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篇1

收录日期:2012年2月1日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势。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给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良好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在新形势下,保持和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必须继续解放思想、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思路方法,不断探索总结规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决不能脱离社会和高校的现实状况独立地存在和发展,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

(一)教育认识滞后,教育成效低下。当今世界,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社会主义仍处低潮。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艰巨。在这种形势下,部分高校仍单纯运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既不重视教育资金的投入,也不重视教学方法、手段和内容的改革,至于效果就更加没有讲究,再加上教育资本本身十分有限,导致忽视对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很少从人本价值的挖掘上来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由此导致一些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高调但肤浅,难以找到学生的共鸣点,教育成效低下。

(二)拜金主义盛行,人生价值偏差。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旧体制转换交替时期,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使许多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被扭曲,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而不愿付出爱心,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不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生存环境复杂,心理问题突出。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承受父母家庭太多的期望,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还不强。从心理上讲,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第一,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第二,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第三,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第四,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加之学习、就业、经济方面的压力及人际交往、情感、竞争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在大学生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四)社会阴暗面屡现,诚信观念淡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明显,诸多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和激化,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对大学校园造成冲击,使得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诚信意识正受到极大的挑战。学习考试方面,抄袭作弊;缴费上学方面,恶意拖欠;助学贷款方面,逃避债务;求职择业方面,弄虚作假;日常学习生活中,打架、斗殴、偷窃、赌博等现象时有发生,行为粗野等情况更不鲜见。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模式探索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研究、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成长、变化及发展的新特点,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措施、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创新基本理念,提高责任意识。思想政治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不仅要把人视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而且要把人视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不仅要把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而且要把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应努力把握好几个原则:一是学会积极引导,而不是试图左右人们的思想;二是强调交流互动,而不是单向灌输;三是解放人的思想,而不是束缚人的思想。在高校,以人为本就是一切工作都要以满足广大师生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否有效的关键在于能不能真正以师生为本,做到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把师生看作权益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尊重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增强师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调动师生的创造性和参与热情,把师生看作能动的、有创造力的主体,把外在教育引导与人们的内在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人们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潜能。真正做到情为师生系、权为师生用、利为师生谋,想师生所想、急师生所急、做师生所做。

(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实际效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进方法。在实践中,应把握好五个“更加注重”,即在管理上更加注重服务,在对象上更加注重个性,在教育上更加注重实效,在时空上更加注重全程,在范围上更加注重全员。通过有效的方法,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从管理向服务、从封闭向开放、从重视“堵”向重视“疏”的转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把握不同对象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我们应正视并尊重这种差异,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施分层分类教育。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师生必须有实心、重实际、讲实话、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切实解决与师生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不能空对空、搞形式、走过场、摆花架子,虚以应付;既要重视横向、纵向、双向、多向交流,也要注重对个体的教育,因人而异,从而使说服教育和自我教育、理论灌输和思想疏导交相辉映。

(三)丰富教育载体,完善教育手段。要采用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变成生动的事实,把正确的导向体现在丰富的活动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要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抽象的书本知识、无形的思想教育与具体的思想政治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构建多渠道、多途径、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形成事事是教材、处处是课堂、人人是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要因地制宜,加大投入,形成包括舆论阵地、培训阵地和校园文化阵地在内的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舆论阵地一般包括广播、校报、电视台、宣传栏、阅报栏、广告栏、校园网等;培训阵地包括业余党校、业余团校、主题班会、党团日活动等;文化阵地以图书馆、科技馆、展览馆、运动场、教室、宿舍、艺术团等为主体。广泛开展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师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辐射到学生班级、宿舍,延长到八小时之外,使广大师生员工置身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浓厚氛围之中。

(四)丰富教育内容,发展教育内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解决的指导地位问题、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问题。一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最新成果的要求,主动吸收社会各学科的理论成果,突出形势与政策、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等教育,切实加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二要重视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创新。改变网络内容来源比较单一、静态成分偏多的现状,积极推出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生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相适应的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内容,用正确、健康、科学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三是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针对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就业、经济等压力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的状况,必然重视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五)注重实际效果,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既关心群众的思想实际,努力回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开其思想疑惑;又关注群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努力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要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抓师生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要深入基层,深入班级、宿舍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师生的实际问题,凡是涉及师生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都要尽心尽力地办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同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化解矛盾,稳定思想,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六)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机制。要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视为学校党政管理骨干队伍的重要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视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术骨干队伍的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全方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政治过硬、思想解放、道德水准高、心理素质好,更重要的是要有献身事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选拔和培养机制,优化知识结构,增强理论浓度,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并能熟练运用高科技工具,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田建国.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N].人民日报,2009.7.28.

篇2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现状

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来看,主要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化比较强,工作缺乏灵活性,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应对效果往往达不到如意的水平;第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只注重统一性,对其差异性的重视度严重不足。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问题上,处理效果和质量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简言之就是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程式化限制了其发展。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目标

就现阶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来看,工作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是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实现灵活性,这样可以解决不同学生身上具备的不同思想问题。第二是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稳定性。思想工作稳定,才能进一步保证效果的提升。从未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来看,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灵活性的提升十分必要。

三、差异性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措施

1.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差异性

差异性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一项主要措施是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差异性了解。从思想教育实践看,要想进行差异性的管理,需要有差异性基础,而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解,就是在获取差异性基础。在差异性基础获取的过程中,有两项需要重点注意的工作:第一是充分利用学生干部和学生的群体关系。在高校管理中,学生干部是基础的一环,因为其与学生的交往较为密切,能够更多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所以利用这一优势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十分必要。第二是在思想状况获取的过程中要具有针对性。这种针对性可以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差异性管理提供准确的措施参考。简言之就是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差异性管理的基础。

2.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性

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性是差异性管理的一项有效运用措施。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因为其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以及自身性格的关系,思想状况的差异性较大。如果学校对这种差异性不进行控制,高校教学的秩序稳定会较难维持。处于统一基础上的差别对待,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性强化十分必要。简而言之就是,要想使得高校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针对性地解决,必须要将其放在一个统一的思想基础上,这样差异化管理才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

3.充分调动校园因素进行学生的思想指导

充分调动校园因素进行学生的思想指导是差异化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高校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管理教育的平台不仅仅只有思想政治课堂,还有更多的元素,如校园的各类活动、学校的社团等。简单来说就是,高校中各种有组织的单位或者是活动都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矫正。校园因素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将其投入到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中,可以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差异化问题解决进行搭配,这样差异化管理的效果会更加突出。

四、结束语

思想政治工作对稳定高校工作秩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高校工作中受到极大的重视。为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高校在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前提下进行针对性的措施讨论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陈谊.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1

[2]黄宁.试论高校学生管理的理念及路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

篇3

高校为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这一任务落到了政治思想工作者的身上。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者站在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第一线,与学生接触较多,掌握大学生思想活动的脉搏,肩负着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重任。在社会过度关注 GDP 的今天,一些人不十分重视政治思想工作; 或者把政治思想工作当作一般管理工作,只不过是管管缺席旷课、卫生纪律、文体活动等生活事项,与培养大学生目标没啥大关系。有的政治思想工作者自己轻视自己的工作,工作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进不去、缺动力、少方法、涣散软弱等现象。因此,在抓高校教学质量的同时,必须提高对政治思想工作的认识。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时代和社会提出的高要求,在教育目标和内容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就教育目标而言,存在片面化和缺乏层次性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知行统一变成了“知”一个方面的目标。传统的考试就是目标片面化的表现之一。考试只考学生是否“知”,忽视学生是否去“行”。在这种对学生是否“知”的考试中,所有的学生都是同样地标淮,无层次性可言,导致目标与学生需要和接受能力的不适应,削弱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兴趣;就教育内容而言,由于过分强调内容体系的全面、完整性,导致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有余,针对性和精炼性不足,过分重视教育内容结论的统一性,忽视教育内容的辨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内容不同程度地与时代不适应,教育内容方面的创新不足,也影响了教育效果的提高。

21世纪无疑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世纪,随着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触角正以惊人的速度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截止2005年6月,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10300万人,其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7.7%,世界的网络化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数量和速度,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网络己成为传播思想文化的新阵地和开辟舆论斗争的新舞台。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是一个客观的、不容回避的现实"怎样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与管理,防止有害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怎样加强互联网上的阵地建设,构筑坚固的精神防线,替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大学生系上安全带,将是新世纪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首先政治思想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站在时代前列。要根据时代潮流和形势变化,把握政治思想工作的规律,熟悉政治思想工作的特点,按照政治思想工作的客观规律办事。适应新形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走出单一格局,拓宽视野,以系统的观点改革当前问题式管理为主导的学生工作模式,重新构建以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以发展式管理为主导的学生工作新模式。要懂得做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法和艺术。只有这样政治思想工作才能做得生动活泼,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就是通过政治思想工作者的努力,使大学生只有具备这样的远大理想,才能够以旺盛的精力,不断进取的精神,去攀登科学文化高峰,去发现、去发明、去创造,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人民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使学生们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为现代化建设、为人民服务而学习的明确目的,终生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而奋斗。

篇4

审美教育及美的法则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所谓审美教育,是指为了培养人在接受、理解、评价、创造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好、崇高事物方面的能力,并使这种能力日致完善而采取的一整套措施。黑格尔曾精辟地指出:理性的最高行动是一种审美行动,真和善只有在美中才能水融。因此,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开发智力的作用:学生个体通过审美修养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明,更有才干,更有学习能力。②道德感化的作用:运用美的法则来使人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美感染,使人自不自觉地变得高尚起来,起到道德感化的作用。③人生导向的作用:审美修养是从多方面发展人生价值的过程,从而使人更加珍惜和热爱人生,生活之路也就会更加宽广。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审美教育

(1)创造环境美:“环境美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叉点,它关系到人的生存活动和生活活动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的美。环境美以稳定的影响方式陶冶人们的心灵。环境美的创造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环境影响人,造就人,美好的环境对人的美好心灵、美好品德有着熏陶和感染作用。大学生生活、学习成长的校园环境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有着直接的影响。美化校园自然环境,一是可以使学生怡情悦目、精神振奋,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二是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要通过师生的劳动创造和保持,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养成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提高社会公德水平。美化校园的社会环境诸如宽松和谐、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等,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更大的影响力。

(2)展现人格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备人格美,就应从四个方面努力:第一,培养与教育使命相适应的思想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和埋头苦干建功立业的思想;要摆正利益观,耐得住清苦,严于律已,品行端正,做一个有德之士;要以身作则,为人先行。第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理论素质是道德认识和气质涵养的基础。因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博学多才,见多识广,兴趣广泛,情操高尚。第三,具有良好的能力结构,如调查研究、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领导和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等等,能够把丰富的知识自觉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第四,风趣幽默,刚柔相济。同一件事在不同场合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就不同;同样,不同的人和事,用同一方式处理,也会把事情弄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处理学生的具体问题时,要有热情、有策略、有分寸、有弹性,特别要因人因事而宜,语言要风趣幽默,在谈笑中使学生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感染。

(3)追求方法美:①注重情感激励。美的东西往往把不可言状的情感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让人在想象中体会到情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高层次上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必须采用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用美的语言体现“情”,做到入情、入理、动心,做到情真理切,理在情中,真正使学生心悦诚服,激起学生求真向善、爱美的热情、信心和力量。②利用活动熏陶。高校一定要结合大学生活泼好动,希望多方位发展及反对空谈的心理特点,注重采用情趣转移、寓教于乐的熏陶式教育把教育内容艺术化、文学化,使学生在各种轻松、愉快、高雅、富有艺术性的活动中受到美的感染,得到哲理的启迪、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精神的升华,达到调节精神,增长知识,沟通情感,提高觉悟的目的。③增加科技含量。运用科技革命的新成果,完善和丰富工作的体系和内容,把先进的科技手段引进工作领域这无疑会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④抓好典型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的树立要有时代感,在改革大潮汹涌澎湃的21世纪,英雄辈出,只要做有心人,到处都可以找到鼓舞人的榜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多选树学生关心的热点典型,要善于发现那些有时代风采,有导向作用的典型。由于典型是以生动的形象打动人,因而往往能收到单纯的理论教育难以收到的效果。

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们爱美,也总是乐于接受美的事物或观念。与人的爱美特性相适应,高样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觉地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对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1975

2 丁光熏文集.北京:译林出版社,1998

3 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篇5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教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塑造人才的方法不仅来源于其丰厚的学识,更来源于身正为范、不令而行的感召力。只有教育者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学生才能听而不疑、行而不惑、知行合一。

1.1 教育者要爱学生。要用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成为一个懂得关心爱护别人,一心向善的人。高尔基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高校教师,要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公正性的爱推进教育活动的开展;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要尊重学生,对他们的好强、好奇、渴望得到他人认可的心理予以理解,用赞赏的眼光去激励、引导学生,对犯错误的学生既要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又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1.2 教育者要有责任心。用自己的责任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改变大学老师上完课就走人,老师不认识学生的现象;要改变大学老师形色匆匆上课下课,忙于应酬、忙于兼职,学生难以找到老师的现象。大学不只是为了传播知识,更应该担负起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责任。教育者应用自己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来潜移默化影响未来的从业者。

1.3 教育者要精通业务。学高为师,只有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把书教好。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结构日益更新,面对大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教师应走在学科研究的最前沿,成为本科研领域的研究者、思想者、创造者,只有这样不但自己能够成为引领时展的佼佼者,而且能培养造就一批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新型人才。

2.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2.1 构建和谐校园。 正如上述所说,当代大学生大多比较自我,从而难以良好的适应于大学集体生活,但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能够最大限度的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从而使其能够有效的调节自身的情绪、矛盾,最终形成良好的交际能力,由此可以看出,积极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途径。

2.2 适应时代需求。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发展,从而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劳等等方面全面发展、综合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这样才能够确保自身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从而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

2.3 推动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最大限度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高校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效的、及时的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找到自身的人生目标,并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奋发,而这些对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深入学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青春活泼,思想活跃,对学习、工作、生活、社会和人生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些观点和看法是可取的,但有些观点和看法还比较单纯不成熟,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起引导和帮助作用。而这项工作是长期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在思想上投入,行动上投入,时间上投入。介入是进行思想政治活动的重要环节。介入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参与到学生教育工作中去,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保证有效。只有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真正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深入呢?这就需要班主任平时能积极参与到学生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中去,了解每位学生的成长和变化,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变化。所以深入到学生中去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也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加仔细、更加真实。不论是大事小事都要落到实处。班主任用真情去教育他们,感动他们。

4.打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引领着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这就需要高校围绕着学生的兴趣点不断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1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活动中形成的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和基本信念。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育人的良好途径。首先,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用占领大学生的思想文化阵地,积极宣传文化思想。其次,学校应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目标,以社团组织和宣传思想理论阵地为载体,突出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整体规划,正确引导,通过开展学生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再次,重视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实施。

4.2 巧用互联网,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大学生热衷于网络生活,习惯将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紧密捆绑在一起,电脑和手机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这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应根据大学生接受信息途径发生的新变化,不断加强校园网建设,善于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融人其中,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同时应充分发挥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学校出版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宣传舆论阵地作用。

篇6

(二)科技引领经济的时代对高水平创新性的人才需求空前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人的特点,对于人才选拔的标准也不同。科技引领经济的国际背景下,人的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成了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国家政策曾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高素质的高精尖人才。不管时代的浪潮怎样变革,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是重中之重,它决定了我们的发展方向是否正确,但在科技引领经济的国际背景下,我们要丰富我们的工作方式,使其更加全面更加立体。我们工作的方式与渠道要放生变化。

(三)高校采用学分制,生活成本变高等现实问题对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阻碍

目前,人们的生活成本不断提高,许多高校学生家庭的生活压力变大,为了分担家庭的负担,他们开始走向社会去打工,以做生活补贴。学分制使得学生的工作中心发生偏移,他们被更丰富多元的娱乐深深吸引,很少再去关注思想政治工作,这也是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进难得很大原因。

(四)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难题

互联网的本质在于互联。互联网开放性极强,是连接世界的网络,它把信息快速传播,使人类可以共享文明成果,但网络垃圾也随着互联网流入我们的视野。互联网的不可控让我们难以阻断信息。它的渗透性更是无孔不入。开阔了视野的同时,高校学生也会接触到不好的思想与低劣文化。东西方与中国为敌的国家与地区趁机以互联网为传播途径大肆传播腐朽的思想与文化,这对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早哼了极大的困扰。同时,网络游戏与虚拟性使很多高校学生成为了宅男宅女一族。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社交,使他们的集体意识逐渐向自我转变,同时使他们的学习质量严重下降。因此。如何监控网络,抵制互联网不良信息也是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题。

二、符合当前背景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去伪存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寻找高效的符合时代背景的工作方式。

(一)在思想认识上要继续提高,适应当前的发展背景

自从上任以来,我国的政治与经济都处在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头脑的清醒,积极交流,把握国家与时展的脉搏,积极主动去投身到变革中去。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是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为民造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人才的不可或缺的核心所在。因此学校要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放平,要做到两手抓,不能厚此薄彼。

(二)通过帮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拉近与高校学生的距离

1)经济问题,现有的贫困生补助,生源地贷款以及火车票补助等都是帮大学生解决经济问题的好政策,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国家的帮助会让高校学生的包袱变轻,会牢牢抓住他们的心,为他们的目前与日后的生活扫清了一些障碍。在深入贯彻这些政策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可以带领他们走向贫困地区,让他们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同样背景的他们惺惺相惜,增强社会正能量。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也就包括帮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2)心理问题,现在的社会过于复杂,很多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学校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对于有问题的同学进行疏导,并时时关注他们的动态。为他们补充正能量。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压力空前巨大,就业难。这也成为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源头。学校应积极与企业联合起来,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的渠道。

(三)面向小社群化的推广体系

以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多是以学院为单位,正所谓大网难捞小鱼。而且当今的互联网已经使人的个体意识逐渐增强,正在远离中心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缩小单位,向小的社群化发展。小的社群里,人比较熟悉,点拉点的方式有利于工作展开与推进。

(四)要升级创新工作手段

互联网得快速传播与开放性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强有力载体。以此为载体可以丰富工作内容,使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传播速度快,针对性也更强,影响力也是空前的。我们要很好的利用互联网,给予正确的引导,传播党的思想方针,共建社会主义美好家园。

篇7

一、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疏导和化解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步伐带来的新问题新矛盾,促进高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可以使广大师生正确认识高校面临的形势、任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从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因此,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高校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深化,部分师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政治观念淡薄,只强调个人的民主、自由,关心国家与民族前途问题的较少;在价值取向上,重个人本位、轻国家集体,重钻研业务、轻政治表现。价值观念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中最深层的问题。这方面的挑战,无疑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复杂性,增加了难度。因此,高校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师生的思想疏导工作,使师生在激烈的竞争中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是帮助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的客观需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特有的强大信息资源优势,利用网络、电视等手段,大肆向我国灌输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道德标准,从而使得高校部分师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使广大师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项非常迫切的现实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可以全面纯洁校园的思想政治文化环境,增强广大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师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从而有效的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进而促使师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亟需越来越多的各种合格的建设人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培养合格人才,通过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觉悟,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广大师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激励自己认真工作、刻苦学习,锻炼和培养自己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政治觉悟和过硬的业务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从而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所以,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的现实需要。

四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能否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关键在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所以,要通过不断地完善师生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极大的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从而使高校成为具有较高文明程度和理想育人环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

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与社会有着紧密互动的关系,因而高校广大师生的言行对社会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在新的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正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因此,高校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精神方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和思想支持。所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需要高校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二、以思想政治建设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之一。近年来,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为了使思想工作落到实处,都在积极探索各种新的、易被师生所接受工的工作方式,并且取得一些很好的成绩。但是,当前我国正自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改革开放和社会义市场经济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高校师生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笔者认为,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方能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解放思想是做好高校思想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所谓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是高校要通过探索争取在理论上有新的建树,在实践中创造新的办法,积累新的经验;就是高校要加强调查研究,对师生的思想状况作研究、作分析,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走到广大师生心里去;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始终保持一种开放、活跃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动力,因而对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解放思想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的视野和新的舞台,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代合拍,与改革开放同步。因此,高校要抓住时机,解放思想,摆脱陈旧观念和传统习惯的束缚,拓宽思想,全方位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促进高校和谐快速的发展。

2、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近年来,高校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变革的客观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已形成一支年龄构成比较科学、知识层次比较合理的精干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办好社会主义高校,保证学校改革和发展始终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努力建设一支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同时,一支“关于接受教育,关于教育别人”的素质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专职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得以很好开展的保证。而且这支队伍稳定与否,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办学的质量。因此,高校在集中精力搞好教学科研的同时,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不过,在新形势下,社会实践的变革又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高校还应该有计划、分层次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素质。通过培训,促使这支队伍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及时更新知识,扩大视野,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3.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高校管理工作之中

高校管理的核心是广大师生。可以说,高校管理工作是一门以师生为主体,以做好师生的工作为主要内容和手段。高校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管理中最经常、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特别重要的手段。因此,做好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的关键是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高校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高校管理工作之中,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师生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自觉地为实现共同目标而采取行动,从而做好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管理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管理者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在管理中,高校要自觉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高校管理工作之中,充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使管理的效益最大化。同时,高校管理工作内容要从实际出发,体现时代精神,满足师生需求,既坚持先进性,也体现层次性,从而不断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为了保证高校和谐地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任何放松思想政治工作的言行都是错误的。但加强并不等于固守,加强的重点在于继承基础上的努力改进、创造和创新。与时俱进。不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高校要依据当代高校出现诸多新特点和新问题,科学合理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式和方法。

篇8

(一)互联网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认识工具和传播工具,其功能之强大,运用之广泛是我们都有目共睹的,高校的师生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如果我们也能够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这个传播渠道,那么也能够大大的拓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

(二)互联网变革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来是单向灌输的工作形式,学生在思想政治活动中,永远处于“被动”的状态。在很多同学的眼里,教师总是高人一等,与学生之间有一种强烈的距离感。而通过网络这个交流平台,例如微博、QQ、微信等等交流工具,都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这种关系的转变,从而达到心与心的交流,解决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影响面小的局限性,让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很快的进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带动学生的全员参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单调和枯燥。

(三)网络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网络把世界观、人生观 、道德观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生动、幽默、通俗的网络文化之中,不断丰富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网络是全球性的交流平台,通过微博这个平台,可以大大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分享全世界的优秀教育成果,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及时得到的信息,使工作更具针对性和说服力。教育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及时得到最新、最权威的教育资源。

(四)网络的虚拟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网络是一个大众的交流平台,它提倡言论自由,学生和教师可以在网络上自由的发表自己独特的意见,它是一种高度自由的交流平台。在网上,学生可以就一些社会新闻热点问题,充分的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也不用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密,因为网络倡导的就是言论自由,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因此,学生可以毫无保留的表达自己的心声。而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对学生的这些意见进行收集和整理,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网络的负面效应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网络虚拟化导致大学生各种社会、心理问题突出,这加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互联网本身是具有隐蔽性和虚拟性的,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部分大学生沉迷于此,他们受到网络上不利新闻的负面影响,逐渐的沦陷,并且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最终走向偏离的轨道。如果我们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鉴别是非的能力,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二)对高校舆论导向的控制和管理提出挑战。网络提供的信息量非常大,并且很多消息可以在网上备查。由于网络保护个人的隐私和权利,提倡言论自由,所以人们在网上传递信息、发表意见是受到保护的,这就给了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他们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制造一些虚假信息,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故意混淆视听,因此,网上的信息常常是鱼目混杂,真假难辨。这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如果学生没有极强的识别能力和自我约束力,那么也有可能被这些虚假信息所感染,走向迷途。

三、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运用网络系统构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高校应高度重视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建设,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其阵地。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高校党委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统一领导和规划,党委宣传部门对高校的网络建设和网络文化起导向作用;二是高校要努力建立几个有影响力的网站,以此来吸引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三是建立以学生会等组织为基础的网络体系,做好引导工作,及时纠错,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二)倡导网络文明,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高校要积极的开展网络道德课,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对大学生进行“网风”、“网德”教育,增强其对全球网络文明知识的识别警觉能力、自觉抵御能力;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历史使命感和国际化、全球化观念,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本土主义观念,掌握一定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具有国际交往的能力。

(三)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建立大学生网络行为监控机制。各高校应该配备一个齐全的网络信息管理团队,包括专职的管理人员,思想政治工作者等等,由网络技术人员负责网上信息的分析、过滤、监控工作,对网上不良信息,要及时澄清。在正确教育引导学生同时,还需要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周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05)

篇9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来适应其发展进程。切实加强、改进和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有力保障。下文将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分注重形式化

近年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通常普遍追求规范化、制度化和个性化,并以此作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了个性,规范化和制度化特色也常常流于程式化;此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缺乏专门的监督和管理。虽然学校组织了听报告、看录像、写总结等不少工作和活动,但是却没有非常专业的评估方法或方式对接受对象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效果进行评估,把握经常出错。从而导致了虽然开展的活动多,但收益甚微,不利于后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2.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恰当

在高校里,学校通常紧抓教学质量,特别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培养,可能就难免会不够重视德育、体育工作等方面的工作,从而制约了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样,对学生政治思想工作而言,很多高校虽然针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制订了相当完善的制度体系,例如学生行为守则、规范及相应奖惩制度等都非常齐全。但是,我们的很多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各项政治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注重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通常只是一味的将政治概念或者理论直接灌输给高校学生,缺乏相互沟通的过程,从而使完善的制度体系只能流于形式,根本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也不可能取得相应的成效。

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形成全民参与的气氛

目前,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般都是交由专职的教师来做,还只停留在专人专事的片面教学中,缺少全校参与的良好政治思想工作氛围,甚至有些教职员工不仅不支持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反而扯后退,做反面工作,给学生灌输一些消极的东西,严重影响了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进行。实际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育人中具有非常核心的作用,高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不论是从个人言行还是集体形象,都应该责无旁贷地起好带头作用,给学生做出学习的榜样,只有全校一起努力和相互监督才能树立和营造精心育人的良好风气,才能取得思想政治工作正面教育的优秀成果,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优秀人才。

二、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良好开展的措施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开展,因此,需要针对问题,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开展。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1.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

责任感从危机感中产生,危机感中萌发着责任感,进行责任感教育,要从危机感教育开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目标到内容,从形式到方法,都是围绕着如何激励人的动力,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搞好现代化建设。我们从危机意识与动力的必然联系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危机感的教育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支点,一座桥梁。因此,在形式教育中,既要重点讲解我们在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但同时又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危机感教育,通过展示现实中的危机因素,促使大学生们产生强烈改变现实的愿望和动力,并认识自己在二十一世纪面临的历史使命。进行责任感教育,要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创建相应刺激环境,展示事物上的危机因素,以促进主体责任感的形成。这种刺激环境并不是虚构的,它客观存在于我们周围,如资源、环境、人口、核扩散等众多的全球性危机,我们国家正面临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等。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要使学生在对比中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了解我国商品化、现代化的程度,了解我国的人口发展、自然资源等,使他们清醒地看到,如果我们不加快改革步伐,把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尽快搞上去,就面临着落后的危险。

2.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指导,用新内容、新方式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搞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引导学生坚持真理、明辨是非、弘扬社会正气、发扬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水平和品位,培养现代化、“四有”新人。第一,学校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精神文明。首先,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让学生在苦难和磨练中汲取教训、学习经验,在挫折中获得人生财富,在艰苦奋斗中学会成长,建设自我的心灵文明和丰富自我的精神财富。增强学生不怕艰难困难、勇敢拼搏、不懈攀登的精神,做社会主义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学校还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精神。让学生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找在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找准二者的平衡面,创造互利共赢的效果。第二,要学会尊重学生,对所有学生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都应该一视同仁。特别是对犯错误的学生,不能一味地批评或者惩戒,而应该耐心细致的教导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真正从为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才会从心里认识到错误,接受教育并改正;才能很好的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成果。第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当前,我国正处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培养竞争意识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竞争机制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渗透到教育、科技、政治等多个领域。在高等学校,随着淘汰制、学分制、学位制的实行,大大刺激了学生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冒尖,在竞争中成才,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但在总体上,高校中的竞争风气还不够大,竞争意识还不十分浓厚,嫉贤妒能和得过且过的现象在一些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要在舆论、思想、实践等方面渗透竞争意识的教育。通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由于社会制度不同,竞争目的、手段、范围都有着本质区别,从而使他们树立起正确意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成为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保证和前进动力。必须勇于创新,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篇10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

1、对象个性化

过去,在校大学生各方面情况差别不是十分明显,所接受的教育也大体一致,主体意识更多的一服从集体价值取向为主。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体教育优势在逐渐淡化,道德评价标准呈现多元化,文化需求标准的两极分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呈现个性化、务实化的显着特点。工作对象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个性更加鲜明。

2、内容丰富化

过去,在众多高校比较关注的是学生的理想与信念和人生的价值,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不论是从师生的意志还是人际关系与精神状态都需要进行全面的发展,从发展的历程来看,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更加丰富。

3、形式更加多样

受到社会多元化的影响,高校受到新文化的冲击,高校师生对学习、对人生的态度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朝着更加复杂,更加多样的方式发展。从学生的兴趣来看,学习与生活的兴趣更加广泛,竞争意识更强,法制观念在不断地增强。因此,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单纯的停留在固定的时间与空间领域里,要结合当前的发展模式,采取新型的发展方式,满足师生多层次的文化精神需求。

二、适应新形势需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1、观念创新

创新是学习的源泉,是生活的动力,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坚持科学发展的核心思想,建立于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建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同时要考虑到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要以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为基础。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我们必须明确以人为本的发展理想,注重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学生的发展为全面目标,在工作中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工作中要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内容创新

在创新观念的基础上,我们更加要注重实践工作,创新工作内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十分丰富,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当代的教育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断地充实自我,在工作上进行创新,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在当前的转型时期,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加强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是 善良、诚信、责任。

市场经济环境下,如果缺失诚信必将导致整个市场的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必将横行市场,人性的恶劣性会迅速膨胀,最终导致整个市场的混乱,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受到阻碍。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其公民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败,所以,当代的教育者必须主义加强当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当代的教育人员要不断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精神教育, 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不满足现状, 对现成的答案敢于提出疑问, 善于思考, 勇于向权威挑战,有创新的想法, 敢于提出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思路。创新能力教育, 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本领, 是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创新能力包括具有较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有较宽的知识面, 有本专业扎实的基本技能等。所谓的素质教育的创新就是要加强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人们素养,心里素质与科学素质和人格教育的水平。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加入这些新的内容,才能在工作上有新的突破, 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3、途径的创新

现在是信息技术时代,是科学技术的时代,网络已经彻底颠覆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发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必须运用现代的管理手段,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掌握网络技术,能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计成吸引人、教育人、易为大学生接受的信息,供学生使用。网络一方面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得丰富而全面, 具有可观性和可选择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 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的各个环节, 增强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份量, 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亲和力, 实效性更强;除此之外,网络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上面的各种思想观点对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对网络中的一些负面消息十分钟爱,影响健全的人格发展。所以,十分必要加强对学生伦理道德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网络自律意识,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信息。培养网络管理的骨干队伍, 加强校园网的建设, 把握网上主动权,及时正面信息, 实行网上信息全面监控, 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海峰, 张莹. 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应坚持集体主义原则[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0( 1) .

篇11

二.加强思想政治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责任感、使命感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积极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和理论宣传,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大学生能够利用的观点、方法、立场处理实际问题,逐渐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及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师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开展教育的骨干力量。各高校应全面认识思想政治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必要性,重点打造一支业务精湛、思想坚定的教师队伍,对思想政治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单单是政治和道德的理论化教学载体,特别要求行与知的统一。

2.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思想政治教学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是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师是系统运行的舵手。在不断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具有活跃的思想,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迅速,然而缺乏社会经验,政治鉴别能力薄弱,思想政治教育亟需加强,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思想政治课应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改变,重点是激发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实现“导”与“输”的有机结合,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要让学生懂得理论学习与枯燥坐禅绝不等同,要让他们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点和立场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三.加强班干部和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

篇12

1传统文化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

党的十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现今中国与世界不断融合和接轨的大的背景下,大学校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象严重,从现实生活中来看,不光光是节日,甚至我们大学生的衣食住行都已经渐去渐远。集体主义、爱国精神、团结友爱等优良传统不仅没有很好地得到继承,反而成为被抛弃的一类。传统文化没有成为熏陶高校学生思想的载体,反倒是培养大学生如何接受和继承传统文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5000多年发展历程所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对世界闻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入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市场经济下,个人利益得到重视,甚至成为制高点,不能兼顾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更甚者为了个人利益的实现而不择手段。这就亟需道德的约束,而道德的养成就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具有使用价值的感念以及当今社会必须要遵守的道德规范,其中“诚”文化就贯穿其中。

2加强“诚”文化的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点,是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之一。而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诚”是道德的基点,甚至可以说是起点。“诚”文化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的诚信,更是以一种道德状态的面貌出现。“诚”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待人、对待事物的态度,而一个人的态度如何就初步反映了这个人处事的最终结果。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首先都要有个“诚”的态度,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在授业、解惑和传道时更要保持一颗诚心,唯有此,被教育者也才能诚意去听、去接受。在《说文解字・言部》中,解释诚为:“诚,信也。”现实社会中所提倡的诚信,也主要是在这个层面上被提倡的,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诚信更是所有市场经济主体所应遵守的。因此,在高校教育阶段,诚信教育不仅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载体。

“诚”是一种道德手段,在《大学》中表述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可见,诚意在作为一种道德手段上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是历代知识分子成材和修身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又如《中庸・第二十一章》中写道:“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则诚矣”可见“诚”是见性的重要方法,诚是教化的重要内容,因此,“诚”文化必然要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和内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处于学生工作的核心之一,因此借助于传统文化中的“诚”文化通过多种主题形式的宣传,必定能够在学生中掀起一股以诚相待、不断改善自身思想素质的风潮。

3用“诚”文化加强师德建设,构建校园思想政治工作新风尚

首先,要用“诚”的观念加强教师慎独自律、表里如一。高校教师要时时处处言行一致,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无因善小而不为,无因恶小而为之”。

其次,要用“诚”的行为促进教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教师不能以从事经济活动的心理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而应该以事业为重,以学生为重。教育工作是一个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特征的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爱好、特长和志趣,以诚之心做到因材施教。

最后,要用“诚”的信念推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做大学问者,最根本的在于修德。《大学》开篇即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亦是如此,强力灌输的思想未必是真正能够得到传承的思想,更谈不上影响。所以,高校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很重要,高校工作者就要秉承这一理念,以“诚”之心,做“诚”之事。彰明人自身固有的美德,在于革旧立新使人人都能自明其德,在于使社会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文明长期积淀而留下的精髓,具有其特有的民族性特点,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着时代精神又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蕴含民族精神,体现民族特色,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培养的中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必然要对我国本土的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有深入的了解和理解,但是,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只有那些有益于学生思想成长的传统文化,才能作为教育素材对学生展开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而一个真正有道德、讲诚信的人才能真正地成为社会的栋梁,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13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人的思想、观点立场和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条件是要对学生本身存在的特点要有一定的了解,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和突破口,这是当前高校班主任工作的需要。

一、运用心理学知识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知识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指导性。思想政治工作是依据人们的思想活动规律进行的,而人们的思想活动规律又受制于心理的活动规律。因此,要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运用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识别工作对象在各种矛盾支配下所表现出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反应,从而确立科学的工作策略和工作方法。

心理学知识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最有效的思想工作就是把工作做到对方的心坎上,引起对方的共鸣,这就需要了解和掌握对方的心理。人对某种客观事物的特定反应首先影响的是人的心理,而人的行为和表情又是受心理支配和调节的。所以运用心理学知识,研究工作对象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可以掌握对方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及时抓住其思想和行为苗头,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掌握了其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态后,引导和控制其行为,就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心理学中的心理引导、心理威慑、心理相容等一系列原理和方法,又能更好地引导和控制对方的意志和行为,以达到使其转化的目的,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二、需要理论在思政工作中的运用

需要是人的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当人的需要有了可以达到满足的条件时,就产生一种满足这种需要的主观愿望一动机,进而产生为实现这种主观愿望而进取的行动。

不难看出,需要在人的生活实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思想工作中,了解和认真解决大学生的需要,以形成高尚的动机,对转变学生的思想,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对青年学生来说最突出的需要就是生活上的需要(主要是饮食需要)、求知需要、健康需要、求助需要、荣誉需要、文化娱乐、体育锻炼的需要、恋爱的需要等等。掌握了他们这些需要,认真地分析研究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属于不合理的,哪些能解决,哪些一时不能解决,这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正确对待学生的需要,承认其合理性,是解决大学生需要的思想前提,应该看到,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思想问题,往往是由于我们没有正确对待学生的某些需要,对学生提出的某些需要表现出厌烦、冷漠、漠不关心的态度,甚至认为学生多事,强调客观理由太多,个人利益太强,这种思想有碍于学生正当需要的解决,甚至会激化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还要学会调节平衡,做好需要的转化工作。对不合理、不切实际或者合理,但又一时不能满足的需要,要以党的政策、法令和规定加以限制和否定,比如不健康的娱乐活动如:学生用电脑玩游戏等,使学生的需要保持平衡,有所节制。

除了学生对社会的需要外,还有社会对每一个人的需要,这是作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为人不仅是自然实体的“生物人”,更是社会实体的“社会人”,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而学生离开学校无法获得知识。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时正确引导学生在个人与集体需要发生矛盾时,能把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人的实际行动,使个人行为与集体的需要协调一致,而不为一时的利益而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