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

篇1

当前方兴未艾的美国次贷危机已全面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且大有演化为金融危机之势,次贷危机自2007年4月份新金融世纪公司宣告破产保护以来,一波波的冲击全球金融市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至于何时见底,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尝试对这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进行比较,揭示它们爆发的根源及形成内在机理的不同,从而对我国金融危机的预警及防范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二、东南亚金融危机

1.东南亚金融危机发展过程回顾。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接着,危机波及到台湾、香港及韩国等地区和国家。因此,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2.东南亚金融危机形成的内在机理为:政府隐性担保与政府相关联企业大量借取短期外债资产泡沫大量游资外逃固定汇率机制难以为继货币贬值货币危机亚洲其他国家金融危机。

3.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根源:东南亚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因为东南亚诸国国内经济结构失衡;这些国家实行的都是僵化的固定汇率机制。

三、次贷危机

1.次贷危机发展过程回顾。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次贷危机起源于利率的上升,房价由上升转为下降,形势发生了逆转。2008年4月,美国次贷行业的第二大公司即新世纪金融宣布倒闭。这标志着次贷危机开始爆发,次贷危机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金融风暴,尚未见底,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目前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已宣告破产保护,而房地美、房利美及美国国际集团已国有化。并且对世界金融市场造成了百年以来最大的冲击,已影响到实体经济。

2.次贷危机形成的内在机理为:长期超低利率刺激消费贸易逆差信用膨胀(主要是次级房贷)资产泡末积聚不断提高利率泡沫破灭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危机(可能)。

3.次贷危机的根源。(1)金融监管没有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当资产证券化以后,经过层层包装,然后由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但由于激励机制的作用,当监管不到位时,就容易产生低估风险,人为的提高金融产品信用等级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所以就有一个“谁来监管监管者”、“谁来为信用评级者进行评级”的问题。(2)美国国内消费与投资不匹配。由于美国国内很多产业转移至国外而导致产业空心化,而且大多数美国国民都是寅吃卯粮,超前消费,储蓄非常少,利用美国的世界货币优势大量印刷美圆和国债,导致消费虚高,推动资产价格上涨,积累了大量泡沫,为次贷危机埋下了伏笔。(3)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金融本来应该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结果在美国最近几年庞大的虚拟经济远远超过了相应的实体经济,使得金融资产市场成了赌场,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四、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次贷危机的异同点

1.不同点。(1)东南亚金融危机属于在发展中国家爆发的危机,它的本质是货币危机,导致东南亚地区金融和经济动荡;而次贷危机是在发达国家爆发的危机,它的本质是债务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和经济动荡不安,破坏性极大。(2)就造成金融危机市场的严重后果来看,次贷危机较东南亚金融危机要严重得多,格林斯潘宣称美国次贷危机是美国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是自1929年美国大萧条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它已引起全球金融风暴,而亚洲金融危机只是在亚洲造成局部的金融危机,而没有引起全球的金融危机。(3)东南亚金融危机根源于过度性生产,而美国次贷危机根源于过度性消费。

2.共同点。(1)都是属于金融监管没有跟上金融自由化或金融创新而造成的危机。(2)该国经济结构失衡。

五、我国金融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较高,股市和楼市积累大量泡沫。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且产生升值预期,有大量国际游资通过各种非法渠道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然而随着我国宏观调空、经济周期下行及受次贷危机冲击的影响,我国楼、股市价格不断下跌,且由于新劳动法的实施,我国2008年上半年中小企业已倒闭6.7万家。并且随着全球金融风暴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实体经济受的影响会更大。

六、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次贷危机给我国的启示

篇2

一、越南经济衰退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相同之处

(一)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过高,

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过高,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和越南经济衰退的相同之处。泰国1997年经常性赤字比1995年高出了52.98亿美元,达到164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5%,高于墨西哥危机时7.28%的水平。菲律宾在1997年前4个月的贸易逆差,就比1995-1997两年之和还高出8亿美元。马来西亚1997年的财政赤字占GDP的5.9%,而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为5%。如今越南也面临相似的情况:2008年1-5月份贸易逆差比2007年高出20亿美元,达到144亿美元。越南计划投资部预测,2008年的贸易逆差将达到270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一倍多。越南的财政赤字也在恶化,2008年第一季度为1.87亿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3.4%之多。

(二)经济由过热转向低迷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前,许多银行把钱投到回报率较高的房地产业,导致经济普遍过热。据统计,东南亚国家从1990-1996年间,房地产投资一直呈增长态势。1996年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四国对房地产的贷款占全部银行贷款的23%。而越南也有类似的情况,2007年胡志明市有些楼盘已卖到4000美元,平方米。越南股市一度被誉为全球最牛股市,从2005-2007两年多时间里,股票市值涨了5倍。但是2008年以来,越南大、中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下跌达50%以上;5月初,股市连续大跌17个交易日。此后,虽然休市3天,但复市后仍继续大跌。与2007年底相比,越南股市累计跌幅已近58%,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股市。

(三)通货膨胀严重

泰国从1997年7月2日宣布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以来,截至到12月31日,泰铢跌了46%,通胀率高达7.7%,1998年物价指数又上涨了8.6%。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货币贬值幅度也在10%-40%左右。印尼1998年1月的通胀率已达18.48%,比上年高出6.88个百分点。这与今天越南的情况基本相同,5月份通胀率达25.2%,为13年来最高;在远期外汇交易中,交易商押注越南盾未来一年会贬值39%。彭博系统显示,目前海外远期外汇交易(NDF)的价格,将跌至22750越南盾兑1美元的水平,与即期汇率16265越南盾兑1美元相比,贬值幅度将达到36%。

二、越南经济衰退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不同之处

(一)资本市场并未完全放开

越南的资本市场没有像其他东南亚国家那样完全开放,因而减少了国际热钱的冲击,维持了金融市场的相对稳定。越南经济仍在以较快速度增长,2008年头5个月经济增长达到7.4%;越南的国有经济在能源、电力、金融等重要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各国的经济增长率从高速变为低速,泰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严重影响了这些国家的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

(二)外债负担较轻

越南目前的形势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不同。当时,东南亚各国外债结构不合理,短期债务的比例过大,外汇储备不足。比如,泰国1996年的外债较90年代初上升了4倍,达到900亿美元。韩国、印尼的外债规模在1000亿美元左右,而外汇储备仅有100-300亿不等。这些债务中,短期外债比重较高,占20%以上。

事实上,越南短期债务很少,外债风险较低,名义外债大概与外汇储备持平。以当下越南盾的汇率计算,越南的外债要少于外汇储备,因为其中很多外债来自世界银行,是没有年息的。

(三)金融系统相对稳定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多家金融机构出现周转不灵;泰国、印尼都形成挤兑狂潮;香港最大的投资银行百富勤被迫清盘。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使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差点关门。但是,现在越南还没有大型金融机构倒闭,金融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在经历了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东南亚各国已加强了监管措施,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显著提高。

三、东南亚金融危机与越南经济衰退的原因及措施比较

(一)经济增长模式单一

东南亚经济的飞速发展,既得益于外向型经济,也为其所困扰。出口和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很大,因此对外依存度过高。然而,东南亚出口结构单一,产品相似,随着经济发展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彼此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一旦外部经济不景气,进口需求减少,东南亚出口的优势就会丧失,引起经常性项目恶化和贸易逆差,导致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

越南2006年贸易额占GDP的比重(贸易依存度)高达137.7%,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包括纺织品、衣服、鞋等低附加值产品上。由于受到国际市场影响,越南的原材料价格上升过快,严重阻碍了产品出口。另外,越南经济仍是“投资拉动”的东亚模式,在高速发展的近10年间,投资比重节节上涨。旅游、服务等投资过大,工农业项目投资不足,造成外资结构不合理和易于撤出的不良后果。

(二)政府的调控不当

东南亚是政府主导型经济,政府的调控作用举足轻重。在东南亚危机和越南经济衰退中政府都出台了一些错误政策,不但没有挽回被动局面,反而助长了经济的恶化。而越南失误的原因比较明显,在危机初期犹豫不决,耽误了处置的最好时机。另外,越南政府在处理危机时,出现了一系列政策错搭现象。如越南央行为控制通货膨胀,将越南盾升值,这样只会降低热钱的获利成本,热钱完成了套现就会撤走,使本币贬值在所难免。此举也造成民间和股市的恐慌,不但令股价大跌,还促使民众抛售越南盾,抢购美元和黄金,加剧了通货膨胀。

(三)对热钱的限制不力

越南与东南亚各国相比,虽然没有完全开放资本市场,但是外汇的黑市交易盛行,为国际资本的进出提供了便利。越南政府放松了对外资进入股市的限制,他们可以收购上市公司不超

过60%的股权和银行不超过30%的股权,这些都成为热钱很好的栖息地。由于政府对热钱缺乏监督、调控,使得它们大量流入股市、房市,推高虚拟资产的价格,造成经济过热及通货膨胀。热钱还受市场预期和信心变化的影响,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迅速抽离,造成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泡沫破灭、国际收支发生逆转、本币贬值压力加剧,增加了经济体系的脆弱性。

(四)受到外部经济冲击

越南经济衰退更多的是源于外部环境的动荡: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美联储通过弱化美元来缓解危机,美元贬值使国际上的大宗商品价格暴涨。2008年越南石油进口价格上涨了40%以上;由于欧美研究生物能源耗费大量粮食,越南国内不法商贩抢购和囤积粮食,导致粮价高长。2006年6月越南CPI涨幅高达26.8%,其中粮食及食品原料上涨了43.35%,食品类产品上涨了74.29%,创下了历史新高。

四、对中国经济的启示和借鉴

(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东亚经济属于依靠劳动分工和规模扩大的外延增长模式,而不是依靠技术创新为主的内涵增长模式,这就难以摆脱边际效益递减趋势,而且面临市场容量和要素极限的制约。中国现在仍属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过多地依靠出口和投资。自2008年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减少以来,更促使我们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过多依靠出口的做法,向出口、投资、消费共同拉动经济的方向转变。另外,要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摆脱在技术、资本方面都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二)逐步开放资本账户

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其资本账户都已对外开放,但没有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资本市场开放后,积攒已久的外国资本大量进入,可能导致外汇储备加大、汇率升值、经常性项目赤字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在开放资本账户的过程中要吸取他们的教训,只有在综合国力提高、经常性账户收支稳定、国内金融体系健全、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增强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开放资本账户。

(三)制定正确的调控政策

篇3

与近几年全球跨国并购浪潮相适应,东南亚地区的跨国并购活动经历了几多波折。在1996年以前,东南亚地区发生的跨国并购活动呈明显的波动状态,但该地区在1996年的跨国并购出售额已达到1990年的两倍。1997年至1999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东南亚的跨国并购活动呈现了连续三年上升的态势。在连续三年的上升之后,该地区的跨国并购活动又于2000年突然下降,较1999年下降35.3%。但是,在2001年全球跨国并购浪潮急转直下的情况下,东南亚的跨国并购呈现出自1990年以来的最大规模,并购额首次超过了100亿美元,达到131.4亿美元。2002年以后东南亚地区的跨国并购连续三年保持低迷状态,2005年该地区跨国并购再次兴起,达到了147.7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不过,东南亚地区的跨国并购活动只是全球跨国并购浪潮中的一小部分。1990年至1996年,东南亚地区的年平均跨国并购额为18.15亿美元,大大低于1334.9亿美元的全球年均水平,仅占同期全球跨国并购总额的1.36%。1997年至1999年,东南亚地区的跨国并购虽然较之前有较大发展,但年平均额仅为74.45亿美元,而同期全球跨国并购的年平均额达到了5341.8亿美元,仅占同期跨国并购总额的1.39%。2000年全球跨国并购额达到了1.1万亿美元的最高水平,而同期东南亚地区的跨国并购活动较之前却有所回落,也只占全球跨国并购总额的0.5%。2001年以后,东南亚地区的跨国并购占全球跨国并购的份额一直徘徊在1.3%至2.2%之间。

(二)跨国并购在FDI总流入量中的贡献日益增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跨国并购方式的外国直接投资迅速扩大,1995年全球跨国并购以1866亿美元首次超过新建投资,占当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额的56.2%,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2000年跨国并购金额为1.1万亿美元,占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额的90%。而在发展中国家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中,跨国并购的比重相对较低,但仍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在东南亚地区,跨国并购方式的FDI在FDI流入总量中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跨国并购形式的FDI对吸引区域外直接投资的贡献日渐增大。1990年至1996年,东南亚地区跨国并购在FDI流入总量中的比重不到10%。1997年至1999年,该比重上升至26.2%,此后一直维持在20%以上,尤其在2001年该比重更是达到了67.1%。在受东南亚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国家(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韩国)中跨国并购的增长最为显著,1998年至1999年,这五个国家在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并购总额中的比重为68%,且以跨国并购方式进行的FDI占当年FDI流入量的份额由1996年的13%上升到了1999年的91%。在泰国,1990年至1996年只有9.6%的外国投资者涉及收购泰国公司10%以上的产权;相比之下,1997年至2001年则有61%的投资涉及到这个水平的并购。2005年,印尼的FDI流入量较2004年增长了177%,达到53亿美元,其主要原因是当年发生在该国的一项价值51亿美元的跨国并购活动,即由美国Philip Morris公司设在印尼的子公司分两次收购了印尼第三大烟草厂――HM Sampoerna公司100%股权。

(三)东南亚地区跨国并购的部门及行业构成

随着全球跨国并购活动的扩展,第三产业的跨国并购活动在所有行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成为跨国并购活动的主要行业,其中在1999年至2001年这三年间该比重分别达到了61%、73%和62%,此后该比重虽有所回落,但一直保持在50%以上,2005年第三产业跨国并购活动占到了整个并购活动的55%。总体来看,全球跨国并购活动的部门和行业趋势在发达国家的表现要明显于发展中国家。

在东南亚,跨国并购活动的部门和行业集中度并不十分明显,但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在金融、运输、仓储和通讯业的跨国并购增长较快。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结果显示,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最深的五个国家(印尼、马来西亚、菲律、泰国以及韩国)在1991年至1999年间的跨国并购出售额累计达416.25亿美元,其中初级产业达8.36亿美元,占2%;第二产业为211.15亿美元,占50.7%;第三产业为196.73亿美元,占47.3%。在初级产业中,采矿、采石业和石油业跨国并购占72%,农林渔猎业占28%。在第二产业中,食品、饮料和烟草跨国并购占24.2%,焦炭、石油和核燃料占12.8%,电气和电子设备占11.8%,化学和化学制品占11.7%,机械和设备占10.9%。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并购占34.7%,运输、仓储和通讯并购占28.8%,其他行业所占比重均在10%以下。

(四)东南亚区域内跨国并购日渐活跃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跨国公司日渐成长并逐步走向国际化。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全球100强跨国公司中有两个来自东南亚发展中经济体――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和新加坡电信分别列第59 位和第73位;在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25强中,有四家来自东南亚地区,其中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新加坡电信、新加坡伟创力国际和嘉德置地分别位列第2、3、14、15位。不过,东南亚区域内跨国并购活动规模小、占整个东南亚地区跨国并购活动的比重低。

在1998年之前,东南亚区域内跨国并购活动无论在规模和范围上都很小,平均每年不足50亿美元,作为被并购的东道国只有印尼和马来西亚相对比较活跃。1999年,即使在其中考虑到东南亚金融危机对跨国并购活动的刺激作用,东南亚区域内跨国并购价值也才占整个东南亚地区跨国并购交易的11%。但是,从长远角度看,东南亚区域内的跨国并购活动势必出现增长的态势,因为跨国并购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潜在的区域内跨国并购活动应该能反映区域内FDI活动的总体模式。

在东南亚地区,作为收购者的新加坡跨国公司是东南亚区域内跨国并购的主力军。这是因为相对于其他东南亚国家严格的并购管制,新加坡的政策更有利于并购活动的开展;新加坡政府历来有鼓励国内企业进行海外资源开发的发展战略,尤其对其周边国家更加重视;新加坡的资本市场较其他东南亚国家更为发达,为并购活动提供了便利。而印尼则是东南亚区域内跨国并购最大的被收购者,菲律宾和泰国次之。例如,1997年7月至1999年3月,东南亚区域内跨国并购交易价值超过100万美元的交易数量总共为21起,其中新加坡的跨国公司参与的并购交易就有15起,且范围遍及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国。此外,根据东盟秘书处对1999年至2001年上半年该地区区域内跨国并购交易累计额的统计显示,新加坡作为收购者以23.29亿美元的并购额遥遥领先,而印尼作为被收购者以10.1亿美元的并购额位居第一,菲律宾和泰国分别以8.5亿美元和8.14亿美元名列第2和第3位。

二、推动东南亚地区跨国并购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不断扩张的国际生产体系是跨国并购活跃的最深层次原因。推动东南亚地区跨国并购发展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是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国家普遍的货币贬值和上市公司价值的缩水,为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活动提供了机遇。二是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的东南亚企业急需外国投资者的资本注入,尤其对于那些濒临破产的企业的并购比新建投资更能起到快速而有效的作用。三是跨国公司在东南亚市场的投机行为。四是各国FDI体制自由化改革减少了外资进入和控股权的限制。五是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六是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分析这几方面的原因,前三者只会引起跨国并购活动在东南亚地区的短期行为,而后三者是促进东南亚地区跨国并购活动长期发展的因素。

(一)各国的FDI体制自由化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东南亚国家尤其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在吸引外资方面一直处于上升态势。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外资流入量的陡然下降甚至撤资给各国的经济重建带来了许多问题。那些遭受金融危机重创而承受巨大压力、负债累累的东南亚国家的企业大都面临破产的境地,迫切需要外国投资者的资本注入。针对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过程中出现的资金供给的巨大缺口、金融体系改革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东南亚各国纷纷将政策重心转向更多地吸引外资以促进经济发展,其中与并购有关的变化包括取消强制性的合资要求、多数股权限制和审批要求。

金融危机过后,东南亚各国的FDI体制自由化改革允许外资在更广泛的行业部门开展并购并拥有多数股权,此举刺激了东南亚地区的跨国并购交易。东南亚国家所采取的FDI体制自由化措施大多数都旨在减少外资进入的部门限制,或使原先对FDI关闭或限制的行业实现经营自由化。土地与不动产所有权、外国人就业和外汇控制等限制也被减少或取消,其中最明显的行业是石油、采矿、天然气、电力、电信、银行与保险、零售以及制药业等。各国鼓励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的并购活动,包括放宽对外国银行进入以及外商收购的限制。菲律宾于2000年通过银行向外资开放的《银行法案》,根据该法案,外资在菲银行持有的股份最高可以达到100%。泰国1998年规定外国金融机构在商业银行中所持有的股份可超过25%的限制,持有时间可超过14年,外国投资者所持有的增资股的比例可达到50%,允许拥有100%股权的年限为10年。在泰国,1997-2002年期间银行部门的并购活动占并购总数的37.5%,占FDI净额的22.8%。新加坡电信业的自由化改革步伐逐步加快,把原定于2002年4月全面开放国内电信市场的计划提前到了2000年4月,取消外商在电信业持股不得超过49%的限制,以吸引外商扩大对本国信息技术和电信行业的投资,这意味着外国公司可以拥有本地电信公司的控股权。马来西亚政府也逐步实行了对电信业的外开放政策,允许外资参与本地电信业发展,1996年开始允许外资拥有本地电信30%的股权,1998年初开始将外资持股限制放宽到49%,1999年政府再度将外资持股权放宽到61%。

(二)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其中于2002年建立的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和2003年建立的东盟投资区(AIA)是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两大支柱。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将推动该地区跨国并购的发展。

东盟自由贸易区主要通过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贸易便利化等措施来增强东盟做为生产基地的竞争力、增进区域内贸易、促进区域外FDI的流入、加快区域内FDI的流动以及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目标。而东盟自由贸易区关于贸易自由化的措施又间接地增强了跨国公司对该地区的直接投资,尤其是在汽车和电子行业。

据日本贸易振兴会(JETRO)2003年所做的一项对1159家日本制造业厂商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厂商认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减税和关税程序的简化等措施将使他们增加对东盟地区的直接投资。

日本国际合作银行(JBIC)所作的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日本制造业跨国公司认为,东盟自由贸易区通过区域内生产网络的合作刺激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并将带动包括跨国并购在内的区域外资本的流入。

东南亚国家通过东盟投资区的建设,将各成员国市场整合起来,逐步减少和取消阻碍东盟投资流动和投资项目运行的投资管制和限制,消除区域投资壁垒,实施国民待遇,最终形成较为统一、自由、透明的“单一投资区”,从而促进东盟(ASEAN)和非东盟国家的投资者增加对东盟的直接投资。

目前,东盟投资区对东盟投资者在制造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及与上述五个行业相关的服务业中进行的直接投资提供优惠措施。

此外,东盟和东盟成员国与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签署的双边自由贸易协议也推动了本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例如,日本与新加坡、韩国与新加坡签订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就有助于提高竞争力,并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吸引FDI竞争的加剧所带来的挑战。

(三)企业寻求国际化发展

各国努力吸引更多外资,与此相适应的是各国企业希望通过在不同区位发展业务,获得更好的“区位资产组合”,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当前迅速的技术变革使得跨国公司以跨国并购活动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可能,且日渐成为其对外投资的最优选择。

这一方面是因为技术的变革使创新的成本和风险与日俱增,而且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吸收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保持领先地位,而跨国并购方式的FDI则能够分摊创新成本并且获得新技术资产。另一方面,由于技术的发展变革,使得跨国公司分散在世界各处的经营活动得到了更好的管理,并为组织企业之间、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途径。

具有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的东南亚地区一直是跨国公司青睐的对象。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东南亚地区就是美、日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争相投资的对象,在不断扩张的国际生产体系的推动下,东南亚的跨国并购活动虽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在其当年FDI流入量中占绝对优势,但已呈现上升的趋势。

东南亚区域内的跨国公司的日益壮大以及寻求更加国际化的目标也推动了东南亚地区的跨国并购活动的发展。例如,新加坡在对外开放国内电信市场的同时,也鼓励其国内最大的电信公司新加坡电信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区域内市场,新加坡电信主要通过对区域内其他国家的电信公司进行股权收购和开展战略联盟来不断实现国际化。目前,新加坡电信的主要海外投资涉及区域内的菲律宾、印尼、泰国等,持有菲律宾环球电信、印尼移动电信以及泰国亿旺资讯的股份分别为44.6%、35%以及21.4%。

三、东南亚地区跨国并购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

作为外国直接投资的一种形式,跨国并购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在总体上与外国直接投资是一致的。但是,相对于新建投资而言,跨国并购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两者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前者涉及到资产从本国人手中转到外国人手中,并且在一开始不会增加东道国的生产能力。从东南亚地区来看,外国直接投资以跨国并购方式进入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收益较小,而负面影响较大。

首先,跨国并购在短期内增加生产和转移技术的效应比较弱。

尽管跨国并购方式和新建投资方式的FDI都为东南亚国家带来了国外的金融资源,但并购方式所提供的金融资源并不一定增加东道国的生产资本存量,而在新建投资的情况下则会增加。在初期阶段,东南亚国家的外资并购通常会立即将资金置于企业的当地所有者手中,这些资金是否用于新的生产性投资取决于其他因素,若有投资机会,就有可能进行生产性投资。例如,将所收到的资金存入被收购公司的投资帐户,专门用于新投资;鼓励新的所有者在并购完成后扩大其生产能力;鼓励被收购者将所得到的收入进行再投资等。而新建投资最初常采用“实物”投入的形式,现金投入会在以后的不同时间在接受者之间分配,新项目建成后就会直接增加东道国的生产设施。跨国并购在进入时或在进入的短期内不太可能转移新的或比新建FDI更好的技术或技能,甚至有可能由于企业战略的的转变导致当地生产或服务活动的降级、关闭或重新选址。新建方式的FDI并不会减少东道国经济的技术资产和能力,而且最初还会通过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转移来增加东道国的技术或技能。

其次,跨国并购在短期内不会创造更多的就业。

当FDI以并购方式进入一个国家时,由于合并或收购并不创造新的生产能力,所以并购方式的FDI并不一定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反,由于要提高企业效率、或为了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或所处行业供大于求等原因还会导致裁员。例如,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外资对泰国银行的收购中减少了不少职员。1997年外资对菲律宾的马尼拉供水厂的收购活动使其雇员人数由7370人减少到4580人。然而,新建方式的FDI在进入时必定会创造新的就业。不过,收购后就业的减少并不是一个国家的净损失。当东道国的企业面临破产而只能关闭的情况下,跨国并购在此时起到了“救命”的作用,虽然有可能会为了提高企业效率而裁员,但总体上还是会起到保护就业的作用。并购对就业的减少也可以通过政府对相关政策的制定、雇主和工会等采取措施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负面影响。例如,菲律宾政府在并购活动中给予工厂补贴,而这实际上是补贴了工人的工资。

第三,跨国并购可能造成对东道国某行业的集中和垄断。

篇4

面对这一连串的金融事件,也许我们就不得不问了:中国可能发生金融危机吗?如果可能发生,那么最有可能是由于自身积累的金融风险引发,还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引发?

其实,由于金融危机与金融风险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由于经济周期波动和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使得经济生活中必然不断蕴藏和累积各种金融风险,这些金融风险的累积将积聚巨大的能量并潜伏下来,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则可能爆发,使金融资产泡沫形成、膨胀,然后破灭,从而产生金融危机。由于国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如果不及时防范这些金融风险,那么也许金融危机就真的会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运筹,加强风险管理,防范于未然,将金融风险切实有效地控制在经济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金融安全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不断发生的国际金融动荡面前,国际社会感到严重不安。亚洲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界最大教训之一是:东南亚国家一直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因而人们对这一危机的爆发毫无准备,以致于在应付这场危机时措手不及。如果说金融危机犹如火灾,那么金融风险犹如火灾隐患。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防火墙逐渐消失,金融危机频率增加,程度加深,涉及范围扩大。

东南亚遭灾后,国际社会加紧探讨防范措施,并相继出台了一些金融体系稳定评估计划。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常常以一系列的经济、金融指标恶化为先兆,因此,金融界人士普遍认为,如果能够根据一系列金融指标对金融风险进行预警,那么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是可能的。因此,在东南亚危机之后,各国都加强了金融预警系统的研究。

例如东盟各国外长于2001年10月举行会议,决定由在雅加达的秘书处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收集东盟各国贸易、国际收支等重要的财经数据和资料,由金融专家对其进行分析,以预测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在2002年2月召开的西方七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与会各方就建立一个国际“论坛”作为国际金融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议达成共识。

实际上,国外一些经济学家早已对金融危机预警进行了研究。例如,早在197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保罗·克鲁格曼在对金融风险预警进行研究时就指出,在固定汇率下,国内信贷膨胀超过实际货币需求的增长将导致渐进而持久的国际储备流失,最终诱发对货币的投机性进攻,迫使管理当局放弃固定汇率,使货币大幅度贬值,从而导致金融危机。在保罗·克鲁格曼之后,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租金的Kaminsky、Lizondo、Reinhart等研究者对其模型进行了拓展,并得到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

从我国金融体制来看,国家金融正处在大调整阶段,不确定因素增加。未来几年,一方面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差、激励机制不健全、市场约束力不强、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短期内还不能完全解决;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已经加入WT0,直接面临国外金融机构强有力的竞争并可能直接面对国外金融游资的攻击,因此,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金融安全预警系统,立足于自防自救,其好处不仅在于防范金融危机,还在于能够及时减轻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失衡的程度。

三、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结构

1、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

金融风险的大小可根据一系列的经济和金融指标来度量,为了能够对我国金融风险进行监测,必要时进行报警,需要建立一套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它主要由指标体系、预警界限、数据处理和灯号显示四部分组成。

首先是建立一套能够科学、合理、敏感地反映金融风险状况的监测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参考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确定各指标的预警界限值;再用事先确定的数据处理方法或模型,对各指标的取值进行综合处理,得出金融风险的综合指数和相应的风险等级;最后用灯号来显示金融风险状态。

预警的目的是防范风险,因此,最后还需根据风险状态采取各种措施化解风险。如我们把整个金融体系比喻为一棵“树”的话,那么金融安全就是树“根”,各种数学处理方法、模型和基本经济、金融统计分析就是树“干”,而与金融安全直接相关的指标体系就是树“叶”要维持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并健康发展,就必须观“叶”、抓“干”、保“根”,做好金融预警分析。

2、指标体系

金融危机的爆发,总是某几个经济、金融状态突出地先行失衡,进而引发其他金融指标失衡,从而导致全面性的金融危机,因此,金融危机通常都是有先兆的,具体表现在一些金融指标的数据变化上。通常能够有效地通过大幅度变化来预兆金融危机的金融指标包括:货币供应增长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国内信贷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财政手指差额/GDP、外汇储备可供进口月数、外汇储备/短期外债、贸易差额/外债总额、实际汇率及波动程度、外国直接投资/外债、经常项目/GDO、贸易差额/GDP、外汇储备/GDP、外债总额/GDP、短期资本流入/GDP、股市价格指数波动幅度、不良资产/银行总资产、银行资本充足率等。

不过,由于上述指标数量繁多,而且某些指标也难以定量分析,因此有必要根据如下原则进行筛选:首先该指标应该可用于估计金融危机发射功能的概率;其次,各指标在危机发声前的行为可比性;第三,该指标语境危机的能力可以定量分析,第四,该指标在历次金融危机中的预警表现良好。

3、预警界限

预警界限指金融指标的数据变化达到可预兆发生金融危机的这一水平。从金融危机预警研究的成果看,有的金融指标在国际上已经有公认的预警界限标准。例如,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协议》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定为8%;国际公认的“经常项目逆差/GDP”的最低标准是不大于5%;而短期外债/外债总额接近或超过25%就是危险信号,等等。对于没有明确的国际公认的预警界限指标,可以参照同一国家在金融稳健时期各项指标的数值,也可参照经济、金融背景相似国家在金融稳健时期各项指标的数值,并根据历史上发生金融危机过程中有关指标数据变化情况来分析测定。

4、灯号显示

为了直观地预报不同类型的警情,可以结合国家统计经济监测预警的做法,对警度采取类似交通管制的蓝灯、绿灯、黄灯、红灯信号来分别表示正常状态、低度风险警戒、中毒风险警戒、高度风险警戒不同等级的警度。其中,蓝灯状态正常(无警),表示比较保守,风险小,但相应地可能会丧失一些收益机会,绿灯代表低度风险警戒(轻警),表示风险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此时静态监控即可;黄灯代表中度风险警戒(中警),表示已经出现一定的金融风险,金融机构需要提高监控力度,采取动态监控,及时反馈信息,并采取一定措施,尽可能地化解风险,红灯代表重警,即重度风险警戒,表示金融机构的风险已经很大,此时应采取一级警戒监控,提防随时可能出现的可能严重影响金融机构的事件,因此,当红灯出现时,决策者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否则,金融危机可能很快就会来临了。如果能够跟踪某个时期各项预警指标的数值变化,并有有关的信号描述,并制作相应的预警指标信号图,这样就可观测到金融机构的风险来源及其变化,同时也可初步判断金融机构所承受的风险状态,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金融预警应用实证

泰国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始发地,这里尽管是事后分析,但如果我们将其在1997年以前的金融、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仍可以看到预警指标分析对泰国金融危机的警示作用。

篇5

    体制性因素及金融危机的生成与传递

    有很多学者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研究金融危机。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与负债属于存量,存量是流量长期积累的表现,因此,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是一个动态、漫长的过程。如果按照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的财政赤字上限和60%的国债上限,一个国家国债从零积累到60%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衍生品泛滥、银行顺周期操作、道德风险、国际货币体系的僵化和金融监管缺位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都会影响资本流动和债务积累的过程,因而它们都与金融危机有密切关系。

篇6

亚洲;金融危机;农产品贸易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提出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出口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我国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规模快速增长,并且在出口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开辟了我国走向世界的国际化道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农产品贸易规模将会在今后继续不断扩大,我国也会继续发掘自身优势来全面提升新的贸易增长点。本文对亚洲金融危机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形成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亚洲金融危机下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机遇,提出促进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扩大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规模的对策建议。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形成因素

对亚洲的金融危机而言,其主要是起源于日本20世纪80年代所形成的泡沫经济体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是大部分依靠外资纳入,并且注重劳动密集型方面的产品进行贸易。东南亚的国家对科技教育方面的事业资金投入量相对来说较小,其管理与教育方面的人才却比较匮乏。近年来,由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受到限制,东南亚的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依赖较为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所生产的大部分都是低附加值的产品,所以出口贸易也主要针对这个方面。并且,在产品出口方面,产品十分单一。对外资过分依赖,致使经济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由此产生了泡沫经济的发展模式。同时,部分国家的宏观调控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欠缺,由此导致了金融危机的产生。

二、亚洲金融危机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

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产生了极大影响,甚至造成出口下降。1998年的1-5月,我国的农产品主要针对亚洲进行出口,出口金额达到200多亿元人民币,与1997年进行比较,下降了13个百分点。其中,对菲律宾口总额出口下降12%、日本出口总额下降16%、泰国出口总额下降46%、香港特区出口总额下降13%、新加坡出口总额29%。并且,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还有很多,如因为一些农业相关产品的出口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样的现象直接导致国内生产企业有效利润产生下降趋势,且这些企业的出口订单受到影响,一些已经商谈完成的合同无法签定;还有一些国家的客户或者是企业,将东南亚国家由于金融危机导致货币发生贬值现象作为理由,所以就要国内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对其出口的商品进行降价,不然就换其他的进口渠道,令我国的农产品外贸企业在国际化的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进而降低了我国的农产品外贸出口获益。

1.对贸易方式的影响针对我国对进口材料及原材料需求较大的相关经营企业和单位来说,在材料出口及加工业务需要进一步整合贸易出口方式。我国很多对外出口贸易企业实行的都是亚洲出口贸易模式,即对出口数量更为注重,对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成本较为轻视,且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针对东南亚地区来说,我国原材料的购买力大幅度下降,对产品的需求度明显降低,变化程度最为明显的即为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商品。由于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很多东南亚国家对我国出口企业高附加值的产品需求一减再减,同我国出口度最大的1997年及1998年相比,在对来料的加工出口比重中,亚洲地区的出口份额下降了24%,不同的是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出口份额增加速度明显加快,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

2.对出口商品的影响首先,由于受到货币贬值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产品所需原材料的进口成本得到了很大提升,为企业生产带来了很大压力,因此就会对产品的市场需求产生消极影响,造成需求量大大降低。同1997年相比,在1998年的上半年中,以我国的水产品为例,针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量分别下降了7%和28%,造成很多出口贸易企业濒临破产边缘。并且,以冷冻家禽产品为例,针对东南亚地区的产品出口量与往年相比下降了41%。在全球肉类经济贸易发展过程中,亚洲金融危机对其影响能力较小,影响范围仅局限于全球局部地区。就算如此,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能力依旧不容小觑,给货币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并导致其贬值。受货币贬值的影响,亚洲农产品中的肉类大部分被销往亚洲、非洲等国外市场,同时逐渐呈现扩大化趋势。国际肉类市场由于受这种趋势的影响,致使其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亚洲金融危机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特别是对油料和奶制品采取抑制措施,致使市场需求减少,同时由于食用糖不是其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进出口产品,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市场供求状态基本持平。东南亚地区的油类产品出口量将大幅度增加,尤以印尼和马来新亚为主。

三、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农产品贸易的机遇与对策建议

(一)农产品贸易在金融危机当中的机遇

1.对农产品出口结构的变化十分有利西方一些国家以及IMF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亚洲各国家的金融援助策略方案,都是将“开放贸易的改革”作为基础的条件。如此一来,就会加大这些亚洲受援国家的农产品贸易量。例如韩国,把对大米和牛肉的价格保护在一定范围内,小幅度下降,泰国将贸易过程中的关税降低措施等。一旦我国加入了WTO(worldtradeorganization,世贸组织),那么我国的贸易环境将会在一些地方进行有利改变。并且,对我国而言,存在着地理优势,劳动力成本相对来说也比较低,由此就会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方面带来更多的效益。

2.有效带动了农业的技术进步亚洲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的农业设备及技术“供大于求”,造成了该方面的市场需求不足,令一些新研发出来的农产品相关的技术和设备价格下滑,如新型种子、饲料、添加剂及新型播种机器设备等。所以,一旦我国对这些技术设备进行引用,我国就能有效带动农业的技术进步。

3.提升了东南亚地区龙头企业的进入概率亚洲的金融危机导致亚洲大部分国家的股市出现下跌现象,大部分的企业出现了破产倒闭的现象,并且进行了设备拍卖,如此就致使地区性的食品和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的整体资产产生贬值。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更加容易对国外企业进行兼并,提升了东南亚地区龙头企业的进入概率,同时也为我国收购倒闭企业的二手设备提供较好的条件。

(二)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发展策略

1.将农产品生产产业化,优化贸易环境从传统的农产品发展水平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打破原始农产品发展的瓶颈,只有将农产品发展产业化才能将农业发展一体化,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省农产品生产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他产业快速全面发展,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做好坚实后盾。并且我国政府需要对世界各国的不同贸易壁垒特点对农产品行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条款进行有针对性地制定贸易准则,并采用谈判和协商的办法,与产品进口国进行协商,旨在突破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从而有效维护合法权益,降低亚洲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2.建设农业基础设备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建设农业基础设备,提升农业基础能力,进而提高金融危机“抵抗力”。用以前的旧观点来定义农业,就是靠天吃饭的产业。现如今,农业生产设备更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还适当建设了大量的农业耕地设施,如近几年水库和发电厂陆续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在种植农产品上面遇到的水、电,耕地等难题,在根本上抓好农业基础设备的建设是提高农产品水平的根本保障,为现代农产品发展打好基础。并且需要政府进行从中协调、律己,进而营造更为良好的农产品贸易环境,有效预防了金融风险。

3.培育特色的农产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常规的蔬菜水果进行特色农产品培育,在相关国家政策法规的规定下,建立优秀的农业生产工业产园,将传统的蔬菜水果进行更加系统化的管理和培育,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加大研究力度,尽可能发展特色农产品,在保证农产品生产水平的同时,为以后的农产品发展奠定好坚实基础,如将传统的水果山楂做成美味的山楂饼等,形成多样化的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贸易在亚洲金融危机当中的“存活率”。

4.大力支持和发展绿色农产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我国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在客观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出口贸易产业的进行。随着国际贸易对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加大绿色农产品的发展和开发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绿色成为现代我国农产品贸易进出口的主要色彩,健康无害、营养丰富是绿色食品的主要特征,绿色食品逐渐成为国际化食品进出口的主要发展方向,绿色食品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农业发展良好的生产环境和规范的生产技术,在食品加工时需要安全无污染,通过提高工艺水平提升相关产品的生产质量,在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条件下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全方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经济的发展,有效降低了金融风险。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贸易产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国际贸易的增长每年呈现递增趋势,自由化和灵活性是其主要特征。根据近几年的相关文献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对进出口贸易的重视,新的政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阶段农产品出口的现状,为我国外贸产业提供了最新挑战,也是当前局势的全新机遇。首先,在提高自身农产品质量和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应时刻关注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走动趋势,在维护旧市场的同时,开展新的客户群和开拓全新的国际市场,将我国农产品的优势发展到最大。另外,对国外农产品局势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农产品选择上的优势,这样的优势在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将大大提升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生存力及竞争力,避免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提升国有产值。

参考文献:

[1]张玉兰,姜雪忠.试析金融危机影响下农产品出口困境的应对策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3):65-71.

[2]祝伟民,刘永.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机制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7-52.

[3]米运生,邹海英.农业相对脆弱性与金融危机对伙伴国农产品贸易的非对称性冲击[J].农业技术经济,2012(2):28-38.

[4]王瑞,王丽萍.我国农产品贸易流量现状与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4):39-48.

篇7

新加坡是东南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重要金融、航运和对外贸易中心之一。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在推动东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新加坡历来以小国大外交,能够在各大国之间纵横捭阖而著称。新加坡自知国小民寡,常常低调行事。但它屡屡出思想,出主意,出建议。不少关乎东盟方向性的重大举措和决策都来自于新加坡的建议。iii

一、新加坡地缘政治环境简述

东南亚是世界上地缘政治最复杂的地区之一,而新加坡又处于东南亚战略地位最重要的位置,地区外大国在东南亚的战略利益集中于此。同时新加坡又处于两个地区内大国之间(南部的印尼和北部的马来西亚)。这些地区外和地区内大国的存在对于新加坡来说,是一种安全的威胁。因此,加入一个地区性组织并努力促使其发展壮大,对于新加坡的生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新加坡独特的历史和民族构成可能产生的与周边其他国家的矛盾,客观上也需要新加坡在东盟内部寻求解决这些矛盾的机制。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

1、东南亚各国之间文化与宗教差异较大,沟通起来十分困难,合作很难维持,国家之间非常容易爆发冲突。iv新加坡这个资源缺乏而且没有战略防御纵深的袖珍小国在这种复杂的地区环境下很难生存。

2、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以后,马来西亚对其保持仇视。马来西亚通过种族问题、淡水供应等,对新加坡施加影响。再加上在社会问题、经济发展模式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双方存在矛盾与分歧。所有这些矛盾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制度性的平台来帮助实现沟通。

新加坡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资源稀缺,缺乏战略纵深。脆弱性是这个小国的基本属性之一。脆弱性意味着生存与发展的危机。v而东盟给缺少安全感的新加坡带来了一定的保证,有效缓解了其脆弱性。东盟的存在及其制度架构为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发挥地区与国际影响力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平台。

二、新加坡在东盟内部作用的历史回顾

由于自身国情的限制和面对的艰难外部环境,在东盟成立初期新加坡在东盟内部充当着谨慎参与者。在东盟成立初期,经济合作基本是停滞的,看重东盟经济效用的新加坡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利益。而新加坡又担心印尼通过主导东盟政治合作从而谋求地区霸权。随着时间推移,地区局势发生改变,新加坡与印尼、马来西亚之间的关系开始缓和,《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协调一致宣言》签订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走上了发展之路,东盟也没有像新加坡担心的那样成为印尼称霸地区的工具。在这种形势下,新加坡开始重新审视其与东盟的关系,并且有意在东盟内部发挥积极作用,开始在东盟中走向前台。在柬埔寨问题上,新加坡扮演了东盟代表者的角色。同时段,新加坡积极促进东盟内部的经济合作,“增长三角”这一模式为东盟经济交流与合作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形式。从柬埔寨问题的和平解决、区域经济合作等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加坡在东盟发展中表现得越来越积极。因此,这一阶段新加坡在东盟内部的作用,可以说是从谨慎参与者转化为积极参与者。

97年金融危机给新加坡在东盟内部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机会。所谓“船小好调头”,金融危机后,新加坡经济在东盟各国中恢复得最快。学者们一致认为从长远来说,这次金融危机加强了新加坡充当东南亚经济与合作稳定的避风港的声望。vi新加坡呼吁东盟各国通力合作对抗金融危机,提升东盟的地区影响力与国际影响力,努力使东盟朝着“一体化的东盟、充满活力的亚洲中心”发展。新加坡还积极提倡并促进《东盟》的酝酿、制定与签署;推动东盟在经济、安全、社会方面的进一步合作;在缅甸问题上,新加坡也积极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新的国际环境与形势下,新加坡积极呼吁并参与东盟在环境保护与反恐方面的合作。此等种种措施与行为,我们都可以看出新加坡在东盟内部的低姿态主导作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新加坡与东盟关系这一历史过程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东盟的发展与一体化程度的深化,新加坡在东盟内部的作用也发生相应变化。笔者认为,新加坡在东盟内部的作用可以用一句话概况为:从积极参与者转化为低姿态的主导者。从参与者到主导者,这是一种身份的转化,是从幕后走向前台的举动。放眼全球来看,这也是新加坡作为一个袖珍小国创造的奇迹。但是应该认识到的是:新加坡的这种主导作用是一种低调的行为,新加坡是东盟内部低调的领导者。新加坡过去是积极参与者,现在是低调主导者,今后也仍然是低调的领导者。但低调不等于消极,新加坡仍然会在今后的不同时期,在合适的情况与条件下,在适当的领域,充当东盟低调、主动、积极的一体化进程倡导者。新加坡的这种低调,是由新加坡的立国原则所决定的,更是由新加坡独特的国情所决定的。树立一种务实的立国原则与观念对于一个国家是何其重要。一个国家不可太沉浸于漂浮的虚名,更应该踏实致力于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注释:

i 比尔森・库鲁斯.东盟――利益和存在的理由[J].美国:亚洲概览,1993,33(8):17.

ii 陈剑峰.东盟一体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J].湖州师专学报,1994(2).

iii 张锡镇.东盟共同体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推动者[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1):4.

篇8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篇9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篇10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篇11

严兵(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福建厦门361005)

[收稿日期]1999-10-20

[作者简介]严兵(1977-),男,湖北荆门人,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在读硕士研究生,攻读国际经济贸易专业。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篇12

一、两次危机的比较

(一)危机表现

图1 亚洲金融危机前后泰国GDP变化与次贷危机前后美国年度GDP变化 (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Word Bank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受危机冲击的主要国家的股票市场都出现了大幅度的跳水,经济增速也有所下滑,泰国1997年和1998年的GDP分别下降了17.1%和25.9%,同样美国2009年的GDP下降了1.77%。金融危机除了冲击证券市场和经济增速外,也使得受冲击国家的货币贬值,房地产市场萎缩。

从金融危机的表现上来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金融危机的发生给各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二)危机爆发的原因

1、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就的。

首先,泰国泡沫经济崩溃带来了不良债权。在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泰国的房地产市场迅速地膨胀,外国资金的流入也推动了泰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到了1997年,泰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泡沫的破裂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债权。

其次,泰国在危机爆发前出口减少,产生贸易逆差。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由于美元升值,泰铢又是长期盯住美元浮动,因此造成泰国的出口减少,经常项目逆差扩大。

再次,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对冲基金对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冲击。冲基金预期到泰铢的贬值,于是对泰铢发起了攻击,泰铢大幅度贬值。在对泰铢进行了冲击之后,对冲基金又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的货币进行了冲击,使得这场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危机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

2、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美国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创造了多环节的资产证券化。美国的房地产放贷机构大量地发行次级贷款,抵押贷款公司又发行了以住房抵押贷款为支持的证券(MBS),并将MBS出售给了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又以MBS为基础发行了担保债务权证。这样,当利率身高,次级房贷的债务人无力偿还贷款时,就会使得整个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金融危机爆发。

其次,贸易顺差国资金流入美国引起房地产市场泡沫。以中国为代表的贸易顺差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些国家用将外汇储备用以购买美国的债券,将资金注入美国市场。资金的流入推动了美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图2 2001-2007年次贷危机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

数据来源:美国联邦储备局官方网站

再次,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美联储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美联储在2001年1月到2003年6月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当美国经济在2003年开始反弹的时候,美联储并没有及时上调利率,长期的宽松政策进一步加剧了美国房地产泡沫。

最后,金融监管的欠缺最终使得危机爆发。在美国金融机构不断进行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的时候,美国相关的监管机构并没有对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地监管。监管的欠缺放大了金融产品的风险,最终使得危机的爆发不可避免。

(三)危机的触发机制

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来看,两次危机的触发机制是不同的。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由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危机引起的一场全球金融危机,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则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前者发起于发展中国家,后者是由发达国家发展中的问题引起的。但是引起两次危机爆发的共同原因是金融监管的欠缺和危机前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裂。

(四)危机的应对措施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冲击的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在应对危机中主要是接受了IMF的援助。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对本国经济进行了救助。作为美国债权国的中国、日本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等也因不愿看到美元资产贬值而加入到拯救危机的行列中。

二、两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一)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从两次危机前后我国出口额变化的情况来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额的影响要远远大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原因在于:

一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冲击的东南亚国家主要是中国在出口中的竞争国家。因此,当这些国家的经济受到影响的时候,我国出口的变化并不会很大。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受危机冲击的主要是欧美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当这些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受到影响的时候,其进口需求减少,我国的出口必然大受影响。

二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本身的影响范围要大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受到了比1997年更严重的冲击,自然我国的出口所受的影响也将会更大。

三是,由于我国商务部公布的官方数据的限制,我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的数据只能是年度数据,因此很有可能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所使用的月度数据波动性更小。

(二)危机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图3两次危机前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年度变化(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

左: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从两次金融危机前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看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我国在两次危机中外商直接投资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由1996年的700多亿美元下降到了1999年近400亿美元。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也由2007年第四季度的350亿美元下降到2008年第四季度的不到200亿美元。由此可见,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直接投资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

(三)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银行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以及资本充足率都已有显著提高。由于资产负债表更加强劲,资本杠杆率更低,我国银行无需通过减缩贷款对危机做出反应。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银行正通过提高杠杆率向经济注入流动性。2009年3月份的贷款增长率从2008年8月份的14.3%增加到29.8%。这说明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我国银行业应对危机的机制更加成熟,银行业应对危机也有着更大的主动性。

三、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一)在经济发展中要警惕泡沫经济的出现

不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在危机爆发前,危机发生国都出现了由于流动性过剩而引起的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也是两次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的触发机制。因此,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我们也要警惕这种由于流动性过剩带来的房地产泡沫。在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住房实际使用量的监控。

(二)加强金融机构对金融创新的监管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都有由于金融监管不力而造成危机加剧的因素。尤其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大量热钱涌入东南亚国家的市场,推动泡沫高涨,这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是很大的。我国目前也是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很多资金由于看好中国市场而想涌入中国。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限制资本流动的国家,因此,这还没有给我国造成过大的冲击。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资本项目将逐步开放,在那种情况下,我国一定要警惕短期资本的冲击行为,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

除了对于热钱的监管外,我国也要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我国的金融业尚处在一个发展阶段,各种金融创新的工具将在我国逐步使用,我国在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吸取美国过度创新引发危机的教训,加强监管。

(三)保持适当的外汇储备以应对冲击

从我国历年外汇占款的变化看,我国的外汇占款在2000年之后进入了一个加速增长的时期。我国现在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汇率完全浮动之前,我国保持一定量的外汇储备可以防止在资本账户开放后国际游资对于人民币的冲击。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以泰国为首的东南亚国家正是由于最终的外汇储备不足而无法抵御对冲基金的冲击,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度。

(四)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金融业的发展是一种虚拟经济的发展,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虚拟经济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只有制造业、实业等实体经济得到切实的发展才能真正的增强一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都有由于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而造成经济泡沫放大的因素。因此,只有加强实体经济的发展才能够提高一国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亮.美国次贷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比较[J].金融数学与研究,2010(1)

[2]刘遵义.十年回眸:东亚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2007(8)

篇13

一、引言

金融危机的爆发通常会伴随大量的金融机构重组并购事件发生。本文考察了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中的金融机构重组并购事件,发现在金融危机中发生的金融机构重组并购有其内在的特点。分析和研究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重组并购的特点,对于我们发现危机中蕴含的机遇以及正确认识危机中并购重组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有重要的意义。

二、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重组并购的主要特点

(一)金融危机中的并购以问题金融机构的重组为主

金融危机发生时,市场总体估值水平通常会大幅下降,这不利于资产的出售,所以金融机构一般不会选择在金融危机中出让股权。金融危机中要出售或处于要被重组地步的金融机构一般都是陷入困境的问题金融机构,有的甚至处于破产边缘。进行并购重组,主要是为了吸纳新资金偿还债务以摆脱困境。[1]

20世纪90年代的两次金融危机后,拉美和东南亚地区金融机构的资产分别大幅贬值,急需资金支持,欧美许多金融机构纷纷趁机在拉美和东南亚地区开展跨国并购业务,取得当地金融业的经营权。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后,西班牙毕尔巴鄂•比斯开亚银行收购了墨西哥普罗布尔萨商业银行70%的资产;随后,其他外国银行也并购了墨西哥一些银行。1998年初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新加坡发展银行出资1.53亿美元购买了泰达努银行(Thai Danu)50.27%的股权;英国标准渣打银行出资3.088亿美元购入泰国第十二大银行拿卡森银行(Nakornthon bank)75%的股份;1999年4月28日,渣打银行注资约9500万英镑收购泰国那利银行,获得了68%的普通股权,并取得控制权;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还收购了曼谷投资公司;美国花旗银行收购了泰国的大城银行。[2]2008年金融危机中,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富国银行收购美联银行,英国劳埃德银行(Lloyds TSB)收购英国最大的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哈里发克斯银行(HBOS)以及富通集团的重组也都是由于被收购机构陷入困境造成的,有的甚至已经处于破产边缘。

(二)政府在金融危机的并购重组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三次危机中并购重组活动的考察,可以发现政府在促进金融危机的并购重组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府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放松限制,对境外投资者开放本国市场。例如,1994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危机之前,拉美各国严格控制外资的介入。墨西哥金融危机之后,拉美国家的金融业逐步对外资开放,金融业并购重组开始活跃,到亚洲金融危机前,已有55家银行实行了合并或兼并。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韩国逐步放松限制开放金融市场,允许外资购买金融机构部分或全部的股份;泰国1997年10月起将限制外国投资者拥有银行业股份的比例从25%提高到50%以上,允许外国投资者购买全国91家金融机构和15家商业银行一半以上的股份;印度尼西亚也取消了外国股份不能在本国银行业超过49%的限制;菲律宾1998年2月通过法律,允许外国金融机构拥有的股份从40%增加到60%。

二是帮助金融机构完成重组并购。比如为收购方在税收、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有时候政府甚至还会亲自参与到并购重组中,1998年金融危机中的韩国政府就是典型的例子。1998年12月31日韩国政府与美国新桥资本公司达成协议,新桥公司牵头的国际财团将购买韩国第一银行29.8%的股份;1999年10月25日,美国新桥投资有限公司与韩国政府就收购韩国第一银行签订协议,购入该行51%的股权,韩国政府持有49%的股权。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大力推动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开展重组,倡导地方性银行并购计划。在这次危机中,包括美国在内的部分发达国家政府还出资持有问题金融机构的股权以避免其陷入破产境地,典型案例是美国国际集团和富通集团的国有化。[3]

(三)换股、零成本收购等非现金收购较多

金融危机中,金融业并购活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以股权交换、零成本收购等非现金或低现金的收购方式完成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金融危机中获得并购融资的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二是由于被收购方受危机影响背负大量债务或者不良资产,收购完成后可能需要大量现金去偿还债务或不良资产损失等。[4]2007年由苏格兰皇家银行(RBS)、西班牙国际银行(SBP)和富通银行(FORB)组成的财团以711亿欧元(956亿美元)的天价击败竞争对手巴克莱银行,成功收购了荷兰银行,欧洲银行财团的收购方案中股份支付的比例相当高。2009年初,富通集团与比利时政府达成的重组计划也是以换股的方式实现。

三、对我国金融机构开展海外并购重组活动的启示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受到了较大冲击,而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机构受影响相对较小。加上在上一轮全球经济增长周期中,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业的实力得到了一定提升。因此,本次危机给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海外扩张带来了一定的机遇。[5]同时,危机中开展的并购重组面临的风险也较非危机时期要高。我国金融机构应当密切跟踪国内外市场变化,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尽可能地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难得机遇,开展并购活动以壮大自身实力。

(一)金融危机给我国金融机构开展海外并购带来机遇

一是国家和地区间的市场壁垒、隐有所减少。当危机发生时,受损严重的国家急需资金来弥补损失和偿还债务。因此,为吸引资金度过危机,受损国家通常对外部投资的限制会有所放松,从而有机会达成在繁荣时期几乎没有可能的并购交易。

二是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资产估值水平相对较低,可以降低收购成本。本次危机对主要发达国家金融业造成了严重冲击,危机爆发后大量金融机构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去杠杆化过程,使得资产的估值回到了合理的水平上。这个估值回归的过程一方面将孕育出一些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对于意图扩张业务的金融机构,这个去杠杆化的过程也将为其创造一个低成本并购扩张的机遇。

(二)危机中开展并购重组须克服更大挑战

在机遇面前,更大的是挑战。对于本次金融危机中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开展并购活动面临的挑战,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看。

外部的挑战主要是危机中将面临更高的风险。金融危机时期开展并购要比非金融危机时期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形势,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将更为显著,因此面临的风险也更高,这些风险主要包括市场的不确定性、政策的不确定性、收购目标的不确定性等。例如,金融危机是否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政府可能会对并购交易进行某种干预,或由于一些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而影响收购;收购的目标是否还有信息不对称的地方等等都需要进行慎重抉择。

内部的挑战主要是对于自身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尽管发达国家金融业遭受重创,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的在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普遍与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存在差距。在金融危机中实施并购的金融机构必须对自身实力有足够的信心。收购方需要拥有良好的融资能力,强大的财务实力和高超的管理能力等。因为危机中发生的并购通常需要收购方向被收购方注入资金偿还债务以盘活资产,同时要对被收购方进行重组,并要在短时间内与自身有效整合,以达到并购目的。

(三)我国金融机构应抓住时机,审慎灵活地开展并购

我国金融机构应当密切关注金融危机的进展,加快自身调整,结合需求慎重选择并购对象,抓住时机、果断出手。在时机选择方面,可以考虑在危机全面爆发以后以及恢复阶段加大海外并购的力度;在目标选择方面,根据我国金融机构现阶段的经营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需要,可以重点考虑目标市场的中小型机构,并力争取得控股权。

参考文献:

[1]王双平.九十年代全球银行并购热潮缘起及影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