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金融行业风险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用风险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收入柬源在于存贷利差收益,据不完全统计,存贷利差收益约占至全国商、银行年度收益的70%左右。这种情况下,信用风险直以来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是我国信用风险没有实现动态评级,目前实现的贷款五级分类,只是按期间分类,依然属于静态方法,而且有可能出现借款人单笔贷款的信用风险不大,借款人所有贷款总的风险却很大;前‘笔货款风险不大,这笔贷款风险很大;昨天风险不大,今天风险很大的情况。商业银行在贷款前对借款人采取综合信用评级统一授信,但贷款发放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的变化依然难以监测。信贷资金使用缺乏监控,商业银行缺乏对信贷资金使用规模、资金流向、使日效率的有效监控,借款人的高风险行为不能及时被银行观察到,等银行获知信贷资金的使用风险过高时,往往风险损失已经发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真建立自己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评价基小是各家银行自己的主观判断。
2、市场风险
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刚起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专业人才。长期以来,由于实行利率管制和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我国商业银行比较侧重于信贷资产信用风险管理,缺乏对市场风险的重视。随着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存贷款计息方式也日益市场化,固定利率房贷以及其他嘲定利率计息方式日益普遍,利率缺口风险将逐渐加大。而且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加快推进,汇率波动幅度逐步放大使汇率风险逐步凸显。同时,交易业务规模逐渐扩火,其市场风险也将逐步增大,特别是金融衍生产晶市场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将更大更复杂。目前商业银行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风险日益增大的要求,特别是在市场风险的计量方法、工具、系统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
3、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虽然成为近来管理的热点,但我国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还未能有一个综合、系统的理解,无论在操作风险管理理念,还是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或是操作风险管理手段上,都存在很大缺陷,这已成为制约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主要障碍。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一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造成的直接损失虽小,间接影响却不容低估,其中之‘就是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次贷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全面放缓,在信用风险方面,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出口企、我国的需求下降,纺织、钢铁等出口导向型企业以及周期性行业企业的压力大幅下滑。不过目前来看,出口企业在银行信贷总量中占比不高,所形成的不良贷款占比较低,对银行信贷质量的总体影响有限。二是中小企业,受经济增速放缓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影响,融资困难、资金短缺的现象十分突出,加之人民币升值、外部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部分中小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危机。中小企业历来不是中资银行的放贷重点,因此给银行业带来的实际信用风险相对有限。商业银行代客境外投资的产品范围仅限于固定收益类产品,而市场风险方面次贷危机的影响不大。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1、树立风险防范与控制观念,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商业银行是…个国家金融和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金融机构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管理,其经营必须以规范审慎为原则。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一段时问,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发现了问题,但由于风险防范和管理意识不够,利益驱动,没有采取措施。因此商银行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增强风险管理意识。特别是随着外国商业银行和我国商业银行相互间的合作与竞争不断增加,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领域不断深入,尝试着开拓海外’市场。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国际金融市场,我国商业银行在投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应对风险的意识。
2、全面贯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篇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层次加深,范围更广,市场经济发展飞速的同时,受到的国际市场冲击以及市场经济本身的不稳定性都会导致市场经济主体――企业生存风险的产生。对于任何事物来说不确定性和风险对于其生存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企业必须重视风险管理,只有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才能够使得企业化险为夷,避开各种市场风险,甚至是做到险中求胜,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一、企业风险管理基本介绍
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风险管理在我国历史悠久,风险管理思想最早产生于夏朝,主要是用于天灾人祸下的粮食储备制度。国外学者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风险管理概念,认为风险管理重点是“风险”以及“管理”。迄今为止,最经典的风险管理定义就是威廉姆斯(Williams)在其著作《风险管理与保险》中为风险管理做的定义,即:以组织目标为依据,以最小费用运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以及风险控制措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的中风险危机的管理过程就是企业风险管理。国内学者也对风险管理进行了各种定义,总结归纳,作者认为所谓风险管理就是企业对所面临的的风险及时预测、及时评估其对企业运行的影响,然后依据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设计出风险应对方案,以期在风险中企业受到的损害最低,获得的利润最大。
二、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历程
风险管理发展的历程划分并不统一,但是学术界共同认为风险管理真正意义的开始阶段应该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并且于六十年展成为现代化管理手段,而风险管理全球性的普遍应用则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九十年代风险管理整体概念得到极大的发展。
对于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历程的划分,国内学者亦各有不同观点,例如,国内学者王农跃、严复海等将企业风险管理划分为三个阶段,依据时间顺序依次是:传统企业风险管理――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全面企业风险管理。作者在深入研究众学者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实践活动发展情况认为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财务以及保险风险管理阶段和企业整体风险管理阶段。
1.财务以及保险风险管理阶段
财务以及保险风险管理阶段时间基本为20世纪3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初,这个阶段也是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思想萌芽形成阶段,风险管理涉及的企业管理内容主要是企业财务风险和可保风险。这个阶段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模型化的定量研究是这个阶段风险管理研究的主要方法。此阶段代表性理论著作成果是国外学者赫尔其和梅尔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出版的《企业风险管理》,书中将数理统计技术和概率论引入企业风险管理研究中,标志着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于专门化和系统化。
其次,此阶段风险管理研究由美国扩展至世界各地。这个阶段也是我国引入风险管理研究的最初阶段。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企业开始重视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并且将风险管理与营运管理、战略管理定位企业管理的三大主体。
再次,非金融工商企业开始重视风险管理研究的作用。风险管理的最初起源于保险行业,后来迅速为证券行业、投资行业、银行业等金融行业所采纳并加以发展。但是20世纪50年代由于著名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发生火灾事故引发非金融工商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风险管理研究在非金融工商企业界迅速发展。
最后,财务风险和可保风险是这个阶段风险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企业应对风险的主要手段是保险。虽然这个阶段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已经得到了非金融工商界的重视,但是风险管理的研究领域主体依旧是金融保险业,这也就是的了风险管理研究多多少少都带有金融保险的行业特性。例如,20世纪60年代Beaver发表的论文《财务比率与失败预测》中基本就是采用金融保险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20世纪70年代初期,Scholes和Black联合发表的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资料基本都是金融期权定价相关理论。
这一阶段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附属于世界企业风险管理发展阶段。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基本发展特征与国外相似,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缺点,主要有: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不相配,风险管理没有放到企业发展战略地位;没有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基本由内部审计、会计、财务管理部门分别进行,风险管理主观性较强;风险管理的研究基本是独立进行,没有考虑到市场是持续、动态变化的,企业仅仅从某一片面、单一层面上进行风险管理的研究,缺乏全局性和整体性的考虑。
这一阶段,我国风险管理比较经典的代表作是20世纪90年代初香港保险总部出版的《风险管理手册》和20世纪80年代初台湾学者宋明哲所著的《风险管理》。
2.企业整体风险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和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世界各国银行个体倒闭最终引发拉美部分国家金融动荡、亚洲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等较大金融整体风险动荡,促使风险管理由财务和保险局部领域扩展至企业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研究,每个企业都在寻求建立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受世界金融动荡的影响,我国风险管理研究阶段也由财务和保险局部风险管理开始拓展至企业整体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上。整体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在旧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基础上进行各种创新工作,不断协调企业各方利益,全面考虑风险的影响因素,通过有效的风险组合做到整体风险的规避,实现企业最大利润。与财务风险和可保风险阶段相比,这个阶段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
首先,企业风险管理更加职责化,并且形成连续性风险管理制度。这个阶段我国企业设置独立风险管理部门,建立了具体的风险管理机制,这样企业风险管理不再是管理层主观意愿,而是企业管理职责组成部分,风险管理更加连续化。
其次,模型化的风险管理研究模式转变为框架标准化风险管理研究模式。在参照国外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理论的基础上,国务院国资委于2006年制定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是我国第一个风险管理框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于企业进行框架标准化风险管理研究具有重要指引意义。
最后,风险管理更加注重企业整体风险组合的研究管理。这个阶段企业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更加注重企业各个部门风险整体的应对。例如,在应对市场造成的产品风险时,财务风险以及各种产品市场风险相结合,制定最佳生产计划应对市场风险,保证企业在风险中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三、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展望
综合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历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作者认为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发展趋势主要有:
首先,企业风险管理目标将由传统被动风险处理向风险预防、风险转嫁以及风险价值利用转变,企业风险管理活动重点向风险开发、风险利用和风险经营转变。
其次,企业风险管理中母公司从外部以股东身份对子公司进行各种风险管理标准会得到完善。由于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委托理论以及两权分离理论,目前关于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系统标准很少有涉及到母公司对于子公司的各种风险管理条例,所以如何进一步完善作为股东身份的母公司对于子公司的各种风险管理标准将会是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再次,企业风险管理研究的主流趋势将会是企业整体层面风险管理体系,也就是企业集成风险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成熟,市场开放度更加深层次以及全方位,各种国内外市场风险的冲击必然使得根据企业管理战略目标制定企业集成风险管理目标的集成风险管理将会受到企业的重视。与传统风险管理不容,集成风险管理具有明确的目标体系,总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吻合,各级企业部门根据本部门职能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得出本部门具体的子目标,各级目标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形成树状目标体系图。与此同时,风险管理成本效益等的绩效考核也会日益成为各企业以及理论研究者重视的内容。
最后,未来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研究的主体不再是单个的学者,各种经济组织或者政府将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主体。就像区域经济组织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必经之路一样,我国各个行业要得到极大的发展,合作式经济组织必然会日益成为企业之间共赢的必然手段,所以风险管理不会再局限于某个企业,经济组织整体风险管理会逐渐成为风险管理的研究主体。另外对市场经济起引导以及宏观控制的政府也会参与整体市场经济风险管理的研究,因为经济全球化中的各种冲击,要想我国市场经济顺利规避各种风险,企业风险最小化,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控制。
结语:总之,企业风险管理对于企业规避风险,快速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在了解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做好对未来企业风险管理的正确预测,科学合理借助风险管理解决企业运行中各环节遇见的风险,或者在市场风险中做好企业展战略决策。
篇3
据瑞士Sigma统计,从1978—1994年16年间,世界上有 648家保险公司破产,尤其是1996—2001年,保险业高度发达的日本连续7家生命保险公司破产。在我国,标准普尔在《中国保险业信用前瞻2006—2007》中对我国保险业风险的评价是:无论寿险还是非寿险的行业风险依然较高。这给我国保险业敲响了警钟:保险公司在经营风险产品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美国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提出的全新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对于我国保险企业的风险管理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保险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保险公司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可以起到防范和化解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保证经营活动合法合规和企业经营战略有效实施等重要作用,因此,是否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是衡量保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一)保险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险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表现为客户保险需求的全球化,跨国公司基于其全球经营业务在世界范围内安排其风险管理与保险计划;另一方面表现为保险人通过国际间的保险资本运作、对冲机制、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满足巨灾保险、金融风险管理等迅速增长的需求,在国际范围内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真正意义下的自保公司,70年代由荷兰人首创并迅速风靡全球的银行保险,80年代人寿保险业出现的以万能寿险和变额寿险为代表的产品创新,90年代出现的保险风险证券化以及大量新型风险转移工具,特别是近年来,处于前锋地位的保险人、保险经纪人、政府保险机构及民间保险组织,如安联保险等,已经在综合风险管理(Integrate Risk Management)、非传统风险转移工具(Alternative Risk Transfers)等新型保险产品和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保险保障的范围已经大大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可保风险范畴,从而预示着未来保险业的革命性变化。
(二)保险资金面临的投资风险越来越大
随着金融市场的创新与融合,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逐步拓宽,可投资品种逐步增加,从普通的债券投资发展到权益类投资、从国内市场拓展到境外市场,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业资金面对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复杂。例如,寿险保单存续期一般都长达20至30年,相应的在资金运用中要考虑20-30年存续期的投资与之相匹配。投资于固定收益资产的寿险资金,对利率的变动非常敏感,市场利率的微小波动会导致资产价值的较大变动。据统计,到2006年8月,债券已经成为保险资产配置的最主要工具,投资规模已经达到8777亿元,其中,持有国债和金融债余额分别达到3 674亿元和 2 416亿元,债券资产占保险资产运用的比重由2001年的 28.4%上升到2006年的55.2%,保险公司持有的企业债、银行次级债、国债和金融债的余额分别占总余额的69.6%、45.5%、12.1%和11.6%。在央行上调利率、国债等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保险公司投资风险显然还在加大。投资效益低下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经营的稳定性。据测算,1999年以前的保单会导致我国寿险业利差损每年增加约20亿元,到2004年底寿险业利差损总额超过 720亿元,占到行业总资产的9%左右,即便各寿险公司将全部业务盈余都用于弥补利差损,也需要10年的化解时间。而权益类投资,包括金融衍生物投资风险巨大,给许多公司带来几亿、以至几十亿金额的损失,如德国哥达保险公司、克罗尼亚保险公司、汉诺威再保险股份公司、伦敦巴林银行等。因此加强资金运用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对资金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全面风险管理成为现代保险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随着金融保险市场的日趋深化和扩大,各保险机构之间的竞争也从原来的规模扩张逐渐转变为内部管理、业务创新等方面的竞争,从而导致了保险企业的经营理念的深刻变化,使全面风险管理成为现代保险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从世界范围来看,风险管理正在从传统的“点对点”式的管理走向全面的、一体化的管理。国际上比较有名的内控和风险管理模式有英国的Cadbury、美国的COSO和加拿大的 COCO,特别是美国的COSO模式从理论到操作方法上阐述了一整套完整的全面企业风险管理框架。William J.Mc·Donoush所称,“内部控制将对投资者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因为稳固的内部控制是抵御不当行为的头道防护线,是最为有效地威慑舞弊的防范措施”。2005年,保监会制定《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试行)》。2006年,国资委制定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这对于推动保险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我国保险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近几年来,国内保险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在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和加强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方面有了一些进展,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存在着严重的“竖井效应”。二是没有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框架。大多数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没有贯彻到公司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许多关键控制点形成所谓的控制盲点,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多维、多视角、跨时点的风险监控体系。三是风险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出现了许多违纪违法的现象。因此,只有从我国保险公司的实际出发,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上先进的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和风险管理技术,特别是应该使CO— SO框架成为保险公司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的标准,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缩小我们在风险管理方面与国际上的差距,才能够增强保险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使保险业稳定健康发展。
篇4
(一)电力行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的内涵
广义的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它既可能带来正收益,也可能带来负收益,利弊共存。金融风险对于金融类企业与非金融类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本文所研究的电力行业属非金融类企业,依据这一特性,本文侧重讨论金融风险有可能给微观经济主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即本文将风险解释为低于预期的可能性。这些不良影响包括金融风险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或潜在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的预期收益,增加企业的交易和管理成本,同时也可能会降低各相关部门的生产效率和资金利用率。本文所讨论的金融风险内涵为金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损失,具体包括企业在从事金融活动时,由于汇率、利率、金融资产价格及商品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偏离预期值而发生的损失。
(二)电力行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的分类及成因
按照驱动因素分类,电力行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指由于包括汇率、利率等金融市场变量的变化或波动而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电力行业从事大量原煤等原材料和机电等产品进出口业务,汇率波动对其经营目标的实现影响显著。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动而引起企业未来收益的变化的不确定性。银行借贷目前仍是电力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手段。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之后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逐步加快,我国的金融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波动性,也使得利率风险成为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及其价值。购买力风险,也称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由于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导致电力企业未来收益变化的不确定性。电力产品生产的重要原材料———铝、铜、原油等,都是国际价格波动很大的商品,这些价格波动直接造成电力企业实际成本的变化,使预期的利润率目标无法得到保证。
电力行业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形式是应收账款产生的信用风险。电力行业由众多分别或同时提供电力相关产品、系统或服务的企业组成,上下游电力企业的经营情况关联密切,相互影响。在我国现有电力体制下,由于国家对电价的调控和煤炭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的共同作用,作为电力行业中坚力量的发电企业往往面临着低利润率甚至亏损的经营局面,财务状况差,偿债能力低。这就会常常影响其对上游电力设备、产品、服务供应商的付款,使得那些作为其债权人的电力企业无法按时收到账款,现金流受到影响。过多的坏账会对上游电力企业的经营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在电力行业引发连锁信用危机。电力行业的操作风险主要体现为由于内控机制不健全所产生的违规操作行为的可能性,它涉及更多的是内控制度建设,包括内控机构组织结构的设置、内控制度的制定、执行。操作风险导致的结果可表现为各种违规行为的出现,如虚假的财务报告、电力项目投标的商业贿赂等。操作风险的成因包括制度规范的缺失和审计监督的不到位。审计监督不到位,制度就缺乏执行力。
二、我国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金融风险管理观念在电力行业形成时间短,实践程度低
与将金融投资作为主要经营业务的金融类企业相比,作为非金融类企业的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对金融风险管理重视不够,认识不足。一方面,从金融风险防范观念看,很多电力企业管理者尚未意识到金融风险对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影响,没有把金融风险管理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予以重视。另一方面,从对金融风险的认识能力上看,当前国内一些电力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金融知识积累不够,缺乏金融风险管理的专业技能,无法对企业实施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
(二)很多电力企业缺乏对金融风险避险工具的了解和使用
不同于金融类企业金融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收益,电力行业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保值。首先,用于防范金融市场风险的套期保值工具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仍较为有限。除了电力行业管理者自身对金融管理工具的认识不足外,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也包括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较为单一,这与我国当前金融市场整体发展仍然相对比较落后、商业银行经营品种不够丰富有关。
(三)缺乏可靠的信用风险控制工具
目前国内电力企业普遍缺乏有效的商帐管理。首先,企业资信评估的观念在国内形成较晚,很多电力企业为单纯追求高销售额甚至在未对客户进行任何信用状况调查的情况下就签署订单,为日后无法按时收回款项埋下隐患;其次,企业获取客户和供应商信用状况的渠道较为有限,这是由于我国的信用评级体制尚处于起步阶段,评级机制还很不完善,缺乏获取企业信用信息的可靠途径造成的,为电力企业分析客户资信状况造成困难。
(四)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
我国主要电力支柱企业均属于传统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股份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成效,但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电力企业对金融风险的评估、审计能力普遍较弱。总体来看,电力企业的内控功能弱化,尤其是内部审计功能弱化,这样很容易弱化风险管理责任,不利于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功能的弱化,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部门缺失或不独立,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够,内部审计工作没有经常化、没有体现风险导向原则等。
三、大力加强我国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建设
电力行业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管理系统,不仅有利于电力企业自身的稳定发展,对于整个基础设施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p#分页标题#e#
(一)转变传统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提升金融风险管理意识
转变观念是提升我国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水平的第一步。应将金融风险管理放在与生产经营风险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电力行业一项全局性、长期性工作来抓。电力企业要借助风险文化的凝聚力促成企业全体齐心合力抵御风险。风险管理文化涉及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和他们接受风险的态度。首先,企业高管层应在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中起表率作用,强化风险意识,并经常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沟通,使员工能从企业本身经验中吸取教训。另外,电力行业要加大金融风险管理文化宣传,包括金融风险价值观宣传,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知识培训和经验交流,增加正面或反面的典型风险案例教育,帮助员工树立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二)完善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完善金融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包括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专业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等。健全风险管理组织,包括规范相关部门的管理责任,引进和培养合格的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等。建立健全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确立董事会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使董事会切实履行起确定企业风险管理总目标、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的责任,批准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作出有效控制风险的决策。明确企业各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建立起风险控制的三道防线。金融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管理层、董事会的责任,也是整个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都应该参与的工作。在企业防范风险的过程中,业务部门构成日常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线,专业风险管理部门构成风险控制的第二道风险,而管理层和内部审计部门则构成风险控制的第三道防线。
(三)完善电力企业金融风险管理工具,提高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篇5
我国的金融行业在发展的进程中一直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作为重点工作对象,金融行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也将面临诸多的风险,一旦金融风险席卷互联网行业,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这就需要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构建风险抵御机制。互联网金融企业要认清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对企业制定风险管理战略,积极调整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增强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
2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2.1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是指事物发生的走向超出预期的计划,具有不确定性,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市场发展情况和国家政策方法,风险的发生会给国家和社会大众带来一定的影响。而风险管理就是在对风险进行充分了解的情况,借助多种思维方式对风险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得到最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
2.1.1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类型
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的主要类型包括以下几种:中介风险:该风险是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中较为常见的风险,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企业平台在资金运作中占据较大的作用,用户和企业都是借助互联网金融企业平台进行交易,对于一些用户交易资金较小的时候,互联网金融企业平台的监管就容易出现偏差,用户就会面临一定的经济损失,该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三方中介平台监管的失职,没有建立完备的监管制度。操作风险:随着手机支付的普及,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由于支付带来的信息泄露的风险,这也是目前社会上由于支付发生的最多的风险状况,一些不法分子借助扫码设备提取用户的信息资料,再加上民众的支付安全意识较低,造成这种风险的增加。流动性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资金流动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中的资金本身流动性增强,就会带来资金错配和资金流动不畅的情况,进而造成流动风险的发生。
2.1.2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互联网金融企业中的风险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是需要企业全体工作人员共同的付出才能够将企业中的风险规避制度更加完善。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之前需要将企业内部的风险进行评估,因此采取更为合适的应对措施。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周期较短,在应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依旧存在较多的不足,这就需要国家给予大力的政策支付,帮助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更好的防范风险。
2.2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环境下,对企业内部的各类资源进行运用,同时也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在企业中实行有效的管理措施,对企业内部进行约束和调整。
3企业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问题
3.1企业风险意识较低
互联网金融企业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内部人员的风险意识较低,不仅仅存在于基层的工作人员,对于企业的管理层同样也会有这些问题。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处于发展的初期,本身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就导致企业的风险意识较低,忽视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企业内的员工也存在对工作效益给予高度的重视,而忽视公司的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整体呈现出急功近利的状况,一旦企业的资金流动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企业的运作受到严重的影响。
3.2风险防范措施的缺失
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由于自身企业的运作资金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风险防范措施的建立中,就导致企业内部的管理过于粗糙,管理设备落后、管理制度过于传统和对日常的管理存在忽视现象。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防范措施缺失的体现,进而会对企业的人才引进和资源利用产生较大的影响。
3.3不够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如果不具备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容易出现企业员工工作态度消极、工作懒散的情况,更严重的是员工做出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例如挪用企业公款等。因此,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互联网金融企业承担了互联网领域和金融领域两个方面的风险,企业内部必须做好风险控制工作,才能够避免企业内部受到损失,建立起健全的风险控制制度,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呈现出更加良性的发展。
3.4执行力不高、评价机制的缺失
互联网金融企业借助互联网是一种新型的企业模式,实体企业能够对客户的贷款实施实时监控,但是互联网金融企业却无法做到这个方面,对客户的追踪的精准度存在偏差,也无法对客户进行全面的信用评估。互联网金融企业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对人工的利用率较低,因此,人员的工资也出现了下滑的迹象,这也会导致企业中的员工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企业员工对于企业制定的管理制度的执行力较低,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
3.5网贷内控风险高、合规程度较低
所谓的合规就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时的操作流程是符合国家指定的标准要求,但是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中存在不合规操作的情况,特别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的加快,互联网金融企业想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会做出违背国家行业制度标准的行为。不合规操作也是互联网金融企业最为常见的风险问题,会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成为不法分子进行违反活动的场所,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4基于风险管理的提升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策略
4.1基于风险导向完善内部控制工作
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了最大化的规避风险,完善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制度,首要的任务就是多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在实现共赢的情况,也发挥出风险共享的效果,在应对风险时,能够借助企业各自的优势对风险进行化解。除此之外,企业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力度,不能够忽视任何一个工作细节,逐渐使企业的监督体系更加完善,与战略合作伙伴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加快信息传递的效率,使双方都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4.2对风险控制各环节进行强化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不断发展,对各方面发展因素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网络安全和数据库安全方面,这就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企业内部构建较为成熟的风险防范的制度,便于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操作时能够及时抵御外来黑客的攻击,而互联网金融企业也需要建立起维护组织,一旦发现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系统出现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维修,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设置出风险报警机制,一旦出现风险威胁,能够立刻发出警报,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得到最及时的通知。
4.3风险管理内部环境的创设
互联网金融企业想要更加有效的抵御风险就需要在企业的运作中营造良好的风险意识氛围,通过适当的宣传手段,对企业的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促进工作人员为完善企业的风险机制积极做出贡献,及时配合企业管理人员制定出的风险规避措施。面对互联网金融企业中出现的风险,工作人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解决,企业也要定期对员工进行风险意识培训,提供工作人员对风险的防范能力,为企业的顺利运作提供支持。
4.4进行p2p网贷平台征信法律建设
互联网金融企业和p2p信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建立完善的p2p网贷平台征信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进步。首先是建立信用评估系统,借助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系统对客户进行严格的保密,但是对于必要的信息做到及时披露;再者就是科学化的征信法律建设,可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p2p网贷业务进行明确的规定,一旦发生纠纷可以根据相关的法律条规进行裁决,维护借贷平台和借贷者双方的利益。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仍存在诸多的问题,通过对风险管理的介绍,了解到二者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因此,不仅企业要积极做出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政府部门同样需要给予法律条例支持和政策扶持。互联网金融企业只有在正确的风险管理制度的引导下,才能够最大化的为企业避免风险入侵造成受损,才能够保障互联网金融企业呈现出积极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篇6
自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汇率波动加剧,金融风险不但是各类金融机构无法回避的基础性风险,也是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各非金融企业所要共同面对的风险。电力行业是以电能作为动力能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电力改革的深入,电力企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电力行业在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作为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风险管理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电力行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
(一)电力行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的内涵
广义的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它既可能带来正收益,也可能带来负收益,利弊共存。金融风险对于金融类企业与非金融类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本文所研究的电力行业属非金融类企业,依据这一特性,本文侧重讨论金融风险有可能给微观经济主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即本文将风险解释为低于预期的可能性。这些不良影响包括金融风险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或潜在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的预期收益,增加企业的交易和管理成本,同时也可能会降低各相关部门的生产效率和资金利用率。本文所讨论的金融风险内涵为金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损失,具体包括企业在从事金融活动时,由于汇率、利率、金融资产价格及商品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偏离预期值而发生的损失。
(二)电力行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的分类及成因
按照驱动因素分类,电力行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财务风险。
市场风险指由于包括汇率、利率等金融市场变量的变化或波动而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电力行业从事大量原煤等原材料和机电等产品进出口业务,汇率波动对其经营目标的实现影响显著。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动而引起企业未来收益的变化的不确定性。银行借贷目前仍是电力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手段。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之后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逐步加快,我国的金融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波动性,也使得利率风险成为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及其价值。购买力风险,也称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由于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导致电力企业未来收益变化的不确定性。电力产品生产的重要原材料――铝、铜、原油等,都是国际价格波动很大的商品,这些价格波动直接造成电力企业实际成本的变化,使预期的利润率目标无法得到保证。
电力行业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形式是应收账款产生的信用风险。电力行业由众多分别或同时提供电力相关产品、系统或服务的企业组成,上下游电力企业的经营情况关联密切,相互影响。在我国现有电力体制下,由于国家对电价的调控和煤炭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的共同作用,作为电力行业中坚力量的发电企业往往面临着低利润率甚至亏损的经营局面,财务状况差,偿债能力低。这就会常常影响其对上游电力设备、产品、服务供应商的付款,使得那些作为其债权人的电力企业无法按时收到账款,现金流受到影响。过多的坏账会对上游电力企业的经营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在电力行业引发连锁信用危机。
电力行业的操作风险主要体现为由于内控机制不健全所产生的违规操作行为的可能性,它涉及更多的是内控制度建设,包括内控机构组织结构的设置、内控制度的制定、执行。操作风险导致的结果可表现为各种违规行为的出现,如虚假的财务报告、电力项目投标的商业贿赂等。操作风险的成因包括制度规范的缺失和审计监督的不到位。审计监督不到位,制度就缺乏执行力。
二、我国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金融风险管理观念在电力行业形成时间短,实践程度低
与将金融投资作为主要经营业务的金融类企业相比,作为非金融类企业的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对金融风险管理重视不够,认识不足。一方面,从金融风险防范观念看,很多电力企业管理者尚未意识到金融风险对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影响,没有把金融风险管理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予以重视。另一方面,从对金融风险的认识能力上看,当前国内一些电力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金融知识积累不够,缺乏金融风险管理的专业技能,无法对企业实施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
(二)很多电力企业缺乏对金融风险避险工具的了解和使用
不同于金融类企业金融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收益,电力行业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保值。首先,用于防范金融市场风险的套期保值工具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仍较为有限。除了电力行业管理者自身对金融管理工具的认识不足外,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也包括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较为单一,这与我国当前金融市场整体发展仍然相对比较落后、商业银行经营品种不够丰富有关。
(三)缺乏可靠的信用风险控制工具
目前国内电力企业普遍缺乏有效的商帐管理。首先,企业资信评估的观念在国内形成较晚,很多电力企业为单纯追求高销售额甚至在未对客户进行任何信用状况调查的情况下就签署订单,为日后无法按时收回款项埋下隐患;其次,企业获取客户和供应商信用状况的渠道较为有限,这是由于我国的信用评级体制尚处于起步阶段,评级机制还很不完善,缺乏获取企业信用信息的可靠途径造成的,为电力企业分析客户资信状况造成困难。
(四)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
我国主要电力支柱企业均属于传统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股份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成效,但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电力企业对金融风险的评估、审计能力普遍较弱。总体来看,电力企业的内控功能弱化,尤其是内部审计功能弱化,这样很容易弱化风险管理责任,不利于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功能的弱化,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部门缺失或不独立,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够,内部审计工作没有经常化、没有体现风险导向原则等。
三、大力加强我国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建设
电力行业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管理系统,不仅有利于电力企业自身的稳定发展,对于整个基础设施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变传统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提升金融风险管理意识
转变观念是提升我国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水平的第一步。应将金融风险管理放在与生产经营风险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电力行业一项全局性、长期性工作来抓。电力企业要借助风险文化的凝聚力促成企业全体齐心合力抵御风险。风险管理文化涉及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和他们接受风险的态度。首先,企业高管层应在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中起表率作用,强化风险意识,并经常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沟通,使员工能从企业本身经验中吸取教训。另外,电力行业要加大金融风险管理文化宣传,包括金融风险价值观宣传,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知识培训和经验交流,增加正面或反面的典型风险案例教育,帮助员工树立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二)完善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完善金融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包括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专业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等。健全风险管理组织,包括规范相关部门的管理责任,引进和培养合格的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等。建立健全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确立董事会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使董事会切实履行起确定企业风险管理总目标、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的责任,批准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作出有效控制风险的决策。明确企业各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建立起风险控制的三道防线。金融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管理层、董事会的责任,也是整个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都应该参与的工作。在企业防范风险的过程中,业务部门构成日常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线,专业风险管理部门构成风险控制的第二道风险,而管理层和内部审计部门则构成风险控制的第三道防线。
(三)完善电力企业金融风险管理工具,提高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篇7
2007年2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随着危机程度的不断加深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危机带来的问题和损失也在逐渐加大。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中的三位——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和美林倒闭,在某种程度上宣告了美国投资银行模式的结束。伴随着美国投资银行大厦的轰然倒塌,全球金融开始动荡,欧洲银行业陷入了恐慌之中,世界各国政府纷纷被迫采取提高存款保险、动用巨资向银行注资等办法出手施救。次贷危机的发生是众多银行的自身风险演化成系统风险的结果,于是,银行自身风险的防范在微观意义的基础上更增添了宏观价值。因此,银行业风险的微观防范具有巨大的宏观意义。针对金融危机,各国乃至全世界都在思考如何防范银行业的风险,以期切断银行业风险系统化的途径。从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回顾可知,对于次贷危机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框架,相关的研究不多。基于此,本文拟在对我国银行业次贷风险隐患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银行基于宏观稳定的风险防范框架。
二、我国银行业的次贷风险隐患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银行运行及监管体系与美国等金融危机重灾区的国家存在较大差异。美国是世界金融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其个人住房贷款产品创新表现为几大品种上:递进还款住房贷(GPM)、质押账户住房贷款(PAM)、分享增值住房贷款(SAM)、气泡式住房贷款(又称宽限本金偿还式住房贷款,BalloonMortgage)以及可调利率住房贷款(ARM)。[1]在美国的房贷市场上,银行有关房地产贷款的期限、利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很多,相对于我国而言,有着更为灵活的政策。我国目前各大商业银行的住房贷款主要集中在四类产品上,即个人住房组合贷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再交易住房贷款。还款方式基本上有一次还本付息、等额本息还款和等额本金还款等,住房贷款政策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造成银行不得不提高贷款门槛,规避风险。我国的住房价格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大幅度上涨,而长期以来国内银行业及政府监管机构都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看作是银行的“优质资产”。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吸引客户贷款买房,各银行不断推出形式多样的个人住房贷款产品,大量发放住房抵押贷款,近几年国内银行创新的房贷产品主要包括:(1)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深证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的等额本息还款法贷款,每月相等的贷款本金和利息,优点是还款金额稳定,不易逾期;缺点是还款总额高于等额本金还款法,适合收入稳定、每月有固定收支结构的工薪家庭。(2)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深证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的等额本金还款法贷款,每月归还相等的贷款本金,同是归还当月应支付的贷款利息,优点是月供递减,总体利息负担较轻;缺点是前期支付本金和利息较多,适合于收入稳定,前期能承受较大月供的人群。(3)农业银行的固定利率/混合利率贷款,开始一段时间利率不变,之后换为浮动利率,优点是利率不随物价或其他因素而调整;缺点是利率低时会多交钱,适合于收入固定、预期升息或锁定风险的人。(4)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的等额递增还款贷款,每月等额还款,以后每间隔一格期限,在上期基础上增加一定额度,优点是利息负担轻,还款压力小;缺点是如贷款人预期收入减少面临还款压力,适合于预期的收入大幅度增加的人。(5)建设银行的“宽限期”还款法贷款,约定期仅支付利息,后按约定方式还本付息,优点是减轻客户支出负担;缺点是对还款者年龄有限制,属于还款前期资金紧缺者。从这些创新的房贷产品可以看到,银行通过创新各种产品向市场投放大量房屋抵押贷款。这刺激了贷款人的贷款欲望,风险随之上升。此外,各商业银行还推出了其他形式各样的个人住房贷款产品,如个人住房循环贷款、接力还款法、灵活周期还款、入住还款法、置换式个人住房贷款等多种形式,这不仅向市场投放大量房屋抵押贷款,同时也导致巨大的风险隐患[2]。
三、我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不断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成功经验,制定了包括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岗位制约、内部审计等大量制度,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上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同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3]
(一)对风险管理认识不到位
我国银行业对风险管理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1)风险管理理念成熟度不够。我国一些银行的经营者不太容易正视风险,不愿意放弃隐含着高风险的市场机会,有的经营者也不习惯用长期稳定的利润标准衡量业绩,易于陷入非理性扩张和竞争等误区;(2)对风险管理的认识高度不够。未认识到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在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史上,因风险管理不当、资产质量低下而导致倒闭、被政府接管的,不乏其例;(3)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深度不够。未认识到提高风控水平是做好客户服务、产品创新和流程再造的基础和前提。
(二)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我国银行业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呈现为:(1)风险与收益相平衡的风险管理文化尚未完全形成;(2)不能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3)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4)风险管理意识还没有贯穿到全行全员,还没有贯穿到业务拓展、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往往把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看作是风险控制部门的事情。
(三)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较为原始
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较为原始主要体现为:(1)在风险管理工具尚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2)对风险调整的资本回报率、经济附加值、资本附加值等国际上先进和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大都是离全面应用还有不少距离;(3)风险管理缺乏衍生金融工具等有效转移风险的手段。市场工具的匮乏是中国金融风险管理落后的重要表现之一;(4)风险管理相关数据积累不够。
(四)风险管理体制比较落后,风险管理的基础比较薄弱
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体制落后突出为:(1)风险管理的垂直化程度不高,还没有形成纵向的风险控制体系;(2)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还不能对各类风险进行科学的专业化管理,精通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实务的专业性人才比较缺乏;(3)风险管理的独立性不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4)风险管理的传导机制不健全,在绩效考核上普遍实行短期账面收益的做法。
(五)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多多如金融财产和法律保护不到位,金融市场缺乏独立的风险和信用评估机构,社会诚信缺失,虚假信息泛滥等等。同时,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现向投资者(包括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提供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的专业化公司。
四、次贷危机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框架
虽然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有限,但我国银行业的次贷风险隐患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应该从这次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掌握保持竞争力和稳健经营之间平衡的技巧,搭建银行业风险防范的框架,力保我国银行业在动荡环境中实现安全基础之上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银行业风险防范的框架是:在全员风险意识下,以资产负债管理为统领,以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为主体,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载体,建立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心。
(一)全员风险意识
企业风险一般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目的是避免“意外”发生,确保决策中的风险考量,整合风险管理所有管理过程,保证所承担风险与管理手段匹配,用风险管理增强竞争力。全面风险管理的价值在于信息支持的更好决策、深思熟虑的风险承担、规范银行的治理结构、统一管理层的思想。全面风险管理始于董事会的决心,需要企业管理层的全力投入;全面风险管理作用于战略决策层面,而不仅是在流程控制与保险层面;全面风险管理需要融入企业的一切,包括业务、管理活动和企业文化;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历程,实施需要时间,大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实施计划一般为3—5年的时间[4]。
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管理就是风险管理。银行的每个员工都应该具备风险意识,要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正确对待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从基层业务人员到风险管理人员对要对风险有足够的、正确的认识,消除简单认为少发展业务就可以控制风险的观念,促使全体员工树立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开拓业务的理念。做到人人重视风险,人人防范风险,人人在风险中实现利润。通过风险意识的全员化,提高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二)以资产负债管理为统领
资产负债管理是一个金融机构用来管理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资本充足性风险的技术,资产负债管理对影响这些风险的有关因素进行考虑,并且分析它们的影响。美国乔治亚大学金融学教授JosephF.Sinkey,Jr.在其《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一书中,对资产负债管理作出如下定义:资产负债管理是一种全方位的管理方法,是为了达到银行已确定的经营目标,对银行的各种业务进行协调管理,即是在考虑了不同利率、流动性和提前偿还等假设情况下,对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及其组合进行规划、支配和控制,目的是达到银行已确定的经营目标。资产负债管理的实质在于对银行的各种资产、负债以及资本的资金水平、变化和相互之间的结构进行规划、支配和控制,以促进资产负债的总量和结构、收益和风险以及当期和长远的平衡,协调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三者动态平衡。
银行应该建立和完善基于经营情景和优化技术的将情景模拟、优化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统一反映银行的各种经营目标和内部约束、外部约束和宏观政策因素,针对不同情景进行优化决策的资产负债管理决策模型。该类模型在分析利率等市场风险因子变动和对现有资产负债表内项目和表外工具的假定以及对其他收入、成本费用等项目的预测等基础上,确定基于风险和收益平衡的银行目标集和约束条件[5]。
(三)以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为主体
对于风险防范,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作为风险防范的主体。这一主体是由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主线的高层、中层和基层相互交叉、相互制衡的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设立对各种风险能够识别、监管和综合管理的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高层管理机构应由、经营管理层及下设的有关部门组成;中层由紧密配合的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和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组成;基层主要是指有高度风险意识的公司一线部门的管理人员。这一主体的日常工作是将联网的所有分支机构的交易过程、交易结果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提炼,转化为各种风险信息。在此基础上,日常风险管理部门一方面可对相关部门出现的决策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操纵风险、自营风险等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另一方面可为公司决策层和管理层提供多层次的风险揭示、风险报告及风险控制机制[6]。
(四)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载体
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在充分吸收内部控制理论的权威文献——COSO报告的基础上推出的《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1998)银行的内部控制由五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1)管理层监督与控制文化。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保持内控体制有效性所承担的责任。董事会对于确保建立和维持充分有效的内控体制承担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负责监测内控体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且通过授权控制形成明确界定和说明责任的组织结构;调查各部门的运作情况,及时发现警示信号,采取措施以减少最终可能导致的损失。(2)风险认定与评估。银行应当注重建立自身风险防范的约束机制,将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作为内控体制的一部分。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程序必须涵盖银行面临的所有风险和银行内部各层次的运作。(3)控制行为与职责分离。根据风险识别和评价的结果,银行应当采取相应的内控措施,措施应涉及银行的各个层级。具体包括:高层检查;行为控制;实物控制;遵循风险暴露的限制;审批和授权制度;验证与核实制度。(4)信息与交流。为确保内控体制的信息目标的实现,应将适当的信息控制纳入内控体制,并对信息和信息交流渠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5)监督活动与修正缺陷。高级管理层有义务建立一套机制来及时接受报告和纠正所发现的内控制度中的缺陷,对内控制度本身是否有效进行持续的监测,监测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监测融于日常的业务之中;另一种则是对内控制度进行单独监测和评价。银行要严格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建立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以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从而构建银行的百年基石。
(五)建立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心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企业和社会最求的终极目标之一。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和新思想。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7]。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期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现在的发展,满足现在利益。同时,可持续发展也包括面对不可预期的环境震荡,而持续保持发展趋势的一种发展观[8]。
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中心能够实现:(1)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2)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3)考虑风险和报酬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最佳平衡;(4)在充分考虑所有者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5)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使企业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银行可以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抵御风险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竞争能力、资本扩张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获利增值能力、资产管理能力。
五、结论
对于我国的银行业而言,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既是风险更是借鉴和机遇。我国银行业应该掌握在保持竞争力和稳健经营之间的平衡技巧,搭建银行业风险防范的框架,即在全员风险意识下,以资产负债管理为统领,以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为主体,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载体,建立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心。在这一框架下,我国银行业才能力保在动荡环境中实现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小军.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J].国际金融研究,1999,(5).
[2]吴晶妹、王涛.我国式次贷危机实证研究[J].亚太经济,2008,(6).
[3]陈显忠.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五大问题[EB/OL]./html/04/101804-883.html
[4]刘杰.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有效实施风险管理[J].冶金管理,2008,(9).
[5]冯鹏熙.国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决策模型及其启示[J].济南金融,2006,(2)
篇8
二是风险管理制度落后、管理手段单一。风险控制制度尚不健全,对业务操作人员的责任和权限缺乏有效控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缺乏具体的防范措施,重要部门和要害岗位人员定期轮岗换岗制度难以落实到位,个别部门、岗位之间缺乏有效制衡的约束力,容易造成风险隐患甚至诱发腐败。内审、事后监督等部门对决策管理层和同级部门负责人的权力缺乏有效制约,导致“控下不控上”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普遍缺乏科学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没有形成数据集成,不能对保险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开发和利用,导致保险业务经营缺乏数理基础和有效依据,加剧了未来经营风险。
三是风险管理人才不足。寿险业风险管理既包括核心业务管理、投资管理,也包括人力资源、公共关系、法律事务的管理,还包括保险行业风险管理,而在我国,能够领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人才在数量和质量都显不足,培养和引进工作亟须加强。现有的风险管理人员对自己行业、公司内部的风险管理还做不到全面了解,对国际上发达国家保险业通用的风险管理观念、方法和技术也比较陌生。
2.完善寿险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我国寿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总体内容是,深刻把握寿险行业的运营规律,依据公司科学的经营发展战略和风险管理策略,构建包括信息系统、预警系统、评价系统和控制系统在内的风险管理体系,科学合理地确定公司的风险容忍度,追求风险和收益的动态平衡。使公司在可接受的风险状态下,始终运行在持续、稳健经营和良性、有效发展的轨道上。
一是强化风险管理的组织建设。 董事会作为风险管理系统的最高机构,对各种风险最终承担责任。管理风险是董事会的第一要务,要在董事会授权下建立风险控制委员会或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整合各类业务检查以及内审、纪检监察、事后监督等再监督形式,构建“大监督”格局,加强风险管理的组织领导,统一整合各类风险管理资源技术,发挥监督的整体效能,同时明确内部风险控制责任。风险控制涉及到所有管理行为、服务行为和业务行为,涵盖了所有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覆盖了所有部门和岗位。同样很重要的是,必须配置相应的专业人才。如首席风险执行官的设立就是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公司治理结构中最大的变革。首席风险执行官(CRO)与首席执行官(CEO)、财务总监(CFO)同为公司的高管,并专门负责风险管理事务。CRO作为最高层的战略规划团队中的一员,他经常向CEO汇报。更重要的是,他可以独立地、直接地向非执行董事或董事会汇报。CRO不仅肩负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总职责,还负责与监管当局保持联络。他可以协调各运营部门,确保全面风险管理的措施落实到位。
篇9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篇10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篇1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的改革,我国银行业有了很好的发展,但银行业仍然存在着风险。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快,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存在的风险也必然会影响我国银行,研究分析风险的类型和生成机制,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于提高我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竟争力,显得至关重要和十分迫切。
银行业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的影响,使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蒙受损失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这种风险还隐含着另一重含义:即联动效应, 银行业蒙受的损失可能使整个金融系统处于瘫痪,社会发生混乱。
银行业的风险
1、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较为原始
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较为原始主要体现为:(1)在风险管理工具尚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2)对风险调整的资本回报率、经济附加值、资本附加值等国际上先进和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大都是离全面应用还有不少距离;(3)风险管理缺乏衍生金融工具等有效转移风险的手段。市场工具的匮乏是中国金融风险管理落后的重要表现之一;(4)风险管理相关数据积累不够。
2、风险防范与管理意识淡薄
风险防范与管理的理念决定了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的行为模式,它渗透到商业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涉及各个员工,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薄弱,大多数工作人员对风险防范与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风险防范与管理理念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银行业的高速发展、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突出地表现为:第一,对银行业发展和风险防范与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充分。第二,对银行业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关系的认识不充分。第三,风险防范与管理的意识在全行业职员中和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贯彻得还不充分,让银行业的职员产生了风险防范与管理只是风险控制部门的职责的认识误区。
3、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我国银行业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呈现为:(1)风险与收益相平衡的风险管理文化尚未完全形成;(2) 不能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3) 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4)风险管理意识还没有贯穿到全行全员,还没有贯穿到业务拓展、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往往把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看作是风险控制部门的事情。
4、尚未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与管理体系
我国银行的风险防范与管理的体系还不够健全,基础还不够坚实。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我国银行控制权的垄断很难避免“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金融业机构治理架构不健全,决策执行体系构造不合理,监督机构有效性不足,从而使得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与管理的基础薄弱。第二,我国银行的风险防范与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现代金融业机构风险防范与管理体制的最大特征是纵向式的。而目前我国银行是以分行为经营单位的体制,它致使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与管理体制也都是横向的。这种横向的管理体制造成了金融低效率。第三,我国银行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完善。第四,风险防范与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完善。第五, 我国金融业机构还缺乏一支复合型、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队伍。
风险的防范措施
1. 建立金融风险防范的识别机制
建立金融风险防范的识别机制,就是凭识别者的判断能力、识别手段与经验去认识风险。由于金融企业对宏观风险很难把握,所以,商业银行的风险识别应侧重于微观风险的识别。为此,银行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较完善的信贷档案,真实记录银行发放、管理、收回贷款这一完整过程。应参照国际金融机构的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包括贷款者的基本情况、财务状况、担保抵押文件、分析报告及备忘录在内的较完善的信贷档案。根据人行的监管要求,所有企业贷款和大额个人贷款均实行一厂一档管理,并尽可能完善,否则,信用贷款的风险就无法有效控制。这是建立风险识别机制的基础。二是关注早期预警信号。通过早期预警信号的识别、发现和预测贷款的现有问题和发展趋势,来确定贷款按期足额偿还的可能程度。这是建立风险识别机制的关键。
2、建立风险防范的分析机制
在金融风险防范的事前预警中,金融风险分析是核心,具体包括财务分析和非财务分析两方面。一方面,根据会计分析的要求,通过盈利比率、效率比率、流动比率、杠杆比率四个指标进行财务分析,通过对企业的财务分析,获得对企业真实、全面、准确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对借款人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自然、社会及银行的信贷管理等因素的分析, 掌握借款人的基本风险,直接分析具体贷款人的经营状况和经营风险程度,准确把握企业兴衰的脉搏。
3、全员风险意识
企业风险一般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目的是避免“意外”发生,确保决策中的风险考量,整合风险管理所有管理过程,保证所承担风险与管理手段匹配,用风险管理增强竞争力。全面风险管理的价值在于信息支持的更好决策、深思熟虑的风险承担、规范银行的治理结构、统一管理层的思想。全面风险管理始于董事会的决心,需要企业管理层的全力投入;全面风险管理作用于战略决策层面,而不仅是在流程控制与保险层面;全面风险管理需要融入企业的一切,包括业务、管理活动和企业文化;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历程,实施需要时间,大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实施计划一般为3―5 年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管理就是风险管理。银行的每个员工都应该具备风险意识,要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正确对待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从基层业务人员到风险管理人员对要对风险有足够的、正确的认识,消除简单认为少发展业务就可以控制风险的观念,促使全体员工树立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开拓业务的理念。做到人人重视风险,人人防范风险,人人在风险中实现利润。通过风险意识的全员化,提高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1、电子银行高速发展及信息技术的高度应用。在商业银行向投资银行业务渗透的同时,信息技术也在带动着银行业务的扩展,金融业是由信息技术获益最多的行业之一。上个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互联网的应用扩大了商业银行的自助业务,使服务更加贴近客户,也为银行节省了大量开支。越来越多的客户通过网上支付水费、电费、电话费、信用卡等项开
支。许多银行还开设了电子信件及时回复的服务,并有专人负责在网上回答客户问题,指导客户查寻所需信息。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银行的服务。
2、风险管理技术受到足够重视并日渐成熟。在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下,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管理压力也越来越大,自巴林银行倒闭、安然公司破产以来,国际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管理能力逐步增强,不断开发和利用各种组合管理为特征的新技术、新方法,管理和度量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框架下,风险管理技术将在实践的应用中更加完善和成熟。
3、营销技术备受国际银行业重视。从营销学的发展看,营销观念经历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顾客观念、社会营销观念等阶段,在过去的十年,出现了全面营销的观念,全面营销包括内部营销、整合营销、社会责任营销、关系营销等四个方面。营销战略在银行界的应用始于1970 年代,目前,“以客户为中心”的全面营销观念已经成为银行经营管理中的核心理念,在银行业的各个层面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勇.2008年银行业趋势预测与对策选择[J]. 银行家. 2008(04)
[2] 王飚,李炎军.宽松货币政策下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和控制[J]. 新金融. 2009(11)
[3] 季贝贝.外资与国内商业银行比较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05(26)
篇12
第二,风险管理机制上的差距比较明显。国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机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系统,其中包括:一、风险甄别系统。用于分析风险来源及成因,区分风险类别及危害性程度;二、风险报险系统。主要进行风险预警,传递风险信息并建立风险资料库;三、风险决策系统。确立、行使风险管理原则,制定风险指标以及避险策略等职能;四、风险避险系统。具体实施风险规避行为,对风险进行再分配或转移;五、全程监控系统。对风险管理全过程进行全面监理和控制,并做出风险管理评估报告。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国外商业银行经营运作的坚实基础,也是银行安全性原则的重要体现。而这一点正是国内商业银行的薄弱环节。当前,国内银行普遍存在着风险管理机制缺失的问题。
第三,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方面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一方面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另一方面,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增强,银行风险管理日趋复杂。然而,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方面远远落在了西方国家之后。国外很多风险管理工具和理念至今尚未在国内银行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第四,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产业集中度较高,大部分的产值都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这就导致了银行业竞争不充分。由于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很不发达,企业融资需求主要还是通过间接融资来进行,这就使得银行的资产运作空间十分狭窄。而资产结构的单一化必然会导致银行的资产质量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受到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带来了困难。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第一,强化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风险计量水平
内部机制不健全、风险测量工作落后、资产损失率高、抗风险能力弱化,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亟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我国商业银行虽然根据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建立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但是资产风险测量统计工作始终未能制度化。要达到新资本协议的要求,不仅在信用风险测量方面存在工作量过大、成本过高、外部评级资料缺乏等现实挑战,对于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测量方面更是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因此,把握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提高风险计量水平是当前建立健全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虽然风险评级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风险计量则是最近20年以来才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金融理论、统计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银行风险计量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风险计量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从市场风险计量到信用风险计量,乃至操作风险计量;从早期的零售业务信用评分到公司客户违约率的测算,风险计量已经成为大型先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新协议内部评级法的思想正是来自于这些风险管理技术。新协议三大支柱的核心是鼓励更多的银行投资和改善风险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正规化、系统化地进行风险管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成熟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将是银行主导型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协议,在技术选择上应该以建立内部评级法为目标。
第二,强化金融监管
篇13
一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与综合经营的风险分析
(一)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竞争压力下,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开始从过去经验式的管理向数量化地管理转变,管理的技术也不断提高,不少股份制银行已初步建立了垂直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然而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缺少清晰的,和业务发展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职能分散,缺少一个统一协调的监督机制很多银行在治理结构还存在重大问题,在内部控制建设与执行上较为薄弱风险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分心与技术处理的方法落后等。
(二)银行的综合经营风险分析
一般来说,银行采用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进行综合经营时会面临着组建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综合经营在集团层面上的风险及金融行业本身存在的行业风险。此外还有可能发生诸如道德风险管理风险及制度法律风险等重叠风险。其中金融控股公司的子公司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金融控股公司集团面临着内部交易风险利益冲突风险及透明度降低所导致的风险。重叠风险主要包括内部管理风险道德风险及法律与制度风险。
二风险管理模式的选择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及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一)风险管理模式的选择
目前全球银行控股公司风险管理模式分为垂直一体化模式间接管理模式及双重控制型风险管理模式,其中双重控制型模式介于另外两种模式之间。由于风险模式的选择要受到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再加上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我国银行综合经营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分阶段逐步实现。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模式仅能采用以股权关系为纽带的间接管理,控股公司借助管理层指导子公司进行相关的风险管理。我国未来的风险管理模式应当逐渐向垂直一体化风险管理模式过渡。
(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首先,对风险管理政策而言,集团控股公司层面的风险管理政策应当在整个集团的基础上进行编制,且涵盖和集团业务相关的所有重要风险,主要包括可承受的风险水平集团业务政策活动风险监督能力及法律监管规定,公司层面的风险管理政策应当涵盖到和敬业业务相关的所有重要风险。其次,制定风险限额,风险限额是指对关键风险指标设置限额,且对业务开展进行监测与控制的过程。风险限额应当和集团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相一致。最后,要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重点从某种程度来说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这一系统能够有效确保风险管理人员及时度量风险,为决策提供依据。
(三)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风险管理文化,银行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需要有长期相符的风险管理文化相匹配,在综合经营下,更需要有效促进各个金融机构融合的文化,对综合金融集团而言,需要重视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借鉴其他金融机构的优势文化,强化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培养风险管理的核心理念,将风险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且内化为员工的工作习惯与职业态度,最大限度发挥员工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形成一种风险控制的文化氛围。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设立防火墙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由于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理论与制度不够成熟,在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过程中急需完善法人治理制度,银行综合经营一定要加强与完善各个母公司母子公司子公司之间的法人治理结构。首先,要完善银行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消除银行内部管理行政色彩,形成有效的权利监督与制约机制。其次要完善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间的治理管理,使子公司的战略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及信息管理统一于母公司。最后,要协调好金融控股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管理,做好资本控制人事控制财务控制及审计控制。
(二)设立防火墙
防火墙突出强调把异业风险控制在各自业务范围内,防止风险的扩散与蔓延,一般分为法人防火墙及一般防火墙。构建防火墙主要包括业务上的限制人事上的限制信息方面的限制及资金方面的限制等内容。过高的防火墙管理措施会增加银行的运营成本,因此防火墙的设立需要和所要防止的风险相匹配,不能作过高限制,且适时进行调整。
结束语
总之,缺少清晰的,和业务发展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职能分散在内部控制建设与执行上较为薄弱风险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分心与技术处理的方法落后是目前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银行的综合经营风险不仅包括集团层面上的风险,还包括金融行业本身存在的行业风险,要构建银行的综合经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需要选择恰当的风险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及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此外还要设立适度的防火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