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老年医学的核心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老年医学的核心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老年医学的核心

篇1

其次,在诊断方面,很多老年病常常以躯体不适症状就诊,诊断治疗以某一专科的疾病为终止,而忽略了老年群体本身的特殊性,其疾病诊断思路应该抛开局部看整体。另外,一些老年人群的躯体不适症状在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或辅助检查后,结果却无异常或异常微小,病人、病人家属甚至各科临床医生都感到困惑,变成了疑难杂症,而这些疑难杂症有1/3可能就是心身相关疾病,由此可见,在老年疾病临床诊断中认识心身疾病的重要性[6]。最后,治疗上,老年病常常需要兼顾“心”和“身”两个方面,因为老年群体往往患有多种躯体疾病,使用多种药物,更易患上或共患心身疾病[7]。反过来,心身疾病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老年人的躯体不适,进一步增加用药种类、用药剂量以及用药困难程度,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而心身整合医学模式下的治疗方法不仅仅是单一的药物治疗,还涉及到了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中医理疗(针灸、推拿等),包含了诸如佛教禅修冥想、正念疗法、中医唱歌治疗、催眠疗法、芳香治疗、瑜伽太极等不同形式的绿色治疗技术,可调节老年病人躯体与情绪的平衡,辅助治疗,从而推进老年疾病治愈的良性循环[8-9]。

今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2.6亿,中国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人口老龄化时代。面对基数越来越大的老年人群体,怎样保证其心身平衡,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水平,是现代老年医学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医疗模式已经不再能够满足现代老年群体对于健康的需求,作为新一代的老年医学践行者,我们也许能从心身整合诊疗医学模式中寻求答案。

[参考文献]

[1]吴爱勤.心身医学整合模式:探讨心身交互发病机制[J].实用老年医学,2021,35(11):1111-1114.

[2]梅妍.中医学心身整合治疗观[J].实用老年医学,2021,35(11):1115-1117.

[3]刘晓云,胡嘉滢,吴爱勤,等.心身相关障碍的分类与处置[J].实用老年医学,2017,31(10):903-905.

[4]袁勇贵,李英辉.心身整合治疗技术简介[J].实用老年医学,2020,34(11),1107-1110.

[5]孙金凤,袁勇贵.老年孤独感与心身健康[J].实用老年医学,2021,35(11):1121-1125.

[6]袁勇贵.心身医学新理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

[7]袁勇贵.前言———提高对老年心身相关障碍的识别与治疗[J].实用老年医学,2017,31(10):901-902.

篇2

高血压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心率变异(HRV)分析可作为反映自主神经对血压调节的无创性指标。HRV是反映交感、迷走神经张力及其平衡的一项重要指标,并且是预测猝死敏感性的独立因子〔1〕。心率震荡(HRT)是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状况的又一心电生理学检测方法,主要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糖尿病等预后的预测。本研究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 HRT 和 HRV 各项指标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其与脉压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73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均为2005年10月至2008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的患者,男性96 例,女性77例,年龄60~85〔平均(66.15 ±7.2)〕岁。所有患者均为初诊及停用降压药或影响心率药物3 d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非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及外周大血管畸形等疾病。

1.2 方法

1.2.1 HRV分析 受检者实验前夜及当日禁饮咖啡、茶、酒,禁吸烟,并禁用影响心血管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保证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实验前休息30 min。采用由欧洲心血管学会和北美起搏电生理学会共同组成的HRV专题委员会推荐方法及指标〔2〕,时间自第一日上午8:30~9:00至次日上午8:30~9:00,使用美林公司十二通道全信息24 h连续动态心电图记录,应用3.4版HRV分析系统对每个QRS波群进行识别标记,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去除异常的RR间期,观察24 h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大于50 ms的百分比(PNN50)、连续5分节段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ANN)、平均RR间期标准差指数(SDNNI)。

1.2.2 HRT的检测 12导联动态心电记录器记录患者心电信息,应用软件分析并通过人机对话去除心房颤动、伪差、干扰,经分析系统自动检出符合条件的室性期前收缩,且其数量为5~2 000次/24 h。有效室性期前收缩的入选条件:该室性期前收缩之前的心搏必须是一个正常的窦性心搏,且具有以下特征:QRS波形宽度120~160 ms,最小提早率为20%,并且期前收缩之后的代偿间期至少超过正常RR间期的20%,计算窦性HRT的初始值(TO)和震荡斜率值(TS)。TO代表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律的加速,可用室性期前收缩后的前2个RR间期均值减去室性期前收缩前的2个RR间期的均值,两者之差再除以后者,正常值2.5 ms/RR间期。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方法。

2 结 果

TS与SDNNI、SDANN、PNN50、RMSSD及脉压相关,其中和PNN50的相关性最强(r=0.623,P

3 讨 论

HRV反映机体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分为时域和频域分析法,两者均反映HRV的基本特征,实质是等效的。本文采用的时域指标中SDNNI主要反映交感神经活性,而rMSSD和PNN50反映副交感神经活性。窦性HRT是指单个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率短暂的初期加速和紧随其后的减慢现象,是室性期前收缩所致的心排血量的变化引起压力反射的结果,它反映了迷走神经的反射功能。作为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的心电学指标,窦性HRT对心血管死亡危险的预测价值已被临床证实。虽然HRT的发生机制尚未肯定,但认为与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即迷走神经的反应性有关,而HRV则主要反应心脏自主神经的张力大小,二者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同时又有互补功能。

本研究结果发现TS与SDNNI及脉压呈负相关,而与PNN50和rMSSD呈较强的正相关,TO与SDNNI、SDANN呈负相关,证实它们都代表了迷走神经传出状态〔3,4〕,同时还发现TO与脉压呈弱负相关,因此推测TO的产生是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共同作用的结果。SDNNI与TS、TO密切相关又相互独立的关系也说明了HRV和HRT指标的检测都可以对心脏自主神经状态进行评估,但HRV更倾向于反映外部环境及体外刺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性反射的变异〔5〕,相反,HRT指标只是对一次室性期前收缩的反应,是因极弱的内源性刺激触发的反射性调节的结果,这可以解释HRT对猝死高危患者的预测强于HRV指标。

本研究中作为HRT主要指标的TO与和反映HRV的SDNNI、PNN50都密切相关,但是与TO相关性最好的还是PNN50。PNN50反映心率的瞬时变化,是评价心迷走神经功能的敏感指标,因此PNN50与TO良好的相关性表明与HRT的异常与迷走神经功能变化密切相关。

本研究还发现脉压增宽与反映迷走神经张力的TO、TS相关,说明交感神经活性升高和迷走神经活性降低均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主要机制〔6,7〕。近年来有研究认为,宽脉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8〕,提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脉压增大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明显,也就是说脉压增大可能与交感神经张力增强、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有较强的相关性。这可能也是脉压较大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的原因之一。本结果提示在老年性高血压的降压治疗中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功能,可能明显降低脉压及血压,同时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减少靶器官的损害。

综上所述,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的HRT及HRV的异常,而且HRT与HRV的密切相关,再次证明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证实高血压患者宽脉压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失调有关,特别与交感亢奋或相对亢奋有关。此外,HRT和HRV异常的程度与高血压患者是否一定存在相对不良的预后,将有待进一步研究与随访。

参考文献

1 Koizumi K,Terui N,Killai M.Effect of cardiac vagal and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 on heart rate in rhythmic fluctuations〔J〕.J Auton Ner Syst,1985;12(23):2519.

2 Task Forc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nd the North Americ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Heart rate variability:standards of measurement,phys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and clinical use〔J〕. Circulation,1996;93(5):104365.

3 Wichterle D,Melenovsky V,Malik M.Mechanisms involved in heart rate turbulence〔J〕.Card Electrophysio Rev,2002;6(3):2626.

4 Lombardi F.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present physi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HRV components〔J〕.Card Electrophysio Rev,2002;6(3)2459.

5 Francis J,Watanabe MA,Schmidt G.Heart rate turbulence:a new predictor for risk of sudden cardiac death〔J〕.Ann Noninvasive Electrocardiol,2005;10(1);1029.

篇3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年龄为62-73岁,平均年龄为(65.8±2.5)岁,所选取的80例患者无一例体重超标患者,所有患者均无胆碱药物过敏史以及前列腺肥大病史和青光眼病史,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62-72岁,平均年龄(66.1±2.3)岁;观察组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63-73岁,平均年龄(65.9±2.4)岁;对照组术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术前接受阿托品静脉注射,注射剂量为0.5mg,观察组患者麻醉前接受盐酸戊乙奎醚静脉注射,(成都力思特制药公司出产的长托宁),规格为1mg:1ml/支,剂量为1mg,注射30min后观察患者腺体抑制情况,并比对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影响程度。

1.3观察指标患者口干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进行测定,无口干情况表示为“0”,“10”代表患者口干情况难以忍受。在用药30min后对患者血压、脉搏氧饱和度(SpO2)进行比较,对患者心率、血压和SpO2每隔5min便进行记录。

1.4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用(χ±s)表示,(P

如下表1为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率变化比较表,表2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干程度视觉模拟评分对照表。

表1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率变化对照表(χ±s)

组别1n1用药前1用药30min后观察组1401(75.9±25.8)bpm1(73.6±21.8)bpm对照组1401(74.8±19.1)bpm1(84.6±22.3)bpm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干程度视觉模拟评分对照表(χ±s)

组别1n1用药前1用药30min后观察组14012.1±1.815.2±2.2对照组14012.1±2.015.3±2.1表1中清楚显示出,观察组患者用药前心率为(75.9±25.8)bpm,对照组患者用药前心率为(74.8±19.1)bpm,两组患者用药前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接受盐酸戊乙奎醚静脉注射后,患者心率为(73.6±21.8)bpm,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托品静脉注射后,患者心率为(84.6±22.3)bpm,观察组患者用药30min后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用药后心率明显高于用药前,(P0.05)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用药前口干程度评分为(2.1±2.0)分,观察组患者用药前口干程度评分为(2.1±1.8)分,两组患者用药前口干程度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口干程度评分为(5.2±2.2)分,对照组患者用药后口干程度评分为(5.3±2.1)分,两组患者用药30min后口干程度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3讨论

长托宁是新型抗胆碱药剂,其对乙酰胆碱受体(M)的亚型M1、M3受体的选择性较高,但其对M2作用不明显,通过本研究显示,长托宁对老年腺体分泌有着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老年人的迷走神经也显示出了良好的抑制作用,相对于阿托品对腺体分泌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1-2]。

相关研究资料中还证实,长托宁对中枢神经还有着良好的镇静作用,但对分布较为分散的M2受体无明显抑制作用,长托宁应用于各类诱导麻醉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心率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在患者心率低于50次/min后要及时为患者注射阿托品,阿托品的注射能使患者心率增高,注射之后要严密观察患者血压,患者血压的降低幅度不宜过大,防止患者心率因为血压骤降变得更低,在患者心率血压都较低时应及时使用麻黄碱,在提升患者血压的同时也能够对心率进行轻度提高[3-4]。

通过本研究显示,老年患者在麻醉前给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后,腺体分泌能够得到有效抑制,并且患者心率几乎不受到影响,是临床麻醉前用药较为理想的选择[5]。参考文献

[1]田波.口腔颌面病术前肌注盐酸戊乙奎醚对血压心率和腺体分泌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1(2):99-100.

[2]伍剑锷,郭善亮,喻惠芬,等.盐酸戊乙奎醚和阿托品用于小儿术前给药的临床观察[J].江西医药,2012,47(1):61-62.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月~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且监测血压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制订),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老年高血压组321例(男204例,女117例),平均(68.04±5.9)岁;非高血压组179例(男119例,女60例),平均(68.16±6.01)岁。入院时均经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X 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排除所有感染、胶原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严重的慢性疾病。

1.1.1根据有无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将上述患者分为以下组别 无高血压及冠心病者为(对照组)、单纯冠心病组(A组)、单纯高血压组(B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C组)。其中对照组:49例;A组130例,B组51例,C组270例。

1.1.2根据高血压等级分为 无高血压组179例,其中男119例,女60例,年龄(68.16±6.01)岁;1级高血压组123例;2级高血压组131例;3级高血压组67例。

1.1.3按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分为三组 0 支病变组(LAD、LCX或RCA 中任何一支血管均无狭窄或狭窄程度< 30 %)100例;单支病变组(LAD、LCX或RCA中任何一支血管狭窄程度≥50 %)150例;双支病变组(任何2支血管狭窄程度≥50 %)117例;3支病变组(任何3支血管狭窄程度≥50 %)133例。LM病变者,无论LAD及LCX有无病变,均归为双支病变组,若同时合并RCA病变则归为3支病变组。

1.2方法

1.2.1 血清CysC测定 每例患者清晨空腹12 h采集肘静脉血5 ml,2000 r/min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于-80℃冰箱保存待测。测量前将样本置室温下复融,再次4℃ 3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ysC水平。

1.2.2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Integris H5000C型数字减影机,按Judkin's 法依次行CAG,常规多投照,均经过至少2位有经验的医生阅片,阅片前均不知本研究内容。采用直接法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生化指标采用日本OLYMPUS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检测符合临床检验中心质控标准。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PC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采用t检验, 多组间均数采用F检验,P

2结果

2.1高血压不同级别患者CysC水平 1级、2级和3级高血压组的CysC水平显著高于无高血压组的Cys(P

2.2不同冠脉病变支数血清CysC水平 单支冠脉病变患者血清CysC显著高于无冠脉病变组(P

2.3不同组别患者血清CysC水平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C组)与对照组、单纯冠心病组(A组)及单纯高血压组(B组)比较,CysC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Cys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的成员之一,表达于所有单核细胞,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与原虫中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参与细胞内外蛋白酶水解。人体所有有核细胞都是以恒定的速率产生CysC并且发现 CysC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抑制内源性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参与炎症过程等[2]。近年来研究[3]表明CysC参与了心血管系统的诸多的病理、生理过程,CysC与动脉粥样硬化如冠心病、外周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及治疗预后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显示,1级、2级和3级高血压组患者CysC水平显著高于无高血压组的血清CysC(P0.05)。这一结果与唐燕等有关报道[4]一致,说明高CysC水平人群患高血压的临床风险较高。

CysC虽然被作为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但这种危险性不能被临床常规肾功能预测,推测CysC通过其他途径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5]。本研究发现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患者血清CysC水平之间存明显差异,单支冠脉病变患者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无冠脉病变组(P0.05)。随着我国基础医学的发展,临床对血清CysC的检测越来越广泛,有可能成为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的重要指标。进一步的研究CysC水平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中苏,刘以林,王士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1,22(3):97-99.

[2]Ganda A Magnusson M.Yvan-Charvel L,et al.Mild renal dysfunction and metabolites tied to low HDL atherosclerosis [J].Circulation,2013,127(9):988-996.

篇5

MS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产生的共同途径,MS的发病原理主要是在糖脂代谢紊乱的基础上而产生IR,主要的临床症状常常表现为中心性肥胖,血压、血糖升高,脂质异常以及各种炎症症状,极易引发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EH是MS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的学者认为IR导致高血压发病的唯一危险因素,也有学者认为IR是联系EH和MS的共同因素。本文主要通过研究EH、MS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IR和CEH的关系,从而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EH和2型糖尿病提供重要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老年住院患者和住院体检健康老年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80例,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有87岁,平均年龄为(70.2±5.6)岁,现将所有的老年住院患者按照病情分为EH组、MS组以及2型糖尿病组,并选择同年期的健康老年人作对照,其中EH组患者有75例,MS组患者有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有35例,健康组有50例,健康组的老年人中有肥胖者,但均未发现有EH以及2型糖尿病等疾病。

1.2 方法

测量所有调查对象的身高、腰围、体重以及血压等基本情况,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试验前应该保持空腹禁食8h,次日清晨采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并同步测定空腹血清抵抗素、TC、TG、空腹胰岛素(FINS),用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抵抗素水平,利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TC、TG水平,用放免法测定胰岛素含量。

1.3 计算指标

体重指数(BMI)的计算公式:BMI=个人体重/升高(kg/m2);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计算公式:HOMA-IR= FPG(mmol/L)×FINS(mU/L)/22.5。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数据均用x±s表示,用方差齐性来检验各组的计量资料,P

2 结果

EH组以及2型糖尿病组患者和健康组比较均存在IR现象,EH和MS组患者中肥胖者的IR较严重;MS组的体重指数(BMI)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健康组,EH组的TG、TG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但ISI水平降低,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IR是指胰岛素外周的靶组织对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反应性和敏感性降低,导致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水平的生理反应,IR直接促进血管壁的生长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引发脂质和糖代谢发生紊乱,进而导致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疾病。很多学者认为IR只是E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有学者认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原发性高血压也和IR有关。代谢综合征(MS)主要是以IR为核心而引起代谢紊乱性的综合性疾病,MS中的每一项代谢指标若发生异常都是导致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患者一旦出现糖代谢异常,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且MS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也明显升高。

本研究显示EH、MS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在空腹血糖正常时均已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并存在IR,肥胖是IR的重要影响因素,肥胖可以通过IR作用机制从而引发EH和2型糖尿病等症状。根据李光伟的相关报道,IR是发生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共同因素,高血压是IR的早期表现,而IR的晚期主要表现为糖尿病和高血压引发的动脉硬化。本文研究表明,EH组以及2型糖尿病组患者和健康组比较均存在IR现象,EH和MS组患者中肥胖者的IR较严重;MS组的体重指数(BMI)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健康组,EH组的TG、TG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但ISI水平降低。表明高血压的发生和患者的年龄、HOMA-IR 、TG以及BMI等因素有关,但是随着高血压病情的不断加重,HOMA-IR 水平并没有明显变化,说明IR是发生高血压的基础因素。同时糖尿病患者的IR水平和肥胖有密切的联系。

综上所述,EH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IR和心血管CEH关系复杂,影响IR程度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导致EH和MS发病的主要原因,而心血管CEH可能也有协同作用,两者相互影响,也可能是导致老年EH合并2型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胡坚,林展冀,赖诺昔利对原发性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广东医学 2010,1 9(9):655.

篇6

近日在京举行的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范利指出,我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伴随着慢病化、高龄化、失能化、失智化、空巢化的特点,老年医学专科建设要加快脚步。

范利介绍,我国目前共有老年病医院133家、护理院173家、康复医院376家:只有6.2%的三级医院设立了老年医学科,床位数不到2万张;2014年卫生行政部门才将老年医学科定位于内科学专业下属的三级学科,评选的国家重点老年医学科不到30个;目前全国老年医学科医技人员不到3万人,大部分来自干部保健科,缺少老年专科医师考核准入体系、医技培训体系和职称评定标准;医学院校的老年医学专业课时不足,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有待丰富:缺少相关规范、指南、共识等:老年专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据估计目前需要近1000万名养老护理员,而实际数量不足30万名。

范利说,老年医学的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应由单病诊疗转向“全人”个性化诊疗,推广老年健康管理模式,以老年综合评估为核心,以早期筛查、信息管理、康复辅具开发为技术平台,从疾病、体能、认知、心理、社会支持多层面全面关注老年健康问题,强调老年科、心理科、康复科、营养科等的多学科合作。

(来源:《健康报》)

篇7

1我国老年人群个体化医疗的发展需求

1.1现代医学发展让老年人群个体化医疗成为可能现代医学正经历由传统标准化医疗向个体化医疗的巨大转变。标准化医疗忽略个体差异,个体化医疗是以患者的大量信息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各方面特点,制定出适合每位患者独特的、最佳的治疗和预防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以取得最佳疗效。因此,美国现代老年医学已从传统亚专科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诊治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医疗,为老年患者提供全面合理的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最大限度地维持和恢复患者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的变革让我国老年人群个体化医疗成为可能。

1.2人口老龄化增速促进老年人群慢病高发老年患者具有生理功能减退、储备能力下降、功能残缺等特殊的老年问题或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多种慢病并存或多重用药引起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病情易受心理、精神、社会和家庭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2025年前,将以每年100万人数增加,预计20世纪末,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3%[5-6]。人口老龄化的增速促使老年人群慢病高发,并形成以下特点:未富先老,发展极度不平衡;老年人群寿命延长,失能、半失能与空巢老人的数量增多导致社会养老刚性需求增加;国家养老体系和医疗保障体制尚不健全;部分老年人群期望安度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医疗消费标准增高。

2我国老年人群的个体化医疗现状

现代医学发展对医疗卫生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促进个性化医疗的进步,但全面实施老年人群的个体化医疗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障碍。老年人群数量激增与各方需求之间的矛盾将影响我国老年人群个性化医疗的推进。

2.1老年医学专业开设数量与质量难以满足老年病专科发展需求高等医学教育对老年医护人员个体化医疗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当前老年医学和老年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远不能满足社会老龄化的需求。其中,老年医学专业人才的严重不足是主要的问题。调查显示,我国222所医学院校中,59所建立了老年医学专业[7],存在部分学校课程设置上有缺陷,专业师资不足,临床教学实习基地缺乏等问题。部分医学院校老年医学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研究生,尚无统编的老年医学教材、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在校期间没有开展系统的老年医学理论教育或临床实践:科学学位型研究生课题涉及衰老机制偏少,临床实习匮乏;专业学位型研究生接触临床相对较多,临床工作能力较强,但其科研培养时间短,科研能力相对较差[8]。极少的三级综合型大医院设置老年病专科,开展老年医学教育培训的合格师资和基地缺乏。部分老年人专科医院或护理院正在积极筹建中,专职医护人员相当匮乏。与我国部分医学院校老年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相似,我校老年医学专业挂靠于临床医学专业(老年医学方向):专业设置上缺乏独立性;课程设置仅在临床医学专业基础上,增设了老年医学(36学时)和老年护理(32学时)两门课程,学生只了解老年病医疗与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后期临床见习和实习与临床专业完全相同,没有老年专科实习基地,与老年个体化医疗标准相差甚远。

2.2患者和医护人员缺乏对个体化医疗相关内容的深入了解在我国,个体化医疗尚处于发展阶段。由于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个体化医疗尚未编入医学教材,国内一流院校的个别学生通过科研学术活动初步了解个体化医疗,我校作为普通医学院校,临床专业(老年医学方向)的学生在校期间对个体化医疗内容体系了解甚少。广大患者即使存有简单的个体化医护需求,但由于医疗费用和医疗模式的制约,对广义的个体化医疗需求已望而却步,对于基因组学等深层次的个体化医疗知识更是闻所未闻。另外,由于我国目前以传统医疗模式为主,大部分医护人员仍按照传统医疗模式为患者服务,缺乏个体化医疗信息与内容的接触。调查研究显示部分医护人员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9]。

2.3尚不完善的老年病样本库阻滞了个体化医疗的高质量实施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老年病样本库是按照疾病种类建立,不利于老年疾病机制研究和个体医疗的高质量实施。未来老年医学研究应对衰老起因、老年疾病特征与防治措施进一步探讨[10]。明确发病与衰老的相关机制是预防和治疗老年疾病的基础,从分子生物学、基因层面去揭示发病和衰老的原因,尽快实现“从基础到临床”。病变部位的标本对于发病机制研究、诊断性生物标记物筛选、靶向治疗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立包含患者血液、尿液、脏器组织及个人家庭情况、心理特点、社会关系等信息的符合老年病和抗衰老研究的规范化样本库,是老年医学的基础,这让高质量的个体化医疗成为可能。通过高质量生物样本与完整的临床信息,分析归纳患者的各项检查与诊断情况,形成一个综合、巨大的数据库,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让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11],真正实现“基础到临床”。

2.4缺乏制度保障的老年医学职业资格认证限制了老年个体化医疗进程我国目前非常缺乏老年人专科医院或老年护理院,尚无老年医学专业执业资格证和许可证设置制度,政策方面亦未出台对患者医疗信息采集的保护措施,这些不利因素都大大限制了老年人个体化医疗的进程。《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医疗机构要积极支持和发展养老服务,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12]。由此看出,国家高度支持老年医学建设,各项制度的落实会逐步推进老年医疗个体化进程。

3我校老年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新思路

3.1我校老年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老年医学(GeriatricMedicine)是预防和治疗与老年相关的疾病,最大限度地维持或恢复患者的功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学科[13]。个体化医疗以个体获得最优质的健康为目的,而不单是治疗疾病,这与现代老年医学教育相吻合。未来老年医学将以老年综合评估、多学科团队协作、中长期照护基地联网为特点。其中,多学科联合工作是老年医学的突出特点,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护理、保健医学、社会医学、老年生物学和老年心理学等。多学科融为一体,相辅相成,蓬勃发展。另外,在个体化医疗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理应成为老年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内容。显然,目前我校老年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后期临床实践诸方面都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老年医学和个体化医疗发展要求,老年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2我校老年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3.2.1独立设置老年医学专业:教学大纲要求与课程设置对未来医生的培训、考核、医疗水平的评价等有很大影响。老年医学起源于临床医学,专业领域上息息相关,但老年病的发病机制、治疗策略与途径有其独特性,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和服务对象大多与老年人有关。现代医学与老年个体医疗的强劲发展促使老年医学逐渐走向学科交融式发展。因此,我校老年医学理应成为独立的专业设置,并按照现代老年医学和个体化医疗的发展需求,重新设置教学大纲、课程安排和后期实践教学,突出个体化医疗特点,以适应老年医学的快速发展和个体化医疗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2.2更新现有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促使老年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未来老年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都需要突出老年特色,除医学与护理知识的学习外,需要开设心理学、社会学、营养学、人文关怀等课程。另外,由于个体化医疗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新见解,分子诊断、大数据等课程也需要列入教学大纲的新要求。另外,新设置的教学大纲,利于现代医学知识的融合、传授,便于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整体掌握,模块化教学模式有必要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后期实践教学也应着重老年疾病机制的探讨、诊断与防治,以促进个体化医疗的实施进程。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3年8月~2014年8月中选取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50例患者中女性为28例,男性为22例,年龄为66~88岁,平均年龄为70±12岁,平均患病时间为20.22±15.23年,50例患者中初中学历及以下有15例,高中学历2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0例。未服用抗压药时以上患者收缩压均≥140mmHg和舒张压均>90mmHg。平均血压值为(185.23±30.56)mmHg;对照组50例患者中女性为25例,男性为25例,年龄为67~82岁,平均年龄为70±13岁,平均患病时间为20.68±14.23年,50例患者中初中学历及以下有14例,高中学历26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0例。未服用抗压药时以上患者收缩压均≥140mmHg和舒张压均>90mmHg。平均血压值为(185.23±30.56)mmHg。以上患者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和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同时排除恶性肿瘤患者;肺部结构发生病变,且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患者实验前均对实验有足够的了解,并且自愿参与,可以随时退出,符合伦理学原则。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普通资料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中5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只给予依那普利药物进行治疗,每次5毫克口服,一天2次;治疗组的5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则在给予依那普利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硝苯地平的使用。给予患者依那普利5~30毫克,硝苯地平药片10~20毫克,服药时间为每天上午7点~9点,一次性口服。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后的效果,并对此进行分析讨论。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 Hg

有效:患者舒张压下降未达10mm 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lO~20mm Hg

无效:患者舒张压较之前无变化,甚至出现情况恶化。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在实验结束后均准确无误地录入到SPSS13.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当p

2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经过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的治疗后,显效患者25例(50.00%),有效为20例(40.00%),无效5例(10.00%);对照组显效患者15例(30.00%),有效15例(30.00%),无效20例(40.00%)。p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不同药物治疗方法下的比较(n(%))

3讨论

高血压是老年患者冠心病症状的主要引起原因之一,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症状不但会在患者的生活中给患者增加治疗难度,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龄特点身体较为虚弱,因此在用药方面需对应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硝苯地平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治疗中,可明显使患者的心脑血管的并发症减少。此种药物主要通过使患者的血管平滑肌钙离子转运,致使钙离子向细胞中流进,从而起着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效果,同时还能增强红细胞变形的能力,对患者的组织供血能力进行改善,建立起冠状血管扩张和侧支循环[2],使患者心肌出血部位的氧气供给得到增加。依那普利的药物治疗效果,可以使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全身血管舒张,以此降低患者高血压,达到治疗高血压的效果[3],药效作用较平稳,维持效果时间长。此种药物还可以抑制患者的神经交感活动,阻碍患者体内碍缓激肽的分解,促使患者的前列腺激素分泌,并释放,然后致使患者的血管发生扩张,达到血压下降的目的。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动态血压监测的治疗项目,已在临床治疗中广泛的运用,证实了患者血压的变化是具有规律性的,患者血压通常白天会有所上升,在夜晚会有所下降[4],这种血压起伏的差异会导致患者的靶器官缺血,从而导致受损。因此治疗组中的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使用时间通常为白天,可使患者白天血液中所含药物浓度高于夜间血液药物浓度,降低夜间血压差异,使患者的血压维持在理想水平[5]。

根据本文研究显示,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过程中,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使用,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时,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建红,赵依农,周少军等.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8):2223-2225.

[2] 田文亮.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4,(32):7139-7139.

篇9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al effect of Yixinshu capsule combined Maixuekang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neurosis. Methods A total of 70 elderly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neuro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diabete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ral vitamin B1, oryzanol, cobamamide and metoprolol fo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Yixinshu capsule combined Maixuekang capsule for treatment.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clinical symptoms score, laboratory indexes and clinical effect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and total score than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Elderly diabetes; Cardiovascular neurosis; Clinical effect

心血管神症属功能性神经症, 是一种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相关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心血管神经症可以单独发生, 也可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发生[1-4]。现代医学认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可调节心血管系统,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自主神经[2]。作者就本院采用益心舒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心血管神经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参与研究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观察组男14例, 女21例, 年龄59~79岁, 平均年龄(66.5±5.3)岁。对照组男13例, 女22例, 年龄60~81岁, 平均年龄(67.5±5.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糖尿病综合管理治疗, 即口服降压、降糖及调脂药物, 并控制体重、饮食及适当运动。研究前调节控制患者的血压

0.133 kPa)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

观察组则服用益心舒胶囊3粒/次, 3次/d;脉血康胶囊3粒/次, 3次/d。治疗时间为28 d。

1. 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症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胸闷气短、胸痛、心悸、出汗、头晕头痛、睡眠障碍、疲劳)进行评分, 各症状以总分10分进行疼痛评分。②化验指标: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粘度、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 FIB)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 h PBG)。③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1. 4 疗效评定标准[6] 根据尼莫地平法计算的总评分减少率评定疗效。治愈:评分减少>75%;显效:评分减少50%~75%;有效:评分减少30%~49%;无效:评分减少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的胸闷气短、胸痛、心悸、出汗、头晕头痛、睡眠障碍、疲劳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化验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各化验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2. 3 两组患者疗效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 高于对照组的34.2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心血管神经症的西医治疗以β受体阻滞剂和谷维素为常用药物。β受体阻滞剂能选择性地与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 拮抗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 通过抑制肾上腺素能受体, 降低心率, 减弱心肌收缩力, 降低血压, 减少心肌耗氧量, 避免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损害, 改善左室和血管的重构及功能。谷维素系阿魏酸与植物甾醇的结合脂, 能改善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稳定睡眠, 亦可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经、精神神经功能失调和内分泌平衡障碍情况[7-12]。因此神经衰弱症患者可采用谷维素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降低心肌兴奋性, 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 从而起到调节作用。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观察组的胸闷气短、胸痛、心悸、出汗、头晕头痛、睡眠障碍、疲劳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糖尿病在中医理论上属消渴范畴, 病症过久会导致患者瘀血阻络、气阴两虚、阴阳两虚, 并可能随着病程的延长发生多种并发症, 尤其是老年患者[6, 7]。心血管神经症在中医上属于怔忡、惊悸、胸痹心痛、脏躁、眩晕、不寐、郁症等的心脏神经官能症范畴, 中医诊断为阴阳失衡、气血不足、气滞血瘀、痰浊阻塞、痰瘀互结;临床表现为心动不宁、心神不安、血脉不利, 发病原由:因内伤或外感致患者的心、肝、胆、脾、肾、胃等功能失调[8, 13]。益心舒主要由麦冬、人参、黄茂、五味子、川芎、山楂、丹参组成, 脉血康主要药剂为水蛭。其中麦冬、五味子敛阴凉血, 黄茂、人参益气养血、健脾肺气, 川芎开郁畅气, 山楂、丹参活血化瘀, 水蛭可走窜通络[1-3]。现代药理中, 麦冬、人参、黄茂、五味子具有抗瘀劳、抗衰老、中枢兴奋、降低血粘度、调节糖代谢、抗血小板、抗血栓聚集作用。山楂、五味子不仅增强免疫功能, 还能降脂及改善血流, 更能促进消化, 保护肝肾[8]。丹参、川芎、水蛭具有显著抗凝、降脂、抗血栓, 改善血流的功能。诸药合用, 安全有效, 无不良反应。

总之, 益心舒合用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心血管神经症效果显著, 可改善患者的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 益气养阴, 生津安神, 通脉止痛, 活血化瘀,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晓娜, 王永生, 胡京光, 等. 心率变异性及心电图药物试验在心脏神经官能症诊断中作用. 临床医学, 2013, 33(7):4-6.

[2] 王凌芬. 脉血康胶囊合用益心舒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57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8):

942-943.

[3] 黄贤胜, 宫春明, 赵红莲, 等. 心血管神经症诊治进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 8(1):93-95.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0:20-23.

[5] 王凌芬, 史颖, 焦红蕾, 等. 益心舒胶囊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消渴淋症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3(14):1672-1674.

[6] 王凌芬, 史颖, 焦红蕾, 等. 益心舒胶囊合用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40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3(17):

1771-1773.

[7] 田红. 脉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7):16-17.

[8] 张德民. 用益心舒胶囊对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 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5(15):43-44.

[9] 魏玲玲. 益心舒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28(4):374-375.

[10] 王觉, 徐崇泽. 益心舒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10):1270-1271.

[11] 邢湘君. 益心舒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 2010, 5(2):103-104.

篇10

美国除了传统的护理院(nursinghome)外,还有各种现代综合服务的老年医学诊疗、保健方法不断涌现。这些新型医疗模式旨在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便利老年患者和降低医疗消费。设置老年病房(acutecaref-0rⅡ1eelderly,ACE)。美国的老年病房一般设立在大型三级医院,由老年医学专科医生负责,专门收治老年患者,并会同其他专科医生对老年患者的会诊与治疗。该医疗模式能有效诊治老年患者疾病,及时发现和防治老年病综合征,缩短住院曰。开设老年髋部骨折专诊(hipfractureservice)。老年人体质虚弱,容易摔倒,且老年人骨质疏松,从而导致髋部骨折发生率高。老年髋部骨折专科诊疗流程简捷,由老年科医生负责患者的术前评估、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亚急性期诊疗与康复,可使老年患者尽快手术、减少并能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缩短病程和住院日,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治疗费用。实施亚急性和过渡性医疗(subacuteandtransi.tionalcare)。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缓解或控制后,老年患者往往不能很快恢复,但其住院过久可能会引起活动能力下降、院内感染等问题,造成其疾病的恶性循环。在亚急性和过渡性医疗模式下,老年医学团队负责老年患者的康复理疗、压疮治疗、抗生素治疗、肠内外营养、精神行为病症等诊疗服务,并负责安排老年患者的出院后连续诊疗、保健以及指导相关机构改善社会和家庭环境,为老年患者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控制后提供合理而安全的连续性诊疗服务,有利于患者恢复。开展全面的老年人服务项目(programofall—in-clusivecarefor血eelderly,PACE)。老年人服务项目是一种为衰弱老人提供基础诊疗、预防、日问锻炼与娱乐活动、急性病诊治及慢病长期管理等全套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老年科医生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对难以解决的病案邀请专科医生会诊。同时,为保证老年患者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其能够继续居住在社区,减少住院次数和入住护理院的几率,提高和维持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组织召开家庭会议,商议护理、诊疗方案。建立退休养老社区连续医疗(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ies,CCRC)。美国将退休老人聚居,对其提供连续性医疗、保健及日常生活服务与支持。大部分老人加入CCRC时属低龄,比较健壮,生活能够自理,CCRC为其提供基础医疗保健和预防、及各种生活服务支持。随着老年人年岁增长及急、慢性病患病率升高,需求逐渐增多,老年医学团队根据每个老人的具体需求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和长期慢性病管理,除急性病需要住院外,老年患者在CCRC社区可享受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

3美国老年医学教育现况

美国于1988年在全美内科资格认证中加入老年医学专科资格认证考核,1995年设立老年医学教育和培训国家论坛,发表老年医学和健康保护白皮书,包括老年医学训练、分布、应用的建议和获政府健康体系资格认证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详细列举了医学生、住院医师、研究生、老年病专科医生训练、继续医学教育和资格认证的内容等。1998年美国老年病协会发表老年病专科研究生训练指南,明确了老年医学基本教育目标、核心教育内容及专业目标嘲。目前全美125所医学院校都设置了老年医学必修课程,旨在医学生中普及老年医学基础知识,不少医学院校还建立老年医学临床和研究中心。以及122个老年医学专科培训基地。老年科医生需要经过系统性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考核,包括取得医学博士学位、3年住院医生培训后取得行医执照,以及1.3年老年医学专科培训并通过资格认证考核。

3.1老年医学课程相关内容

美国老年医学课程设置合理而全面,主要包括:①衰老的生物学:基因、生物化学、细胞、衰老进程的理论。②衰老的心理社会问题:正常行为、人口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和政策问题、医学伦理学和法律、社会资源和规划、对老年人的态度、生物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③老年病及老年相关临床问题:衰老过程中的器官组织解剖和生理学、疾病和衰老相关障碍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疾病和衰老相关障碍的流行病学和自然转归、评估和管理。常见问题有外科手术的评估、麻醉的选择、事故和跌倒、住院相关损害、医源性问题、营养问题、行为问题、社会问题。④老年人的评估和管理:面谈和功能记录、交流和相处技能、老年人体格检查、特殊临床试验、临床诊治的做出、病历的保存、预防医学、循证医学、临床药理学、康复、医护团队/科间合作、治疗的连续和机构间交接、人道主义关怀。⑤老年病教育、管理和研究:规划的制定和评估、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的技能、研究设计和方法、研究技术、文献回顾和解读、规划的管理。

3.2老年医学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课程包括6类内容脚。第1类用于达到BHPr要求的老年病初级和高级咨询专业人员的质量准入标准。第2类培养教员,保证老年病服务领域具有合格和优秀的师资。第3类培养研究生成为老年医学教育的领导、骨干及学术专家。第4类培养研究生成为熟练的老年科医师,胜任老年人健康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第5类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包括综述、制定科研计划、科研实践及撰写科研论文等必需技能。第6类培养是为研究生获得成为医学管理者及从事临床计划、目标、评估等方案制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其课程设置覆盖了老年医学所必需的所有元素。临床训练包括初级医疗、综合老年病评估、院内院外患者的咨询、护理院的医疗、家庭医疗、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康复、衰老的心理精神问题、医学伦理、住院患者的救治、老年病的私人门诊以及牙科和精神病治疗。科研训练包括理论课程和实验室的实验、与导师和实验室成员讨论预实验问题、复习文献、确定实验内容、完成实验内容、撰写论文。管理训练包括健康管理和美国医学管理者协会课程、一些高级导师课程。

3.3老年病医师资质证明

老年医学是美国医学专业委员会(AmericanBo.ardofMedicalSpecialties,ABMS)认证的2级专业组织。ABMS是美国医师资格监督的初级实体。主修ABMS认证的老年病训练课程的研究生必须完成内科学、家庭医学、或心理/神经病学住院医师的课程。经过1—2年的课程后,通过参加美国内科学和家庭医学或心理学和神经病学委员会组织的考试,可以获得老年医学资质证书。

4对我国老年医学医疗和教育的启示

4.1发挥现代老年医学的特点与作用

当今临床医学过度的专业化,不利于身患多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导致他们辗转于各个专科,得不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增加了患者、家属和社会的负担。因此,老年科医生首先在掌握全科知识基础上应有侧重的发展技术专长。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以老年患者整体健康需要为中心,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功能和多种急、慢性病的相互影响,权衡各种诊疗措施的预期效果和不良反应,协调各专科的会诊意见,多学科协作。还要系统考虑患者心理、精神和行为等方面的病症,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因素对患者健康和功能状态的影响。

4.2骑立连续性健康保障服务的理念

老年医学在教学中应将医学实践从疾病治疗延冲割健康管理,使学生深刻理解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时,注重传授健康管理知识、加强学生健康管理技能的训练。另外,在健康管理中提供连续性的健康保障服务至关重要。老年人常患有多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病,对其医疗服务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即老年人在疾病慢性期、康复期可以在社区或家中接受继续治疗或功能康复训练,如病情反复再回到医院就诊。美国的PACE项目即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我国应注重老年人养老保健工作,也需要大力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健康管理及健康保障体制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基层健康促进事业。

4.3制定合理的老年医学教育计划

篇11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reating senile simple systolic hypertension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combined simvastatin and isosorbide mononitrate

Luo Zhan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reating senile simple systolic hypertension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combined simvastatin and isosorbide mononitrate. Methods: Choosed 82 patients suffered senile simple systolic hypertension from Feb. 2011 to Sep. 2012 to divide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led group with 41 cases each other.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combined simvastatin and isosorbide mononitrate, the controlled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only. Compared the effect of thes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blood pressure in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led group(P

【Key words】amlodipine besylate, simvastatin, isosorbide mononitrate, senile simple systolic hypertension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高血压类型,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舒张压正常或降低,收缩压升高的症状,一旦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治疗很有可能贵导致患者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临床治疗该病症的方式较多,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本组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2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经临床分级证实均为1-2级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62-83岁,平均(73.21±3.05)岁;排除合并心肌梗死、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和肾脏功能不全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所采用的用药方式不同,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1例,观察组患者41例,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用药方式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每日1次,每次5毫克,于清晨空腹服用,治疗6个月;观察组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方式治疗,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每日1次,每次10毫克,晚9点服用)、硝酸异山梨酯(每日2次,每次20毫克)治疗[1]。

1.3观察指标

加强患者的临床指标监测,采用ABPM系统[2]行治疗前后治疗后6个月24小时监测,记录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脉压等变化。注意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

1.4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脉压等均发生明显改善,均达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中规定的标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高血压类型,随着其发病率的逐渐升高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有效控制该病症是临床面临的重点问题。近年来,大量文献中均报道收缩压与患者的脉压和心脑血管并的发生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是其一项高危因素。老年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治疗较困难,在降压治疗时收缩压降低的同时,舒张压也降低,而当舒张压低于维持重要器官的灌注所需水平时,心血管事件增加,故它的合理治疗应是设法改善大动脉顺应性,减小脉压和/或设法减少心输出量。同时,高血压及血流的长期冲击等切应力能促使内皮损伤,引起血小板聚集及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的失衡,血管收缩造成血栓形成。

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是治疗老年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有效药物,长期服用钙离子拮抗剂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效增加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促进一氧化氮的释放,提高大动脉顺应性[4]。与此同时,钙离子拮抗接还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抗氧化等作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辛伐他汀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辛伐他汀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如下:①直接激活NOs,引起内皮细胞NO的释放,通过转录后机制使内皮细胞NOs mRNA表达上调,提高NOs活性。②增加LDL―c氧化阻力。③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这一作用与其亲脂性有关。④抗炎以及促进斑块稳定作用。单硝酸异山梨酯主要药理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ISDN在体内代谢生成单硝酸异山梨酯(ISMN),后者释放一氧化氮(NO),NO与内皮舒张因子相同,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平滑肌细胞内的环鸟苷酸(cGMP)增多,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使外周动脉和静脉扩张,对静脉的扩张作用更强。

本组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治疗,收缩压下降明显,但是观察组患者联合他汀类药物和硝酸类药物治疗,显著的改善大动脉的弹性,使舒张压水平不致于过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丁跃有,张维忠,邱慧丽,吴美枝,范明昌.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以及血管弹性的临床观察[J].高血压杂志,2011,18(07):109-110.

篇12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血脂异常是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1],调脂治疗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脂、稳定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2]。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被广泛运用于老年患者的调脂治疗。为探讨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对老年血脂异常的效果和安全性,我们通过对86例血脂异常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或辛伐他汀的回顾性资料,对比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7月~2012年7月我院老年科收治的86例老年血脂异常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4],根据危险分层需进行降脂治疗,且排除甲状腺功能低下、阻塞性肺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继发性高脂血症、活动性肝炎等。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B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及治疗前的身高、体重、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采用正常饮食,同时继续原发病的常规治疗,停用原调脂药物2周,经2周洗脱治疗后,进入观察阶段。A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商品名:可定,rosuvastatin,阿斯利康公司生产),10 mg/d;B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商品名:舒降之,美国默沙东公司生产),40 mg/d;两组患者均在晚饭后 2 h服药,疗程 8周。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28 d、56 d早晨空腹 (禁食12 h以上)抽血,做血生化检测。检测指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还包括血清Lp(a)水平、肌酸磷酸激酶(CK),TC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法(CHOD-PAP),TG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一过氧化酶法 (GPO-PAP),HDL-C采用直接变构酶法,LDL-C采用直接选择抑制法,以上指标均采用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用药过程中记录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3]

依据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显效:达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 ≥20%,TG下降≥40%,HDL-C上升≥10 mmol/L;有效:TC下降 10%~20%,TG下降 20%~40%,HDL-C升高(4~10) mmol/L;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恶化:达以下任一项者:TC上升≥10%,TG上升≥10%,HDL-C下降>4 mmol/L。

1.5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两组治疗方法的两样本等级和检验(Mann and Whitney法),对两个治疗组病例各自在4个检测时间的指标值进行方差分析,对经方差分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再进行治疗后3次检测指标的均数与治疗前均数的两两比较(Dunnett法),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分析

见表1。两组间4项检测指标治疗前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8周的TC,LDL-C均明显降低(P < 0.01);TG治疗后8周也有一定程度地降低;HDL-C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与治疗前比较,TC,LDL-C均明显降低(P < 0.01);TG治疗后8周也有一定程度地降低,HDL-C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治疗前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对两个治疗组病例各自在4个检测时间的指标值进行方差分析,对经方差分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再进行治疗后3次检测指标的均数与治疗前均数的两两比较(Dunnett法),显示两组的TC和LDL-C经方差分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作两两比较,瑞舒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更早显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分析

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43例患者显效33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7%;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的43例患者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9.07%,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种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注:*经秩和检验,Z = 2.754,P =0.006

2.3 两组安全性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主要是腹胀等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症状轻微,患者均可耐受,不影响继续治疗,未发现伴有 CK升高的肌肉疼痛。且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肌酸激酶、血糖的变化水平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性。A组中有 1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B组中有 1例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停药后转氨酶恢复正常,B组中有2例胃肠道反应。由此可见,老年血脂异常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不仅疗效确切,且用药不良反应小。

3 讨论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血脂异常的发病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5]。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致病因素,导致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是冠心病、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6],因此,调脂治疗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7]。降脂治疗可以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稳定富含脂质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死亡率。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为沉积在动脉粥样斑块中的主要脂质成分,高 LDL-C血症能不断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降脂治疗十分重要[8,9]。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明显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10],并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下降约30%。老年血脂异常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顾虑是其安全性,如肝酶升高和肌病的发生[11]。由于老年患者身体脏器功能减低,并存着其他多种疾病,因此,联合用药时可能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应尽量避免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合用,并重视检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用药的安全性。实际上,面对众多他汀类药物,老年患者如何选择安全性及疗效好的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较少。

瑞舒伐他汀是阿斯利康公司新近研发的一种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它与HMG-CoA还原酶活性位点具有高度亲和力,在现有他汀类药物中半衰期最长,很少经细胞色素P450(CYP)酶系统代谢,因此与其他药物交互作用少,是一种强效且相对安全的降脂药物,有研究表明辛伐他汀具有良好的降脂疗效[12]。

本研究观察了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两组均有较好的安全性,且主要的不良反应相似,主要是腹胀等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症状轻微,患者均可耐受,不影响继续治疗,未发现伴有 CK升高的肌肉疼痛。瑞舒伐他汀组中仅有 1例出现胃肠道症状,辛伐他汀组有 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一过性升高,辛伐他汀组中出现2例胃肠道症状。

综上所述,目前患者的病情强烈需要一种强效降脂药物以提高降脂效果。因此,瑞舒伐他汀应在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中成为一种重要选择,并为需要进行调降脂治疗的患者诸如冠心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带来更多的裨益。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血脂药物,但瑞舒伐他汀对老年血脂异常患者的降脂效果更为理想,对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起效时间较辛伐他汀快,有效率较辛伐他汀高。根据本研究,两种他汀类降脂药在运用在老年患者上表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较低的不良反应率,在排除可能增加他汀类药物诱发肌病的危险因素后,高龄不是应用他汀类药物的障碍。在密切监测肝肾功能、肌酶的情况下,有动脉粥样硬化指征的高龄老人应当尽早适量地应用他汀类药物,降低危险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莹,陈志红,周北凡,等. 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对我国中年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预测作用[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7):643-647.

[2] 何坪, 殷跃辉. 阿托伐他汀对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 (16):1390.

[3]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4] 瑞舒伐他汀中国注册临床研究协作组. 瑞舒伐他汀治疗中国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多盲多中心对照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207-211.

[5] 叶平. 老年人血脂异常的特点及治疗[J]. 保健医学杂志,2008,10(7):136-138.

[6] Nisssen SE. High-dose statin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notjust lipid levels[J]. Jama,2004,292 (11):1365-1367.

[7] 彭志平,王序. 血脂代谢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242.

[8] 秦兵.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脂蛋白及载脂蛋白观察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 (6): 4647-4677.

[9] Selwyn AP. Antiatherosclerotic effects of statins:LDL versus non-LDL effects [J]. Curr Atheroscler Rep,2007,9(4):281-285.

[10] 叶平. 他汀类药物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石[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2009,11(6):479-480.

篇13

 

1 "两线并行"教学方法

 

"两线并行"即教师知识传授线与学生自主创造线并重,共同运用于教学实践。传统的授课方式只有一条线,即知识传授线,教师将教材内容传授灌输给学生,这种方法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缺乏深入探究,不利于知识内化以及能力的养成。因此,需要增加一条线,即自主创造线,在第一条线的展开过程中,教师通过诸如"成果导向"等教学模式的构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研究基础上达到知识的内化和创造,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以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2 "知识传授"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课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对于传统文化及中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必要的"灌输"也是需要的,这样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进而为深入研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这种"灌输"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才能使学生将知识铭刻于心。

 

2.1教材语言转换为教学语言 由于教材语言文言色彩较浓,专业术语、引经据典颇多,理论性强,照本宣科显然不适合本科生教学。因此,教师需要经过内化后,深入浅出,转变成通俗的、简单易懂的教学语言,以学生能最大限度的理解为宗旨。同时可用案例、图象及影视资料播放等教学方法作为理解的辅助手段。

 

2.2形象案例教学 收集与课程相关的各种人物传记、逸闻趣事、医事典故、历史文化小故事等,一方面作为教学内容的有力支撑点,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案例教学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易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目前,本课程已收集到了诸如《中国历代名医传》、《中医药趣闻》、《冷庐医话》、《肯堂医论》、《先哲医话集》、《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选》、《叶天士医案精华》、《扫叶庄医案》等十多种文献资料中的案例。在此基础上争取进一步加以扩充,构建材料更为丰富并与课程具有密切相关性的案例类资料库,进而使教材抽象的思想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与直观化。

 

2.3艺术感染教学 通过播放影视视频资料,使学生内心受到震撼。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课程中,已经收集到的视频资料,如《跨越时空的文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纪录》、《江南贡院》、《孔子万世师表》、《黄帝内经:中医医史文化、医理文化、养生文化》、《乱世郎中》、《医痴叶天士》等近20部,下一步的工作即对这些资料进一步整理、筛选,提炼出适合向学生展示的视听资料,不断地推陈出新,寻找和收集使学生易于接受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并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视频资料,构建视听资料库。

 

2.4文化体验教学 主要有两种形式:①组织观摩,即针对相关授课内容,选择中医文化景点组织观摩,使学生更为感性的掌握授课内容。比如可依托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有利条件(此馆即设在我校内,免费对外开放),把教学地点迁移到馆内,针对授课内容带领学生参观各个相关区域,并做重点讲解,如讲到〈道文化--养生文化〉这一内容时,就带领学生走进养生康复馆。②学生自行体验。由于课时有限、经费紧张等现实问题,教师推荐一些反映中医文化的民间博物馆、民间中医诊所等让学生自行前往,直觉体验中医文化的力量。

 

2.5重视互动教学 在知识传授中要注意的是,这种"灌输"不是一言堂,在讲课期间,教师应根据学生思维活跃、乐于互动的特点,不断通过穿插提问、讨论甚至辩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互动形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与此同时更能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 "自主创造"教学方法的设计

 

   随着第一条线的展开,学生对新知识已初步掌握,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通过人际协作与互动实现意义建构与生成的过程。"[1]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协作探究来提升认知的层次,达到对新知识的迁移、应用和创造水平,实现知识的内化,这是教学的真谛。基于此,笔者通过设计"成果导向"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创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1"成果导向"教学 William Spady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一个教育学领域的新理念,随后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实施,取得了明显效果,得到了广泛好评。成果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出发点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成果导向教学不是以学生必须学什么为出发点,而是以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做什么,能够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技能等竞争力[2],即在知识内化同时,培养各种能力。知识成果是形式,能力技能是实质。因此,它是一种强调能力培养、能力训练的教育系统。[3]笔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课程中注重贯彻"成果导向"理念,取得一些有益经验。

 

3.2"成果导向"教学方法的实施

 

3.2.1 学习成果的设定 如笔者在讲授到"儒文化与中医学"这一单元时,在讲解儒文化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先秦、两汉、宋明)及其基本思想后,即提出"儒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这一课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研究,撰写研究论文,作为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3.2.2 开展协作探究活动 上述课题可以分解成儒学三大发展阶段的每个阶段对中医学发展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六个子课题展开论证。因此,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知识构

 

构成、能力倾向与认知水平,自行选择研究方向并组成小组,通过收集资料、交流协作、探索研究共同完成研究论文的初稿。

 

3.2.3学习成果的研讨与提交 学生在完成研究论文初稿后,在课堂中进行汇报与展示,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评论,同时教师进行辅导,提出完善建议,并说明理由。在多方意见的指导下,研究论文加以改进,并提交终稿。

 

3.2.4学习成果的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对学习成果的评价打分,对于能在高质量的论文期刊上得以发表的论文、获得学校"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经费支持的研究论文等优秀学习成果,还要追加分数并发放小礼品。总之,有了成果,学生体会到了求知的快乐、收获的喜悦、激励他们取得更多成功。

 

3.3成果导向教学体现的独特价值 在小组协作探究,撰写研究论文,获得研究成果同时,更是培养了学生诸多能力。

 

3.3.1迁移运用能力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自觉地运用古代思想精华引导当今社会的发展。如在宋明儒学对中医学影响的研究中,学生发现自宋以降,在儒学影响下形成的儒医群体,其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技,是推进宋代医药繁荣、医患和谐的重要力量。而在医患纠纷不断、医生道德价值受到严重质疑的当下,如何培育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学生认为可以撷取儒医仁爱济世、刻苦习业、求实不欺、人际和谐等思想精髓,有的放矢地融入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氛围中,进而使医学生价值观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这种思想不仅表现出较强的迁移运用能力,而且具有创新意义。

 

3.3.2分析批判能力 在对先秦儒学"仁爱思想"的深入分析过程中,学生发现儒家的仁爱思想存有差等,而这一思想也渗透进不少医家的思想观念和行医活动。如张仲景主张医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把患者区分为上中下三等,有明显的差等思想,对患者不能一视同仁。因此,学生认为对两千多年前形成的儒家仁爱思想,不能全盘接受,对其糟粕,我们应坚决予以批判,这样才能体现"医乃仁术"的精神实质,进而构筑和谐的医患关系。

 

3.3.3开拓创新能力 通过协作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关注当下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医学生希望在老年医学的养生保健和疾病证治方面有所贡献。在研究成果中,学生开创性的发掘出儒家所倡导的仁孝之伦理道德观,天人合一、形神兼备之整体和谐观以及注重日常生活之世俗观念等对传统老年医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推动了传统老年医学的发展。这种发现另人振奋,为现代老年医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探索。因此,我们决不能低估学生的开拓性,只要教法得当,创造力就会迸发。

 

3.3.4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 探究活动是以小组协作方式展开,学习成果也是以小组团队形式体现的,因此在探究过程中组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必不可少,精诚合作相当重要。在整个成果获得过程中,师生之间、协作组内、协作组间交流沟通非常频繁,学生表达沟通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为日后踏上医务岗位,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组员间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团队协作和团队荣誉精神亦处处得以体现,这也是中医药科研事业谋求更好发展的重要保证。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