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采购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采购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篇1

1石化工程项目中采购管理的关键

(1)在石化工程成本中,机械设备以及生产原材料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同样也在采购资金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用于采购机械设备以及生产原材料的费用通常情况下会占到投入资金总额的5%到70%;

(2)在石化工程项目中,采购期间一般较长。从刚开始的采购方案实际直到石化工程项目完全投入使用,通常情况下需要3年到5年的时间;

(3)在石化工程项目中,采购货物供应也许较长的时间。重要的设备从订货到最终货物供应时间通常会达到一年之久,甚至会超过一年半的时间;

(4)石化工程项目的采购管理工作,会受到很多问题的影响。采购人员素质、技能水平、空间位置、以及经济市场等问题都会对采购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作用。

(5)采购方法包括定量采购、定期采购和精益采购三种方式。这几种方法,需要灵活选择使用。2石化工程项目采购应重点注意的问题

在石化工程项目中,采购环节是非常系统繁杂的工作过程,想要获得良好的采购管理效果就应重点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2.1采购工作流程的合理化

项目开工之前,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购策划和采购流程,来指导整个项目的采购工作。具体采购工作流程如下:构建组织一调研市场和分析需求一确定采购策略一编制采购计划一接收请购文件一分类整理请购书一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单一招标或询价一报价评审或评标定标一召开供应商协调会一签订采购合同一调整采购计划一催交、检验、包装及一现场交接一资料归档一采购总结。

2.2做好采购工作流程中各阶段的工作

在采购工作流程中,采购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有重要的环节需要关注。在准备阶段,建立组织和调研市场是最为关键的。只有搭建高效的组织构架,配置合适的采购人员,才能发挥组织个体的能动性,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在实施阶段,建立合格供应商的评审机制,在评审中重视实地调研和行业经营业绩十分重要。只有把拥有真实业绩的供应商列入合格供应商序列中,才能保证后续的招标或询价工作有落脚点。在收尾阶段,设备、材料现场交接时关键,严格的交接程序可以及早发现问题,为工作整改保留有合适的时间。

2.3加强全流程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采购工作的重要任务。但是项目采购不同于日常的采购,项目采购不仅重视单一货物的采购价格,而且更加重视采购整体的采购成本和预期的采购效益,也就是项目采购更加重视设备体系的同一性,重视供应商的实力,重视产品质量控制能力、重视采购货物的交货进度和供应商的售前、售后服务价值,强调所采购货物在生产装置中长期的使用成本最低和可能产生的效益最大。这样,项目采购的成本控制更加强调全流程成本控制。

3全流程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3.1实施项目预算制

在项目采购开展之前,市场部门通过对所要采购的设备和材料的市场行情进行调研,或者对类似设备的构成成本进行分解分析,形成设备和材料的预计采购价格。采购部门在实际进行采购时,汇总分析实际进行的招标或询价中收集到的货物的价格。通过相互比较,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纠正或改进的措施。通过采购价格预测算控制,控制采购成本在合理范围内浮动,有效控制成本的无序增长。此外,通过对项目资金支付建立预算制度,控制资金的支付进度和总支付金额,可以有效降低资金的占用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3.2建立市场信息跟踪机制

项目采购因为采购时间跨度大,建立健全的市场信息汇总分析机制,全面熟悉市场和深入分析市场走势,为相关采购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不论是传统的采购方式,还是现代的采购活动,决定采购成本的要素中,价格问题是核心问题。从经济理论上讲,商品价格是对商品质量的间接反映。商品价格越高,说明商品质量越好,相对而言,购买量减少。但是,我们知道,商品价格是由商品价值和价值规律波动两方面影响。而在商业项目采购中,考虑的不单是价格问题,还包括供应商整体的信誉和服务水平。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要加强在价格上与供应商谈判,灵活通过报价、招标寻求供应商、建立长久合作机制、批量购买等方式降低购买价格;另一方面,及时询价,做好产品市场调研,力求做到价格与价值相统一。

3.3加强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意识

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成本控制的原则。在进行工程项目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对工程所用设备以及生产原材料要进行严格的把关,明确工程开展所需,利用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采购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在采购工作的开展时期,要加大和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力度,关注工程所需重点设备的生产与制造,确保设备的质量符合工程开展的要求,从根本上保使设备质量得到保障,避免投入使用之后因为故障维修所造成的成本增加。在工程项目开展的最后阶段,要注意设备在工程现场的交接工作。严谨的设备交接能够及时的反映出存在的问题,确保充足的时间用来解决问题。对生产所余存的原材料要正确的处理,避免采购环节带来的成本上升。经过工程开展过程中系统化的成本控制,达到减少工程总投入资金的目的。

4选择技术实力雄厚和管理规范的供应商

注重供应商的选取以及管理对于采购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供应商的对于所采购货品的质量、效率以及成本的掌控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确合理的供应商管理是确保工程顺利开展的关键性因素。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要从实力、规模、以及规范程度等方面综合考量,并以双方利益为前提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这样一来企业能够创造更佳的采购效率。所以在确定供应商的时候,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从各个渠道采集关于供应商的信息,同时进行整理归类;

(2)对于关键物品的供应商,要到商家内部实地调查,并注意与供货商的想法沟通:

(3)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供应商审核制度,明确供应商决定流程以及准则;

(4)和优秀的供应商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5)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规划适合的供应商需求方案。

6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奖励制度对采购管理工作的意义

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于采购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明确采购环节绩效评判的准则;

(2)注重采购工作实践环节的表现;

(3)将采购环节对供应商实施的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的标准;

(4)系统的评定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对投入资金的掌控;

(5)加大对负责采购的员工有关绩效考核知识的培训力度。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使采购工作效率的评测更加系统化,看到工作开展中的不足,并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予以及时的弥补。

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同样也能促进采购管理工作更加有序高效的进行,奖励制度可以使采购管理工作者和采购人员之间彼此信任,激发采购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强采购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避免因采购人员疏忽带来的损失等问题。在对采购人员的工作开展进行公平的评测之后,肯定采购人员所带来的企业效益,同时对采购人员工作的开展过程也要给予多加的重视,综合的考评采购人员所做贡献,并实施系统的奖励政策,培养企业人员工作积极性及忠诚度。项目采购活动需要根据需求定,物料需求计划的应用,采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手段,做出计划。与传统采购管理相比,对采购部门可以及时确定物料需求信息、增加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功能,采购过程明确而高效。在石化工程项目采购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不仅能够更好的激发采购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增强采购人员对企业的责任心,能够以公司利益为前提注重投入资金的掌控力度,同时可以对采购环节的职务犯罪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6采购方法管理需考虑的问题

篇2

1.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关于供应链(Supply Chain, SC)的定义有很多,其中,美国供应链协会对供应链的解释为: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最终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包含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于一切向前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以一切向后的关系,供应链是一种关系的集成;我国学者马士华对供应链的解释则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供应链是一个网状的链条结构。不论怎么去解释,供应链均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价值链,这个价值链包含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用户,它是从客户需要开始,到提供相应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结束,所以,这也是一条增值链。供应链管理将相对松散、独立的群体联系起来,通过彼此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增值链。

顾名思义,供应链管理,则是对供应链这条增值链进行有效管理。严格地说,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各种信息流的汇总分析,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以及最终用户整体模式的综合管理。有学者曾总结:20世纪的70~80年代,得市场者得天下;90年代,得物流者得天下;21世纪则是做好供应链管理者得天下,谁的供应链管理做得好,谁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供应链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加强供应商管理,节约交易成本和采购成本;促进企业完善库存管理,降低存货数量和循环周期;促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可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1.2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原则与困境

供应链管理的具体内容涉及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四个方面,包含供应商、用户的合作关系管理,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企业内部与企业间的物料供需管理,产品涉及与制造管理,用户服务和物流管理,库存管理,信息管理等。

供应链管理一般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内外兼顾。外部企业与企业内部的管理同等重要。第二,纵横联合。材料供应商和最终用户同为关系处理对象。第三,信息畅通。不论是库存管理还是物流管理,甚或是产品需求预测等,都要保持信息畅通。第四,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供应链管理基于合作与信任,链条上的各方共同承担风险、风险收益。

企业实行供应链管理同样存在许多困难,如:(1)供应链管理的成本较高。企业打造供应链,实施管理的成本较高,普通企业难以承受。(2)部门间的协调难度较大。供应链管理对企业间的内部协调提出了较高要求,实际操作中,会因为部门职能、利益的不一致而增加难度。(3)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增强。供应链管理强调产品的单一性和规模性,面对客户需求的多样性,调整难度较大。

2 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管理

2.1 采购管理的意义

采购管理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实施有效的采购管理,最直接的成效就是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从第一环节,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据有关数据显示,采购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平均比率为60%,具体如零售业占60~85,计算机业占60~80,汽车业占60~80,电子产品业占50~70,制药业占25~50,服务业占10~40,钢铁业占75%,轻工业占80%,在有色金属工业中甚至达到90%。采购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建立合适的采购方案和价格监测体系,及时调整采购数量,降低库存占有率。

(2)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采购管理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材料需求信息进行了整合,并依据产品的需求、销售情况制定了细致地生产计划,强化了内部资源的运转效率。各个部门在沟通协调中,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

(3)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采购管理促进的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就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举措。除此之外,采购管理使企业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对产品市场的分析能力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是企业外部竞争力增强的重要推动力。

由于传统采购审批环节多、内部组织成本高、采购周期延长,容易导致存货积压和待料停产等不利影响,强化供应链管理十分必要。

2.2 供应链管理下采购策略

(1)完善企业内部的采购流程构造。目前部分制造企业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采购模式,即根据总、分/子公司的不同权限,分为总部集中采购,分、子公司分散收货分散付款;分、子公司分散采购、分散收货分散付款两种模式。前一种模式能够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但对企业采购管理效率提出较高要求;后一种模式便于分、子公司及时进行采购,但不利于降低企业的整体采购成本,容易各自为战。因此,完善企业内部的采购流程,把两种模式的优点进行整合,提升内部组织的运转效率,是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发展方向。

(2)加强供应商战略合作关系建设。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方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从博弈走向合作,与供应商之间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是主要特点。供应商与采购方基于合作互信的基础上,共同面对市场风险,最小化交易成本、极大化收益,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现实竞争中,供应商有寻求采购方进行战略合作的需要。在经济形势不确定性逐渐增加的情况下,为了降低风险,稳定生产,供应商愿意与采购方进行战略合作,既可以明确市场,又可以减小生产成本,一举两得。同理,当采购方向另外一方供应原料时,也应该积极与对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战略合作关系的建设,有利于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加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达到共赢。

(3)坚决实现JIT为主要管理目标。所谓JIT(Just In Time,准时生产制)是指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价格、恰当的数量,及时采购物品,这是制造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举措。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管理,应该以实现JIT为主要目标。通过JIT的实现,降低企业的库存率和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力。另外,JIT还广泛运用于企业向客户配送产品中,达到提升运行效率的目的。

3 结语

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利润源泉,采购管理是其中降低成本的关键一环,所以,企业还应健全采购管理的制度保障,形成良好地绩效激励机制;应增强相关人员培训,配备足够的人员力量。

参考文献:

篇3

在西方部分国家,采购管理起源于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人们发现,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大部分成本来源于产品原材料及服务的外部采购。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到九十年代,采购管理才被作为一种能左右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工作而被各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所重视[1]。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对于绝大部分工业企业来说,采购成本已经占到企业总成本的30%-90%,平均水平也达到了60%。根据有关数据测算,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价格每降低2%,净资产回报率的增加幅度可以达到15%左右。采购管理在我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1采购管理简介

采购管理的英文名称为:ProcurementManagement,它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从事的下达计划、编制采购单、签订合同、到货检验、发票管理,以及货款结算的全过程采购流程,同时,对于过程中譬如物流运动等各个环节的运行状态进行跟踪、监控,从而用科学经济的管理手段实现对企业采购过程的精确控制[2]。

2采购管理的内容

采购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计划管理、合同订单以及发票与货款结算三个方面。

2.1计划管理

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是计划管理的核心。它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清晰准确的采购计划和执行路线,为企业管理提供不可或缺的决策依据。采购计划通常分为定期采购计划和不定期采购计划。定期采购计划包括周、月、季、年度采购计划。不定期采购计划是根据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采购需求而制定的计划。采购计划通过多对象、多元素的分解、分析,把企业的采购需求逐项分解为采购任务,使得需求更加有可实施性。

2.2合同订单

合同订单管理通常以采购单为起点,及时准确地跟踪合同订单的确认、发货、物流、到货、清点检验、出入库等各个环节,从而实现采购流程中合同订单环节的全过程控制[2]。同时,可以采用电子商务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等,对多种采购流程进行动态精确管理,保证采购流程的可追溯性。

2.3发票与结算管理

发票是企业采购管理工作在结算阶段的重要内容。根据企业业务重组变化以及流程优化再造的需要,采用电子商务系统对发票和结算情况进行科学的管理,既保证了各项货款结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又使得同一货物不同批资的采购价格具有可追溯性和可控制性,从而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使企业利润最大化[3]。

3采购管理的意义

工业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总体原则是按照国家各项政策法规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项目采购基本原则,依据严谨规范的采购程序,最终实现采购总成本、材料质量和采购进度的精确控制,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优质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采购管理的意义有以下三个方面:

3.1以成本为控制目标、提升采购管理效益

生产成本是企业终端产品出厂价格的核心影响因素,而出厂价格更是企业面对充分的市场竞争,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采购管理者必须采取各项措施,努力降低各项采购件的采购成本。企业采购成本失去控制,将最终吞噬企业的利润[3]。在我国现阶段,衡量企业采购管理工作有效性的主要指标是采购总成本。采购成本在通常情况下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企业采购材料或物资的成交价格,即采购商与供应商最终签订采购合同的实际交易价格。直接成本的主要控制方法包括评定合格供应商并分阶段更新、本土化采购、集中数量优势进行谈判、提高日常效率、加快付款周期等。间接采购成本是指企业在日常采购过程中,间接发生的一些费用。例如汇率、物流费用、库存占用费用、检验投入费用、成品包装的费用等[4]。通常,企业通过降低运输的次数、提高采购质量而实现来料免检、最大限度地缩短采购周期、降低内部材料的库存、包装材料的二次利用、能过快速结算降低采购价格等方式来实现采购成本的下降。

3.2提升原材料质量、降低整体风险

质量、安全、保密是企业生存的三根"红线",质量作为三根"红线"的第一位,重要性和意义十分重大。原材料的质量好坏,是企业风险管控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最终出厂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原材料采购部门应建立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全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和风险管控意识的同时,将管理体系向供应商延伸,形成全方位的采购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

3.3了解物资供应链条、提高材料周转效率

在日常采购过程中,采购部门要与各原材料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准确了解物资供应链条和产品供需情况,在保证企业正常供货的前提下,降低不必要的储存和保管费用,并根据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做到适时采购,从而提高材料的周转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市场竞争空间。

4采购管理的主要措施

4.1编制原材料需求计划

原材料需求计划是企业采购部门确定最终采购数量和编制采购计划的主要依据,只有编制出切合实际,与项目执行情况最大限度匹配的需求计划,采购部门才能以此为依据,制定采购计划,并确定订货数量和目的供应商,从而签订采购合同,进行后期的存货管理。原材料需求计划一般由企业产品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员编制,其主要依据是产品的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方案的选择等[5]。

4.2确定经济的采购量

经济采购量是指项目在一定时间内原材料存货成本在最低限度时的采购数量。存货成本,是指为形成和维持企业正常的材料需求而保持的各项采购费用支出,它受原材料的数量、价格变化而增减,主要组成部分为订货产生的成本、购买产生的成本、储存过程中的成本以及缺货造成的相关成本四部分。确定经济采购量的目的,就是要使企业采购工作中与材料有关的上述四项费用总和保持在较低水平。根据企业项目的具体情况,可以重点考虑购买产生的成本和缺货造成的成本,以此确定企业的经济采购量[5]。

4.3制订采购计划

采购计划通常由采购管理部门来制定,它是采购部门根据材料需求计划、经济采购量、合同具体情况等,通过详细准确的分析,制定的采购方案,包括合同类型、采购标准、目标供应商、人员组织、费用预算等[5]。采购计划重点要求准确性、时效性和可执行性。

4.4询价比对

询价比对就是采购部门经过初步沟通和价格确认,从可能的供应商处获得供应资质、采购价格、供货周期等采购信息,从而确定供应商的范围,该过程的专业术语也叫供方资格确认,询价对比的渠道通常包括电话、网络、专业市场、行业刊物等。

4.5确定供应商和签订合同

采购部门对供应商的选择,主要参照长期以来的合作情况,以及在询价环节的总体评价,同时,还要参照价格、供货周期、供货能力以及供应商信誉等。确定供应商之后,企业采购部门将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合同类型、材料价格、供货周期和付款结算情况。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采购部门和供货商的利益需求不同,因此,不同的合同类型,对双方而言意味着风险的不同。常用的合同类型包括以下三种:(1)成本加酬金合同:主要用于长期的、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后期可能发生变化的情况;(2)固定价格加酬金合同:主要适用于较长期的、价格可能发生较大变化的合同;(3)固定总价合同:此类合同具有总成本易于控制,采购方风险最小的特点,因此最常用[5]。

4.6对原材料的使用进行全程监控

根据项目的进度计划,科学组织材料的使用计划,避免材料的长期堆放;同时,原材料要准确计量,认真检验,领用领用、定期盘点,随时掌握实际消耗和项目进度的对比数据,避免浪费。

5结束话

一定意义上来说,工业企业生存与壮大的关键,就在于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在注重质量的前提下,在适宜的时间,以最优的价格,采购准确数量的商品,用最优的成本生产出最高性价比的产品。采购管理作为工业企业发展和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日常管理中的战略地位受到国内外企业的强烈关注。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和不断壮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采购管理的优劣。企业只有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调整企业采购管理战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做好采购管理工作,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5-6]。

参考文献:

[1]包斌.市场化与信息化条件下的采购管理思维[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6):1-4.

[2]赵秀云,孙风娟,王连胜.如何加强企业的物资管理[J].辽宁经济,2006,(7):95-95.

篇4

采购管理是房地产企业施工项目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材料采购管理更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房地产开发中耗资比例最大的环节。对材料的采购进行管理也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中难度比较大并且比较容易失控的环节,建筑行业在进行施工项目管理时也会重点关注这部分内容。所以,如何才能做好材料的采购管理工作,是当前时期房地产企业开展采购管理工作并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就上述问题进行论述:

一、从技术角度对采购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对材料的采购进行管理,首先要从制定采购计划开始,然后进行采购询价,之后再签订采购合同,最后将采购的材料运送到场地中,也就完成了采购活动的全过程。在制定采购计划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结合实际情况编制材料的需求计划。负责这部分工作的主要是项目的技术人员,其对材料需求计划进行编制时,所依据的主要内容就是图示量以及施工方案的要求。在编制完成后,将其交给物资采购部门。物资采购部门根据需求计划来确定采购物资的数量,并且编制好采购材料的计划,然后再根据采购计划来确定采购的点,就采购的价格进行交涉,再签订采购合同,后期还要做好对存货的管理。其次,要对经济采购量进行确定,对其进行确定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降低与材料有关的各种成本,以成本和最小为确定经济采购量的基本原则,然后得出各个时期的经济采购量[1]。最后,对采购计划进行编制。在确定完经济采购量以后,可以再结合材料的需求计划,并选择采购合同的类型,来编制采购的计划。其中要明确如何对采购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比如如何确定合同的类型,如何对采购人员和供应商进行管理等,这些都是物资部门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房地产项目的实际需求,采购管理计划的制定也非常的灵活,但是必须要确保其正确性与可执行性。

提高采购过程各个环节的技术水平,对于做好采购管理和成本控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在采购询价方面,需要做好采购询价的管理工作,这就离不开计算机的参与,利用管理系统和互联网的优势,能够比较容易的搜集到很多有用的采购信息,进而完善采购询价的管理工作,也使得采购询价工作的效率得以大大提升。在确定供应商和签订采购合同时,对供应商进行选择的依据就是根据对其在采购询价环节的评价结果和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水平等。在签订合同前,要选择好合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合同下,买卖双方所面临的风险存在一定差异。对于房地产项目来说,希望尽可能的将风险降到最低,以实现经济效益,同时做好项目经济的维护等工作;对于供应商而言,也希望把风险最小化,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对于采购活动来说,选择好有利于自己的合同的类型对于采购活动的顺利开展非常重要。

二、做好采购部门员工的管理与培训工作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进行采购管理和成本控制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采取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措施,包括岗位人员的选择和员工的培训以及绩效考核的情况等。对采购活动进行岗位设置时,需要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防止在采购活动中出现权利过于集中的情况,确保各岗位上的人员能够互相的监督与制约,同时也不会对其工作的积极性产生影响。通过这种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采购活动中寻租等腐败现象的出现,有效的维护企业利益。通常情况下,在房地产项目进行采购时,都会设置总负责人和询价员以及合同员与采购员,还有库管员等五个不同的岗位。具体的岗位设置要考虑到项目的大小和施工所需要的时间等情况,最为主要的目标就是能够做好采购工作,促使各岗位工作能够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在进行人员选择时,要对员工的素质进行综合的考量,需要其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和较好的沟通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尤其要避免一些任人唯亲现象的出现。对专业能力的考察,不仅包括对房地产项目有关材料认识的方面,还要熟悉对材料进行管理的流程。同时还要求岗位人T具备清廉的素质,尤其是一线采购人员,经常会受到金钱和物质等诱惑,需要具备抵御这些诱惑的心理素养。此外,还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包括业务和法律知识以及公司制度等。对业务进行培训关键是要能够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比如管理采购流程以及确定经济采购量等,还要对员工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采购管理工作进行培训。同时,要鼓励员工多走访门店了解市场行情。就房地产企业而言,可以组织员工参加建材展览会之类的活动,并加强业内同行的交流,从法律的角度让员工意识到腐败的成本。通过加强对采购部门员工的培训和管理,能够强化其对采购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意识,使其能够更加出色的完成采购工作的任务。

三、强化对供应商的管理,对采购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

在房地产项目的采购管理中,要具备对供应商进行管理的意识,将其作为采购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进行采购时,可以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企业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材料采购渠道,并且能够有效的降低采购材料的平均成本以及采购过程中的交易成本,确保房地产项目可以顺利进行[2]。此外,还可以对供应商的合作行为进行绩效管理,以此作为对供应商的总体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比如完善供应商绩效管理系统的建设,做好供应商的评级工作等。

要想有效的降低采购管理的成本,首先要具备采购全过程的概念,重点关注采购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的成本,进而做好对总成本的控制,并不是就某个环节的成本进行降低。当然要做好总成本的控制必须要在不增加其他环节成本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每一个环节的采购成本。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采购成本的最小化。所以,对采购成本的控制要从整体上考虑,才能达到有效管理采购工作,并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结语

房地产行业近年来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就行业整体情况二样,呈现出垄断竞争的发展趋势,并且国家针对该行业也出台了诸多的调控措施。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要想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实现较好的发展,必须要做好采购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并逐渐加大创新的力度,提升采购管理工作的水平,降低采购成本,帮助企业获取经济利益同时实现较好的发展。

篇5

对于国有企业来讲,采购管理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保证企业取得积极经营效果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在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对采购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应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经营特点,认真分析采购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在国有企业中明确采购管理工作的概念和原则,并对采购管理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从国有企业的现实经营管理来看,国有企业要想取得生产经营的积极效果,就要根据企业采购管理的特点,制定具体的采购管理措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对于企业来说,采购管理的实效性主要表现在采购流程得以优化,采购效率得以提高,采购综合效益得以提升。

二、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的概念分析

1.采购的概念

采购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条件下从供应市场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企业资源, 以保证企业生产及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一项企业经营活动。个人或单位在一定的条件下从供应市场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自己的资源,从而满足自身需要或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采购是一个商业性质的有机体为维持正常运转而寻求从体外摄入的过程。采购是为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通过支付一定代价的方式向供应商换取商品劳务的经济行为,目的是以最少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收获。

2.采购过程

采购过程包括提出采购需求,选择供应商,谈判价格,确定交货及相关条件,签订合同并按要求收货及付款等。

3.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或销售计划,在确保适当品质的条件下,从适当的供应商,以适当的价格,购入必需数量的物品或劳务所采取的一切管理活动。

三、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的特点分析

目前来看,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原因和工作职责的划分,其采购管理与私营企业的采购管理存在一定区别,具体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有企业的采购管理统一性较强

在目前国有企的采购管理中,涉及的物资种类较多,采购金额也比较大,为了保证采购的有效性,通常国有企业的采购都是采取统一的方式进行的,其采购管理统一性较强,这是与私营企业采购管理的主要区别。

2.国有企业的采购管理周期较长

由于国有企业具备完善的采购管理体系,其中审核的程序比较完善,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国有企业的采购管理周期较长,这是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的一个特点,也成为了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个因素。

3.国有企业的采购管理审批程序较多

考虑到国有企业的现实经营特点,在国有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层级较多,采购管理面临的审批程序较多,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缺乏及时性。

四、国有企业做好采购管理的具体措施

基于国有企业的自身特点,国有企业要想做好采购管理工作,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国有企业应采取差异化的采购方式,实现物资的分散采购

为了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采购管理效率,国有企业要改变过去统一采购的管理方式,应采取差异化的采购方式,对应急物资实现分散采购。

2.国有企业应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管理效率

考虑到国有企业采购周期较长的缺点,国有企业应努力压缩采购周期,提高采购管理效率。具体可以采取下放采购审批权限,提高采购审批速度的办法。

3.国有企业应简化采购管理审批程序,提高采购管理的实效性

从国有企业现有的采购管理审批程序来看,链条长、审批层级多,整体审批效率较低。基于这一分析,国有企业应积极简化采购管理的审批程序,全面提高采购管理的实效性。

五、结论

从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来看,采购管理已经成为了保证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为了满足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目标,国有企业应对采购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应从采取差异化的采购方式、缩短采购周期和简化采购管理的审批程序等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采购管理效益,使采购管理成为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满足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由此可见,在国有企业中应对采购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应重点做好采购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采购管理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牛艳新:SG公司采购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刘本禧:加强采购管理 提高物资供应水平[J];城市燃气;2004年11期.

[3]林 艳:对企业采购管理方法的探讨[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篇6

一、引言

企业采购的材料和产品在企业生产系统的各个阶段均会对降低环境冲击产生重要影响(全球环境管理倡议,GEMI,2001),故而企业环境管理的有效策略为将环境管理与采购管理结合起来以促进环境管理技术的传播,这是企业提高环境绩效(Robert Handfiel,Steven v Walton,et al,2002)及获得真正的竞争力(GEMI,2001)的有效途径。

尽管饭店采购从传统采购过渡到绿色采购已经经历了一场采购范式的革命,然而,现行的绿色采购由于仅仅关注所采购商品或服务在使用、加工、替代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而未能将诸如生产、运输、消费、(废弃物)分解等环节纳入管理范围,因而使采购管理缺乏系统性而难以真正全面满足饭店对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双重需求。这一问题的出现呼唤饭店环境管理的深化,并由此催生出一种更为先进的采购过程和模式的问世。2003年,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它为包括饭店业在内的诸多业态指明了一条新的企业绿色管理途径。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始了低碳经济与低碳物流概念的讨论,这些讨论带给人们诸多启示,并进一步导致了最近(2010年上半年)一个崭新概念――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出炉。从理论上讲,低碳采购将开启新的饭店管理理念、文化、环境、过程,并将引发经营管理人员行为模式的变迁。

为进一步推进绿色饭店创建及绿色采购工作,厘清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概念、内涵、模式、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实现途径等问题已经正当其时。饭店的低碳采购不仅是绿色采购的延伸,它更是一种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构建饭店低碳采购管理这一更为系统的绿色采购管理机制,既可降低饭店的总体采购成本,又可降低采购过程和供应链中的总体碳排放。有理由相信,这一新型的采购管理方式将成为未来饭店业采购的发展方向,同时,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普及将使饭店业真正获得一种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的和资源节约型的经营之路。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涉猎有关饭店绿色采购问题的研究,并且在本领域已经有一些典型的研究成果问世。这些研究成果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然而,随着世界饭店业的快速发展,饭店绿色采购所依存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因此,有必要来评估及重新审视现行饭店绿色采购的现状及问题以便找到应对变化的对策。不仅如此,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大都以国外的饭店业为研究对象,鲜见针对中国大陆饭店业的相关研究报道。对中国大陆饭店业的低碳采购管理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有利于饭店业实业界和学术界加深对这一新型采购管理模式的认知和理解,推动饭店低碳采购管理在国内的实施和普及,同时推动相关学术研究的繁荣。当然,中国饭店业的低碳采购管理的实践和研究对世界饭店业的低碳采购管理的实践和研究也将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饭店低碳采购管理

尽管已有学者就绿色采购和低碳饭店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并且已经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然而“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定义直到2010年才由洪文艺提出。在他看来,“饭店低碳采购管理”要求饭店在采购设备、物资、食品时,既要关注商品的质量价格,又要关注所购商品在生产、运输、使用、加工、消费、降解等过程中的碳排放,在综合比较权衡中作出既有益于饭店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又有益于环境保护的选择。这一定义较好地把握了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采用这一定义。

通过将饭店低碳采购管理与绿色采购管理进行概念对比,可以清晰地了解两者的差别。绿色采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考虑环境因素并作出环境保护努力,有利于资源的再循环、再使用、材料的替代使用和废弃物的减少。当我们选择所关注的环境因素对两者进行比较时,会发现在低碳采购管理与绿色采购管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于前者,各个环境因素均被考虑;而在后者,诸如生产、运输、消费及降解等因素并未涉及(见表1)。比较显示,低碳采购管理比绿色采购管理具有更高的系统性、生态性、技术性。

三、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模式

传统的饭店采购管理流程一般由5个步骤组成:制定采购计划;比较商品的价格和质量;选择采购方式;商品验收、入库和使用的动态管理;总结、修正并制定新的采购计划。“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方法是:对应传统饭店采购管理的全过程,在每一个环节(步骤)上实施不同内容的“低碳干预”。即:考虑饭店的环境绩效和减碳目标;比较商品的碳排量;选择低碳排量的采购方式;对商品库存和使用的碳排放进行动态管理和监测;对结果进行总结、调整和修正并制定新的低碳采购管理方案和目标(如图1所示)。干预的结果是:饭店通过自身的低碳采购努力达到减排的目的,并不断提高饭店的整体低碳管理能力和环境绩效,使饭店业为全社会的减排和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 必要性

(1)在气候、环境、能源、人口等世界性的问题不断加剧之时,国际饭店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注重环境意识、实施环境管理、实现饭店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识。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是深化饭店环境管理、实现饭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中国的人均资源能源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耗量却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又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相互交织。传统的发展方式,不仅中国的国情不允许,全球的资源容量也难以承载。因此,饭店业有必要采用低碳采购来降低资源的利用以为国家的资源节约作出贡献。

(3)“全球环境管理倡议”通过研究发现,企业所采购的材料或产品对于企业产品生产系统的各个阶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均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饭店企业为降低环境影响,有必要通过低碳采购来对材料和产品的采购流程加以干预。

(4)绿色采购的有效实施直接决定了供应链的整体绩效,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绿色采购管理可以使企业获得真正的竞争力。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是对现行绿色采购管理流程的革命性再造,饭店企业对

自身真正竞争力的持续追求使得低碳采购成为必然。

2 可行性

同传统的饭店采购比较,低碳采购管理具有“新颖性”、“生态性”、“经济性”、“政治性”、“文化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本身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1)新颖性。低碳饭店及低碳采购管理均是新生事物,前者以饭店的资源节约性和环境保护性为特点,后者则表现为一种新的采购模式;前者是目标,后者是手段。全球低碳经济浪潮的兴起预示着低碳采购管理在低碳饭店创建的热潮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获得较大的成功。

(2)生态性。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最大的特点是低碳排放。饭店要么通过购买低碳材料、商品,要么鼓励提倡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来实现低碳排放。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最直接的目标便是通过供应链干预来从源头上和全过程降低饭店运营中的碳排放,降低环境冲击。这一环境价值取向顺应了国内建设和谐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潮流,必将受到普遍的欢迎和重视并走向成功。

(3)文化性。饭店的生产经营是一种生产方式,饭店产品与服务的消费同时又是一种生活、消费方式,饭店的低碳采购管理涵盖了从生产到服务的各个环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饭店低碳采购管理实际上是在营造一种新的采购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和消费文化。这一文化营造恰好契合了国家对新型旅游文化的弘扬,更具体地说,它是对中央政府于2009年大力提倡“低碳旅游方式”的一种管理响应。文化上的融通可以使饭店的采购部门借助政府对低碳消费文化底蕴的主导式夯实,消除或减少推行低碳采购管理的文化壁垒,培育饭店低碳消费的客源市场。

(4)经济性。采购是饭店运营和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瞄准所购买的产品在生产、运输、使用、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性,这实际上有助于节约采购成本。降低能源消耗和浪费,有利于饭店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显然,这一经济性特点本身便可充分调动饭店业主从事低碳采购管理的积极性。

五、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实现途径

1 政府创建低碳化的政策体制环境

低碳经济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稳定平衡全球生态系统而提出的。人类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具体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往往是该地区生态系统的主要调控者。企业固然应当承担一定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然而,在环境体制尚未制定和完善以及各种环境机制尚未有效运行,特别是当饭店采购部门的经理认为环境管理的成本高(如认为循环使用意味着不经济等)的情形下,企业的环境行为特别依赖于政府环保政策的引导。当前,中国饭店业低碳化目标的实现,首先离不开包括饭店采购的低碳管理在内的饭店自身的低碳化管理。但仅有饭店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政府鼓励性、引导性政策的出台,公平、合理的协调机制的建立是实现饭店低碳化管理的不可或缺的政策体制环境因素。引导性政策可以使饭店企业明晰努力的方向,鼓励性政策可以激发和调动饭店企业实施环境管理、推行低碳采购管理的潜能和积极性,而合理的体制、机制则可以有效地协调各个阶层和部门实施低碳管理的社会责任。

2 饭店业主及管理者树立低碳理念

高层领导的环境意识是企业绿色采购的动力。国外的实践表明,采购部门及采购经理已经在环境管理中发挥着比以往更为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在没有强制性和奖励性措施的情况下,中国饭店企业主动实施低碳管理的可能性较小;而企业缺乏环境意识和低碳理念指导的低碳行为,可能会脱离可持续的发展轨迹和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中国饭店业加强环境绩效、实施包括低碳采购在内的低碳管理的直接动力,往往来源于饭店业主和管理者所持有的低碳理念和他们对饭店环境绩效的不懈追求。

3 选择专业化、集约化的低碳采购方式

由于单体饭店所占比例大,个体采购规模较小的原因,中国饭店传统的采购方式一般以购买式(临时性)采购、比较式采购、招标式采购等方式为主。前两种方式常使饭店采购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被动和劣势的状态,招标式采购一般只适用于四、五星级的饭店,更多的中小型饭店无论国营还是民营,一般不会采取开招标会的形式来进行采购。即使是招标式采购,也多以成本和质量为主要追求目标,对环境因素考虑得不多。低碳采购管理对饭店采购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委托式采购、网络式采购、集团式采购等专业化、集约化的采购方式有利于饭店采购管理的低碳化,其中,委托式采购是指饭店将采购业务委托给专业的采购公司,并对采购公司提出低碳要求和低碳管理目标;在网络式采购中,饭店企业采用“绿色+资本+网络”这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绿色”、“资本”、“网络”这三大抓手,可推进中国饭店业实现以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为导向的采购流程战略转型;集团式采购,无论是若干个单体饭店组成采购联盟或联合体,还是饭店集团或饭店管理集团的统一采购,均能以集团的优势来提出低碳管理的目标诉求,以达到提高饭店环境绩效的目的。

4 从有关研究机构获得技术支持

尽管低碳理念在全球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各领域、各行业有关低碳技术的研究正处在不断的探索和修正之中。专业技术往往依赖于专业机构的研究,饭店业只能从有关组织和研究机构那里获得专业的低碳技术支持。当前,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在有关商品贴上“碳标签”的做法,中国的一些企业也已经开始了贴“碳标签”的尝试。但由于饭店采购的商品涉及的行业和品种特别繁多而且复杂,因此较为成熟的饭店采购管理的低碳技术,特别依赖于有关环境组织和饭店协会等机构的权威。

5 提供低碳采购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保证

低碳采购管理对饭店采购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化的低碳采购管理人才必须做到:掌握丰富的低碳知识和生态学基本知识;有较强的环境意识、良好的环境伦理道德和较高的环境责任感;有追求平衡的心态和工作技巧,即在追求饭店经济效益和环境绩效的平衡以及饭店整体和谐的大前提下,善于追求商品价格与质量的平衡,追求成本与效益的平衡,追求采购成本与服务质量的平衡,同时保持采购人员心理的平衡。只有同时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意识、伦理、道德、意志和情商的人才队伍才能为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撑。

六、结语

篇7

一、供应链管理理论视角下政府采购相关研究

在现代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与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格局逐渐完善,使得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发生改变。供应链管理是时展的产物,它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强调供应链上参与者及其活动的整体集成,以此提高供应链效率。供应链管理理论应用与企业采购研究工作中,但是在政府采购工作中却涉及较少,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探讨,将政府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并分析供应链管理在政府采购中的应用研究。

供应链管理理论视角下政府采购研究就是将运用在企业管理中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和方法应用到政府采购工作中,并采用比较法、数据法以及研究法等对政府采购模式、性质、流程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政府采购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处理措施,以此利用企业供应链管理理论推动政府采购事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性与精髓

供应链管理提倡将企业公共管理理念的方法引入政府管理中。供应链管理强调各个参与者及其活动的整体集成,并以优化供应链上的资源配置,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供应链的有效性与精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的思想与方法。它是能够建立在通过上下节点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协同运作得以提高效率的信念之上,以此改善传统单一的竞争方式,而朝着竞争与合作相互发展的方向迈进。

第二,供应链管理能够体现出准确采购、快速响应以及同步运作的有效性。供应链上下节点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交货准时、快速响应、成本降低以及资产管理的优越性等优势,能够达到双赢的目的。

第三,供应链管理能够优化信息资源配置,整合供应链战略管理层次。供应链不仅仅局限于物流与资金流的相互融合,还在信息资源流上高度集成。信息系统能够将供应链信息进行传递,而且安全性很高,从而减少信息出现不真实或错误的情况,以此保证供应链系统与消费者需求保持步调一致。

三、政府采购的供应链体系

(一) 政府采购的定义

政府采购的定义没有实质性的规定,但大部分都是根据采购主体、对象、资金、采购流程以及目的等来划分的。政府采购就是政府各级机关单位为了组织开展,实现其行政管理或社会管理职能,并取得一定公共利益的需求,以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度,使用合理财政资金来获取资源的交易行为。政府采购管理意指政府为达到预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实施相关管理工作,以此获取供应商的产品或资源的活动。

(二) 分析政府采购的特点使其能够适应供应链管理

首先,政府采购的对象是以用户为主体、采购量小且品种多来满足用户需求;政府采购要满足用户需求,并具备快速供货的能力。其次,实现政府采购信息化是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利用网上采购、电子采购等方式来改善传统采购方式,并以此为政府采购未来发展方向。最后,政府采购管理目标是复杂性与多样性并存的一种管理模式。

(三) 政府采购的供应链体系

在技术创新领域、企业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等方面都涉及到采购供应链。政府采购各环节相互联系,其管理程序就是一条价值链。由此可见,这些方面都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其充分证明政府采购中实行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是可行的。但从实际情况来分析,政府采购与企业采购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要想利用企业采购中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来完善政府采购工作,就需要建立政府采购的供应链体系,进一步证明在政府采购中采用供应链管理是具备可行性的。

四、政府采购中实行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首先,建立政府采购的供应链体系能够提高政府采购管理水平,节省政府开支,降低采购商品的管理成本。另外,政府采购供应链可以促进政府公共预算支出透明化,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并扩大公用竞争力,提高商业交易的公正性,进而保证采购质量。

其次,政府采购能够落实各项社会政策目标。通过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施加压力,也适当保护了民族工业。政府采购所落实的社会政策能够为民族工业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能够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水平,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政府采购工作的革新与发展是一场政府部门,也是全社会的改革运动。它转变了社会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这种转变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是无法预料的,其可能形成的新观念、新秩序是值得人们研究和探索的。供应链管理视角下政府采购管理研究只是理论上的探索,希望政府采购未来发展的研究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并获取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

篇8

一、我国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的管理现状

工程项目采购的流程不仅因企业而异,而且在同一个企业内部,不同工程项目的材料采购流程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采购来源、采购方式,以及采购对象等细节上。但总体上来说采购流程主要有以下几项:

1、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完成以后,施工企业材料员根据项目进度计划及项目材料清单,制定材料需求总计划和分计划报材料采购部门,并根据现场需求情况开具领料单。

2、材料采购员根据材料计划通过议标或公开招标确定供货单位。

3、确定供应商后双方签订采购合同,按合同约定,督促厂商按约定交货。货到工地甲方派代表或专业工程师到现场会同监理工程师、使用方人员验收货物的数量和质量。

4、供应商交货验收合格后,开具发票要求买方付款。采购部门核对发票内容后要填写挂账单,并转交财务部门。

5、财务部门根据转来的采购发票、仓库部门出具材料入库验收合格单及公司相关部门签发的付款申请单,审核无误后办理材料款挂账及付款手续。

二、我国工程项目传统采购管理模式的特点及缺点:

1、典型的非对称信息博弈过程

传统采购活动的首要任务是选择供应商。在采购过程中,采购方为了能从多个具有竞争性供应商中选择最佳供应商,往往会保留部分私有信息,因为供应商得到的信息越多,供应商的竞争筹码越大,对采购方也不利。

2、验收检查时质量控制难度大

在传统采购模式中,要有效控制质量和交货期只能通过事后把关的方法。验收检验是采购部门一个重要的事后把关工作,且控制难度大。

3、供需关系竞争多于合作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关系是临时的短期合作,竞争多于合作。而且在公开招标中许多供货商都是通过降低投标价格中标,因而供货商为了眼前利益,降低产品质量,甚至会利用市场的突然变化和采购方暂时的困难要挟对方。

4、采购周期长,响应用户需求能力迟钝

一方面是由于采购提前期长,另一方面因为采购经过计划收集、公开招标等过程,因而采购期较长,而且由于供需双方合作的临时性,在项目出现变更材料增加或减少时,供应商不一定根据采购方的实际需求供货,而是要求按合同供货,并可能以此作为增加费用或谈判的筹码,且谈判过程将影响项目工期,如果重新采购将更加影响工程项目的工期。

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策略

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上的一个环节,采购管理将受制于工程项目供应链约束因素的制约,不仅包括工程项目内部供应链约束因素,还包括工程项目外部供应链约束因素。工程项目的采购管理如何在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市场与复杂的、多变的供应市场之间建立一种协调的物流供应通道,以供应设备物资能够及时、准确满足客户需。

战略层面上的采购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的供应链采购管理在从事外部资源管理时,应该从企业战略的高度考虑如何选择供应商和与其建立什么样的战略伙伴关系,以此解决采购技术层次上的问题,满足采购业的供应需求,摒弃那种为了生产供应需求寻找贸易伙伴的做、法。战略层面的采购管理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资源的集成

由于技术的进步、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企业依靠自身的资源能力很难参与市场竞争,这就需要工程项目采购管理通过资源集成,借助外部资源保持竞争优势。

(2)信息集成与共享

信息集成与共享是工程项目采购管理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先决条件,供应商的节点企业只有在信息集成与共享的基础上,才能对变化的需求市场做出协调一致的快速反应。

(3)提升建筑企业核心业务能力

建筑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是建筑企业核心业务能力的培养和核心业务的开拓,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从外部获取资源并通过供应商介入工程项目的技术并发与设计来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措施

1、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前提,在这种关系之下,房地产企业与供应商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强调合作和信任。体现了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内部与项目之外的资源集成与优化的思想。合作关系对于采购中供需双方的作用表现在:

(1)供应商方面

增加对整个供应链业务活动的共同责任感和利益的分享:增加对未来需求的可预见性和可控能力,长期的合同关系使供应计划更加稳定;成功的客户有助于供应商的成功;高质量的产品增强了供应商的竞争力。

(2)采购企业方面

增加对采购业务的控制能力;通过长期的、有信任保证的订货合同保证了满足采购的要求;减少和消除了不必要的对进购产品的检查活动。降低采购费用,建立互惠互利的合同是巩固和发展供需合作关系的根本保证。

2、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维持机制

供应链上的企业都是独立经济利益的实体,在机会主义和短期行为利益的诱惑下,一些企业可能隐瞒信息,破坏供需合作关系,损坏伙伴企业的利益,从而为本企业赢取更大利益,因此,对采购管理应集中在买卖双方如何建立和维护互利合作关系上。

①设计好的合作机制

当供应链上的两个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时,首先应设计并建立一个好的合作机制来约束和监督买卖双方的行为,奖励符合双方利益的积极合作行为,惩罚损害对方利益的隐瞒行为,使违约损失尽量变大,保证双方都能走到积极合作的轨道上来。

②加快采购的周转率,推行准时(JIT)采购策略

③实行多个项目的联合采购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可以应用于单个项目,而如果其应用在多个项目之中,则更能体现供应链管理思想潜在的价值。

房地产企业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还不是很成熟。本文仅仅提出了采购管理的大概方法和相关措施,并没有对相关的手段和步骤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说这只是对供应链环境下的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初步探讨。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篇9

一、化工企业采购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供应链管理研究己逐渐成为国内外管理经济学者的研究热点,由于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我国很多化工企业将加强供应链的管理看成缩减成本,提高利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其中的采购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容忽视环节。市场上分工越发专业化的。从外界专门的供应商团体购买零配件后组装比之以往的自行生产模式,在成本上更加节省。这导致采购上的成本对企业的总成本的影响越发巨大,假如不计算不合格产品量和低交货率等意外事件的影响,那么采购中节约的资金就是可获得的利润,这就意味着采购成本的降低所带来的利润增加远远高于销售额的增大所带来的利润增长。

二、化工企业的采购管理现状

传统化工企业对采购管理上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同时鉴于技术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在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交换上存在很多不足,造成一些化工企业采购计划的现状存在较多的问题。采购计划中运用的凭借经验制定的安全库存系数通常过大,致使非必要的库存过多,导致采购成本过高。符合内部与外部信息交流不畅通可导致采购计划基本不能估计供应链成本上的节约的原理、购买时间并不是在适当的时机,也就无法考虑节约供应商在物流的成本,以至于供应商所能提供的价格高于其最低的价格。采购计划主要需要按照生产与维修部门的需求制定。采购与仓库管理作出的反应相对被动。而市场上的最新的产品、技术和工艺等往往无法及时的反馈到维护和生产部门,因为采购计划性的薄弱,市场信息的交流不畅。所以也就无法形成采购战略。

三、化工企业的集中采购模式

前文对现代供应链和对大型化工企业的采购管理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集中采购模式对改进与提升企业的采购效率。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里有起着很大的作用,这种模式符合现代供应链的发展要求,于各个分公司单独采购模式相比较,它在制度与流程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具体来说,集中采购模式的特点有下几方面:

1.节省采购过程中人力与物力成本

通过建立采购平台。每个分公司的采购订单通过采购平台的专业采购人员集中受理。在人力资源上必然更加节省。一个采购组织同时处理所有分公司的采购业务。利用的供应资源一致,比免了重复的供应商估计过程和供应商报价过程,与供应商达成的供应与服务协议同时对每一个分公司有效。避免了无意义的重复作业。采购本身的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2.提高效率整合需求量

集中采购能高效地把每个分公司的需求量总体合并在一起,集中从供应商采购物资。根据现代供应链理论的解析,当供应商在接到比较大的订单的情况下,发生的供应成本,无论在原材料成本和运输成本还是管理成本上,较完成数个单独的小订单都节省,至于总体报价可以降低。

3.有效共享信息

共享信息的过程第一步是优秀供应商资源的共享,与此同时,失败的供应资源的反面教训也同时得到共享的,集中采购模式能有效防止在同一个供应商身上发生类似的错误。其次,在大型化工企业管理中,不管是是地域性的总体层面的采购平台,还是全球性质的按物质种类的材料采购平台与多个供应商所达成的地域性或全球化的框架协议。市场分析报告与集中采购战略对所有的分公司都有效果。

4.推动产品标准化前进

出于采购物资的多样性,市场上的产品种类繁多。如果采购是由每个分公司独立完成的,那么必然导致各个公司采购的物资会有所差异。集中采购从采购产品的互换性,分公司间库存的共享调配,需求量整合等方面上考虑都都有利于产品相对标准化,但是需要强调标准化的相对概念,原因满足使用上的适合度一直是物资采购更重要的目的。

四、传统采购管理的常见问题和改进意见

传统的采购侧重点集中在与供应商的商业运作的活动上,其特征是重视交易过程中对每个供应商的价格考量。通过供应商的竞争,从而筛选出价格最低的作为合作对象。所以,采购者需要与供应商完成数次的报价活动。最终选择价格最低廉的签订合同,传统的采购过程是完全非信息对称的商业过程,假如双方都有双向的合作和隐瞒两个选择结果,依据纳什均衡原理,如果双方都从自己利益的角度考虑,最终的选择结果必然是隐瞒。这就导致交易双方是在相互不信任的情况下进行谈判,双方的交易成本比较高,而且信息无法共享,更谈不上协调生产进行同步化运作,这就造成了资源浪费的和双方成本提高。

信息交流不顺畅缺乏快速有效的机制,需要建立信息交换平台,改进交流的方式,同时提高公司内部的信息交流度,包括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例如商务信息的分享,需求捆绑关系,地区协议与供应商信息共享。同时加强与供应商的信息交流。降低双方成本,给资源共享建立良好基础。

订货模型的不合理,当今多数企业的订货模型是根据经验制定,主观判断的影响较大,与客观规律往往有差距,造成部分物品缺货,而一部分物品又长期大量过剩地储存在库中,导致采购成本升高,资金占用比例大。改进方向运用优秀的订货模型,建立定量化的数据分析模型从而确定订货品种与数量。

五、结语

采购管理是化工企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对采购过程实施规范科学的管理,实现采购工作程序公开化。采购管理是降低资金占用,缩减生产成本,是提高产品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所以每一个化工企业都需要对采购管理高度重视,不断发现可以改进的部分,加以分析并实现这些改进,最终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10

建筑材料采购是建筑工程管理当中的重要部分建筑材料采购是建筑工程管理当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建筑项目实施建设的基础筑项目实施建设的基础,其采购管理水平决定着建筑材料的质量质量,而建筑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尤其是近年来精装修项目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精装修项目的快速发展,对于建筑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因而加强对建筑材料的采购管理已经成为现在精装修建筑项目管理当中的重点建筑项目管理当中的重点。

2加强采购管理的现实价值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功能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是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毛坯房,需要建筑方提供更多的功能服务的功能服务,加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收入的增加,使得精装修项目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发展装修项目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发展,逐渐成为建筑项目当中的主要力量的主要力量。精装修项目为客户提供内外部的装修服务,包括内部的空间布置括内部的空间布置、厨房、卫生间、空调等等,让消费者能够实现拎包入住的效果现拎包入住的效果,而这对于建筑承包公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因为精装修项目当中所包含的建筑材料内容更多,不仅数量繁杂数量繁杂,而且种类比较多样,包括石材、地板、瓷砖、灯具、中央空调央空调、等等都是需要承包方来负责,因而对于建筑材料采购部门来说无疑是一项挑战部门来说无疑是一项挑战。而建筑材料对于整个建筑施工而言具有深刻影响言具有深刻影响,是项目施工的物质基础,也是项目成本管理当中的重要一环当中的重要一环,加强对精装修项目建筑材料的采购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项目施工质量够有效控制项目施工质量,同时对于控制施工项目成本,提升精装修项目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精装修项目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建筑方应该加强对建筑材料采购管理的重视建筑材料采购管理的重视,提升材料采购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节约采购成本才能达到节约采购成本,保障材料质量的目的。

3精装修建筑材料采购管理措施

3.1对材料设备型号的分析管理

在进行材料采购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材料设备型号进行分析析,此项采购主要是以建筑装修的方案设计为主,建筑装修上可以将其分成内部和外部两个部分可以将其分成内部和外部两个部分,其中外部主要是对外墙面砖面砖、石材、窗户、涂料、空调室外机等进行采购,这类采购的范围比较小范围比较小,在满足外部建筑设计风格和施工质量的情况下进行采购进行采购,同时在外部采购当中比较注意的则是根据窗户和空调室外机的位置来确定相应的材料类型和型号空调室外机的位置来确定相应的材料类型和型号,从而保证建筑外观的整洁性建筑外观的整洁性。而精装修则主要是指室内装修,而内部材料则包括很多内容材料则包括很多内容,包括地板、涂料、瓷砖、装饰材料,甚至还包括瓷具还包括瓷具、灯具等等,对于这些材料在选择上则应该从当前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在充分考虑建筑居住功能的基础上坚持人性化持人性化,不仅要求外观的美观考究,而且对于其空间布局等也要求合理精致也要求合理精致,这样才能够满足精装修的需求。

3.2材料招投标管理

在建筑材料采购管理当中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建筑材料采购管理当中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成本高低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成本高低,因而在招投标环节上就应该加强重视就应该加强重视,通过招投标来对多家产品进行性价比较,选择出最为适合精装修风格和质量要求的材料设备来择出最为适合精装修风格和质量要求的材料设备来,同时在价格上还能够有一定的优惠价格上还能够有一定的优惠,这对于精装修建筑材料采购管理部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理部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精装修建筑材料招投标管理上上,由于材料产品本身的多样化和特殊性,使得管理人员在对材料性价比进行评判时不可将原来的价格作为标准材料性价比进行评判时不可将原来的价格作为标准,而是应该对企业自身品牌实力该对企业自身品牌实力、产品价格、产品特点以及其他服务等多个方面来作为评判标准多个方面来作为评判标准,从多个角度上对建筑材料进行评价价,这样才能够用最少的成本选择到最高性价比的材料供应商商,从而保证精装修建设需求和实现成本控制。为了有效降低项目管理成本低项目管理成本,招投标管理部门可以适当减少标段,突出供应单位的履约能力和专业性应单位的履约能力和专业性,让供应单位能够主动让利,有效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3.3在采购材料质量控制上的管理

精装修项目当中涉及到的建筑材料种类比较多精装修项目当中涉及到的建筑材料种类比较多,采购的工作量比较大工作量比较大,因而对于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更应该严格,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上进行强调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上进行强调:一是所采购的建筑材料一定要符合国家相关建筑材料质量规范和标准一定要符合国家相关建筑材料质量规范和标准;二是所采购的建筑材料要按照相关签订的合同要求来进场的建筑材料要按照相关签订的合同要求来进场,包括进场时间间、进场时的检查、进场时的数量等等,这样才能够保证精装修项目的按期完成修项目的按期完成;三是有效节约采购建筑材料的成本。对于精装修建筑材料来说于精装修建筑材料来说,在选择上应该坚持在精不在多,比如对于室内来说地板对于室内来说地板、瓷砖、橱柜等材料设备在整个精装修成本当中所占比例较多当中所占比例较多,因而在选择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来选择相应的甲方供应商相应的甲方供应商,而对于饰品、装饰材料等种类比较多,且没有标准要求的产品则可以将其由有实力的单位来进行集中采购采购,这样既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又能够提高采购管理的质量量,可谓一举多得,益处良多。

3.4加强验收管理

在采购管理当中验收作为管理的最终环节在采购管理当中验收作为管理的最终环节,管理部门也一定不能忽视一定不能忽视,在安装之前应该由供货单位对其材料质量进行检测行检测,在验收合格之后,则需要甲方、供货商、项目承包单位和监理四方来共同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验收和监理四方来共同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验收。而对于不需要进行安装的材料设备而言进行安装的材料设备而言,在材料进场之前需要由四方进行质量验收质量验收,然后由供货商和承包单位办理相关交接手续,从而严格保证进场建筑材料的质量严格保证进场建筑材料的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综上所述我们可知,对于精装修项目来说,建筑材料采购管理在整个工程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管理在整个工程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采购材料的管理重视该加强对采购材料的管理重视,除了对成本进行控制之外,还要结合精装修项目的实际情况要结合精装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材料功能和建筑需求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综合评估分析,从而选择最适合精装修项目的建筑材料,不断提升精装修项目的产品价值和市场价值提升精装修项目的产品价值和市场价值。

作者:张静芳

参考文献:

[1]段震宇.浅谈如何有效地对建筑材料进行采购和管理[J].江西建材,,2016(20):299.

篇11

2采购管理在供应链体系中的作用与影响

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对整个供应链体系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消费者所需的正确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供应链管理体系描述了物流在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移动,最终目标是商品从供应商到消费者实现其价值,而采购是这一条链中的起点,采购成本的高低会影响产品的最终定价和供应链的获利情况,因此采购管理在在供应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1实现信息共享,降低了采购风险。传统的采购模式只是实现了采购部门的事务性职能,各部门之间信息不沟通,各企业之间更是屏蔽采购信息,因此造成采购行为的盲目性,导致缺货成本或库存成本过高。采购管理要求供应链企业之间实现信息的共享,也就是说采购的战略是可见的,这样有利于上下游企业之间共同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降低采购成本,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采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的体系中其作用和意义已经不同于传统的体系了,在供应链环境下的信息是透明的,趋向于电子化和信息化,企业间信息的协作使得企业能更快更有效地正确工作。

2.2建立供应链伙伴关系,提高物流过程的效率。在供应链的体系中,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建立了一种战略联盟的关系,形成一种特殊的合作伙伴关系,因为这种战略合作伙伴的特殊关系的形成,可以使供应合同签署的手续大大的简化,不再需要双方反复的协商,采购物资直接进入制造部门,这样一来,可以减少采购部门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流程,无论是时间,还是价钱上,都使交易成本大大的降低。采购管理与供应管理可以协调整个供应链体系中的各个计划的执行和完成。供应链体系的特点导致了各个环节的连续性和实时性,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执行都由原来的批量化被细分。所以可以做到整条供应链就是个有机的体系,在不停的连续运作。正因为如此,可以实现制造计划、采购计划、供应计划的并行,这样就可以缩短各个环节的响应时间,对时间这个稀缺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提高效率,实现供应链的同步化。

2.3降低了采购风险。采购风险是指采购过程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包括支出增加、推迟交货、货物是否符合订单的要求、呆滞物料的增加、采购人员工作失误或和供应商之间存在不诚实甚至违法行为。采购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由于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造成货物的损失或库存成本。分享信息的采购管理能减少与库存投机密切相关的风险。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企业间缺少交流,也不愿意共享采购战略,因此会引起诸多的风险。采购管理通过建立对供应商的考核机制,利用供应商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供应链体系中的采购管理要求信息共享,各供应链企业形成战略联盟,企业的库存与采购信息是公开的,供应链体系中企业共同制定采购策略,避免由于不可预测风险带来的损失。

3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中的注意点

3.1供应链采购的风险管理。虽然伙伴供应商关系的建立能大大优化采购管理,降低了采购风险,但是这种模式下的采购也存在着风险,比如由于没有选择合适供应商,或供应商合作关系管理不当造成的损失,因此在供应链体系中,选择合适供应商和供应商管理是维持供应链体系良性发展的关键。在供应链体系中,任何一方的失误都会使整个供应链遭受损失,因此供应链体系中的企业要制定严密的评价指标和考核机制来选择和管理供应商,除了制定一系列标准定性分析法外,还可运用数学模型等方法来定量分析来制定绩效考核机制。评价指标可以包括供应商的能力、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战略目标等方面。

3.2加快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企业的分散化,信息不通畅,使得在采购时容易忽略供应链的整体效益,因此加快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方便企业对采购的监控,采用实时跟踪采购,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有利于企业动态制定采购战略,并通过信息系统与供应商实现信息的交换,综合处理双方的计划,以避免采购信息不准确而造成的失误。在全球信息化的驱动下,电子商务在企业商业活动中被广泛运用,因此,采购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可避免。随着经济发展。采购管理已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采购理论。正在创造合作和竞争的新模式,并成为企业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因此,在供应链体系中的采购管理要不断优化与更新。加强伙伴供应商关系发展。增强采购信息化平台建设,不断创新、挖掘促进供应链体系发展的采购模式,将成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作者:吴迪 单位:大庆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

篇12

引言

材料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直接成本由劳务费、材料费、机械费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材料费用占了总成本的绝大一部分,显然,采购成为企业成本管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采购成本的降低不仅意味着利润的提高,企业还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降低工程总成本,以较低的工程造价完成项目。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生产资料市场也逐步成熟和兴盛,材料采购渠道日益增多,能否选择经济合理的采购对象、采购批量,按时按量完成采购目标,对于促进施工生产,充分发挥材料使用效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材料采购管理的概述

1、采购采购是一种最常见的经济活动,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企业的运作等都息息相关。一般而言,采购是指以不同方式从系统外部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过程,在交易过程中,会发生所有权的转移。采购的主要特点有:采购的基本功能就是帮助人们从资源市场获取他们需要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材料、设备、工具等)和非物质资源(软件、技术、信息等;采购的本质是资源从供应者转移到用户手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转移,首先是资源的所有权的转移,其次是资源的实体的转移。前者是商流,后者是物流。采购过程就是这两者的完整结合,缺一不可;采购是一种经济行为,企业要追求采购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要使用科学的采购方法,不断的降低采购成本,以最少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效益。

2、项目采购管理项目采购管理是整个企业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项目采购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甚至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有效的采购管理可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业主的满意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项目采购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在正确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购买良好质量的原材料、服务和设备。它包括采购需求确定、采购方式选择、采购合同签订、财务结算及采购验收等的整个采购过程的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的管理活动,有效的采购管理可以为大多数现代企业做出显著贡献。

二、材料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材料采购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材料采购基本由采购部门独立完成,材料采购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往往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采购计划制定不完善,或者有章不循,执行不彻底,采购价格受人情影响,如领导直接决定货物供应商,不考虑性价比,导致工程材料成本难以控制,货物储存管理混乱,出现丢失报废现象严重,存储货物不进行定期盘点或盘点后的结果不及时处理,责任不落实等。

2、材料采购管理人员履职不够。工程项目中材料采购一般由采购部独立完成,该部门权限过大缺少相应的约束机制。因此,采购管理人员的素质与采购的控制直接相关。在实际过程中,有极少数人为了个人利益与少数供应商串通一气,抬高材料价格,更有甚者以次充好,从中谋取私利。这样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更败坏了企业的声誉。

3、材料采购管理水平低。目前,大部分工程项目的材料采购工作都还是停留在手工操作的阶段,信息化程度低,不能对工程需求做出快速的反应。这样,必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成本费用高、时效性差、管理不规范且难以控制。

4、采购信息管理难度高。由于工程项目需要的材料数量大且种类多,因此,选择一个最佳的供应商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意义重大。考虑到在材料采购过程中,采购方和供应商为了各自利益都会保留自己的信息,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这样不经提高了交易成本,也带来了交易风险,导致采购难度增大。

三、材料采购管理的原则分析

1、要遵守政策法规。材料采购,必须遵守国家地方有关政策和法令,以物资管理政策和经济管理法令指导采购,熟悉有关经济合同法、财经制度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

2、要按计划采购。采购计划的依据是施工生产需要。按照生产进度安排采购时间、品种、规格和数量,可以减少资金占用,避免盲目采购而造成积压,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3、注重适时适量。要保证适量采购,采购量不足或者过剩可都能造成浪费、增加额外的仓储和保管费用。因此材料的采购要适时适量,既保证供应、又成本最小。

4、要坚持“三比一算”。即比质量、比价格、比运距,成本最低是对采购环节加强核算和管理的基本要求。在满足工程质量要求条件下,要选用价格低、距离近的采购对象,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四、材料采购管理的优化措施

1、建立健全的材料采购管理体系。首先,材料采购计划包括了目标任务、采购原则、程序等,它是项目采购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严格控制材料采购计划的制定是项目材料采购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其次,采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具有风险大、业主要求严格等特点。因此,建立专门的采购组织队伍,与供应商达成战略联盟,得到最低价格。另外,专业化的队伍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规范采购工作,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增大利润,增强项目部投标竞争力。

2、定期人员培训和考核。材料采购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与工作效率直接挂钩。因此,定期组织材料采购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建立考核机制,定期对采购人员的业绩进行考核,将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实行奖励机制,刺激员工的积极性。

3、建立材料采购信息系统。材料采购信息系统包括价格分析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计划采购系统等几个子系统模块。采用计算机来取代人工的事务处理,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又能够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动态监控材料采购信息,能及时对采购信息的变化做出反应。

4、加强供应商管理。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相互信任、长期合作的关系,则供应商势必会提供更多的优惠,这样直接降低了采购成本。另外,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进场材料质量稳定,验货的频率大大降低,降低了验货成本,也避免了进场材料质量不稳定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等问题。

5、推行联合库存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要求,在不需要客户来订单的情况下,确保客户的库存量最小化。在一些行业里的很多公司,已经实现了依靠供应商的责任和能力,而基本不靠自己的能力来实现库存管理。依靠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客户公司,会在这些技术方法实施后,降低相应的成本,供应商也能从相应的实践中增加收益。因为,在和客户确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后,供应商能获得进一步拓展业务的可能性,依靠收集来的更精确的数据来指导计划和稳定生产。对于企业来说,积极同材料供应商开展联合库存管理,将有助于减少企业这方面的库存,同时促进双赢与合作。

结束语

材料采购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每个企业关注的重点,它需要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融合。选择合适的采购管理模式和策略,同时加强采购管理建设,对降低工程项目主要材料采购成本,从而降低总成本,提高提高工程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材料采购管理模式也是灵活多变的,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篇13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以来,在国家烟草总局“烟叶上水平”战略规划的指导下,烟草行业积极开拓、努力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461”品牌发展目标格局已经基本形成,“532”品牌发展目标取得重大进展。据统计,中国烟草总公司2012年产销量为24750亿支(约4950万箱),年销售额7554.20亿元,公司发展稳步求进。

然而在贸易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烟草依靠烟草专卖制度形成的垄断正在被打破,通过垄断获取高额利润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烟草必须重新进行市场定位,改变经营思路、改良运营模式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中国烟草的改革,首先需要考虑外资进入、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逐步开放中国市场,并对外国在华投资或注册的企业给予国民待遇以来,中国经济的各个行业便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对烟草行业而言,中国特有的烟草专卖制度,面临着世界贸易协议关于市场开放要求的挑战。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掀起一轮又一轮声势浩大的反烟浪潮,各国政府和人民对健康和环境问题日益关注的背景下,中国于2003年签署了《控制烟草框架公约》。显然,通过扩大销售来获取利润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持续。

另一方面,烟草行业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却在逐年攀升。数据显示:2012年烟草行业销售成本为1959.38亿元,同比增长7.72%。销量受到制度和控烟政策的限制很大难大幅提高,成本居高不下,逐年递增,烟草企业的发展面临内忧外患。在不能降低烟叶收购价格的政策背景下,通过管理变革,降低管理成本成为烟草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果能够对烟用物资管理体系进行系统创新,则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烟草行业的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对烟用物资管理体系创新的研究变得迫切而必要。烟用物资物流配送、资金流管理和信息流优化等流程的创新,不但有利于降低业务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从而降低管理成本,还有利于烟草公司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理论界对于烟用物资管理的研究较少,专门对烟用物资管理体系进行研究的文献处于空白,只有少数专家针对部分现代管理理论在烟草行业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可以获取的文献资料来看,采购管理和物流管理等相关研究中有涉及烟草行业的案例研究,但也局限于理论在烟草企业的应用和拓展,立足于烟草行业的烟用物资全流程管理研究还是空白,目前尚未有研究明确提出烟用物资管理的概念和体系,但就烟用物资流程中相关的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流程再造等研究已有相当数量。

1.基于采购管理的烟用物资管理研究

采购管理的研究始于西方,目前已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我国对采购管理的研究稍晚,但发展较快,从事相关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的专家学者数量众多。通过对文献中采购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可以得出,采购管理的职能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文书阶段、交易阶段和战略阶段。文书阶段,主要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采购职能主要作为是企业的一种文书活动,处于被动的地位,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一时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采购管理。第二个阶段是交易阶段,集中在1940年-1990年,这一阶段企业开始意识到采购管理对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作用,采购职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采购工作管理工作人员如首席采购官等关键采购人员开始进入企业最高管理层,但这一阶段的采购主要关注采购自身的交易,尚未把采购战略融入到企业战略中。第三个阶段是战略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采购管理对于企业成本管理的巨大作用,研究人员开始尝试从企业战略的高度来研究采购管理,这一转变使得采购职能从交易为基础的战术职能发展到以流程为导向为主的战略职能,采购战略开始融入企业战略。

烟用物资采购管理研究是采购管理理论在烟草行业的自然延伸。一般认为,烟用物资采购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与烟用物资采购需求有关的企业内部管理;二是烟用物资市场和供应商管理;三是烟用物资采购过程管理。烟草行业的采购管理早期具有计划经济的色彩,湖南中烟公司烟用物资采购采用“两级三类”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其中,“两级”是指公司物资供应部和各卷烟厂物资供应部门。“三类”是指:“集中采购”、“授权采购”和“自行采购”三种运作模式。董红杰(2012)在其对湖南中烟公司的研究中指出,由于卷烟的生产和销售是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核定的,因此,烟草行业的物资采购存在很强的计划性,而且部分卷烟辅料属于专卖品,不能在市场上自由交易;在企业制度、管理流程和质量控制上,烟草企业直接受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中国烟草行业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经济,企业改革受计划经济影响大。他在研究提出中国烟草行业采购管理模式,该模式以资质认证工作为基础,以招标采购为主,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多种采购方式并存,并对具体的采购方式进行了定位、提出了详细的实施方法与流程,其研究为湖南中烟公司的采购管理提供指导,也为烟草行业采购管理的科学化提供了借鉴。

2.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烟用物资管理研究

供应链管理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知识体系,但是对于其起源却缺乏一致的认同,Croom等人认为SCM的确切起源是不清楚的,其发展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以Forrester教授的工作为基础的产业动力学方法,其理论随着实体分销和运输相关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二是建立在Heckert、Miner(1940)和Lewis(1956)研究基础之上,对分销和物流中全面成本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还有一些研究者如Tan等人也认为SCM一方面是由工业企业的采购、供应发展而来;另一方面是从批发商和零售商为提高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整合物流功能发展而来。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时间,传统的公司战略深入变化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指在认识和掌握供应链各环节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以及控制、激励等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合理调控,通过形成最佳组合,最大限度更提高效率,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供应链管理涉及各种企业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一种跨行业的管理,企业互为贸易伙伴,追求共同经营利益的最大化。

李小磊(2008)认为烟草行业供应链管理是以烟草公司为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卷烟生产原材料采购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烟草行业实施供应链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采购和管理成本,并提高生产经营环境的效率。供应链相关单位通过高效的沟通手段和方法,使信息准确地在各个环节流通,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生产和销售的效率,最终达到按照客户需求生产卷烟的目的。目前,国家烟草专卖局推行按订单组织货源的策略,这与供应链管理的系统目标是一致的,通过经过分析烟草行业的实际需求和业务流程,可以建立适合烟草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3.基于流程再造(BPR)的烟用物资管理研究

1990年,迈克尔・哈默(M.Hamm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改造工作:不要自动化,而要重来》,文章批评了企业在改革运用信息技术加速已落后了几十年的工作流程是一种错误,该方式并不能有效的提高效率,他提出要对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根本性的改造,并提出了改造的七项原则。哈默与詹姆斯・钱皮(1993)在合著的《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中在此阐述了这一理论:他们认为现代企业普遍存在着“大企业病”,要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激烈的竞争,要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维持高效发展,迫切需要“脱胎换骨”式的革命――业务流程重组,而不是对原有流程的简单改良,BPR理论由此而产生。

一般认为,业务流程重组(BPR)有来自三个方面的驱动力:一是组织环境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技术快速更新、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驱动企业进行变革;二是来自组织内部变革的张力,企业传统流程积弊益深,有改造的自发需求;三是价值链、供应链管理、核心竞争能力等新的管理理论的提出促进企业流程改造理论的发展。

1994年,CIMS专家、清华大学的陈禹六教授在全国工业工程年会上首先介绍了BPR的概念。霍国庆(2001)认为,BPR的内涵(实质)是根据企业的目的根本性地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主张抛开企业原有的流程,并根据企业目标重新设计,其任务是寻找改进企业管理的创新性方法。孙淑生(2002)等认为,BPR更多的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着眼于长远和全局、突出发展与合作的变革理念,它强调分工协作基础上的整体性。

李瑞玲(2008)利用BPR的方法对烟草行业的物流管理进行了研究,认为烟草企业在国家烟草专卖专营政策的保护下,依旧计划经济的思维、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市场经济下的烟草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烟草物流的发展。目前,烟草企业将烟草物流的重点放在客户服务系统的建设上,配送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发挥,要提高管理效率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目前,烟草物流还没有一个科学的、统一的管理模式。对烟草企业的BPR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外部BPR,包括服务、结算、客服等与客户的关系,内部BPR,体现在组织结构、工作方式和公司文化等方面的再造。烟草企业要认真落实《数字烟草发展纲要》,建立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的行业数据中心,有效整合信息资源。烟草行业物资管理需要对采购流程、配送流程和仓储管理流程进行深入剖析和彻底的在思考才能有所创新。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关于烟草行业烟用物资管理模式的系统化研究尚属首次,没有可以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但是从烟草行业的销售及成本分析来看,对烟用物资进行科学的管理体系设计非常必要,是控烟政策日益严格、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烟草行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渠道。纵上所述,当前烟用物资相关管理的研究有以下特点:

(1)研究文献少、研究内容整体相关度较低。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进行查询,有关烟用物资管理的研究文献很少,说明目前研究者对于烟草行业的烟用物资管理关注度还不高。当前研究文献一般从烟用物资管理的某个角度进行分析,将烟用物资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文献尚未发现,但这些研究可以作为烟用物资管理体系的基础。

(2)缺少系统的理论体系。烟草行业属于国家实施专卖制度的特殊行业,其采购管理和物资管理和一般企业管理虽有共性,但更多的是其专属的独特性。研究者探讨了管理理论在烟草行业的应用,但是缺乏针对烟草行业提出的理论体系,大部分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

(3)现代管理理论在烟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处于初级阶段。已有研究在烟用物资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和企业流程再造等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这些研究将现代管理理论应用于烟用物资管理的相关过程,一般研究方法是首先利用相关理论进行问题诊断,然后利用理论的相关方法、手段结合烟草行业特定流程进行环境分析,最后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这些研究一般集中在某些常见的流程,尚未覆盖烟用物资管理的所有环节,从研究人数、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来看处于初级阶段。因而,对烟用物资管理全流程的系统化管理模式设计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烟用物资管理模式的研究适合烟草行业成本管理的需要,模式的构建要借鉴现代管理的创新研究成果,采用系统的观点,从公司层面对烟用物资进行统一规划和优化资源配置,对采购、配送、仓储等流程进行彻底的思考和重新设计才能达到创新管理模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烟草行业分析报告[EB/OL].

[2]董红浩.湖南中烟物资采购管理改进研究[D].湖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