旅游消费券,这些消费券可以到某些指定的乡村旅游点使用。南京、江西的某些地、市还特地推出了专门的乡村旅游消费券。消费券一般和现金套用,在给游客以实惠的同时,也确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各地现在正在蓬勃开展的自助摘草莓活动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文化灌注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如果乡村旅游点仅仅以物美价廉的农贸市场样态存在,那么是不会长远的。乡村旅游本身应该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乡村旅游的内在价值及附加值都经由文化表现出来。精神资源永远是用之不竭的,源源流传的各种神话、传说、诗歌、故事、谚语、谜语、歇后语等民间文化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传奇色彩。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当然,这里的文化概念非常宽泛,不仅包括音乐、舞蹈、雕塑等狭义的文化范畴,也包括手工艺品、方言、饮食、历史遗迹、建筑、宗教、服饰等都可被视为文化范畴。纵观国内外乡村旅游胜地,无不以文化特色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石。
处理好乡村旅游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关系,是提升旅游品位的关键环节。在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方面,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资源可以挖掘:一、节事活动;二、饮食文化。乡村旅游节事活动的主题是否具有特色,是能否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所在。饮食是旅游重要的六要素之一。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挖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古代菜谱;2、文人诗词;3、地道祖传。
三、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要处理好乡村旅游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关系,本项目组认为应强调乡村旅游的休闲审美功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乡村旅游的经营理念与模式,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大多还停留在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水平上。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本项目组认为当前应抓住金融危机契机。
首先,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旅游工作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乡村旅游点卫生环境的整治,同时注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对乡村旅游加大投入不失为当前政府加大投资、拉动内需的良策;二是要加大统筹管理力度,加强对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
其次,乡村旅游点本身应抓住契机,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和乡村生活的对接,本项目组认为目前应充分利用农民工资源。金融危机下,大量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农民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农民工阶层和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作为农村与城市的连接者,对农村非常了解,对城市生活也有非常深刻的体验。如果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行乡村休闲旅游管理人员岗位职务培训,不仅对推动乡村旅游的管理规范化、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解决当前金融危机下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5
乡村旅游在金融危机中所面临的发展契机并非偶然。黄洁根据心理学家荣格(CarlGustavJung)的情结理论,认为乡土情结是引发乡村旅游的根本动机。2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城市居民其实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蕴藏着贴近自然、贴近泥土的渴望。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的速度慢下来了,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也随之慢下来了,人的心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怀疑、犹豫之后会变得从容、淡定。在这种时候人们开始有时间回过头来观察、反思过去的生活,重新思索生活的意义。乡村区域优美的自然景观、清新洁净的自然环境、淳朴的乡风民俗、独特的农家情调都在吸引着城市居民疲惫的身心。
尽管乡村旅游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返观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对乡村旅游能否抓住机遇,我们尚无法作出肯定的答复。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目前乡村旅游点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在金融危机下如何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本文认为,乡村旅游地大多环绕城市、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是特别适合“短期休闲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在金融危机下,政府方面应加强规划,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投入,经营者方面应不断创新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这是目前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的根本途径。具体说来,应处理好以下几个相互矛盾、相互关联的问题:
一、乡土性与现代性
毫无疑问,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属性。,保持乡土性应防止标准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等现代性对乡土性的侵蚀。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过度强调乡土性、强调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并不符合游客的审美心理。虽然城市居民是为了体验乡村的乡土味而来,但是作为本身已经高度现代化的人,对乡村生活本身必不可免的落后方面无法容忍。城市居民心中的乡村是诗意的乡村,与我国现阶段真实的乡村距离遥远。乡村旅游点如何在真实性和理想性之间定好位,是关系到其未来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此,政府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在建筑风格改造、公共厕所、停车场、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方面提供支持,把以上公共设施设计成与农村的乡村性和谐的形式,如麦秸垛式的停车场、豆栅瓜架下的餐厅、拱顶绿坡式的垃圾场等等。
二、物质性与精神性
目前,我们注意到,全国各地、市相继推出了旅游消费券,这些消费券可以到某些指定的乡村旅游点使用。南京、江西的某些地、市还特地推出了专门的乡村旅游消费券。消费券一般和现金套用,在给游客以实惠的同时,也确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各地现在正在蓬勃开展的自助摘草莓活动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文化灌注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如果乡村旅游点仅仅以物美价廉的农贸市场样态存在,那么是不会长远的。乡村旅游本身应该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乡村旅游的内在价值及附加值都经由文化表现出来。精神资源永远是用之不竭的,源源流传的各种神话、传说、诗歌、故事、谚语、谜语、歇后语等民间文化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传奇色彩。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当然,这里的文化概念非常宽泛,不仅包括音乐、舞蹈、雕塑等狭义的文化范畴,也包括手工艺品、方言、饮食、历史遗迹、建筑、宗教、服饰等都可被视为文化范畴。纵观国内外乡村旅游胜地,无不以文化特色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石。
处理好乡村旅游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关系,是提升旅游品位的关键环节。在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方面,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资源可以挖掘:一、节事活动;二、饮食文化。乡村旅游节事活动的主题是否具有特色,是能否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所在。饮食是旅游重要的六要素之一。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挖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古代菜谱;2、文人诗词;3、地道祖传。
三、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要处理好乡村旅游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关系,本项目组认为应强调乡村旅游的休闲审美功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乡村旅游的经营理念与模式,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大多还停留在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水平上。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本项目组认为当前应抓住金融危机契机。
首先,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旅游工作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乡村旅游点卫生环境的整治,同时注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对乡村旅游加大投入不失为当前政府加大投资、拉动内需的良策;二是要加大统筹管理力度,加强对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
其次,乡村旅游点本身应抓住契机,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和乡村生活的对接,本项目组认为目前应充分利用农民工资源。金融危机下,大量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农民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农民工阶层和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作为农村与城市的连接者,对农村非常了解,对城市生活也有非常深刻的体验。如果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行乡村休闲旅游管理人员岗位职务培训,不仅对推动乡村旅游的管理规范化、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解决当前金融危机下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6
随着国内外旅游逐步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现代人对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已不仅单纯限于名胜古迹的观光,且旅游胜地在旺季人满为患,无形中激发了人们对集短途、经济、娱乐、度假、体验、回归为一体的旅游产品的迫切需求,由此催生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是为了寻求一种使旅游业得以平衡发展的方式,防止城市和沿海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过快,从而达到保护国家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目的。通过对乡村旅游整体的研究,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再结合中国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地方案例相结合,找出目前中国乡村旅游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乡村旅游是由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并获得快乐的一种旅游,是一种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是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凭借城市周边地带的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集观光、旅游、科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园区。这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它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与城市不同的环境,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形成乡村旅游独有的鲜明特色。
乡村旅游早期发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农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而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
一、我国乡村旅游产生背景与开发意义研究概述
我国乡村旅游的产生有着十分深厚的时代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意识在日益增强,对旅游形式的需求也变得日新月异。乡村旅游以其一种既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的需求,又以对环境、生态的保护为前提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早期的乡村旅游研究很多介绍了乡村旅游的意义及背景。对意义的阐述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及农业观光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可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为农村农民增收创利,缓解就业压力等;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梁明珠(1999)总结了观光农园的重要创新意义,提出了观光农园对农业、农村、农民和都市人不同的意义。白琳(1999)以归县为例分析了发展农村旅游对解决三峡库区农业人口的就业压力和重构社会、经济系统的特殊意义。李立华等(2002)、何景明等(2003)分别以西藏和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区地方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对边远贫困地区扶贫的积极意义。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回顾二十多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经历,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改革率先突破,尤其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辟了农村由单一农业向农、工、商、游多元发展的道路,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始得以展露头角,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的部分农村,作为先进典型接待了大量的国内外各方人士,甚至还有境外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农业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村镇得以扬名,农民也从中受益,企业从中有利可图,旅游规模得到壮大,一些村镇开始兴办起旅游企业。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农民就业和收入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旅游局确定创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后,乡村旅游产品在我国得以正名,被正式列为旅游产业的一部分。凡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村民,每年来自旅游的收入快速增长,农民就地搞旅游服务,不离土、不离乡,幸福指数高。实践证明,乡村旅游迅速成长为我国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靠旅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走出了一条重要的成功之路。
党和政府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为乡村旅游大发展和上一个新的台阶提供了强大的政治、经济平台。同时,乡村旅游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理想、有效的途径。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及模式研究概述
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和模式研究一直是个热点问题。学者们就此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和模式进行了阐述。一方面就全国范围而言,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和模式;另一方面细化到某个地区、景区,以特定的区域对乡村旅游的模式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王兵(1999)对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提出根据区位把乡村旅游分为3种类型地区:景区边缘地区、都市郊区、老少边穷地区。舒伯阳(1997)将观光农业划分为3个阶段模式,即早期旅游萌芽阶段的自发式、初级经营阶段的自主式、成熟经营阶段的开发式,以及两种地域模式——依托自然型和依托城市型。尹振华(2004)提出开发我国乡村旅游要采取“做减法”的开发模式,加强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许春晓(1995)分析了欠发达但资源丰富农村旅游业成长的3种模式,即旅游资源主题型、旅游资源共建型、旅游资源附属型,并对邵阳市西部3个县级行政区的旅游业成长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乡村旅游主要研究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大都不是集中于某一个具体的侧面,而是一种试图全面覆盖的“大杂烩”式的格局。从乡村旅游定义、乡村旅游特点、乡村旅游开发意义、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乡村旅游开发对策、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到乡村旅游的开持续发展无所不包,范围很广,但宏观研究较多,深入到企业、游客、当地居民、旅游目的地的卫管研究和分析则还不够,不同尺度案例地研究较多,理论性不强。这种全景式的研究状况,表明我国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深度和层次还相对较低,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历史较短,现实开发中存在不少产品、市场、体制、管理、政策、金融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学者在不同尺度上,结合具体案例地,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和对策。潘秋铃(1999)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存在整体接待水平低下,游客配套设施不完善;产品雷同,未脱离观光的特征等问题。李太平(2003)认为南京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有:缺乏统一的布局规划;缺乏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服务水平低下;缺乏应有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等。吴建华(2004)等认为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曹艳英(2004)等认为,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盲目投资和粗放式经营;在经典建设和项目开发上缺乏科学的规划;项目单一。缺乏内涵和特色,人工倾向化、城市化严重;产业规模小,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完善管理与经营体制不健全;旅游地市场的季节性较大。王云才(2002)提出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刘爱服(2005)以北京为例,指出北京乡村旅游存在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落后;人才欠缺乏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四、临安白沙村“农家乐”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居民回归自然、感受乡村的需求,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明显的得到了提高。
临安市地处于浙江省西北部的天目山区,东临杭州,西接黄山,幅员3126.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76.5%,生态优越,气候宜人,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白沙村位于临安市的西北角,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村域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的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全村十里长谷蜿蜒,两侧峰峦起伏,溪流急湍,水清石现。夏天白天最高温度在30度左右,晚上更低,故有“一年四季盖棉被”的说法。近年来,白沙村通过积极保护森林和生态资源,依托太湖源景区和优美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全力打造“乡村休闲度假胜地”,白沙村是久居大城市的城市人生态旅游、避暑度假的首选。
基于以上条件,本文将从白沙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结合,通过对白沙村乡村旅游的区域发展特色,反映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
毕业论文(设计)的提纲:
一、乡村旅游的起源、概念和类型
二、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和现状
三、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四、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条件分析
五、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思路
六、论文小结
参考文献
刘伟,等.以色列乡村旅游发展迅速[J].世界农业,1998,231(7):12-13[2]
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4):572-576.[3]
何景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4,(7):36-38.[4]
文军.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2003,(10):30-34.[5]
李慧欣.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学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8(2):37-39.[6]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28(5):125-128.[7]
韩丽.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4):87-89.[8]
胡巍.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旅游资源评价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3):58-59.[9]
甘巧林,暖.从乡村旅游的非农化看乡村旅游的兴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84-89[10]
杨旭.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J].旅游学刊,1992,7(2):38-42.[11]
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14(2):38-42.[12]
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4(1):15-18.[13]
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16(3):8-10.[14]
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科学,2006,21(3):12-19.[15]
乌恩,蔡运龙,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3):78-82.[16]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5):125-128.[17]
篇7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两部门的垂直合作属于典型的金融创新,该创新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金融市场的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对非正规金融带有偏见,认为非正规金融服务太窄、零碎和无效率。
Bouman(1977;1979)的非正规金融市场研究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农村金融小组,就发展中国家对私人和机构性的非正规金融中介的许多诽谤给予了纠正(Adam,1977;Adam和Ladman,1979)。Adam和Fitchett(1992)、Bhatt(1988)提出,适宜的非正规金融市场,作为金融服务项目创新的一种来源,能够服务于穷人金融的金融需求。20世纪80年代起,有意义的努力是将非正规金融机构结合到正规金融项目中去。例如,马拉维的Lilonwe土地发展项目、津巴布韦的储蓄发展基金会、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印度尼西亚的PHBK(连接银行和自助小组的项目)等。Fuentes(1996)的研究为通过直接的补偿计划把货币放贷人和银行联系在一起,货币放贷人的工资随着贷款的偿还而变化。研究还表明,治理乡村生活的规范和准则有助于约束人可能的策略行为,从而帮助金融机构。Varghese(2004)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考察了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筛选、监督和状态核查问题以及执行问题,通过对银行自己发展发放贷和银行与非正规贷款人联结起来发放贷款所得的收益的比较,得出了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联结的激励相容条件。条件表明银行应当根据货币放贷人的机会成本和信息贡献补偿货币放贷人。
二、国内研究
左臣明,马九杰(2006)提出在农村金融抑制背景下,要正视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关系,前者有成本优势,而后者有信息优势。正式提出将二者连接起来为农村金融服务的设想。
武翔宇(2007)在综述中总结道,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有三种联结模式。第一、正规金融雇佣非正规人,如私人放贷者、合作社、资金互助社或小额信贷机构等,由其代为筛选、监督借款人以及回收贷款。非正规人贷款的条件、佣金水平等由正规金融决定。第二、转贷。即正规金融向非正规机构贷款,非正规机构再将从银行所得到的贷款转贷给农村借款人。非正规机构向农户贷款利率、贷款条款等不受正规金融干涉。第三、正规机构隐含的利用非正规金融的信息。如正规金融通过“信贷配给”来利用非正规金融的信息,非正规贷款人通过提供贷款给非意愿违约的好借款人,使其能继续获得银行贷款,并与其共享未来的盈余。并说明了金融联结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联结条款的设计和联结的效果。并通过构建模型,研究了银行雇佣乡村中介筛选和监督借款人以及回收贷款时补偿方案的设计。提出我国农村可能作为联结中介的主体有以下几种一是金融类乡村中介,如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区发展基金、信贷协会、互助会等;二是村庄资源如村庄的供销社、卫生所、村干部等;三是生产性的组织,如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四是非政府组织。
邵兴忠(2008)以浙江省为例进行了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的对接研究。提出了水平连接和垂直连接的几种模式。他认为,垂直连接主要有三种方式:正规金融与专职放贷者的连接:正规金融与捆绑信贷(商品信用)的连接;正规金融与小组金融(合会、小额信贷)的连接。
杨福明、黄筱伟(2008)以温州为例,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具有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协作的关系,并将其定义为协同性。从金融生态的角度出发,认为这种协同性是金融生态体系自我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主张把民间金融看作是金融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生态主体,在对民间金融的改革和规范过程中,要考虑金融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
吴成颂(2009)提出了我国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进行水平连接和垂直连接的几种模式构想,在相关的制度安排上建议让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服务体系。在制度安排上提出,以利率是否符合民法所要求的不超过商业银行贷款利率4倍为标准。只要合法的放贷者和金融小组就近简单备案,就可以进行放贷活动,以实现垂直连接。
刘杰(2008)对垂直连接的前提条件、效率、可行性进行了完整的理论分析。并得出结论。认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互补”关系是实现“垂直连接”的前提。并找到了影响“互补”关系形成的相关因素。另外,“垂直连接”的效率与农村信贷市场的非正规金融市场结构有关。非正规金融市场结构既有可能形成竞争也会造成合谋。竞争的局面是“垂直连接”所愿看到的。进一步放宽假设的情况是,我国大多数地区非正规金融表现为垄断市场结构特征。“垂直连接”的剩余可能会被垄断者完全占有,但同时加大了农村资金的供给,其代价是加剧了农村的不平等。而我国的农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是非常重要的非正规金融垄断组织形式,而这些组织并不会完全占有剩余,所以应当被视为“垂直连接”的重要参与主体。总之,“垂直连接”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可行的,但是这种可行是有条件的。因而在实施过程中应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立各自的政策预期,不能搞一个模式。农民组织化程度越高,商业化程度越高,“垂直连接”越有效。
万川川(2010)以辽宁农户家庭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存在着协同效应,两者通过‘垂直连接’是能够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想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垂直连接’采取的模式,认为我国正规金融可以考虑跟商品交易互联以及和自有资金放贷者和金融小组的合作。
参考文献
篇8
一、我国乡村地域的金融供求矛盾
(1)乡村地域金融供应总量小于需求总量
随着乡村经济的疾速开展,乡村地域金融需求量逐年提升,招致乡村金融供应总量小于需求总量,且供求缺口不时添加。绝对而言,农业消费周期较强,且农业收益与自然环境亲密相关,从事农业消费的风险率较高,招致各大金融机构对乡村信贷制定了严厉的评价规范。从乡村地域金融需求来看,我国乡村经济已从小农经济向古代规模农业形式转型。乡村居民对金融效劳认识与金融效劳需求有所进步,而乡村地域金融供应并未扩展,招致乡村地域金融供应总量小于需求总量,且供求缺口不时扩展。形成乡村地域金融供应小于金融需求的缘由次要表如今两个方面:一是存款利率低,由于乡村的资金投入缺乏,且社会资金较爲分散,招致金融机构吸纳的资金缺乏,进而发作信贷紧缺的信息;二是涉农经济风险高,当农产品歉收时,价钱就低;当收成不好时,农产品缺乏。涉农经济风险高,金融组织对农业存款设定的条件也较高,评价规范更爲严厉。
(2)乡村地域金融供应主体与需求主体不对等
农户及乡村集体运营者对金融效劳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农业存款的需求不时升温。爲了扩展农业消费规模,农户需求消费性存款。同时,爲了降低自然灾祸对农业的影响,新型农户也经过购置农业保险来分散风险。虽然我国乡村地域金融变革力度不时加大,但是仍呈现供应主体缺乏与需求主体众多景象并存,无法彻底根治乡村金融成绩。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我国乡村地域银行网点数量爲12.17万个,每万人拥有的银行网点数量仅爲1.31个。此外,乡村地域金融组织运营不一致,普通乡村地域仅有中央性商业银行、乡村协作信誉社等金融组织。加上投资者并不看好乡村经济,招致乡村的信托、基金与保险等非银行金融组织严重缺位。因而,乡村地域金融供应主体与需求主体呈现严重的不对等景象。
(3)乡村地域传统金融需求与古代金融供应存在矛盾
我国乡村居民对金融效劳的看法根本停留在存款、取款、汇款、存款等传统金融效劳项目,这些效劳必需有实体存在的金融网点爲其提供传统金融效劳。乡村居民关于古代金融供给理解甚少,如ATM机、网银、手机银行等古代金融效劳。爲了浪费资源和降低本钱,金融组织往往更倾向于开展古代金融效劳,招致乡村金融效劳网点添加迟缓。绝对而言,乡村居民更倾向于传统金融效劳,乡村传统金融效劳供应缺乏,任务效率也不高。因而,呈现乡村地域传统金融需求与古代金融供应的矛盾。
(4)乡村地域单一的金融供应与多元化金融需求存在矛盾
乡村居民对乡村金融主体多元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不只需求存取款等根底性效劳,还需求信贷、转账等金融效劳。爲了满足乡村地域多元化金融需求,乡村金融组织不得不拓展与创新新产品。此外,乡村居民对信息征询、投融资等方面的需求也逐渐进步,国债等政府债券在乡村发行也较少,乡村消费品存款、保险业务比拟缺乏。
二、我国乡村地域金融供求矛盾的影响要素
(1)乡村金融需求多元性
近年来,我国乡村经济已逐渐从小农经济开展到规模化的农业开展,乡村经济构造也不时优化。乡村居民消费生活方式的改动使得乡村居民对多样化的乡村金融需求越来越高,这不只加大了乡村筹融资的难度,而且对乡村金融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乡村经济开展步伐快于乡村金融开展步伐,致使乡村金融体系跟不上经济开展步伐,招致乡村居民的金融多元性需求得不到满足。
(2)乡村金融供应单一性
虽然我国乡村地域的金融体系不断在变革,但是这些变革只是制度上的革新,实践上并无法处理乡村金融供应单一性的成绩。各级政府对乡村金融的变革更多的是在喊口号,政策落实效果并不好。不断以来,乡村金融体系变革并没有付出多少举动和努力,招致我国乡村地域金融供应单一性景象临时存在。从表象来看,乡村正轨金融组织可以促进乡村经济开展,乡村金融管理也逐步像城市金融管理看齐。从实质来看,乡村正轨金融组织并没有在乡村经济开展中起多大作用。形成这种景象的缘由在于利益推进,乡村金融组织的变革使得乡村存款率越来越少,招致乡村金融组织也呈现增加的趋向,乡村金融供应较爲单一,尤其是经济不兴旺的贫穷地域,乡村金融机构更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最终招致乡村地域金融不时萎缩,与乡村经济开展的间隔也不时拉大。
(3)乡村金融制度不完善
爲了满足乡村特征经济的开展,各级政府对城市金融与乡村金融采取了并不完全相反的管理制度,对乡村金融的管理更爲苛刻。例如,城市金融允许开展官方金融组织,而大局部乡村地域不允许开展官方金融组织。在这样的乡村金融制度下,我国乡村地域金融开展必将遭到一定的限制,进而招致乡村金融供应缺乏。此外,严厉的乡村金融管理制度也障碍了乡村经济开展,使得乡村居民在资金周转不灵时,无法失掉金融组织的协助,招致乡村官方高利贷盛行。爲了完善金融制度,我国地方政府早在2012年就对官方借贷表态,并不时酝酿官方借贷相关政策,但是由于官方信贷风险较大,招致官方信贷政策并没有出台落实。乡村地域官方借贷政策的不完善,招致官方借贷难以安康波动开展,金融监管机构也无法监管,相应的法律法规详细细则也并没有制定出台,致使我国乡村地域官方信贷较爲混乱,得不到法律维护。
(4)乡村金融支撑政策少
爲了满足乡村地域金融需求,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乡村金融整改方案,经过各种政策来开放乡村地域融资渠道,制定并完善乡村地域金融信贷相关规章制度,确保社会资金可以及时、疾速流入乡村金融市场,使得乡村地域金融供应缺乏成绩失掉处理,从而助力开展乡村经济。关于乡村地域金融组织而言,社会资金注入与乡村现有资金构成了良好的互补效果,在一定水平上扩展了乡村金融规模,使得乡村金融组织更好地效劳乡村经济。熟知基层政府支撑政策少,政府部门并没无意识到乡村金融开展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对社会资金注入乡村金融市场的成绩也不注重,致使社会资金并没有注入乡村金融市场。
(5)农业金融保险较缺乏
农业消费风险大,乡村地域金融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较爲缺乏,招致乡村仍存在很多农户靠天吃饭。我国乡村地域天文环境绝对较差,尤其是偏僻山区,自然灾祸时有发作,而大局部乡村居民既没才能改动也没有才能承当结果。在乡村经济开展中,农业保险对乡村居民的支出具有无足轻重的作用,农业保险不只可以协助农民处理后顾之忧,还可以将局部风险停止转移与分解。至今,我国没有出台一部完好的关于乡村金融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仅仅在《保险法》中提到农业金融保险。要晓得,乡村金融保险与农业经济开展亲密相关,在农业金融保险的庇护下,乡村居民在蒙受自然灾祸时,可取得保险的赔偿,并不由于遭遇自然灾祸遭到宏大的损失。由于农业开展存在高风险低收益的趋向以及农业消费高风险成绩,大局部保险机构对农业金融保险得到信息,不情愿推行农业保险业务,农业金融保险也较爲缺乏。目前,仅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有农业保险的相关业务,该保险业务触及范围十分窄,难以满足乡村居民的农业保险投保需求。
三、我国乡村金融可继续开展的对策
(1)开展乡村地域小微金融组织,扩展乡村金融效劳产品
鼎力开展乡村地域小微金融组织,不只可以完善乡村金融效劳,而且可以爲小微客户提供相应的金融效劳和金融产品。小微金融组织的完善可经过树立村镇银行、乡村资金互助组织、乡村农业开展经济金融组织等,经过小微金融组织补偿国有乡村金融组织的空缺,进步乡村地域金融效劳的供应才能,延长乡村地域金融供应与金融需求的差距。一方面,可以制定小微金融组织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官方投资,确保乡村地域小微金融组织的融资构造无效。另一方面,还要对现有的乡村金融组织停止变革,不时扩展乡村金融组织的业务范围,创新契合乡村经济开展的效劳和产品。放慢我国乡村金融可继续开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对乡村存款担保业务停止创新,依托乡村现有的农户无效资产,不时对存款业务停止补充与完善,研发合适农业经济开展需求的创新型信贷产品;二是政府强迫性要求乡村金融组织参与农业消费运营,与农户同甘共苦,不时扩展乡村的金融订单,以农产品订单买卖数量爲规范,确定农户的存款数量,并与农户的信誉停止捆绑;三是开展乡村金融信誉制度,向乡村居民提供小额信誉存款,延伸乡村信贷产品,对信誉良好的客户,可采取存款优惠政策,无效缓解乡村地域金融供求矛盾,促进乡村金融的可继续开展。
(2)拓展乡村地域融资渠道,完成城乡社会资金自在活动
一是进步农户的筹融资认识,普及乡村居民金融知识,引导农户自动停止融资,缓解乡村地域融资难的成绩。作爲农业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局部,农户应进步融资认识,多渠道多方式地筹集资金。二是整合乡村的产业资源、资金资源、人力资源等,扩展农业消费规模,让农户共享产业化、规模化的溢出效应。政府相关部门应改动国有金融组织对乡村市场不看好的看法,实在关注乡村金融可继续开展,合理增设乡村地域金融效劳网点,合理分配乡村金融效劳组织,爲乡村金融可继续开展提供良好的根底。三是对农业企业担任人停止债务、股权等方面的融资教育,引导企业经过发放债券的方式来低本钱融资。经过展开企业担任人金融知识培训等方式,进步乡村企业担任人的融资才能,促进乡村开展多元化的投融资形式。四是积极鼓舞官方资本流入乡村经济建立中,倡议城市融资组织参与乡村金融开展,推进乡村融资的多样化,扩展乡村融资渠道,拉近乡村与城市金融差距。乡村地域金融开展要紧跟城乡一体化开展步伐,无效促进城市金融与乡村金融的交融,完成城乡资金自在活动。
(3)分散乡村地域信贷风险,优化社会资金回流制度
农业消费的高风险性抑制了农户的信贷需求,假如将农业消费的运营风险分散,那麼农户不需求自行承当信贷结果,这将进步农户的信贷需求。从久远利益来看,乡村地域信贷制度需求不时完善。一方面,分散乡村地域信贷风险有利于进步农户消费积极性,进而放慢乡村经济开展。另一方面,分散乡村地域信贷风险也有利于乡村金融组织的完善,优化社会资金回流制度。分散乡村地域信贷风险,需求留意以下三点:一是保证信贷投资的波动性,不时进步乡村金融组织存款投入力度;二是扩大乡村担保业务,由政府出面建立乡村信贷担保组织,经过优惠的政策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三是提升乡村居民的风险防备认识,指点农户购置农业保险业务。以后,人民银行已对国有金融组织的信贷才能停止核对,对满足要求的乡村金融组织停止鼓舞,进步乡村金融组织的效劳效率。经过相应的法律法规强迫要求乡村金融组织投资农业消费,根本满足乡村居民的信贷需求,优化社会资金回流制度。
(4)增强乡村地域金融体制变革,完善乡村金融组织体系
乡村地域金融体制的落后制约了乡村经济开展,乡村经济构造也需求不时优化调整。乡村经济构造的改动对乡村金融需求也逐渐提升。因而,在乡村地域金融变革进程中,不只要扩展广阔乡村进入效劳范围,也需求不时添加新的金融业务,这样才干满足乡村经济开展的需求。在乡村地域金融变革的同时,还应强化对农业资金应用状况的监管,鼎力进步乡村金融组织的效劳才能,完善乡村金融组织体系。经过开放特权、产权改造等方式,给乡村金融组织一定的优惠政策,爲农户提供更爲优惠的金融效劳,让乡村金融组织真正成爲乡村经济开展的助推器。农业银行是我国支农性银行,应加大农业银行在乡村的开展,增设农行网点,发扬农行在农业开展中的重要作用,带动其他金融组织爲乡村经济效劳。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制定并落实支农惠农措施,经过市场化运转加大盈利性金融组织对乡村的投资,缓解乡村金融开展中金融供应缺乏的景象,健全完善乡村金融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江龙,高金龙,卫云龙.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古代化三化交融的外延与机制以江苏省爲例[J].农业古代化研讨,2013(3):20-24.
[2]李喆.城镇化进程中乡村金融供需体系的博弈剖析[J].地方财经大学学报,2013(4):34-40.
篇9
1. 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整体研究方面。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经济研究》,系统的探讨了江西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近代的江西农业生产、近代江西农业科技发展、近代江西农业的赋税、近代江西农业发展的手工业、近代农村阶级关系的演变、近代农业的自然灾害、近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多个层次的问题。
2. 关于近代江西农、副产品贸易的研究。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学者有万振凡、胡水凤、吴赘、周海华等人。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经济研究》对这一问题也有所涉及,探讨了农产品的贸易,对农产品的贸易量、商品率、农产品市场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商品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胡水凤对近代江西茶叶、夏布两种农产品进行了一个研究,探讨了江西种茶面积的变化、茶产量的增减、茶价格的变化及夏布的生产和销售等具体问题。关于江西茶业研究,比较重要的还有周付华的研究,他从中长时段出发对九江开埠后,九江茶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九江开埠后带来的九江茶市的发展与衰落。吴赘、周海华等对近代江西渔业进行了研究。吴赘重点探讨了民国时期,鄱阳湖湖区的渔业发展变迁以及鄱阳湖渔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周海华则主要对江西的渔业进行了简单的述论,包括主要渔场分类及其区域、捕鱼方法、鱼产量的加工与贸易。此外,许金华还对近代江西的木材的外销进行了初探,分析了江西木材的外销情况。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主要仍集中在茶叶、渔业的研究上。
3. 关于近代江西农村市场的研究。主要的代表性学者有谢庐明、孙桂珍、游海华、白沙、万振凡等。谢庐明研究的重点在赣南,对明清赣南地区农村墟市的兴起、发展、特点以及与地方社会经济变迁关系进行了研究,也探讨了清代时期赣南地区独特的庙会市场、客家文化影响下的赣南农村市场,对赣南庙会市场的地域分布以及客家文化中的庙会、习俗在赣南农村市场中起的整合作用进行了分析。孙桂芳通过对江西农村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江西近代农村市场的嬗变过程、市场体系的特点,得出江西农村市场呈现出商品量及规模增大、市场网络日益形成并逐步完善、商品市场结构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土地市场形成、供求关系及竞争机制发育并其作用的一种复杂态势。游海华则主要研究了赣闽粤边区的市场及市场网络的传承与嬗变。白沙、万振凡分析了农村集市的发展,得出民国时期的农村集市设施普遍增加、规模扩大、周期变短、布局日益合理,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 关于20世纪30年代江西乡村建设的研究。这方面研究是近代江西农村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研究学者有温锐、魏本权、曾志文、吴小彬等。温锐分析了近代赣闽边区的传统乡村民间借债、时期沿海人口、企业的入迁等因素对这一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魏本权则分析了1931至1949年江西农村的合作运动,江西农村合作运动是农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内容。它担负着江西农村经济自治和社会自治的双重功能,是江西农村近代化的重要尝试和努力。经费的不足、理念的背离、环境的恶化制约了江西农村合作运动的开展。曾志文、吴小彬的硕士论文都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民国时期的江西农村建设上来,曾志文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江西地方政府在危机预防、危机应急、危机的恢复等机制;吴小彬则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出现的严重“三农问题”以及针对这一问题江西地方政府为此开展的农村合作运动、设立省农业院、建立农村实验区等一系列措施。曾、吴二者的研究具有许多相似性。
二、 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文对近代江西农村经济问题研究现状的梳理,我们可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丰富,研究的领域得到扩展。21世纪前,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还较低,主要的研究人物就是万振凡、胡水凤,主要研究成果为1998年出版的《近代江西经济研究》。进入21世纪后,游海华、谢庐明等一批学者投入到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一批硕士研究生也以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相关问题作为研究论文选题,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队伍得到壮大。研究队伍的扩大,也必然产生成果的增多,领域的扩展。现如今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涉及金融、市场、实验区研究等各个方面;从从时段来看,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民国时期。
虽然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但仍有许多需进一步加强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 研究的视角急需扩展。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史的视角进行分析,虽有谢庐明从客家文化视角出发对赣南农村市场的研究,但总体仍是研究视角不够全面,更缺少多视角、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学界关于这一问题还需引进经济史、政治史等其他的视角来扩展其研究。
2. 研究时段上忽略了晚清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学界一直将研究时段集中在民国,而往往忽略了其他时段的研究。晚清,受外来经济的冲击、商路的变化、清政府为近代化而实行的改革,其必然也对江西农村经济产生影响,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足。
3. 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研究成果多,但有影响力的成果少。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取得很大成绩,成果虽多但普遍缺乏分量,启发性小,在学界影响力小。对这一领域的学者仍需深入研究,提高成果的质量,出几篇有影响力、高水平、有启发性的学术论文,甚至产生几部相当有分量的大作品。(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 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经济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论近代江西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国农史》,1998年第3期。
[2] 胡水凤:《近代江西茶叶的种植与加工》,《农业考古》,1998年底期;《近代江西的茶价》,《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略论近代江西r麻业》,《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近代江西夏布的产与销》,《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3] 周海华:《近代江西渔业述论》,《古今农业》,2002年第4期。
[4] 许金华:《近代江西木材外销的历史初探》,《农业考古》,2010年第1期。
[5] 孙桂芳:《近代江西农村市场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6] 白沙、万振凡:《民国江西农村集市的发展》,《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7] 万振凡、宋青红:《民国时期江西农村发展实验》,《古今农业》,2005年第1期。
[8] 刘白杨:《近代江西乡村实验运动中的人物群体研究》,《农业考古》,2014年第4期。
[9] 万振凡、林颂华:《江西近代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 吴燕等:《战争对近代江西传统农业社会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农业考古》,2009年第6期。
篇10
1 中国从业人员的总体变动情况分析
1.1 中国从业人员的总体变动趋势
根据1990年至2006年中国从业人员的统计数据,绘制反映其总体变化趋势的直方图如下。从图1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出,自1990年以来中国的从业人数始终保持稳步递增的趋势,数据点基本上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因此本文对从业人数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模型如下:
从业人员总数=-1427007+749.55*year(模型1)
模型的决定系数为R2=0.998766,F统计值为12142.26,显著性水平为0.01,所以回归模型有实际意义,单位为万人。由模型可知,我国每年都比上年多增加大约七百五十万人的从业人员,这一方面体现出我国就业的总体形势较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经济稳定运行的一面。
图1 1990—2006年中国从业人员总体变化趋势图
1.2 中国从业人员的产业分布情况分析
通过分析1990年至2006年中国从业人员按产业分布的数据(见图2),我们可以发现自1990年以来我国第一产业的从业人数在逐渐减少从业人员产业分布,而相比之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在逐渐增多,并且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增加的速度要快于第二产业,到1994年就超过了第二产业的从业人数,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迅速,并充分显示出吸纳就业人员、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方面所具备的能力和优势。另一方面,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我国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和升级,由原来的以第一、二产业为主,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图2 1990—2006年中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分布
1.3 中国从业人员的城乡分布情况分析
从1990年至2006年中国从业人员按城乡分布的数据分析中(见图3),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乡村从业人员数要明显高于城镇从业人员数,表明农村人口依然在我国占有很大的比率,在1990年我国乡村从业人员所占比率为73.68%,到了2006年则降为62.95%。尽管乡村从业人员所占比率有所下降,但是其从业人员数目却没有十分明显的变化,基本上保持稳定,所以自1990年以来我国从业人员总数的逐年递增,主要是由城镇从业人员数目的变化所引起。
图3 1990—2006年中国从业人员城乡分布情况
通过对我国1998年以来城镇从业人员按经济类型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我们可以看到(见图4),自1998年以来我国城镇国有单位、集体单位的从业人员数都在逐年递减论文的格式。1998年我国城镇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所占比率为41.9%,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所占比率为9.08%,到了2006年城镇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所占比率已经下降为22.71%,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所占比率下降为2.7%。与此相应,私营企业、个体、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投资单位的从业人数都有所增加。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城镇从业人员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国营和集体单位以外的其它多种所有制形式单位的出现所引起的,是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果。
图4 1998—2006年中国城镇从业人员按经济类型分布情况
2 城镇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情况
2.1 城镇从业人员行业分布的总体情况
据统计分析,2003年至2006年我国城镇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2003—2006年中国城镇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比率
指 标
2003
2004
2005
2006
合 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农林牧渔业
4.42%
4.20%
3.91%
3.72%
采矿业
4.45%
4.51%
4.47%
4.52%
制造业
27.17%
27.49%
28.16%
28.61%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71%
2.71%
2.63%
2.58%
建筑业
7.60%
7.58%
8.13%
8.4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80%
5.69%
5.38%
5.23%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06%
1.11%
1.14%
1.18%
批发和零售业
5.73%
5.29%
4.77%
4.40%
住宿和餐饮业
1.57%
1.60%
1.59%
1.57%
金融业
3.22%
3.21%
3.15%
3.14%
房地产业
1.10%
1.20%
1.28%
1.3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67%
1.75%
1.92%
2.0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2.02%
2.00%
2.00%
2.01%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57%
1.59%
1.58%
1.60%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0.48%
0.49%
0.47%
0.48%
教育
13.15%
13.22%
13.01%
12.84%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4.43%
4.46%
4.46%
4.4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17%
1.11%
1.07%
1.04%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0.67%
篇11
自1990年起,我国引入了一种新的扶贫手段来改善农民的生活,这种扶贫手段是“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小额信贷模式。受到我国具体国情的影响,这种小额信贷组建演化为政府组织型、政府主导型、农信社小额和民间自发小额信贷等四种形式。通过农村信用社的不断引导和带动,在近几年间,我国农村地区的贷款额呈现一个稳步增长的趋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从图1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整个柱状图是逐年降低的,也就是说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贷款的数额在一年一年的减少。如果说这一减少是由于农民资金需求的减少带来的,则无可厚非,但事实上,农民非正规借贷的比例较之正规借贷,比例远远高于。也就是说,农民实际上是具有强烈的资金需求的。这实际上就表明,正规部门提供的资金供给,无法满足实际的现金需求。表1中的数据,反映的是湖南省花岩溪村的借贷情况,从某个侧面反应了我国当前总体的资金借贷现状。
而对于信用社的利率影响状况来说,农村信用社现部分坚持商业上可持续的原则,用利率覆盖风险。根据央行公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农村信用社贷款中有93.86%的贷款利率实行上浮,4.62%维持基准利率,下浮的只有1.51%。
按加权贷款利率计算,可计算出信用社名义贷款利差,见表3。根据表3,可以看到信用社名义利差水平是逐渐上升的,2010年利率调整后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信用社贷款利率之所以能有较大的浮动区间,关键在于其在农村金融市场处于垄断地位,有根据自身收益情况定价的权力。
2002年开展利率浮动以来,农信社实际利差是逐步上升的,2010年达2.11%。同时实际利差倍数也逐步上升,2010年达0.84。这说明农信社资产质量好转,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且利率越低,利差越大,农信社的盈利能力就越强。因此从2002年开始信用社.开始实施贷款利率浮动,以期通过提高利率来覆盖风险。同时这也为信用社消化不良贷款提供了条件。
综上,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确实与国外成功实践相背离,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现实的情况却又给我们留下发展的空间与可能。
二、我国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
GB是采用联保模式,利用成员间相互保证,设立层级结构,来解决资金抵押担保缺失的问题。从借款人角度来看,五人依据自愿的原则组成一个借款小组,三十个人,即六个借款小组组成一个乡村中心。120-150个乡村中心组成自负盈亏的支行,由一名员工管理。10-15个支行组成一个分行,这些支行构成GB的基层组织。各地的分行组成总行,直接受尤努斯和中央银行控制。GB的贷款无担保、无抵押,仅仅依靠自愿组成的联保小组之间的无限连带责任来降低风险。而利率不仅仅自行决定,而且还比较高,这自然会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和激励。但是对于GB的贷款管理而言,其对工作人员的信任、激励制度以及通过乡村会议来保持业务的透明度,所产生的积极效应,是值得称道的。
菲律宾合作社成员服务模式。菲律宾模式的合作社,其吸收资金的模式,基本与股份制银行相同,可以从招募成员中吸收会费、可以吸收存款,等从成员当中吸收的金额达到了一定的额度,就可以申请贷款。贷款审核委员会和贷款跟踪委员会及其他相应机构,都是从中选举的。菲律宾模式的优势在于,从会员当中获取资金,分期付款,开展信贷活动,与此同时,还利用利益的共连性很好的解决了道德和激励机制上的问题。不仅仅针对贷款者有措施,针对员工也通过将其工资与绩效挂钩的方法,增强归属感和责任心,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再次,基于我国的国情,小额信贷起步晚,发展慢,经验缺乏,大部分情况下,只有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属于能提供小额贷款的正规机构。与此同时,农村信用社本身的经营定位也有一些特色,会选择风险较小的对象来试点,起到示范的作用。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在风险减低的同时,创新也同时缺乏和市区,最终导致了项目种类的单一。我国政府鼓励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贷款,没有及时出台相应的、完善的政策措施来推动小额贷款的发展,机构的地位作用上也没有完全划分明确。于此同时,还缺乏与商业银行享受不良贷款等坏账实行了资产剥离措施的同等待遇支持。
综上所述,从内部而言,高额的不良资产、高难度的贷款工作,使得经营成本高、经营风险大。从外部而言,国家给予优惠政策少、资金补偿少,利率限制严格,使得收入和成本都限制了小额贷款的发展。
三、对策
(一)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成本利率的补偿,社会存款的吸收,小额信贷金融机构测组建,这三大条件的满足与否,决定了小额贷款能否长期生存下去。且不说三个条件同时满足,依照目前的情况,三条一条都无法满足。满足上述三个前提条件,需要中国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加速农村金融的改革,吸收大量的社会存款来补充小额贷款的资金来源,吸引大批企业和社会力量来参与小额贷款,补充小额贷款的参与范围,进一步健全城乡的金融市场和提高其服务质量。
(二)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经济观念
现代企业制度中,特别强调市场经济的观念,这是发展小额信贷所必须重视的问题。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以下措施,可以借用来发展小额信贷。第一,监督机构。监督机构脱离政府官员的控制,仅仅由审计、银行以及农业部门组成董事会或监事会;第二,独立性。信贷业务的推进,必须脱离乡镇干部,仅由信贷员单独进行。第三,政府的服务性。政府的工作重点不是对小额信贷业务进行直接经营,而是通过一系列政策手段,通过政策手段的建设扶植,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长期发展辅助。
(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我国,与小额信贷相关的法律主用是《人民银行法》,因此为了保证我国小额信贷组织的依法建立,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经过国务院的批准,按照我国现行的与金融有关的法律法规执行,严格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并尽快根据我国现在的基本金融运行情况,修改该项法律,将与小额信贷有关的法律条文进行相应补充,保障小额信贷在法律上额独立。
参考文献
篇12
通货膨胀;金融;研究
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是金融行业,由通货膨胀引起的金融问题对金融行业产生巨大的压力。充分认清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为解决通货膨胀带来的问题提供了帮助。下面就浅要分析了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1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1.1货币供给因素
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国家货币供给太多,过多的货币并没有均匀的分散到各个行业,而是流入某些特殊行业,使这些行业的物价水平提高,带动收入水平提高,又带动了投资水平的提高,使这些行业所需物的价格升高。近几年来,银行对外贷款和国家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增加了金融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货币流通量过大时,开始转入房地产行业,使房地产市价升高。股市发展壮大时,货币又流入股市,加大了股市泡沫。如此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发生。
1.2资源紧缺拉升需求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在资源发生供小于求的情况时,造成产品的价格上涨。这一点在自然资源产品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产品价格上涨可以反映出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上涨,初级产品和中级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了成品最终价格的上涨。企业对于产品原材料成本上涨采取的策略是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消费者就间接的成为原材料成本上涨的买单者。由此可见通货膨胀可由资源紧缺或产品成本改变引起。
1.3受国际环境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积极发展经济,对于外部国际市场的依赖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多项对外金融指标过高。我国和欧盟贸易额并列世界第一,表面我国在经济上高度的对外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导致我国受贸易国经济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敏感,贸易国一旦发生通货膨胀也会牵连到我国经济金融秩序。汇改后,人民币对外升值速度加快,人民币升值会导致通货紧缩现象,但国际上的热钱对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大,大量涌入中国,还有贸易顺差都对国内金融市场带来了较大的波动性。在此环境下美元进行主动性贬值,国际上美元标记物价格大大提高,比如原油、金属和粮食等。
2通胀时采取的策略
2.1加强宏观调控
固定资产投资过高导致GDP处于高位增长。避免我国金融市场过热发展的首要任务要靠国际的宏观调控,减低固定资产投资发展速度。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针对性调控的措施,比如加强土地管理、清查投资项目、控制信贷增长速度等。再取得了相应的政策效果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落实力度。要归结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大对耗能高产业的结构调整,升高市场标准,在出口上严格坚持两高一资原则不动摇。不能放松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力度,研究资源环境相关保护法规。充分调动资源在金融市场上的分配,鼓励促进企业进行产业优化调整活动。
2.2防止资产泡沫
目前我国供过于求问题十分突出,流动性泛滥严重。国际收支上国家间顺差现场持续增加、货币创造量变大,导致流动性还会升高。资料表明,流动性过大导致过量的资金流入短期内高回报的金融市场,引起产品价格升高,加大了经济泡沫,严重时还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比如这几年发生的热钱流入房地产行业,带动了房价的升高,热钱流入股市,加大了股市的资产泡沫。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金融风险加大,国际游资在寻找新的投资途径时会首先考虑中国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币的升值又加大了对国际游资的吸引力。对此要加大资本管理力度,防止国际游资大量涌入,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严格防范银行信贷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资产泡沫不断的扩大。
2.3减少市场货币量
采用货币紧缩的财政政策来减少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使供过于求的市场压力降低,进而减低通货膨胀压力。对于市场上过多的货币量,央行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率,目的是缩紧银根。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可以让银行的可贷资金减少,使人们的投资行为减少。单一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率,对CPI指数影响不大,加息政策对股市影响不大。在加息的同时公开市场操作,加强对外汇的监管,保证汇率水平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为了防止国际游资大量的涌入中国经济市场,对经济市场造成恶劣的影响,还要做的加大短期投资的管理和外债的管理,鼓励境外集团使用国内资金,扶持国内机构对境外的金融投资。
2.4信息制度公开化
阻止通胀预期最好的办法是公开现在控制通胀的实际效果。央行进行宏观调控时注意人们的就业情况,要根据已有的资金储蓄流向情况预测通胀趋势。政府在处理通胀问题时要公开操作的透明度、政策的透明度,让公众产生反通胀政策产生良好效果的信心。
2.5完善住房系统
住房需要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需求,房价问题是很重要的民生问题,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导致了水泥、钢筋、建材等相应原材料产品价格的上升,引起消费指数上升。通过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建造保障公民基本需求的安居工程,改造县镇乡村危房工程,使公民的住房资金、土地政策按照法律条文落实到位。
3总结
金融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在阻止通胀预期时需要采用多种经济策略。根据通货膨胀形成的具体原因,从根源上解决通胀问题,做到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纪宏,王瑞泽.动态不一致性理论与当前中国汇率政策[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
[2]孙玉栋,谭云.国债规模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3]王彦超,陈旭,纪宇,宋春雷.通货膨胀、经营周期与现金持有量[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篇13
1.医院管理的职业化首先浦要管理队伍的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