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涵义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管理会计的涵义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管理会计的涵义

篇1

自从美国学者安索夫于1976年在《从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一书中首次提出“战略管理”以来,战略管理就日渐成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热点,相应地,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由于人们对战略管理会计的认识尚处于初始阶段,对其研究尚不系统,尤其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及其特征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战略管理会计的涵义及其具有主要特征给予重点关注。

二、战略管理会计涵义

正因为管理由传统的仅注重内部管理,发展到现在的既重视内部又重视外部的战略管理,管理所需要的信息范围必须加以扩展,这就要求管理会计具有战略思维,从组织的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到战略评价的整个过程都要注意内外环境的影响,平衡长期目标与年度目标、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以实现企业的任务。

(一) 西方学者关于战略管理会计涵义的界定

早在1981年西蒙(Simmonds)在其论文《战略管理会计》中最早提出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用于构建与监督企业战略的有关企业及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的提供与分析”。1988年,Bromwich在《管理会计的定义与范围:从管理角度的认识》一文中阐述了自己对战略管理会计的观点,推进了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Bromwich认定战略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发展而不是分支,是未来处在高级管理岗位的管理会计人员所必须掌握的。

(二)我国学者关于战略管理会计的认识

余绪缨教授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现代管理会计系统中的一个新领域,它从战略的高度围绕本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组成的战略三角,既提供顾客和竞争对手具有战略相关性的外向型信息,也对本企业的内部信息进行战略审视,帮助企业的领导者知己知彼,进行高屋建瓴式的战略思考进而据以进行竞争战略制定和实施。而王化成和杨景岩教授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来帮助管理当局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战略规划业绩的一个管理会计分支。

对比以上中西方学者关于战略管理会计的论述,他们都认为战略管理会计要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服务,它是一个信息支持系统,一般具有整体性、长远性、根本性、外部性等特点。笔者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它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综合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搜集、加工、整理企业内外部于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财务与非财务性信息,并据此来帮助管理当局进行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以维持和发展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特征

普遍认为战略管理会计具有外向性、整体性、长远性、灵活性等特点,笔者认为战略管理会计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 战略管理会计超越了一个会计主体范围,具有明显的外向性

战略管理成功的企业就是要创造和保持持久的相对竞争优势。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野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它更加重视企业与市场的关系,考虑到市场的客户需求及竞争者实力,提供了超越企业本身的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其中,有关竞争对手的信息对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使企业管理者做到知己知彼,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企业长久的竞争优势。

(二) 战略管理会计将视角扩大到企业整体,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估各部门决策的循环过程,要从整体上把握其过程,即要合理制定战略目标,又要求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密切合作,以保证目标实现。这种整体观念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协调运作,增强内部组织间的目标一致,减少内部职能失调,这种发展趋势使管理会计系统更多地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具有更多的非财务性质。

(三)战略管理会计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对于战略管理会计而言,企业环境的某些因素的变化以及企业某些政策的实施,虽然目前看不出它的良好收益,只要它对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益,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益就可以选择它;反之,一项政策或者措施仅对提高企业的短期利润有帮助,而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无益甚至不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我们就可以不选择它。当企业的某些政策或者措施出现冲突时,要按照短期利益服从长期利益、短期发展服从长期发展的原则处理。

(四)战略管理会计具有灵活性、应变性的特点

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这就要求企业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相应地战略管理会计也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体系,不仅有财务指标的预决策方法还吸收了诸如环境分析法、竞争对手分析法、生命周期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成本动因分析法、目标成本法、平衡记分卡等科学的方法,从而为战略管理提供更为广泛和有效的信息。

由战略管理会计的诸多特点可以看出,战略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会大大扩展管理会计师的职能。管理会计师要转变为跨专业的具有广博知识和深入洞察力的“管理顾问”,在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及其贯彻执行过程中,以其高智慧的谋略,为企业提供智力和信息支持,为促进企业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文清、甘永生主编:《管理会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篇2

笔者通过会计专业的理论学习和掌握认为:管理会计的概念可以从广大和狭义两个方面去理解。广义的管理会计是指用于概括现代企业会计系统中区别于传统会计,直接体现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考核评价等会计管理职能的范畴。管理会计能够更明显更集中地体现会计预测企业经营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济活动过程,考核评价责任业绩等内在功能和作用。狭义的管理会计,是指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济活动为对象,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利用,实现企业对生产经营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的有效管理。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它是一种侧重于在现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直接发挥作用的会计。管理会计是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是一个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信息系统。在管理会计实施过程中,数量经济分析、风险分析、数理统计推断、运筹学、管理工程学、现代决策论、信息论、行为科学以及计算机技术被广泛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管理会计的内容。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五个方面。预测分析和决策分析是指在管理会计系统中侧重于发挥预测企业经济前景和实施企业经营决策的最具有能动作用的会计子系统。它的重要作用在整个企业管理中凸显。

二、实施管理会计,促进企业精细化管理

当前,本溪钢铁(集团)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在确立了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基础上,不断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着力推行管理会计,控制工程成本,加强企业管理。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延伸和发展,从而促进企业精细化管理,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传统的会计工作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会计的职能开始由单纯的财务核算工作转向管理核算,成为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充分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企业财务活动状况,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相应的管理,向企业的决策层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为其决策的科学性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和规划,从而确保企业降低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精细化管理采用信息化以及专业化的管理手段开展管理活动,从而确保特定的服务对象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改变了传统管理理念的粗放管理方式,更加注重管理活动中的细节以及微观的层面,保证了管理活动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顾名思义,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在管理活动中更加关注细节,将管理活动具体落实到企业生产和经营全过程中的每一环节。精细化管理在企业财务领域的体现就是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促进企业精细化管理。要求其在财务核算的时候保持较高的精度,注重每个环节,管理会计在核算的过程中要将每笔账进行仔细的核算,从而确保自身的职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管理会计促进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主要是会计在核算的过程中将账务尽可能的进行分解、细化,通过详细的账务可以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有一个很好的了解。管理会计促进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精细化的必然要求,应用管理会计加强企业管理势在必行。

三、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存在的应用问题

我国对管理会计产生兴趣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的初期,国营企业的生产计划由国家统一确定下达,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国营企业充其量是一个“成本中心”,最多也就是一个“人为利润中心”。可以说在这个时期,管理会计并未在整个国内会计界引起足够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后,虽然改革开放使企业原有的管理体制发生巨大的变化,但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并没有注重这一变化,依然是一味地将管理会计局限在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上,虽然出现了一些学术上的新动向,如大力推广国外成功的财会管理经验,总结我国实践中的成功做法,并加以推广等,但这种结合也仅仅局限在具体做法的介绍推广这一很狭隘的方面。

进入21世纪以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上呈现出以下特点:在管理会计中应用最多的方法为财务分析、本量利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等,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系统依然是为财务会计而非管理会计设计的。管理会计部分理论上完美的方法,譬如成本差异分析等,由于在理论的模型设计上过于简化,与实践脱节,所以并不适用。在资产回报评价中,虽然有较为先进的指标体系,但多半是出于形式上的需要,企业本身并没有采用新的指标体系的原动力;企业内部高管未对管理会计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管理会计是运用适当的观念和技术来处理企业预测性的经济资料,以达到预期经济效益,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营过程,考评经营业绩的目的。这决定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管理会计只是在部分地区、企业零星分散应用,未形成一整套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从应用效果而言,并没有真正达到改善企业管理的目的。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探讨、研究和解决。

四、澄清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联系与区别

笔者认为: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过程中,要澄清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这有利于管理会计的应用。一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首先,会计主体不同。管理会计主要以企业内部各层次的责任单位为主体,更为突出以人为中心的行为管理,同时兼顾企业主体。而财务会计往往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管理会计责任主体更具体。其次,基本职能不同。管理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内部管理系统,其工作侧重点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不受财务会计“公认会计原则”的限制和约束,适用的方法灵活多样,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获取数据,为责任主体制订工作目标,控制责任主体的行为。注重管理过程、结果对企业内部各方面人员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影响,按照企业经营目标而努力工作,起到企业向导功能,主要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的职能,属于“经营型会计”。财务会计工作的侧重点在于为企业外界利害关系集团提供会计信息服务,方法和程序是固定的,采用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准则,主要为股东、债权债务人、政府主管部门,履行反(上接24页)映、报告企业经营成果。再次,信息特征不同。管理会计信息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态;而财务会计信息则大多为过去时态。最后,财务会计在对外公开提供信息时,其载体是具有固定格式和报告日期的财务报表。管理会计在向企业内部管理部门提供定量信息时,除了价值单位外,还经常使用非价值单位。二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首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源于同一母体,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会计系统的有机整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其次,最终目标相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所处的工作环境相同,共同为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服务。再次,相互分享部分信息。管理会计所需的许多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系统,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和再利用,因而受到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约束。最后,管理会计信息有时也使用一些与财务会计并不相同的方法来记录、分析和预测企业的经营状况。澄清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旨在推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

篇3

前言

目前,我国已经面临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以及信息网络化的知识经济的到来,以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向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渗透,高新技术迅速发展迫使管理会计必须全面应用于企业。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上升到战略管理阶段,管理会计需从满足企业内部分析进展到注重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变化的综合研究,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

1.管理会计的涵义

管理会计即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处理和传递的过程,以确保其资源的利用并对他们承担经济责任。管理会计形成和发展是以适应市场竞争、满足经济组织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它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并发展起来的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对会计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管理会计的内容看,他完全冲破了传统会计的束缚,广泛吸收了现代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和系统理论,形成了一门综合了多学科的科学。它既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

2.管理会计的特点

2.1地域经济影响较大

由于受外部环境冲击较大,沿海开放和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管理要求迫切,管理会计方法应用较多,如上海、深圳、珠江三角洲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基础较差,内部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科学的管理经验,应用管理会计的观念较淡薄。

2.2外商投资企业比较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

这类公司和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较高,管理手段新,比较注重管理会计的应用;而其他中小企业,由于受地理环境、传统观念和人员素质的影响,则很少意识到管理会计的作用,有的就根本未涉及管理会计这个领域。但即便在应用比较好的企业,管理会计也只注重短期经营考核和历史性后顾信息的传递,而忽视了长期战略决策和前瞻性预测信息的提供。

2.3管理会计方法的差距

企业现在多沿用一些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如各种预算方法、本量利分析。而国外新兴的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在我国的运用程度太低,并且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甚大。但在全球竞争市场上,这些国家亦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如此大的管理会计实践差距,必将影响我国企业的管理效率,进而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3.1理论与实践脱节

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是与一定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关联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又会引起管理会计实务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相应地发生变化。而对于我国目前管理会计的研究而言,主要集中于介绍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上,西方国家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是有其高度发达的经济背景的,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应当立足于自身的经济条件,建立在自身的经济、社会环境基础之上。

3.2会计人员总体素质水平较低

管理会计的运用最重要通过会计人员加以实施,具体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去,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于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会计人员的素质是指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价值观和职业水准。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比较低,突出表现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在专业教育方面层次低。同时,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准不是很高,在会计信息上弄虚作假,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我国会计学界关注的极大焦点。这些因素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

3.3管理意识尚待增强

管理会计行为是对企业的管理行为,而不是对企业的核算行为,既是对管理者价值观的一种挑战,也是对管理者管理意识的检测。目前由于受到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管理意识较薄弱。其一,管理会计工作地位低下。一些会计人员和经营决策者认为,会计就是算账、报账,至于管理、经营决策是企业领导的事情。财务会计一直是会计人员工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属于副业,有经历和条件的零星分散的搞一些,否则干脆弃置不管。其二,企业经营决策者管理意识不高。企业经营决策当局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和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能否普遍应用。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会计和财务管理,而目前,多数企业经营者里这一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并且有些经营者受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使得管理会计提供的方案和资料无法发挥实际效力,从而影响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4.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对策

4.1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

目前,中国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很薄弱,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仍局限于国外情况的翻译介绍。而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使得所吸收的西方管理会计很难在中国企业普遍应用。所以要推广管理会计,首先应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就是以我国自己创造的成功经济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国外管理会计的先进方法,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4.2走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之路

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得到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推广,形成示范效应。在内容上主要依据国外较为成熟的管理会计理论与相关技术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研究,在我国的一些典型企业做成案例,再向其他企业推广、应用。从目前现实看,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可能是一条比较可行的途径,也是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研究的出路所在。

4.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员工的组成以高素质的员工为主体,管理会计人员的职能大大扩展,要求管理会计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改革现有的管理会计教材,解决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容重复的问题,引进案例教学方法,增强所学的模型的实用性。此外,应早日建立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促进管理会计人员的培育、资格认证和选拔。改变传统观念,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领导已经成为一个关键因素。

4.4管理会计职业化

管理会计实现职业化,首先需要一个专业机构来引导和管理。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有管理会计师协会,作为管理会计师的专业组织。这些专业组织的成立不仅推动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发展而且加强了管理会计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的做法,创建管理会计学术和职业组织。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加强会计核算,强化会计监督,同时也希望会计人员扩大职能范围,更多的参与到企业的预测、决策和控制等其他经济管理中去。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会计知识,同时还要具备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和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篇4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及职能

(一)管理会计的涵义

管理会计即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处理和传递的过程,以确保其资源的利用并对他们承担经济责任。管理会计形成和发展是以适应市场竞争、满足经济组织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它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并发展起来的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对会计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管理会计的内容看,他完全冲破了传统会计的束缚,广泛吸收了现代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和系统理论,形成了一门综合了多学科的科学。它既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

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效益而建立的各种会计控制制度.编制提供企业内部管理会计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等,也就是说,管理会计是运用适当的观念和技术来处理企业个体的历史或预测性的经济资料,已达到预期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评经营业绩的目的。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急需将以往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一)管理会计的主要作用

1.成本性态分析。所谓成本性态,是指在业务量变动的情况下,某一类成本的变化形态.按成本性态分类,可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成本性态分析,是研究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性(即成本性态),考察不同类别的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特定数量关系,把握业务量的变动对各类成本变动的影响.由此可见,成本性态问题,实际上就是将成本按其同业务量的相互关系,进行适当的分类。研究成本性态,主要是处于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成本控制需要.二是计划编制工作的需要。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有助于企业从数量上具体掌握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为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实现最优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2.CVP分析。CVP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一种分析方法。CVP分析,全称为:成本一业务量一利润分析,是研究企业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变量关系的一种数学分析方法。具体地说,它是建立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示,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CVP分析是管理会计中一项重要分析法,其对于正确进行决策分析和有效控制等方面具有广阔用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预测盈亏临界点;规划目标利润,编制利润预算;预测保证目标利润实现所需要的目标销售量和目标销售额;为生产决策和定价决策做出最优选择;通过对利润的敏感分析,估量售价、销售量和成本水平的变动对目标的影响,并可据以进一步控制目标成本;可以应用于企业的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方面。

3.投资决策。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货币的时间价值;投资的风险价值。资金在不同的时点上,其价值是不同的,由于不同时间的资金价值不同,所以,在进行价值大小对比是,必须将不同时间的资金折算为统一时间的资金价值不同,所以,在进行价值大小对比时,必须将不同时间的资金折算为统一时间后才能进行大小的比较。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企业投人生产活动的资金,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转,其数额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企业将筹资的资金用于构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者借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实现价值转移和价值创造,带来货币的增值。除了包含时间价值因素以外,还包括通货膨胀等因素。

(二)我国企业中的管理会计的特点

1.受地域经济影响较大。沿海开放和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受外部环境冲击较大,经济发展较快,管理要求迫切,管理会计方法应用较多,如上海、深圳、珠江三角洲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基础较差,内部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科学的管理经验,应用管理会计的观念较淡薄。

2.上市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比较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这类公司和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较高,管理手段新,比较注重管理会计的应用;而其他中小企业,由于受地理环境、传统观念和人员素质的影响,则很少意识到管理会计的作用,有的就根本未涉及管理会计这个领域。但即便在应用比较好的企业,管理会计也只注重短期经营考核和历史性后顾信息的传递,而忽视了长期战略决策和前瞻性预测信息的提供。

3.我国管理会计方法与国外先进管理会计方法有一定的差距。企业现在多沿用一些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如各种预算方法、本量利分析。而国外新兴的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在我国的运用程度太低,并且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甚大。但在全球竞争市场上,这些国家亦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如此大的管理会计实践差距,必将影响我国企业的管理效率,进而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会计缺乏严密、完整、有效的理论体系。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缺乏可靠的理论依据。相关学科的引入并不全面系统,只是对管理会计某些假设进行个别修改,许多只是处于定性的分析阶段,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2.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可操作性差。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还局限于对国外著述的翻译介绍,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面还做得很不够,没有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体系。

3.管理会计的发展难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向知识经济转变过程中,行业类型的多样、企业形式的演变、经营状况的不定,要求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及时。但我国现行的管理会计教材中,大都是以工业企业为例讲解的,研究领域比较狭隘,理论创新没有跟上经济环境的变化。

4.会计人员素质与管理会计要求有一定差距。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会计人员的素质来体现的。但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还比较低,突出表现为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在专业教育方面水平低。

5.经营决策者的管理意识有待提高。企业经营决策者的重视程度已成为能否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关键因素,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经营决策者的素质问题。但目前有相当多的企业经营决策者不懂财务和会计,更不用说管理会计,其结果直接影响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改变传统观念。努力提高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企业的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程度和应用范围,所以企业的管理者注意学习现代管理知识,了解管理会计的理论和作用,加强对管理会计课的教学和进行管理会计培训。

2.管理会计系统研究。推广管理会计,首先应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我国的管理会计应定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密切结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加强对现有的理论体系重新评价。应该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来研究和指导管理会计工作,展开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创办专门的管理会计刊物,促进学术交流;拓展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加强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

3.加强典型案例研究,促使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得到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推广,形成示范效应,使一些实用、有效的方法很快得到推广和应用,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改革现阶段会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改革现有的管理会计教材,解决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容重复的问题,引入案例教学方法,增强所学模型的实用性。

5.将管理会计推向职业化。管理会计实现职业化,首先需要一个专业机构来引导和管理。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有管理会计师协会,作为管理会计师的专业组织。这些专业组织的成立不仅推动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发展而且加强了管理会计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的做法,创建管理会计学术和职业组织。

【参考文献】

篇5

1.1涵义

确切地说,战略管理会计是指提供并分析有关企业和竞争者的管理会计数据以发展和监督企业战略,它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的会计,从战略的高度,围绕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三个层面,既向顾客和竞争对手提供具有战略相关性的外向型信息,也对本企业的内部信息进行战略思考,据此进行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1.2内容

战略管理会计,是以取得整体竞争优势为主要目标,以战略观念审视企业外部和内部信息,强调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数量与非数量信息并重,制订、执行和考评企业的战略及战术,揭示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及其发展前景、建立预警分析系统,提供全面、相关和多元化信息而形成的现代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融为一体的新兴交叉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成本管理、战略经营投资决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风险管理和战略性绩效评价。

1.3特点

战略管理会计从全球范围和长期发展来看待企业的行为和目标,时刻关注与企业信息相关的市场环境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战略管理会计具有以下特点:

1)以外部信息为核算重点,以取得长期战略竞争优势为核心目标。重视分析研究本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及时向企业管理者提供多样化信息。2)强调价值链分析法,既强调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也强调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和同业竞争优势价值链分析;重视对财务资料和其他相关的非财务资料的分析研究。3)以实现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为最高目标。以战略目标为预算编制的起点,统领企业各项工作。4)注重企业整体性,提倡团队精神。

2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我国管理制度的基础比较落后,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程度不高,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尚有待进一步完善,所以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全面应用还缺乏成熟的条件,应用深度和广度都不尽如人意。

经过近几年的管理会计实践,一些常用方法如预算、绩效衡量、责任会计、存货规划与控制均得到广泛认可,全国来看,有超过半数企业在操作使用。但是涉及到战略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却很少被企业所运用,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实践中的推广与普及任重而道远。

3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问题的分析

实施战略管理会计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目前还处于摸索探寻的阶段,实施过程中不免存在一些问题。

3.1理论知识普及程度不高

战略管理会计是伴随战略管理的出现而产生的,从1997年开始,我国的专业期刊上才开始陆续介绍和引进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距今时间尚短,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普及程度不高,应用起来更是困难重重。

3.2管理者缺乏战略管理理念

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者"谋深计远"的高层次管理,是企业的高层领导战略管理思想的具体化。正确的战略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科学的战略管理对企业至关重要。在实际生活中,一些经营管理者为了短期利益,放弃应用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会计,这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行为,也使战略管理会计缺少应用与发展的机会。

3.3环境因素有待改善

战略管理会计产生于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健全的西方国家。我国的企业制度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企业承包和转换经营机制三个阶段,但这几种制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都不同程度地阻碍着管理会计的普及应用。另外,在我国企业的会计工作中,仍然是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这种现状导致战略管理会计工作缺乏实践的环境,人员得不到实践锻炼,战略管理会计很难开展。

3.4缺乏高素质战略管理会计人员

战略管理会计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除了要具有会计知识外,还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及企业文化等等。这就要求从事战略管理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具有很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经验。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企业对战略管理会计还没什么认识,缺乏超前意识,也就无法开展广泛的研究。依目前我国会计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的素质来看,普遍没有认识到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不能自觉地学习研究和应用。

4推进我国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的建议

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已经具备了现实的应用条件,应积极推行战略管理会计,引进、吸收和创新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努力加强和改善战略管理会计所需的环境,以使其顺利推进并取得成效。鉴于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确保其健康地发展应用。

4.1改革管理会计教材,加大普及战略管理会计的力度

教材是将理论进行有效推广的重要手段。教材的成熟性、规范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该学科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理论研究的结论均是来自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因此,对于战略管理会计教材的研究编写,要在实践中多做调查,选用较为先进和科学的方法,并要多运用有效而典型的案例来加以论证,提高教材的应用性,从而提高学生和企业会计人员的实践水平,使管理会计教材更具推广性,形成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4.2帮助管理者树立战略管理会计观念

要建立战略管理会计,必须首先使经营者树立起战略管理意识。战略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分支,无论是其理论基础,还是其对象、内容和方法都与传统会计大相径庭。因此,在建立战略管理会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大力宣传战略管理会计的先进性、优越性,强调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这对明确它在会计的发展、企业行为的调整、会计的转轨变型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4.3努力营造适合的经济环境和文化氛围

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健全,从制度上引导企业经营者的价值取向与企业根本利益趋向一致,只有当企业经营者能切实地承担起对企业的经营责任,才能对包括战略管理会计在内的经营管理科学产生发自内心的需要。1)优化市场环境,实现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塑造清晰的产权主体,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2)强化企业的市场观念、风险观念、人本观念、时间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在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下企业应具备的观念,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企业文化,为战略管理会计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篇6

2.管理会计收集企业的信息技术,经过核算、统计、整理,形成企业决策层需要的能够对制定战略目标有参照作用的分析报告。这需要管理会计部门收集企业当前的各项工作数据,判断企业目前的收支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因此,管理会计也是企业经济管理者之一,因为数据的精确性决定了整个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和经营的效率。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因素

1.管理会计信息化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技术、组织、运营情况进行采纳和精算,在采集阶段,就会对企业的各个工作造成影响。在分析调试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会影响到各个部门的工作管理模式,提出原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地开展调研和收集信息工作,对部门的工作具有指导和提示作用。在收集整理提供信息阶段,对企业信息数据的结论将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经济管理,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力的参照和依据,以进一步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

2.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体现在管理会计工作中,采集的信息量越大,处理信息的能力越强,企业经营管理的效果就越好,企业前景的可前瞻性就越大。因此,应用于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技术必须具备兼容性、具备可观察性、可实验性的功能。

3.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可以影响高层掌握企业的最全最准确的信息,高层的支持度将影响管理会计信息建设的状况和结果。另外,高层的理解与关注度也会促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和进步。给予管理会计统计部门资金、人员支持,将有利于管理会计信息建设的正规化程度。而管理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越高,为企业决策层提供的数据信息就越准确,从而保证企业战略性发展要求。

4.管理会计信息化会影响到的环境特性因素是指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技术创新环境。压力是市场竞争必然的产物。企业感受的压力越大,那么创新的动力就越强,压力对企业的促进作用就是强制企业服从压力进行技术转型和产业升级。包括来自竞争对手、市场机制和政策动向等的压力,都会倒逼企业进行经营上的调整,以应对市场经济残酷的竞争。

三、实施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1.传统的人工数据统计方法,工作繁重而且效率低下,财务共享服务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的庞大功能,实现了信息的高速计算和存储的功能的最大化。科技技术可以帮将这些数量庞大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选取。将以往必须通过人工来计算和筛选的数据采用了计算机处理技术来处理,不仅缩短了计算和存储的时间,而且也节约了人力,并且提供的数据参考更加科学和合理。

2.财务共享服务下的会计信息化要求管理会计的人员必须具备信息化处理素养,财务软件统计分析工作非常熟练,确保财务报表的收集整理工作不出遗漏。因此,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要不断地提高综合素质,才能满足信息化工作模式要求,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做到完善。

篇7

 

 

一、 我国管理会计的基本现状 

 

管理会计的起源,一般认为是20世纪初西方工业革命及管理学的产物。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功,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企业及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的生产经营已经由产品化时代进入市场化时代,生产经营的复杂化也随之加大,对管理知识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管理理论由此而产生,以泰罗为代表的管理学说相继建立。伴随着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作为其组成部分及具体管理方法体系的“标准成本制度”、“全面预算体系”、“标准差异分析”等,相继引入到会计中来,形成了管理会计的雏形。其后,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复杂化程度不断提高,管理会计也由早期的应用工具,逐步发展为参与决策,最终上升为战略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学科理论。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约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短短20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很多事实证明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随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现代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呈现出日趋融合之态势,人们的目光已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战略的眼光进行财务活动管理。管理会计的发展对于指导和改进我国经营管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管理会计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毕竟不长。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我国管理会计尚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研究范围、实践应用等方面更待完善和充实,还存在较大的发展余地。此外,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脱钩现象较严重。从本质上来说,管理会计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不注重管理会计的应用,很难说其管理工作会有多大成效。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化,在我国还存在一些脱节。 

 

二、我国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大体说来,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应是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化、实践应用灵活化、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化、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领域的作用明显化。 

(一)成本计量目的多元化和成本概念结构多维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企业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企业面临市场经营、产品开发等经营管理问题,其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分析各方面的成本问题越来越多,成本管理的目标也自然发展为融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体系。为满足预测、决策和计划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预计成本分为边际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固定和变动成本、目标成本等。而为满足控制、考核和分析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则要求建立正确的计划成本、标准成本、目标成本、贡任成本等成本计量制度,同时还要求成本计且能获取企业以前年度成本资料和国内外同类行业的成本资料等。多元成本计量目的要求相应建立多维成本概念,正如杨纪瑰教授所述:"服务于不同目的,采用不同方法和包括不同范围所进行的成本计算的结果,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成本概念和成本数字。"在管理成本的大框架下,各种成本的涵义和外延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发展。

篇8

所谓管理会计,就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的管理工作、企业的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外部环境变化进行相应的预测,从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力的依据的举措。从本质上说,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实现管理目标来服务的。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管理会计在我国的企业管理中得以应用。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管理会计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企业面临着愈来愈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国际竞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就必须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谋求新的发展。管理会计不仅仅关注企业的内部运营情况,而且还积极关注着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以便帮助企业的管理层及时调整战略发展目标,从而改善经营管理工作。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管理会计的应用对于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管理会计能够结合当前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制定正确的战略发展方案。合理的企业战略,能够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使得企业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自身的实力等来选择适合自己长远发展的领域,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管理会计的应用确实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发展方案,从而形成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会计能够充分采用多种数据模型,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信息处理工具以及数据加工方法,将复杂的业务流程或文字报告用更为简单的数据模型来展示处理,方便管理人员分析当前企业的发展情况。同时,管理会计的应用突破了财务会计被动管理的局限性,将企业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使得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更为通畅,实现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总之,管理会计的应用对于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

三、提高我国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策略

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还不高,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笔者认为,各个企业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认识管理会计的作用及意义

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人们会做出正确的行为。在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过程中,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及意义。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有效的会计及审核信息能够促进企业的顺利运营及发展。总的来说,管理会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有助于企业的董事会做出正确的决策,推进企业的全面发展;第二,有利于对企业的董事会及监事会的业绩及相关活动做出合理的评价,遏制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第三,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从而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各个企业必须端正态度,正确认识管理会计的作用。

(二)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指导

管理会计的应用及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会计从业人员的支持与配合,而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将会对管理会计工作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会计从业人员的选聘工作,注意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首先,要选择那些专业素质较高、管理会计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人员担任相关工作,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其次,要定期对会计从业人员开展教育及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及业务水平,使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够与时俱进,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

只有合理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才能与企业的管理制度充分契合。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有利于推进企业的治理工作,激发企业管理工作的活力,增强价值创造力。同时,这对于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意义重大。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首先要推进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建设,整合现有的理论资源,推进管理会计工作的创新。其次,要推进管理会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将管理会计的相关信息纳入发展规划,建立信息共享中心,从源头上杜绝“信息孤岛”现象的出现。

总之,管理会计系统的完善涉及到多个学科、多方面的内容。相关工作人员要综合运用信息学、金融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来研究企业管理中的多种问题,做好管理会计工作。

四、 结束语

由于各种主客观限制性因素的存在,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还相对较低,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对企业的正常运转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而采取何种措施来提高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实效也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课题。各个企业必须重视管理会计工作,充分认识其作用和意义,并结合当前本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现状,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相信未来,我国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一定取得更大的成效,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篇9

一、战略管理会计及其特点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涵义。英国管理学家Simmonds将战略管理会计描述为:“对有关企业及其竞争者管理会计数据的提供和分析,目的是为了用于发展和控制企业战略”,强调注重外部环境以及企业相对几个内部指标的趋势,包括成本、价格、市场份额等,以实现战略目标。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1、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型。战略管理成功的企业就是要创造和保持持久的相对竞争优势。管理会计应该指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相对地位,提供有利于企业进行战略调整的各种信息,但传统的管理会计却未能提供这种信息。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时间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它更加重视企业与市场的关系,考虑到市场的客户需求及竞争者实力,提供了超越企业本身的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其中,有关竞争对手的信息对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等,使企业管理者做到知己知彼,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企业长久的竞争优势。

2、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整体利益和长远目标。传统的管理会计着眼于有限的会计期间,以“利润最大化”目标为驱动,注重单个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短期利润最高,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管理会计超越单一的期间界限,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着重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估各部门决策的循环过程,要从整体上把握其过程,既要合理制定战略目标,又要求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密切合作,以保证目标实现。这种整体观念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协调运作,增强内部组织间的目标一致,减少内部职能失调,这种发展趋势使管理会计系统更多地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具有更多的非财务性质。因此,不仅要求管理会计人员和技术、生产、管理各领域人员密切配合,而且对管理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有了更高的要求。

3、战略管理会计能提供更多的战略性非财务信息。具体包括:(1)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其中经营业绩信息主要是指收入、市场占有率、质量等与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与战略成本有关的数据;与生产率有关的数据;与从事战略经营业务有关的数据;与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战略资源数量和质量有关的数据;与知识开发和创新有关的指标;员工的参与和满意度;与供货方的战略关系等;(2)企业管理部门对上述战略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3)前瞻性信息,包括揭示机会和风险;揭示管理部门的计划,包括影响成功的战略因素;实际经营业绩与以前披露的机会和风险进行比较,以及与计划的比较;(4)背景信息,包括企业的广泛目标和战略;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5)竞争对手信息,包括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4、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动态性、灵活性和应变性。任何战略决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调整,以保持企业战略决策与环境相适应。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战略管理会计采用了较灵活的方法体系,不仅要联系竞争对手进行“相对成本动态分析”、“客户盈利性动态分析”和“产品盈利性动态分析”,而且采取了一些新方法,如产品生命周期法和价值分析等。

二、战略管理会计未来展望

(一)知识经济对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推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强调知识对企业保持其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日益重视信息的价值,这在实务中表现为对软件(人、技术)和硬件(信息工具、网络)的管理和运用的不断加强。从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信息工具的大量使用,使信息收集、处理及传递速度和效率大大加强,传统的“维护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系统过于昂贵”的观点将会改变,建立并维护一个能同时提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信息的系统,将普遍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所接受。这种变化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企业管理人员将更有机会和能力从战略角度分析企业的经济状况。

篇10

战略管理会计是明确强调战略问题和所关注重点的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它通

过运用财务信息来发展卓越的战略,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运用“竞争者会计”、“相对成本动态分析”、“顾客盈利性动态分析”以及“产品盈利性动态分析”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提供有关企业产品劳务市场、竞争者成本资源与成本结构等财务信息,并进行深入分析,以便监视各个期间企业及竞争者的战略。

2.从企业不同角度分析战略管理会计存在的必然性

2.1 企业内外部环境

环境既为企业发展提供机遇,又制约企业的经营活动,甚至可能会带来风险。企业必须充分适应环境变化。战略管理会计对与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相关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的目的在于使企业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修改原有发展战略,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使企业战略能够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

2.2 企业价值链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构成了相互联系的生产活动链,生产经营活动链也就是企业的价值链。价值活动是构筑竞争优势的基石,对价值链的分析不仅要分析构成价值链的单个价值活动,而且,要从价值活动的相互关系中分析各项活动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价值链分析的任务就是要确定企业的价值链,明确各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效率,增加企业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为企业取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提供条件。

2.3 企业成本动因

多个成本动因结合起来决定一项既定活动的成本,一项价值活动的相对成本地位取决于它相对于重要成本动因的地位。从战略高度看,影响成本发生深刻变化的是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更具有战略意义的成本动因,如规模经济、生产能力利用模式、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关系、时机选择、企业政策、地理位置等,这些成本动因对企业的成本发生持久的影响。企业特点不同,具有战略意义的成本动因也会有所不同。这些成本动因或多或少能够置于企业的控制之下。识别每种价值活动的成本动因能够明确相对成本地位形成和变化的原因,为改善价值活动和强化成本控制提供有效的途径。

2.4 企业综合业绩

从战略角度看,企业竞争能力受到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竞争态势的强烈影响。面对这些影响,传统的业绩财务计量方法受到挑战,需要在业绩的财务计量基础上,对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从更高层次上对企业的业绩进行更为全面的评价。包括业绩的财务计量和非财务计量两个方面。然而,当竞争环境越来越需要经理们重视和进行经营决策时,像市场占有率、革新、顾客满意、服务质量、业务流程、产品质量、市场战略、人力资源等非财务计量指标便被更多地用于衡量企业的业绩,在企业业绩计量方面起着更大的作用。业绩的非财务指标必须结合公司的行业特点、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加以确定。

3.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是我国企业管理现状的需要

战略管理会计是企业战略管理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运用财务信息来发展卓越的战略,拓宽了管理会计的范围。我国企业管理对战略管理会计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现代企业预算管理的需要

预算实质上是事先对企业现存和未来可获得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区域。传统的预算模式只是单纯将同一账户的历史数据作为编制预算的关键依据,预算结果与企业战略似乎没有明显的联系。而战略管理会计适应形势的要求,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着重从多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将最终利益目标作为企业战略成败的标准,帮助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实施战略管理。

3.2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成本管理仍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战略管理会计综合运用作业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法,对成本实行战略性管理。从战略高度来探求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要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还应了解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把成本管理看作是一个对投资立项、研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实行全方位监控的过程。对于处在开放与竞争环境的中国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3.3 现代企业投资管理的需要

现代企业投资倾向于以智力投资为主,在人力资源、科技开发、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多投入资金,以求保持企业长久的竞争力。战略管理会计不再仅局限于财务效益指标,而必须考虑非财务效益方面的指标;投资决策不仅要采用定量分析法,还要辅之以定性分析法。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分析,战略管理会计从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出发,放弃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分类传统,把所有成本都看成是变动的,都是某一时段管理决策的结果,即可控的。

3.4 现代企业人力管理制度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知识密集型企业逐渐增多。传统管理会计忽略了对人力资源的单独确认、计量和揭示。运用战略管理会计中灵活多样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分析方法,正好可以帮助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它既可以应用于为提高企业和个人绩效而进行的人事战略规划,也可以应用于日常人事管理以及事后的员工绩效评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员工的价值,保证企业战略的实现。

3.5 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需要

传统管理会计主要分析短期的战术性问题。而战略管理会计主要研究长期的战略性问题。战略管理会计能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包括从事多种经营而导致的风险,由于行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风险,由于资产、客户、供应商等过分集中而产生的风险,由于流动性差导致的风险等等,以便从战略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我国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战略管理会计应用奠定了决策基础。在基本具备适度应用战略管理会计的现实条件下,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及发展前景,在现代企业竞争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篇11

管理会计;职能;信息系统

一、管理会计理论概述

(一)管理会计的涵义根据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管理会计的定义应不仅立足于内部经营管理,而且应是动态的战略性观点。因此可以定义管理会计为:“管理会计是向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信息以帮助其进行经营管理的会计分支,是会计与管理的直接结合,主要是利用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对于企业的未来进行预测和决策,对于目前发生的业务进行控制。”

(二)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1、决策职能。管理会计要发挥经济决策职能,主要表现在依据企业的经营目标,选择科学的方法对收集来的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分析利弊以作出恰当的财务评价,筛选出最佳方案。2、规划职能。管理会计规划职能的实现以最终决策方案为基础,将方案在事先所确定的经营目标分为若干部分并落实到相关的每一项预算中去,合理有效地协调企业资源。3、预测职能。管理会计具有的职能之一是预测经济发展趋势,结合公司未来的经营方针与总体目标,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最有效的信息和资料。4、考核职能。管理会计的考核评价职能,是借助责任会计制度的建立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的,即在企业各级别人员都明确自己责任的前提下,逐级进行考核,了解责任指标的执行情况,为实施奖惩制度和改进工作措施提供依据,同时也鼓励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5、控制职能。控制的目标是为了使经营活动在实际中按计划如期进行,对经营活动过程进行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并将两者紧密结合,是管理会计的控制职能的表现形式。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状况

在中小企业里,只有11.4%的企业在会计部门设置管理会计职位,八成的会计主管未能在企业重要的决策会议中占有一席之地,有时即便一些会计主管能够参与其中,他们的建议对企业决策的影响也极其微小,仅有6%的被调查者对管理会计有不清晰且分散的了解。在影响企业价值重要因素的调查结果中:被调查者中认为最重要是会计及成本管理的有60%,有66%的受访者认为对生产的控制较重要,而人力资源配置,会计信息所占比例分别是38%和79%。仅占5%的受访者觉得会计与成本管理能同财务管理一起作用于企业,实现其价值的提高。因此,可以得出受访者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企业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认识不足。会计责任制度方面,仅有6%的受访企业未设立会计责任制度,大于50%的企业中赏罚分明且公平,但认为奖惩公平透明的仅占16%,公平透明的同时奖惩标准前后一致的还不到十分之一。所以大部分企业施行的赏罚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上数据可以表明,在中小企业中,管理会计很少甚至没有得到运用,有相当数量的公司负责人还没有接触过管理会计,就连管理会计如何定义都还没有清晰的认识。管理会计对于这些人来说与财务会计无差异,仅是基本的事后核算,两者之间的根本性不同未得到区分。

三、管理会计未能在我国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

(一)企业外部原因1、我国经济体制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都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企业缺少可以自己掌控的经营管理权利,也无法自主的制定投资决策。因为权利限制的问题,供企业决策者使用的有关信息资源也无法发挥其作用。这种处境明显制约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和广泛运用。2、当前法律环境的制约。管理会计是企业运行的子系统之一,他需要在对公平的法制环境有较高的敏感度的经济环境中实行,但我国现在的法律还未能形成完整有效的体系。法律制定上的缺失与执行上的主观性,造成大量财务数据失真,进而导致为决策者提供的管理会计信息也失真,使得管理会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无法保障。

(二)企业内部原因1、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在我国,目前受传统习惯影响企业领导者们的管理意识偏低,对管理会计工作关注度不足重视程度较低。领导者对管理会计相关工作不具有充足的信心、满足于当前情况,不愿做出改变,管理会计工作者的地位得不到提高,无法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有效合理的信息和方案,最终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运用范围及程度。2、管理会计人员职业水平普遍较低。会计工作者是管理会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媒介,要求会计工作者具备更高的专业水平,但是现阶段我国会计工作者的整体专业素质还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专业培训缺失,知识体系不完善等,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的匮乏。会计人员素质与当代经济、企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制约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广泛应用。

四、推广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的对策

篇12

企业集团的战略管理会计,主要是将企业集团的战略部署和管理会计有效性的结合,结合计算机管理系统,对企业集团战略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并进行汇总,制定符合企业集团发展的战略规划。战略管理会计,可以站在企业集团的全局角度,对各个子公司的发展情况和效益情况进行控制,使得企业集团整体的发展与战略规划目标相符合,在提高战略目标的有效性的基础上,提高企业集团的发展水平。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特征

战略管理会计具有长期性、应变性等特点,可以与企业集团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促使企业集团整体可以按照既定的战略目标,科学的对各项工作进行展开,有效的提高了企业集团的管理水平。而且,战略管理会计可以结合市场的变化情况和企业集团内部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对战略管理目标进行调整,积极推动企业集团发展和进步,如:某生产制造企业,制定的跻身行业龙头,挤进行业世界12强的战略目标,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改革,在战略管理会计的基础上,逐渐实现战略目标。

二、企业集团对预算模式及企业集团对预算功能的需求

(一)企业集团的预算模式

企业集团预算模式是预算管理的完善与改进,是一个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的,并站在全局的角度,对企业集团的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配置,结合既定的目标,是推动企业集团发展的有效途径。预算模式需要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可以将企业成本、利益现金流量等为根本,展开预算,积极规避市场因素和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科学的与战略管理会计结合,积极推动企业集团的进步与发展。

(二)企业集团对预算功能的需求

企业集团为了实现未来一段时间的内的既定目标,需要合理的展开预算,发挥预算模式的功能。

企业集团需要预算模式作为绩效考核的一个衡量标准,促使各个子公司的绩效考核和评判的质量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使得业绩更加标准与科学,提高企业集团下属子公司及其员工的积极性。

结合企业集团发展目标,对企业集团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预算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科学的对企业集团的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配置,推动企业集团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还需要预算模式具有良好的责任划归能力,明确企业集团内部的各个部门的责任,规避风险的影响。

预算模式可以对企业集团未来一段时间的投资、资源使用等情况进行预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降低风险因素对企业集团的影响。

需要预算模式具有沟通企业集团内部各个部门,提高企业集团内部的信息流通水平,提高企业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的预算意识,确保企业集团的成本可以得到控制,降低成本,确保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

三、战略管理会计角度下的企业集团预算模式

为了满足企业集团对预算模式的需求,需要合理的展开企业集团的预算管理,充分结合战略管理会计,发挥企业集团的成本优势,推动企业集团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战略管理会计对预算模式的影响

战略管理会计角度的预算模式,可以为预算提供一个长期的战略指导,并将企业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转变为既定的战略目标,从而使得企业集团的可以结合战略管理会计科学的对预算进行组织安排,对企业的成本、利润和费用进行分析和控制,并做出规划,从而形成一个具有长期性和有效性的预算管理方式,合理展开企业预算,旨在实现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是一种基于战略管理会计的预算模式,是企业战略的具象化,在市场驱动的前提下,有效的对企业集团内部资源进行配置和使用,推动企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二)战略管理会计下的预算模式的组织架构

为了实现战略管理会计下的预算模式,需要科学的对预算组织架构进行构建。结合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展开企业集团的预算模式。构建过程中,需要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由企业集团的重要管理人员承担管理责任。由预算管理委员会,结合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经营方针等,对企业集团的重大决策、举措等进行审核,促使企业集团的现金流量预算、利润预算符合企业集团的真实需求,提高企业集团预算模式的有效性。此外,组织架构的建设过程中,预算委员会还需要承担预算模式的监督任务,成立预算执行的分部,由企业集团和下属子公司的相关管理人员,对分权预算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提高企业集团预算执行的有效性,规避风险的发生。

(三)战略管理会计下的预算控制

战略管理会计角度下的预算模式,需要科学的展开预算控制。工作计划和工作项目的控制,针对企业集团的各个部门的绩效情况和业务情况进行控制,尤其是制造企业对企业集团的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进行控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实施方案,推动企业集团的各个部门可以在战略管理会计的驱使下,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推动企业集团的持续发展。此外,针对各个子公司的工作项目进行控制,对各个子公司的独立成本进行控制,降低企业集团的经营生产成本。

(四)信息技术的支持

篇13

(一)管理会计的涵义

管理会计即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处理和传递的过程,以确保其资源的利用并对他们承担经济责任。管理会计形成和发展是以适应市场竞争、满足经济组织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它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并发展起来的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对会计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管理会计的内容看,他完全冲破了传统会计的束缚,广泛吸收了现代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和系统理论,形成了一门综合了多学科的科学。它既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

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效益而建立的各种会计控制制度.编制提供企业内部管理会计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等,也就是说,管理会计是运用适当的观念和技术来处理企业个体的历史或预测性的经济资料,已达到预期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评经营业绩的目的。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急需将以往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一)管理会计的主要作用

1.成本性态分析。所谓成本性态,是指在业务量变动的情况下,某一类成本的变化形态.按成本性态分类,可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成本性态分析,是研究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性(即成本性态),考察不同类别的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特定数量关系,把握业务量的变动对各类成本变动的影响.由此可见,成本性态问题,实际上就是将成本按其同业务量的相互关系,进行适当的分类。研究成本性态,主要是处于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成本控制需要.二是计划编制工作的需要。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有助于企业从数量上具体掌握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为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实现最优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2.CVP分析。CVP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一种分析方法。CVP分析,全称为:成本一业务量一利润分析,是研究企业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变量关系的一种数学分析方法。具体地说,它是建立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示,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CVP分析是管理会计中一项重要分析法,其对于正确进行决策分析和有效控制等方面具有广阔用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预测盈亏临界点;规划目标利润,编制利润预算;预测保证目标利润实现所需要的目标销售量和目标销售额;为生产决策和定价决策做出最优选择;通过对利润的敏感分析,估量售价、销售量和成本水平的变动对目标的影响,并可据以进一步控制目标成本;可以应用于企业的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方面。

3.投资决策。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货币的时间价值;投资的风险价值。资金在不同的时点上,其价值是不同的,由于不同时间的资金价值不同,所以,在进行价值大小对比是,必须将不同时间的资金折算为统一时间的资金价值不同,所以,在进行价值大小对比时,必须将不同时间的资金折算为统一时间后才能进行大小的比较。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企业投人生产活动的资金,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转,其数额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企业将筹资的资金用于构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者借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实现价值转移和价值创造,带来货币的增值。除了包含时间价值因素以外,还包括通货膨胀等因素。

(二)我国企业中的管理会计的特点

1.受地域经济影响较大。沿海开放和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受外部环境冲击较大,经济发展较快,管理要求迫切,管理会计方法应用较多,如上海、深圳、珠江三角洲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基础较差,内部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科学的管理经验,应用管理会计的观念较淡薄。

2.上市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比较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这类公司和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较高,管理手段新,比较注重管理会计的应用;而其他中小企业,由于受地理环境、传统观念和人员素质的影响,则很少意识到管理会计的作用,有的就根本未涉及管理会计这个领域。但即便在应用比较好的企业,管理会计也只注重短期经营考核和历史性后顾信息的传递,而忽视了长期战略决策和前瞻性预测信息的提供。

3.我国管理会计方法与国外先进管理会计方法有一定的差距。企业现在多沿用一些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如各种预算方法、本量利分析。而国外新兴的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在我国的运用程度太低,并且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甚大。但在全球竞争市场上,这些国家亦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如此大的管理会计实践差距,必将影响我国企

业的管理效率,进而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会计缺乏严密、完整、有效的理论体系。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缺乏可靠的理论依据。相关学科的引入并不全面系统,只是对管理会计某些假设进行个别修改,许多只是处于定性的分析阶段,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2.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可操作性差。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还局限于对国外著述的翻译介绍,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面还做得很不够,没有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体系。

3.管理会计的发展难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向知识经济转变过程中,行业类型的多样、企业形式的演变、经营状况的不定,要求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及时。但我国现行的管理会计教材中,大都是以工业企业为例讲解的,研究领域比较狭隘,理论创新没有跟上经济环境的变化。

4.会计人员素质与管理会计要求有一定差距。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会计人员的素质来体现的。但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还比较低,突出表现为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在专业教育方面水平低。

5.经营决策者的管理意识有待提高。企业经营决策者的重视程度已成为能否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关键因素,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经营决策者的素质问题。但目前有相当多的企业经营决策者不懂财务和会计,更不用说管理会计,其结果直接影响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改变传统观念。努力提高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企业的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程度和应用范围,所以企业的管理者注意学习现代管理知识,了解管理会计的理论和作用,加强对管理会计课的教学和进行管理会计培训。

2.管理会计系统研究。推广管理会计,首先应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我国的管理会计应定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密切结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加强对现有的理论体系重新评价。应该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来研究和指导管理会计工作,展开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创办专门的管理会计刊物,促进学术交流;拓展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加强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

3.加强典型案例研究,促使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得到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推广,形成示范效应,使一些实用、有效的方法很快得到推广和应用,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改革现阶段会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改革现有的管理会计教材,解决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容重复的问题,引入案例教学方法,增强所学模型的实用性。

5.将管理会计推向职业化。管理会计实现职业化,首先需要一个专业机构来引导和管理。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有管理会计师协会,作为管理会计师的专业组织。这些专业组织的成立不仅推动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发展而且加强了管理会计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的做法,创建管理会计学术和职业组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