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

篇1

1.1一般资料

在2014年4月间,选取我校在校大学生200名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一组为常规组,对其免费发放牙刷、牙膏的同时,给予简单的刷牙讲解(刷牙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刷牙),一组为健康组,对其免费发放牙刷、牙膏的同时,给予口腔健康知识讲座以及一对一的健康教育会谈,每组各100名。常规组:女生45名,男生55名,年龄20岁~24岁,平均年龄(22.62±1.02)岁;健康组:女生47名,男生53名,年龄20岁~24岁,平均年龄(22.75±1.21)岁,将两组的基本资料进行比对,得出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对大学生发放统一的牙具,并指导其正确的刷牙知识。健康组:(1)展开口腔健康教育讲座,使大学生积极参加,对口腔卫生知识、口腔的常见疾病以及正确有效刷牙的必要性告知大学生,并将实际的技术操作进行规范的示范,并在讲座结束后进行考核,由考核合格的大学生建立健康宣传小组,对考核不合格的大学生进行延伸性的口腔知识健康教育,并对该组的每位成员统一发放与常规组相同的牙刷和牙膏,同时将用餐后需要进行的口腔清洁、牙线的正常使用方式以及常见的口腔疾病的基本预防和日常护理知识告知给该组的大学生,并对大学生存在的口腔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2]。(2)进行简单的一对一的交谈,在大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牙齿护理后,对其口腔的健康进行简单的评估。(3)针对于出现的口腔问题进行集中的讨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3观察指标

分析2组在入选时以及6个月后的口腔卫生知识得分。对2组观察对象在入院时以及6个月后进行口腔健康知识调查问卷的发放,调查问卷包括:口腔卫生与饮食、刷牙的意义与方法、口腔卫生的态度与观念。每项分值均为50分满分,分值越高表明对口腔健康知识掌握得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t值检验对本文的入选时以及6个月后的口腔卫生知识得分进行整理和分析,t值检验选自SPSS24.0统计学软件中,并以(x±s)表示对比的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篇2

Effect of Explicit Curriculum Abou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University Students'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LIU Xian-hua*,YAO Shu-qiao, QUAN Hong-yan, et al. * Clinic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Xiangya Second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410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xplicit curriculum abou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university students'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 and to provide empirical basi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The froshes of a university participated in the natural instruction experiment, and two questionnaires about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 were taken among 88 subjects who was selected by two-stag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Results Subjects'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explicit curriculum,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ender and profession in health cognition, but it wasn't found in health behavior. There wasn'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teachers' educational effect. Conclusion Explicit curriculum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an improve university students'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 but the effect is not synchronized between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

【Key words】 Health knowledge,attitudes,practice;Health education;Curriculum;Students

我国有15%~30%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3],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4-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从新的课程观来看,学校课程按其形态载体一般可分为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与隐性课程(implicit curriculum)。通常把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安排在课程表上的,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所体现的课程称为显性课程[6]。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上[7-9],近年来实证研究也逐渐增多[11-13]。本研究联系我国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实际,通过教学实验来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对大学生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的有效性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某师范学院2006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首先从5名任课教师所教教学班随机抽取1个班,再从此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最终有效被试为88人,其中男生47名,女生31名;文科、理科、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分别为28名、35名、15名、10名。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参照郑雪等[5]的研究编制,从体育锻炼、有病及时看医生、饮食营养、充足睡眠和休息、个人和环境卫生、丰富业余生活、情绪调节、乐观人生态度、交友、提高对健康的认识等10个维度对健康认知与健康行为进行调查,各有10个封闭式问题,健康认知用从“不重要”到“非常重要”5个等级、健康行为用从“从不”到“总是”5个等级对每个问题进行评定。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2个问卷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6,0.81,构想效度分别为0.73,0.77。

1.2.2 开课形式 以公共必修课形式在大学一年级的第2学期开设,共8周15学时;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健康与心理适应、学习心理、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情绪调控、挫折与压力应对、人际交往心理、恋爱心理与性心理健康、网络心理与行为;教学方法是讲座。将被试学生分为组1和组2,分别在前、后半学期进行学习。开课前,用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调查问卷对组1进行前测,课程结束后即进行后测;组2的前测在组1后测时进行,课程结束后进行后测。

1.3 数据处理 数据直接输入SPSS 13.0软件程序,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由表1可见,2组被试的健康认知与行为前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表2可见,“体育锻炼”后测比前测显著提高(P

2.2 健康认知与行为前后测结果性别分析 见表3。被试的健康认知前后测结果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女生在“体育锻炼”、“提高对健康的认识”上的后测结果比前测有显著提高(P值

2.3 健康认知与行为前后测结果专业间比较 见表4。

被试的健康认知前后测结果的专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被试的健康行为前测结果在“体育锻炼”和“充足睡眠和休息”2个因子上专业差异显著(P值均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大学生对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的重要性评价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认为体育对健康的重要性评价显著提高,或者对相关因素的认识更为理性,对健康的认识更为合理,健康行为也有增加趋势,具体表现在体育锻炼、饮食营养、乐观人生态度、交友、提高对健康的认识等方面的行为明显增多,这与洪冬美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但课程对大学生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并不总是同步的,健康行为的改变多于或先于健康认知的改变,这并不否定健康认知对健康行为的制约作用,原因可能为:(1)健康认知首先会以一种能被个体接受的外部知识来影响个体的健康行为,而外部知识“内化”为个体的内在认知则相对缓慢;(2)受个体“元认知”的影响,个体的新健康认知已然“内化”,尽管没有被个体“元认知”所察觉或监控,但却已引起健康行为的改变。

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有使大学生个体间或群体间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保持或趋向一致的趋势,具体表现在:(1)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性别一致性效应。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对不同性别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具体表现上有所差别,女生对体育锻炼和对健康认识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有病看医生和体育锻炼的行为增多;男生对个人和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采取乐观人生态度的行为显著增多。但在整体上,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仍保持一致或差异在缩小(如体育锻炼行为)。(2)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专业一致性效应。大学生的健康认知前后测结果都不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但健康行为前后测结果则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这说明专业的差异并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认知但影响他们的健康行为,而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能消除专业差异对健康行为的影响。艺术专业学生的交友行为在教学之前与其他专业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之后却显著少于其他专业学生,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能够明显改善大学生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但对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并不同步,并有使大学生个体间或群体间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保持或趋向一致的趋势。

4 参考文献

[1] 马建青,王东莉,金海燕.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十年探索.高等教育研究,1997(2):79-82.

[2] 刘克善,刘衔华.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测试2 994份问卷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146-148.

[3] 罗军,廖北文,刘衔华.师范院校贫困新生与非贫困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2007,11(52):166-168.

[4] 刘海燕,高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4):17-19.

[5] 郑雪,王玲.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验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0,21(4):283-284.

[6] 陈俊珂,崔爱芹.论隐性课程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77-79.

[7] 段鑫星,赵玲,宋冰.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煤炭高等教育,2004,22(6):85-87.

[8] 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教育评论,2005(1):37-39.

[9] 韩丹,杨国宽.多尔后现代课程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高教论坛,2008(4):79-81.

[10]蔡宝鸿.绘画自我分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07(9):22.

[11]卢宁,刘玎,蒲少华.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课程改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比较研究.预防医学情报,2008,24(2):88-90.

[12]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高教论坛, 2009(2):92-94.

篇3

CAI Liuhong, ZHANG Bin

Department of Infertility and Sexual Medicine, The 3r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dong 510630, China

【Abstract】We have carried out the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for non-medical undergraduates for five semesters. This paper summarized our experiences in carrying out this course : First, Teaching objectives should be clearly defined. Second, the instructor should be the clinicians majored in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medicine. Third, support and cooperation from the school is needed. Forth, the teaching contents must meet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students. Fifth, the teaching model should be attractive to students.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传统上,医学院的老师往往局限于给医学院的学生授课。得益于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的合并,也由于学校领导倡导的“文、理、医融合的素质教育”理念,作为附属医院的临床医师,我们尝试着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开设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课程,至今我们已经连续开课5个学期,下面谈一点我们的体会。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以“加强学生素质培养”为中心,将教育信息化引进教学建设,从教学内容和方法、考试内容和形式、师资培养、教学管理、教材建设、科学研究等多方面加强课程建设,从医学的角度去审视“性与生殖”,从科学的角度去教导“性与生殖”,树立学生的健康观念,增强他们自我保健意识。

2、由性与生殖医学专业临床医师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开设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课程,因为专业化所以更有效。中小学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课程往往由生物老师或其他科任老师兼任,大多只能照本宣科地进行最基本的解剖与生理的教育。有些大学开展相关的教育是由公共卫生系的老师或妇产科的老师执行,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宥于专业方向只能局限于某个专题。而我科是全国第一个联合性医学与生殖医学专业成立的独立临床科室,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大量的临床实例,能为学生进行更系统、更专业、更科学、更形象生动的讲解。

3、课程的开设需要医院和学校的支持和配合。2008年上半年第1次开设课程,我们预计招收120名学生,21个学时。但教务处领导非常支持,建议我们改为36学时。学生报名非常踊跃,很快达到了120人,因此在第2次开课的时候我们将招生人数提高到160人。学校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课程列为“校级素质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医院也同意我们成立“性与生殖教研室”,给了我们坚定的支持。也正是由于学校和医院的支持,我们坚持每个学期举办1期,至今共5期,每一期报名人数都达到限定的160人,课程的开设获得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4、合理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期待。课程由性医学与生殖医学专业的医师分别讲授,包括男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与生理、性传播疾病、障碍、男女性器官疾病、妊娠生理与优生优育、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与性保健、避孕与人工流产等内容。每一期期末的考试,必定有一道不变的试题,请学生评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我们则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事实上,由于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和网络书籍的宣传,99%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具备一定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但86.7%的学生认为自己既往的知识不够全面, 30.6%的学生认为自己既往的知识有错误[1]。同时大学生所获取的性与生殖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准确性,他们普遍对学校提供的避孕节育服务和教育现状不满意[2],因而系统、科学的教育非常重要。

5、“课堂讲授+咨询”的教学模式是有效且可行的。我们现在以进行多媒体课堂教学为主,但我们不是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同学们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授进行讨论。课后我们还会安排20分钟的咨询、答疑时间,同时我们开放任课老师的个人邮箱接受咨询,同学们还可以通过教学网站进行咨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生活对他们来说可能是正在或即将经历的重要生活事件,正如武汉大学的一个研究显示[3],受访的4,769名男女大学生中18.10%有过性生活史,其中 5.31%有多个,女生中性生活史达到29.32%,因此避孕与预防性传播疾病一直是最热门的咨询话题。我们正在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拟在适当的时候为有兴趣的同学提供临床见习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蔡柳洪,张滨,林慧,等.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性科学,2009,18(3):14-16.

篇4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106-02

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时代,国内外环境的多变将使大学生面临诸多新的压力,如果大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压力不能得到有效排解,将会给大学生带来一系列心理疾患。因此,积极探索新世纪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已成为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1 新世纪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要求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西方社会各种思潮纷纷涌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灵,使大学生在价值取向、自我意识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上产生迷茫和困惑,要求必须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

迅猛发展的网络环境要求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在给大学生获取信息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黄色、暴力等信息垃圾充斥其间,一些自律性差、辨别能力低的大学生就有可能经不住有害信息的诱惑、煽动,对现实生活产生不满,甚至会做出一些违法行为。而且,网络的虚拟性也使得一些大学生意图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求情感的满足。他们生活在自己构筑的幻想之中,结果导致情感淡漠,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障碍。

日益变化的校园环境要求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我国高校的校园环境在发生一些变化。首先,由于一些高校片面强调文化知识的教育,忽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培养,结果丧失了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教育的良好时机。其次,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想也辐射到校园,结果导致一些诸如攀比、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的产生。最后,高校的盲目扩招使得一些高校的自身建设并没有跟上,当大学生发现现实中的大学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存在巨大差距时,必然会对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问题要求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应当承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高等教育改革在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新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一方面,学费使得一部分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贫困使得部分大学生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甚至一些人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产生种种心理障碍。另一方面,就业压力也使得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毕业人数逐年递增,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2]。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许多大学生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90后大学生的依赖性过强,要求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代的90后大学生,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是独生子女。从生活能力上看,这部分大学生的依赖性太强,自制能力和自信心较差。从学习上看,一些学生的父母年轻时没有实现他们的梦想,便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这又导致家长过分严格,给大学生带来太大的压力。如果这种压力得不到有效释放,学生长期处在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下,极易导致强迫、焦虑甚至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的产生。

2 新世纪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高校应普遍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是系统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为此,高校应普遍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类高校不仅应普遍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卫生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应结合本学校的特点开设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医学院校可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对医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医学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育。此外,还可利用课余时间为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和报告,以此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补充。通过这些课程,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对自己有正确的了解,明确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学会自觉运用心理知识来进行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

高校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 高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通过心理咨询工作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治大学生的心理疾病,进而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最直接的方式,对于解决大学生的特定心理问题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

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能够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应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的心理问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可以发现心理障碍较严重的大学生,请专业人员以个别咨询的形式进行重点指导,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高校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高校应充分利用广播、网络、校报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这些文化载体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提高其心理素质。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要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善于观察、分析和诊断大学生的精神状况,并能给予实质性的帮助。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对班主任、辅导员及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兼职心理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以健康的身心去影响和教育学生,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高校应创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 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光靠教师队伍还是不够的,要建立一支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和寝室长为骨干的群众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这样才能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从而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 结语

加强新世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必须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为此,高校应普遍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创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全方位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篇5

中国化的德育教育从传统定式转变成现今颇具现代化的模式,需要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人文关怀、人文认知、认知教育、认知德育等新话题的提出,不断适应了中国德育教育的发展,并结合认知,使德育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层面起到无法比拟的作用。就其理论和实际背景来讲,认知德育的产生并长时间的存在,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它是基于人学理论为指导,以人文关怀为现实手段,以认知行为训练为推手的方法论。

1.人学理论作为传统教育向认知德育的过渡,起到交互纽带的作用

我们常说的哲学理论,包含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分支:人学理论。其中对人的哲学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分别提出什么是人的本质、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以及人应如何发展等几方面的问题。围绕这些议题,该理论以“人”为中心,主张“任何事物的出发点都应从实际的人开始”。那么,“人”即该理论的核心,以人为根本,构成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此开展认知德育教育更加符合哲学理论,更符合当今发展中的中国教育,更能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认知德育面向的是广大学生,属“人”的范畴,通过对“人”的理念的共同把握,将学生的位置摆正,以人学为理论基础,逐步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基于人学理论与高校德育教育的不可分割性,认知德育与高校德育教育的渊源性。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人文关怀的理念即囊括了认知德育与哲学论的相系性,亦成就了高校德育新范式的更迭。应指出人学理论在当代各论中依然保持着其固有的理论论据,依然起着指导高校德育教育继续发展的指明作用。

2.人文关怀的倡导体现了传统德育向认知德育转变的大环境

多年以来,中国的教育理念大都基于填鸭式的初级教育,对于学生本身的诉求、自我认知理解、接受能力都未提入教学大纲。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多受限于知识的强制、封闭的教化过程,教师讲授的权威性与不可性持续了很多年,迫使学生形成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个人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行为规范。以至于忽略了学生本人对人和人性的解读,失去了本我的状态,这种许多高校所面临的糟糕的现实境遇,正逐步瓦解着学生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发现欲。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国际化接轨,大学生逐渐意识到,他们需求的教育模式已然需要改变,他们期望能够与教师同地位,平等、公平的交流。而此种诉求即成为了阻碍传统教育、德育教育的填塞式吸纳过程。

认知行为训练,更趋向于大学生自我的能动性,更倾向于教师在与其的平等沟通中,舒缓其紧张的神经,敞开心扉的与教师交流。在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的普遍现象,致使高校德育教育在其功能和价值等方面被弱化,甚至异化。这就造成了千百年来形成的充满魅力色彩的传统德育教育变成了普遍虚幻的存在于高校教育模式中的代名词,使其成为没有道德意义的冗长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从某种意义上讲,把握住了人文关怀,即是把握住了德育认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动态平衡。

二、认知德育的内涵及内容涵盖下的认知行为训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认知德育之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顺化为一种理念,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教育模式,归属于在德育教育大环境下的认知行为训练。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认知行为训练正向影响着德育理念,德育理念指导着认知行为的训练。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认知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下的认知行为训练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智慧。因此,通过科学的界定,对认知德育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运用科学的方法构建大学生饱含正能量的思想意识形态,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逐步解析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最深处,以期从根源上改变其认知行为,达到大学生心理的满意状态。

1.认知德育的涵义

就德育范畴而言,认知训练的存在已不是单纯的语言学意义上的行为训练,而是哲学意义上的思维训练。认知德育指的是以中国传统德育文化为中心理念,基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理解、互相尊重、真诚交流为出发点,以话语环境为媒介,通过沟通实践而达成的心理疏导与心理完善,以构建大学生美好精神世界为努力方向的一种教育认知手段。这种训练模式有其固有的特征:平等、尊重。

认知德育的涵义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师生两方的关系属民主和等位的间性主体关系。双方需要共同提供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认真理解双方所表达内容,剖析深层次的精神状态。其次,在德育教育影响的大环境下,认知理德育亦设定了其终极目标,以视野和心灵相交合,构建无法比拟的美好精神世界。最后,认知德育的本质是认知训练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交流的一种范式,师生双方在德育理念下进行认知训练,在认知训练中完备德育教育。

2.认知的人文关怀内涵与大学生心理状态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多元文化的变革,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亦从最初的简单、单纯,逐渐步入复杂、不可预测的状态,人文关怀渗透到大学生德育教育视野,为了能够培养出心理状态健康、健全的大学生,通过人文关怀,实现关注学生个人合理发展的大目标,全面促进高校认知德育的发展,形成一种新形势的德育教育。因此,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审视大学认知德育,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掘认知德育固有的人文内涵。

三、高校德育教育视野下的认知行为训练的构建

高校德育教育作为一种普遍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是教育理念的核心。认知德育概念的提出是教育理念的延伸,它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一种创新手段,正逐渐完备,在彰显传统德育的价值内核基础上,充分发掘其本身的特点与优势,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出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面推手作用。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德育模式的发展,贯穿人文关怀理念,构建适合大学生心境发展的富有中国教育特色的认知德育,将成为未来几年内,我国德育教育理念的新走向。

1.人本化理念的提出

高校德育教育是在一定的实践为基础指导下开展的,其内涵下的认知德育不但要体现人文化关怀,更应适应人本化的改变。人是客观事物实现的主体,必须要融入人文化关怀的理念,努力做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鞭策,并从人本化的角度尊重他、理解他、帮助他。“以人为本”不仅要体现在德育教育层面,而且要体现认知德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监管与修复上。传统理念对大学生人本化的认知缺失,忽略了大学生自我、自主的本意,导致德育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上的时效性匮乏。因此,就当代大学生认知德育的人本化理念提出,显得尤为重要,而必然形成。

2.伙伴化关系的维系

高校师生关系往往局限于传统的教、授模式,注重学生的应试,而非学生的认知,这种极大压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已经没有了其发展的空间,亟须一种新的模式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开拓新的路径。在认知德育的背后,更强调学生与教师的伙伴化关系,因此更能发挥其在当代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优势,游刃有余地维系着师生间多重的伙伴关系。德育教育正在演变成互补流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努力,进行批判性思考,追求双方的人性化。

3.认知训练的场域化

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之间交流必须有其特定的场景,其中必须包括舒适的外环境、安静的内环境及相关保障制度。这几个方面共生出另一个新的词汇“情境共同体”。认知德育在融入了人文关怀后,更体现了心系学生,重视学生自我体验的提法。因此,情境共同体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更合乎学生本人的隐私保护权益,学生更愿意接收。这种互动固有的场域,是认知德育彰显其人文关怀的必然诉求。

4.人性化的训练模式

认知德育教育中,如何使用方法,使用什么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从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疏导,在德育的范畴内它所涉及的行为学、方法学手段都应满布人性化的元素概念,由于提出德育教育必须顺应人文关怀理念,必然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务必注重大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而人性化的认知训练符合人们存在于这个社会上的生活交往习性,符合教育模式发展的规律。教师对学生及人性的尊重,有利于教育主体在愉悦、放松的情境下实现理解、沟通、交流与反馈。从学生的个性差异、思维差异、行为差异等视角出发,开展更平等的交流与对话。

四、结语

德育教育是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教育的精髓,是中华儿女最应永志不忘的美德。从哲学及其人学理论的基本维度上讲,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治学终极目标,是高校教育价值的最终实现。培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合格大学生不仅应是业务能力超群,更应是具有符合当代时展的健康心理的群体,认知德育以人文化关怀为主线,彰显着一种新兴的指导大学生心理的重要方式与方法,这也是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传统德育逐渐淡化的教育趋势下,认知德育已经开始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为了提高大学生对认知德育的乐观性自我接受,对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的心理辅导模式的认可,建立这种教育模式的良好口碑,使之成为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保障。因此,认知德育将是这个时代教育模式的呼唤,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必然之途。

参考文献:

\[1\]钱广荣.“加强和改进”的关键是要创新\[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17-18.

\[2\]黎云羲.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07,22(8):160-161.

\[3\]郑红波,孙红艳等.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64-66.

\[4\]Wei-Chin Hwang,Jeffrey J.Wood,Keh-Ming Lin and Freda Cheung.Congnitive-Behaviroal Therapy With Chinese Americans:Research,Theory,and Clinical Practice\[J\].Congitive and Behavioral Practice,2006,(13):293-303.

\[5\]王晋.心理健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理论前沿,2008,(7):281.

篇6

一、微博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历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网络文化浪潮冲击下越发显得力不从心,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快速发挥发展的社会节奏和文化潮流,局限性越来越多。面对当前这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弱势发展,微博的介人应用成功为其拓展沟通渠道、提升心理教育效果提供了新的探索途径。微博作为近年来新兴网络载体平台,已经被众多学者论证其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多重积极作用和巨大的潜在能量,可以说,微博的出现和微博文化的流行为教育改革、探索提供了新角度、新理念和新方式。对于当前稍显落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积极应用微博这种平台工具进行教育探索与改革,已经成为必然。应用微博介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了当前教育事业发展高目标、多元化趋势的必然。这种新型教育辅助工具的出现与传统单一的、平面的、封闭的教育模式形成对比,通过将当前微博平台上所能调动的一切具有教育功能的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形成立体化的教育网络,从多个角度、多个途径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施加全方位影响。这也是未来很长时间内教育领域所可能应用的最主要、最典型的教育模式之一[]l。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当前的中国社会处于经济、社会、文化的激烈转型与动荡时期,无论从近些年来国内外国际环境变化还是国内政经社探索、改革来看,我们国家无疑都经历着异常剧烈的思想动荡,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碰撞,大学生作为处在学校与社会思想碰撞最为频繁领域的重要群体,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承受了越来越巨大的压力[2]。纵观近些年有关新闻报道情况来看,不少学生因为思想偏激、心理健康问题等走上了错误的道路,这些状况的出现无疑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正确的思考引导,是确保他们正确看待各种问题、处理各种事件的保障,是他们重要人生阶段的启明星,所以,应用微博这种当前最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拥有强大影响力的社交工具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须也是必然。大学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带有不少弊端,与学生心理脱节、与社会现实契合度低,学生不感兴趣充满抗拒,都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所以,改革当前教学模式,引人微博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革,以一种更加优秀、平易近人的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深人到学生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有助于更好的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思想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微博介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与重要价值。微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够在当前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的情况下,抵御各种消极网络文化和信息对学生们思想的消极影响,让他们在充满困惑、矛盾的时候不至于走上偏激的道路。高校通过经营微博账号对关注学生推送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更好地促进资料的共享,通过介绍相关的心理论坛、网站或优秀电视电影作品等提升学生接受度,让学生自主动手寻找和应用,通过总结学生们时常在微博上发表的各类心情、牢骚和压力来源等组织相关心理专题,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变化并给予专业化的建议,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微博作为大学生表达自己观念的新载体,越来越多的与他们的生活状况挂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能够自由发挥,在内心出现问题时有可供发泄的途径、可供求助的渠道,对于高校来说也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加强交流,更好地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高校师生来说都是很好的尝试途径3]。

二、微博应用价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挥

微博介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突破了传统教育空间与时间上的局限性,不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局限,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与局限从多种途径强化微博积极作用的发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当前主要实践方向。微博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还较短,从目前实践实践情况来看,其具体存在以下三个问题,分别是内容狭窄、互动交流频率低、更新速度缓慢。以内容来说,不少高校的微博平台直接被作为学校官方网站的延伸,在运作模式上还偏向新闻化、固定化,缺乏吸引力,显得僵化落后,内容上也较为狭窄,多数为一些专业的心理测试,学生们简单看过就算,很少能够保持长期兴趣进行关注,可以说得不偿失,并未充分发挥微博平台的功用。互动交流频繁带来的乐趣是微博文化之所以深人人心吸引众多用户群的一大优势特点,微博平台沟通中各种图文并茂充满乐趣的语言是高校的融化剂,对于高校经营微博来说,以风趣生动充满幽默的语言来推送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需要高超的微博管理、运营技巧,目前不少高校在这方面的尝试成绩还是不太理想的。微博作为信息更新节奏更快的平台来说,对信息的更新有着非一般的要求,不少高校微博心理教育无论内容还是与时下新鲜新闻的契合度都十分低,因而无法吸引眼球,使得学生失去兴趣,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存在都会影响甚至限制微博能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挥4。针对当前微博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应用的局限性,应该多策并举以应对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搭建专门展开心理教育的微博服务平台,在管理模式和方法上与时俱进,应用高超的微博管理、运行技巧,打造充满趣味、吸引人的微博心理文化,吸引大学生们的关注度和参与兴趣。针对大学生心理需求和心里特点,在内容上进行精选,比如自我认知方面的知识、情绪的调控、人际关系的经营、心理健康测试等,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贴近大学生生活,渗透他们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微博上学生们反馈的心理健康测试信息来完成学生资料的收集,以此为基础展开相应专题教育指导。针对多数大学生不喜欢面对面心理沟通交流的情况提供微博私信沟通渠道,让他们敢于积极抒发内心问题,针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专业解答,并且不断收集相关资料,整理成通稿,借由虚拟案例形式完成推送和教育,在解决大多数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过程中减少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消耗,对于特殊个案展开特殊帮扶。微博作为特殊的运营服务平台,经营团队工作人员的选拔也要具有微时代意识,能够做到对微博资源的物尽其用,配合微博经营需求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工作人员,经常与在校师生展开趣味互动,提升辨识度和亲和力,强化对这一新型媒介的高校运用,并配合校内心理健康讲座、课程与专业咨询中心服务共同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校方要积极重视微博上信息的监督与管理,在做好日常维护的基础上,避免出现误导性信息或者不当信息引发学生反感或抗议等,以一种成熟的方式做好心理教育的推广与专业化服务阎。针对学生们的留言与反馈及时在微博经营方面进行灵活调整,满足学生们心理需求的同时针对互联网上大量流行信息进行针对性鉴别和普及,在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兼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负面信息严禁传播的同时也可参与辟谣等活动,充分体现高校文化的包容性与进步性,以获得学生认同与喜爱。总之,微博作为当前流行的网络交流服务工具与平台已经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应用微博的这种影响力介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展开各项工作,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同度,以一种更加平易近人的方式为学生们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作者:王小宁工作单位:平顶山学院

篇7

一 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和多样,大学生的压力特别是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有些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诱发自杀、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针对这些情况,许多高校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但由于大学生普遍缺乏对心理问题的正确认识,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学生寥寥无几,因此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微博的出现为高校利用网络化、数字化等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可能,如何利用网络微博使之成为了解和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的有效手段值得探讨。

微博,又称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即时通讯的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共享。微博除了具有一般网络媒体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独有的特性:共享内容的简明性、操作方式的便捷性以及人际交流的个性化。基于这些特点,微博受到广大网民的欢迎。有关数据显示,自2009年微博进入中国以来,我国微博市场注册用户数量至今已超过2亿。与此同时,微博也在高校学生中迅速流行。许多大学生通过微博,随时随地关注学校和社会,参与信息交流与评价。

二 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

1.微博与大学生认知

微博的核心功能就是和获取信息,但与论坛、博客等网络媒体不同,微博的便捷性、时效性更为突出。只要拥有一个信息的终端设备,不需要深入细致的思考,使用者即可随时随地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碎片化的语言到微博页面上,也可以通过设置关注,随时随地获取学习、生活所需的各种有效信息。微博的使用有效地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帮助大学生从独立的视角去观察世界、思考世界与评价世界,使大学生在信息的独创和共享中,释放自身潜能,优化知识结构。但另一方面,微博中的信息鱼龙混杂,有的恶意散布谣言、有的侵犯他人隐私、有的不讲道德规范,多元化的信息使大学生在认知和判断上产生了迷茫与困惑,严重影响了其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长,甚至导致世界观、人生观的偏移。

2.微博与大学生交际

大学生在微博上通过构建自己的交际圈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交际圈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在微博上的延伸;另一类是基于微博的使用而产生的虚拟网络关系,也就是博主与“粉丝”之间关注与被关注的关系。通过微博内容,就会逐渐形成以博主为中心的网络交际圈,这些交际圈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利用交际圈,大学生有了自主把握文字、声音的话语权,培养了他们平等、自由的表达习惯,并营造出沟通与交流的良好氛围。但与现实交际圈相比,参与到微博交际圈中的人群行为没有严格的约束,道德意识也参差不齐,一旦大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心理调适习惯,可能会导致自身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降低,甚至造成自闭、麻木、冷漠等心理问题的产生。

3.微博与大学生舆论

由于微博使用的文字简短,而且可以通过手机网络来发送,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强。大学生除了利用微博获得信息外,还热衷于对当下社会时事和校园热点话题发表评价,并随时在微博上进行讨论,会聚成网络舆论。这种舆论将热点问题暴露在大众监督下,有助于营造社会和校园公平、公正的和谐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公平感、正义感、诚信意识等良好心态。但有些网友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缺乏理性客观的态度,有的依据个人好恶发表评价,有的只是借助微博的平台释放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和压抑,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和满足。也有的利用微博主义、反人类等含有消极价值观念的信息,给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混淆了他们的价值观念,甚至削弱了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微博对大学生的心理机制、人格以及世界观、人生观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趋利避害利用好微博这把“双刃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值得我们思考。

三 利用微博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建议

1.利用微博创建微课堂

微博具有碎片式的特点,人们往往利用零碎的时间发表微博,内容也是只言片语。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灵活多样,从某种角度说,也具有“碎片式”的特点。因为学习的需求无处不在,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所以学习就可以脱离集中的时间和固定场合进行,让学习者在“移动”的状态下进行“碎片式”的学习。基于上述特点,高校可以设置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为中心的“微课堂”教学。“微课堂”可以利用较短的时间,简短的教学内容,在“教”与“学”分离的过程中,提高教学的情景性和学生的自我感知能力。借助微博的技术支持,“微课堂”可以满足广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即时性需求,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主题集中、内容简单的心理健康知识。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微课堂”的“教”与“学”是一个分离的过程,但学生作为心理健康知识的接受者,可以自主地进行知识筛选与管理,从而积少成多,为我所用。学校作为心理健康知识的者,同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微课堂”的学习目标,提供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课堂”内容,如:视频资料、心理测试、故事启迪等,与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微课堂”互动。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形态就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学生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载体的限制,及时寻找到心理健康成长所需要的知识。

2.利用微博组织心理健康话题的讨论和创意活动

根据微博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针对一些容易诱发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热点话题,如就业、大学恋爱、兼职、考研等,高校可以在微博上主动发起话题讨论,心理健康的教育者不仅要作为话题的组织者,也要作为参与者,亲自参与到话题讨论中来。使讨论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让学生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经过讨论或激辩得出正确结论。因为微博的话题讨论在虚拟的网络中进行,教育者完全可以导而不牵,循循善诱,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高校也可以在微博上开展一些学生们乐于参加的创意活动,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定期举办像心理益智游戏、模拟面试问答、心理健康案例分析等一些适合大学生参与的微博活动,让枯燥的知识变成生动的体验,促进学生沟通协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在交流中及时了解同学们的心理状况和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帮助,以减轻其负担,缓解压力。

3.利用微博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网上心理咨询与辅导

高校可以根据微博的“关注”与“跟随”功能,通过用户数量、言论内容、关注对象等,将学生微博进行全面的识别和分类管理,并对有特殊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根据不同心理问题的特点,分类建立和运行相应的微博群组,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由于学生的手机作为终端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微博,在微博中设置心理测试专栏,不但可以节省调研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而且可以让学生快速获得测试的结果,提高他们参加测试的热情度。

同时,高校可以借助微博平台设置“心理咨询”的栏目,配备心理辅导老师与学生进行微博上的直接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微博的私信功能也将帮助那些担心隐私泄露的学生坦露心声。他们可以通过私信与心理辅导老师展开一对一的对话,通过文字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有助于心理辅导老师了解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并进一步分析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倾听和引导的良性互动,微博平台上的心理咨询将帮助大学生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并为学校营造出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总之,微博作为一个新兴的网络媒体,在给大学传统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新时期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法。它将促进高校寻找二者的契合点,及时抓住机遇,全面开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探索。

参考文献

[1]史瑞.论新媒体的产生,应用及其商业模式[J].现代商业,2008(2)

[2]张月天.当前互联网几种信息推送技术及其评价[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篇8

“微时代”的到来,对于热衷于渴求新知识、追求新事物的大学生,自然成为微博忠实的使用者和推崇者,微博已逐渐成为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大学生如此热衷于使用微博,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呢?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个别访谈,分析了解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心理动因,认为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倾向。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在调查中发现,因为从众心理而使用微博的大约占所有调查对象中的三分之一。其中的原因是,周围同学都有微博,自己若没有怕落伍,可以看出,这部分同学使用微博主要是出于从众心理而跟风。不过,从众行为有利有弊,积极方面,使用微搏后与身边朋友多了一项共同话题,而消极方面,则是受不良信息的干扰增加,自主学习的兴趣会减弱。

(二)展示心理

当前高校绝大部分的学生已为“90后”,“追求非主流,有个性,爱展示自我”是他们的特点。在微博这个自由的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粉丝量以及点击量会成为大学生用户在意的事情。在本次调查中,有近2/3的调查对象表示,因为使用微博,感觉自己受到关注,自己被别人重视了。其实,每—个大学生微博用户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同,并且希望通过微博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如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美照或自己取得的成绩等。

(三)认同心理

作为处在发展社会化重要阶段的大学生,正处于追求确定自己独立地位的重要时刻。来到大学后,远离了亲人与朋友,因此,来自家人以及原来所属生活圈、朋友圈的认可与支持程度已经大不如以前了,从而迫切需要新环境和新群体的情感方面的支持,微博中社交网络比现实社交网络更加多样,更加宽泛,其中相对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同感。调查中,不少大学生表示通过微博找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四)宣泄心理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会通过微博及时自己的心情,如“大清早的,被一只白鹅吵醒,我快崩溃了”、“唉,心塞,有时太过寡断”之类的,用简单的“记事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微博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记录个人成长,宣泄个体情感的载体。一些因为性格内向,不太善长与人面对面交往的大学生,通过微博,则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宽自己的交际面,宣泄自己的情感,得到同辈朋友的安抚与慰藉,有利于助其更好的成长。通过借鉴和了解同辈朋友积极的为人处事方式,对其也是一种好的榜样作用。 (五)便捷心理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今社会,部分大学生已经相应的养成了喜欢速成的习惯,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的特点是:具有更强的时效性、简洁性和互动性。由于微博140个字的“束缚”,人们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打理,可以轻松随意的记录自己的心情,自由的表达当下的感受,微博的转播和评论功能,让使用者能在短时间内了解自己所发言论的反响,并且可以与网友随时互动,交流感受。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就表示简单便捷是自己使用微博的原因之一。

二微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越来越受到年轻人追捧的微博平台,对大学生的影响也逐渐全面和日益深远。

(一)积极影响

1微博有助于大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

大学生正处于追求和展示个性的愿望日渐强烈的阶段,推崇对于当今社会崇尚的代表着自信力、突破力和创新力等的个性,认为这种个性才能使其还原为“自己”,而且还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发展,而不愿意自己与他人完全“统一”。在这个阶段,要促成个性化的形成,行为个体享有足够的选择机会与权利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作为新兴媒体的微博,刚好能在这方面满足当代大学生个性化的需要,因为,其实现了对人际媒体以及传统大众媒体的扬弃,依靠海量信息以及多样化的功能为参与者提供了繁多可选择的机会,而其能给予每个参与者“了解”与“说话”的权利以及自由,并让其成为表达意见的主体。

2微博有助于大学生发展人际关系

对于大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交往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强的当今社会,大学生更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拓展自己的社交圈,比如,通过微博分享信息,共同探讨热门话题、公共事件、个人感受等,微博中自由、平等、开放的交流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人际发展环境和宽松的人际交往空间。由于微博用户相对真实的身份,给了大学生交流者一种真实且安全的感觉,也无需担心莫名招致匿名论坛上的一些冷嘲热讽,因而有利于帮助其表达内心丰富的感受、舒缓其紧张的心理、改善其人际关系。大学生在其微博上的交往对象更加广泛,可以是现实中的朋友,也可以是陌生人,只要兴趣爱好相同或者只要彼此乐意都可以发展为“好友”,交际圈较现实中更为扩大和具有多样性。

3 微博有助于满足大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

在变化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在大学生的价值观里,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如出现多元价值观组合,或者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现象。多元化的价值观将直接导致大学生多元性的情感需要,以往那种单一的、崇拜权威的情感需要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低层次的与生理、物质相关的需要,以及高层次的与心理、精神等相联系的情感需要。不但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甚至载体的限制,因此,微博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十分宽松自由的交流平台,大学生可以在其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满足社会交往的情感需求,休闲娱乐的情感需求,学习 .求知的情感需求,以及朋辈认同的情感需求等。

4微博拓展了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微博是一个巨大的网络信息平台,时刻都会进行信息更新。大学生们平时需要修读的课程较多,学习生活比较紧张,而微博以一种快捷的方式便于学生了解外界信息,大学生们只需在手机、电脑或其他媒介上刷新一下,便可即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足不出户便可通过微博了解到想要了解的各种事情,微博的诞生,不但有助于开阔大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世界观。

5微博增强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意识

微博的一大特点就是:内容短小,可即时,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任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自由表达任何想表达的微博内容。通过发微博后,粉丝的关注和评论可以让其获得满足感,而粉丝量的增加,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发表言论的积极性。微博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寻找自我存在感和施展自己的个性,这其实也是满足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尊重需要。

(二)消极影响

“微博”作为新兴产物,大家受益良多。但是微博对青年学生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如:干扰价值取向,影响道德认知;语言肆无忌惮,容易偏执,给他人造成人身攻击;沉溺其中,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引起社交障碍;微博平台的海量信息弱化了大学生的阅读和思考等学习能力。

三微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微博突破了传统媒体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简短的文字、多彩的图片、生动的视频等都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而且互动性强,因此,微博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知识普及、心理疏导、心理安慰、心理调整、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平台。

(一)建立传播心理知识的微博平台

高校心理中心可建立专门的心理微博,且运用此微博做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外补充,用以传播心理知识;传播正能量。自从教育部2012年要求全国各高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成必修课以来,由于每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很多学校开设的课时达不到教育部的要求,则可以把部分知识通过微博在课外进行传授,借鉴微博的便捷性以及图文并茂,把心理知识到微博上,不亏为一种良策。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开设“微课堂”组织大学生博友们探讨各种心理健康话题,这样既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在平台中自由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心理知识,同时还能够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心得与感悟。

(二)运用微博开展心理咨询

由于许多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一定误解,有的难以接受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形式,借助微博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可以让大学生卸下思想包袱,敞开心扉,倾诉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有利于咨询师了解学生产生心理困扰的根源,对症进行辅导。通过在微博设置“心灵驿站,心理咨询”等栏目,由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管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提出有针对性的辅导策略,借助网络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在微博中开设一些心理方面的专栏,与学生进行直接的交流与互动,引导学生心理状态正向发展。此外,微博平台上的心理咨询是以大学生喜欢的方式对其进行辅导,方便、快捷、隐秘性强,也有助于改变大学生以往对心理咨询的错误认知,还能为学校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补充和支持。

(三)运用微博进行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

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是当今形势下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其成为高素质合格人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心理危机,重在预防,通过微博,观察大学生的心理动态,若发现有危机的苗头,及时采取措施,将事态控制在萌芽状态,将事半功倍。任何事都不可能凭空产生,事发前会有些蛛丝马迹,只要微博管理者有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并处理好,就能很好地化危险为机遇。

(四)将心理中心官方微博与官方网站、微信、QQ进行有机结合

篇9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不断涌现的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正在以其无所不及的触角和超乎想象的巨大威力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状态与发展前景,课程教学亦置身其中。近年来,一种被称为“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悄然兴起。10分钟左右的视频展示,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单个知识点的讲授……微课程以其“短、小、精、趣”的特点,迎合了移动信息时代要求和大众心理,在国内外课程教学领域中得以快速发展。这一股“微课风”也逆袭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封闭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近乎取缔了之前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身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较大幅度地推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总之,微课程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与学的方式正发生着重要而有意义的变化,引人思考。

一、 微课程: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对接要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心育课程有机结合的产物。从两者之间对接的可行性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反思体验、轻知识灌输,重应用性和关注点,轻学科化与系统性,比较适用微课程教学。从笔者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微课程教学的实践上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之中,将心育知识碎片化、教学交互即时化、学生学习个性化、课堂教学体验化、教师发展专业化;对满足大学生们对于心理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产生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能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于心理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应用中,微视频的制作是整个微课程实施的支点。一个一个的微视频都是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特别是重难点。它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指向性明确,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着这个知识点展开。开发与制作成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不但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也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所有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相对适中,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我校广大师生可以流畅地在线观摩查看,当然也可灵活方便地将下载反复使用。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基本上能看到主要的知识点,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间自选备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可以让学习者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大学生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获得最大可能的满足。

(二)能较幅度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重视学生个人体验的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不仅仅在于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而且更加在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传统的“一师一堂”的课堂式教学难以给学生“反刍”的空间,而微课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运用简明生动的微课视频和《学习内容与个人反思学习单》,引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经历来建构心理健康知识,体验、感悟知识背后的意蕴,通过体验与实践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旁观者、接受者师生的交流多数时候是单向的。而通过微课,核心的知识点学生已在课前预习,课堂中师生之间用以多向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讨论与分享,学生在多元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效果自然更显著。

(三)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课程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学习的重要教育资源,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通过微课学习和反思,分享到的不仅是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是各自的教学智慧,这种研修方式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通过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不断深入反思,归纳总结,借助微课这一工具,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此外,通过微课进行听评课、教研活动的方式突破了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变革了教师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也将会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 微思考:微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将微课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结合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通过“课前观看微视频学习知识、课上进行知识讨论与内化”的方式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新。为检验其效果,我们进行了教学实践与研究。在实践研究中发现,有的课堂教学并没有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分析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教学仅仅做到“形似”而非“神是”是教学实践效果没有明显提升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要真正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课堂教学,笔者认为需要从重新定位师生角色,重组心育课堂内容,重建课堂教学对话等三个基本方面着力。

(一)重新定位师生角色

微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让新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深刻地认识到现代化信息时代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也是知识的贩卖者。教师学习知识,并向学生出售知识。然而,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微课的开发,取缔了教师的这一优越的身份和地位。海量的知识信息在网络上堆集,以供挑选与取用。较之旧时代的教师,新时代的教师、特别是大学教师,在学生已具备较好自学能力的情况下,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着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机遇。

(二)重组心育课程内容

微课程比较适用于比较独立的核心概念或知识点,对比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微课程可能鞭长莫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多以专题形式出现,容易将知识内容进行切片处理,比较适用微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重组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的设计,更要注重学生“学”的设计。精心制作微视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教学得以实施的支点。

(二)重构课堂教学对话

马丁・布伯区分了三种对话:装扮成对话的独白、技术型对话以及真正的对话。将这个分类引入到教学改革,可以发现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也可以分为独白型教学对话、技术型教学对话和生命型教学对话。第一重是教师用预设的标准答案对学生进行提问,表面上看起为是师生对话,实际上是教师自说自话的独白。第二重是教师只关注自己教学行为技能的表现,而忽略对行为技能背后的教育意义;只涉及到对话者的心智,不涉及个人情感或意义。第三重对话是师生之间互相尊重,把他人置于与自己平等的位置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感悟和体验进行的心灵碰撞与交流。微课程框架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对话正是需要对话中每一位参与者都真正心怀对方或他人的当下,并带着他自己与他们之间建立一种活生生的相互关系。在独白型和技术型对话中,教师只是作为公共知识的代言人,其个体生命往往是缺席的。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不仅是教书,更不要忘记了育人育心。教师自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课堂教学对话的重要资源,教师的整体在场与完全投入有助于形成师生的相互信任,有助于营造平等的对话氛围,使学生的真实思考和想法体现出来,师生之间的对话就成为真诚、平等、真实的精神相遇。

参考文献:

[1] Shieh,Davi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9,(26):1-13

[2] Educause. 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Micro lectures [EB/OL].

[3] 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4]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1、华

[5]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基础教育课程,2013,4

[6]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篇10

1.大学生心理危机出现的因素

1.1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不到位。“心理课”在每一所大学中都有开设,这对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有一定的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提前的预防,这比等遇到问题后再去解决有用的多。教育能够让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危机有所防备,也会积极的面对并勇敢的解决。但现在的高校中,还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过于忽视,这就使得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不知该去找谁寻求帮助,没有这一方面的知识,就更谈不上自我调节了。

1.2心理健康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身体有毛病了,可以去找医生;心理有问题了,可以找心理医生。但是,学校里的心理健康老师都非常难见,更不用说能配置上心理医生了。在我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大多都是兼职人员,在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一般是由一些没有经过训练的老师上课,在专业方面不够强大。课本中也只讲到简单的心理知识,师生心灵沟通等简单的理论知识,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还是不知该怎么办。

1.3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如今的高校只关注学习和科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太重视。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还不够普及,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了解的也不够,我们常能看到人们对有心理缺陷的大学生存在着不正确的看法,认为他们不正常,没有给这类学生足够的理解,导致这些深处困境的学生想不开,没有地方可以供他们宣泄,就容易导致一些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出现。

1.4个人及家庭因素。出现心理危机的因素有很多。其一,学生自己就是最大的因素,学生大部分都是在父母的保护中长大的,从没有单独生活的经验,导致进入大学后,很难适应生活环境,无法融入学校生活,会变得比较孤僻,没能跟同学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其二,家庭也是影响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因素之一,良好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那他会在各个方面发展比较完善,如果是在家庭不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学生就会缺乏安全感,会拒绝跟外界的接触,导致在学校中也不能好好跟同学相处,容易跟同学产生矛盾跟分歧,久而久之,心理问题就会堆积在心里无法释放。

2.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出现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2.1将健康教育列入必修课程。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也会增加。通过心理健康课的开设,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提早预防学生心理危机的额出现。这样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2开展网络心理健康咨询与面对面心理健康咨询。网络这么发达,对于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来说,当遇到了心理问题时,很想去求助,可碍于面子和自尊心方面的原因不好意思去专门的咨询机构咨询,怕同学看见,会以另类的眼光看待自己。开展网络心理健康咨询不仅能很好地帮助同学隐藏自己的隐私,还可以随时随地的咨询,也不怕没有时间而错过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时期。面对面的心理咨,能够让医生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根据问题的大小,准确的指导自己如何度过心理危机,这也需要自尊心强的学生有足够的勇气去咨询问题。不管哪种方式,都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

2.3开展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会让学生能忘记自己心中的不愉快,多参与课外活动,能开拓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可以快速融入不同的群体,有益于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能够健康的发展,是家庭和社会都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及时的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危机,减少健康心理危机的出现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学生对自己的责任,学生应注意自身状况,保持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篇11

2 微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

微信形式和内容的虚拟性,使得大学生能够用虚拟的身份发表言论,所以他们发表内容的真实性难以量化。通过微信的交往使人们之间产生人际信任危机。社会经验还不甚丰富的大学生可能会影响现实人际交往,影响自己与他人在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微信技术复合性与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对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使用新技术是一种新的挑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微信技术这一新的信息互动和交流手段的熟悉和运用,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微信的使用效率。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成为微博、微信等新鲜事物最早的接受者和使用者,而心理健康教育者由于缺少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却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提高微信的使用技能是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

微信等新鲜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将使负面信息的传播脱离了传统教育工作等权威的了解和控制。网络信息的负面及虚假信息的出现,必然会引起年青人思想上困惑。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者必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进行分析。

3 大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3.1 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实现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

改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一家言”的权威式教学模式,让大学生主动探索和尊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规律。通过及时分析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培养大学生鉴别纷繁复杂的信息的能力,教与学双向流通,构筑起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3.2 微信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效发挥微信的使用效率和实效性,发挥朋辈辅导,学生中自发地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安慰和心理调整,达到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目的。从心理专业角度来看,一方面,建立心理知识学习交流的微信朋友圈,指导教师。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巡诊微信号、心理按摩微信等。

3.3 掌握使用微信的度,防止过度使用微信

大学生微信使用时间最好在学习之余,使用微信应在需求范围之内不能影响学习与正常活动,闲暇时间应尽量选择如运动等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总之,微信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学生合理有效地使用微信有利于心理疏导和心理调整。防止过度使用微信,过度依赖微信则会导致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和障碍[3][4]。

参考文献:

[1]刘翔平,周俊华.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5).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3]解析网络微博控之三大心理[N].新京报,2011-3-15.

篇12

大学生“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生婚恋观教育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为17-23周岁,正是谈情说爱的年纪。但是往往这群刚离开家庭、走出高中繁重学习压力的孩子对爱情、婚姻还处于懵懂不清的状态,他们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外界的媒体――比如电视剧、小说、网络等,而这些媒体的引导并非都是正确的。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是要帮助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爱情是社会生活中一种非常美好的感情,是男女双方彼此爱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感情。但是当今大学生却经常因为爱情问题发生许多悲剧,将这样美好的一种感情变质为一种腐蚀自己、荼毒他人的事情,这就是因为没有建立好良好的爱情观。对大学生来讲,健康的心态应该是对爱情有追求的勇气,同时也能够有能力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应该注意引导大学生由渴求爱情的自然属性发展为承担责任的社会属性,教导大学生学会调节弱化爱情中占有、自私的排他性,强化爱情中的奉献、付出的高尚性和互爱性。

2 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

许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大量时间耗费在电脑和各种终端之中。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确实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适当地使用网络也确实能方便生活。但是,许多大学生由于自控能力不强,缺乏基本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沉溺于网络世界不可自拔,严重影响了学习生活。基于此,加强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刻不容缓。首先,要让大学生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要从认知层面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恰当地利用网络,自觉抵制一些不良信息的诱惑,提升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其次,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介入网络,让学生能够通过自我教育完成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筛选和整合,让他们学会辨别是非的能力。其三,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到网络的过渡侵蚀和大学生过于闲散的生活是分不开的,大学的闲暇时间如果得不到有效利用,就很容易让许多感到“无聊”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和安排好闲暇时光,引导和教育他们在张弛有度的生活中进行多样化的学习,例如从事体育竞技、文艺活动、社会实践等,在丰富而高尚的精神享受中提升自我,那么他们在网络中占用的时间就自然会减少。

3 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体制的转变,大学生在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的同时,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竞争之中,随之而来一系列冲突、困惑和迷茫困扰着大学生的心灵。而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功利主义的倾向也使得成功学成为人们的信条,追求成功使得大学生们身负着巨大的自我压力。这种压力一旦得不到排解,当种种压力和焦虑混合在一起,便很有可能采取伤害他人或者自己的方式来寻求解脱。

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建立一个适合而有期望的人生目标,并且能够为此目标付出努力,积极行动。这些目标可以是小到一门学科的掌握,大到一个宏大的人生愿景,都能够避免空虚和迷茫。另外一点就是应当注意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当目标不能实现,人生遭遇困境的时候,教师应该尽量跟踪学生的心理动态,以人文主义的关怀为主,并提供脱离困境的具体帮助,不要陷入空洞的说教。

4 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指导

篇13

大学生;微信;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一、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变化,人们浏览新闻与互动交流时不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所以,现在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学习等的重要工具,也成了大部分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微信就像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既有正面作用,也存在负面的影响,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微信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题。鉴于此,运用微信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具有了与时俱进的特点,它既是一种新形势下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模式。

二、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心理机制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或力量的强弱而形成等级排列,低层次需要满足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解释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便利衣食住行,满足生理需要。微信具有极为方便的支付功能,大学生可以不受地点和环境限制地运用其支付功能进行订餐、购物、打车等,这极大地减少了大学生在衣食住行方面花费的时间,使他们享受到了微信所带来的便利,更好的满足了生理与生活的需求。

第二,对话关系受到保护,满足安全的需要。在使用微信过程中,普通用户之间可以互相加为好友,形成了一种对话关系,并且这种对话关系是对等的、向内的、私密的,是一种闭环交流,且又是有秩序的、稳定的,并受到技术的保护,这就使大学生在与他人的沟通过程中得到了安全保障,减少了恐惧与焦虑,满足了安全的需要。

第三,便捷人际交往,满足爱与归属的需要。现今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孤独感较强,有着更多的人际交往的渴望,尤其是大学新生,这种渴望更加强烈。而微信恰恰能够搭建这种更便捷的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使得大学生不仅能够在微信上与亲人、同学和熟识的朋友尽情地互动交流,得到来自他们的关心与关爱,摆脱孤独感,也能够扩展自己的人际圈,结交新的朋友,获得更多的帮助与友谊。另外,大学生在微信上也能参加自己需要的、喜欢的各种微信群,并能在微信群体中感受到爱与被爱以及获得归属感,满足了爱与归属的需要。

第四,平等沟通,满足了尊重的需要。基于微信的功能,用户不需要繁琐的个人信息就能够使用微信,隐私受到了保护。而且在微信平台上发表言论、表达看法时也不用考虑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或者居住环境,这让微信使用者能通过微信与他人进行平等的结交与沟通,感受到了被尊重。同时,大学生在微信上结交新朋友的过程中,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自由地进行选择,在朋友圈中也能任意地表现自己的幸福与态度,这使得大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自尊与自信得到了增强。

第五,充分展示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名大学生都有着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也是让自我价值得到最佳体现的需要,是一个人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实现理想与抱负的需要。在微信流行以后,大学生经常会运用微信这个平台展示自我的正面形象,推送个人的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实际上这些都是大学生为了促进自我实现而通过微信采取的行为模式,是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表现。

三、微信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

第一,让大学生传达和获取信息更加快捷方便。微信在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环节上实现了高效、便捷、自主,使其成为了信息流通的新兴载体。大学生通过使用微信,可以更有效、更便捷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关注感兴趣的时政热点,不再受到场所和环境的限制;另外,微信兼具了QQ和微博的功能,信息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只要用户在线,就能够对收到的信息进行迅速接收并及时反馈,而且微信还可以进行离线消息的接收,使大学生在传达和获取信息时感到非常方便。

第二,使大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与传统的沟通方式相比,微信不仅可以节省短信、话费和流量,节约资费,还因为拥有“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等功能和丰富多样的信息传递手段而极具吸引力,而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交友愿望,应用微信让他们既能够与原有朋友更加方便地进行沟通互动,还能突破狭隘的传播交友方式,结交新朋友,产生新的朋友圈,让选择更加广泛,这使得大学生群体对微信趋之若鹜。

第三,能满足大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是社会上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情感体验非常深刻、丰富,充满激情。而微信这个公共的网络恰好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情感体验、思想活力以及情绪释放的平台,大学生们可以在“朋友圈”或者“微信群”里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观点、释放学习带来的压力或者寻求心灵的慰藉。因此,微信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情感发展以及消遣与减压需要,已然成为大学生发表言论、抒感、缓解压力、晒幸福与发牢骚的主要渠道。

第四,能满足大学生互动学习的需要。目前,很多同一个班或同一个专业的大学生都在微信上建立了班级或专业的微信群,他们不仅在群上进行着情感的沟通与交流,也针对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进行着探讨与互助。而且学生之间学习上的互动也不仅局限在同一班或同一学院中,微信的朋友圈与消息传递功能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着学习内容的快速分享。另外,现在也有很多教师在微信上建立了虚拟课堂,通过微信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给学生传送学习资料,学生也在微信上随时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也能及时地予以答疑解惑,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授课效果。可以说,微信为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满足了大学生互动学习的需要。

四、微信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第一,错误信息能误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理性判断。在微信平台上传达和获取信息虽然快捷方便,但也有很多错误信息或网络谣言混杂在正确的信息之中,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区分与判断哪些信息是正确真实的,哪些是错误虚假的非常困难。实际上有很多大学生对一些含有错误虚假信息的微信没有经过理性判断就接纳、相信并评论,甚至经常会予以转发,这会对大学生们的正确价值取向产生严重误导,甚至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1]

第二,消极事件能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微信是一个面向社会群体的公众平台,里面既有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信息,也充斥着消极的满是牢骚的负面言论,这对于正处在塑造自我心理健康的黄金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既会从中得到积极的鼓舞,当然也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在某些时候,微信的高效扩散功能可能更会放大消极事件的不良影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造成损害。[2]

第三,网上交友能带来潜在危险。微信的交友功能如“摇一摇”、“漂流瓶”、“附近的人”等使大学生与他人的交流更为方便和快捷,人际交往范围得到了扩展。但由于微信的使用者来自五湖四海,形形,也并不是都有完整、真实的个人资料,而大学生因为涉世未深,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不高,强烈的交友意愿使他们在微信上与陌生人交往的时候经常轻易地就泄露个人隐私,往往存在着受到欺骗的危险。[3]

第四,对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有调查显示,有部分大学生上课时或自习时也经常看微信,注意力被分散,不能认真学习;也有大学生表示有时候会被陌生人莫名其妙的加为好友,被发送到了不良信息,心情受到影响;甚至有的大学生自控能力差,患上了“微信综合症”,不管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随时要拿出手机来看看,查看一下“微信群”“朋友圈”的动态,总觉得手机在震动,有消息在提醒,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4]

五、如何运用微信平台助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开设微信公众专项平台,定期推送心理健康知识。因为微信用户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享受到二维码订阅、消息推送、品牌传播等个性化服务,所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可以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公众平台,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定期推送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识和一些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给大学生正确的心理指引。这种方式与通过其它媒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相比,具有信息更快捷、学生更方便浏览和阅读的优势,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第二,运用微信平台及时把握学生心理动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但他们之中很多都不愿跟父母或者教师表露,有时又羞于跟同学、朋友谈话沟通,于是就通过微信发表意见、表达情感或者宣泄负面情绪,所以微信也成了大学生减压和释放的一个平台。鉴于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微信平台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三,运用微信平台开展心理咨询。很多时候,有许多大学生错误地认为有精神疾病的人才去进行心理咨询,对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感到难堪、羞怯甚至排斥,即使存在很多心理困惑或者严重的心理问题也不去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咨询,或者即使去了心理咨询机构也会觉得不知所措,很难真正的甩开心理包袱坦诚地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和交流。针对这些情况,高校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如果能运用微信这个平台与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害羞感和心理紧张感,减轻心理压力,能让进行咨询的学生表达出自最真实的自我,以促进心理咨询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查找出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对症处理,获得更好的心理咨询效果。

第四,运用微信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及时解答问题。鉴于大学生非常热衷于刷微信的现状,高校可以基于微信平台开设一些互动栏目,在栏目中既可聘请专业的心理专家,也可以邀请专业的教师、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在事先明确好的时间内在线与学生展开交流与互动,让学生能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或学业、职业规划中的困惑得到及时的专业的解答与帮助。还可以通过微信定期建立主题讨论群组,吸收感兴趣的学生加入群组参与讨论,让学生在与专家、专职人员、心理咨询师或同学朋友等的交流与探讨中健康成长。

第五,利用微信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活动。学生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之一。而学生群体的朋友和同辈之间因为具有年龄相近、价值观念、经验、关注的问题和所处环境相同等特点,他们之间交流的鸿沟小,互动性高,防御性低,所以大学生朋辈之间具有良好的心理辅导关系。如果能运用微信建立朋辈互助交流平台,如班级聊天室、学院朋辈辅导室等,开展朋辈互助活动,既可以增强班级、学院的凝聚力,也能让全体学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与原动力,既能补充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不足,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能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微信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大学生们的思维、行为方式都在悄然地发生转变,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也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与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要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因此,有效运用微信平台助力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实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马晨,马洁.浅析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心理机制[J].青春岁月,2014(16).

[2]陈哲,林立峰.浅谈如何运用微信平台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学导报,2014(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