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公共管理方向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公共管理方向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公共管理方向

篇1

(二)中国学界关于公共管理范式论争的焦点

综观中国学界关于公共管理的范式之争,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共管理是否存在范式嬗变与转换;二是公共管理范式究竟有哪几种类型。夹杂在其间的还有关于公共行政、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争论。关于第一个问题,现居主导地位的意见是认为公共管理的新范式确已产生,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公共行政并未出现新的范式,也未发生范式转换。关于第二个问题,学者们意见尚不统一,有二范式说、三范式说甚至多范式说,其中持三范式意见者居多———但在范式的具体指称与内涵界定上也不尽相同。至于将公共管理的范式嬗变与转换置于中国国情下讨论,观点就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二、公共管理范式之争的原因

以笔者浅见,关于公共管理范式嬗变或转换的论争,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范式概念的诸多歧义性理解以及其他替代和挑战性理论研究工具的运用。

(一)范式概念内涵及对其歧义性理解

一般认为,“范式(paradigm)”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是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于1962年在其不到13万字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运用范式来揭示科学发展和科学革命的结构,并提出和分析了前科学、常规科学、范式、危机与反常、科学革命等概念,认为科学革命实际上就是范式的转换:“每一次革命都迫使科学界一种盛极一时的科学理论,以支持一种与之不相容的理论。每一次科学革命都必然会改变科学所要探讨的问题,也会改变同行们据以确定什么是可以采纳的,或怎样才算是合理问题的标准。”[8]遗憾的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概念时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涵义,其本身就存在许多模糊的地方。正如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女士总结的那样:“库恩那种半文半白的文笔对水平不高的读者来说,要理解他笔下的范式倒真是一个困难。根据我的统计,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一书中至少以二十一种不同的意思在使用‘范式’,可能只多不少。”[9]她逐一列举了库恩对“范式”的21种描述,并将其概括为三种类型,即“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10]:一是形而上学范式或者元范式(metapara-digm),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组信念、一种神话、一种有效的形而上学思辨、一个规范、一个新的观察方式、一个指引感觉本身的有条理的原则、一张地图、某种决定广大实际领域的东西。二是社会学范式(sociologicalparadigm),它可以被定义为一个普遍承认的科学成就、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成就,像一套政治制度,也像一个公认的法律判决。三是人工范式(artifactparadigm)或构造范式(constructparadigm),它被以更为具体的方式来使用,例如把它作为一本实际的教科书或经典著作、一些供给的工具、实际的仪器设备、更带语言规范地作为一个语法范式、带有解说色彩地作为一个类比、较富心理特色的有如一个格式塔图形和一副反常的纸牌,等等。可见,库恩范式概念的芜杂与捉摸不定,一方面有利于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来发现若干理论兴奋点,进行创新;另一方面,也使得许多学者并不刻意去全面理解和把握范式的内涵,而只是“盲人摸象”似地依据自己的理解来使用范式概念与范式转换理论,从而在客观上造就了一片“范式丛林”。当学者们在论及公共管理范式时,也许使用的并非同一套话语标准,争论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对范式理论的挑战性概念与理论

库恩提出范式概念之后,不少西方学者对其进行了批判。1965年7月,在伦敦裴德福学院举行的科学哲学讨论会上,当代有名的一些科学哲学家专门用了一天的时间讨论库恩的范式论,[11]并提出了若干新的概念与理论解释与之分庭抗礼。其别值得一提的是“科学研究纲领”概念和“韧性与增生理论”。

1.科学研究纲领

伊姆雷•拉卡托斯为了强调科学发展的连续性和科学进步的合理性,提出了科学研究纲领(scien-tificresearchprogramme)的模式。在拉卡托斯看来,科学总是以研究纲领的形式向前发展的,它是一个有结构、有层次的整体。研究纲领内部有相对稳定的“硬核”,外部是柔韧多变的“保护带”,还有一套解决疑难问题(例外性)的机制,即辅助研究法(heuristic)。硬核是约定的,是作为研究纲领未来发展基础的、最普遍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原理,它比范式具有更大的稳定性。保护带由各种辅助假设构成,当遇到反常或否证时,保护带可以通过调整辅助假设而达到保护硬核的目的。“所有科学研究纲领都可用其‘硬核’来刻画其特征。纲领的反面助发现法禁止我们把矛头指向这些‘硬核’。反之,我们必须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表述、甚或去发明一些‘辅助假设’,在这个硬核周围形成一个保护带,以致矛头只得改而指向这些假设。正是这些辅助假设构成的保护带必首当其冲受到检验,进行调整再调整,甚或全部更换,才使得那个因而成为坚硬的核得到保护。”[12]而当研究纲领失去解释力和预测力时,它就会因逻辑的和经验的原因而碎裂,人们就会抛弃这种的退化的研究纲领,而采纳进步的研究纲领,这是科学革命的基本原理,是一个自然的新陈代谢过程。

2.韧性与增生理论

在同库恩的论战中,保罗•费耶阿本德描绘了他的科学发展模式。他认为科学有一定的“韧性”(tenacity),人们总能够从许多理论中选出一种可望取得成功的理论,即使遇到巨大困难时仍可加以坚持,而置大量反证于不顾。有了韧性,我们就不必用顽强的事实取消某一理论了,我们可以使用其他理论T''''、T"、T"''''等,即对现行的理论进行调整,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增生原则(principleofprolifera-tion),容许不同理论的并存。[13]在费耶阿本德看来,科学之所以不断发展,正是增生与韧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他坚决反对范式的绝对统治。虽然在范式之外,还有其他多种关于自然科学研究、科学理论发展的解释模型,但是在后来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多数学者似乎更偏爱并只移植了库恩的范式概念,承认科学理论的演变是通过一个理论范式取代另一个理论范式的革命的方式来实现的。因此,当范式理论的解释力出现问题时,争论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在很多时候,公共管理的范式之争与其说是学术思想的争鸣,不如说是理论研究工具的竞争。

三、对公共管理范式之争的反思

(一)公共管理究竟是否出现了新的范式

反对公共管理新范式说的学者也承认,公共行政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使用了不同的概念、理论、方法与研究模型,但认为这些不同的理论与方法不过是在同一公共行政学范式下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自我调整。“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公共行政学自产生后100多年以来,经历了许多重大发展阶段,形成了许多理论流派。但构成为公共行政学研究背景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没有变,共同体信念没有变。各种概念、理论与方法都是围绕着如何维护有利于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这个核心。”[14]显然,批评者在这里已经运用了科学研究纲领的思想,即认为公共行政的“硬核”没有被触动,只不过其周边的“保护带”遭遇了一些挑战而已。言下之意,陈振明教授等人关于公共管理新范式的提法只是看到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一些技术性表象,而未对其理论内核细加审视。但是,仅从公共行政学的百年历史中来界定公共行政的“硬核”,或许并不全面。黄健荣教授显然看得更加深远。他将整个公共管理的发展进程置于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特别是国家产生以来的广阔背景下加以考察,从而得出了三次范式嬗变的结论,并且对三种范式各自的“硬核”进行了更为全面和细致的梳理与概括:前工业社会的统治型行政范式以统治者为中心,以实现统治阶级利益最大化为宗旨,以维护阶级统治为主要任务,以专制体制为其运行基础,以统治者的集权专断为管理方式,其本质是政府的阶级统治功能;工业社会的管理型行政范式以处于权力制衡系统中的政府为权力中心,以经济效率等工具理性为主要价值取向,以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主要任务,以民主和法治为其运行体制的基础和管理方式,其凸显的是政府的管理功能;而当今正在转向的服务型行政范式则以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强调公民本位和服务本位,以公平正义、人文关怀、民主、法治和责任等价值为运行基础,以多元参与、合作共治为运行方式,突出的是公共管理的公共服务功能。概而言之,从价值取向上看,统治行政寻求对等级秩序与资源的攫取,管理行政追求理性与效率,而服务行政寻求增进共识与合法性。如此看来,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观亦即理论“硬核”部分已然遭到了强有力的挑战,正如其研究方法与管理实践等“保护带”所遇到的情况一样。黄健荣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一挑战的实质:“反映了对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所有文明的标志是对人的尊严和自由赋予的尊重。”[15]从统治行政到管理行政再到服务行政,体现了人类社会管理思想和管理科学的进步,反映了对人的尊重和权利的尊重的改善。“根据对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理论模式宏观背景的考察,基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公共管理理论模式作为公共行政模式的替代物,它是公共部门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中出现的一次重大突破或一次深刻的变化,它体现了公共管理方式的根本性、方向性的调整,它是对公共行政理论模式的一种超越,一种新的公共部门管理模式———公共管理正在取代公共行政成为新的、有效的公共部门管理理念。”[16]如果在21世纪仍然看不到公共管理领域的这一显著性变迁,而拒绝承认任何公共管理新范式的出现,那么即便不能被指责为顽固,至少也应当被批评为迟钝。

篇2

一、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模式

政府控制公共管理模式其实是我国政府为了能更好地满足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一种管理模式,并将这种模式运用于公共事业领域。一直以来,公共事业管理体制都是处于政府控制的模式,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历史因素,还有一部分经济因素。主要的经济因素有:特权、辅助政府管理以及与事业单位或组织代行我国政府的职责有关。首先,政府在选择适用模式的时候,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政府部门理所应当地把自己当成公共事业的垄断者,他们认为,只有政府才能为人们提供那些公共事业上的服务,然而,这样的做法极易滋生特权主义。这些特权主义又与寻租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时需要承担大部分活动经费以及全部政治风险所产生的成本,这就为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同时带来了极高的风险。然而,只有政府部门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活动中取得较高的利益,才能让政府有能力承担那些由公共事业管理带来的活动经费和活动风险。其次,政府本身的管理能力是有限的,但是这个社会需要管理的公共事业的数量却远远超出了政府的能力范围。为了能保障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的权利,政府在公共事业的各个阶层都设立行政组织,这样,不仅造成机构臃肿,还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造成了国家财力不支的状态。因此,由事业单位代替政府实施公共事业的管理职责,不仅能对社会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还能有效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最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对政府部门进行直接服务,社会公众成为了事业单位服务的间接对象。事业单位的服务目的并非是为了向广大的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健全的服务,而是为了获得政府部门的财力支持。因此,事业单位的活动常常受制于政府部门的意志。由于事业单位并非政府机构,所以,事业单位在人员编制、财务支出上具有很大的弹性,或许是出于对临时安排离职或者退休人员的需要,或许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或许是出于满足领导者个人需求或者满足政府部门利益,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事业单位进行整改,比如合并、成立、撤销、扩张等来达到上述目标。

二、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

从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管理实践来看,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是两种根本不一样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在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下,政府部门对公共事业的控制是连通整个公共事业管理机制的重要力量,但政府部门的这种控制完成方式是通过组织的形式达到的,换而言之,政府将自己的权利通过社会组织延伸到整个社会的各方面,从而达到政府部门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实际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大部分是人们运用公共资源获得利益的一种方式,但是,当国家成为那些社会公共资源的绝对拥有者和占有者时,那些事业单位或者社会组织就会转化成一种组织化手段,而这种组织化的手段有利于国家目标的实现。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不仅是不一样的管理方式,它们的意义也完全不一样。第一,在政府控制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过程中,政府部门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主体,但在社会选择的管理模式下,社会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主体。政府控制比社会选择更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而社会选择比政府控制更适用于市场经济体制。第二,从法律方面来说,政府控制承担着所有的社会责任。然而,事业单位则具有相当独立的法律地位,在法律上,事业单位属于事业法人。第三,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结果也不一样。社会选择下的公共事业单位独立性高且数量多,然而,政府控制下的公共事业单位独立性较低且数量少。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待国外的公共管理体制时,要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不能一味地推崇国外的公共管理体制,也不能一味地固守自己的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管理机制是构成我国社会管理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和企业管理机制、国家行政管理机制及一些其他方面的管理机制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要想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必须依据我国的根本国情,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机制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仁显.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

篇3

1公共管理新视角

第一,公共管理的过程当中,应当对于目标规划进行明确,在基本行政方面,应当适当放宽一点要求。不管是对于个人而言,还是对于事业单位而言,都很有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以及科学的管理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进行下一步正确的测量以及评价环节,法律条款大多数比较严格,所以,在公共管理新视角下,应当主张放宽一定的要求。第二,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为了促使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就应当在行政管理方面逐步引入合理的竞争制度。通常来讲,很多人员单方面认为,在事业单位上主要是建立以及完善微观经济机制,其实,公共服务需要相关其他部门以及单位承担。如今的新视角下,应当极力避免产生产品垄断的情况,所以,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积极以及主动引入竞争机制,可以促使更加多的事业单位可以逐步加入到公共管理的过程当中。

2公共管理视角之下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方面的主要改革方向

在行政管理改革上,应当实现自主性以及公共性、结合单位的特点进行分类、改革以及从实际办事。

2.1实现自主性以及公共性

公共管理的视角之下,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在行政管理上就需要进行改革,其中,改革的重点就需要落实在提升事业单位的公共性以及自主性方面。一般来讲,传统国内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改革方面,主要是将政事作为核心,基本上目标都是围绕着政事设置,通常,对于本质性的问题比较忽视,没有深刻认识到公共管理性质,因此,在事业单位当中的相关人员应当转变这一理念。所谓自主性,主要是指在事业单位需要切实保障的独立性以及自主管制性,目前,依然存在一部分的事业单位在抉择以及执行管理模式上不够合理,其中存在种种弊端,对于公共管理不利。所以,为了促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在事业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就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这一体制,尤其是需要注重自主性,提升对于自主性的认识,只有促使自主性以及公共性得到实现,才保障行政管理的改革正确合理。

2.2结合单位的特点进行分类、改革

由于时代在进步,社会也在不断发展,目前,事业单位也处于发展的阶段,国内存在一部分的事业单位逐渐实现了产业化以及社会化,结合当前的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对于国内外的一些成功经验进行借鉴,总的来讲,国内的单位大体能够将其划分为以下类型:第一,对于公共事业可以承担,并且能够为社会提供一定的服务。第二,执行类。就是和政府机关密切关联,并且承担着政府某些基础性职能的单位。不管是哪一种类型,都应当根据本身就根据公益性的特点进行分类和改革,在研究自身的基础上提出合理以及具备一定针对性的有效方案。另外,某些事业单位也以营利为主,对于这些单位而言,就应当提升自身的市场地位,如果是事业单位是提供中介服务,就应当适当增加部门。只有事业单位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及实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才能促使事业单位的健康以及稳定发展,保障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2.3从实际出发

在公共管理视角下,对于当前的大部分的事业单位而言,就应当加强行政管理的相关工作,不过,在进行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保障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切记不能马虎大意。另外,应当摒弃形式主义思想,落实工作,对于因循守旧以及故步自封的思想和理念应当坚决抵制。在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当中,不仅仅需要讲求实际,而且应当采取多种手段以及方式进行工作,注意方式的灵活变通以及多元化。另外,在事业单位当中,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应当不断强化事业单位文化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事业单位当中的工作人员的思想以及道德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另外,需要加强责任教育,促使员工责任感得到提升。在事业单位当中,进行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促使自身经济效益水平提升,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根据管理人员在单位的实际业务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和研究之后,从单位当中选拔出最为优秀的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并且将其作为榜样,这样,促使全体员工可以见贤思齐,促使事业单位的整体形象提升,保障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质量提升,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事业单位当中,应当加强行政管理改革,促进事业单位健康稳定的发展,其中,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实现自主性以及公共性,从实际出发结合单位的特点进行分类、改革。

【参考文献】

[1]杨敏.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改革方向[J].管理观察,2017(27):71-72.

[2]陈文林.新时期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机制的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8):28-29.

篇4

一、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的意义

事业单位与群众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事业单位的影响,其涉及了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卫生、生活管理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同时对文化、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事业单位作为传递民众呼声、传达政府号召的关键性纽带,是保障民众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政府政策法规有效实施的重要一环。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对社会力量进行整合和运用的方法,进而实现公共福利和公共利益,公共管理者就是这一职业的实践者。目前我国已经充分融入到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之中,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已经不仅是影响当地范围的行为,对社会存在更大的影响。因此深化各项改尤其是行政管理改革已经十分迫切。

二、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式陈旧,程序复杂

随着社会人口的不断增加,事业单位也担负着解决就业压力的重要作用,事业单位就职人员也随之增加。在陈旧管理模式下往往呈现出上下不平衡的典型现象,一项指令需要层层下达才能得以实施,一项报告要经过多重上报才能进行决定,实施效率大大下降。这样不仅消耗了人力、财力和时间资源,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多种风险,传达的差异性致使实施也会出现错漏现象。这样的现象不仅对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造成了严重影响,对其公共形象也存在不良影响。

(二)政务透明政策实施不够完善

政务公开是推进事业部门进行自我约束和由民众进行监督约束的重要机制,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经通过一些政策手段推进政务公开的实施,但在落实力度上仍然不够。政务信息的延迟或缺失会引起民众的不满,对政府工作的信任会随之降低。这样不利于之后政府工作的开展和政策制度的实施。此外,部分事业单位对信息的局限于有限的区域内,没有较为完善的公共信息系统或网站等渠道,在信息公开范围上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這样未公开的政务信息会造成民众信任的流失,公开信息也存在时效性差的特点。

(三)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传统的“铁饭碗”思想致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素质成为普遍问题,在管理人员中大家的竞争意识薄弱,也不会主动去接受和学习新的知识,这就造成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素质提升速度缓慢的现象。在管理过程中无法接受新知识或无法及时接受新的知识会使管理人员月民众和疏远,加大了管理难度。

三、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的方法

(一)更新管理模式,打造更先进的管理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也逐渐提升。“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已经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政务”的发展前景也更加值得期待。接触和应用新兴产业和新的模式发展不仅能够使管理与群众思想接轨,增加可接受程度更能促使管理人员主动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政务公开、传达相关政策也能够增加受众面积,扩展政策传播范围。在内部工作中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沟通能够更加直接的进行沟通传达,减少了时间资源的浪费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更加清晰的进行沟通,减少错误的产生。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民众更加深入的了解管理工作,管理人员更加直接的进行政策传达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精简结构,提升效率

除了利用新型平台和工具以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也不容忽略。面对繁杂的机构体系,无论是政策的传达还是意见的沟通都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工作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将机构组织进行精简化改革,使政策的下达和意见的上传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步骤,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三)立足自身,实事求是

事业单位的陈旧观念已经存在了较长一段时间,在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发展规划,不能将一套模式套用在所有单位的改革中。只有推陈出新,去除糟粕,将就得传统观念进行有效改正才能将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做好。科学技术方面应该积极学习,努力改善,使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都能够与社会发展接轨甚至走在发展前头,起到引导作用。在思想素质方面应该对管理人员进行进行考核机制的完善,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应该注重文化的建设,增强管理人员责任感和归属感,有了坚实的文化引导和基础才能更好的进行管理工作。

(四)完善制度,规范操作

篇5

    在新管理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着重于经济和效率、成本抑制和分散化管理。后期则引入市场概念,着重于质量的持续改善,以及注意到使用者的期望,这就是现称的“新公共管理主义”。之所以引发新管理主义的变革,主要是原有的公共部门的规模与能力受到质疑。有学者指出,大而无当的公共部门消耗了原已稀少的资源。因此,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们提出,应该引进企业的管理方法与市场的竞争机制,例如由中立机构来提供各种服务与劳务,公共部门的部分功能,改善原有的公共管理部门的缺乏效率、浪费资源的情况。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效法私立机构,特别是企业的管理方式;二是运用一些手段,将官僚、权威式的作风转化为有效率的、顾客导向的新管理典范。新公共管理主义思潮对高等教育的转型有着多种启示价值,并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新转向。

    一、关注市场,追求效率的高等教育改革

    进入21世纪,全球市场已然不是传统大工业生产时期的市场概念,它更强调的是高科技、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因此它更关注高校能否培养创新性人才。“通过教育投资,可以造就人才,而人才质量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不仅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为了要应对市场化的浪潮,提高科技发展的水平,都在不断改革高等教育。

    在关注市场需求的同时,新管理主义者发现,20世纪60至90年代时期的高校扩张带来了问题。20世纪60年代,一些欧美国家受到福利国家政策和民主思潮的影响,为满足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需求,纷纷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很多非大学部门(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法国的技术学院)纷纷涌现,以吸纳迅速增长的本科生数量。如1980年,韩国、新加坡、泰国、瑞典、美国等的高等教育在学率分别为15%、8%、15%、31%、56%,到了1997年,则各飞速提升为68%、43%、22%、55%、81%。 我们再以OECD国家的入学指数为例,200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OECD国家其高等教育入学指数都在65%以上。

    虽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有其必然性与重要意义,但近年来,出于对效率和效能的关注,以及对全面、复合型人才的重视,新公共管理主义者们纷纷对高等教育机构之课程狭窄的问题提出了批评。学者们认为,为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改善高等教育的品质,强化资源的有效运用,引入中立的私营机构,以追求效率的管理方式理应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特别是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大效应并未带来高等教育质量效益的提升,相反,学术竞争力、师资质量反而有所下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们就提出了不仅要扩大规模、更要注重质量的管理思路。例如,2000年后,中国香港在市场化的影响下,开始思考如何培养“具备创新思维、灵活应变、善于沟通和精于分析判断的通才,以及各方面的专才,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下,维持国际金融、经济和贸易中心的地位,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大都会”[6]。

    同时,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对市场化也作了重新的解读与思考。他们主张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育机构尝试将其学术产品,推广至企业与商业领域。这被称为“由内而外的市场化”过程(marketisation inside-out)。二是按照企业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对教育机构进行重组,此被视为“由外而内的市场化”过程(marketisation outside-in)。[7] 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认为新的市场化会给高等教育带来诸多优势(如表2所示)。

    目前高等教育市场化所强调的是,高等教育主要应由市场来调控,开放市场与自由竞争。“市场化”的高等教育改革,所强调的重点是教育权威下放,教育系统向下授权,加强机构自主和学校本位的行政和管理,加强家长的选择和社会的参与。

    二、充分赋权,追求自主的高等教育改革

    新公共管理主义者主张通过体制重组,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使科层体制的组织更为扁平化,并且强调充分的赋权,以发挥个体的最大潜能,从而达到最佳的绩效。新公共管理主义者特别重视大学的自主性,认为大学的思想应该是活的思想,创生的思想,开放的思想。“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性与自主;大学不能外在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风向或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着,以烛照社会之方向。”[9]我们同样也可以从传统管理主义与新公共管理主义的比较中发现后者对自主的追求。

    事实上,早在公元前4世纪时,古希腊就已开始宣扬教育的自由精神。它强调,“不为其他目的,只为知识本身的知识”,认为这是最高贵的知识。高等教育的建立,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探索这种“纯理论”的知识,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使人成为自由人。从大学的校训中,我们可以看出赋权与自主是很多高校追求的目标。例如,哈佛大学的校训:“吾爱柏拉图,吾爱亚里士多德,吾更爱真理。”

    新公共管理主义者认为,高等教育不仅要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更要发展学生运思的品质: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超越偏见与迷信;批判和独立的思考。这就需要充分的赋权,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自由精神。“自由教育的精髓在于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态度,熟知思考的方法,具有应用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记住一些事实,不管这些事实多么有价值。”[12]缺乏自主与赋权精神的大学,其学生往往也少有独立的思考意识,少有自我明辨的勇气与意志力,往往听从于外在的约束与摆布。例如,2006年,一项对葡萄牙高校教师的调研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所在大学的自主权很缺乏、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缺乏、官僚作风等是造成高校决策过程无效的主要障碍。

    三、讲求绩效、追求卓越的高等教育改革

    讲求绩效是新公共管理主义者非常重视的又一项重要内容。早在1997年,OECD就出版了《追求成果绩效管理之作法》(In search of results:Performance and management practice)报告,探讨各国推动绩效管理之经验。可见,无论是行政机构还是私人企业,均将提升行政效率,做好绩效管理,列为首要改革目标。作为教育机构的大学,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提升效能,落实绩效责任也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追求卓越、提高绩效也成为当代教育思潮之焦点。”[13]

    近来,在欧美各国,已将绩效管理列为教育改革的方向。例如,美国在《教育责任绩效法》(Education Accountability Act)中明确规定,通过实施绩效责任,要求高校坚守高的学业标准,确保本科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14]2006年,美国教育部进一步公布了“2007 年绩效计划”(2007 Program Performance Plan),主张以改善高校学生的成就为目标。以弗吉尼亚州为例,研究发现,某些两年制学院的绩效甚至高于学术型的大学。

    与美国相似,很多欧洲国家,如法国、英国、荷兰、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都采取了绩效责任模式。例如,英国1997年公布教育白皮书《卓越学校》(Excellence in Schools),强调教育成就对国家经济发展之重要。[16] 很多国家通过绩效对高等教育机构施加影响,以改善高校的办学质量。绩效责任要求通过建构一系列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对高等学校进行评估,根据高校不同表现予以拨款和奖励,目的在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效能。绩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学的效能和学习的效果。当绩效机制合理化时,能够对教职工和院系层级形成全面影响。

    四、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视野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问题与挑战

篇6

(一)特色培养方向必须属于公共事业管理范围关于公共事业管理范围的界定,目前国内学界并没有统一的意见,主要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主要是我国现有的“事业单位”,即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教育部确定的公共事业管理“5方向”(文教、卫生、体育、环境、社会保险)主要体现的就是这种意见。另一种意见主张按照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的“准公共物品”来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即公共事业是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一系列活动。按照这种意见,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可以拓展到市政工程、社区公共事业、公共住房等广泛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事业单位体制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正处于不断深化改革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传统的“事业单位”来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诚如李燕凌等所言,“似有‘画地为牢’之嫌”[3],既不利于公共事业的改革,也不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较宽泛的角度来界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即公共事业是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必须处于这个范围之内。超出这个范围就违背了学科逻辑。如有些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企业管理方向和行政管理方向就明显违背了学科逻辑,因为,企业管理不属于公共管理的范围,而行政管理主要是政府管理,也超出了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

(二)特色培养方向必须区别于公共管理类的其他本科专业高校的专业是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而设置的学业门类,专业与专业之间应该有较为明显的分工与区别,这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设置时必须遵循的基本逻辑。根据统计,当前公共管理学科已覆盖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海关管理、航运管理、海事管理、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国防教育管理、应急管理、高等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等16个本科专业[4]。在公共管理类的本科专业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学校最多,达472所[5]。因此,一方面设置特色培养方向无疑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也必须区别于公共管理类的其他本科专业,不能开设与其他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名称一致的培养方向,否则就有违背学科逻辑之嫌。如有些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行政管理方向,就无法体现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区别,明显违背了学科专业设置的逻辑。

二、依托自身优势

任何一个专业的建设都离不开一定学科基础所提供的理论基础、方法论和师资支撑。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方向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现有的学科基础,依托自身优势学科,化优势为特色。这应当是当前各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特色培养方向的基本思路。

(一)依托学校特色在我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有相当多的院校属于专业院校。对于这些学科优势明显的专业院校,在设置特色培养方向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学科的师资力量与培养经验,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专业特色。如师范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设置教育管理方向,艺术类院校可设置文化管理方向,医学类院校可设置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事实上,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高等院校公共管理事业特色专业建设点大都是依托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来设置培养方向,如安徽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卫生管理方向、淮北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育管理方向。

(二)依托院系特色对于综合性院校来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可以充分依托所在院系的学科优势。根据调查,综合性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般都放在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或政法学院等院系。这些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充分依托所在院系的学科优势来设置特色培养方向。如设在经济管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充分利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科优势,把培养B途径(工商管理途径)的公共管理人才作为特色培养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各种现代管理工具与方法的能力。设在公共管理学院或政法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则可以把培养P途径(公共政策途径)的公共管理人才作为特色培养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制定和评价公共政策的能力。

(三)依托地域特色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其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具有其他高校所不具备的地域优势,从而其可以基于地域优势形成一定的学科优势。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及自身特有的学科优势来设置特色培养方向,是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可行思路。如民族自治地区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考虑设置民族文化事业管理方向,而位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地方性高校可以考虑设置“两型社区”公共事业管理方向,把为“两型社会”培养合格的社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作为专业建设方向。

三、回应社会需求

篇7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格局中,我国正在全面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之中,传统的单一式政府垄断型的公共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经济社会发展之需,我国的社会公共管理方式正在向多元化、协同治理的方向转变。

何谓协同治理

协同治理作为一种政治学理论,其理论源头是来自于物理学中的协同学理论。协同论是1970年代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所创,是研究物质在外在参与力量的驱动下与内部原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物质宏观意义上空间、时间或功能的变化。①将这一物理学理论运用到公共管理领域之中,协同治理指的是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政府、社会、市场及公民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各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社会达到和谐有序的共同治理状态。从其内涵上看,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从治理主体上看,是多元的。在对公共事务的协同治理过程中,政府不再是唯一主体,政府之外的市场、非政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甚至是企业都可以成为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这些主体在协同治理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行使各自的职能,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责任,达到对公共事务的合作治理,以此推动公共管理活动效率的最大化,形成和谐共治的局面。

从治理范围上看,是有限的。在传统公共管理模式中,政府是唯一的,政府的权力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甚至包揽一切事务,是一个“无限式”的政府。但在协同治理中,政府的权力作用范围是“有限的”,②不能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如果是市场与社会组织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一般不应主动干预或尽量减少干预,政府的治理范围应该限定在其他主体不能涉及的领域,比如国防、外交、社会保障等领域。这样一来,既能够限定政府的权力,同时也为其他治理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保障了公共治理的法治化。

从治理模式上看,是互动的。在传统的治理模式中,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管理方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方性的,与其他的社会主体、公民之间没有沟通或对话。而协同治理要求作为社会治理最大主体的政府改变其原有的自上而下式的管理模式,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互动合作机制及监督机制,在合作、监督的过程中,应积极对话与沟通,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公民、相对人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评估、实施过程中,以此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协同治理的模式是双向互动式的,不再是原来的单方管理模式,而且这种双向互动模式是建立在协商、对话、监督与参与机制之上的,是合作与信任的体现。

当下我国公共管理方式转向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相对来说,政治体制改革还比较滞后,在某些领域过度的行政干预已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障碍。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过去的单一性、单方性、管制型、全能型的公共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亟需向协同治理的新方式转变。

协同治理能够避免单一主体管理方式的“失灵”困境。从世界公共管理实践来看,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先后经历了公共管理领域中的“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社会组织失灵”等阶段,由此可见,单一式的公共管理主体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及社会公共事务时显得力不从心,在具体实践中难免走向“失灵”的困境。

政府失灵。自有国家以来,政府被视为是天然性的公共事务管理者,是公共产品供给的第一提供者,因此,一直以来,政府在公共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西方古典经济学、制度主义经济学都认为,政府作为一个非竞争性的公共主体,在经济管理、社会治理中并不是完美的,一旦出现不能回应市场的需求或出现回应能力不足时,政府失灵的现象就会出现。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出现在19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一股新公共管理思潮及实践,认为政府可以将其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让与市场,通过合同外包、特许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将这些公共产品或服务由私人部门来供给。这种由市场机制参与公共产品或服务供给方式,对政府而言减少了财政压力,对民众而言提高了公共产品的服务效率及服务质量,但同时,私人部门的逐利性容易导致对弱势群体的忽视,过度地依赖市场使得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在不断丧失,由此出现了市场失灵的问题。

社会组织失灵。在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之后,人们一度将公共事务管理的希望寄托在社会非政府组织上,但社会组织与政府、市场一样,也有其局限性,也会面临失灵的危险。美国学者萨拉蒙指出,社会组织之所以失灵,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组织的公共供给明显不足,即社会及民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社会组织难以完全提供;二是社会组织不能覆盖公共事务的所有领域,一般社会组织各有其专业性,在专业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则难以提供有效服务;三是社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家长制作风,即对社会组织的资源、经济命脉,有控制力的人有安排使用各种项目的权力;四是社会组织有一定的业余性,即现在很多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是由业余人员组成,难免会影响到服务质量。③由此,社会组织也不是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良药,这说明完全单一主体治理模式不可行。

我国社会结构及社会价值的变化需要新的治理方式。过去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我国已经迈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潮之中,社会各领域的巨大变化呼唤新的公共管理方式的出现。首先,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分化及价值的多元化。各类社会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专业职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原有的政治职能相应弱化,社会结构由此发生了分化。我国以前的社会阶层主要是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四大群体,现在的社会结构很难用这四大群体去涵盖了,而是出现了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各阶层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人也可以因为某种利益而结为同一利益共同体,社会成员的社会角色并不固定。同时,在社会结构变化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计划时代下高度统一的价值观正在向个性化、多元化转变,社会成员之间价值观念有较大差异。其次,市场化的社会资源获取机制已经形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资源的分配逐步市场化,原有的通过行政机制分配社会资源的方式已经逐步瓦解,市场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并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市场规则已经成为主导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重要法则。与此同时,我国原有的“单位”体制在社会机构变化及市场机制的冲击下已经逐渐弱化,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正在脱离单位体制的束缚,单位原有的分配资源的职能也在弱化,资源分配机制走向市场,资源分配主体相对独立。④在这样的条件下,经济体制的改革会促使社会、经济领域公共服务出现真空,市场机制在逐步填补这些真空地带;各种新社会角色及社会组织在大量出现,民众权利意识及参与政治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原有的单一政府公共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之需要,我们需要建立参与型、协商型的公共事务管理方式,建立良好的公民利益表达机制,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与民众权利保护。

协同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政府的需要。和谐社会、法治型政府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这也对我国传统的公共管理方式向协同治理的转变提出了要求,和谐社会与法治政府的建设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种社会主体及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而协同治理的管理模式为此提供了契机。首先,推动协同治理是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党的十报告指出,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推动,换言之,和谐社会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发挥社会主体积极性来共同推进。政府、市场、社会是社会治理的三大主体,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最终力量,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需要与市场、社会组织、企业、公民进行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共同治理,以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稳定。

其次,推进协同治理是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与法治日益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应该积极依法行政,积极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推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将政府的职能由管理转向服务。将政府的部分职能转移给社会与市场,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的三方互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政府的市场监管、经济调节、社会管理与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建设一个有限的、法治的、服务型的政府。

第三,推进协同治理可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职能。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推进协同治理的需求。社会组织具有民间性、公益性、自治性、非营利性等特点,通常扮演着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中介的角色,其在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公众诉求及化解矛盾等领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推进协同治理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有效动员与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及社会力量,提升社会自治能力与水平,保证公共管理更具效率、更加有序与公平。

当下我国公共管理方式转向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

如前所述,协同治理是摆脱单一主体治理模式的困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法治政府的需要。我国应该向协同治理模式转变,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市场、企业之间的联系、沟通与合作,培育多元化的公共治理主体。加快法治政府建设,逐步建立并完善政府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协同机制,以实现公共事务管理的“善治”。

强化政府在公共管理中主导地位的同时,积极培育与发展社会组织。多元化的治理主体是公共事务协同治理的需要,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发育还不健全,社会组织的“国家属性”还比较浓厚,需要尽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强化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公共性与独立性,培养社会组织及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有学者指出,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社会组织去尝试社会管理,在一定范围内,让公民习惯社会组织的管理方式,体会到社会组织管理的好处,并逐步形成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推动我国公共管理的转型。⑤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渐进式的培育方式,对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而言,也不失为一种可尝试的方式。

我国在推进协同治理进程中,仍然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及地位。这是因为,从当前的社会大环境来看,只有社会秩序稳定,才能培育健康的公民社会与市场机制,社会组织作为治理主体才能发展。因此,我们不能过度夸大公民社会与社会组织在协同治理中的作用而轻视淡化政府的作用。我国的社会环境、体制与西方国家不同,不能完全套用西方的协同治理路径,需要按照我国的国情与社会发展状况来确定社会组织在协同治理中的作用及相关实践。

多元化主体协同治理方式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发达的公民社会与健全的社会组织,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够承担政府转移出来的公共职能,才能真正实现公共事务的协同治理。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还是以政府为主要治理主体。但是,我国应该朝着积极培育公民社会,扩大公民权利的方向努力,积极保障社会组织发展所需的环境,促使社会组织发展的独立性。唯有如此,社会组织与政府协同治理才能实现。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为其他主体的协同治理提供空间。协同治理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市场及社会组织按照宪法及法律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之内相互协作,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及各种社会资源来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实现政府与社会、公民博弈共赢的状态。因此,需要明确政府与其他主体在协同治理中的职责范围,这是协同治理的前提条件。

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变过去传统式的全能型政府,改变政府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的职能扩张倾向,政府的职能应该保持在宪法与法律的框架范围内,即政府的职能与权力主要集中在市场与社会组织不能提供服务的领域。对于一些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既可以由政府提供又可以由社会组织提供,应该尽量打破政府在此领域的垄断,创造多方供给主体。⑥打破政府在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中的垄断地位,其他的主体如市场、社会组织才有发挥的空间,才能真正发挥市场、社会组织等其他主体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实现各类主体之间功能耦合,以提升公共服务及公共产品的质量,促进协同治理的发展。

当然,我们在推进协同治理的过程中,应该看到政府、市场及社会的权限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政府职能转变、权力转移本身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转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停滞不前,既不能过度权力转移,也不能墨守成规不转变职能,需要的是科学、有序的放权与转变,在放权与转变的过程中,保持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动态平衡。

完善协同治理的制度体系与参与机制。协同治理参与主体多元,其过程本身也是动态的,因此,需要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来保障各方的参与方式、范围、权力及职责,使协同治理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首先,应该建立开放式的公共政策制定、评估及实施机制,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有效降低社会、市场与政府沟通、参与决策的成本,鼓励社会各类主体充分发挥创造性,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评估与执行之中,保证公共政策决策过程的公开性、平等性与协商性。其次,要健全社会主体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保证社会组织、市场参与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强化各类主体在公共政策制定、执行中的对话与合作,这样既能够保证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也能够达到协同治理的有效性。第三,要建立并完善多元化治理主体协调治理的参与机制,建立多方主体在协同治理中的对话、沟通与合作机制,用法律的形式保障参与机制的落实及相关的监督体系建设。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注释】

①[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的非平衡相变和自组织引论》,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年。

②卢凯:“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模式分析”,《人民论坛》,2013年第26期。

③[美]莱斯特・M・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贾西津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④田培杰:“协同治理:理论研究框架与分析模型”,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篇8

自1999年以来,作为开设只有十余年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发展很快。据调查,目前国内大约有四百多所高校以新建和重组、合并的方式,开办了本专业。由于开办时间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许多高校都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培养计划不规范和特色不突出等问题。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定位和培养目标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定位。教育部在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规定该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校专门人才”。这一规定体现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的一般要求,为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普通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必须从自身办学条件和所处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考虑专业定位,地方高校的生命力就在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必须确立“面向地方、强化特色、培养实用、目标多元”的办学理念。浙江万里学院所在的浙江省宁波市,城市发展较快,经济发达、社会进步。该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在法学院,因此,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选择专业定位于城市管理和社会工作方向。结合行业特点和区域实际,该校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先后定位于公共关系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并紧密结合社会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目前正在向公共安全预警与应急管理方向发展。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浙江万里学院将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立足于省内先进水平,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具有公共事业管理业务知识及操作技能,能在各类公共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特别是从事城市管理、社会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国计量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掌握现代管理学和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受到管理人员所需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训练,能在市政、文化等公共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政府部门、企业、社区从事公共事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完善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该按照“稳固中间,强化两头”的专业培养思路,即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公共管理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早期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感性认识和后期公共管理业务模拟操作与综合应用环节,构建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素质拓展课程三大体系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方案。而能够体现专业特色的主要在于专业方向课程和模块课程的设置上。

1.浙江万里学院的专业培养方案特色分析。该校专业培养方案的理论教学体系有四个层次组成。一是普通教育课程,为大学各专业学生提供通识教育;二是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公共行政学、组织行为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理论基础课;三是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包括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政策学、公共关系学、公共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四是以管理实务性课程为主的城市管理、社会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3个方向模块为主的选修课程,为本专业的学生今后适应公共事业管理三个主要领域的实际工作提供进一步深化的业务知识,这部分课程是以学生就业和兴趣选择为导向的,也是体现专业特色之所在(主要课程设置如表一所示)。

表1 浙江万里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业方向课程安排表

2.中国计量学院的专业培养方案特色分析。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2010级始调整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毕业生去向主要是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共事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参加公务员招考到政府部门工作;或报考行政管理、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研究生进一步深造。以此为导向,设置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方向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课程,各占10个学分,在第5~7学期开设(如表二所示)。目前,该校正在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积极开展专业调研,不断调整和完善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

表2 中国计量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业方向课程安排表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凝练与改革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需要构建并不断完善以教学、科研与产业合作“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紧紧抓住教学、科研、产业合作三个重要的基本点,将这三个支点有机融合。以此为基础,形成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导向的服务型教学体系,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努力形成专业建设特色。今后,专业建设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强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和适应性。在教学体系建设中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加强核心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模块课程的重点课程建设、专业选修课程的网络课程建设,继续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在校外实习实训方面,通过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拓展本专业学生与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居民社区、中介机构等)的联系与协作,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和适应性。

2.根据专业定位,不断打造双师型的专业师资队伍。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应用性的新专业,师资队伍中年轻的硕士、博士所占比例一般较高,虽然其潜力较大,但教学及科研经验特别是社会实践经验较为缺乏。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打造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选聘专业教师时,特别关注教师的行业背景、科研水平和实践经验。一方面聘请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专家作为外聘教师,另一方面鼓励专业教授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到国内名校进修和公共部门挂职锻炼。

3.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凝练专业特色。学科发展要紧密围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主线,确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并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坚持以学科建设拉动专业建设。加强与地方政府机关、社区组织和事业单位的密切合作,在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中,不断锻炼和提高本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责任意识,进而不断凸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特色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燕凌,唐玉凤.100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分析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3,(6).

篇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16-02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是就业困难,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根据职友集网站2013年8月份的统计,管理学类共47个本科专业,排名前几位的有项目管理、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档案学、电子商务,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排名第34,比较靠后,就业情况不理想。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近三年的一次就业去向来看,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率不是特别高,与同一个学院的财务信息管理专业,每年几乎是100%就业率相比,就业情况一般。而且今年的就业率只有74%,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了。其次,上表还反映出,毕业生去对口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同学凤毛麟角,去像包商银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国有企业的人数也有限,绝大多数的同学去了如包头市意利达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伊东集团东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其他企业了,所学非所用。

二、原因分析

1.公务员考试制度提高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门槛

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随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完善。当前的公务员考试制度起于1989年,在中央国家机关的部分单位开始举行,主要是针对个别部、委、办、局举办,不是全国统一考试。1993年8月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公务员考试也从1994年正式开始。2006年1月1日起《公务员法》施行,公务员考试制度也日臻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的岗位很多都是通过上述的考录制度来完成的。这样一来对于该专业同学来说想进对口单位,如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也是通过考录,提高了就业门槛。

2.盲目增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导致人才供给暂时性过剩

1998 年,教育部新修订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首次设立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 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率先在该专业招生,此后十多年,该专业成为发展最为迅猛的专业之一。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编写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到2009 年底,全国有472所高校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涉及综合类、师范类、农林类、医学类、艺术类、财政类等各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新专业。按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专业设置和发展规模应从社会需要出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前景如何,应该进行需求分析和预测。随着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可能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热门专业,但目前决不能夸大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发展也是有一个过程的,所以社会需要也是逐渐增加的。由于这十多年该专业的井喷式发展导致人才供给暂时性过剩,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

3.培养方案理论重于实践,学生的专业技术性不强,没有就业优势

学校必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开发,使学生既具有宽广的知识背景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所以使得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和创业竞争的能力、与他人协作和国际交往的能力都比较差。

(1)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少。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1版学分制教学计划为例,总学分210学分,其中实践环节33学分,不考虑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常规的实践环节,与专业课有关的实践环节有公共财务管理课程设计1周,电子政务课程设计1周,城市认识实习1周,社会调查1周,共4周。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一个典型的会计学专业的与专业课有关的实践环节:基础会计实习1周,财务会计模拟实习2周,电算化会计实习4周,财务管理实习4周,审计实习4周,共15周。很明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环节非常薄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教学环节投入有限。目前该专业适合的实训软件主要有:电子政务教学实践平台、社会保险管理实训平台、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系统、政府经济学案例分析系统、公共管理部门绩效考核系统、政府绩效评估管理系统、物业管理系统、公务员考试模拟系统、公务员结构化面试学习平台等。但现在这些专业实践软件每一个的价格都在十万到几十万,成本较高,而且高校属于事业单位,购买软件需走政府采购,学院提出申请到批准再到采购成功,往往需要1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多数学校在对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投入都十分有限,有的学校只购买了上述实践软件的一两种,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3)毕业实习不饱满,多为走马观花式的企业参观实习。该专业毕业实习一般为4周,往往安排一周的讲座,剩下的三周为企业参观。由于学校规定的本科生实习经费是每人几百元,因此安排区外实习开销大不现实,只能安排在本市或周边实习,这样一来毕业实习就变成企业参观实习,没有定岗实习,接触社会少,没有实际工作的机会,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少,对于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扩大就业的解决方案

1.增加公务员考试应试课程

现在毕业生通过考录公务员来找工作已经是一种趋势,2010年不包括地方公务员考试,仅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就达到135万人,2011和2012年也都在120多万人,更何况我们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同学更应该参加这样的考试。而比起其他专业我们没有什么优势,所以建议增设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写作、公共基础知识、公务员面试指导课程。

2.建立院系班主任联动机制,对学生个人进行职业发展规划

目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对自我人格特征、知识和能力认识程度低,有些同学甚至完全不了解自己。缺乏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到毕业找工作时还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因此从学校的角度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对学生个人进行职业发展规划。首先,在新生见面会上学院应客观详实地介绍本专业特点以及未来就业方向。其次,在大一结束时,班主任应根据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性格,家庭优势等情况对每个个体进行职业发展规划,例如学习成绩好的鼓励考研,喜欢会计的鼓励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证。再次,在大三结束时,班主任应给同学们分析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学生确立就业目标。最后,在大四时,院系应该为同学们尽可能多的提供就业信息,联系就业单位,提供就业方便,院系班主任时刻通报学生就业人数,调整相关就业策略。

3.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投入、努力实现在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既重理论又重实践的原则,作为教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加深理论教学培养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学院应建立比较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来满足毕业实习及其他实习的教学。首先,向学校申请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投入,多购买一些案例教学软件。其次,建立实习基地方面,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严密、很多文件涉及保密事项,所以在此联系实习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非营利组织部门和企业建立教学实习基地。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所提供的公益服务遍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公益慈善、救灾救济、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公共卫生、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农村和城市的社会发展及社区建设等许多领域。一般民众所熟知的青联、妇联、残联、中国贸促会和对外友协等组织是有政府背景的半官方社会组织。还有公益项目的基金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开展各种社区服务的基层组织各种形式的商会、行业协会、工会、联谊会、同学会、消费者协会等。我们应努力实现在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力争将每一个学生都送到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满足学生在社会团体、公共服务系统的办公和管理工作的锻炼,请非营利组织和企业管理者进行演讲和共同探讨,为学生提供案例教学,使实习有序饱满地进行,不流于形式,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实践部分教学。

通过增加公务员考试应试课程,对学生个人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努力将本专业学生培养成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理论知识扎实,又具有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龙兴武.基于区域定位的地方性大学应用型公共事业管

篇10

一、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涵义

施工项目管理的管理对象是施工项目,它按施工项目的内在规律,实现对工程项目施工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组织计划、指导、 控制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它以合同为依据,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中心。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即是项目的目标,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即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控制、组织协调和信息管理。

二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1、目标的明确性

任何工程项目都有明确的建设目的,有明确的工期和投资限额要求,有明确的质量和功能标准。工程项目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在项目的各限制条件的约束下,将项目顺利建成。

2、责任的明确性

首先是签订严谨合理的工程建设合同,明确项目管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相互监督和促进对合同的履行。

其次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当事人在组建自己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时,要根据实现目标任务的需要,设置部门和岗位,并明确其职责、权利和任务,明确组织中各工作人员的责任,制定完备的工作制度。

3、管理的复杂性

工程项目管理是对项目发展周期全过程的管理,跨越了从项目选择、论证、决策,到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建筑安装,一直到项目运营后和评价,跨度大、时间长。而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又包括质量、进度和投资(或成本)控制,包括项目组织的建立与管理、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多个方面,因此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管理。

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风险管理和预警机制不健全

目前,许多建筑企业对风险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潜在的人才流失风险、产品风险、财务风险等简单的归结为市场的竞争。对于风险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利润的滑坡没有给予足够的警惕、对人才的流动没有找寻深层次的原因;丢信誉、丢利润、丢市场的严重错误多次触犯;盲目的答应业主的一切要求,导致经济损失;缺少预警机制,缺少防范措施。这些都给整个项目带来了非常巨大的损失。

2、强调工程进度,忽视工程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有很多,其中进度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在现实中,大多数的建筑商都认识到了进度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加快施工进度,而忽略了施工安全,往往造成了返工等事件出现,反而影响了工程进度,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3、人员繁杂,控制力度不够

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的人员众多,往往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分别对不同的方面进行操作,施工单位需要对所有的建筑材料,施工人员进行管理,范围较大,部门较多,难以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导致会有一些意外情况的出现。

4、资金不足制约整个项目的发展

随着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为了追求生存签订了一些不合理的、低价中标的合同,使企业长期处于贷款施工或者垫款施工的困境中。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就会导致一部分费用的拖欠,如材料费、人工费等,最终形成三角债。相关的资源也会由于债务的拖欠造成价格的上涨,给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的措施

1、做好项目资金周转,保证项目资金充足

做好整个项目的资金运作,对于整个项目有很深远的意义。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勤俭节约,统筹兼顾,做好工程款的管理,从而使整个项目的资金运作良好。

2、加强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的控制

在人工费控制上实耗工日数不得超过定额工日数,并结合实际发放工资与定额工资的情况对各工种直接费用进行控制。材料控制上应着重把好价格关和数量关,实行材料台账管理。材料采购要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或直接从厂家进货,拉大与预算价的降幅,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实现工程项目的低成本目标控制;材料采购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预算数,实耗数与预算数有差异时,应认真进行分析。如有正式设计变更或口头变更应及时签证补充预算,按时计算进度款和价差。关于施工机械费的控制,要切实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在项目总成本上,造价编制与管理人员应负责各工种直接费的审核和汇总,项目财务部门可以采取定额包干的形式对各种费用核算进行控制。

3、增强质量管理,控制好返工率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已定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检查,而负责工程质量的各管理人员也要进一步检查和管理好施工工序的实际质量,保证确切落实到整个建筑工程中,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有效消除各种常见质量问题,防止资金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大量投入,进而加大工程造价成本。

4、建立完善的施工项目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证施工项目管理质量的基础,在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并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管理策略与管理经验,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同时,想要确保科学的管理制度能够得到落实,需要建立健全工程管理的责任制度,将相关的责任细化到人,提高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全方面的促进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质量的提高。

5、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

组成专业的质量监督小组,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活动、材料使用、及样品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实时监督,加大执行力度,保证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6、强化安全意识

强化安全意识,即将安全和生产同步,使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反过来作用于生产计划;对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加强管理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加强管理的措施是实现生产的重要保证,是对生产要素的状态的约束,建筑企业应该坚持安全第一的施工原则,努力达到施工的“零事故率” 要落实安全责任,例行安全检查,加强安全教育,实施责任管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务必杜绝不戴安全帽、乱搭安电线等问题,要建立专门的安全监督部门和检查部门,使安全管理的工作落实的具体的工程建设当中。

7、对施工进度的控制

从实际出发,注意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按合同规定的工期要求,确定进度控制目标,编制年度、季度、月度和周作业计划 ,并控制其执行,执行中应根据工程实际完成的进度,随时对计划进行调整或修定,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按期完成整个施工项目的任务;做好施工进度记录,填好施工进度统计表,在实施进度计划的过程中经常地、定期地收集实际进度数据、质量数据、时间数据和造价数据,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和统计,形成实际数据,用施工项目实际数据与计划数据进行比较,看运转是否正常。

结束语: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行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总之,建筑的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会造成资金的额外投入及工期的增加,只有把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主要环节做好,才能使得房屋建筑施工按期保质的完成,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11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是一项复杂、漫长的过程,且投资量较大,因此需要业主的积极配合。而业主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在施工过程中就要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做好管理工作,并与施工方进行友好的合作,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2业主方的公路施工项目管理职责

(1)熟悉和管理合同文件,督促跟进合同的落实情况;根据合同内容对监理单位以及承包商的人员、进场的机械设备情况进行监督,同时依据合同内容对参建单位进行制约,对于违反合同内容的单位予以处罚。(2)负责管理公路工程施工项目质量保证工作;严把质量关,层层落实,提高各级人员的质量保证意识,对重点部位和隐蔽工程督促检查监,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施工记录以及试验检测资料和数据进行审查,保证相关记录资料的有效性。(3)负责跟进项目进度;根据施工工程部的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完成进度计划。(4)负责工程施工项目的计量以及支付管理;采取承包人与监理一起计量的方法,对工程量清单数量进行严格控制,以达到不重计、不漏计的效果。(5)完善向上级及时请示报告制度;对各阶段工作进行合理规划,做好工作安排,以更好的完成相关工作规划,同时时常向上级汇总工作管理情况,准确上报相关数据统计报表。

3业主方在公路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3.1质量方面的管理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会应用到很多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比如清水混凝土,钢筋焊接网,沥青材料等,由此对各个指标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但在业主方的管理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对工程施工整体情况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加之由于工作时间长,自认为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在工程管理中产生轻视和不重视的心理,且没有对其技术和材料进行认真的学习、总结和向设计人员请教,进而在管理中仍使用传统方法和标准进行监视,致使施工过程中有问题也不会被发现,导致公路工程存在安全与质量隐患。

3.2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现阶段,大多施工单位只在口头上重视安全施工,且无论是在施工现场,还是会议室内都挂有安全施工,安全第一等标语,但在实际管理中却并没有把安全施工落实到位,同时很多领导虽对其重视,但由于事务繁忙,没有对其落实情况进行监管,进而使安全政策流于形式。其次对于公路工程施工而言,机械材料比较庞杂,施工工序较多,作业时间长,如果施工人员自身在安全问题上没有较高的意识,那么安全问题就时有发生,加之部分规模小的施工单位由于资金有限,施工组织不当,且没有对一线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劳动保护等设备,致使安全隐患加大,而这不仅会影响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对施工质量也有很大影响。

3.3进度管理方面

目前,大部分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如此,一方面是对路面使用者的不负责任,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在为公路工程工程留下安全隐患的同时,也耽搁了工程进度,使其不能在规定时间内交付工程。

4业主方在公路工程施工项目中的管理

4.1施工项目的监督管理

为充分发挥施工中的监督管理作用,业主需系统有效的应用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工程项目质量保障体系,落实项目各参与方的质量责任。首先业主对施工项目的全过程都需深入了解和掌握,同时对工程施工中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行研究,而专业技术团队则需在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控、检查。其次关于新技术和新工艺等运用,需请相关专家进行方案的科学论证,把好技术关,同时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的职能活动,并在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实现施工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4.2施工成本的控制管理

施工成本管理应从公路工程投标报价开始,直至项目保证金返还为止,其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首先成本管理的基本思路应以经济原则为准则,对成本管理过程中人的因素加以控制和管理,实现全过程的动态控制管理。其次业主方在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关键因素加以控制,及时纠正偏差,并对脱离成本目标的重大差异展开调查,做到以实用性为核心。另外还需对人的因素加以管理,即从领导到员工都应有成本管理意识,调动全体员工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使员工具有成本控制的责任和意识,以把成本目标落实到每个部门乃至每个人。

4.3施工进度的管理

对于公路施工进度方面的把握和管理,一般业主不过多参与,而由监理单位根据施工相关的规范、批复的施工方案等对施工项目全过程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但往往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多且杂,仅依靠监理单位并不能将其彻底解决,比如征地、拆迁、赔偿、社会治安等政策处理方面就需业主出面同相关部门进行协调解决。因此业主需积极配合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经常性地与沿线政府机构进行沟通,及时做好项目施工中遇到问题的协调工作,以保证工程进度顺利进行。

4.4施工安全的管理

安全管理是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头等大事,因此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首先业主方必须建立健全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责任制度,如开工前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等方式,做到责任到人。其次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根据交通工程安全管理要求,对公路施工项目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且检查频率不得低于规定要求,如发现问题,责令监理单位监督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以将安全事故的发生降到最低。

5总结

总之,公路工程施工项目能否发挥最大效益,与业主方的工程管理方式与水平密不可分。因此业主方需要拥有良好的素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对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质量、施工成本等进行管控,以便于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参考文献:

篇12

1房屋建设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房屋建设施工中,现场管理的优劣不仅决定了施工的质量、成本及建筑的安全与寿命,更是对施工单位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单位在社会的信誉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建筑行业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及新工艺、设备的投入给房屋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而原有的房建现场管理措施无法配套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及管理,因此,必须在新工艺、设备及材料融入的前提下,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管理,完善措施机制制度,提高管理的执行力度,避免陈旧、过时、有缺陷的管理措施影响房建的施工质量。

2房建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1)质量监管制度不完善,施工质量意识有所欠缺。所谓“质量决定生命”,只有质量得以保证,才能使得房屋建筑安全,据统计显示,我国建筑行业中,因质量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而究其原因主要为质量的监管制度不完善,施工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加上未经过严格、正规的技能培训,致使从业人员在一个病态的管理机制环境下工作,同时,加上从业人员未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及强烈的质量意识,甚至于肆意施工,颠倒工序,最终导致质量下降而引发安全事故,给施工单位及人们的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2)施工单位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不足。在施工单位中,施工队伍的技能水平决定了该单位在建筑行业的提高与发展,而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的施工单位的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均处中下级别,同时,施工单位未能定时定期的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仅能培训,致使从业人员的技能无法提高,依旧沿用陈旧、过时的技术进行施工,最终致使建筑质量不达标。(3)房建施工现场混乱不堪,建筑材料管理不到位。由于房屋建设工程量不小,因此,建筑用材的用量必然很大,因此,必须对建筑用材进行分类管理,但从目前的施工现场来看,能做到,并且做好现场建材管理的施工单位少之甚少,现场最为普遍的现象就是物料堆放凌乱、用材混合放置、堆积高度、位置不符和建筑用材现场管理相关制度,如此一来,既给现场用材的调度带来不便,降低了施工的实效,又增加了现场材料管理的难度,极大影响了施工的进度。(4)现场施工监理人员素质较为低下。在房屋建设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监理人员扮演者质量监督的重要角色,因此,对监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而目前来看,绝大多数施工现场所配备的监理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专业技能不足,当面对一些特殊问题时,无法及时的处理或处理不当,导致施工停滞不前,同时,施工单位在构建监理体系时也存在较多管理的漏洞,让监理人员有机可乘,最终导致质量指标严重下降。

3房屋建设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几点措施

(1)建立科学、健全的现场施工管理机制。管理机制作为一种纲性的组织措施,其具有极强的指导性,贯穿着房建施工中的各个施工环节,因此,该管理组织机制应当在房建工程签订合同之后,结合整个项目的规划及工程目标,成立以总项目工程师为主管领导,各个部门经理分管项目各个环节的项目领导小组,同时,设置相应的质检员、材料员及技术员等成员,并组织相关人员有针对性的对现场管理机制进行制定、编制,要求做到责任清晰、目标明确、落实到人。该机制一旦成立,必须严格执行,尤其是对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及事故报告及处理板块,必须将管理制度明细开来,层层签订相应的责任状,落实到个人头上,确保机制能在各个环节均能发挥出不同的管理效果,提高现场施工管理的监督功能。(2)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综合水平。质量管理体系作为房屋建设中的核心工作,其实施得是否顺畅、是否能按照要求进行质量监督、把控,关系着整个工程项目的运行,因此,运行该体系的主要关键在于人员。从目前的施工单位来分析,由于社会的各方面影响,部分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均来自于较为平穷、落后的偏远山区,文化素质及技术能力较低,缺乏正规、科学的专业培训及技术学习,同时,有些施工单位为赶工期或因人员调动,致使部分人员临时上岗,一时之间难以适应工作环境及流程操作,从而降低了质量管理的效率。因此,施工单位应当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完善,树立以“质量为首、认真实施”的目标,将管理体系认真落实,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及技术培训,使其的管理观念转变、技术提升,增强责任心,从而达到质量把控的目的。(3)加强现场施工材料的质量把控,完善现场质量监管制度。施工材料是整个房建项目的主体,不仅用量大,而且用材的种类繁多,若不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一旦劣质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必然对房屋建设的质量带来严重危害。在房屋建设施工中,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要求、规定建立建材购买、质量检测等相关监管制度,严格材料采购及检测流程,确保建材的质量达标,避免劣质用材流入施工现场,一旦发现建材不达标,立即进行处理。施工时,相关人员应当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做好相关记录,特别是当遇到技术参数变化或质量参数要求不同时,必须在征求的现场技术监理的允许下,方能进行改动及调整,并记录在案。(4)强化现场技术管理,提高现场管理效率。房屋建设非同儿戏,整个项目运行的过程既复杂,又多变,其涉及施工材料量大、种类繁多,因此,为确保建材的用量及规格使用准确,必须提高现场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及专业素养,同时,强化施工技术的运用及管理,结合现场做好相关技术处理及调整,在保证质量目标与施工管理良好结合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升现场管理的实效及施工质量,做到既能全面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又能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建筑行业通病的发生率,保障房屋建设的顺利开展及质量安全。

4结语

综合上述,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现场施工管理是一项极其繁琐而重要的工作,涉及的点、面较多,在面对实际现场时,应当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考虑,确保现场施工管理的顺利开展,规避各种因管理不善而发生的质量问题,从而提高房屋质量。

作者:林永军 单位:广西贵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13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1.1安全隐患多

首先,施工的基础是安全的。但是在现实中,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施工的基础已经变成了利益。为了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资金,投资方会尽可能缩减施工支出,从根本上为施工管理埋下隐患;其次,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也不到位,大多存在侥幸心理,安全装置和安全标示严重不足,增加了安全风险。

1.2人员素质低

水利工程施工的环境恶劣,有技术、有能力的人不愿意下到生产一线,施工现场大部分是凭工作经验进行工作的人,工程缺乏专业的指导,势必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而关系到安全性能,很多豆腐渣工程就是因此而来的。

1.3成本负荷大

水利工程工序多,程序复杂,施工周期长,无论是前期的一系列基础工程,还是施工阶段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牵扯到极其繁琐的工程内容。这使得工程的管理成本过大,很多工程在进行到某一个环节后稍有松懈,也会使工程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1.4市场标准乱

水利工程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因为标准不同而造成的质量的参差不齐已经成为市场上常见的现象之一。各个恶性竞争、价格战又更进一步的加速了竞争的混乱。无论是商家还是施工方,都希望用更低的成本完成施工,这样势必造成质量更为低下的水利工程。

1.5监管不到位

当下,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专业的监理人员严重不足,这是因为培养一个具有专业眼光和专业思维的监理人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监理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也会因为稍不注意的疏忽而导致整个工程的前功尽弃。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有时候也会请一些资质一般,甚至不足的人去担任监理工作,这样,工程质量的监督很容易不达标。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对策

2.1制定安全制度,做好安全教育

任何一项工程都离不开制度的管理,水利工程更是如此。因此要在制定的过程中从上到下,将每个环节都囊括其中。无论是施工方还是施工工人,都要从思想上统一认识,充分了解制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真的贯彻执行规章制度,从根本上减少因为制度缺失造成的安全事故。另外,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宣讲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任何工作开展的前提都要是“安全”。让每一个施工中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职责、自己的利益都是和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将安全放在首位是对自己与他人的负责。

2.2树立品牌意识,降低施工成本

施工单位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树立品牌意识。力争打造出一块金字招牌。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招牌”是工程实体,作为一个庞大且精密的系统,它的整体质量要求是非常高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不重视都会造成实体经济的巨大损失。因此,要让施工人员充分的认识到质量不仅仅是企业的生命,更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只有抓好质量这条主线,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充分发动组织内的一切资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力求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成果。它是经济管理的中心,也是企业利益的重心。

3任用专业人员,完善监理行为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安全监督和管理是贯穿于整个过程的,施工期间的各个环节,因为一点点的疏漏都有可能出现很大的安全问题,监督管理人员要时时刻刻提高警惕,既要抓好安全生产,又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为了同时做到以上两点,必须大量聘请专业人员,在他们科学规范的管理下将工程进行实效推进。另外,要求监理人员严格把控施工程序,统筹兼顾,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中的要求对每个环节实施监督,不留死角,不存侥幸心理,把安全放在首位,把安全责任记于心间。所以,在当今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一线的情况下,对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这是管理工作的前提。

4降低成本管理,加强监督完善

施工中要牵涉到多个部门的管理。成本管理作为企业全体人员都要参与的环节,在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为了用最少的生产成本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各个部门都要做好成本与利润的审批表格。并且制定出低成本、低能耗的情况下,高质量的施工方法。从前期的策划到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采取的各项措施和技术手段来降低成本,从设备利用、原材料采购、人力分配等产品生产、技术、销售、储备和经营领域制定措施,使独立部门可以运作,连成一条整体又可以相互配合,一定要做好成本控制,坚决杜绝可能发生的任何一点成本浪费的情况。严格按照《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要求,完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职责。政府部门作为最高的质量监督体系,有责任也有义务保证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始终处于层层责任到位,处处分工负责的局面。所以要充分利用政府职能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一方面需要强化各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加强项目稽察检查和积极发挥社会舆论对质量监督作用,同时要向全社会公布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与举报电话,使群众在发现质量问题后能够及时的告知相关部门,迅速做出工程后期的处理工作。

5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千秋大计,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质量的提升,水利工程之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作用就更加大了,应该如何把握与进行有效管理,是工程本身的课题,也是时代背景下的要求。所以要认真研究管理施工中现状背后的对策,积极应对,为水利工程施工带来现实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厚玉.浅析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5期

[2]唐绪荣.浅析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