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谈小学语文的教学评价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评价学生是教学评价常用的形式。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类。即时评价是对学生的表现立即给予评价,利于及时纠正学习中的缺点和错误,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延时评价指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延时评价能充分发扬民主教学创设自由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培养学生自信、灵活、深刻的品质。在教学中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要相互配合使用,使用即时评价来对学生以予及时的鼓励,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差异,实行延时性评价,应让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知识技能的学习之后,逐步达到学习目标。
教学中的评价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也要把评价权下放,提倡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即让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可以提高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们,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自主参与的自评与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主体价值。也可以让家长参加评价,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当以“质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为主体,因为质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最能够适应课程标准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要求,这正好符合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我们应当从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的目标出发,从不同方面、分时段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查。从学生个体而言,可以建立个人成长记录档案,这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看到自己的优点,感到成功的愉悦,从而树立自信心,从而走向成功;从学生群体而言,可以建立班级学生整体成长记录档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看到同伴的优点,激发其上进心,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现代心理学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都有获得别人赞扬的愿望,每个人的先天智力是有差别的,人们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能够获得与别人一样的发展,因而不可能用统一的量化方法来反映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他们既有个性,也有共性。美国哈佛大学原校长埃利奥特说:“真正的教育目的是使个体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固定的标准,是人的身心和精神充分发展的天敌”。语文的人文性、语文教育的多功能性和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小学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在保护和‘启发’小学生的人性潜能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不可能用具体的数据来衡量,因而无法用量化的方法来评价,但是可以把它描述出来,给出一个“质性”的鉴定并且记入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里。它能够真实地反映每个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而不具有选拔性和甄别性,因而有利于实施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民基本素质的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的目的也在于此。
口头评价是贯穿于教学中的一种即时的、情境的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口头评价的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等特征,为教师的价值引导和情感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口头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的那些看似平常的话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教师在进行的口头评价时一定要从正确的评价理念出发,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形成注重过程,关注发展为中心的新的评价体系。口头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中不可缺少组成部分。但是口头评价的随机性、无记录性等特征,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口头评价的范围与效果。因此,口头评价要书面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大地发挥其作用。
篇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课堂设置问题是课堂上师生交流最普遍的方式”,它对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重要作用。
一、适时评价答问于动态生成中
新课程的课堂不再是完全预设“计划”的课堂,而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以及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随时做出富有创意的调整,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答问进行适时评价。对于那些容易得出结论或答案较单一的问题,可以运用即时评价,另外两种情况则应运用延迟评价。
第一,对于有多种答案的问题要延迟评价。例如,在阅读课《老师领进门》中,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无心插柳柳成荫,真是l尢心的吗?”有的说是“无心”,有的说是“有心”。这时,教师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小组讨论。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把握好评价的度。记得,一位学生说:“用老师对每个学生倾注了爱,他能是无心的吗?这样说,只是表现了他的谦虚,更能说明他是位了不起的老师。”分析得多么有深度,教师上接他的话评价:“你能体会到这点,你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学生!”这既是对答问的肯定,也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更是对学生的肯定。
运用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当学生有能力自我完善答案时要延迟评价。学生更准确、更完整的答案可能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思考之后产生。也可能在听老帅的继续讲解或听其他学生的发言时产生,适当延迟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条理陛和深刻性。学生住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二、客观评价答问于体验提升中
在课堂设置问题中,教师考虑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学生所做出的应答也就有差异。有的回答可能比较正确,有的嘲答不够准确甚至是错误的。不论是哪种情况,只要学生运用了语言,体验了语言,教师首先都应该作出肯定性的评价。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判决”,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正确的估计,进而明确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对于前者,我们除了在学术上做出肯定外,还要给与一定的赞赏,如“回答得非常棒”、“你真的很聪明”等等;对于后者,应更多地赞赏学生付出的劳动,赞赏他们良好的学习方式,并客观地指出其回答中存在的问题,并启发诱导,帮助其朝正确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得出正确的答案后,我们仍要表扬学生能进行积极的思考。
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表现应给客观的评价,既要肯定其优点,也要指出其错误,尤其是表述的规范性以及文法方面的错误。如果害怕指出学生的错误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实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只要教帅的评价是客观合理的,而且评价时体现了一种师爱、一种民主、一种和谐,即使是指出学生缺点的评价,学生也是会乐意接受的,这样就能培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大胆探索,不怕挫折的学习精神,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但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探究语言机智,“教师的评价应根据教学进程随机引发,并以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来调控评价过程,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并且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兴趣。
三、多元评价答问于互动共进中
篇3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的基本要求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中,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中还要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只有相互结合,才能更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个人评价,还要重视集体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合作整体的重要性,增加集体荣誉感。例如,某些小组的同学偏科,我们在分组时可以综合考虑,每个小组的各个科目都有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让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的形式
1.小组自评
小组自评就是让组员自己对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自评,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会反思和自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例如,在语文情景剧的比赛中,我们可以让小组自评,先评价自己小组的表演情况,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然后再和其他小组的表演进行对比,吸取别人的优势经验,以后表演时就可以表现得更加好。
2.教师对小组团体评价
教师对小组的团体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逐渐形成互帮互助的团队观。只有让小组内的每个成员树立团队的胜利就是个人的胜利的观念,才能让各个成员互相帮助,一起达到更高的目标。
3.教师期末进行综合评价
教师在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都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期中期末成绩等进行综合评测。对学生日常表现的评价可以从课堂参与程度,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期中期末成绩方面教师不能只关注成绩,还要从学习态度和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篇4
一、建立语文学习档案袋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其实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已经注意到了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与负面批评,但往往是随机性的,没有一个长效的机制,即使在学期之初制定了种种规章制度,但也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削弱,或者放弃。笔者所提到的档案袋指的就是要把平时教师所用的那些评价载体整理起来,到了学期结束的时候就可以做一个总结,给学生一个有始有终的评价概念。档案袋里可能会包括平时的奖状、奖品,那怕是教师平时的表扬也可以用磁带录起来,当然还不能遗漏了平时用于激励学生的小五星、小红旗、小红花等。作业包括学生的不同水平的具有典型性的内容,如上了《问银河》后,学生仿写了儿歌:“银河,银河,我想问问你,你那里有没有游来游去的小鱼?教师可以把这样的内容放入档案袋,让学生通过对比看到自己的作品和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档案袋还可以按主题分类,如:我上学啦;爸爸妈妈眼中的我;我会做作业;新苗茁壮;看,我的作业进步啦;老师的提醒;收获园;我获的奖;老师的话;家长的话。这样既调动了各方面的力量与评价,又把日常评价的内容都融进去了,记录了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过程。到期末学生自己就会根据自己的档案袋里的内容给自己一个全面的评价与总结,有效促进了教学评价的实效性,促进了我们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即时,即地的评价
发现学生的成绩、长处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可以用激励的眼神、喜爱学生的动作,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在课堂上,我们在进行激励性评价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如下课前让同学相互检查一下学习情况,根据自己读课文、识字、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情况在相关的项目下打上星星,如学生觉得自己认字认得好,就在生字旁打上三颗星,还有不足打上两颗、一颗,学生也很喜欢这种方式。
三、注重学生的作业和练习评价
根据新教材提出的新的培养目标以及教材的特点,教师要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挖掘课程资源,结合自己平常的教学,设计并应用“两卡”(识字卡、写字卡),按周次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设置的练习卡,具体对学生的书面练习、识字写字以及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做出考察评价并反馈给家长,以此促进学生的发展。书面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练习是否积极、是否按时完成、书写是否认真工整)、对错程度、是否自觉积极认识课外的生字进行评价。先分小组记录上交情况,比较书写情况,评出优劣,由组长分别印上不同数量的小红五星表示出级别,再由教师与家长分别评价,并且定期在班内举办识字写字卡展评,让学生看到别人的优点,认识自身的不足,以求共同进步。
四、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关注个性、注重学习态度评价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我们更多地都是根据学生考试成绩来评判一名学生的优劣,但在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我们当然还得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考察,但我们更应该注意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包括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所取得的长足的进步。例如,在教学《跳水》一文中,有个学生大谈猴子的有趣、机灵惹人喜爱,我就及时评价引导:“猴子的确很有趣,但把猴子放在文中的事件来看你对猴子一定会有新的评价。”该生喜滋滋地坐下冥思苦想着,一会又站起来谈猴子的不懂事,不应该捉弄孩子。教师再评价:“你对猴子有了新的认识,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像猴子一样的人。”这次很多学生由猴子而谈人,态度更新了,认识提高了。这一课中,学生不仅了解了事件的因果,而且是他们对文中的水手、孩子、船长有了个性的认识,判断事物和辨别事物的能力有所提高,态度有所转变。
篇5
二、在老师的导向中评价
在《草船借箭》一课教学中:我一开始引导学生读题,然后说说“借”的意思,找找有哪些词可以替换“借”。学生很兴奋,找出很多的词:取、拿、抢、搬、偷等,我再要求学生评议: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其中一个学生这样认为:“抢”字也未必不好,因为根据课文内容来看,诸葛亮的这种行为跟抢没什么大区别?只在于一个是“巧抢”。我马上抓住这个“巧”字眼,再顺着问:你为什么说他是“巧抢”而不说成“明抢”或“豪抢”?学生回答完了这个问题也就能真正体会机智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神机妙算了。导向中评价,教师要把握反问的尺寸,一定要创设一个台阶,让参与评价的学生能自圆其说。我曾经在《荔枝》一文中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荔枝是那么香甜可口,令人“日啖三百”而不厌,可是文中的荔枝在作者的口中尝来却是“酸、甜、苦、辣”俱全,知道是为什么吗?然后学生细读课文,品味。结果学生找到了“我得知母亲临终前吃不上一颗荔枝”时那酸酸、涩涩的心情,就代表了荔枝的酸味;而“母亲搬出沙果招待客人”时,我脸上那火辣辣的感觉就是荔枝的“辣”。教学中提出问题,给学生指引不同导向,让学生自己顺藤摸瓜,抽丝剥茧,总比老师生套硬塞好。因为问题的导向具有多元价值,每一个价值取向都不尽相同,只要学生能根据此问题作出自己的理解、评议就行了,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提高。
三、在总结中评价
小学语文高年级更要注重知识整体性的评价,不但要掌握知识,还要掌握知识来源的正确方法,也就是让学生评价:我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这方面的评价我一般在作文教学中和综合实践中运用较多。作文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自己改自己的作文,或者改他人的作文,改好后引导他们进行反思:你(他)的这次作文最突出的地方在哪?有什么不足?建议今后要在哪一方面加强?让学生取长补短,逐步总结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综合实践中,我根据第十一册的两个《读写例话》——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文章谈体会、感受,每写完一次,我都会要求学生自行给自己打分,写写为什么值这些分,其实这就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总结反思,再一次把知识深化。
篇6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
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教师应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赏识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因此我们应摒弃“以考定学生”的传统观念,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单一的评价逐步向多元化转变,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1)学生自评,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如在教学《小桥流水人家》时,我请男女生代表来朗读课文,读后让他们自己来评价一下在朗读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在评价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明了应抓住“潺潺、婀娜、柔软”等词语,从字里行间中充分感受乡村的那份恬静和怡然,领悟到语言所创设的丰富意境。自我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方法进行认真的反思,有利于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调控的意识。
(2)学生互评。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有利于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也让学生在与同学的比较中进一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3)充分利用家长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问卷调查、家校联系卡、访谈、电话等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的点滴进步。评价用语应以鼓励肯定为主,对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应以希望的形式提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我充分利用学校的校讯通业务,时时用短信与家长进行沟通。如:尊敬的家长:您的孩子最近进步很大,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有时他独到的见解,也让我和同学们刮目相看。希望我们能够多联系,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这一条条的短信,拉近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形成了教育的合力。
三、评价语言艺术化
曾记得一个“方苹果”的故事:一群美国小朋友按照老师的要求画苹果,大家画的都是圆形,唯有一位小朋友画了一个方苹果。老师问他“为什么”,回答是:家里的苹果都是圆的,每次都从桌上滚下来,总要去捡。如果是方的,就不会滚到地上了。对此,按照绝大多数的中国教师的传统思维方式,多会视为无稽之谈,甚至加以斥责。而这位美国教师的回答却令人称道:“也许以后会长出方苹果,让我们为他那充满丰富想象的方苹果而鼓掌。”
从这个教学案例中不难看出,教师的评价用语注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以激励为主。而我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运用亲切、激励而幽默的语言来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尝试失败了,可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有的学生不喜欢朗读课文,就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去开导他……通过这些充满激励的评价语言,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在自信中走向成功。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摒弃单一的评价标准,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开放式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全面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欢乐,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
参考文献:
篇7
前不久,我听了一堂语文课,这位教师在课堂中评价学生的语言大体有这么几种:“表扬表扬他(她)”;“很好!”;“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读得真有感情!”;“你听得真仔细!”如果学生第一次听到上课老师表扬他(她),他(她)会十分高兴,如果次数多了,学生听了会毫无感觉,还有可能失去激励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中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语言应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我觉得教师评价的语言应充满爱心、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尊重、充满信任、充满着幽默与风趣。
1 请多一点赏识与鼓励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欢乐和自己的劳动而感到自豪。”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教师肯定性评价语言的内容也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对学生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如:可以肯定学生的交流成果;可以肯定学生积极参与交流的态度;可以肯定学生交流过程中尊重他们的行为意识;可以肯定学生勇于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
一代名师于永正在一次公开教学课上不经意中叫到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位同学音质悦耳、吐字清晰。抑扬顿挫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而又声情并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于教师听完他的朗读后马上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同学握了握手,无比诚挚地说:“你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一课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还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送给有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
我还见过有的老师这样评价学生的发言:“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我非常欣赏你!”“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了!”“你懂得比老师还要多!”“你读得比老师还要棒!”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相信自己,积极向上的品格,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2 请多一点诙谐与幽默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必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孩子们都喜欢幽默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能给学生以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如果老师把幽默恰如其分地用到课堂中去,会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曾经有位老师执教《镇定的女主人》时,上课开始,一学生错把课题解释成了“慌乱的女主人”,全班哄笑,而这位老师却风趣地说“我看你才是慌乱的小姑娘哩!”女孩含羞而坐,以后每回提问,小手依然举得那么勤。后来在一次学生读课文时,这为老师还特意请了她:“请刚才那位慌乱的小姑娘来读。”女孩听后笑容绽放,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读了起来。不难发现,老师一句善意风趣的话语犹如沁人心脾的春风,抚慰了学生的焦灼的心灵,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 请多一点商榷与探讨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不喜欢老师尽是的训诫和说教,他们期望着老师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特级教师魏书生不喜欢在学生犯错时大声训斥,让他们哑口无言,而是让他们红着脸为大家唱歌,所以课堂评价语言要尽可能用商量探讨的语气,让学生感受到民主与平等,这样有利于师生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与交流。我曾听一位教师执教口语交际课时,当一位学生说他看到妈妈冬天做家务手都冻肿了,于是想克隆出许多保姆。教师亲切地问:“那你想过没有,保姆也是人呀,难道她的手就不会被冻肿吗?你关心妈妈也要关心保姆呀,你接受我的意见吗?”学生愉快地点了点头。在教学实践中,当学生朗读课文时,可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这样一些商榷的评价:“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亮一点,就更好了,你认为呢?”“要是你刚才认真预习了,你一定会读得更流利,你说呢?”“要是加上表情就更能传情达意了,你同意吗?”这些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评价会化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位教师和风细语地帮助他们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中,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
篇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语文课堂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营造宽松愉悦的评价氛围,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评价,将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有效结合,通过“丰实”评价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看到自己成功前进的足迹,进而增强课堂学习的信心和力量,让语文课堂成为最活跃、最有生气的课堂。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和谐愉悦的环境中,人的智力能有效发挥,个性特征也能得到充分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氛围中,才能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产生智慧火花。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话,都是对学生及时评价的有效手段。但课堂上更需要思维的碰撞、顿悟的灵感,而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许多独特、新颖的见解就停滞于思维的后半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多采用延时性评价,着力于展示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从学生的各种思路中捕捉创新思维的火种,让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
比如推荐读《趵突泉》,我并没想到会有今天的意外精彩,这个发现体现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进一步揭示了文本的篇章结构。如果起初我就对每个学生的发现做及时点评,就有可能束缚学生的思维,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方向“一锤定音”,这样就不会再有后来学生无限蔓延的思维火花。“青山萦绕疑无路,忽见千帆影映来”,恰当使用延时评价,我们的语文课堂也会不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三、立足实践,“敏实”评价主体 如果把课堂比作土壤的话,那么评价就是滋生于课堂土壤中的树苗。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探索知识、参与评价应是积极而灵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评价时,要让学生增强积淀、培养感悟、培育创造。只有学生积淀了一定的“量”时,才能作为终生“反刍”的食料。
1、拓宽评价渠道,鼓励学生乐评。学生作为课堂评价主体之一,是否积极参与、热情投入,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教师在课堂中应摈弃少数优生“包打天下”、多数学生一旁陪听的局面,积极扩大评价参与面,采用小组交流、同桌讨论、主题点评等多种活动形式扩大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空间,将学生积极引入评价主体中。同时,在语文课堂中要将学生的评价参与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初读课文评价朗读,学写生字自我评价,研读课文补充评价,伙伴合作互评互进,使学生从读、听、说、写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训练,评价自己,评价同学,评价老师,从而优化参与效率,使课堂教学呈现一派生动的全程参与的局面。
篇9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然也是评价的主体。因此,要把评价权还给学生,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指导。首先,要提供给学生评价的机会,学生必须具有一种自我评价的心态。课堂上师生民主平等,学生可以评价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也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等。对同一内容,可以让几个同学评价,还可以一位同学作多次评价,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其次,要拓展评价的时空。除了自我评价外,还可以通过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等促进人人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率。心理学研究表明,延迟评价往往能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得以发展。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暂不作评价,让学生讨论、争议,无疑给学生更大的评价时空。这样可从更深层次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主动地把自己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家长的评价也不可或缺,它则是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种激励和鞭策。语文课程中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的目标,要求语文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如何更好地对小学语文教学作合理的评价?一是必须打破“书面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加强考查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对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两个板块的内容应通过学生在特定任务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可以是演讲、对话、表演、操作等。二是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观察、记录。在书面考试中如何体现这个特点,值得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三是为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表达搭建一个平台。试题应关注学生的生活,注重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领学生感悟文本的意蕴,倡导学生独特的体验与个性化的理解。值得高兴的是现在的试卷上已有了这样的考题:
(1)春天,我漫步在百花盛开的公园,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这样的诗句。
篇10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趋于弱势
大家可知,所为开放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综合性学习,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还要呢?当然重要。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需要教师的主导,那还要教师干什么?所为开放式教学,就当前的单式教学,学生学习任务只要教室布置一下,到时验收一下就好了,至于学习的具体过程,那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有些好学的同学,当然有疑难或查或问,而大部分同学懒于自作,等待照搬照抄,患有的同学远离于学科的要求之外,自由散漫。要学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否则其惰性易于蔓延,一直下去会怠误终身的。由此可见,开放式教学不同于放羊式教学。更不同于放任自流。教师要慎重其事。
篇11
一、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
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发展进步、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般情况下,就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而言,不同的评价目的和评价体系,都会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式。但总体上来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无非就是总结性目的和形成性目的两种。总结性目的主要在于证明学生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区分评价对象的优劣,并以此分级鉴定。而形成性目的则主要在于通过分析、判断等来改善和优化课程设计。逐步完善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进而达到有效促进小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在这两者中,形成性目的是最根本的主要目的。这是因为,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就是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教学目标任务的。这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语文的素养,而不是为了判断小学生的优劣和对他们进行分级鉴定的。但是,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这种本质与规律的话,就有可能随意颠倒了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两种目的的轻重与地位,势必就会导致过分重视和追求评价的结果,严重挫伤小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同时使得了很多家长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最终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探讨
1.着力优化评价内容
优化评价内容,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关键。以前,在评价内容方面,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存在着明显的片面与不足,诸如重视学科知识体系而轻视语文综合能力培养,重视智力素质而轻视习惯态度等。这样,不仅不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提高与发展,而且也使得了小学生难以发挥自己的潜在优势,很难形成和发挥自己的专长,必然严重影响制约了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为出发点,不断明确和丰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具体内容,应当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学习等内容。对此,要全面地评价小学生的这些能力,就需要从形、音、义的结合等方面评价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对小学生默读、朗读、精读、略读以及阅读文学作品、课外读物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重视小学生对语文常用知识进行学习、了解与把握。重视评价小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要综合评价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选择写作材料与修改作文的能力。要对小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评价,促使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进行这些评价,我们可以很好地对小学生各个方面发展情况作出科学合理与准确的评价,促使他们发挥优势,树立信心,激发兴趣,产生动机,进而促使他们全面健康发展。
2.全面优化评价标准
全面优化评价标准,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评价标准作为我们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衡量尺度,也是进行教学评价的前提和基础。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离不开评价标准的优化。过去,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由于受到传统落后教育体制的影响,同其他学科教学评价体系一样,都过分追求一元化的价值观,都把小学生放在了一个共同标准之下进行评价,而且都是用评价者认可的标准统一要求学生。这样,小学生的个性差异无法体现出来,其积极性必然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以及激励作用也受到严重影响而大打折扣。可见,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标准,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我们灵活掌握评价的具体标准,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并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中努力实现多元化。
3.不断改进评价方法
改进评价方法,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客观要求。我们知道,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是实现正确评价、灵活掌握评价标准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积极改进评价方法,坚持以定性评价为主,努力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一般情况下,定量评价主要是对小学生学习情况进行量化的评价,以评比小学生在班级中的具置。而定性评价则是检查评定小学生学习表现与既定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但是,定量评价比较容易造成小学生内部产生激烈的竞争,进而发展为两极分化,不利于全体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以及全面健康发展。对此,我们根据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阶段与特点,并根据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并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实际上,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需要我们积极倡导教学活动和评价体系都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只有积极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才能不断形成小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互结合的评价机制与氛围。
4.积极发挥教师作用
篇12
浓郁的文化氛围,幽雅的读书环境,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培养了学生的优良气质,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巧妙渗透,构建人文语文生命课堂
要营造一个温馨、民主、活泼的人文生命课堂气氛,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小班化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儿童时时处于充满爱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气氛中,自觉主动地授受教育、获得知识、愉悦身心。这也是我们努力构建人文语文生命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以诚挚的态度对待学生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正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信任、鼓励、期望,而带来了孩子的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每一位教师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在自己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师主导的教学过程中来。
2.以热情的语言鼓舞学生
在“小班化教学”中,我们选用了对学生充分信任、充满感情的“谈话式”语言,采用许多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新用语,提问时可以采用征求的口吻。比如说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生字的初识部分,老师可以对学生说:“老师发现有几个词语特别难读,有哪位同学愿意告诉大家呢?”学生回答正确了,教师及时地肯定并表扬:“真棒!愿不愿意当小老师,告诉同学你是怎么学这个词的?”即使是待优生,他们可能在表达能力上不如其他同学,但只要有进步,哪怕只有一上点,老师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在课堂上,教师时时用语言来激励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学生们敢想敢说,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热烈。
3.以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
评价时,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是加倍关注。首先,着力培养他们的成功心理、自信心理。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我能行”。其次,教师热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他们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鼓励他们“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他们从各个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问题,哪怕是问题提得不对,也首先肯定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这样,创设了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学生们树立了学习信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课堂的乐趣。
三、精心设计,尽显语文评价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全面而科学的规划,是我们对学生语文学习进行评价时必须牢牢把握的依据和准绳。围绕着“三维”评价标准,我们设计了基础知识评价卡(识字与写字)、美文阅读评价卡(阅读)、进步性评价卡(写作)、特色性评价卡(写作)、群体性评价卡(写作)、口语交际评价卡(口语交际)等类型的评价卡。
1.基础知识卡。根据新课程提出的新的培养目标及教材的特点,我们设计并应用了基础知识卡,对识字、写字方面按周次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基础知识卡,对学生的课内识字、写字要求以及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的收获作出考察评价并反馈给家长,以谋求尽快夯实基础。
2.美文阅读卡。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关注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强调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重视加强语言的积累。因此,在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中,我们设计了“美文阅读卡”。目的是通过多种渠道鼓励学生阅读,鼓励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并及时和学生共同讨论阅读的方式和方法,展示学生“新闻记者”的收获,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根据语文课程的开放性,我们开展了周周新古诗、周周新故事、周周读后感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些活动都要在学生自我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组内检查与教师抽查,做出评价并及时奖以“小喇叭之星”、“背诵大王”、“故事大王”、“识字小博士”、“读书笔记小能手”等奖卡。
篇13
一、唤醒学生主体性思维
从心理学角度看,激励是一个强化的过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得到奖励,该行为就会趋向重复;反之,则减少重复。激励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归属、爱、自尊的需要,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这种自信主要来自于教师的信任。信任是一种力量,这种信任是对学生作为独立的“人”的尊重。是把学生当作生动的,有个性的,有感情的人来看待。激励性评价正是因为真正着眼于学生一生的成长,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它激励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和竞争意识。试想,在课堂上,教师总是训斥、指责学生,给学生的大部分是负强化,那么,学生见你上课心里就发怵,哪里还谈得上被吸引?教师通过对学生施加一定的吸引力或推动力,激发出学生的自主性。也就是说,学生的个体行为在受到教师的激励之后就会产生一种自动力。只有产生了这“自动力”,学生才会把教师的教学目标变为个人的学习目标。才会由消极的“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在课堂上只有对学生表现出的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和学习效果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激励,才会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自发的,主动的思维,从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另外针对学生特长,教师可以用一些学生喜欢的卡通、图标、激励卡来激励学生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超越。
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它是在独特地、新颖地解决新异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力品质,其目的是得到具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理论、新看法、新产品。在小学阶段,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深层的思维能力,迅速、流畅、独特的解决问题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发展和形成又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要受着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的驱动和制约。创新意识和品格主要表现为创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烈、不畏权威、敢于独立思考、意志坚定、能经受失败挫折、持之以恒等等。激励性评价正是通过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舞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种氛围中,想象驰骋,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使学生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使课堂成为学生语文积累释放、组合、撞击的舞台。因为“创新”的成功,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快,希望尽快地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祝贺。而老师的及时激励强化和巩固了学生的这种满足和愉快,促使学生去争取新的“创新”的成功,从而鼓舞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肯定学生有创新的想法、观点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如:“你的这个想法有创意!”、“你的这个想法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有新的收获。”这样的评价,既激励了学生,又鼓励了群体,使全班学生都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善于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是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研究者与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启发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去解除疑难。对学生的提问,如果有独到的见解,教师要热情鼓励。对教师的解答,如果学生有不同看法,也应允许肯定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质疑问难中,老师的对不同意见的激励既培养的学生的创造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灌输模式。
二、心动到行动:推动学生研究性思维
研究性学习是指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或途径,由教师指导学生或学生自主提出并围绕问题(专题),在整合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主动去寻找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反思从而获得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能够使学生“自由地呼吸”,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和记忆上,正如清代颜元所说:“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边习过,皆无用也。”当学生将被动接受“死”的书本知识转化为主动研究探索现实生活世界,语文教学才真正“动”起来了。研究性思维改变以往脱离生活现实的弊端,使学生有机会整合各种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励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这种研究能力对于每个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是十分重要。
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统治着传统的语文课堂,将人作为知识的容器,把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忽视人作为“完整的人”的独特个体生命的存在。在这样的课堂中,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和感悟被机械化、工具化的标准答案扼杀。而激励性评价在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教学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可以很好的推动学生的研究性思维。笔者上《做什么事最快乐》时,先在黑板上写出生词“快乐”,然后问“有谁愿意告诉大家这个词怎么读?”。师:“老师没有教,你怎么会认识?”生:“我在生日蛋糕上看到过,所以就会读了。”师:“(投去赞许的目光)你很会观察。”生:“我们以前学过生字‘块’,‘快’和‘块’看起来很象”。师:“(竖起大拇指)你很了不起!能和以前学过 的字进行比较。”生:“我是在课外书上看到的。”师:“(摸摸学生的头)你一定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能够从课外书中极取营养。”在这堂课中老师巧妙地以“老师没有教,你怎么会认识”加以引导,激活了学生丰富的生活积累。同时通过动情的声音,赞美的语言、眼神以及的肢体动作,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激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在语文教学活动这一特殊的认识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只有尊重学生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激励性评价正是通过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开放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研究性思维。通过激励性评价把“讲堂”变成“学堂”,把“听课”变成“做课”,学生的创造潜能将得到最大的开掘,主体性将得到最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