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数字金融人才培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5]杨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探索数字媒体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7(22):60-61.
[6]杨哲.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1(8):88-91.
[7]李小苓.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7):61-64.
[8]张丽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一个主体、两轮驱动、五个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篇2
3、高校参与不够。实际中金融专业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不能一个或几所高校来完成,要集思广益,集合高校的优势资源来共建共享,通过研究,共同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整合专业实训数字化教学资源,发展金融专业实训教学标准,完善专业课程立体化资源,构建虚拟教学仿真实训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开发开放,建设开放式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资源库系统。
二、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数字化资源库建设路径
在金融专业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数字化资源库建设中,因为缺少财政专项资金对专业建设的投入和缺少专业的实训教师,所以我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坚持固有,提倡共建共享”模式,实现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学做一体化、评价与考核二大功能,总目标是建设丰富的内容,使用快速和动态等特性的专业核心课程的数字资源库。建设路径:一是按照企业的需要,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部分设置与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对接,根据实际岗位工作要求,来建设专业课程。二是通过走访行业协会、调研企业、回访毕业生,通过对专业就业岗位群的分析,以及召开专家研讨会,以此来制定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三是结合教学做一体化、评价与考核二大功能的实际需要,在核心课程实训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专业实训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三、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内容
(1)合理定位专业内容
职业院校每年都要进行金融行业人才的需求和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的调研,分析行业现状和企业需要工作岗位和业务能力的研究。从调研情况来看,金融专业主要面向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信用社四个主要领域的柜台服务、客户服务、营销服务、财务会计等工作岗位定位,以此为依据,确定“货币银行概论”、“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保险理论与实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外汇管理理论与实务”、“信用管理实务”、“金融企业会计”等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工作岗位及其素质与能力要求来设定实训内容。它包括教学课件、训练题库、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软件库、训练视频、教学大纲、教学材料、电子教案、技能竞赛等。专业课程实训资源建设内容和要求:
1.货币银行概论,设计要求教学大纲;设计内容:课程、教学大纲文本;内容和要求:课程性质、设计理念、目标、内容和要求、教学评价和建议。
2.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设计要求:电子教案;设计内容:课程、电子教案;内容和要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场地与用具。
3.保险理论与实务,设计要求:实训案例;设计内容:课程实训项目及典型案例分析;内容和要求:实训内容要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4.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设计要求:教学视频;设计内容:课程相关视频;内容和要求:学生实践活动、实训操作视频。
5.外汇管理理论与实务,设计要求
实训习题;设计内容:每个章节内容实训习题及答案;内容和要求:计算、业务操作、论述、案例分析等类型。
6.信用管理实务,设计要求:实训教材;设计内容:与课程相配套的实训教材;内容和要求: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7.金融企业会计,设计要求:参考资料;设计内容:课程教学相关参考资料;内容和要求:实训手册、相关网站链接、最新实训业务操作要求。专业核心课程实训资源库主要建设内容及要求
(2)专业核心课程实训素材资源建设内容
在各门课程资源要素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做一体化、评价与考核二大功能的实际需要,开发一个专业的实训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先导,专业核心课程为载体,根据资源类型,通过实训图像、视频解释等表现形式全面展示金融专业实训数字化资源库,专业核心课程实训基本型资源中心建设内容及要求:
1.实训图片库,设计内容:各种各样的训练原理、业务流程、设备等相关材料图片;设计数量:必须有实训相关的图形、图表、图片。
2.视频解说库,设计内容:实训工作原理、操作流程等相关视频素材;设计数量:每门专业核心课程必须有各类活动、参考视频资料。
3.实训习题库,设计内容:案例分析、论述等相关习题素材;设计数量:每门专业核心课程不少于60题。
4.实操案例,设计内容: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金融产品营销等相关的案例;设计数量:300个左右案例。
5.实训软件库,设计内容:常用的各类专业实训软件;设计数量:典阅银行综合业务技能国赛平台、杭锐电脑传票输入训练系统2009版、股票模拟训练软件、世界大学生城平台等。
金融专业的特色型资源库,依托虚拟教学仿真实训平台,专业国家级、省级、行业的技能竞赛,行业资源等特色型资源素材进行设计、制作、收集、整合,专业核心课程实训特色型资源库建设内容及要求:
1.虚拟教学仿真实训平台,设计内容:各个专业核心课程相关虚拟教学仿真实训操作平台;设计数量:各个专业核心课程相关虚拟教学仿真实训操作平台。
2.专业技能竞赛库,设计内容:及时公布专业竞赛消息及相关培训信息;设计数量:购买、安装并使用相关操作软件和操作平台。
篇3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233-02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伴随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软件工程专业性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与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需求及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偏差,培养体系相对滞后,在知识体系更新、核心技术培养方面与产业发展存在“代沟”;同时培养过程与培养机制等方面也体现出无法适应产业变化的新问题,已不能很好地顺应产业发展,培养出适应产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本课题正式基于这个大前提,通过黑龙江科技大学与哈尔滨金融学院合作进行适应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需要的新型软件工程专业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同时着重于一体化平台的建设与实践。本文以产业发展为方向,以培养优秀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创新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建跨校园、跨企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实现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向适应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方向转变,可以极大提升毕业生社会竞争力,从而对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起到促进作用。对于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中的企业而言,可以通过新型人才培养平台,与高校实现更为深入的合作,参与高校师资培养、培养方案制定、软件基地建设等多项工作,根据市场导向,深层次引导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二、创新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高校传统的软件工程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普遍存在教材陈旧、知识结构滞后,实践环节目标不明确,理论教学偏重而实践训练不足的问题。在目前国家大力建设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新形势下,这种情况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因此,目前高校亟待改善的就是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黑龙江科技大学与哈尔滨金融学院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建设。
(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黑龙江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目前已与哈尔滨海康、文思创新、中软、达内、富士康、大庆科瑞尔斯等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建立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在北京、烟台、大连、盐城、深圳、大庆、哈尔滨等城市构建校企合作实践基地IT企业群,哈尔滨金融学院也充分利用各类校企合作资源,两校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为在校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机会,也为企业提供量身培养人才的机会。在校企合作的大前提下,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在校本科大学生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在校培养3年+下企业培养1年”的模式,通过校内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企业导师入校任教并参与培养方案制定、校内工程实践、导师制培养、校外顶岗实习、课程置换等全方位无缝连接的模式将校企合作推向深入,充分发挥校企各方优势,实现联合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
(二)创新MPE-CDIO现代工程教育模式
近年来,黑龙江科技大学结合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突出实践,科学确立了“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三大教育理念。在“三大”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搭建了以大德育为先导、以大工程为背景、以大实践为途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与此同时,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引入麻省理工学院与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大学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后创立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从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阶段出发,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设计。基于“三大”教育理念和CDIO工程教育理念,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创新了MPE-CDIO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制定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及相关实施办法。M代表Moral,以德为先是MPE-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最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P代表实践Practice,要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仅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要锻炼学生的非专业能力;E代表工程Engineering,在实践中学会工程化思想,要求学生在做任何一个项目,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实验也都要养成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习惯,强化学生工程化的思想和意识。
(三)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3+1”人才培养模式和MPE-CDIO工程教育培养模式,黑龙江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自2010年起就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制定了新型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大纲,搭建了基于MPE-CDIO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鱼骨模型,明确了一级项目、二级项目以及课程群的设计。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了CDIO体系中4类一级能力、17组二级能力以及73种具体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通过新式的课程群体系,合理搭配了软件工程专业各类大类课、基础课与选修课,形成了完善的课程体系与知识架构,在引入软件企业参与培养方案制定的前提下,添加了符合企业研发模式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企业导师与拥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在校教师共同指导。通过课程置换形式,实现了在校3年与企业1年的无缝对接,使学生提前一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自2012界毕业生起,连续五年实现90%以上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于毕业前即可赚取实习工资,50%以上优秀毕业生正式毕业前已获得企业正式员工级工资待遇,并实现月薪过万的高质量就业。
三、一体化平台建设与实践
为了辅助新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黑龙江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及哈尔滨金融学院计算机学院充分利用网络化的便利,进行了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平台的搭建,主要包括数字化混合式学习平台、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与资源共享性,实现了跨越空间距离将师资培养与学生培养同步,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同步,从根本上解决“教”与“学”、“学”与“用”脱节的问题。
(一)数字化混合式学习平台建设
利用UML统一建模语言形成平台的需求分析报告;应用Web开发技术确定采用MVC的三层体系结构、确定系统开发环境、完成数据库设计、建立服务平台存档文件架构;采用ExtJs框架、Struts框架、连接池等技术实现平台代码搭建;最终实现了信息化虚拟学习环境搭建、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教师可以将各类学习资源共享于平台之上以便学生查阅、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了解产业发展最新动向,企业应用最新技术及方案解析,浏览各类教学资源并实现线上学习、在线问答、线上测试等功能。
(二)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设
校企合作管理平台主要完成校内、校外企业各类信息的交互,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管理以及校外课程置换学生管理等深入辅助校企合作程度的功能。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在校生可以实时了解企业最新动态,发出实习应聘申请以及课程置换在线申请,并可以实现置换单位变更、校内外导师分配、与校内外导师交互等多项工作;企业方可以投放各类就业信息、招聘岗位、可置换课程安排等信息的共享,实现实习生的在线招聘等互动功能;校方管理人员及校内教师可以利用平成实习学生管理、交互与辅导等工作。
四、结论
近年来,黑龙江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与哈尔滨金融学院计算机学院合作,以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为载体,进行了面向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与研究工作,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为基础,创新MPE-CDIO现代工程教育模式,并创新了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搭建了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平台,通过平台建设跨越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弥补了“教”与“学”、“学”与“用”脱节的问题。通过近三年的改革与探索,摸索出一条成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2010级、2011级与2012级毕业生均实现了90%以上就业,其中50%以上优秀毕业生正式毕业前已获得企业正式员工级工资待遇,并实现月薪过万的高质量就业。通过新型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与研究,提高了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并为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一条可行之路,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及深入研究的学术价值和较好的推广前景。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与研究》(项目编号:JG2014011138)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赵国刚.“三大”教育理念与工程人才培养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
[2] 张凤武,周广林,曹景萍.基于MPE-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培养模式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3] 才智,王国权,韩紫恒,赵春刚,朱秀,马海峰.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J].经济师,2013(7)
[4] 才智,赵春刚,顾泽元.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经济师,2011(8)
[5] 才智,张学金.工程教育模式下的软件工程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与研究[J].经济师,2012(2)
篇4
2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2.1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方向
2.1.1 数字货币。在金融业长期的发展中,货币的发展变革也悄然兴起,在互联网电子化的今天,数字货币比传统的纸币发展更具活力。区块链技术应用在比特币发展中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绩,特别是以密码学技术为核心加密实现了数字货币的安全性。数字货币的发展能够有效的降低纸币发行和流通的成本,随着数字货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与交换问题得到解决,数字货币将会带来整个金融业的变革。
2.1.2 金融资产综合交易平台建设。随着金融业态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综合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成为金融业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区块链技术将会在平台基础上实现智能合约化,依靠数据模块特有的安全性、去中心特性实现价值传递。
2.1.3 降低国际支付与结算成本与时间。区块链支付技术正在兴起并得到快速发展,比较传统的跨国交易支付,区块链技术更加安全、高效。区块链支付方式可以通过点对点的有效手段实现支付,降低支付手续时间,而且没有第三方信用机构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支付手续费率,能够推动跨境贸易和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
2.1.4 提高金融资产交易组织效率。以往的金融资产转移需要依靠一定的证券等金融机构进行一系列的审批操作,区块链技术可以依靠数据的共享,实现各个节点间的有效互通,并且在不影响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快速完成资产交易。这种模式下信息更加透明、操作更加规范、周期更短、效率更高、成本也更低。
2.2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现状
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并且出台很多政策引导市场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数字货币、商业银行以及交易所等金融机构组织方面,区块链技术得到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在数字货币方面,比较常见的就是比特币。比特币作为一种数字货币,完全不具备传统纸币和当前电子货币的属性,但是能够用于交易、购买支付以及货币对换等,随着比特币的发展,一些围绕比特币的借记卡等产品也相继出现。厄瓜多尔也在2015年推出自己的国家数字货币,这种货币依靠区块链加密技术,不仅能够使各个群体记住互联网获得金融服务,还能够推进国家对于货币流通的控制,减少洗钱等非法行为。国际支付方面,区块链技术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跨境支付对于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依赖,美国的Ripple建立了基于区块链的网络金融传输协议实现对传统第三方信用机构的替代。这种网络传输协议在桑坦德英国分行的国际结算业务中得到使用。目前Ripple区块链技术已经与全球19个国家的银行进行合作,推进了国家支付的变革。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金融资产交易组织方面,也已經有很多公司进行尝试,如R3CEV 公司建立了由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等43 家不同国家银行参与的区块链联盟,力图确立一个国家区块链技术标准,从而实现在全球的跨境结算和资产转移中更加高效、安全。
3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应用的前景展望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发展从2015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一份调查结果可知,目前全球有近15%的银行正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实践,IBM预测指出未来几年将是区块链金融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全球约有66%的商业银行会开发出具有优质商业价值的区块链技术。随着区块链技术的热度提升,我国金融行业区块链技术探究也逐渐出现,2016年工信部《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奠定了未来几年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基调。围绕区块链技术实现金融行业各业态的创新变革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尽管区块链技术能够解决很多金融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但是从目前来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应用的发展也会面临如下难题:
3.1 技术缺乏统一标准
尽管区块链技术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并加强投入推进技术开发,未来四年可以实现全球66%的商业银行掌握商业应用价值的区块链金融技术,但是这些国家和企业间技术缺乏统一标准,区块链技术在未来长期内也很难成熟,要想真正的转变国际金融业发展还需要推进各方合作。因此,区块链金融技术不是单一技术的核心优势,需要世界各个国家、各个企业打破金融政策壁垒,形成区块链发展联盟,通过对话合作,深化交流形成统一的技术基础。
3.2 区块链技术尚不成熟
区块链金融技术的发展目前仅进入初步的探讨和实践阶段,很多国家已经在金融支付和平台服务中进行尝试,但是从比特币技术转变而来的区块链金融技术尚需更多的实验和技术的投入。未来一段时期将是区块链技术创新研发的密集期,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在支付、信用评级、信贷等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充分利用相关技术,重构金融业务。
3.3 跨界人才缺乏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应用需要有人才保障,而这种既能够充分掌握区块链技术又能够熟知与应用金融知识的实践性人才很少。因而,可以对于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的落地实施,务必需要在未来长时间内,确立一套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推进金融理论与区块链技术融合下的人才培养,并注重理论与技术结合的实践性,以实现跨界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篇5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高职管理类人才需求
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催生了平台经济、新零售等商业模式创新,共享经济、智能制造等企业内部流程再造,以及项目化、协同管控等管理功能提升[2]。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也要与之相适应。
(一)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1.“无边界”的协同式管理。传统的企业组织在数字技术的引领下,变成了开放的生态空间和平台。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从零和博弈变成合作共赢。基于此,海尔提出“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的“三无”发展观,并提出“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的理念[3]。此举打破了传统科层制管理模式,形成了“无边界”的协同管理新模式,实现了资源更好地被协同利用。2.“去中心”的平台化管理。数字技术将传统企业从流程驱动、中心控制的组织形式转型为高度去中心化的共享平台等新型组织。企业运营生产的整个过程得到了改变。数字企业搭建了以产业链电商平台为中心的,集信息、交易结算、物流仓储、加工配送、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和数据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企业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打破原来的部门和科层结构,只保留承担具体职责的岗位,每个岗位随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项目化组合,科层或部门并无决策权。这种以节点管理为核心的平台化管理模式,使企业实现了“按需生产、零库存”。3.基于数据的标准化管理。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参数等,对生产经营做具体要求和明确。企业的各项活动也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展露无疑,也都留下了相关的数据捕获记录。大数据分析有利于获取需求、生产、交易、售后等信息,了解员工工作情况、消费者消费信息等等。大数据思维可以帮助企业很好地进行标准化管理,使企业实现精准生产并降低成本。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管理类人才的新要求1.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在互联网“去中心化”模式下,社会化思维的联结是网络。企业面临的客户以节点的形式存在。这将改变企业生产、销售、物流等整个形态。信息的产生和传播速度极快。每位客户都可能通过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个性化推广、个人评论等现象不断涌现[4]。每个员工、消费者、合作者手中都有话语权,其沟通与反馈也更加及时。每个个体都可能是企业形象的树立者、维护者。管理目标通过社会化媒体进一步扩展到企业外部人群。这需要职业管理人才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跨界管理理念来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并具备一定的危机处理能力,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2.包括项目管理能力在内的通用管理能力。此“项目”非工程项目,而是指根据市场需要或管理要求,各类组织生产运营过程中活动、作业、任务、事项等的总称。平台化管理和企业内部管理的数字化,要求员工打破原有的部门、科层管理结构,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管理目标,并将所做事情包装成一个个“项目”,通过整合资源、组合岗位来实现管理目标。腾讯马化腾实施“谁提出、谁执行”的策略,才有了微信张小龙的诞生。因此,职业管理人才应具备项目的形成、组织、跟踪、协调、评价等能力。通用管理能力是各个管理岗位都适用的能力,是一项可转换、可迁移的能力,属于个人的无形资产。3.数据分析能力。企业市场调研、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仓储物流、工作计划、员工发展等各项活动,都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做出理性科学的决策和执行。管理者在工作中将接触到大量的数据。那么,在海量的信息中,如何获取、清洗、分析数据,从而进行有效管理,即数据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未来管理从业者的必修课。
二、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新要求与现存问题分析
1.“跨界”“融通”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特征。培养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通用管理能力非常重要,管理类专业的设置亦是如此。“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与实施,但目前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实施效果却不太理想。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义工商”)为例,管理类的专业散落于几个二级学院。例如,工商企业管理、金融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在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外语外贸学院,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等专业在人文旅游学院。管理类专业分散导致诸多问题:一是经济学、管理学、数据分析等基础性课程的教师资源并未整合到一起,出现了各自设置课程标准、各自授课等“各自为政”的现象。二是学生填报高考志愿呈现出盲目性。三是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存在必修课的比例偏多、选修课较少,或是在实际中出现选修课也开成了必修课的问题,两种课程的比例不协调[5]。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资源并未得到合理分配,并未满足培养“管理能力+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四是除专业设置分散外,高职管理类专业方向也存在定位不准、目标不清晰等问题。以义工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人才培养方案延续以岗位为中心,专业方向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行政管理等内容,力求包罗万象的结果却造成培养靶向不准确,并未打破原有的科层制结构而将诸多岗位整合起来,缺乏项目管理、数据分析等通用管理能力将这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各个能力统领起来。
2.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尚未形成。“供应链”原指涉及产品或服务供给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客户”的网链结构。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学生提供给企业所涉及的“供应源(普高、职高、中专等)-高职院校-人才市场或大学-需求方(企业)”的网链结构[6]。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未根据数字经济时代的特征对人才的需求快速做出反应,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合理规划专业发展方向。这就导致人才培养供需存在结构性失衡,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毕业生学非所需,就业难或就业专业对口率低;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出现招工难、用工荒等现象。
3.数字经济时代背景更加要求高职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为此,学校应与企业深度合作、与实际深入结合,共同开发市场调研、讲座报告、实验实训、技能实战、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项目,将学校课堂延伸到企业课堂。这将有助于实现“无缝对接”以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7]。然而,管理类专业相对理工科专业而言,涉及大量社会活动且具体工作不确定性较强,其实践教学面临更大的困难。义工商管理类专业由于缺乏服务区域经济以及与本地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亦存在一些形式主义的问题: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机械地增加实践课时所占比例,由填鸭式、满堂灌教学的一端,滑向做简单游戏、看网络视频、分析网上案例等易操作的另一端。很多实践教学课程人为割裂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这无益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8]。二是一些实践活动收益不大,校企合作协议签订后即束之高阁,教师下企业锻炼只是堆积文字,学生到企业参观只是走马观花,顶岗实习让学生成为低价、低端劳动力而所学甚少,师生参加竞赛也是注重作品包装而轻视内涵建设……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框架
1.基于能力目标的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效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挑战,包括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体系在内的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应进行创新与重构。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的职业管理人才是具备通用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内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对数字经济背景下管理职业人才的供需分析,结合义工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笔者构建了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详细内容如图1所示。为了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高职管理类职业人才,课程体系应实现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学校应构建出平台与模块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在课程结构上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基础课程+选修课程”模块化、纵向化的培养体系,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也应以适应终身教育为度,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提升其创新性素养。
2.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人才培养过程柔性化设计。一是高职院校应与生源机构、用人单位联合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共享数据来研判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和新的规律,科学管理与规划人才培养工作,从而使人才培养能够更加快速地适应市场变化。二是高职院校应快速响应企业需求,面向学生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流程和指标,一方面结合当年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学生的行业和岗位取向,设置“定向式”课程系列或“订单式”培养模块,灵活增添相应的课程模块或实践环节;另一方面实行弹性培养,减少教学计划、常规管理对学生的约束和限制,为各种不同情况的学生创造学习机会,使其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自主规划职业生涯[6]。三是建立“推-拉”混合式人才培养供应链下的课程体系结构:在设置课程体系时,推动阶段以高职院校为主,搭建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而拉动阶段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以校企合作方式进行专业模块建设。“推-拉”混合式人才培养供应链使得高职院校与企业高度融合,课程体系结构得以调整和优化,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所需人才,而且使高职院校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3.“全程项目教学”贯穿三年教学始终。灵活、实战性强的“项目化教学”,是应对数字经济“去中心化”“无边界”等形势变化的良方。项目教学不仅仅是将所授内容在教学形式上的项目化、模块化,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体现。此处的项目既包括参加案例分析、实地考察、专家讲座等观摩性项目,又包括校内实训等仿真模拟性项目,还包括参与教师课题项目,实践实习等真实性项目。在课程开发中,教师应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来选择、设计、开发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强化知识、技能、职业素养,最终完成以“项目”为中心的实务性课程开发。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要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包括市场调研、讲座报告、实验实训、学科竞赛、技能实战、创业创新、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在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之在态度、方法、技能上更符合企业的要求。项目教学使学生得到了真正的“入职教育”,并将学校课堂延伸到企业课堂,有助于“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四、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类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实施
篇6
金融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金融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在金融领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金融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是金融从业人员中能力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是金融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本文研究的金融人才是指广州金融企业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人才。人才在中国金融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更加凸显。加快金融人才发展,是提高我国金融业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金融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
当前我国金融人才发展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目前国内学者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人才的培养、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金融人才培养机制、课堂(实践)教学、实践课程与金融人才培养关系的研究、金融学科建设与金融人才培养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为如何更好地培养金融人才和使用金融人才提供了借鉴,为了更好地使企业招聘到合格的金融人才及合理地使用人才,研究金融业对本科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和企业中金融人才综合能力的现实表现更为重要。这不仅是因为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针对一个城市的金融企业的研究更少,而且金融人才的能力直接关乎到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成败,故本文将具体分析广州金融企业广金毕业生综合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二、金融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
为了深入了解广州金融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及现实表现,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广州金融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298份,其中有效问卷216份,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卡方检验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广州金融业人才综合能力情况。
1.必须具备的能力
从重要和非常重要两个方面判断的综合考虑,有94.6%的企业认为本科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发展(学习与适应)能力、业务实施能力(93%)、语言表达能力(92.6%)、理解判断能力(92.1%)、组织协调能力(90.8%)和人际关系能力(89.8%)(见表1),分别高出平均值16、15、14、14、12、11个百分点。
2.应具备的一般能力
从表1知,企业认为一般重要的各种能力中比例最大的是英语水平、占52.8%,其次是领导能力(42.1%)和粤语水平(41.3),再次是决策能力(27.8%)和动手能力(17.2%)。
三、广金毕业员工综合能力分析
1.总体评价
从表1可知,只有9.1%的企业对员工各种能力非常满意,满意比例占63.3%,二者合占72.4%,也就是只有近3/4的企业对员工的各种能力评价是满意的。评价认为一般的比例占26.8%,评价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占0.8%,说明企业整体上对员工的各种能力的满意度还是可以的,但还有较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2.满意分析
从满意和非常满意两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来看,企业对员工满意的能力是发展(学习与适应)能力(85.9%)、人际关系能力(83.0%)、动手(熟练操作办公软件)能力(81.8%)、理解判断能力(80.8%),其次是业务实施能力(79.5%)、文字表达能力(78.6%)、粤语水平(77.4%),最后是语言表达能力(76.4%)、组织协调能力(74.1%)(见表1)。
3.不满意分析
从表1可知,最不满意的能力是英语水平、比例为2.6%。其次是自我提升(开拓创新)能力,比例都是1.5%。再次是粤语水平比例为1.1%。
四、广金毕业员工综合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体能力方面的差异分析
企业认为员工应该具备的非常重要的能力比例占28.2%,高出非常满意所占百分比(9.1%)19个百分点,前者是后者的约3倍,说明了员工的能力与企业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满意的比例高出重要比例13%,满意度一般的比一般重要的比例高出8个百分点,即企业认为一般重要的能力,员工的一般满意度较高,说明了员工的能力表现与企业的要求不一致。
2.具体能力差异分析
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梳理,得出表2结果。运用表2的结果,通过企业对员工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与员工在企业中的能力表现,即通过企业对能力重要性的判断和企业对员工能力表现的评价,来分析二者的差异,也就是找出企业的需要与现实员工所具备能力的差异所在。
(1)重要和满意
从表2可知,这两个方面能力的项目差距还是较大的,六项中只有四项相同,一致性仅为66.6%,即企业认为重要的能力项目与企业对广金员工评价满意的项目是不大一致,说明了能力供需比较不合理。同时,各项能力重要性判断与满意度评价的百分比差距还是较大的,即重要程度平均数是92%,满意度平均数为82%,二者相差10个百分点,说明了与企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虽然能力项目相同,但各种能力重要性和满意度的顺序是不一致,也说明了与企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另外,企业认为组织协调、语言表达能力是重要的,而满意评价中却没有此项能力,进一步说明了与企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2)不重要与不满意
从表2可知,企业认为不重要的能力项目与企业对员工评价不满意的项目差别不大,不满意评价项目和不重要的能力项目,二者交叉的仅三项,说明了企业对员工不满意的能力还比较多。
各项能力重要性判断与满意度评价的百分比差距还是存在的,即不重要程度平均数是4.7%,不满意度平均数为1.5%,理论上讲后者应该低于前者才是合理的,说明了与企业的要求还有差距。
2. 括号内数字为百分数,表示企业对该项(判断和评价)的重要性和满意度的百分比,且都大于对该项(判断和评价)的重要性和满意度的平均百分比。
总之,重要的能力项目与满意评价项目不一致性较大;重要的六项能力与企业的要求差距还较大,特别是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差距很大。
五、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对策
1.准确定位,明确目标
在培养目标上,凸显应用型特色,为广东金融强省建设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即立足行业,面向广东,突出“大金融”人才特色,培养综合素质较高、学科专业基础扎实、应用能力较强、具有一定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2.构建合理课程体系,重视综合素质培养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必须改革理论课程体系。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着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课比例过大,对基础课重视不够;必修课过多,选修课尤其是专业选修课过少;重知识传授课程,轻能力培养课程;重理论课程,轻实践性课程等弊端。因此,在确定了培养目标之后,首先应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
3.校企联合培养,促进 “双师”成长
“双师型”教师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科教育与能力培养互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条件。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金融人才,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给学生讲授学科理论、专业知识,还要善于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教师没有实践能力,只会“纸上谈兵”,那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4.多种方式结合,拓宽实践渠道
实践教学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它能使学生熟悉实际工作场景和了解实际操作规程,对学生了解实际生产、社会工作以及工作的管理方式等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如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学生社团活动;开设学生科研项目;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在校外实践基地顶岗实习;建立实训环境等。
5.通过合理设置课程,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交往表达能力,应设置领导管理能力的课程(如管理学、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学、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与监管、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等)、产品开发能力的课程(如金融工程学、金融创新等)、公共服务能力的课程(如公司金融、会计、电脑、法律、社会、公关等方面的课程)和交往能力的课程(如外语、写作等)。
综上所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依靠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改变学生长期以来被动、刻板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使学科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和品德教育,并使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场地建设能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应用型行业性人才,是具有就业竞争力的、是现实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一行三会.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EB].2011(1):5
[2]王东升.金融业发展与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J].浙江金融,2008(6):60-61
[3]崔寅.论高等教育对金融人才的培养[J].黑河学刊,2011(3):109-111
[4]危慧惠.全球金融危机与我国金融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1):91-95
[5]刘欣.论地方财经院校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127-128
[6]王刚贞.构建教学型大学的国际金融人才培养模式[J].高教高职研究,2009(4):165-166
[7]周辉.从金融危机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科技创业,2011(8):36-38
[8]吴云勇.基于1234模式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6):66-70
[9]李晖.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科技,2011(3):129-131
[10]何伟.论西方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其启示[J].现代商业,2011(3):20-21
[11]马良书.我国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财政金融,2011(10):9
[12]周肇光.建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新机制[J].人才开发,2003(3):8-9
[13]杨宜.合理设置实践课程加强应用性金融人才培养[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7):78-79
[14]孙桂芳.金融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7(12):395-396
[15]吕颖毅.论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中的课堂教学改革[J].市场论坛,2011(1):93-94
篇7
多年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利用自身的学科研究特色,针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需求,整合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工业设计(信息产品设计方向) 4个专业的资源,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精品课程推动课程群建设,并以课程建设为基础[1-2],构建了多层次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3]、多方位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体系、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在计算机类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4]。
1建立多层次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长期以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产学研合作为平台,积极探索教学科研互动、校企互动、课内外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针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不同阶段,建立了基础实践、工程方法实践和创新体验等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 引导研究性学习,以课程综合型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基础实践能力。
在本科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课程设计(俗称大作业Project),通过团队式合作、研究式分析、工程化设计完成较大型的系统或软件的设计题目。课程设计也为教师提供了一种从科研中提炼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内容,将科研成果转换为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们已在80% 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中设置了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如在3门国家精品课程中分别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实验:“操作系统”――Linux系统分析、“软件工程”――典型金融软件设计、“程序设计基础”――趣味游戏设计。在实施课程大作业十
作者简介:陈刚(1973-),男,教授,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何钦铭(1965-),男,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陈越(1967-),女,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陈丽(1970-),女,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
多年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国内第一套涵盖13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系列教材。
2) 加强校企合作,将主流技术和工程方法引入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方法实践能力。
我们与企业建立战略技术联盟,与知名企业合作,包括:共建专业方向和模块课程、聘请企业教师授课、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共建工程训练教学基地等,将主流技术和工程方法引入教学实践中。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若干相关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作正式的技术报告,将项目实践引入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技术化、工程化。让学生在接触学科前沿、体验新技术的同时,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有9门课程获教育部-微软(IBM、Intel、SUN)精品课程,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并行计算与多核程序设计3门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
我校已经与浙大网新和美国道富银行共建了金融信息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与阿里巴巴公司共建了电子服务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等。开设项目实训课程10个左右,同时与Intel、微软、IBM、网易、网新、道富等著名国内外IT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企业实习基地30多家。
3) 以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为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培养其创新实践意识。
我校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探索课内外互动的实践机制,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鼓励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科研训练和创新俱乐部(社团)活动等。
一年一度的“浙江大学学生电脑节”已举办,每一届电脑节直接参与学生人数均达到2000余人次,成为浙大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科技活动之一。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国际竞赛,包括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际顶级设计大赛等,并频频获奖。近5年共有100多位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其中国际大奖50多项;利用学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和自主设立支持的SRTP项目,使SRTP的学生参与面达90%;先后创建了IBM技术俱乐部、Intel技术俱乐部、腾讯创新俱乐部等近10个与专业技术相关的创新型学术俱乐部,成员超过500人。
4) 以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大项目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研究能力。
我校将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中心作为工程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并结合近年承担的面向国家产业发展需求的重大工程技术性项目,吸引一批高年级的本科生进入工程技术型研究基地和课题组,从事高水平的工程技术创新研究工作。
现有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道富技术中心(金融软件)、嵌入式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等,每年吸收本科生150位以上。其中,道富技术中心几乎参与了美国道富银行所有的核心金融系统研发项目,成为国际化金融信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也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大户。
2建设全方位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体系
我校以双语课程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行全英语教学,通过营造国际化教学语言环境、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师资等方式,构建多方位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国际化教学的质量。
1) 推进双语教学,营造国际化教学语言环境,培养国际化交流基础。
大力推动双语教学,开展全英文教学,为本校学生和国际生源创造必要的国际化教学语言环境。
目前,我们有46门本科专业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并实施双语教学,开设了全英文双语教学课程共27门,其中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两门课程获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另外我们还聘请外籍英语教师为学生开设高级英文写作、高级英语口语等实用语言课程。
2) 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国际交流能力,探索国际合作教学的新模式。
通过形式多样的海外高校短期交流、中加双学位项目等,加强学生跨文化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建设、海外师资队伍的聘任和教师国际交流等方面全面提升国际化教学的质量。
目前,我院已与加拿大、法国、爱尔兰、荷兰、新加坡、日本、德国、瑞士、瑞典、澳大利亚等地的19所高校实施本科学生交流。全部项目每年涉及本科生约100余名,达到单届学生总人数的25%。
2005年开始我院与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简称SFU)合作,启动了中外学生共同参加的双向“2+2”计算机本科双学位项目,不仅在培养方案上融合两所优秀高校的特色,而且在双方教师的互派、两国学生的融合教育方面创立了新的模式。接下去,将继续探索研究生双学位项目,发挥两校优势,积极组建国际化团队联合培养研究生。
3) 引进国际师资,拓展国际生源,建设具有国际吸引力的人才培养环境。
我院聘请了一批国际知名大学的学者和国际著名IT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并积极拓展国际生源,形成了具有吸引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
近五年来,我院邀请了24位外籍专家学者讲授本科专业课程32门次,接受来自加拿大、美国、法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留学本科生89人(其中2009年接受22人),分别在我院进行课程学习、工程实践、毕业设计等专业训练,其中33人为攻读本科学位的全日制学生。
3创建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
根据计算机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我院发挥学科研究优势,以计算机技术课程为核心,课程叉为基础,创建了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
在专业建设中,我院突出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催生了新的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良好互动。
1) 以“宽、专、交”的知识体系为目标,建立融合多学科知识的模块化课程群。
围绕“宽、专、交”的目标,我院整合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字媒体、工业设计(信息产品设计方向)4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并通过模块化的课程群和交叉课程实现多学科知识体系的融合。
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核心技术为基础融合了软件工程方法、金融信息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电子服务工程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计算机核心技术为基础融合了多媒体技术、艺术设计等;工业设计专业(信息产品设计方向)[5]以设计方法与技术为基础融合概念创新设计和计算机嵌入式系统技术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围绕系统设计与分析的培养目标,融合数字媒体、金融信息技术、人机交互设计等多个应用领域方向。
目前,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共建设完成12个课程群,所有课程群均涉及2个以上专业,如图1所示。2门学科交叉型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信息产品)整合与创新设计。
图1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学科融合知识体系
2) 发挥学科研究优势,突出专业建设特色,催生学科研究新方向。
我院工业设计专业是国内唯一一家设立于计算机学科内部的该专业,已形成了“工业设计+嵌入式系统+机电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培养了一批信息产品创新设计人才并形成了富有优势的信息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方向。软件工程专业则依托学科在工程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在金融信息学培养方向上具有很强的特色,形成了金融软件系统优势学科研究方向;并充分利用我校在计算机图形学和多媒体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设立了国内第一家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目前所有3个拓展专业都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其中工业设计专业被评为第一类特色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软件开发技术、金融信息技术、服务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方向被评为第二类特色专业(方向)和国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数字媒体技术被评为第二类特色专业,同时也已成为国家级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3) 综合多学科知识,实践创新体验,建立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
目前我们已有2个教育基地成为浙江省首批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分别是浙江大学―网新国际金融信息技术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浙江大学―杭州亿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信息产品创新设计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
网新国际金融信息技术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与金融等专业的学科交叉,注重计算机软件、金融学、工程训练以及外语能力的培养。通过提供研究生的国际化科研实践基地,实战性的国际合作项目,不仅可以让研究生掌握产业动态,融入全球理念并拓展其研究视野和实践领域,还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实现理论研究与国际商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每年选拔的基地研究生不仅可获得3个月的海外研究和实践机会,而且有经验丰富的企业科研人员作为实践导师并制定以国际化为特色的实践计划。同时,合作企业网新国际还将为出访学生提供与国际专家的合作科研项目,以真实的银行金融历史数据为基础,从事金融数据分析与挖掘方面的研究。
杭州亿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信息产品创新设计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以“工业设计+嵌入式系统+机电一体化”为创新模式,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与形式化的视觉表达相结合,通过功能创新、行为方式等创新模式整合多学科知识,将“设计+技术+商业+用户”紧密整合在一起,由内而外,真正地将概念设计转化成生产力,为我国传统产业的提升作出贡献。在教学上,引入研究型、应用型课题到专业课教学,推行学科间互动,构建围绕学科发展的开放式创新教学平台,建立国际化互动的指导教师团队,以及建立国际竞赛和知识产权成果推进平台。
4结语
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需要有相应的组织与政策
保证。学院十多年前就开始建设以课程群为基础的课程小组,并以院级教改项目为驱动,教师评价政策为保障,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目前,已建立了14个本科课程小组(含12个课程群)和9个研究生课程小组,每年投入教学经费近100万元,同时设立了教学骨干教师岗位,以确保教师从事教学的积极性。
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有力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的学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就业市场中广受好评。近年来,本科生就业率在99%以上,研究生就业率100%,毕业当年起薪保持全校第一。50%以上的就业学生到全球500强企业、国际一流企业工作。2008年48%的本科生出国深造或国内读研究生,其中出国深造比例13%。近年毕业生中,涌现了许多耀眼的“新星”,如浙江省十大“创业之星”、“手机备备”的发明人方毅,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核心设计师章俊,被美国商业周刊称为TopCoder程序设计竞赛“大赢家”并据此要重新评估中国软件工业水平的吴嘉之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干红华,何钦铭,陈德人,等. 工程型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13):30-34.
[4] 陈根才,何钦铭,陈越,等. 与时俱进的计算机本科教育[J]. 计算机教育,2008(13):26-29.
[5] 孙守迁,应放天,罗仕鉴,等. 多学科知识渗透的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8(13):35-37.
Engineering and Compound Oriented Internationalized Computing Talent Training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HEN Gang, HE Qin-ming, CHEN Yue, CHEN Li
篇8
[2]王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1).
篇9
1网络应用视角下经济学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价值
经济学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一突出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二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这也揭示了当前经济学人才培养的主导方向。网络应用视角下人才培养主要基于这两个方面,网络技术的教育培训优势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基于网络技术,加强培训改革,引导学生掌握经济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更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教育实践,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解决实际的经济学问题,指导自己的经济行为[1]。怎么学、怎么做是教育培训的落脚点,学会学习比学会什么更具教育价值。“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属于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培训的重点是学生实战能力的提升,学生理论学习基础上知识的学以致用。就经济学培训来说,就是引导学生基于岗位需求,掌握经济分析、政策法规、财务分析、市场预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实践运用与实操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强、市场营销意识强、企业管理实操指导能力强、熟悉企业的管理内容、把握产品技术特点、熟悉管理的内容与财务的关系等,真正实现经济学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输出。
2网络应用视角下经济学技能类人才培养效益分析
网络应用视角下经济学技能类人才培养也具有现实性的效益回报,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经济效益的层面,组织经济学专业人才专项培训,提升其职业技能含量,有助于经济学技能型人才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从教育的大层面看,其带动经济相关职业竞争力。经济学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当地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人才基础,推动地方文化建设,提升经管类学生创新创业的文化水平和人文精神。经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致力于实际经济困境的突破,加强对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的分析,辅助当地政府做好当地经济发展的调研,通过撰写报告为当地政府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其更多的在地方发展中起到谋略指挥的积极作用。经济技术型人才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发展规划的制订,提供相关决策信息和咨询服务,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更为企业解决发展和技术难题,努力成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合作者”、“智囊团”,及时将取得的科研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中,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技术难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而从社会效益的层面看,经济学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回归培训机构或者企业,使得政府教育培训的压力减少,也节约了政府的教育投入。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知识能力后,从事有关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在社会大环境中经济工作如何开展,如何有效解决问题,真实感受实践管理过程和市场营销过程。基于网络思维和教育技术,致力于经济学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使其具备经济分析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其就业能力,也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技能的经济复合型人才,帮助企业做好经济决策与分析。
3网络应用视角下经济学技能类人才培养对策
3.1加大对技能培训机构的关注重视
政府必须出台政策文件,加大对经济学技能型人才培训机构的支持。带动职业教育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技能培训机构作为服务外包机构,必须享受到平等的发展待遇和机遇,政府重视,加强引导,规范其发展,重点解决当前培训机构高素质服务外包人才缺乏、专业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人才适用性差等问题,积极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经济管理各岗位所要求的能力既有其他行业的共性内容,也存在各岗位技能要求的差异性。它要求从经济管理职业岗位群的通用能力与专业岗位能力出发,制定通用性教学体系。例如“金融与证券”和“工商企业管理”教学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通用教学的要求。此外政府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实现院校、培训机构及企业行业的联合,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优化配置,管理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开展岗位培训,无论是教学团队的打造、课程项目的扶持还是教材建设的支持及经费的保障,都为教育培训机构提供更好更稳定的发展空间。只有不断增加高质量的教育培训机构,才能满足经济学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3.2加大对教育培训机构的补贴力度
经费来源稳定是教育培训机构正常运行的关键,更是网络应用视角下经济学技能型人才培养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对教育培训机构的补贴力度是政府扶持的具体体现。近几年,教育培训特别是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运作成本逐渐提升,学生及在职人员经济能力十分有限,教育培训机构经费紧张,招生困难,难以为继,提升国家的财政补贴力度,可以缓解培训机构的经费压力,也有助于其品牌的建设、规模的扩大。财政补贴包括中央和地方,自上而下为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完善的资金支持。对服务外包企业承担大中专院校学生实习实训和新员工培训给予适当补贴。此外考虑到地区教育差异和实际需求,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倾斜和扶持,设立中西部地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专项资金支持,加快中西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3.3规范引导下提高培训机构的质量
经济学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规范培训机构、确保培训质量才能实现网络培训优势的最大发挥。让学习者能够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看待个人与社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掌握和运用经济规律来指导个人生活和企业的经营;通过对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来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提前做好风险防范等。因此制定培训的标准和行业资质,加强资质认证市场准入规则的制定,加强经济教学实践指导很有必要。扩宽海外渠道,吸纳国外教师,尝试建立海外培训基地,着手实习基地、模拟基地的建设。允许其通过委培、定培等模式,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高端课程,确保网络应用视角下经济学技能类人才的培养实效。
4网络技术在经济学技能类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应用
4.1变抽象为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发挥网络优势,借助计算机网络带动经济学教学方式的创新[2]。宏观经济学中的动态随机涉及到模型求解,金融经济学中的资产定价也相对复杂,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和求证,效率更高,准确度更精确。经济学涉及大量的复杂的概念和定理,初步接触起来难度大,而网络技术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处理,融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为一体的电子教科书、多媒体软件以及网上传输的影视节目、卫星节目和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等等;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广泛而丰富的教学知识和内容,获得最优质的教学服务。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呈现,带给学生多元的学习体验。
4.2建立共享平台,教学资源集聚共享
随着网络在教育领域的渗透,网络应用视角下的经济学技能型人才培养也处于更开放自由的教育环境中。借助网络综合体实现了人才教育培训网站、人才数据库等的融合,通过人才招聘会、论坛、权威报告等方式,搭建服务外包人才供需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企业、院校及培训教育机构的联合,建立长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实现教学资源的集聚共享。一些龙头企业、跨国公司内设的培训中心成为社会化的培训服务平台。
4.3创新教学模式,掀起教育培训新革命
篇10
[作者简介]郭富春,张国民,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务处(浙江杭州 31001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随之产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为此,要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指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以市场需要的人才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建立与社会就业价值导向相适应的教学体系。通过解读《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发现2009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5.2%,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88.1%)高出非“211”本科院校(87.4%)0.7%。通过文献调查发现,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就业机会少,而是由于教育体制、社会需求、专业设置、学生职业能力、就业指导信息不对称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因此,开展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研究,跟踪评估对高职院校人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需求变化,为调整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提供科学依据,将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举措
1.校企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应当随之进行调整,而这种调整的基础性工作在于深入研究专业所面临的社会需求情况、人才知识能力要求的更新情况以及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加强与社会和企业单位的紧密合作,同时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的行业资格认证。因此,我院金融系各大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紧密联系行业、开发校友资源、依托职教集团,以订单培养为基础、以双师团队为依托、以工学结合为载体、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开放办学为特征、以培养优质银领人才为目标,将课程设计为基础理论课程、技能类型课程、职业能力类课程。同时,课程内容兼顾理论与实践知识,注重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课程考核方式遵循“做中学”教学方式的改革,围绕学生职业能力本位的体现,实施诸如“项目考核、面试、业绩考核、以证代考”等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依据金融市场的变化与需求,请行业、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职员直接参与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全过程,使专业课程真正建立在职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之上,并能随着职业能力的变化需求及时修订课程,大力推行“课证融合”的改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能力本位、就业导向课程,将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和行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有机结合(反假货币技术、外汇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证券从业资格认证等),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有机统一。
2.以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实现就业上岗零过渡
强化与重视实践教学活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活动包括校内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和校外实地实习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取面向T作岗位需求,注重选取相关的典型服务或产品(主要指金融业及其衍生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并辅以具体的岗位工作情景模拟供学生实践。通过活动组织实践,让学生完成能力的训练,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课证融合”的课程改革使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保持一致,同时又为学生在校期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双证毕业提供了条件。课程实践教学环境参照行业标准进行设计装修,最大化地仿真实际职业化环境,实现课堂与职业环境的融合。组建有真实业务的项目中心,把金融企业真实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引进学校,并以项目中心为平台,通过本专业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把这些产品和服务推向社会。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校内教师和行业教师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辅导、毕业设计指导,实现了双导师指导方式。为保障实习基地的优质和对口,我院利用校友资源成立了10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金融系学生的毕业实习可基本保证在对口的单位进行。同时,还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管理组织和运行机制,注重实习活动的过程性管理和指导,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学生的学习地点在学院和实习单位(主要是商业银行业务网点)之间交替进行。通过具体的实训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专业技能、职业礼仪、业务素质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利于后续针对性的学习加以改进,最终使学生具备独立履行岗位职责并走向正式就业的能力。
3.定期开展金融人才市场调研,主动适应市场变化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银行业发展对于银行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情况,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每年会在浙江省的主要城市杭州、台州、绍兴、嘉兴、湖州、宁波、衢州等召开15次左右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调研与意见征询会,了解社会、行业对应用型金融人才市场需求,加强与改进学院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工作。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目前金融系统从业人员近250余万,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调整、人员更新,使各类金融机构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金融人才每年新增需求在50万左右,人才需求的主体主要为金融机构业务一线的应用型金融人才。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一线业务岗位中,近1/3来自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上岗适应快、动手能力强、职业素养高、安于本职工作、廉洁自律操守规范、创新创业成绩显著。同时,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对用人的能力也有不同的需求,例如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熟练的岗位业务技能,熟悉银行各项业务操作,同时还要具有熟练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懂营销会理财。因此,随着金融业对学历和知识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复合、多元,高职金融类院校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前提下,深化学生继续教育,在课程设置时融入提升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教学内容已是必然的趋势。
二、深化改革的对策研究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持续快速发展,金融业从业人员能力需求也在向多元化、国际化、复合型发展。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其优质就业、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院结合自身办学特色,融入国内外高职教育先进经验,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内涵建设、订单培养推进、就业岗位面向拓展、就业指导服务及就业生态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今后优化就业的对策。
1.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推进专业内涵建设转型
充分发挥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围绕“立足柜员、做好柜员、高于柜员”的思路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遵循现代教育理念,坚持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并重,强化“国际化视野”、“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为重点,以立体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保障,以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为实践能力培养为载体,重点构建“校内实验+行业实践+专业认证培训”的“多渠道”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使得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国(省)情和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后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达到既熟练金融业基本业务流程及操作,又熟悉国内外金融业惯例法规,使其具有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能力和基层管理能力,努力打造高素质基层复合型金融人才,以主动适应金融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根本要求。人才培养的转型依托专业内涵的建设,因此,我院重点围绕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校企合作体制、完善工学结合机制、深化专业与专业群建设、加快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强化教学条件与保障建设、健全“双师化”师资队伍、探索“中高职一体化”、拓展教育国际化领域、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进一步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2.保障银领学院优质就业,积极拓宽就业岗位覆盖面
我院实行“行业、校友、集团”校企融合的共生态办学模式,订单班人才培养极大地促进和优化了学生的就业状况。近三年,学院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这其中,银领学院订单班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解决了全校将近50%学生的优质就业。而面对今后金融机构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学历层次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保持银领学院订单班的就业数量并稳中求进的问题则成了高职类金融院校亟待研究的一项课题。因此我院提出在突出学生技能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覆盖面,提升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岗位需求和供应上,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建立更多面向财经类专业的订单班。拓宽就业岗位需求信息渠道,与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合作,获取最新的行业人事需求信息。发挥专任及行业兼职教师的个体优势,实施就业困难学生师生结对制,就业导师督促学生主动就业,为学生就业出谋划策。
3.加强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建立就业信息反馈机制
篇11
一、上海金融人才资源现状与趋势
1.金融人才数量与质量现状。目前上海与世界上一些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在很多指标上均有较大差距。但是,最令人担心的差距还是在人才方面。从总量规模上来说,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从事金融业的人口达10%以上,而上海只有1%。纽约拥有77万金融人才,香港有35万,而上海不足20万。从质量和结构上看,上海基础金融人才总体来看还是供大于求,但高层次尤其是关键岗位的金融领军人才极其缺乏,主要表现在金融新产品开发、风险控制、营销管理、大额资金管理和保险精算等领域。 既缺复合型人才,又缺相关专才;既缺理论人才,又缺实务人才。仅以国际公认的注册金融分析师为例,美国目前有25000名,香港、新加坡各有1000名,而上海才几十名。金融人才缺口超80万。 目前金融人才市场的状况是:一方面金融人才缺口达几十万;另一方面却是大量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2.金融人才培养状况。目前,上海金融人才的培养体系主要来自各高校、商学院、银行系统以及民办金融学校,其中又以高校创办的金融或者经济学院为主。如复旦大学的经济学院、上海交大的经管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的商学院以及金融与统计学院、上海大学的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以及上海财经大学等,银行系中最为典型的是上海金融学院。上述这些机构,仅仅培养的是中低层次的金融人才以及管理人才,真正最后成为高端人才的凤毛麟角。
3.金融人才需求趋势。调查显示,中资金融机构的高层管理人才2003年~2005年近3年的平均流失率在5%以下,而高级专业人才近3年的平均流失率则在5%~10%。这两类人才的流动去向都大致为同行外资、港澳台资企业或者同行中外合资企业。2007年4月,东亚、渣打、花旗和汇丰四大外资银行在华正式亮相,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各境外银行和境外投资机构厉兵秣马抢滩中国。随着金融机构的扩展,这个庞大而新兴的行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第一轮竞争——人力资源已经开始。
据一份外资银行的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35家外资银行将有7家预期雇员会在2008年以前增加50%,13家银行预计将以两倍的速度增长。东亚、花旗、渣打、汇丰在最近两年内至少增员1000名以上,汇丰银行则表示95%的员工将来自本土。据上海期货同业出具的数字显示,目前2007年仅浦东期货师缺口至少在1万名以上。
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随着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上海最缺的是银行家和金融家,特别是既懂国内金融又懂国际金融规范运作的金融人才和专门人才,如大规模的投资活动,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投资管理分析及决策人才,日益增加的资本市场活动和金融创新,需要大批合格的金融监管人才。 二、上海金融人才资源开发展略研究
针对上述形势,上海应加快进行金融人才开发,形成金融人才开发战略。
1.高级人才跨国培养与引进战略。在高级人才方面,建议先进行内部培养,制定跨国培养战略。这一方面有利于形成金融业内部良好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人才竞争优势。目前,国内高校在高级金融人才培养方面能力还不足,上海可以学习纽约、东京等世界著名金融中心的人才培养经验,与世界著名金融中心建立金融业高级人才联合培养计划,把上海具备潜力的中高级金融人才送到世纪著名金融中心实际锻炼、联合培养。
2.校企共建战略,提升金融人才教育模式。目前,国内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专业化的财经院校和其他类高校共存的格局。专业化财经院校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内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模式总的来说比较注重理论、缺乏实践,特别是缺乏国际经验。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业界和教育界的脱节造成的。因此,要建立起能够促使各类不同金融机构的金融教育相互合作的互动机制, 防止教育培训与人才使用相分离、相脱节的现象发生。金融教育机构要与人事部门、用人单位密切协作和配合, 形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做到人事、培训、使用一体化。校企共建,一方面可以让高校及时了解金融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让高校人才及时、稳定地获得实践机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3.金融人才再培训战略。针对目前企业不重视在岗人员培训的现象,政府金融主管部门应要求各金融单位建立系统的金融人才再培训计划,并定期上报、检查,开展培训。这不仅有利于解决招聘和引进人才水土不服问题,也有利于从整体上建立金融企业内部的人才职业发展计划,对提高已有人才整体能力形成激励作用。首先,要加大教育培训投入, 通过多元化的培训筹资途经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其次,要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超前性、预见性培训。第三,人才培训要讲究投入与产业的效益,就必须有针对性进行适应性培训尤其是进行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新制度等内容的培训; 同时应摒弃形式主义的考核办法, 推行培训与考核相分离制度。
4.金融人才市场开发环境战略。首先要实现金融业从业人员的资格化、职业化和社会化,建立职业化的银行家队伍。其次,要建立综合的、具有竞争性的激励机制。根据金融人才市场行情制定薪金政策,逐步推行年薪制。第三,加快推行人才资本化,采用股票和期权等长期激励方式,鼓励个人持股,实行期股奖励。第四,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制度建立,进一步拉大级差工资,增强对中高层次金融人才的激励和吸引力度。第五,建立健全金融人才,特别是要建立中高级金融人才的开发使用机制。建立健全中高层金融人才,特别是银行家的生成、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内部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健全职业发展机制和选拔考核机制,形成良好的用人环境。
篇12
一、上海金融人才资源现状与趋势
1.金融人才数量与质量现状。目前上海与世界上一些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在很多指标上均有较大差距。但是,最令人担心的差距还是在人才方面。从总量规模上来说,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从事金融业的人口达10%以上,而上海只有1%。纽约拥有77万金融人才,香港有35万,而上海不足20万。从质量和结构上看,上海基础金融人才总体来看还是供大于求,但高层次尤其是关键岗位的金融领军人才极其缺乏,主要表现在金融新产品开发、风险控制、营销管理、大额资金管理和保险精算等领域。 既缺复合型人才,又缺相关专才;既缺理论人才,又缺实务人才。仅以国际公认的注册金融分析师为例,美国目前有25000名,香港、新加坡各有1000名,而上海才几十名。金融人才缺口超80万。 目前金融人才市场的状况是:一方面金融人才缺口达几十万;另一方面却是大量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2.金融人才培养状况。目前,上海金融人才的培养体系主要来自各高校、商学院、银行系统以及民办金融学校,其中又以高校创办的金融或者经济学院为主。如复旦大学的经济学院、上海交大的经管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的商学院以及金融与统计学院、上海大学的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以及上海财经大学等,银行系中最为典型的是上海金融学院。上述这些机构,仅仅培养的是中低层次的金融人才以及管理人才,真正最后成为高端人才的凤毛麟角。
3.金融人才需求趋势。调查显示,中资金融机构的高层管理人才2003年~2005年近3年的平均流失率在5%以下,而高级专业人才近3年的平均流失率则在5%~10%。这两类人才的流动去向都大致为同行外资、港澳台资企业或者同行中外合资企业。2007年4月,东亚、渣打、花旗和汇丰四大外资银行在华正式亮相,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各境外银行和境外投资机构厉兵秣马抢滩中国。随着金融机构的扩展,这个庞大而新兴的行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第一轮竞争――人力资源已经开始。
据一份外资银行的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35家外资银行将有7家预期雇员会在2008年以前增加50%,13家银行预计将以两倍的速度增长。东亚、花旗、渣打、汇丰在最近两年内至少增员1000名以上,汇丰银行则表示95%的员工将来自本土。据上海期货同业出具的数字显示,目前2007年仅浦东期货师缺口至少在1万名以上。
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随着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上海最缺的是银行家和金融家,特别是既懂国内金融又懂国际金融规范运作的金融人才和专门人才,如大规模的投资活动,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投资管理分析及决策人才,日益增加的资本市场活动和金融创新,需要大批合格的金融监管人才。
二、上海金融人才资源开发展略研究
针对上述形势,上海应加快进行金融人才开发,形成金融人才开发战略。
1.高级人才跨国培养与引进战略。在高级人才方面,建议先进行内部培养,制定跨国培养战略。这一方面有利于形成金融业内部良好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人才竞争优势。目前,国内高校在高级金融人才培养方面能力还不足,上海可以学习纽约、东京等世界著名金融中心的人才培养经验,与世界著名金融中心建立金融业高级人才联合培养计划,把上海具备潜力的中高级金融人才送到世纪著名金融中心实际锻炼、联合培养。
2.校企共建战略,提升金融人才教育模式。目前,国内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专业化的财经院校和其他类高校共存的格局。专业化财经院校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内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模式总的来说比较注重理论、缺乏实践,特别是缺乏国际经验。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业界和教育界的脱节造成的。因此,要建立起能够促使各类不同金融机构的金融教育相互合作的互动机制, 防止教育培训与人才使用相分离、相脱节的现象发生。金融教育机构要与人事部门、用人单位密切协作和配合, 形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做到人事、培训、使用一体化。校企共建,一方面可以让高校及时了解金融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让高校人才及时、稳定地获得实践机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3.金融人才再培训战略。针对目前企业不重视在岗人员培训的现象,政府金融主管部门应要求各金融单位建立系统的金融人才再培训计划,并定期上报、检查,开展培训。这不仅有利于解决招聘和引进人才水土不服问题,也有利于从整体上建立金融企业内部的人才职业发展计划,对提高已有人才整体能力形成激励作用。首先,要加大教育培训投入, 通过多元化的培训筹资途经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其次,要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超前性、预见性培训。第三,人才培训要讲究投入与产业的效益,就必须有针对性进行适应性培训尤其是进行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新制度等内容的培训; 同时应摒弃形式主义的考核办法, 推行培训与考核相分离制度。
4.金融人才市场开发环境战略。首先要实现金融业从业人员的资格化、职业化和社会化,建立职业化的银行家队伍。其次,要建立综合的、具有竞争性的激励机制。根据金融人才市场行情制定薪金政策,逐步推行年薪制。第三,加快推行人才资本化,采用股票和期权等长期激励方式,鼓励个人持股,实行期股奖励。第四,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制度建立,进一步拉大级差工资,增强对中高层次金融人才的激励和吸引力度。第五,建立健全金融人才,特别是要建立中高级金融人才的开发使用机制。建立健全中高层金融人才,特别是银行家的生成、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内部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健全职业发展机制和选拔考核机制,形成良好的用人环境。
篇13
金融交易是通过对证券、外汇、期货等交易商品的买卖使投资本金增值的活动,它是金融市场存续和活跃的保证。金融市场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金融交易市场,总是少数人获利多数人亏损,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参与者是否具备交易的能力。金融交易能力的获得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对实践能力进行训练。
从实践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除了正确的理论以外,交易能力的培养还包括压力承受能力、心理控制能力、盘口感悟能力等等。因此为获得金融交易的能力,除了需要进行理论学习外,更需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而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进行科学严格的训练。
1.适应新型证券投资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在证券投资人才培养上仍侧重于宏观金融方面,证券投资学科的教学也着重于对基本原理和理论进行传授。迫切需要改革教学目标,突出时代特色,加强证券投资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证券投资教学目标应由以往的单纯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向实际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培养转变。通过证券投资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与证券投资学科相关的基本概念、证券投资的基本构架与运行范式、证券投资的基本业务,掌握观察和分析证券投资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证券投资理论和解决证券投资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般的证券投资业务操作程序。
2.适应证券投资课程微观化发展的需要。顺应证券投资课程微观化的发展趋势,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应将现有课程做适当的微观化处理,即去掉脱离实际的、过时的内容,补充证券投资领域需要的新知识,并使其具有操作性,具体表现在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投资银行、跨国公司理财和证券衍生产品市场等方面。由于微观证券投资课程本身具有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就应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证券投资模拟教学系统是一套可以模拟全球证券市场的实验系统,采用宽带网接收实时的全球证券行情,可进行证券实盘模拟交易和证券虚盘模拟交易,计算盈亏情况并查询教师点评结果,通过模拟的交易环境加强学生对证券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熟悉证券投资流程,训练实际分析能力和操盘能力。
3.适应证券投资考试环节多样化的需要。要保障证券投资专业教学改革的成功,就不能忽视其考核方式的改革,具体可按证券投资考核内容分成理论与实务两部分,采取笔试与实验室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主要是基础理论考核,实验室考试可采取在实验室上机操作的方式,考核学生证券投资能力。
1.证券投资实验平台定位。证券投资实验平台应以证券投资领域的实际业务流程为背景,给学生提供全真模拟实验场所,做到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证券投资实际业务的基本技能。
2.证券投资实验平台的框架与功能。证券投资实验室系统可采用Client/Server (客户机、服务器) 模式, 后台为Unix、Lunix、WindowsXP 、OracleWorkgroupServer7.3.2; 前台操作系统为WindowsXP。主要设备有卫星天线、数字卫星接收机、服务器PentiumXeon2.4Hz /1G 内存/120G 硬盘、可堆叠交换机、工作站终端P4/128M/30G、LED 电子显示屏、投影机、实物展台、DVD机、录像机、中控系统、电动幕、音箱、功放器、刻录机、扫描仪和打印机等。
以证券投资模拟系统为例,该实验室应能委托下单、自动成交和自动结算,具有与真实交易系统相似的功能,使学生对证券投资市场运作、业务有一定了解和实际操作经验,掌握各种投资分析理论、方法,具有较强的证券投资分析能力。因此,它必须能完成以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