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零售市场现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我们再来看2009年下半年,从2008-2009南京都市报整体平均销量变化来看,南京都市报整体平均销量出现了小幅下滑,尽管每份报纸有升有降,但《金陵晚报》依然保持领先,并拉大了与排名第2位的《现代快报》的距离,《扬子晚报》销量提升,《南京晨报》排在第4位,变化不大,《今日商报》变化不大,市场地位仍然排在最后。
竞争愈演愈烈 《金陵晚报》强者地位凸显
2009年下半年,南京都市报随着零售价格的稳定,其销量在小幅下滑过后,其零售市场将会趋于稳定的发展态势,并将保持原有的竞争格局,仍会是《金陵晚报》和《现代快报》处于市场第一、二名的领先地位;这两份报纸市场份额共占据六成以上,但世纪华文连续监测数据同时显示,这2份报纸之间的差距在逐步拉大,2009年下半年,《金陵晚报》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彰显。
比较来看,《现代快报》市场份额的减少和《扬子晚报》市场份额的增长使得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也愈来愈紧密,《扬子晚报》和《南京晨报》在市场上也具有一席之地,而且《扬子晚报》市场份额的增长使得其对于《南京晨报》的领先地位得以巩固和加强。而《今日商报》市场低迷状态仍在持续。其中,《金陵晚报》近年来平均销量一直排名在第一位,2009年下半年以47.62份/摊再次位居榜首,并占据了将近1/3的市场,市场份额为32.55%,再加上其高实销率高覆盖率的表现,竞争实力十分强劲。
各项指标综合分析 未来仍具上升空间
综合来看南京都市报,其中,《金陵晚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和《南京晨报》的实销率和覆盖率都在90%以上,不断地加大铺货力度使得前3份报纸的覆盖率在今年下半年更是达到了100%,实现了区域全覆盖。其中《金陵晚报》的优势更为突出,两项指标均排名第一位。《今日商报》的实销率及覆盖率水平均比较低,市场竞争实力弱小。
篇2
目前,在我国众多的成品油零售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管理水平较落后,且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的问题。这些零售企业由于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信息网,使得内部的相关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报送变得比较零散与迟缓,而且企业内部也没有形成力量较强的营销管理队伍,在当前现代化的石油成品油零售市场营销之中,不仅需要明确相关思想和核心的理念,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思想观念的应用,以更好的实现对石油成品油零售市场营销的加强和改进。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时间的石油成品油零售市场营销之中加强科学化的控制,不仅是企业发展和建设的核心需求,同时也是当前时代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点,所以还需要加强对此环节相关内容的重视程度。加强石油成品油零售市场营销的管理,是时展的切实需求,同时也是不断地实现相关企业工作加强和创新改进的关键点,需要广大人员加强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以正确的思想和完善的理念不断地实现对工作的加强和改革。
三、石油成品油零售市场营销的对策分析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成品油企业需不断加强对内部员工有关营销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以全面增强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充分运用营销手段以展开相关业务的能力。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石油成品油零售市场营销过程和特点相对复杂并且烦琐,同时对今后的建设原则和建设的核心思想等进行了全面和系统化的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对相关石油成品油零售市场营销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发展完善。所以在整个工作流程当中需要制定出健全的政策制度,同时对控制的方案和基本的对策方式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对石油成品油零售市场营销的创新。
成品油零售企业就需要在优质品牌的树立上面下功夫,赋予其品牌鲜明的理念、文化以及思想,从而使其变得更加个性化以及人性化,并使其在为客户提供更多品牌内涵的同时还能够得到客户的后期的信赖与回报。结合当前相关石油成品油零售市场营销的难点和营销风险原则,在不断地增强了石油成品油零售市场营销效益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对内部人才素质的增强,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深层次之上保证石油成品油零售市场营销工作的建设达到现代化的标准,提升管理政策制度的工作效益。对其中的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整,以真正意义上实现对适应能力的增强,更好地促进石油成品油零售市场营销工作迈向崭新的阶段当中。
篇3
体育类报纸和IT类报纸、时政类报纸、经济类报纸一样,多为全国性发行的周报。根据世纪华文全国24城市的连续监测数据,体育类报纸的整体销量在近两年内出现下降。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竞争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网络媒体的影响,综合性报纸的专栏专刊的细化深作对专业体育类媒体的读者有较大的分流影响;另一方面,体育类报纸也受行业内部因素影响,即体育爱好者们所关注的内容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根据世纪华文监测的数据,近两年内《足球》的销量持续下滑,而《篮球先锋》的销量持续走高,读者的关注度明显从“足球”文化向“篮球”文化转移,也正因为体育类报纸经历着内外竞争环境变化的影响,使得销量出现了不小的波动。两大旗舰型报纸《体坛周报》和《足球》,总销量均比前两年有所下降,相比之下,《足球》下滑幅度最大。《篮球先锋》在这几年中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在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的销量虽不及《足球》,但是在全国20多个城市的总销量已经超越《足球》,截断了体育类报纸零售市场上两强争霸的格局。
两强格局分裂,篮球类报纸地位上升
在过去的几年中,《体坛周报》和《足球》一直在零售上处于主导地位,其间《体坛周报》的总销量是《足球》的两倍左右,这两份报纸的总销量占据市场总量85%以上的比例。但从世纪华文2007年5月份监测的数据看来,这一竞争格局已发生了变化。在四份体育类报纸(《体坛周报》、《足球》、《篮球报》、《篮球先锋》)中,《体坛周报》的市场份额为61.2%,《足球》的市场份额为9.69%,不到《体坛周报》六分之一,而且低于两份篮球类的报纸。很显然,专业篮球类报纸的市场地位已明显高于专业足球类报纸的市场地位。《体坛周报》和《足球》两强并立的零售格局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体坛周报》在体育类报纸中形成垄断格局,同时,篮球类报纸取代足球类报纸,对销量第一名媒体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篇4
自欧元诞生以来,欧盟特别是欧元区支付一体化日益加深,欧元区零售支付市场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支付市场,对推动整体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欧盟宣布欧元区范围内单一欧元支付区(SEPA)将于2014年建成,届时将对现有零售支付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研究欧元区零售支付市场的发展现状和经验,对于完善我国零售支付市场发展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一、欧元区零售支付市场发展现状和问题
现阶段,欧元区使用最为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主要是贷记转账、直接借记、银行卡、电子和移动支付,但各类支付工具的发展存在很大差异。
(一)贷记转账和直接借记
贷记转账和直接借记是泛欧洲支付体系下的核心支付工具,即欧洲支付委员会颁布的SEPA规章内以欧元支付的交易。贷记转账指由付款人主动发起支付指令,付款人将支付指令提交给开户银行,开户银行接收后根据指令要求将付款人资金转入收款人银行。直接借记是指由收款人对付款人的银行账户发起的事先由付款人授权的借记支付指令。
(二)银行卡支付
银行卡是零售支付中最普及和使用频率最高的电子支付工具。2010年,银行卡支付交易量在零售支付领域位居第3。目前,欧洲使用中的银行卡共7.26亿张,人均1.45张,平均每张卡消费2194欧元。
(三)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指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支付,通常包括3种方式。一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银行卡交易;二是支付者通过网上银行身份识别,在网上银行转账和直接借记,这种方式目前只可在一国范围内实现;三是通过第三方电子支付服务商支付。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电子支付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四)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指支付数据和支付指令通过手机发起、传递和确认,可应用于在线或离线购买服务、数字或商品。移动支付主要分为2大类:一是远程移动支付,通过Internet/WAP或SMS进行支付。目前,大部分通过Internet的远程移动支付基于银行卡;二是近程支付,通常在销售点直接发生。
二、欧元区零售支付市场未来发展目标
近年来,欧元区零售支付市场内外部环境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一是单一欧元支付区逐渐形成;二是各成员国零售支付基础设施之间联系进一步加强;三是新的SEPA工具,如卡支付、贷记支付、直接借记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四是部分基础设施发生重大变化,如单一欧元区证券结算体系(T2S)建设。
(一)是促进公平竞争性。基于共同的、开放的标准,服务供应商可在多国提供支付解决方案,扩大业务平台,推动创新,带来支付服务成本和价格同时下降,并对新进入者或其他成员国竞争者的市场准入提供便利,以此促进公平竞争。
(二)是促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性,并增加透明度。支付者可从更多的、有竞争性的支付工具中选择最适合需要的支付方式。同时,支付市场更透明,将引导消费者使用最有效的支付工具。
(三)是促进业务更具创新性。市场一体化可带来更多规模效益,对现有参与者而言,意味着节约更多成本或增加更多收益机会,且新进入者创新热情会更高,创新地域范围也会扩大。
三、欧盟培育和促进欧元区支付一体化的措施
(一)对电子货币机构和支付机构实行业务许可制度
欧盟规定各成员国应对电子货币机构和支付机构实行业务许可制度,确保遵守审慎监管原则的机构才能从事此类业务。市场准入业务包括跨国收购服务供应商、发行联名卡、信用卡支付方案、电子签名认证服务市场准入、依赖银行卡交易支付的付款机制等方面。
(二)增加支付服务透明度
目前,支付服务的真正成本通常是不透明的,特别是在信用卡方面透明度缺失严重,将给消费者、商家和欧盟经济带来更高的支付成本。欧盟鼓励通过利用综合返利、收取附加费等手段,使用消费者能够使用最有效的支付工具。
(三)对协议、接口、应用、服务等方面实行标准化
欧盟鼓励对银行卡、电子支付和移动支付实施标准化:一方面银行卡应遵循SEPA标准,即任何SEPA国家的银行卡,能够在其他SEPA国家的银行卡终端上使用;另一方面,电子支付和移动支付需要银行卡部门和移动网络运营商合作,实施统一的标准化解决方案,确保完全的互操作性和开放性,以适应消费者流动使用需求。
(四)加强支付安全和信息保护建设
―是欧盟从1990年起就开始实施银行卡EMV迁移,即将磁条卡更换为芯片卡;二是欧盟要求其成员国切实做好数据保护,客户信息无论是在处理还是存储过程,都应存放在安全支付基础设施中;三是支付交易认证机制从设计开始,就必须包括必要的安全措施,以符合数据保护需求。
四、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一)以制度作保障,加快建立非现金支付法规制度
一是推动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条例》、《银行卡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等业务规范和管理,促进发卡、使用、清算、收单等各环节业务可持续发展;二是建立和完善电子支付业务管理制度,制定完善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的业务管理办法,夯实支付体系法律基础,有效防范支付风险。
(二)以规范促发展,加强对新兴电子支付业务的监管
一是建立健全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监管体系,尤其是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组织开展现场与非现场检查,规范其经营行为;二是加强对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风险监管,包括运行风险、技术风险、系统性风险、法律风险、欺诈风险等风险防范与处置。
(三)以推动促普及,引导新兴支付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大力支持银行卡产业发展,继续扩大银行卡受理范围,不断改善受理环境,全面促进银行卡应用;二是优化政策和信用环境,促进移动支付、电话支付、预付卡支付等电子支付业务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三是加快农村地区电子支付普及,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网络通信设施,推动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网上支付等业务在农村地区的开展。
篇5
血压是机体各组织器官运行的影响因素之一,血压异常可引起严重的脑、心、肾损害。抗高血压用药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的作用影响血压的调节。近年来,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抗高血压药市场的竞争亦愈渐强烈。为研究抗高血压药在药品零售市场的现状及趋势,笔者以广州时普医药信息有限公司“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监测系统”数据为基础,通过对2005~2006年成都市零售市场抗高血压药的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其销售趋势及市场竞争概况,以期为相关企业研发、生产、经营、销售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资料来源于广州时普医药信息有限公司“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监测系统”收集的成都市药品零售市场2005~2006年的数据,包括药品名称、通用名、规格、零售价、销售数量、销售金额及生产厂家等信息。该数据是成都市市场的总体数据,是通过分层抽样、加权平均的方法放大后得到的。
1.2 方法
按抗高血压药的类别、药品通用名,统计2005~2006年抗高血压药的市场份额排名,观察抗高血压药零售市场的强势品种。
本文应用Microsoft 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各类抗高血压药市场份额统计
2005~2006年成都市各类抗高血压药市场份额统计见表1。
由表1可见,CCB在成都市抗高血压零售市场占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逐年上升。与其一同上升的还有ARB类抗高血压药,ARB较2005年同期上升了0.06个百分点。
2.2 年市场份额排序前10位抗高血压药统计
2005~2006年成都市年市场份额排序前10位抗血压药统计见表2。
由表2可见,成都市抗高血压药市场份额排序前10位药品超过总体市场的80%。其中硝苯地平连续两年位居第1位。非洛地平市场不断扩张,2006年较2005年同期上升5.76个百分点。酒石酸美托洛尔下滑了一位,下跌1.59个百分点。苯磺酸氨氯地平、复方降压平,伊贝沙坦、吲哒帕胺、福辛普利钠在统计排序上都有上升,但只有苯磺酸氨氯地平市场份额略涨,其它抗高血压的市场份额均在下降。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上升,高血压发病率日渐增高,高血压患者需长期用药,抗高血压药在药品零售市场上呈快速增长的势态,预计随着生活水平及社会环境的改变,我国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仍将继续上升。从2006年成都市抗高血压药的市场增长率来看,化学药的市场潜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
CCB类抗高血压药的降压效果已经取得临床肯定,2006年零售市场不断做大。以硝苯地平、非洛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为代表的钙离子拮抗剂,通过抑制细胞外Ca2+内流而引起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不减少心输出量,不引起性低血压和水钠潴留,特别是缓、控释制剂,血药浓度稳定、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受到患者的喜爱。这三种钙离子拮抗剂的2006年市场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攀升,排名也有所上升。HOT-CHINA研究证实中国人使用CCB有更好的降压效果和耐受性,单药治疗高血压达标率为44.25%,联合用药为83.40%。而国际HOT研究单药治疗达标率为43%,联合用药为75%[1]。因此,CCB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一具有市场潜力的抗高血压药是AR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该类药物近年来发展很快。2005年在重点城市的样本医院里,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氯沙坦钾/氢氯噻嗪7个品种的用药为1.63亿元。这几个品种均已进入2004年《国家医保目录》,作为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和高血压二线用药[2]。成都市零售市场销售的该类药主要是:氯沙坦钾、伊贝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其中伊贝沙坦降压效果最好,能有效控制患者清晨后高血压的高峰期血压,从而降低心脏系统的疾病。尽管该类抗高血压的市场份额不大,但作为新型抗高血压药,具有不良反应小、降压效果明显的优点,因此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CCB占成都市抗高血压药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ARB作为新一代的抗高血压药,抗压作用明显,已日渐被消费者所接受,其市场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孙宁玲.全面干预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因素[N].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01-08.
篇6
一、网络零售业的现状
1、网络零售市场迅速发展。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商务应用的推广,市场环境及政策逐步完善,网购用户逐步增长,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迅速增加。据相关数据统计,2007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只有520亿元,2008年达到1300亿元,2009年是2600亿元,2010年为5141亿元,2011年和2012年分别是8019亿元和13205亿元(见图1)。据有关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已非常接近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美国。到2020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销售额将有望达到4200亿美元—65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法国目前规模的总和。
2、B2C市场前景更广阔。依据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我国网络零售业已经进入迅速扩散的“起飞期”,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虽然国内网络零售市场不断膨胀,但由于C2C市场上卖家龙蛇混杂、假货泛滥、售后得不到保障等问题,理性消费者逐渐对C2C市场产生怀疑。与此同时,B2C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更有保证,不论是质量上还是售后服务上,B2C相对C2C更具优势。自2009年开始,我国B2C市场就已逐渐挤压C2C市场的份额。虽然B2C市场的快速成长让人惊叹,但B2C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大有取代C2C市场成为网购主流的态势。在发达国家,比如美国,2009年B2C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占整个网络零售市场总额的比例就已达到75%左右,而我国在2012年这个比例仅有37%左右,较上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淘宝集市依然雄霸于整个C2C网络零售市场,截至到2012年12月淘宝占全部C2C市场交易额的96.4%,而处于第二、三位的拍拍网和易趣网只占有3.4%和0.2%的份额,呈现出近乎垄断的格局。而对于国内2012年的B2C市场,排名第一的依旧是天猫,占据52.1%;京东商城名列第二,占22.3%;位于第三位的是苏宁易购达到3.6%,后续4—10位排名依次为:腾讯B2C(3.3%)、凡客诚品(2.7%)、亚马逊中国(2.3%)、库巴网(1.4%)、当当网(1.2%)、易迅网(0.6%)、新蛋中国(0.3%)(见图2)。由数据可看出,电商大佬们如天猫、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占据了B2C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
3、网络零售是机遇也是挑战。网络零售是一个新兴及开放的市场,为草根企业快速起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以淘宝为首的平台为他们提供了虚拟门面和收付货款的工具,使得创业者们可以用极低的初期成本接触到大量的潜在客户,来实现他们的创业梦。然而,正因为网络零售的低成本和数亿计的潜在用户,网络电商们乐此不疲地通过价格战来抢占市场。从8月15日,由京东商城CEO刘强东挑起的史上最激烈的电商价格战,到11月11日淘宝天猫当天交易额191亿的漂亮“战绩”,2012年,电商们通过“造节”制造出的价格战几乎贯穿全年。
伴随着价格战的持续,中小电商企业生存空间被缩小,网络零售市场发展呈现两极分化。部分电商企业出现裁员、倒闭现象,而另一部电商企业不断扩充自己产品线,并且不断向细分领域延伸,行业的优胜劣汰愈加明显。截至2012年12月,实际运营的个人网店数量达1365万家,同比减少15.7%,自2008年来首次出现下滑。另有机构报告数据显示:淘宝网现有职业卖家600多万,每天停运或倒闭网店数量近万家,绝大多数网店卖家辛苦辛苦一年后,却面临无钱可赚、乃至亏本的尴尬局面。
二、御泥坊的发展之路
御泥坊——一个几乎在传统渠道上难见踪影的化妆品公司,得益于处在“起飞期”的网络零售市场,在传统企业巨头们出现不同程度的停滞时,以狂飙突进的姿态,迅速打破化妆品传统版图,跻身淘宝化妆品排行首位。御泥坊最初是湖南本土一个化妆品品牌,在网上和实体店均有销售,但业绩一般。因为品种单一、品牌效应不明显,市场并不认可这款从山沟里走出来的护肤品。2006年末,戴跃锋从前老板刘海浪接手,开始御泥坊产品的线上销售,随后,作为网络出身的戴跃锋反向并购了生产厂商,而前老板则留在隆县负责生产和产品质量。御泥坊在淘宝上的年销售额已从2006年的几千元飙升至2011年的近两亿,“御泥坊”面膜一度成为“网络销量第一面膜”。
1、天时。近几年,“矿物护肤”理念逐渐在国内流行起来,将矿物美肤的概念提到了护肤最前沿。矿物质以它独特的属性在清洁、抗敏感和抗衰老等方面有着特殊的效果。在如今追求自然、绿色、健康、环保的大环境下,御泥坊产品本身独特的原料配方以及历史底蕴是它与其他产品区分开来的最好特质。
2006年,网上购物在网民中的渗透率快速增长,中国的C2C和B2C市场已经开始出现快速增长的迹象。御泥坊的销售额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直线飙升。期间,在2008年淘宝提出了“培养超女”的理念,即以超女选秀一样的模式,重点推广那些由消费者们的订单推选出来的网络企业。幸运的御泥坊赶上了电子商务的这一历史时期,借助政策得以发展品牌。
2、地利。“御泥”为世界独有的不可再生资源,开采难度大,加工提取工艺复杂,其加工工程需采用纯手工物理方法,历时六个月沉淀后,提炼出矿物泥浆与矿物水,养肤效果具有不可复制性,很多学者研究一致认为现代化学技术无法仿制。千百年来,除了尊贵皇族和当地居民,能够体验其独特功效的人屈指可数。而地处湘西边陲小镇的“御泥坊”是目前唯一合法开采企业,这样的“地利”无疑给“御泥坊”极大的优势。其主打的矿物泥浆面膜里的泥浆富含多种矿物微量元素,具有显著的吸附污垢、收缩毛孔、美白嫩肤的效果,能增强皮肤弹性和抗氧化能力,强化皮肤的天然防御能力,延缓皮肤衰老。
3、人和。尽管戴跃锋一直强调御泥坊之所以能飞速成长,主要是网络零售市场爆发式的发展下淘宝网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机会和空间。但并不是每个网络卖家都能在这样的“天时”、“地利”下取得成功,所以说,从品牌包装到整个营销计划才是御泥坊制胜之关键。
(1)品牌传播。2006年,淘宝曾进行了一次化妆品年度评选,“最佳面膜称号”授予了世界知名品牌贝佳斯,这一来自意大利的产品就是以泥浆和矿物“活水”为原料,这点刚好和御泥坊相仿。戴跃锋就依葫芦画瓢,从贝佳斯的产品形式、品牌诉求、包装甚至“御用”的渊源上,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淘宝品牌——御泥坊。
此后,“御泥坊”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品牌宣传,最突出的就是举办“一分钱包邮献爱心”活动——免费向网友派发了9000份面膜,让网友在淘宝论坛写下自己的体验心得。由于矿物资源的独特性,产品使用效果非常好,这次活动后使御泥坊面膜获得网友的广泛好评,通过淘宝论坛口碑相传,一时间淘宝网几乎无人不晓御泥坊。而御泥坊与贝佳斯同质化程度很高,御泥坊的平价销售吸引了更多的大牌护肤品消费者的注意。御泥坊的店铺迅速升级,市场份额直线上升。
2010年4月,戴跃锋参加的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播出。这期节目里,他现场演示了御泥坊泥浆面膜的制作过程,给自己的品牌大大地做了一次广告。2011年,御泥坊的泥浆面膜被湖南卫视的美容类栏目《我是大美人》重点推荐。此外,御泥坊还在湖南卫视的购物节目《越淘越开心》和《快乐购》中频频亮相。不难看出,除了淘宝广告外,御泥坊的媒体投放都集中在了其总部所在的湖南。得益于湖南卫视的全国性覆盖和高频次的曝光,御泥坊取得了不俗的推广效应。这种效应也直接反映在了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上。
(2)营销推广。电子商务离不开网络推广,否则即使销售平台搭建起来了,也会被数以百万计的网络卖家淹没掉。自戴跃锋接手御泥坊后,开始全力打造网络营销体系,形成了官方商城“汇美丽”,淘宝天猫、京东商城、QQ商城、亚马逊中国和1号商城等网上直营店铺,还有多条合作渠道,如乐蜂网、苏宁易购等的营销网络。其网络营销体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淘宝平台,而是打造出了一个全方位的网络销售平台。用户只要在网上购物就能看到御泥坊的产品,这就是戴跃锋想要的效果。
(3)产品研发。御泥坊在将资金投向提高营运能力、改善用户体验、加大市场投入方面的同时还对产品和品牌进行拓展。2010年,御泥坊开始有计划地扩充产品线,全线产品由2008年的20款迅速增加至60多款。目前,这一数字已更新至150款。这些产品的研发分为自主研发、公司合作和外包给研发机构三种。如今御泥坊的核心系列产品大部分都由自己研发。由于御泥坊的原材料“御泥”具有不可再生性。“御泥”需要经过开采和长达6个月的物理沉淀。为了保证原材料的供应,生产基地一般会提前一年准备下一年的原材料。目前的“御泥”储备大概能支持品牌30年的发展。为了避免“御泥”的枯竭带来的问题,御泥坊已经在开始在泥浆面膜之外拓展植物类的面膜产品。
三、启示
马云说过,做企业就像建一个生态系统,企业是一棵树,它会有树干,有很多的分支,结很多松果,然后吸引来很多松鼠。任何环节都应该让它尽善尽美,任何环节的差错都会让这棵树枯死。比如,当销量暴增后,如何保证供应以不至于导致市场流失,这需要研发、生产、营销、物流、售后等各个环节的有效配合,因为它是一个系统。对御泥坊来说,品牌和销量的提升只是刚刚迈出了第一步,到了更高级阶段,品牌运营将是更大的考验,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何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和强化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在获得更多的客户的同时使品牌牢牢深入人心,这些课题比线下品牌有着更高的要求。
未来的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必然是空前壮大的,甚至超越传统渠道成为主流。这对于像御泥坊的淘品牌无疑是相当有利的。当然,与机遇并存的也有风险,目前整个淘品牌都非常年轻稚嫩,缺乏标杆和旗帜,因此在各自摸索前行途中,偏离和差错总会存在。年轻的御泥坊能否快速完成这样高要求的转变,守住这来之不易的“江山”,这可能是一场生死考验。
【参考文献】
篇7
一、国际零售服务贸易与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
1、国际零售业服务贸易的总体现状
全球化步伐正在加快,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经济的全球化使各国市场呈现多样化、国际化,消费者不仅只满足于本国的商品及服务供给,而且对具有异国文化的商业服务也产生广泛需求,这为各国零售业的国际化提供了市场条件。
二是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零售业由于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缓慢、消费不振、市场增长空间有限,制约了国内零售商业的扩张。另外,零售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实现了组织化和规模化,而市场饱和以及过度竞争导致国内经营成本上升,商业利润不断下降。于是各国大型零售商纷纷冲破本国市场局限,进军海外市场,在国外开店,在全球采购商品,并将全球化发展定为其发展目标。
三是国际零售服务贸易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国际服务贸易格局中,发达国家在进出口方面都占绝对的优势。跨国销售额,包括沃尔玛、家乐福、阿赫德、麦德龙等在内的世界超级零售企业,每年都以百亿美元计算。从进入国家和地区的数量来看,世界约20多家零售业巨头开展跨国经营,其店铺分布于欧、亚、中南美和北美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
2、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零售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并正在向现代零售市场体系的方向发展和完善,零售市场经营主体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居民购买力的持续提高,市场供应商品的极大丰富,以及市场经营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零售市场总体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2.6%,2007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4%,增幅为1997年以来的新高。居民消费多元化和层级性的发展,促使我国零售业业态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零售市场上的零售业态,几乎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的零售业态,以连锁经营形式发展的现代零售业态己成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主流。
连锁化、集团化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零售企业重组、并购等改革步伐加快。大型零售企业规模持续快速扩大,渐成零售市场主体。2006年,中国零售企业百强商品销售总额为874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1.4%。
我国现行的国内零售市场开放政策,总体上非常接近加入WTO所作的承诺,在开放地域上已经超出了中国的承诺,突出表现为以沃尔玛、家乐福的大卖场为代表的大型零售商场快速增长。到2008年底,沃尔玛在我国开设了104家分店,家乐福开店达120家。目前,中国已成为家乐福在法国之外最重要的海外市场。
二、当前我国零售服务的SWOT分析
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更多的国外资本通过多种方式进入中国零售领域是必然趋势。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中国零售业既面临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也面临着外部的机遇和挑战。
1、内部优势
(1)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以来,我国零售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零售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新的经营理念、营销方式、管理手段和技术在零售业率先使用,引发了国内以流通社会化、现代化,与国际市场接轨为主要内容的流通革命;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2)与外商零售业相比较,中国零售业的最大优势就是熟悉本国国情的本土化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优势;门店地理位置优势;与供应商长期关系优势;区域销售规模优势。从总体实力上看,目前没有哪家国内零售企业能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零售巨头抗衡,但其在区域上的优势只是相对的。
2、内部劣势
(1)企业规模零、散、小,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尽管我国流通企业已经具备较大规模,但放在全球背景下看,仍属中小企业。零售企业的核心是员工的服务,但我国的许多零售企业只注重员工形象,而忽视员工的素质。
(2)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经营方式单一。我国零售企业在管理上大多数是粗放式管理,离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和特色化还有很大的差距,表现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色。在经营方式上,零售企业大多采用招商、联营、代销甚至出租柜台,这种经营方式常常导致企业的管理与经营脱离,企业不仅无法提供有特色的优质服务,也无法形成企业的经营战略。
3、外部面临的机遇
(1)国内零售市场容量扩大。2008年1—8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4万亿元,同比增长21.9%,这显示出我国消费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我国零售市场业已经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
(2)政策扶持。中国政府已经将过去的管理职能转变为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大型流通企业。力争培育出拥有自主品牌、自主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可以和外国零售企业相抗衡,初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
(3)享受加入WTO带来的权利,可以进入更大的国际市场舞台。
4、外部面临的挑战
我国零售企业外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跨国零售商的冲击,因为我国零售业与其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上的差距。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企业普遍规模大,如沃尔玛公司2007年在华销售额高达213亿元,家乐福为296亿元。我国本土零售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相对较小、网点分布不合理、定位趋同化的缺陷,在总体经营规模上与跨国集团有较大差距。
篇8
一、国际零售服务贸易与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
1、国际零售业服务贸易的总体现状
全球化步伐正在加快,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经济的全球化使各国市场呈现多样化、国际化,消费者不仅只满足于本国的商品及服务供给,而且对具有异国文化的商业服务也产生广泛需求,这为各国零售业的国际化提供了市场条件。
二是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零售业由于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缓慢、消费不振、市场增长空间有限,制约了国内零售商业的扩张。另外,零售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实现了组织化和规模化,而市场饱和以及过度竞争导致国内经营成本上升,商业利润不断下降。于是各国大型零售商纷纷冲破本国市场局限,进军海外市场,在国外开店,在全球采购商品,并将全球化发展定为其发展目标。
三是国际零售服务贸易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国际服务贸易格局中,发达国家在进出口方面都占绝对的优势。跨国销售额,包括沃尔玛、家乐福、阿赫德、麦德龙等在内的世界超级零售企业,每年都以百亿美元计算。从进入国家和地区的数量来看,世界约20多家零售业巨头开展跨国经营,其店铺分布于欧、亚、中南美和北美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
2、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零售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并正在向现代零售市场体系的方向发展和完善,零售市场经营主体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居民购买力的持续提高,市场供应商品的极大丰富,以及市场经营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零售市场总体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2.6%,2007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4%,增幅为1997年以来的新高。居民消费多元化和层级性的发展,促使我国零售业业态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零售市场上的零售业态,几乎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的零售业态,以连锁经营形式发展的现代零售业态己成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主流。
连锁化、集团化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零售企业重组、并购等改革步伐加快。大型零售企业规模持续快速扩大,渐成零售市场主体。2006年,中国零售企业百强商品销售总额为874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1.4%。
我国现行的国内零售市场开放政策,总体上非常接近加入WTO所作的承诺,在开放地域上已经超出了中国的承诺,突出表现为以沃尔玛、家乐福的大卖场为代表的大型零售商场快速增长。到2008年底,沃尔玛在我国开设了104家分店,家乐福开店达120家。目前,中国已成为家乐福在法国之外最重要的海外市场。
二、当前我国零售服务的SWOT分析
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更多的国外资本通过多种方式进入中国零售领域是必然趋势。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中国零售业既面临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也面临着外部的机遇和挑战。
1、内部优势
(1)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以来,我国零售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零售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新的经营理念、营销方式、管理手段和技术在零售业率先使用,引发了国内以流通社会化、现代化,与国际市场接轨为主要内容的流通革命;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2)与外商零售业相比较,中国零售业的最大优势就是熟悉本国国情的本土化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优势;门店地理位置优势;与供应商长期关系优势;区域销售规模优势。从总体实力上看,目前没有哪家国内零售企业能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零售巨头抗衡,但其在区域上的优势只是相对的。
2、内部劣势
(1)企业规模零、散、小,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尽管我国流通企业已经具备较大规模,但放在全球背景下看,仍属中小企业。零售企业的核心是员工的服务,但我国的许多零售企业只注重员工形象,而忽视员工的素质。
(2)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经营方式单一。我国零售企业在管理上大多数是粗放式管理,离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和特色化还有很大的差距,表现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色。在经营方式上,零售企业大多采用招商、联营、代销甚至出租柜台,这种经营方式常常导致企业的管理与经营脱离,企业不仅无法提供有特色的优质服务,也无法形成企业的经营战略。
3、外部面临的机遇
(1)国内零售市场容量扩大。2008年1—8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4万亿元,同比增长21.9%,这显示出我国消费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我国零售市场业已经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
(2)政策扶持。中国政府已经将过去的管理职能转变为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大型流通企业。力争培育出拥有自主品牌、自主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可以和外国零售企业相抗衡,初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
(3)享受加入WTO带来的权利,可以进入更大的国际市场舞台。
4、外部面临的挑战
我国零售企业外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跨国零售商的冲击,因为我国零售业与其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上的差距。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企业普遍规模大,如沃尔玛公司2007年在华销售额高达213亿元,家乐福为296亿元。我国本土零售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相对较小、网点分布不合理、定位趋同化的缺陷,在总体经营规模上与跨国集团有较大差距。
(2)业态形式上的差距。目前,外资零售业在中国市场所涉及的业态包括百货店、超市、大型综合超市等现代零售业业态。虽然目前外资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只占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左右,但在竞争激烈的高端大卖场,外资所占的份额已经达到80%以上,拥有绝对优势。
(3)品牌资产方面的差距。跨国零售企业的品牌优势是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无形资产。通常,外国零售企业的无型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约为5%,尤其是沃尔玛和家乐福这两大零售巨头的商誉已接近100亿美元,而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华联超市,其无形资产却只有0.75亿元人民币。
(4)人才聚集能力的差距。我国零售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多数属于经验型人才,而在外国零售企业中,各主要部门都部署了一批具有先进经营理念的高级管理人才和国际型人才。另外,在人才的争夺中,外国零售企业凭借其各方面优越的条件赢得了求职者的青睐,更加剧了我国零售企业高级人才的短缺状态。
三、全球经济衰退中发展我国零售服务贸易的对策
在零售服务贸易全面开放又面临全球经济持续衰退之际,零售服务贸易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外资零售企业和中资零售企业在本国市场的竞争。同时,我国的零售服务贸易要主动的应对危机和寻求发展,通过竞争,加快民族零售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1、面对危机,国际零售巨头在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动作
(1)加速向二级城市拓展业务。现在中国88%的国内生产总值出自二级城市,2002—2006年,这些二级城市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1倍,零售额上升了79%。
(2)大规模降价促销,不但会对中小超市形成强烈冲击,还会引发行业洗牌。如春节期间,沃尔玛在64个城市117家商场进行了大规模降价促销活动,部分商品降价幅度达54%。
(3)加速在中国的本土化。以门店为中心的地方采购、配送中心逐步完善,显示出对中国文化及政策准确理解和适应性。
(4)加速收购兼并,利用相关企业的现有营销渠道扩大规模效益。如2006年,沃尔玛收购了好又多超市的部分股权,按照计划,沃尔玛最终将全盘收购好又多,如果收购成功,沃尔玛在华将全面超越家乐福。
2、零售服务贸易的应对措施
通过以上可以看到,我国支撑消费强劲增长的诸多因素仍然存在,因此,作为消费产业链中拥有稀缺性渠道价值的零售企业,应具备更强的抗周期性。在高通涨的刺激下,我国零售业持续偏旺,社会消费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中央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对市场的拉动作用正逐步显现,这表明现阶段我国零售行业仍处于以居民收入持续高增长及高储蓄率为核心推动力的消费升级时期。
(1)政府加大对零售业的宏观调控力度,从政策上予以扶持。一是制定零售业发展的整体战略规划,努力清除内外贸之间、地区经济之间以及流通供应链之间的行业隔墙,为流通产业的跨地区、跨行业和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是加快相关立法工作,在法律和行政方面为零售业发展提供保证。对外资进入中国零售市场实行法制化管理,如制定反零售企业垄断法、大店法,制约大店的快速发展和单个零售企业规模的无限扩大,阻止外资零售企业的不正当兼并和收购,为国内中小零售企业的发展争取生存空间。
三是充分运用银行、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和多种金融服务手段,引导和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突破企业财务资源的瓶颈。
(2)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危机带来的机遇,大力整合和壮大民族零售企业。一是进行资本重组,实现规模经营。通过强强联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发展我国自己的商业航母;有条件的零售企业可以大胆出击,通过合作、合资等方式与跨国公司对接,形成有雄厚资本实力的跨国企业集团进行跨国经营。
二是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以特色和差异化应对跨国零售巨鳄的竞争。塑造品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外资零售业在中国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多放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中国零售企业则已经把连锁门店开到了县城以及富裕的村镇,具有先发优势。随着我国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中央提出的家电下乡、扶持农村连锁超市等利好政策,相信农村市场将大有作为。
(4)具备条件的企业应主动地、有选择地走向国际市场。我国零售业通过十多年的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已涌现出了一批如华联、大商等基本掌握现代零售企业管理方法、具有跨地区经营实力和市场应变能力的大中型零售企业。另外,国际经济环境宽松,特别是非洲和南美洲的消费需求对中国商品与文化的偏好增强,以及中国政府对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持等有利条件,可以通过学习国外零售企业特别是发达国家零售企业的跨国经营经验,尝试走向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篇9
我国零售市场业态格局与规模格局
零售业态的竞争格局现状
本文就百货商店、连锁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便利店和购物中心这六类主要零售业态的竞争格局的现状作出分析。
百货商店指在一个大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开展各自的进货、管理、运营的零售业态。目前,中国百货商场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大型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多元化和向新业态延伸的特点。从市场形式看,百货商场表现为如下现状:
经济效益日益下滑。虽然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百货零售企业的毛利率确呈下降态势,企业的效益增长远低于销售额的增长。同业过度扩张竞争。从2005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多数城市的百货零售企业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居民实际购买力增长水平。市场缺乏特点,消费需求明显断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普及型、温饱型需求已基本饱和,而新的高水平的购买能力尚未形成,加之居民购买力多渠道大量分流,商品消费需求在近几年内将会逐渐减弱。因此,消费品市场难以出现热点商品。
连锁超级市场超市是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生鲜商品、食品等大众化实用品、向顾客提供日常必需品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在百货商场扩张受到影响的情况下,连锁超市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具备竞争力的大型连锁超市将成为下一轮发展热点:
中国连锁超市已成为商业领域最具活力的业态。尤其是近几年来,大中型连锁超市销售规模逐年递增,销售增长明显高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和传统百货商店的增长。
竞争激烈,连锁超市进入整合时期。同国外的连锁超市公司相比,中国的连锁超市规模明显偏小。目前连锁超市公司扩大规模的主要方式是对国有网点进行连锁化改造和通过租赁、购买、新建网点等方式扩张,这些都属于单一资本的扩张,要想扩大企业规模,建造内资连锁超市的“航空母舰”,只有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和加盟等多种形式,突破行业界限、地区界限,才能真正形成经营规模大、竞争实力强的大型连锁超市公司。
外资进入速度加快。国外著名的超市集团公司看好了中国商业领域的发展潜力,纷纷抢滩中国,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已经逐步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规模,而且拟定了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的计划。
仓储式商场指在大型综合超市经营的商品基础上,筛选大众化实用品销售,并实行储销一体,以提供有限服务和低价商品为主要特征的,采取自选方式销售的零售业态。
由于国外大型著名仓储式商场纷纷进驻我国市场,不仅对国内仓储式商场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加剧了仓储商场之间的竞争,我国仓储式商场逐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内部经营管理的规范运作使之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新经营理念的引入,使我国仓储式商场的优势较为明显:仓储式商场一般都实行私人商场,即PB(PRIVATEBRAND)战略。零售企业自己筹划开发并贴有本公司特定商标的商品。仓储式商场定位于中低档次。中国目前仍有60%—70%消费者消费水平较低,因而仓储式商场的定位仍适应当前消费状况,再加上商场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因而颇受欢迎。自主的购物形式。消费者购买的自主心理日益增强,对营业员的依赖性减弱,而仓储式商场已适应了这种心理。仓储式商场实行会员制,把一些收入较高、消费量较大但同时对让利销售比较敏感的消费者吸收为自己的会员,并对其大量消费进行奖励,从而成为自己固定的消费群体。实行会员制也便于商家进行市场分析,确定消费趋向,以便制定出各种营销策略。经营管理机构精简、高效。
专业店指经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并且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销售人员和提供适当售后服务的零售业态。专业店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发展迅速,总量大幅度增加;专业细分化;经营形式多样化。专业店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一些大城市发展异常迅猛,逐渐成为与综合百货商场、超市并驾齐驱的一种商业业态。这些专业店以相对价格较低、专业服务、连锁经营等优势,迅速分割了原有大型百货商店的市场份额,但其发展同样面临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经营规模限制等问题。
便利店指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便利店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需要,是我国零售业态中较有发展潜力的一种,估计今后的发展速度将会更快。
购物中心近几年,购物中心在全国大城市处于兴建中,建筑面积5—20万平方米不等,全国正在兴建的约有200处左右,基本上是以娱乐、餐饮、服务、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购物场所。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业态,电视购物、邮购等作为新兴的商贸形式,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零售企业规模格局
我国目前零售企业规模竞争格局表现为:首先,企业规模化趋势逐渐明显,产业集中程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零售企业间并购进程加快,集团规模增大,出现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并且零售业向超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开始加速。其次,外商企业占有相当优势,增长也十分迅速。2004年我国零售业外商投资法人企业数264家,分店2200多个,比上一年增长了89%;2004年零售企业前30名中国内企业销售额增幅为17.8%,而外商企业为21.6%,销售额占零售企业30强销售总额比例为20.8%,优势较为明显。通过对上述零售企业规模竞争格局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基于物流、营销以及客服等方面的规模经济对处于流通末端的零售业来说至关重要。作为零售市场自身结构优化的趋势,零售企业必然走向大规模与集团化,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再者连锁经营方式的大规模引入及广泛流行,也是零售企业规模化发展的一个诱因。
长期以来小、散、乱、差的竞争格局导致零售市场中的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严重影响了零售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无益于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也无益于整个零售行业的发展,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道路,而我国零售业目前无论是规模还是集中程度与合理的市场结构都相差悬殊,因此作为一种趋势,零售企业的规模仍将继续增大,零售市场的集中度必将进一步提高。
外资的大量涌入,高投入、掠夺性布局及其迅速壮大,显示出了对零售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威胁,也在客观上刺激和加速了我国零售企业的规模化整合及行业集中程度的提高,唯有自我发展壮大,方可应对外资在各方面的大冲击,保护本国零售企业的市场地位。
从现状来看,外资掠夺性战略布局阶段初步完成,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增店扩容时期,尤其是零售业全面对外资开放,限制进一步放宽后,外商投资将会更加自由,领域也将更加深入,这些因素决定着外商规模必将随之增大,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提高。在近5—10年内,外商投资的商业企业在规模上将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上。
我国零售市场业态与规模格局的政策选择
业态政策选择
通过对我国零售业主要业态现状的研究,我国零售市场要想成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改革以百货为主的原有传统业态,对不适合当前消费需求的业态形式进行现代化改造。当前百货店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上已明显落后于其它业态,因此应对百货店在数量上加以控制,在其功能上加以改革。
大力发展适合当前市场环境及消费需求的业态形式,如超市、专业店和购物中心等,制定相关政策,降低区域性政策壁垒,加速连锁经营的拓展,使其合理、健康、有序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状况进行创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业态,例如在大中城市的居民区附近,发展小规模超市与杂货店相结合并带有一定便民服务项目的类似便利店性质的业态;在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小型折扣商店等。
规模政策选择
鼓励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重组政府应在适度规模的原则下,以市场为导向,采取税收、金融等支持手段,积极推进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促进零售企业间的资产重组,打破体制的限制,通过政府制定和实施零售企业联合政策,通过组建跨地区、跨部门的零售企业大集团,以实现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制定有关政策,打破地区封锁,大力推进连锁经营组织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促进企业间的跨地区重组,例如建立统一法规,解决企业跨地区跨省市开店在工商登记、税务交纳等营业正常开放环节等方面的问题。
先本土化再国际化本土化和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本土化,国际化就无从谈起,成功的本土化是国际化的前提,本土化竞争程度和竞争优势决定着国际化进程和竞争实力;反之,如果没有国际化理念和标准管理下的产品或服务作支撑,本土化也就失去了根本。对于我国零售业跨地区的重组和整合应首先侧重于本国范围内进一步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企业规模,提升自身竞争力,培养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能力,为进军国际市场积蓄力量。
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合理的市场竞争格局必然是以大企业集团为主导、中小商业企业为主体的相互竞争、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塔形结构。中小企业通过细分市场及合理定位,在维持自身生存的基础上有利于填补相对于大企业存在的需求空白,对于满足多样化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存在,中小商业企业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福利的增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政府要对中小企业采取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扶持发展零售市场中由于规模原因和地位原因而处于劣势的、对维持行业竞争又十分必要的中小企业。在大力推进中小连锁企业整合、提升竞争力的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维护公平竞争的正常秩序,使中小企业免受大企业集团的恶意侵害,为其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4[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中国社会科学院“流通创新理论与对策研究”课题组.业态变迁学说及其促进我国流通创新的政策建议[J].财贸经济,2003(1)
篇10
我国零售市场业态格局与规模格局
零售业态的竞争格局现状
本文就百货商店、连锁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便利店和购物中心这六类主要零售业态的竞争格局的现状作出分析。
百货商店指在一个大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开展各自的进货、管理、运营的零售业态。目前,中国百货商场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大型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多元化和向新业态延伸的特点。从市场形式看,百货商场表现为如下现状:
经济效益日益下滑。虽然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百货零售企业的毛利率确呈下降态势,企业的效益增长远低于销售额的增长。同业过度扩张竞争。从2005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多数城市的百货零售企业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居民实际购买力增长水平。市场缺乏特点,消费需求明显断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普及型、温饱型需求已基本饱和,而新的高水平的购买能力尚未形成,加之居民购买力多渠道大量分流,商品消费需求在近几年内将会逐渐减弱。因此,消费品市场难以出现热点商品。
连锁超级市场超市是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生鲜商品、食品等大众化实用品、向顾客提供日常必需品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在百货商场扩张受到影响的情况下,连锁超市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具备竞争力的大型连锁超市将成为下一轮发展热点:
中国连锁超市已成为商业领域最具活力的业态。尤其是近几年来,大中型连锁超市销售规模逐年递增,销售增长明显高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和传统百货商店的增长。
竞争激烈,连锁超市进入整合时期。同国外的连锁超市公司相比,中国的连锁超市规模明显偏小。目前连锁超市公司扩大规模的主要方式是对国有网点进行连锁化改造和通过租赁、购买、新建网点等方式扩张,这些都属于单一资本的扩张,要想扩大企业规模,建造内资连锁超市的“航空母舰”,只有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和加盟等多种形式,突破行业界限、地区界限,才能真正形成经营规模大、竞争实力强的大型连锁超市公司。
外资进入速度加快。国外著名的超市集团公司看好了中国商业领域的发展潜力,纷纷抢滩中国,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已经逐步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规模,而且拟定了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的计划。
仓储式商场指在大型综合超市经营的商品基础上,筛选大众化实用品销售,并实行储销一体,以提供有限服务和低价商品为主要特征的,采取自选方式销售的零售业态。
由于国外大型著名仓储式商场纷纷进驻我国市场,不仅对国内仓储式商场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加剧了仓储商场之间的竞争,我国仓储式商场逐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内部经营管理的规范运作使之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新经营理念的引入,使我国仓储式商场的优势较为明显:仓储式商场一般都实行私人商场,即PB(PRIVATEBRAND)战略。零售企业自己筹划开发并贴有本公司特定商标的商品。仓储式商场定位于中低档次。中国目前仍有60%—70%消费者消费水平较低,因而仓储式商场的定位仍适应当前消费状况,再加上商场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因而颇受欢迎。自主的购物形式。消费者购买的自主心理日益增强,对营业员的依赖性减弱,而仓储式商场已适应了这种心理。仓储式商场实行会员制,把一些收入较高、消费量较大但同时对让利销售比较敏感的消费者吸收为自己的会员,并对其大量消费进行奖励,从而成为自己固定的消费群体。实行会员制也便于商家进行市场分析,确定消费趋向,以便制定出各种营销策略。经营管理机构精简、高效。
专业店指经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并且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销售人员和提供适当售后服务的零售业态。专业店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发展迅速,总量大幅度增加;专业细分化;经营形式多样化。专业店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一些大城市发展异常迅猛,逐渐成为与综合百货商场、超市并驾齐驱的一种商业业态。这些专业店以相对价格较低、专业服务、连锁经营等优势,迅速分割了原有大型百货商店的市场份额,但其发展同样面临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经营规模限制等问题。
便利店指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便利店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需要,是我国零售业态中较有发展潜力的一种,估计今后的发展速度将会更快。
购物中心近几年,购物中心在全国大城市处于兴建中,建筑面积5—20万平方米不等,全国正在兴建的约有200处左右,基本上是以娱乐、餐饮、服务、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购物场所。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业态,电视购物、邮购等作为新兴的商贸形式,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零售企业规模格局
我国目前零售企业规模竞争格局表现为:首先,企业规模化趋势逐渐明显,产业集中程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零售企业间并购进程加快,集团规模增大,出现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并且零售业向超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开始加速。其次,外商企业占有相当优势,增长也十分迅速。2004年我国零售业外商投资法人企业数264家,分店2200多个,比上一年增长了89%;2004年零售企业前30名中国内企业销售额增幅为17.8%,而外商企业为21.6%,销售额占零售企业30强销售总额比例为20.8%,优势较为明显。通过对上述零售企业规模竞争格局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基于物流、营销以及客服等方面的规模经济对处于流通末端的零售业来说至关重要。作为零售市场自身结构优化的趋势,零售企业必然走向大规模与集团化,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再者连锁经营方式的大规模引入及广泛流行,也是零售企业规模化发展的一个诱因。
长期以来小、散、乱、差的竞争格局导致零售市场中的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严重影响了零售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无益于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也无益于整个零售行业的发展,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道路,而我国零售业目前无论是规模还是集中程度与合理的市场结构都相差悬殊,因此作为一种趋势,零售企业的规模仍将继续增大,零售市场的集中度必将进一步提高。
外资的大量涌入,高投入、掠夺性布局及其迅速壮大,显示出了对零售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威胁,也在客观上刺激和加速了我国零售企业的规模化整合及行业集中程度的提高,唯有自我发展壮大,方可应对外资在各方面的大冲击,保护本国零售企业的市场地位。
从现状来看,外资掠夺性战略布局阶段初步完成,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增店扩容时期,尤其是零售业全面对外资开放,限制进一步放宽后,外商投资将会更加自由,领域也将更加深入,这些因素决定着外商规模必将随之增大,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提高。在近5—10年内,外商投资的商业企业在规模上将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上。
我国零售市场业态与规模格局的政策选择
业态政策选择
通过对我国零售业主要业态现状的研究,我国零售市场要想成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改革以百货为主的原有传统业态,对不适合当前消费需求的业态形式进行现代化改造。当前百货店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上已明显落后于其它业态,因此应对百货店在数量上加以控制,在其功能上加以改革。
大力发展适合当前市场环境及消费需求的业态形式,如超市、专业店和购物中心等,制定相关政策,降低区域性政策壁垒,加速连锁经营的拓展,使其合理、健康、有序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状况进行创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业态,例如在大中城市的居民区附近,发展小规模超市与杂货店相结合并带有一定便民服务项目的类似便利店性质的业态;在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小型折扣商店等。
规模政策选择
鼓励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重组政府应在适度规模的原则下,以市场为导向,采取税收、金融等支持手段,积极推进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促进零售企业间的资产重组,打破体制的限制,通过政府制定和实施零售企业联合政策,通过组建跨地区、跨部门的零售企业大集团,以实现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制定有关政策,打破地区封锁,大力推进连锁经营组织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促进企业间的跨地区重组,例如建立统一法规,解决企业跨地区跨省市开店在工商登记、税务交纳等营业正常开放环节等方面的问题。
先本土化再国际化本土化和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本土化,国际化就无从谈起,成功的本土化是国际化的前提,本土化竞争程度和竞争优势决定着国际化进程和竞争实力;反之,如果没有国际化理念和标准管理下的产品或服务作支撑,本土化也就失去了根本。对于我国零售业跨地区的重组和整合应首先侧重于本国范围内进一步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企业规模,提升自身竞争力,培养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能力,为进军国际市场积蓄力量。
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合理的市场竞争格局必然是以大企业集团为主导、中小商业企业为主体的相互竞争、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塔形结构。中小企业通过细分市场及合理定位,在维持自身生存的基础上有利于填补相对于大企业存在的需求空白,对于满足多样化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存在,中小商业企业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福利的增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政府要对中小企业采取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扶持发展零售市场中由于规模原因和地位原因而处于劣势的、对维持行业竞争又十分必要的中小企业。在大力推进中小连锁企业整合、提升竞争力的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维护公平竞争的正常秩序,使中小企业免受大企业集团的恶意侵害,为其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4[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中国社会科学院“流通创新理论与对策研究”课题组.业态变迁学说及其促进我国流通创新的政策建议[J].财贸经济,2003(1)
篇11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西安党报零售情况呈现如下特点:
1.党报零售范围较广,零售时间较长,布局日趋均匀
课题组面向西安五大城区(雁塔区、碑林区、新城区、莲湖区、未央区)报刊零售点展开调查,接受调查的大部分报亭都零售党报,也就是说,党报在零售市场中范围较广,大致做到了面上的覆盖。此外,对比两年数据可以发现,党报零售覆盖面在不同区域渐趋平衡。2004年,雁塔区和碑林区的党报零售点占总数的68.4%,而未央区仅占5.3%;到2005年,五大城区党报零售点数量比例相对持平,布局日趋均匀(见表1)。2004年,零售党报时间长达半年及以上的报亭占调查总数的37.3%,到2005年已增长至68.1%,以此可见,党报在进入市场零售的过程中稳住了阵脚,做到了零售的持续性。
2.党报零售种类单调,而且有进一步单一化的趋势从
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2004年报亭零售党报最多的达到6种,零售两种的最多,占到一半以上。这两种党报,又以《人民日报》和《陕西日报》为主,占71.6%。可到了2005年,报亭零售党报种类最多只有5种,一半以上的报亭只零售一种党报。这意味着党报零售种类单一化现象日趋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有关部门的倡导,2004年各级各类党报全线进入报刊亭,但经一年市场销售情况反馈,摊主开始对参与零售的党报进行选择,在寸土寸金的报架上只保留一两种党报。
3.党报零售的日销量和批发量较少,且持续走低
从调查数据来看,2004年与2005年党报的日销售量均以1~2份为多,分别占到56.4%和47%,但2005年日销售量为0的占32%,比2004年增长了10个百分点(见表3),这样的零售量与日销量成百上千的都市类报纸相比差距明显。报刊的销售量直接左右着批发量,由于党报日销售量偏低,摊主的批发量也不大,以1~5份居多,两次调查分别占79.1%和81%。
4.党报零售价格相对偏高
西安都市类报纸零售价大多为0.5元,与之相比,党报的零售价格偏高。2004年党报零售价格为0.4~0.5元和0.8~0.9元的分别占36%和30.6%,2005年0.4~0.5元的占到52.9%。再考虑到党报版面量偏少的情况,这样的价格恐怕会影响到党报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党报在价格方面的确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如2005年党报批发价格降至0.3~0.4元者占到60%,比2004年多出近30个百分点;2004年党报批发价格在0.8~1.5元之间的占到44.7%,到2005年这一比率已下降到22.6%(见表4)。
5.报刊零售摊主对党报销售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较差
报纸在报刊亭货架上如何摆放对其销售效果有着直接影响。通过调查发现,2004年有60.6%的摊主将党报摆放于醒目位置,2005年这一比率下降到30.4%,反而有40.4%选择随意摆放,29.2%选择不摆放。报刊零售摊主对党报推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有所下降,“从未主动推销”者占63.5%。从报刊零售摊主角度考虑,两年来党报零售情况不佳,影响他们销售的积极性,进而使得销售量停步不前甚至缩减,这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70%的摊主声称自己担负着党报销售任务,但由于批发量不大,一大半完成不了任务的摊主就自行承担亏损费用,或以搭售和随意处理等方式来变卖和处理不能退回的党报。总的看来,有80%以上接受调查的摊主认为,与其他零售报纸相比,党报销售的确存在困难(见表4)。
挑战与变革:党报零售的制约因素与改进
通过对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制约党报零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党报信息量小,有用信息少,零售价格偏高
以西安报业市场为例,《陕西日报》和《西安日报》都是8个版面,而《华商报》等都市类报纸都有几十个版面。信息量上不去,就很难吸引读者购买。此外,有用信息少也会影响读者的购买选择。在调查过程中,有近半数的摊主表示,党报内容较为枯燥,远离百姓生活;还有30%的被调查者认为党报形式老旧,不好看。在信息量小、有用信息少的情况下,党报却采取持平甚至高于同城都市报的零售价格,这就更加削弱了党报的市场竞争力。
2.党报与其他种类报纸相比,零售上摊时间晚
目前大部分党报没有自办发行网络,仍采取传统的邮发方式,发行控制力偏弱,造成多数党报晚于同城都市类报纸到达报刊亭,在时效性上落后于竞争对手,也是影响党报零售的一个重要原因。
3.党报发行方式不灵活
在调查过程中,有70%左右的摊主坦言零售党报有任务,但是难以完成,销售积极性反而降低。这样,党报虽然走进了报刊亭,但没有真正进入零售市场,零售作为衡量报刊质量与市场竞争力的晴雨表就无法发挥作用,不利于党报改进工作。
与都市类报纸相比,党报在某种程度上宣传功能大于新闻传播的功能,党报走向零售市场,一方面坚守舆论导向与宣传阵地,扩大党报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是重新审视和找回党报作为一般报纸所具有的经济功能,即从报纸产品在市场的交换中获得自我发展的经济支撑,这是对党报赢利模式的一种自觉探索。②但对于许多党报来说,进入零售市场后在内容和风格上没有明显变化,并没有积极有效地探索如何打开零售市场的策略。甚至只是简单化地通过邮发渠道把报纸堆放到报刊亭,甚至摊派零售任务。这种改革并没有改变党报传统的生存模式,党报的市场意识不强,实际上有违于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党报进入零售市场的初衷。在接下来的改革中,党报必须转变传统保守的办报理念,真正发挥政府与民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民权的广大读者量体裁衣,想群众之所想,言群众之所言。注重报纸内容的实用性,将新闻报道视角真正地深入到老百姓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关注社会新现象、新热点,充分利用政务资源优势,增强重大突发事件下的应变能力,以深度和可信度来获得读者的认同,走出一条舆论主导与市场先锋并举的创新模式,才能使党报永立潮头。
优化发行结构与广告资源,也是改变党报零售尴尬现状的一个重要步骤。广告与发行是市场经济下实现报纸价值的两大渠道,报纸发行由订阅与零售两部分组成。发行结构的优化意味着报纸对订阅与零售比例的最佳把握与合理分配。但现在大部分党报的发行业务中,订阅仍占较大比重,部分接受调查的摊主表示,因为行政事业单位里都已征订党报,影响了党报零售数量;另一方面,党报零售存在高发行量下的低注目率,购买率比较低,没有达到零售的实际效果。面对这种情况,党报应及时调整订阅与零售的比例,将发行重点转移到报刊零售上来,建立点多面广、结构多样的零售网络。2004年《南京日报》全新改版,在南京10多条线路70多辆公交车上做车身广告,在市区大街小巷悬挂横幅,强力推介《南京日报》扩版,并于3月份将《南京日报》送进两会,提升全国知名度④。同时,《南京日报》在巩固原有零售点的基础上,扩张零售点的范围,不局限于街面上的报亭,而且走进连锁超市,走进大专院校,发展烟酒杂货店等参与党报零售。这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党报走进市场,首先要吸引广大读者购买报纸,让他们在阅读中改变对党报的传统认识,获得认知。当前,推销服务的形象与品牌已成为现代报业发行的中心理念,增强党报发行的市场意识、营销意识、品牌意识,改善发行方式,采取奖金提成等鼓励政策,激发广大报刊零售点销售党报的积极性,鼓励作为销售终端的摊主做好党报的推介销售工作,挤掉党报零售的水分,真实地反映销售情况,不但能够提高党报的覆盖面、零售量,而且对改进提高党报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鲍海波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陈晨、孟磊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沙建军:《报纸零售市场扩大的原因和意义分析》,《新闻大学》2004年冬季号
篇12
捷孚凯(GfK 中国)家用空调零售市场全国监测数据显示,2015 年1 ?6 月,家用空调零售量为1852 万台,同比增长1% ;零售额为649 亿元, 同比下降4%。其中,线下市场零售量为1524 万台,同比下降近7% ;零售额为564 亿元,跌幅超过9%。空调线上市场规模仍在不断扩大,但涨幅明显回落。2015 年1 ?6 月,空调线上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65%。
2015 年上半年,家用空调零售市场呈现先扬后抑趋势,第一季度零售量同比增长5.4%,零售额同比增长2.1% ;第二季度零售量同比下降0.8%,零售额同比下降6.7%。春节之后,产品均价持续下降。
中国经济低位运行、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强是影响2015 冷冻年度(以下简称2015 冷年)家用空调市场变化的主要宏观因素。虽然2015 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跌幅逐渐收窄,但是根据捷孚凯(GfK 中国)的研究,家电终端消费需求相对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存在6 ?12 个月的滞后性,因此,2014 年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2015 上半年家用空调市场终端规模的增长。
除宏观因素外,2015 年3 月的两轮强促销,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第二季度的市场,影响到2015 年上半年家用空调市场的变化。
沿线省市市场需求须特别关注
在家用空调市场趋于饱和的大环境下,政府的区域性发展策略将起到关键作用。区域化经济政策将会给家电行业注入内生动力,比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以长江经济带为例,此经济带覆盖中国超过1/5 的国土,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捷孚凯(GfK 中国)全国零售监测数据显示,有超过40% 的空调需求出自长江经济带所在省份。目前,长江沿线港口集中趋势较明显,已逐步形成上游以重庆港为中心、中游以武汉港为中心、下游以南京港为中心的航运枢纽框架。企业特别需要关注人口基数较大的省市市场,并且针对各省市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差异、消费能力差异、对产品需求差异,选取不同销售策略。
新品以高性价比产品为主
在整体市场表现不佳的大环境下,空调产品结构趋于稳定,变频空调逆势增长。捷孚凯(GfK 中国)家用空调零售市场全国监测数据显示,2015 年上半年,变频空调零售额同比增长2%,在整体表现不佳的背景下仍保持增长。其中,性价比相对较高的能效3 级变频空调的零售额同比增长6%,成为推动变频空调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新品的结构来看,受到当前整体市场环境的影响,厂商的新品上市策略发生调整。在新品数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为迎合市场以低价格、高性价比产品为主的现状,厂商目前上市的新品多以相对低端的产品为主。捷孚凯(GfK 中国)家用空调零售市场全国监测数据显示,2015 年上半年,家用空调零售市场上市新品中有62%的型号是相对低端的能效3 级空调,多数品牌则选择暂缓上市高端产品的策略,只有个别品牌在能效1 级变频产品市场落下“新子”。
智能空调爆发点仍未到来
随着“工业4.0”以及“互联网+”概念的推出,智能化成为家电行业最大的卖点之一。2014 年是家电行业的智能化元年,物联网概念正在落地,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面世,智能产品的均价也已经进入可以实现普及的区域。捷孚凯(GfK 中国)全国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14 年1 月,智能空调的均价高达5863 元,高出非智能产品1883 元。截至2015 年6 月,智能空调的平均价格已经低至3238 元,与非智能产品的价格持平(见图1)。
目前,智能家居市场刚起步,销售规模还非常有限。尽管随着技术革新,产品推陈出新,产品的迭代周期也在缩短,但目前家电生命周期依然较长,在5 ?10 年之间。据捷孚凯(GfK 中国)预测,智能家电成为销售主流尚需要2 ?5 年,成为家庭的主要配置需要的时间将更长。
尽管智能空调的价格已经降低到可以实现普及的程度,但受到高库存的桎梏以及智能家居仍需要时间成为主流配置的影响,智能空调普及的爆发点还未到来。毋庸置疑的是,智能化已成为未来空调市场的增长点之一。
库存压力加大,低价产品扩张
根据捷孚凯(GfK 中国)对家用空调市场库存量的演算,截止到2015 年5 月底,家用空调市场库存量为4677 万台,同比增长33%,远高于行业库存警戒线。目前,厂商的关注点转向缩减产量和提高销量两方面。在高库存压力下,价格竞争愈发激烈,导致2015 年空调均价的直线下探。捷孚凯(GfK 中国)全国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15 年6 月,全国家用空调零售市场平均价格为3249 元,同比下降260 元,环比连续4 个月下降。
价格竞争直接影响到两个方面,一是消费者的消费周期提前,二是品牌格局波动。价格竞争对整个空调终端市场的带动作用有限。抛开单一价格战,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刺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已经成为厂商新的关注点。龙头企业是否可以快速找到新的增长点并及时改变营销手法,将直接影响到2016 冷年空调市场的走势。
篇13
零售业是实现各种商品的价值和使用的重要途径,是反映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并担负着促进生产,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需要的重要任务。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历程,同时是信息技术在零售业中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的历程。零售业在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零售业的信息技术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地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成绩。通过探索我国医药零售业的经营模式来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医药零售业的发展,在医药零售市场竞争新格局里维护并且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和经营率,能够在更好地服务人民与进行自我完善发展建设上取得双赢的成绩。
(一)我国医药零售业目前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迅速发展,医药经济也随着高速发展、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医药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这给我国医药零售业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零售商在不断的进行经营体制改革以及特有的市场运行模式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
①药品零售商的传统经营模式
我国的零售药店也一直沿用以销售药品为主的传统的经营模式,但是随着竞争的不断强化,传统的药店也在销售上采取了一定的改革措施,不断加强药品零售店的个性化经营和多元化模式的经营,目标更具有广泛性,将服务的群体扩大化,改变了以前的局限性的销售模式。致使我国药品零售商不断蓬勃发展的原因在于国家推进了医疗体质改革和药品分类管理的实施,使传统的药品零售商的模式发生了改变,得到了不断的突破和创新。
②政府政策的不足
我国政府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足,政府政策在制定时缺少相应的监管体制,有的药品零售商可能违背了市场规律。现在的药品零售市场准入太严但是市场监管太松,应该加强对零售市场的监管,在供给市场需求量的同时还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安全等问题,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非法经营问题,重视市场机制,发挥市场调节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让市场在合理的范围内运行,让市场不断得到完善与改进。
③信息技术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到来为中国的药品零售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电子商务对中国零售企业来说既紧迫又艰难,但是市场竞争不可阻挡,中国零售企业需要不断通过应用新的信息技术来快速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新的商业模式在中国的快速形成。这也是中国在面对WTO之际的一次发展机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电子商务一大支柱的零售业的电子商务,在势不可挡的经济潮流中,必将百花齐放,竞相争妍的局面。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使得供应商与中间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的市场联系更加密切,带动了物流体系和供应链的现代化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模式,加速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形成了新的产业优势,为我国药品零售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