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专题研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语文教学专题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语文教学专题研究

篇1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抱着满心欢喜与对未来无限憧憬的心态来到一个一切都未知的学校,希望通过大学这个平台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希望能够与其他考入本科院校的同学齐步前行,但是由于他们自身存在着一定问题,如不爱学习,学业基础薄弱,自控力差等弱点,使得这部分学生谈学习色变,他们渴望得到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指导,渴望得到灯塔般的明示。但学校为其设置的入学教育内容仍停留在各种规章制度、各系的专业优势,校史及片面的校情等等的宣传,学校旨在通过入学教育的时机,对诸多问题学生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洗礼,标示出各种警戒线以及越过这些雷池之后的惩罚。虽然入学教育中包含制度规章的教育很有必要,但这种做法只是复述硬性规定,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校园生活、未来就业等多方面、全方位人性化的指导,完全将学生置于被管理者而非主体的地位,使众多学生处于裹足不前唯恐触及惩罚的境地。

(二)教育手段、方式落后,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高职高专院校入学教育基本采取了辅导员组织开展,部分专业教师参与的形式,教师的一言堂痕迹广泛存在,未真正将学生的主置提上日程。“许多学校沿袭固有的模式,入学教育局限于开大会、听报告,教育形式枯燥乏”[1](P.169)在这样氛围下,学生们只能被动的接受讲台上老师们的敦敦教导,全然没有学生参与的机会;有的院校采取了老生代表致辞,新生代表发言等貌似改革的形式,但大抵都是照本宣科,只是为了完成老师们交代的任务而已,毫无实用价值,新生自身诉求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教育时间短暂,忽视入学教育的长期性要求

高职高专院校入学教育,大多被安排在开学的第一周,1至2天完成,旨在帮助广大学生转变角色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的入学教育,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难以实现其真实本意。受教者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积累,才能构建出知识框架,在实际中指导自己的行为。新生并未经历过大学生活,对入学教育中所涉及的相关信息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无法消化、吸收,更不能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无形中架空了入学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的联系,使入学教育成为孤立的、流于形式的入校宣讲课。

(四)教育组织结构简单,忽视入学教育的系统性要求

高职高专院校以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职业型人才为办学理念,“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理应成为各部门的首要职责,但实际中的入学教育仅仅是主管学生工作的学生处,辅导员、班主任的任务,其他部门毫不犹豫的将这一工作推脱出去,全然不顾“三育人”理念,很难将学生的入学教育系统化、规范化,这样形式下的入学教育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高职高专院校的入学教育,“大多是由学生工作者、班主任(辅导员)唱‘独角戏’师资团队构成较单一”。[2](P.122)

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入学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一)丰富入学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的系统化指导

任何理想抱负只有内化为自己前进动力时,才不会

轻易的动摇、放弃。高职高专学生与其他大学生一样,在入校前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充满种种期望,他们结合自己所选专业构建一定的理想与信念,但这种理想或计划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动摇性,容易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出现动摇、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等负面心理,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这就要求在学生的入学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所疑惑的方面进行系统

[(上接第125页)]

的、多角度、全方位的指导与分析,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帮助他们形成适合自我发展需求的短期、长期计划,使学生的大学生有活有步骤、有计划、有条理。

(二)完善入学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全员参与

首先,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选择高职高专的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对过去高中的课堂教学早已心生厌倦,甚至反感,如果刚刚步入大学教师就开始一味的讲与说,这只会增加他们的逆反心理,只有合乎学生对未来发展的需求、符合学生日常生活知识的渴望,才能使入学教育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

其次,应动员所有学生积极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以学校主人的姿态参与到入学教育中来,使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肯定与尊重;使他们的所思、所想得到共鸣;使他们的建议、意见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这样才能充分唤起学生对崭新环境的接纳,才能将学校视为己家。

(三)拓展入学教育时间,将入学教育课程化

时间过短、教育效果不明显已经成为高职高专院校入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高职高专院校应将入学教育延伸至开学前的家庭教育中,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入学教育的相关信息,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信息的反馈;入学后,应将入学教育贯穿大一的第一学期,帮助学生巩固完善自己的大学计划,最大限度的提高入学教育的影响;与此同时,“建议将新生入学教育设置成一门完整的教学课程体系,并按实践环节必修课来看待”[3](P.89)若能将入学教育纳入到与日常教学系统,从教学的高度对待入学教育,那么入学教育的效果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篇2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新兴的具有特定价值定位的专业,承担着培养优质小学教师或教育工作者,推进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任。提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改进策略,已成为推动小学教育发展、提高小学教师质量、实现小学教育目标的必经之途。

(一)进一步明晰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特色和专业定位

1.进一步推进以某一学科为基础的小学教育的综合化进程不仅要促进以某一学科为基础的教师素质的综合化,还要提高各科课程的综合化程度等。“综合培养、学有所长”是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取向。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应采取以某一学科为基础的综合培养模式。例如以语文为基础,同时发展语文教师的数学、英语、科学、艺术等综合教学能力和素质。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应具有某一学科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兼备其他学科的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学有所长”则可以借助分方向和专业来实现,即可设置以一门学科为基础的同时兼顾其他各学科的专业化综合培养模式。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以培养以某一学科为主的高素质专业化的适应小学儿童身心发展要求的、尊重小学教育使命的、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复合式小学教师,而获得其独特的专业特色。2.寓教于乐小学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其对象是身心迅速发展、乐于自我表现、具有集体意识、需要积极鼓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借助形象与活动进行学习的儿童,对于这一阶段的儿童而言,学习兴趣的激发、能力和习惯的养成及品德和个性的培养尤其重要,这就决定着“寓教于乐”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寓教于乐”的观念,鼓励儿童去探索、去体验、去合作;因为“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其次,学会创设充满游戏魅力和挑战的学习情境,满足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设计和组织适宜的游戏活动,指导他们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激发其兴趣和创造性。再次,要理解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自身发展的价值,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平等交往、主动对话、相互理解的主体间师生关系。

(二)不同层次高校的培养目标应当灵活、分层定位

“在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设置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小学教师,对发挥师范大学引领中小学教育和地方师范院校培养小学教师的作用,加强师范大学教学科研与小学教育的紧密联系,形成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从学前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的完备体系都有重要意义。”重点师范大学的定位在面向全国大区为重点小学培养创新型专任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并为培养“厚基础、高能力、重研究”的创新性、实践型、才艺型的复合型教师做准备。而一般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主要是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有能力承担小学各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基本拥有从事小学教育、教研和管理的能力,表现出一定的专业发展潜力高素质的教师或教育工作者。同时要灵活对待不同层次学校的培养定位,尤其是对有条件的部分院校的教育学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在不进行专业改造的情况下,引导部分学生往小学教育专业方面发展;主要是吸引一批优秀且有志从事小学教育毕业生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进而丰富教师的来源,提升小学教育的质量。

篇3

1.学生整体素质的变化

随着各高校对音乐专业的开设,钢琴的学习也越来越受到追捧,钢琴教育也逐渐普及起来。与传统的钢琴教学情况相比(过去的学生学习程度较低),目前钢琴教育的对象——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对钢琴的学习已经达到掌握了基本功能的程度。但是这种素质的提高也带来了不利的一面,因为起点高,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要求的难度过大,忽视了对基本知识的加固,造成实际演奏水平达不到演奏的程度。

2.市场对钢琴专业需求的变化

随着国家对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推行使得音乐教育也面临社会变化的需要,对音乐教育水平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钢琴教学在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上必将出现新的走势,更加注重学生基础水平的提高,强调掌握钢琴实用的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更高的独自演奏能力。

二、目前高校钢琴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钢琴教学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方式三个方面,下面从“教”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1.教师教学的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校音乐专业下的钢琴教育与专业的钢琴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也就是在培养目标方面,音乐专业下的钢琴教育是一种教学型人才的培养,而专业的钢琴教育则是对演奏型人才的培养。高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钢琴技能和音乐表达能力,通过钢琴教学,达到提高学生审美的综合能力。但是许多高校在钢琴教学中,没有突出这方面的特点,在教学目标上,没有侧重和赋予个性的差异,对教学的对象缺乏详细的了解,没有就共性问题制定出教学方案。

2.教学理念传统

目前,由于高校音乐专业教师师资力量短缺,音乐教师主要来自音乐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在教学方面本身就缺少关于教育方面的内容,不具备教师所有的教育素养。因此,这些教师在钢琴教学中,仍旧沿袭他们所接受的教学理念,主要强调钢琴技能,培养钢琴人才。忽视了教育理念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导致钢琴教学没有体现出自身的特点。

3.教学内容和方式传统

正因为钢琴教育理念的传统才导致了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面也出现传统的弊端,一味强调技能,只注重钢琴教育的深度和难度,根本没有区别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院校的不同。所以在教学内容上不能解决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仍然采取“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方式,造成学生在钢琴方面的认识偏于狭隘。

三、关于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对策

为解决目前高校钢琴教学的问题,需要从“教”与“学”的角度去思考,具体方法如下:

1.关于教师怎样“教”的问题

(1)明确“教”的目的

钢琴教学的目的为教学的过程指明了方向,钢琴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技能课,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性非常高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除了培养优秀的音乐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之外,其教学的主要目标便是着眼培养业务素质更加全面的综合性钢琴人才,钢琴学习的学生在演奏、伴奏、教学等方面都应该达到一个基本要求,使学生在具备演奏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音乐的创造性能力。

(2)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模式可以针对性的教学,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发挥学生个性的特点。但实际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是在“教师怎么教,学生便怎么学”的基础上实践完成的,没有突出教学的灵活性,因此,高校可以借鉴“以学代教”的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通过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去发现他们的不足和问题并加以解决。平时可以采用集体分组的形式,将个性差异不大的学生分成一组,系统地讲授钢琴教学法。在“一对一”的教学基础上,实现共性的共同发展。

2.关于学生怎样“学”的思考

教师的教学便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先学,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点,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带着学习的疑惑去找寻解决疑惑的途径。

因此,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应该带着教师的指导和问题去学习,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在课下进行课后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回忆教师对指法的指导,最重要的是体味钢琴作品中所蕴涵的表现手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对此,学生可以对钢琴的学习可以通过边听边练相结合,感受钢琴的整体与细节特色,以听觉感应来监控自己的演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解决高校钢琴教学所出现的问题,必须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角度入手,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实行“先学后教,以学代教”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技能的结合,不断提高音乐教育钢琴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4

教育实习是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其内容主要包括学科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以及教育调查研究等。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实地演练,将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重要过程,是对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成果的全面检验,同时也是使学生形成合理知识结构的必要途径。依据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实习环节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教育实习的效果可以直接影响到未来教师培养的质量,进而影响到教育的质量。而在现今的教育实习操作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给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由此看来,对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也具有较深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教育专业都制定了《实习工作条例》,对教育实习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进行统一安排,由实习学校对师范生进行接收和指导,跟班实习,最终进行综合性评定。这种实习模式的实施,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学生的教学技能得到丰富和锻炼,完善了学生自身的教学能力,能及时对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有利于学生理论向实践的转换。然而,历经实践环节,深入探索教育实习过程,会发现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 实习生对教育实习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教育实习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使实习生了解小学实际,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综合运用于小学教育教学中去,以提高从教能力。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实习生对教育教学专业化程度不够重视,认为实习的主要任务无非是给小学生上课,难度并不大;或者是帮助班主任带管班级,平时的角色近乎班主任教师的助手,帮助批改作业;还有部分学生厌烦了日常课程的繁多,认为可以借实习的机会轻松一下。学生对教育实习从思想上并没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导致在教育实习的落实上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2. 实习生教育教学技能亟待提高

实习生较好地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前提,是其本身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但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反映,仍有部分实习生的教学技能有待提高。现今本科师范生在学科教学理论上较过去中专生来讲有很大进步,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不善于将已有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在校时知识学习过于刻板,实践时却忽视理论知识,过于注重对优秀教师的模仿。同时,实习生的课堂组织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板书书写能力以及突发事件解决能力还有待提高。实习生教学技能的不足,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给实习学校带来不便,还会导致实习生面对实习任务力不从心,对教学工作心生畏惧,产生诸多不良情绪。

3. 实习时长不足

现如今教育实习改革的大趋势为实习时长越来越充足。在俄罗斯,四年制的师范院校,其教育实习最多可达26周,法国则更长,为27周,英、德两国实习时间也可达到15周~18周。而在我国,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习时间大概为6周~8周,多则可达10周,专科为4周~6周。如此短的时间内,若想让实习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是有很大难度的。教育实习的探索过程,是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充足的时间。

4. 实习环节中的指导不足

实习过程中的教师指导的不足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为师范院校,即校内指导不力。在实际实习过程中,实习带队教师常常在院校内承担其他职务,日常工作的繁忙会对所带队伍的实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此外,指导教师校内课程经常与实习生讲课时间冲突,若再加上路途较远,必定会影响对学生教学实践的直接评价与及时指导。另一方面,实习学校,即校外的指导也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作热情不高,对师范院校的实习生不够重视,在一些较好的重点小学内,这种现象尤为严重。此外,部分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还存在指导能力不强的问题。这些状况致使实习生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缺乏沟通,同样影响着实习任务顺利有效地进行。

二、小学教育专业提高实习质量的对策

1. 提高认识水平,端正实习态度

良好的态度,是确保实习任务顺利有效进行的前提。对教育实习的正确认识,应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而在实习任务开始之前,由指导教师统一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认识的正确指导,系统地明确实习目的、意义、内容等相关知识以及实习评价机制,使学生对教育实习环节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同时,指导教师还应时时鼓励、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使学生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实习工作中,也确保教育实习环节的顺利进行。

2.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能力

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教师专业化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小学教育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应注重对师范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严格教学,严格考核,以确保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有较为充足的专业知识可以被应用。同时,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贯穿好教学技能的训练。小学教育专业应严格加强对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重视微格教学在师范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应用微格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反复备课、上课,教师反复指导评课,为学生参与教育实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参与教育教学工作积累经验与素材。师范生在校培养期间,可通过计算机远程影像传输技术,将一线教师或教育名家的教学现场内容转播至课堂,组织学生集中学习观看,增进学生对教学实际的了解,从而减少实习生参与实习任务之初的熟悉时间,促进实习任务的顺利进行。

3. 延长实习时间,提升实习效果

教学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社会活动,它要求教师在入职前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教育经验,而教育实习作为教育和教学专业训练的一种实践形式,对合格教师的培养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师范生的课程设置中,需延长教育实习时长,以确保实习生可以在尽量充足的时间内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悉心向指导教师请教、改正,实现反复实践,以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逐步完善。根据目前教育实习的总趋势,研究者们认为最适宜的实习时长应为一学期,这样可以使实习生参与一个完整的教学周期,在有充足时间完善自我的同时,可以系统、完整、科学地观察一个教学周期之内的所有教学任务,有助于实习生对教育规律的掌握,以提高教育实习的实际效果。

4. 提高指导效果,完善实习机制

指导教师在教育实习中的作用十分关键,是学生的引导者。良好有效的指导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教师角色,完善自身各方面能力素质,从而提高教育实习的实效性。高校教师应该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热情,并综合考虑人员、时间、内容等方面因素,科学合理地安排指导方案,同时也可以邀请教法方面的专家,对指导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而实习学校方面,要促进其思想观念的转变。在教育实习落实的过程中,个别实习学校对培养实习生任务不够重视。因此,要多方介入转变实习学校观念,使其对教育实习环节充满热情。校方领导通过会议等方式对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观念加以更新,指导能力加以提高,才可以完善教育实习机制。同时,选取优秀骨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还应加强双方的交流与融合。近年来,小学教育专业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开始探索采用“双导师制”。“双导师制”即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对同一名学生共同培养,效果比较明显。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现状的分析,提出教育实习操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促进了未来合格教师的培养,同时也为学生在毕业后顺利实现角色转变,担负起人民教师的责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体育教育水平不仅直关全国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更是与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密切相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体育师资质量即是决定体育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然而,从当前来看,我国的中小学体育师资建设尚且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需求相脱节最为突出。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全新要求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师面临着以下三项挑战:(1)全面掌握教师运动技能。虽然新课改赋予了体育教师以一定的教学内容选择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可以随心所欲,反而为了更好地达成体育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以课程改革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借助更加全面的运动技能方法来开展体育教学。(2)积极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只需关注自身“怎么教”即可,然而新课标所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理念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其不仅要关注自身教学方法,且还需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变得“会学”。(3)采用全新的评价方法。传统的体育教学一般都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然而,新课改却提出了以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学习的要求。一般而言,这种评价方式的难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确定评价指标;二是建立评价标准,三是实施评价过程。

(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并非以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需求为依据

目前,存在不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入职后难以适应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岗位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1)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育性”不突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总共列举了142门课程,但其中与体育教学有关的课程只有48门,占比尚且不足34%,大多数课程与体育教育的关系并不大,从这点来看,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未充分突出其“教育性”。(2)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失准,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实际相脱节。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是决定高校体育师资培养质量的两大关键,然而从当前来看,我国大多数高校非但未能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精准定位,且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与中小学实际相脱节的情况。比如,某高校设置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能胜任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研究、管理和训练工作以及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体育专门人才”,但再观其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总共开设学校平台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三大类课程,而专业基础课程的占比仅有40%,明显难以满足能够适应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需要。(3)体育教育专业生源存在专业技能不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总体来看,体育教育专业招生在当前呈现出了重学生文化成绩而轻学生专业技能的趋势,此外,不少省份在举办体育术科考试时也未能突出体育专业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考试项目的考察点更倾向于学生身体素质而非其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从学生自身角度来讲,在校学习期间,部分学生并未将侧重点放在努力学习和提升个人专业技能上,从而导致自身的运动技能不足,不仅难以满足新课改所提出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多样化这一要求,且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也难以面向学生做出足够标准的示范性动作,严重影响到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和运动技能掌握水平。(4)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偏重知识技能传授而忽视教学能力培养。首先,在体育教育专业的理论课和技术课上,教师只一味注重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而忽视了对其教学能力的培养;其次,一般来说,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实习时间都很短,以至于他们根本无法将学到的理论技能与实践真正融合到一处;最后,评价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必备教学技能之一,然而體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大部分情况下仅可以作为“被评价者”,而很少接触到具体的评价方法及实施过程。

(三)高等教育阶段与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之间尚未建立有效交流机制

高等体育教育与基础体育教育间交流机制的缺乏无论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在实践操作层面其实都有所显现,接下来试举几例以说明:(1)理论研究仅以某一学段为立足点而很少关注到相邻学段或者整个学校教育,如高等体育教育研究就只是讨论高等体育教育问题,且高中、初中以及小学的体育教育研究同样如此;(2)研究思路狭窄,未将人才的“培养”与“输出”联系起来,比如高校在制定体育教育课程方案时,大多只是考虑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兄弟院校的实践经验等,而并未实现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精准定位,忽略了人才输出问题,这样一来,其自然也就难以立足于基础教育学校的实际需求来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规划;(3)研究视角单一,如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程度不足一题,众多研究都一味将其探索视角框定在了教师的继续教育方面,而忽略了从高等教育这一源头上去查找原因并制定有效策略。

二、促进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需求相衔接的五条策略

(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为主要方向

坚定的目标与明确的方向是收获理想成绩的基础与前提。因此,要想有效推进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与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需求的衔接度,高校必然要积极调整自身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将为中小学培养优秀体育教师作为工作的主要方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除高校及其教师以外,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应明确这一目标并坚持这一方向。

(二)立足中小学体育教育实际需求,积极调整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

为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体育教育专业应遵循以下两点原则积极进行专业课结构改革:(1)突出体育专业特点;(2)突出师范性。具体来说,其应当加大教育类课程及术科课程教学力度,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及训练能力。

(三)推行顶岗实习,以更好地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一般来说,高校为了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会在第三或者第四学年安排其进入学校进行实习,不过,这样的实习期通常较短,仅有一两个月而已,因此很难收到良好的实习效果。为改变这一情况,更好地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教育实践能力,高校可以安排学生进入中小学参加顶岗实习,此外这样做也有利于加强高校与中小学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推动其二者实现互助式发展。

(四)建立高等与基础体育教育专业交流机制,促进二者间的相互学习

强化高等体育教育与基础体育教育间的交流,在二者间建立交流机制,之于基础教育体育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现而言,至关重要。比如,双方可以合作举办课题申报与研究活动,组织体育教学技能比赛等。再如,高校可以组织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参加基础教育体育教师教学观摩活动。通过交流,双方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对方身上存在的問题,且也更易找出自身所有的不足,从而实现各级教育管理工作及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完善。

(五)搭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合作平台,双方合力提升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

篇6

1计算机双语教学中的问题

随着外语交流需要的与日俱增,双语课程在高校教育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开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计算机专业的双语教学中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1教学理念定位不准

双语教学不是专业外语课,教学重点仍然是学科知识的传授与掌握。

(1)片面以外语授课的比例作为授课效果的衡量标准。在该观点的错误导向下,授课教师不顾学生自身的外语能力的实际情况,一味坚持高比例的外语教学,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2)误将双语教学等同于外语教学,教学重点产生偏差。在该种错误理念下,双语教学变成了简单的外语教学,专业知识的传授变成了大量专业词汇、专业用语的翻译和讲解,学生记录翻译笔记的时候根本无暇兼顾专业知识的学习。(3)授课时外语的牵强使用影响了教学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外语使用的比例,有些专业词汇和用法的牵强使用和空泛解释缺乏严谨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对于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前沿性、专业性的知识产生负面影响。

1.2师资力量不达要求

很多院校在选择合适本校校情的双语教师时往往会陷入以下困境。

(1)外语专业的教师一般不具备完备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不能进行系统的专业授课。这些教师往往具有丰富的外语教学经历,较大的词汇量,较为纯正的外语发音,却缺少计算机专业的知识背景,无法讲透、讲懂所授课程的专业知识。(2)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一般在外语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比如:词汇量不够,发音不够准确、纯正,口语交流能力差,等等。这些教师的专业素养往往都较高,可以在专业知识和业务上给予学生很好的引导,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外语能力,起不到双语教学的真正效果。(3)相关专业的外籍教师,与我国现实水平下的非外语专业的学生进行沟通效率低下。这些外籍教师既有相关的计算机专业背景,又有良好的外语教学能力,但是在面对外语水平偏低的中国学生时,其较低的中文水平和中国文化的理解力也会导致双语教学效果的低下,达不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的。

1.3学生外语水平低下

授课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就我国目前大学教育现状而言,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外语能力都普遍偏低,不能够进行高效的双语教学。

(1)外语阅读水平较低,不能有效地理解原版书籍。双语教学中采用的往往是高质量的外文原版教材,阅读能力的低下会导致学生学习教材时的有心无力,学习效果不尽人意。(2)口语、听力能力不强,无法与授课教师进行有效的交流。双语教学的一个特色在于师生间的有益互动。学生需要将问题用外语进行提问,再听取教师的外语解释,从而形成有效的互动和沟通,才能达到教学互长的目的。

1.4选用教材不够合理

教材是传授知识的载体,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中的教材选择往往会陷入两难的境地。(1)国内高校自行编写的计算机双语教学类教材非常短缺,不能满足目前双语教学的需要。(2)外文的原版教材价格普遍比较昂贵,以目前国内的教材消费水平来衡量的话,许多双语教学的师生只能“望书兴叹”。

1.5教学模式针对性弱

在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针对所授课对象的差异性使自己的教学模式更加合理、教学效果更佳,对教师而言往往难以把握。

双语教学中外语使用偏多,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理解效果和课程进度;母语使用偏多,又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第二语言的使用能力。因此,需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权衡,有针对性地调节外语的使用比例。

1.6考核手段守旧枯燥

国内大多数计算机双语课程采用笔试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专业词汇翻译、阅读理解以及代码编程等。这种考核方式不能系统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试成绩的好坏往往会取决于该学生外语能力的高低,达不到全面考核学生的外语使用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的整体目标。

2计算机双语教学的对策

2.1提高双语教学的吸引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吸引学生参与双语教学的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对双语学习的兴趣,进而调动其对双语学习的积极性。(1)增大选课前的宣传力度。在开设双语课程前,通过各种途径对该课程的学习内容、学科重要性、双语趣味性进行宣传,毕竟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2)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上课的趣味性。如果双语教学是一件产品的话,那么其上课形式就是该产品的包装,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授课可以让教学产品包装更加精美,获得更好的授课效果。(3)鼓励任何形式的外语交流,并体现在平时成绩中。要始终让学生明白,双语课程的重要实现手段就是外语交流,因此,除非必要,否则应尽可能地使用外语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流;作为奖励的一种,外语交流的量化考核可以在平时成绩中有所体现。(4)增加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双语教学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摒弃了满堂灌,更加鼓动学生自身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要利用各种形式,如提问、小组讨论、分组竞演、现场操作等,来增强学生的外语使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2双语师资的培养

想取得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求教师的外语水平较高、综合素质过硬。

(1)请进来:定期聘请外籍教师来国内培训双语教学教师,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监督和指导。(2)走出去:定期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相关国家进行培训和学习,带回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知识,来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3)政策倾斜:学校应制定有关政策来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例如在薪酬待遇、职称评定、业务考核、师资培养等方面,享受一定的优惠条件。(4)同行交流:定期开展双语教学研讨会,让大家将讲学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进行分享,从而获得自身能力的提高。

2.3实施分级教学

对学生因材施教,实施更有效的教学。

(1)阶梯式教学,对学生进行分等级的不同难度的教学。该教学方式可以对学生实现更加细化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获得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效果。(2)入门考核式教学,可以使得学生满足相应的入门要求方可教学。该教学方式可以保证参与双语教学学生的入门起点是一致的,方便对他们进行统一化的教学活动。

2.4采用原版外文教材

计算机专业教材首选国外优秀的计算机专业原文教材。英文原版教材往往是学科领域的前沿或经典,具有实例丰富、语言地道、内容详实、可读性强等特点,更适合学生全面掌握专业发展,提升专业素质。

2.5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

根据现有学生的外语能力,从低到高依次采用以下3个层次的教学。

(1)使用外文版教材,教师板书、课堂讲授和试卷均以汉语为主。在学生接受双语教学的初期阶段,可以采用该种教学模式。(2)使用外文版教材,板书和试卷以外文为主,课堂讲授以汉语为主。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渐增大外语的使用比例,此时可采用该种教学模式。(3)使用外文版教材,板书、课堂讲授都以外文为主,试卷全部用外文。在学生步入高年级以后,随着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可采用该种教学模式。

2.6引入综合考核评估

篇7

留守儿童正值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他们心思敏感、思维活跃,正是需要家庭温暖和父母呵护的关键期。由于不少家长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给祖父母管教,而部分祖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管教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久而久之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品行方面问题。如何对留守儿童问题生进行教育,是农村学校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学校留守儿童问题生教育意义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这项建设工程对公民,特别是对儿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儿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成败得失。农村学校留守儿童问题生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对他们进行教育,是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

(2)促进社会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近些年来,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恶性事件频频见诸报端。这个群体由于年龄尚小,思想不够成熟,对于很多事情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偏差,再加上缺少合理、正确的监护和引导,所以产生各种问题。这些留守儿童也是国家新一代的建设栋梁,他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他们采取教育转变策略,是促进社会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

(3)改善留守儿童自身状况的迫切需要。对留守儿童问题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可以逐渐改变和消除他们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起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价值观,最终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与此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逐渐走出暴躁任性、自闭孤独的心灵桎梏,为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农村学校留守儿童问题生教育转变的策略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问题生的转变教育策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进行研究。

(1)充分重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首先,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这些留守儿童要加以特别的关注和重视,并有一定的教育经费做保证。学校还应提供更多的课外读物,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校外生活,为他们提供特色服务。还要增加娱乐设施,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要免费向留守儿童开放,给孩子更多生活上的乐趣和精神上的慰藉,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其次,班主任应保持与家长或监护人的密切联系,做到及时了解班级里学生的家庭情况变化,尽可能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上及心理上的困惑。比如,对行为不端的留守儿童严加管束,对缺乏家庭温暖的留守儿童多加关爱,对学习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加强辅导。让他们了解父母之所以外出的原因,学会体谅父母,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再次,学校应该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他们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2)增加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调研发现,留守儿童和外出打工的父母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和时间比较少。而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一个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有必要通过学校或者社区的方式,对外出打工的父母进行提醒,督促其经常性地与孩子交流。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外出的父母可以常回家看看或者在寒暑假时将孩子接到身边。在沟通内容上,家长不能只谈孩子的学习成绩,其他方面也要询问,对孩子要表现出更多方面的关心和爱护。在交流沟通的方式上,除了打电话外,书信交流也是非常好的方式。在调查中发现,有一些孩子通常通过日记的方式抒写自己内心的秘密和情感。如果父母经常以书信和孩子交往,子女就可以把父母作为一个可倾诉的对象,并能够更周密地组织自己的思想和表达。

(3)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教育作用。农村社区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熟人社会,也是留守儿童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社会成员和社区文化的引导和监督,对留守儿童的行为和性格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社区可以建立儿童活动中心,让孩子在这个共同的活动场所中增加了解,相互支持。妇联、团组织等可以开展一些替代活动,让有亲和力的成人给予帮助,让孩子们在社区中也能找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归属感。

(4)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对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十分关心。农村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教育力量,聘请他们作为学校的辅导员、校外网吧监督员,并促使他们经常对留守儿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道德教育,带领孩子参观文化站、民俗馆,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优秀道德。

三、结束语

总之,比起城市中的儿童,农村学校留守儿童问题生的发展状况更应该得到重视。因为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比较特殊,长时间缺失父母的关爱,容易导致他们的心灵变得干涸。所以,学校要重视对他们的教育,联合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力量,共同促进留守儿童问题生的改变,为他们搭建起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篇8

篮球运动随着时间的过去,逐渐发展为人们热爱的体育运动,并成为了世界上最受人们热爱的三大球类之一,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是篮球文化的迅速发展,迅速传播。而篮球运动的文化教育的核心是篮球价值观的群体共识,其实质是篮球运动的“人化”和“化人”。现在普通高校中虽然有许多的学生热爱篮球,喜欢篮球,但是他们对篮球文化的了解却是知之甚少,甚至一些简单的篮球规则和篮球常识都不了解。篮球文化的成长需要长期良好篮球氛围的熏陶、渗透,高校作为篮球运动的教学载体,与未来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我国高校篮球文化的渗透却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体现,因此分析篮球文化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意义,并从多个角度对篮球文化教学提出改进的建议,以希望对高校的篮球文化教学中文化渗透起的一定的作用。

二、篮球教学文化的内容及其构成特点

篮球文化教学有对物质文化和象征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教学组成,尽管也有一些其他不同的分类方式,但最终也离不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教学的范畴。我认为可以用图1来表达它们的关系:

根据篮球文化教学的内容特征,并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及其他的因素特征,可将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的内容归纳以下三点为:

(一)篮球物质、象征文化。物质和象征文化是篮球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因此篮球物质和象征文化的教学便是篮球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并且能够生动的体现体育文化的精神和形象,是篮球文化中最具鲜明特征的内容。

高校校园篮球物质文化有其特定的内容。高校校园篮球物质文化的主体是“人”。其中主要包括篮球运动员、观众、拉拉队、篮球赛组织者、裁判员、教练员、球迷、志愿者等。而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的“物”主要包括比赛场地、篮球、球篮、篮板、运动服装、运动饮料篮球架等,高校校园篮球象征文化主要是在比赛和运动过程中运动主体所代表的团体标志,主要包括队旗、队徽、队标、队歌以及一些拉拉队节目表演等。因此,在篮球教学中,注重篮球文化的教学。使篮球物质文化、象征文化在校园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篮球精神文化。篮球的思想、篮球的理论、篮球的哲学、篮球的谋略是篮球的精神文化,位于篮球文化的核心地位。它决定篮球文化的性质和意义,影响和规范着篮球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是篮球文化形成的关键所在。篮球精神文化体现了篮球的价值和观念,是篮球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篮球精神文化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老师要树立正确积极的篮球价值观念。让学生理解篮球的真正含义,并结合例子讲解篮球思想、理论、哲学、谋略,如NBA中著名的三角战术体系和普林斯顿体系。

(三)篮球制度文化。制度是稳定的价值标准、规范、地位、角色和群体组合在一起。它是围绕着一种基本的社会需要而形成的,它提供了一种固定的思想和行动规范,提出了解决反复出现的问题和满足社会生活需要的方法。就像NBA有NBA的篮球制度文化、CBA有CBA的篮球制度文化一样。制度文化是绕篮球运动的开展而产生的规则和比赛体制,以及与篮球文化相关的组织机构。要在篮球文化教学中注重灌输它们。制度文化根据自己的地域文化有自己不同的制度、规则和执行这些制度的机构和组织,以及风俗习惯和礼仪。高校校园篮球制度文化主要是指篮球运动参与者的组织构成、赛制、规则、技战术行为、比赛秩序、法规纪律、管理度、培养体系等。

三、结论

作为体育系的学生掌握较高的篮球技战术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丰富的篮球文化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如今高校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把技战术实践当作重中之重。而且,内外堂课的课次和课时的安排上篮球实践远远大于篮球文化的比例。而贸然改变现在的教学大纲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怎样改变这样的一个教学现状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教师在外堂课中篮球文化的渗透,在讲解技战术实践时,加上篮球文化的教学,这样久而久之篮球教学中的篮球文化就会逐渐渗透到学生们的思维中,使体育系学生在掌握篮球技战术的同时,在篮球文化上也得到掌握。

(二)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主动地给他们灌注各种各样的篮球文化,引导他们,让他们了解不同的篮球文化。并通过学习不同的篮球文化,来增加他们的篮球文化水平。

篇9

一、以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非常关注,一句表扬的话语可以让学生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良好状态。反之,讽刺挖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致力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笔者在教学工作中重视了和谐师生关系的营造,一方面对学生非常关心爱护,无论学习优秀还是学习滞后的学生,在笔者眼里都是同样的教学对象,从不歧视学困生,二是给予这些群体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格外关心。另一方面,笔者也重视了良好学习环境的营造,在班级中倡导人人平等的理念,让语文学习存在难度的学生和优秀生之间结成帮扶对子,从而有效组织学困生转化,通过这样的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

二、以形象演示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新奇形象的事物非常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尝试融入生动的因素,让学生学得更加轻松快乐。小学语文教材需要丰富信息量作为支撑,才能更加生动灵活,教师要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辅助,对教材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诠释,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例如在《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教学中,笔者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大海,运用多媒体手段分三个部分向学生播放了专题片,第一部分是图表数据,向学生介绍了大海的面积,第二部分向学生介绍了大海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等,最后还向学生介绍了海洋中丰富的生物,通过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憨态可掬的海豹、体积庞大的鲸、凶猛的鲨鱼等等,这些方面的演示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加有兴趣,也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效果。由此可见,采用生动形象的演示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帮助较为明显,凡是能够搜集到补充信息的都应当积极融入到教学设计之中。

三、以高频师生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渴望拥有发言表达与展示的机会,这是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所决定的。教师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参与互动,高频率地进行表达探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实现激发兴趣的目标。例如在《飞向月球》教学中,笔者在教学中没有直接进行讲解,而是设置一组思考题,围绕教材中心内容进行引导,引导学生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以及思考现代宇航事业发展的状况。有了这样的思考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更加主动积极,针对提出的思考题和同学一起分析研究。无论是自己思考问题的答案,还是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学生都充满了兴趣,因为他们拥有了可以自主表达的机会。教师在学生开展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引导,让学生分小组开展交流,交流的过程也是补充完善的过程。最后,教师开展总结梳理,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成果的完善性、准确性和全面性,这样的效果更为明显,学生参与的兴趣更强。

篇10

兴趣小组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延伸,具有拓展语文教学空间,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功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但是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因素制约了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拓展,此时,教师可以发挥兴趣小组的作用,将语文教学从课堂向课外进行延伸。首先,在兴趣小组设置上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和学生兴趣爱好,让兴趣小组成为课堂教学重难点的拓展环节,如作文学习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在课外组织作文写作技巧训练兴趣小组,再比如学生朗读能力不足,教师也可以在课外开设朗读兴趣小组,对学生进行发音和情感朗读技巧方面的指导,兴趣小组应当紧扣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能力状况。其次,兴趣小组的活动应当体现学生自主原则。教师帮助学生成立相应的兴趣组织,还要安排专人负责,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内容,拟定活动计划与进度安排,在课余提供充足时间让他们自主开展活动。有了这样的基础,兴趣小组的活动能够有效地组织起来,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氛围中开展语文知识点的探究和能力的训练,将会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篇1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集中反映了民族特质和民族文化风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的特点,其内容除了儒家文化相关内容外,还包含有诸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的传统文化,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初期,他们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渗透相对比较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知识,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但是很多学校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视,导致小学生的知识积累不够,造成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薄弱,因此需要加强对小学生的传承文化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让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都能有效对学生进行基础文化教育,在学生们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促进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比如在学习柳宗元的《江雪》之后,可以为学生们讲解柳宗元的坎坷身世,然后再结合具体诗句内容,向学生们表达柳宗元那种无所畏惧,不向恶势力低头的精神,进而引导学生明白如何正确面对逆境和挫折,进而坚持自己的人生信念。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还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和注重人文素质的内容,有利于新时期小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在小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传统文化的积累可以促进小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比如,在教学《离骚》相关内容过程中,通过对课文内容和作者的讲解,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屈原献坚贞不屈的伟大人格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另外,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促进小学生形观念和个人素养的培养。小学生正处于个人内涵修养的初期,诗词、历史、文学等都能够为学生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建议措施

(一)营造传统文化教学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需要积极营造传统文化教学氛围,比如可以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名人画像和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设置传统文化专栏,尤其在语文教学内容中涉及到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全面系统引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典故诗文,进而能够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有效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为了更好营造传统文化教学氛围,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音乐或影像资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在小学低年级识字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一阶段是开发儿童记忆力的最好时期,通过扩大小学生的识字量可以让小学生们更好阅读理解和写作传统文化,可以将一些传统文化的教材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融合,将传统文化经典制作成视频动画,不仅让小学生学习到了生字,而且还可以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另外,语文教师是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模仿的榜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确保传统文化的基本功扎实可靠,比如用毛笔写字的练习,这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在教学生写字时,要积极倡导“写好字,走好路,做好人”的教学理念,让传统的丰厚文化底蕴和情感感染学生,才能更好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二)结合具体教学教材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优化语文教材可以在课本的有限文章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最大化地感受传统文化内涵。由于语文教材具有简单易懂等特点,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美德,对于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优美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严格程序精心选择的,教材的课文内容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就是一部渗透着传统文化的经典,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比如在教授小学课文《孔子拜师》文章时,可以将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礼仪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礼仪、称谓及尊师爱师的名言警句等,并在课后让学生进行拓展学习,确保对知识的系统全面掌握。在课堂中进传统文化的渗透,要结合语文课堂的具体实际,充分利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传统文化,才能更好提高教学效率,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

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集中表现在传统节日中,如中秋赏月、春节团聚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讨论传统节日,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比如结合具体节日,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对对联、猜灯谜以及编中国结等相关的风俗民俗活动,让学生搜集相关民间传说故事,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国的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并且传统节日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最佳机会,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传统节日进传统文化的渗透熏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可以在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与之相关的习俗;在中秋节可以组织全体学生朗读李自的《月下独酌》等相关诗词,开展一次专题文化课,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深远意义。传统文化是厚重的,有些知识往往深奥难懂,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更是有难度,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比如《忆江南》这首词,可以通多音视频方式将江南春景再现,并伴以悠扬的音乐和感人的朗诵,让学生真实的理解文化内涵。

(四)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稳定性以及鲜明的民族性,根据这一特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将传统文化延伸到课外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中品读鉴赏传统文化。同时小学阶段是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生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更好留住民族传统之根,这也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学不仅局限于教材中的特定内容,而要充分与社会资源相结合,挖掘社会资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而让学生们接受一堂生动形象的传统文化课,让学生们受到全方位的文化熏陶,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系列活动,通过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扩大传统文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论语十则》相关内容时,可以让孩子以小组的形式上网搜索《论语》及孔子的相关资料,然后进行相关专题研究,可以结合传统时令文化,为学生讲解相关诗词,再如在学习母亲河的课文时,可以开展关于长江黄河等相关的诗歌吟唱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进而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了小学生们对经典的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显著意义,对于促进小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推进语文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所以为了更好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文化渗透需要语文教师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结合具体教学现状,以学生发展特点为基础,创新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就可以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文化熏陶,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娜.浅析初中历吏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2(05):59.

[2]钱雪兰.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04):19-21

篇12

语文教学也是这样。教与学的双方,如果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语文教学就能打碎应试教育的桎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语文教学就能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反之,语文教学就会变味异化,就会受挫低效,与素质教育相背离。因此,不管语文教学如何发展,如何改革,不管语文教学产生多少新的理念,产生多少新模式与新方法,也不管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违背这一规律。因为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母规律。它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原则、方法、过程与结果。可以断言,能否遵循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是语文教学能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语文教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问题是认识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呢?笔者通过学习研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有序地感知课文,领悟思想内容,积累知识和语言,并通过运用(即训练或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简言之,就是感知――领悟――积累――运用。

一、重视感知。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感知即是这特殊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对文本的感性认识。学习任何课文,不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超越这个阶段。都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大体弄通词语、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初步领会作者的思想倾向、观点和感情。那么,如何感知呢?感知的方法多种多样,阅读是感知文本的主渠道,应根据文本的特点或默读、或略读、或跳读、或精读、或查资料、或述情节、或列提纲等等,一句话,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内容加以选择。可是有的老师往往超越这个阶段,以长篇累牍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我感知,这正如张大文先生所指出的问题,是对其规律性和工具性的忽视,而空谈思想性与人文性。

二、重视领悟。

如果说,感知是阅读教学的初级阶段,那么领悟则是阅读教学的深化,是对课文的理性认识,是阅读教学的高级阶段,是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所谓领悟,就不仅是知,知道是什么,而且要懂,能回答为什么,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悟,觉也,从心,吾声。”可见,领悟从人的心智上、思想上启发人的“悟”。这种“悟”的特点是由感性的量的变化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在具体操作中,就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从文本的特点出发,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对文本或其经典段落进行默读、品读,读出重点、节奏、韵律、感情和意境,鼓励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不但明白文本写什么,而且还要明白为什么写,怎么写,这样写妤不好,好在哪里。同时,对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进行深层的探究、评价与鉴赏,这也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本质要求。

三、重视积累。

积累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础。素养,顾名思义,靠平时的积累和修养。何谓积累?即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文化、文学常识,积累生活素材。积累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记。多读就是多读课文,多读文学名著经典、科普书刊和其他有益读物;多背就是多背诵名篇名句,特别是古典诗歌和优美散文;多记就是多记笔记,或存入电脑,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古今多少硕儒、大师级的博学人物,其渊博的奥秘之一是善于积累罢了。当然,这种积累,不仅是简单的量的增加,而是通过梳理、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序列化、网络化的过程。

四、重视运用。

这里包括训练与实践两种形式。所谓训练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所学的知识,而实践则是学生回到社会上的运用。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能力是不能传授的,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传授能力。要提高能力,就不能不进行科学的训练。如果说积累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那么运用则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关键。语文的本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两者不能偏废。顾明远先生指出,“对于语文的工具性和文化性,不同年龄段应侧重于不同方面:在小学,要更多地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让小孩尽早掌握最基本的字、词、句、章,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叶圣陶先生说得非常明白:“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但训练要讲究“度”,讲究科学。要避免过重过轻、过深过浅,或无指导、无计划、无总结,就会出现题海战术等不良倾向。

总之,规律是事物发展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笔者认为,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概括为“感知――领悟――积累――运用”。体现了师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各种元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体现了“教学与它以外事物的联系、教学内部各要素成分及环节之间的联系、每一具体的教学因素自身内部的联系”的教学基本规律;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本质特性;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的课程目标,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科学总结,对小学语文教学必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宋晓梦.顾明远:《中小学应分别侧重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光明日报,2009,08-25。

[4]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篇13

1.我校现状:我校6个语文教师,5个第一学历是中专,1个是大专,为了学历达标,通过自学、广播电视大学、函授等形式达标,现我校语文教师6个中,有2个是中文系毕业,占30%;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占60%。由此可见,科班生少,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求语文教师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小课题研究是指教师对教学实践中某个具体问题以专题研究的方式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小课题的主题比较具体,它深入到学科工作领域内部,是指教学的某一具体问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们面对许多问题,具体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做为一个从教17年的语文教师,我以为,放眼语文教学要研究的方方面面实在很多,语文教学艺术有无穷无尽的研究范围,专之愈深愈有趣,亦愈艰难。就比如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课堂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文言文教学中字词的积累与传统文化的传播关系;怎样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课堂中的三维目标怎样确立;怎样实现;怎样处理教材;怎样确立教学的重点、难点等等,涉及的范围之广之多,其中任何一方面都应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网络,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沉浮,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达到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的目的。而老师们也会以研究的心志工作学习,享受自己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自己走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那么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而小课题研究与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研究起来收山实实在在,有方向,有条件,以小见大,小题大做,既可以发挥教师的特长,又可以使教学成果很快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解决教育过程中的难题,一举多得。因此,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能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有选择的发展小课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正是我校语文老师迫切解决的问题,我校的语文老师们忙于备课,改作业等常规工作,缺乏教研氛围,工作处于低效状态。我深切地希望通过小课题研究不但能使这种现象得到改善,而且能使我校的语文老师以研究的心态工作学习,享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享受的乐趣!

2.小课题研究的意义作用。反思过去,课题研究往往存在着“大、空”等不良现象,效果自然不理想。中学语文教育科研工作必须结合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自我发展。教师应该有自己的小课题;有自己结合实践工作的反思和记录,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需。所谓小课题,指的是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的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要选好课题,首先要明白为什么研究,也就是选题有没有价值.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即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这种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小课题“课堂小测的意义”的研究,就符合三个贴近的原则。“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学习研究。随着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和谐高效课堂”建设活动的开展,区域推进差异教育实验)使我们的教学面临许多新问题,教育研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相比较于5年一个周期的规划课题,小课题研究更具有“短、平、快”的优势,所以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小课题研究的作用:

(一)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小课题研究的问题都是与个人的工作紧密相连的,也是我们有切身体验的事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自身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结果就是直接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在明确一点说,小课题研究就是“自己研究,研究‘自己’,最后在创造新的自己”。因此,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解决,我们有着潜藏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有利于积累研究经验

小课题研究者可以在“做”中学习并熟悉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逐步学会通过规范地做课题来解决实际问题,从中获得科研的归属感。教师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增强科研信心、积累科研经验、感受科研的能量,为将来进行省、地、市(县)级课题研究打下基础。

(三)有助于提高科研能力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在研究的过程中,使自己养成“用科研的眼光看问题、用科研的思维想问题、用科研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在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提升自己的实践经验,形成个性化教育教学风格,使自己成为“科研型”的教师。

三、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选择一个问题,建立一个课题,确立一个目标,实施一项研究,形成一个成果(经验、规律或具体操作方法),研究者选题时要考虑到小课题的选择,强调“以我为本”,也就是直接服务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立足于“小而精”,选择那些自己有能力驾驭,能搞得了,搞得好的具体实在的题目。

四、小课题研究的方法

从研究方法看,小课题主要采用基本的、教师易于把握和实施的经验总结、叙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等最常见,最适用的小课题研究方法有:

1.经验总结。通俗讲就是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梳理、归纳、提炼出成熟、典型、理性的做法。

2.叙事研究。“叙”就是叙述,“事”就是事件,它是用讲故事的方式追述还原自己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有意义的“教育事件”,表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学理论的感悟,在叙述的过程中,自己的“经验性教学”往往就转变成了“反思性教学”、“研究性”教学。

3.调查研究,又称实地调查研究法,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上午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