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论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论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论

篇1

[作者简介]吕玉珠(1971-),女,广西宾阳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设计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站建设、电子商

务及Flas设计。(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132-02

一、引言教学模式很适合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因为计算机类课程实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成为企业事业单性强,知识内容更新快,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分

位和个人展示价值、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经济的增长使企业加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了在互联网领域的投入,市场对网页设计人员的需求量日益“能力本位”结合“任务驱动”模式是基于“能力本位”教育而

增加,同时对网页设计人员的要求也大大提高,拥有出色美术功探讨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根据职业发展

底、良好的创意和制作能力的设计师最受欢迎。作为培养各行的需要和职业能力来确定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设计为若干个

业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任务,再把大任务细化为多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围绕任务展

网页设计制作人才是许多高职院校关注的重点课题。开学习,将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合理整合,突出技能的核心

二、“能力本位”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地位,力求高质量地完成教学。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是以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为目三、高职“网页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标而设计的培养方式,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分解为1.教学内容的组织不合理,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若干部分,进行课程开发和培训,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传统的教学内容安排一般是按教材章节顺序安排,验证教材案

其更具就业竞争力。例步骤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记忆,侧重在“制作”技能的掌握,忽视了“设计”能力的培养。

任务为驱动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任务驱动,注重实践”。这种2.现行教材中的内容知识、技能与企业岗位脱离,缺乏与时

俱进的更新和完善。网页设计制作技术也一样在不断更新,但

教材中的内容并没有随之更新。如传统的表格排版布局网页技

术已逐渐淡出,目前社会上基本都用

div+css布局技术,然而现

行多数教程仍着重介绍表格布局技术,对于

div+css布局这一块

的内容介绍不足,相应的案例缺乏,知识的表述也不够完善,难

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3.课程教学忽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教

师一般都很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而忽略了学

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学生能完成网页作品的制作,却不能很好

地表达自己作品设计意图、思路和技术特点的问题。

4.课程的考核和评价形式单一,缺乏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

合。目前课程的教学评价形式单一,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

和解决问题、知识的运用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的考察不足。在教

学评价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

5.教学过程缺乏学生参与的双向互动。传统的教学以师本

教育模式为主,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展开,学生在教学中处于

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四、“能力本位”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网

页设计”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1.以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明确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培养

的是应用型的、高技能的人才,因此,高职“网页设计”课程目标

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充分考虑设计网站所需的知

识、技能和素质,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制定教学任务,

使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相符,从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2.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根据“能力本

位”的教学改革思想,在进行本课程内容选择时,以职业能力为

核心,将课程知识进行整合划分成若干个任务,这些任务应能体

现适应行业技术的发展状况,体现技术的先进性、前瞻性和延续

性,并将学生在以后就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纳入到教学中,突出

“学以致用”。

3.以任务为核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推动教学进度。

根据“任务驱动”教育理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与任务或问题结

合,让学生带着真实任务学习,使学生在探索和解决问题过程中

提高学习兴趣。依据“网页设计”课程的特点,我们将课程分为

四个大教学任务,再分解为

25个子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

过程中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这四大任务的划

分如下:

任务一:基础制作技术。这个大任务主要要求学生熟悉网

页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基本的网页制作技术,包括站点的管

理、表格布局网页、超链接的建立,css基本语法及应用、框架和模

板网页、表单的设计、HTML基本标签,网页布局新技术div+css。

任务二:职业技能任务。这个大任务要求学生掌握网页版

面设计要领,常见网页布局类型;能熟练进行设计素材的搜集和

处理;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能用

Photoshop软件或

Fire.

works软件设计网页页面版型图;掌握版型图分割技法,并将设

计图纸转换成

HTML网页的方法;掌握页面和代码的优化的方

法;掌握网站的测试。

任务三:能力拓展任务。这个任务主要是拓展学生的网站

制作能力,如页面特效的处理,包括在网页中增加焦点图、滑动

门效果,css菜单效果、修改代码改变特效外观,学会搜索代码、

将代码插入相应的位置,优化代码的方法等。

任务四:实践技能训练任务。要求学生独立或组团队合作

完成一个完整网站设计制作,包括调查分析、网站主题的选择、

网站栏目的确定、设计素材的搜集和处理、书写网站设计规划

书、网站页面的设计、动画的制作、特效的添加、代码的优化、网

站测试和上传。通过完成这一任务,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网站制

作设计的知识串起来,较好地实现对知识的掌握。

4.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线,创新教学过程。第一,课程的设

计贯穿“知识应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训练”。在课程的设计上

应打破传统的内容体系和教材的束缚,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学

生够用、适用、会用为原则,教师要不断地根据需要,将新知识和

技术融入教学,根据职业和岗位的需要调整和修正课程内容,使

学生所学与社会需求接轨。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以工作任务为

线索,串联知识模块,以项目驱动组织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参与

任务自主探讨。

第二,灵活组织教学形式,突破传统的授课模式。在课程学

习中除了教师讲解传授知识外,还可以采取其他灵活多样的教

学形式,如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讨论学习,教师点评总结;请有

网站开发实战经验的企业人员讲解课程的某些部分;带学生到

企业参观学习或邀请企业一线工作人员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

企业对于网页设计制作人员的相关要求,网页设计技术的最新

发展动态等。

第三,分层次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专项技能。教师可以按

照学生的兴趣进行分层教学和辅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

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愉

快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较高的技能,尤其是专项技能的掌握。

第四,设置专业实训环节,提高学生工作技能。专业实训环

节是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分组以团

队的形式完成专题网站的设计制作。各团队的组长负责安排和

协调组员开始一系列工作,并负责向老师汇报工作进度和情况,

教师也应及时给予指导。实训时,应模拟真实的工作过程,各团

队要进行投标竞标,邀请专业老师和企业人员评标,并给团队工

作进行点评和打分,分数计入期末考试成绩。

第五,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改革课程评价方式。网页设计是

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考核评价学生成绩的标准应该是多元

化的,不仅仅看最终设计的作品,还应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独

立思考及应用能力、沟通和团体协作能力,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课程教学应突出“能力本位”,

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技能和综合能力,缩短与企业对网页设计

人才的距离,达到高职院校网页设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最终

目标。

[参考文献]

[1]莫文锋.基于能力本位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改革与实践[J].装备制造

篇2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 2 章 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解析

2.1 核心概念解析

2.1.1 公共服务

2.1.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2.2 基本理论解析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3 公共治理理论

第 3 章 淄博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介绍

3.1 淄博市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1 必要性

3.1.2 可行性

3.2 淄博市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措施

3.2.1 购买公共服务的宏观做法

3.2.2 购买公共服务的具体实践

3.2.3 购买公共服务的管理考核办法

3.3 淄博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成效

3.3.1 促进市场竞争更加充分

3.3.2 让群众享受到更为专业的服务

3.3. 有效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第 4 章 淄博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社会组织被认可程度低,公信力不足

4.1.2 政府人员购买意识薄弱

4.1.3 程序不规范,标准不统一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社会组织力量欠缺,规范化程度低

4.2.2 政府部门权责不清,改革动力不足

4.2.3 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

4.2.4 评价和监督体系不健全

第 5 章 国内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经验借鉴

5.1 国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

5.1.1 英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

5.1.2 美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

5.2 国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

5.2.1 上海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

5.2.2 广东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

5.3 对国内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经验总结

5.3.1 重视制度建设

5.3.2 严格的购买流程和完备的评估、监管体系

5.3.3 注重培育社会组织,资金来源多元化

第 6 章 淄博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6.1 培育壮大社会组织

6.1.1 加大财力物力支持

6.1.2 提高社会组织的人员素质

6.1.3 扩大社会组织影响力

6.2 畅通信息互通机制

6.2.1 强化政策执行过程的反馈机制

6.2.2 建立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交流平台

6.2.3 积极吸纳公众的意见建议

6.3 政府转变购买公共服务观念

6.3.1 加强自身理论学习

6.3.2 学习先进地区经验

6.3.3 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

6.4 制定合理完善的配套制度

6.4.1 充实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相关规章制度

6.4.2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6.5 建立健全监督评价体系

6.5.1 加强内部监督评价体系

6.5.2 完善外部监督评价体系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 谢

中文摘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改革,通过在服务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在政府私有化程度较高的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提供社会福利的方式之一,从而弥补政府失灵和政府干预的缺陷。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并逐步让越来越多地发达国家用来进行政府管理。政府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以此达到削减经费、减少成本、提高行政能力的目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属于新公共管理运动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精神。

我国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研究并没有向西方发达国家那样较早的开始。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经历了向西方社会管理制度模仿学习,到适应自身社会发展并逐渐完善和创新的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众需求出现了更为多元化的趋势。目前我国基层政府越来越多的采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进行社会公共管理,一方面可以促进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但因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我国起步较晚,各项制度建设和市场培训还不够完善,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篇3

Abstract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huge,So there is no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without。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management of economic rationality,Will be outlin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mmunity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Develop trends

中图分类号:B84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环境管理实践发展的迫切性

目前,环境管理缺乏理论上的指导。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作为学科的环境管理的理论研究脱离中国的环境保护实践。具有超前性和滞后性两大特点:学习国外经验,盲目照搬;理论研究在许多方面落后于环境管理的实践,无法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及时的、准确的理论指导。

2 环境管理学的特点

环境管理学是研究环境管理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研究寻求的是正确处理自然生态规律与社会经济规律对立统一的关系的理论和方法,以便为环境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环境管理学的形成是长期以来人类探索环境保护,解决环境问题的结果,是人类了解自身运动与环境变化之间协调的规律性,以及如何调控自身的行为,来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结果。

3 环境管理学的发展动态

环境管理学作为一门刚刚产生的新学科,还很不成熟,这主要表现在:基本的概念还不完善,基本理论还需要发展,基本的方法还很不完备。

所以今后环境管理学的发展方向主要应该为:

第一,应该对环境管理学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地研究,进一步完善;

第二,在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研究、完善环境管理的方法学。

4环境管理重点理论

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

 管理科学的主要理论

 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

 共赢原理、界面活动控制理论和冲突协同原理

5 我国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在我国非常的严重,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亦有经济、人文社会等因素,而且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又使其具有特殊性。

(一)经济因素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

(二)人文社会因素

“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一直就与‘人类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前期的生态学更多地显示了自然属性的话,那么现代的生态学,则更强烈地显示了它的社会属性这一面。”① 环境问题最明显的是人文社会的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从现行的角度看,这方面的因素影响更为巨大。

6目前环境管理的局限性

传统的管理机制设想是“政府——工厂型管理”,政府作为管理者通过详细数据的分析确定理想的污染指数,通过强制和控制的手段规定工厂不能超过已定的污染限度,向工厂征收排污费用,预定污染排放指数。“政府——工厂型”的定点管理对于点源污染比较有效,特别适用于对污染大户进行监控,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中,得到普遍的实践。但“政府——工厂这种点线式管理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信息问题

政府的环境部门获得的环境信息是不完全的,政府和工厂的污染物排放信息是非常不对称的。薄弱的监控系统环节难以评判企业污染排放的真实情况,企业会通过偷排、多口排放等方法规避管理部门的监管,管理部门获取的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往往是企业自报数据。很多企业在环境部门要求下建成污染治理设备,而污染治理设备的真实使用情况也往往难以测量和监管。

(二)官僚体制问题

政府环境管理依靠科层制的管理机构和职责明晰、功能分割的部门管理,不同管理部门之间职责重叠、脱节或矛盾,导致管理资源浪费,环境资源错置,或因管理漏洞而污染环境现象蔓延。各个部门官僚体系的另一个普遍性的弱点是各个部门之间的扯皮造成工作低效率和激励不足。环境的多头管理造成环境资源非优化配置。

(三)技术能力问题

对降低污染的成本收益核算往往需要很复杂的技术经济学知识,政府机构往往对这方面知识缺乏足够了解。另外环境主管部门往往没有能力评估具体项目带来经济收益,政府部门对经济项目的环境评估和具体项目的成本收益核算往往缺乏足够的能力,是经济项目申请中如何确定短缺资源分配的顺序存在相当大的分歧,这种分歧往往以环保部门和经济发展部门的矛盾表现出来。

(四)政策扶持问题

因为环境部门和经济发展其他战略部门在目标取向上往往存在相当大的冲突,使重大环境措施的实施往往遇到其他部门的抵触。条块利益的冲突往往会导致环境利益的损失。例如,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足够的电力供应,而电厂的新建或规模扩大会直接带来二氧化硫的增加,与环境部门总量控制的目标产生尖锐的矛盾。环抱部门工作的难题是,在新发展项目的不断上马和总量控制目标的矛盾上,环保部门有时必须从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因为产值的增长对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仍是第一位的指标。另一方面的例子是社会稳定目标的重要和污染企业难以关门,污染企业只要还“冒烟”,意味着仍能创造产值,仍能解决就业问题,采用严格的环保政策可能会使该企业破产或倒闭,因此产生诸如下岗、保障等社会问题,两害相权择其轻,最后往往采取的是隐藏矛盾、继续生产的折中办法。

(五)人力资源问题

政府环境监控和管理往往因为人力资源的短缺,其管理范围比较有限,只能对若干重要企业进行经常性管理,不能包括大量分散小企业的污染状况。政府由于人力方面的因素只能局限在对一些重要企业的监管上,对各个基层的小企业仍不能有效实行充分的管理,环保部门由于管理能力的有限难以对其采取有效的信息监控和执法管理,这就使这些企业的污染状况处于无法统计、无法管理的状态。

可见,传统的依靠政府进行环境管理的体制在现实中存在相当的条件约束。政府作为环境的唯一监督者和管理者,本身存在比较大的局限,信息问题、官僚体制问题、技术能力问题、政策扶持问题、人力资源问题的实质使政府环境管理模式往往伴随着高运行成本和效率损失。

7环境管理机制改进

传统环境管理体制重视政府作为管理者的作用,但没有考虑到企业和政府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监督成本过高,同时官僚体制具有典型的管理效率低下和管理成本过高的弱点。因此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应该改变原有的“政府——企业”点线结合的模式,要积极探索结合社会力量共同推动环境管理的新路子,建立环境保护的社区管理机制。社区环境保护机制应当成为政府职能部门环境管理的必要补充。

单靠政府是无力担当起全部的环境责任,环境保护作为社会事业,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承担责任。强化基层社区机制能够对环境保护产生深远影响,社区居民自我组织起来,开展社区公共环境的义务劳动,对居民宣传环保知识,社区还可以代表居民增强与污染企业和政府交涉的实际力量,以维护社区成员的环境权益。

第二,社区提供了贴近现实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地社区最能了解人们所处的环境,因而最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自然资源,提出保证自然资源风险最小化利用的各种规章制度,更能够针对社区内部资源滥用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提出解决方案。

第三,社区环境治理体现了对分散污染治理的规模效益。对于一些小型企业,因为其数量比较多,污染源比较分散,如果进行分别处理则效率低下,治理成本也比较高。社区集中治理减少单位治理成本。

第四,与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的政府官僚体制对比,社区对成员责任关系超过了政府机构对管理对象的关切程度,因为社区的环境状况与所有社区成员的利益和生活质量更加息息相关。社区管理比起大型的官僚体系,社区管理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第五,环境保护的社区管理机制综合调动所有社会资源投入环保治理,社区内的各个单位,所有个人共同构建了环保建设的整体网络,也使每个社区成员和社区单位处于该网络的密切监督之下。社区具有行为方式内部趋同的特性,环保意识如果成为社区公德,那么社区成员破坏环境的行为就会受到社区成员的共同鄙弃,因此环保规则在社区层面也比较容易被认同和成为共同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篇4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社会需求更是对临床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基层医院和社区医院保健机制的建立,需要更多的基本知识全面的全科医师,然而在现行的临床医学课程体系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阻碍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求知欲望、兴趣爱好等。

1高职高专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问题

传统临床医学课程内容陈旧、理论过深,片面注重完整的知识传授,淡化了岗位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偏重学科的系统性,忽略了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加上课程的开发很少有基层医疗机构的共同参与,这就造成培养人才的目标与基层医疗一线对卫生人才实际需求相脱节。

1.2教学方法问题

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为先基础、后临床,以课堂教学为主,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时间。这种传统的为了教而教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使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学生只擅长理论考试,缺乏临床分析能力[1]。

1.3师资力量问题

高职高专教师大多数属于理论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极少,缺乏临床实践教学经验,在教学时,仍然沿袭注入式教学,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讲授,忽视了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

1.4学生学习问题

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不好,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欠佳,加之在基本技能训练方面不够,临床见习次数少,导致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严重不足,从而产生了学生初到临床后,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处理临物的能力明显不足,不能顺利实施临床救治和为患者很好地服务。

1.5实践教学问题

实践教学方法单一,由于实验室设备有限,影响了实验课的开出率,教师只能纸上谈兵。比如外科、妇产科的各种术式,学生因为从来没有见过,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1.6教学评价问题

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不能真正评价一个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反而会引导学生死记硬背,走入应试教育的误区。

2解决对策

2.1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依据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实际特点,以医疗卫生行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根据岗位需求设计课程体系:以基层社区单位岗位需求为基础;紧紧围绕:面向基层培养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疾病的诊疗、预防、保健、康复、计生,可持续发展的医学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通过对社区、民营、乡镇医疗岗位能力的分析,将岗位能力分为“公共学习领域”“专业能力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三个模块。采取“教师与医师合一、教室与医院合一、教学项目与工作过程合一、学习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合一”的教改方法。培养学生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生5种核心能力。同时结合基层社会服务需求及学生个性化需求,由此逐渐开发课程,构建环境三融合、能力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制定临床专业教师培养规划,要求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临床医院进修培训,顶岗工作,以提高他们的临床工作能力和经验,掌握临床前沿技术和理论,为下一步培养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通过引进和聘请临床各学科专家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了解本专业及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在教学中能紧密联系实践,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去,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此外,兼职教师熟悉行业的资格标准,有利于学生尽早取得执业资格证书。

2.3改进教学方法

2.3.1病案教学法

以典型病例为先导,让学生进入看病、治病的情景,设定问题,小组讨论,教师再将答案进行综合和总结,将启发式、研究式、互动式等方法应用于课堂,为学生营造一个情景教学环境,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

2.3.2运用多媒体技术

对静态知识动态加工、动态知识分层分析,并在分析、比较中,与设疑引导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渗透科学素质的教育,把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创新型教学模式。见习实行床旁病例讨论,让学生按知识点自主探究学习,做出诊断和治疗计划,使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

2.3.3积极开展技能训练

通过整合现有实验室资源将外科与妇科、内科与儿科结成实验单元组,对存共性的问题共同开展实验,打破传统独立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梳理学科间的交叉点。如:我们外科实验室开展的“气管插管术”“静脉切开术”,可以与妇科实验室同时开展“输卵管结扎术”(雌性)、“输精管结扎术”(雄性),每个小组4~6人,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既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节省实验经费,又达到了一次实验多技能训练。

2.3.4布置临床课大型作业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布置了学科大型作业,要求同学以本学科重点为主脉,以一章节教学为内容,采用多种形式(图片、幻灯片、视频)展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诠释,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2.4完善实践教学场所

2.4.1建立临床技能实验室

包括基本技能实训室、模拟急救室、重症监护室(ICU)、SP模拟诊室(OSCE考核室)、PBL讨论室、心肺腹听触诊训练室、标准化手术室、无菌流程、消毒洗手室、模拟产房、多功能训练室等,实训中心能够加强“三基”练习(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坚持“三严”要求(即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强化“四化”治理(即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现代化),定期分析、总结,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断提高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操作水平;更好地为白城地区乃至周边区域发展服务。

2.4.2开设模拟病房

购进临床技能仿真实验训练软件,每个单元均包括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实验室检查四个方面。虚拟单元互相独立、互不干扰,可以模拟看病的环境,完成病史的采集、体征记录、心电图阅读,开具化验单及结果回报,并就此完成病历的书写、做出初步诊断。还可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能经常行训练各种诊疗方法,如心肺复苏术、各种穿刺术、助产术等,这种真实感的实验室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显著提高临床医学实验教学效果。临床仿真实验室不仅能满足本专业学生实验教学的需要,还可以面向全校开放,进行课外各相关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及大学生科协、社团等各项科学创新活动;还可以面向各医疗机构开放,承担全国职业医师、职业助理医师技能培训考核、全科医生技能培训考核的任务,集教学、培训、资格考试功能于一体,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2.4.3建立社区门诊

对符合条件的“双师型”教师进行转岗培训,主要在社区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发挥好全科医生的作用,有利于充分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医疗卫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社区门诊在服务社区的同时,又能满足学生课间见习需要。

2.5改革考试内容及方式

2.5.1建立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考试、考核方法

新课程体系以岗位需求为考试、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医疗卫生单位岗位需求的知识和能力。评价体系由若干模块组成,例如,我校制定临床技能过站考核制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进入医院实习前,要通6站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到医院实习;实习结束回校后,要进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毕业。在技能考核上,结合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技能考核的要求,确定临床医学专业技能考核内容。在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上,新课程体系改变传统的笔试等考核方法,采取笔试与口试、理论考试与操作考核、答辩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基础课程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专业课程重点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口试、操作、答辩和现场测试等形式进行考核。

2.5.2毕业考试方法改革

考试采用OSCE:第一步:收集资料,即问诊和体格检查,包括问诊技巧、职业态度、医患交流技能;第二步:病案分析,即诊断技能,提出治疗方案;第三步: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站。第四步:内外科、妇产科操作技能;第五步:模拟急救。

3职业素质教育

3.1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计划

采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提升、医学人文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四个方面进行,结合校园环境建设、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培养大量基础扎实、素质优良的医学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篇5

Key words: enterpris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mmunity building

作者简介:

1雷鸣,(1987-)男,河南泌阳人,中南大学2009级社会学硕士,研究方向:城乡社会学

2张桂蓉,(1967-)女,湖南长沙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社区社会学,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

引言

社区建设,也称为社区发展,现在已成为现代国际思潮,也是我国社会的热门话题。中国社区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城市社区服务工作普遍兴起与发展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而提出的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1]提出这个概念的目的,旨在以社区发展为切入点,全方位加强社区建设,为和谐社会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进入90年代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原来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包揽的社会职能开始分化并逐渐回归于社会和社区,社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价值、功能等日益凸显,社区建设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会。目前,社会各界关于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现在努力重点是如何更卓有成效的开展社区建设。经验显示,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各种力量的参与。政府、居委会、驻社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各种力量通力合作,在国内已形成了比较典型的社区建设模式。这些典型的模式无一不是各种力量协同努力的结晶。在这些模式中,显而易见的是企业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及责任未能得到明确体现,因此,文章的关切是:对于企业作为一个在现在社会生活中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应该履行的责任进行理论分析,探讨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的优势,进而更好地明确企业对社区建设的责任,探索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的有效模式。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在文章语境中,社会责任的定义是:如果企业在承担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的前提下,还承担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就认为企业是有社会责任的。[2]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改革前的企业办社会并不是对等的。企业办社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的产物,企业不是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经营单位,而且无视经营绩效,企业本身应具有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等权利被政府取代导致以政代企;而政府的公共管理及服务职能却由企业遵照行政指令包揽下来;企业参与社区建设、支持社区发展,是在解脱社会事务的沉重负担以后,充分利用良好的社会和社区环境发展企业,积极参加必要的社区建设、管理工作,共建文明社区,为社区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这是企业与社区的一种新型关系。企业承担社区建设责任的方式或途径,主要以构建优良的社会公共关系、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建设的方式或途径进行。

二、我国当下社区建设主体的边缘化

社区是一定区域内的具有一些共同文化价值观念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我国目前的社区建设大多以法定社区为操作单位。在当前语境中,实际确定社区实体所首选的标准是地域界限明显,至于成员归属感的强弱则是次要的。具体而言,社区在农村指的是行政村或自然村;在城市指的是街道办事处辖区或居委会辖区以及一些城市新划分的社区委员会辖区。[3]社区建设的实质是社区资源和社区力量的整合过程,即使社区中所有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合力来共同建设社区。[4]社区建设要立足社区发展实际,因地制宜的建设和谐社区。

社区建设主体有政府、驻区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社区居民以及社区的居委会等。当前我国社区建设的一大困境是社区建设主体的边缘化: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越位与缺位;居委会自身职责模糊不明;驻区企事业单位的缺位;社区组织的发展受到重重限制;社区居民漠视社区建设。

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应当是指导、引导作用。目前社区建设中政府意志不可小觑,有时甚至越俎代庖,把本应该由社区组织承担的职责包揽于己身,没有放权给社区组织和基层居委会。另外,政府囿于计划体制下的观念,有时会限制社区组织的发展。社区建设资金等社区建设亟需的资源,由于基层政府财政捉襟见肘,往往是力不从心,难以到位。

居委会是我国城市基层的自治组织。但是居委会在产生之初就是作为国家权力在基层的延伸即政府的“腿”、“脚”等形象出现的。而且社区建设所需各种资源,如人力、财力、物力等,居委会并不具备。同时,居委会的自治性质现在并未完全显现,居委会的各种工作对“上”负责的意味远甚于对“下”负责。这样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就不成为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重点,而完全是为了完成上级交付的行政任务。居委会角色的混淆势必导致社区建设步履维艰。

在改革开放之前,驻区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基本上算是“一家人”,企业办社会成为一种社区建设的基本模式,其时不存在驻区单位对社区建设的不在场。因为当时社区建设的所需资金等一些重要资源,社区的一个重要的来源渠道就是驻区单位提供的资金。但是自从改革开放后,驻区单位纷纷改制,国家为国企减负,提倡企业剥离社会职能,在市场竞争中“轻装上阵”。同时国家又开始注重社区建设,但是凸显的问题是社区建设的各种资源从何处来?现在企事业单位的当务之急是分清以前的单位办社会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区别,企业要在新形势下参与社区建设,发挥企业的独特优势,以崭新的方式和形式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社区组织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主体,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被广大社区建设成功的国家所证明,其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但是由于政府观念尚未完全转变及对于培育社区组织没有经验等方面的原因,至此,我国社区组织发育缓慢,社区组织效能低下。社区组织的不健全,以及社区组织不能解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导致社区组织对于社区居民缺乏吸引力,这样就产生恶性循环。社区组织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主体未能发挥明显作用,社区建设举步维艰也就在所难免了。

社区居民原先一直处于单位制之中,单位包揽了居民的绝大多数生活所需,导致居民只知单位,不知社区。当单位制趋于解体,社区建设大力发展之时,社区居民并未完全转变过来,保持着对社区建设漠视的惯性。目前,各社区的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并不高,大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是退休的、下岗的等群体,作为居民中社区建设主体的青壮年群体大多依托在工作场所,而完全不理睬所住社区的建设及发展。社区建设的最主要的主体、社区建设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却完全漠视社区建设,由此可见社区建设的境况。

政府的力不从心、居委会的角色模糊、驻区单位的责任不明、社区组织的发育不良、居民的漠不关心等这些社区建设主体的集体边缘化,导致国家大力倡导并给予稳定基层社会厚望之责的社区建设未能如约而至,现在社区建设的困境迫切需要社区建设的各主体协作起来,各自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与完成自己的职责。

三、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理论分析

从前面的社区建设主体的边缘化可以看出社区建设存在的些许困境。我们的关切是:企业参与社区建设有何优势?在社区建设中,企业何为?

(一)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的理由及优势

企业的作用包括: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我国目前逐步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由于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作用重大,因此,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拥有和积累了许多资源,如人才、资金、先进管理方法等,这些资源皆可用于社区建设。

1.满足公众期望

从国际范围来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对企业的期待越来越多,现在有很多人支持企业追求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目标。或许“社会”这个概念对一些企业来说显得飘渺,不如社区来得实在且可行。因此,企业参与社区建设也是社区居民对企业的期待。

2.增加长期利润

大多数研究业已表明企业的社会责任行动不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利润。相反,有社会责任的企业能可靠地获取较多的长期利润,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所带来的良好的社区关系和企业形象。

3.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与社区建设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所在社区的状况,这种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4.拥有资源

当前企业与社区相比,企业无疑拥有社区难以匹敌的财力资源、技术人员和管理才能等,企业从社会获得了集中资源,企业也因此理当承担社区建设的责任。[2]

(二)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

公众期待、企业自身利益考虑以及企业确实拥有较多资源等优势使得企业在社区建设中必须有所行动、有所作为。

社区生活本质是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社区治理是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合作治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社区治理主体是包括政府组织、社区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企业、居民等的平等参与者;治理客体是社区公共事务;治理规则是社区成员认同的社区规范;治理过程表现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互动行为的实体活动。社区治理主体的特征:多元性;平等性,强调各参与者是平等的,不存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明确界限。[5]

企业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单位,社区建设是一个包括企业在内的各主体之间合作互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嵌入性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的发展和社区建设的状况是相互嵌入的。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政策扶持、公众支持、形象塑造、文化建设等无疑受到社区建设的影响;社区建设是各主体协调互动合作的过程,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建设主体,其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带来的不只是资金等物质资源,还包括企业的文化、现代经营理念等重要的无形资源。尤其是企业和社区建设在文化的相互渗透、嵌入方面,甚至可以说企业文化和社区优秀文化是相互型塑的。

四、结语

虽然目前关于社区建设的概念尚无一个包括政府官员、学者、社区居民各方共同认可的定义,但是社区建设的实践却已风生水起。社区建设不只是某一个主体自己的事情,也不是某一主体可以单凭一己之力搞好社区建设。在社区建设场景中,企业在场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中证明是可行的、有效的。我国企业与社会责任的关系经历了企业完全办社会-企业剥离社会职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三个阶段,而当前在改革企业社会责任过程中,未免矫枉过正,导致大多企业没有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更不能理解企业在社区建设过程中自己的担当。企业参与社区建设初露端倪,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企业自身的成熟,企业将会更自主的、积极的、全方位的、多渠道的参与社区建设。

参考文献:

[1] 周文建、宁丰.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2]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6

二、工作目标

以提升城乡居民法律素质、促进法治??导全镇居民自觉加强法律知识学习,着力提高全镇居民的法律素质和全社会的法治水平。2013年,全镇社区(村、居)全部建立法制学校,全镇至少建1所居民法制示范学校。2014年全镇所有村全部建立法制学校。

三、工作内容

(一)办校主体。基层党政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是基层法制学校的办校主体,有关部门、政法单位及法律服务机构提供支持和服务。每所法制学校设校委会,配备1名校长(一般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或主任兼任),配备2名副校长(其中一名为政法干警),作为法制学校日常运行的工作力量,负责组织协调、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实施等工作。法制学校聘请党政干部、政法干警、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学校兼职教师。

(二)办学内容。通过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遵纪守法意识,做到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是组织广大群众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本理论,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知识。二是组织广大群众认真学习《宪法》和与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土地法》、《规划法》、《劳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三是组织开展维护社会稳定教育,组织学习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合理表达诉求。四是抓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的普及。五是加强基层民主法制教育。六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纪条规,增强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三)办学模式。坚持公益性、社会化、开放式、可持续发展原则,针对培训对象工作、生活实际需求及认知水平,定期组织社区(村)内所有市民(村民)分批进行法制培训,通过条文解读、案例点评、法理分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四)办校场所。主要依托社区(村)办公场所或小区物业管理办公室、会议室等现有阵地开办法制学校。法制学校办学地点应相对固定,方便群众。所有法制学校悬挂“XX村(社区)村民(居民)法制学校”永久性牌子,办学制度上墙。

(五)办校经费。法制学校办校经费主要从各村(居)、社区办公运转经费中解决,鼓励社会力量提供支持,每年不少于2000元。法制学校所需经费主要用于学校日常开支和教师必要补贴。

(六)办校标准。坚持“七有”作为基层法制学校的合格标准:一是有管理机构(设有校委会);二是教学计划;三是有固定的教学场地(教学设施齐全,能保证50名以上学员同时上课使用。教学环境要整洁、规范、非危房);四是有较为稳定的师资队伍;五是有教学对象并能坚持正常上课;六是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七是有教学管理档案(教师教案、授课档案等)。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基层法制学校是我县法制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落实。各村(居)、社区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投入必要工作经费,按要求完成法制学校建立和日常管理工作。

篇7

外部性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生产的成本和收益超出了企业自身的边界而向外部“溢出”。外部性既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我们这里所要解决的企业外部性问题正是外部性的负面效应。

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观点认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是做好它的本分,即为股东创造利润。这种观点的基本逻辑是,如果社会中每个个体—包括企业—都能追求自己的最大目标,那么,“看不见的手”就会调节社会走向社会福社的最大化。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这样写道:“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生产能得到最达的价值,一般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安乐,仅是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按照这种观点,个人利益最终会与社会利益一致,那么社会责任也就不再是个问题了。在这种经济思想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整个19世纪人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观是持消极态度的,许多企业不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是极尽所能地对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供应商和员工等进行盘剥,无所顾忌地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一逞征服的,以获得巨额的经济利润。进人20世纪以后,工业的大力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这时候社会才意识到企业外部性问题的严重性,企业必须对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A·庇古已经注意到了外部性问题,但真正引起全社会和企业界重视还是最近的事情。90年代后,一些品行优良的企业一时间成了社会学习的楷模,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活动优劣的指标也从早期单纯经济指标发展为综合性的“企业社会绩效指标”,市场规范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约束力逐渐形成。即使如此,还是出现了诸如“安然”之类事件,说明解决外部性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长期性的问题。

在我国,市场经济浪潮极大地发展了经济,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但其中鱼目混珠,企业界不断出现由于社会责任沦丧而产生企业负的外部效应问题:矿难、毒大米、毒面粉、毒粉丝、劣质奶粉、霉质月饼、回炉牛奶、特氟龙、苏丹红、石蜡油、三废污染、偷税漏税、拖欠工资、“欣弗”事件等等,三鹿以及整个奶制品行业的“三聚氰胺”问题才过去不久,又来了狡苗事件”,接二连三,屡屡发生,不胜枚举,触目惊创这也在一遍又一遍地拷问企业家的良心!

面对这种现象,许多学者提出要让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内部化,实现的途径是:一方面加强企业本身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决定于外在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别对政府的作用给予极大的期望。笔者认为,这种思路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但是根据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的辨证关系,应该从企业本身着手,用合理的制度约束和激励企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公司治理结构基本理论

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不同的专家学者在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角度给其不同的定义,目前较为权威的定义是1999年5月DECD理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指出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工商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并且清楚地说明了决策公司事务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同时,它还提供了一种结构,使之用以设置公司目标,也提供了达到这些目标和监控运营的手段。”

公司治理理论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在古典企业理论中,企业是一个完美运作的“黑匣子”,因而公司治理问题并不重要。随着现代企业理论的诞生,委托问题和交易成本理论为公司治理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是以股东利益为核心的,即使在现代,几乎全世界的《公司法》中都认为,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永远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包括经营权、选举权、被选举权、监督权、任免权以及剩余索取权等。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企业普遍遇到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如企业伦理问题,员工纠纷问题,企业环境管理问题等,从而催生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迅速成长(Clackson,1995)。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除股东外,来自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制衡应该对公司经营者正在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由于债权人要承担本息到期无法收回或不能全部收回的风险,债权人和股东一样,拥有监督权,并在非常情况下拥有控制权,如在破产清算时:从人力资产所有者的意义上说,员工是公司的主人之一,应享有一定的管理权,如提供合理化建议,自主管理,共同决策等等;为了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利和利益不受侵害,消费者应拥有对公司的监督权;一般说来,交易规模越大,交易合同期限越长,供应商资产专用性程度越高,供应商就越是与公司休戚相关,供应商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应当享有对公司营运的监督权;公司的经营对公司所在社区的居民亦有重大影响,如公司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人,公司的生产经营直接影响当地的环境,对居民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公司的扩张亦会对社区居民带来影响。所以,社区居民为维护自身利益,应享有监督公司活动的权利。严格说来,政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从经济方面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运用经济、法律等政策和手段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并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调解不同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劳动者之间以及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之所以把政府看作公司的利益相关者,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因为:第一,政府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就业,而公司是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部门,公司景气与否直接关系到“产业后备军”的多寡,从而关系到社会和政局的稳定。第二,维持政府这架机器运转的主要“燃料和动力”是税收,而来自公司的各项税是政府税收收人的主要源泉之一,公司经营不善或偷税漏税都会减少政府的收人流,从而使政府的运转失灵。第三,政府庞大的购买清单和公共工程开支计划也需要公司来满足或实现,如何保证质量并按期交货是政府所关心的。如果公司出了“大麻烦”,势必影响政府的“政绩”。基于以上考虑,政府也应有权对公司实施监督。

显然,相对与传统的企业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制衡理论明显地更关注了企业对非股东利益群体的社会责任。同时,有学者从企业是社会的企业的角度看,认为企业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只是一种改良的思想,认为企业不仅仅是为股东实现利润创造的经济实体,而是为社会实现价值创造的经济实体,企业的投资元素包括:包括股东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内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三种。相应的企业要为经济关系、社会关系、自然关系负责,而不仅仅是为资本关系负责。

现实中是资本关系在控制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并由此理所当然的更关注资本的利益,而忽视或只在不损害资本利益的前提下注意公众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更多的是其他利益关系为资本利益的长期目标服务,甚至很多企业发生完全不顾其他利益关系的短视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本身的发展和社会都要求企业必须重视对社会的责任,关注对社会的外部性问题,否则将被社会遗弃淘汰。

篇8

今年“119” 全国消防日宣传活动期间,我区要重点开展好以下活动:

1、召开由财政、城建、安监、农业、劳动和社会保障、文广、教育、民政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参加的消防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消防志愿者在行动”主题,组织开展招募消防志愿者行动;

2、消防重点单位要开展一次灭火逃生演练,观看一次消防宣传电教片,办一期消防宣传栏,悬挂一条消防宣传横幅,本单位员工的消防安全素质有一次新的提高等“五个一”活动;

3、各乡镇办事处牵头,组织辖区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和社区、村组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宣传消防知识;

4、区消防大队每天向社会开放一次;11月9日上午,与市消防支队共同举行消防特勤器材展示和综合灭火实战演练活动;参加“消防宣传周”和“消防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大会;组织消防志愿者在公共场所开展大型消防宣传咨询和消防志愿行动。邀请区直各单位领导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城区部分中小学师生参观消防队伍建设,体验消防官兵生活,观摩学习防火灭火基本知识和火场逃生基本常识,观看消防业务汇报表演。

篇9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建立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首先源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的正确理解和准确定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学生获得较为系统、全面、完整的科学理论和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将基本理论知识与“大学生个性发展规律以实践活动的形式整合起来, 实现学术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显性实践教育与隐性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它以社会为场所,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它要求大学生参与实际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周围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性、综合性问题和现象或事件的积极探索与参与, 主动获取直接经验,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身信念与修养。 它“把实践教学与社会 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平台”的封闭式教学实践状况, 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以社会为平台”的开放式实践教学过程。

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只表现为实践性, 而是强调实践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并重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理论为基础和理论载体的, 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除具有本身固有的实践性特点外,还具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所强调的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学习并重的学习方式, 主要是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并综合运用知识, 内化有关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 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类课程要求学生用所学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课程的重点并不仅仅在于解决问题,而是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善于总结和思考,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高校只有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才能制定科学的课程规划和进行完善的课程建设,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真正受益。

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1.提高认识,建立常规的管理制度和协调组织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其课堂理论教学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的组织和实施涉及多个部门和教学单位,需要多方协调和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比如,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等课程,教学对象包括大学一二年级的所有本专科学生,人数众多;它的教学任务一般由各高校专门的“两课”教学单位承担,而学生则分别由不同的院系进行管理。由一个教学单位与全校所有的平行的教学管理单位进行协调组织,其难度可想而知,无论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上都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因此,为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并有序进行,学校应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两课”教学单位和各院系以及团委、学生处、宣传部、教务处、财务处、科研处等相关负责人组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制定严格的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与管理细则,将工作任务下达给学校相关部门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要求上述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责,每学期高效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并将其工作绩效作为年度考核的指标之一,使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制度上得到保障。

2.设立专项活动基金,保证实践教学的经费开支

长期以来,众多高校并没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常规的教学体系中,每年仅有的开展得几项较有声色的活动也与大多数学生无关,参加者多为学生骨干,而且多利用寒暑两个假期突击搞,学生遇到问题得不到教师的现场指导或及时沟通,课题或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上不能进一步展开,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指导思想得不到很好地贯彻执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很普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经费。没有经费,授课教师徒有好的教学计划和活动规划,难以组织调动人数众多的学生积极参加;没有经费保障,各院系也就觉得属于公共课的这些实践活动可有可无,在人员和时间协调配合上就不那么重视,多数实践教学计划就这样被搁浅;没有经费,学生参观访问、实地调研、宣传报道、成果交流和展示、成果汇编和出版、优秀调研成果的奖励等都没有办法很好的实现,学生完成各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就大打折扣。

因此,高校必须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基金,保证实践教学的各项经费开支,做到专款专用。

3.设立实践教学基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选择好适当的实践主题和实践场所。否则,非但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甚至会趋向相反。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到的都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方向的基本问题,涵盖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这类问题在认识上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但在实践中可以从某一个具体方面入手,比如,一个地区、一个乡镇一个村落、一个社区、一个具体的单位或某一项具体的社会公益后动等。因此,实践教学基地是保证学生社会实践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学院应积极主动与社会各界保持良好互动,取得大家的支持和理解;同时,要从专项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适当投人,本着双向受益的原则,建立一系列相对固定的有代表性、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这样,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大学生轮流到各基地或相关单位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研与社会考察。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就新农村建设、街道社区、企业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见解,写出有价值、有收获的调查报告。这样,不但使广大学生通过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将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服务于社会现实,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也促进、检验、落实了实践教学成果,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进一步锻炼提高。

4.提高实践教学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

实践环节开展的好坏,对广大的教师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首先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改变单纯地讲好课本知识,和一切以“我”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做到在理论上讲清问题的同时,能够深入地了解社会,把社会现实问题或生活中的案例引入课堂之中,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实践教学要求任课教师不但要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还要求教师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社会现实问题具有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具备良好实践教学能力,从而在实践教学中选准题目,设计出有思想、有意义的实践方案,指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因此,高校必需加大力度提高“两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尤其要提高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实战能力”,全面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多重需求。目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能力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与时俱进,时刻把握学科新发展,深入社会,研究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另一方面,锻炼和培养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调查研究水平,加强独立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能力。要从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教师的培训、交流、进修、调研锻炼等,使他们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教学素材,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高校必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教学原则,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有效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目标。

篇10

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培养目标是根据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课程体系改革的起点和归宿,决定着课改的方向。它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集中反映社会对专业的基本要求,以及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体育院系毕业生顺利走上并胜任工作岗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能力为单位创出骄人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体育人才的培养方向设计,具体体现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河北省各地区120多家用人单位,200余名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和实习生,以及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近年来相关的教育文件及研究论文,并收集和参考了石家庄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体育学院近年来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计划和专业建设方面的有关资料。

2.2.2调查法

通过访谈法对河北省各地区120多家用人单位(包括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中心、体育产业开发公司、群众体育行政管理机构等部门)的领导或负责人进行调查,并对毕业生、实习生200余人进行问卷或访谈调查,了解当前市场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岗位工作对本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2.2.3逻辑分析法

结合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情况,对当前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推理与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

3.1.1健身俱乐部成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主要需求大户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体育产业迅速发展。健身俱乐部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急需健身指导人员,尤其是私人教练、瑜伽等各热门健身项目的授课教练,以及健身市场的开发与经营管理人员。但据调查显示,我院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并不能满足健身俱乐部的要求,主要问题如下:大多数学生技术水平很高,但理论知识相对不足,说不清楚道理,特别是针对不同人群的实际需要开具健身运动处方并进行运动营养、保健等科学指导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在市场开发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较差。

3.1.2社区体育的发展需要大量社会体育专业人才

近年来我国社区体育蓬勃发展,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据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社区建设与发展中对于体育设施、体育场馆的投入逐渐加大,由于大众体育消费观念的提高和对体育健身的强烈需求,社区建设中经营性的运动场馆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在商业体育俱乐部健身的人群占体育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特别是我国已步入老年人社会,大批的退休职工进入社区,对体育健身均有较强烈的需求。但调查显示,当前社区健身场馆的经营中专业管理人员及健身指导人员相对缺乏。

3.1.3职工体育的广泛开展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新领域

据调查显示,不少公司企业投资建造了体育场馆和组织各类员工体育活动,管理者充分认识到员工拥有健康的身体不仅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条件,而且是减少医疗费用的有效措施。此外,当代体育文化的重要魅力之一还体现在其精神文化,即弘扬人文精神,通过“更高、更快、更强”的拼搏精神培养一流的员工队伍,从而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但调查显示,目前各相关企业尚缺乏开展职工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人才和科学健身指导人才。随着企业对体育文化的重视和职工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职工体育必将成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就业的新领域。

3.2市场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3.2.1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应较好地掌握各项健身技能及其专项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运动人体科学和人文社科等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用较系统和扎实的业务知识为会员作高质量的健身指导;掌握一定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及大众体育的组织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以适应健身俱乐部及大型综合健身场馆的会藉部、市场部等相关岗位工作需要,并适应社区体育、职工体育的深入开展对本专业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3.2.2具有较高的健身指导水平和实践能力

能较好地传授健身运动技能,并能运用相关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为会员提供健康诊断与科学健身指导――体质测量与评价、运动处方制订与实施、运动营养与保健等方面的指导。为了适应健身教练岗位工作的要求,还应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如“国家级健身指导员”、“体能教练”等职业资格证书。

3.2.3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爱岗敬业,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并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言谈举止,以及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扎实的业务功底做好健身服务工作和各项管理工作。

3.3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状况分析。

以石家庄学院2008年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方案为例,石家庄学院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提高拓宽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四部分,共计43门课。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全部为必修,包括“两课”、大学英语、计算机等,占全部课时的18.2%;专业方向课程也全部为必修,包括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健美操、武术、体操、舞蹈等,占全部课时的62.7%,其中理论课程9门,课时比例为34.25%,技术课程15门,课时比例为65.75%;提高拓宽课程为选修,包括跆拳道、散打、健美运动、轮滑、体育营销、体能训练等,占全部课时的14.2%,以术科选修为主;公共选修课程可以跨院系、跨专业选择,但课时量仅占全部课时的4.9%。

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中术科课程比例偏高,纵观我国其他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技术课程比例正在日益缩小,理论课程比重加大,这是当前国内外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的新趋势[3]。由此也就不难发现毕业生为什么理论知识相对不足。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也存在较大的失调,选修课过少,对于学生拓宽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非常不利。

3.4体育人才市场需求与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错位。

3.4.1课程门类较多,但主导方向模糊,专业主干课和特色课不够突出。

3.4.2课程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相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

3.4.3知识覆盖面不够广,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相对缺乏。

3.5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构想。

根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社会需求岗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课程设置应由如下几部分构成。

3.5.1基础课

基础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人文素养和现代科学知识等基础素质为教育目标。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及人文社科类等课程。一般以公共必修课形式出现,其中人文社科类课程多为限选课。专业基础课:使学生掌握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主要包括构成体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类课程,如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及体育教育科学类等课程。一般以必修课形式出现。

3.5.2专业课

按照教育部有关专业规范设置专业主干课,授予学生本专业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以必修课形式出现。主要包括:①专业理论类:大众体育与休闲健身的理论与实践课、指导大众科学健身的理论与实践课等;②专业技能类:围绕当前市场需求量较大、大众参与度较高的健身项目开设相关的课程,如健美操、健美运动、游泳与救护、网球、羽毛球、篮球和太极拳等,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的健身技能,另一方面也为其后的专项提高奠定基础;③专项提高课:学生紧密结合岗位需求和个人特点选择1―2个技能项目加以提高,形成本人的专长。

3.5.3选修课

包括专业方向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专业方向限选课:为使学生在专业的纵向上加深或横向上拓宽而设置的专业性较强的选修课。可以设置为课程模块,也可以根据各院校优势、特色与传统而设置专业方向。如体育休闲与健身指导、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旅游、健身俱乐部私教、高尔夫运动与管理、社区体育或职工体育等方向。此外,还应随着市场变化开设新兴健身项目的选修课,如水中健身、瑜伽、壁球等课程。任意选修课:其课程特点应突出地表现为跨学科、跨专业、边缘交叉或综合课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领域和就业的适应面。

3.5.4实践课

为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应使课堂教学与技能培养和专业实习紧密结合,在教学计划的每一门课中都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课,并使相当比例的课程学习放在专业实验室和专业实践基地进行,如体质测量与评价、运动处方、器械健身、新兴健身项目介绍等课程。此外,为了更好地与就业接轨,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为学生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必要的基础,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专业教育和学习的基础上,努力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必要的基础。

4.结语

我国社会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健身需求的不断增多,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但目前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有所脱节,该院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合理设置课程,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11

一、引言

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其目标,必须围绕其组织目标来开展各种活动,一般意义上的委托关系就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的。然而,任何一个组织都应该以有利于社会的方式来实现其组织目标,从而应该承担高于其组织目标的社会义务,对社会负责任,这就产生了组织的社会责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一个组织都应该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随着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以及劳工保护等问题的日益严峻,社会责任已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组织作为社会责任承担者,在许多情形下,需要披露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这其中就包括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由于自利及有限理性,社会责任承担者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可能失真,为了治理这些信息失真,需要建立治理机制,包括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在内的社会责任审计是其中之一①。关于社会责任审计有很多的研究,然而,关于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的一些基础性问题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框架,本文拟提出这个理论框架。

二、文献综述

关于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审计有不少的研究[1-3]。与本文主题直接相关的研究文献是社会责任报告审计的基础性问题研究,国内外有不少的文献涉及这些问题。

一些实证研究文献涉及到社会责任报告审计的动机和后果。关于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动机,一些文献借鉴财务报告审计动机理论,从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的角度,检验了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动机,在验证这些理论的同时,还发现了一些影响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权变因素,当然,这些权变因素也可能是影响成本和信号传递的潜在因素[4-8]。关于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后果,一些文献发现,这种鉴证能提升使用者对社会责任信息的信任度[9],还有一些文献发现,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意见具有正向的市场反应[10-11],然而,也有文献发现,不同的鉴证水平或鉴证提供者并不会显著影响使用者对社会责任信息的信任程度[12]。

一些规范性研究文献涉及到社会责任审计的本质、目标、主体、内容等。关于社会责任审计本质,日本审计学家三泽一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一种检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审计;桑托基(J・Santockj)认为,社会审计是对产生社会影响的企业活动的某些有意义的和可确定的领域进行系统的评价和报告。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审计人员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政府和企业所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情况进行审查、分析和评价的过程[13-14];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是对公司的道德、社会和环境影响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标准化程序[15]。

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目标,一些文献认为,审计目标是提高社会责任报告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或者是监督、鉴证和评价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16-18];一些文献认为,审计的最终目标是督促企业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19]。

关于社会责任审计主体,多数文献主张各种审计主体都可以参与,不少文献强调了政府审计的重要地位,一些文献还研究了审计主体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后果[13-14,19-23]。

关于社会责任审计内容,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从责任对象分类,区分为对股东责任、对消费者责任、对员工责任、对政府责任、对一般公众责任等;二是从责任维度分类,区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自愿捐赠责任等[13-14,20-21,24-25]。

此外,还有一些文献涉及到社会责任报告审计的现状及审计程序,在审计一般程序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责任报告审计的特殊程序[26-27]。

上述文献显示,关于社会责任报告审计的大多数基础性问题都有一定的研究,然而,这些研究是“碎片化”的,并且还有一些基础性问题没有文献涉及,同时,并没有专门针对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的相关研究。本文在梳理上述文献的基础上,聚焦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对其基础性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逻辑分析,提出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基本理论框架。

三、基本理论框架

本文探究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的基础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为什么会有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审计需求?什么是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审计本质?希望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干什么――审计目标?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是对谁审计――审计客体?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的审计内容是什么――审计内容?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是谁来审计――审计主体?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如何审计――审计方法?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与审计环境是什么关系――审计环境?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形成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基本理论框架。

(一)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需求

审计需求关注为什么会有审计,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需求也不例外。外部性是客观存在的,任何组织的活动都会对利益相关者产生非契约性影响,从某种意义来说,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了委托关系,利益相关者是委托人,而组织是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人,是社会责任承担者。组织行为可能产生两类外部性,一是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y),二是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前者是组织的活动使利益相关者受益,而受益者无须付出代价,后者是组织的活动使利益相关者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组织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组织如果只是关注其组织目标,则有激励减少正外部性,而增加负外部性。但是,如果组织作为社会责任承担者,承担高于其组织目标的社会义务,则应该增加能产生外部性的活动,并且控制能产生负外部性的活动。

组织作为社会责任承担者,要向社会特别是利益相关者报告其对利益相关者的非契约性影响,也就是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这就产生了社会责任报告。那么,这种社会责任报告是否需要审计呢?本文前面的文献综述指出,一些文献基于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对社会责任报告审计动因进行了检验[4-7,10],这里再做些解释。在理论看来,组织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时,由于自利,再加上激励不相容和信息不对称,完全有可能操纵或粉饰社会责任信息,从而出现社会责任信息失真,利益相关者作为理性人当然会预期到这种失真的可能性,所以,会质疑社会责任报告的完整性和可信度[28],由此产生了社会责任信息成本。这种成本有时可能非常高,使得社会责任报告完全没有价值。为了降低社会责任信息成本,需要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鉴证,这就是社会责任信息审计,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以上是从理论视角来解释审计需求,信号传递理论也能解释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在许多情况下,组织披露其社会责任信息是向外界传递某种信号,为了增加这种信号的可信度,由审计师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审计,这种情形下的审计是社会责任信息可依赖的信号。

当然,组织降低社会责任成本的机制有多种选择,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只是其中之一;组织向外部传递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信号也有多种方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只是其中之一。在较多的选择机制或方式中,组织会基于不同机制或方式的成本效益来做出选择。所以,组织对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权变性,而不是必然性。

(二)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本质

审计本质关注什么是审计,探讨审计本质有两个维度,一是概念,二是功能,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本质也不例外。

关于审计概念,本文前面的文献综述指出,一些文献研究了社会责任审计本质[13-15]。笔者认为,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本质离不开社会责任审计本质,而社会责任审计本质离不开审计一般本质。

一般认为,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和信息两个角度独立鉴证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29]。根据这个审计本质,社会责任审计本质可以表述如下:社会责任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和信息两个角度独立鉴证社会责任履行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这里强调的是社会责任履行,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管责任。社会责任履行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包括多种类型,一般分为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行为、制度,相应的,社会责任审计也包括上述四类。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就是以其中的非财务信息作为审计主题的审计类型,其本质是在社会责任审计本质的基础上,将其内涵限定到非财务计量的社会责任信息,可以表述如下: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是以系统方法独立鉴证社会责任履行相关非财务计量信息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这里强调的是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也就是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的错误和舞弊,这种审计的主要功能是判断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是否存在失真。

审计本质的另一个维度是审计功能。一般认为,审计具有鉴证、评价和监督三大功能。笔者认为,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也可以具有上述三大功能。就鉴证功能来说,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就是要判断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是否存在失真,鉴证是这个概念中的应有之义,所以,鉴证是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的基本功能。就评价功能来说,在许多情况下,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表征责任方(也就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者或社会责任承担者,下同)的社会责任绩效,审计师完全可以将鉴证后的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与一定的标杆进行对照,以判断责任方社会责任绩效所处的水准,所以,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可以具有评价功能。监督功能强调的是处理处罚,在社会责任信息自愿披露的情形下,可能难以对责任方进行处理处罚,在社会责任信息强制披露的情形下,审计委托人可以授权审计师对操纵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的责任方进行处理处罚,从理论上来说,不排除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具有监督功能。

(三)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是希望审计干什么,也就是人们希望通过审计得到什么结果,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目标也不例外。这里的人们可能有四种,利益相关者、审计委托人、责任方、审计师。这四者统称为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关系人,上述四者中,审计委托人一般区分两种情形,一是代表利益相关者,此时,其目标与利益相关者重合;二是代表责任方,此时,其目标与责任方重合。所以,审计目标有差别的是利益相关者、责任方和审计师。

从利益相关者来说,当然希望通过责任方的外部性获得好处,这类审计关系人希望通过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来抑制责任方的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失真,进而促进责任方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19]。

就责任方来说,在不同的动机下,其审计目标有区别。在理论下,责任方希望通过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来降低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相关的成本;在信号传递理论下,责任方希望通过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来传递其“好信息”,让利益相关者对其更有信心。无论是降低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成本,还是让利益相关者对其更有信心,都希望优化责任方的生存环境,利益相关者采取更加合作的态度,有益于组织长期目标之达成。一般文献也发现,组织承担社会责任与长期绩效有正向相关性[30]。

从审计师来说,其目标当然是生产审计委托人满意的审计产品,这些产品包括鉴证产品、评价产品和处理处罚产品。鉴证产品的主要内容是判断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是否真实,通常以审计报告的形式出现;评价产品的主要内容是将表征社会责任绩效的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与一定的标杆进行对照,以判断责任方社会责任绩效的水准,通常以审计评价报告的形式出现;监督产品的主要内容是对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通常以审计决定的形式出现。当然,上述审计产品不一定单独出现,也可能与其他类型审计业务的审计产品融于一体。

(四)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客体

审计客体关注对谁审计,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客体也不例外。现有文献主要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事实上,在组织目标的追求过程中,任何组织的行为都可能产生外部性,从而都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从逻辑上来说,任何组织甚至个人都是社会责任承担者,从而都是审计客体。然而,审计是一种有实施成本的制度安排,要考虑这种制度的成本效益。通常是具有一定规模并且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组织才存在真实的有效审计需求,这些组织才能真正成为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客体。一般来说,包括以下两类组织,一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企业除了实现其目标外,还要承担社会贡献、产品安全与服务、人力资源、资源环境、社区及其他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当企业需要报告上述社会责任履行信息时,就成为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客体。二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非政府组织(NGO),这些非企业组织除了履行其公共责任,也要承担社会贡献、人力资源、资源环境、社区及其他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当这些非企业组织需要报告上述社会责任履行信息时,也就成为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客体。从深层意义来说,由于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NGO这些非企业组织履行的是公共责任,其全部职责都可以理解为社会责任,这些非企业组织的全部绩效信息都可以理解为社会责任信息。从这个意义来说,这些非企业组织是当然的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客体。

(五)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内容

审计内容关注审计什么,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内容也不例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有不同的研究视角。一种观点从责任对象的角度来研究社会责任内容,一般认为,社会责任应包括对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消费者、供应商、社区、一般公众等利益相关方所应承担的责任[30]。我国学者李正和向锐[31]将社会责任信息分为六类:环境问题类、员工问题类、社区问题类、一般社会问题类、消费者类、其他类。另一种观点从责任维度的角度来研究社会内容,美国全国会计师协会[33]在1974年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将社会责任信息分为四类:社区参与、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环境、产品与服务。Carroll[23]认为,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自愿捐赠责任。作为企业来讲,经济责任就是创造价值以回报股东;法律责任就是要奉公守法,遵章纳税;伦理责任就是企业要有良知;自愿捐赠责任也就是慈善责任,是企业最高的境界,感恩社会、感恩国家。Trotman&Bradley[33]将社会责任信息分为六类:环境、能源、人力资源、产品、社区参与、其他。

笔者认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需要同时从上述两个视角来揭示,责任对象揭示了对谁承担社会责任,而责任维度揭示了究竟承担什么责任。由于与企业相关的利益相关者较多,并且企业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可能有不同的社会责任,所以,需要针对不同的责任对象来披露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将上述责任对象和责任维度结合起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内容框架如表1所示,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以上讨论的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内容。对于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和NGO这些非企业组织来说,其责任对象和责任维度可能都不同于企业,就责任对象来说,一般可以区分为服务对象、职工、供应商、社区、一般公众、资源环境、债权人、其他等,与企业相比,责任对象中没有股东,并且将客户和消费者改为服务对象;就责任维度来说,一般可以区分为公共服务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愿捐赠责任,与企业相比,将经济责任改为公共服务责任。根据上述两个方面,也能构成类似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内容框架的非企业组织社会责任信息内容框架,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同样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六)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主体

审计主体关注谁来审计,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主体也不例外。目前,只有法国、瑞典、丹麦等少数国家对社会责任报告实行强制审计[35],大多数国家对社会责任报告实行自愿审计。由于这个原因,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主体较为复杂,政府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认证机构、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内部审计机构都在进行社会责任报告审计[5,27]。

从专业胜任能力来说,上述机构应该都没有问题。但是,审计主体的关键问题是独立性,只有能保持独立性的机构才能作为社会责任审计主体。

如果是一个大型组织的内部单位向其上级组织提交的社会责任报告,则该大型组织自己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单位当然具有独立性,可以作为内部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主体。但是,如果是该大型组织自身的社会责任报告,则该内部审计机构就失去独立性,只能由外部机构来审计。

当企业或非企业组织需要对外披露其社会责任报告时,外部机构对这些报告进行审计,这些外部机构能否保持独立性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由谁来选聘外部机构,二是外部机构本身是否对审计结论承担法律责任。由于社会责任的责任对象较为广泛,具体的责任对象与企业或非企业组织之间并无清晰的合约,所以,社会责任委托关系是多委托人,在这种情形下,社会责任关系的委托人本身并不具备委托审计师的能力,所以,社会责任关系的委托人一般不能成为审计关系的委托人。在这种情形下,一般是由需要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或非企业组织自行选聘外部机构对其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单位合二为一,从某种意义上有些管理层“自我审计”的意味,很类似于股权高度分散的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审计。如何破解这种“自我审计”的困局呢?上市公司的做法是由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来负责审计师聘请事宜,而审计委员会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这个委员会相对独立于管理层,所以,这种制度安排为审计师能保持独立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此类似,社会责任报告审计的审计师选聘也由具有独立于管理层的机构来负责,从而为审计师能保持独立性奠定一定的基础。在实践中,一些企业或非企业组织成立了社会责任委员会[36],如果这个委员会主要由外部人士组成,并且由这个机构来选聘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师,则一定程度上为审计师的独立性奠定了基础。

要保持独立性,由谁来选聘审计师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审计师能否对审计结论承担法律责任。对于社会责任审计来说,即使由独立于管理层的社会责任委员会来选聘审计师,而这个委员会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企业或非企业组织的管理层建立起来的,其本身的独立性就有缺陷。所以,不能完全指望这个委员会来保障审计师的独立性。这些需要审计师自身重视独立性。怎么才能做到呢?可行的办法是让审计师对其审计意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审计意见错误,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审计师就能较大程度上保持客观公正,抵制管理层的压力。而审计师要承担法律责任,需要对其组织形式和资本投入有一定的要求,凡是不符合这些要求的,都不能成为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师。根据这个标准,行业协会和一些科研机构可能就无法承担法律责任,从而不宜作为审计师。

(七)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方法

审计方法关注怎么审计,在审计基础理论层面,主要关注审计取证模式,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方法也不例外。

目前,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相关准则不少,国外有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的ISAE 3 000、英国社会和伦理责任研究组织(Institute for Social and Ethical Accountability)颁布的AA1 000、全球报告者的G4标准,国内有CAS3101(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1: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国内一些行业协会还颁布了鉴证准则,例如,《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验证准则》[35]。这些准则的主体内容是对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程序的规定,其中包括对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鉴证程序的规定。纵观这些鉴证准则,对于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鉴证,其体现的取证模式主要是命题论证模式,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审计取证的其他三类模式:数据流程模式、数据分析模式和专业测量模式[37]。

命题论证模式的基本逻辑是信息跟踪,从上一层级的信息跟踪到下一层级的信息,通过层层跟踪,验证最高层级信息的真实性,这种跟踪过程,类似于将大命题分解为小命题进行证明。这种层层跟踪的核心是,对于支持社会责任报告的原始信息也要跟踪其支持信息,而不只是直接相信原始信息。例如,人力资源审计中,对员工的劳动时间,可以从社会责任报告跟踪到考勤记录,进而跟踪到薪酬支付,在此基础上,可以抽样跟踪到员工个人,通过这些跟踪,就能验证员工的劳动时间。现行实务中,一些鉴证机构对社会责任报告的数据准确性的鉴证,只是将报告中的数据与企业相关原始文件进行对比,并没有对原始文件数据本身的可靠性进行鉴证,这种鉴证方法虽然可以归纳为命题论证模式,但是对相关原始文件中的数据进行跟踪,鉴证风险很大[27]。

数据流程模式的基本逻辑是,如果数据生产流程值得依赖,则这些数据本身也就值得依赖。对于有些社会责任数据,其数据本身难以验证或虽然能验证但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但是其生产流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对于这类数据首先对数据流程进行评估,如果数据流程值得依赖,就直接判断数据本身也值得依赖。例如,有些环境数据是由第三方提供的,在这种情形下,审计师评估第三方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如果评估结果是第三方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都是值得依赖,则可以推断其提供的环境数据值得依赖。

数据分析模式的基本逻辑是通过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判断数据是否值得依赖,如果预期的数据逻辑关系不存在,则认定数据疑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验证数据的可靠性。社会责任信息特别是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许多都存在数据逻辑关系,通过验证这些逻辑关系,能找出数据疑点,对于这些疑点进行进一步的跟踪,可以验证数据的可靠性。例如,通过机器生产能力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能一定程度上验证生产时间,从而验证员工作业时间;通过机器单位能耗与用电量的关系也能验证机器的开工时间,从而验证员工的作业时间。

专业测量模式的基本逻辑是现场测量以获取数据,将这种数据与责任方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判断责任方提供数据的可靠性。一些资源环境数据可以采用这种取证模式。

(八)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环境

审计环境理论关注审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的审计环境理念也不例外。一方面,审计环境通过一些路径影响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例如,审计环境会影响人们对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的认识,进而影响审计需求及审计重点,审计环境还会影响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的具体技术手段等。另一方面,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通过其审计产品的使用,也会对审计环境产生影响。毕竟人们不是为审计而审计,审计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审计产品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而人们的行为一旦因审计而发生改变,审计对其环境的影响也就发生了。

四、结论和启示

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是治理社会责任信息失真的机制之一,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其基础性问题,提出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基本理论框架。

关于审计需求,组织作为社会责任承担者,为降低其社会责任成本或向外部传递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信号,建立了多种机制,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是其中之一。

关于审计本质,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是以系统方法独立鉴证社会责任履行相关非财务计量信息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可以具有鉴证、评价和监督三大功能。

关于审计目标,利益相关者希望通过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来抑制责任方的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失真,责任方希望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传递“好信息”,审计师的目标是生产审计委托人满意的审计产品,包括鉴证产品、评价产品和处理处罚产品。

关于审计客体,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报告者都是可能的审计客体,包括具有一定的规模的企业、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和NGO。

关于审计内容,需要将社会责任对象和责任维度结合起来构建社会责任信息框架,这种框架中包括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内容,不同的责任对象、不同的责任维度,责任数据的具体内容不同。

关于审计主体,许多机构具有专业胜任能力,其中,能保持独立性的机构可以成为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主体,由于社会责任关系中缺乏可确指的责任对象来充当审计委托人,审计主体的独立性主要依赖于审计主体的选聘机制及审计主体自身对其审计意见具有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

关于审计方法,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鉴证的主流模式是命题论证模式,数据流程模式、数据分析模式和专业测量模式也有用武之地。

关于审计环境与审计的关系,一方面,审计环境通过审计需求、审计技术方法等路径影响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另一方面,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通过其审计产品的使用来改变人们的行为,进而影响审计环境。

本文的研究启示我们,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本身是一个系统,要想这种审计制度得以有效运行,必须协调考虑其相关各要素,片面关注其中的某些要素,这个审计制度的功能可能难以有效地发挥。

【参考文献】

[1] 陈宏辉,贾生华.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与发展:基于综合性社会契约的理解[J].中国工业经济,2003(12):85-92.

[2] 沈洪涛,宋献中,许洁莹.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财经科学,2010(4):102-108.

[3] 姜虹.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述评与启示[J].审计研究,2009(3):33-37.

[4] JEEHYE P,et al. Experiences of and views on third party assurance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and sustainability report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5,13(10/11):1095-1106.

[5] ROGER S,et al.Assurance on sustainability reports: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9,84(3):937-967.

[6] 沈洪涛,王立彦,万拓.社会责任报告及鉴证能否传递有效信号?――基于企业声誉理论的分析[J].审计研究,2011(4):87-93.

[7] 戴慧婷,秦信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影响因素研究[J].财会月刊,2012(9):17-21.

[8] 李正,官峰,李增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活动影响因素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3(3):102-112.

[9] HODGE K,et al. Assurance of sustainability reports: impact on report users’ confidence and perceptions of information credibility[J]. Australian Accounting Review,2009,19(3):178-194.

[10] 李正,官峰,李增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意见是否具有信息含量――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2(1):78-86.

[11] 阳秋林,毕立华,李冬生.基于事件研究法的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市场反应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3(3):70-73.

[12] 陆建桥.关于建立我国社会责任审计的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1993(12):49-52.

[13] 余玉苗.论西方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审计[J].审计与经济研究,1996(1):13-15.

[14] JOHNSON H H. Corporate social audits―this time around[J].Business Horizons,2001,44(3):29-36.

[15] 袁广达.企业环境信息审计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3):7-10.

[16] ADAMS C A,et al. Accountability, Completeness, Credibility and the Audit Expectation Gap[J].Journal of Corporate Citizenship,2004,14(6):97-115.

[17] 张庆龙,陈凌云.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理论建构与实践问题探索[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2):60-68.

[18] 周晓惠,许永池.构建我国社会责任审计的双主体联合审计模式[J].财会月刊,2011(5):65-66.

[19] 阳秋林,李冬生.建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构想[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6):11-13.

[20] 阳秋林.论我国社会责任审计[J].财会通讯,2005(2):90-92.

[21] 黄溶冰,王跃堂.和谐社会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审计治理与实现[J].华东经济管理,2008(11):20-23.

[22] 方 .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9(3):38-40.

[23] CARROLL,A.B,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79,4(4):497-505.

[24] 曹树青.特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J].前沿,2006(12):169-171.

[25] 叶陈刚,武剑锋,卢虹.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机制研究[J].财会学习,2013(9):36-41.

[26] 何丽梅,张海燕,张苗.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内容及方式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12):63-67.

[27] DWYER O B. The case of sustainability assurance: constructing a new assurance service[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11,28(4):1230-1266.

[28] 郑石桥.审计理论研究:基础理论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9] 于晓红,武文静.公司治理、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4(5):74-78.

[30] FREEMAN R E,REED D L.Stockholders and stakeholders:A new perspective on corporate governance[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83,25(3):88-106.

[31] 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07(7):3-11.

[32] NAA. Committee on accounting for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Management Accounting,1974,56(3):59-60.

[33] TROTMAN K T, BRADLEY G W. Associations between social responsibility disclos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nies[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81,6(4):355-362.

篇12

(2)具有参与和管理社区卫生保健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常见病诊疗和康复服务的技能。

(3)疾病的防治与诊疗水平。掌握与熟悉实际临床工作所必需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人类疾病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理论和技能;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的诊治技能;卫生防疫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临床医学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

二、设置全面的可行的综合课程体系模块与教学内容是搞好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

经过充分调研和广泛论证,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改革。从对我院425名临床专升本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临床专升本学生73%来自地、市级以下医院及高、中等医学院校,有不少学员已是业务骨干。因此在培养计划上要充分突出成教特色,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统一的原则,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顺应医学科学发展和生命科学发展的趋势,适应新的医学模式。根据21世纪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基本要求,突破单一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树立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完整体系和系统性观点,促进课程设置的整体化。

通过调查结果看出,专升本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有较强的要求,在专升本教育期间把人文素质教育这一课补上,同时强化培养目标观念,强化学科意识,对各科目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删减、融合,突出“专升本”的继续教育特点,使学生学到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获得新信息。我院开创并设计的该课程体系目前已得到全国数十家医学院认可,并在校内进行教学改革实验。我院已试行几届,目前已毕业学生5届,学生在临床课阶段,分为大内科学专业组、大外科学专业组,有针对性地进行临床教学,让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与本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理论、从而使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去,体现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优越性。具有课程体系模块与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如下:

(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2)主要课程:人文社会医学导论、英语、计算机应用、遗传与生殖科学、临床应用解剖学、人体机能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预防医学、临床病理生理学、临床药理学、临床诊断学、现代临床诊疗技术、大外科学、大内科学、临床科研方法学。

(3)课程设置及授课时数:总学时1548,理论1336学时,实践212学时,理论:实践=1:0.16。“专升本”临床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由21门课程分为两大模块:一为综合素质课程模块:共5门(政治理论专题讲座、人文社会医学导论、英语、计算机应用、临床科研方法学)468学时,实践45学时,理论:实践=1:0.11。二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共7门(遗传与生殖科学、临床应用解剖学、人体机能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预防医学、临床病理生理学、临床药理学)522学时,占总学时的33.7%,理论400学时,实践122学时,理论与实践比=1:0.30。

三、不断加强师资和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是搞好专业教学改革的保障

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必须建立一支适应成人教育教学特点及课程体系特点的教师队伍。具体措施如下:

(1)对于已在教学、科研、医疗工作中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教师,要加速扶植,严格训练,使之迅速成为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和学术带头人。重点资助优秀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取得教学科研成果,扶植他们出版专著等。对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担任重要任务的青年教师,对有重大贡献者,要重酬重奖。

(2)为教师创造条件,争取申请各种成人教育科研项目,鼓励从事成人教育“专升本”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与研究,并给予奖励和经费支持。资助教师所从事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发表的所有论文版面费,并给与相应奖励。

(3)课程结束后对教师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对教师提出改进意见,不能及时改进教学的建议更换教师,保持成人教育“专升本”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动态稳定,不断筛选。把在教学、科研工作实践中,真正政治思想品德优良,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培养成既能教学、科研,又对成人教育有独特见解,适应成人教育特点的一流专家、学者。

(4)建立优秀教师实绩档案,将每年测评结果、等级原始材料载入档案,并进行跟踪培养。

篇13

物业小区治理的内涵

(一)基本理论范畴

治理一词,源于英文Governance,有时也译作管治。在政治学领域,治理通常指国家治理;在经济学领域,治理通常指公司治理;在社会学领域,治理通常指社区治理。综合起来,治理的本质就是(政治、经济、社会等)权利主体委托人运用权利从事(政治、经济、社会事务等)管理,从而间接实现对权利客体的控制。

在物业管理理论研究领域,物业小区治理是指业主作为权利主体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对物业本身(主要是指共有的物业)以及物业小区相应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对物业小区的控制。这种控制主要是通过业主、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的委托、关系实现的,即是说业主选举业委会,并委托业委会聘请并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对物业小区进行物业管理。

(二)与物业小区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物业管理是依据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对物业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和整治,并向物业所有人和使用人提供综合性的有偿服务。物业小区管理是物业管理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形式。

其实,在物业形式极其简单(比如农村农房)的情况下,业主自行管理物业。这时,就没有复杂的治理结构。此时,治理和管理本身就是一回事。然而,现代物业形式非常复杂,需要专业分工,业主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自行管理物业。在这种情况下,业主就需要授权给专门的物业服务企业对其物业进行管理。于是,治理和管理就分成了既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层面:

一是区别。首先,它们的层次不同,治理处于战略、决策层次,管理则处于具体、运行层次。其次,它们的目标不同,治理是实现业主对物业小区的控制,管理则是实现物业服务企业的目标。再次,它们的职能不同,治理是通过契约关系明确权责,实现监督和控制,管理则是通过物业服务企业的权威关系运营达成公司目标。另外,它们的法律地位也不相同,治理主要是业主依法按物业产权决定,管理则是由物业服务企业经营者决定。

二是联系。首先,它们都以物业小区作为客体。管理的对象就是小区物业及其配套设施,治理所控制的对象也是物业小区本身。其次,治理是管理的重要前提,管理是治理的重要实现途径。治理通过订立契约,明确权责,确定了对物业小区进行管理的基本框架,类似于“立法”;管理则是物业服务企业沿着这个既定的权利框架,直接达成企业目标,从而也间接地达成业主对物业小区控制的目的,类似于“执法”。

物业小区治理的基本模式

(一)基本参与方

物业小区治理中涉及的最基本参与方分别是:一是业主,指物业的所有权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其它组织。二是业委会(业主委员会的简称),由业主或者业主大会会议选举产生,是业主行使共同管理权的一种特殊形式。三是物业服务企业,指为业主和非业主使用人提供物业管理和服务的经济实体。业主、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小区治理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拥有不同的权责,享有不同的地位:

一是业主是物业小区的权利主体,是物业小区治理的权利核心。业主享有对于建筑物内专有部分的住宅、经营性房屋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业主也享有共有权,包括区分所有建筑物共有部分的共有权以及建筑区划内配套建设的公共场所、场地、设施的共有权;共有道路、车位的共有权;建筑物区划内配套建设的车位、车库的法定用役权。这种共有权包括使用权、收益分配权、危险和妨害的排除请求权。以产权为基础,业主还享有共同管理权,主要是指维护共有部位和共有物理性能以及保证配套设施运行的权利。

二是业委会既是业利的人,又是物业管理权利的委托人,因此它是物业小区治理的重要枢纽。业主委员会的权力基础是业主对其物业的所有权,因此相对业主,它是人;同时,由于业委会并非专门的物业服务组织,所以它必须委托物业服务企业从事专业的物业管理和服务。

三是物业服务企业是物业权利两环节委托―关系的终点,是实现物业小区治理的关键环节。虽然物业服务企业本来是业主聘请来从事物业小区的管理,但其有独立的利益,所以可能会为自身谋利而损害业主利益。因此,能否最终实现业主利益,物业服务企业最为关键。

在整个委托―链条中,业主对物业小区的控制就转变成了对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的控制。这种控制以及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的自治基本就成了物业小区治理最重要的内容。

(二)三方最简博弈

1.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的博弈。一般而言,单个业主是无法对抗物业服务企业的。首先,单个业主掌握的信息量远远少于物业服务企业。单个业主无法准确地计算物业服务企业的成本―收益,更不能完整地知晓物业服务企业欺骗业主的方式和证据。相反,物业服务企业拥有组织优势,有一定的对业主的信息进行搜集、汇总、分析的能力。他们更清楚业主能力、人脉、偏好等等。其次,物业服务企业拥有更强大的应诉能力。相对而言,单个业主没有充分的时间应诉。同样的诉讼费用,对单个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负担轻重也不一样。再次,相比单个业主,物业服务企业有相对较强的能力、相对较多的渠道支付第三方寻租的租金。不管第三方是司法机构,还是行政监管部门,还是行业自律组织都更容易和物业服务企业结成利益联盟,而不是和业主。

单个业主对诸如滥用小区公共停车场、游泳池收费、保洁服务质量下降等等行为,可以采取对抗措施。但因为人单势寡,采取对抗而获得收益的期望一般不会很高;相反,因对抗可能招致物业服务企业或明或暗报复的预期倒是比较强烈。显然,单个业主的这一预期是公共信息,他和物业服务企业都知道。因而,物业服务企业没有必要支付较高的服务成本,收获诚实的名声(即使名声不好,单个业主也会听之任之)。因此,单个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博弈的纳什均衡一般会是{不抗争,欺骗}。

如果仅限于物业管理这一范围,这样的博弈结果直接说明了业主购买物业管理服务受到了欺骗。但是如果限于物业小区治理这一个层面,这样的博弈结果则直接说明了业主失去了对物业小区的控制。因此,物业管理的很多问题不只是管理的问题,而应该追溯到治理层面。这样的治理结构不能达到业主的要求,作为权利主体,业主是不会接受这样的治理结构。

2.加入业委会之后的三方博弈。因为业主基本没有与物业服务企业博弈的能力,所以业主会选举产生业委会。一般而言,业委会委员都有较强的履职能力,比如有较宽广的见识、较多的法律知识、较强的谈判能力。在理想情况下,两者是利益一致的,共同避免物业服务企业的欺骗行为,三方博弈的结果就发生了改变:业主积极参与选举业委会,业委会对业主保持忠诚,同时积极监督物业服务企业,而物业服务企业则对业委会保持诚实,即{积极参与,忠诚(监督),诚实}是博弈均衡(见图1)。业委会的存在改变了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博弈的不利结果。这一结果证明了业主―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治理结构的合理性,也保证了业主对物业小区的控制。基于这一治理结构,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和改正。

不同初始权利配置对物业小区治理的影响

独立的物业服务企业一般只是从事单纯的物业管理服务,并不涉及其他经营项目。这种情况的物业小区治理内容和上述的基本模式十分接近。但是,附属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物业管理公司只是其母公司的一枚棋子,它的经营侧重点完全由母公司操控,换言之它的经营是为母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服务的。在现实当中,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会依据市场情况、物业价值预判等确定是现时完全出销,还是部分出售,部分保留物业作升值投资并取得相应的出租租金流。如果母公司选择了保留部分物业,一般把产权划拨给物业服务企业。这样,物业服务企业摇身一变,也成了业主。业主群体的初始权利配置也发生了变化,业主分化为:普通业主(小区拥有物业的住户)和特殊业主(物管公司)。相应的,普通业主、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博弈将会发生变化,物业小区治理的实质内容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由于业主分为普通业主和特殊业主两类,因此业委会的选举,物业服务企业也有一定的话语权。业委会的忠诚就包括了对普通业主忠诚和对物业服务企业忠诚两个相互矛盾的方面。特别地,物业小区的章程一般没有明确是按物业套数投票,还是按物业面积投票。如果按物业面积投票,一般物业服务企业由母公司划拨的面积占有一定优势,并且很可能就是占有面积最大的业主。在这种情况下,业委会自然就倒向了物业服务企业。它与普通业主的委托―博弈,必然会选择欺骗;与物业服务企业的委托―博弈,则会选择串谋(见图2)。于是,业委会不再是普通业主可以依赖的组织,而是物业服务企业的“伪民意”工具。在这种治理结构下,物业服务企业对普通业主的欺骗得到“制度性”保障。显然,此时指望通过物业服务企业改进服务是行不通的,因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不再是管理机制,而是深层次的治理结构。

综上,物业小区治理最基本的模式是由业主、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构成的三方博弈。对业主来说最理想的博弈结果,是业主积极参与业委会,业委会选择对业主的忠诚从而监督物业服务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在监督之下选择对业委会的诚实。但是在很多情况,物业服务企业保留了其母公司留下的一定数量的物业,成了特殊业主。此时,普通业主、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博弈结果可能是:物业服务企业与业委会串谋欺骗普通业主。启示为:要解决物业管理中的种种问题,就应该优化权利的初始配置。

参考文献:

1.刘媛.业主委员会的集体行动逻辑及其善治路径[J].社会科学论坛,2008(6)

2.陈小鸣.博弈与协调―试论业主与业委会、物管处、开发商的关系[J].企业管理,2004(11)

3.徐琳,郭宗逵.社区物业管理三方关系的合作博弈[J].商业时代,2008(6)

4.江华.业主的权利VS物管的权力[N].南方周末,20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