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纳税筹划特征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纳税筹划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纳税筹划特征

篇1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市场经济的发展促生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健全的成本管理概念已经成为了企业的常识。所以企业对自身内外的成本控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纳税筹划作为实现企业自身成本控制的最佳手段,就是企业对自身资源的节流。纳税筹划一般包括避税、节税、规避“税收陷进”、转嫁筹划和实现零风险这五个方面。在企业的实际生产运营之中,也是这五个方面比较容易走进纳税筹划的误区。因此,有必要深入的对纳税筹划的理论与实务进行分析研究。正确理解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制度,包括纳税筹划的概念及其实质与执行等,都是企业避免进入纳税筹划误区的警示灯。文章从纳税筹划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纳税筹划误区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来重点对企业纳税筹划的误区进行分析,并就企业如何避免进入纳税筹划的误区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纳税筹划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

(一)基本特征。

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过程,往往要注意纳税筹划固有的特征,概括起来有五个重要的方面。一是纳税筹划的合法性,纳税筹划不是偷税、漏税的税收违法犯罪行为,它是在合法的条件下进行。但纳税筹划的合理性还需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即合法不一定合理。二是纳税筹划的政策导向性。国家有权利向企业进行合法和适当的税收活动,这是国家对企业的布局和发展势态的宏观调控手段。三是纳税筹划的目的性。纳税是企业的固定性支出,但它在选择和安排上都是要以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基础制定的。四是纳税筹划的专业性。因为纳税筹划是一项跟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打交道的筹划活动,所以其专业性要求是相当的高的。不管是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精通程度上,还是对财务会计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上,都要求相关人员保持把握好尺度的专业水准。最后,纳税筹划还具有时效性。因为国家的法律制度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应的漏洞也就会越来越少。因此,纳税筹划必然要根据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调控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这就体现了纳税筹划的时效性。

(二)纳税筹划的基本原则。

纳税筹划具有五大基本特征,这有利于企业在运行当中节约成本,实现企业既定的发展目标。根据其基本特征,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过程中也应该遵循包括事前筹划原则、保护性原则、经济原则以及适时调整的原则。其中事前筹划原则要求企业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来进行事前筹划运作。保护性原则则是要求企业对自身经营运行当中出现的所有会计资料和与税务有关的资料进行保护,以应对管理部门的检查和企业自身的需要。经济原则,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过程中要考虑到成本和收益的关系。只有在整体收益远大于成本的前提下,方可进行税务筹划的执行。最后就是适时调整原则。纳税筹划拥有着自身运行的规律。因为国家法律政策的完善和调整,使得纳税筹划的时效性得以体现。

三、纳税筹划误区的表现形式

从纳税筹划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出发,纳税误区的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其中包括概念上的认识出现误区、对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的注重程度不一致及没有做到在整个企业经营视角来进行纳税筹划。概念上的认识不足的体现在避税和逃税二者之间。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担当的法律责任和执行后果却是天壤之别。避税是纳税筹划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指在法律的允许下,以合法的手段或者方式来实现企业少纳税的节约行为。即使往较为深层次考虑,避税是在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漏洞作出利于企业的合法行为。但其毕竟是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执行的。对企业的纳税款减少有着积极的作用。逃税则是一直税收犯罪行为,是企业故意或无意运用不正当的手段减少企业的纳税款,这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对于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的关注程度不一致是纳税筹划误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过程中会成本。一为可以看得见可以计量的成本,往往企业只是重视这样的成本,而是忽略了另外的隐性成本。这里的隐性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等。这样的成本往往更难以估计。根据经济原则,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要全面的估计成本。所以对于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企业都应当予以重视。最后纳税筹划的误区在于很少管理站在企业经营的整个视角上对企业进行纳税筹划,而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执行纳税筹划的计划。而在执行之时,往往认为这仅仅是财务会计人员的责任。忽视了纳税产生的根源,把这一纳税职能强硬的绑在财务会计人员身上。纳税产生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同的经营活动都有不同的纳税行为相伴。一旦企业的经营活动完成,就会出现不同的纳税结果。而在不同的结果下,财务会计人员往往难以各个击破的进行纳税筹划。这就需要管理层站在整个企业运营的角度去进行纳税筹划,而不是仅仅靠财务会计部门。

四、纳税筹划误区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对策

(一)主观原因。

人为的因素是造成纳税筹划误区产生的主观原因。几乎所有的纳税筹划行为,都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进行的。概况而言之即为企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过程中,自主的认为或者执行不合法或者有偏差的纳税筹划计划。在我国的企业体系中,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所有的这些企业都分布在沿海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而这些地区的政策优势之一就是税收优惠。这就满足了多数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税收负担的减轻、免税或者减税等愿望和要求。但也是这样的纳税环境容易产生税收的负面的影响,即纳税筹划的误区。很明显,税收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固定支出项目,应该越少越好,基于这个原因,企业在很多情况进行税收筹划就会陷入带着主观意识的判断和执行,这就造成了纳税筹划误区的出现。

(二)客观原因。

纳税筹划出现的主观原因也是外在原因,而要起到作用还是需要纳税筹划的内在原因的推动。内在原因即为客观原因。企业作为纳税人,会尽可能的减少企业的税负支出。这就造成了企业对纳税筹划的误区的客观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税收法律法规有待健全,对于纳税人的界定,在不同的税种里都有不同的定义。这就可能造成企业理解纳税筹划时会产生偏差。二是课税对象的金额的可调整性。这也是造成纳税筹划误区的客观原因之一。企业往往很注重税额的大小。这就会千方百计的去减少纳税额,作为纳税人的企业,在既定的税率下,由于课税对象金额派生的计税依据越小,企业要支出的税额就会越少。因此,企业在纳税筹划过程中就容易走进误区。三是各种优惠政策的宣传和执行的不到位也会引起企业纳税筹划进去误区。各种减免税是纳税筹划的温室,但由于在宣传和执行过程中,往往会让企业千方百计去拿到符合的获减免的条件。这就使得一些企业逃税漏税甚至以其他更为恶劣的非法方式以达到目标。这实质上已经促成企业进入纳税筹划的误区。

(三)避免进入纳税筹划误区的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纳税筹划是企业的必然选择。为了避免企业进入纳税误区,造成企业更为严重的损失。就有必要对此跳出解决的对策。企业管理层领导应该从自身做起,培养企业纳税筹划人才和全体员工的合理避税的意识,对提出有效性意见的员工予以一定的奖励。同时站在整个企业的运营角度来进行纳税筹划,而不是仅仅限于某一时期或者由财务部门以一己之力去承担。企业领导应当认识到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长久的。站在企业的全局之时,还应当对纳税筹划的成本进行跟踪的计量和监督,提高隐性成本的关注度。最后,企业应当运用不同的纳税筹划方式进行筹划,从而避免进入误区。这样的方式一般有避税筹划、节税筹划及转嫁筹划。明确三大纳税筹划方式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运用。从而使得企业最终远离纳税筹划误区,避免更大的经济利益损失。

(作者:四川运达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大学文化,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大专,研究方向:企业的税收策划)

参考文献:

篇2

一、科学理解纳税筹划的特征

1.合法性。合法性是指纳税筹划不仅符合税法的规定,还应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这具体表现在企业采用的各种纳税筹划方法以及纳税筹划实施的效果和采用的手段都应当符合税法的规定,应当符合税收政策调控的目标。

2.筹划性。纳税筹划是纳税义务人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就对自己的纳税方式、规模作出了安排,一旦作出决策,就严格遵守税法,照章纳税。纳税筹划不同于纳税义务发生之后才想办法规避纳税义务的偷税、逃税行为。

3.目的性。纳税筹划的目的,就是要减轻税收负担,同时也要使企业的各项税收风险降至最低,追求税收利益的最大化。

4.专业性。纳税筹划的开展,并不是某一家企业、某一人员凭借自己的主观愿望就可以实施的一项计划,而是一门集会计、税法、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专业性很强。

5.综合性。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不能只盯着个别税种税负的高低而应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如果有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企业要选择使自身价值最大化或税后利润最大化的方案,而不一定是税负最轻的方案。

6.整体性。纳税筹划不仅仅着眼于税法上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总体的管理决策。纳税义务人进行税收筹划时,除了要通晓税法,必然旁及到与管理决策相关的其他法规。

二、纳税筹划的注意事项

1.税收筹划属于财务管理的范畴,其性质是一种理财活动,企业管理决策层要有正确的认识。

纳税义务人为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而开展的税收筹划活动--属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体现在选择和安排企业的投资、经营及交易等事项的过程之中。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纳税人往往面临着税负不同的多种纳税方案的选择,纳税人可以避重就轻,选择低税负的纳税方案,合理地、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但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应以合法为前提,管理决策层要了解纳税筹划对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性,给予积极支持,才能正常开展纳税筹划活动。所以,讲求纳税筹划,不是如何去挖空心思偷、逃、漏税,而是充分利用税法赋予纳税人的权利,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2.充分考虑纳税筹划的成本与风险。纳税筹划是为了获得“整体税收经济利益”,而不是“某一环节税收利益”。因此企业在税收筹划时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判断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必要。

纳税筹划的效益是指它给企业带来的纯经济利益( 筹划后的经济利益-筹划前的经济利益)。纳税筹划的成本包括为进行筹划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由于纳税筹划涉及面广,有时需要税务方面的专业人才进行方可成功,因此很多企业聘请税务专家为其筹划,这就有支付税务专家费用的问题。

纳税筹划一般在纳税人的经济行为发生之前作出安排。由于经济环境及其他考虑因素错综复杂,且常常有不能主观左右的事件发生,这就给纳税筹划带来不确定性的因素。因此,纳税人在实施纳税筹划时,还应充分考虑纳税筹划的风险,然后再作出决策。

3.纳税筹划要有全局观,应从整体角度和长远战略考虑。纳税筹划的目的不只是使企业税负最轻,其真正的目的是在纳税约束的市场环境下,使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或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不能仅注重个别税种的税负高低,要着眼于整体税负。即使有的方案会使某些税种的税负减轻,但从整体上来说,可能会因为影响其他税种的税负变化而导致整体税负增加,因此不具有实际意义。纳税筹划时,还应注意税收和非税收因素,综合衡量筹划方案。有的方案可以节省税款,但是却增加了很多非税支出,比如企业机构设置费、运费等。税收负担的减少并不一定等于企业总体收益的增加,有时一味追求税款的减少反而会导致企业总体收益的下降。比如,企业所得税有两档优惠税率18%和27%,我们总不能为了适用低税率少缴税,而把生产经营活动限制在较小的规模内。

纳税人还要认识到纳税筹划是为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服务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否则就会发生本末倒置的行为。例如,为了少交企业所得税而铺张浪费,增加不必要的费用开支。在选择方案时,不能仅注意某一时期纳税最少的方案上,而应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4.设计纳税筹划方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纳税筹划的生命力在于它并不是僵硬的教条,而是有着极强的适应性。经济情况的纷繁复杂决定了纳税筹划方法的变化多端。因此,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也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模式上,而应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使纳税筹划有效进行。换言之,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避免发生“刻舟求剑”似的错误。对于税法修正的内容,必须加以密切注意并适时对纳税方案做出调整,使筹划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篇3

一、纳税筹划

税收已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不论是企业法人还是自然人,只要发生应税行为就要依法纳税。纳税筹划是企业如何用足用好税务政策的新课题,是指企业作为纳税人,熟悉了解税法及财务会计制度,用足用好税务政策,运用税法上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企业已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其经济行为与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是企业经营者所考虑的首要问题。纳税筹划是企业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通过预先安排和策划追求自身税负最小化的财务管理活动。在企业集团化发展过程中,税负的绝对额以及对企业现金流量、资金运作的影响会愈显重要,因此企业集团应该树立正确的纳税筹划理念,充分认识实施纳税筹划的价值。

纳税筹化是指在税法或法令许可的范围内,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采用税法赋予的税收优惠或选择机会,通过对企业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安排,尽可能地降低税负的过程。纳税筹划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风险性。纳税筹划因受政策、环境及其他可变因素的影响,必然具有许多不确定性,故其成功率并非百分之百,同时,纳税筹划的经济效益也是一个估算范围,并非绝对数字。因此,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该尽量选择成功率较大的方案,以便将纳税筹划的风险降到最低。

(2)动态性。纳税筹划需要前后兼顾,在动态发展中抓住筹划重点,把握筹划时机,评价筹划效果。纳税筹划必须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如某些税收优惠政策作用往往只能持续一段时间,当环境改变而修改税法时将不再适用。因此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只有掌握时效,灵活筹划,适时配合环境变化,并适应客观要求,才能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

(3)选择性。企业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是多方面的,如针对某项应税经济行为的税法有两种以上的规定可选择时,或者完成某项经济活动有两种以上方法供选用时,就存在纳税筹划的可能。通常,纳税筹划是在两种以上有利的合法方案中,选择税负最轻或效益最大的一种方案。

(4)综合性。进行纳税策划时,不仅要搜集现实的、已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与进行纳税筹化有关的、确切的信息资料,而且要搜集未来经济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与进行纳税筹划有关的,不确切的信息资料,不仅要运用统计方法,而且要运用数学方法;不仅要运用税收知识,而且要运用会计知识、管理知识、经济知识和其他方面的知识;不仅要分析各税种对纳税人经营活动的影响,而且要分析纳税人经营活动的最终收益。因此要求开展纳税筹划业务的人员不仅具有实际业务处理能力,而且具备综合分析能力。

(5)超前性。纳税筹划应该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或是尚未形成纳税义务的时候进行。如果纳税人的某项纳税义务已经形成,那么纳税人任何试图改变纳税义务,减轻税收负担的努力最终都只能被认定为偷逃税,受到法律的制裁,是不可取的。因此,对纳税义务的超前筹划是纳税筹划的关键所在。

(6)合法性。纳税筹划行为采用的方法及手段应是合法的,至少也应是不违法的,并符合税法精神。其具体实施与运用是在税收法律及制度允许和规范的前提下进行的,否则就会成为税务违法违纪行为,受到相应的处罚。

二、企业集团纳税筹划

企业集团纳税筹划是企业集团在不违反现行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对税法进行精细比较后,对纳税支出最小化和资本收益最大化综合方案的纳税优化选择,它是涉及法律、财务、经营、组织、交易等方面的综合经济行为。企业集团纳税筹划是企业集团的一项基本权利,通过纳税筹划所取得的收益是合法收益。企业集团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可以说是一种本能,是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的行为。

如何做好纳税筹划,一般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

(1)平衡集团各纳税企业之间的税负。通过集团的整体调控,战略发展和投资延伸,主管业务的分割和转移,以实现税负在集团内部各纳税企业之间的平衡和协调,进而降低集团整体税负,这是企业集团在纳税筹划方面的特色。

(2)利用税负转嫁方式降低集团税负水平。税负转嫁存在于经济贸易之中,通过价格变动实现,而集团内部企业投资关系复杂,交易往来频繁,为税负转嫁创造了条件。

(3)集团整体延缓纳税期限。资金具有时间价值,延缓纳税期限,可享受类似无息贷款的利益。

(4)合理归属集团企业或集团所得的年度。所得归属的处理,可以通过收入、成本、损失、费用等项目之增减或分摊而达到,但需要正确预测稍售的形成,各项费用的支付,了解集团获利的趋势,做出合理的安排,才能享受最大利益。

(5)使集团整体适用较低的税率。

(6)缩小集团企业或集团的税基。

企业集团纳税筹划是从集团的发展全局出发,为减轻集团总体税收负担,增加集团的税后利润而做出的一种战略性的筹划活动。企业集团的纳税筹划具有超前性、目的性、全局性等特征,它是现代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企业集团进行纳税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

(1)纳税筹划活动必须合法及时。我国税制建设还不是很完善,税收政策变化转快,纳税人必须通晓税法及会计财务制度,充分利用税务政策与会计财务制度的差别,如何将前者与后者结合起来,在利用某项政策规定筹划时,应对政策变化可以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防范筹划的风险。原来是纳税筹划,政策变化后可能被认定是偷税,所以,目前纳税筹划的重点应是用足用好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让税收优惠政策尽快到位,这个空间非常大。

(2)企业集团进行纳税筹划必须坚持经济原则。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合法节税增收,提高经济效益。但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化及筹划付诸实施的过程中,又会发生种种成本,因而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先对预期收入与成本进行对比,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其成本时,筹划方案才可付诸实施,否则会得不偿失。此外,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不能只注重某一纳税环节中个别税种的税负高低,而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同时,还应运用各种财务模型对不同纳税筹划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实现节税与增收的综合效果。

四、企业集团纳税筹划中的风险

纳税筹划是在宏观的经济背景下进行的。一个国家的法律建设,特别是税法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开展纳税筹划的方向和方法,加上各个地方情况不同,税务部门对法规的理解也存在差异,都会影响筹划的成功与否。但随着纳税人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纳税筹划不仅会为纳税人所重视,也会为税务机关所接受,所以纳税筹划在中国前景广阔。

税务机关和纳税义务人都是税收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其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由于主体双方是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所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对等,表现为税收征管法中赋予税务机关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和在税收征管中“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规定;还由于税收征管中对纳税人规定有纳税义务和承担的法律责任,所以,纳税人的纳税筹划必然存在风险。企业集团纳税筹划风险是企业集团的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针对纳税而采取各种应对行为可能出现的筹划方案失败、筹划目标落空、偷逃税罪的认定及其由此而发生的各种损失和成本支出。包括:行政执法风险、信誉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心理风险。

(1)行政执法风险。企业集团纳税筹划行政执法风险是企业集团在制定和实施纳税筹划方案时,所面临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可能承担因税务行政执法偏差导致纳税筹划失败的风险。严格意义上的纳税筹划应当是合法的,符合立法者的意图,但这种合法性还需经税务行政部门的认可。在这一确认过程中,客观存在着税务行政执法偏差从而产生纳税筹划失败的风险。由于我国税法对具体的税收事项常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和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客观上为税收政策执行偏差提供了可能。

(2)信誉风险。企业集团纳税筹划信誉诚信风险是企业集团制订和实施纳税筹划方案时,所面临其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可能承担的信用危机和名誉损失。如果企业集团曾经有过偷逃税行为,又被税务机关查实认定为偷逃税,可能被贴上有问题或不讲诚信的标签,导致税务机关对其更加严格和频繁的稽查,加上苛刻的纳税申报条件及程序,企业集团就会因此而付出额外的代价,严重的还会影响其生产经营活动及市场份额。

(3)经济风险。企业集团纳税筹划经济风险是企业集团在制定和实施纳税筹划方案时,所面临其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可能使发生的纳税筹划成本付之东流,可能要承担法律义务、法律责任的现金流出和无形之中造成的损失。如果企业集团纳税筹划方案失败或目标落空,请专业人员制订筹划方案支出费,企业内部筹划人员的工资、福利支出、公关协调费用支出及为满足税收优惠规定而增加的支出和其他费用支出等的筹划成本将无法收回;为此还要承担追缴税款、滞纳金和罚金的支出;至于无形之中造成的精神损失也无法计量。

(4)法律风险。企业集团纳税筹划法律风险是企业集团在制定和实施纳税筹划方案时,所面临其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可能承担补缴税款的法律义务和偷逃税的法律责任。

(5)心理风险。纳税筹划心理风险是指在制订和实施纳税筹划方案时,所面临其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在可能承担法律风险、经济风险和信誉诚信风险的情况下,方案筹划人由此而承受的心理负担和精神折磨。

实际中企业集团纳税筹划风险的原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其具体方面如下:政策的变化、纳税筹划存在着征纳双方的认定差异、企业集团活动的变化、投资扭曲行为、经营损益的变化。

政府课税体现对企业已得利益的分享,而并未承诺补偿相应比例经营损失的责任,尽管税法规定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可以用税前利润补偿前期发生的经营亏损。这样双方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企业不署名的“合伙者”,企业盈利,政府通过征税获取一部分;企业亏损,政府应允许企业延期弥补亏损。但这是以企业在以后限定期限内拥有充分获利能力为假定的前提的,否则,一切风险损失将完全由企业自己承担即以后利润弥补亏损。由于已纳税款不能返还,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税款是预缴,企业税负也就相对加重。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理解不准确,税务行政执法偏差,税收优惠政策要求的条件不到位及纳税筹划具有主观性。它们都会给企业集团纳税筹划带来风险,需要采取具体措施进行规避。

五、总结与建议

在税种单一、经济状态封闭、纳税人权利不受重视的情况下,纳税筹划的空间比较狭小。随着社会进步,纳税人权利受到广泛重视,尢其是经济全球化和税制改革的深入,为纳税筹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纳税主体,以提供纳税筹划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和税务部门为代表的纳税筹划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推动下,纳税筹划呈现出“全球性、长远性、专业性、市场性”的新趋势。

面对纳税筹划发展的新趋势,税务部门有义务对纳税筹划进行宣传、支持、保护和指导,在纳税筹划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同时,社会中介机构在提供纳税筹划服务时,应牢记合法性是纳税筹划的本质,不能简单地进行风险与收益的平衡,而必须首先对纳税义务适当履行进行筹划,规避法律风险。就我国企业而言,为了避免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必须重视纳税筹划,将其纳入整体投资和经营战略加以考虑;同时,纳税筹划的落脚点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因而必须进行综合筹划,不能局限于个别税种,甚至也不能仅仅着眼于节税。

篇4

纳税筹划;财务管理;投资;筹资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降低自己的成本,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除了要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还需要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实施筹划纳税,通过对各种纳税方案的比较,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纳税方案,从而降低自己的纳税成本。下面我们就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应用进行相应的讨论。

一、纳税筹划及其特征

纳税筹划又叫税收筹划或者是税务筹划,指的是企业和个人在进行纳税之前,针对自己经济活动的特点,在不违反国家相关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对税法中的一些优惠政策的掌握,从而对自己的投资理财活动展开相应的调整和安排,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纳税方案,从而最大限度降低自己的纳税成本,扩大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效益。

纳税筹划与偷税是有严格的区别的,偷税指的是用非法方式达到减少税费的目的,是一种违法行为,而纳税筹划是一种正当的维护自己权利的手段。从纳税筹划中来看,纳税筹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纳税筹划具有合法性。处于对目前我国国情的考虑,在制定税法的过程中会有特殊的考虑,纳税筹划就是在不违反税法的基础上,通过选择不同的纳税方案达到节税的目的,所以说纳税筹划是具有合法性的。第二,纳税筹划的专业性。在纳税筹划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与会计财务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要精通税法,通过对这些专业知识的应用从而对企业的财务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三,纳税筹划的目的性。企业和个人的纳税筹划活动都是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一般来说纳税筹划的最直接目的是为了减轻税负,在此基础上,纳税筹划还可以为延缓纳税,实现涉税零风险服务。第四,纳税筹划的前瞻性。纳税筹划是要保证企业税费的降低,而企业产生税费的基础是进行相关的经营活动,所以纳税筹划就需要在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活动发生之前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从而实现降低税费的目的。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进行纳税筹划的意义

1、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在纳税筹划中对财务工作者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要求他们对税法有一定的了解,在纳税筹划中从设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最终到纳税申报都需要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财务工作人员能力得到了锻炼,对于他们进行企业其他财务管理活动具有很大的促进意义,为提高企业的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2、有助于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纳税不仅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也能产生积极的作用,通过纳税筹划活动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3、保证企业资金正常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中就可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纳税防范,从而降低企业所应缴纳的税款,保证企业资金正常周转,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1、纳税筹划在企业筹资中的应用

目前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对外筹资是非常普遍的,现阶段主要的对外筹资方式有两种: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对外筹资的过程中,选择的方式不同,需要付出的成本也会不同。比如选择权益性资本筹资:企业需要从税后净利中支付股利,而这部分股利因没有抵税作用,所以筹资成本相对较高;选择债务性筹资:国家税法规定企业因债务筹资所产生的利息可以在所得税前抵扣,这些利息因而具有抵税效应,债务性筹资也因此比较权益性筹资可以降低筹资成本。另一方面,债务性筹资的固定利息对企业而言却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如果企业负债率过高,一旦企业不能如期支付债务利息,则还有可能引致企业破产的巨大风险,因而企业在考虑选择何种方式筹资时,还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风险和收益中权衡,尽量选择最优的筹款方式。

2、纳税筹划在企业投资中的应用

企业在投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投资活动带来的整体效益,还需要对税后效益进行掌控,我国为了保证经济的全面发展,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投资方式以及不同投资形式下的税负,在税法规定中都是有一定差距的,因而企业要想减轻自己的整体税负,就需要在投资中考虑税法对各项投资效益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从投资产业、投资区域两个方面进行纳税筹划阐述。投资产业方面:目前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国家鼓励的新型产业、尤其是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比较大,在这些产业上就制定了诸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所以企业在考虑投资方向的时候可以对这些方面进行重点考虑,充分享受及利用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投资区域方面:我国为了保证经济的平衡发展,对国家偏远地区的投资在税收上给予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在西部贫困地区,大部分投资企业都实行税收减免政策,企业在投资区域考查时则可侧重对这些地区的选择。

3、纳税筹划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品购销决策、成本费用决策以及存货管理决策都可能会涉及到纳税筹划,通过对这些环节进行纳税筹划同样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面我们就从货物的计价和定价两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第一,存货计价纳税筹划: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一贯性的原则下,企业预期物价将长期呈下降趋势时,发出存货方法可优先采用先进先出法,这种方法下企业的前期销售成本可提高,前期的应交所得税因而减少,从而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益;在物价较平稳的时期,企业则应该采用加权平均法,企业各期的所得税均衡发生,从而避免前期产品利润高估、过多缴纳所得税等。第二,产品转移定价纳税筹划:转移定价是大集团公司中的下属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各种经济活动时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一般主要通过零部件费用、运输费、利息费以及保险费等影响商品利润方式达到节税的目的。

4、纳税筹划在企业利润分配中的应用

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中包括利润的分配,在利润分配中,针对不同的利益主体,需要缴纳的税费也不同,所以在利润分配过程中也应该进行纳税筹划活动。在全面了解税法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分配政策,合理使用税法中的优惠条款,从而降低企业或者是利益主体的税费负担。

结论:

纳税筹划要从企业的融资、投资以及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进行,需要注意的是,纳税筹划并不是单纯的降低企业的税费,而是在充分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纳税筹划活动。

参考文献:

篇5

一、对于纳税筹划工作的论述

(一)概念

纳税筹划包含的工作内容为:企业通过整合涉税业务,根据实际发展现状来制定一整项健全完善的企业税负纳税规划。其中,全面实施纳税筹划工作的实质性目的是为了缓解纳税人员在涉税业务开展过程中面临的各项工作压力,它是在增强企业发展实力的基础上而存在和形成的。所谓纳税筹划,其实是按照我国制定出来的法规政策和优惠政策来制定有助于企业发展的的税收方案,以此为企业后期经营提供有利的帮助。从实际情况来探究,纳税筹划工作并不是指企业存在着减少缴税的一种行为,而是指企业在遵循我国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而实施的一项减税活动。该项行为虽然是纳税人员自己实施的,不过,由于其是在遵循规定要求的过程中落实的,因此,对于政府来讲,只有在健全税法制度的基础上来降低税收风险出现的概率。在企业风险管理期间,纳税筹划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力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既可以促使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有效实施,同时还能够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

(二)企业纳税筹划具备的特征分析

现阶段,由于我国纳税筹划工作出现时间不长,因此企业纳税人自身的纳税行为较低,它们从对纳税筹划的不了解逐渐发展成为了遵循法律要求展开依法纳税工作。其中,在具体发展期间,我国企业纳税人员在纳税筹划期间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某种层面上来分析,纳税筹划包含了多项环节,本身具备合法性和计划性特征。①合法性;主要是指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来采取的一种纳税方案。②计划性;计划性同时也可以被称之为筹划性,它是从经济活动实际开展情况入手,然后实施的筹划工作。从实质上来看,开展纳税筹划工作的目标是很明显的,主要是为了减少企业的税收压力,降低各项风险的发生。所以,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下开展纳税筹划工作的时候,不需要一味的考虑纳税人整体税负现象,而是要有目的和计划的制定统筹方案,从整体上来探究和分析问题。③实效性特征;该项特征本身是伴随着税收政策的改变而进行改变的。

二、企业纳税筹划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风险问题

(一)面临的经营风险

当前,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实质性目标是为了合理的预测出经营过程中能够获取的有关利润,其中,进行纳税筹划工作的时候,主要是以预测企业后期生产经营现状为目的。不过,企业运营期间,假设存在着由于竞争激烈而导致企业经营效果不佳等一系列现象,那么有可能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纳税筹划计划的合理性,使得整项计划的作用无法发挥出来,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纳税筹划的整项工作都需要重新进行规划,不然的话,便会为企业带来诸多的风险问题。

(二)面临的政策风险

对于企业经营期间的主体投资活动来讲,主要是从市场实际运行情况和政府制定出的调控策略来实施的。因此,在投资活动前期开展阶段中,企业需要应用经营丰富并且专业技能高超的队伍展开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政策有可能会发生一些改变,在出现变化之后,企业税负随之加大,进而使得纳税筹划方案不合理,无法获取相应的效益,从而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所以,企业需要以税收优惠政策为基本来制定完善的纳税筹划方案,只有在全面掌握税收政策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才有助于企业实现降低税务压力的目的。不过,需要了解的一点是,如果我国的税收优惠出现了改变,企业要是不加以重视的话,那么最终会使得纳税筹划方案效果发挥不出。

(三)违法风险

企业纳税筹划的制定,主要是在全面掌握税法并且遵循法规制度的基础上来落实的。从当前情况来看,当纳税筹划人员没有熟练掌握和了解税收法律要求的时候,那么就有可能使得制定出来的纳税筹划方案和法律政策实质性要求相脱离。再者,企业在纳税筹划期间如果钻法律漏洞,便会使得企业和法律制度相脱离。在我国提出的企业税务法律要求中已经对企业提出了严格的规定,明确要求不可以使用违规方式来进行纳税筹划工作,此种方式虽然维护了相应的利润,可是却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风险性。

三、企业纳税筹划过程中的风险应对措施

(一)构建良好的企业增值纳税筹划环境

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环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在企业经营期间,进行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国家的法律以及经济大环境。对于企业本身而言,通常无法改变大环境,不过,企业可以适当的适应大环境,以此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比方,需要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到我国的增值税要求,找寻企业能够使用的税收筹划空间,以此减少企业税负。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内部环境则是指企业按照具体经营现状开展工作。其中,内部环境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加大对税收筹划的关注力度,从实际行动中大力开展增值税税收工作,在严格规定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的基础上来做好增值税的核算和缴纳工作,从而确保增值税税收筹划的稳定开展。

(二)大力增强纳税筹划人员的整体工作能力

当企业制定纳税筹划方案的时候,需要从市场环境、税收制度等方面入手,科学合理的选择纳税筹划方案,面对存在的各项风险问题,可以采取规避或者转移的方式加以避免。在这一阶段中,对于纳税筹划人员的选择特别关键。从一方面来讲,企业需要做好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不仅要授予和指导人员专业化知识,同时还需要加大对道德素质的培训力度,以此制定出合理的筹划方案,减少风险的发生。另外一点,企业需要引进经营丰富并且技能高超的人员来开展工作。

(三)加大企业和有关税务部门的沟通力度

实施纳税筹划工作的实质性目的便是达到节省税用的目的,而企业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政府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实施的纳税审核工作,只有税务部门对企业提出的纳税方案做出合格批准之后,那么才可以表明企业纳税筹划工作已经全面落实。不过,在具体的纳税期间,大部分企业没有正确了解和掌握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节税理念,所以,面对此种现象,企业中的税务人员必须加大和税务部门的沟通力度,以此全面的掌控和熟悉税务政策。

(四)严格遵循基本的成本效益原则

篇6

一、纳税筹划的概述

(一)纳税筹划的含义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或其人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自觉地运用税收、会计、法律、财务等综合知识,采取合理合法或“非违法”的手段,以降低税收成本,提高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纳税筹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避税、节税、转嫁筹划、规避税收陷阱以及实现涉税零风险。避税指的是纳税人采用不违法的手段,利用税法中的空白和漏洞获得税收利益,这种方法既不违法也不合法,与偷税漏税有很大的区别。纳税人在避税筹划的过程中需要对现行的税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其中的漏洞。节税指的是纳税人根据税法中的各种优惠政策,例如起征点、税费减免政策,从而对自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降低企业所要缴纳的税费。这种纳税筹划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减免税费的方法,现阶段被很多企业采用。转嫁筹划指的是为了减小自己的纳税负担,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对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整,将自己应该缴纳的税费转移到别人的身上。规避税收陷阱指的是纳税人在经营的过程中,要对一些被认为是纳税陷阱的税收政策的条款特别注意,避免陷入其中。涉税零风险指的是纳税人在生产经营中对于自己所要缴纳的税款有清楚的认识,在申报税款的时候要及时足额,在缴纳税款的活动中要避免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

(二)纳税筹划的特征

纳税筹划的特征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纳税筹划的合法性。合法性指的是纳税人在对各种纳税方案的优化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这也是纳税筹划的最基本的特点,不仅符合国家税法的规定,而且也合乎国家制定税法的意愿。二是纳税筹划的政策导向性,指的是国家通过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对纳税人的行为产生导向的作用,为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服务。三是纳税筹划的目的性,指的是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选择的各种方法和一些经营活动的安排都是为了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和企业股东的最大利益。四是纳税筹划的专业性,指的是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要对目前的税收政策有充分的认识,有专业的会计知识,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优化,组成最优的方案,节约税收成本。五是纳税筹划的时效性,指的是在不同的时期内国家的纳税政策以及税法都在进行不断变化,面对这种变化,纳税人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采用与现行税法相适应的策略,从而达到降低纳税成本的目的。

二、纳税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筹资是企业进行一系列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筹资行为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结构的变动而发生作用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不仅制约企业风险的大小,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税负和税后收益。不同的筹资方式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预期收益和税负水平。企业筹资一般分为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两种方式。权益筹资包括用留存利润和发行新股等方式,具有风险小、成本高的特点;相对而言,负债筹资更具节税功能,具有风险大、成本低的特点。因此,税收筹划不仅在确定资本结构方面,而且在具体确定筹资对象上都是有作用的。将税收筹划应用于企业的筹资活动能使企业在确定筹资成本时,找到最佳的资本结构。

(二)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国家为实现调整全国生产力布局,对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特区和保税区以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投资项目给予诸如减免税收等多种税收优惠政策。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地及投资行业时,要充分考虑国家对地区、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区域性、行业性的税收倾斜政策,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尽可能将自己纳入优惠范围内,合理减轻企业税负,获得最大的节税利益。投资方式的选择上,企业投资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一般来说,由于直接投资需要考虑企业缴纳的各个税种,直接投资比间接投资在纳税筹划方面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三)经营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由于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影响成本的大小,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所以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折旧方式,选择能给企业带来最大节税效果的折旧方法。通常来说,在比率相同的税率下,若所得税率有上升的趋势,就采取直线法计提折旧;若相反则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计提折旧。在超额累计税率下,则一般采取直线法计提折旧。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会得出不同的期末存货成本,从而影响当期利润,因此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要考虑物价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以避免由于成本的波动造成利润的波动。此外,企业的销售收入根据结算方式的不同,其收入确认和纳税的时间也不同。通过销售结算方式的选择,企业可以调节收入确认时间,筹划合理的收入归属年度,达到延缓交税的目的。

成本费用列支的选择。在会计核算中,我们要尽可能及时列支当期成本费用,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采用预提的方式入账,尽可能按成本费用的摊销期,以达到递延纳税时间和得到少缴所得税的税收利益。另外,销售费用、研发费用、技术改造项目的费用在税法规定中也有筹划的空间。

(四)利润分配中的税收筹划

由于企业的以前年度亏损在一定期限内可用税前利润弥补,因此企业应该力争在期限范围内弥补亏损,达到节税的目的。企业的利润分配以这种方式进行分配,根据税法规定,取得现金股利需要交税,而取得股票股利是免税的,因此企业发放股票股利既有利于企业的资金周转,也减轻了股东的税负。另外,企业还可以采用股票回购的方式替代现金股利,这样股东只有在实际卖出股票并获利的情况下才需纳税,对股东更有利,对企业也能起到调整股权结构、优化资本结构的作用。总之,企业在分配税后利润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税收筹划以帮助投资者获得更高的税后净收益。

三、做好纳税筹划的对策建议

(一)纳税筹划应注意信息收集的完整性

在实际工作中错误决策往往来源于信息的失真,因而,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企业内外的各方面经济信息都是设计、选择最佳方案不可或缺的。这些信息包括企业的内控管理、人事制度、国家的方针政策、会计准则的应用等。只有在充分收集和分析不同的涉税信息,并及时进行加工、处理后,才能形成最佳的纳税筹划决策。

(二)关注税法变动,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政策变化较快,总是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修订,稍不注意,使用的法规就可能过时,也可能使我们错失一个纳税筹划的良机。这就要求筹划人员不仅要时刻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及时系统地学习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掌握税法的细节变动,建立税务信息资料库,而且要不断研究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时把握宏观经济动态,合理预期税收政策及其变动,科学准确地把握税法精神,尤其对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要深刻理解、领会内涵,这是纳税筹划的一个基础环节和重要环节。有了这种全面、最新的政策了解,以及吃透、熟练领会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并积极灵活应用,才能做好纳税筹划,进而做出对企业最有力的投资决策、经营决策或筹资决策。

(三)加强纳税筹划的风险控制

首先,正确树立风险意识。纳税筹划一般需要在纳税人的经济行为发生之前做出安排,由于经济环境及其他考虑变数错综复杂,且经常有些非个人能力所能掌控的事件发生,这就给纳税筹划带来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因而其成功率并非是百分之百的。况且,纳税筹划带来的利益也只是一个估算值,并非绝对的数字。因此,纳税人在实施纳税筹划时,应当充分考虑纳税筹划的风险,然后再做出决策。其次,准确理解与把握税法。全面了解与投资、经营、筹资活动相关的税收法规、其他法规以及处理惯例,深入研究掌握税法规定和充分领会立法精神,使纳税筹划活动遵循立法精神,才能达到纳税筹划之目的。既然纳税筹划方案主要来自对不同营运方式的税收规定的比较,故而对与其相关的法规进行全面理解与把握,就成为纳税筹划的基础环节,有了这种基础,才能进行比较与优化选择,制订出对纳税人最有利的投资、经营、筹资等方面的纳税筹划方案。

篇7

纳税筹划;风险防范;对策

现代经济发展离不开税收,不管是企业法人还是自然人,都应该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依法纳税,因此,纳税筹划是现代企业用好税务政策的新课题。企业作为纳税人,必须了解税法及财务会计制度,恰当地运用税法上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一、纳税筹划的含义及特征

(一)纳税筹划的含义纳税筹划也称税收筹划,英文可表述为。是纳税人依据政府的税收政策要求,在许可的法律范围内,事先对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进行纳税筹划,尽可能减轻税收负担,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二)纳税筹划的特征

1.纳税筹划具有合法性。税收筹划是企业在符合税法或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进行的纳税活动,它与避税、偷税有着本质上的差别。避税是钻法律的空子,试图通过与立法意图相悖的合法形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偷税是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用欺骗、隐瞒等手段实现偷税的目的,是一种公然违法行为。而纳税筹划是纳税人确定采用的一种在税法范围内可实施的纳税方案,它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是税收政策应加以引导和鼓励的。

2.纳税筹划具有前瞻性。税务筹划是对企业未来收益最大化所进行的可行性纳税规划,以此来指导预期收益的实现,因此具有前瞻性。在进行税务筹划过程中,不是把企业个别税种负担的高低作为参考要素来关注,而重点是企业整体税负的降低,要关注每个税种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一种税减少了,另一种税就有可能增加。此外,纳税筹划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税负的减少并不意味着企业股东权益一定增加,相反,有可能会减少企业股东权益。因此,要从大局着眼,科学合理地设计纳税筹划方案,才能实现纳税筹划所要追求的目标,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3.纳税筹划具有时效性。企业的发展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税收法律法规也要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不断加以完善,为此,应立足现实,策划企业纳税方案,并做到实时跟踪调整、修改纳税筹划方案,以获取最大的机会成本和实现最大的企业价值。

4.纳税筹划具有专业性。随着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格局的出现,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贸易总量不断扩大,所涉及的不同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一些贸易往来比较突出的企业一定要做好纳税筹划方案的设计,采取自我设计与专业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例如聘请专业的税务、税务咨询机构共同进行纳税筹划。

二、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成因分析

企业在享受纳税筹划带来节税和减轻税负等利益的同时,也面临着相应的风险。因此企业在纳税筹划时要克服盲目性,重视风险性,缜密考虑可能产生风险的各种因素,并进行系统的成因分析。现归纳如下:

(一)税收政策变化导致的风险政策风险是系统风险,其不确定性是在国家政策执行过程中显露出来的。具体表现形式为: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

1.政策选择风险。是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对税收政策、税收的法律法规认识不到位,理解有偏差所带来的风险。国家的经济政策、税收政策都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区域性特点,了解和把握好政策尺度是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必备的功课,做不到这点,选择政策不当造成的风险就会随时发生。

2.政策变化风险。国家政策也好,税收政策也好,都是为经济环境服务的,经济环境变化了,政策的时空性和时效性自然就会随之变化。除非政策的变化没有超出纳税筹划范畴,便可实现预期的目标。

(二)经济环境变化导致的风险经济环境和税收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纳税筹划设计与实施。在积极的财税政策下,国家推行减免税或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增加投资,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相应的,企业的税负会减轻。相反,在消极的财税政策下,国家推行提高税收政策,限制投资,制约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相应的,企业的税负会增加。另外,国家会发挥税收杠杆作用,对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或不同的产品和行业实行有差别税收政策,这种有差别税收政策是顺应经济环境的变化推出的,势必给纳税筹划活动带来潜在的风险。

(三)纳税筹划企业信誉较差导致的风险有证据表明,有些纳税人经常发生偷逃税款行为,结果被税务机关列为“黑名单”,每当核缴税款的时期,税务机关会对信誉较差的企业进行严格的稽查和审核,次数不定,甚至还要推出较为严苛的纳税申报条件,并委派业务人员进行纳税申报监督跟踪执行。这样纳税主体需花费大量的时间随时应对税务机关的稽查,增加了纳税的经济成本。这样的纳税信誉对企业的社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企业信誉风险由此产生。

(四)企业纳税筹划缺乏法律意识导致的风险即能节税,又能符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要求,是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要掌握好的一个度量。体现该度量的标准就是法律意识。提高税收法律意识,将经常遇到的不确定因素纳入法律轨道,就能规避法律风险,同时享受到政策上的优惠。然而,有些企业为了最大可能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总会从会计政策的选择上进行可行的变通,以此来满足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如若变通或选择的“度量”把握得不恰当,企业就要面临被追缴税款、缴纳滞纳金或罚金等的法律责任,严重者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五)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导致的风险税务行政执法是检验纳税筹划是否合法的必需工作过程,然而不规范的执法有可能导致纳税筹划面临失败的风险,使企业精心设计的纳税筹划方案成为一纸空文。税法上规定的纳税范围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是否列为应纳税范围需要税务机关的判断来确认,因此提高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十分必要,否则,因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偏低也会导致纳税筹划风险产生。

三、防范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策略

通过对纳税筹划风险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的阐述,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规避风险的产生,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防范。

(一)提高税务筹划风险意识,重视对税收政策、税收知识的学习第一,企业当务之急要加强税收政策的学习,将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全面、深入、准确地应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之中,以此来测量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优化选择,确保在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范围内实施企业纳税筹划。第二,企业要时刻关注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动。国家政策的变化是影响企业纳税筹划方案是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跟踪国家政策的变动,适当调整纳税筹划方案,既能为企业规避纳税筹划风险,又能为企业增加效益。因此,企业在工作过程中,要将自身生产经营的相关信息与税收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在一起加以研宄,提高纳税筹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入手,确定一个既符合企业利益又遵循税收法律、法规的纳税筹划方案。

(二)构建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风险预警系统是科学的管理系统,符合纳税筹划企业的特殊性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多变性、复杂性,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它可以检测不尽完善的纳税筹划方案,及时进行修正,使风险在潜在之中被解除。具体设置如下:

1.构建纳税筹划信息系统。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整理和收集纳税人应遵循的税收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密切关注其变化对企业涉税事件的影响,并在税收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开展企业的纳税筹划活动,有针对性地调整税收筹划方案。

2.将纳税筹划要素加以量化。运用数理统计知识对量化的指标设置权数,求其期望值、方差,同时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建立动态数学模型或风险距阵模型,并与同行业或相关行业中的标杆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方案的对比分析,查找问题,对症下药,从而制定有效的措施,控制风险的发生。

(三)加强企业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与联系节税是企业纳税筹划的最终目的,能否实现节税目标,税务机关认可至关重要。既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又能得到税务机关认同,纳税筹划所期盼的利益才能实现。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很多活动处于法律的边缘线上,一些问题、概念界定模糊,很难让纳税筹划人员准确把握其界限。因此,企业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明确税收政策的规定,紧跟形势,更新观念,与税务机关加强沟通和联系,掌握税务机关税收征管业务的具体方法与项目,及时请教,获取指导。

(四)重视成本效益原则,实现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为保证税务筹划目标的实现,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纳税筹划成本和纳税筹划收益是相辅相成的,有收益必有成本发生,收益大于成本的纳税筹划方案才是正确的、成功的,否则就是不正确的、失败的。一个优秀的纳税筹划方案是舍小顾大,即在税负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企业整体获利最大。另外,企业要站在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设计纳税筹划方案,使其具有整体性和长期性,即正确处理好个别利益与全局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

(五)提高企业纳税筹划人员的专业素质纳税筹划人员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是纳税筹划得以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这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施之以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多种渠道开展对纳税筹划人员培训,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一方面要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包括税收、财务、会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提升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和经济预测能力,即能够运用税法武器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运用专业知识规避纳税筹划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是现代企业始终要追求的目标,而纳税筹划活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做好企业的纳税筹划,充分利用纳税筹划赋予的权力,结合政府的政策,配置好资源,对企业实现更大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洪彬.企业税务风险的规避与化解[J].现代商业,2008,(05).[

2]邹春来.新形势下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应对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5).

[3]董伟.筹划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J].商情,2009,(26).

篇8

纳税筹划与偷税、逃税、避税是一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这些概念都是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本身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其目的都是纳税人以少缴税款为目的而采取的有意行为。虽然三者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他们之间的区别又是显而易见的。

(1)纳税筹划的特征。纳税筹划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也就是说,纳税筹划包含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其一,合法性,这是纳税筹划的前提,纳税筹划只能在税法及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超越规定之外,逃避税收负担,则属于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其二,目的性,那就是尽可能多地获取税收利益。税收利益有两层意思:一是减少纳税的绝对额,即直接以减税、免税形式减少应纳税数额;二是延迟纳税时间或获得税收的时间价值;其三,筹划性(超前性),纳税筹划是一种有计划、有安排的经济行为,是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前,通过充分研究分析业务过程和业务环节涉及的税种、税收优惠政策及税收法律、法规中存在的利用空间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等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否则,纳税筹划就会失去意义。

(2)纳税筹划与避税。避税是相对于逃税而言的一个概念,是指纳税人采用不违法的手段,利用税法中的漏洞、空白获取税收利益的行为。纳税筹划与避税的区别主要有:一是范围不同。避税的范围比纳税筹划的范围要广泛,包括一切为了减轻税收负担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行为。二是目的不同。避税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税收负担,而纳税筹划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通常情况下,减轻税收负担有助于增加利润,从而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说二者是统一的,但有时也不一定,为实现财务目标,纳税筹划有时可能选择税负较高的方案。三是采取的手段不同。避税可以不择手段,而纳税筹划的手段必须不违法。

(3)纳税筹划与偷逃税。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法,通过对已经发生的应税经济行为采取隐瞒、虚报等欺骗手段以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逃税是指纳税人采取虚报、谎报、隐瞒、伪造等各种非法手段,达到不缴纳或少缴纳税款目的的税务违法行为。纳税筹划与偷逃税的差异在于:一是本质上的差别。偷逃税是违法行为,纳税筹划是不违法的。二是发生时间的差别。偷逃税是一种“事后控制”,是在应纳税额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逃避纳税义务;纳税筹划是一种“事前控制”,是在应纳税额没有确定的情况下,采取合法的手段,使其应纳税额最小。

二、纳税筹划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意义

事实上,中小企业通过纳税筹划不仅仅是可以带来节税的税收利益,从长远来看,中小企业进行纳税筹划,还有着其它更多的现实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的纳税成本。纳税筹划的直接作用是可以减少企业税收支出,降低企业成本,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资金短缺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通过纳税筹划来减少直接支出,相当于为企业进行间接融资,为企业增加收入。

(2)有利于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因规模和资金的限制,企业内部往往存在诸多制度不规范、惯例无秩序的状态。而一个企业要进行纳税筹划,必然要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规范财务管理,这些条件的改善,必将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3)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经营方式。现代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以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竞争力和追求盈利、实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为目的。要实现这一目标,从企业经营战略上看,企业应通过尽量增加收入的来源或尽可能节约各种生产要素的投放,来达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之目的。渗透于企业的投资、融资、经营管理全过程的纳税筹划既可以有效合法地减少企业的纳税支出,增加企业的利润,又可以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

(4)有利于减少中小企业违法风险。正确有效的纳税筹划,是建立在企业对有关纳税事项的周密分析,判断和控制,以及对可能触犯税法的经济行为进行的纠正和防范的基础之上,纳税筹划的过程和结果都是以合理合法为前提的。虽然企业也可以通过偷税、逃税等手段减少税务支出,节省纳税筹划成本。但采取偷逃税等手段规避赋税,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一经税务等相关部门查处,将会面临严厉制裁。而纳税筹划经得起税务稽查机关的查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合法的纳税筹划减少税收违法风险,同时也为增加后续税源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中小企业纳税筹划需要考虑的因素

(1)树立全面长远的规划眼光。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目的在于创造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利益最大化。虽然税收成本是战略制定中需要考虑的一项,但是当面临税收筹划与企业发展战略背道而驰的情况下,企业需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考虑,如果仅仅从税收筹划的角度出发,可能会因小失大,从整体上损害企业利益。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因为中小企业资金、人力资源薄弱,一旦偏离了长远发展战略,就会导致全局性的失败,例如有些中小企业为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人为地加大成本费用,推迟盈利年度,忽视生产经营,造成连续亏损,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2)着眼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纳税筹划是企业理财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着眼于企业全局,考虑企业长远、整体税负的下降。因此,纳税筹划活动要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任何一个可能产生税金的环节,均应进行。另外,纳税筹划活动不仅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要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也要顾及企业外部各方面的利益和要求。因为纳税筹划也影响与企业有关的各种关系人利益,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而关系人的行为,通过与企业的不同契约关系,又反过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因而纳税筹划不仅限于本企业,应同其他单位联合,共同寻求节税的途径。

(3)服从企业的总体管理决策。企业纳税筹划的目的是在法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自身的纳税支出并获得最大的节税收益。为此,企业一般是通过选择低税负的纳税方法和递延纳税期这两种方法来获得节税利益。但每个中小企业都有自身的发展目标,都有其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政策。可以说,会计政策选择中的纳税筹划是完成企业目标和贯彻企业政策的一种手段。有时候,减少当期的纳税所得,递延纳税的时间,可能与当期的经营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在这种情况下,纳税筹划不仅仅着眼于税法上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中小企业总体的管理决策,应服从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不能一味强调纳税利益而放弃经营目标的实现。

(4)注意中小企业的相关成本。中小企业纳税筹划时,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才能保证纳税筹划目标的实现,因为企业纳税筹划,作为筹划人的筹划费用最终也要归集到企业资金成本中去,也就是说纳税筹划所取得的纳税筹划利益是所取得的名义收益与付出筹划代价的差额。任何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在获取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实施该方案付出纳税筹划成本,这里所指的成本不仅包括税收筹划所需要的人力、信息收集等显性成本,还包括税收筹划的机会成本,在税收筹划实务中,企业常常会忽视筹划的机会成本从而产生筹划结果与筹划成本得不偿失的风险。只有在充分考虑筹划方案中的隐含成本的条件下,且当纳税筹划成本小于所得的收益时,该项纳税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和可以接受的。因此,在纳税筹划时,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在纳税利益和相关成本之间作出权衡。

(5)考虑产生的风险因素。纳税筹划的风险首先来自于政策变化风险,税收作为经济调节的杠杆,总是在不断地适应经济活动的变化,因此,税收政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所以纳税筹划需要专业人员在了解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事前筹划,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政策变化,调整税收方案。于此同时,还有来自于纳税筹划方案本身设计的不合理以及操作不善导致的风险。即使纳税筹划方案本身设计得很正确,但如果操作不善,方案失败的可能性也会很大。第三种风险来自于税收筹划目的不明、方案不严谨导致的风险。税收筹划是以服务于企业财务管理,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管理为目标。税收筹划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服务的,是一种方法与手段,而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

四、中小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建议

(1)关注税法政策的时化。税收政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而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资本市场日新月异,这就要求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要时刻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及时系统地学习税收法律法规,掌握税法的细节变动,建立税务信息资料库,同时通过不断研究经济发展的特点,把握宏观经济动态,合理预期税收政策及其变动,对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要深刻理解、领会内涵。对税收政策及优惠政策有了全面、最新的了解,才能积极灵活应用政策,做好纳税筹划工作,进而做出对企业最有力的投资决策、经营决策或筹资决策。

(2)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控制。纳税筹划都是建立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充分执行前提下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财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如果本身存在缺陷,或者制度完善而没有切实执行,都是纳税筹划风险发生的隐患。因此,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健全、科学既是企业纳税筹划的基础,又是规避纳税筹划风险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保证。中小企业自身要增强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提高实行的自觉性。中小企业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加强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就要以加强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因为财务管理涉及到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每一项经济活动之中,从中小企业的计划指标到盈亏和奖惩,都应该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规章制度。通过这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才能加强中小企业的相互制约和监督,进而提高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质量,有效防止和避免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纳税筹划的偏差和一些不合法行为的发生。

(3)提升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提升中小企业管理者管理和决策水平。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个人能力都比较强,但现代化管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对税务、财务、法律等知识进行更深入的认识,提升理论水平和科学决策水平,充分认识到纳税筹划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从而由上至下思想统一,形成合力,从而推动纳税筹划的合理、正确进行。其次,提升财务及纳税筹划人员综合素质。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的最基木前提就是把日常的会计业务工作做好,杜绝假发票,杜绝各种人为的会计处理错误,减少因错误利用会计政策所带来的不必要的税收风险。财务管理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需要财务人员用心、细致地去做,需要各个会计岗位上的人员积极配合与沟通。同时,引进高素质的具备综合理财能力纳税筹划人员对企业的纳税筹划进行合理涉及和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将纳税筹划真正的落实到实处。

(4)建立纳税预警系统。纳税筹划只能在一定的政策条件下,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作用,所以无论是从事税收筹划的专业人员还是接受筹划的纳税人,都应当正视风险的客观存在,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涉税事务中始终保持对筹划风险的警惕性。企业应建立一套科学、快捷的税收筹划预系统,对筹划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风险,立即向筹划者或经营者示警。税收筹划预警系统应当具备以下功能:信息收集功能。通过大量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税收政策及其变动情况、市场竞争状况、税务行政执法情况和企业本身生产经营状况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是否预警;危机预知功能。通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当出现可能引起发生税收筹划风险的关键因素时,该系统应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筹划者或经营者早作准备或采取对策,避免潜在风险演变成客观现实,起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风险控制功能。当税收筹划可能发生潜在风险时,该系统还应能及时寻找导致风险产生的根源,使筹划者或经营者能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措施,遏制风险。

五、结语

成功的纳税筹划不仅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减少税收支出,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深刻理会宏观经济走向和国家政策方针,帮助中小企业及时把握行业最新动向;同时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加强内部财务制度的建设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以此为中小企业长远发展创造一个稳定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中小企业只有在提高对纳税筹划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正确理解纳税筹划的含义,走出纳税筹划误区,正视企业自身存在的纳税筹划问题,通过研究和实践,发挥企业各方而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纳税筹划水平,不断促进自身发展,从而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大地经济利益,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李晶生.中小企业税收筹划风险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0).

[2].企业所得税的筹划策略[J].财会通讯(理财版),2011,(7).

篇9

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深入和税收法律法规的完善,企业被推向全面税收约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因而税收决策已逐渐成为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部分。将企业财务活动的筹资投资利润分配及其他生产经营环节同减轻税负结合起来,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就成为企业理财的基本出发点。纳税筹划作为对经营事项的事先筹划选择和管理,追求税收负担最小化的经营管理活动而引起人们的关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煤炭企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税制改革使煤炭企业纳税数额大幅增加,主要税种纳税增长过快,总体税收负担加重,对煤炭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我国煤炭行业有了危机感,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国外市场的冲击,许多煤炭企业开始认识到,唯有加强财务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许多企业把纳税筹划作为加强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

纳税筹划对于煤炭企业尤为重要,一方面,煤炭企业的经济总量较大,纳税筹划的效果比较明显;另一方面,煤炭企业的业务复杂,税收筹划的空间较大。因此将纳税筹划与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企业的全局出发,降低企业总体的纳税成本,增加企业的税后利润,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煤炭企业的行业特征和纳税特征

(一)煤炭企业的行业特征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煤炭的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7%,占消费总量的69%。随着煤炭工业经济方式的转变,煤炭用途的扩展,煤炭的战略地位愈显重要。

1.煤炭资源的有限性。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开发利用的不断进行,煤炭资源的储量会越来越小,直到枯竭。

2.投资建设规模庞大,煤炭产品单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煤炭生产的产品必须考虑满足社会市场的各种需求。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现在国有生产企业也只是为生产忙碌,产品单一的状况没有改变,距离社会对煤炭产品质量的需求标准还有不少的差距。

(二)煤炭企业的纳税特征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税收政策是政府对煤炭行业进行干预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个稳定的有吸引力的煤炭税制是煤炭行业得以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但现行税制还不完善,尚未体现公平税负,对煤炭企业来说主要体现在增值税负担过重。煤炭是典型的资源开采型行业,税前抵扣项目少,导致实际税负过高,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多。煤炭资源税征收标准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造成各地区各企业间税负不公平。企业所得税扣除范围争议多,对国有煤炭企业改制资源枯竭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没有优惠政策。这样就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煤炭企业短期化行为,生产性投资的减少制约了产业的集成化发展,落后的机器设备与劳动力密集型相结合的经营方式降低了煤炭企业

的竞争能力。

三煤炭企业纳税筹划谋略

1994年新税制改革以来,煤炭企业涉及的税种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所得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煤炭企业可以在充分了解国家针对该行业的所有税收基本政策和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针对行业特点,围绕经营活动的不同方式,选择节税空间大的税种作为切入点进行筹划。这就主要看税种的税负弹性,税负弹性大,纳税筹划的潜力也越大。一般来说,税源大的税种其税负伸缩的弹性也大。另外,税负弹性还取决于税种的要素构成,主要包括税基扣除税率和税收优惠。税基越宽,税率越高,税负就越重;或者说税收扣除越大,税收优惠越多,税负就越轻。煤炭企业应该立足行业特点抓住政策契机,按经营活动发展所涉及的税种,进行整体规划逐一设计。

(一)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筹划

煤炭企业在煤炭销售过程中要涉及混合销售行为。所谓混合销售,是指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营业税的应税劳务。这种可选择性为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比如,煤炭企业在销售煤炭过程中提供运输服务,可以选择将从购货方收取的运费作为价外费用并入销售额一并计算销项税,也可以选择将运输处设立为运输子公司而缴纳营业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以企业整体税负为目标,以成本效益为原则,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还可以为企业降低税负。

(二)资源税的筹划

资源税是煤炭企业应纳的一个重要税种,资源税纳税人生产或开采应税产品,销售或自用视同销售时不仅要交资源税,同时又符合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为增值税的纳税人,所以该纳税人既要交纳增值税,又要交纳资源税。在实际操作过程别要分清哪些资源征税,哪些资源不征税。目前资源税只对矿产品和盐征收,特别要注意的是,煤矿生产的天然气不征资源税。若煤炭企业在产业链延伸过程中投资新建一个以煤矿在建井采煤和煤炭洗选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煤矸石和煤泥为主要燃料的电厂,不久可以消化矿区大量堆积的废弃物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还可以为企业降低税负。

(三)企业所得税的筹划

新《企业所得税法》出台后,为煤炭企业的所得税规定了抵免的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出台的这项重大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改造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重大的政策支持。这样一来,企业应当及时把握政策优势,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合法合理的利润调节,比如企业可将某些收入提前实现,将某些费用推迟列支。但是比如税法规定,企业在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不得转移以后年度补扣。如果筹划不当,税务机关要求调整,就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四煤炭企业纳税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纳税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促进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煤炭企业决策者在选择纳税筹划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纳税筹划必须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

煤炭企业应注意培养正确的纳税意识,建立合法的纳税筹划观念,以合法的筹划方式合理安排经营活动。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保证所设计的经济活动、纳税方案被税务主管部门认可,否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并承担法律责任,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二)全面了解与投资、经营、理财活动相关的税收法规和处理惯例

税收筹划方案主要来自对不同的投资、经营、理财方式下的税收规定的比较。因此,对与投资、经营、理财活动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以及处理惯例的全面了解就成为税收筹划的基本环节。有了这种全面了解,才能预测出不同的纳税方案,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作出对纳税人最有利的投资决策、经营决策或筹划决策。事前筹划包括在组建过程中对企业组织形式、注册地点、投资行业、投资方式、投资时间的选择,在经济合同签定前对交货数量、时间、地点、结算方式的选择,集团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销售方式的选择等;事后筹划是指在企业经营行为发生之后进行的筹划。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费用分摊期限的选择、利润分配方案的选择属于事后筹划范畴。事前筹划与事后筹划都能为企业带来好处,因此应结合使用。

(三)注意税收与非税收因素,综合衡量纳税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直观上看,纳税筹划是为了节约税收支付,但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根本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节约税收支付这一点上,要通过节税达到增加收益、有助于企业发展的目的。因此,综合衡量纳税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就成为纳税筹划的核心问题。这就要求进行纳税筹划时,要由上而下、由粗到细,逐渐达到所期望的最优的总体效益。

首先,不能仅仅盯住个别税种的税负高低,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应以资本收益率的最大化作为纳税筹划的目的,即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

其次,要用长远的眼光来选择纳税筹划方案。有的纳税筹划方案可能会使纳税人某一时期税负最低,但却不利于其长远的发展,因此,在进行纳税筹划方案选择时,不能仅把眼光盯在某一时期纳税最少的方案上,而是要考虑企业的发展目标,选择有助于企业发展、能增加企业整体收益的纳税筹划方案。

再次,企业还应该考虑企业所处外部环境条件的变迁、未来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国家规定的非税收的奖励等非税收因素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综合衡量纳税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为企业增加效益。

(五)要正确处理好与税务机关的关系

对税务机关而言,对企业的纳税筹划进行正确、合理的支持和引导,并通过纳税筹划达到促进依法征税、推动完善税制和加强征管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企业来说,在税款缴纳的过程中,通过合法途径进行纳税筹划是其应当享有的权利,但企业往往因为对税收政策理解得不全面、不透彻,而使得某些税收优惠政策未能享受或未能享受到位,因此煤炭企业要处理好与税务机关的关系,加强与当地税务部门的沟通,随时关注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税务管理的特点和具体方法,及时咨询相关信息。这也是规避和防范纳税筹划风险的必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篇10

纳税筹划作为一项特殊的专业性经济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即纳税筹划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进行,这也是纳税筹划与偷税、漏税、抗税、骗税等违法行为最本质的区别;利益最大化原则,纳税人之所以进行纳税筹划,根本目的就是追求个人或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失去这一原动力,纳税筹划也就失去了活力之源;可操作性原则,再成功的筹划方案也必须能够进行现实操作,否则只是一纸空文。而且在不同筹划方案同时备选时,越便于操作的方案越容易被纳税人选择。

纳税人在进行筹划的时候,除了要遵循基本原则之外,还必须注意防范因此可能导致的各种风险,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风险之一:思想认识的风险。纳税筹划必须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完成,绝非不择手段的偷税、漏税。纳税人如果对此认识不足,就很容易使其筹划行为偏离正常的轨道,滑入偷税漏税的深渊。

风险之二:目标错误的风险。纳税人对于其筹划目标的选择,直接影响其筹划的成果,并带来一定的风险。纳税筹划的正确目标是实现纳税人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并非单纯地降低税负。纳税人如果仅以降低税负为唯一目标,则很可能出现税负下降但企业整体利益亦因此而受损的短期效应,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

风险之三:法规认识的风险。各种税收法规是纳税人进行一切筹划的根本准绳,我国属于成文法系国家,各种税收法规众多,纳税人如果对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不够熟悉或者在理解、把握方面有所偏差,则很可能使纳税人在无意之中触犯法律。

风险之四:法规变动的风险。随着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我国的税收法规也随之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和完善,由于纳税人对于国家法律的未来变动和发展很难预期,而纳税人在进行筹划时一般都是根据现行的税收法律所制定的,并且纳税筹划方案的时间跨度也往往较长,这就为纳税筹划的最终成果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风险之五:经济变动的风险。我国很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往往都是针对于符合某些特定条件的纳税人所制定的,因此纳税人如果为了获得某些税收利益而选择这些特定条件时,都会对其自身产生一定的约束,从而影响纳税人经营的灵活性,一旦市场环境等外部经济条件发生变动,就可能导致纳税筹划的失败。

风险之六:执法认定的风险。无论纳税人如何进行纳税筹划,其能否最终实现必然要取决于税务执法部门的认可。而我国目前很多税收法律规定得都比较粗放,导致税务机关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征纳双方很可能因为对某一纳税筹划方案的认定产生分歧,从而导致纳税筹划风险的产生。

由此可见,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时产生的风险足以抵消纳税筹划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纳税人必须尽力防范风险的发生,纳税人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措施之一: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纳税筹划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纳税人应当正视其存在的可能性,不能以为纳税筹划方案是经过专业人士拟定的,就丧失对风险的警惕性。在保持高度警惕性的同时,纳税人还应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套科学而快捷的纳税筹划预警系统,这样在纳税筹划实施时,一旦出现风险就可以及时向纳税人发出警告。

措施之二:加强成本效益分析,确保成本费用最低。纳税人应当对纳税筹划的各种成本进行深入分析,剔除不必要的费用支出,争取在实现筹划目标的前提下将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线上。不过纳税人在进行成本控制之时,要注意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除了可视的直接成本之外,不要忽视各种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

措施之三:坚持依法筹划,切莫轻易逾越雷池。合法或者至少不违法,这是纳税筹划的根本前提,因此纳税人一定要对我国现行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进行充分而全面的了解,筹划方案力争符合国家的税收政策的发展导向或调整意图,以求更有效地降低筹划风险。

措施之四:确认筹划目标准确合理,实现利益最大化。纳税筹划的终极目标是利益最大化,因此在进行纳税筹划之时应注意避免短期行为,力争从长远发展考虑,与纳税人的整体经营战略相结合,以实现纳税人整体发展的需要。

篇11

一、纳税筹划理论概述

(一)企业纳税筹划的概念、特征及其意义

1.企业纳税筹划的概念

纳税筹划也叫税收筹划,税务筹划,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从国外税收理论体系中引入的一个新概念,其在各国税收法律中尚未有明确的定义。

2.企业纳税筹划的特点

(1)合法性。合法性是纳税筹划最基本的特点,是将纳税筹划与偷逃税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

(2)计划性。纳税筹划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与企业很多活动密不可分。它是一个事先的有计划的程序,可以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但不可能是事后的一个活动。

(3)经济性。企业在税收筹划时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4)风险性。收益与风险并存,纳税筹划活动亦是如此,它可以为企业降低税负,节省成本,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伴随着风险。

3.企业纳税筹划的意义

(1)纳税筹划最原始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可以为企业减少税收负担,增加税后净利润,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从而直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2)纳税筹划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纳税意识。

(3)可以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宏观调节作用。通过合理选择纳税方案,既可以使企业税负有效减少,同时国家也可通过税收杠杆实现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企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4)有利于促进税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二)纳税筹划的主要形式

广义的纳税筹划有五种主要形式,避税筹划、税收转嫁筹划、节税筹划、规避“税收陷阱”和涉税零风险筹划。

1.避税筹划。主要是指纳税人在不违法的情况下,通过一些法律漏洞及空白完成筹划躲避税收的目的。其虽然存在一定争议,但并不违反法律,当然也并不完全合法。

2.税收转嫁筹划。主要指指纳税人采取调整商品价格的方法,而把税负转嫁给了与其有经济活动的其他人,从而实现企业税负的减少目的。

3.规避“税收陷阱”。主要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别陷入到某些税收政策里的陷阱条款之中。

4.涉税零风险筹划。主要指企业需要确保经营账目规范清晰,纳税申报及时准确,并足额缴纳税款,税收方面不要发生违法乱纪现象,也就是确保企业涉税方面处于零风险或者极小的风险状态。

二、企业纳税筹划的策略

企业纳税筹划有很多的策略和方法,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思路:缩小税基,适用较低税率,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选择适当的组织形式,利用成本费用的抵税作用,延缓纳税期限,合理归属所得年度等。

(一)筹资过程中的筹划。企业要想开始经营,首先必须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企业可以通过两种不同性质的方式来筹集资金:一是通过向投资者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等形成企业的自有资金;二是通过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利用商业信用等。

(二)投资过程中的筹划。针对投资者来说,税款作为抵减投资收益的一项手段,税收对于投资收益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所得税方面更为关键。

(三)资金运营过程中的筹划。通常企业会采取各种方法进行筹资,再将这些资金进行科学投入,从而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周转需求,该阶段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集中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要通过该阶段加以实现,并且纳税筹划贯彻始终。

三、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控制策略

针对上述的纳税筹划的几种风险,可以总结出一些风险控制策略,具体包括:

(一)加强风险意识。通常情况下纳税人在经济行为未发生时已经做好了纳税筹划,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中,并且经常存在一些不可控因素,因此纳税筹划时刻都存在风险。

(二)密切关注政策及税收法律的变动,保持纳税筹划方案适度的灵活性。成功的纳税筹划应充分考虑企业所处外部环境条件的变迁、未来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的变动、税法的变动趋势等,综合衡量纳税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三)做好筹划方案,有效降低风险。企业进行纳税筹划过程中,必须全盘加以考虑,权衡利弊,不要因为筹划而进行筹划,而应充分体现企业的总体投资情况,体现企业的经营策略,并符合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不要有税种的限制,当然也不能只为了减少税负而筹划。

(四)加强培养,提升纳税筹划人员的能力水平。通常情况下,作为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其自身的能力水平越强,则纳税筹划的可操作性也越强。所以,企业应加强对纳税筹划人员的培养,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减少企业的筹划风险。这就要求纳税筹划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即要掌握与企业生产经营、投资、筹资等相关的各方面法律法规、处理惯例等,并能够熟练加以利用,切实把握好税法的发展变化趋势等。

参考文献

[1]黄秋芳;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问题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1).

[2]柳海鹰;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J].现代商贸工业,2010,(23).

篇12

时至今日,我国的税法机制及法制越发完善。对于政府而言,完善纳税筹划,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市场经济调控职能,进而引导企业向预期的目标发展。而对于企业而言,完善纳税筹划,制定合理薪酬机制,节约纳税成本的同时,可以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同时,作为个人有义务和责任遵守国家税法,积极配合纳税筹划工作,进而为和谐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因此,从多方面角度来讲,这是一项多赢的工程,对政府、企业及个人都有益,有关方面的研究倍受社会各界关注。

二、纳税筹划特征及原则

在国民经济的法制情形下,合法性是纳税筹划的首要前提,纳税人不管如何筹划都应在纳税政策的引导下正确选择交税方案。其次由于现行的国家纳税政策并不是特别完善,可能会随时作出适时调整,这就导致纳税筹划有一定的时效性,一旦国家政策发生变化,纳税人需要重新制定纳税方案。另外,纳税筹划是人为干预的一种预见行为,人为因素影响很大,如果筹划人专业性不够强,或者方案决策者出现一点点偏颇,都可能导致筹划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失败给纳税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纳税筹划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基于此,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遵守一些基本原则。首先是经济原则,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根本目的是想减少纳税负担,最大化的实现企业的经济利润,因此,在税收筹划时应以企业的经济利润为前提。还有就是税收筹划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来进行的一项活动,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现行的法律法规不会完全相同,也不会一成不变,这就需要筹划人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根据变化做出适时调整。

三、A企业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实施策略

纳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备的社会职责,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保障基础。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A企业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实施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重视动员培训

从宏观上来说依法诚信纳税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税收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来源。所以在国家建设中,每个人都有纳税的义务,而且依法诚信纳税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形成公民自觉纳税的良好社会作风。从微观上来说,缴纳个人所得税是个人工资收入的证明,它可以起到很多的辅助作用,比如在个别城市,购买住房需要提供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证明才有资格买房或者办理银行贷款时有些银行也会要求提供纳税证明才会予以批复贷款。为此,企业可以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将这些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种种好处以及相关法律条文一一讲解给全体员工,让员工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对纳税事业应做的贡献和纳税给自己带来的便利,从而自觉缴纳。企业也可以对那些自觉缴纳的员工予以通报表扬,鼓励其他人向这些模范员工看齐。另外,个人所得税交的越高工资肯定也越高,肯定是企业做的特别优秀的员工,所以企业也应对这些员工予以足够且高度的重视,引导其更好的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二)完善薪酬制度

在我国税法上来说,个人所得税并不是每个人都要缴纳,需要达到一定的收入标准才有义务缴纳。而按照个人所得税的政策来说,工资和薪金即基本工资,奖金,和各种补贴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员工的福利和五险一金是不需要缴纳的。企业可以根据这种税收政策合理进行纳税筹划,制定自己的薪酬体系。具体实行过程中,企业可以将工资和奖金有效配合,比如控制年终奖的发放次数,利用税收零界点调整发放金额或者将每月工资和年终奖结合起来发放等,都可以有效减少纳税金额,实现个人收益最大化。另外,根据税收政策,企业可以将一些员工的薪酬收入转化为福利方面收入,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在精神方面得到慰藉,也能M足员工中的生活需求,还能成为企业在招聘人才中的竞争优势。同等的工资待遇,应聘者肯定更倾向于福利好的企业。而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简单的高薪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员工的内心需要,而福利的出现则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缺憾,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制定可行方案

在纳税筹划中合理的方案设计不仅能为公司节省很多开支还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工资是整个薪酬体系的根本,在工资的纳税筹划上,筹划人员可以按照每个月或者季度的方式均衡发工资,有效避免员工在工资高的月份缴纳较高的税费,也可以将一些工资收入转化成其他形式发放给员工比如福利形式。而且现在企业招聘人才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劳务关系、雇佣关系甚至是合作关系。工资筹划人员可以根据税法选择一种合适的劳动关系来降低税费。另外,大多数企业除了工资还会设立奖金薪酬,奖金是一个人对公司创造价值的体现,也是公司对员工的激励。所以更多的让员工拿到奖金则成为企业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而对于奖金筹划来说,应区分高收入和低收入。对于低收入的人员来说企业可以估计年终奖的额度,尽量在纳税零界点将奖金糅合在每月的工资中进行发放。对于高收入的人员来说在筹划时可以将奖金分为两部分,即一部分用在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的工资发放上面,一部分用于年底的年终奖金,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纳税者的税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各企业薪酬管理实践存在差异,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作者希望业界更多学者关注企业职工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理性分析其特点及可能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解决建议,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同时,各企业也需关注此项研究事业,可在本文论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采取更多有效措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李爱敏.职工薪酬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探析[J].财会学习,2016,24:186.

篇13

一、会计处理方法的定义及其在纳税筹划中的特点

会计处理方法就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所用到的计量方法。目前,企业常见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法等。会计处理方法的如何选择关乎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也影响着企业税收负担的多少。

纳税筹划是在法律法规政策的允许下,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理筹划,实现税收成本减少的过程。其中,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与此同时,在企业纳税筹划的背景下,会计处理方法表现出了新的特征。第一,非违法性。因为纳税筹划的前提条件就是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许可下所进行的,尽管有时候可能会钻法律法规的漏洞,与法律法规的立法初衷相背离,但必须要符合现有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有关原则。第二,预见性。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各项经营活动具有事后性的特征,使得企业纳税行为也表现出滞后性的特点。以企业营业税为例,只有企业发生了产品的销售行为后,才会发生缴纳营业税的行为。但在纳税筹划下,企业通过合理筹划,就可以达到降低纳税负担的目的。而会计处理方法作为纳税筹划实现的途径,则就表现出了预见性的特点。第三,目的性。纳税筹划具有鲜明的目的,即透过对企业经济行为的规划,来实现税收成本最小化的目的。

二、我国企业纳税筹划的发展历程

纳税筹划作为合法合理的避税手段,在国外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我国企业的纳税筹划相对而言起步较晚。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企业的纳税行为都是由政府统筹进行,因此也就不存在纳税筹划的行为。我国企业纳税筹划的应用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应用与发展起来的。

第一个阶段是探索期,即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1994年。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企业产品出口于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背景下,国外的“三资”企业也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在这些国外企业为国内企业带来资金与技术的同时,也输入了“纳税筹划”的先进理念。在这一时期内,由于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对外资企业给予了大量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未完善。

第二是初步发展期,从1994年至2000年。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市场经济的特征越发明显;特别是十四大以后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更加凸显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模式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体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此,在整个政策大环境的影响下,企业迫于经营效益的提高,也逐渐开始重视纳税筹划在企业中的应用。在这一阶段里,政府与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了纳税筹划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性,也着手展开了纳税筹划的相关工作。

第三个阶段是普遍运用期,即从2001年至今。在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浪潮下,国内企业的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与国外企业的沟通交流也越发频繁。从理念上来说,国内企业基本上已普遍接受了纳税筹划的思想,并广泛应用于实践。另一方面,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中介结构的大量产生,为企业的纳税筹划提供了更为专业化的服务。与此同时,政府也总结并吸取了先前税收法律法规上的问题与漏洞,对企业纳税筹划工作进行了规范与引导,有效保证了纳税筹划的持续发展。

三、不同会计处理方法下的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会计处理方法的应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会计处理的选择与应用关系着企业纳税行为的原始形态,这必然会对企业的税收成本产生影响。因此,要做好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就必须从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角度下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

(一)存货计价方法角度

存货是生产经营型企业必然要面对的一方面问题。存货既可以是准备出售的商品,也可以是正在生产的在产品或原材料等。在财务管理中,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部分,且存货规模的大小影响着企业流动性的高低。与此同时,存货所产生的仓储、保管等费用也是企业成本的一大部分,存货的大小关系着销货成本的高低,而销货成本又会对销售利润产生影响,继而关乎到企业税收负担。因此,对存货的核算必然会对企业的税收有着一定的影响。

在企业存货的核算过程中,存货计价是重要的环节。按照现有的会计政策,存货计价方法有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等四种。这四种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影响着企业税收金额的多少。

因此,在企业利用存货计价方法进行纳税筹划时,就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通过不同存货计价方法来计算得到不同的税收金额,并选择企业税收负担最小的那种存货计价方法进行。以生产材料为例,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与生产材料价格的涨跌有关。当价格处于下跌阶段时,就需要采用先进先出法,从而使得当期纳税金额达到最低。当然,若材料价格处于上涨或下跌状态不明朗的情况下,采用加权平均法则最为适宜。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角度

固定资产是可以长期适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普遍采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其使用周期内,根据既定的计价方法对其所发生的当期损耗金额进行分摊的过程。由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是属于企业成本,具有“税收抵挡”的作用。因为折旧关乎成本,成本影响利润,利润决定纳税金额的高低。

目前,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自然损耗法、加速折旧法、直线法以及产量法等四种。而具体采用何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则需要结合企业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加以应对。一方面,当企业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大经济背景下时,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宜采取加速折旧法。因为在通货膨胀下,资金容易发生贬值,按照历史成本所回收的资金相当于贬值。对此,加速折旧法可以起到加快折旧速度的作用,缩短资产收益的回收期,继而促使前期折旧成本过高而取得最大的节税效应。另一方面,企业在面临税收优惠的政策背景下时,则可采取直线法进行折旧。因为直线法可以保证企业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来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通过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周期,来获取最大的节税效应。相反,加速折旧法反而会起到增加税收负担的影响。此外,采取何种税制也会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产生影响。如比例税制下,则适宜采用加速折旧法。

(三)税收临界点角度

目前,税收制度有定额税率、累进税率以及比例税率等几种形式。在税收的收取过程中都要牵涉到税基。其实,税基作为税收的基本要素,在纳税筹划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税基临界点的合理筹划可以起到节税的效应。以目前个人所得税为例,假设个人所得税的税基为5000元,那么4999元收入的群体与5001元收入的群体所得到的实际收入是完全不同的。看上去,5001元的群体收入要高于4999元;但考虑到税收因素的话,实际上4999元群体的收入要略高于5001元的。在这里,税基临界点的合理筹划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与此同时,目前我国优惠税收政策的标准也对纳税筹划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税收优惠政策中优惠临界点的规划,同样可以起到节税的作用。

(四)分摊费用角度

企业的生产经营必然要产生一部分的费用成本,而费用成本关系到企业的利润,利润则又是税收多少的重要依据。目前,企业的费用有许多,其中一些费用需要通过分摊的方式进行会计核算。对此,如何对费用进行分摊会影响到企业当期成本费用的大小,从而可以实现是否节税的目的。

目前,企业费用分摊的方法有实际费用分摊法、平均摊销法以及不规则摊销法这三种。每种费用分摊方法的应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鉴于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持续经营,那么从企业长期经营的角度来看,采用平均费用分摊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起到节税的作用。因为当采用平均费用分摊方法时,企业各项费用就会根据营业额进行平均,相应地企业利润也就起到了平均分摊的作用,从而使得企业税收避免出现大幅波动的现象。

(五)长期投资核算方法角度

前面提到的几方面都是从企业成本费用的角度入手的,那么企业作为利润最大化的经营机构,必然要发生投资活动。目前,企业在对长期投资的核算过程中分别采用成本法与权益法两种方法。在现行税法下,企业采用何种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取决于企业长期投资的股份是否低于被投资企业股份的25%。当企业长期投资的股权高于25%时,则采用权益法;相反则采用成本法。对此,从纳税筹划的角度来看,当企业长期投资某一企业的股份处于被投资企业股份25%左右时,应尽量选择低于25%的比例,因为这样可以起到节税的效应。当然,企业的长期投资还需要结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影响着企业的成本费用与利润,继而影响到企业税收的负担。因此,合理采用会计处理方法就可以起到合理避税的目的,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苏春林.纳税筹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徐文丽.论企业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与纳税筹划[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2(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