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

篇1

[5]张海迪,王巧方,刘绍琴.旅游气候对旅游发展影响探究[J].绿色科技,2016(7).

[6]杨秀翠.基于景区旅游系统视角的旅游危机防控管理系统的构建[J].绿色科技,2014(7).

[7]郑金芳,金惠新.秦皇岛市科技旅游产品发展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9).

[8]陈平平,黄清华,吴沁娴.刍议我国释放型旅游产品的现状:以广州为例[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20).

[9]唐晓宏. 浅析旅游产品营销[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10]马勇,孙兴美.中国旅游产品海外形象提升策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1).

篇2

2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的乡村规划方法

在乡村产业结构中,农业一直以来是基础产业,占用农村大量劳动力;非农产业主要包括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资料供应业、农产品运输业、农产品销售业以及为农民生活服务的建筑业、工业和商业服务业。为了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了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乡村规划有着直接影响。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乡村规划的方法策略如下:

1)建立规划组织管理机制。乡村应设立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规划管理和监察执法人员,对规划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规划建设管理机构要严格审批规划编制,并加大规划强制性规定的执行力度,不得在没有编制过村庄规划的地方审批建房,有效控制农民的建房行为。建立村级规划监察队伍,让村民主任成为规划监察协管员,形成市、乡镇、村的规划监察联动网络,坚决制止各种违法行为。

2)确定乡村规划原则。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乡村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其一,保护生态环境原则。乡村规划既要着眼于乡村经济发展,又要看重生态环境保护,力求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局面。在乡村规划设计时,要尽可能维持河流、绿地、树木等自然环境的原貌,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建具备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其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乡村规划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改善村容村貌,通过乡村规划建设一个产业发展与内在文化相融合的现代化新农村。如,乡村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吸引城市居民来农村休闲度假,拉动乡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并通过城乡人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其三,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乡村产业开发和乡村规划时,均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乡村建设满足农民物质需求和文化生活需求。乡村规划要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尊重农民的意愿,着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

3)明确乡村规划步骤。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的乡村规划应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实地调查。了解当前乡村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计划,对典型村庄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民情,与村干部和村民进行访谈,获取最为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第二步,综合评价村庄建设情况。准确掌握乡村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人口规模、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评价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确定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第三步,制定村庄发展战略。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系统研究乡域范围内村庄产业结构与村庄数量、人口规模、空间布局之间的关系,分析乡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村庄产业发展的优劣条件以及发展潜力,制定村庄发展战略。第四步,确定乡村空间布局体系。坚持“保护耕地”的原则,确定适用于不同产业发展的用地布局,明确中心村和基层村的用地需求、村庄性质、人口规模,制定建设中心村的标准,统筹安排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遵循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避免因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4)突出乡村规划重点。在村镇体系结构规划方面,可依托当地产业基础,对交通干线进行完善建设,形成以集镇为核心,中心村为主体的级次分明的“集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镇村体系;在村庄布局规划方面,改变粗放型村镇模式,合理布局中心聚居点和一般聚居点,使聚居点形成网络状空间布局;在交通规划方面,以乡道为骨架,建设功能完备、快速便捷、多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乡村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在基础设施规划方面,对供电电力设施、排水设施、通讯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在社会服务设施规划方面,规划建设小广场、便民店、文化娱乐室、卫生室、幼儿园、便民书屋、全民健身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

篇3

二、洛川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

(一)洛川县果业概况

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由境内有洛河穿过而得名。洛川县原辖5个镇、14个乡;2000年,调整为6个镇、13个乡。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秦开阡陌,汉主限田”,洛川是黄河流域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洛川现代果业建设成效显著,苹果精深加工、农资产品加工、饲料肥料加工等果畜配套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提速。相思川森林公园及旅游环线建成投用,万凤塔祈福纳祥景区开工建设,洛川会议红色旅游项目申报立项。

全县苹果从1947年至今已有苹果面积50.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1%。洛川人均占有苹果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倍,名列全国榜首。果农人均年纯收入在2011年已超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4%,是陕西省人均纯收入的1.3倍。2011年,国家农业部与陕西省合作,在洛川县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产地苹果批发市场,共同打造引领中国苹果产业的“航母”。 2013年,编制了《洛川苹果标准》,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新建苹果出口基地2万亩,有机苹果基地1万亩,高标准果园1.46万亩,挖除弃管残败园6570亩,建成现代苹果标准园31个。全县苹果产量达76万吨,产值40亿元。

(二)洛川苹果产业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国际市场现状。

通过积极实施名优品牌战略,洛川苹果先后荣获国家及部省名优奖170多项,获得了英国、加拿大、阿根廷、墨西哥、智利、泰国等7国及欧盟有机苹果出口认证。品牌的创建,有力地提升了洛川苹果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洛川也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作为主导产业的“洛川苹果”,品质好,口感佳,已经成为我国苹果主产区陕西苹果的代表符号和聚焦点,更是市值超过40亿的“金字招牌”。

2014年3月25日,美媒称洛川苹果征服美国市场,美国农业部数据:美国人消费的苹果汁有60%从中国进口。来自陕西洛川的苹果征服了当地市场,而这为苹果原产地的果农们却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美国果农面对中国洛川苹果的来袭失去了传统竞争优势。

洛川苹果种植面积50万亩,无工业污染,是世界最佳优生区,洛川苹果已获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指定苹果冠名权20多个,同时,洛川海拔平均1100米,秋高气爽,是休闲避暑的最佳去处。搭乘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已举办七届)东风,推出“来洛川采世界最佳苹果”赏果采摘月活动。

2、国内市场现状。

洛川发展苹果产业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举世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建设示范县、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食品安全(苹果)示范县和陕西省唯一的“一县一业”示范县。

2012年9月21日至23日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将在洛川隆重举行。恰逢洛川苹果成熟季节,广袤洛川大塬呈现“红果满园”景色。为此,特决定举办“苹果之都,休闲胜地”金秋赏果采摘月活动。

因此,洛川苹果现有相当的产业基础和规模,能够为后续打造以苹果资源为主导的农业旅游提供足够的支持和保障。

(三)现状分析(SWOT分析)

优势:洛川苹果种植面积广,全面采用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产量大,品质优秀,色泽红润,口感极佳。并且洛川已举办多届国际苹果博览会,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劣势:产业发展模式单一,产品线宽度过分狭窄,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尚未形成完整的苹果产业体系。乡村旅游不发达,对外宣传力度小。

机会:近几年,我国政府对旅游业越来越重视,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这为洛川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由此开始扩张产品线,优化产业结构,整合各类资源,正是迎合、满足了旅游者的这一需求。

威胁: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较多,竞争力较大。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低,容易被替代。

(四)洛川苹果产业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问题

1、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果业发乡村旅游发展方式有待转变。

目前,洛川苹果生产高度专业化,土地资源消耗严重,依靠规模扩张已无潜力,常规的生产和旅游经营方式难以持续,传统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体验感和满足感,同时对于当地居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也存在巨大挑战,迫切需要转向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轨道。

2、自然灾害频发多发,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影响,自然和生物灾害更加严重,保证苹果产量、质量基础上发展果业相关产业旅游要素,需要完善果园基础设施,提高果园装备水平,强化科技支撑保障,使当地苹果产业的乡村旅游开发涵盖一定的高科技要素。

3、乡村旅游市场消费升级,苹果生产、产品、工艺等更受旅游者的关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种的优质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洛川苹果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工艺化水平精高,这些都是现代都市居民热心关注和积极体验的重点。因此提升苹果质量的任务越来越重,确保产品安全,满足旅游者体验感和消费力度的难度越来越大。

4、乡村旅游富民强县的目标,迫切需要拓展产业价值空间。

洛川县重点打造苹果加工物流,文化创意,关联农资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园区,挖掘县内为资源,开发国内外市场,农业旅游已经势不可挡。

三、洛川苹果产业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现状分析

(一)洛川苹果产业开发模式

2014年以前,洛川苹果一直都是以简单、单一的模式在发展,根本没有合理的利用这个优势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的阻碍了洛川苹果的发展。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而中国也是个接待量很大的国家,所以在旅游方面,政府更有责任和义务来满足来自四方的游客,并且旅游产业与农业存在高关联度,随着产业的高度化,产业融合能使旅游业与农业进一步的发展、升级。

(二)洛川苹果产业的乡村旅游开发对策

洛川苹果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 生产的低成本又使洛川苹果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强大的科技依靠和政策支持又为陕西苹果加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因此,洛川苹果有着优越的内部发展环境;但另一方面,洛川苹果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又存在着品牌形象差等一系列的问题,以至于影响了自身优势的发挥,不利于建立有利的竞争地位。所以,如何有效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自身能力,如何建立并改善陕西苹果的品牌形象, 优化产品品种结构,加快陕西苹果的产业化步伐不可避免地 成为洛川苹果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认为,陕西苹果农业旅游产业产业可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发展思路

1、加强产品品质, 强化品牌战略。品牌可以给产品带来超越其功能的附加价值或附加利益,可以吸引消费者,创造消费者忠诚,可以给产品带来价格优势。对于农业旅游这一项产品也是如此,名牌产品可以赢得更多的市场,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不论是在国内市场销售还是出口到国际市场,陕西苹果要想快速发展,取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产品品质, 扩大宣传力度,争创名牌产品。

2、调整单一结构, 深化产业发展。合理的品种结构、苹果产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占有并开发市场,使苹果这一季节性产品突破季节限制,平衡市场供求,延长产品创利时间, 增加创利范围。使农业旅游突破季节性、单一化的特点。比如说, 加工用苹果的价格就远高于食用苹果,深加工的果汁、果酱等产品就不受季节影响。我们可以将这项制作引入我们的农产品观光之中,加深农业旅游的深度。

3、增加知识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知识、信息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把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应用于苹果产业资源的的生产、加工、管理,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成为苹果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提升苹果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4、改善营销管理,拓展发展思路。市场营销和营销管理对产品的推广和销售的作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随着市场的变革,国内外农业旅游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往传统的营销方式已不再适应新的多变的市场形势了,进行营销管理的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和改善以苹果为核心农业旅游的的营销管理,拓展新的发展思路。

篇4

1 小城镇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受自身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第一产业多为传统农作物及其产品,深加工比例相对较低,新产品和特色品种较少,这种状况必然导致高产出低收入,最终导致竞争力弱;其次,第二产业门类不齐,工业化程度低,支柱产业力量薄弱,从而难以形成规模,再者,第三产业的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化服务设施缺乏。

汉寿县位于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的湖南省北部,沅澧水尾闾,洞庭湖西滨,地处雪峰山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水域辽阔,湖泊棋布,沃野平畴,耕地连片,土宜稻棉,泽足鱼蒲。规划组于2002年8月受汉寿县人民政府的委托承担了县城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对全县的产业发展现状做了详细深入的调查研究,觉得汉寿县城是我国中部广大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典型代表之一。

1.1 农业生产力落后,竞争力弱

汉寿县的农业生产尚未充分走向市场,产品种类单调,以传统农产品居多,新产品和特色品种少,农产品深加工比例低,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割裂,效益比较低,农户以分散经营为主,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仍占相当比重,生产效率低。

1.2 工业化程度低,支柱产业力量薄弱

汉寿县工业门类不齐,工业化程度较低,工业企业分布较散,既影响环境,又难以形成规模,全县除纺织、机械、食品加工以外,其他工业如化纤、生物制药、陶瓷、玻璃等均只有2家生产企业,难以形成整体优势。全县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7.8 197 42.5,农业在经济中比重偏大,第二产业发展严重不足。

1.3 科技人才缺乏,技术落后

汉寿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914人,其中四分之三的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和教育部门。全县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98.3人,低于湖南省平均水平(105.7人),全县严重缺乏企业管理、经济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人才以及各种技术专家,人才缺乏、技术落后已成为制约汉寿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1.4 城镇规模小,城市首位度低

汉寿县城作为全县的中心城市,经济实力不够强,人口集聚程度低。目前,县城的首位度为2.3,工农业总产值与蒋家嘴、太子庙两个建制镇基本持平,导致县城的辐射力减弱,区域竞争实力不强,不能充分体现中心城市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而且,除县城和蒋家嘴镇以外,汉寿县其他乡镇的非农业人口基本上均在3500人以下,各乡镇的规模过小,经济总量有限,小城镇建设资金分散,造成城镇内面貌陈旧,吸引力不足,严重影响城镇化进程。

1.5 乡镇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化服务设施奇缺

除319国道和$205省道以外,汉寿县的各级公路特别是乡村道路等级低,路况差,大部分为砂石路面,且缺乏维护,交通设施落后,通达性差;各乡镇普遍缺乏科技、文化、体育等社会化服务设施,乡镇的服务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2 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析

2.1 交通区位分析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距省会长沙170km,处于长江经济开发带与石长开发带的交汇点,常德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长沙市,居湖南省第二,长常高速公路、石长铁路与机场形成了常德市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作为湘西北一个重要城市,湖南经济北进的理想突破口,常德市的发展潜力巨大,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也相当明显。

汉寿紧邻常德市鼎城区,又与益阳的桃江、沅江、资阳相连,区位条件优越。作为常德市域的二级中心城市,汉寿距常德市区仅20多km,离省城长沙仅120km,县城距常德桃花源机场约80km,是常德至省会长沙的必经之地。长常高速公路的开通,境内设有太子庙、军山铺、聂家桥三个出入口,还有319国道和石长铁路的快速连接,大大加强汉寿与常德以及周边市县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提高汉寿县的整体经济实力。

2.2 自然资源分析

汉寿县土地总面积为2034km2,农用地1275.8km2,其中耕地56577.5hm2,林地38975.0hm2,园地5838.5hm2,养殖水面18666.6hm2,全县土地利用率高达94.1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水域和耕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0.05%,土地垦殖率28.03%。从土地利用类型看,中北部平原区以耕地、园地为主;南部山地区则是以林地为主。

据调查,汉寿境内有乔木68科、162属、305种,属珍稀、濒危的有银杏、楠木、梓木、花榈木、南方红豆杉、黄心夜合等;有水生维管植物67种,隶属2门、3纲、27科、44属,常风优势种群有芦、野莲、菖蒲、苦草、轮叶黑藻、菹草、马来眼子菜、茨藻、黄丝草、浮萍、紫背萍、风眼莲、菱等。县境陆栖野生动物种类不多,主要分布在南部丘陵区,境内水面辽阔,共有鱼类124种,隶属24科、78属。

全县已知矿点、矿化点29处,矿种有黄金、锑、铅、锌、铁、粘土矿、草炭、钾矿、天然气、石煤、花岗岩、石英砂等。境内旅游资源也已初具规模,沅水、澧水横贯境内,江东市水库、柳溪水库、清水坝水库风景宜人,五宝山、蔺家山、金牛山、冷铺山山势连绵、巍峨秀丽:鹿溪森林旅游区、目平湖自然保护区已初具规模,并已向游人开放;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开发潜力巨大。

2.3 自身优势分析

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基础设施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其中欠发达地区小城镇自然也存在着某些特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3.1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丰富的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相对坚实的物质基础;

2.3.2 国家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发电站等)的大力建设,拉近了城乡距离,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能源和运输条件:

2.3.3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涌入小城镇谋求发展,为该地区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主要的人力资源;

2.3.4 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发达地区大城市所无法比拟

的,也为小城镇生态高效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3.5 我国近几年大力推行的重点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大潮都为小城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会。

3 解决小城镇产业发展困境的对策分析

3.1 汉寿县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3.1.1 产业结构目标继续优化经济结构,根据本地生态资源优势,巩固发展第一产业,重点发展与第一产业相关的第二产业,并利用前两者的带动作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为第一、二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使三者进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2002年汉寿县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37.8 19.7.42.5,根据近十年汉寿县产业结构比重的变化趋势,参考全省发展水平,预计至2010年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25.30 45;2020年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535.50。

3.1.2 根据现状城镇产业特点及资源分布状况,依据县域城镇发展的交通区位条件,兼顾行政区界完整性,按产业分工协作方式,将县域划分为三个经济区,依托3条发展带动轴。

①中部中心经济区

规划以城关镇为核心,以太子庙为次中心,将围堤湖与西竺山纳入县城的发展,并且带动、吸引蒋家嘴、军山铺等乡镇的发展,形成中心城镇群,发挥其全县领导核心作用。县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条件好,有较强的生产加工及科研开发技术基础。

中心区将以第三产业为重点,大力提升文化、信息功能;以第二产业为动力。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强化化纤、纺织、绿色食品加工及配套服务建设,组织好城郊农副产业生产,形成生态农业基地,并利用沅水、目平湖等有利的自然条件发展假日旅游。

②北部高效农业区

该区域包括罐头嘴中心镇,以及洲口、酉港、坡头等乡镇,该区域拥有$205省道及沅水等交通设施,劳动力充足;该区域规划为农业基地,着力开发特色农产品,建立绿色食品基地,走深加工、产供销“一条龙”道路,带动农业相关的加工业、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建立区域性的农贸交易中心。

③南部特色产业基地

该区域以主家铺为中心,包括朱家铺、崔家桥等乡镇,该区域有鹿溪森林旅游区、江东市水库、金牛山等自然景观以及金牛山金矿等矿产资源,文物古迹和旅游资源丰富,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利用优越的山林水库资源,以鹿溪森林旅游区为中心,结合生态农业,开发旅游链,带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

④产业发展带动轴

采取点轴发展模式,以轴带点,以轴及面,以区域通线为轴,以临近交通线的城镇为点,带动全县发展,完善发展,完善汉寿县县域城镇产业体系。

发展轴线一.呈南北走向,沿$205省道,北至鼎城区方向,南至桃江方向。带动罐头嘴、县城、太子庙、丰家铺的发展,其中太子庙为县域次中心;罐头嘴作为北部农业经济区的中心镇,规划为区域性农贸交易中心;主家铺为南部经济区的中心镇。

发展轴线二呈东西走向,沿沅水流域,东至汉寿蒋家嘴(中心镇),西到沧港。加强沧港、县城、岩汪湖、周文庙、蒋家嘴的联系,通过县城的辐射力带动东西两翼的发展。

发展轴线三呈东西走向,沿319国道,西至聂家桥,东至军山铺。太子庙作为全县的次中心城镇,位于轴线中心;将带动崔家桥、毛家滩等乡镇的发展,强化聂家桥、军山铺的地区优势,使其影响辐射至邻县。

3.2 小城镇产业发展困境的解决对策

坚持走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的改革之路,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推动城乡产业来发展一体化进程。首先,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提高农业效益,增强竞争力,二是实施以中心城市工业园区为核心的集中工业化战略:三是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四是促进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的交流融合,努力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当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需要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作保证。

3.2.1 乡村的基本功能是农业生产,不能因产业多元化的发展而由非农产业取代农业。因此,乡村工业发展的规模和位置必须受到限制,非农产业发展集中到乡镇,每个乡镇非农产业发展只能集中到1~2个点,由乡镇统一组织实施。村一级不准发展非农产业,以保护耕地和防止工业污染的四面扩散。

3.2.2 乡镇的发展要制定规划,规划要划定农田保护区、工业发展区和商住发展区,特别要明确农田保护区的面积、范围。现代农业的发展需大量的投入,明确了农田保护区的范围后,一方面可保护农田,另一方面可使经营者放心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

3.2.3 乡镇的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应由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转移到提高企业效益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防止乡镇的非农产业总是停留在收取租金和管理费的阶段。因此,必须对乡村非农用地的规模作出限定,建议以户籍人口为依据,规定每个村民非农用地的总量和每年可开发的量。每个乡镇定额用完后,如果还要发展非农产业,则由镇区统一规划发展,如果乡镇继续在区内征用农田发展非农产业,则要向政府缴纳“超额使用农田费”。

3.2.4 成立农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资助现代农业的发展和荒地的开垦,资金来源一是政府财政;二是“超额使用农田费”。这样,经济较落后的乡镇农业的现代化才有可能。

篇5

[4]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R].2008

[5]宋魁.建立黑龙江省旅游集散中心带动旅游发展[EB/OL].

篇6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通过扶持来改善乡村旅游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改善相关地区的旅游条件和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确保旅游能够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旅游业与当地的农业、住宿业以及餐饮业都有着紧密的关联,借助扶持旅游项目可以促进相关产业更好地发展,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最终帮助该地区人口脱贫致富。

1.2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主要内容与实施形式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贫困人口等主体共同参与,立足于帮助贫困人口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通过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来识别旅游产业发展的短板和不足,借助政府、企业的资金和政策帮助,改善当地旅游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旅游扶贫帮助体系,最终让贫困人口直接参与到旅游产业中,比如开展旅游接待服务、售卖土特产品、土地转让等等。借助这些方式让贫困人口能够享受到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和实惠,其核心内容是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实施过程中,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形式具有多样性,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注重扶贫目标识别和旅游项目识别,只有准确识别二者,相应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才具有长期的持续效益。

1.3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主体构成与行为逻辑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主体众多,主要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贫困人口,各个主体之间联系密切,并且遵循一定的行为逻辑。政府参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的稳定、消除社会贫困,帮助贫困人口借助旅游产业实现脱贫。基于此目的,政府会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并利用财政资源扶持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企业参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目的在于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谋取利益,同时也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为支持和提供旅游产业相关服务,制定并开发旅游资源;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目的在于服务社会,承担旅游产业中的中介功能,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际出现的问题提供帮助,主要表现为维护贫困人口利益,解决贫困人口在旅游活动中遭遇的问题;贫困人口参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为了寻找到生活资源,借助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脱贫,改善自身的生活,主要表现为经营旅游相关产业,转让旅游用地、售卖相关土特产品。以上各个主体参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目的不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有着不同的行为逻辑。在这些行为逻辑合理匹配的状态下,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良好运转。

2.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现状及面临的现实困境

2.1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现状

截止到2015年12月,我国贫困人口降至5500万人,同比降低4.3%。从我国整体情况来看,贫困人口已经大幅度减少。在贫困人口减少的过程中,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产业是一个无污染的朝阳行业,以旅游产业用于扶贫代价较低、成本?^低,并且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使地区经济能够持续性发展。自2014年国务院首次提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以来,每年带动20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扶持超过6000个乡村旅游项目。预计到2020年,通过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地区,旅游年收益将突破100万元,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将成为我国扶贫中最重要的一项工程。

2.2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面临的现实困境

2.2.1政府扶持力度不足,资金相对匮乏

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资金匮乏是面临的最严峻问题。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注入,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旅游项目开发更是要解决周边道路、基础设施问题。政府在旅游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由于资金来源有限,对旅游项目开发的投入也受到限制,在较高的开发成本面前资金注入显得稀少。同时,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单一的投资主体会导致政府压力过大,在长期的投资过程中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等问题,从而影响旅游项目的开发效果。因此,政府扶持力度不足,资金相对匮乏是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2.2.2扶贫对象认识偏差,缺乏动态管理

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需要针对贫困人口进行调查和统计,由于贫困人口数量较大,会存在对扶贫对象认识的偏差。相关部门对人口的调查和统计数据不准确,并且没有实施动态管理,所谓动态管理就是对贫困人口进行跟踪调查,及时了解贫困人口是否已经脱贫,这项工作耗时费力,容易出现扶贫对象不明确、扶贫对象不精准的问题。这就导致贫困人口没有受益,反而让其他非贫困人口获取了经济收益。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一旦扶贫对象出现偏差会造成项目偏离根本。因此,扶贫对象认识偏差,缺乏动态管理是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且这个问题难以根治。

2.2.3农村地区人口流失,旅游扶贫项目落实困难

基于目前贫困地区人口分布来看,贫困地区的青壮年多外出打工,剩余的贫困人口劳动力明显不足。这是由于贫困地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匮乏,造成劳动力过剩,这些劳动力只能选择外出打工。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开始建设,并无法短时间内有效吸引外出劳动力回乡,而剩余的劳动力又无法满足旅游项目建设需求,这也是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农村地区人口流失,旅游扶贫项目落实困难是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存在的重要问题。

2.2.4专业人才匮乏,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创新

目前,贫困地区的人才培养和供给是严峻问题,优秀的人才不愿意留在偏远的贫困地区,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由于人才匮乏,造成大量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没有特色、模式单一,在持续开发过程中竞争力不足,失去竞争地位,从而逐渐走向下滑道路。由于人才供给不足,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无法进行持续性发展,造成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运行效果不佳。因此,专业人才匮乏,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创新是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难以克服的问题。

3.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未来发展规划路径

3.1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吸收多元主体资金注入

政府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重视是保证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多数是由政府财政支持,只有政府重视旅游项目开发,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从而完成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需要提高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重视程度,并引入更多投资主体来减轻政府压力,政府应该提出更多的优惠政策来吸引社会投资主体,形成“政府出政策、企业出资金”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新局面。

3.2提升扶贫精准程度,重视真实数据调查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关键在于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开发相应的旅游项目是为了让贫困人口能够在旅游产业中谋生,并借助旅游产业脱贫致富。目前各个地区针对贫困人口的确定主要依赖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统计,这种方式容易出现作假行为,造成扶贫对象不精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设定动态的贫困人口调查管理模式,保证相关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只有调查数据真实有效,才能准确定位贫困人口,才能借助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脱贫致富。

3.3延伸农村产业链条,实施优化产业整合

青壮年人口流失是贫困地区面临的主要现象,由于经济发展滞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数量稀少,贫困地区的青壮年不得不外出谋取生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开发应该注重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进行有机融合,以旅游业带动农业、交通业、餐饮业共同发展。只有延伸贫困地区的产业链条,实现各个产业的优化整合,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才能获得持续、健康发展。

3.4注重人才培训及引入,打造创意旅游产品

篇7

信息荟萃

(5)重庆市财政突出“五大重点”耕作美丽乡村 无

园林花卉

(6)自贡彩灯公园规划设计探析 张军昌 张建林

信息荟萃

(12)重庆市农产品将建“户口档案” 无

园林花卉

(13)城市绿地对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邹敏 刘奕清 先旭东

信息荟萃

(16)重庆市南川区全力打造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无

园林花卉

(17)升钟水利工程废碴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探讨 罗建碧 邱建华

(21)华北地区盐碱地白玉兰栽培技术 桂炳中 徐现杰 马晓辉 黄韬 及瑞芬

信息荟萃

(23)重庆市永川区扎实推进六大农业产业发展 无

园林花卉

(24)影响市街桂花开花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马跃 刘华敏

栽培与植保

(26)乌皮樱桃大棚避雨栽培效果初报 唐元华 张敬

(29)浅谈全膜玉米在榆林市榆阳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飞宇

(31)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示范效果初报 张亚东 胡成香 周远秀 袁文斌 谭监润 冉峰

(32)“水稻-大蒜”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许洪富 杨秀洪 郭忠印

(35)我国菠萝水肥管理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郑良永 郑龙

(38)水稻主要病虫害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杨淑兰

(41)云阳县花椒栽培技术要点 李大成 黄丙春

产业发展

(42)重庆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设对策 唐双福 史思茹 黄永东 唐维超

(46)柳江县青花梨产业现状、优势分析及发展对策 梁志全 喻忠刚 韦初举 韦启光 梁丽梅

(50)重庆市永川区粮油产业化发展思考 彭南飞

信息荟萃

(52)重庆市农委五项措施确保蔬菜供应不断档价格稳 无

产业发展

(53)梁平县黑花生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方绪彪 刘兆俊

农业经济

(56)垫江县全力推进“五点三区”特色效益农业的思考 黄晓容 周杨 王金涛 张东 黄静

(61)试论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品牌建设与保护 程勇

(65)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 樊兴丽 布海东

(68)酉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及发展思路 黄修文 冉强

&nbs

p; (71)农村土地撂荒的原因及对策 喻小倩

城乡统筹

(74)巫溪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思考 王继平

品种推介

(77)双低杂交油菜‘种都油998'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 石有明 邓武明 周燕 文凤君 黄华磊 唐尚同

信息荟萃

(78)第三届重庆采茶节开幕 无

品种推介

(79)杂交一代新品系‘惠丰'苦瓜栽培技术 谷九益 胡道荣 陈兴瑜

农事月历

(81)重庆市3月农事建议 无

(84)陕西扶风县瑞欣果树苗木专业合作社 无

编委/专家风采

(85)编委风采 无

(85)专家风采 无

篇8

1托克散墩村空间现状特征

1.1区域位置

英巴格乡地处于田县政府东北部,距县城11.7公里(乡政府驻吐西汗塔合它村,距县城20公里)。南邻木尕拉镇,东与奥依托格拉克乡相连,西接劳改农场,北与达里雅博依乡毗邻。南北长82公里,东西宽53.5公里,面积4333.8平方公里,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平均海拔1361.5m。村庄区位:托克散墩村位于于田县的北侧、英巴格乡的东面,距英巴格乡政府2公里。

1.2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状况

托克散墩村耕地面积是1580亩,主要种植棉花、小麦。村民住宅沿路而建,呈现住宅包围农田的状态。托克散墩村以维吾尔族为主,2010年村庄总户数125户,总人口610人。全村总收入110万元,人均收入1810元。

托克散墩村是农业村,主要以从事小麦、核桃、红枣为主,种草养畜为副的种植业,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

2010年种植业情况

图1村庄土地利用现状图(作者自绘)

2村庄基本建设情况

2.1现状用地布局分析

该村现状村庄规模较大,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为了生活便利,就近耕作,都习惯把沿路作为建房选址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以道路为主线,呈“一”字式或“工”字式排布。居住用地包围农田,布局松散。不仅大煞风景,而且也使得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土地收益率受到制约。农房占地多,浪费大。

由于长期以来实行“一户一宅”的宅基地政策,一家一户的排式建房,其四类地(宅基地、林地、菜地、牲畜养殖地)户均面积1亩左右,使大量的土地不能得到很好的集约利用。

2.2建筑现状分析

建设用地内现有建筑以村民住宅为主,有少量的公共服务建筑。现状村民住宅建筑建设年代跨度较大,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建筑均为一层,建筑布局零乱,人畜共处现象普遍。自2005年来,在国家政府的帮助下,全村125户村民均已完成抗震安居房,建筑面积32-50m2不等,占全村总户数的96%。

总体来讲,新建住宅缺乏规划引导、控制,不能很好的体现维吾尔族建筑风格,旧建筑破乱不堪,较凌乱,宅前巷道不成系统,联系不便,并容易引发消防、卫生防疫问题。

2.3公共事业发展现状

2.3.1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⑴道路:该村主要是两横两纵的道路结构,主要道路是沥青路面,道路质量较好,能够满足消防要求,部分巷道和机耕道土路。托克散墩村现无客运站,农民出行方式主要依靠畜力车、摩托车或徒步至乡政府搭乘公交车或出租车。

⑵供水:英巴格乡联合水厂为托克散墩村供水,水源采用地下水,设计供水量851立方米,实现了全村自来水直接到户,使村民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供水量可以满足村民用水需求。

⑶供电:已完成农网改造,全村125户均通电。

⑷讯:英巴格乡上有移动、联通塔各一座,服务范围可覆盖该村。现状已接入通信线路,已有23户安装固定电话,现状75户使用卫星电视。

⑸排水:排水系统极为简陋,没有集中处理的相关设施,接近于自然排放,有些居民甚至还在用旱厕。

2.3.2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现状有村委会,没有卫生所、文化站,有一所小学,一所中学,两座清真寺。

2.4土地利用方面

2.4.1农村空心化与新房扩建占地相伴而生

迄今为止,随着农村人口非农化转移减少,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不减反增”的格局没有转变。农村空心化与新房扩建占地相伴而生,建新不拆旧、新房没有人住,造成了大量农村土地的浪费和耕地资源的严重破坏,成为新时期顺利实现乡村转型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

2.4.2村庄布局零乱,规模偏小

现状分析来看新疆大部分村庄布局呈现出村庄布点小、散、乱的特征。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新疆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形成了家庭为单位来进行农业生产的习惯,居民自然村的概念较为深入,于是形成了村民住宅零星分布的格局。

同时,地形地貌条件影响了自然村落的分布,大部分地区没有形成中心村,农户居住基本以组为单位,或沿河、或沿路“一”字型、“非”字型分布。一个行政村一般有五、六个组,十几个自然村的现象非常常见。

这种村落的分布使得在进行设施配套时会十分困难,村民的生活方便程度大打折扣,并加剧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农村用地功能分区的不明确,居住用地和耕种用地的混杂,减少着耕地半径的同时,也使得农业机械化过程举步维艰。

2.4.3人均建设用地严重超标,村庄配套较差,资源浪费

农村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等,其中宅基地还包括一些生产性用地。平均的村庄用地面积高达 604.5m2/人(如特克斯县苏阿苏村),相当于高出国家定额最高值(150 m2/人)的四倍。

2.4.4村庄忽视内部潜力挖掘,侧重外延扩张

长期以来的农村集体土地无偿使用,使村民不但想多占地,而且要占好地,于是居民点逐渐向村庄外发展,主要呈现出“线状”和“块状”两种扩张模式。“线性”扩张主要指农民沿着公路建新房,占据的另一种土地利用的新模式。

2.5生态方面

城镇倾向之下剥夺或忽视农民利益的情况依然存在,乡村转型发展进程中如何依托村庄综合整治优化乡村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的保民生战略体系亟待构建。水资源被污染,影响生态环境;排水设施普遍率低下,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较严重;急需加强水源保护和跨区域协作,以我区村庄供水现状和需求为依据统一全面规划;超前考虑,提高给水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普遍存在生活垃圾和农业垃圾混合焚烧、填埋的情况。对土地肥沃和大气带来污染。

3推进乡村空间重构的策略

乡村空间重构的途径和目的,亦即具体内涵包括如下三个方面:其一,产业发展集聚,即实现工业向城镇集中,农业向地方化、专业化转型;其二,农民集中居住,通过集中居住解决分散居住所带来的公共基础设施投入需求大、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并据此有效控制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保存乡村传统文化景观;其三,资源利用集约,通过产业发展集聚和农民集中居住,解决产业发展、生活居住中的资源低效利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乡村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发展是实现乡村空间重构的重要辅助。由此,在新时期推进我国乡村空间重构,应先科学编制规划、推进乡村社会重构,在此基础上着力实现乡村生产、居住、生态空间的重构,以及乡村产业经济体系的重构。

3.1科学编制规划

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空间重构规划是推进乡村空间重构的首要环节。应以创新发展理念、促进要素流动、优化城乡格局、保障科学发展为目标,把优化城乡土地配置、推进城乡空间重构、强化区域主导功能、整体提升土地价值,作为城乡转型发展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两型社会”战略的基本取向。

基于不同类型城镇、村庄、产业园区的抽样调研,借鉴及分析国内外类似地区发展经验,以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为根本目标,研究构建转型期县域空间格局优化方案,提出以有利于生产、生活、生态为准则,以产业培育、创新为引导,以生态环境控制为手段,以交通、水系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的县域新型城乡分工体系,为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乡村社会重构

乡村社会重构通过加快乡村社区转型,提高乡村社区组织化程度,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巨大提升。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乡村社会重构应着力从组织的角度开展,提高基层政府的组织、管理、服务水平,增强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政府应重视发挥组织、协调与引导的重要作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与发展的新生事物,包括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合作社、劳务合作社、富民合作社等诸多形态,应该有效整合运行机制不健全甚至不能惠及农民利益的一些经济组织。

不同合作组织具有各自的针对性,重点应围绕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等农村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通过创新不同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模式,引领农民广泛参与社会分工和产业协作。

3.3乡村空间重构

通过有效的规划调控,在优先推进城镇化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农村聚落,推进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非农产业适度集聚发展。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农村基础设施,切实提高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形成有利于城乡协调互动的空间结构。

图3乡村空间重构的概念模型(作者自绘)

整合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图3):其一,逐步推进小村或在远郊区的村庄向大村或道路沿线的中心村迁并;其二,逐步推进集镇周边的村庄向集镇迁并;其三,逐步推进县城周边的村庄向县城迁并。第一种可视为中心村引领型,后面两种可视为城镇化引领型。

当然,大型村落可通过内部集约化实现村域空间重构。通过实施农村居民点拆迁改造、合并,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向行政村集中,解决农村聚落分散化布局问题,达到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业的门槛人口规模。

此外,在前述生产和居住空间的重构过程中,还应注重乡村生态空间的重构:应基于农村生态系统的自身特点,严格控制农业生产化肥、农药施用量,逐步实现清洁化、绿色化、无公害生产;建立生态(沟、渠、河、塘、库等)拦截系统,吸纳净化面源污染物,结合强化污染物综合治理工程,确保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安全,即形成减源、截流、治理体系;遵循景观生态学原理,着力完善农村生态系统廊道,保护物种栖息环境,保持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5 结语

通过对该案例具体规划的分析, 发现乡村空间重构规划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处处可见; 如果进一步进行详细而具有针对性的分析规划, 将会给新农村建设带来许多便捷的收益, 为广大新农村的发展提供有效而科学的用地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小卉.当前我国乡村空间特征与重构要点[J]. 规划师,2007,23(8):79-82.

[2]刘晓 主编.新农村与城乡统筹发展[J].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12(理想空间;42).

篇9

(二)温江区乡村旅游现状分析

从以上几组数据不难看出,温江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增长幅度也较大。尤其2013年,整个成都市受国际形势的影响,入境游客增幅下降的大背景下,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幅。乡村旅游的发展,对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也都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不难分析得出,温江区的旅游业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温江区的全区旅游收入在成都市范围来看,所占份额较少,最近两年都只占到了全成都市的1%。旅游接待人数也远远不足,近两年也仅占到全成都市的10%左右。二,就温江区自身的旅游结构而言,乡村旅游总收入在全区旅游总收入中仅占到了三分之一。就目前温江区乡村旅游现状、产业结构以及区位条件来看,乡村旅游还大有潜力可挖掘。

二、温江区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品牌产品

通过对温江区乡村旅游的调查可以看出,温江区的乡村旅游虽然起步早,资源多,但真正的乡村旅游品牌并不多,可以说根本还没有“叫得响,拿得出”的品牌产品。究其原因,其一是从业人员多数都是农民,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没有品牌意识和品牌营销观念。其二,政府缺乏有力的引导。某些地区出现了一些品牌,比如“万春卤菜”、“红枫基地”等,但对品牌定位不准,挖掘度不够深入;其三对品牌的宣传力度也有限。所以温江区虽然乡村旅游产品众多但还没有形成如“郫县农科村”,“锦江三圣花乡”这样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产品,自然也就难以发挥出品牌效应。

(二)缺乏对文化的深入挖掘

作为文化重镇的温江区,一直以“金温江”的美名享誉海内外。不仅有着丰富的物产,还因为温江区独有的文化积淀。温江区不仅是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的发祥地,更有文庙、陈家桅杆等名胜古迹。可惜的是,温江区的乡村旅游发展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形式和定位上,就是“吃农家饭、干农家话,住农家屋”,以休闲娱乐为主,形式单调,缺乏特色。没有更好的深入挖掘温江的地方文化特色,形成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三)缺乏与产业的结合

温江区是我国三大花木基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花卉苗木集散地、中国第二大花卉苗木生产销售市场。此外,温江盆景还是川西盆艺的代表。但目前温江区的乡村旅游很少和花卉苗木产业相结合进行发展,还处在单纯的农家乐阶段,形式也是以私人老板为主,规模较小,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也有限。不仅没有利用好当地的产业优势,使得乡村旅游本身也缺乏长久持续的吸引力。

(四)缺乏区域间的合作和统一规划

以温江区为例,其核心产业主要是花卉苗木,与周边接壤的郫县在产业上有很多交集。但这两个区县并没有就乡村旅游展开深入的合作。两区县的乡村旅游基本还是以家庭为单位,政府也没有在区域间进行更深入与更全面的统筹规划。使得这些农家乐不仅接待能力有限,同时还容易在同片区内造成产品同质化,缺乏差异性和特色性。从而出现低价竞争,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乡村旅游产品无法更进一步的提档升级,也无法出精品。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温江区乡村旅游的影响

对温江区乡村旅游问题的总结,可以发现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民需求的提高,城乡结合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不再是简单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我们对乡村旅游的定位也不能仅从旅游产业单一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应该更加多元化,产业之间的结合也更加的密切,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出,温江区的乡村旅游应以发展现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为目标,以内需为导向进行产业发展。同时应当通过内需型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如温江区的花卉苗木产业等),拉动乡村旅游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全面质量提升,并推动乡村土地配置市场化、农村土地资本化,提升和保证农民的基本财产权利,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直接带动农民就地就业、农业就地转型、农产就地增值、农村就地城镇化。

四、温江区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的对策

(一)以“大区域”的整体理念进一步打造温江区乡村旅游

在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独立发展逐渐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统筹区域旅游发展对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出后,区域旅游发展对促进形成高效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实现旅游产业经营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化、中型旅游企业连锁化、小型旅游企业专业化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而温江区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好,更有着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因此更应利用自身优势,树立“大区域”的理念,对旅游产业链进行更加有机的整合,推行和打造区域之间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服务。积极推进合作区域内旅游交通体系化、旅游服务一体化、旅游信息联动化。

(二)打造精品特色旅游村的同时对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温江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应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契机,打造一批精品文化特色旅游村。在建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圈,基本医疗服务圈,整体带动农民生活水平和乡风文明水平的提高的同时,提高旅游基础设施的等级。如:村级道路、沟渠、田园绿道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建设,移动光纤、WIFI等信息化资源的进一步覆盖等。

(三)引导乡村旅游项目集群发展

温江区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产业优势,加快乡村旅游项目的集群发展。以旅游为主导,带动花卉苗木业、奇石产业、有机农产品产业等与旅游相关的泛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批以特色产业聚集为依托的旅游产品。如:川西特色林盘、鱼凫民俗文化村落、特色花木产业区等特色旅游产品。

(四)强化乡村旅游品牌创新

温江区的乡村旅游虽然起步早,发展快,但缺乏叫得响的品牌。温江区应在做响温江休闲农业名片上加大力度。不仅要加强国家A级景点和景区申报评审,更应通过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节庆营销等手段,打造出一批能享誉四川乃至全国的旅游精品,扩大温江都市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篇10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先进地区的长三角,更是处于城镇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得以长足健康发展的的必由之路和强大引擎,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抓手,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1]

2新型城镇化研究背景

2.1世界城镇化发展的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个国家面对的经济情况和社会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多变。同时,伴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整合和重组,对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增长尤其迅速。随着信息和知识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开始进入以人为中心,呈现出分散化与集聚化并存的局面。同时由单纯的生产性转向生产、生活和生态和谐共存的局面。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进入了共生、共享和共荣的状态。[2]

2.2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城镇化转型升级显得尤为迫切。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具有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双重转型”背景;表现为人口城市化(异地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就地转移)“双熏城镇化方向”;是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双重动力驱动下的城镇化;是在制度变迁方面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和自下而上的城镇化的“双重发展模式”。[3]认为如何在此关键时期把握机遇,妥善地应对城镇化过程中的风险和挑战,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需要城市规划专业深入去研究和探索的。

本文将结合扬州市江都区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研究,对如何在规划方面去引导控制新型城镇化的有序发展提出一些观点建议。

3研究区域概况

扬州市江都区位于长三角腹地 ,交通优势明显,是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位于扬州泰州大都市圈连绵区。是扬州市的副城,承担了扬州发展的一部分城市职能,是扬州重要船舶产业及港口物流基地。2012年GDP达到639.1亿元。江都区2012年的总人口为10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比例基本已达到1:1,2012年的城镇化率达到52.2%。根据江都区总体规划,预计在2030年要达到80%的城镇化率。

江苏省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苏南城镇化率超过70%,南京城镇化率80.23%江都区的城镇化率为52.2%,。相较于其他地区,如下图所示,江都区的城镇化率属于低水平。此外,江都区各个城镇的城镇化水平不平衡。

表1:江都区人口与城镇化率

江都总人口(万) 城镇人口(万) 乡村人口(万) 城镇化率(%)

现状2012年 106.9 56.1 50.8 52.5

规划2020年 120 81.4 39 67.8

规划2030年 138 110 28 80

可知,江都区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更好的结合本区的情况更好的推进新型城镇化。

4江都区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4.1土地利用呈现分散、粗放的特点

江都区2010年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116m2,村庄建设用地为296.76m2,土地集约化空间很大。但是居民点布局分散,集约程度较低,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浪费较严重。

同时,江都区的工业虽然发展迅猛,至2012年突破了1782亿元,形成了医药化工、特钢生产加工、车船制造及配套件、机械电子四大支柱核心产业。但是现状的乡镇工业布局分散,村镇之间产业集群效益不高。园区容积率偏低,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相对较低。未来江都区在集约化利用方面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2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不足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妥善处理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彰显生态价值。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要求长三角地区小城镇在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同时,必须以节能、环保、生态、和谐概念为基础 ,积极构建生态型小城镇。[4] 而目前江都区的发展,虽然已经有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意识,但并未形成具体的规划。

4.3城镇特色有待进一步彰显

城镇职能雷同,特色不明。城镇经济结构雷同,城镇间缺乏分工协作,横向联系少,出现经济同构、相互掣肘、恶性竞争的问题,一方面恶化了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另一方面也扭曲了各自的城镇职能,加剧了资源供给紧张和环境负荷加重的局面。[6]

江都区目前沿江开发进程不够快。沿江地区建设未成气候,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沿江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发挥利用不够充分,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实施不够到位,载体作用不够突出,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各个村镇未能因势利导的利用本地资源,产业布局点分散,规模较小,许多城镇产业同构性大,主要以蔬果园、花卉、渔业和部分工业为主,未能将自身的资源优势加以发掘,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产业。

4.4城镇规模偏小,结构欠佳 城镇化质量不高

江都区现状的城镇规模偏小,结构欠佳。镇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普遍偏小,部分镇建成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城镇体系缺少中间层次的城镇群,5万人以上的城镇廖廖无几。如图8所示,除仙女镇、大桥镇外,其他各个乡镇的镇域人口和镇区人口普遍较低。

此外,“旧城镇、旧街区、城中村”等问题广泛存在。江都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达到116m2。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高达297m2,各镇之间差异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各镇人均GDP差距大:水平最高的仙女镇达到168830元,是最低水平镇的4.4倍。

5江都区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路径探索

图1:江都区产业分布图

为了把江都区打造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江都区通过从体制机制创新、城市功能系统升级、产业升级、设施支撑提升、生态可持续及多层次统筹发展等方面探索了江都区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包括:

5.1引导土地利用转型:从粗放经营到“产城融合”

产业结构方面, 江都区现状的产业存在效率地,转型慢和三产内部结构不优化等问题,调整现状产业发展的方向为以都市服务型、消费型为主导,乡村生态生活环境为主导。都市区强化服务乡村的支撑产业,反哺广大乡村区域。乡村发展高效集约、现代综合、生态环保型产业。对工业整合现有工业布局体系,集中发展发展具有特色化、规模化,现代高效的农业,第三产业则采取:①强化城市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服务业; ②邵伯湖和渌洋湖水乡风貌旅游度假区;③水产养殖加工基地与水乡风貌旅游区结合中部扬泰机场;④打造空港物流园区农业观光区、生态农业体验区、5个现代高效农业园区;⑤丁伙花木种植基地、郭村蔬果种植基地。

通过这些产业调整和促进措施,增加就业岗位。依托于不同区域现状特征与产业基础,突出优势,打造品牌。

5.2引导城镇形象转型:从千城一面到特色城镇

图2:江都区区域空间结构

在江都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通过构建新型中心,以提供更好的支撑条件,提高区域统筹发展动力;通过打造高品质生态文化特色城镇空间,美誉度提高,提高城镇吸引力。

在具体规划中,通过规划乡村聚落形成生态社区、特色村两级体系,以达到特色城镇建设的目标。主要措施有划定在区域中具有特定意义的保留村落,同时弱化其他村落,逐步形成向生态社区和特色村集聚的趋势。

5.3根据不同的空间特征,有针对性的制定差异化的城镇化路径

2012 年 3 月 14 日, 国务院总理答记者问时指出“制定并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是本年度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这意味着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将面临着更为宽松的制度环境。江都区以在本次规划中,也探索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新方式。通过发展以多样化产业为支撑,引导农民逐步向城镇或社区集中。同时在管理上进行探索,建立、健全城镇居民的社会管理体制。在具体实施中,主要是通过统计区内各个村镇产业、经济发展和村庄形态等特征,提出基本的聚落模式,有序引导各个乡镇进行差异化的城镇化路径。结合公共服务设施的系统分级配建,和农民的再教育再培训。在精神文明方面同样提升农民的素质,达到物质和文明的同步前进。

根据区内现状村镇聚落的分布,结合规划目标,主要将聚类分为下面三种类型:

表2:带状分布型聚落

涉及城镇 吴桥,浦头,大桥,仙女,宜陵

特征 聚落规模较大、连绵成条带状

镇-村规模差异较小

城镇化目标 “离土不离乡”以周边城镇和规模较大的乡村聚落作为乡村人口集聚目的地

就业目标 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乡村休闲产业相结合

公共服务 分级配置

表3:点式分布型聚落

涉及城镇: 樊川,真武,丁伙

特征 ① 聚落规模较小

② 散点式分布

城乡差异较大

城镇化目标 “离土又离乡”

主要以城市和大型城镇为乡村人口集聚目的地,少量人口向周边大型生态居住社区集中

就业目标 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乡村休闲产业相结合

公共服务 分级配置

表4:块状聚集型聚落

涉及城镇 邵伯,小纪,郭村,丁沟,武坚

特征 聚落规模中等、大分散,小集聚、

城乡差异较大

城镇化目标 “离土又离乡”与“离土不离乡”相结合

主要以城市和大型城镇为乡村人口集聚目的地,部分人口向周边大型生态居住社区集中。

就业目标 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乡村休闲产业相结合

公共服务 分级配置

5.4构建乡镇生态体系

经济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应该走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江都区素有“苏中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区内拥有一百多万亩的耕地 ,占总面积49%,河网密布,水资源充沛,水质条件优越。江都区境内江淮冲积平原,土壤对作物适应性广;适宜种植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全市优质稻米种植面积65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5万亩,年产稻谷40万吨;拥有如此良好的生态环境基地,在本轮规划中,通过生态体系的建立,培育和发展生态斑块。

通过研究区分规划区内不同类型的生态基质,划分为坑塘水网农田基质、低洼平原农田基质、高沙平原农田基质、城市建设基质。在此基础上培育和发展生态斑块。主要措施包括:保护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特征的生态斑块,包括渌洋湖生态斑块、邵伯湖生态斑块、丁伙花木种植园斑块、宜陵规模农业生态斑块、大桥镇湿地、规模农业生态斑块、武坚、小纪规模农业生态斑块。重点提升、补充建设的生态斑块,包括小纪生态核心斑块、郭村生态核心斑块、浦头、吴桥生态核心斑块,构建网络生态廊道。

表5:构建“区域―地方―场所”3个层次的城乡绿道网络体系

类型 主要绿道 衔接层次 连接节点

区域层次 由渌洋湖生态保育区向南沿运河至城镇连绵带廊道至长江夹江形成的绿道 衔接区域高速路廊道,主要道路,规模农业产业带、主要河流廊道、旅游观光区等 区域湖泊、水库等大型水面、特色生态旅游区、规模农业区等

地方层次 沿宜陵镇-樊川镇的规模农业产业带、小纪镇-吴桥镇的规模农业产业带、安大公路 主要各片区衔接次要道路、河流廊道等 片区主要的公园、开敞空间、广场等

场所层次 以乡道、村道为主的农村风貌观光运动休闲绿道 与乡道、村道、旅游观光区、规模农业产业内部道路衔接 场所内街头绿地、坑塘水面、休憩服务设施点等

通过不同层级不同层次的生态网络,保证江都区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生态不受破坏甚至想更好的趋势发展。使得经济与生态能协调发展。

5.5构建合理多元城乡产业发展体系,形成互助互利的产业发展模式

在江都区的产业发展中,构建都市以服务型、消费性为主导,乡村以生态生活环境为主导的模式。都市区强化服务乡村的支撑产业,反哺广大乡村区域。乡村发展高效集约、现代综合、生态环保型产业。

规划包括:邵伯湖和渌洋湖水乡风貌旅游度假、水产养殖加工基地与水乡风貌旅游区、结合中部扬泰机场,打造空港物流园区、农业观光区、生态农业体验区、5个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丁伙花木种植基地、郭村蔬果种植基地。

规划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自然等资源,发展青少年启智产业发展。结合历史和教育、农业和教育、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多种教育基地。

5.6完善城乡公共交通体系

采用多种方式,构建完善的城乡联系通道,包括规划方面完善县道网布局,加强城区和产业园区、城区和乡镇、乡镇和乡镇之间等的联系,形成六纵六横五联的县路网格局,实现公交线网江都区全域覆盖。在运营管理方面,则不断的推进城乡的公交化。采用低票价和优惠免费政策、加密公交班次、加密公交站点布置。采用定线、定班、定点和定时的运营模式,使得公交的服务更加人性化。

5.7区内探索机制体制创新,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

在江都区内从户籍制度、土地政策和人口政策三方面进行政策创新的探索。在不放弃农民既有土地以及宅基地权益为前提下加强区内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同时,加大城镇化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支撑,促使区内福利一体化。不断的扶持新型产业,保证区内持续的活力和竞争力。具体措施包括:

(1)加强农民权益保护。要逐步弱化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差异,弱化附加在户籍关系上的福利供给(住房、教育、医疗等)的差别,消除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

(2)促进农民城镇化就业。促进农民工创业以推动二次转移,让农民工成为小城镇建设的真正主体,同时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教育。

(3)探索土地收益分配体系。“三集中”――通过农户向社区集中、承包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通过资源整合,实行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重大措施来优化城乡布局。

(4)促进空间层级的简化和优势资源的城镇聚集和政府资源投入与合理分配。

6结语

城镇化是随着工业化而产生发展的,其发展过程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责的问题和矛盾。我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其情况下,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先进的长三角地区,江都区通过从政策创新、生态体系构建、管理体系优化、产业整合互助及公共交通系统构建等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共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妥善的解决当前的问题和矛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2014

[2]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窦金波《经济研究导刊》[J]. 2010, 05

[3]辜胜阻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 19(1)

篇11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34-02

作为我国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社区发展关系到乡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科学合理的新农村社区规划则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合理布局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由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缺少必要的规划意识、科学观念,再加之建设资金短缺、建设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导致新农村其普遍存在着建设无序、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建筑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影响到了乡村产业发展,也不利于乡村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从地域文化、社会伦理、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农地利用、资源节约等多角度分析,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乡村的主人――农民的眼前及长远需求为核心,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只有当乡村的主人――农民成为实际受益者时,新农村社区规划才算做到位,后续的设施完善配套,地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才有了民众基础。

一、依据农村区域的现状,分析促使其发展的因素,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作为新农村社区规划者,应该首先弄清楚农村社区的固有传统、已有特点,充分了解农村地域的“生产、生活、生态”特征,要尽量使农村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本地域及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只有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一致,才能较好地发挥农村社区的已有优势并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通过制定新农村村域规划(即社区规划),可以促进新农村社区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整合农村社区的区位、资源、环境、交通等优势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统筹规划农村地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它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密切相关,绝不仅仅是建设乡村房舍与乡村道路,而是影响到乡村向哪里发展的大事。新农村社区规划关系到农村否能稳定发展,关系到构建的新社区未来的经济活力与经济价值。尤其是在那些移动搬迁的村落中,由于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村庄原先存在的既有生产和生活格局,因而在重新规划时务必要考虑周详,要保障未来的新农村社区在生产和生活上相互协协调。

通过实施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要考虑到农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善,还要考虑到农业经营的便利性和农民就近就业等问题。只有为农村生产提了供便利条件,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

农村产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尤为重要。在做新农村社区空间规划之前,需要先分析当地(或本区域)的产业发展前景,包括第一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前景、第二产业(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传统手工技艺加工业)的发展前景和第三产业(交通、物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

通过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要实现全面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目标,这是规划根本目标。一方面,要在确定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来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这样就可以为农村产业发展确定大方向,并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新农村住宅设计规划中,应该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经营如何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问题。如果这两者协调的好,就可以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并促进农户实现增收。

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背景下,在设计农村住宅时,就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农户的住宅面积,来满足农户家庭未来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需求。如果能预留出休闲农业发展用房的空间,就能增加农村庭院的产业发展功能,未来就能更好地带动农户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规划人员在制定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农村产业发展的走向,比如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比如由于土地转包而产生的土地规模经营,比如乡村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等。必须要使乡村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传统手艺的传承、乡土文化活动的开展等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比如乡村要预留出开展公共活动的空间、土地规模经营以后农业机械的放置场所、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的会议场所等。另外,为了保障乡村产业的长远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修建标准要适当提高,以保障未来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基础设施不需要重新修建而只需要适度扩建。

三、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以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为基本宗旨

集约利用农村土地就要考虑到农村社区的土地价值。在新村社区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土地之间存在的质量差异,要促使农村土地合理利用,并尽量提高土地的价值和土地利用率。

对于农民宅基地的占地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尽量实现集约有效的利用农村已有宅基地,不宜盲目扩大农村宅基地的占地规模。要调整农村土地功能的,尽可能提高农村已有土地的价值。通过调整乡村土地的空间布局,实现乡村土地更加科学与合理地利用。“迁村并点”就是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调整的路径之一。通过这种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的调整,实现居住集中化,这有利于乡村生活设施(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的基础条件的改善,也能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比如,通过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可以减少民居用地,这有利于集中建设农村产业园,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集中建设休闲农业设施和相关商业设施,大力发展乡村休闲产业,以提高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促进农业综合经营水平的提高。同时,对于新农村社区的规划用地,也要区分不同的土地质量和特点分别进行不同的规划利用。

四、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保留原有的乡村地域特色,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保留村庄原有的建筑文化和建筑特色,要使原有的地方建筑特色和乡村风貌得以传承,要使自然山水环境与新农村社区融为一体,要使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民宅、老建筑、古村落相映成辉,同时,还要有利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

现在,我国不同城市之间的建筑风格已经日益趋向于大同小异,这种发展不利于城市保留各地独特的传统文化,这是前车之鉴。因此,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务必要突出地域特色和村庄既有的特点。乡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因此,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乡村传统文化,要把新农村社区作为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前,应详细查阅村庄的历史资料,并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乡土文化做仔细研究,并将这些传统文化要素落实到新农村社区的规划之中,使之体现在空间布局中、生活场所中、生产场所中、乡村民居建筑风格中。要使新农村社区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同时,也要促使地域乡土文化能够不断传承。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保持传统村落原有的自然特色和地域特色。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如果一定搬迁村庄,那一定要选定一个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丰厚的村庄为建设基础,要保留这个村庄在原址不动,并保留其完整性,而迁移其他村庄靠近这个村庄。当其他几个村庄迁入这个村庄时,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原来村落的完整性,要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同时,要让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以整体完善。

规划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结合,要有利于保持农户之间的日常联系与交往。比如,当地农户如果大多都从事果树种植,那么就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树种和合理布局果园,让这些果树种在发挥其生产功能的同时也起美化乡村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休闲农业设计,使这些果园更加便于人们来赏花和采摘果实。如果当地保留有某项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庙会、秧歌赛等),那就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来促进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比如在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季节,要为外来的游客提供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空间和便利。

乡村传统产业的经营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在增加乡村经济活力的同时,也为村民拓展了新的收入来源;在增加乡村文化自信和乡村凝聚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宣传了乡土特色和传统文化,更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五、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农村生产活动相结合

农村生产发展是农村保持经济活力的基础。新农村社区建设应该与农民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规划建设的新农村社区,既是乡村农户的生活场所,也是乡村发展农业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因此,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与乡村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必须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

第一,对于那些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村落,在制定规划时,应该考虑到新农村的地理位置与村庄耕地之间的距离,要保证两者之间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的可行性。同时,还要合理配置新农村的产业发展空间。特别要注意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性问题,农村各类资源之间的有效循环利用问题等。

第二,由于农村的社区人口规模有限,在制定规划时,就应充分考虑到为农户提供较为充足的生产活动空间,并提供较多的混合空间。这里所说的混合空间,是指那些可以有多种用途综合空间。比如,传统上乡村农民的居住空间与生产活动空间就是混合在一起的,这可以变现为作物种植空间与生活居住空间混合在一起,生产经营空间与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的混合在一起等。

第三,在交通规划中,应该考虑到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要考虑农业规模经营以后的农业机械的存放场所和空间,要做到既便于农机具的使用,也便于农机具的保养与存放,还不应与农户的日常生活有所冲突。另外,随着乡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农村社区规划中也应该考虑到农户家用汽车的发展需求。在乡村宅基地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生活与庭院经营功能的结合,要考虑到家庭生活生产用房舍与经营活动开展的便利性等方面的需求。

六、新农村社区规划要注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尊重自然和文化传统,要保护生态环境,要倡导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社区选址时,要考虑到建筑密度、容积率、日照间距系数等,社区建筑规划与布局要讲究科学,并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选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另外,还要注重社区建设中的资源节约问题以及环境友好问题,要发展太阳能的乡村利用技术、秸秆气化燃料利用技术、农村沼气燃气利用技术等,要实现乡村能源的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

要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宗旨,来提高社区建设的效率和社区运营的效率。在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要考虑到降低碳排放的问题,要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要考虑农村社区的环境承载力问题,要实现以最小的资源代价获得尽可能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要科学选址,尽量避免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选址。在选择地形方面,应当注意避免选择极端地形,要尽量减少村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合理地规划乡村居住地,构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保存乡村的人文与自然风貌,使规划设计更加符合乡村的生活习惯与乡村住宅的传统风格。在设计新农村住宅时,不能按照城市居民的高层建筑进行设计,应该站在乡村的主体――农民的角度,满足他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体现乡村地域的独特景观与文化,满足当地农民对新住宅多方面需求(生活需求、生产需求、发展休闲农业的需求等)。还要通过采用新型建筑技术手段与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的生活成本支出,以达到改善农民生活的目的。

总之,对新农村社区进行全面的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建设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相关规划设计时,一定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要立足于长远,设计出农村老百姓认同的实用、便利、节约的满意工程。规划者要充分考虑到乡村的经济发展需求、农民致富需求、乡村传统文化发展需求、村容整洁和环境友好需求、乡村社会和谐发展需求等,努力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基础、把握好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韶英.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问题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 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侯立白,李新然.农村发展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 贾安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

[5] 李晓,林正雨,何鹏等.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3)

[6] 帅文波.区域生态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7] 徐涞.新农村建设规划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

[8] 周灿芳.我国区域农业规划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06)

[9] 朱朝枝主编.农村发展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0] 周广生,渠丽萍.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篇12

(一)淳安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

1.淳安县茶产业发展的优势

淳安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水充足。特别是千岛湖湖面宽广、云雾缭绕,具有立体调温效果,形成了“春暖早,秋寒迟,无霜期长”的特殊小气候,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加之淳安县政府重视生态建设,水、气、土污染轻,给高品质茶叶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淳安县是农业大县,而茶叶收入又在农民纯收入中占据较大比重,因此,政府对茶叶的支持就是对农民的支持。淳安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从茶叶种植、加工到营销的支持和鼓励政策,各乡镇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奖励种茶、收青加工等。

2.淳安县山核桃产业发展的优势

淳安县的自然环境很好的满足了山核桃的种植需求。自古以来,山核桃就是淳安县的一大特产,其栽培历史可追溯,是淳安县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广大群众对山核桃的种植保持较高的积极性。淳安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发展山核桃产业相当重视,积极引导林农展开生态栽培,引进无性系良种,鼓励支持创办加工企业。

3.淳安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

淳安县地处浙江西部山区,其县城千岛湖镇,依山傍水,是国际花园城市,风景宜人,素有“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而沿湖分布的那些美丽乡村,则犹如散落在湖边的珍珠翡翠,生态景观得天独厚,历史文化灿烂多姿。

为了加大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淳安县政府在原有的政策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降低收费标准、给予用地扶持、奖励示范典型、实行税收优惠、扶持宣传促销、补助规划经费、鼓励合作经营、提供信贷服务、鼓励利用国有集体闲置房屋及林农生产生活管理用房发展农家乐,以及支持国有林场利用林场闲置房屋、林木等各种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等多项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

(二)淳安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淳安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因为淳安县的大多数茶园都成块状分布,整体面积200亩以上的茶园不多,而且基本上是家庭式的培管经营,不成规模,茶农在使用肥料、农药等物时也没有具体标准,再加上约占全县40%的茶叶是家庭作坊炒制的,没有一定的质量标准,从而导致整体茶叶质量不一。

与茶产业相关的企业之间尚未达成高度一致的品牌意识,各企业只顾自己发展的现象较为严重,品牌规模效益不高,进而阻碍了千岛湖茶叶品牌的扩张进程,影响了整个地区行业的发展。再者,淳安县的茶叶品牌也仅仅依靠政府的宣传,其形式也局限于媒体广告、展示展销、举办茶文化讲座等方面,难以将其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2.淳安县山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非环保的种植方式,不利生态环境保护。随着山核桃产业的发展,产区农民对山核桃林的经营培管普遍趋于精耕细作,山核桃纯林占绝对比重,同时由于长期采取垦复及化学除草,致使树根、林下植被稀少,部分林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可持续经营存在困难。

(2)传统的采摘方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目前,大部分林农由于工具落后,采摘山核桃的方式还停留在人工手动敲打,又因核桃树大部分都生长在坡度较大的地方,且树枝较脆弱,不结实,难以承受重物的压力,虽然人们在采摘过程中也利用蜈蚣梯、保险带等工具,但作用不大,林农坠亡事件时有发生。

(3)山核桃产品简单,市场竞争力不强。淳安县山核桃产品大多数是椒盐和奶油产品,虽然最近几年也研发出了手剥山核桃、山核桃仁及山核桃油等新产品,但总体来说,山核桃产品种类不多,难以在山核桃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再者,由于机械化程度不高,以人工之力很难把握产品的口味,质量无法确保。全县山核桃加工企业仅有30家,其中通过QS质量认证的只有11家,企业加工能力和加工水平远远不及其它县。

3.淳安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快速交通落后,缺少便利性。由于淳安县地处山地丘陵区,村与村,村与镇之间的距离较远,仅靠沿湖公路、山路来连接,且目前尚未开通便捷的公交路线,只有中巴车经过,班次也较少,旅游旺季容易引起游客的滞留问题,因而影响了游客游玩的质量,使得其兴致大减,不便于乡村旅游也的发展。

(2)旅游形式单一,缺少创新性。淳安县乡村旅游依然延续之前的传统型观光游览,旅游模式与国内其他景点相类似,缺乏淳安特色。乡村旅游的形式基本是以“体验农业生产,感受农村面貌,享受农民生活”为主,没有充分将历史人物、民俗风情、民间传统工艺等融入到乡村旅游产业,缺少具有淳安文化底蕴的特色旅游项目。

(3)旅游产品单调,缺少特色。迄今为止,淳安县的乡村旅游业还没有建立完整全面的旅游产品市场,如纪念品、工艺品、土特产等都比较少,更别说具有淳安乡村特色的商产品了。来游玩的游客只能买点当地居民自制的野生鱼干、野生蕨菜干等,更不用说是有知名品牌的产品了,规模小且不正规,这种家庭作坊式的营销方式,严重阻碍了淳安县乡村旅游产品市场的稳健发展。

(4)服务水平不高,缺少专业性。在吃农家菜方面,虽然大部分农家乐经营户都打着土菜馆的招牌,但其实并没有将本地食材做出其应有的特点,没有完全体现出本土特色,反而有些还迎合城市游客的饮食特点。在住农家房方面,乡村旅游经营者为使游客住得舒心,基本都将住房宾馆化,差不多的装修格局,使其失去了农家住宿的自然本色。另外,大多数经营者没有受过系统学习和培训,素质普遍不高,缺少对当地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认识,而且普通话、外语水平也亟待提高,难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淳安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

建议

(一)坚持因地制宜,制定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规划

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淳安实际,遵照自然法则和经济规律,合理布局,积极促进农业结构转变。加大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研究分析茶叶、山核桃、有机蔬菜、中草药等产业的发展前景,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积极引导和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块化发展、产业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充分利用淳安县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政府扶持力度,努力促使茶叶、山核桃、水产品、乡村旅游等产业向更高的层次提升,积极培育有机蔬菜、中药材、松花粉等新兴产业。

(二)加大扶持力度,实施特色产业专业化生产

政府应颁布更多鼓励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发展具有本土特色和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产业。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形式提升特色农业,促进专业化转变,在特色村、产业大户、专业带等积极建设条件上,启动“一村一类、一乡一类、多乡一类”的成长,持续性的加快农产品的集中化、专业经营水平,团聚特色产业,凸显农产品特色竞争优势,大力转变农产品结构,凝聚力量突现优势产品,将其发展成为主打产品。相对淳安来说,就是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有机蔬菜、干水果、中药材、畜牧、精品渔业等产业,突出重点发展千岛玉叶茶、有机蔬菜、水果、蚕桑、山核桃、山茶油、有机鱼、三元肉猪、千岛湖本鸡等优势特色生态农产品。

(三)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

要把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政府应做好修订相关规章制度、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管理特色农产品源头、严格检测特色农产品等重要工作。特色农业经营者应积极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各类技术培训班,加强特色农产品产地和市场的跟踪检测,严格按照食用农产品产地标志卡管理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来生产销售。另外,政府也可颁布一些优惠政策,如鼓励农业生产主体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对被认定为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的产品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未来几年,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加紧建立淳安县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完善淳安县及各乡镇的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努力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

(四)完善经营制度,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牌体系

农产品品类众多的特点并不要求每种产品都去注册一个商标,也不能随波逐流,纠结于形式,导致社会资源的流失。目前,淳安县已有“鸿坑毛尖”、“千岛玉叶”、“千岛湖银针”、“秀水玉针”、“雪水银针”、“千岛龙井”、“千岛绿园”、“鸿峰贡芽”等茶叶品牌,“瑶记”、“山之子”、“常香果”、“水竹坪”、“野花香”、“千岛皇子”等山核桃品牌。各农产品品牌应增强团队精神,合力打响“千岛湖”牌系列特色农产品品牌,全面提高市场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从而将淳安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的市场。

篇13

[3]厉华笑,杨飞,裘国平.基于目标导向的特色小镇规划创新思考―结合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实践[J].小城镇建设,2016,(03):42-48.

[4]唐勇.培育特色小镇要把握关键点[J].浙江经济,2015,(06):21-22.

[5]朱莹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嘉兴市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6,28(02):49-56.

[6]沈琪芳.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州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6,16(03):27-28.

[7]于新东.关于浙江加快特色小镇培育发展的建议[J].党政视野,2015,(08):18-22.

[8]刘锡宾.我省特色小镇建设原则和对策研究[J].政策t望,2015,(09):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