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建筑艺术的审美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艺术的审美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建筑艺术的审美

篇1

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建筑艺术是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是指建筑的实用性、群众性、耐久性。所谓实用性,即是说,建筑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看”。即使是纪念碑、陵墓也要考虑举行纪念仪式时人流活动的具体要求。其它各类艺术,美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却必须和实用联系在一起。建筑的实用性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即是说,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观感的美与丑,因而建筑的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建筑的实用性是艺术性的基础,而艺术性中也常常包含着实用性。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还表现在它的群众性上。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可以不听音乐,不看戏剧,不欣赏画展,不读小说,但却不可能不住住宅,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另一表现是在于它的耐久性。建筑是巨大的、造价可观的物质实体,一旦建成,除非地震火灾和战争破坏,它都会长期保留下去,很难被人遗忘或丢失,事实上成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纪念碑。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决定了建筑物具有纪念性。比如希腊的神庙、罗马的广场、巴黎的铁塔、中国的万里长城、非洲的原始村落,还有数不清的古城市、古村镇,当初并不是为了纪念而专门建筑的,但是到了后来,却成了纪念性很强的古迹,成为人们欣赏的历史文化了。

(二)建筑是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是个空间环境,它要占据一定长、宽、高的位置。那么,我们在一定的视点上,不可能一下子看到全体,只能看到它的一部分面。比如,看一座坡屋顶的房子,在室外我们只看到三个面。如在室内,我们最多也只能看到它的五个面。我们要想看到全部的面,就要移动自己,才能陆续地把所有的面看完。即是说,人们在任何一点上欣赏建筑,感觉都是不完整的,只有在各个位置,从远而近,从外而内,从上到下,从前而后,围绕建筑走遍,才能获得完整的感觉。如果是一个建筑群体,那就更复杂,更需我们不断地变换观赏位置。人们就是在这种位置的不断变换中,也就是空间的不断延续中获得了审美感受。

正因为建筑具有空间延续性,因此,它的艺术形象永远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有的甚至还主要靠环境才能构成完美的形象。道理很简单,建筑物一旦建成,就不能移动,除非特殊情况,不会出现房子搬家、桥梁搬家的事而一旦搬了家,其审美效果也随之改变,原来的效果不复存在,后来的又出现新的审美效果。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必须是置于埃及这广阔无垠的沙漠中,才有永恒的性格,如果搬到了东北大森林,很难设想,那是一种什么效果。又如,欧洲的哥特式教堂,必须是在中世纪狭窄、曲折的街巷中,才能充分显示飞腾向上的气势,如果放到宽阔的大街上或者林立的摩天大楼中间,就很难设想是什么景象了。由此可见,正是这种空间的延续性和环境的特定性构成了建筑艺术的又一个审美特征。

篇2

一、造型美

建筑本身就是一种造型艺术,是综合了各种形式美法则的艺术。高迪一生设计的建筑作品很多,每件建筑作品的造型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他用自己的建筑语言去诠释对美的认识。高迪建筑中造型的美并不是刻意的美,而是实用的美,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1.自然美曾经有人问高迪,最喜欢哪本建筑类书籍,高迪指着他书房窗外的树说:“它就是我最好的老师”。高迪以自然为老师,他认为,没有什么比自然界更能创造出最生动形象的造型了。高迪对自然生物形态学的兴趣,并“不止对它的模仿,而是通过变形成为建筑的、装饰的形式要素”。他用建筑去刻画自然,在高迪的建筑中,随时都可以发现大自然的一些形象,这涵盖了动物界、植物界、矿物界以及自然景观等,这些是高迪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高迪自然主义艺术的成功范例要数古埃尔公园,公园依山而建,充满童趣,反复用动物、植物、岩石、洞穴等主题造型图案表现出类似自然化的视觉效果。蛇形座椅不只是座椅,还是百柱厅的屋顶边缘。高迪结合了围墙和座椅,做出这种蜿蜒曲折的蛇形,仿佛蕾丝花边缝织在裙摆上,风一吹过就可以随时舞动一般。公园入口处的变色龙和巨型蜥蜴是集美化与实用为一体,除了色泽艳丽造型生动以外,还兼具排水功能。每当大雨滂沱之时,变色龙和蜥蜴的嘴中就会喷涌而出从百柱厅倾泻而下的水流,生动可爱。高迪的建筑作品是将建筑、雕塑、色彩、光影、空间以及大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他的作品都是在效仿大自然,每一个造型细节都融入了自然元素,使得整体设计和谐统一。2.怪诞美怪诞美就是荒诞古怪之美,作为一种反常的、超现实的美,是通过夸张、扭曲的方式,展示了荒谬与怪异。怪诞形象常常能震撼观赏者的整个身心,使其处于生命激活的极高水平,看过之后使人不能忘怀,给人以迥然不同的审美感受。高迪建筑的怪诞表现在以自然形态的有机生物以及抽象形态的曲线、抛物线、弧面等形态为主,摒弃了传统的方正、平直的造型法则。例如米拉公寓整体造型仿佛是一座被海水长期侵蚀又经过风化布满孔洞的岩体,墙体本身也像波涛汹涌的海面,富有动感,又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蜂巢。屋檐和屋脊有高有低,呈蛇形曲线。建筑物房顶上的烟囱和通风口塑造成幻影似的战士,抽象的陶瓷拼花螺旋,惊人想象力的魔幻森林。观赏者们会觉得这座建筑荒诞不经、气氛怪异,因为这座建筑打破了常规,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色彩上,都与之前的建筑有很大的区别,这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创新。怪诞美可以唤起人们前进的动力,创造人们无限的智慧,它的这种对人类反向思维的推动,实际上是对人类智慧的推动。从建筑本身来说,通常不会为了某种艺术理念去建造,而是会考虑到一定的实用性。但是,一旦其表现出某种怪诞美时,它必定是最具有智慧的建筑,足以带给人震撼。高迪建筑的美并不是刻意的美,除了包含对大自然的感悟外,还具有怪诞美的意味。建筑是可以打动人心的,在高迪怪诞奇特的建筑外形下,蕴含着对万物的尊敬,结合着自然和谐的旋律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二、装饰美

在20世纪初时,建筑师路斯提出“装饰就是罪恶”的口号,但是高迪用他独特的装饰手法将建筑的空间、形式、材料和色彩等完美结合在一起。高迪的建筑装饰注重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通气孔的设计、每一块砖的放置、每一个色块的搭配。高迪建筑大多采用陶瓷碎片、玻璃、天然石材等进行有意味的装饰,这也是他独创的艺术特色。他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拓展了装饰的内涵,将镶嵌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拓展了艺术的语言表现力。繁复的细节和装饰是高迪作品的一大特色,也是最让人着迷的地方。例如巴特罗公寓的外墙面就采用镶嵌技术,高迪将色彩浓烈的瓷片进行合理搭配,形成凹凸不平的视觉变化。古埃尔公园的蛇形长椅,高迪将这些不同的材料,色彩,纹样进行艺术创作,保证纹样间搭配的合理性和材料间的契合性,使它们变化丰富的同时又井然有序,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高迪建筑作品的装饰美,除了体现在建筑中运用了镶嵌外,还体现在对铸铁工艺的应用。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高迪自小就接触各种装饰材料,参与一些手工艺制作,对材料的特性和手工艺技术的运用有其独特的见解。在高迪的建筑作品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金属材料,例如米拉之家、巴特罗之家的阳台上的栏杆,大门,窗户、楼梯扶手以及室内的灯具等装饰着简洁扭曲的造型,将材料与形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人印象深刻、赞叹不已。

三、色彩美

建筑离不开色彩,色彩可以带给建筑以生机。高迪是一个浪漫主义艺术家,他在建筑色彩上的运用,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色彩斑斓,极具浪漫性。通过对同一色彩的不同深度的运用给人以丰富的感觉,不同颜色之间要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种和谐之美、韵律之美。色彩一直刺激着我们的视觉系统,触动着我们的内在情感。高迪在遵循和谐原则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绚丽的色彩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张力,创造出一座座极具个性的彩色建筑。例如巴特罗公寓,因为水是西班牙风格的灵魂元素之一,所以高迪运用大量的蓝色并把其描绘成海洋的世界。公寓外墙上缀满了蓝绿色的星星点点,既像清澈水下游动着色彩斑斓的小鱼,又像印象派画家的调色盘。屋顶的设计鱼鳞状的小瓦片沿着波浪起伏的巨龙的身躯排列出梦幻般的色彩,散发出华丽的光辉与魔幻的气息。同样,古埃尔公园百柱厅的顶部,色彩分布不对称,但巧妙地运用了三组对比色,形成一种色彩上的韵律之美。在不同时刻的光线下,镶有各种图案的镶嵌物体表面都会形成不同效果的美感,用色彩缤纷的马赛克拼成的图案,颇具印象派的点彩效果,带给人极大的视觉审美享受和精神满足。

四、结语

高迪的建筑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有原创精神的现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他尊重历史,崇尚自然,形成了独特的高迪式风格,给他的建筑带来了生命力。当我们仰望高迪建筑的时候,不禁怦然心动,心灵之门被打开,激起了对其特有的审美情感。高迪用他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设计方法给予了建筑物自然而神奇的美感,他的建筑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美和丑。建筑不是一味的复制和抄袭,不是盲目的追随潮流,而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体现着历史的厚重,体现着独特的审美哲学,体现着不同民族的内在精神,高迪的建筑凝聚着巴塞罗那这座城市的历史,承载着人们沉淀下来的思想和文化特性,他的建筑成就了巴塞罗那的永恒魅力。

参考文献:

[1]徐芬兰.高迪的房子[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Juan-EduardoCirlot.Gaudi[M].Barcelona:TrianglePostals,2002.

[3]蒂茨娅娜•康特莉.安东尼•高迪[M].王宝泉,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4]盛恩养.从米拉公寓看高迪的设计思想[J].装饰,2009(6).

篇3

一、建筑艺术与舞蹈艺术共通性研究的意义

如果说:“建筑是冰冻的音乐,舞蹈是流动的音乐。”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绘画是视觉的艺术,那么,舞蹈则是流动的、韵律的艺术!舞蹈是人类艺术中最古老的艺术。在声音形成之前,人类就已经开始用手势等形体语言来表情达意了。舞蹈在漫长的发展中,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走过了一个从实用性、娱乐性又到表演性的过程。舞蹈是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在时空中运动的动态艺术,也是融合了音乐、舞台美术、服装设计等综合艺术。人们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渐意识到即使是距离最遥远的门类,也可以在超越艺术实体的境界中得到融合。特别抽象审美与具象审美在审美活动中的奇妙变换与融合,从而探索美的生成机制。

二、国内关于建筑艺术与舞蹈艺术共通性研究的现状

(一)节奏、韵律等外部形式特征

学界对建筑艺术与舞蹈艺术在节奏、韵律等外部特征上的探讨可以说是最丰富和集中的。宗白华先生曾对舞蹈做了形而上的把握,认为舞是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是高度的生命、旋动、力、热情。音乐在与舞蹈的配合中升华,梁思成先生在《建筑和建筑的艺术》中说道:“ 建筑的节奏、韵律有时候和音乐很像。北京广安门外的天宁寺塔就是一个有趣的的例子。由下看上去,最下面是一个扁平的不显著的月台;上面是两层大致同样高的重叠的须弥座;再上去是一周小挑台,专门名词叫平坐;平坐上面是一圈栏杆,栏杆上是一个三层莲瓣座,再上去是塔的本身,高度和两层须弥座大致相等;再上去是十三层檐子,最上是攒尖瓦顶,顶尖就是塔尖的宝珠。按照这个层次和它们高低不同的比例,我们大致(只是大致)可以看到(而不是听到)这样一段节奏”在对它的层次进行分析之后,为之谱出一支曲来,这在中国建筑界内外被传为佳话。建筑用音乐来诠释尚且有如此之不同凡响效果,音乐作为舞蹈的伴奏与舞蹈诠释生命的形态更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奇妙关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

金学智先生在《中国园林美学》中论述《园林品赏与审美文化心理》的时候曾提到,节奏和韵律,正是“建筑、园林中无声地流注着的音乐的精神”,并将这种无声韵律的表现形式分为对称协调、比例、重复变化齐一、层递、循环回旋五大类。这与舞蹈的外在形态很像,不过舞蹈不仅仅是动作形式的外在表现,它在动作形式之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二)时空感交织的内部欣赏过程

一般说来,建筑被归为空间艺术,而音乐被称为时间艺术,舞蹈则是二者的结合体。因为建筑是冰冻的音乐,舞蹈是流动的音乐。从艺术角度讲,流动与凝固的状态是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状态,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艺术灵脉与潜质;都给人以视觉美的享受及陶冶。它们虽各有其完全不同的界域和词解,但它们统属于艺术审美的范畴!

漫步于建筑当中就是一个时间流动的过程,而欣赏舞蹈也会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抽象的空间。陈志华先生在《建筑艺术散论》中单辟一节阐述他对于“建筑是 凝固的音乐”这一观点的看法。他认为,建筑之所以常常被比作音乐,就在于“建筑不仅是一个空间的艺术,而且是一个时间的艺术”,“从门廊到大殿,艺术处理就像音乐的序曲、扩展、渐强、、渐弱、休止。”如舞蹈中的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三者都有旋律的重复。

舞蹈是艺术之一,于四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作“心智交流”现象之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自然”和“人文”两极端之学科之桥梁作用。“时空”运用性特强。

1.审美主体的心理通感

建筑艺术与舞蹈艺术的审美共通性不仅仅在于其形式等外部结构特征,更重要的,还在于由这些形式特征所引发的审美主体的心理和情感感受。舞蹈与建筑虽是不同的门类,但都有着艺术的魂魄与灵脉!它们的展现处于动与静之间,其实质都是一种魂魄的展现!都是艺术创作的源脉及精炼!它一旦与人的灵魂交融,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就会自然的提升艺术的感受、想象、及释放等可贵的能力。艺术享受的最高境界,我觉得就是达到一种“虚静若动”的感知!在静中体验动的旋律,即在凝固的本体中感受震撼心灵的动律!

说到建筑,我们可以联想罗列出许许多多大气磅礴、流光异彩、几何缤纷的艺术胜境!那矗立在塞纳河旁庄严肃穆的巴黎圣母院;那富丽堂皇的著名的罗浮宫;那神奇悠久的埃及金字塔等等;以及我们自己疆域的各地,那一座座透着灵性的、风格各异的楼盘寓所,如北京古香典雅的四合院;天津精巧别致的五大道,青岛高低错落、神话般的红砖绿瓦,还有那如诗如画的江南竹楼,小桥人家等等;这一切静的物质中都真切的透出一种生动、鲜活的艺术内质,或大气磅礴,或端庄典雅,或轻柔如纱!

说到舞蹈,我们又可以自然的想象出各种舞蹈流派透出的神韵精华!如国标舞刚柔相济的韵律;民族舞轻盈独特的柔美;芭蕾舞舒展高雅的绽放,以及现代舞炽烈燃烧的激情,都深深映照出艺术的巨大魅力!那舞中的举手、投足、抬头、扬胸,还有舞蹈的灵魂之器、即清澈灵动的眼神,会将整个流动的形体化成语言,将其升华到一个至高至纯的境界!历史、时代流中体现的精神同构。

建筑艺术与舞蹈艺术作为时代精神与社会精神的产物,必将体现出一个时代和一个社会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20年前,杨丽萍用《雀之灵》里那只充满灵性的手,在我们心海里镌刻下令人无法忘怀的印记。“舞蹈是生命的一种体现,它不是空泛的东西,如果空泛了舞蹈就没有灵魂了。

2.建筑、舞蹈、音乐

当人们欣赏舞蹈的时候,不会想到除了舞蹈形态以外的因素,而建筑师则会考虑如何运用它的形体美来诠释建筑的价值与建筑的功用价值,如何以它的外观最直接的为人们所感知的,空间的、体积的、造型的、线条的、形态的种种因素,构成人们对建筑的审美经验的核心。

艺术来源于生活。人是自然的,谁也不喜欢生硬机械的建筑环境,这就要我们以生命的眼光去看待建筑。杨丽萍说“原生态”是最自然、最接近人性的表现形态,它是根据生活、根据人性而来的,它是质朴的。就如我国近几年,出现的鸟巢、水立方等外形类似于原生态的建筑渐渐地融入到人类的环境中。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建筑与舞蹈之间有一座桥梁,因为我们的精神结构,在音乐与建筑两种情境中是相同的。

三、审美主体在建筑艺术与舞蹈艺术共通性中的重要性

前人关于建筑艺术和舞蹈艺术审美共通性的探讨时,重点关注两者在审美客体的特征,尤其是建筑和舞蹈的结构和形式,如和谐的比例、能被人感受和理解的方面。也有许多建筑家和舞蹈家谈到了自身在实践创作上从对方汲取的灵感和体验。他们不仅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更是充分向我们展示了研究建筑艺术和舞蹈艺术审美共通性研究不应当止步于其客体共通的审美属性,还应深入挖掘在审美主体情感、审美心理活动过程、以及审美价值等多方面的共通性,因为两者不论是何种结构和形式,能够引发人共通的审美感受的,最终还是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被这些结构和形式所唤起的人的心理反映和情感反映。

参考文献:

篇4

1.1功能技术和艺术的关系

建筑是功能技术同艺术的统一体,但是在以功能技术为主的建筑和以艺术为主的建筑之间,存在着大量二者比重模糊的建筑。建筑艺术的创作首先必须确定具体对象的艺术成分以及艺术成分包含的内容和所采取的表现形式。

1.2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建筑中的功能、技术等物质部分的创作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而艺术部分又须遵循形象思维的规律。一般说来,任何建筑的创作都须首先保证功能合理,技术先进,便于建造,所以逻辑思维是进行规划设计的基础。但是,建筑的物质因素最终要表现为具体的形象,艺术比重大的建筑更要求这种形象富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所以在运用逻辑思维的同时,也必然会渗入形象思维,在达到一定的创作阶段后,形象思维还可能成为主要的思维方法。逻辑思维的共性比较强,而形象思维则主要是个性,在建筑创作中,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匠心独运”就可以概括说明这两者的关系。

1.3构思与技巧,继承与创新

美的艺术离不开熟练的技巧,但技巧总是服从总体艺术构思。无论是环境、序列、造型的设计,还是象征涵义的命题,都应当首先进行总体构思。巧妙的构思是技巧的灵魂。现代建筑的主要争议之一就是建筑艺术的时代性与传统性的关系。时代性立足于创新,传统性立足于继承。没有创新,建筑艺术就不能发展;但创新不等于脱离现实和随心所欲,不能把怪诞离奇的形象强加于社会。没有继承,建筑艺术就不能广泛借鉴,就会变成无源之水;但继承不等于复古和盲目模仿,不能不分对象和不加分析地搬用古典形式。建筑艺术的创作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重视和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

2、建筑艺术中的审美

意大利现代著名建筑师奈维认为:“建筑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认为,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艺术。总之,建筑具有技术和艺术的双重性。建筑的技术性是不言而喻的。建筑之所以又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它具有艺术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筑的性格美

所谓建筑的性格是指不同类型建筑的不同功能的外在表现。有性格的建筑,不仅能表现出采用那些与它的基本功能要求相适应的形式,而且还能明显地告诉人们它的作用是什么。

2.2建筑的造型美

建筑造型包括建筑体型、立面、色彩、细部等,它是建筑内外部空间的表现形式,是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物质技术等条件而设计的,是技术和艺术的统一。同时,建筑的造型还要考虑到形式美的一些原则,如比例、尺度、均衡、韵律、对比等。这些也都是判断建筑造型是否美观的重要标准。

2.3建筑的结构美

建筑结构是建筑的骨架又是建筑物的轮廓。中国古典建筑中的斗拱、额枋、雀替等,从不同角度映衬出古典建筑的结构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建筑结构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如框架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等。建筑的结构与建筑的功能要求、建筑造型取得完全统一时,建筑结构也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2.4建筑的风格美

建筑的风格是指建筑造型、功能布局和建筑装饰所具有的时代共性。建筑风格是建筑艺术最直接、最鲜明的体现。每一种风格中,既包含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功能要素,也包含有时代的和民族的审美要素,所以建筑艺术表现为时代的风格、民族的风格和类型的风格。建筑艺术的基本风格是历史的产物。一般说来,时代不同,基本风格也不同,但由于影响民族风格的民族文化要素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格也具有相对的传统性和独立性。建筑艺术的时代风格比较敏感,民族风格比较稳定,建筑的基本风格在这两者的相互制约中发展变化。

2.5建筑的环境美

任何建筑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于一定的客观环境之中。因此,就存在一个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很早就十分重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提出的“有机建筑”的理论,也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相和谐,就象从大自然里生长出来似的。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流水别墅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这座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私人别墅,坐落在一个具有山石、林木和溪流瀑布的优美环境之中。建筑的前部从浇筑在岩石上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悬挑出来,上下两层宽大的阳台,一纵一横,好象从山洞中“长”出的两块巨石,后面高起的片石墙和前面挑出的部分取得平衡并形成水平与垂直的方向对比。这种自由灵活的组合,不仅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而且可以使人们在不同的角度看到各种丰富多变的体形轮廓。

3、建筑艺术中的质地

建筑艺术中的质地――质感与肌理的表现是建筑造型及空间视觉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的视觉形象和人的情感具有强烈的影响。

3.1视觉效应

构成质地的要素是表面质点的大小、形状、分布情况。由于这些要素的差异,就产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质地。但由于大小、形状及排列方式的不同,砌成的石墙具有不同的质地效果和情调。单独性的质地视觉效应与综合使用不同质地的总的视觉效应是有些不同的,有时甚至相差很大。单独性的质地能够激起我们的各种情感反应。粗糙不光滑的点状质点的质地具有野性的、厚实的、自然的情调,粗糙不光滑的线状质点的质地具有坚韧、有力、松弛的情调;细腻光滑的点状质点的质地具有坚硬、寒冷、淡漠的感觉,细腻光滑的线状质点的质地则使我们感到活泼、坚实、优雅等等。

3.2造型

质地与造型的关系也是很密切的。网格状的形态由于其有许许多多的小空洞而对构成材料的质地起削弱作用。如金属制的格片顶棚,可以看出,由于格网的作用,金属的质地已经很不明显了。此外,肌理视觉效果拙劣的材料,一般可以用凸起的浮雕这种造型来加以改进。无色彩倾向的灰色混凝土给人一种原始和脏的感觉,缺乏视觉吸引力和美感。但如果把这种灰色混凝土用浮雕铸模,或使用毛面木模板浇铸时(同时可用水平装饰线将模板连接处的痕迹隐藏起来)则可以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3.3色彩

同色彩不同质地视觉效果是绝不会相同的。粗糙的质地特别是绒状的质地对于高纯度的鲜艳色彩具有良好的视觉协调性,二者结合可以产生出强烈而悦目的效果。例如大面积高纯度的红色地毯,给人以醒目欢悦的视觉感受,如果换上相同面积的光滑质地,则人的视觉心理是难以接受的。大面积的光滑质地适宜于用沉着的有明显色彩倾向的灰性色或黑、白色以及低纯度色。另一种相反的情形是同质地不同色彩的视觉效果也是不相同的。如白色混凝土比灰色混凝土有更好一些的感觉。黑色镜面玻璃由于比白色镜面暗了许多,因而反射的景物朦胧含蓄,从而成为很好的塑造神秘虚幻空间的材料。

参考文献:

篇5

一、空间秩序的共通性

空间秩序是中国传统建筑与书法艺术二者之间的客体审美属性,体现了二者的审美共通性。空间秩序包含空间方位与空间序列二个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选址和建筑布局非常重视空间方位与空间序列,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建筑营建理论体系。中国书法艺术空间理念的形成表现出从秦以前的非平面性空间特征到两晋才完全成熟的平面性空间特征的发展历程。[2]49-57传统建筑的空间秩序与书法艺术的章法布白,都遵循空间秩序的审美逻辑,体现二者在空间同构的相通性审美理念,呈现出感知共通的客体审美属性。

空间的方向和位置是人们认识空间秩序的基本感受,也是空间的特征之一。中国传统建筑与书法艺术在空间秩序的理念上都与传统的宇宙天地观相呼应。中国传统建筑在王城营建上要求遵循两仪四灵、八方九宫的空间理念。《淮南子?齐俗训》中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3]151宇宙既为天地时空观,天地两仪是中国传统宇宙观念中最原初最根本的一对概念。视天地两仪的开辟,就是宇宙的创生,也成就了中国人对宇宙的界限和定位宇宙的本意。所谓天覆地载,正是先秦的“盖天说”①,将天穹看作覆碗状,把大地看作沿“二绳四维”向四面八方延伸的方位,刻画坐标秩序,派生出四方、五位、八方、九宫、十二度等空间形态。在宇宙界定之后,明确空间方位和秩序,传统建筑遵循这样的空间秩序展开营建。传统建筑强化向四面横纵有序地延展,形成群体组合空间的回旋往复,秩序井然,每栋单体有自身的空间秩序,在组群中又相互联系,构成了整体的时空秩序。《周礼?考工计》匠人篇有“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礼记》有“前堂后室”的规定,历代宫殿都是按照“前朝后寝”,集镇按照“前店后宅”的空间秩序营建。《周礼?天官》曰:“惟王建国,辨方正位”。[3]6传统的礼制规定南向为尊,国家营建、城市规划、院落建筑都依南向“取正制”。无论国之四野、四城之门、官式建筑、民居形式的营建都遵照两仪四灵、八方九宫的空间秩序理念。传统建筑的“五位四灵”[4]101-102代表着空间的风水布局,其中对建筑的空间方位理念有着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宫殿建筑、寺院建筑还是民居建筑,中国传统建筑大多遵循坐北朝南方位布局理念进行设计与营造。

中国传统空间方位秩序理念深广地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营建。从城市规划、建筑群落到单体建筑乃至室内装饰都遵从这样方位秩序的理念。强化建筑方位朝向的时空与客体审美意识有特殊意义,它代表古代建筑礼制特征之一。宫殿建筑遵照如此,即为前朝后宫、左祖右社的布局等。传统寺庙建筑也依照如此的理念,从南向山门进入朝门,朝门之后即是左钟右鼓,往后为大殿、后殿等。民居也是大门朝南、厅堂居中、东西厢房,均遵从这样的空间方位秩序。

书法艺术中与建筑营建的理论体系有着相通的空间秩序表达。在空间秩序的方向位置与传统建筑有着相同的宇宙观。先秦的甲骨文、金文与秦刻石具有相通的建筑空间秩序逻辑,非平面空间特征使得文字顺依载体“起伏而安”,文字镌刻以文思为轴线起伏呈现出非平面的空间秩序,每个起伏的文字在凹凸的表面上先书后刻完成完整章法布白的刻石铭文,具有崇高和审美的客体属性,建构成的客体审美属性与传统建筑空间秩序具有突出的相通性。在秦统一六国之后,统一了文字的书写规范。将国土以“井田制”划分,开启燕齐、吴楚的东西南北经纬二横驿道,以此理念规划展现皇权象征,确定官方权力的凭信,就以篆书入田字界格为官印格式的秦篆印的标准格式。无论是书法形态还是空间方位的布局与传统建筑的空间秩序理念如出一辙。秦篆印的田界格的二横四界的空间秩序的表达,表征了国之四野的空间格局,印田里四个篆书占位中宫、二绳、四边,整体章法布局以方位空间为秩序,印面篆书内部结构趋于纵横斜向,具有八方空间延展态势,形成田字九宫网格形式。又依此发展出“米”字格书法原理,在纵横斜方向、东南西北四面与中宫点的关系,田界九宫网格与“米”字格八方所指一致。中宫在九宫空间中是以方形空间形式出现,在“米”字八方空间系统中以点的空间形式出现。中宫与四面八方所指的空间方位秩序有主从尊卑的关系,与建筑的空间方位秩序契合。秦之后,书法狭义微观的组织形态是针对单字结体加以变化,具象化了二元、四维、中宫的喻意。书法艺术中在书写单字的结体时也要求中心内聚,四周发散,以黄庭坚的书法艺术为典型的代表,他的《松风阁诗》书法作品中每个单字书写都表现为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气宇轩昂,具有米字八方的空间意象。延伸至整幅书法作品广义阐述为大章法,以九宫笔势关系原理演绎为统领全幅书法的“大九宫”。[3]7书法艺术与传统建筑空间秩序始终都是遵从中国传统宇宙观。书法艺术的中宫为中心,笔墨向四方发散的形态,有如传统建筑以中宫的中庭院落向四周方位组织空间,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合共生”的生命情感?r值和空间秩序理念。

从空间序列上看,传统建筑依照建筑功能合理安排和组织空间动线,明确了各个空间之间顺序性、动态感和方向性的时空联系,表现出前奏、序曲、、尾声等四个阶段的空间序列,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所具有的导向与视线聚焦的多样与统一的空间特征。传统建筑群落或单体建筑的空间序列强化整组序列以中心为尊,中轴为主,两厢为辅,前后呼应,主体建筑在中轴位上突出其核心重要,两侧厢房辅楼映衬主体,丰富空间序列的节奏层次。例如山东曲阜孔庙四百余米的轴线空间上,贯穿六个院落、三座牌坊、七座门殿,到达最后的主殿空间――大成殿,整体建筑群空间形成主次有序的空间整体,秩序井然、清静肃穆,沿着中轴对称向纵深推进,层层叠叠串联在同一轴线上,通过秩序的导向达到建筑空间尽端的万世师表孔子雕像。完成人们进入孔庙所期待的情绪,建筑群空间秩序包含审美主体视线焦点及其对待审美客体的视觉所望和心理所想的期待。

书法艺术从东晋前后所建立起来的平面性空间特征而言,在平面上非常重视空间秩序的逻辑性,与建筑的空间序列相通。书法艺术的空间秩序表现在单字书写秩序与整幅书法的章法布白序列。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不仅体现在单字书写的结构顺序应以主笔中锋书写,附笔书写用笔转腕多变,形成丰富多变的节奏秩序,整幅书法也要求在章法布白方面具有空间秩序的审美。书法艺术的章法布白,包括书写的主体内容、落款与钤印,讲究承上启下、左顾右盼、参差变化,落款与钤印都必须合理布局,突出书写的主体内容,共同组成节奏有韵的主辅秩序和空间序列。书法艺术的章法布白甚至包括至左而右的书写习惯,同样体现出书法艺术空间序列审美,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左侧地位高于右侧,上部较下部尊贵的礼制观念,其空间方位与空间序列,都包含尊卑伦理的概念。传统建筑与书法艺术同样遵循这样的空间秩序理念。

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艺术现象,无论是传统建筑还是书法艺术,乃至其他具备实用的形态,全部担当着“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使命。传统建筑与书法艺术无论是空间方位,还是空间序列的理念始终与传统宇宙观相对应,将建筑与书法的秩序呼应“天”的秩序,以求得合法与永恒。中国传统文化最高的审美主题就是以天地之道来应通“人间”的建筑道、书道等。

二、结构形态的共通性

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中国传统建筑与书法艺术在结构形态方面,表现为 “线的艺术,势的追求”的客体审美属性的共通性。中国传统建筑对“线”要素不断地演绎直至完美表达。中国传统建筑的木结构体系,有着完美的“线”结构形态,它通过极其精妙的榫卯结构,不着一钉,亦能完成从构件到整栋建筑的营造。结构的理念始终以“线”贯穿其中,通过对结构“线”形态营造出整体建筑“势”的气韵,并且成为传统建筑结构形态重要的构成特征。书法艺术从仓颉以“鸟兽蹄?”的“线”结构形态为灵感,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无上智慧创造汉文字,此后,中国人将具有实用性的文字,变成最能够代表中国艺术审美精神的“线”的艺术表现形式。汉字由“线”笔画结构形态升华到书法艺术“线”所表现出自然万象的神韵,书法家以“线”的结构形态表达万物生气勃勃的“势”态。“线”的审美形态成为传统建筑与书法艺术在结构形态上最重要的特征。二者通过“线”结构形态演绎“势”的整体气韵,具有高度的客体审美共通性。

中国传统建筑的“线”结构形态演绎建筑“势”的审美属性。传统建筑营建必须迎合山川水脉走向的环境观,谓之“势”。从建筑本体看,结构形态谓之“形”,“形者势之积,势者形之崇” “势言其大者,形言其小者” [5]231这里表述了结构形态的概念,明确建筑“线”结构形态特征所呈现出“势”的审美属性。都城、皇宫、王陵、孔庙的气度宏伟的中轴线以及天际线,建筑群体里的廊、墙、栏杆,园林建筑中的曲栏、池岸、云墙、长廊,单元建筑表现为柱、枋、梁、檩、椽、飞檐、翼角等,这些无不显示出“线”的意趣情态,建筑正是通过这些有自然生命之感的“线”的艺术化表现,营造出传统建筑的审美气“势”的追求。

中国传统建筑木结构的各个构件都承担着相应的受力要求。整栋建筑的主要骨骼框架?幕?础、柱、梁、檩、椽的结构构件有着清晰的逻辑,相互间结构合理、关系明确,形成有序的力学传递逻辑,而这些构件基本呈现出“线”的结构形态。在传统建筑文化的语境中,灵活舒展的“线”是自然生命的本质,这一理念表现在传统建筑中由柱、梁、枋等线形结构形态演绎出自然生命的形态。柱与其上的多层斗拱的形态宛如大自然中生长的树形,象征生命的形态,隐喻建筑可以像生命一样不断地传承。建筑的结构“线”形态是自然生命物化的审美客体形态。线形的结构形态又是与营造技术和审美理想高度统一的。传统建筑所有结构体量的实体,都是以抽象、凝练的洋溢着自然生命情感的结构“线”贯穿于建筑形体形态和细部的结构构造之中,它将建筑体量的实体化为空灵的“线”。这样富有生命精神的结构“线”蔓延到建筑群体的组合与空间的所有结构形态的审美。无论建筑屋顶飞檐、还是曲度柔美的月梁“线”形态,都具有强烈的视觉审美,提升建筑“势”的气度。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建筑所有的“线”结构体系的合理性与审美性,都是适应传统木质材料的建筑营造法则的,“线”形结构才是其重要视觉审美因素。

传统建筑整体上讲究对称均衡,显现出空间结构形态的审美法则。传统建筑由院落连通各个有机空间,每一个层次院落组成“进”的空间,这些建筑的整体空间序列都是统一由一条“中轴线”串联起来的,形成对称或者均衡的布局。宫殿、庙堂、寺院到民居均遵循这条中轴线的“线”空间和“线”形态,并通过中轴线强化出建筑的“势”。在传统单元民居建筑中,大门与厅堂位于整体建筑的中轴线上,彰显出特殊的重要性。院落式建筑的空间结构形态讲究主体建筑与附属厢房、配房之间的布局关系,构成众星拱月的整体空间结构形态。

建筑装饰的构件形态,大都也是从结构的需要演化而来的,可以说建筑主体是以受力结构为主,装饰构件为辅,结构形态的主从逻辑关系明确。如兽吻、钉帽、门簪、铺首、垂花柱、抱鼓石等,有机地“附丽”于建筑整体结构体系上,丰富了建筑结构形态视觉审美的层次性。此外建筑瓦当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结构构件,融汇了建筑结构功能与书法的意趣,它既是建筑结构功能不可或缺的构件,同时又是书法篆刻的初祖,书法文字依附在瓦当的载体上,其笔画姿态契合瓦当的结构形态中,笔画结构随形适应,有的甚至增删笔画或者打散重组、变形夸张,书法结构态势与建筑瓦当形态相得益彰。

书法艺术的神采气韵也是融会贯通在“线”的意趣审美之中,书法艺术本质上就是“线”的艺术,无论是由线组成的单字书法结构形态,还是由单字排列而成行的线性形态,都着力在“线”的生命形态上,“线”性结构形态表达了书法整体章法“势”的活力与动态空间结构形势。

“笔意”“字势”和“局势”是书法艺术空间形象的三要素。“字势”是基础,“笔意”是核心,“局势”是审美意味的进一步丰富、拓展和深入[6]3。这三者实际上都是“势”不同维度的审美表现,“笔意”是点画用笔的书势,“字势”是单字的外象形势,“局势”是整幅书法章法结构的态势,具体表现在书法艺术的点线通过运笔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折顿挫、节奏韵律所呈现的“线”态结构中。“它不是线条的整齐一律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远为多样流动的自由美。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7]70-72

书法艺术讲究匀称、映带、层次、呼应等,以虚实相生的“线”结构形态表达通篇章法的精神追求。如欧阳询所云:“有一笔而至全字,彼此顾盼,不失位置。由一字而至全篇,其气势能管束到底也。” [8]296书法字体点画之间、运笔笔触等都是字体结构“势”的形态表达,字形内在的结构关系也有着相同规范要求,如横平竖直、间距匀称、主次有别等。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讲究行笔间架结构的节奏韵律关系,书法汉字的每个单字都有主笔画,其他笔划为辅,以“一笔主其势”,铺笔讲求“附丽”的主次关系,即有“正势端凝”,又有“旁势有态”,每个单字,必由主笔以端正字态,重心平正,正势端凝,其他撇捺笔画,可以形态自由、活泼生动,附丽旁势而具丰富情态。延展到整幅书法作品,通过单字的笔画结构形态、行竖节奏韵律、通篇的章法结构,表现出节奏韵律、生动有序的“势”的结构形态。正如蔡邕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即立,阴阳生焉;阴阳即生,形势出矣。”[9]54我们从字体结构的意象里归纳出书法艺术中“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人尚变”的不同时代的风格。在各种书体中,无论是篆书的匀称结构、隶书的古隶八分、楷书的法度庄严、行书的恬静流畅,还是草书的飞云流动,都深深传达出“线”的形态,“势”的气度。

传统建筑与书法艺术同样客观反映出不同时代相异的审美趣味。“线”的艺术、“势”的追求是传统建筑与书法艺术的核心审美属性。流动的时空“线”形与精妙的结构的“势”态都是对生命精神的表达,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建筑与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

三、比例尺度的共通性

比例尺度在中国传统建筑和书法艺术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审美意义。传统建筑在比例尺度方面表现出中国人至善的审美,无论在建筑空间、建筑平面还是建筑立面都深刻体现出完美和谐的比例尺度模数制。中国传统建筑的比例尺度符合“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满足静态、动态、心理三个层次的尺度需求关系,并一以贯之。而书法艺术本身的比例尺度包括了书写单字的比例尺度和整体书幅的比例尺度的审美关系,进而与建筑空间环境相呼应。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中常常以书法艺术作为点睛之笔,以此提升整体建筑的文化审美品位,书法艺术在建筑与园林空间中作为非常重要的陈设装饰展现,其比例尺度与建筑和园林形成相互和谐的比例尺度关系,二者的比例尺度关系既是物理性的,更是人文艺术的,其中充盈着丰富而深邃的人文精神。因此,比例尺度也构筑了中国传统建筑和书法艺术的审美属性的共通性。

中国传统建筑通过“以人为本”的和谐比例,将空间与人的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传统建筑的单元住宅和院落式住宅,一直保持宜人居住的适度比例与尺度,实用功能的门、窗、门槛、台阶、栏杆等构件都与人和整体建筑保持相适当的比例尺度关系。无论是宫殿、都城、寺庙、佛塔,还是民居、私家园林,从建筑整体空间到结构装饰的局部,从单元建筑到庞大建筑群落,都非常重视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比例尺度关系。

唐宋建筑的整体比例尺度以“材”的等级模数尺寸为依据,明清建筑采用以斗口等尺度为模数,根据建筑的等级有相应的用材模数和相应的构件尺寸。明清官式建筑中,保持着模数制的用材尺度制度,建筑开间面阔,甚至步架尺寸逐渐形成斗口11倍数,建筑的高度形成60―66斗口倍数等模数。并且通?^斗拱和柱径的模数制,增长构架形成复杂梁柱体系的开间延展,柱间的构架为基本的开间,以此向四个方向递增梁柱,可以获得更多更广的开间序列,拓展营建出更大比例尺度的构架空间。

传统建筑七至九开间的制式中,中间的当心间较其他开间为宽,以较大的比例尺度空间突出其作为正中入口的重点标识,两厢次间比当心间的比例尺度略微缩小,并且各次间在当心间的两厢保持相同的比例尺度,最末两端的稍间比例尺度更为窄小,共同映衬出当心间核心突出的空间位置。从当心间到两端稍间,呈现出有主次节奏的关系,形成了富有比例尺度的韵律审美秩序。传统民居建筑开间的比例尺度也是“居中为大、左右对称、依次递减”。建筑比例尺度反应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价值观,同时也反应了儒家强调集中性、教化性和秩序性的价值倾向。古代帝王的皇宫大殿为九开间,五进深,表达了所谓的九五之尊,通过建筑比例尺度彰显出皇权至上的审美精神。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和太庙的大殿增至十一开间,更是将建筑比例尺度审美体现到了极致。

传统建筑与园林重视书法艺术在其空间环境中的装饰,二者相映成趣。比例尺度同时也是书法艺术审美的重要依据之一。行笔粗细变化的尺度,单字点画之间的比例尺度,字间、行间的疏密尺度,整体篇幅的节奏韵律,都演化成视觉感知的审美感悟。书法艺术书写的单字字形也是按照适当的比例关系进行排列组合,例如左右结构偏旁部分在比例上应小于主体部分,上下结构的要上部比例小于下部,左中右结构的比例是中间小两旁大,上中下结构的比例要中间紧上下松等。实际上书法气韵通过笔画部首、单字形态、行竖间距等按照适当的比例尺度关系组合,构成书写章法的气势与神妙。不同比例尺度的书法能够产生不同的视觉审美感受,例如泰山石刻中的擘窠大字,给人以气势磅礴的视觉冲击力;抄经小楷、卷轴手札则体现出隽逸典雅的审美情态,这些都是与比例尺度密切相关的客体审美呈现。书法篇幅和比例尺度在历史上也具有阶层尊卑的等级象征意义。汉代的简册长度,写诏书和律令长为三尺,抄写经书长为二尺四寸,民间书信长为一尺。简牍“以策之大小为书之尊卑”。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纪明洪武官牍纸式,略曰:凡奏本纸高一尺三寸。一品、二品衙门,文移纸三等,皆高二尺五寸,长五尺为一等,以次因品级往下,末至八九品与末入流衙门,文移高一尺六寸[10]69。在明代文书尺度也反映官位与地位,官牍文书尺度的阶层差别在私书来往中也有同样体现。

书法中的中堂形式表现出庄重肃穆,端庄严整的崇高壮丽之美感,故多用整幅宣纸题写而为,比例尺度为四尺中堂(四尺长、二尺宽)、五尺中堂(五尺长、二尺半宽)乃至一丈六尺中堂(十五尺长、六尺八宽)等。宣纸纸幅的长宽大小不一,长宽之比约为二比一,名称也各自不同:以三尺宣纸题书,称为小中堂,以八尺、丈二、丈六宣纸题书,则称为大中堂。中堂的题款也有相应的比例尺度规范,正文与落款要有主次的比例尺度关系、使其相映生辉。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比例尺度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尺度一般不与正文平齐,以避免呆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题一行或多行,上下比例尺度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的比例尺度,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的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或左侧。

传统建筑与书法艺术在比例尺度上表现出客体审美属性的共通性。其审美共通性是以单元“模件”尺度按照一定比例不断组合而成的整体形态,建筑从单元到群落的营建是按照一定用材比例尺度进行重组延伸,书法从点画到单字再到整幅作品也是按照一定比例尺度组合而成。建筑中各类型建筑样式,都有相应结构规范和比例尺度的要求,书法艺术中也有着丰富的种类,同样也都按照相应比例尺度为准绳的章法构造。

四、虚实疏密的共通性

虚实与疏密是通过对比产生的审美共通性,是传统建筑与书法艺术重要的客体审美属性,同时也是传统建筑观与艺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建筑立面的三段式虚实以及建筑平面布局的疏密都包含虚实相生“势”态的气韵与意境。书法艺术在书写过程中有“中锋遒劲,侧锋姿媚”的要求,运墨有干湿浓淡,“飞白”的虚实,“计白当黑”的布局等疏密关系来表达“势”态的气韵与意境。建筑与书法都是通过虚实疏密的节奏对比产生多元的趣味形态,引起视觉关照,以表现气韵与建构意境。

传统建筑立面的三段式是指建筑台基、屋身、屋顶三个部分。三个部分可以独立发展,自成体系,营建的重点不在屋身,而是台基和屋面。台基是整栋建筑的基础,承载屋身和屋顶,因此夯实基础铺以厚实的条石和台基石,形成“实体”。屋顶也以巨大的穹盖覆盖在建筑屋身之上,形成飞翔之势的“实体”。屋身则消退隐于台基与屋身之间,廊柱之后,且屋身正立面檐口以下有丰富的装饰与门饰、窗花等瓦解正立面的“实体”感,形成“虚”视觉感,建筑正立面的虚实相生,凸显出实――虚――实的韵律节奏。而在视觉审美上,台基和屋面的“实体”表现出整体统一,屋身则有丰富华丽的细小装饰,不仅有雕梁画栋,还有各种门簪、铺首等配饰构成了“密”的节韵,在视觉上形成了疏――密――疏的韵律层次关系。传统建筑通过这样虚实疏密的节奏韵律表达了客体审美的气韵与意境。

传统建筑在空间序列上亦讲究虚实疏密的空间动“势”节奏。传统建筑空间依次是起始――过渡――――收尾的序列,单体建筑起始空间实际上是较大的空坪,亦是建筑的“留白”,依次进入门廊的过渡空间、围合严实的空间以及后院的收尾空间。建筑的时空流动之“势”始终贯穿虚实疏密的节奏韵律。传统建筑常采用“虚体”的院落作为基本的空间组织结构,围合院落通天接地的“虚”空间与四周实体建筑形成了虚实相生的气韵空间,促进建筑空间的意境生成。四合院的围合空间,四周的回廊围绕着中庭空间,回廊是衔接中庭的“虚”空间和建筑的“实”空间的过渡空间。这样从中庭外空间到建筑室内空间形成过渡有序的虚实相生、疏密得当的节奏韵律空间,极大地丰富建筑的空间意境。园林建筑中亦有这样的虚实疏密的空间意境,以孔、洞、窗、廊,与坚实的墙垛、柱之间的虚实关系,创造出一种既统一和谐又富有变化的建筑空间的韵律与意境。正如张锦秋院士所说的:“中国建筑艺术历来就是‘计虚当实’‘虚实相生’,不但通过对建筑物的位置、体量、形态的经营有意识地去创造一个与实体相生的外部空间,而且实中虚,虚中实,内外交融,从而构成独树一帜的艺术特征。‘虚实相生’的观念在古典建筑中从宏观到微观、从总体到单体都得到充分体现。” [11]

书法艺术从王羲之时代所确立了最高审美标准“遒媚”[12]214。王国维先生将美分为“壮美”和“优美”。“遒”与“媚”分别倾向于这两者的审美。书写以“中锋遒劲,侧锋姿媚”,表达了中锋为实、侧锋为虚的虚实相生的势态,从篆书的行笔描绘出书法的势气,再到后来随着蚕头燕尾汉隶八分的刻画,势气有了神彩的凸现,书法就形成了一种“势”态的审美客体存在。从篆书发展到楷书的过程,就是“遒”与“媚”的不断转换的过程,中国书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它的一点一画都彰显着虚实相生摇曳生姿的“势”态审美趣味,也代表书法艺术的韵律与意境的审美高度。

书法创作是运用笔墨宣泄和抒感的过程,情绪透过起笔书写的墨迹流动,墨色逐渐淡干,再到最后枯笔“飞白”的渐次变化,形成了跌宕起伏虚实相生的线“势”,它就是书写者的情感脉搏的跳动。浓淡干湿、枯笔“飞白”划过素宣白娟,分割出大小不一的“留白”,白底为“无物象处”,但亦有形,即“?象”,墨黑为“有物象处”,即“实象”,二者共同演绎“计白当黑”的虚实疏密的“势”态,极大地丰富了书法艺术客体审美的气韵与意境。

虚实相生、疏密适当升华了建筑和书法客体审美的气韵与意境。建筑的精神与书法之道,都是生命的具象符号化的客体审美物态。“虚实相生”“计虚当实”,在传统空间意识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同时也是中国传统艺术观念的重要组成。正是由于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中国的建筑环境就生长在宇宙之中,从而具有了活泼的生命力。[13]通过对建筑与书法的虚实疏密所营造出气韵与意境的解析,进一步说明传统建筑与书法艺术二者具有广泛的审美共通性。

篇6

中世纪是上帝主宰一切的时代,基督教的艺术理想是上帝至美。中世纪的美术基本上就是宗教美术,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教堂。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卡尔马斯曾说过:“教堂是尘世之天国,神们在这里生息活动”。中世纪的教堂建筑深受基督教艺术理想的影响,形成了建筑结构和装饰艺术融为一体的高度统一,具有实用和象征意义,同时起到了宣扬基督教教义的目的。

一、重视“启示”的中世纪艺术

中世纪基督教的教义,是以神学本体论为主导的。早期尤为强调上帝的“启示”是人们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艺术作为人与上帝之间的障碍,是遭到排斥的。当时的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的纯粹的精神性,反对偶像崇拜。在这种强调精神信仰的需要下,几乎禁止陈列和崇拜各种画像。但在随后不久,基督教艺术在朗吉努斯、托马斯・阿奎那等人的美学思想影响下有所改变,使得基督教艺术也具有了独立的审美意义。

“基督教艺术理想不同于希腊艺术理想的,因为希腊艺术理想的思想基础在与艺术与真理(理念)的关系,属于世俗哲学层面,重视实践性的表现;而基督教艺术理想的思想基础在于艺术与上帝的关系,属于神学与信仰范畴,重视思维与体验内容,以保障上帝的核心教义。这导致基督教艺术理想尤其注重启示。”(《西方传统艺术理想论》第二章)。

二、神学影响下的中世纪哥特建筑艺术

(一)外观造型上的特点

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外观造型以高耸的塔尖为特色,应用十字拱、飞拱、修长的立柱以及肋穹框架结构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如法国巴黎圣母院的一大特色就是飞拱,飞拱支撑了中殿,同时在建筑的外部建造了扶跺,通过扶跺来解决侧推力的问题,这种外扶跺是从外面加力,使重力集中在相当少的几个点上。因此教堂的墙壁功能已于过去不同,过去的墙只起支撑作用,而改进后,修墙则可以从上往下修了。哥特式建筑的尖顶建筑,光线充足,空气流畅,增加了教堂的高度。同时,在体量和高度上也创造了新纪录。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不论是墙还是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券是尖的,而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基督教神学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哥特建筑展示给人们的是天堂里的神宫,是一座上帝之城。

(二)内部结构的特点

由于内部结构的改进,使得教堂内部空间也发生了变化,有了飞拱的之撑,中殿越来越高。柱头消失了,肋拱从圆柱的顶端像麦束一样自然开放,形成一直向上延伸的结构。哥特式教堂内的结构中,由于建筑师们巧夺天工的设计,人站在教堂的不同角度,视野里没有一根柱子,仿佛它们刹那间消失了。在这样的教堂里做礼拜,阳光透过色彩斑斓的玻璃,把五颜六色的光洒落在人们身上,使他们产生一种温暖神秘的感觉,似乎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这种如仙似幻的感受,会化解人们的痛苦,抚慰落泪的心灵。这种内部结构的设计也是深受神学思想影响的,哥特式教堂结构变化,造成一种火焰式的冲力,把人们的理想带向“天国”,成功地体现了基督教的神学观念,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着向上升华的尖塔,有一种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觉。从审美的层面看,哥特式建筑表现出一种人的意念的冲动,它不再是纯粹的宗教建筑物,也不再是军事堡垒,而是城市的文化标志,标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纪获得一点有限的自由,人们会发现一丝现实世界的阳光透进了黑暗的中世纪。

(三)教堂建筑的装饰特点

通过采用尖券、尖拱和外扶垛,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窗户使用彩色玻璃镶嵌,使尖塔得以轻巧高大,当然也失去了做墙体雕刻的余地,成为与罗马式教堂的重大区别之一。哥特式雕塑是教堂建筑不可缺少的装饰,它的人物形象开始保持独立的空间地位,追求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力求符合真实的形象,追求自然生动的塑造,使人体逐渐丰满起来,衣褶也随之有了结构的变化,使人感到衣服里面是实在的人体。雕像不再是人的外形的模似,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与哥特建筑一起应运而生的是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这种画也成为不识字信徒们的圣经。圆形的玫瑰窗象征天堂,各式圣者登上了色彩绚丽的玻璃窗,酷似丰富多彩的舞台画面。人们走近教堂,不仅产生对天国的神幻感,也产生装饰美感。这种彩色玻璃窗画看起来更像马赛克而不像绘画,由于它是玻璃画能依靠光线的穿透而生艳,玻璃制造师们很巧妙地组合颜色,使透过的光线变得柔和舒适,让人产生一种在和煦阳光里的惬意,产生奇妙的遐想。

(四)教堂建筑的意蕴体现

哥特式的教堂建筑在意蕴上,借助哥特式内部空间的高旷、单纯、统一的特征,整个建筑呈现雄伟直升的外观造型和开阔的内部空间,加上镶嵌彩色玻璃的长窗,整个教堂具有浓厚的、神秘的宗教气氛,引人升入天国的寓意,也是理解基督教精神及其神学形态影响下的艺术理想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说,哥特式建筑不论在结构技术上,还是造型艺术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哥特式建筑较之先前的基督教早期建筑艺术更加接近生活和写实,教堂建筑遍布欧洲,不论是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还是意大利米兰大教堂,都已成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形态影响下的哥特式建筑的集中体现。

三、哥特式建筑的美学特色

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学精神在审美趣味上的最典型的反映。它对动态和垂直空间的追求,体现了信徒对“天国”的向往;建筑结构上的轻盈、飞腾以及在外部轮廓和内部空间的形式上对于光影变幻的追求正是符合了基督教的精神,正如托马斯・阿奎那所说:“一件东西(艺术品或自然事物)的形式放射出光辉来,使它们的完美和秩序的全部丰富性都呈现于心灵。”哥特式建筑具有超凡脱俗、远离尘世的精神之美,成功地表现了基督教理想的崇高精神。哥特式建筑完美地将基督教的精神与建筑结构技术的探索结合起来,在哥特式教堂内,能感到一种不断增强和不断上升的感觉以及把自身推向天国的升腾之感。哥特式艺术既是中世纪艺术的巅峰,同时又预示着中世纪艺术的结束、孕育着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

最后,用罗丹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人们从大教堂带走的记忆,使人不由得不肃静;正是在这种无边的肃静里,灵魂才能体验无上的欣慰,思想的欢乐。人们可以思考大自然通过艺术而给予我们的忠告。人民就可以寻找法则。”

参考文献:

[1]李健群著.欧洲中世纪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7

Keywords:Chu architecture; Chu culture; The beauty of form; Beauty of culture

英国著名学者V.Gordon childe认为对于人类文化的研究,莫不以城市(礼仪性)建筑的出现作为文明时代的具体标志而与文字、(金属)工具并列。而谈到建筑就不得不以其文化脉络为背景[1]。以浪漫主义为代表的楚文化是东方古代文化的佼伎者,从《楚辞》到《离骚》,再到《山海经》,都弥漫着一股鲜艳与深沉的混沌神话想象和情感热烈粗豪的浪漫。在这种文化的背景下,楚人也创造出了完整、深广的建筑系统,建筑作为文化的物化反映,不可避免的表达着一个文化种群和历史文化阶段的特质。因为它不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生活水平和方式,而且也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文化特质和精神。

一?楚民族和文化的起源及特征

楚文化绚丽、诡谲、浪漫的风貌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面培养出来的。楚文化形成于春秋中期以后(公元前4-5世纪),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人远祖祝融为高辛氏火正,而火正的主要职责就是观测大火星和鹑火星的星象位置确定农时,也就是史籍所说的“观象授时”的官职。在周成王时,楚熊绎受周天子封至丹阳,以“楚”为国名。“楚”是山林建国的意思。到周夷王时,楚人进入江汉地区与当地居民友好相处。楚王卧薪尝胆,经过“筚路蓝缕”的岁月逐渐帅部族走上了强国之路。楚文化是中原文化在江汉地区的一种变异,是平原文化与当地原住民文化融合,吸取他族之长和文化的精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南方文化体系。

楚文化的重要文化特征有三方面:

1. 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特有的饭稻羹鱼生活方式。

2. 充满神话想象与远古传统的南方信巫好鬼的精神。《汉书·地理志》:“楚地……信巫鬼,重祀。”王逸《楚辞章句》也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涴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

3. 浪漫的审美观照和艺术特征。《离骚》把最为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象,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满地融化成了有机整体[2]。《离骚》《天问》和《楚辞》一起构成了楚文化浪漫审美和艺术特征的基础思想体系。

楚文化以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统一的的过程中,起到了意义深远的作用。可以说楚文化并不仅指楚人的文化,也包括楚地域中的各种文化概念。楚地那存留于古简朴犊之中,潜于吉光片羽之上的,使人们向往迫寻其形神之美遗韵的建筑文化就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与文化是人类的永恒课题,只要有人类,就有建筑;只要有建筑,应当说它的灵魂就是文化。建筑作为文化的上部结构亦可以从其每一个现象中反映出文化的根基。

二?楚建筑的形神之美

虽然楚建筑于今已经鲜有地面实物可考,但从现今考古所了解的的楚地民俗,地理环境、文学艺术、绘画雕塑、文献等等,都能反映楚建筑的一些形制和风采。

(一)恢弘的建筑及空间

“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观江河之纡曲兮,离四海之霑濡”,是《楚辞·惜誓》中对于楚人审美想象的描写,表达出了楚人宏大的气势和内在精神。“楚王台榭空山丘”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观楚地遗址后的感慨,虽然在岁月的流逝中建筑不免只留下断壁残垣,但是依然让人们感受到楚建筑的恢宏。

篇8

一、关于影壁

影壁又叫照壁,是我国古院落大门里的一个独立墙面,和大门交相辉映,也是我国古代院落的一个明显标志。虽然影壁最初的功能是隔绝院内院外,但是因为其做工精美,设计巧妙,也对整个建筑起到了装饰作用,所以不管是在古代的民居,还是皇宫、寺庙、会馆、祠堂、官署都有着影壁的身影,这也使得影壁成了整个古建筑群最显眼的一个部分。在我国的民间,影壁又有着“鬼碰头”这样的说法,就是恶鬼在要进入院里时碰到了墙壁就无法再进去,那么影壁也就有了这样“抵御恶鬼”的功能。还有根据民间风水,如果院落的大门正好对应着道路,就会有不吉利的说法,那么人们就在大门和院内之间竖起一道影壁,这样也很好的保护了院内的隐私,增强了院落的气势,烘托了气氛,让人有种空间变换的感觉。追溯影壁的历史,其实在我国西周时期就有了,比如说在陕西发现的一处西周遗址中,就发现了影壁的存在,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最早的影壁。在我国民间还流传着“不设影壁不成住处”这样的说法,这也就说明了影壁和住宅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1.影壁的种类

(1)门外影壁

很多的影壁都设置在了大规模建筑群大门的前方,影壁和大门正相对,这就是使得门外左右牌楼组成了门前广场,这样就为整个建筑群增加了很强的气势。通常这种类型的影壁多是建在一些巨商、官宦和王府中,以此来承托自己的地位。

(2)门内影壁

这种影壁通常设在住宅的内院大门和皇帝的寝宫里,影壁位置一般都在西厢房北山或是东厢房南山的墙处,其位置是由正门来决定的,所以路南、路北住宅中影壁的位置就区别在此。

(3)村前影壁

人们认为在村前设置影壁符合中国风水的说法,同时影壁也是村入口的一个标志建筑,完成了村内外仪式的转换。

2.形式分类

(1)梯形影壁

这样的影壁通常是设置在大门的外部,与院落的大门是正相对的,因为其形状像是鸟儿在展翅高飞,所以又叫做雁翅影壁。这种影壁可以砌在对面宅院的墙壁,也可以是单独的立在对面宅院的墙壁外,其所起到的作用是掩饰参差不齐的房角檐头,让人在路经大门的时候有种美观、整齐的感觉,此类影壁通常建在豪宅府邸、衙门前。

(2)“一”字型

这类独立的影壁基本都是用砖砌成的,上面是墙身,下面则是须弥座,瓦当、檩椽和柱都是用青砖来打磨的,从而组成了影壁心。在影壁心里的方砖是以斜方向贴成的,而上面的图案都是具有吉祥意义的,比如说莲花牡丹、鹤路同春、福禄寿喜等。要是在厢房山墙上面直接的砌出影壁的形状,那么就称之为跨山墙影壁,通常还在影壁心上面再加走一道青灰,上面则刻着平安、福寿等吉祥词,多建在富商和官宅的门前。

(3)“八”字型

此类型的影壁就是反八字形影壁,像是北京四合院中就有一种影壁,位置处在大门外东西两侧,其平面是八字形状,而且上面还雕刻着对称的砖雕和图案。在建造反八字型影壁时,门前要形成个小空间,也就是大门向院里退3米左右,这样就能安放上下马石,同时也能作为大门的进行缓冲之地。建造这种形式的影壁,可以让整个宅院显得富丽、开阔,同时也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也给门前的广场增添了凝聚力。

二、我国历代的影壁艺术

1.秦汉时期

我们在文献上看见影壁出现率很多的就是秦汉时期,在这一时期,影壁不再只是一个墙体,而逐渐形成了一个富有美感的装饰物,而墙壁上的也有了一些装饰图案,“罘罳”就是秦汉时期对影壁的称呼。从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时期有木和夯土结构的影壁,虽然没有影壁实物保存下来,但是通过文献中对影壁的描述,再加上秦汉盛行的雕刻绘画艺术,我们可以想象到影壁上会有虫鸟、走兽、云朵等一些图案,而在这个时期影壁是皇家宫殿、庙堂、陵墓中才可以使用的。

2.魏晋时期

这个时期在社会意识、经济、政治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那么由于精神自由、政治混乱,所以影壁不再只是统治阶级所特有的,而是逐渐走进了官僚住宅中,但是在形式上却和前代没有什么区别。

3.唐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影壁的使用范围不断的扩大,虽然在色彩运用上唐宋略有不同。但是总体形式上还是相似的。唐朝崇尚富贵大气之风,因此影壁上的壁画也多是精美大气的图案;而宋代所欣赏的审美趣味让影壁趋向了细腻柔美的风格,因为宋代总体的艺术风格都是比较含蓄的,那么这也就与唐朝的豁达大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4.元代时期

我们现在看到最完整的影壁,铁影壁就是元代的,其长3.56米,高1.8米,上面雕刻着一只背着三只小兽的雌性的狻猊,而背面刻的则是一只雄性狻猊,其下部分还有飞翔天马的图案,整个影壁雕刻的粗狂生动,也很符合元代的风格和审美。

5.明清时期

影壁发展最成熟的时期就是明清了,在大量的建筑群中都有影壁的存在。明代琉璃、砖的产量很大,所以多数的影壁也是以石、砖、琉璃材料为主的,像是著名的绿影壁就是明代的杰出作品。这个时期的影壁内容有很多,比如神话故事、警示宣教、迎祥祈福等,而且在形式上也不拘泥于从前,在一些道路的尽头、房屋的后墙也都要设置影壁。

清代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雕刻、绘画等各个方面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了,说起影壁,紫禁城里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因为影壁主要的功能是屏蔽,所以多出现在皇帝和皇族的住所前。从装饰方面来说,太子的居所重华宫在影壁上多用的都是龙纹类的装饰,而皇帝皇后的住所则是以鸳鸯及各类植物花卉为主,从而形成一幅富贵美满的画面。清代的影壁在色彩运用中都比较华丽,像是皇家建筑中的影壁,多数用的都是彩色琉璃来做壁顶的,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引进,使得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影壁种类也是丰富的。

三、总结

影壁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建筑群的一个重要且具有特色的组成部分,随着朝代的更替,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艺术观念、审美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那么这也就对影壁的建造产生了很大影响。虽然有一些朝代的影壁并没有保留下来,但是通过文献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影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从最初的帝王专用到同民通用,从最初的朴素简单到清代的华丽繁琐,影壁不再是起到屏蔽、装饰作用的构造物,而是我国古代建筑历史的载体,也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因此影壁在日后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视觉文化时代;艺术文本叙事结构;审美化生存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30

1从图到图,一眼万年: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转向

鼓乐喧天的祭神仪式、严阵以待的狩猎场面……在我们向那些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遗存面壁凝视时,它们凸显出的不仅仅有筚路蓝缕的人类活动轨迹,还有人类记录自然、控制自然的愿望和能力。“制图和读图是人类走出愚昧,从一般动物中离析出来的最伟大的一步”王海龙.视觉人类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4.,图其形绘其影的“叙事”行为已然定化为人类的生存方式之一。伴随着大浪淘沙般升腾跌宕的自然抉择,人类终于以蹒跚向前的脚步迈入了这个新世代。拜经济发展与科技发达所赐,当下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和传媒的日益扩张,营造出了视觉机制的高位主宰和视觉文化的广泛渗透的氛围。

当持续了四个多世纪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在20世纪不情愿地被附加上 “L·H·O·O·Q”的标签;当梦露的迷人肖像以变色龙的方式重复出现,我们仿佛已经嗅到了视觉文化沉浸于叙事格局之中的整合之味。从图到图,一眼万年,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这一次又垂青于人类,不同的是,人类此在的界域已经裂变为视觉文化的竞技场——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正逐渐为以图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所取代,人们对于文本的主体认知方式继而由精读转向略读、由凝神关照转向眼球效应,图像在一步步滑向话语的附庸和感官的刺激物。

2诗意栖居地之上的审美化生存

凡是诗性尚未泯灭的人都不可能真正地沉沦于世界的蝇营狗苟,都不会深陷在日常奔走和忙碌中而对存在的呼唤听而不闻,都不会一生低头于足下的小利而不仰望天空。章国锋,王逢振.20世纪欧美文论名着博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59.

——海德格尔

在如此一个图像增殖与侵蚀的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的规划一直便致力于尝试以种种障碍和未知形象将空间填满……它总是充满着未被承认的障碍,这些障碍从来不允许我们实际上“看到”存在于我们的期待之外的东西。”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在海氏那里,“诗意地栖居”具有一种遮蔽的力量。

的确,在当今大众经验重构、审美范式转换的情境之下,如何使审美与现实、艺术与生活达到双向互动和深度沟通;如何使艺术文本叙事结构在日常体验与美学意义、审美愉悦与价值提升之间,制衡图像沦落所带来的无深度的不可承受之轻,以实现诗意栖居地上的审美化生存,成为当下艺术的职责与业绩所在。石涛有云“笔墨当随时代”,置身于其中的艺术家们即时调整文本叙事结构的转向步伐,平视之眼的朱书贤“以平视感的姿态开启感官之门”,深情冷眼的常陵开始了“一花一世界的诗意撩拨”,他们以超文本的立体方式吸纳慧智,在推动艺术创造的人性化表达和审美化建构的同时,在学术关照的层面上不断厘定本土文化的精神坐标。

3艺术文本叙事结构之——关涉与遥望:此岸与彼岸

文艺复兴以来关于艺术的朴素“镜子说”,毫不怀疑词与物的一致性;而进入视觉文化时代以来,书写与现实的非同一性却是所有语言固有的,没有一套言说世界的言辞能包含世界的真。当代艺术在实施着镜城突围的行动,它不断抹平了“虚拟真实”与“实存真实”,走向“超真实”。人们在创造着现实,也在构筑着理想世界,力求走近精神“彼岸”。这种“超真实”/“幻象”生在此岸,活在彼岸,成长在此岸至彼岸的路程中。在佛教构筑的世界里,此岸与彼岸是现世与来世、苦海与佛国的两极。而笔者此刻所议的此岸与彼岸,其所指不仅包括此在和彼在,亦有一种地域上(如本土与海外、东方与西方等)越界与连接的概念。即艺术家们既要以入世的治学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在创作中关照,又要在此岸遥望彼岸、从彼岸关涉此岸,透过秩序的网幕,使鸿蒙之理见:李来源、林木的《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307页:石涛有“天地氤氲秀结,四时朝暮垂垂,透过鸿蒙之理,堪留百代之奇”。闪闪发光。

朱书贤借助《黑雾》与《黑色种子·抽芽》文本叙事中源自自身经验、看似稀松平常的现实情境,将此案与彼岸的关涉与遥望,演绎为“浪漫”与“现实”之间的悬浮与依托。“每当我察觉浪漫这东西时,感觉它的存在像是一层透明的薄膜,悬浮于现实事物的表面,使得事物看起来时而真实,时而虚幻,下一个瞬间,就消失不见。”摘自朱书贤《浪漫——悬浮于现实之上的一层薄膜》一文。两部作品均为我们设定了“黑色”之夜和“白色”之亮的现场氛围,黑与白的交接之处便是无穷尽的“灰色”主调。艺术家将创作视为“再现薄雾般的浪漫”,可是这浪漫却没有依附在抓人眼球的新奇形态中,没有披戴上浓妆重抹的色彩,而是弥漫于充斥在影像中的主色调灰色之中——主体与客体在这里均被笼罩在纯度不高、亮度不够的灰暗调子里。

回到颜色本体上来看,因似晦涩的灰色之于黑白,就好似浪漫之于现实。它不同于黑白的极端,而是以朦胧、内敛、神秘的形状,更富于弹性地介于两者之间。“灰色给人以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感更强烈,其远方为遥远的过去”[德]爱娃·海勒(Eva Heller).色彩的性格[M].吴彤,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330.。如果说“黑色”之夜和“白色”之亮分别对应于“此在的遮蔽”和“彼在的敞亮”,那么这种以枝枝蔓蔓的灰色姿态为代表的视觉效果的压抑,无疑助艺术家一臂之力拨开“黑雾”,将关涉此案、遥望彼岸的实施凝结为破土而出、抽芽壮大的“黑色种子”。

拥有十年留法经历的常陵,在此岸的法国时思蜀而不乐,记忆中的母土魂牵梦萦,他欲罢不能地迷恋着彼岸的温暖;回到2005年的台湾,此岸的故乡社会结构、现实面貌、文化境遇较前有了根本改变,此刻的台湾与记忆中彼岸的台湾无法建立起即刻的连接,从此岸到彼岸的跳转,实质是从本土的缺席转到现时的在场,记忆中对于母土上下文关系赫然横亘出一条现实的鸿沟。艺术家由此在对于彼在的原有期待并没有实现,这种怅然所失的情绪,促使常陵开始了以台湾的特色饮食——“五花肉”为视觉识别码的身份追寻。常陵的温情回眸,在“异乡”和“原乡”之间巧妙切换,他用特殊的减去法,挥洒书写的痕迹,流动油画的颜料,而由此产生的类似于水墨的表达效果直接带入了文人画中的精神元素。

从构图饱满的暖色到间有其中的冷色,从“五花肉”系列中“肉山水”“肉花鸟”“肉都市”“肉兵器”“肉宗教”五个子题之间的互我进化和轮回,常陵的艺术文本不断地呈现叙述者的心理反应和阐释渴望,具有一种“符号迷恋”的故事表征。这种叙述策略又唤起观者巨大的情感期待和叙述幻想,继而使其沉溺于文本的叙述之中。于是,此案的关涉与彼岸的遥望在这里,图像化为高速的静止、细腻的宏阔,且深且浓且久远且绵延,而至无穷无极。

4艺术文本叙事结构之——确定与不确定的预设方向

艺术的文本创作存在于从创作到作品接受的动态流程中,存在于“从创作者的意象—语符思维到读者的语符—意象思维的相继过程中” 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05.。在这个过程中,作品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各自思维活动的中介与连接点,它既是作家创作活动的物化与结果,又是读者接受活动的起点与物态化作品的重新创作。

按照这样的认知准则,艺术家一方面要为接受者提供一个微妙的意义组合,其中既有可以直接知觉到的意义倾向,又有含而未发,需要接受者加以想象填补的意义“空白”。于此之下的本文叙事,摇摆于确定与不确定、精准与混沌的预设方向之间。确定的预设方向,使得观者的观看思索与创作者的原发意识,具有一定层面上的主旨一致性;而预设方向的混沌与不确定,则需要观者的主动思索才得以使画面的意识显现完结。从此点延伸开来说,它反而完满和确定了创作者的精神嫁接和转译。

朱书贤寓诗意感和神秘感于现实生活中的哲思方式,流淌于作品《黑雾》与《黑色种子·抽芽》中。他在其中没有设置人物对白,待定的指向与缓步运作的“尺八”背景音乐互为滋养。艺术家从哲思迷离、文风幽淡的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小说《幻影书》中,获得关于“默片”元素的启迪。在他看来,默片虽然少了语言的表达,却有着如同诗一般的专属表达方式。“默片的无声、黑白色彩、断断续续加速的节奏。这些都是障碍,增添了观赏的困难,却也减轻了意图代表什么的负担。”见:《“恶童力”展览画册》,朱书贤《浪漫——悬浮于现实之上的一层薄膜》,台北:大未来画廊,2009:136.朱书贤将这种拥有多向无限生长可能的“共文本”空白,拓展到诸多具有神秘感条件的环节之上,如剧情推展的幽然迭转、默片与观众的距离感、“尺八”乐器本身带有的宗教色彩等等。

“存在于这个时代的洪流间,我不批判,我只裂开嘴大笑。”在常陵看来,宇宙本身处于混沌状态,其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阴阳、表里的两面。他希望自己的艺术创作是一面镜子,可以提供一种中立的思考方式,而不是过于明确、太过了然的指向。艺术家使用特殊的减去法,使生物的存在本身穿透历史思考呈现过去、现在、未来的文化课题,于此亦应了石涛“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里放出光明”的画语录。

朱书贤、常陵的艺术语言由常态进入空白,又由空白回到常态。他们幽玄诗意的语言一方面将观者导向一种超然的意象意境;另一方面又在这种导向的路径之上设立了多重障碍间隔,将观者接连阻滞在语词本身的意义之上。正如同叶燮对于诗有“其寄托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言在此而意在彼”之说,他们通过增多叙事结构中,从语义、意象一直至主题各个层面的“空白”与“不确定性”,来适应和调动观者重建作品审美物件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高千惠.当代文化艺术涩相[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8.

[2]倪再沁.台湾美术的人文观察[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7.

[3]卢梅芬.台湾当代原住民艺术发展[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7.

[4]李钦贤.台湾美术之旅[M].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

[5]刘益昌、高业荣、付朝卿、萧琼瑞.台湾美术史纲[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9.

篇10

建筑是一门物化了的艺术,通过视觉效果给人以美感,它既要满足建筑学、科学技艺以及人体工程学等方面的客观规律,还要满足人们的文化物质需求,能够给人以最大化的功能享受与美学体验。因此,在处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协调关系时,应以建筑技术为基础,对艺术进行考究,使艺术性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要求。而且在处理两者关系时,要因时因地而异,对建筑所在的历史时期、民族文化、地理气候及生活进行深入考据。只有在发展我国建筑艺术过程中,不断引进先进的建筑技术,将传统的中华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断推动我国建筑文化的承袭与创新,才能创造出更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经典建筑。

(一)提高建筑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协调发展

高技术性和高艺术性的建筑不是通过人们的意识想象凭空产生的,而是物质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在处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两者的协调关系时,要注意对物质文化的考量,要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对建筑物进行艺术设计。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实现建筑艺术的超前性,使其既根植于现代文化土壤,又高于现代审美,进一步促进审美观念的革新与发展。因此,建筑师不但要具有过硬的技术水平,还要有一定的艺术创作能力,能够将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二)不断强化建筑的艺术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及审美观往往受经济文化的影响较深,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审美上也日益发生着改变,而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都在建筑艺术上得以呈现,所以每个时期的建筑物都是当时文化意识形态的物化形式。当前,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人们在建筑上更加注重其功能性和美感。所以,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建筑技术的管理监督,还要保证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协调统一,强化建筑的艺术特质。

篇11

一、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关系概述

技术与艺术在建筑领域的关系,一直都是人们的研究课题,很多人都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试图就二者究竟是抗争还是融合进行讨论,但是终无定论。其实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是伴随着建筑的产生而存在的,并且被人们感知和进一步发展运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技术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人们的审美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建筑本身所需要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都会越来越高。因此建筑物必须满足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要求,以大众的眼光为标准去实现建筑功能。建筑艺术随着时代的审美的变化而变化。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建筑的实用功能的进一步需求,促使建筑技术不断发展。 建筑艺术的发展不仅离不开建筑技术,而且往往是以建筑技术的发展为前提和依据的。

建筑往往会因为一项新的建筑技术的运用,会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受到大众的欢迎。建筑师为了使建筑能达到某种艺术效果,往往会去寻求更先进的建筑技术。这从侧面说明了建筑艺术对建筑技术有推动作用。影响建筑艺术的因素,除了建筑技术外,还有政治、宗教、文化、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特别是某种建筑思潮对一定时期的建筑的影响。正是由于多种复杂的影响因素,才使得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等出现五彩缤纷的建筑艺术形象。建筑的技术性与艺术性是建筑所具有多重属性表现之一,技术是理性的,艺术是感性的;技术是物质的,艺术是精神的。

二、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关系能否协调与统一,和谐发展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笔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二者的和谐与统一:

1.树立全新的建筑艺术形象,提高建筑技术

不同时代,不同建筑技术,不同建筑艺术形象。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物各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物实用性、享受性、外观的各种形态的追求,建筑师们不断尝试新的努力与探索。希望通过尝试建筑物的技术与其艺术达到协调。一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社会风气、人们观念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建筑的发展当然也有重大影响。比如,我国唐朝时期,经济、文化发达,这样的环境使得人们的审美观较之前的朝代有了巨大的发展,所以当时的建筑物人们审美为前提来建造。在人们普遍的需求下,建筑技术就得提升。今天,随着科学技术、文化的日新月异,人们所追求的东西不仅要有实用性,而且还要具有观感。这就要求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加强技术的监控,以保证建筑物技术与艺术的完美协调,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在现代建筑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成为都市人的首选,因为清水混凝±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一次浇注成型.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色泽均匀,外观大方、优美,建筑完成以后只要在混凝土表面刷上保护剂,不需要添加其他任何的修饰。就可以直接以浇注成型的混凝土表面作为装饰面。外观看上去自然大方。这样的施丁技术符合现代人的追求,所以受到现代人的喜爱并且大量运用于建筑建造,相对的,建筑技术就得到很大的完善。

2.加强建筑技术研究,促进建筑艺术升华

建筑物造成就离不开技术支持,技术是建筑成为可能的有利保障。没有技术的支持就谈不上艺术的发展。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房屋是用石头砌成的石屋以及木梁柱式结构形成的水面“湖居”。当时的建筑技术主要为打石砌石和砍树架梁。奴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使建筑技术获得进步,罗马人开始使用石材、天然混凝土、建成较大跨度、宽敞空间的建筑。建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建筑艺术发展。在建筑方面,建筑技术的发展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技术相对成熟,才能要求艺术的存在。我国清朝时期,建筑技术成熟,所修建的皇宫气势宏伟,赋予美感,是以往任何一个朝代无法比拟的。这就是因为清朝的建筑师总结之前的经验,建筑技术更为丰富,更为先进。

3.实现生态可持续的技术观和艺术观

篇12

1 前言

建筑设计艺术理论涉及建筑学、美学、物理学、材料学、色彩学、艺术学等学科,是一项跨学科的理论研究。本文通过对建筑艺术的剖析,首先提出了建筑艺术的美学原则。然后分析了建筑艺术风格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最后介绍了建筑的造型要素,从而揭示了建筑艺术意蕴丰富的内涵。这对建筑艺术的研究,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2 建筑艺术设计的原则

2.1 功能与形式美的协调

建筑艺术与语言艺术、表演艺术及造型艺术不尽相同,它还是一种实用艺术。一座优秀的建筑,应该实现实用与美观的统一。只有技术和艺术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真正的美的建筑。在处理建筑功能与形式美的协调时,通常有以下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过分强调实用功能而把建筑之美置之不理,这在我国解放初期表现最为明显;另一种是只注重建筑的美观而忽视其实用性值,出现的许多伪结构。要避免这两种倾向,建筑艺术的协调原则就显得十分重要。功能和形式,偏颇任何一方都不会产生好的作品;只有功能和形式做到完美统一,建筑艺术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2.2 满足民众审美情趣

首先,建筑所提供的便捷的服务功能,是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然而,老百姓有自己的审美观,该审美观必须同社会功利、国计民生相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的美已经从实用中分化出来,但仍表现了它的社会功利性。

2.3 体现建筑艺术的时代精神

与其它艺术一样,建筑艺术也并非一成不变。古代建筑多以装饰华丽为美,而现代建筑则以简洁大方为美。建筑能够以其巨大的空间形象来显示生活中的某些本质方面,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筑风格、艺术和技术具有较大区别。在中外建筑史上,几乎每个时代都会形成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特色。各个时代的建筑师在设计创作时,不可避免地受时代精神的影响,西方建筑显得尤为明显。威尼斯水上世界上集市密布,融休闲、购物、观光、交通于一体,是当地的一大特色。

2.4 展现建筑艺术鲜明的民族特色

世界上没有规定审美建筑一定要有审美标准,但一定的民族,必然有一定的建筑特色。反映在建筑上,中国的建筑多具有地方特色,不同民族在习俗、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基于此,不同民族对建筑艺术提出各自不同要求,也就不足为奇。

3 建筑艺术设计要素

3.1 环境

建筑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以及若干建筑之间都构成建筑环境。环境是人对建筑艺术产生最初审美感受的因素。建筑与自然环境配合得当,可以突出建筑的性质和艺术趣味。如风景名胜区的寺庙、村镇、园林主要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得艺术效果。城市中的建筑环境主要是大组群之间的关系,如欧洲中世纪城市中高耸的教堂与曲折的街巷小屋、中国古代都城中雄伟的宫殿与整齐的街坊居民之间,都表现出很鲜明的艺术特色。

3.2 序列

组群中的各座建筑之间和单座建筑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构成一定的观赏序列。通过不同的序列结构,可以展示丰富的造型画面,形成节奏很强的韵律,更有效地突出主体形象。序列越丰富,时间的因素就发挥得越充分,在时空交汇中构成的艺术形象就越鲜明。注重序列设计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即所谓起承转合、步移景异的设计原则。欧洲古典建筑有意识地通过透视分析来设计总平面和总轮廊线,也是一种序列设计的方法。

3.3 造型

由各种式样的平面、立面、结构、装饰组成的各种造型,是建筑艺术最基本的因素。每个时代和每个民族对于建筑造型都有各自的审美标准,也有共同的标准。首先要求造型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是和谐的、有机的和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同时,每种类型建筑的造型也要求表现出各自所固有的特征,如纪念建筑与游乐建筑、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银行和图书馆、度假别墅和城市公寓等,在造型上都各有不同。

3.4 形式美

环境、序列、造型以及结构、色彩、质地等都有形式美的要求,都要求符合某些客观的美的规则。在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中,最主要的是比例尺度和节奏韵律。形式美法则体现在具体的建筑手法中。例如欧洲古典建筑的两大系统―希腊罗马式的古典风格和哥特式的基督教风格,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宫殿庙宇和园林以及其中的屋顶、色彩、假山、装饰等,都有各自不同的特殊构图形式和手法,形成各种不同的法式。

3.5 象征涵义

建筑艺术的广度主要由环境、序列和造型构成,而深度则由其中的象征涵义构成。象征的主题可以通过某些附属艺术如雕刻、绘画等表现出来,也可以从环境、序列、造型中表现出来。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观星台、印度的佛塔、中国的宫殿和礼制坛庙,都有很强的象征性。

3.6 附属艺术和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和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是建筑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形成建筑艺术的总体效果中,它们主要起以下作用:作为环境和序列的组成部分(如台阶、栏杆、水池、墙篱、门坊等);作为建筑装饰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壁画、浮雕、匾联等);作为象征涵义的表现手段,直接用以其形象和文字来表现、提示、说明所象征的主题内容。

4 建筑艺术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4.1 功能技术和艺术的关系

建筑是功能技术同艺术的统一体,但是在以功能技术为主的建筑(如仓库、车间)和以艺术为主的建筑(如纪念碑、园林和大型公共建筑)之间,存在着大量二者比重模糊的建筑。建筑艺术的创作必须首先确定具体对象的艺术成分以及艺术成分包含的内容和所需取的表现形式,畸轻畸重都可能从根本上损害建筑艺术。

4.2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建筑中的功能、技术等物质部分的创作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而艺术部分又须遵循形象思维的规律。一般说来,任何建筑的创作都须首先保证功能合理,技术先进,便于建造,所以逻辑思维是进行规划设计的基础。但是,建筑的物质因素最终要表现为具体的形象,艺术比重大的建筑更要求这种形象富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所以在运用逻辑思维的同时,也必然会渗入形象思维,在到达一定的创作阶段后,形象思维还可能成为主要的思维方法。逻辑思维的共性比较强,而形象思维则主要是个性,在建筑创作中,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匠心独运”,就可以概括说明这两者的关系。

4.3 构思与技巧的关系

美的艺术离不开熟练的技巧,但技巧总是服从总体艺术构思。无论是环境、序列、造型的设计,还是象征涵义的命题,都应当首先进行总体构思。巧妙的构思是技巧的灵魂。

4.4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现代建筑的主要争议之一就是建筑艺术的时代性与传统性的关系。时代性立足于创新,传统性立足于继承。没有创新,建筑艺术就不能发展丰富;但创新不等于脱离现实和随心所欲,不能把怪诞离奇的形象强加于社会。没有继承,建筑艺术就不能广泛借鉴,就会变成无源之水;但继承不等于复古和盲目模仿。建筑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建筑艺术的创作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重视和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

5 结束语

篇13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 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2.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