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的重要性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历史的重要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历史的重要性

篇1

历史是初中课程中很尴尬的一门学科、学校、学生和家长都不重视,被很多人包括一部分历史教师认为是读读、划划、背背、做做就可以的课程,很多历史常态课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识记知识点、做题,长此以往形成了恶性循环,学生对历史没兴趣,历史教学的功能更是无从谈起。很多人一直都有这样的误解,学历史没什么用,历史也很好学。那么学历史到底有没有用,又有什么用?曾经想过很多次。在经过多年的教学工作之后,我明白了,历史学的现实意义何在?我们学习也好做人也好,学习历史在现实生活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至今不曾中断的国家,其本质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文化一直传承至今。当一个外国人比中国人还熟悉中国历史的时候,是这个中国人的悲哀;当大多数的国人都不了解本国历史的时候是这个国家的悲哀。当今世界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至今,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展现已经不仅仅局限GDP,更多的是你这个国家的软实力。软实力是什么?国民的素质,国家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等等。日本和韩国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我们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继承先人的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

“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是新课程标准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大力倡导生活教育。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要使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发掘历史与生活的联系,让历史教学生活化成为新形势下历史教师必须探究并实施的教学之路。

一、发掘生活中的历史资源,充实历史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的历史资源,是让历史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手段。

生活中的历史资源是很多的,需要我们根据所需细心发掘。我们常见的铜钱、粮票、中山装、各地的历史人物、一些地都可以成为我们发掘的对象,从而丰富我们的课堂,让很多人印象中干巴巴的历史在我们身边活起来,充满生活气息。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前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

二、探究生活中的历史积淀,感受历史

历史的过去性特点给历史教学增加了难度,也是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历史的原因。其实历史正是人类在时间和空间上留下来的生活痕迹,是过去的人们创造生活的印记,我们今天生活凭依的正是历史。

数千年来的人类历史积淀了灿烂的世界文化。历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生活中缺少的不是历史,缺少的是寻找历史的眼睛。与历史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备受中考、高考青睐就是因为这些事情背后凝重的历史积淀。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发掘运用能刺激学生兴趣点的历史积淀,可以更好地体现历史教学知古鉴今的社会功能,体现历史实用性的一面。

三、寻找生活与历史的共鸣音,内化历史

历史学科本身所固有的过去性特点,导致它与现实有着很大的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这使得现在的学生很难真正地走进历史,产生共鸣。难以理解书本上干瘪抽象的历史知识点,自然更谈不上很好地提高历史素养和培养历史分析、综合能力。历史教学只有贴近现代人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

其次什么人学历史有用?每个人都有用。我们普通人学历史有一定的作用,鉴古识今,少走弯路,这是有很强现实意义的。具体说来,历史教育的功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对个人而言,增进知识,促进思考,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帮助自己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以史为鉴,联系现实,服务于人生。

2.对一个民族而言,增强民族意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经世致用,服务于社会和国家。

3.对人类文明而言,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培养拥有全球意识的“地球公民”;汲取前人的智慧与教训,造福人类。

有人说历史学是一门跟不上时代的学科,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件事在下一秒都已经成为历史,因此我们的历史也都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是与时俱进的。

篇2

文章从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如何改善我们的历史教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历史教师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更有效的历史教学。在新课标下,对于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任重道远,需要引入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引入兴趣教学方法,把学生的热情集中到历史课堂,才是一名历史教师真正值得努力的目标与方向。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要求每个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以便在教学中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初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初中生了解世界,展望未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读史使人明智”。国外对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要高于我们,甚至于国外中学生对中国历史大事件的了解要深于同龄的中国中学生,他们对历史思维的培养的重视程度远甚于我们,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改进的地方。

篇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在新n程改革的教学当中,教师既是一个引导者,也是一个设计者。传统的历史教学弊端在于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是借鉴其他教学模式探索出来的一种符合现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生活动方案,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导学案的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特别是在新课改落实以后,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一、农村初中历史课堂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农村初中历史教师需要精心安排,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而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导学案的指导下,指导学生进行预习,避免学生盲目预习,简单的问题,学生可以自行解决,教师不会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讲解。对于在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应带到课堂中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逐渐掌握学习技巧,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下,农村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首先,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播。其次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共有的疑点进行讲解,抓住要点,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还应给予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并予以表扬,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比如,李白曾写诗赞扬秦始皇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司马迁在《史记》中却说秦始皇“刻薄寡思,心如狼虎”“为人刚愎暴戾,自以为是”,喜欢采用刑法杀戮来确定自己的威严。民间流传“孟姜女哭长城”也发生在这个时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秦始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进而对其统治的王朝的命运做出相应的分析。

3.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历史学科博大精深,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时,教师在制订教案的时候,不应只看到一节课的历史内容,更应该重视历史的纵横及相互交错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编写的教案充分体现教学深度,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历史教师需要具备精深博大的专业知识。

4.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于很多教师对于历史这门课程不够重视,对于历史课程不够了解,教师采用的导学案教学大多为网上下载的内容直接使用,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提升空间受到限制。

二、农村初中历史课堂导学案的设计流程

1.指导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提出相关要求以后,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教师根据学生提问的内容确定重点讲解内容,并对学生进行相关指导。

2.师生互动,合作共享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重点讲解相关内容和研究课题,进而合作探究,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情况。教师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提问。

3.自我检讨,巩固提高

自我检测和提高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检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判断学生的学习程度。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问,从而暴露出遇到的问题和教学重难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设置合理的情境,促使学生进入情境当中,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篇4

一、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物理学科中,其知识内容具有极强的严谨性和逻辑性,许多物理学科中的概念以及专业知识在叙述方面是十分严谨的,一些概念即使表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但其本身的真正含义还是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导致部分学生对物理教材中的概念存在理解性偏差。同时,物理学中的很多现象不仅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结合图片文字进行讲解,而且需要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进行理解和体会。

二、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1.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弥补物理理论教学中的不足

现如今,物理课堂理论教学并不是完善的,它同样存在着自己的弊端。单纯的物理理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理解需求,需要教师引入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模拟实验或者现场试验,使学生更加快速,容易地理解相关内容。例如,在关于物理速度与路程的课程讲解时,只要稍有一些数学基础的学生,很容易会通过速度、路程计算公式计算出最终结果;然而在速度比较方面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问题。通过物理实验验证物理结论,这样才能将物理基础概念框架和物理专业知识进一步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框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优化,物理教师应该通过物理实验不断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的物理教学过程也能有效地展开,让学生了解某一物理知识概念和规律法则的形成过程,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物理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达到学习目标,为日后学生自身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2.物理实验能从抽象衍生到具体,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起着促进作用,同时也能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加强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达到了物理教学的真正目的。在物理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具体的实验分析,把抽象的物理问题简单化,同时也让学生直观清楚地看到物理实验的结果,增加了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让物理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和科学性。例如,在讲述物理电路图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堂理论学习,自行设计电路图,再动手进行试验,鼓励学生创新,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并将实验结果和自己的想法进行进一步的对比。

3.物理实验将静态理论延伸到动态实验,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物理实际上是一个十分抽象的微观世界,物理主要告诉我们自然万物的生存规律以及自然现象的产生演变。物理教材是静态的,是将物理概念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些对于初中生而言是很难正确理解吸收的。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会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例子为学生进行讲解,促进其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光反射、浮力等都是人的肉眼很难清晰看到的抽象概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的确确存在着许多证明其存在的现象。如:镜子、水面上漂浮的木块等。然而一些公式的推导则需要教师通过物理实验进行证明,让学生不再仅仅依靠“死记硬背”,大大提高学生记忆的灵活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压力大小,即f=μF的关系推导公式,便能通过物理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说明。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了实验,任何理论知识都显得空洞乏力。物理实验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物理现象,让抽象的物理概念通过实验的演示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物理实验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物理实验操作过程中也加深了其对物理概念的理解,通过实验总结出结论显得更加有成就感。因此,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篇5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建立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开发学生智力,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创新的能力。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笔者在多年的实验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心理,精心设计和制作直观、形象的实验教具,对物理概念的引入、建立和应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演示实验是教师为配合课堂教学而对学生所做的表演示范实验。下面从演示实验的特点谈谈物理演示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1.增强演示实验的趣味性

演示实验简单方便、生动形象、真实可靠,极富有趣味性和探索性,尤其对初中学生有很大吸引力,极易唤起他们的直觉兴趣。例如:让学生观察“纸片托起一杯水”、“瓶吞鸡蛋”、“喷泉实验”、“冷水使热水沸腾”、“放大镜并不总起放大作用”、“塑料捆扎绳越捋越散开”等实验,常常会出乎他们的意料,使他们兴趣盎然,很容易唤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觉得物理是有趣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对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课前准备一定充分。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以前做过或曾看见别人做过;还有的是怕麻烦。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教学的大忌。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是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另外,还要掌握演示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教师要考虑除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外,还可以适当补充哪些小实验,或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蒸发吸热这一问题时,教师可用方座支架、小烧瓶、细玻璃管、有色水和小烧杯等组装一个伽利略气体温度计,用它来演示蒸发吸热现象比直接用普通温度计演示现象清晰、直观。要考虑在演示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2.物理实验要贴近生活具有灵活性

一是演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比较简单。“坛坛罐罐”,废弃物料都是演示的好材料,并且用来说明同一个物理现象的演示实验可能有多种方案,而同一种实验器材也可以做出不同的演示实验来;二是操作比较方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边演示边讲述,或是边演示边讨论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先演示后讲解,或是先讲解后演示,可以演示实验的全部过程,也可以演示其中的一部分。总之,演示实验的可塑性强,便于教师在实际操作中灵活选择。例如:利用废塑料瓶演示几个力学实验:

2.1 演示大气压存在。方法一:用嘴从瓶口用力吸瓶内空气,瓶内气压减小,大气压将瓶压瘪,并伴有响声;方法二:将瓶里灌满水,用纸片堵住瓶口,无论怎样放置,纸片不会掉下来,表明大气压将纸片紧紧地压在瓶口上,并感知,大气压值要比瓶内的水柱产生的压强要大。

2.2 演示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用力捏塑料瓶时,瓶就产生形变,相同条件下,力大形变就大。也可以演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2.3 演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用手握住塑料瓶,加力时,手对瓶就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保持手握姿势不变(受力面积相同),用力越大,瓶的形变效果越明显;若保持用力大小一样,换用两手指去捏瓶,瓶的形变要比握瓶时要明显些。这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表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有关。

2.4 演示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和温度的变化。将塑料瓶中放入少量的水,用带有导气玻璃管的橡皮塞紧塞在瓶口上,由于塑料瓶和塞子都有弹性,所以容易塞紧。向瓶内打气,使瓶内气压大大增加,气体对塞做功时,塞子冲出去,瓶内“白雾”明显。此时,让学生用手摸摸瓶口,有一种凉的感觉。明气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气体的水蒸气发生了液化现象,形成了“白雾”。

2.5 演示声音能传递能量。方法一:将塑料瓶从中部剪开,取带嘴的一端,然后用纸和透明胶将剪端封成一个“鼓面”,轻拍纸面可使蜡烛火焰跳动,用力拍纸面可将烛焰熄灭。很好地说明了声能传递能量;方法二:将瓶装适量的水,用手拍打纸面,可以看见水面也随着振动产生细微水波,也说明了声能传递能量。

3.演示实验切忌拖泥带水

演示实验是教师为了讲清某一个物理概念或某一个物理规律而设置的一种教学手段,这就要求演示实验尽可能在一个单位的教学时间内完成,不允许把操作时间拖得过长。当有多个演示实验供选择时,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应尽量考虑选择比较节省时间的演示实验去完成,整个演示实验的全过程应让学生感到流畅、紧凑,无拖泥带水之嫌。

4.演示实验要力求简单

受教学时间和教学环境的限制,演示实验不包含复杂的实验器材、复杂的实验操作技巧和复杂的实验操作过程,也不需要学生有复杂的知识背景。演示实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演示结果一目了然,提倡简单的目的是有利于突出物理原理,排除非本质因素的干扰。

篇6

一、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验演示是一门艺术,为学生学习物理创设了良好的心境,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最有效手段。当教师把现象直观、结果精彩的物理实验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时,学生的心灵将产生极大的震撼,生理上还会产生愉悦的,形成对物理美的一种向往。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听课的注意力,而且还会激起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勇气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指的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一旦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我们的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验能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的热情

中学物理学科中有许多内容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我们仅借助教师的讲解或多媒体屏幕上展现的图像,学生学习起来是既枯燥乏味又难懂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对物理产生兴趣的。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适当的时候引入演示实验,则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吸引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另外,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在做演示实验的同时,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量使课堂气氛活跃热烈起来,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物理未知领域的热情和求知欲。

(三)实验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物理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生动的物理画面,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形象记忆。演示实验的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大脑潜在因素,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的记忆牢固、持久。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例如理解记忆法、直观记忆法、趣味记忆法等等?,学生巧妙地利用这些记忆方法,能加深其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科学态度

我们知道物理的理论基础是实验,如果要想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就必须在实验上要有新的发现。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有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时,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弄懂实验原理、熟悉实验仪器、注意实验细节和合理的操作方法,并且力求使其他学生也能看清实验现象和数据,而不应怕麻烦、怕动手。

二、如何上好课堂实验课

(一)实验设计思想要明确

实验设计思想是实验原理与实验结构、实验装置与实验要求、实验方法与实验技术、实验教学策略与实验教学过程在实验教学设计中的综合反映与运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也要敢于质疑,对那些效果不太明显的演示实验所存在的问题也要敢于动手动脑,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改进的措施,努力将科学的观念和思想展示给学生。如:我们在做摩擦起电演示实验时:在实验过程中用掌心轻轻的握住玻璃棒的一端,经过反复摩擦,结果还是得不到电荷或是电荷量太少。其原因就在于摩擦起电实验的要领是要有足够大的压力和速度,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那就是用一只手的拇指与食指、中指等捏紧玻璃棒的一端(而不是掌心),另一只手将丝绸包在玻璃棒的中部,用手指捏紧丝绸,并使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或快速地抽出玻璃棒,玻璃棒上就可带上一定种类的电荷。

(二)实验目的要明确

实验的选用与设计都必须从实验目的出发。引入新课时运用演示实验,目的往往侧重于引导学生所研究的问题产生兴趣,或者是提出问题,唤起学生的思考。因此要求这类实验尽可能新奇、生动、有趣。如果运用演示实验来巩固、深化、应用物理知识,就必须注意突出实验的思考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教学目的来设计安排演示实验。如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这一客观事实,只在课堂上简单的向学生讲授,不能使学生完全的信服,因此需要通过设计相关实验来证实。我们可以做如下实验:在一只玻璃钟罩内放一只小型信号发生器,在外面用一台收音机来接受,收音机可以收到信号声,当我们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时也没有影响收音机对信号的正常接受。但是,如果换成一台闹钟,再把里面的空气抽掉时却听不见声音了。通过这两个对比性的实验,充分说明了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这一客观规律。

(三)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实验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做给学生看的实验,因此,实验的现象必须明显、直观。仪器尺寸要足够大,仪表的刻度线也要适当粗,物置放置的高低以及运动方向也要选择好。

1.为了使学生在感知基础上顺利的进行抽象思维活动,演示实验应力求仪器简单、过程明了,并且要突出物理原理,排除非本质因素的干扰,尽可能直观。

2.演示桌上只能放与实验有关的用具,暂时不用的应放在学生的视野以外,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篇7

1.理论与实践结合

通常情况下,中职教育教学都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结合,目的是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而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是最好的实践途径。教师在课堂所讲的通常都只是一些物理理论知识,虽然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学生却无法对这些知识进行实践求证,因此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一起参与物理实验,从物理实验中将这些理论知识一一求证,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获得物理实验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情感体验。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中职教育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尤其是在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时,首先应为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了解整个物理实验流程,然后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动手实验,将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结合,最后教师还应让学生在完成物理实验之后,及时总结和评价自己的实验操作。另外,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机会,亲自设计物理实验,从物理实验中发现问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篇8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刚入中学对物理课充满了好奇,上课前跃跃欲试,兴趣依然,而随着学习的进展,面对一些繁杂抽象的原理,公式。他们的热情就会慢慢消失,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不断创造自制教具和利用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进行一些小实验,让学生关注身边物理现象,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这样学生就有了始终热爱物理的兴趣。学生在妙趣横生的物理现象中充满激情,保持了学习的愿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了知识,同时又树立了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构建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如:“流体与流速”一节教学中,教师设计小实验,把一个乒乓球放在倒立漏斗下,让同学们试试,球会不会掉下来,然后引导学生向漏斗吹气球会不会掉下来,学生的最后成功很容易得到一个结论:球不停向上旋转说明球下面的压强比上面的要大,上面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面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学生在这中有趣体验中,兴趣盎然。而后在硬币跳高比赛,机翼的升力小实验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学生体验“学中乐,乐中学” 又如:在音色的教学中,让学生听一听录音机播放的二胡,笛子,口哨的音乐后与同学们玩“猜一猜”游戏,请一位同学闭上眼睛,听一听发声的是谁,几位同学过后,便有一位同学调皮说着方言,另一为同学则怪腔怪凋学着女生说话,他们的表演引来同学的阵阵笑声,课堂气氛非常活泼,在富有情感的氛围中,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理解了物理概念。

二、学生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在讲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时,就近带学生到湖边看倒影,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他们看到在平静的湖水边,只有一个方向能看到岸边景物的倒影,即光线平行射入湖面,反射光线也会平行射出,形成镜面反射,这时让一个学生自己将一小石子投入湖中,激起一阵微波,湖面的平静被破坏了,倒影就乱了。但这时却发现在其它方向也看到了紊乱的倒影。因为条件发生了变化,平静的湖面变成了凹凸不平的湖面,镜面反射变成了漫反射。通过这个生动而且直观的学生现场小实验,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飞跃。

如“光的传播”如果教学中只告诉学生光的传播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学生只是这种接受式获取这一方面信息,学生的学习热情,对知识理解只是字面上的含义,遇到一些变化实际问题则不可应用解决,如教师利用激光器射入收集烟雾的矿泉水瓶子中学生则明显可以看到光直线传派传播,从而使学生明白汽车的灯光为什么是笔直射出,而让激光射入水中(水中放些粉笔灰尘)则可让学生看到光在水中直线传播,射入玻璃中同样可以看到直线传播。学生通过这些形象的生动例子,既提高了兴趣,又领悟了光的传播特点。教师的教学由灌输式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

三、活跃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及参与性

新课程改革把改变学习方式作为核心任务和显著特征,改变学习方式就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如果教学关注的需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及生活资源,小实验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学生的奇思妙想将更有驰骋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将不断并迸发创新的火发,更能激发他们的动手动恼的参与性。

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用一张纸盖在装满水的集气瓶口,倒转瓶子水不流出,此时学生心中会有这种想法,水有粘性吸起这张很轻的纸,而教师此时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把纸放在上面试一试用手捏着纸能否把水瓶提起来,经历几次小实验的失败,学生的思维也就活跃了,很快,同学就有很多想法及方案,纸太软,换硬的纸片,纸片见水容易发软换玻璃,而随着小实验的成功,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等学生安静后,教师把问题抛出:是什么力量托起水瓶,同学思考后很快得到答案,大气压托起水瓶。但有同学还有凝问,是不是粘力在起作用,怎样再次证明,解开学生心中的凝惑,我发现不少同学带有矿泉水瓶,让学生用用样办法,把瓶子装满水后,分别把纸片,玻璃盖在瓶口,水不流出,而后用钉子凿了一个小洞,重复刚才小实验,水再也不听话,纸片再也托不住水,学生通过再次验证,心中的所有凝惑开了,整节课生动,活泼,自由,洋溢着浓浓的氛围,教师通过几个简单的小实验打开了学生的智慧大门,激励学生动脑思维,张开想象的翅膀,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想法,充分显示了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同时学生体验到动手,动脑的快乐。

四、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篇9

为了了解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重要性,笔者设计了一堂演示实验课,从演示实验课的侧面反映出目前物理演示实验存在的问题以及它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这节课选的课题是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通过演示实验可以清楚地得知,当深度相同时,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与容器的形状无关;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而教师的演示更加直观地告诉学生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力,集中上课精神调动课堂气氛。从实践课堂中我们可以得知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可以更加的全面分析物理演示教学在初中课堂的重要性。首先,我们从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课堂的现状开始分析。

一、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课堂的现状

(一)演示实验设备的缺失

在新课程理念下,现代教学仍然保持传统教学观念,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多重视理论教学,演示实验依靠黑板画图和教材解释,忽视了实践理论。有些学校甚至为了节约经费没有购置足够的实验设备和器具,使物理演示实验课堂没有发挥真正的效果。

(二)实验中缺少探究性

这种应付式实验存在于一些教学课堂中,有些物理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和得出理想实验结果,往往违背课本要求,把实验演示统统变为验证实验,缺少为学生设定的探究实验,没有从培养学生长远发展为目标,在这种观念下,久而久之成了应付了事的现状,尤其是实验条件较差的地区如农村山区,最怕就是做实验,经常把实验变为教师代办的演示实验或不具有实际效果的演示实验。

二、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的作用

演示实验是把理论通过实践还原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知识。因此,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在对物理学科实施演示实验时,让学生能够明显地感觉到物理学科不同于其他纯理论学科的差别,通过现象直观的物理实验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时,给于他们产生极大的震撼。因此,激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一改传统教学带来的枯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兴趣,便会引发自主学习能力,从被动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积极地学习物理世界的奥秘,显然演示实验正是给学生创造了兴趣的摇篮和渠道。

比如,讲解摩擦力课程时,教师可以演示实验开展教学,选择学生把一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手轻轻地推动一下它时,小车开始运动起来,但运动一段时间后小车的速度却越来越来慢直到停下来。在把这个演示实验做完后,问学生:运动的小车为什么到最后却停下来了呢?学生回答:小车受到了阻力,那么这个阻力是什么呢?最后,老师指出这个阻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摩擦力。从而引出问题悬疑,激起学生学习摩擦力的兴趣。

(二)演示实验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热情和能力

初中物理学科是一门具有逻辑性抽象的学科,仅仅依靠教材和传统课堂教学是不足以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的,且学生学习起来是既枯燥乏味又难以真正理解,而在教学中适当使用演示实验,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利用实验发挥自主创造性,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懂得如何善于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另外,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在做演示实验的同时,应尽量使课堂气氛活跃热烈起来,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探索热情和能力。

三、如何有效地开展物理演示实验

(一)重视演示实验,并要求学生一起参与

在演示中邀请学生一起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物理知识的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吸收程度都不一样,通过学生配合老师一起演示,帮助物理知识薄弱的同学增加他们的信心,并且增加了乐趣也充分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另外也调动了学习的气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一名物理教师,笔者更加主张演示实验让学生也积极参与,百看不如一做,因为只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激起探索问题的热情。

(二)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目的

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实验器材和新奇的实验现象所吸引,而忽略了演示实验的内涵和核心内容。因此老师在这个时候需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明白注意点应该放在哪里,针对学生设置实验疑问,调动学习的气氛使他们注意力集中,顺势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把现象和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发学生思维灵活运用。

篇10

二、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以前做过或曾看见别人做过;还有的是怕麻烦。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教学的大忌。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是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第三是掌握演示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第四是教师要考虑除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外,还可以适当补充哪些小实验,或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蒸发吸热这一问题时,教师可用方座支架、小烧瓶、细玻璃管、有色水和小烧杯等组装一个伽利略气体温度计,用它来演示蒸发吸热现象比直接用普通温度计演示现象清晰、直观。第五是要考虑在演示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所以我认为,实验教学不仅局限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总之,我们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做实验是学习这种研究事物内在联系,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

1、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案例一:在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可先让学生细致观察,然后出示以下问题:①本实验需要研究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观察时光屏、透镜、火焰三者的位置关系如何?②在光屏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像?③适当改变距离后像的大小有何特点?光屏上是否一直都有像,若没有是在什么情况下?为使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教师应该在没有出示以上问题时就让学生自由观察。待观察一段时间后,老师再让学生回答以上问题。肯定有部分学生观察方法不当,老师可指导学生重新观察,这样做一定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2、要与学生紧密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演示实验本来就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而且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不能把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的“仓库”,完全没有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实验结论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

3、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思维

笔者认为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确定的目标下,有全局观点和善于妥协,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4、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的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因此除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之外,在学生的模型制作、游戏、调查小实验活动中,也可以发展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创造。

四、建立实验教学评价中的意识创新

篇11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理解和掌握物规律和原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形成学生良好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的实验方法的重要手段。科学规范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愿望,把物理课堂变成学习、求知和实践的乐园。

一、初中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易于激起学生兴趣对于中学生,物理实验有很强的吸引力,极易唤起他们的直接兴趣.

学生观察实验,自然也会产生自己动动手的欲望.设法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操作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不断体会和尝到“发现”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正因上述原因,所以教师不仅需要自己多做实验,而且要设法让学生多做实验;不仅要注意选择能说明教学中需要说明问题的实验,而且要尽可能使所选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创设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成绩,关键是学习兴趣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和实验,一个人只要有了兴趣,他就会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在课堂上让学生较多地动手多做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掌握规律,从而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在新课程标准的物理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加强科学探究,因为实验既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打下基础,又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提供物质的保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使我们国家不受外辱,强盛发达,学校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的能力。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手段

1、自制仪器模型增强演示效果,增大演示可见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因此,演示实验有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为增加演示效果,增大实验的可见度,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可乐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乒乓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还有在演示串、并联电路时,我自制了一块大型演示板,将电池盒、开关、电线、电压表、电流表、灯座及灯泡,等科学地排布在其上,把它放在讲台上,醒目大方,全班同学都能看清楚,线路连接也一目了然,老师演示起来也得心应手。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2、实施小实验、小制作教学手段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重视初中教材中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小实验和小制作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导致了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若能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通过学习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就可激发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通过小实验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小制作活动,如自制电动机、测力计、潜望镜、简易望远镜、三棱镜、、电铃、楼道电灯开关电路等。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物理学是实验科学,提倡学生自编实验和自制实验器材,可培养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创新的能力,又如“纸盒烧开水”、“小风轮”等小实验的实施和操作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通过对小实验的教学,达到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复习和提高的作用。因此,小制作、小实验的实施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同时,通过对小实验的教学还可教育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精神,实施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3、拓展实验教学的思路,扩大实验探究的范围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及“想想做做”小实验,而是将实验探究贯穿于物理学习的全过程。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可乐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乒乓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物理知识。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意识来源于体验过程,而不是传授知识。物理学中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理论的建立都有赖于实验,学好物理就要做好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大胆创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尘在体验过程中获取知识,达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教学目的。

篇12

一、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物理课堂理论的教学不同于语文充满了情感色彩,不同于历史充满了国度神秘,不同于地理充满了地域特色。物理理论的学习有些晦涩难懂。如果单纯学习物理理论,就会使一些学生失去对物理的兴趣和动力。但是物理实验教学就可以在这一方面做出弥补。物理实验是充满趣味性的,一些物理实验器具的使用,物理实验方法的应用都会让学生感觉好奇,让他们有想要去践行探索的热情,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他们就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自己主动想去理解知识,解决问题。学生这种自我主动意识,会使物理学习变得更加有效率,更加有质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划分实验小组,进行实践教学。同学之间相互合作,遇到问题共同解决,在这种实验教学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兴趣作基础,各方面的工作就相对能做得更好,能力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实验物理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使他们快乐,高效地学习物理,当然也会促进他们其他各方面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理论的理解,激发他们思维

物理的形成就是对生活中出现的现象作出解释总结的。物理的形成也是一个实践总结的过程。所以,对物理的教学可以回归物理本身形成的过程,探索、实践才能将别人的总结变成自己的东西。初中生是从小学被动接受到自我独立发展的转变时期。初中物理课堂可以让实验氛围更加浓郁,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探索真理之路。初中实验物理课堂教学的建立,是一个将理论变成实践,再由实践转化成理论的过程,作为整个活动的参与者,学生更能切实地感受到实验的目的,学会实验方法,在此过程中的整个心理变化、思维变化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有着重要作用。这种亲身的实践,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对未知的探索。实验可以是对已知的理论的实践,也可以是对未知的研究。中学生也要有求知心理、探索精神,敢于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索实验,伟大的发现可能来自偶然的实验,也可能来自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学生在实验课堂中可以近距离地感受物理的魅力!

三、实验教学可以教会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习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实践的思维。物理实验也是一种实验教学,物理实验课区别于物理理论课堂只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它更注重的是让学生接触问题,在问题中利用所学的理论去解决,它提供给学生尝试的机会。在初中物理学习中,老师把实验课堂当成对学生的一种锻炼,他们的思维相对于高中生来说更加不完善,他们需要的实践会更多一些。出现的问题可能不是一次性就可以完全解决的,物理理论就是一些相对固定的知识,而在实验实践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看似是利用同一理论,但结果可能会出现不同。实验物理也是给予学生试错的机会,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时一定要培养仔细认真的习惯,在错误中找到原因,在问题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解决问题、探索未知的一种方法。

物理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重视对问题的解决与思考。实验教学也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加深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教会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习中,我们要更多地给予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物理教学不能是让学生固定在对理论的学习,应该发散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用一种长期学习实践形成的思维模式去解决更多的问题。老师用对方法教物理,学生用对方法学物理,让物理成为自己一生受用的学科!

参考文献:

篇13

二、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以前做过或曾看见别人做过;还有的是怕麻烦。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教学的大忌。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是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第三是掌握演示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第四是教师要考虑除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外,还可以适当补充哪些小实验,或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

(一)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案例一:在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可先让学生细致观察,然后出示以下问题:①本实验需要研究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观察时光屏、透镜、火焰三者的位置关系如何?②在光屏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像?③适当改变距离后像的大小有何特点?光屏上是否一直都有像,若没有是在什么情况下?为使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教师应该在没有出示以上问题时就让学生自由观察。待观察一段时间后,老师再让学生回答以上问题。肯定有部分学生观察方法不当,老师可指导学生重新观察,这样做一定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观察中,要引导同学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的现象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具体到是哪些原因,应该由学生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把各种条件罗列出,让学生按部就班。那样做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是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

(二)要与学生紧密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演示实验本来就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而且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演示实验时还要注意不仅要现象清楚,而且还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投影放大、机械放大、自制可见度大的仪器进行演示等都是常用的方法。甚至在实验操作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多次重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如让学生上前来读数或动一动手。案例二:在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时,先让两个“大力士”上来拉,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打开活塞,让空气进入半球中,再让两个力气最小的学生来拉,却很轻松地将两个半球分开了。两相对比,说明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还不小,全体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的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因此除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之外,在学生的模型制作、游戏、调查小实验活动中,也可以发展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创造。例如,学习固体能传声的知识后,引导学生自制土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