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历史主要内容的概括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教育部颁布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良好的阅读能力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在日常历史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积极转变思维,认识到历史学习必须加强学生对史料阅读的能力培养,这一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2001年修订后的初中历史课本(人教版)编排有序、图文并茂、重难点突出,需要学生自主阅读的信息量非常大。第一,课前提示(导入框),放在每课最前面的方框内,以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诗歌、文物、图画等形式呈现,便于把师生带入正文的学习;第二,正文,也就是课文,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既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线索,又补充大量史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第三,穿插许多图表和注解,形象直观地再现历史情境,便于学生感知;第四,利用黑体字(即竖排字)引用大量文献资料,增强了历史知识的真实性;第五,设置了许多课内动脑筋和课后活动探究题,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第六,课后附设诸多自由阅读卡,扩展与课本有关的历史知识。这样的教材安排,增强了课本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对学生而言,是比较符合口味的,对教师而言,可以把课本作为培养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范本。
二、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
1.对照课文子目,阅读课前提示
现行初中历史课本(人教版)每课前面都有课前提示(导入框),主要概述本课主要内容和帮助教师引入正文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照课本子目阅读课前提示,明确本课主要内容,并在出示学习目标时,突出“重点、难点目标”,点明三维目标时,突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强调贯串整个初中历史课本的主线:以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为主,以历史事件为纲,从而使学生在阅读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分清主次,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2.大字和小字相结合阅读
大小字结合,小字多于大字,内容富有弹性,是现行初中历史课本(人教版)的一大特点。大字言简意赅,但结论性比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小字则是对大字的补充,尤其是课后附设的自由阅读卡,多姿多彩,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拓展历史知识。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大字和小字结合起来阅读,加深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结论的理解。例如,学习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课中“‘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这一部分内容时,涉及到经济术语,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施复夫妇发家致富的故事,了解当时一些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早期资本家,一些小的家庭作坊变为大型手工工场的过程,就不难理解课本出现的“机户“机工”“机房”三个历史概念和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3.文字和图表相结合阅读
图表文并茂,以图表佐证文字或直接叙史或充实文字等是现行初中历史课本(人教版)的又一大特点。学生喜欢看图,但往往肤于浅表,抓不住图中反映的问题,或者仅仅看图,而忽视文字阅读。教师要指导学生把看图和阅读文字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学习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中“凡尔赛体系”这一目内容时,对“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的新秩序”这一结论,学生在空间概念上是难以理解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两幅地图,通过对比,就能从空间看出帝国主义国家在一战前后势力范围发生的变化,从而就弄明白了“凡尔赛体系”确立的统治新秩序。
4.讲练结合阅读黑体字
现行初中历史课本(人教版)几乎每课中都有黑体字(竖排字)引用的大量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既增强了历史知识的真实性,同时也是学生平时考试或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重要素材。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阅读这些黑体字,还要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弄清意思。同时,要根据文献资料,设置一定问题,加强训练,提高学生阅读和解决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能力。
5.整理课堂笔记
学生整理课堂笔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整理、归纳概括的过程。教师应以规范的板书和醒目的提纲进行示范,指导学生领会知识要点,建立知识体系。学生在整理课堂笔记时,教师指导学生既要记住知识点,也要记住重点、难点和疑点,而且要简明扼要抓住关键“字”“词”“句”。这样,学生既归纳整理了课堂笔记,也提高了识记效果和阅读能力。
三、结束语
初中学生具有爱看图、爱发问、爱动手等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积极性,尽量为他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阅读。同时,教师要抓住初中学生的阅读心理,精心设计阅读模式,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加强对他们的阅读指导,让他们逐渐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历史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篇2
例如,提供教坛讲故事。小学的历史学习是以故事形式进行的,如果教师让学生将小学了解的故事与相关的课文结合上讲台讲故事,每个学生通过努力就都可做到。这个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胆识勇气,更能使学生尝到做小老师的滋味,体验成功。
二、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
1.让学生喜欢你
在一次聚会上,已经毕业十几年的一位学生很真诚地对我说:“老师,我读书时历史的成绩是所有学科里面最好的,这全是因为你。”我说:“此话怎么说?”他说:“因为你是我这一辈子最喜欢的老师,因为喜欢,所以特别想听你的课,你上课时我特别专心,生怕漏听了你的一句话,历史作业也特别认真,历史复习特别细致,因而历史成绩也就最好了。”因为“喜欢”你,就喜欢学习你教的这一学科,这是初中学生很突出的一个特点。
所以教师要先设法让学生喜欢你,如果学生喜欢你,那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会容易得多。
2.让学生觉得学历史容易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如果学生学起来觉得难,就会因难生烦,因烦生厌,越来越没有兴趣。当然,要让学生觉得学历史容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历史教师教了十几年,也不一定做得到这一点,却埋怨学生不重视、家长不重视、学校不重视。怎样才能让学生觉得学习历史容易呢?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时间、空间观念。初中历史涉及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时间上跨度达几百万年,涵盖数百个国家和地区。学生如果不具备较强的时间、空间观念,要记住这么多的时间和国家,则难免由繁而烦,所以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时空观念尤为重要。比如中国历史,可以把历朝历代的时间起讫先后顺序制成一个图表,从元谋人一直到现在,学生一看简易明了,就不会觉得难记难学了。
(2)帮助学生提高化繁为简的能力。比如《》的主要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把主要内容浓缩成四个字,即“割、赔、开、税”。当然,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3)指导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任何事物,一旦掌握了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历史学科也是如此。学生一旦把握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学习起来就肯定会得心应手。当然,历史发展的规律不易把握,需要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讲解、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逐步揭示给学生,使学生慢慢接受、消化,最终变成自己的知识。
3.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趣味性
历史教材本身就是极具趣味性的,如果历史教师能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一点,则必定会妙趣横生。比如历史教材中的小故事、寓言、成语、图片等都是极易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师都应该充分地加以利用。一些历史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透彻分析一些历史事件,而忽视这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素材,结果“教学任务”算是完成了,但是学生也精疲力竭,甚至昏昏欲睡。这样的历史课,下一节学生肯定提不起精神,更别谈兴趣了。完成教学任务需精讲,尽量将节省下来的时间插讲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有趣的东西,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既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又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教材的趣味性是有限的,需要我们加以挖掘、补充。
4.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直观的、生动形象的、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直观性”、“启发性”原则,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获取大量的较直观的素材,也可以通过实地参观、访问等形式进行直观教学。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制作一些图表、年表、简表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比较能力等,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初中历史进行兴趣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初中生活泼好动,参与意识强烈,所以,进行兴趣教学,一定要多让他们参与,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做到这一点,要实现三个转变。
第一,变一言堂为多言堂。改变教师满讲满灌、越俎代庖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阅读、思考,为他们提供较多的讨论问题、回答问题的机会。
第二,变教师传授知识教学为学生探索知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按教材内容讲述知识,这无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师应该在抓住教材重点难点的前提下,紧扣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依据教材,开动脑筋,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知。
篇3
导学案的出现是洋思中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发展和延伸,也是杜郎口中学“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理念的灵活运用。要让学生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顺利而愉悦地完成导学案,并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导学案的编写要科学、严谨、简单、适用。怎样才能把握好导学案编写详细或粗略这个度呢?
一、初中历史导学案编写适合细化的方面
1.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的编写应细化
三维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要达到的学习结果的预期。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并能提纲挈领地统领课文内容。如果把三维目标全部展现就会拖沓冗长、头重脚轻。在导学案编写过程中把知识目标细化是合适的,而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只需要在教师版的导学案中呈现。
2.考试的热点和重点的编写宜细化
导学案要能实现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方法的功能。要让学生知道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等,保证学生在考试中游刃有余。一些考试的重点如党的重要会议(一大、七大、、等)在导学案的编写上宜细,甚至可以用相对固定的模式呈现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意义等。这样编写既能一目了然地梳理知识脉络又可以使重点知识的呈现比较完整。再如王朝的更替,导学案的基本内容一般为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等。
3.内容导学环节的编写需细化
内容导学环节是体现导学案导学思想的主要环节。导学案不仅是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检测的重要依据,对学生宏观把握课文内容,有效实现教材整合,理清课文线索非常重要。导学案既不是教案,也不是练习册,其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是教材的适当拓展、有益补充。内容导学编写得详细对学生获取关键知识十分重要,反之则会让学生一头雾水、不明就里。
二、初中历史导学案适合粗略的方面
1.对于较难理解的课程内容宜粗略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但是课本中却有许多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如七年级历史下册《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一课,涉及许多名词诸如近代化、重农抑商政策、工业革命、股份制经营方式等,七年级的学生因历史知识储备非常有限,对历史名词知之甚少而感到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这种内容,教师写导学案时宜粗不宜细,能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内容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即可。
2.文化科技及美学鉴赏方面的内容应粗略
历史学科与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建筑设计、数学、语文、政治、美术等。初中历史课要让学生基本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科学成就,比如北京故宫的富丽庄严,还有雄伟壮阔、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轻盈匀称、美观大方的赵州桥等。要了解这些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就要通晓地理、文学、艺术等学科知识,讲好文化课需要一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素养,历史教师按照其他学科的要求来详细编写导学案也有不够精确或喧宾夺主的嫌疑。因此这类的课程内容,其导学案编写宜粗不宜细,能让学生对其概貌有清楚了解即可。
3.课堂教学总结提高的环节需粗略
总结提高往往是对课文内容的全面概括或拓展,对课堂教学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这个环节在导学案上不好编写也不需详细编写。对于课堂小结,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总结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时的实际情况来处理。
导学案是推进有效教学、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探索科学有效编写好导学案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篇4
如何实现新课程体系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是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初、高中历史学习之差异
其一,学习地位不同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理念已提出多年,遗憾的是,落实情况并不乐观。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占主导地位,由此导致学校、老师和学生三者均不重视历史学习。比如一些省市初中历史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导致学生对历史往往存在这样一些印象:历史是“副科”;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由于初中的基础不扎实,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上述现象在乡村中学显得尤为突出,这极大影响了学生对历史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历史科目无法与语文、数学、外语相提并论,平时从来不学不看,只是临近考试时突击一下,把老师要求标记的所谓重点背一背就了事。
其二,“课程内容”的差异性 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内容标准把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历史分为42个主题,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先中后外的次第,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其三,考查目标不同 因初、高中历史内容深度以及学生认知能力各异,从而致使二者的考查目标有所差异。初中历史侧重考查历史的“中间”部分,即历史事件的经过和表象,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最大、最早等内容。而高中历史注重考查历史的“两头”部分,即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原因、作用、影响与意义等方面。以为例,初中历史一般考查爆发的时间、发动国家,的时间和领导者,以及《》的内容等。同样是对这一知识的考查,高中历史侧重于的背景、原因及其影响,并要求学生秉承客观、辩证的态度予以剖析,不仅要分析爆发时的国内背景还要放眼世界分析国际背景,进而初步培养其运用全球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其四,学习方法不同 由于初、高中历史内容深度和考查目标不同,二者的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如前所述,初中历史学习强调识记,注重基础,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惯用教法是:让学生在课本上标记考试重点,然后要他们齐声朗读,反复背诵甚至听写、默写。结果,在多数学生看来,学历史很简单,记一记、背一背就“ok”了。然而,对高中学生而言,仅仅满足于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侧重对能力的培养。
二、初、高中历史学习之对策
第一、教材整合,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 教材不是历史教学的唯一依据,而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种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在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用好教材,用活教材。作为历史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时,应注意帮助学生完善历史知识体系,并将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文化科技内容融会贯通,将中外历史在宏观的空间中相联系。
篇5
新教材对小字和小字的内容设计都很严格。大字部分语言精练,历史线索思路清晰,一些概念和语句的概括性很强,学生很难理解,小字部分作为大字的补充,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描述、历史人物介绍等方式与大字部分相互照应,增加了大字部分内容的理解难度,使历史知识更加的丰富、具体、真实。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中的小字部分,结合大字部分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如初中历史教材第三册第25课中关于“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一文中的小字部分对京汉铁路和安源路矿做了详细的注释。又如,“戊戌”一文中,仅仅单纯的大字部分很难说明戊戌的全过程,内容显得抽象和呆板,但是小字部分详细的叙述了戊戌的全过程,形象地展现了历史的全貌,透露出了方式统治者的衰败和的奸诈险恶的嘴脸,同时也体现出了谭嗣同等人为国为民的改朝换代,建立强大国家的崇高爱国精神,使抽象的概念显得更加具体,丰富了概念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三、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历史课程是否感兴趣,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相当重要。新课本中的小字部分是历史教学中的主要补充部分,为教师教学中提供了补充的素材。如女娲造人、耶稣的来历、开天地、烽火戏诸侯、卧薪尝胆、闻鸡起舞、老马识途等经典故事,以及一些王侯将相的生活故事,还有介绍如张衡、曹操、刘备、李世民、祖冲、狄仁杰、包拯、华佗等著名历史人物的。小字部分对历史人物的描述可谓是生动、形象,故事内容丰富,能够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属于小字部分,减少了正文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更加的科学合理,其目的是增加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初中历史教材第二册中的课前提示:“一个乘青牛的女子和一位骑白马的少年结为夫妻,你知道他们后代的生活吗?历史上外国人称中国人为契丹人的原因是什么?”“契丹文如同契丹人一样在历史上消声若及的原因是什么?藏族是后来形成的民族还是历史上哪个民族演变而来的?西夏国和金国在宋朝灭亡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西湖的平静,大漠的狼烟,你知道岳飞抗金的故事吗?秦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秦桧陷害岳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是否理解诗人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沉痛情怀?”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会对历史产生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新欲,并能使学生感到获得新知识的。
五、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篇6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6-055-1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注重抓实学生历史基础,常常告诫学生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没有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一句空话。教学中笔者始终贯彻执行自定的“抓双基,读课本,扣两纲(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促教学”的原则,认定教科书为第一手资料,善待它,充分利用教科书来完成教学中的各项任务。那么,如何运用好初中历史教科书呢?
一、读目录
目录是全书的缩影和提纲,是教材最简要的线索。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可借助它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阶段即过程及重要线索、阶段特征和看出并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后因果关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一是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目录,“举一纲而万目张”,以掌握教材的结构特点和基本体系;二是要引导学生琢磨各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每一课在单元中的地位,以把握历史事件的特点和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如教学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个单元,通过阅读目录,学生应了解本单元共8课,每一课的主要内容是:第一课,叙述隋朝的政治经济概况;第二、三课叙述唐朝的政治经济概况;第四课介绍隋唐时期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出现及影响;第五、六两课叙述隋唐时期的对内民族政策,对外国家交往的概况;第七、八两课叙述隋唐时期辉煌的文化。整单元从政治、经济、社会制度、民族关系、国家交往、文化生活六个方面介绍隋唐时期,每一个方面都体现着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特点。
二、读导言
每课标题下导言框内的文字往往是介绍内容中的典型历史事件、建筑遗迹、中外时代背景对比揭示、内容提要等等,是学习的历史线索的归纳概括,认真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抓住本课的学习重点。
三、读课文
课文是学生的精读部分。现行教科书的正文大多以“叙事为主,兼有议论”,同时,还附以史籍节选、诗、词、曲、民谣、名言、对联、小说、数据表格等文献资料。但其行文间“有线索、有重点,有史实、有结论”。因此,阅读教科书必须做到:史论结合,理清层次;提练要点,推敲字句。具体说来,包括课文的叙述方法和层次安排,注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语言文字中找出表示历史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的句子及前因后果的句子,对历史事件评析或历史人物评价的句子,以及名言警句、关键性词语等,从而学会正确系统地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抓住历史线索,贯通历史知识。
四、读图表
1.有图必读。主要包括弄懂图例符号的含义、识别历史地图的方位、注意历史沿革和古今地名变化以及古今异译和中外异称、比较相关的历史地图等不同要求的内容。如今天南京、北京、台湾等古往今来名称的变化,中国近化史上被迫开放的商埠中哪个处于最东、最西、最南和最北?
2.有图必析。主要通过要点、坐标、组线、方向、象形、线索、浓缩、图形等方法在图中或图旁加注、分析,把课文和图形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图可设计题目:下列哪一个人物的活动与“太平洋”一词在有关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答案:D)。
3.有图必记。主要是通过复描、涂色和填注的方法,形成深刻的印象,达到“按图理意”或“按文绘图”的目的。
五、读注释
注释是接着对正文内容所作的提示、说明、解释和补充。阅读注释可以加深理解课文,拓宽知识视野。现行教科书,注释多达几百条,内容涉及广泛,但其目的都是为正文所服务。因此,阅读注释必须结合课文的图文。如教学“拿破仑和他的帝国”有一条注释:《法典》包括《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体现其资本主义性质,从而进一步阐述拿破仑帝国的资产阶级性质。
六、读习题
做习题是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的最系统、最经常的实践活动。初中教材习题分两类,一是穿插在课文中的“动脑筋”思考题,是以形成、巩固、发展知识和提高学生智能为主要目的设置的。一是课后练习题,具有评价、反馈、预测和鞭策的功能。因而,在教学中,学生应明确教材的重点,带着习题读书和听课;回忆教材的内容,带着习题复习和思考。
七、读自由阅读卡
篇7
1.利用课堂小结强化学生记忆。历史学科需要学生记忆掌握的知识点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强化学生对历史名词、时间、事件等的记忆。比如,在进行《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这一节的教学工作时,教师通过板书使学生对不同远古人类出现的时间地点以及其所具备的特点有所了解,之后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这些远古人从最初只会使用现成的树枝树干到学会制造简单的工具,从只会使用天然火到学会人工取火,在这一系列的漫长过程中,劳动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说,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本身。
2.利用课堂小结突出重点。重点是指对历史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或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初中历史每节课一般有一到两个重点内容,利用课堂小结突出重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在讲授完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后,通过课堂小结将变化内容做系统地概括:也就是在那一时期,私有制得到承认,紧接着土地也能像商品一样进行买卖;二是奖励军功和耕织;三是建立县制。这次变法可以说是为封建制度的建立铺平了道路,使得经济得到快速地发展,国家很快强大起来了,军队规模增大,各种武器设备更加先进,从而奠定了秦灭六国的物质基础。
二、横向小结
历史教材的内容又是按照某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这一规律由局部到整体编排的。为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是分离的知识点,而是一张系统的网,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横向小结的运用,学生不仅仅学到课本上的死知识,更能够灵活利用,从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完初中历史《夏商奴隶制王朝》《奴隶制发展的西周》和《中华文明的勃兴》三课后,教师就要对这段历史做一横向小结;奴隶社会是我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在这一阶段,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等各方面均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经济方面出现了牛耕,从而生产力迅猛提升,文化方面有甲骨文,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展现了其先进的文化水平。
三、纵向小结
历史的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一方面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点串成线,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规律,教师就要时常地进行纵向小结。如,在学完初中历史第一册后,教师可指导学生作以下小结:人类历史由低级到高级曲折地发展、前进,人类经历的社会形式从最初的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最后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而在这本书中主要学习前三种社会形态,其发展顺序为:
1.原始社会:是从大约170万年前一直到约公元前21世纪。
2.奴隶社会:是从大约公元前21世纪一直到公元前476年,其中夏朝是从约公元前21世纪一直到公元前16世纪,标志着奴隶制开始阶段;
商是从大约公元前16世纪一直到公元前11世纪标志着奴隶制发展阶段;
西周是从大约公元前11世纪一直到公元前770年标志着奴隶制强盛阶段;
春秋是从大约公元前770年一直到公元前476年标志着奴隶制瓦解阶段;
3.封建社会:是从大约公元前475年一直到公元1840年,其中战国从大约公元前475年一直到公元前221年,标志着封建制形成阶段。
秦是从公元前221年一直到公元前206年。
西汉是从公元前202年一直到公元8年是封建制初步发展阶段。
东汉是从公元25年一直到公元220年。
三国:220年到280年。
西晋:265年到316年。
东晋:317年到420年标志着封建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阶段。
篇8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努力探索实践,彻底改变教育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及强化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的 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教学要面向全体与个体的发展,力求大面积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 教学目的、要求、任务:
初中历史,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
初中历史,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初中历史,要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教学主要内容:
本学年学习的是世界史。另外主要的教学工作是迎接2011年中考,所以在上好世界史新课的同时做好中考复习工作。
四、 教学重点、难点
完成世界史的教学任务,做好应对中考的三轮复习。
五、 学生现状分析:
从上学年的学生学习状况来看,所授学生,优生少,中等生和差生多,学生一遇到疑难问题解决不了。综合来看,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发言积极,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就是个别学生手懒,不愿写,针对上面情况,本学期采取提优补差措施,提高优秀率是当前最主要的,使学生的成绩快速提高。
六、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先是要高质量的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篇9
1设计好新课导入过程
1.1悬念导入法
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五四”爱国运动》一节时,教师就可以先通过讲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探讨的欲望,然后提出如下疑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在巴黎和会上被当作战败国被瓜分?”通过这样的问题的设置,学生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并急切想了解新课内容。
1.2视听导入法
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对于中学生而言,平面的讲述往往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在上新课前,适当地播放与讲授的内容有关的影片,通过直观的、生动的画面再现“史实”,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某个历史时期的背景或事件,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他们的情绪,还能很好地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
1.3谈话导入法
谈话法导入新课的方法有两种:(1)从大家熟悉的电影、小说谈起,唤起他们的回忆,增强感性认识,然后导入新课学习。如教学《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一课就可通过对电影《林则徐》的描述来开头;(2)概括谈话法。结合教材重点,先向学生概括展示本章节的主要内容,提出一些学生们熟悉的问题,使他们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如上《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时,可先简略介绍一下唐朝:“唐朝是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一个王朝,每当提到它,我们就会联想到许多动人的故事:善于纳谏的唐太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伟大诗人李白,杜甫的千古绝唱,乘风破浪的日本遣唐使船,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它的古老文明千余年来影响着中国,影响着东方,日本至今还保留着某些唐朝风俗习惯,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
2设计好教学过程
初中历史有些课文看上去有些凌乱,教师可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加以整合,尤其是要理清线索,在新授的过程中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感受,而在理清线索的过程中,教师又要注意课堂节奏,不能在一个感兴趣的地方滑了边,以至于重点的地方一带而过。其实,教师的教学节奏感对于教学的效益是有很大影响的,很多新教师在刚刚走上讲台的时候常常因为没有教学节奏感而完不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而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在上课时则能收放自如,很好地处理课堂与课外延伸的关系。因此,作为教师要关注训练自己的教学节奏感,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3师生共建活泼课堂
(1)了解学生的差异,平等互动交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和认知现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差异,对每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内在与需求等要充分地了解和认识。课堂上的师生关系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动态的、平等的、教学相长的交流关系这种平等、互动、交流关系的建立,意味着一种平等观念的树立,一种合作意识的培养;意味着我们放下虚妄的尊严,承认自己也有知识的盲区;意味着学生要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凸显自己的个性。
篇10
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健全的人格是当今素质教育区别于过时的应试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把探索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而这个要求对于点多面广,师资配备、教学资源相对滞后,却又肩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生源,为社会培养劳动力的广大农村初中而言,其意义更为深远。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立足校本实际,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能力,是新课程理念教学的重要尝试。
一、在活动中教学,融趣味性和能力培养为一体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强调"要提倡历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并列出了13种活动形式作为参考,对此,笔者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探索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口头表达式。开展历史课堂小故事活动。在每学期之初的第一节历史课上,笔者将事先整理好的本学期小故事题目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选题,并提出如下要求:每节课讲述一个与当日授课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待笔者即将讲述相关内容时,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每两人一组,共同分享所搜集的资料,推举一人或两人登台讲一个故事,每学期全班学生各轮流一遍;小故事资料必须整理成文,字数可限制在800字以内,学期结束时,将全年级优秀文章编订成册,供全体同学传阅。
2、阅读与书面表达类。开办历史图书角活动。配合教材内容,让每位学生将自己认为最可读的一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带到学校,书皮上注明班级、姓名、学号。然后将各班书籍收齐后,打乱班级顺序,发给每人两本书,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两周内至少读完一本,且每本书均要制作一张读书长卡,注明书名、作者、主要内容和读后感。两周后利用一节课开展读书报告会,每组推选一两名读书最有收获的学生介绍读书心得。编辑历史小报。小报以历史知识为内容,尽量图文并茂。
3、学生观察类。组织识读甲骨文活动,以字证史。例如,笔者在讲述商朝历史时,将涉及当时社会经济的甲骨文,"田、囿、禾、籍、猪、羊、牧、鼓、磬"等字分别用幻灯片打出,让学生猜认。结果多数学生能够依照甲骨文的形状猜出文字表达的意思,并能准确说出与今天相应的文字。然后启发学生说出以上甲骨文所反映的商朝经济的繁荣情况。
二、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排疑解难的方法,通过设疑、启发,引导学生进一步寻找问题的答案,逐渐掌握正确的思路,游刃之时特别注意诱导学生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创见。
1、对学生进行问题启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自主提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笔者在组织教学时大胆地变教师设计课堂程序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实践中采用学生阅读―自主提问―精选重组―构建知识板块的教学程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笔者从旁点拨,适时总结,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通过观点的碰撞,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3、大胆质疑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心目中,教材是"权威",教师是"权威"的思想根深蒂固。这种观念极大地约束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当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当仁不让于师"的道理。
其实,过去中学教材存在的缺陷和错误是众所周知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曾连续多期刊登文章,指出其缺陷和错误,其中大多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况且,随着历史学科新成就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历史教材的滞后性更加明显,特别是一些陈旧的历史观念和结论,已经明显过时,甚至证明是错误的,而教师由于个人知识能力和认识的局限性,在教学中出现错误更是在所难免。尤其是近年来对学科综合能力要求的强化,教单一学科的教师与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学生之间,其知识和能力的互补性更加突出。
因而,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树立不迷信、不盲从的思想。面对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尴尬,笔者不回避,而是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探讨,甚至争论来获得"真理",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结构教学,培养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特殊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知识结构就从整体上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线索,学习起来就会驾轻就熟,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历史学科也是如此,因而笔者在教学中适时地进行结构教学,展示教材结构,勾勒教材线索,揭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识。
教材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各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掌握。鼓励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数学的"集合"概念,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途径。
综上所述,笔者在教学中的浅薄探索,旨在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本身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篇11
一、用图导入,激发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在一开始上课就平铺直叙,学生便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必须讲究导入艺术,尽可能从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利用插图,精设导语,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有效做法。如学《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华盛顿像》,从装束到表情,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位革命家的雄心和威严。接着引导学生:对于华盛顿,同学们或许有些了解,但他究竟做了哪些事?他对美国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学习这一课,同学们会对他有个全面的认识。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又如,学《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我让学生打开课本到116页,观看《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电灯泡》图,接着说出人类早期使用的照明工具就是这样的。但电力的广泛应用开始于何时呢?当时还有哪些电力产品?在这期间,在科技领域发展较快的国家又是哪些?这一系列的设问,给学生留下了悬念,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适时读图,突重破难
在教学过程中,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有其重点部分和难点部分,而有些重难点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让人感觉散乱,不利于理解、掌握,要是适时结合插图讲解,学生便可一目了然。如学《两岸时期的对外交流》时,本节的重点内容是丝绸之路,若要学生快速地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具有一定的难度,我当时就引导学生认真读图,并结合插图进行讲解: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到甘肃阳关和玉门关——翻越葱岭——转到安西——最终到欧洲的大秦。学生通过一看一听,很轻松地掌握了此知识。又如学《俄国农奴制的废除》一课时,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的难点内容即1861年改革的性质不理解,总认为亚历山大二世属于地主阶级,又不是资产阶级,改革的性质应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面对这一问题,我就让学生看课文中《解放了的农奴》图进行分析:图中明显反映出农奴的表情是无可奈何的,虽然他们获得了人身自由,但赎买份地使他们变得没有任何财产,为维持生存只能到工厂里去劳作成为工人,因此改革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改革。再如学《繁盛一时的隋朝》时,本课的重点是隋朝大运河,为了便于理解、掌握这一内容,要求学生观察《大运河》图,从中概括出主要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端点、分为四段、沟通五河、流经六省。这样以图代文的做法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重难点知识得以牢固掌握、透彻理解。
三、借图启发,促进探究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努力创设启发活动,激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如学《上古亚非文明》一课时,我就引导学生看《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图,以图为立足点,说明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进而提出你们对此图还有哪些理解呢?有的认为它是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有的认为是奴隶主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这样就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法,促使学生深入探究。又如讲《》时,我带领学生观看《形势图》,设问:图中的通商口岸可以说明什么?学生进行探讨得出:通商口岸的设置证明外国侵略者开始干涉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从中反映出中国的落后导致了挨打局面的出现;还可以说明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富强国家,要向先进国家学习,以便取长补短,实现互惠共赢。再如,学《战国七雄》时,我指引学生看《商鞅舌战》的漫画,问:你从漫画的场景能想到商鞅会说些什么?促使学生去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以图总结,巩固提高
在每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要注意对知识进行概括性的总结,以便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后小结的方式多种多样,插图总结法就是一种比较直观、明晰的做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如学《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时,为对新航路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我就和学生直接利用九年级历史上册77页《新航路的开辟》图概括出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航海家及航线、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和欧洲及亚非美洲的影响,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又如学《》一课时,为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我当时是使用课文中《路线》图作以小结的,从图中很明显地反映出:的出发地点、冲破的四道封锁线、的召开、跳金沙江、过草地、爬雪山、到陕北吴起镇、会师甘肃会宁等一系列知识,这样学生很容易对本课内容进行巩固。
总之,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只要课堂上充分、合理地利用课本插图,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学生对插图的观察、分析、总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形象感、直观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12
【作者简介】周道贵,江苏省句容市教育局(江苏句容,212400)教师发展中心历史教研员,高级教师,镇江市历史学科带头人;2.,江苏省句容市春城中学(江苏句容,212400)校长,高级教师,镇江市中 年骨干教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伟认为,历史学科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同时又认为知识是基础,特别是历史学科,任何认识和结论的得出都要在建立在坚实的史实基础之上。知识是基础,基础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从历史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社会和人生,若没有历史知识作为思考的原料和进行比对的参照,则不可能真实、准确和有实效。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笔者认为学生通过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夯实历史基础知识,是提高有效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必经之路。
江苏省历史课题组“基于史学素养培养的农村初中历史拓展性自主阅读的实践探究”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本文就镇江市使用的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的阅读进行了思考与实践。
一、把握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的排版以宋、楷字体相结合的形式呈现,课本中插入的图画都有注解、说明,还有古籍中的资料。其中,宋体字的内容主要是对课本主要内容的提炼与总结,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容易抓住重点,但不足之处是由于结论性的词语较多,总结性较强,所以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比较吃力;而楷体字的内容则是对历史实事进行详细、生动的叙述,是对宋体字内容的一个补充,易于学生对历史事件过程的了解,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材料,让学生通过研读教材来掌握历史知识,同时,不能让学生只阅读一种字体的内容,而是让学将两种字体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更避免学生为应付作业,不通过自己思考就随意抄写课本段落的不良习惯。例如,七年级下册的15课《推到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一课中,在介绍活字印刷术时,宋体字部分只是对活体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棉纺技术出现的时间、相关人物、价值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学生并不能通过阅读有进一步的了解。所以,为了让学生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阅读楷体字部分的过程内容。同时,教师还要要求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理解各种发明产生的历程、沿革、发明者的精神等等。
二、以问激疑,增加阅读深度
历史知识既是具体的,也是整体的,既是独立的,也需要前后贯通、上下相连、左右相逢,既要保证知识的完整和独特,也要对它进行消化、加工、提炼,把“死”知识变成“动、变、活”的知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思考,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疑惑大胆质疑。例如,七年级上册“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教学时,学生进行相应的课文阅读后,教师可提出对应的问题:西汉初年,实行“和亲政策”的目的是什么?这与“昭君出塞”的和亲行动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根据课文知识进行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则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对内容的质疑,教学效率和学生的阅读能力都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好是坏,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动笔归纳,保证阅读质量
读书不动笔墨等于白读书。读书动笔的目的在于多种感官的参与能够提高阅读效果,加深学生的记忆,也对学生的写作有好处。在阅读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对易混淆的地方进行注释,如,“蔡伦改进造纸术”而不是“蔡伦发明造纸术”;“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在汉武帝时期创办的”,是“太学”并非“大学”……这样不断练习下去,学生就会养成动笔阅读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让学生习惯在阅读中思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阅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对历史实事进行归纳、概括,从而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时,课文详细地叙述了开发江南地区的原因。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就要点出文中重、难点的地方,并要求学生在重要的文字下面进行批注、作重点符号等,指导学生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快的找出发展江南地区的重要原因。
四、多种形式,升华阅读效果
1.比较阅读。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历史事件具有相似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通过比较阅读能帮助学生区别这些知识点,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在学习“文景之治”时,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归纳出“文景之治”时期有哪些“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同时让学生通过对文帝、景帝勤俭节约、体恤百姓的做法与秦始皇奢侈无度、奴役百姓的做法进行比较,让学生归纳总结哪种做法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得出“成由简,败由奢”的道理。
2.图表阅读。许多历史信息是存在于教材的图表中的。这种具体的形象的表现能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掌握历史概念。在学习“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这一历史内容时,学生需要掌握很多路线图,如果强记强背的话会很枯燥且效率不高,教师如果能在此时提醒学生掌握“丝绸之路”的空间概念,从而把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区以及之后的中亚、西亚、大秦联系起来,学生的思路就会产生连续性,思考也就更清晰明了。在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地区的联系之后,将相关的“丝绸之路”的图像资料提供给学生,结合若干图片让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认知度,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时空观,更加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提高史学素养。
3.补充材料阅读。教材仅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为了阐释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教师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展示给学生阅读,有利于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与升华。如学习八年级上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中“不怕远征难”一目时,一位教师补充了一段细节材料让学生阅读:“年龄:指挥员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年龄不足20岁;路线:跨越15个省,2.5万千米,转战面积的总和大于许多欧洲更加的国土;……”阅读后教师设问:“伟大”之处在哪里?你认为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细节性情境描述,学生阅读后讨论活跃,争相发言,加深对艰难、精神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现学生的智能。这句话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生想要正确地认识历史事实并且分析、综合、归纳比较历史事实,良好的阅读能力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篇13
课堂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它在于激励和引导学生。一个成功的导入法,可以马上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基础。传统的历史课导入设计多为新旧联系式,这种复习导入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联系,体现着温故而知新的教育思想,但往往缺少趣味性,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时显得平淡呆板而常常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因课而导,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心理,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历史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导入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问题导入法
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它能结合教材重点,把教材中最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内容用设问存疑的形式诱导学生,给学生以极大的悬念,紧扣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如《贞观之治》一课中,我设计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吗?”“她是如何登上帝位的?”“她称帝后有何作为?”这几个疑问紧扣学生的注意力,他们迫切希望得到答案,注意力显得十分集中,很快导入新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谈话导入法
上课伊始,教师可先通过对一个历史片段的描绘,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
历史环境,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熟悉的人和事,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亲切感。如:
1、从神话传说开始,设立情境。在初三历史上册《人类历史的起源》教学中,我就是通过讲述有关人的起源几个神话传说再结合类人猿在原始森林生活的情景导入新课。学生能从潜意识中体会类人猿艰难的生活环境和演变为直立人的过程。
2、概括谈话法。结合教材特点,先向学生概括展示本章节的主要内容,提出一些学生们熟悉的问题,使他们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如《繁盛一时的隋朝》概括简述隋朝的繁盛、一时再铺开。这种由简到烦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培养。
三、影视导入。再现
影视作品除具有与图片一样直观形象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情节波澜起伏等特点.更容易让感性认识、可塑性较强的初中学生接受和喜爱。如在讲时,可播放电影《血战台儿庄》片断,在学生被惨烈的战争场面所震撼时问:“这部影片反映的是历史上什么时期的什么战争?战争的结果怎样?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再如讲述时。先播放电影《林则徐》或《》中有关“禁烟”、“销烟”的历史背景及林则徐采取的措施的片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的爆发是不是由禁烟而起?在一连串的问题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后.开始讲述新课,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