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城市景观设计教程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城市景观设计教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城市景观设计教程

篇1

1.指导思想

(1)景观设施设计实训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基础性训练课程之一,是过渡到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其最终的教学目的并不是要学生能够设计出一个完整的环境设计场景作品,而是让学生学会用设计元素来表达概念与思想的结合,这才是本课程设置的关键所在。(2)景观设施设计实训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特别是学生对设施与环境的结合与创造,在景观设施设计实训课程教学上要注重设计思路的传达,这也是课程设置的重要的指导思想。

2.课程定位

景观设施设计实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景观设施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建立专业的设计意识,为后续的相关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安排及教学特色

1.课程安排

景观设施设计实训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专业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专业能力提高重要的知识储备。本课程将章节内容分成为若干知识点,将课程内容转变为可操作的课题设计,使学生充分掌握并运用本课程的知识内容。课程由绪论和八个分课题组成,分别是:景观设施设计实训课程概述、景观设施的设计和展开、构筑物小品、水景设施、休息设施、卫生设施、照明设施、环境景观标志与雕塑、健身和体育设施。课程具体内容的实践环节如下:(1)现场教学(实践环节):设施场所参观实习①目的:现场体验设计环境的空间、尺度及景观设施设计实训课程要点②形式:设施场所实地现场参观考察③考核方式:考察报告(2)快题设计(实践环节):单体设施设计训练①目的:单体设施设计快速训练,训练次数为三次,可选类别(构筑物小品、水景设施、休息设施、卫生设施、照明设施、标志与雕塑类设施、健身和体育设施),强化学生动手能力,迅速掌握单体设施周围环境特点、尺度、比例、设计要点。②形式:设计教室训练③考核方式:图纸评阅。(3)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成组景观设施设计实训课程①目的:课堂进行成组景观设施设计训练,将前面设计的单体作业设定一个场景(小区、校园、公园、广场等)成组设施设计强化学生动手能力,训练次数为两次,通过训练迅速掌握设施周围环境特点、各个设施尺度、比例、设计要点②形式:设计教室训练③考核方式:图纸评阅。(4)课堂讨论(实践环节):作品分析与讲评①目的:将前两次成组景观设施设计实训课程在全班同学之间相互评图,促使同学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在学生评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师点评,促使同学快速掌握各组设施所在环境的设计要点。②形式:设计教室学生互相评图及教师点评。③考核方式:图纸评阅及学生答辩。

2.教学改革特色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将现场观摩教学、景观设计精品案例参观讲评、课程调研、社会企业实际教学设计贯穿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专业设计能力。(2)各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课程将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项目实践相结合;实行个人实训、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的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3)分层次消化课程内容在安排教学环节时充分考虑对基础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对于课程重点的内容通过理论讲述、初步设计、强化训练、分析总结等分层次进行消化理解。

课程考核方式

景观设施设计实训课程考核方式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贯穿整个教学的全过程。

1.课程作业

要求学生每人必须做五个课程作业,课程作业以个人作业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在小组合作中要求每个小组成员有独立的工作和观点。课程作业内容包括:场地调研、观点论述、方案设计等。五个课程作业包括三个主要景观设计要素的单体及环境设计,最后两个设计课程作业是将前面设计的单体作业设定一个场景(小区、校园、公园、广场等)成组设施设计,关键体会设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的内容基本为思考题,同学自己有问题的可提出来进行讨论。另外在课程中间设置期中课程作业讨论会,将课程作业的阶段成果用来讨论和汇报,用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研讨,讨论的主角是学生,教师仅仅作为引导。

3.期末考核

在本期结束时,每个人都需要提交五份设计稿,并选择其中一个组合设施设计作主题汇报。考核成绩综合课程作业、课堂讨论、课程调查的项目成绩给出。每人的汇报严格控制时间,促进学生提高设计思路的口头表达能力。

4.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收获

景观设施设计实训课程这次的教学改革,是以培养学生设计技能和综合能力为核心的改革,在本次教学改革中课程的教学内容得到了逐步充实和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水平也逐步提高,本次课程改革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首先总结目前国内景观设施设计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利与弊,并且结合学校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以培养高水平设计人才为景观设施课程教学的核心宗旨。并研究制定了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评价模式。在景观设施在教学方法上强化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理论讲授、实践辅导、现场调研、教学研讨、设计实习等不同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全方面激发学生潜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研究中的难点及进一步发展思路

1.课程研究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和建议。(1)目前的实践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优秀作品资料目前还只能在课堂上欣赏,每次携带非常不方便,而且课堂时间也比较有限,考虑做成电子案例供学生课堂使用。另外,有些景观实践基地相对比较偏远,交通不太便利,学生往返和现场讲授观摩的总体时间比较长,同目前的教学时间安排相矛盾,今后需要调整。(2)目前仅仅依靠多媒体教学还不能完全满足课程教学要求,今后可以考虑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师生之间可以实现网络互动,效果会更好。(3)教学方法还有还有待完善,教学过程中的辅导答疑和小组讨论环节需要不断健全和规范,需进一步完善课程的系统性教学引导,加强本课程与前期课程的联系。

篇2

Keywords: city cultural plaza;sculpture;creative ideas;the square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5.1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4-0081-03

1 城市背景与广场概况

近年来,城市广场的建设,如雨后春笋一样点缀着我们的城市,无疑对城市的形态及景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设计中漠视历史文脉,也日益成为广场设计的通病。只追求构图效果,缺乏文化内涵的设计充斥在我们的城市之中,我们呼唤精品,我们崇尚文化。

我院在胶南市市政府行政广场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胶南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加以创新,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在设计上,也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思考。

胶南市地处山东省东部沿海开放地带,是青岛和胶州湾经济圈的重要卫星城市,胶南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有齐邑、越都之置,秦代设琅琊郡、县之置;之后或裁或复,1946年改建胶南县,1990年撤县设市。胶南山海荟萃,古迹名胜较多,秦始皇、汉武帝“乐而忘归”的琅琊台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长城遗迹,铺金漱玉的天然海水浴场等。

胶南市市政府行政广场位于胶南市开发区中心地段,占地12.67hm2,四周均有城市道路与基地相连,北侧为珠海路,南侧为深圳路,东侧为温州路,西侧为宁波路,基地内有胶南市政府办公大楼,(12层,由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现已建成)由于办公大楼位于基地偏北,因此将广场划分为南北两个广场,南广场以开敞景观、集会为主;北广场以绿化、停车、休闲为主(见图1)。

2 胶南广场景观设计的建筑学文化特征

2.1“琅琊古城”的由来及古城设计构思提炼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已有齐长城,由诸城市桃园乡史家夼入青岛界内。青岛境内的齐长城起自胶南市李家前夼西岭,横亘而东,经市美、六旺、铁山、隐珠、薛家庄、灵山卫6个乡镇,跨赵鲁山等地入海,全长55km。

在广场设计中,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琅琊郡城市形态及古长城遗址,在南广场中引入“琅琊古城”构想,平面原型采用古城墙城垛式空间限定,(方形下沉式广场)材料为灰白色花岗岩,以体现古城风韵。其中,在下沉式广场地面铺装中,纵横交错的九条白色花岗岩色带 (地面铺装),寓意《周礼考工记》③中朴素的城市规划思想,即“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在此方格之下,用红色花岗岩色带将方形下沉式广场划分为九个格,体现“九宫格”思想。九宫格的方式,实际上是中国上古宇宙图案或空间定位的图式,九宫的结构为过去荀子所言“欲近四方,莫为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也,礼也”。中央集中,从城市规划到住宅等大体都有这样一种模式。在九宫格中间设中央喷泉,周围设凹槽,暗设喷泉头,节假日可形成音乐喷泉景观,平时可不放水,这样既可以作为规则方形广场的变化,又使整个下沉式广场使用功能(集会)不受损害(见图2)

2.2体现“琅琊古城”特色的“水文化特征”及景观灯柱构想

“琅琊古城”取材于齐长城遗址中城墙独特的平面形式,其四周设环形水道,取护城河之意,其底部铺将军红大理石,节假日可放水充满,水深500mm,环形水道四周设喷泉,在北侧设6个浮雕柱。在古城四角,利用胶南出土的西周时期铜鼎原型,进行创作,形成景观灯柱,使灯柱集音响、景观、照明于一身,灯高15m,使广场的横向与竖向构图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见图3 、图4 、图5 、图6)。

2.3北广场中雕塑的文化特征――“海之魂”

北广场功能有三,一为停车场,二为主题雕塑,三为带形绿化景观。在三者之间主题雕塑位置显著,在北广场外部空间中起主要构图作用。在放置雕塑的平台周围,设水景码头,构景要素主要由旱船、平台、水面组成。码头立意体现胶南市海洋文化特征,加上雕塑本身的寓意形成“海之魂”景区。

2.3.1“锚之构想”

雕塑周围利用旱船及水面营造码头场景,上置旱船原型,体现胶南海上码头之功能。雕塑由两部组成,底部为虚实两层“锚之原型”,上部为“灯塔”之原型。两层锚采用扭曲变形构思广场,外层为白色两面球形网架结构形成外壳虚的锚,内侧镶嵌实体锚,使虚实对比的美学效果,得到了升华。上部的灯塔,由球型网架和几片横片组成,夜晚设灯光照明,在广场附近形成独特的海洋文化特征,成为北广场标志性景观(见图7)。

2.3.2“帆之构想”

雕塑由两部分组成,底层为四片“帆”之造型,上部为“桅杆”造型,四片风帆皆在船基底部,通过扭转的艺术手法,使“帆”的造型更具有神似的特征。上部桅杆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顶部设四片子风帆,使整个雕塑具有 良好的竖向构图特征(见图8)。

总之,北广场雕塑与其他构景要素的结合,形象而巧妙的体现了胶南沿海开放城市的特征(见图9)。

3 广场设计后的反思

3.1城市广场文化特征构思框架 (图10)

3.2城市广场文化创作理念

3.2.1从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中,寻求广场文化的精神。

3.2.2从地域特征(如海洋、沿海城市)中,寻求广场文化的地域的特征,找出适宜的空间形态及城市雕塑。

3.2.3从历史片断的重构,寻求广场的复杂性与深刻的文化内涵。

3.2.4从后现代主义中,寻求广场雅谷共赏的品质,体现广场历史文脉发展的延续性与创新。

3.2.5功能、空间、色彩、质地、绿化应围绕广场主题,进行取舍与创意,达到技术、艺术、工程科学的完美统一。

3.3城市广场文化的构成方法

3.3.1原则

①具有重点文化特征的空间,应放在广场中显要位置,以突出其重要性,达到统领整个广场之目的。

②广场中文化要素的安排,应采取“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平面布局方式,一切文化要素的取舍均应与主题相紊合,切忌繁杂。

3.3.2构成方法

①将具有突出文化特征的要素提炼后,置于中轴线上,可突出广场文化氛围,(如“琅琊古城”)具体手法:可采用高台式或下沉式。

②将城市雕塑放在具有地域氛围场所中,宜使人联想到雕塑的文化内涵,其竖向构图、色彩、体量,也容易形成局部构图中心,甚至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如“锚”、“帆”之雕塑)。

③外部空间的限定可以使整个广场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利用园林中“障景”的手法,优则敞之,俗则屏之,使广场中主要景观视线纯净而完美。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胶南市行政广场的设计,深刻体会到区域的地方文化对城市广场设计的形成起着举足起重的作用,尊重文化,尊重传统,永远是我们设计中“取之不尽,用之不截”的主题。

篇3

1.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

以往,在人与自然两者的关系上,人往往被看作主体,自然往往被看作客体。就价值论而言,一些哲学观点认为人最有价值,自然本身没有价值。当代的环境美学与环境哲学更加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不再一味地强调自然的人化,也关注人的自然化。自然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成为主体。

2.美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

瑟帕玛曾经在“美与当代生活方式”国际学术会议上指出“如何言说自然”,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以往的美学研究自然,是将自然作为人类活动的对象,将艺术的美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部分主流的美学研究者认为,自然的美,在于它具有类似人生命的意义,是人的精神象征。而今天在环境美学的视界中,这种观点遭到了批判,因为它并不承认自然本身所拥有的美,而错误地认为是人创造了自然的美。

3.公园景观设计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公园中,自然作为景观是主体,人作为参与者和欣赏者是客体。游览公园是以欣赏自然美为主,人们身在其中,享受大自然的氛围,身心都得到愉悦。艺术美应该与自然美相互融合、相互衬托,使自然美更自然、艺术美更艺术。

4.功能与审美的结合

从公园造园元素的选择和组合来看,公园的基本设施包括植物、道路、建筑、小品、坐憩设施、游船码头等。功利关系的转换是环境美学的基本,所以,如何更好地把环境设施的功能与审美结合起来成为设计的核心问题。如,园林建筑、广场中不可避免地会使用踏步。踏步作为景观中一个常见的细节,设计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形高差设计踏步与休息平台的数量,使其不但满足人的需要,还具有美感和空间序列感。又如,植物配置不仅强调视觉美,还要为那些不依赖视觉而感受美的人提供方便。公园设计者在以视觉美为主导时需要考虑到其他感官如听觉、嗅觉、触觉所能带来的审美与愉悦。

5.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

在较长距离的游步道中间,应设置休息场所,如亭子、座椅等。休息场所应有足够的空间让坐轮椅者与别人交谈。喷泉、座椅、垃圾箱、电话亭或其他小品,对于弱势群体来说可能是一种障碍,在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它们的位置应十分恰当。建筑小品、座椅、垃圾箱的设计应该考虑坐轮椅者的尺度,且其位置不应妨碍视觉障碍者通行。我们往往从设施的功能、造型、颜色、材质及在空间内的位置安排等方面讨论设计中的“通用原则”。在功能上,首先要求操作简易,应当使儿童、老人都可以自如使用。在造型和颜色方面,要具有较强的识别性,使人们容易判断其功能,同时,要在最大范围内符合不同群体对人机功能的要求。在材质的选用上要满足防滑,为防止人体受伤,地面铺设的材料尽量避免使用易碎、尖利的材料。设施在建筑空间内的位置也应该被细致考虑,首先应该便于游客寻找;其次,各类设施的设置不应影响建筑空间内游客的正常流动。

二、经济价值与审美关系的思考

1.过于看重经济价值的弊端

人们过去所关注的价值实际上只有几种,经济价值尤其被重视,其他一些价值如审美价值没有被真正重视。而在环境问题上,人们往往将其功利价值与审美价值对立看待,片面地强调经济价值。因此,存在对环境、资源竭泽而渔的现象。如,为了建水电站而破坏自然景观,为了盖楼房而任意砍伐树木,等等。那些仅看重经济价值、功利性而忽略审美价值的公园设计,是初级的、不全面的。为了经济利益破坏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自然景观,所创造出的环境仅仅满足了人最基本的需要,而难以满足人精神层面的需求,这样的公园最终会被人们否定。

2.审美价值的重要作用

在环境美学的研究视角下,审美价值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经济价值可以换算成金钱来衡量,而审美价值难以用金钱来换算。仅仅从经济方面衡量公园景观的价值是狭隘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精神生活将会越来越被人重视,只有经济价值而不具备审美价值的景观必然会被大众抛弃。任何自然物的经济价值都是有限的,而其审美价值是无限的。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一旦遭到破坏,很难用金钱使其恢复。兼具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的公园景观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是设计者应该重点思考的。

参考文献:

[1]洪汉鼎.斯宾诺莎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篇4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国已有12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高等学校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连续几年的扩招,导致了新生文化素质有所降低。我院招收的景观设计专业学生虽然是归口在艺术设计的一级目录下,但大部分学生在高考前基本上没有经过专门的美术基础训练,缺少必要的美术基础知识、基础技能、设计概念。

二、专业教学目标对景观设计初步课程的要求

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人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使景观设计专业成为热门专业。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工作者,要想设计作品具有很高的品位,就必须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是一个景观设计者所必备的能力。景观设计初步课程对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是打好坚实基础的重要环节。

(一)景观设计的职业定位

景观设计的概念一直在学术界争论不休,但针对高职高专的教育,其职业定位上的定义主要有两种观点:

其一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博士的观点――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室外环境创造等方面工作的专业设计人员,其终身目标是将建筑、城市和人的一切活动与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

其二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滨谊的观点――运用景观策划、规划、建设、施工、养护管理等专业知识技能,保护与利用自然与人文风景景观资源;创造优美宜人的户外为主的人居环境,组织安排良好的游憩休闲活动。

(二)景观设计初步教学的课程要求

高职高专景观、园林专业培养的目标是既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又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的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和视觉的审美。手绘技法训练的好处还在于人脑的协调配合,即存在于大脑中的创意思维,虽然有逻辑思维因素在里面,但更主要的是一种形象思维,而这种形象思维的结果需要得到视觉形式的表述和肯定。因此,脑子里面所想的要能够正确地表达出来,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形象思维的过程。一个有创意的设计,其灵感的火花是在“想”和“画”的反复肯定和否定中碰撞出来的,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技能训练是训练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其设计思维和启发创新能力的方式。

三、景观设计初步教学的创新思路

如果说素描能让学生了解掌握艺术造型的基本规律,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造型技能,那么景观设计初步教学就能培养学生视觉艺术活动的表现能力和审美修养。这种技艺和能力的训练有着广泛性的意义,但对于特殊的对象――美术学科起点为零的学生来说,景观设计学科基本技能的训练、创新意识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就不能按惯常的方式、程序和要求进行,需要有一套适合这一群体的新的教学方法。

“贴近教学对象和学习目标”是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是教好景观设计初步课的前提;武商职院提出的“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教学理念,就是对本门课程教学思路的指导。因此,景观设计初步的课题内容必须围绕景观设计的造型元素和形式语言展开,要将景观设计的实质传递给学生,将造型的实质技能贯穿于教学实践中,关注技能的文化显现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去探索艺术真谛。

四、景观设计初步课程创新教学的实施

(一)教学内容的理性选择

因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文化基础等各方面的原因,我校景观设计初步教学从03年至今经历了3次大的调整。除了基本的识图、制图、初步设计等能力训练外,04级学生的课程教学环节逐步添加了艺术设计教学中“构成”的教学环节,05级学生的教学环节加大了三大构成、模型制作的课时比例,06级学生的教学环节加入了测绘的教学内容,此后的07级、08级的教学环节主要是针对教学环节细化和深化的调整。目前经过几届学生习作成果的纵向比较,发现学生的知识接受和作业表达能力均有所提高,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知识系统有一定的连贯性。

(二)教学方法的全新尝试

在设计初步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一味地讲,或者是一味地做示范,而是教师、教练、陪练和学习伙伴等多种形式的结合,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给予学生不同的引导,从讲解示范修改建议讨论等不同的形式教学中,给学生一个与传统教学相比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近3年几个年级的学生课后反馈来看,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合我校本专业的学生初步课程的学习。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教学过程给予学生不同的启示,在技能上锻炼学生的基本功,在思想上让学生有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顺序的合理设计

社会上的各种影响以及各种教育方式并存,使得学生更加地向往“快餐式”的教育,为避免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调整了课程的教学顺序。如我校06级以后的教学活动都是在上课伊始就先让学生对专业、对学校等有一定的了解,并进行积极的讨论,由讨论内容得出学生学习这个专业必须掌握哪些技能,然后根据这些技能介绍学院的课程体系,以及本门课程必须完成的教学计划。教学顺序的调整,对学生的学习有相对积极的引导,能打消学生急于求成的焦躁心理。

五、对于本课程的其它说明

由于教师年龄结构年轻化,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存在不足,比如教学内容的组织、理论与实际联系的还不够紧密,以及教学环节中对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还不充分等。但是在教学环节中我们能够不断地进行教学讨论,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讲授、训练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和专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关如何进行教学的讨论还会继续,但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逐年提高,这对教学的主体和主导来说都是值得欣慰的。

参考文献:

篇5

后山岩公园地处翔安区中心位置,位于厦门翔安区翔安东路以东、海翔大道以南、规划后山岩路以西,总占地面积约814405m2,体项目分三期开发建设。基址内地形起伏变化大,有山地、村庄、农田、苗圃、鱼塘、采石矿坑水塘、崖壁、果林,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南侧紧邻历史悠久的人文景点———清泉岩寺(市级重点民间信仰点,信奉清水祖师文化),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已有600多年历史,近年来每年都吸引着数万名信众前来。后山岩公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将其规划定位为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集生态观光、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文化传承、防灾避难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市级综合性郊野公园。

3后山岩公园景观设计理念与手法

(1)营造形式和功能多样化空间。公园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承载着市民休闲健身的功能、游览观光场所、公园内根据规划功能要求营造民俗文化展示空间、休憩交流空间、健身运动空间。(2)尊重基地特征,充分利用自然乡土景观资源。体现场地肌理,修复被破坏的自然景观斑块,进行整合与重构。使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基址内原有的自然资源多样:农田、山地、果林、矿坑、水塘、村庄,地形变化大。因地制宜,利用多层次的环境营造富于变化的景观空间。(3)注重运用乡土文化元素,保护与传承地域特色及人文精神。提取清水祖师文化、闽南民风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相关元素作为造景元素。

4景观设计主要内容及措施

后山岩公园设计定位为以“田园花海风光、崖壁石坑奇观、浅丘野趣运动”为特色,结合功能要求分为花田区、观光农场区、矿坑水域区、自行车运动区。

4.1核心景观区---花田区

位于园区南侧,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充分利用基地内现有自然资源作为造景元素营造自然与人工景观相结合的和谐空间。塑造“花海”景观。该核心景观区由西至东主要包括“最翔安”特色风貌展示区、主入口广场、花溪涧。(1)主入口广场。设计融入了地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清水祖师文化,以其三大功绩之一“祈雨”为设计灵感,取“如恩泽众生而撒落的滴滴圣水荡漾开的相互交织、美丽炫目的涟漪”为肌理作为构图元素,平面及空间上采用富有韵律和动感的圆、弧、曲线构图。以圆弧LOGO景墙和直径约10m的圆台种植池作为中心主景。圆台地侧壁挡土墙兼做文化宣传墙,作为展现人文景观的载体,采用自然面花岗岩石板刻字结合浅浮雕形式装饰,展现后山岩的历史。广场平面铺装主要采用深蓝色透水沥青或砖红色烧结砖与黄锈石交替组合成圆环状相互叠合或交错。绿地内交错布置弧形花岗岩条石分隔线延伸至圆形广场铺装,似水波纹起伏。采用群植小叶榄仁、小叶榕为主,点缀洋紫荆与火焰木等。主入口广场以北侧的“花海”作为大背景,广场至北侧项目红线约180m场地竖向标高从28.60变化至45.90,场地内原地貌为阶梯状的菜地、苗圃,场地高差为0.5~3.5m,把高差大于2m分级处理,加设景观挡土墙,利用不同高程的场地片植观花植物(如繁星花、粉花翠芦莉、天使花等),形成大面积的“花海”,营造“五彩天阶”的意境。以主入口广场为起点布设游憩步道,沿线设置观景平台及休闲休憩设施,游人于此远眺清泉岩寺,近抚群芳,引发无限遐想(见图1)。(2)“最翔安”展示空间。位于主入口广场西侧,将作为展示翔安特色风情风貌的空间场所。原有基地为高低错落的层级台地,对原有场地进行重新梳理及重构,通过地面的抬高与降低界定不同的空间领域,增加空间层次及韵味。各级台地之间采用0.5~1.1m的直线或折线型卵石挡土墙来界定各个独立的展示空间,各展示空间由绿化种植空间与硬质小广场空间相结合而成,种植空间以开敞式空间为主,片植美丽月见草、千日红、秋海棠等观花地被,点缀香樟、小叶榕等,展示空间以片植福建山樱花、火焰木等开花乔木为主。硬质小广场内由木亭、景墙、休息坐凳及景观小品作为侧界面分隔空间,采用海蛎壳、竹片、片石、红砖等颇具乡土特色的材料装饰景墙,利用石笼、条石等做为点缀装饰空间兼休憩设施。各小空间在统一中求变化,各具特色。每个独立空间相互渗透与关联,通过碎砾石游憩步道交织联系,景观空间层次丰富。该空间将作为举办翔安特色三宝九品、旅游工艺品等临时展览的场所、定期的特色民俗文化交流场所、乡土民情的体验场所(见图2)。图2“最翔安”展示空间效果图(3)花溪涧。位于主入口广场至东侧水塘区域内约400m长75m块内,地势自西向东降低,地块北侧为零碎的高差不等的台地,设计上将场地化零为整,运用柔和、流动、富有韵律感的波浪线划分成三组层级台地,形成错落有致、相互贯穿的台地组合。之间高差处理高度0.5~1.2m挡土墙,表面采用红色与灰色火山石组合铺贴,火山石特有的肌理和色泽、展现自然质朴之美。挡墙分割组合了“花田”,各个独立的台地空间主要以片植草本花卉或观花灌木(如繁星花、紫娇花、天使花、阔叶半枝莲、粉花翠芦莉等)为主。形成错落有致的大色块。与紧邻的“五彩天阶”相互呼应。通过地形改造,南侧因地制宜的设计为缓坡地,以群植常绿乔木为主,点缀开花小乔,形成软质的空间侧界面。中部形成“溪涧”原有的水洼地、池塘、结合堆岛将其有序串联在一起。将原有平直的线形进行改造,沿岸边蜿蜒曲折、形如舞动的飘带。点缀条石、自然块石汀步、木栈道、小石桥、卵石带于花溪间,沿岸边散置自然石。溪沟底部以喷播狗牙根草为主,沿岸则种植丰富多样的植物(蓝冰麦、花叶芦竹、银边草、肾蕨、旱伞草等),游览小径以具闽南特色的烧结红砖为主材镶嵌灰白色石材。游人沿小径在行云流水般的溪涧、洼地、绿坡间穿行,留恋于水天之间。

4.2观光农场区

观光农场区位于公园的北部。以原有农田肌理作为平面主要构图元素。以保留龙眼果林、桉树林等乡土植被为原则,补植观花树种和彩叶树种(如大花紫薇、乌桕等)丰富山体林相景观,作为空间的侧界面。在原有果林中选定区域种植经济果林示范带,种植多种果树如柑橘、杨梅、枇杷等。构筑一个生态优先、低碳环保的田园风光观光农场。中部营造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较为开敞的景观空间。利用基址内的阶梯状台地种植观赏农作物,如观叶的萝卜、土豆、番薯;观花的油菜花、向日葵、花椰菜;观果的西瓜、西红柿。结合互动休闲体验项目,设置开心农场、让参观者有机会亲自体验农业种植、采摘的乐趣,设置农家小屋,作为农家产品收集展示点(见图3)。

4.3矿坑水域区

矿坑水域景观区位于公园东南侧。景观区南侧基址内有长约260m宽度约90m的开阔的鱼塘,利用堆土或群植水生植物优化驳岸线,临水布置亲水平台连接景观浮桥。北侧有多处因石矿开采被破坏的斑块,多处废弃采石坑已形成独特的矿坑水塘,沿场地西、北、东侧有8~16m不等的岩壁,将这些破碎的大地景观修复形成焕然新生的景观。结合清水祖师文化节,以观感佳的岩壁为背景,将矿坑水塘间的空地建造为特色的“东部戏台”,将闽南戏曲文化与矿坑文化相结合,使戏台与观景平台相结合,营造可观景、可展演、可聚会的空间。沿矿坑水塘边缘、崖壁边布设折形木栈道。崖壁顶设置观景平台、休憩设施。游人漫步于栈道,俯瞰矿坑水塘景观、远眺清水岩,感受湖光岩色独特景观。

4.4自行车运动区与自行车道系统

设自行车道贯穿公园主要景区,部分车道与主园路合并设置,部分车道利用基地内原有的砂砾石路,自行车道沿线丰富不单调,或穿梭于郁郁葱葱的山林间、或绕行于水域边、或蜿蜒于矿坑边,为游客提供远离喧嚣、亲近山水的骑行空间。自行车运动区位于公园的东北角,东入口为主要出入口,入口设置广场,为自行车赛的集散地,设置自行车俱乐部服务建筑。自行车赛道沿线根据功能需要设置补给站、服务点、观景台、公里牌、景观小品等,利用生态环保材料(如块石、木材、卵石)作为建设材料。

5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一般绿地和城市公园,郊野公园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满足了人们回归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需求。后山岩公园景观营造以自然乡土元素为景观主体,尊重基地特征,借助构筑物、园林小品为景观载体表现地域文化。公园建成后将为居民提供一亲近自然、生态野趣的观景休闲空间,也将成为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

作者:刘艳艳 单位:厦门鹭路兴绿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徐永山,王晓春,黄春华.扬州茱萸湾风景区改造设计[J].中国园林,2013(12):103-106.

篇6

1我国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基础课程脱节

园林景观设计的学习,需要多种学科大量知识的积累,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以艺术类院校为例,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虽然在审美方面有其独特的见解,但在植物栽培技术和园林建筑方面,基础知识却很少涉及。在艺术院校的园林景观设计课程中,只有一门课程涉及植物学,而且还是有关植物形态的课程,对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栽培技术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建筑学方面只有1节选修课有涉及到,没有专门的课程对学生的建筑学基础知识进行培训。不仅是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对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感到吃力,农林类院校、建筑类院校等开设园林景观设计课程院校的学生,也会受到基础课程脱节的影响,导致学习上困难重重。

1.2教学方法落后

在我国专业院校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课堂的教学还是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环节。许多有关实验的课程,也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将简单的实验项目作为课后的作业留给学生自行去完成。这也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脱节,理论无法与实践相结合。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很多学生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中,逐渐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由于实验项目多数都是在课后完成,导致学生的试验项目多数都是独立完成,缺乏团队合作,作品的设计质量不佳。

1.3缺乏正确的引导

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中,会涉及到很多实践方面的内容,由于课堂时间紧迫,教师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讲解也过于简单。学生在实验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基本属于独立完成,而教师也只是对试验项目的设计给予一个分数作为评判标准。学生对于自己设计的作品存在的优缺点都不了解,失去了对未来努力的方向。

2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2.1课程内容的创新

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方面,要在试验项目开始前,详细讲解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相关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引用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再以教师的讲解为引导,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理论知识教学的重点内容不是对理论知识量的积累,而是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实验项目教学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身条件,尽量以小型的设计为主。在进行大型项目设计实践中,最好是教师自身正在进行的真实项目,这种实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提高实际设计的能力。

2.2教学方法的创新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图片往往比文字更具说服力,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多媒体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师可在课程开始前收集大量的相关信息,在学生面前展现相关图片和知识结构图,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这门课程,完全通过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办法是到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对实际的工程项目进行模拟操作,培养学生对空间氛围和尺度的把握,这是将理论结合到实践中的最优选择。如果无法进行现场模拟设计操作,还可以使用相应的软件,设计一个三维立体的施工现场,让学生通过软件模拟施工现场进行设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3采用项目分组制进行教学

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项目分组法进行实验课程教学。具体操作如下: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设计工程项目,并将设计的结果拿到教室进行集体评标,学生既扮演了投标人,又充当了评标专家。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3总结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学习才能取得进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因此,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不仅是我国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进步,也对今后的研究与探索提供了相应的资料与依据。

作者:张慧芳 单位:石家庄农业学校

篇7

一、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以及课程教学现状

1.1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现状

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人们对物质、精神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人们开始逐步重视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而其本身也在当今城市发展中起着维系经济与文化、科技与生活等的重要纽带作用。但是,目前的城市景观艺术设计基本上存在着设计周期短促,前期深入调查不彻底等问题。只重开发,不重保护,盲目的跟风与抄袭现象严重,不顾地域特征及原有浓郁的乡土风貌或特定的自然景观,以致破坏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事件屡屡发生,一些具有民风民俗的老街区、重点文物、人文遗迹、标志性建筑以及承载城市文化的历史文化遗存只能在图片中找寻回忆。同时,大量的城市景观设施功能定位不准确,公共空间尺度巨大、非人性化,使得许多城市的景观设计呈同质化、理性化和工具化的趋向发展,最终无法成为城市生活中“真正”和“真实”的有机组成部分,背离了其服务的对象——“人”,也就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

1.2国外城市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景观设计学起源于美国,是现代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雷德在1857年监督纽约中央公园时所创造的专有名词。目前,绝大多数的美国高校的景观设计专业是从农学院的园艺专业中发展出来的。20世纪,农学院继续发展,景观设计从园艺专业中逐步发展成长并分离开来,但在有些院校里,景观设计还只是建筑或规划专业下的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1900年奥姆斯德与舒克利夫在哈佛大学首开景观设计课程,1929年哈佛大学成立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形成了建筑、景观设计、城市规划三足鼎立的格局,并发展至今,已有逾百年的发展历程。以哈佛大学景观设计课程为例,哈佛大学的景观设计课程体系分为三大类:设计课、讲授课和研讨会、独立研究。主要课程以园林景观史、景观技术、植物配置、景观规划与设计理论为主。在景观设计教学上,一方面,哈佛大学有近30%的国际留学生,各种文化思维方式的交流必然给学习景观设计学生带来灵感和启发;另一方面,学习景观设计学生与学习建筑学、规划学生接触,知识面更为广阔,可以对其设计有所裨益。

1.3国内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的景观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范围主要在艺术、农林、建筑等高等院校中。并且其发展速度令人惊讶,从最初的几个到目前的近千个,但是与其发展速度不对称的是专业理念及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无体系性;师资素质有待提高,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理论与实践脱节和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因此,如何使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反映时代特点,满足城市建设对艺术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所培养人才的素质,已成了急须解决的问题。

二、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构建思考

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教学有着其自身的规律和原则。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作为一个年轻的、应用型专业方向,其教学体系的建构既要符合设计艺术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因而他的教学内容首先是应该重基础、善应用;其次,作为一个交叉性特色浓厚的专业方向,他需要吸取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园林设计、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等专业和学科的成熟理念和方法。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应由三大层面的知识体系组成。

2.1专业基础

基础层面的学习是指学习和掌握设计艺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内容。主要涉及绘画、设计基础、设计表达、形式美法则、赏析、制图、创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相关内容,是学习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

2.2专业设计、设计理论与方法

专业设计和设计方法与理论层面的学习是指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教学主体,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内容,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论、设计理论以及设计修养等课程涉及例如各科设计原理、设计哲学、环境生态概论以及中外建筑史等内容;专业设计包含空间设计、园林与景观艺术设计、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内容。这个层面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未来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专门人才,具有综合的设计能力,是专业方向的重要支撑,因此应受到充分的重视。

2.3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层面的学习是指教学与市场应用相对接部分的教学内容。该部分的内容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协调工作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主要途径。主要涉及了景观艺术设计考察调研、景观艺术设计实践课题以及到专业设计公司实践实习等内容。

总之,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组成应具有艺术性、科学性、实践性等特点,突出专业方向的基本特征,明晰培养目标,做到重应用、善实践。

三、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思考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一支高质量、高水平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对于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和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建设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对教师的启用局限于两种情形:

(1)由学建筑专业的教师组成,在教学中全盘套用建筑学的理论,而忽视了美术造型基础的训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2)由一些学纯艺术专业的教师组成,在教学中只注重纯艺术的表现,而轻视对工程技术知识的传授。

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所涵括的范围除了室内空间外,还包含了室外环境的景观艺术设计。因此,要求教师队伍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即景观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宜以本专业出身的教师为基础,辅以园林、环境工程、环境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师资力量,共同构建景观艺术设计的教育队伍。同时,景观艺术设计本身又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调整的学科,许多从事景观艺术设计教学的教师受限于自身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知识储备不足,这对教学是很不利的。因此,应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

另外,景观艺术设计是一门注重实践设计能力培养的课程,要求专业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能结合自己设计实践的专业背景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课题设计,从而真正使知识传授与实践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师资的遴选方面,应大胆地跳出现有的教育模式,聘用著名公司、企业单位或其他教育机构具有特殊技能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甚至可以聘请资深匠师作为教学辅佐,这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方法。

3.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2.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于学校生活和课堂教学之内,影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维发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独立自主的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在实践中增强自主性和自信心,发展创造性的品格。例如在讲到“居住区景观艺术设计”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对其没什么设计概念,但是有着好奇心和新鲜感,于是我们就让学生走到生活中去,每人找一个口碑较好的楼盘进行现场调研,然后从学生拍回的照片中,从整体的规划布局、空间布局、造景手法、景观小品等方面加以分析,评判优劣。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而得到激发,大部分学生也都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出发,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地表达了独到的见解。又例如,通过讲述居住区中的公共设施设置,有的同学就提出不仅应该“以人为本”,还应该为居住区中宠物们建立更多的活动场地与方便设施等。尽管许多想法并不成熟,但这些都是经过学生思考得来的。因此,我都给以鼓励,并留出专门的课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所以,只有提供给学生自由表达、自由思维、自由思考问题、自我评价的机会,才能使他们能够自由创造,开发创造性思维。

3.2.2开展双向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思维的创造性与思维的独立性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而“注入式”教学完全抹杀了思维的独立性,学生在课堂上充当听客和看客,处于服从、接纳、受支配的地位,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转变传统教育“唯师是从”这一专制型的师生关系的观念,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提高思维的表达能力。据在美国洛杉矶艺术设计中心任终生教授的王受之先生介绍:“目前几乎所有的美国艺术院校发展的特点就是突出观念和思维,轻视传统表现技法;假如你在世界上极具前卫地位的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你问该校的研究生花了这么多钱来这里到底学到了什么,他们会回答,我们学到了思维。在该校中没完没了的讨论会成为一大特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针对某一讲授内容让学生先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如讲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改造设计”这一章时,专门让学生课后去采访一下当地的市民什么样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才能使他们认同或下次还会再来拜访,或市民心目中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设计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等问题。学生对此兴趣很浓,纷纷发表他们的调研结果和自己的见解。这样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加强了交流,师生相互启迪,相互激励,相互修正,使创造性思维产生共鸣,并发生连锁反应,从而启发诱导出更多的新见解、新观点。并在教给学生知识点的同时,更注重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注重文脉延续思想

城市是历史的积淀,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的过程,它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建设与改造,使得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历史风貌产生。从城市文化的形成来看,特定城市文化与其地理位置、气候、生产方式、经济状况乃至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如果仅从城市文化本身来说,城市文化应是城市历史积淀的具体与直接的显现。而城市的景观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历史传统、文化风俗、宗教、民族个性、经济发展水平等都体现了城市的文化精神。正因为此城市具有这样的人文环境特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研究范畴也从原先的物质形态、视觉艺术扩展到行为、社会、心理、生态等多学科理论。因此,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城市设计的景观艺术设计教学,也应从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出发,注重城市文脉的延续,体现城市的人文环境的个性和特点,创造城市的地域性特色。

3.4注重实践环节

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实践的过程。因此,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尽量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与实践保持紧密联系。如在课题设计之前,除了介绍有关课题设计的知识和方法外,适当增加设计案例的介绍。另外可以通过参观一些相关的优秀实践作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设计作品的建成效应并对其进行评价总结,从而对设计课题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在设计课题的选取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如鼓励学生将公司或企业的课题带到学校里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或让学生参与教师接纳的工程设计项目,在设计的实践中,将课堂内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四、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是一门对自然环境及已有环境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的学科与艺术。因此,作为一门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学科,景观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和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正适应了当前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设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景观艺术设计应形成自己的景观设计教学特色,以更好地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建设而服务,同时为社会培养基础理论扎实,设计能力全面,实施组织能力强的新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吴良镛.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的未来[J].建筑学报,1999(8):6-10.

篇8

以就业为导向的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在对城市园林专业就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确立完成相关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植物景观设计相关知识、素质和技能,据此设计课程体系;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科学设计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以增强教学的真实性和体验性为主导,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过程考核和现场考核为主,改进考核方法。

二、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1.确立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的课程体系。开设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城市园林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工作岗位是景观设计(制图)员、园林施工管(监)理员、园林预(决)算员、园林企业管理(营销)员、园林种植(养护)员、种植设计员、花艺环境设计员。该“七大员”是园林产业中把握关键技术的几个主要岗位,亦是高职城市园林毕业生核心的就业方向。种植设计员是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职业。

通过对园林产业岗位群职业核心能力的分析,以就业为导向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化重置。将课程分为四大模块:植物景观设计理论基础模块、植物与景观要素的配置模块、城市小环境绿地植物造景模块、城市绿地植物造景模块。每一模块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并以具体实例为载体,按照“工作任务”来组织内容,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2.科学设置教学内容。①内容编排脉落清晰。在进行课程体系制定时要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章、节和前后顺序,将教材中某些相关内容从纵向和横向结合起来,按照认识规律把课程分成四个模块。实训课程的安排按照渐进方式,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使学生易于接受。②明确教学内容与重点。植物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边缘性,并与园林规划设计和景观生态学等学科内容密切相关。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内容与重点的设置上应该涵盖植物景观设计的美学原则、自然环境与植物景观设计、植物造景的空间构成、园林建筑、小品与植物景观设计等相关内容。③充实学生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并尽量与园林设计紧密联系。植物景观设计不仅仅是植物造景的理论讲解,更多的是要把植物景观应用和园林设计联系起来。在教学中,应尽量突出植物景观设计与总体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借景、引景等空间感的设计,使之成为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④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植物景观设计原理和植物配置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广泛联系实际,将植物景观设计知识与优秀的植物景观设计案例结合起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运用。⑤注重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充实植物景观设计领域的新概念、新理论、国内外植物景观发展的新动态、植物研究的新热点。有效进行知识的拓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⑥突出地方特色。植物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域特点,因此,以植物为主体的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该立足于当地植物造景的相关内容,而其他地域植物造景的一些知识点可以通过学生自学和网络教学等形式向学生进行传授,并结合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实习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独立完成植物景观设计的能力。

篇9

1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以及课程教学现状

1.1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现状

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人们对物质、精神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人们开始逐步重视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而其本身也在当今城市发展中起着维系经济与文化、科技与生活等的重要纽带作用。但是,目前的城市景观艺术设计基本上存在着设计周期短促,前期深入调查不彻底等问题。只重开发,不重保护,盲目的跟风与抄袭现象严重,不顾地域特征及原有浓郁的乡土风貌或特定的自然景观,以致破坏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事件屡屡发生,一些具有民风民俗的老街区、重点文物、人文遗迹、标志性建筑以及承载城市文化的历史文化遗存只能在图片中找寻回忆。同时,大量的城市景观设施功能定位不准确,公共空间尺度巨大、非人性化,使得许多城市的景观设计呈同质化、理性化和工具化的趋向发展,最终无法成为城市生活中“真正”和“真实”的有机组成部分,背离了其服务的对象——“人”,也就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

1.2国外城市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景观设计学起源于美国,是现代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雷德在1857年监督纽约中央公园时所创造的专有名词。目前,绝大多数的美国高校的景观设计专业是从农学院的园艺专业中发展出来的。20世纪,农学院继续发展,景观设计从园艺专业中逐步发展成长并分离开来,但在有些院校里,景观设计还只是建筑或规划专业下的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1900年奥姆斯德与舒克利夫在哈佛大学首开景观设计课程,1929年哈佛大学成立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形成了建筑、景观设计、城市规划三足鼎立的格局,并发展至今,已有逾百年的发展历程。以哈佛大学景观设计课程为例,哈佛大学的景观设计课程体系分为三大类:设计课、讲授课和研讨会、独立研究。主要课程以园林景观史、景观技术、植物配置、景观规划与设计理论为主。在景观设计教学上,一方面,哈佛大学有近30%的国际留学生,各种文化思维方式的交流必然给学习景观设计学生带来灵感和启发;另一方面,学习景观设计学生与学习建筑学、规划学生接触,知识面更为广阔,可以对其设计有所裨益。

1.3国内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的景观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范围主要在艺术、农林、建筑等高等院校中。并且其发展速度令人惊讶,从最初的几个到目前的近千个,但是与其发展速度不对称的是专业理念及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无体系性;师资素质有待提高,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理论与实践脱节和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因此,如何使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反映时代特点,满足城市建设对艺术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所培养人才的素质,已成了急须解决的问题。

2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构建思考

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教学有着其自身的规律和原则。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作为一个年轻的、应用型专业方向,其教学体系的建构既要符合设计艺术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因而他的教学内容首先是应该重基础、善应用;其次,作为一个交叉性特色浓厚的专业方向,他需要吸取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园林设计、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等专业和学科的成熟理念和方法。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应由三大层面的知识体系组成。

2.1专业基础

基础层面的学习是指学习和掌握设计艺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内容。主要涉及绘画、设计基础、设计表达、形式美法则、赏析、制图、创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相关内容,是学习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

2.2专业设计、设计理论与方法

专业设计和设计方法与理论层面的学习是指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教学主体,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内容,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论、设计理论以及设计修养等课程涉及例如各科设计原理、设计哲学、环境生态概论以及中外建筑史等内容;专业设计包含空间设计、园林与景观艺术设计、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内容。这个层面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未来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专门人才,具有综合的设计能力,是专业方向的重要支撑,因此应受到充分的重视。

2.3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层面的学习是指教学与市场应用相对接部分的教学内容。该部分的内容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协调工作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主要途径。主要涉及了景观艺术设计考察调研、景观艺术设计实践课题以及到专业设计公司实践实习等内容。

总之,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组成应具有艺术性、科学性、实践性等特点,突出专业方向的基本特征,明晰培养目标,做到重应用、善实践。

3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思考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一支高质量、高水平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对于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和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建设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对教师的启用局限于两种情形:

(1)由学建筑专业的教师组成,在教学中全盘套用建筑学的理论,而忽视了美术造型基础的训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2)由一些学纯艺术专业的教师组成,在教学中只注重纯艺术的表现,而轻视对工程技术知识的传授。

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所涵括的范围除了室内空间外,还包含了室外环境的景观艺术设计。因此,要求教师队伍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即景观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宜以本专业出身的教师为基础,辅以园林、环境工程、环境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师资力量,共同构建景观艺术设计的教育队伍。同时,景观艺术设计本身又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调整的学科,许多从事景观艺术设计教学的教师受限于自身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知识储备不足,这对教学是很不利的。因此,应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

另外,景观艺术设计是一门注重实践设计能力培养的课程,要求专业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能结合自己设计实践的专业背景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课题设计,从而真正使知识传授与实践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师资的遴选方面,应大胆地跳出现有的教育模式,聘用著名公司、企业单位或其他教育机构具有特殊技能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甚至可以聘请资深匠师作为教学辅佐,这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方法。

3.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2.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于学校生活和课堂教学之内,影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维发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独立自主的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在实践中增强自主性和自信心,发展创造性的品格。例如在讲到“居住区景观艺术设计”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对其没什么设计概念,但是有着好奇心和新鲜感,于是我们就让学生走到生活中去,每人找一个口碑较好的楼盘进行现场调研,然后从学生拍回的照片中,从整体的规划布局、空间布局、造景手法、景观小品等方面加以分析,评判优劣。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而得到激发,大部分学生也都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出发,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地表达了独到的见解。又例如,通过讲述居住区中的公共设施设置,有的同学就提出不仅应该“以人为本”,还应该为居住区中宠物们建立更多的活动场地与方便设施等。尽管许多想法并不成熟,但这些都是经过学生思考得来的。因此,我都给以鼓励,并留出专门的课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所以,只有提供给学生自由表达、自由思维、自由思考问题、自我评价的机会,才能使他们能够自由创造,开发创造性思维。

3.2.2开展双向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思维的创造性与思维的独立性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而“注入式”教学完全抹杀了思维的独立性,学生在课堂上充当听客和看客,处于服从、接纳、受支配的地位,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转变传统教育“唯师是从”这一专制型的师生关系的观念,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提高思维的表达能力。据在美国洛杉矶艺术设计中心任终生教授的王受之先生介绍:“目前几乎所有的美国艺术院校发展的特点就是突出观念和思维,轻视传统表现技法;假如你在世界上极具前卫地位的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你问该校的研究生花了这么多钱来这里到底学到了什么,他们会回答,我们学到了思维。在该校中没完没了的讨论会成为一大特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针对某一讲授内容让学生先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如讲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改造设计”这一章时,专门让学生课后去采访一下当地的市民什么样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才能使他们认同或下次还会再来拜访,或市民心目中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设计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等问题。学生对此兴趣很浓,纷纷发表他们的调研结果和自己的见解。这样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加强了交流,师生相互启迪,相互激励,相互修正,使创造性思维产生共鸣,并发生连锁反应,从而启发诱导出更多的新见解、新观点。并在教给学生知识点的同时,更注重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注重文脉延续思想

城市是历史的积淀,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的过程,它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建设与改造,使得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历史风貌产生。从城市文化的形成来看,特定城市文化与其地理位置、气候、生产方式、经济状况乃至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如果仅从城市文化本身来说,城市文化应是城市历史积淀的具体与直接的显现。而城市的景观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历史传统、文化风俗、宗教、民族个性、经济发展水平等都体现了城市的文化精神。正因为此城市具有这样的人文环境特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研究范畴也从原先的物质形态、视觉艺术扩展到行为、社会、心理、生态等多学科理论。因此,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城市设计的景观艺术设计教学,也应从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出发,注重城市文脉的延续,体现城市的人文环境的个性和特点,创造城市的地域性特色。

3.4注重实践环节

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实践的过程。因此,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尽量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与实践保持紧密联系。如在课题设计之前,除了介绍有关课题设计的知识和方法外,适当增加设计案例的介绍。另外可以通过参观一些相关的优秀实践作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设计作品的建成效应并对其进行评价总结,从而对设计课题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在设计课题的选取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如鼓励学生将公司或企业的课题带到学校里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或让学生参与教师接纳的工程设计项目,在设计的实践中,将课堂内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4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是一门对自然环境及已有环境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的学科与艺术。因此,作为一门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学科,景观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和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正适应了当前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设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景观艺术设计应形成自己的景观设计教学特色,以更好地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建设而服务,同时为社会培养基础理论扎实,设计能力全面,实施组织能力强的新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吴良镛.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的未来[J].建筑学报,1999(8):6-10.

篇10

Abstract Since 2003,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national finance", "management economics" etc. in bilingual teaching for more than and 10 years dozens of various innovative forms of teaching experiment on how to design and carry out bilingual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obtain some useful results and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discusses six revelations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Keywords bilingual teaching; teaching innovation;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economic management specialty

管类专业课程普遍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突出,包含很多理论派别及内容,同时又涉及很多实际的案例或者应用内容。即便用母语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双语专业课程,既要教授体系完整的专业内容,又要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这两个目标能够有效兼顾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在具体教学实施环节又如何进行或者如果改变教学形式才更有效呢?这些问题尚未有令人满意的答案。[1]我们根据在重庆邮电大学十几年、几十次的经管类双语课程教学模式探索、试验、思考和分析,得到一些启示,对非985/211学校的双语课程教学及创新或有些许参考意义。

自2003年开始,我们在“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管理经济学”等本科生、研究生双语课程中先后反复尝试过的创新教学形式,包括学生讲课、专题研究性学习、角色扮演、专题讨论、对抗辩论、自备案例等。总体而言,我们的多数创新尝试是有效果的。因篇幅所限,本文只讨论基于这些实践的启示(关于这些创新教学方式具体的方案设计、实施情况以及结果分析,我们另文予以介绍和讨论)。

1双语课程设置应当量力而行

相对于非双语专业课程,开设双语专业课程,必须更好地综合考虑整体的必要性,以及评估学生、教师、内容、教材等各方面情况的适合性。在双语课程必要性和学生素养确定的前提下,教师的能力最为重要。而实际上,根据我们的观察,好多显得“高大上”的双语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有“赶鸭子上架”之嫌。通常的情况是,专业过硬的教师英语不行,而英语好的教师又不懂专业,两方面都行的教师在一般大学并不多见。另一方面,好像许多人认为能够阅读外文文献或者写过外文文章的老师,上双语课就没有问题,这也是一种误解。双语教学要求的英文口头表达能力,是比较严谨的学术性表达能力,而这一点,很少有教师能够做到。

要求学生要做到的,教师必须也能做到且做得更好。关于这点所指的反例,在本校以及其他大学并不十分少见。一种现象是:教师的英文口头表达,无论是发音还是流利程度均勉为其难,但却要求学生做英文陈述,不知教师现场如何点评、指点学生的表现。管理者多半认为似乎一位教师比其他教师的英文水平较高,就可以胜任双语专业课教学,好像只要到国外去过一阵子,英文水平就突飞猛进了,从而开展双语课程就根本不在话下,而没有对承担双语课程教师的外文水平有硬性要求和测试。据我们观察和体会,要真正地进行有质量的双语教学、双语之间来回自由转换,还不是那么容易。

2不是所有的班级、课程都适合双语教学或创新

为了满足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抑或是学校管理部门的主张,设置双语课程似乎成了高校的一种时尚,有的未必就切实地研究过其必要性。当然,要准确地评判一门课程是否有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在没有(也不可能有)客观标准的情况下,是很难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不过,充分考虑学生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的特点、学生及班级的特点,应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回答双语课程的必要性问题。

首先,培养目标如果明确要提升学生的英文水平及国际化能力,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双语课程,如果学生毕业后几乎没有可以预见的使用英文的机会,设置双语课程就与学生培养目标无关,而与其他目标或利益有关。

其次,课程内容如果有大量的专门英文术语、概念,只有更多地使用英文教学才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双语教学是必要的。反之,如果更多地使用英文不能更清楚地讲解课程内容,或者甚至会降低专业内容的学习效果,比如用英文对中国学生讲《论语》,那就是为了双语而双语。有些学术性强、晦涩难懂的内容,即便是母语讲解都不容易使学生理解,进而导致的结果就是既没有提高英文水平,专业内容也没学懂。

第三,如果学生普遍的英文水平较好且有前置的专业基础、学生班级较小(30人以下), [2]可考虑实施双语教学或者创新教学。否则,若学生的英文能力太差,学习起来会非常吃力,双语要求很可能会干扰课程内容的学习。如果学生班级太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平等参与互动,就会耗用太多课时,会影响教学进程,不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创新教学要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但难度须适中

相对于常规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形式,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下环节,新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更多的探究和思考来完成任务,[3][4]而不是给学生提供更轻松、更容易的过关机会,或者设计的创新有名无实。这需要教师精心思考和设计内容、环节,使学生必须要经历、投入、参与。比如,设置课堂陈述可使学生更多地参与、锻炼,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用功的有效方法,而仅仅要求学生提交书面报告,则很难知道学生是否真的用功投入(当今网络资源丰富、抄袭之风更盛)。

同时,在创新教学环节中学生要完成的任务难度须适中:综合评估学生的英文应用能力、专业基础、学习积极性等因素,设计难度适中的任务,使多数学生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就能够力所能及。

4课堂教学创新最好有配套的考试改革

任何教学创新必须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配合与互动才能完成。教学创新应当有相应配套的考试形式和内容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或者创新,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挑战。对教师而言,创新可能源于自我职业道德的驱使,也可能是因为各种考核、竞争的硬性要求。

但对学生而言,教学创新多半都会要求增加他们的参与程度或者学习量,虽然学生可能也希望变革且主动地、积极地面对挑战,但多数学生会把这种挑战视为额外的负担,学生应对挑战需要增加其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自1998年大学扩招以来,从笔者的观察和体会看,当下的大学生多半都不愿意主动给自己加压,学生在课程学习上的上进心和用功程度似乎一直在稀释。1988-1992年,笔者在另一所大学任教,在笔者任教课堂上,学生普遍表现出的上课认真听讲、课下努力用功的场景,给人印象深刻。反观过去十几年的课堂教学,时常都会出现一些尴尬的局面:无论你变换什么方式,学生都不参与、不配合。

虽然创新的教学方式可能确实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但至少在学习一门具体课程时,短期的预期收益――考试过关并取得好分数,是决定学生投入的关键激励因素。如果一种教学方式的改革不能增加学生的预期收益反而要增加学生的投入,导致收益与成本错配,学生理性的最优决策是实质上不额外增加自己的投入来“配合”教师的创新教学变革。

因此,进行教学创新,最好同时设计配套的考试改革:增加学生参与新的教学过程在总成绩中的权重,从而使学生因付出更大的投入收获更大的收益。[5]这样就会提高学生对创新教学的预期,[6]改善其迎接挑战的态度,驱使学生主动地、更多地参与和投入,进而增加创新成功的可能性。根据笔者多轮的试验,有两种参考方案。最优的配套考试改革是取消期末卷面考试,代之以全面的过程化考试,即对学生参与的所有环节的表现给予合适权重并计分(包括出勤);其次是大幅降低期末考试的权重,如降为30%以下。当然,考试的改革更多地受学校教务部门的政策限制,不过教务部门应该意识到教改与考试制度的依存和影响关系,同时,出台配套的考试规定改变或者给予教师足够的考试方式选择的自由度。[7]

5创新部分的课时及内容占比要适中

“国际经济学”等经管类课程普遍内容丰富、理论比较多,即便是非双语教学,要在48或者32学时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都不容易。在双语模式下又增加创新教学形式,必然会使有限的学时数更显紧张。而且,正如前文所述,要求当今时代的学生额外付出很多时间、精力来“配合”教师设计的创新教学,并不十分具备可行性。再者,学生在课下的付出是不容易观测的,必须通过其获得的结果及与教师互动情况来检查、验证学生的过程投入水平,也就是说,多数的创新环节应该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陈述、展示的时间,同时得到教师的点评、指导以及共同的讨论。以每个学生陈述占用10分钟再加点评、讨论5分钟来计算,30人班就需要课时10节课。因此,据笔者十多年的试验,创新部分与常规的授课课时占用比例,最多为5:5,一般3:7比较合适。

常规的讲课听课教学模式,可以按时完成课程教学内容。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创新,也不是一创新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成效。常规的“讲听”应该是主体,创新是对常规“讲听”的加强及对部分合适内容的非“讲听”教学。我们认为,受课程教学大纲任务完成和课时总数的限制,创新部分完成的课程内容比例最高为30%左右。

对当今颇受追捧的微课、翻转课堂等各种教学创新稍加审视和思考,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以“国际经济学”课程为例,仅最重要的理论就不止20个: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HO三个延伸定理”、“特定要素”、“产品生命周期”、“产业内贸易”、“战略贸易政策”、“关税阶梯上升”、“关税同盟”等等,到国际金融理论中的“汇率决定”、“汇率制度”、“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论、弹性论、货币论、资产组合论”等,如果这些内容都以微课或者翻转课程的形式来完成,如何制作那么多“精彩”的微课?学生真的会花时间主动学习这些微课吗?有“一流”的大学花人民币10万元以上来请电视台专业技术团队与任教教师“打造”精彩的15分钟微课,如果微课全覆盖仅仅20个主要理论,那岂不要200万元的预算?这种面子工程,对有的学校没有问题(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希望看到的),并且有好的“收益”,但一定不适合所有的大学。精彩的课件、内容呈现当然好,但不管谁来做,都是要时间、精力、金钱的。笔者曾被组织参加微课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培训教师声称“30分钟学会制作精美课件”。培训教师展示、教授了如何运用近30个不同的软件处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各种炫酷的方法技巧。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笔者的感受是:这几十个软件的娴熟运用,恐怕永远都实现不了。因为仅其中很多个非正规渠道软件的成功安装,就需要反复地使用“特殊技巧”。培训教师说了:“一时半会儿学不会不要紧,可以继续学习他的网上付费课程,或者寻求他的团队有偿服务:400元做一页PPT。”

6学生成绩提高不等于创新教学效果好

要非常科学、客观地评估教学效果并不容易,任何评估方法都有优缺点。不少创新教学研究,好像只要总结就是有效的、成功的,或者用学生平均成绩的提高来证明创新试验是成功的,[8][9][10]凡此种种,应该说都缺乏严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课程的最终成绩似乎是评估教学效果的综合性指标。但是,大学的课程成绩几乎都是任课教师自己出考试题、自己阅卷评分,用这样更高的成绩来说明自己的教学改革是有效的、成功的,就是相当于“王婆卖瓜”式的自圆其说。

我们认为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应当是“两维度、三方面”的。教学效果评估要注重“两个维度”,即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过程和结果并不一定是匹配的,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过程,故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都进行分别的评估,可以更好地考核教学质量。教学的结果评估使用“平均成绩”这个指标似乎是客观的,但成绩分数不是那么可靠,除非成绩测定主要来自第三方测试(操作难度大),故学生对自己收获的评估很重要。对教学过程的评估,更多地要参考学生的评估(“学评教”),第三方的过程评估只具有一定的修正、参考意义,因为第三方不太可能全程参与所有教学过程。

“三方面”中,学生方面的评估最重要。就像商品给消费者带来效用一样,学生进行教育消费得到的效用,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故教学效果最重要的评估方是学生,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估即“学评教”和对课程收获的评估即“学评课”。“学评教”已经基本形成成熟的操作方法,评定结果直观明了。“学评课”除了成绩分数外,还应当包括学生的实际收获的评估。其次,来自第三方如学校管理部门、教学督导部门相对客观的评估,也非常必要和重要。作为教学服务的提供者,教师应该多少都有“自吹自擂”的倾向,因为目前几乎所有教学成果奖的关键评定基础之一,就是教师自己填报的“优秀事迹”或“优秀成绩”。我们不能假定每个教师都非常高尚、没有私心。客观地讲,教师自己总结的“成功”并不完全可靠。

7结束语

我们所概括的上述启示,是基于我们在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外语学院的多门经管类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及创新多年实践的总结和分析。这些启示或许对如何进行双语教学及创新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创新并是万能的。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自1998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教育几乎作为教育普惠制度推行。在大学生规模扩大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也带来了生源质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力的下降。在如此背景下,如何科学地设计双语教学,使双语专业课程教学“好看”、“好吃”、“学生爱吃”又有“营养”?以及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估双语教学?答案仍然有待进一步探寻。

但不管怎样,任何教学设计都必须“接地气”。上述启示就是试图就如何使双语教学或者创新更加“接地气”提供一定的参考。只有充分地、客观地考虑和评估教师、学生、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才可能有更好地落实双语教学及创新。

*通讯作者:张鹏

本研究受重庆邮电大学经管学院教改项目(JGXYJG201611)资助和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化教育专业建设项目(D21022015003)资助

参考文献

[1] Zhou Ye. The Study of the Teaching Models and Prospects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Local Universities of China - A Case Study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Sichuan [J].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Vol. 9, No. 6; 2016:147-153.

[2] 杨艳琴.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反思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4(29):184-185.

[3] 李源.《国际经济学》参与式双语教学模式探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3(5):65-67.

[4] 王峰.《国际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互动模式探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4):103-105.

[5] 王威,朱V华.《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1(3):134-137.

[6] 赵维.基于问卷调查的国际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研究――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5(10)(上):48-49.

[7] 蒋春艳.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8):210-211.

篇11

《关睢》是《诗经·周南》里的第一首诗,是《诗经》的开篇之作,它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八十个字,但却形象的展现出了一位男子对“窈窕淑女”由倾心爱慕,转而相思难眠,一直到渴望永结同心的过程。河边的青青沙洲,沙洲上交相和鸣的睢鸠,左右采荇的款款女子,痴情凝望的青年男子,构成了一幅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的画面。男主人公执着的向往,痴心的追求,成了画面中最动人的一幕。诗歌开头起兴的句子中,以关关和鸣的睢鸠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语文教学论文,不能不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但是,如此充满着意韵,形象感十足的画面,唯有借助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才能真正凸现出来。另外,虽然这首诗的句式不像绝句那样的整齐划一,同时由于古今读音不同,押韵也不是有规律可偱,所以,诗歌尽管运用了重章叠句、双声、叠韵的表现形式,但是初读时仍会有枯燥乏味之感。然而,就这首诗的特点而言,情感和叙事是交相并行的,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使他夜不能寐;只能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倍受煎熬的他于是想象着能“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事情的发展伴随着内心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所以说在这首诗里情感就是思路,情感就是内容,情感就是形象的体现。所以说,在感知诗歌大意的基础之上,学生只要是把握了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就能把握好重音和节奏、语气和语调,就能从中感悟到文章的层次,形象思维就会充分活动起来,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完美地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出来。

根据这首诗的这些具体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中“诵读古代诗词,要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相关要求。考虑到要让学生能积极参到教学活动中,有自己的感受理解,有交流也有收获,我确定,以“读”为主导语文教学论文,带动学生进行学习。并将“读”的过程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明确的目标。同时,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分以下几个步骤有序展开。

一、导入新课,了解《诗经》。

1.导语:今天我们要追溯诗歌的源头,去学习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上的一首诗,感受它的魅力。

2.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阅读自己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和课文注释,要求读完后能不看书回答。)

二、学生自读:

目标:正音、正字。(多媒体显示重点字词:雎鸠荇菜 窈窕 寤寐 好逑 芼)

三、播放录音范读:

目标:解题并感知节奏。

1.解题:( “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其它篇章亦是如此。)

2.感知节奏:(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免费论文。)

四、多向交流译读:

目标:疏通文意,初知大意。

1.学生自己看注释,理解重点词的意思,并将不理解的的内容做标记。

2.学生质疑,教师提示重点词语,并串讲。

多媒体显示重点词句:(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思服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3.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反复读读,好好想想,试着说说。(提示:写了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五、以“情感”为基点,指导品读、析读、诵读:

目标;把握主人公情感思路,感知文意,把握语气语调,感知主人公形象。

1.主人公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试一试,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

2.不同的情感发生的地点是否一致?“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否是现实的一幕?

师生共同归纳概括:

河边----------好(爱慕)

家中----------思(痛苦)

梦中----------友、乐(高兴)

3.依据主人公情感的变化,诗歌内容可分几层?能否根据诗歌层次完整地概括诗歌大意?

师生共同归纳概括:写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爱慕与追求、苦闷与烦恼、欢聚与成亲的喜悦。

4.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男主人公的认识。

学生讨论归纳:(情真意切、大胆执着地表露自己的感情、向往美好的爱情生活。)

5.通过以上分析,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据此你认为诗歌的语气语调是否一成不变?如果有变化,应该在什么地方发生变化?节奏、重音、语调应该是怎样的?

6.同时表达喜悦,“友”、“乐”二字的轻重深浅是否相同?

归纳概括: 第一章:------------平正、舒缓(起句)

第二章:------------稍显急迫(求之不得、相思难眠)

第三章:------------高兴:友(轻读)

乐(重读)

7.指导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诵读。

8.指名学生个别诵读,师生评议,在找出优缺点的基础上反复读,直到读出诗的情味。

六、设计问题探究阅读:

目标:学习了解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语文教学论文,体会它的表达效果。体会这首?运用的重章叠句、双声、叠韵的表达方式及其效果?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后面两句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吗?作者写这两句的作用是什么?(讲解“比兴”的手法)

2.阅读提示中还写道:“全诗琅琅上口,和谐悦耳”你们在读时感到了没有?

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部分诗句的重复是否多余?有何作用?(因为这首诗里运用了重章叠句、双声、叠韵等多种手法。以此来渲染气氛,深化情感,同时还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七.课堂小结,学生根据板书引领学生背读:

目标:巩固课堂内容,背诵这首诗。

教师可这样检查背诵:①背出起兴的诗句。②背出描写男子心理活动的诗句。

板书设计:见物起兴:睢鸠--------淑女

爱慕之心:流之-------求之

相思之苦: 不得---------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美好愿望:采之---------友之

芼之--------乐之

八、多媒体展示:拓展性阅读:

目标:开拓视野,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1.〈〈诗经?卫风?木瓜〉〉,并和《关睢》相对照,体会其思想感情。

2.为这两首诗写一段简要的赏析文字。(提示: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篇12

1 城市生态广场应该体现人和生态的和谐

城市生态广场的规划设计应该符合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传统的风水学提倡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城市生态广场的设计主要目的就是协调城市广场设计和生态过程,使城市广场设计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小限度。如果在进行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过程中不能坚持这一理念,对生态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1)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和土地以及植物的和谐

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应该关注城市广场空间的绿地面积。在开发和再开发城市土地时,有些情况下,城市广场的开发商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生活用地,通常以破坏绿色用地为代价,不依据相关规定保留并且建设绿化用地,或者拆迁破坏的绿化补偿不够,从而导致了大量城市广场景观存在明显的硬质和软质景观面积失衡的现象,城市广场的自净能力得到了明显的下降。此外,选择城市生态广场植物物种也是非常关键的。不是越名贵的植物物种就是越好的,合适才是最佳的选择原则。一些景观专家认为“野草”是景观设计的最佳选择,这些专家认为进行绿化时,如果选择从国外购买的花草,非常可能产生水土不服的缺陷,同时还要为此消耗较多的附加费用。目前生态环境的价值观是是‘杂草丛生’,茁壮生长的乡土植物物种属于最佳的绿化方式,例如,北京等城市,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过程中使用的就是柳树、榆树和槐树等植物。此外,在进行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时不应该过分地追求形象工程。一些城市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任意地把树木砍掉,把绿地除掉,并且没有任何规划地建设“世界风光公园”,将良好的环境、美丽的自然景观弄成了混凝土结构;一些城市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把城市生态广场改建为了以赢利为目的的游乐园,或在城市中随意地移植大树,为了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破坏了异地生态环境,这样就使处于和谐的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2)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和水的和谐

根据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风水之法、得水为尚,水是生态景观非常关键的要素,有水就能使生命延续。

(a)水的景观设计应该和自然规律一致。对于一条自然的河流可以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但是目前,大量的河道被改造为了水泥护衬,通过筑坝的方式达到蓄水的目的,河岸被改为了铺装。水和土地的隔离使河流的自净能力消失了,从而导致水污染更加严重。流水转变成了死水。光洁的水泥花岗岩护岸,使原本富有活力的水际成为了寸草不生的荒地。水的景观设计应该充分地展示出水的神韵。静水的景观设计应该使人们感受到诗意、浮游以及幻象,动水设计应该使人们得到活跃的美感,这样就能够使水处于宁静和激动间,从而获得一种静和动的和谐,从而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人们的情操得到陶冶。利用不同景观设计艺术和丰富的组合形式,例如,静水、动水、喷水等,将水的神韵和精神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能够使城市生态广场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使其可以和附近的环境处于和谐之中。

2 和谐视角下城市生态广场的原生态的保护措施

(1)生态广场景观设计应该以原生态环境为主

城市生态广场的功能性、艺术性以及生态性是景观设计中应该关注的主要问题。须充分考虑的重要环节,在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中,经常出现破坏生态环境而确保城市广场功能的现象,一些城市广场的设计为了能够增加城市广场的空间而占用耕地面积;为了能够满足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把初始的山地推平、水域填土;为了方便任意砍伐树木,从而对原来的植被体系产生了较大的破坏;为了达到城市广场的美化对老城区和建筑进行破坏并且重新组建;为了仅仅关注城市广场的生态性和经济性,将污染转移到郊区。在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过程中把功能性和生态性排斥,白天不能听到鸟儿的歌唱,在小湖中看不到自由遨游的鱼儿,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已经不再存在了。接着,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该努力地去寻求自然,并且能够接近自然,从而发现身边的原生态环境。功能性与生态性不完全是对立的,可以通过有效的景观设计手段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

(2)关注景观环境和城市广场附近原生态环境的和谐

城市广场的环境景观属于一个系统,根据风水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把生态环境看作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中通常情况下以人为主体,主要包含了天地万物。生态环境中的各个整体系统彼此对立、彼此依赖、彼此影响、彼此转化。然而,在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中一方面应该充分地依靠原来的优势条件进行,并且能够设计出最佳的景观,同时还应该充分地考虑、发现生态环境景观和城市广场附近原生态环境的联系,从而能够形成整体的城市广场生态景观环境系统。通过认真的景观设计,把由于它的有效性、全面性以及生态性而得到最佳的城市生态广场景观设计。在进行山体城市广场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对原来的山体要进行仔细地考察和分析,极大限度地维持山体山貌,并且尽可能地减少树木的砍伐量。如果产生的降雨,树林对山体起到了保护作用,降低了地表的冲刷,从而能够有利于保护地下水的涵养,附近的水系和水质,进而使水土流失现象减少,减少洪灾的发生率。

(3)关注城市广场景观环境中不同元素和原生态环境的联系

城市广场的建筑物、植物、山水等要素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且这些要素之间彼此联系,并且彼此影响。例如:城市广场中较高的建筑物和植物,城市广场中较高的建筑物对植物有着很大的影响,较高的建筑物之间将使日照的时间降低,并且能够形成寒风带。在冬天,有些植物由于光照不充分,寒冷时间比较长,生存环境比较不容乐观。城市广场中的水和植物:植物包含了60%~80% 的水,植物中的水分大部分来源于土壤。城市广场中的土壤通常包含大量的废弃物,并且有较大的密实度;在路面封闭的情况下,大量的雨水流进了下水道;地下的建筑等要素将阻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从而使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否则,当植物长势比较好的情况下,植物的能够起到空气、改善气候、减少噪音、避免灾害的功能,并且能够为在城市广场上活动的人提供环境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从而有利于和谐城市生态广场的构建。

3 结论

和谐视角下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应该尊重人、自然以及文化。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体现人和生态环境的和谐,能够对生态环境和社会负责,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篇13

引言

随着“低碳”理念的迅速推广。“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低碳生活”,“低碳景观”等理念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同。世界各国的设计师门也在努力的探索着,在更低碳、更环保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创作。于是,各种新兴的设计理论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滨海区的独特地位也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一股针对城市滨海区进行再开发的世界性浪潮迎面而来。相较而言我国城市滨海区的开发建设发展较晚且缓慢,大量已成型的项目缺乏正确的规划设计指导,以及对工期要求等方面的原因,存在很多的问题。而在低碳理念的新兴浪潮中,我们必须迎头赶上,在景观设计中尽最大努力的体现中国特色的城市滨海区低碳景观理念。

一、我国滨海景观的现状

滨海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出发,促进城市滨海区和城市内部区域的融合。但是现在的滨海景观明显的忽视了其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两者之间没有过度,很是生硬。同时滨海区缺乏可达性和滨海景观的亲水性不足。滨海区良好的区域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房产投资,导致了滨海地段的景观私有化,阻断了市民的前往(图1)。亲水性不足主要表现在沿水的护岸设计上。出于对防洪的考虑,很多地段出现了临水难见水的尴尬(图2)。对地域文化特色的反映不足也是滨海景观设计的一大问题,简单化的处理或者所谓的现代化手法将城市的历史文脉与之对立起来,忽视了当地的文化背景,使得滨海景观缺乏可识别性。

图1滨海房产项目现状

图2滨海区临水难见水的现象

(一)、闭塞的人工硬质驳岸设计

闭塞的人工硬质驳岸设计是城市滨海区在水系的优美自然形态与和谐生态系统上的严重缺失。以扬州古运河为例,中国园林的驳岸装饰往往采用硬质的太湖石、黄石,其中总会留有一些缝隙,小型的水生动物可以在其中生活、繁衍。让我们来看一下改造后的河道驳岸:施工中采用奖砌毛石驳岸和花岗岩栏杆围合。这种做法将水、陆地的联系完全断绝开来,不但使水系得不到陆地微生物与矿物的滋养,而且陆地也得不到水份的滋润。如此做法使扬州古运河丢失其原有的历史韵味与文化气息,仅留下防洪与运输的价值作用。生态自然的驳岸设计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滨海区设计,它不仅有利于发挥贯穿的水系在城市空间中所应有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净化的价值,对于形成丰富而多样的城市滨河景观生态系统而言,更是不错的选择。

(二)、不利于生态发展的问题

现今的滨海景观设计,大多缺乏生态意识及河流、湖泊保护意识:河流、湖泊被随意裁弯取直、拦截隔断的现象到处都是;独立性的景观水体不能满足生物的多样性生长;生活、生产污水未经处理排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水体自净能力破坏,水系生态失衡,水质污染严重。对水系采取的一些不合理改造使水土流失、水渗透情形越来越严重,加之对于地域性特征考虑甚微,长此以往,滨海景观设计将会千城一面,万镇一统,其可观赏功能、可亲近功能和生态调节功能将被弱化。

(三)、城市滨海区景观设计与地方文化脱节,缺乏本土特色

很多城市滨海区景观的设计由于设计者缺乏对城市现状的充分认识,以及对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充分挖掘分析,一味抄袭国内外成功的设计模式,设计出来的城市滨海区景观毫无新意,处处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缺乏个性和生命力。近年来,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在创新观念的缺失中,我国城市滨海区的景观设计在文化方面渐渐失去了方向。且看在售楼盘的广告标语,如“香榭丽舍”、“地中海风情”、“罗马假日”等等,大家都在跟风,做噱头。中式风格园林里来个罗马柱,欧式景观小区中挺立着中式亭子。外来文化解读不够或者本土文化的缺失或许是导致该问题的原因。

二、低碳景观的设计方法

低碳景观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景观使用方式,倡导在景观参与中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尽可能的减少垃圾的产生与能源的消耗。低碳景观作为一个新兴的说法,其基本实质是对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这一既有概念,是全球化低碳发展模式主要方面之一。低碳景观可以说是可持续的景观的明确化和量化,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能源资源节约、有益于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发展的景观。低碳景观不单单是对碳排放量的削减的景观,更是为新时期生态、健康、可持续的景观发展指明了方向。低碳景观对低碳理念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景观学在当代的必要补充。这正如蝴蝶效应的原理适用于任何微小的举措所带来的影响。要做到低碳景观,需要从提高宏观总体决策到使用个体的环境意识入手,将可持续的环境理论切实深入到城市景观的各个层面上去。提高对低碳景观的思想领悟,并切实将对低碳的理论认识付诸于实际行动中去,并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城市滨海区景观地形的设计是其设计各要素的基础要素

在对城市滨海区景观设计中,必须先考虑对原有地形的利用。我们应把握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进行造景,或是适当改造,尽可能的减少土方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对人力物力的损耗。合理的处理景观环境周边的联系,例如面积不大的地域,地形起伏则不宜过大,以平整为宜。再者用地应结合功能区为划分,群众聚集地,地面应平整;划船区域驳岸设计不宜有过大的转折;安静地休息区周边若有山林溪流之类就再合适不过了。同时,在滨海区景观地形的设计中,应考虑地形与排水的关系,以及流水对破面的稳定性的影响。适度的坡度对于排水是十分便宜的,应创造一定的地形起伏,合理安排分水和汇水线,保证地形具有较好的自然排水条件。而城市河道作为主要流水线,对水流的回击作用更是十分明显的。

(一)、有效地降低城市滨海区景观维护的碳成本

城市滨海区景观维护所需的碳成本受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景观设计师的设计手法、对材料的选择和对城市滨海区景观的规划是其主要的方面。相较于城市滨海区景观项目在施工期间的一次性碳成本,城市滨海区景观维护时期的碳成本则是持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例如自然状态下的河道在多年流水冲刷下,河底的泥沙基本保持在稳定不变的状态,最多也是数十年清理河道一次。周边的植物自然生长状态下也可以健康的存活。但城市滨海区景观为了满足特定的城市功能和美学要求,经常需要将它们保持在某种特定状态下,河道受污水及沙尘的影响需要经常性的进行清理河道、净化水质;对周边的植物,为了造型的优美,需要经常性的进行灌溉、施肥、修剪等多种方式进行长期的保养与维护,这样的维护方式会造成接连不断能源消耗与碳的排放。要想把城市滨海区长期维持所需的碳成本长期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上,景观设计师就应多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利用生物间循环往复的,紧密联系的关系,与其自维持的方式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三)、增强滨海区植物的碳汇功能,以固碳减碳

在城市滨海区低碳景观的设计建设中,我们推荐更多更好的推广应用绿色植物,发挥其碳汇功能价值。例如可以增加绿色植物特别是树木的种植、沼泽植物的培育,减少对人工硬质地面与草坪的建设,实现放眼处处绿的景色,切实增强城市滨海区景观的碳汇能力。同时,城市滨海区的植物栽植与设计,应对其生长的自然规律、习性、温度、湿度进行全方位考究,并与设计主题相联系,做到有的放矢,步步为营。选材上更应多考虑乡土植物,尽可能的在现有的绿化基础进行设计改造,实现城市滨海区低碳景观设计。

结束语

城市滨海景观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低碳生态也绝不是喊喊口号。本文以低碳生态为研究背景,从城市滨海景观设计的各个要素出发,旨在寻找适合于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模式里的滨海景观设计方法。生活在繁杂城市中的人们,都有着喜欢与水亲密接触的天性,良好的滨海景观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本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沿河写意的空间和优美的环境有助于缓解人们在大城市中易于形成的紧张情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会更加的繁忙,对滨海景观的要求也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