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所有知识点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历史所有知识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历史所有知识点

篇1

一、开卷考试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初中历史课程在教学方式和考查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其中初中历史中考实行开卷考试形式,淡化知识的记忆性,强调学生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在当前新形势下,对于初中历史的实践教学提出挑战。在此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以此为基础探讨相应的优化对策。

1.忽视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属于非主科课程科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受重视程度较低。再加上当前开卷考试的考察形式,直接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未能很好地重视历史课程学习的重要价值,常采用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将课本知识的学习后延至考场上,不利于初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影响学生人文历史素养的提高。

2.忽视历史知识的实际掌握

自当前初中历史课程考查形式改为开卷考试以来,学生过于依赖教材课本的书面资料,认为所有知识均可以在书本上查找到,忽视历史知识的实际理解和掌握,也缺乏自身思辨性的思考。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只关注开卷查找答案,忽略重要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历史作为一门人文性质的学科,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是基础,思辨性的理解是延伸。过于依赖开卷查找,会直接导致学生在考场上连基本的常识性历史知识也需要查阅书面材料,耗费大量考试时间。这与开卷考试实行的初衷相违背,也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3.忽视对时事新闻的关注

对于开卷考试常有一种认识误区,认为考试知识点均能在书本上查找到,无需进行延伸创新。其实不然,开卷考试的初衷在于减轻学生记忆知识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因此开卷考试的题目设置的难易比例一般约是5:3:2,中等和较难题目比例约一半比例,同时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时事新闻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往往容易低估开卷考试的难度,忽视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这便是当前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种种误区。

二、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对策

1.从意识层面重视初中历史教学的课程价值

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只有了解掌握历史发展的轨迹脉络及深层规律,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的发展,迎接时代未来的挑战。初中历史课程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能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对于历史知识及发展规律的学习增强思辨能力,提高历史人文素养。因此,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对策,首先需要从意识层面上重视历史学科的课程价值,在课时安排、课程设置及考查周期上严格按照新课改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执行,不删减历史课程教学的数量,不任意挪用。另外,历史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强化历史教学中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加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储备。

2.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不再将历史学习作为枯燥的知识点背诵记忆过程。首先,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让学生在四十五分钟的课程时间里高效掌握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在日常点滴积累中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在开卷考试的形势下也能游刃有余,尽在掌握。其次,教师要应用科学的历史教学方法,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理解和思考。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历史发展的脉络线索及基本规律为记忆连接点,由点及面,为学生建立起历史学习的知识体系框架。在理解记忆过程中,可以采用富有趣味性的记忆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教学中的丰富内涵,而非枯燥的死记硬背。在此基础上优化历史教学模式,让学生不仅能适应开卷考试的考查形式,而且能提升自身的历史知识能力水平。

3.重视历史知识与当前形势的有效融合

近年来,各省中考历史命题更注重时代性的题目设置原则,强调历史知识与当前形势及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书面的历史文化知识,更需要学生将习得的历史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以史为鉴辨古今。在开卷考试的形势下,教师应避免学生过于依赖课本书面知识,忽略知识本身的应用性。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历史规律的运用能力,关注家事、国事和天下事,将理论化的历史知识规律运用至当今时事的分析思考之中,从历史思辨角度出发,了解当前重要时事发展的起因脉络,把握时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强化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开卷考试的考查形式之下,初中历史学科的考查难度相对降低,但同时题目设置愈加灵活。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规避教学误区,立足教学目标和课程考纲,以课本教材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针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切实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篇2

初中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仍以历史事件的记忆为主,此外,初中生本身知识系统不完整,其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仍以间接知识的学习为主,对于历史这一学科的学习,除了记忆和教师的有趣的课堂教学外,再没有比较好的办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习能力。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除了在平日的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学科特点,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还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记忆历史知识点的能力。那么,基于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历史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记忆能力呢?

一、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学科知识,提高记忆兴趣

不可否认,历史讲述的是过去的事情,并且是与学生生活相距很远的事情,因此,学生在学习中会感觉枯燥,甚至觉得记住历史知识是毫无用处的。面对这种教学情况,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学科知识,只有正确看待学科知识,学生才能激发自身学习动力,才能主动去背诵历史知识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所有教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是初中教师进一步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基础知识的掌握则恰是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建立和培养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用特定的历史知识进行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在历史情境和历史事件中去感受中国历史的丰富内蕴,而这一切都是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即历史知识为基础。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和看法的引导,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愿意主动去识记历史知识。

二、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复习,锻炼记忆能力

人的记忆内容会随着时间而不断遗忘,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复习,不断增强其记忆能力。历史知识点比较多且比较杂,因此,学生在短时记忆之后如何不经常回忆或重复记忆,那么记忆的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及时复习。初中生由于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都比较有限,因此,其对自己学习计划安排不是特别科学,因此,历史教师在结合学科特点中应该主动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教师在日常的授课中除了要采取提问或是默写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知识的记忆外,还需要适当地通过练习题间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初中历史教师在选择习题的过程中应该对与教学重点内容有关的习题进行重点选择,一方面是通过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复习和巩固知识点,另一方面通过习题的多次训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其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相关知识的背诵和学习。

三、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每一门学科有每一门学科的记忆方法,历史学科由于其记忆内容大多涉及时间、事件和原因和影响,因此,针对历史知识点历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寻找恰当的记忆方法并将其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记忆方法才能在知识点的背诵中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学习效果。那么,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怎样的记忆方法呢?

篇3

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突出主体性,调动积极性。把被动的复习变成学生的“内化学习”,让学生自己充分参与到复习、整合、建构的全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寻找“通用工具”、构建“知识树”,不能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用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整体建构,理清脉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复习,画出单元复习“知识树”,这样学生不仅在整体上把握了课本的知识网络,重点难点也一目了然,学生利用右脑的形象思维和记忆,对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这就使得学生在繁杂的知识点中站得高,看得远,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通过这样的整合和分类,同类的知识被划归到一起,方便记忆、脉络清晰,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控能力也大大增强,对知识的运用和理解也就能够得心应手了。

篇4

许多老师认为,一节课只有45分钟,而一套题的内容那么多,在有限的时间里,就连讲完题目都很难做到,又怎么能够讲透呢?我在45分钟内不仅能够讲完一套题目,而且还能够将学生出现问题比较多的知识板块进行拓展延伸。

1.找准知识漏洞,突出重点,确定讲解题目和知识板块。讲评课有一个“讲什么”的问题,有些讲评课学生收获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不分轻重、面面俱到,其最终的结果是“面面俱不到”。教师讲评应该突出重点,重在指导,不能以题论题,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题型进行分析归类。

2.精心准备知识板块,进行知识拓展。讲评课不是为讲题而讲题,而是通过这些错题反映了我们教与学中知识的疏漏,解决这些疏漏,才是讲评之目的。因此,内容要以知识板块为主,以题目为辅。教师讲解的知识板块要来源于课本,但要高于课本。学生出现问题比较多,说明教师授课时对该知识点处理得不深透,或者学生理解不到位,教师要重新整理,针对学生的疑惑点进行知识的整理、拓展、提高,或加深认识,或形成网络、规律,构建知识体系等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评要准

讲评课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因此除了讲透之外,务必进行准确的评价,以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

1.进行数据统计,分类整理问题。这是讲评课之前教师必须做的一项细致的工作,数据包括整体情况(级部的、班级的、学生个体的)、分数情况(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各分数人数)、集中出现问题的题目等等,要分清类别,使点评有针对性。

2.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并进行归类指导。

(1)按知识点归类:就是把试卷上考同一知识点的题目归在一起进行分析讲评。这种归类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可选择重点知识的典型题进行分析讲评。

(2)按解题方法归类:即把试卷中涉及同一解题方法、技巧的题归到一起进行分析。

(3)按答卷中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类,一般可分为:①基本概念错误;②基本史实错误;③思维方法不当;④解题方法不得当。

这三种归类方法不能彼此孤立地进行,要善于交叉渗透。只要原因找准了,指导就有了方向。

三、矫正补偿,跟踪练习

讲评后须根据讲评课反馈的情况进行矫正补偿,这是讲评课的延伸,是保证讲评课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也是讲评课的落脚点。教师可指导学生将答错的题全部订正在试卷上,并把自己在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的试题(包括错解)收集在“错题集”中,作好答错原因的分析说明,给出相应的正确解答。同时教师应依据讲评情况,再及时精心设计几个针对性的练习题,作为讲评后的矫正补偿练习,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如此通过题目、知识、练习的反复、理解、强化,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既深且透。

四、尊重学生,突出主体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讲评课亦不例外,不能搞成教师的一言堂。因为问题是学生出现的,因此,所有的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主体的原有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存在的疑惑为中心展开;并且,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适当鼓励学生。

1.讲解,可以师生合作。透彻的讲解并不是教师的专利,尤其是知识板块的讲解。教师作为一名指导者,引领学生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共同形成网络、寻找规律、构建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也才能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

篇5

例如学习中国历史(下)第3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时,我布置的资料搜集任务是:搜集与武则天、唐玄宗有关的历史信息,如任用贤能的故事、残酷诛杀的史实以及玄宗晚期怠于政事、于酒色的史实等。

班里每组同学经过商量,由1、3、5、7号同学负责完成,每个同学具体承担一部分任务,如1号同学搜集与武则天有关的正面史实,3号同学搜集与武则天有关的负面史实,5号同学搜集与唐玄宗有关的正面史实,7号同学搜集与唐玄宗有关的负面史实,四位同学取得资料后,由所有组员共同选定最有价值的信息,这个过程中有分歧、有争议,但是为了顾全大局,每个同学在合作中学会了宽容、也学会了在原则问题上据理力争。

问题探究性合作:在问题探究中注重学生的合作问题探究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的孩子们喜欢新颖而有挑战性的探究性问题,所以教师选题要善于引用诗歌、谚语、古文、现代文、名人名言、统计数字、表格以及影视资料创设崭新的、富有美感和启发性的情境来推动学生的合作。

例如学习华师版七年级(下)第3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我选择的合作探究性问题是:感悟诗歌中的历史: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材料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杜甫《无家别》问题一:你认为材料一所描绘的“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问题二:材料一、材料二同为杜甫的诗,描述的社会景象有哪些不同?

导致这种变化发生的原因何在?问题三:由此对比,你有何感想?初一学生古文功底不高,对诗歌的解读能力较弱,所以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提高诗歌和古文解读能力是必要的,此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首先要求学生通读诗歌,通过讨论,理解诗歌大意;其次是小组内成员各抒己见,就每一问题达成共识,概括出要点;然后是组内成员互助,优秀生帮助待优生,使每一个成员都能明确答案;最后是小组选定代表发言,表达本小组的意见。

成果展示性合作:在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时注重学生的合作初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为了加强对合作精神的培养,我们学习新课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如:短剧或小品表演、辩论赛、模仿秀、手抄报展或绘画作品展、历史知识抢答竞赛等。如学习七年级历史(下)第18课“思想文化”时,我布置的预习任务是搜集与佛教、道教有关的信息,如:教义、创始人、传播经过、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

根据搜集的信息自编自演短剧:1~4组合作演“我说佛教”,5~8组合作演“我说道教”,每组课堂表演时间控制在3~5分钟。学生们经过认真的协商,首先确定分工:家中上网方便的同学负责搜集资料,文思敏捷的同学负责编写剧本,心灵手巧的同学负责制作道具,擅长表演、应变能力强的同学负责排练、表演,最终在课堂上进行了成功的展示,赢得了大家的齐声喝彩。

对于这种需要发挥集体力量与合作精神的展示活动,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如一周或两周;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包括资料搜集完成后的加工、筛选,对学生编写剧本的审核,去粗取精;表演进行时,给观看的同学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看表演,如观看学生们表演的“我说佛教”和“我说道教”时,我要求学生边观看边找出在短剧中体现出的道教和佛教主张有哪些;给予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出色的小组恰当的精神鼓励或物质鼓励,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劳动成果。

巩固复习性合作:在单元复习和考前复习的过程中注重合作历史课时少,教师所教的班级多,单靠教师的力量是很难提高复习效率的,所以在复习时,发挥小组的合作精神可以事半功倍,更好的实现复习目标。

如我们在组织单元复习时,先请学生小组四人合作完成导学提纲,就答案达成共识后,小组间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课复习任务的最多,于是各小组要么优秀生向待优生传授迅速掌握某些知识点的窍门,要么互相检查、督促,到了规定的时间可能有小部分成员没有完成复习任务,就由他们的互助对象来负责到底。这个过程依赖于合作,强化了合作精神,使优秀生锻炼了耐力,培养了他们的负责态度,同时还使待优生加深了对小组的感情,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篇6

首先,在设计初中历史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及课程标准,确定每一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一般来说,明确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行为的主体、行为情境、行为本身、行为结果以及行为标准五个基本要素,而历史课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在初步阅读、归纳、理解一些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培养独立思考并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中日”一课时,作者设计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学生学习本课后,能较为全面客观地了解中日,包括黄海大战的过程、邓世昌的主要事迹、《》的主要内容与影响等。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教材,培养他们运用史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而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日本的侵略、没落的封建制度和国力的衰弱是中国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根本原因;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学目标不但涵盖了相关知识点,还包含着通过历史教学活动,让学生产生相应的内心变化的目的,如此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提升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确定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最常见的就是整合单元教学目标。每一个单元的教学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的,在单元教学结束之后,不妨回过头来进行一下单元整合,找到单元之间的联系,使学习与复习都有着更为明确的目标,对历史也能有更为清晰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的过程中,第一单元侧重讲述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而第二单元则侧重讲述在外国列强侵略下的国内局势,如此可以对应起来。比如,第一单元第三课中讲的是中日,在中日之后,列强掀起了的狂潮,此时,中国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也就有了第二单元第七课所讲的维新变法运动。这样把单元目标整合起来,学生能在把握历史框架的基础上主动思考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备课时要充分了解学生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起点。了解学生的起点就是要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知道哪些知识学生见到过,哪些是他们熟悉的,哪些是他们没有接触过的。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教师备课才能找准方向。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并以此分析学生的共性和差异性,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平等地学习新知识,又能相互取长补短,做到知识与思想的交流。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中日”一课时,作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投影,录像等),强化教学的直接性与感染力;把讲述法跟启发式、讨论探究式教学法结合使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多角度探讨问题,有效进行课堂互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既能充分学习新知识,又能通过启发、讨论等方法让学习能力不足或者原有知识储备欠缺的学生也能理解本课所学的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

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除了能帮助教师合理设计教学的方法与过程之外,还能帮助教师更加合理地设计教学重难点。每课都有要学习的主要知识与主要内容,在这些主要知识中也会有一些学生不易理解并且不容易掌握的知识点,如果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知道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在设计教学侧重点的过程中以及在对难点问题的把握上,就能够更加精准。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重难点既使得初中历史课堂不会起点太低,让学生对历史提不起兴趣,又不至于过分拔高,让学生对初中历史产生“畏惧”心理。

三、灵活有效的课堂设计

课堂教学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学生之外,还必须有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因为好的教学目标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来达成,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采用的教学方法也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来实现。

教学设计即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设计是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课堂导入的设计。导入环节要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引起他们对课堂的关注,从而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在讲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单元时,可以利用歌曲《春天的故事》进行导入,让学生在歌声中开始新课的学习,思考歌曲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在思考中,学生的疑问自然产生,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当中。

在导入之后的课堂内容中,要特别注意把握课堂的重难点,根据重难点来贯穿整个课堂,保证课堂教学始终有一条主线。历史教学的主线很明显就是主要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而围绕着主要的历史线索,可以把教学的重难点以灵活的形式贯穿其中,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让他们比较容易地突破重难点,掌握主要知识点。

历史中总是有着众多的历史事件,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不多,极有可能混淆。教师在设计历史课堂教学时,可以穿插相应的历史影像资料,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像了解历史事实;也可以在学习了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后,把这些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让学生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把思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至关重要,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把课堂思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善于激发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问题。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说话,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同时利用课堂讨论、自主交流等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他们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比如,就某一个容易产生争论的历史问题,可以让学生采取讨论、辩论等课堂形式进行交流,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情节,则可以鼓励学生改编成历史剧,在课堂上演出,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用这些方法激发他们的想象,开阔他们思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不能不让学生犯错。学生在初次接触一个问题的时候,难免会进入思维误区,这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步。教师要敢于让学生犯错,只有走入了思维误区,产生了困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对知识才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但是在让学生犯错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一个度,不要让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以至于对错误的历史信息印象过于深刻。对于学生犯的错误,教师不要直接进行批评与否定,因为这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但是,教师要对犯错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点拨。

在利用灵活的方法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之后,历史教师应该趁热打铁,补充大量的知识以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渴求,因为在这种强烈的学习欲望下,学生的学习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引进大量相关的课外历史信息,能让学生在掌握丰富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及时反思课堂教学

篇7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课,涉及世界史和中国史知识的系统整合,内容繁多,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繁琐,如何才能让复习课效果最优化?是每个初中历史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传统的复习方式基本上是“满堂灌”“填鸭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成为知识的容器。我校“学议讲练”尝试小组教学模式实施以来,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推动我创新历史教学方法的动力。把思维导图与初中历史复习课堂相结合,在“学议讲练”课堂教学模式下,扎扎实实构建每一章节,形成基础知识思维导图,充分发挥了思维导图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转变传统课堂复习模式;另一方面为构建“知识全景图”打下扎实的基础,可谓是“一幅图像调动了无限的思维联想,一幅图像胜过千言万语”。那么,我在课堂教学中是怎么做的呢?

一、学――自主学习体验思维导图

初三历史针对中考的复习一般以专题为主题形式出现,围绕主题进行组历史知识之间的关系,传统的专题复习多以简单的基本线索为主,而采用思维导图则可以从各个层面表现和揭示基础知识和专题主题的关系,在每个专题复习之前,我都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整理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的整体一定是在看教辅资料,完成各种提炼的基础上的整体,而不是简单的课本知识的罗列,否则将失去思维导图的意义。接着用三种颜色以上的笔画出基本结构,不同颜色表示历史结构的不同层次,有表示专题主题的,有表示每课主题的,还有每个具体的考点。这样的自主预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强,效果很好。

二、议――小组合作探究思维导图

“学议讲练”课堂模式下,学生的课堂展示成为重要的一环,学生的小组展示,探讨和合作,既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表现,也是其思维活动的表达,在小组合作探究的五到十分钟里,小组各成员将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在小组中展示并作介绍分析,其他成员都要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共同分享,集思广益,互相查漏补缺,完善本组的知识结构。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思维导图,学生们积极参与,交流分享,促进了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动手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大脑的各个层次,促使学生在学习和倾听的阶段都保持着较高水平的回忆,制作一幅思维导图,其制作过程本身就是对材料的整理,思维的提炼。思维导图也真正地实现了小组合作探究,不使小组合作成为“空架子”。

三、讲――课堂讲解提升思维导图

初三历史的专题复习中,我将整个知识体系专题制成思维导图,让学生对专题历史形成导向性认识。课堂教学讲解中,针对中考中历史材料题注重考查知识体系上的框架结构,它常常在一个专题内容上连续发问,多方位,多角度考察和一个历史事件的内涵与外延,试题更多的突出时代感,强调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题目多,大量热点问题的历史发展线索成为综合性命题的载体。因此,在课堂教师讲解部分,我运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对初中历史阶段学过的知识进行整体的回顾和梳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所有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清楚重点,难点,疑点以及知识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有打下如此坚实的基础,才可以在考场上得到更好的发挥。

四、练――当堂训练拓展思维导图

当堂训练是“学议讲练”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历史的综合性材料题中,学生是常常出现答非所问,表达不清,知识遗漏,缺乏深度等问题,而思维导图架构的知识体系,突出关键词,思维严谨深入的优势对于解决这些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四川省宜宾市2015年中考题材料解析题第12题:

篇8

孔子说“温故而知心,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有四解。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第四,也是我认为正确的解释,是指通过回味历史,把自己所了解到的历史知识重新进行归类和整合,可以从中得到某种规律,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和感悟。比如说历史知识的整合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方法:

1.纵向的知识整合

也就是按照我们学习的顺序把历史按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和中国现代史;把世界历史单独作为一部分进行分解记忆。这样的记忆方法优点是把历史分解成了几个时间段,便于重点记忆其中的某一部分或者几部分。缺点是如果不注意综合很容易出现记忆偏差。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史分离开来。要知道中国历史再怎么源远流长,也依旧是世界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无法分离的。也就是说纵向的知识整合可以瞻前顾后,具有连贯性强的特点。

2.横向知识的整合

横向知识整合也就是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合二为一,整合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时间,另一个是事件。总的来说,也就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把世界各个国家所发生的所有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总结性记忆。横向知识的整合的好处是可以从全局出发,左右逢源地概括统一历史时间段内的所有知识点,整体性比较强;但其缺点是横向的知识面太广,记忆难度增大,很容易让学生丧失信心。

三、与时俱进,巧用多媒体

如果说从前横向知识整合和纵向知识整合不能兼顾,给师生们带来了许多困扰的话。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资源的出现很轻易地就解决了这个困扰我们许久的问题:历史学习过程中“瞻前顾后”和“左右逢源”不能兼顾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科目都开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文、图、声、像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仅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而且可以解决常规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平时利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利用相关的影像资料和史实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可以罗列中国古代的辉煌成就进行知识拓展: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给世界进程带来的巨大影响;对于修筑万里长城,秦始皇的功过进行评析;“丝绸之路”开通以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意义……学习世界史时,可利用影像资料详细介绍瓦特发明蒸汽机拉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情景;利用图示二战以后的世界格局……复习阶段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整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系统的知识框架,把横向和纵向进行对比记忆,不仅可以加深记忆印象,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9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等教学思想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成为教学的关键,但是应当看到学生自主意识强而自主能力弱的现状,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为此,我们尝试着进行逐步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主要有以下环节。

一、 明确目标。

课前制定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目标的制定应依据课标,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确定学生知识学习的能力层次,挖掘所授课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找出思想教育点,制定明确、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

二、问题导读。

(一)限时回顾反馈旧知。

在学习历史新课前,对学生认知前提和情感前提进行测评,看学生是否具备学习历史新知识的技能基础和思想情感基础,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好准备。方法主要是通过测试、问卷、谈话、提问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试摸底。测试的内容要紧紧围绕那些与新授教学目标有关的旧知识。测试后,教师要迅速做出订正、指导和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然后转入新课。 这一步所用时间一般在 3—5分钟。

(二)恰当导入新课。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运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启动学生思维,能在上课伊始即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上来,会推动下面的课顺利进行。导入的方法主要有:以旧引新、联系现实、知识经验、巧释课题、创设情境、制造悬念等。

对于学习兴趣高、基础好、思维活跃、能力强的教学对象,导入应重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富有挑战性的悬念;而对于学习兴趣不高、基础差、思维不活跃、能力较弱的教学对象,导入则应重在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

(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这一步骤是此环节的关键,是教学目标的习题化、外显化,便于学生理解与操作。面对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较弱的现状,我们尝试着设置问题导读、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阅读相关教材,自主查找本节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具体做法是教师依据所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实际,运用恰当的方法,提出适当的目标,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质疑、求索,以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这些方法,可以是教师事先设计的以填空形式展示的知识提纲,让学生在阅读中完成相关的知识空缺,从而达到理清知识线索、夯实知识基础的目的;也可以是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给学生以思维的支撑点,让学生围绕几个问题去看书思考,以免分散精力,偏离学习目标。

在导读前要注意课堂情境的设置。课堂情境的设置可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等多种作用。就情境创设的方式而言,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育对象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或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再现历史场景,并辅之以生动的语言描述,让学生置身于虚拟的历史氛围中,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或根据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悬念,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究各种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等。

三、自学反馈。

(一)学生依问题导读提炼概括本课基本知识点,并依据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诊断测评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时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适当调整与改进。

(二)学生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其他学生能在书上找到答案的,能作答的,让学生自己来做,学生回答不准确时,老师点拨,讲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共同构建新知。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和谐氛围中促成学生学会学习和人格的健康成长,同时在合作互动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实践能力。

(三)根据导读问题的难易程度,或抽学生代表单独作答,或分组讨论后选代表回答。回答不准确或回答不出的地方,先让其他学生来纠正和补充,老师点拨,精讲。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历史材料进行选择判断,提炼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四、归纳总结。

(一)学生总结本节所学习内容,不完整的老师补充、完善。与此同时,教师把归纳概括出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板书提纲,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系统、有序的认识,形成知识点——知识线——知识面。

(二)强化重点,限时背诵,课堂消化。现在初中历史是开卷考试,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里迅速筛选有用材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能准确理解与运用。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很难达到这个层次。而现在的教学实际是初中学生不可能再用课余时间去巩固历史学习,鉴于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就安排了强化巩固重点这一环节,以期学生日积月累,能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底蕴。

五、反馈提高。

这一环节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紧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运用恰当的方法设计和提出一些问题,或通过设置练习题进行检测评价,巩固基础,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题目设计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迁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根据反馈问题进行分类,确定学生的问题是共性还是个性,为矫正教学提供可靠的依据,再次进行知识矫正补救教学。

在练习反馈中要注意抓住时机,肯定成绩,使学生进一步树立学习信心。还可把与下节课有关的重点内容,拟成思考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反馈,就是反馈调控课堂教学,它应贯穿于历史课堂教学始终。

教师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优化过程。从教学内容来说,历史教材丰富多彩,叙述方式多样;从教学对象来说,有些教学对象对于历史学习兴趣高、基础好、思维活跃、能力强,而有些教学对象对于历史学习兴趣不高、基础差、思维不活跃、能力弱。如果所有的课堂教学都一成不变地套用某一模式是不切实际的,甚至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思维倦怠。历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应该依据实际,呈现开放性、多样化和弹性化。任何教学模式总是要依据一定的条件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时,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出发,对这一教学模式各个教学环节有所侧重或损益,从而使这一教学模式更趋完善。

参考文献:

篇10

1.明确预习的要求,预习不是简单的浏览书本,应该要求学生带着目的、问题,找到答案,找出新的疑点,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2.重视预习,每节新课都要求预习。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教师抽查预习情况。

3.掌握预习的方法。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学会圈点批注、摘抄、做卡片、编写阅读提纲或阅读提要。例如,引导学生在预习时,把历史上名人的典故做成卡片,则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二、重视专心听课的习惯

历史学科普遍不被学校、家长、学生重视,在此背景下要提高学科成绩,必须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都能有选择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只有认真听课,方能心领神会,教学互动,以达到课堂学习的最佳境界。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强调学生专心听课习惯的养成:

1.积极思考,敢于提问。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没有思维就没有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升华。积极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新课程重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的由教师唱独角戏,更要重视师生互动。

2.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使学生明确做课堂笔记并非指把老师所讲的、所写的一字不漏地记下,而是要记录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

3.帮助学生克服分心。分心是注意的反面,分心不是没有注意,只是没有把注意指向和集中在当前的学习任务上,心不在焉,其结果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三、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人的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要求学生对刚学过的知识,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在复习是要注意:

1.注重比较复习习惯的养成。例如,在教学了“”后,就要求学生复习“”,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点。这样既可以掌握两个运动的异同,并且对性质、革命范畴、领导阶级,群众基础等容易混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从深层次上理解弄懂,更能深层次的理解为什么“”是的开端。

2.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养成当天课程当天复习的习惯。在复习时让学生先尽量回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当一时不能全部想起来也没有关系,这正是发现了自己的薄弱环节。

3.重视阶段复习习惯的养成。阶段复习可以解决各部分知识的之间的联系,对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化。知识的系统化,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历史事件、概念、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等。

四、重视良好的考试习惯

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面临着大刀阔斧的改革。我们知道,历史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在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着重对运用能力、综合能力进行考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要注意考试的方法、策略等,形成良好的考试习惯:

1.书写规范是基础。常言道,字如其人,见字如见人。在考试时的字稀疏邋遢让人辨认不清给批卷的老师的感觉是此人思维混乱不清,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试的成绩。

篇11

1.用心了解关键性因素。课堂中的关键性因素应该包括教师和学生,当然还有课堂环境。听课前应尽量了解授课者的情况如教学风格等,并尽可能地摸清授课者所教班级的学情,以便能作出客观的评价。

2.潜心整合共性化问题。听课前先要了解授课内容,然后根据课程标准,明确重难点,熟悉教材。以人教版《历史》八下第9课《改革开放》为例,这一课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1)知道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其中重点是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而难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由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缺乏亲身的体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就不免肤浅,难以把握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在本课中,学生对、经济特区建立的作用等在理解上有困难,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体现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这一历史基本原则更需要教师在上课时重点进行引导和点化。

3.精心做好个性化设计。在明确重难点后就要将自己当成开课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突破重点难点,初步勾勒出本课教学的基本框架。

从这一课的准备来看,“改革开放”的开始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并不遥远,而我们现在仍然在实行改革开放的相关政策,所以寻找相关的资料应该是不难的。难在哪里呢?改革开放不应该只是报纸上、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分田到户”“一夜崛起之城”,怎么去理解改革开放发展了生产力、适应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呢?我觉得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农村的学生回家了解的情况,让父母在国有企业的学生了解国企改革的发展历程,同时了解家庭收入的组成情况等。而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则需要教师尽量提供适量的史料,设置合适的问题,理论性过强的内容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有了这些准备再去听课,我们才能对听课的关注重心做到心中有数,走进教室才能用心观察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听好授课者的突破之法。

二、听中把好角度――选准一个“位”

听课要达成较好的实际效果,应具体落实到哪些方面呢?就课堂教学环节,笔者以为应从以下两方面重点突破。

1.听课重心下移,不仅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

在一些教师的观念中,听课就是听别的教师上课,听他怎么教书。在这些教师的眼中,听课和评课是为了帮助上课者发现上课过程中哪个环节出错了,哪个问题没有讲解透彻,哪个知识点上又过于嗦花费时间过多了。由此可见,这些听课教师关注的焦点多是“教师的教”,而我们平时上课时思考更多的应是学生有没有理解了明白了,这样听课容易出现教与学疏离的现象,因此笔者以为听课者需把课堂的主体――学生重拾起来,重点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

笔者曾听过我市初中历史学科带头人李进老师的一节公开课,授课内容即为《改革开放》。这一课中,李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求学生认真思考,由学生来回答,这样就避免了课堂上“一言堂”的现象。在这堂课中,笔者关注到这样一个细节:在讲到国有企业改革时,李老师提出问题“改革前的国有企业是怎样的所有制形式”,学生回答不出,李老师灵机一动,随即转变问法,引导学生回忆“”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生产资料公有制。”这让我不禁想起美国著名教育演说家安奈特・布鲁肖举的一个例子:如果让你数铁罐子里的软糖,你可能会很轻松地完成任务,但是如果你被带到一个充满糖果的游泳池前,并要求你数清楚池子里的糖果时,你可能会认为自己绝不会成功地完成这项任务。课堂上学生也是一样的,只有把每节课的任务都建立在可操作、可消化的基础上,学生才会乐于学、善于学。

听课,要关注教师怎么去教,更要关注学生是怎么去学的,看教师提的问题是不是有学生踊跃回答,回答的正确率如何,看学生是在认真思考问题还是游离于课外,感受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气氛是民主融洽的还是尴尬枯燥的……

2.内容维度上调,既注重双基的落实,更注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在听课时有些教师仍然受到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影响,关注讲课者如何详细讲述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如何在一堂课内把所有知识点都讲解到位,而没有关注或较少关注更深层次的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有些教师去听示范课,带着“憧憬”的心情,将开课者的每一步都记录下来,恨不得做到一字不漏。这两种听课方式都没有把目光聚焦在教师的创新上,没有把目光聚焦在课堂的精髓里。

在《改革开放》这一课中,李进老师突破了教材编排上的局限,根据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性,将教材内容有机整合成“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大部分,又将“对内改革”细分为“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两小部分。李老师对教材的整合让课堂变得井然有序,也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突出体现了教师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先进理念。

我们都知道,会教书的教师不应该只是把知识教给学生,更应该把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教给学生,所以听课更应该听的是教师的独创之处、点睛之笔。

三、听后切磋提高――求得一点“通”

听课是常规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在反思和交流中求得透彻领悟很重要。

1.对比中反思,领悟教学智慧。

反思所听的课,听课者应该问自己几个问题:(1)授课者对重难点的突破我认同吗?对照我自己的设计有哪些是可以借鉴的?(2)从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来看,授课者有没有真正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3)这节课有哪些亮点?哪些不足?我自己还有哪些疑惑?把这些问题一一思考后,对这节课就已经初步地消化了。以前有些教师在听完课后不反思自己的教学,听到好课就照搬照抄,依样画葫芦;听到有缺陷的课就直摇头,像是了浪费时间。我想大可不必如此。

从听课者的角度来说,听课就是为了完善自身的教学,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让自己的教学更加完善,听到好课,就应该想授课者是怎么做到的,我应该学习哪些方法;听到有缺陷的课,就应该想授课者在哪个环节处理得不太理想,我上课的时候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样去避免……只有这样才是发挥了听课对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最大功能。

2.交流中感悟,提升专业能力。

一堂好课需要千百次的磨练,听评课为磨课打开了方便之门。听课活动结束后按照惯例是评课活动,这是对授课者教学成果的一次点评,也是大家交流教学经验的一个绝好机会。但是有些时候听课者自己把这扇方便之门关上了――有的评课活动成了“一言堂”,只有组织者在大谈特谈,而缺少了相互间的交流;有的评课活动则成为了“好好大会”,听课者只说优点,不谈缺点,也不说说自己的疑惑。这样只能是浪费时间。教育不是闭门造车,需要分享经验,需要吸取教训,也需要同伴的支持。

篇12

一、对象把握:眼中有生方能赢

如果说,课堂中有很多逻辑,那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学生的逻辑――教得好不如学得好。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石上的,而不是凭空捏造的。我们只有切实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教学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空中架桥”的尴尬。

1.站在起点,深化拓展

我们认为,教学活动只有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中来。反之,即使设计得再好都是徒劳的。

【案例回放】

《大洲与大洋》这节课,很多东西已经是学生学过的知识,只是以前的学习比较零散而没有系统化。

设计一:我设计了一个精彩的导语,学生兴致勃勃。接下来,让一个学生做导游,由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在大屏幕上作答。一个内容完成后,学生鼓掌,老师又让另一个同学上台,如此重复。

设计二:老师直接将一个以大西洋为中心的世界地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以前学习的知识来填写相关内容,结果由于学生记忆不准和对方位把握的困难最终还是由教师来补充完成。然后,我又将地图换成以北冰洋为中心,结果学生更是觉得坠入了云里雾里,我也很茫然。

设计三:笔者首先展示学生非常熟悉的以亚洲为中心的世界地图,设计了填位置、画航线等一系列活动,复习了以前认识的世界地图。学生觉得这部分知识还是比较好学的,信心得以增强。接下来又展示了以大西洋为中心的世界地图和以北极、南极为中心的世界地图,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世界地图。他们觉得很有挑战性,但由于空间观念基础不强,他们将第一次学习的以亚洲为中心的地图来一次方位上的重构,通过讨论与方位想象很快完成了填充,正确率98%。

很明显,设计一能基于学生基础的思考,没有包办代替,这是值得欣赏的,但是单纯将知识的学习固定在原有的基础上,没有作进一步的能力拓展,就显得浅薄了。设计二有意提高了学生填充的难度,但由于没有让学生作一定的基础铺垫,导致学生根本找不到答案,最终教学以失败告终。

设计三就棋高一招了。有了前两次的碰壁,我看准学生的学习基础首先复习相关知识,让学生真正把握了以亚洲为中心的地图,然后再作变式训练,学生就不觉得很难了,学习兴趣得以很快的调动。

我们认为,新的知识要求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认知能力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推动学生发展的动力,教学应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由旧知探索新知的学习规律来构建教学过程。教师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切不可好高骛远,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关注经验,联系生活

时下,合作讨论已经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法宝。有些教师认为,没有讨论,课堂教学就会没有生机,于是大量廉价的讨论充斥课堂,导致课堂操纵的失控而教学效率低下。由此,如何进行讨论话题的选取就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案例回放】

《大洲与大洋》里有一部分内容是“陆地对我们人类生存的意义”,教材已经有相关的阐述,但教师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往往组织讨论。

设计一:教师启发:地球上的陆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么我们如何利用陆地来获取生存的幸福呢?请大家讨论三分钟。

设计二:师: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所以大洲和大洋都是我们生存的空间,是吧?

生1:老师,我们只生活在陆地上。

师:是的,人类只能生活在陆地上,但是不同的地方,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状况也不尽相同呀!你能说说就我们家乡绍兴来说,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家乡的陆地资源有何关系呢?请大家讨论三分钟。

当学生进入课堂时,他们并非一无所有,相反,他们即便没有间接经验的基础,也有直接生活经验的积累,而这些零散的生活素材正是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的知识着陆点。很明显,设计二将讨论问题的切入口缩小了,避免了那种不着边际的探究,同时最大的好处是让学生联系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从而找到讨论的话题,有利于学生把握生活与学习间的关系,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方向追踪:胸怀课标思路清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共识。但如何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把握教材使用的度,成为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教师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1.回归生本:个性定标导学

一节课的成与败、得与失,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全面、准确、具体、切合实际。因而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联系课程标准、教材,但更要关注学情,三者缺一不可。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知识储备也有差异,所以我们以课标来作为教学的依据还得建立在学生个性化选择的基础之上,更不能以教师中心、一厢情愿地设置不切实际的课时目标。日常教学中,我总是根据课本内容,由学生实际细化出个性化的课堂目标。

比如《大洲与大洋》的教学,首先我就出示了自己编写的学习目标简要。

一、知识目标:1、认识地表的海陆状况;2、记住海陆面积比;3、熟悉大洲大洋的名称。

二、能力目标:1、培养读图、填图能力;2、培养查找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激发自己热爱地球、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生对照课本,又将目标进行了细化改动。例如有一个基础较好的学生将学习目标改进如下:

一、知识目标:1、借助课本中的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2、能在地图上识别大陆、岛屿、半岛、群岛;3、在地图上说明四大洋和七大洲的名称、轮廓和它们的分布特点。

二、能力目标:1、通过运用地图、地球仪,理解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2、提高读图、填图、绘图的能力,增进对七大洲、四大洋的理解,提高空间想象能力;3、尝试运用地理概念能对世界地形图其他实例做出判断。

三、情感目标:1、培养自己对科学的热爱及探索自然奥秘的钻研精神;2、提高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的意识。

可以看出,第一次教师的设计是针对全班同学的泛目标,而这位优秀学生就根据教师以前出示的课时目标格式将自己当下的学习目标作了进一步的细化,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时提高注意力,增进学习效果。很明显,这样的个性化目标既不偏离课标方向,又能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这里借名优教师陈茂华老师的一句话来说明问题:社会学科的导学应该以课标为圆心,依据教材、考纲等文本因素为目标设计找准原点;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半径,依据学生、教师、课时、环境等外在条件来确定教学目标的外延。

2.脚踏实地:借助课本引知

时下,出现了不少重组教材、创新课堂的做法,但有的设计有点舍本求末、哗众取宠。笔者以为,教材是专家精心设计的教学依据,本身已经体现了课改的理念,而且学生手头就只有这本书,我们再将它放弃,然后去课外摘一些资料来作补充,会让学生难以接受。对教师与学生来说,这样做都是一种精力上的消耗。《大洲与大洋》一课的课堂教学,笔者就没有过多地外插资料,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来领悟知识,而且也没有用那些精彩的课件来陪衬,但这样的课却很实,学生懂了,掌握了,我觉得就是教学的成功。

3.仰望天空:开发教材引趣

课标是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的标准,以标为纲,联系学生实际实施灵动与区域色彩的课堂教学形式,这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尽管我们在从专业课堂向专业加综合教学的蜕变过程中有痛苦和彷徨,但在我们随着课改的脚步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却意外地发现能开发符合学生认知兴趣与生活经验的校本课程是一条理智而奥妙无穷的途径。

对《陆地的认识》这块内容而言,学生最初的知识经验都来自生活的观察,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也充满了好奇与迷惑。笔者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尝试进行了“水乡绍兴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1世纪前后家乡农民生存方式的对比调查”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将他们引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丰富内涵:情感策略憾人心

历史与社会学科不是死板的知识与规律的堆积,教材中呈现的人物、事件、资源都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思想财富。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不会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如何挖掘这些思想精神资源,引导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增进知识记忆,培养健康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大洲与大洋》一课的教学,笔者既没有因教材知识点较多而忽视学生的情感引导,也没有简单地外加所谓的思想教育而让学生感觉教条化,而是通过将情感因素有机地渗透进课堂,教学呈现了诸多生机与活力。

1.创设情感空间

《大洲与大洋》一课相对历史与社会教材的其它内容,情感因素比较内隐化,但其中也可以挖掘出不少教育因素,比如:对地球的热爱与保护意识;对促进和平与世界和谐的渴求;国际主义情感的引领;对家乡的热爱与建设社会的责任感。

由于地球是一个天天看见,又不能全面感知的星球,教学中我的设计就体现了课堂导入时的情感化策略,对课堂作了很好的情感基调的铺垫――

悦耳的音乐声中,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坐上了宇宙飞船,进入浩瀚的太空。学生随音乐畅游天际,无拘无束,心旷神怡……突然音乐声变得剧烈与震荡,我告诉孩子们,由船燃料消耗过快,必须马上着陆。学生有的开始全身发抖了……我们靠近太阳,马上汗毛被烧掉了;我们登上月球,却吸不到氧气,濒死的感觉让我们痛苦不已;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星球,那里的沙漠马上让我们渴望喝水而四肢无力……我们要回家!地球母亲在呼唤她的孩子们。这时不少学生脸上已经有了泪花,我就让孩子们回到现实中。

2.获取真切体验

历史与社会课的情感因素不应该停留在课堂上,课外的有机拓展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进行“水乡绍兴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有一个活动目标就是学生对家乡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那次,孩子们来到了工业大镇福全考察,发现那里的空气特别混浊,很多地方植被破坏得特别严重,而且人们的生活污水让河里都漂起了死鱼。有些学生捏着鼻子过桥。而回到兰亭镇的国家森林公园,在绿色的草坪上,孩子们欢呼雀跃,对清新的空气与优美环境的渴求溢于言表。

四、途径思考:“条条道路罗马行”

社会课堂应该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如何把学生在原有的认知水平基础上,引导向更高的课标要求,其中的引导途径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谁也不敢说我的方法就一定比其他人的要好,可以作为一种模式进行大规模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