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口腔医学技术设计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口腔医学技术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口腔医学技术设计

篇1

一、校企合作的特点

通过分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涵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仿真性:在现实教育中有许多环节,学生在工作中承受着压力,因为学生必须在模拟工作场景中表现。只有活跃、充满活力和朝气蓬勃的学生才能与行业成为“零距离”,并拥有职业竞争优势。②任务导向:多数的学习障碍并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在于学习的兴趣和态度。③教学、学习和行为的整合:通过学校教师与企业的密切协商,制定一个教学计划,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性,教师会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尽力而为。这使学生可以在动手过程中组织自学、讨论和完成类型的指导,以利用学生的潜在创新能力。校企合作的应用意义如下:(1)口腔医学技术新的职业能力界定(相关考核指标构建)。(2)鼓励行业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3)实现职业环境与行业需求,课程体系建设和标准与职业标准,教育与生产课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之间的关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适用性。(4)促进职业教育体系与劳动就业体系的共同发展,开辟和扩大培育和发展技术工人的道路,促进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选择。(5)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一)口腔医学技术学科的认识和定位通过校企合作,双方在专业化领域的信息交流得到了加强。成立了由行业和企业人员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邀请专家到校园讲解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发展计划、生产和科研成果等。使学生了解以后工作中不仅要会制作义齿,而且还可以学习诸如商业管理等社会学知识,加深对口头主题的理解,并为培养综合型人才创造条件。只有经验丰富的员工才能快速适应生产,管理和服务运营。

(二)口腔医学技术教学改革(1)从牙科义齿制造有限公司的职位开始,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课程整合。根据企业和专业人士的实际生产过程对教师进行操作,避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冲突。讨论并就合作伙伴公司的课程提纲和培训内容做出决策。课程内容以任务为导向,并基于操作过程。此外,通过打破现有的课程体系并根据学生的能力重新组织教科书,如“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课程,将各类固定修复体的制作流程为主线,设计4个典型工作任务:制作铸造金属嵌体,铸造金属分别根据模型制作、蜡型模型制作、包埋和铸造、磨削和抛光的过程对立柱和型芯生产;自熔金属冠的生产和后部金属固定桥的生产、全瓷冠的生产进行培训。通过根据过程驱动型培训的需求创建动手培训材料,并教给学生常见的任务,业务流程和标准,学生可以建立质量意识并提高技能意识,同时精通企业技能。学生完成程序以完成学习任务并获得相关知识。通过将学习与实践整合到学习过程中,我们实现了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的目标,并最终适应了工作要求,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训练(例如,与“口腔正畸学”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比例为1∶5)。我们聘请兼职企业教师来加强我们的培训和实习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2)通过校级专业学生技能大赛,省级、全国口腔医学技能大赛为平台,与省级示范、国家级示范、国际示范等企业进行教学标准接轨。

二、优化措施

(一)改革传统的两段式教学模式,采用工序化教学模式这意味着首先要在课堂上教授理论知识,并且将课堂时间分配给实际操作,以便学生入学后就可以获取专门知识。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以鼓励学生参观义齿加工工厂,以便学生将来可以确立牙科技术专家角色的概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全面引入了教育,将基于教科书内容的传统教学方法转变为基于课程的教学方法。该课程的内容分为作业和用于完成作业的过程,每个过程的完成均用作判断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基础。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选择与教育工作相对应的知识点,以确保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保持一致,提高学生的技能并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二)改革教学方法,实现一体化教学强调口腔医学技术教育中的高职教育特色,将现代教育理念与具体课程内容相结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感兴趣,激发和发展学生的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教学,学习与实践的整合。首先,介绍学生可以想到的示例,使用多媒体进行说明,使用教育模型并在生产线上直接观察,以便学生可以自己练习。最后,教师们倡导“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念,同时根据企业标准指导、修改和解释学生的工作。同时,根据企业要求,加强牙科雕刻技能培训,以义齿为载体,以义齿生产工艺为模块,以临床案例模型积极开展综合实验,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设计一个实验项目。

(三)构建实训环境建立具有模拟工作环境的综合培训测试台和“三合一”培训教室。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同时进行理论培训,视听实践课程和生产实践课程,任何人都可以在综合培训测试台上完成三项教育任务:理论学习、课堂实验室培训和生产实践操作。通过完成将理论与生产和学校实践相结合的练习,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和实践技能。同时,高职院校为合作医院义齿治疗中心建设高质量,高效的生产培训和实践基地,以增加投资。除了在“三一”教育课堂上学习,根据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将学生带到医院的技术中心,在那里他们进入实验室的制造过程,还按照教学安排分层次、分类别、分岗位、分流程的到附属医院技工中心进入实践生产环节见习[1-3]。高职院校在基础教育、模拟教育和生产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建立了集教育、生产、社会实践、实习和技能发展功能于一体的三级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实践教育服务。建立实践研讨会,并成为面向生产的社会实践的基础。通过生产推动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进行富有成效的动手实践,以降低教育成本,并有效地实现生产与教育、工作与学习的整合。

三、教学标准

(一)口腔医学技术教学考评体系为了保证学生的实践教育质量,有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加大了实践评价的权重,强调了学生的实践评价。评估标准基于义齿产品的检查标准,除理论评估外,还增加了技术操作程序的评估和参加实习的表现评估。对学生进行逐步的实践评估,主题包括有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实验工作评分阶段的随机问题。以上措施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实践技能,施行站点式考核。①岗位胜任力评分:由考核人员进行实践能力评分,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则实践能力越强;考核最后由考核人员随机抽取模型修整、蜡型制作、上瓷、型修、抛光、质检发放6个方面共100道选择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考核,满分100分。②患者满意度调查:自制评分表对患者使用满意度调研,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③口腔医师满意度调查:自制评分表对口腔医师操作满意度调研,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

(二)教学师资水平为了使口腔科学技术人员跟上新知识的快速发展,建立了合理、持续的口腔科学技术教育体系。完整的口腔医学技术教育系统要求对教师具有必要知识结构和合格专业技能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校企合作,教师为企业提供了额外的培训和生产线学习机会,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多元化设计标准教育评估是检验教育效果的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教学质量。制定将职业与口腔技术专业领域的研究与工作相结合的课程标准,应强调过程评估和自我评估。在强调实践的同时,要考虑理论、行业特征和职业能力评估要求,重点是评估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实践能力,并改进几种评估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如“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课程采用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形成性考核,包括知识考核、技能考核与职业素质考核:通过作业、期末考试考核学生知识,占35%;通过实训过程、实训作品及考试考核学生技能,占50%;通过分组合作、质量检验、返工率、材料消耗率等考核学生职业素质,占15%。这三种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其中技能考核以项目为节点进行考核,而且考核标准就是企业的质检标准。另外,通过企业里面的口腔数字化的发展现状,CAM、CAD在口腔义齿制作有限公司的发展空间大,完成多元化设计,通过将学生派到义齿制作行业及相关企业进行阶段性实践教学,让学生切身实地的完成口腔义齿制作的全过程,进一步弥补其在校实践教学欠缺项目,完善操作能力的训练[4-5]。

(四)“项目化”的教学内容在建立课程标准时,我们与企业和行业紧密合作,以改革不适合学生专业和相关行业发展要求的课程内容。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及行业技术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创新地整合课程内容,分项目进行教学。前沿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发展被纳入课程内容,该项目是组织的主线。根据专业岗位的要求,结合相关专业资格准入标准,培训内容分为“基础项目”和“扩展项目”。“基础项目”是专业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扩展项目”是指具备专业岗位资格所需的基础技能和专业知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分析得到:目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在行业、企业发展中的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新知识等现状导致“学校培养的学生技术能力与企业需求的技术能力不匹配的情况”,通过“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到企业实践学习过程的项目转化为校内的实训课程标准建设,制定出新的校内“综合实训教学标准”。从专业学生能力教学出发,做到校企无缝对接、与时俱进的培养专业学生。紧跟行业、企业新的职业技术能力需求,构建社会适应性强、就业核心力强的新一套实验实训课程标准。最终使专业学生学到新的设备操作、新的技术能力、新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刘芳,郭晓莎,蒋春梅,等.基于校企合作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12):1891-1893.

[2]杨洪涛,常维巍.新历史条件下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办学模式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z1).

篇2

1存在的问题

1.1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

目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学历普遍偏低,多为中专和大专学历,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对较少,不能进入高校当专职教师。因此,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师以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为主,他们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来说不是“双师型”教师[3],虽然讲授理论课问题不大,但是基本不能胜任各种技工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以及各类修复体的制作(如嵌体、贴面、烤瓷冠桥、铸造支架[4])等示教工作。

1.2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和经费投入,培养力度不够,既具有高超的操作水平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严重偏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师学历、年龄、职称结构不合理,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在义齿制作方面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学历普遍偏低,专业知识陈旧;绝大部分学历较高、理论知识全面的教师实践能力比较差,虽然对义齿加工流程比较熟悉,但具体操作能力不强,甚至不能胜任实验课示教工作。

1.3口腔医学专业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混淆

教师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特点不是很了解,分不清楚口腔医学专业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容易混为一谈[5]。但事实上口腔医学专业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重点不一样,理论课与实践课侧重点不一样,如果混为一谈,最终的结果就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理论不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差。

1.4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如何培养符合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需要的“双师型”教师,是全国很多开设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但许多学校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特点不是很了解,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深,经费投入少,严重影响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1.5缺乏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由于认识不到位等原因,各学校缺乏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在考评、奖励等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从而影响到学科带头人的引进、骨干教师的培养以及兼职教师的积极性。

2解决方法

2.1明确口腔医学专业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区别

“双师型”教师是集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于一体的专业课教师。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是既能胜任固定义齿工艺学、活动义齿工艺学、全口义齿工艺学、活动矫治器工艺学等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又能熟练进行实践操作,如可卸代型的制作、耐火模型的翻制、铸造冠烤瓷冠和活动义齿支架的蜡型制作以及各种卡环的弯制等。因此,一定要明确口腔医学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区别,加强教师综合素质培养。

2.2加强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教育的主导是教师,只有建设一支综合素质强的师资队伍,才能开展最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长久发展;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不足、动手能力差,没办法高质量就业。因此,学校相关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大投入及培养力度。

2.3对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总体规划

对现有专业教师梯队设置情况进行分析,对“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估,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进行长远、总体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4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1)本校高年资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以提高教师整体实践教学能力。(2)利用寒、暑假分批、分专业派送教师到“日进齿科”等专业机构进行口腔技术操作培训,如雕牙及全口义齿排牙等,这对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3)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实践操作技能[6]。与我校合作的义齿加工厂有很多高水平的口腔技师,可要求专业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与工作的情况下定期到义齿加工厂进行技术培训,迅速提高实践教学水平。(4)聘请义齿加工厂的高级技师到学校兼职授课,提高在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这也是一个迅速解决“双师型”教师缺乏问题的有效方法。(5)引进优秀的“双师型”人才。从企业或行业一线引进既有工作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口腔高级技术人员,这不仅是一种补充“双师型”师资的有效途径,还有利于改善师资队伍结构,适应专业发展要求。

2.5创建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考评机制

“双师型”教师工作繁忙,既要承担大量教学工作,又要进行实践。因此,学校应对“双师型”教师的职称晋升、课题申报等给予一定的支持和照顾。同时要尊重、关心并信任“双师型”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7]。总之,建设一支技术精湛、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口腔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姜瑞中.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岗位需求调查研究报告[J].当代职业教育,2014(6):61-63,78.

[2]谢丽娜,,冯贵芝.浅谈口腔工艺技术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及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5):16-17.

[3].引进国外教学理念提升口腔工艺技术教育水平[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7):5-6.

[4]于海洋.口腔固定修复工艺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徐国华,胡敏.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模式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0):8-9.

篇3

很多高校都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更加注重最新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的运用。对于一些新开设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校来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新的教学理念,使用优势教学资源进行人才的培养,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让学生学习到理论知识以后,能够在实践方面有更多的提升,以满足市场需要。

一、研究背景

1.社会的发展对口腔技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以后就会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口腔在国外一直被认为是重点医学项目,但是我国这方面的认识起步比较晚。口腔医学不仅仅关系到患者的健康,还关系到患者的美观,因此美容观念日益增长的今天,人们对于口腔医学美容也有了新的需求。由于我国材料学、设备、制作工艺的快速发展,每一个医疗卫生机构的口腔修复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这样对于口腔从业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市场对口腔技师人才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让口腔医学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根据笔者对某省口腔机构的现状调查发现,到2010年为止,该省的医疗机构已经超过了10000家,如果按照一个机构一名牙科医生的水准计算,大约需要10000名牙科医生。另外,作者对义齿制作企业进行调查中发现,按照国家药监局2005年制作的岗位职责说明要求中可以看到,我国在近两年内所需要的口腔技师人员还在不断地增长,当前很多齿科制作企业以及口腔用品制造企业都没有经历过比较正规的专业性教育,工作人员基本都是经过短期的培训就上岗就业,这样制作出来的义齿质量不高,根本不能满足临床医师及病人的需要,因此在当前材料、电子仪器以及化学的飞速发展的情况下,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让口腔医学技术得到进步[1]。

3.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的现状。我国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在培养的模式方面相对滞后,根据2014年的市场调研可以看到,很多高职校对该专业定位不清晰,在课程体系上依然沿用口腔医学的教学体系,导致学生所学与就业岗位严重脱节,学生毕业后对专业的认知度和满意度都不高。此外,由于口腔医学技术是一个小专业,不仅培养学生的规模比较小,而且学生的数量也不多,因此,不管是从哪一方面讲都不能适应当前阶段社会对口腔技师人才的需要。

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理念创新

1.树立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革新口腔医学技术的教育模式。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一门技术类专业,它与口腔医学专业有着本质不同。目前国内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最高学历是大专或本科,目前开设有口腔医学技术类本科的学院全国仅有1~2家。据文献调查及我校10余年办学经历来看,该专业由于学生就业在工厂,专业满意度不高,且学生继续升学或深造的机会很少,势必让学生看不到自己发展的希望。因此,这个行业的流动性很大,很难留住人才,企业常常处于人才紧缺的状态。作为高职学院,树立“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非常重要。我们要立足学生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而不能仅局限于实践操作,这样将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同时,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三年高职学习,不仅是学习一门技能,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学习各种自己所需的知识将成为一种常态。目前,许多高职学院都在将学生培养成为生产线上的螺丝钉,而忽略人的全面发展。这样将导致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没有价值感和幸福感。因此,在口腔医学技术课程体系中加入通识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极为重要。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进行准确定位,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的,具备口腔医学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口腔修复高端技术和手段进行各种口腔修复体的制作,适应口腔医学技术(工艺技术)岗位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专长和良好职业素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改革。以往的课程设置与口腔医学很像,理论知识较多,忽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人文素养课程开设较少,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口腔技师制作义齿,本身是创造美的行业。建议除了开设专业课程外,增设《口腔工艺美术》、《美术鉴赏》,还可以选修《大学生礼仪》《国学》等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

再次,着力打造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外很多学校强调从做中学、从学中做以及边做边创的教学理念,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为核心,让学生的实践和理论有效地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构建起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让人才的发展更加符合自己的特点。另外还要包含比较系统的、专业的能力训练评价体系,以此保障专业技能人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符合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需求[2]。将沿海发达地区技术一流的义齿制作公司进入校园,实行校企深度合作,打造校企共育人才的目标。使学生在校内就能学到一流的工艺技术,同时,企业通过参与对人才的培养,对企业文化,职业生涯规划和人才质量等方面有较好保障。企业的兼职教师也弥补了该专业教师工艺制作技术的不足,校企双赢,共同培养专业人才。与此同时,校方还可以派优秀的教师带领学生每年去国外参观学习,由此掌握国外先进的口腔工艺技术,让学生对自己的所学有个全面的认识,通过参观、学习或比赛锻炼学生的制作水平,以此对我国口腔医学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让世界资源得以共享,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2.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资源,实现学校专业教学的高起点。先进教学资源的引进能够让国外的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被我国所运用,国外的医学技术课程已经有多年的发展经验,因此各个高校可以再认真总结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大胆地加以借鉴和合理化的运用,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日本比较突出,也处于一直领先的位置上,因此高校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可以培养骨干教师赴日本学习,对当地的齿科制作企业进行现场的考查。除了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以外,还要把日本以及其他国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到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过程中,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口腔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方面建立中日学习班和中德学习班主要从以下几部分进行研究和分析:

首先,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加以完善和整合。很多繁杂的内容并不适合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因此需要在立足我国国情与社会情况的基础上,展开对医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定位,用专业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且也对口腔医学技术有更加准确的定位。

其次,引进国外教材和教具,对国内一些旧知识以及落后水平的教材与此剔除。对国内口腔技术教材加以革新,删除一些陈旧的技术知识学习,通过对国外的对比和考查,感受国外先进齿科材料公司的口腔修复技术教学教材的超前性、规范性以及全面性,不但有一般性口腔修复学知识的理论性基础,还有关于修复口腔技术方面的操作技巧以及各个流程和步骤,以此最大化地反映出世界领先的口腔工艺科技。引进这样的教材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引用教材中的创新思想以及色彩图片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因此在这方面,需要我国的各个高校大胆突破常规,用国外先进的齿科材料口腔修复技术作为基础,改变以往教材过于陈旧,和过于空洞的现象,以此作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的教材。

3.中外合作以及校企合作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运用。高校要想培养出合格的人才,需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将义齿加工企业引入校园,形成校企深度融合,使我们的师资和学生培养更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在国内外选择一些比较有名气的齿科材料公司,和学校展开合作,让学生通过见习的方式进入企业中工作,企业也可以指派一些资深的专家学者进入学校对学生们进行指导,更可以培训教师的教学,示范性授课的这种形式可以让学校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全新的课堂形式,企业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操作技巧以及精湛的操作技能也能让学生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初步的认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见习的过程中,需要严格化的管理,通过专业的技术学习和完善的考核机制,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另外,还要有产学结合以及互惠互利的教学模式。口腔医学技术相对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实习的单位主要是义齿公司或者口腔技工所。从企业聘请行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学队伍,对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进行指导,学院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进行产品研发或教材开发,同时参与实训学生管理,实现校企真正意义的双赢。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引进国外教学理念和资源加快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本专业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校内实训、师资培养等方面向国外学习的思路。当前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的匮乏,也让各大高校开始重视这一专业的发展和完善,通过本文的叙述,希望对高职口腔医学技术教学同行提供参考。

篇4

20世纪后期,CAD/CAM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中的应用使得口腔修复技术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发展。我国口腔医学计算机的应用与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相对较晚,而且主要集中在理论方面。近几年在口腔修复CAD/CAM方面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如高勃等[1]利用UG和二次开发软件研究了全冠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吕培军等[2]初步实现了冠修复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韩景芸等[3]研究了金属全冠的CAM工艺,张翔等[4]研究了烤瓷冠基底冠模型重构方法,戴宁等[5]研究了基于DFFD的牙齿修复冠约束设计方法;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和软、硬件水平方面与国外差距比较大。目前国内报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磨牙全冠的制作上,尚无关于制作上颌中切牙内冠的研究报道。采用CAD/CAM技术制作上颌中切牙内冠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完成上颌中切牙内冠的设计,与传统方法相比克服了纯手工雕塑蜡模的不稳定、不精确的问题,用数控铣削加工代替了铸造方法,可以避免铸造工艺固有的材料收缩和表面需要再次抛光的问题,具有效率高、精度高、加工方便的特点,有效地保证了修复体的质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111 标本 选择上颌中切牙修复病例,常规方法备牙、取模、灌注石膏模型。

112 硬件组成 德国ATOS Ⅱ光学测量仪。该测量仪具有1个激光发生器、2个CCD摄像头、1副移动旋转支架和1个回转工作台。主要参数:相机分辨率为1280×1024像素,7s最多可测定130万个点,照片精度为±002mm。测量采用投影光栅的原理,投射一束光线到被测物体上,CCD摄像头通过捕捉物体表面反射光角度的变化,计算物体表面三维坐标。通过旋转将物体表面所有信息采集完全后,自动完成各次扫描数据的拼合。微型计算机一台(基本配置:CPU P 26 G,内存256 M,硬盘80 G,显卡GeForce2 MX400 64 M);北京精雕 (JDSign60)三轴高速数控铣削加工中心;试切材料为有机玻璃。

113 软件组成 操作系统Windows XP; Geomagic 80、UG NX、三维口腔修复CAD软件原形系统(自行研制)。

12 设计流程

121 预备体表面数据获取与处理 利用德国ATOS Ⅱ光学测量仪对预备体石膏模型进行测量。测量时,将石膏模型固定在专用工作台上,并在工作台上按照测量的需要粘贴分布均匀的参考点。一次扫描完成后,工作台自动按照固定方向旋转固定角度。每次旋转必须确保当前状态与前一次共享3个以上的参考点,以保证各次扫描数据可以准确拼合。测量完成后,系统自动完成各次扫描结果的拼合,输出数字模型。因为牙体表面形状复杂,所得三角片模型必然存在孔洞、噪音等缺陷,所以需要将测得的数据导入Geomagic软件处理,修补孔洞,去除表面噪音,平滑毛刺点。最终所得数据模型应保证表面完整、光滑(图1)。

图1 处理后的数据模型(略)

Fig 1 The model after fixed

122 预备体曲面重构 利用ATOS Ⅱ测量所得数据格式为STL文件,无法直接用于内冠重构,必须将其拟合为曲面后才能在该曲面的基础上进行设计。首先,自动提取并拟合颈缘线。利用测量数据在颈缘线处的曲率明显大于其它部位且成环状的特征,先对整个三角片模型的曲率进行计算,确定出颈缘线可能处于的大致区域,最后对该区域进行拟合,确定颈缘线的具置(图2)。

图2 颈缘线自动识别结果(略)

Fig 2 The automatically painted preparation line

其次,进行三角片切分,去除颈缘线以下的冗余数据,对剩余的预备体表面数据进行曲面拟合[6]。曲面拟合完成后,对曲面进行误差检测以保证曲面质量。如超出误差要求则返回前一步,调整拟合参数重新拟合。图3为拟合后的曲面。

图3 拟合后的曲面(略)

Fig 3 The surfaces after fitted

123 内冠的内表面与外表面设计 预备体表面重构完成之后,就可以在该曲面的基础上进行内冠设计。本研究分别针对无颈环和半颈环两种样式进行设计[7]。(1)将内颈缘线以上的曲面向外等距005mm生成等距曲面,这样粘固时可为填充粘结剂留出空间,同时也能防止因拟合和加工的误差导致内冠的内表面与预备体不匹配而无法佩戴的发生。(2)按照临床要求,对生成的等距曲面向外增厚04mm,形成上颌中切牙内冠外表面阶台以上的部分。(3)在外表面底部曲线环与外颈缘线之间,根据无颈环内冠和半颈环内冠的不同要求,生成外形轮廓线,通过扫描得到阶台部分,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内冠外表面。(4)根据患者颌牙的情况对内冠外表面形态作微小调整,确保内冠设计的精确性。图4为设计完成的无颈环内冠与半颈环内冠。

图4 无颈环内冠与半颈环内冠(略)

Fig 4 The non collor coping crowns on maxillary incisor(略)

13 加工流程采用北京精雕三轴高速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对设计完成的模型进行加工。加工材料可选取钯银合金、不锈钢等,本研究采用有机玻璃进行试切。加工时,机床主轴转速为20000r・min-1,粗加工采用2平底铣刀,走刀方式为等高线型,进给速度1m・s-1;精加工选用1球头铣刀,采用Z字型刀轨,进给速度为04m・s-1。加工采用内外表面分别加工的方法,首先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内表面,完成后填充石膏,加强内表面强度,打定位销,再翻面利用定位销将毛坯精确定位于原位完成外表面的加工。

2 结果

根据设计出的模型利用数控精雕铣床加工出的实物(图5)符合设计要求,加工质量稳定,精度高,与预备体的贴合程度较好(图6)。利用CAD/CAM技术设计制作上颌中切牙内冠,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省时、省力、精确的特点,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图5 半颈环内冠内外表面(略)

Fig 5 The inner and outer surfaces of the half collor coping crowns

图6 半颈环内冠佩戴图(略)

Fig 6 The half collar coping crown fits the model

3 讨论

CAD/CAM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使口腔修复学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大大缩短了治疗周期,减少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修复体的制作效率和质量。德、日等国已经推出多种商品化的齿科CAD/CAM软硬件系统。我国相关研究开展较晚,在设计、制造等方面与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引进国外设备存在价格过高等问题,所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齿科CAD/CAM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内冠又称烤瓷金属基底冠,是制作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金属基底,通常由镍铬、钯银等合金制成,通过在其表面覆盖与天然牙相似的低熔瓷粉,再在真空高温瓷炉中烧结熔附得到烤瓷金属全冠。根据是否具有颈环特征,内冠可以分为无颈环内冠、半颈环内冠和全颈环内冠。我们采用通用CAD软件与自行开发的三维口腔修复CAD软件原形系统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上颌中切牙内冠,并利用高速精雕铣床加工出实物,大大提高了设计和加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整个设计和加工过程可以在2h内完成。设计阶段:(1)所采用的简单、可靠的虚拟可视化设计方法完全避免了手工雕塑蜡模的过程,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医生的工作量。(2)颈缘线采用计算机自动提取,使得颈缘线的提取精度相对手工提取大大提高,保证了内冠的密合度,提高了修复体质量。(3)外表面设计完成后可以针对患者对颌牙的情况对其进行微小变形调整,进一步满足了患者的个性化要求。制造阶段:采用的三轴数控精雕铣床加工的方式精度很高,而且材料不受热,所以可以完全避免铸造带来的材料收缩问题。所用刀具很细,刀轨也很细密,所以加工后的表面比较光滑,完全可以直接佩戴,省去了再次抛光的过程。加工时间和简易程度均明显优于传统铸造方法。目前自主开发的三维口腔修复CAD软件原形系统在制作上颌中切牙内冠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还有一些设计模块需要进一步完善功能和改进算法。曲面拟合的精度虽然已经满足临床要求,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加工过程中采用的定位销定位方法,精度虽然可以满足要求,但是增加了加工步骤,使得加工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对夹具做进一步改进,以减少内外表面的定位误差,提高加工效率。随着患者对口腔修复体制作质量、效率等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口腔修复领域应用CAD/CAM的数字化快速设计技术将是今后我国口腔修复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本研究使用自主开发的三维口腔修复CAD软件原形系统,通过模型测量、预备体表面拟合、内冠设计和数控加工等步骤,设计、制作上颌中切牙内冠的方法高效、简单、精确,为上颌中切牙内冠的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研制国产口腔修复CAD系统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参考文献]

[1]高勃,王忠义,施长溪 下颌磨牙全冠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9,4:304305.

[2]吕培军,李彦生,王勇 国产口腔修复CAD/CAM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2,5:367370.

[3]韩景芸,费仁元,李彦生 金属全冠的CAM工艺技术研究[J]. 现代制造工程, 2004,10:1012.

[4]张翔,廖文和,俞青,等 烤瓷冠基底冠模型重构方法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5(1):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