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机械行业信息化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我国加入WTO后,日本小松、卡特比勒等国际机械制造巨头纷纷登陆中国,使原本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企业领导面对激烈竞争的外部市场压力,必须将现代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有效结合,才能为企业创造新的管理优势。企业信息化应用核心价值不仅在于保障和提升企业日常经营水平,还在于通过信息化辅助领导决策和及时应对市场变化。随着各大企业领导对信息化认识的不断加深,企业领导必将以大手笔、大力度在企业信息化方面进行资源投入,全面建立起包括企业应用、基础设施、运维服务、信息安全等在内的完整企业信息化体系,并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遵循统一规划、业务驱动、重点建设的原则,按照业务领域的划分构建关键应用系统,全面支持研发、物流、生产、营销、售后、质量、人事、财务、办公等业务流程,引领企业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推动业务流程的创新、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并大幅度提高客户满意度,获得更高的市场回报率。
管理向集团管控发展
当前,中国机械市场呈现出热销的局面,一些产品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特别是工程机械产品(如液压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汽车起重机和压路机等产品)销售几乎全线走高,年增长率超过了20%,成为国内机械制造系统中增长最快的行业。许多机械制造企业正通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市场需要。卡特彼勒、美国迪尔、日本小松等国际知名机械企业抢滩登陆国内市场,国内众多其他生产企业也纷纷涉足,这些都加剧了国内机械市场的竞争。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我国大型机械制造企业为应对市场发展要求,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产品种类,提升产品档次,这也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近年来各大企业努力推进企业管理改革,目的是以集团管控的管理模式驱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革新与市场环境竞争加剧,需要高效、务实的集团级业务管理系统作为支撑。近年来在各大企业内部,先后以各专业厂或事业部(SBU)为单位,构建了多个业务管理系统,应用范围涵盖了人力资源、采购、财务、生产等业务。可以说业务部门与管理职能科室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正在不断增强。但在强调集团管控、共同应对市场竞争的发展环境下,目前的业务单元级信息化发展状况难以满足要求。因此,集团级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将成为“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重点。通过集团级系统应用,增强集团在财务资金、战略采购、产品销售、客户服务、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控力度,并实现在集团层面上科学、合理的调配企业内外部资源(资金、物料、人力、信息等),更好地协调各SBU间的业务关系,更好地促进各SBU业务健康、稳健发展。
异构平台阻碍信息共享
厦工、柳工等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过长时间的持续发展,以事业部、分子公司为应用主体的业务管理系统建设现已初具规模,这些系统(如生产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正在业务开展与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信息化建设中单独开发,独立运行,分散管理,缺乏规划现象的长期存在,导致各类信息系统在技术实现、应用环境、数据库平台等方面的异构性,信息系统之间缺乏必要的数据沟通与功能联动。因此,随着机械制造企业信息系统数量的增加,信息孤岛现象变得越发严重,使企业很难发挥信息系统整体效能。
随着企业内部市场化进程加快,各业务单元间的信息沟通、业务交流越发频繁,对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安全性、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作为旗舰的集团母公司,需要通过及时获取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第一时间了解各单元的业务运营状况;需要对大量异构的信息系统加以有效整合,提高系统间的数据交互、信息共享水平以及业务处理效率,从而增强系统对企业业务与管理的服务、支持能力。因此,构筑跨系统、跨平台、跨网络、跨业务的信息集成应用平台,成为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
促进IT管理改革
篇2
0 引言
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公路交通事业得到飞速的发展,公路建设的发展使交通工程机械及其配套零部件的总需求量不断增大,这为我国交通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不仅带来了发展带来机遇,而且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是,我国属于世界上交通工程机械制造大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于机械产品之技术水平、机械产品质量水平和先进的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强国相比依旧存有一定的距离。[1]因此,我们仍旧要对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形势及企业本身的发展保持清醒的认识。
1 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一定地位。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应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在行业、技术、以及企业组织等结构方面正在平稳发展。[2]当前,我国公路建设与公路维护工作正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蕴育着很大的商机,交通工程机械市场定会成为可持续的开发热点。今年是“十二五”规划之第四个年头,同交通建设紧密联系的交通工程机械行业自然也期望能借此顺风走出发展低谷,实现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
2 目前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自主研发机械产品能力 目前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处于发展的阶段。但是对大部分企业来讲,许多方面同国际领先水平仍有大的差距。此种差距不但体现于产品的品种、产品的性能、产品的品质、产品的可靠性等诸多方面,更主要的是体现于产品之技术含量与对核心技术的把握程度方面。许多产品因为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之核心技术,致使关键零部件只好依靠进口。
2.2 机械行业基础发展落后 相较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发达的国家,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的基础零部件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为全球交通工程机械行业的迅猛发展,促使交通工程机械行业的竞争愈加激烈,针对我国来讲,因为高端技术核心严重依靠进口,对于机械关键零部件愈来愈受到进口的约束,价格的增长,交货期限保障方面,均严重制约了我国交通工程机械的发展。
2.3 机械产品质量较差 尽管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经过几年的技术引入、合资与联合制造,切实履行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等诸项工作,整个行业总体的产品质量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可仍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国际市场上总是排在二三流产品的位置。据调查报告表明,应用我国产交通工程机械的利用方一致认为国产交通工程机械运用周期比较短、液压件极易产生漏油现象,发动机动力不够,部分零配件容易损坏及至出现伪劣产品。
2.4 机械行业信息系统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还不具备适宜机械制造行业信息技术规范与产品标准之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不健全,集成度过低,使得行业中联系平台不能较好的交流联系,导致出现“信息独立”的局面,致使资源未得到科学的利用,偏低水平建设行为多存在于行业之中。此外,对信息化技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企业针对电子商务系信息化的认知度有待于提升。
3 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改进对策与建议
3.1 提高零部件的质量 零部件即构成整机产品之基础,其决定着整机之质量、整机之可靠性和整机之发展水平,因此,提升零部件质量是化解交通工程机械质量矛盾与振兴交通工程机械之基础工作,要放在首要位置实施攻克。应重点搞好关键部件之专业化生产与质量管理工作,以部分基础较好之零部件生产单位为重点,由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促使这部分企业把生产做大做强,为交通工程机械发展与竞争力提高打下有利的基础。[3]此外,整机厂能够实施有效零部件发展战略,针对核心零部件增大投入、偏重发展,针对非核心零部件实施外包形式,以达到“重主业,轻辅业”之目的。
3.2 强化对机械行业人才的培养 交通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一定要强化对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大力组织员工展开技能培训、综合知识学习等,以此来提升我交通工程机械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同时要建立一支富有活力的企业营销人才队伍。不断更新营销管理理念,培养高品质的营销人才,熟练掌握营销技巧,构建科学的营销管理机制。这样,我们方能达到交通工程机械行业产品的最终价值。
3.3 注重机械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要从目前我国机械行业的实情出发,加大企业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转换工作,在因循现代企业制度的规定下重视产业结构之调整,促进经营方式的转换,以适宜不断改变、发展之市场行情。对于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来说,企业之合并、重组愈来愈频繁,此对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来讲,不仅存有机遇而且存有挑战。这便需要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应当具备雄厚的资金储备、卓越的管理团队等方面之优势,应当做好此充分的准备,不仅不会被同行业兼并,而且有机遇对发展不利的机械行业实施重组收购,此不但为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对企业本身发展发挥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3.4 提高机械产品开发与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企业若想具备自己的品牌,若想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若想有长足的发展,则一定要走自主创新之路,不要一味依靠引进的国外技术支持。因此,我国要集中力量搞好企业集团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加大大中型企业引入技术汲取能力与技术创新力度,让企业成为技术研发的主体,并且联合科研院所、大学院校等与此行业相关的科技力量,紧密结合市场与生产之需要,实施科技攻关与产品研发。促使将来的技术来源应从国外变为国内为主。[4]在这方面,我们应像日本、韩国那样,在引入别人领先技术的同时,归纳经验,创新出自主开发之路。
3.5 促进机械行业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的经济背景下,信息技术业已广泛运用于各领域之中,针对交通工程机械行业,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更深层次的融合,对于本行业的产品开发、销售等诸多方面的业务流程实施深入的变革。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强化信息化系统与机制的构架与健全,一个适宜企业本身的信息化系统的构架与健全,是构建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此外,要增大软件开发力度,推动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生产规模朝着智能、网络、服务的方向转变。
4 结语
总之,交通工程机械是保障交通工程项目建设高质量、高效率的关键手段。交通工程机械行业生产制造产品水平之高低,直接对交通工程项目建设起着推动或者抑制的作用。因此,正确探究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文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问题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3).
篇3
一、我国机械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机械生产大国,但离机械强国的距离较远,一方面国产机械产品的技术、质量距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行业的生产集中化程度差,企业经营效率仍低,自主开发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差距大,还缺乏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品牌。虽然经过多年的市场经济的引导,通过引进技术、与跨国公司合资和合作生产,在技术要求上力争贯彻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产品质量水平有所提升,但是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仍处于二流水平,现实不容乐观。作为市场核心因素的产品技术质量上看,问题还很严峻,主要表现为可靠性差,寿命低,早期故障多;从产品的市场包装看,外观造型呆板,设计单一;这些来自产品的低恶因素,导致工程机械产品的市场反应差,在国际市场上其占有率相比发达国家差别较大。 同时,部分工程机械行业由于仅限制于国内市场,在量上大做文章,使生产的机械产品存在产能过剩的危机;尽管“十五”规划的实施,使产能过剩逐渐降低80%以下,但20%的过剩产能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它不仅暗示着国内企业的效益低下,也指示了国内企业所面临的企业生存及优化发展的困境。所以工程机械行业的长远发展依然得从产品技术质量着手,工程机械作为技术含量很高的机械产品,它的质量水平受制于国内整个经济技术水平。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已逐步融入全球一体化的经济范畴,实施全球采购已成必然趋势,在国家“十五”优厚内部环境以及国际大熔炉的大好时机下,我们应该完全有条件在短期内把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质量提高一步,加快对工程机械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这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二、国内外工程机械发展趋势以及相应措施
先进的制造业是将物料、能源、设备、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制造资源通过先进的制造技术,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先进的制造过程转变成人类需求产品的行业。因此,面向21世纪的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是:(1)精密化。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技术、微型机械是现代化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包括精密和超精密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研磨加工以及特种加工和复合加工三大领域。纳米技术己在纳米机械学,纳米电子学和纳米材料技术得到了应用。 (2)自动化。自动化技术不但提高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还可代替人去完成危险场合的工作。在末来的自动化技术实施过程中,将更加重视人在自动化系统中的作用。 (3)信息化。信息、物质和能源是制造系统的三要素。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信息投入,己成为决定产品成本的主要因素。制造过程的实质是对制造过程中各种信息资源的采集、输入、加工和处理过程,最终产品就是信息的物质体现。 目前工程机械发展总的趋势:发展快,水平高,工程机械产品向着系列化、模块化、大型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而且这几个方面高度交叉融合,彼此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环保节能新技术将得到推广;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将得到高度重视;面向工程机械产品生命周期的系统设计将广泛采用、面向施工工艺的研究将不断加强。工程机械发展正由动力革命变成控制革命,由液压手动控制发展为机群集中控制,电气设计由仪表检测、断电器控制发展到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产品的发展走过了从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发展到机器人化的过程。
三、我国机械行业应采取的措施
面对国内外机械行业这些发展趋势,必然导致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自身的发展尤为重要。目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企业为数纵多,可规模较小,近几年在政策的调控下,尽管行业中兼并、重组、联合已有较大进展,但是行业的利润空间仍然带来了不少自主出击的中小型企业,它们采取一系列变化无常的运行机制,加剧了市场恶性竞争,无法形成一股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现在国际工程机械行业重组联合兼并之风日盛,跨国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产品品种齐全,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我们不抓紧行业结构调整,不把企业做强做大,不减少内耗并规避无序竞争,就不可能与这些跨国公司进行同台竞技.在产品结构调整上,应先内市场需求进行,再发展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对于原已占有市场的优势产品,要增加新品种,以满足不同地区和气候的工作环;要缩短产品开发和更新周期,减少重复建设项;产品开发要着眼于国际市场水平和国内建设项目以及农村发展的需要,多做用户调研和市场分析;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开拓国际市场已成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战略,我国工程机械的发展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增加产品的技术质量,加强各行业的融合,发展适合我国工程建设的机械,同时着眼于国内外机械行业发展的趋势,提高我国机械行业工程产品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尊秋,邓爱民,李万.现代工程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1-5.
[2]皮钧.工程机械的技术发展动 [J].工程机械,2003,11:27-32.
[3]张金工程机械发展的思 [J1.工程机械,2001,12:26-28.
篇4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当中,各种网络信息化设备成为了推动当前社会进行深层次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这些网络设备也在与其他行业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优化和发展。现阶段的工程机械领域,已然加大了对智能化网络设备的基础需求,并且开始关注整体的工程机械使用水平。而对于智能化和信息化在工程机械发展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各种机械工作部件的优化上,从当前的状况来看,有着现代化特色的工程机械工厂,很多都优先进行了先行材料的输入,接着才是机床的启动和停止,然后需要对整体的运作参数进行实时的调整,进而使得工件的拆卸以及运输过程较为明确,而对于这些环节的实现都需要较为科学的智能化以及信息化操作,并不需要运用人为方法进行操控。可以看出,在当展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是多个行业发展的全新契机,而工程机械行业无疑是其中之一,信息化和智能化在其中的应用也会不断加以深层次的完善和拓展。
1 国内工程机械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发展现状
由于受到了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直接影响,我国的工程机械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与国外的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状况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际市场当中的工程机械技术几乎都是欧美国家的经济产物,并被其长期的垄断,而其中的各种智能化工程机械设备都有着基础的监控和维护功能。而国内的工程机械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应用依旧不是特别完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内的工程机械发展,对于智能化和信息化并没有太高的认知度,而且研究起来较晚,直到20世纪末才开展了工程机械智能化机器人操作的研究试验。在最初的研究阶段,相当多的工程机械智能化控制软件都不是国内自己打造的,而是从国外引进,而国内的主机厂家所包含的设计人员往往会将电气系统的基础设计以及相关的原件配型作为主要的任务。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国从瑞典引进了较为先进的露天凿岩机,这种机械已然能够实现较高的智能化水平,同时还从日本引入了履带推土机。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步从国外引入了各种智能化的装载机和柴油机,并且有了全新的轮式集材机制造技术,使得国内的工业机械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外,这一时期的我国,还引入了一些较为基础的零部件制造技术,其中包括动力变速箱、工程柴油机、驱动桥等,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都得到了较为高效的发展。
2 工程机械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应用
对于工程机械发展上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而言,其本身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并且这一过程的生产环节不断增加,变得十分复杂。工程机械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对信息进行多方面采集和技术方面的智能化控制,进而使得工程机械能够有深层次的自我感知和控制能力。伴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稳步发展,相当多大型施工项目涌现在人们的面前,而这些大型施工项目的开展,必然需要对全新的工程机械设备进行集成化方向上的智能控制和优化,还需要切实将整个内容组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协同网络控制系统,进而最为有效地控制项目的施工流程,科学降低其中不必要的耗能。
我国当前的工程机械发展,对于计算机网络科技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工程机械运作上的智能化,它指的主要是在实际的施工当中,通过工程机械的集成信息,采用合理的计算机控制器,进而对程序进行系统的控制并完成想要达到的控制效果;其次是制造技术上的智能化。现如今的智能化制造技术已然不再是简单的工艺制造,而变成了综合性的制造活动。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整个市场的工程机械需求进行最为实际的分析,接着对生产管理方面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探讨,并完成接下来的制造流程,它十分强调信息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并且物品的生产质量会与整个信息流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美国已然开发出了低成本、实效性高的履带推土机,它在如今的机械工程行业当中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并且其功能已然实现了液压化以及智能的机电一体化操作。而在之后,又形成了全新的D4推土机,其在原来的智能化基础上配置了全新的废气排放装置以及计算机控制体系,并且可以采用电子喷油系统和冷却系统,其整体的姿态已然呈现了较高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接着,美国的一些公司又在这一阶段的基础上,生产了全新的柴油发动机,上面安装了相当智能化的燃油喷射装置,并且拥有着特殊的柴油管理系统,能够以外载荷的大小决定发动机当前的转速,一定程度上合理而有效地降低了整体的燃油消耗速度,并且改善了其尾气排放系统。到了20世纪末,美国的一些公司又在现有的装载机上形成了全新的智能化转速控制系统,已然不再需要运用传统的方向盘,使其实效性得到了稳定的提升,并且采用了相当简单的开关进行实时的控制,其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3 工程机械行业智能化和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趋势
在近些年,我国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优化,出现了许多全新的工程机械行业应用,无人驾驶技术便属于其中的一种。它能够在一些十分特殊的环境下进行正常的作业,比如容易发生坍塌的区域、辐射严重的区域,而伴随科技的持续发展,甚至能够延伸到深海或者外太空进行作业,而对于这一应用的控制,必然需要有实时的遥控装置,并且需要使用一些智能化程度相当高的工程机械。紧随着机器人、自动控制技术在工程领域的持续发展,我国可以利用一些导航技术,以无线通信作为基础,对整个工程机械进行操作,并对其中的信息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工程机械行业在未来的应用发展上,必然会将生产的自动化和数字化作为主要的应用发展方向,并将其视为行业的标准。
4 结论
总而言之,工程机械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需要切实地将基础的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等技术切实的联系到一起,而随着国内科技的稳步发展,整体的计算机网络水平得到了全面的优化,工程机械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趋势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合理有效的推动,进而给我国当前的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形成全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篇5
包装机械是包装行业重要机械,是机械加工的重要类型,新时期,我国已经进入到商品社会和市场时代,需要包装机械的大量供应,来满足产品和商品的包装需求,包装机械行业已经成为包装工业和机械工业的交叉,是促进商品进一步走向流通,进一步走向市场的关键支撑。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初期,商品包装理念和水平与先进国家比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机械制造行业长期徘徊在低水平,导致包装机械行业出现了诸多问题。应该在科学定位我国包装机械行业的基础上,展开对包装机械行业深层次地分析,形成技术创新、投资增加、大力支持的局面,在包装机械模块化和标准化上下功夫,形成包装机械行业新时期发展的新支撑,在满足商品包装的前提下,促进商品经济和市场化的深入发展。
1.包装机械行业的概述
包装机械行业的发展起始于改革开发,在此之前我国商品包装存在作坊式生产、散装销售的实际现象,即便存在简单的糖果包装机械和香烟包装机械也存在水平不高、机械简单、技术落后等诸多问题。进入到上世纪80年代后,商品和交换得到了提升,包装机械行业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并已经成为初具规模的产业,截止到2010年,我国包装机械行业的产量已经达到156万万台(套),成为一个发展迅猛的产业,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包装机械的产值已经达到500亿人民币,并存在有将近5000各品种,包装机械行业已经变成重要的门类,在支撑商品销售和交换的同时,促进着经济的发展。
2.我国包装机械行业与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当前,我们应该肯定包装机械行业的发展成就,同时也要看到包装机械行业的不足和差距,特别是与先进国家和国际水平相比包装机械行业存在着不小的距离,特别是包装机械的自动化水平不高,包装机械生产中新技术应用还处于低级阶段,包装机械应用的材料和工艺还存在速度和范围的问题,总体上讲,我国包装机械行业距离包装机械行业发达国家有将近20年的差距,特别在灌装机械、印刷机械、真空包装机、封装机械、封口包装、无菌包装机械等重要机械类型上具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为包装机械行业提出了发展的要求,也指明了新时期包装机械行业发展的方向,应该在承认这一差距的基础上,立足包装机械行业的实际,更好地利用市场经济和新科技浪潮的良机,发展包装机械行业,在打造我国包装机械行业核心技术的同时,促进包装机械行业对先进水平的靠拢和追赶。
3.包装机械行业产品技术升级的探索
3.1.用新技术充实包装机械行业
要实现包装机械行业的发展就必须应用新技术,要从包装机械行业的实际出发推动新工艺和新材料在包装机械中的应用,要形成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网络技术、自控技术应用为契机的包装机械行业发展基础。在包装机械的设计和生产中要推广CAD技术、CAPP技术以及CIMS系统,在获得优化设计和精密加工的基础上,使包装机械得到提升,达到结构紧凑、运行平稳、延长寿命、降低造价的目标。
3.2.加快包装机械行业的模块化和标准化
应该在包装机械的制造和设计中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将包装机械的计量装置、制袋成形
器、物料输送、包装材料输送、热封装置和打码装置等设计成多种标准模块,通过标准模块的合理组合,以适应不同物料特性、不同材料种类和不同包装容量的要求。逐步加大包装机标准件与外购部件的比例,突出包装机械的特殊制造功能,促进包装机械生产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同时引进国际上承认的标准来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也是提高包装机械产品标准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3.3.提高基础配套的技术水平
当前应该重视基础件的研制以及配套件的技术水平的提高,研制与包装机配套的高水平的真空泵、真空阀、灌装高速电磁阀、传感器、变频电机及电器控制元件,开发各种在线或离线的检测设备,以进行重量检测、异物检测、金属检测和真空度检测等,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3.4.加大对包装机械行业的科技和资金投入
只有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科研院所加入企业集团,多渠道多层次的增加科研经费,才能开发出产销对路的高技术产品。
3.5.重视包装机械行业的网络化发展
根据2009年的数据:有35%的包装企业经常使用互联网,15%的包装机械企业建有网站,10%建有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管理系统,有60%企包装机械企业认为需要电子商务服务。我国包装机械行业由于产品自身的特点,非常适合网上贸易。网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产业的经营运作模式,建议企业要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将传统的营销模式尽快与网络营销接轨,利用已有的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产品的供求信息,利用网络探索新的业务合作伙伴,提升企业的产品服务和营销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商品需要包装来体现内涵和功能,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为了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的进步应该加速包装机械行业的发展。要认清我国包装机械行业的实际和距离国际水平的差距,在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前提下,以包装机械标准化、网络化和模块化为导向,提升包装机械设计和生产的水平,达到新时期对包装机械行业发展的促进和振兴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淮,林泽梅,张世荣.我国包装机械行业现状和提高技术水平思路[J].中国机械工程.2011(05)
[2]王海朋,陈伟,夏杨.涡轮转子结构参数化设计、分析及其软件集成[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5(05)
篇6
2计算机在机械行业运用的现状与特点
2.1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行业的运用现状
目前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行业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形式:首先是以计算机制图和模拟的辅助技术运用机械行业的产品设计和研发,在制图方面CAD技术已经得到广泛普及,我国机械行业目前涵盖各个生产模式的企业都已经在使用该技术。其次是以计算技术的数控机床控制技术也在机械行业得到广泛运用,数控机床比老实机床工作效率更高,精准度更高,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使用价值。最后是以计算机技术用ERP系统方式管理的模式,运用于机械行业,它给机械行业的企业生产纳入到系统管理的全方位模式,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率,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给企业提供更准确的各个环节信息。
2.2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行业运用的特点
与计算机没有运用在机械行业和运用后的机械行业相比,计算机已经使机械行业有了质的变化,有以下特点:①使机械行业的效率得到飞跃。首先计算机技术的制图和模拟系统,能够把产品的设计和研发速度大为提高,一张简单的图纸如果要人工设计和制图要很长的时间,并且还需要大量的修改,而计算机的制图和模拟技术要完成以上步骤就需要几十分钟或者一两个小时。②计算机对ERP系统更是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整合,把人事、财务、仓储、物流、生产、销售纳入到统一管理平台,会在第一时间把信息反馈给管理平台,使各个部门都能在第一时间能知道自己需要的信息,及时做出反应,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率。③计算机技术所拥有的大量信息储存技术,对各种信息和图纸都能储存进系统进行保存,避免了纸张的浪费和麻烦。把大量的信息储存进技术,还可以根据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设计比较,选出更佳的方案进行。
3计算机在机械行业的运用
3.1仿真模拟等辅助技术在机械行业中的运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汇集诸多学科和理论知识,并以计算机及其相应软件为基础的一种工具,该技术能够通过虚拟试验的方式来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中的一些问题。在机械制造企业中,机械的加工过程是其进行生产的基础,而计算机仿真技术有助于这一工过程中的具体机理,并为提高机械加工性能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例如,在磨削方面,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够模拟预测出实际的磨削行为以及磨削质量,为磨削过程的优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其中以CAD的制图软件运用的较多,CAD制图不仅能减少制图的错误,以免给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CAD制图还能缩短制图周期,给企业生产提供更多新产品的研发时间。
3.2以计算机为平台,软件为基础的数控机床编程
生产自动化是数控机床的主要优点,在数控机床软件主要有两种形式: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形式。自动编程主要针对是复杂的零配件的生产,结合计算机采用标准的数控软件语言编写。经过处理后形成数控机床的运行程序。随着数控机床的更新和发展,数控编写程序和计算机语言转化更加方便,更能满足数控机床编程的需要。
3.3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行业的运用,提高了产品质量
篇7
一、引言
机械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时,机械行业发展也比较快,因此,机械行业的发展周期与国民经济存在着相关的密切性。机械行业属于资本、劳动力、技术均密集的行业。从当前机械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机械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内需的拉动,在出口方面,占到机械行业的销售总额的比例较小。机械行业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管理有着较为重大的影响。对机械行业而言,钢材、劳动力成本在产品中的成本比重较大,材料价格和人工价格的变动时刻考验着机械行业的经营管理。
二、机械行业价格变动对经营管理的影响
1.对机械行业盈利水平的直接影响
机械行业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到机械行业的盈利水平,通常情况下,机械行业价格升高意味着盈利水平增加,但这也不是绝对的。盈利水平是否提高还需要参考机械行业的整体销售规模。工程机械的原材料主要是钢材,一般情况下,直接钢材的成本占到了机械行业整体成本的20%以上,如果将液压件、发动机等部分的钢材加起来,实际上钢材的成本占到了机械行业整体成本的30%以上。因此机械行业非常容易受到钢材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如果钢材价格大幅降低,也就意味着机械行业的成本降低,因此,产品的价格也会相应地降低。同时,由于价格的降低,机械产品的销售情况会相对较好,盈利水平增加,在市场环境一定的前提下,此时机械行业需要做的就是增加产能,加大销售力度,以提高盈利水平。如果钢材价格大幅上升,也就意味着机械行业的成本会升高,机械行业的整体产品价格也会提高,在市场环境一定的前提下,此时的机械行业需要适当减少产能,设法降低产品成本,以维持盈利水平。
2.对机械行业经营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当机械行业产品价格提高时,各个机械企业不顾产能过剩的风险,纷纷加大投资,扩充产能,以期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从而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自2008 年以来,我国机械行业,尤其是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的机械行业,走了一条激进扩张的道路,造成了生产线的盲目扩大,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趋冷,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降温,机械行业,尤其是工程机械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寒冬。当然,在严峻的形势之下,机械行业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发展中的机遇期。现在是国内机械行业进行产业重组、并购的战略机遇期,经历了这一次重组后,机械行业将会实现另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因此,价格的变动对机械行业的经营有着重大的影响。
三、机械行业价格变动的应对策略
1.机械行业应当提高价格变动对企业经营管理影响的认识
当前,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模式仍然比较粗放,也就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产能扩张来实现经营业绩的提升。而这种模式存在很大的风险,面对市场价格的变动,反映比较缓慢和迟钝,一旦市场价格出现大幅的变动时,机械行业的产能规模不能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从而导致产能的安排上出现滞后性,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因此,机械行业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
2.机械行业应当加强价格管理,提高成本控制力度
竞争的核心就是价格,价格的高低水平一方面受到成本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也受到市场供需情况的影响。根据经济学理论,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市场需求大,价格就高,市场需求小,则价格就低。同理,在市场供需情况一定的情况下,机械产品成本高,价格就高,成本低,价格就低。机械行业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市场价格管理制度,定期分析产品价格的走势和产品的成本情况,不断完善内部采购流程,并加强产品成本的信息化管理,以实现企业对产品成本的控制。另外,还应当做好市场供需情况的分析和预测。机械行业企业不能盲目的扩大产能,而应该综合考虑政策、市场环境、成本等因素,以拟定一定期限的生产经营计划,从而提高市场预判能力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
3.提高机械产品原材料的战略储备
机械产品原材料的储备可以避免市场上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产品成本短期内的增加,从而使得企业定价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的情况,也可以避免在原材料供应短缺的情况下,无法开工运营的情况。大型的机械行业,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原材料的战略储备:第一,与原材料供应商签订一定时期内的固定价格合同,形成原材料市场风险共担的机制,让原材料供应商成为战略储备仓库;第二,在原材料价格较低时,大量采购进来,并进行储备。由于机械行业的原材料基本上不存在过期的问题(但需要担心技术升级、改造所带来的风险),采取此种战略时,机械行业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进行,如果盲目大量储备,可能导致更大的风险。机械行业价格的变动受到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国内的因素有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政策的不确定性。
4.提高机械行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过去数年中,机械行业已经在向精细化管理上迈出了很大的一步,但相较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机械行业企业来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对机械行业制造工艺的整个流程进行全过程管理,以形成紧密的管理链条。在机械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和制造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弱化价格变动对经营管理的影响,以质量取胜。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机械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机械行业还需要依托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机械产品生产整个流程、工艺的智能控制,既能节约人力资源成本,也能提高控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确保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实现。
机械行业价格变动对机械行业的盈利水平和生产经营管理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机械行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价格变动的及时性和灵活性,就应当提高价格变动对企业经营管理影响的认识、“应当加强价格管理,提高成本控制力度”、提高机械产品原材料的战略储备和提高机械行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璇.浅析机械制造业的成本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0年17期.
篇8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工程机械市场面临疲软的艰难局面,柳工领导敏锐地认识到新兴的信息化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柳工首先以财务工作信息化为突破口,建立财务电算系统,同时,开始建设“C4P”(CAD/CAE/CAPP/CAM、PDM)的产品开发平台,并最终建成和顺利实施。
实践证明,C4P平台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使研发部门能够优质、快速地开发出各种档次的产品,满足细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在“C4P”开发平台形成后,柳工技术中心每年都能开发十多种市场急需的新产品和变形产品。
数字化柳工创新工程
进入“十一五”时期,柳工加快国际化进程的步伐,产品业绩大规模提升,企业模式也变成了多个战略业务单元。新的发展形势、新的企业组织机构模式,要求有一个效能更高、集成化程度更高的、迈向国际化必须的IT平台支撑。柳工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进行了战略转移,将企业信息化工作提升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信息化技术带动企业发展变革的战略高度,其代表性的企业信息化工程是数字化柳工创新工程(eLiuGong+)。
数字化柳工创新工程是一个集供应商管理、集团级ERP、分销商和顾客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商务智能、企业战略管理为一体,并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高度集成的数字化工程,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集团级ERP高度集成的大系统、产品全程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和EIP企业信息平台。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有一般有五个阶段,即单一功能电算化、业务系统集成、信息系统整合、数据管理和集团级高度集成等信息化阶段。国外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发展到了第五阶段。而对处于信息化发展第三阶段的柳工来说,由于国际信息化基础技术的成熟发展,可以将第四、第五阶段合并起来一起实施,参照国外先进企业的管理思维与观念,利用现代成熟软件技术,通过管理创新全面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并固化到软件系统中,使公司的管理平台适应公司国际化的需要,直接进入集团级高度集成的信息化阶段。
固化柳工核心竞争力
在柳工,普通员工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与企业领导进行最直接的交流,为领导的科学决策和解决问题提供最直接的依据。领导班子还发起多个有关公司经营管理问题的讨论,总结出“领导是质量第一责任人”、“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用户”等质量观念,使公司各项质量指标大幅上升。
篇9
随着石油化工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石油化工机械行业也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目前我国石油化工机械行业的发展程度是能够基本上满足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但却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例如在勘探等石油化工的过程中,因为某些地方的不足,束缚了石油化工行业的高速稳健发展。因此,指出石油化工机械行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然后有针对性
的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石油化工机械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石油化工机械行业的现状
随着我们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在现代工程机械行业,运用到越来越多的先进制造技术。所谓的先进制造技术,就是在传统的制造技术基础上不断地吸收现代的机械、电子信息、高科技材料、新能源以及现代的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最新成果,将它们综合地应用到产品的设计、工程机械的制造、数字化检测、现代管理以及销售、使用和服务
的工程机械制造全过程中,以此来实现优质低耗、高速高效、清洁而灵活的工程机械生产,最终获取理想的经济技术效果的一类制造技术的统称。现代先进制造技术对制造工程中的组成与管理方面的变革创新也是很重视的,对其过程组成与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变革与创新,实现其内部的硬件软件、智能化组织等的系统集成,并在这些方面优化其资源配置。
1、虽然设备原料的种类繁多,但是其科学技术含量普遍不高,应变能力也不强。尤其是一些特殊设备原料还不能够在本国取得,必须要从国外引进采购。
2、我国的采油设备虽然发展迅速,能够最好的满足国内外对于采油设备的需求,但是从业者却仍需加大在这方面的关注和研究,以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
3、由于有些关键技术被技术标准所规范,使得我国现有的技术不能到达这一标准。所以,从业者只有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这样就需要支付大量的引进费用和使用费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二、石油化工机械行业现状的原因分析
1、我国技术水平远远跟不上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石油化工是一个技术密集性产业,它
需要精准和高效的生产设备来为其提供服务。但是因为本国的技术有限,不能利用现有的技术做出这些科技含量高的商品,所以,就需要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如 :对原油电脱盐技术的引进。
2、原料复杂多样,我国生产能力有限。据了解,为了更好的满足石油化工业的需求,人们制造出了许多生产设备。在制造这些种类繁多的生产设备的过程中,需要一些特殊的原料材料,但是对随着石油化工产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石油化工机械业这个新兴产业来说,有些特殊化的设备原料是不能在我国生产出来。但是为了保证石油化工机械行业的稳定发展,就需
要从国外购买或者引进那些原料组件。例如 :有的设备对速度要求的要求非常高,需要高速运转 ;有的设备有着重量上的要求,单件有的甚至超过百吨的 ;有的在温度上面有要求 :有的需要能用高于 100 摄氏度的高温或低于 0 摄氏度的低温条件下等。我国在这些特殊要求设备的生产方面还远远满足不了本国的需求,就使得我国技术发展滞后。
3、竞争激烈,生产设备更新过快,淘汰率过高。我国相关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某些生产设备的水平已经达到了我国甚至是国际化的标准,远销海外。例如最初电潜泵被我国技术人员研发出来时,只能在 40KW的范围下(内) 。但是随着研究的更加深入化,到目前为止,电潜泵已经能够在 150摄氏度下使用。技术的日臻成熟,使得电潜泵在国内外的市场上均占据了重要席位,也正因为看到电潜泵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人们蜂拥而至,增加了该产业的竞争性。加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速度很快,设备的淘汰率比以前大大提
高,加上石油化工机械企业又不具备生产出这些设备的条件,那么就需要从外引进,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三、解决石油化工机械行业现状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该行业以及与该行业相关的技术方面的研究。作为为石油化工提供工具的石油化工机械行业,就必须了解该行业技术方面的知识,以便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而生产出高效有用的生产工具。石油化工是一个联系性很强的产业,因此也只有协调好这些因素与该行业的关系,才能做好该行业。对于与石油化工联系很强的石油化工机械行业来说,就更加需要弄清楚这些变化的因素,以便能随机应变。
其次,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并且定期更新他们的知识。技术的引进固然完成了第一步,但又同时需要工人将这些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去,以便能够生产出合适的生产设备。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以便与生产的高效完成。同时,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工作人员的知识,让其能够“与技术齐进” 。
最后,加强对原料产业的发展,提供所需原料设备。设备的生产无疑需要大量的高科技的设备原料,如果总是依赖从国外引进的话,那将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我们需要在这一领域进行自我开拓。我们首先需要收集所需要设备原料的信息,然后进行逐步的研究与开发,以保证生产设备的顺利制造。再次,要随时关心国际市场中更新的生产设备和设备原料,以备不时之需。
总而言之,通过上面的讨论,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石油化工机械行业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和现状。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只有认真分析原因,并找出对应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应对自如,促进我国石油化工机械行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如轩 . 石油化工机械工业 [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
篇10
2机械制造行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机械行业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最近几年发展也非常迅速,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企业,但是在发展中也存着很多补足之处,以下对一些主要的不足之处作简短分析。
2.1观念转变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很多机械厂都是以销定产的方式进行生产,把销售看做公司的生命之泉,对生产任务的完成、经营订货等看的比较重,这也是我国机械行业的普遍现象,很多企业对产品的成本控制不足,没有意识到产品成本的重要性,由于产品成本控制不力,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很多。
2.2生产计划模式落后
锅目前很多企业的流动资金占用量非常大,这主要是因为生产计划模式落后导致的,很多机械企业采用台套的计划方式以产品最长的生产周期作为构成产品物料的采购提前期和生产前期,也就是这种原因导致一些企业夸大库存,以至于难以按时交货。2.3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共享、不准确很多机械企业部门之间不能分享信息,由于一些落后的管理模式使得一些完成的机械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不能及时的完成,造成大量的数据不能衔接,大大影响了管理的决策和科学性。
2.4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管理
企业的管理基本上都是以人的管理为主,管理人员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体系,虽然一些企业已经通过了一系列的认证体系但是他们的执行力度还是以人的管理有很大的差异。
3机械制造成本的控制对策
3.1提高自动化水平
众所周知,机械企业如果要提高生产的效率,减少运营的成本就必须降低制造的成本和人工成本这就要企业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利用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和理论,分析和研究制约生产效率的关键工序和人工成本,利用一些先进的设备进行弥补不足,要多使用多技能的工种和通用性比较强的设备进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2优化工艺和工序合理的配置设备和人员
优化工艺,可以大大的提高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的成本。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了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必须采用信息技术来管理企业的生产,建立合理的决策模型和评价模式,来评价企业生产经营的状况,以这种状况来决策投资的策略和生产任务的安排,形成最高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3.3改进产品的设计
目前很多机械产品主要销售到一些大型的焦化企业或者建筑企业等,这些企业使用时间比较长,这也使得一些相应的零部件的寿命要长,可以通过改善产品的设计和工艺进行合理的调整,比如利用一些战略性的管理思想来优化产品的设计,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3.4简化成本构成
简化成本的构成可以从控制人工成本、降低采购成本、加强经济核算等方面进行着手。针对每一个产品制定相应的简化策略,认真的贯彻勤俭办的方针,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经济责任,减少因为管理不善而产生的一些损失,这一系列的措施对优化和降低成本是非常有利的。
3.5优化工序
一般的机械企业在产品制造时会经过很多的工序,每一个工序都非常关键,因此要确保每一个工序都不能出错,因此要减少工序的缺陷,如果有工序的缺陷一定要把工序的缺陷限制在初期阶段,严格的把控工序的质量。在加工的过程中,如果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或者数量达不到要求等有缺陷的产品不能流入下一道工序,一旦发现流入下一道工序就必须进行返修,对于有缺陷的产品必须找出并及时的解决缺陷,避免一些问题的零部件影响整台机器的性能,这样不仅影响产品的性能还毁坏公司的名誉。
3.6生产现场控制
如果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就要从生产过程出发,确保每个生产过程都能够严格把握生产的工序,保证生产过程的质量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就会减少次品的产生,减少不合格产品的返修次数,缩短了交货的日期,还能够降低产品的成本。除了保证生产过程之外还要保证生产率,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节约人力资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篇11
1 时代背景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流动,而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界同仁思考的问题。教职成[2011]12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这就要求高职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掌握行业英语,提升自己面向国际化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2 行业英语
行业英语实际上是指专门用途英语(即ESP),Munby(1978)把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分为两类:以学术为目的的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指用以完成学业或进行学术研究、交流所使用的英语,其学术性较强;以职业为目的的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 Purposes)――指从事某一行业工作所使用的英语,其实用性、专业性较强.
行业英语对于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养至关重要。行业英语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后开设的一门旨在提高就业能力的课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一定数量的英文专业术语、行业词汇,提高阅读英文专业书刊和翻译国外先进设备技术文件的能力,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及国外本学科领域发展趋势。然而,由于行业英语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较大。行业英语课堂教学常常陷于老师一味讲,学生盲目听的尴尬局面。
3 翻转课堂
关于翻转课堂的定义,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大多从教学流程和学习本质过程角度进行阐述。其定义为: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的,知识内化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外完成,知识内化在课堂中经老师帮助与同学协助而完成。
近年来,翻转课堂逐渐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国外一些国家日渐流行和成熟,国内一些学校也从认识阶段逐渐走向了实践,并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研究者和同事借鉴Robert教授的观点和国外一些学校成功的经验,对该校机械行业英语教学进行了翻转课堂的探索和实践。
3.1 课前学习环节
课前学习环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学生课前进行知识学习,通过教师提供的相关检测,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机械行业英语的视频数量有限,有时并不能满足的教学需要。因此,机械行业英语教师团队必须具备自己制作视频的能力。比如可以创设公司招聘情境,让两个老师分别扮演应聘者和面试官。视频内容可以包括公司的简介,机床设备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工艺流程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等等。一个知识点制作一个视频,每个视频的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学习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从而确保课前学习的最佳效果。学生在学习时可以通过视频回放、暂停等操作,着重把握重、难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根据自身情况控制行业英语学习进度,并为日后的巩固复习提供便利条件。
学习完课前教学视频后,学生可以通过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料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学习资料的形式应该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纸质材料,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比如可以利用校园网搭建信息化平台,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线等,以英语为媒介将机械行业知识项目编程为通关游戏。这样,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巩固复习,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最高境界。
3.2 课堂活动环节
课堂活动环节是翻转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将之前需要学生在课下完成的家庭作业移至课堂上并以辩论、讨论、演讲、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活动形式展开。通过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协作探究共同完成知识的学习。
学生通过之前专业课程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行业英语学习时通过借助翻译软件和课文注解,能够读懂专业文章,获取重点信息。这样,行业英语教师无需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逐字逐句地讲解和翻译,从而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交流和表达的实践机会。课堂上,教师创设一个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学会表达和交流。实践证明,通过课前学习视频,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大大提高,能够更快的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提升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4 前景展望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的机械行业英语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专业期刊文献阅读能力有所加强,先进技术设备的相关翻译也能得心应手。在今后的机械行业英语教学中,教师团队应该再接再厉,扩展专业知识,提升自身信息技术能力,为高职院校机械行业英语教学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 魏书生,刘继才,孟庆欣.素质教育理论与教学模式[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7.
[3]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4] 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9):59-64.
篇12
《中国机械500强》评比的特点
1、权威性
《中国机械500强》研究报告及活动迄今为止已经是第四届了,通过连续几年的数据积累和比较分析,能比较充分反映当前我国机械行业内的最新进展,客观地描绘了当前我国机械行业企业的真实现状。活动得到行业内绝大多数企业的认可,参与度高,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2、真实性
此次活动所采用的数据,主要依据企业申报数据,同时也参照权威统计机构的第一手数据,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企业排序的可靠性。
3、科学性
此次活动所采用的CVA模型是运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结合中国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得到的,在国际企业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和认可。研究过程中,结合中国机械企业特殊情况,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CVA模型进行修正,较好地保证了模型的科学性。
另外,此次研究成果的科学性还体现在于:
1、对四年来中国机械500家最大企业(以销售额比较)进行了对比分析,反映了中国机械行业企业的变化和进步;
2、对2006年中国机械500强(按企业竞争力评测)和中国机械500大(以销售额比较)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体现了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客观状况,鼓励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了2006年《世界机械500强》的榜单,这会对中国机械工业了解和走向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4、时效性
此次评比所用数据均为最新数据,模型充分考虑了当前一段时期内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机械企业的影响,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5、公正性
本次活动仍然坚持由民间团体承办,坚持独立、自主、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了分析研究的客观公正。
依据《2006中国机械500强》的排名,笔者整理出《2006中国汽车制造行业100强》,以供参考:
2005年,我国的汽车行业得到迅猛的发展,全国汽车工业共生产汽车570.77万辆,同比增长12.56%,其中乘用车393.07万辆,同比增长19.73%;商用车177.70万辆,较之2004年下降0.6%。2005年,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北汽五大集团销量均超过50万辆,分别达到98.31万辆、91.75万辆、72.90万辆、63.11万辆、59.73万辆。
从表一和表二可以看出,表一体现的是“强”的概念,是用CVA模型修正后的排名;表二体现的是“大”的概念,是依据销售收入而得到的排名。但无论哪种排名,占据中国机械工业500强和中国机械500大前10名的有9家汽车制造企业,比例为90%。占据中国机械工业500强和中国机械500大前20名的有16家汽车制造企业,比例为80%。
这一情况说明,汽车工业为整个社会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和拉动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延续了行业霸主地位。汽车工业之所以发展迅速的原因,首先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方针政策,近年来,国内有实力的汽车制造厂家纷纷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国际知名汽车公司合资、合作,应用其先进技术生产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对路产品,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其次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居民收入提高,人们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普通居民有能力买车;再次是国家加大了基础建设的规模和力度以及近几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为重型载重汽车以及摩托车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最后得益于企业的信息化,这两年国内汽车行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种良性的发展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资金保证和动力。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500大企业中汽车行业数量连续两年都有减少,比去年的120家减少了10家,比前年减少了37家,这与近两年中国车市产能过剩、原材料涨价、宏观调控、燃油价飞涨、进口配额放开等因素有关。
篇13
国务院在2010年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农机行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65%;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在2011年的第一个“十二五”行业规划――《农机工业发展规划(2011 201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中对农机工业的产业规模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到2015年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