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民增收对策研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民增收对策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民增收对策研究

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05801

1农村土地扭转问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央推行改革开放和农村土地政策的指导下,湖北也推行农村土地,分田到户,责任到人,此举大大提高了湖北农民的积极性,产量也大福提升,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90年代末,出于家庭的压力,在湖北农村出现部分农民南下务工现象,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进入新世纪,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特别是近些年来,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为我国南方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时农村出现了部分土地无人经营,同时,大量青壮年老力出外务工,农田主要是老年人口在管理,产量和效率较低。湖北农村发展还是较为缓慢,农村的劳动力转移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在这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都有待解决;农村土地扭转也成为解决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2湖北农村土地扭转问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原因分析

实现农村土地扭转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的。当前,湖北农业生产条件低下。一是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靠天吃饭”的定式依然没有改变。二是环境压力加大。一方面,湖北部分地区为扩大耕地面积,不惜违背自然规律毁林开荒,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质灾害较重,如滑坡、泥石流等。另一方面,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城镇建设、公路建设、铁路建设、房屋建设、开发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退耕还林等,不断挤占耕地,严重束缚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耕作水平较低,人工劳作程度较大,机械化程度很低,部分高山地区依然是刀耕火种,广种薄收。四是基础设施较差。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设施破坏严重,大部分老化失修,配套不全,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生产条件得不到有效优化。新的世纪,生产社会化,生产机械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流。湖北作为全国重要的农工业基地,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机械化生产的前提在于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因此加快土地扭转,是必由之路。

实现农村土地扭转是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城市发展和工业化必经之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科技兴农发展战略,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在推动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科研体制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科研与生产脱节,技术推广体制运作效率低,致使科研成果转化率、适用技术普及率不高,一些尖端的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与农户无缘,湖北西部边远山区仍处在原始的、简陋的传统耕作状态。土地的扭转一方面可以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生产的要求,按照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使用机械化工具,提高劳动的生产效率,体现规模价值,也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农业专业化生产的进程,推进农业生产服务化的生产,推动劳动力就业和社会发展。

湖北农业劳动力转移具有历史的依据。中国古代盛世,社会安平,经济发展,人口也随之增长和膨胀,人均所占的土地面积也会减少,人地矛盾不断加剧。面对这个问题,一般会有两种解决的方法,一是开垦土地,尽量的扩大范围,但这又不是长久之计,当没土地可以开采或不适合开采的时候,便会产生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不利于长远的发展;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流入城市,最终成为城市居民,但这其中就会出现很多的城市化问题,例如失业,盗窃等等导致社会不安定。以英国为例,17世纪中叶,进行工业革命,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进步,在农村出现了“羊吃人”的现象,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也加剧了城市化的速度,推动着英国社会不断的发展。因此,考察各国的历史可以发现,劳动力的转移可以视为社会进步的表现,也必将推动发展。

湖北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现实的依据。一方面,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庞大,每年新增劳动力数百万,劳动力过剩,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形成挤压之势,导致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下降,不利于农民增收。另一方面,近几年不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不愿耕种田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寻找新的增收途径。但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一个现实问题,即农村劳动力的严重匮乏,导致农村耕地大量抛荒,无人耕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矛盾的统一与对立的整体,二者不可分割,又相互影响。

湖北农村土地扭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村社会进步和发展重要源泉,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所在。农村土地扭转问题一则使原有的小农生产不再满足要求,机械化和现代化工具的生产和使用也会使部分劳动力失业,二者同时作用会导致部分农民失业;二则农村土地扭转又会推动专业化生产,农业服务组织的兴起也会增加就业,更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反过来又会有利于推动农业专业化生产的进行,加快土地扭转的速度。二者相互作用,具有较大的提高。

3解决湖北农村土地扭转问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对策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扭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施农业产业化,是促进粮食与多种经营、农业与企业、城镇与农村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是湖北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农村土地扭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实现农村农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实现形式。

(1)加快推进湖北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扭转问题的解决。

做到落实国家颁布的有关土地经营权转移的相关政策,积极争取国家产业的扶持,结合地方特色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落实。同时,在具体的实践之中去践行,做到加大补助的力度,更新观念,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结构调整。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逐步建立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实体。推动湖北农村增收,一是根据市场需求,突出本地资源优势建基地,合理布局,连片开发,相对集中,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格局。二是培植大户。大户就是致富带头人。通过大户带动,以点带面,推动发展,走一户带一方、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三是围绕基地发展中介服务组织,配套服务设施,为基地提供有效服务,提高基地经济效益。

(2)有序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第一,培植大户,推动专业化生产服务。大户就是致富带头人。通过大户带动,以点带面,推动发展,走一户带一方、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同时,通过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能够增加农村的劳动利用效率,增加农村就业,实现湖北农民增收的目标。

第二,发挥湖北优势,扶持壮大湖北特色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的核心,能够带动千家万户进行产业化经营。一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产权制度改革,转换内部机制,创新管理办法,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水平高、实力强的龙头企业。二要制定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三要走外向型发展之路,通过招商引资建成合资企业。四要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五要加快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科技水平。

篇2

一、江西省农民收入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收入增长加快但总量依旧较低

由于改革开放的力度不够.江西省经济和周边省份相比,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也明显偏低。虽然近几年.江西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发展工业经济,以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且国家出台了不少惠农政策,江西农民收入增长加快,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民收入总量依旧较低。具体数据参见表1: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江西省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04年到2007年年均增长13.22%,增长幅度分别为12.28%、10.57%和16.91%,可以看到最近几年由于农业政策的转变,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不断加快。但是总量依旧较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依次落后16.41、40.38、118.12、149.62、126.04、127.51、95.66(元)。与周边发达地区,如浙江、广东、福建相比,则差距更大。2007年差距分别为420.45、1579.34、1422.38(元)。差距较大。

(二)收入结构中外出打工收入比例增长明显

江西省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基地,农村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壮劳动力在外打工,2000年江西农.民人均外出务工收入74447元,到2007年达到1660.98元,7年增加了916.51元,增幅明显快于其他纯收入的增幅。外出务工成为江西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具体数据见表2: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最近几年江西农民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大幅度增长。2000-2004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1.28%.2004年工资性收入的比重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江西省实行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务农。

(三)农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且区域差距加大

江西省处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腹地,最近几年总体经济发展非常快。但在农产品总体供大于求的大背景下,江西农民增收幅度明显滞后于总体经济增长。另外,由于江西各地区工业化程度不同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各地区的农民增收情况也不一样,区域差距增大,具体数据见表3:

在江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地区结构中,从总体上看,萍乡、南昌、新余、景德镇、鹰潭、上饶等市农民收入较高,宜春、抚州、吉安3地市的农民收入大致保持在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水平,而赣州、九江等地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

从各地区人均纯收入增幅上看.2000年新余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比最低的九江多639.95元:两者之比为1.34:1。2007年最高的萍乡比最低的赣州多1782元,两者之比为1.54:1。相对于2000年差距有所扩大。

二、制约江西省农民增收的因素分析

(一)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江西省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典型的“粮猪型”刚性产业结构。在种植业中,粮食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60%,其产值却仅占总产值的40%;养殖业中,猪肉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达75%,但其产值却不足总产值的60%。当地农民种植的经济作物,如红薯、花生、茶叶等都是自产自销,不作为商品出售。并且每家每户养猪都是1―3只,不成规模,其他的家禽――鸡、鸭、鹅都是养了自己吃,是典型的小农经济。按照比较优势来分析,江西省应该重点发展的农产品是:粮食、蔬菜、水果、茶叶、大豆、花生、花卉、水产品、猪、牛、禽肉等。目前单一的生产结构是农民收入增长受限的主要原因。

(二)农产品附加值低

江西省的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初级加工产品多,附加值不高。据有关资料显示:农产品加工发达的地区,粮食加工可增值1―4倍。蔬菜加工可增值2―4倍。同样的大米。在发达地区可以加工成百上千个品种,而江西省农产品大多是初级加工,二级或多级加工很少。

(三)县域经济发展滞后

虽然江西县域经济总量不断扩张,但通过横向比较。江西县域经济实力仍较薄弱。与全国相比.2005年。全国县域人口平均45.70万人,GDP平均43.8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1.64亿元:而同期江西县域人口平均44.38万人,与全国平均水平大体相当,县域GDP平均28.29亿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57亿元,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平均1.31亿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3亿元。江西县域经济与发达省市相比.差距更大。2005年。江苏县域GDP平均已高达149.2亿元,浙江、天津、上海、山东等发达省份县域平均GDP都在江西的3倍以上:上海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超过了10亿元,江苏超过了8亿元,北京超过了6亿元,浙江超过了5亿元,而江西只有1.64亿元。与中部省份(包括河南、湖南、湖北、安徽、山西和江西)相比,江西各项县域指标也大都处在落后状态。2005年。县域人口平均规模、GDP平均规模、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规模江西在6省中均名列第5。在第五届中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河南有40个。湖南有20个,湖北有9个,安徽有10个,山西有12个。江西只有5个。

(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

在2004、2005年的两个“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明确提出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然而在实践中,江西省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还是体现在一般号召上,没有出台更有力、更具体的政策,并且也没有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有些地方缺少政府的正确引导和社区有效的组织,个别地方还存在地方政府的过度行政干预、直接插手合作经济组织内部事务的现象。导致农民合作组织功能扭曲,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不畅

近几年,江西农村劳动力长期转移速度明显放

慢,2001年增速比2000年下降7.8个百分点,2002年又比2001年下降4.1个百分点,2003年再比2002年下降2.9个百分点。劳动力转移规模不稳定,近年呈逐步减少趋势。2001年转移劳动力125.8万人,比2000年减少18.9%,2002年转移102.3万人,又比2001年减少18.7%,2003年为97.6万人,比2002年减少4.6%,由此可见,江西农村劳动力长期转移速度放慢,转移规模不稳定。

从江西农村转移劳动力所从事的行业看,大部分选择的是矿产业、制造业、加工业和建筑业,所占比重达70%以上。其次是批发零售和服务业。分别占14.1%和8.4%。农村转移劳动力大部分文化素质较低,多数都没有受过专门的技术培训,这是导致转移的劳动力从业结构单一、就业层次低的主要原因。

三、促进江西省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应注重多元化发展,重点发展畜牧、水产等养殖业,同时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在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和增加总产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以及瓜果、花卉、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扩大其种植面积并努力提高亩产值和亩效益。另外,应立足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淘汰产量低、品质差的老品种。发展适销对路的高产新品种。在品质结构调整方面,要实施绿色农业路线,发展绿色食品.包括发展无公害粮油和蔬菜、畜牧、水产品及其加工业。大力发展名、特、优产品和精细特色农业产品。政府也有责任打造地方特色,创立品牌,比如江西婺源的茶、界浦的红橘等,只有建立了品牌才能建立更稳定的销售渠道,保障农民的收入。同时,要引导农民合理减少农药的使用,减少农药残余,保证农产品的‘品质’。

(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江西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而不全,数量众而不优.缺少现代工艺技术和管理体制。为此,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必须加快技术改造,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先进加工工艺:提高加工转化能力和产品品质与档次。乡镇企业和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要立足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储藏、保鲜、销售。要依据地区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战略的产业规划,对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加工企业的优化重组,可以通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途径实行资产重组和组织改组,以集中优势人才、先进技术和设备,优化组合成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地区支柱产业,鼓励企业引进现代工艺,进行产品品质升级。为了加强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还可以鼓励省内外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江西省农产品主产区建立生产基地,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

(三)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特色就代表优势,特色就代表生命力。特色就代表潜力,特色就代表竞争力,发展特色经济是成功之道。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依据地方特点。在全省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培植别的地区无法取代的强势。大力发展人们称之为“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的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

(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要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但这并不等于政府可以撒手不管,任其自由发展。政府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持上,包括提供财政和金融支持,做好各项培训服务。改善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环境,引导其健康发展。

篇3

1街道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1初步形成区域化布局

农业结构调整经历了种植业内部到种养产业间调整再到农业功能性调整,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种植布局和种养结构,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化格局初步形成,形成了五城、西城、大埝3个666.67 hm2大圩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米和无公害青虾养殖基地,西城、淳化茶厂为主的绿色、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索墅、双岗社区为主的奶牛养殖区,青龙、吴墅社区蔬菜生产基地正在规划实施建设中。

1.2稳步推进生态旅游农业建设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至2006年底,全街道通过认定、认证的绿色食品基地有2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个,尤其是3 666.67 hm2优质稻米生产,实现了100%的绿色和无公害。二是旅游休闲农业崭露头角。旅游农业是以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农展节庆为载体,展示农业现代化、传播农耕文化、体验乡村风情,集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新型生态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如在山田蒙古草原风情园,可领略草原风光,尽享特色的蒙族美食风味;凯进、景业、毛虎山庄、青龙村分别被南京市林业局评为生态农庄和生态农业示范村;银莱的休闲与餐饮、九竹文化园等农业观赏景点正在建设之中。

1.3扎实推进基地建设

土桥优质稻米生产基地是南京市农林产业基地之一,2005年被列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无公害青虾养殖基地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土桥大米、五城青虾、城雾和淳茗茶叶都通过了国家、省级绿色、无公害认定、认证,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基地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上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展示该街道农业发展水平的窗口。

1.4形成了独特的品牌优势

淳化街道在实施“五大农业”的基础上,形成“六大板块”产业(优质稻米、特种水产、茶叶、花卉苗木、蔬菜、奶业)。蔬菜生产刚刚起步,花卉苗木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土桥牌”珍珠米和“五城牌”青虾连续获得南京市名牌产品,“城雾牌”系列茶叶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尤其是土桥大米在市场上已有一定知名度,并具有一定品牌优势,2007年荣获江苏省名牌农产品称号。

2存在的问题

淳化街道的农业有良好的基础,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新形势发展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农民人均收入不高,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偏小,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产品加工缺乏,龙头企业和农业基地、科技园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增收难度较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高,且发展很不平衡,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与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农民增收的持续、稳定、高速增长机制尚未形成等。

3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3.1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一是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技术起点高、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政府要从资金、项目、土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培育壮大优势骨干企业,增强其带动功能[1]。如优质稻米公司、山田和卫岗奶业等龙头企业,为农民增收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要支持龙头企业进行设备改造、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基地建设,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二是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和运销大户。培育市场主体,提高其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加强培育农民的科技化、市场化意识,充分发挥各类产销协会的作用,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联合体,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产业经营模式,从而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的步伐[2]。三是发展订单生产与超市化销售。大力发展和规范订单农业,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在订单生产中的纽带作用,推进各种有效订单模式(如农产品订货会、展销会)。积极组织农产品经营单位与农民按平等互利的原则,提高订单履行率,化解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使农民获得稳定收益[3]。同时,把发展超市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作为提高农产品档次及综合效益的主渠道,以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鼓励更多农产品进入超市,通过超市销售来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和综合效益。四是加快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做大做强该街道“土桥牌”珍珠米、“五城牌”青虾、“城雾派”和“淳茗牌”茶叶、山田及卫岗奶业等,打造省市名牌,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规模,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2加强区域化特色规模基地建设

围绕产业优势,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区域特色,提高规模效益,加强绿色食品和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是产业化的基础环节,是龙头企业发展的依托和条件,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相对集中、突出特色、高产高效的原则,把农产品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发展优质油菜、特种水产等特色产业,集中优势地区,建设规模基地。

重点围绕产业开发,形成有产业特色的布局。以五城圩、西城圩、大埝圩为主,发展优质粳稻生产;以圩区低洼田和现有水面发展特种水产养殖;以西城、淳化等丘陵地区为主,发展茶叶生产;以索墅、双岗社区为主,扩大奶牛养殖规模,提高奶量和质量;以青龙、青山、周郎等社区为主,发展西瓜、蔬菜生产和苗木、花卉产业。

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使其逐步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实现产与销的相促并进,从而营造成重点行业形成优势、重点产业形成规模、重点区域形成特色、重点产品创出品牌的基地建设格局。

3.3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应用水平

深入实施品种、技术、知识3项更新工程,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化经营档次。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加快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一是加大名、特、优、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力度。重点推广达国标3级以上的优质稻米品种和高产高效抗性强的双低油菜品种以及优质蔬菜、优质畜禽、特种水产等优良品种(种苗),抓住品种规范优质化、技术应用轻型标准化、投入品应用达标管理3个环节,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改善品质、提高效益。围绕旅游休闲农业的开发,积极引进示范推广食用、观赏兼备的特色种苗、保健产品和观光产品。二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抓好优质标准化栽培,推广高效及节本增效技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推广良种良法高效栽培技术、轻型栽培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设施栽培技术、生物工程和信息化技术以及畜牧、水产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等,从品种、技术上全面提高该地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全面推进无公害基地和产品认证、认定,重点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在农业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全过程中,严格按照已制定的各项操作规程和标准化实施,推广应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化肥和可降解农膜,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有毒肥料,降低农业投入品对食品安全的威胁和对环境的危害。四是进一步强化农技推广,充分发挥科技主力军作用,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水平。通过典型示范,从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入手,建立农业科技先导性产业,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强农资及种子市场的管理,对农作物新品种、新农药和新肥料,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程序的原则,对未经试验示范的新品种、新农药一律不予推广。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科技优势。切实抓好农村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和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3.4开发旅游农业

随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消费日趋丰富和多样化,拥有较好生态环境的农村和特色农业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载体,各种生态旅游农业、乡村旅游将农业和农村融入了现代旅游大潮中,人们渴求返璞归真、亲近泥土、回归自然。因此,要顺应发展变化,尽早做好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带动高效特色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4]。淳化街道拥有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地理区位优势,交通便捷,积极打造农家乐旅游线、点,建设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农庄。

3.5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目前,农民收入来源呈多元化格局,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条件下,农民要致富,就必须树立新的农民致富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从农村、土地、农作物本身跳出来,依托城市中的市场、资本、技术等资源,发展高效农业。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高效畜牧、园艺、水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农业领域的就业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行业,通过产业分工,增加农民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即劳务输出,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帮助和鼓励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向城市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务市场,大力发展劳动经济。

3.6落实各项财政政策

继续落实粮食直补、种禽补贴、征地拆迁等政策,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生产自主权和经营收益权,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4参考文献

[1] 彭涛.农民增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现代农村科技,2010(8):6-7.

篇4

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要以自然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保证,逐步实施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之上,发展有竞争力或潜在竞争力的农产品。要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和品种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种植业重点发展高油大豆、优质粳米、专用玉米和专用小麦,畜牧业重点发展肉牛和奶牛,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集中力量在几种产品上构筑产业优势。在不断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与国外市场接轨。要发挥农业的多样功能,在中心城市周围和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发展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一些发达省市的实践表明,观光农业经济效益高、发展潜力巨大。我省城郊型农业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发展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具有一定优势。部分地区观光和旅游农业已经兴起,需要加以科学规划和引导。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还要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就目前我省农村经济结构的现状而言,第一次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二、三次产业比重较小。要在保证第一产业的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结构最优化。可以考虑优先发展农村第二产业,通过第一、二产业的协调发展来带动第三产业。目前,农村第二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农产品加工业。要充分发挥各地的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要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延长企业链条,增加企业的辐射面,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各类农业中介组织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调查中发现,农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其二、三产业均发展较快。城市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中介组织,有效拉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一是继续巩固和扩大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努力避免农村少年儿童的辍学现象。二是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发展农村继续教育。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努力探索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途径和方式,使农民在不离乡、不脱产的情况下受到高等教育。三是根据现实需要和农村未来发展的需求,发展多层次和多种类型的专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各项专业技能。中、小学教育、继续教育及专业技术教育,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农村教育体系,通过教育全面提高农业劳动者甚至全体农民的素质,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一是积极向国家呼吁,请求对欠发达且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的省区,给予减免的税收优惠。二是减轻农村集体债务负担。对于村级债务有关部门要认真进行普查,按照形成的原因进行分类,区别加以对待,对由于政府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村级债务,财政应给予补助。对我省贫困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级债务,可考虑停息挂帐。三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摊派。四是加大机构改革的力度,精简乡镇机构、压缩财政供养人员和村干部,降低管理费用。五是尽快实现费改税,以法律和制度的形式规范农民负担,提高农民负担的透明度。

五、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一是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小流域治理,农业环境保护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二是加快乡村公路网络建设,重点建设和改造村级公路,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彻底改变交通对村级经济发展的制约。三是要加强对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新品种选育的财力支持,加快提高农业的科技进步水平。四是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对农村公益事业投入要有重点,还要有持续性。五是要抓好国家已有的投入资金的落实,特别是“大豆振兴计划”、“奶业振兴计划”和农业开发资金,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要坚决杜绝挪用,对于出现的挪用问题,要严肃查处。建议省里要加大这方面的监控力度。

六、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程度

一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以省内实力较强的农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为核心,以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为基础,组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围绕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抓好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面向国际标准的储备性项目研究。二是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要继续稳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完善县、乡、村三级农业推广体系,实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奖励措施,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培育、示范、推广,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园区及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要按照高科技、高设施、高标准、高效率的要求,精心组织,切实抓好农业科技园区和示范基地的建设。四是建议省里应制定鼓励支持科研人员从事一线农业技术推广的政策,在职称评定、物质奖励、人才流动和社会荣誉等方面出台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措施,以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进度,大幅度提高我省农业的科技含量。

七、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农村人口流动。

要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切实消除不利于小城镇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小城镇发展要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与生产力布局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加快县城和中心城镇建设,扩大县城和中心城镇的规模、强化城市功能,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形成与大中城市协调配套的小城镇群体。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县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当前发展县域经济对缓解农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重点是要规划好一批重点小城镇,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拓展空间。按照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实现要素市场自由流动。要改变传统观念,把农民利益放在与城市居民的同等地位加以保护,切实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消除城乡间的障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以产业化为依托,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加快城市化的发展。

八、提供准确的信息导向,帮助农民与市场对接。

篇5

近年来,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都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这一主题,如何采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县级政府部门的首要工作。

1 2016年梨树县农民收入现状

2016年梨树县农民人均收入实现13702元,同比增加2187.8元,增幅为19%。其中经营性收入全年实现9537.23元,同比增加1136.79元,增幅为13.53%;工资性收入实现1725.36元,同比增加179.9元,增幅为11.64%;转移性收入实现2403.2元,同比增加835.15元,增幅为53.26%。

2梨树县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从上述数据看该县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定问题。

2.1收入虽呈增长态势,但农民收入水平整体不高

从农民人均收入构成看其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例最大,但增幅不大,主要原因是玉米价格大幅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2.2在人均收入中转移性收入比例比较大,存在结构不合理问题

上述转移性收入占人均收入的17.5%,并且2016年增幅高达53.26% ,比例较大,增幅又快,导致收入结构不合理。

3农民增收问题的对策研究

3.1加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力度,调整种植比例,促进农民增收

全县2016年玉米播种面积359万亩,比上年减少20万亩;大豆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了1.8万亩;花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了4.7万亩;瓜菜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了6.4万亩;新增播种马铃薯面积4万亩;新增杂粮面积0.3万亩;新增黑豆播种面积2.8万亩。

要引导种植业向青贮玉米、饲草料、杂粮杂豆方向转移,可以推进 “米麦间作”、“粮豆轮作”等措施,鼓励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做法。

3.2积极引导鼓励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和种粮大户,促进土地流转,让农民既获得土地流转收入,又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外出务工,促进劳动力转移,增加收入。

3.3发展棚膜经济促增收

强力推进梨树县精品棚膜蔬菜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加大投资和扶持力度,继续新建和续建标准化节能日光温室小区、提升改造日光大棚标准化小区、提升标准化日光温室、日光大棚等项目,并配套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棚膜蔬菜的经济效益。

3.4在品牌产品上做文章,大力发挥品牌效应

以“九月青”豆角为龙头,在此基础上,继续巩固和l展蔬菜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增加经济效益。

3.5全力抓好畜牧业生产

目前全县畜牧小区总数达到530个,生猪饲养量达到250.8万头,全县畜牧业生产农民人均增收为3609元,同比增加1195元,较大程度弥补了粮食种植业负增长的问题。

要抓住市场机遇,积极鼓励引导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以红嘴种猪繁育有限公司为依托,在刘家馆子镇苇田村建设存栏原种猪场;以吉秀满园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开展“东北”、“松辽黑猪”养殖,建立养殖基地,通过生猪养殖,增加农民收入。

3.6发展乡村旅游促增收

将生态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休闲农业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集中投入开发生态休闲旅游项目,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重点以“霍家店北方巴厘岛”、“东北民主联军指挥部”和蔡家村“美丽乡村”为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绿色产业、生态和文化旅游精品环线,加快发展农家乐等餐饮服务业,点线相连、整体开发,使其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3.7加快发展园艺特色产业

根据第一季度粮食价格下降的实际情况,我县应及时把园艺特产业作为农民经营性增收的重要产业,进一步扩大园艺特产业发展规模,扩大园艺特产播种面积。随着园艺特产业的效益不断显现,棚膜蔬菜、瓜果、食用菌等春茬作物陆续上市,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3.8积极推进劳务输出

始终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认真落实政策,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范围,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向农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就业,同时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紧缺用工领域的对接,建立有效的劳务供求机制,使农村劳动力科学、有序、高效输出。

3.9 盘活农民家中闲置的资产,积极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篇6

        (1)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王东荣

        特稿

        (4)强化组织化经营 社会化服务 加快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殷欧

        现代农业

        (7)强化八项工作措施促进蔬菜稳定供应 陈德明 叶建平 翟欣

        (11)在创新转型中实现粮食生产基本现代化——外冈镇促进农业转型发展的情况调查 桑静山

        转型发展

        (15)光明食品集团努力构建集约化、国际化企业集团 朱平

        (18)奉贤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实践与思考 无

        农民增收

        (22)以促进农民长效增收为主线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刘媛 袁伟峰 刘明

        (25)建立农民多种收入渠道 确保收入倍增目标实现 顾绍耕

        (28)实现种粮大户降本增收的对策研究——来自浦东新区的调研报告 无

        村级经济

        (30)棋杆村发展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无

        (32)做强主导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平棋葡萄专业合作社见闻 无

        探索研究

        (34)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思考 丁振阔 顾芳睿

        (37)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的当务之急 张晓山

        长三角地区

        (41)苏州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湖桥样本 无

        人物春秋

        (46)中国预警机之父——金山籍科学家王小谟 无

        世间万象

        (48)“雨生百谷”说谷雨 张海法

        无

篇7

Grey Relation Analysis on the Source Structure of Farmers Income in Tianjin

WANG Xiao-rong, JIA Bao-hong, XIN Li-yuan,WANG Li-juan, MA Xiang-you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ianjin 30019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rce of farmers income and rural per capita net income, the paper established the dynamic system, including 11 indicators of the source structure of farmers income in Tianjin, and analyzed it with grey relation analysis. This study concluded that wages income and net income from household operations in the tertiary industry were the major factors, net income from household operations in the primary industry and the primary industry we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and the advices on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structure of farmers income;grey relation analysis; Tianjin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农民增收一直是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的热点问题,也是“三农问题”中亟待解决的重点与难点。农民收入来源结构是农民经济活动过程的结果与表现,也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实现途径,是伴随农民的经营变化、职业分化及其“主业”优势或职业优势而形成的 [1-4]。因此,分析农民收入来源结构,有助于把握区域农民经济活动的规律,对进一步探寻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天津市为例,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入手,解析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趋势,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找出各种农民收入来源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并据此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1 天津市农民收入结构现状

天津市农民收入结构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纯收入组成[5]。近年来,天津市农民增收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呈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2009年突破了万元,走在了全国前列。由图1所示,2000—2011年期间,工资性收入一直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家庭经营纯收入,而转移性、财产性纯收入所占比重一直较小,未超过10%。同时,农民收入结构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变化: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基本介于53.00%~58.00%,虽存在小幅波动,但整体呈小幅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54.30%增至2011年的57.43%;家庭经营纯收入变动幅度较大,虽存在一段时间的反弹,但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41.26%降至2011年的32.87%,降幅达8.39%;转移性、财产性纯收入基本呈稳步小幅上升的趋势,由2000年的4.44%增至2011年的9.70%,增幅较大,为5.27%。

但是与北京市、上海市相比,天津市农民收入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6],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所以,通过找出影响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作为制定农民增收政策的突破口,是非常必要的。

2 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2.1 分析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主要用于一般抽象系统(如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农业系统等)中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其发展态势的研究,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对无论样本量的多少或样本有无规律,它都同样适用,且计算量小,便于操作,也不会出现定量化结果和定性分析结果不符的情况[7-9]。因此,在统计数据十分有限、数据灰度较大且没有典型的分布规律的情况下,灰色关联分析仍适用于判断众多因素对动态系统发展的影响程度。

2.2 分析过程与结果

目前,我国学者已经对影响天津市农民收入的因素开展过定性或定量的研究,但尚未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角度进行分析[10-14]。为了更系统、深入地分析农民收入结构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程度,建立了包含11个农民收入来源结构指标的动态系统,研究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在本地企业中劳动得到、农业、畜牧业、采矿业和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退休金或养老金、土地征用补偿等农民收入来源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

2.2.1 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的选择 选定天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参考序列X0(t),选定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密切相关的11个农民收入来源分项为比较序列,分别设定为: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X1(t)、在本地企业中劳动得到X2(t)、农业X3(t)、畜牧业X4(t)、采矿业和制造业X5(t)、建筑业X6(t)、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X7(t)、批发和零售业X8(t)、住宿和餐饮业X9(t)、退休金或养老金X10(t)、土地征用补偿X11(t)。其中,t为年限,t=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各个指标的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2.2.2 差序列与两极差的计算 首先通过公式:Xi(t)’ = Xi(t) / Xi(2007),(i=0,1,2……11, t=2007,2008,

2009,2010),对原始数据进行初值化处理。再通过求差序列公式:0i(t)= X0(t)’- Xi(t)’,(i=0,1,2……11, t=2007,2008,2009,2010),可得:

01=(0,0.065 2,0.110 3,0.150 0),

02=(0,0.001 2,0.001 4 ,0.005 7),

03=(0,0.100 4,0.173 0,0.185 0),

04=(0,0.214 9,0.110 2 ,0.043 8),

05=(0,0.071 6,0.177 3,0.107 5),

06=(0,0.067 7,0.122 0 ,0.334 4),

07=(0,0.032 1,0.009 8,0.021 0),

08=(0,0.071 4,0.150 8 ,0.115 7),

09=(0,0.007 7,0.016 4,0.348 4),

010=(0,0.295 1,0.705 3 ,1.285 0),

011=(0,0.221 8,0.552 6,0.899 1)

接着,从以上差序列中找出最小值和最大值,然后从不同比较列最小值和最大值中再分别取出最小值和最大值,得到两极差,即:M=maxmax0i(t)=1.285 0,m=minmin0i(t)=0。

2.2.3 灰色关联系数与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灰色关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γ(X0(t),Xi(t))=■(i=1,2,3……11,为分辨系数,一般取=0.5[15-17])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公式为:

γ(X0,Xi)=■■γ(X0(t),Xi(t))

通过以上两个公式计算得到的最终结果如表2所示。

2.3 结果分析

一般情况下,0<γ≤0.35时为弱关联,0.35<γ≤0.65时为中度关联,0.65<γ≤1.00时为强关联[18-19]。如表2所示,整体来看,工资性收入和第三产业家庭经营纯收入与农民收入的相关度最强,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第一二产业家庭经营纯收入与农民收入的相关度较强,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而转移性、财产性纯收入的相关性较弱。分项指标来看,关联度大于0.90的收入来源有在本地企业中劳动得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表明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不断推进,都市型农民收入结构已初现端倪,不但农民职业化程度不断提升,而且农民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大量剩余劳动力已涌向了新兴产业。关联度0.8~0.9的收入来源有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和制造业、畜牧业、农业、建筑业,表明从事第一产业和传统二三产业获得的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土地征用补偿和退休金或养老金与农民收入的关联度均小于0.7,影响程度最弱。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在天津市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就业和在新兴产业中创业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经营传统产业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促进农民增收需努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大力提升农民从业素质,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和引导农民积极创业。

3.1 提升农民从业素质,做实农民增收

增加农民教育与培训的投入,设立农民教育与培训专项资金,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水平、郊区产业结构、农民素质层次等多方因素,结合多种信息化手段,创新灵活的教育培训模式,重点开展专业职业技能、经营管理、现代农业技术等实用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地建立现代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增强农民的就业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的难题[20]。

3.2 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做强农民增收

一方面大力发展郊区经济,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三区”统筹联动发展,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设农村公益岗位,通过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制定农村信息体系建设与信息服务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农民就业综合信息体系;建立完善的就业奖励机制,鼓励本地企业接纳当地农民就业;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公益性岗位工资和社会保险制度,从创新体制机制方面为农民就业保驾护航[21]。

3.3 引导农民积极创业,做活农民增收

通过实施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民积极创业,特别是激发农民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产业的创业热情。利用电视、广播、网络、书刊等多媒体,大力开展农民创业的宣传活动,拓宽农民的创业思路,并建立健全农民创业综合咨询服务体系,为农民创业扫清障碍[22]。

参考文献:

[1] 张建杰. 农户收入结构变动:成因及合理性[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2] 雷英杰,孙晓亮,雷振生.“十一五”时期河南省农民收入增长因素解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1(12):14-16,79.

[3] 王峰.淮安市农民增收现状分析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2(6):686-690.

[4] 张丽霞.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学,2006(S1):167-168.

[5] 天津市统计局.天津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6] 马林靖,周立群.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化质量研究——浅谈高城市化率背后的质量危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6):119-125.

[7] 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62-73.

[8] 郭丽娜,骆高远,闵文华.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1(2):174-176.

[9] 何满喜.内蒙古农业投入与效益的数量经济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2(1):140-144.

[10] 马林靖,王菲,杨达.天津华明“宅基地换房”对农民就业和收入的影响[J].西部论坛,2012(4):19-26.

[11] 王丽娟,贾宝红,信丽媛,等.非农就业对天津市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1(5):108-111.

[12] 王晓蓉,贾宝红,信丽媛,等.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天津郊区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1(6):75-77.

[13] 晏莉.天津农民收入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1):35-36.

[14] 尹纪梅,潘寄青.天津市农民素质和收入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2(4):39-43.

[15] 刘小燕.云南农民收入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1):76-77.

[16] 吴红霞,张润东.基于灰色理论的河北省农村居民收入构成分析及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12(25):12694-12697.

[17] 罗党,宋博.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及价格水平与消费的灰色关联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3):51-54.

[18] 马智利,邹仁功.湖南省促农增收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 (12):123-127.

[19] 尹志超,王健.河北省农民信息支付能力的灰色系统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1(1):134-137.

篇8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如韩长赋(1999)、陈锡文(2002)、林毅夫(2002)、危朝安(2006)等人均把新阶段农业和农村问题的核心归结为农民增收的问题,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也涌现出大量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文献。

通过梳理,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视角:制度障碍(包括农业赋税、农民就业歧视、定价歧视、户籍制度等);产业差别(农业产值的加数效应和工业产值的乘数效应);人力资本差别(农民的文化素质、迁徙能力、健康程度等)。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邵宗明等(2000)利用全国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化进程对农民收人的影响非常大;并指出,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国家统计局);周其仁(2002)则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得出影响产权界定明晰的一系列制度因素越来越阻碍农民增收;林毅夫(2002)认为,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陈锡文(2002)认为,驱除制度障碍是解决农民就业的关键战略,是农民增收的保障;危朝安(2006)从完善农村建设,加快农业投资调整,提高农民积极性,切实推进农民增收机制等方面提高农民收入。

虽然许多学者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但从人力资本方面去研究农民收入还显得不够,本文对此进行研究。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去揭示农民增收才最具解释力,人力资本差别是造成安徽省农民收入难以提升的关键因素,是安徽省农民收入水平偏低且差距越来越大的根源,所以本文从人力资本的视角来写安徽省农民增收的对策,本文将就此加以论述。

二、安徽省农民收入的现状

据统计,2008年安徽省农民全年纯收入达4202.5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737.8元,占41.4%;家庭经营纯收入2114.2元,第一产业纯收入1748.6元,占82.7%;第二产业纯收入115元,占5.44%;第三产业纯收入250.6元,占11.9%,第一产业――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体,而需要投入人力资本的第二、三产业占收入的比例很低。

从安徽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近年来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不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并且低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见表1)。

通过比较很容易看出,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进一步拉大,并和全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又一次拉大。我们应当察觉到农村潜在的危机,此种趋势若是扩大下去,低收人群体的承受能力可能达到极限,一旦爆发,势必影响社会稳定。“牵牛要牵牛鼻子”,我们一定要找到农民增收难的内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而教育、培训、迁移,健康的投资都与农民增收成正相关关系,当这些资本存量不足时,将搁浅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三、安徽省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通过教育培训、迁移和健康保健三种途径,人力资本差异也是通过农民的文化素质、迁徙能力、健康程度突显出来。以下就这此来分别讨论当前安徽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农村教育、培训投资

受教育程度是反映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指标。从安徽省农村地区来看,有两方面不足:一是基础教育发展滞后,平均受教育程度低;二是技术教育发展缓慢,职业技能培训缺乏。据2008年安徽统计局相关调查:安徽省转移劳动力文化程度总体变化不大,文化程度依然不高,仍以初中文化为主,占整个转移劳动力的71.2%,文盲、半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高中文化程度占5.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达到28万人,占2.5%,绝大分劳动力没有受过专业技术培训(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局网站)。文化程度低,技能水平差,直接影响农民理解、学习、采用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进行结构调整的能力、家庭经营的能力和外出打工的能力,而这些都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二)迁移投资

迁移投资是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途径之一。但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快,安徽省农业人口的比例几乎没变。2008年安徽省农村转移劳动力总量达到1125万人,占整个乡村劳动力的27.4%,安徽省劳动力转移速度低于中部平均水平33.7%(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局网站)。要在2020年达到农民人均收入10000元的小康水平,不跳出农业,提高外出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实在是难上加难。

按照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伴随经济发展的持续过程,通过两种在时空上并存的形式最终实现:一种形式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另一种是地域转移,即向城市转移。要顺利实现产业转移,产业资本应与人力资本相匹配。即随着产业资本技术含量的增加,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技术水平也应相应提高。据皖统计信息网2008年调查报告:安徽省转移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就业选择范围狭小。从调查看,农村转移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限制了转移就业的空间,行业选择范围狭小。农民自身文化水平阻滞了他们进入技术含量高,知识水平要求高,收益高的行业。因此,对迁移的投资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提高其从事非农业的机会,从而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

(三)健康投资

健康资本特指的是人的体能、精力、健康状况与寿命长短,它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率与收益率,然而这一点却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健康存量指的是人口的身体状况或身体素质。健康存量的增加,意味着“生病时间”的减少和“健康时间”的增加,使得劳动人口参加劳动的时间增加,从而有利于产出的增加,个人收入也随之增加。健康存量的增加既能赋予劳动者脱离贫困所需要的资产,又能赋予他们免受身体之苦的直接福利收益,它是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基础。目前安徽省农村医疗保健条件和设施都还相当落后,对农村公共卫生投入也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质量。在卫生方面,安徽农村居民每万人拥有的病床数仅为城市的30%,县、乡医院、卫生院不仅病床、辐射面小、且医疗设施设备远落后于城市,医生的平均职称也低于城市;农村部分地区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健康意识淡薄,约90%的农民治病前先考虑费用,而且对一些疾病的认识模糊。

四、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农民增收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既然在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本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而目前安徽省的各地区差距中,农村地区之间、农户之间和农民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提高最快,毫无疑问,导致这种收入差距的最持久源泉是人力资本的差距。因此我们要从教育投资、职工培训、保健投资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着手,来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实现农民增收。

(一)从源头抓起,务实农村基础教育

从源头抓起,从小学教育抓起,因为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其发展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劳动力知识存量的多少、国民整体素质的高低,以及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利用状况。目前,安徽省60%左右的人口在农村,但只有10%的学校在农村,农村学生平均受教育年限仅有8.07年,可见,基础教育是安徽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股内在动力。

作为政府,国家和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支出,改善农村教育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同时在政策上要调动社会各方面投资办学的积极性,扭转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的局面,因为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性投资;作为家长、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要敢于投资,善于投资,即使较高的机会成本、沉没成本,也值得为后代负责一次。这需要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农村劳动力个人对人力资本的投入。

(二)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向农村注入人力资本

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更为重要的途径。中国农村的职业教育薄弱。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就业人口当中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相当低,差距很大。据资料表明,调查前一年内参加培训的比例,芬兰为46%(1990),美国为38%(1991),瑞士为38%(1993),挪威为37%(1991),瑞典为36%(1993),加拿大为30%(1991),法国为27%(1992),德国为27%(1991)(何振国,2005)。

舒尔茨认为,农民的文化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受过教育的农民更有可能采用新技术,其产出和收入要比没受过教育的农民高很多。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接受过培训的家庭与未接受培训的家庭相比,人均收入相差331.90元,劳动力平均收入相差812.72元。未接受培训的农民因缺乏技术的引导和支撑,经营意识比较陈旧、落后,在开展家庭多种经营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受到了较大限制;未受过培训的家庭的收入来源明显偏重于种植业和务工,两项占其家庭总收入的66%;而受过培训的家庭种植业和务工的收入所占比重则下降为57.71%(刘玉来,2003)。这说明受过培训的家庭文化素质较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更高,更具有就业开拓能力,注重在服务业、家庭企业等领域创收,这对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从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成功转移,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各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低的现状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制约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根据安徽省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与高等院校鉴定人才培养合约,个人与集体共同出资,学校负责培养,学成后回乡建设家园;继续鼓励实施大学生下乡的政策,把大学生的知识和本土村官的经验结合,实属完美组合;继续拓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去县域服务不同的部门。

(三)加大健康投资,进一步改善农村的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首先,政府要增加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切实解决政府预算支出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其次,政府要加强对农村药品和医疗机构的监管;再次,鼓励医师护士下乡服务;最后,增加对农村防疫防病、健康教育的投资及卫生知识的普及,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减小农民的医疗支出。总之,加大健康投资,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率与收益率。

总之,人力资本是保证我省农民增收、优化农民意识的关键因素,如果政府能够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提升人力资本的外部环境,那么,剩下的事情,放手让农民自己去做。政府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那就不如放手,相信他们可以发展得更好,相信中国农民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Lewis W 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

2、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程静,彭必源.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促进湖北农民增收[J].农业经济,2008(8).

4、陈锡文.农民增收需打破制度障碍[J].经济前沿,2002(11).

5、何振国.财政支农规模与结构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6、韩长赋.谈增加农民收入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1999(10).

7、刘玉来.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经济学分析[J].农村经济,2003(9).

8、李华,吴云勇.中国农民增收的内在决定因素研究――基于索洛和人力资本增长模型[J].贵州社会科学,2007(7).

9、林毅夫.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需要有新的战略思路――评世界银行新的“惠及贫困人口的农村发展战略[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5).

10、王会艳.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新疆农民增收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2).

11、危朝安.从农民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J].求是,2006(4).

12、周其仁.增加农民收入不能回避产权界定[J].发展,2002(3).

篇9

[4]吕诗文.江苏成立首家家庭农场联盟[J].吉林农业,2015 (2):26.

[5]程春丽.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对策的实证分析--基于河南省十县(市)的抽样调查[J].改革与战略,2015,10(31):105-110.

[6]“‘十三五’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若干问题研究”课题组.家庭农场成长条件与政策支持调查分析――基于河南的典型调查[J].调研世界,2015(1):27-31.

篇10

(二)研究方法

由于类平均法比较适中,既不太浓缩也不太扩张,被公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所以本文选用类平均法,聚类距离选用欧氏距离,考虑到变量的测量值差距较大,本文在聚类前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三)聚类结果

本文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树状图的结果是,全国31个省市最宜分成类,即:第一类是北京;第二类是天津和江苏;第三类包含河南、湖北、江西、新疆、广西、云南、河北、湖南、山西、安徽、四川、宁夏、重庆等13个省市;第四类有辽宁、福建、山东、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海南等7个省份;第五、六、七类各含1个省份,分别是上海、浙江、广东;第八类是贵州、甘肃、陕西、青海、等5个省份。

(四)讨论

一是聚类结果与详细数据是吻合的,这可从各类别所含指标数据的中位数中反映出来。首先,北京与上海确实有着很大差异:上海2008年人均纯收入11440.26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为8108.32、711.26、849.83、1770.85元;而北京2008年人均纯收入10661.93元,其构成相应为6389.31、2058.57、1142.80、1071.25元,各收入来源要均匀的多。其次,第二类各指标的绝对数中位数(下同)分别为7633.63、3980.23、2954.57、358.43、340.40元)均明显高于第三类(4206.41、1713.55、2190.62、66.55、235.69元);再次,第三类与第四类之间,工资性收入第三类(1713.55元)明显高于第四类(916.76元),但其他三个收入来源指标第四类(分别为3163.70、179.03、449.49元)均明显高于第三类(分别为2190.62、66.55、235.69元)。再次,第二类与第四类之间,家庭经营纯收入基本相当,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第二类(分别为3980.23、1142.80元)均远远高于第四类(分别为916.76、179.03元),不过转移性收入第四类(449.49元)明显高于第二类(340.40元)。再次,第八类地区是明显的低收入地区,除转移性收入外,各收入来源指标(分别为983.16、1543.24、86.01元)均远远低于其他地区。最后,关于第二类、第六类和第七类之间,各类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第六类具有明显优势,各指标(分别为4587.44、3762.93、437.52、470.04元)均要高于另两类;同时第二类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也均高于第七类(分别为3684.47、2001.50元)。

二是从地带上来看,第一、二、五、六、七类均属于东部地区,但属于东部地区的辽宁、福建、山东却聚入了第四类,河北聚入了第三类;中部地区省市均聚入了第三类;东北地区的省份均聚入了第四类;第八类全是西部地区省份,但西部地区的多数省份却聚入了第三类。

综上所述,我国各经济地带内部出现了分化,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内部的分化已特别严重,这对以经济地带分类开展诸如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对策研究必然不利。

二、基于聚类结果与城镇化进度的区域重新划分

从现有文献看,很多研究结论都表明城市化与乡镇经济能带来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我国农民收入的类型宜分为五大类。上海和北京由于其很高的城镇人口比重,城市特征明显,且其强大的城市拉动作用是其他省市无法比拟的,故列为第一类,特征为城市型;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四省市具有较高的城镇人口比重和村镇企业就业人口比重,乡镇经济其他地区几乎无法超越,列为第二类,特征具有明显的城镇型;辽宁、福建、山东、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海南等七省因其资源优势,其家庭经营纯收入水平具有明显优势,故可列为第三类资源型;河南、湖北、江西、新疆、广西、云南、河北、湖南、山西、安徽、四川、宁夏、重庆等13省市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增长空间有限,而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明显提升,故可作为第四类,特征为劳务型;至于贵州、甘肃、陕西、青海、等5省,其农民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列为第五类贫困型。

显然,这种分类很有意义,既可为我国开展农民收入适度区域差异研究,以提出适合我国区域农民收入差异是否适度的因素与原则,从而使政策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提供基础,又可为分析农民收入影响因素提供基础。

三、不同区域促农增收的针对性对策浅探

第一,对于城市型区域,因其一方面濒临大都市,另一方面水资源、土地资源比较稀缺,可考虑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优良种业、鲜活产品配送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观光业、生态经济产业、农业信息产业和农业科技服务业,既可实现农民的增收,又能满足都市人的需求。

第二,对于城镇型区域,当前面临着“农村能够输出的劳动力绝大多数已经实现了就业,未就业的劳动力主要是新成长劳动力和年龄大、技能低、有残疾的劳动力”、“现有劳动力工资水平难以大幅度上涨”、“农民难以直接参与现代农业”等问题。其增收对策可考虑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引导农民多主体参与、多元化投入、多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第三,在资源型区域,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惠农政策、农产品价格上涨、劳务经济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拉动力。但基于政策和价格的收入其基础并不牢固,同时该区域还面临着劳动力转移就业层次低,隐性失业农民多等情况。促进农民增收可考虑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提高非农产业收入水平,同时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外贸依存度,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

第四,劳务型区域的特征是城市化水平低,乡镇经济不发达,资源条件差,导致收入水平低并越来越依赖于不高的工资性收入。促进农民增收应从改革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改造传统农业、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等方面入手。

篇11

近年来,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农产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引起人们对这一民生问题的极大关注。从市场与供应链角度来看,市民承担高菜价,为安全担忧,但同时也存在农民卖菜难、效益没保障等问题。农产品流通不畅已成为当前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农民增收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1]。生鲜农产品易变质、难贮存,新鲜是生鲜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2]。由于生鲜农产品易腐烂、难贮存、不易长时间运输,生产者所面对的市场风险很大,很多生鲜农产品无法实现“货畅其流”和“物尽其值”。农产品电子商务代表着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大趋势,将对传统的农副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3]。上海市地产生鲜农产品品质优良、一致性高,主要供应到上海市,探索适宜的生鲜农产品营销模式尤为重要。

1 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传统农产品流通一般包括生产、供应、销售等多个环节,存在供求信息不对称、供应链复杂、营销成本高等问题。在生产环节,农民很难获取市场信息,农业生产周期长、受到气候影响大,导致生产决策盲目性大。在供应环节,农产品供应链复杂,引起生产大起大落,导致农产品结构性过剩,以致于无法真正体现农产品价值,即“增产不增收”。在销售环节,存在很多中间交易,价格逐级攀升,遇到供大于求时极易引起烂市现象,即“涨价不涨利”。上述问题一直困扰着农产品生产、消费和市场经营管理,已成为民生焦点。

“增产不增收,涨价不涨利”原因复杂,但是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农业本身。农民之所以卖菜困难,主要是因为我国实行,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不相适应[4]。农业之所以属于弱势产业,主要是因为农业从事初级生产,农产品价值低,还要承担种植和市场风险。农产品流通环节多,市民从最后环节购买蔬菜就注定着市民买菜要承担高昂的价格。农产品供应链复杂,农民一家一户很难直接融入大市场[5],这注定农民收益只占据了极小比例。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产销对接,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市民开支,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供应。

2 电子商务与农产品流通互补性分析

农产品及其贸易所具有的一些基本特性与电子商务之间不仅具有适用性,还具有极强的互补性[6]。国内外研究表明,传统农产品流通信息不对称、市场风险大,而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促进产销信息畅通、扩大贸易机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传统产品流通环节多,价格节节高升,而电子商务将买卖双方直接衔接起来,可以降低价格,从而能够减少市民的开支。同时网上交互式的交易方式,能够农产品信息“零时滞”[7],农产品采收后可以当天送到,等客户稳定后可以以销定产,从而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将对农民、市民、农业都产生积极影响,是对传统农产品贸易的有益补充(表1)。

3 几种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电子商务虽然发展迅速,但是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许多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运用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价值链理论(Value Chain)和供应链理论(Supply Chain)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8]。以下研究生鲜农产品交易成本构成和降低成本途径,寻找生鲜农产品增值方法及便捷高效供应途径,探索适合上海市地产农产品流通的电子商务模式(表2)。

3.1 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网站模式

B-B模式主要指合作社与超市、食堂等大客户进行网上交易。该模式下买卖双方相对固定,没有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不能明显减少人工、物流等成本,不能增加交易机会,卖方也很难提供丰富的产品。

B-C模式是指面向规模化种植企业和市民的电子商务网站。该模式实现产销衔接,可以明显减少信息和物流成本,扩大交易市场,通过产品更新、新鲜供应、方便订购等服务增值,但卖方同样无法提供丰富的产品。

3.2 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共平台模式

C-C模式是指农民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设农产品网店。该模式下农民按单采收,并委托第三方配送产品,减少交易风险,保证产品新鲜,还可以增加交易机会,但由于缺乏丰富产品、品牌保证和专业第三方服务,该模式很难做大。

F-B-C模式是指当地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并提供宣传、包装、配送、结算等专业化服务。该平台具有“双重集散”功能,农民市民都可以参与进来,农民可轻松接到订单,市民可放心选购产品,专业而密集配送网络能确保产品生鲜供应。

3.3 上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选择

上海市地产生鲜农产品主要来源于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大部分供应给上海市当地市民、饭店、食堂。其流通过程包括田头收购、市场批发、终端零售等环节,存在单一基地品种少、批发零售差价大、市民购买不方便、新鲜难保证等突出问题。理论分析表明,F-B-C模式可以缓解上述问题。该模式下实现了农民与市民 “直接对话”,农民可以即时信息,市民可以方便挑选产品,龙头企业将发挥带动作用,提供宣传、物流、支付等专业化服务。还可以将线上线下紧密结合,在市民集中、交通便利的场所,设置农产品展销、提货网点,将新鲜农产品推广给消费者,将农产品电子商务线上、线下工作紧密结合。F-B-C模式符合上海市地产农产品特点和消费习惯,或许是大都市先行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有效方式之一。

4 结语

上海市消费集中、物流完善、网络覆盖全面,部分市民有网购习惯,喜欢网上购物的方式,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具有先天优势。近年来,上海市相继建设了几个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如孙桥电子商城、菜管家、多利农庄等。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做了很多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目前上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第三方服务体系尚不完善,还需要政府积极引导下不断建立和发展,特别是专业化的生鲜物流,将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活动开展。

5 参考文献

[1] 万筱宁,孙新宇.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探讨[J].计算机与农业,2002(2):17-19.

[2] 关海玲,陈建成,钱一武.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与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1):201-204.

[3] 姜华.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19):312-314.

[4] 林华.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途径和措施[J].农业与技术,2005(3):43-44.

[5] 刘慧.农村收入现状与农民增收浅析——基于福临镇的调查报告[J].企业家天地,2009(7):22-23.

篇12

近年来,南京市溧水区把农民创业作为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带动农民就业、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重要抓手,通过围绕地方特色、优势和传统产业,加强宣传培训,积极营造创业氛围,提高农民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贯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等举措,使全区农民立足实际,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在创业致富路上各显身手。

1 培育农民创业主体措施

1.1 围绕传统和特色,在发展制造业中创业

在总结前几年开展农民创业主体培育工程基础上,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农民创业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围绕特色产业建基地、以基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兴产业的思路,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抓住统筹城乡发展机遇,结合溧水“石湫刀具”、“沙塘庵粮油”等劳务品牌和溧水特色及一些传统产业,引领农民积极创业。

1.2 围绕优势和特色,在发展三产服务业中创业

洪蓝镇围绕无想山风景区和傅家边科技园开展的农业旅游积极发展农家乐,现有农家乐逾140家,2012年营业收入达3 000万元,从业人员逾600人,每户年均收入逾8万元;石湫镇明觉集镇周边农民依托丰富的水产资源,兴办了以明觉口味为特色的逾30家水产餐馆,吸引了安徽马鞍山、当涂和南京等地客人前来品尝,年营业额达1 800万元,户均年收入达17万元;近年来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区和“三集中”也为农民创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各镇农民集中居住区的门面房,大部分都是由农民承租而兴办的商贸服务业,不但方便了集中居住区农民生产和生活,也为创业农民创造了条件,增加了收入。

1.3 围绕现代农业,在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中创业

洪蓝镇傅家边周边农民借助傅家边科技园梅花节、采果节等节日的举办,有100多户农户发展设施草莓200 hm2,通过让游客自由采摘等多种销售方式,2012年销售额9 000多万元,户均收入达7万元;东屏镇发挥农民种植花木的传统,鼓励农民积极发展苗木,目前全镇已有5 000多户农民从事苗木种植和销售,种植面积达1 333.33 hm2,2012年销售额达8 000万元,其中徐溪村家家种植和经营苗木,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和凤镇引领原先在沪、苏、锡等城市郊区种菜农民回乡创业,开发了万亩蔬菜产业园,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吸引了近40户种菜大户返乡创业,现已建成大棚蔬菜333.33 hm2、露天蔬菜80.00 hm2,2012年上市蔬菜70多个品种,年产量3.2万t,销售额3 200万元,长年安置600多个大龄劳力就业,不仅返乡创业农民创业成功,而且还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门路。

2 存在的问题

溧水区农民创业虽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增收长效机制、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创业致富的理念已成为很多农民的共识,但受到信息、教育程度和自身观念等因素影响,情况差别较大,在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地方,很多农民还没有创业意识或创业意识不强,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创业氛围较厚的行政村,农民大多有创业意识。二是受到经济条件和环境影响,很多农民担心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创业中,若创业不成,将极大地影响自己生产和生活,呈现出农民想创业多,真创业少。三是制约因素多,创业规模小。农民在创业过程中,受到土地和用电、用水、融资困难等诸多方面因素限制,特别是在初始创业阶段,创业农民很难从金融部门获得贷款,大都只能民间借贷。

3 对策

3.1 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创业技能

对现有农民培训机构进行整合,建立农民创业培训网络,加强创业培训,一是要加强农民创业技能培训,特别是结合传统和优势产业加强培训,提高创业能力[1]。二是要加强对农民创业意识培训,改变农民一些落后观点和思想,开阔农民眼界,树立起农民创业信心。

3.2 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扶持力度

加大财政对农民创业扶持力度,出台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明确对农民创业园、农民创业集中区、特色产业镇、村和创业农民补助条件和标准,在积极扶持农民初始创业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已创办的经营实体、准备扩大生产和经营的创业户进行必要的扶持,促进农民创业实体的发展,帮其做大做强。在创业农民土地使用、电力和贷款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帮助农民解决创业过程中的一些制约因素[2-3]。

3.3 建立农民创业金融扶持机制

建立农民创业金融扶持机制,降低贷款门槛和手续,创新信贷方式,积极探索建立集体用地使用权、农民宅基地、农民住房、养殖设施产权等质(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对创业农民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并根据信用等级发放信用贷款[4]。把现有农民创业小额贷款标准提高到30万~50万元,提高贴息补助到80%~100%,确实解决农民创业过程中资金紧

张、融资困难的问题。

3.4 加强宣传,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氛围

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农民创业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对农民创业典型和相关政策宣传,积极营造创业氛围,提高农民创业意识,对农民进行敢创业、创大业进行教育和引导,开阔创业农民眼界,树立创业信心,坚定创业决心。

4 参考文献

[1] 杨长海.黑龙江省农民创业培训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篇13

安徽省太和县实施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对接已经6年,大大推进了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广度和深度,农业科技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以及新型农民的素质,提升了农民使用科技的能力,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1],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科技对农业支撑贡献率提高了8~10个百分点。此外,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对接逐步带动农民应用科技的意识与整体水平的提升,为农业科技人员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锻炼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队伍[2]。

1 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对接”,迎合农民的需求

通过实施“最后一公里对接”,农民实施了科技人员提供的技术方法,如少用化肥,使用农业机械化技术,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用人,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最终促进了粮食增产增收,增强了农民用科技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2012年6月3—28日,太和县高温无雨,空气干燥,天气炎热,土壤失墒快,旱情持续发展,据太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6月25日监测,0~5 cm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为24.3%,无墒情可言,达极干旱状况,示范户承包的20 hm2夏甘薯因严重缺墒无法栽插,使用喷灌机洒喷,支架喷雾速度慢,浪费水,浇水不集中,效率低,在最适栽插期前,科技指导员研制无雨牌GJZ-4型高效节水栽插供水器后节水高效,甘薯成活率高,秋后测产对比使用无雨牌GJZ-4型高效节水栽插供水器栽插的夏甘薯比雨后栽插夏甘薯增产8 055 kg/hm2。

2012年小麦收获后,太和县的旱情持续到6月28日才下了一场小雨,旱情仍未解决,该县一科技示范户8.67 hm2的夏玉米仍然未播种,天气预报预测2012年7月1日以后将有降雨过程,经科技指导员督促,该示范户及时播种,避免了连阴雨的影响,秋后产量达11 025 kg/hm2,此对照田块增产1 875 kg/hm2。

太和县传统的玉米腾茬、整地时间为10月8日,2012年秋季一科技示范户经过科技指导员调查研究后建议可以晚收10~15 d,结果晚收的玉米比早收的玉米增产量达1 005 kg/hm2。

2 存在的问题

通过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对接”,使大部分农民提高了对农业科学技术的认识水平,对农业科学技术需求倍增。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农业科技人员对“最后一公里对接”的职责不明确

农技(农机)推广工作是公益性的工作,维护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工作质量的好与差,不仅代表着部门形象,同时更代表党和国家法规政策的执行与落实程度[3]。

2.2 农业科技人员技术水平较低

要指导农民开展或实施某项技术,自身就必须对技术精通,还要学会掌握实施这项技术以外的相关知识。以使农机农艺相互融合,农民应用才能节省种子、化肥、劳动力,机械化效率提高,才能达到节本增产增效的目的。因此,每个农技推广人员都要重视科技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3 对策

创新农业科技指导员培训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提升农技人员业务水平的有效路径[4]。建立科技指导员机制,关键在于创新,建议今后的科技指导员培训,更加重视贴近现实,贴近某个地区种植、养殖、深加工的特点。讲一些实用性的技术方法,在培训的过程中尽可能地穿插一些现场实地教学,增强科技指导员的实干能力。

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宣传,力争把法律规定的事,办好落实好。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农业技术推广法》,首次把农业技术推广以法律确定为公益性事业。并依法对健全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队伍建设、机构工作运行机制、服务组织发展、推广与应用、保障措施,考核考评,分别做了详细地表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做大量的工作,宣传落实。争取全社会支持,争取地方财政、人事劳动编制、公安、税务等部门的大力支持,落实好《农业技术推广法》任务艰巨,这就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人员不懈地努力工作。要把宣传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与农业技术“最后一公里对接”贯穿始终,实施“最后一公里对接”是《农业技术推广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科技兴农、增粮稳农的重大决策,广大的农技科技人员是第一线的实施者,充分稳定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这一重大决策的落实,确保到2020年增产千亿斤粮食计划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参考文献

[1] 袁志勇.破解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的另一种探索[N].科技日报,2012-11-0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