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风险评估实用13篇

餐饮行业风险评估

篇1

(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要素

2004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的赞助委员会COSO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它包括八个要素,分别是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1.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为企业风险管理中其他组成部分的运行提供了平台。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2.目标设定。企业目标的制定是企业风险管理的起点,是其他步骤的驱动力量。只有首先确立了目标,管理层才能针对目标确定企业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评估管理风险。企业的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基本层次,一是战略目标,二是具体目标。3.事件识别。在这一阶段,企业的管理层应当考虑可能影响事项发生的企业各种内外部因素。其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人员、组织机构、经营方式、环境保护、营运安全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融资环境、法律法规、技术进步、自然灾害等。4.风险评估。企业应当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对风险进行评估。5.风险应对。企业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措施,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6.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企业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以确保风险应对得以实施的一系列的活动。7.信息与沟通。企业应当建立信息与沟通机制,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有效的沟通包括上行沟通、下行沟通、横向沟通、斜向沟通。8.监控。企业应对风险管理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监控的方式一般有两种:持续监控和个别评估。

(二)ERM视角下餐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

餐饮企业应当在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确定增加企业市场份额、超过关键竞争对手、扩大市场声誉、引导餐饮文化等战略目标和生产、营销等具体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相关信息,及时识别餐饮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的主要方法有财务报表分析法、单变量分析法、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法等。餐饮企业还应当针对识别的财务风险,按照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沃尔评分法、风险价值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财务风险评估。然后餐饮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措施,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餐饮企业根据财务风险评估的结果,从人员责任、作业流程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控制活动,将财务风险控制在餐饮企业可承受的限度之内。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餐饮企业还应当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既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又能及时发现餐饮企业在生产经营各环节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同时,餐饮企业还应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财务风险的地方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如果一旦发现出现财务风险的势头,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遏制财务风险的发生。ERM(全面风险管理)与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ERM(全面风险管理)是对传统风险管理模式的继承与发展,是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的一次重大变革。在餐饮企业中可以将ERM(全面风险管理)应用到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中去,不断提升餐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能力,确保餐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谭霞 单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篇2

关键词 ]餐饮投资公司;财务内控;市场竞争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086

由于近年来多种因素影响,餐饮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高档餐饮企业的竞争甚至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管理出效益原则显得尤其重要。以笔者就职的餐饮投资管理公司为例,由于其当前的财务控制工作还存在一定欠缺,尚难以高效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市场竞争水平的快速提高。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保障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长久保持较强生命力,我们有必要对餐饮投资公司的财务内控工作现存问题及完善对策进行探讨,从意识、环境、流程以及架构等几方面构建科学的财务内控工作体系,促进企业取得更为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1餐饮投资公司财务内控工作现存问题

就笔者所在的餐饮行业而言,在当前市场竞争逐步加剧、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全新发展形式下,较多企业财务内控工作呈现出不少不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的特征,在企业财务内控意识、内控制度、预算管理以及投资规划等方面尚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改进和完善,具体如下。

1.1内控意识不强,风险评估体系乏力

财务内控意识的短缺成为当前阻碍餐饮投资公司财务内控工作改进和完善的最大障碍,由于企业管理者尚未形成足够的财务内控意识,导致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时有发生应收款项难以收回的现象,使企业经营效益很受影响。此外,当前餐饮投资公司在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欠缺,缺乏科学性的风险评估手段不能够对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客观反映,在风险发生后也不能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

1.2内控制度不完善,财务控制环境有待改善

当前不少餐饮投资公司并未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主要体现为:一是财务内控工作并未开展到详细的岗位和部门,而是由财会部门进行统一负责,降低了财务内控工作的实际效果。二是财会人员岗位设置存在不合理现象,难以做到任人唯才、才尽其用,对企业财务控制环境的构建带来了一定不利影响。三是财务内控问责机制不健全或是有制度无问责,当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难以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最终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1.3预算管理不足,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不到位

餐饮投资公司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预算控制缺乏刚性意识,餐饮投资公司的财务预算工作涉及企业日常经营的方方面面,具有领域广、分类细、品种杂的特征,但是不少企业欠缺专款专用意识,难以将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日常经营活动的细处。二是预算可实施性较差,由于很多餐饮投资公司的预算管理体系建设不到位,使得其预算执行评估分析工作难以开展,费用管理效率也十分低下,所制定的预算方案往往不具可实施性,不利于企业财务控制和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

1.4投资规划欠合理,投资控制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餐饮投资公司投资规划工作所存问题表现为:一是投资规划谨慎性不足,经常出现由于追求近期利益而出资的行为,极易带来较大的投资隐患和财务危机。二是项目研究不深入,其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所进行的分析和评价工作往往不甚客观,对控制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等的调研往往不符合实际情况。三是投资决策不科学,很多餐饮投资公司都存在盲目的投资决策行为,最终对企业的自身利益产生较大损害。

2新形势下完善餐饮投资公司财务内控工作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于餐饮投资公司财务内控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企业应从提高财务内控意识、优化财务内控环境、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以及优化组织架构等几方面着手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完善,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新形势下餐饮投资公司财务内控工作的完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提高财务内控意识,增强风险评估体系工作效用

完善餐饮投资公司的财务内控工作,企业首先就应注重提高其管理者的财务内控意识,树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务管控观念,明确财务内控工作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思路,同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切实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增强企业管理水平服务。此外,企业还应增强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实际工作效用,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强化对日常经营财务风险的判断与识别,同时完善问责机制,切实增强风险评估体系的实际效用,为企业财务内控工作的发展和完善创造良好条件。

2.2优化财务内控环境,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企业财务内控环境的优化和内控制度的完善是一项长期的持续工作,对此,企业应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明确企业财务内控工作目标和流程,将财务内控工作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这样才能够切实促进财务内控环境的优化,也有利于财务内控效率的提高。二是改进财会部门人员配置,财会部门作为企业财务内控工作的管理核心,优化其人员配置,提高人员素质才有利于各项财务管控活动的开展与完善。三是建立健全财务内控问责机制,增强财务问责制度执行力度,切实保障企业的财务内控工作能够稳定健康地开展与优化。

2.3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财务监督职能

在餐饮投资公司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应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采取参与性预算编制方法,企业应征求各部门对所拟定预算草案的反馈意见,然后以此为依据对草案进行修改和调整,最终经企业管理者决策而成为正式预算。二是增强预算执行控制,采取行之有效的财务预算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办法,构建严密的财务分析和报告核算系统,增强财务预算执行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三是强化审计部门工作职能,不定期对企业的资金活动、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财务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监督审计,保障企业财务内控工作的独立性和严肃性。

2.4优化组织架构,提高投资控制工作执行力度

优化组织结构,提高餐饮投资公司的投资控制工作执行力度,企业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增强投资决策科学性和客观性,建立投资决策监督控制系统,避免出现因投资决策出现偏差而产生利益损失的现象。二是强化投资管理,凡是涉及企业对外投资工作的相关决策或规定,企业都应事先加强调研分析,确保其投资行为的成效性和计划性,防止盲目投资所给企业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三是在投资退出方面,企业应逐步健全投资退出相关的规定和制度,保障投资退出行为的透明性和公开性,避免由于资产损失或程序缺失而导致的经营风险。

3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存在于餐饮投资公司财务内控工作中的相关问题,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和当下的市场发展变化趋势,从增强风险评估体系工作效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强化财务审计工作职能以及提高投资控制工作执行力度等几方面对企业的财务内控工作进行重组和优化,以确保企业财务内控工作能够更好适应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市场的需要,也保障企业在餐饮投资市场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提升其市场竞争水平。

参考文献:

[1] 汪斌.基于内部控制导向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3.

[2] 郑雪勤.企业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6).

[3]胡秀霞.基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 中国市场,2015(7).

[4]黄微.关于企业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的问题和措施研究[J]. 中国市场,2015(6).

篇3

一、引言

基于收益法企业价值评估的模型中,主要有股权资本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股利贴现模型、公司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和经济增加值的估值模型。下面,我们对收益法中各模型进行定性分析,选出适合餐饮业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模型。

二、股利贴现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股利是股东对企业利润的分配,也是企业权益所有者对企业剩余收益的索取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现金流量模型包含着股利贴现模型。但是他们还是有区别的:股利贴现模型侧重的是利润分配;而现金流量模型更侧重于价值的创造。股利贴现模型只适用于公司股利政策相对稳定,并且具有很长的股利发放历史的企业进行估值,但是估值的结果为股权价值,再加上债权的价值即为企业的价值。在我国餐饮类上市公司中,由于公司投资机会、控制权稀释、企业资本成本、资本保全、融资环境和宏观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股利政策十分的不稳定,股利发放的波动性很大,难以合理预测,而且使用该模型计算出来的价值为公司权益价值,仍需对债券价值进行估值。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并不完善,就负债而言,企业的风险和市场价格就很难评估。所以,该模型对于我国餐饮业上市公司不太适用。

三、公司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收益法理论的基础是企业未来收益的折现。企业的收益从本质来说可分为利润和现金流。那么,在实践中,我们应该使用哪种形式的未来收益来进行估值呢,这得从两者差异说起。

首先,会计处理方式不相同,使得利润和现金流不同。如存货的计量方法不同。例如企业若选择“先进先出法”,将会提供比较大的收益和存货估价,财务报表上则表现为较高的利润;如果采用“后进先出法”则相反。企业对资产进行会计处理也会致使两者的不同。

其次,企业净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实际收入和支出的差,从实务的角度来讲,并不容易被更改。但企业的财务利润会受到会计计量方式以及计算程序的影响。并且如果财务管理人员考虑当前的利益,很容易对企业利润做出人为的修改,使得利润的可靠性比现金流量差。

研究和实践表明企业的现金流量决定着企业的价值,而非企业的利润,企业价值的变化由现金流量的变化决定,而企业价值的变化与利润的变化并非一致。因此,用现金流的方法比用净利润的方法更加准确和客观。目前,在我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方法也是现金流量法。此外,本文选择公司现金流量法作为我国餐饮行业公司估值方法还因为:一,企业现金流折现法能如实反映风险投资的现金流以及企业所有资本的盈利情况,有利于对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做评估。第二,当我们运用企业自有现金流折现法的时候,对于某些价值因素的确认,如果财务杠杆变化了,计算起来也比较方便。

四、EVA评估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EVA评估模型也是当前常用的一种价值评估模型。其理论基础就是公司的价值等于当前投入的总资本与未来的EVA现值的总和。该模型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所有的资本成本都考虑在内,同时提出了要创造真正的价值,必须收益大于资本成本。该模型直观的反应了价值驱动因素,为了便于公司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发展,把管理绩效和公司价值有机的结合起来。

EVA如果满足了一定的假设条件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和现金流折现法是相似的,但是该模型实际运用起来却有着自身的局限性,适用范围也比较小。主要原因是,EVA这个概念本身来源于美国的业绩评价指标,但是该指标在我国适用性不强。首先,EVA 评价体系是根据美国的会计准则而设计的,由于核算和会计制度的不同,调整起来也就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难度。当然,计算起来也就十分的繁琐,并且还受认为因素影响,就可信度而言,调整以后的更差。其次,由EVA=税后净经营利润-资本成本这一公式可以看出,EVA估值模型本质上仍然属于经济利润折现模型,它只是把经济回报考虑了进去,并没有把风险流量考虑进去。因此,EVA 估值模型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等价于现金流模型,但是该模型非常全面的改进现金流量模型,只是对评估视角做了调整。因此,笔者认为在实务中EVA 估值模型并不适用于我国餐饮行业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如果仅仅作为可比方法或理论上的探讨,还是可以使用的。

五、公司自由现金流模型和股权自由现金流模型的比较选择

按企业最终剩余索取权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现金流量模型细分为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模型和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模型。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模型认为公司剩余的唯一索取者是股东,股东权益的价值就是公司的价值,后者则是把包括股本和债务的提供者,也就是企业所有资本的提供者作为企业剩余现金流的索取者,企业的价值也就是企业整体的内在价值。在实务中,由于折现率的确定方面,大多数公司使用的是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把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当成折现率,股权现金流折现模型则把股权成本当成折现率,而股权成本由于受到资本结构的影响比较大,所以计算起来非常的困难,并且很复杂。例如,当公司的债务增加时,公司实际的风险是增加的,这时,股权的资本成本也就随着公司的债务增加而上升,但是究竟上升多少很难量化。但如果是在公司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中,WACC估算起来比较容易,并且受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比较小。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其中的原因。

D=公司债务价值

E――公司股权价值

KD=负债的税前成本

KE=所有者权益成本

t=公司税率

篇4

(一)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

(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三)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

(四)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五)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以下称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但是,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公布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应当遵守本法的有关规定。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还应当遵守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的,依照本法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协调机制;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建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

上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在下级行政区域设置的机构应当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统一协调下,依法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以及有关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由国务院授权的部门负责。

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作出调整。

第六条有关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引导消费者购买合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的食品以及有符合法律要求的标签、标识的食品。

第七条国家鼓励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知识的普及工作,倡导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知识的公益宣传。

第八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鼓励和支持食品生产经营者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规范。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食品规模化生产和连锁经营、配送。

第九条食品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因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食品相关产品遭受人身、财产损害的,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举报经查证属实的,有关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第十条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国务院授权的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实施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

第十一条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具体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由国务院授权的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聘请卫生、农业等方面的技术专家组成。

国务院有关部门有权向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部门提出风险评估的建议,并提供有关信息和资料。

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

第十二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应当运用科学方法,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科学数据以及其他有关信息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第十三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应当作为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证明食品不安全,需要修订、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部门应当立即修订、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在新修订、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公布实施之前,国务院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停止生产经营该食品。

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可能发生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由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的部门予以公布。

第十四条对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的安全性评估,应当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参加。

屠宰畜、禽的检验规程,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部门制定。

第三章食品安全标准

第十五条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可以制定地方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有关食品的强制性标准。

第十六条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七)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第十七条国务院授权的部门负责制定、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充分考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与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并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意见。

第十八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由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部门商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聘请的卫生、农业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和国务院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的代表组成。

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部门应当通过新闻媒体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众可以免费查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第十九条本法规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实施前,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现行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生产经营食品。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外的其他有关产品国家标准涉及本法第十六条所列内容的,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第二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部门组织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应当参照执行本法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的规定,并报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第四章食品检验

第二十二条食品检验机构经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资质认定,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未经资质认定的检验机构出具的食品检验结果,不具有法律效力。本法或者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条件和检验规范,由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制定。

本法施行前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设立或者经依法认定的食品检验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继续从事食品检验活动。

第二十三条食品检验由食品检验机构指定的检验人独立进行。

检验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规范,对食品进行检验,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不得出具虚假的检验报告。

第二十四条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食品检验机构公章,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

第二十五条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需要对食品进行检验的,应当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支付相关费用。对检验结论有异议的,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消费者或者有关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其他食品检验机构复检。微生物指标不得复检。

对复检结论仍有异议的,由国务院授权负责制定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条件和检验规范的部门确定的可以从事食品检验活动的国家实验室再次进行复检。国家实验室的检验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二十六条食品生产经营者、行业协会、食品消费者需要委托食品检验机构对食品进行检验的,应当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第五章食品生产经营

第二十七条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但是,获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不需要获得食品流通的许可;获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不需要获得食品生产和流通的许可;农民个人销售其自产的食用农产品,不需要获得食品流通的许可;生产者生产在本乡(镇)行政区域内销售的食品,不需要获得食品生产的许可。

第二十八条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拟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包装、储存等场所,并确保该场所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二)有与拟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采光、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以及排放废水、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三)有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四)有与拟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符合防止食品污染要求的设备、设施布局和操作流程;

(五)有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六)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二十九条国家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实行监管码制度。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三十条申请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以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能够证明其具备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条件的相关资料。

县级以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并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申请人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必要时应当对申请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决定准予许可并颁发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对已经实行食品安全监管码管理的食品的生产者,颁发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部门还应当同时发给申请人食品安全监管码码段;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决定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三十一条国家对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活动。

申请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的条件、程序,依照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行政法规执行。

第三十二条申请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生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部门提交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组织对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决定准予许可并予以公布;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决定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三十三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第三十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第三十五条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在食品中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的目录由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制定、公布。

销售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或者生产食品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经检验合格。食品生产者使用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向县级食品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六条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的食品,有食品安全标准的,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没有食品安全标准的,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和本法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三十七条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从事下列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一)生产经营含有国家明令禁用物质的食品或者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二)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的制品;

(三)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

(四)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

(五)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六)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量的食品;

(七)生产经营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八)生产经营掺假、掺杂的食品;

(九)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污染的食品;

(十)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十一)生产经营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

第三十八条食品生产者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查验记录制度,查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供货者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或者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出厂的检验报告或者其他有关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并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对已经实行食品安全监管码管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还应当查验食品安全监管码;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查验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三十九条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二)成分或者配料表;

(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四)保质期;

(五)产品标准代号;

(六)保存条件;

(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八)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已经实行食品安全监管码管理的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食品安全监管码。

第四十条获得食品安全监管码的食品生产者,应当在其生产的食品上市之前,向颁发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送食品的生产日期、产品检验合格信息以及实时更新的其他信息。

第四十一条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和包装,其说明书或者标签应当标明本法第三十九条第(一)项至第(六)项、第(八)项、第(九)项规定的事项,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使用方法,并在标签上标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第四十二条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包装,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诊断功能。食品生产者对标签、说明书、包装上的声称承担法律责任。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容易辨识。

第四十三条食品生产者应当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查验出厂食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并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验合格证号、购货者名称及其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以及与食品标签、说明书、包装所标明的内容不符的食品,不得上市销售。

食品出厂检验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四十四条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对已经实行食品安全监管码管理的,应当查验食品安全监管码;对尚未实行食品安全监管码管理的,应当查验下列事项:

(一)供货者有无食品生产许可证或者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

(二)有无食品出厂的检验报告或者其他有关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第四十五条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四十六条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储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的食品。

第四十七条食品经营者储存散装食品,应当在储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其联系方式和经营者名称及其联系方式。

第四十八条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标签或者说明书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

食品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承诺其销售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并对所作的承诺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四十九条在集中交易市场、柜台出租场所和展销会内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应当具备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条件。

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应当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流通、餐饮服务许可证,明确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条件、内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和经营的食品是否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食品经营者经营不安全食品或者有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因本市场经营的食品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五十条运输食品的,应当使用安全、无毒、无害、清洁的运输工具,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第五十一条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安全,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停止生产经营该食品、消费者停止使用该食品,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并记录召回情况。

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安全,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停止生产经营该食品、消费者停止使用该食品,并记录通知情况。

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召回的食品应当采取销毁、无害化处理等措施,防止该食品再次流入市场。

第五十二条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诊断功能。

第五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食品摊贩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所经营。

食品摊贩的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本法制定。

第六章食品进出口

第五十四条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对首次进口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或者首次进口的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且无相关国际标准、条约、协定要求的食品,其进口商应当向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部门依照本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

进口食品应当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通关证明放行。

第五十五条境外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对我国境内造成影响,或者在进口食品中发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采取风险预警措施,并向国务院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部门通报。接到通报的部门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五十六条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出口商或者商应当向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主管部门备案。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经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主管部门注册。

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公布已经备案的出口商、商和已经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名单。

第五十七条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标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口。

第五十八条进口商应当建立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或者进口批号、保质期、出口商名称及其联系方式、购货者名称及其联系方式、交货日期等内容;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发现进口食品不安全的,该食品的进口商或者境外出口商应当依照本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召回该进口食品。

第五十九条出口的食品应当符合进口国(地区)的强制性要求,并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通关证明放行。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和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应当向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十条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主管部门应当收集、汇总进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机构和企业。

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进出口食品的进口商、出口商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良好记录和不良记录,并予以公布。对有不良记录的进口商、出口商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对其进、出口食品的检验检疫。

第六十一条我国与食品进出口国(地区)缔结的条约、协定对食品的进出口检验检疫等有规定的,还应当遵守该条约、协定的规定。

第七章食品安全事故预防和处置

第六十二条国务院组织制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上级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第六十三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事故单位负责人应当立即按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予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向事故发生地县级负责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的部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第六十四条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由寄生虫、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负责流行病学调查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对由非传染性食源性疾病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应当查明原因,并将调查结果通报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对由食用农产品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还应当将调查结果通报农业主管部门。

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调查予以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认为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应当向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建议。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食品安全事故导致人体伤害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救治工作。

第六十五条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的部门应当立即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责任调查,督促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事故责任调查处理报告;必要时,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或者受本级人民政府指派,可以独立开展事故责任调查,并提出事故责任调查处理报告。

第六十六条调查食品安全事故,除了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还应当查明负有审批和监督管理职责的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情况。

第八章监督管理

第六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本级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上一年度食品安全状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

县级以上地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开展工作。

第六十八条对通过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认证机构应当依法实施跟踪调查;对不再符合认证要求的企业,应当依法撤销认证,并及时向相关的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通报。

第六十九条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履行各自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二)查阅、复制、查封、扣押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三)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安全的食品,违法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或者被污染的工具、设备;

(四)查封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

第七十条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对食品进行抽查检验的,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得收取抽查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

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已经抽查检验并获得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其他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不得另行抽查检验。

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用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进行抽查检验。

第七十一条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应当记录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监督检查记录经监督检查人员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签字后归档。

第七十二条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记录许可证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

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记录,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

第七十三条县级以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接到咨询、投诉、举报,对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受理,并及时进行核实、处理、答复;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处理。有权处理的部门应当立即处理,不得推诿。

第七十四条县级以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应当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生产经营者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2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对涉嫌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

第七十五条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下列信息由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的部门统一公布:

(一)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

(二)食品安全事故信息;

(三)其他可能引起消费者恐慌的食品安全信息和国务院确定的需要统一公布的其他信息。

前款规定的信息,其影响限于特定区域的,也可以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公布。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

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公布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准确,并对不安全食品可能产生的危害加以解释、说明,避免引起消费者恐慌。

第七十六条县级以上农业和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获知本法第七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应当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由上级主管部门立即报告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的部门;必要时,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的部门报告。

县级以上农业和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相互通报获得的食品安全信息。

第七十七条依照本法规定负有食品安全信息报告、通报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报告、通报食品安全信息,不得隐瞒、谎报、缓报。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七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经许可生产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构成非法经营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食品原料等物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0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罚款。

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取得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后,不再具备本法规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仍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非法经营罪,或者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或者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百四十三条或者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食品原料等物品,货值金额不足5000元的,并处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5000元以上不足1万元的,并处10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

第七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或者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或者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食品原料等物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0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罚款,有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还应当吊销其许可证:

(一)生产经营含有国家明令禁用物质的食品或者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二)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的制品;

(三)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

(四)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

(五)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六)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量的食品;

(七)生产经营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八)生产经营掺假、掺杂的食品。

第八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食品原料等物品,有违法所得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有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许可证;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或者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或者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污染的食品;

(二)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或者其他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

(三)销售未经检验合格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或者食品生产者违反本法规定采购、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或者不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

(四)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照本法规定召回不安全食品或者采取相应措施;

(五)获得食品安全监管码的食品生产者未依照本法规定报送有关信息;

(六)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在食品中添加药品;

(七)食品生产经营者安排患有本法第三十四条所列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第八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立即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

(一)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照本法规定建立并执行查验记录制度;

(二)食品生产者使用食品添加剂未依照本法规定备案;

(三)食品经营者未依照本法规定储存、销售食品或者清理库存食品;

(四)食品经营者进货时未依照本法规定查验食品安全监管码或者相关证明文件;

(五)食品生产者生产的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包装涉及疾病预防、治疗、诊断功能。

第八十二条食品生产经营者一年内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累计超过3次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

第八十三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事故单位负责人未依照本法规定进行处置、报告的,由县级以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违反本法规定破坏事故现场、毁灭证据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

第八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一)进口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

(二)首次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或者首次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且无相关国际标准、条约、协定要求的食品,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三)出口商未遵守本法的规定出口食品或者出口的食品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要求。

进口商未依照本法规定召回不安全的进口食品的,依照本法第八十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进口商未依照本法规定建立并执行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的,依照本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八十五条食品生产经营者依照本法规定履行了不安全食品召回义务,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免予处罚。

第八十六条依照本法规定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5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食品生产经营者聘用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承担管理工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

第八十七条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的举办者违反本法规定,允许未取得食品流通、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食品经营者进入市场销售食品,或者未履行检查、报告等义务的,由县级以上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处以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停业整顿,有许可证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许可证。

第八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从事食品运输活动的,由县级以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立即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许可证。

第八十九条被原发证部门依照本法规定吊销许可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取消生产经营食品项目。

违反本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依照广告法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九十条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消费者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食品经营者以假充真或者销售不安全食品,除赔偿消费者的损失以外,消费者还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

第九十一条违反本法规定公布食品安全信息,给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商业信誉、食品声誉,造成损失,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二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未依照本法的规定履行职责,本行政区域一年内多次出现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依法对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

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不履行本法规定的职责或者、造成后果的,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依法对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罪、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三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依照本法规定进行卫生处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通报调查结果,或者需要向有关部门提出控制措施建议而未提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第九十四条食品检验机构违反本法规定,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授予其资质的国务院其他部门吊销其资质证。食品检验人员违反本法规定,出具虚假检验报告,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开除处分的人员,10年内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食品检验机构聘用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的人员的,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授予其资质的国务院其他部门吊销其资质证。

食品检验机构违反本法规定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章附则

第九十五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食品,指用于人食用或者饮用的经加工或者未经加工的物质,包括饮料、口香糖和已经添加、残留于食品中的物质,但不包括只作为药品使用的物质。

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可直接提供给消费者或者直接用于餐饮服务的食品。

不安全食品,指有证据证明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的食品。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

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指在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机械、管道、传送带、容器、用具、餐具等。

用于食品的洗涤剂、消毒剂,指直接用于洗涤或者消毒食品,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或者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物质。

食品流通,指食品的采购、储存、运输、供应、销售。

餐饮服务,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服务性劳动等手段,向消费者提供食品、消费场所及设施的食品加工、销售和消费服务活动。

食品摊贩,指在街头或者其他公共场所不定点销售食品或者提供餐饮服务的经营者。

良好生产规范,指为保证食品安全、质量而制定的贯穿食品生产全过程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技术要求。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指通过系统性地确定具体危害及其关键控制措施,以保证食品安全的体系,包括对食品的不同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制定控制措施和程序。该体系适用于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对食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4个部分。

保质期,即最佳食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慢性和潜在性的危害。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疾病以及其他疾病。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以及其他食源性疾病。

篇5

二、总体目标

通过集中整顿,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实现食品安全标准逐步完善并得到有效实施,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食品行业诚信经营意识和自律机制得到显著加强,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和使用得到有效规范,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基本建立,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加强高危领域、高危环节、高危企业和品种的风险控制,确保全市不发生食品安全事件。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整顿。

严格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加强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管理,实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报告制度。开展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专项抽检和监测,整治超过标准限量和使用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查处和打击生产、销售、使用非法食品添加物行为,严格食品添加剂及相关产品研制管理。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整顿。

深入开展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畜禽产品、水产品中农兽药和禁用药物残留监测。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强化生鲜乳收购站日常监管与标准化管理,坚决取缔未经许可的非法收购站(点)。加大农药生产经营监管力度,加强农药质量监督抽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单位,重点打击无证照生产“黑窝点”。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测,打击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加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养殖过程中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行为。加强兽药GMP(良好生产规范)后续监管,积极推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制度,实施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打击制售假劣兽药违法行为。深入开展水产苗种专项整治,打击水产养殖环节违法使用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行为。组织开展粮食收购、储存环节质量安全监测。

(三)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整顿。

严格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督促企业严格执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查验制度和出厂检验记录制度。加强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可追溯制度和食品召回制度,查处企业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取缔无生产许可证、无营业执照的非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大力整顿食品安全风险较高、投诉举报多的食品行业,建立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加强监管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食品进出口环节整顿。

严格办理进出口食品海关相关手续,打击食品、食用农产品特别是疫区产品非法进出口行为。对已经备案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和出口食品原料种养殖场进行全面清查。加强进出口食品、食用农产品的检验检疫监管,重点加强对出口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检验检疫监管,严厉打击逃避检验检疫行为,完善进出口食品、食用农产品企业不良记录制度,将逃避检验检疫的企业一律列为不良记录企业。建立和完善进出口食品、食用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的长效机制。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完善风险预警和控制措施。

(五)加强食品流通环节整顿。

严格食品流通许可制度,完善食品市场主体准入机制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和退市制度,建立销售者主动退市和工商部门责令退市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日常监管,监督食品经营者依法落实食品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督促食品经营者加强自律。完善食品市场监管和巡查制度,突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和重点品种,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加大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和食品市场日常巡查力度,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和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

(六)加强餐饮消费环节整顿。

严格餐饮服务许可制度,查处餐饮单位无证经营行为。清理、修订餐饮消费环节相关食品监督管理规范办法,规范餐饮服务许可行为,提高餐饮服务准入门槛。制定并实施餐饮消费环节重点监督检查及抽检工作计划,以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小型餐饮单位为重点,加大对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开展餐饮消费环节专项整治和专项检查。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建立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对其采购的重点品种开展专项抽查,查处采购和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行为。

(七)加强畜禽屠宰整顿。

严把市场准入关,清理整顿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加大对私屠滥宰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生猪(牛、羊)定点屠宰厂(场)的日常监管,查处违法屠宰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的猪(牛、羊)、出厂未经品质检验或经品质检验不合格的猪(牛、羊)肉产品等行为。强化活禽和生猪(牛、羊)产地和屠宰检疫,查处出售和屠宰病死畜禽的行为。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肉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体系,打击加工、销售病死病害畜禽肉和注水肉等行为,严防病死、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未经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肉品进入加工、流通、餐饮消费环节。加大生猪屠宰长效监管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相关应急处置机制。

(八)加强保健食品整顿。

依法对获批注册但未标明有效期的保健食品进行全面清理换证。开展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专项检查,查处制售假劣保健食品行为。开展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内容专项检查。查处通过公益讲座、健康诊疗、学术交流、会展销售等方式变相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行为。整治普通食品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和保健食品夸大宣传功能的行为。(责任部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工商局)

(九)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

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制定并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加强地区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建立快速、方便的食品安全信息沟通机制和网络平台。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价报告,建立食源性疾病报告机制,构建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报告信息采集网络,建立食品安全有害因素与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库。实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相关食品安全风险和隐患进行风险评估。加大对食品特别是乳品等高风险食品检验检测频次,定期公布检验检测结果。加强食品安全监测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改革,严格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检验人员管理,推进检验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

(十)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制定食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和诚信体系评价标准,选择若干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在企业中建立生产经营档案制度,鼓励支持食品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在食品行业全面推广。督促行业协会组织对食品企业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较高业务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食品安全岗位专职人员。建立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质量信用建设和信用分类监管。

四、主要措施

(一)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原料查验、索证索票和全程追溯制度;提高检验检测能力,落实食品检验合格出厂制度和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

(二)加强检验检测。

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特别是高风险食品的检验检测,加大检验检测频次,定期公布检验检测结果。完善检验检测手段,重点提高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鉴定排查、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和技术仲裁的能力。严格资质审查,加强检验检测人员管理,提高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水平。合理配置检验检测资源,推进检验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

(三)强化行政执法。

保障基层执法单位执法装备、检测设备和经费,提高执法能力。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评议考核,落实食品安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着力纠正执法监管中的不作为、不到位和乱作为等问题。加强执法队伍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加大刑事处罚力度,对涉嫌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一经发现要及时移交公安机关,从严处理。

(四)加强食品行业自律。

加快建立以守法遵章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食品安全诚信管理体系。建立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

五、有关要求

(一)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责任。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采取有力措施,依法加强治理整顿。要根据年整顿工作部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分解整顿工作任务,明确各环节、各阶段的整顿目标和完成时限,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要将集中整顿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及时总结整顿工作中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形成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综合协调和督促指导,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二)切实加大食品安全案件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

要重视投诉举报受理工作,注意发现食品安全事故和案件线索并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妥善处理食品安全事故。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规范和完善涉及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鉴定程序,加大力度打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强化行政监察和行政问责,严肃查处监管部门失职、渎职行为。严格实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举报、通报制度,对行政机关迟报、漏报甚至瞒报、谎报食品安全事故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三)认真做好信息报告和新闻宣传工作。

篇6

1、解决了低端产业小微企业无电脑、无网络无法使用电脑端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问题。

2、在不影响风险识别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进行了风险识别与控制内容的简化,更加贴近小微企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层次。

3、手机APP入口简单明了,便于打开手机直接学习操作。

(二)推广指导应用更加便捷

1、手机下载,便于单位内部集体学习使用,使人人成为风险评估员。

2、可有效利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平台开展指导推广,便于监管人员指导、监督企业开展评估,及时答疑解惑。

二、APP需改进建议

(一)APP下载与注册问题

1、不支持微信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企业下载该APP必须要用QQ浏览器下载,如手机无QQ浏览器的需要先下载浏览器才能下载APP并使用,单独用微信下载有不支持下载的情况。

建议:取消关联QQ浏览器,支持微信二维码直接下载。

2、企业注册时需要在地图上经纬度确认,但是确认经纬度的地图不能自动准确定位,人工拖动是拖动地图,定位点运动不灵敏,不易掌控,很多时候无法定位到实际位置。

建议:提高自动定位精确度或支持人工随意拖动定位点并确认。

3、企业注册时社会信用代码必须是多证合一的“9”开头的才能进入,有部分企业并未办理多证合一,仍为“1”字开头,系统不予通过。

建议:支持不同代码可注册,将最后审核权赋予街乡。

4、企业注册时需要填写邮箱用于找回密码,很多没有邮箱的无法成功注册。

建议:设置为手机号码(短信)找回密码。

(二)APP功能性问题

1、风险源管控措施无指导性提示。因行业类型多样、风险源管控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小微企业经营者专业安全素质有限,往往不能给出切实可用的管控措施。

建议:根据风险源给出提示性管控措施。

2、之前在PC端做过风险评估的企业无法直接用之前的密码登录,还需要重新注册,重新填写风险源等。

建议:PC评估系统与手机风险云评估APP进行关联整合。

(三)APP技术性问题

1、风险源描述与照片无法对应,如餐饮单位多处燃气风险源统合在一起描述,然后再统一传各处风险源照片,换人查看风险源时,一般较难将描述的风险源与照片一一对应。

建议:描述一处风险源上传一处照片。

2、风险源提示描述内容与实际较高风险点不匹配。如餐饮单位后厨燃气风险源描述燃气管线粗细、灶具多少,不是实际风险较高的点,实际风险点应该是管线材质、使用年限,是否有燃气泄漏监测,是否有燃气自动切断阀,灶具是否有自动熄火保护,是否是独立燃气计量间等。

建议:根据实际容易产生的风险来提示性描述。

3、审核步骤繁琐,之前PC端是一个企业全做完最后才审核,现在手机APP上的是注册完需要审核,企业风险自评估做完,后台还要第二次审核。

建议:首次全面评估完成后统一审核。

4、风险源位置选择固定,不能涵盖实际情况。如餐饮场所的配电箱设置在洗碗间,而洗碗间不设置在后厨,也不在前厅,而是单独设置,在描述配电箱位置时就找不到洗碗间这个场所,只能选择了前厅。扶梯风险源也存在这种找不到实际位置选项的情况。

建议:赋予操作者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位置描述的权限。

5、风险源评估时间过长后,评估结果经常上传失败,需要暂存后退出界面,再重新进入,增加使用繁琐性。

建议:改进APP使用友善性。

三、APP适用范围建议

篇7

挑战一:利润下降,一店暴富已成绝唱

过去通过专业机构评估的餐饮新址项目,最快的可以在6个月之内收回投资,一家200平米的餐厅年纯利润可达100多万元,企业只要找到一个好店址就可以“暴富”。

如今天下租金一般高,成熟商圈租金贵得离谱,新商圈的店址即使不收租金,也不一定能赢利。想找到一个位置好、租金低的店址非常困难,开餐厅的风险越来越大,一店暴富的美事很难再现,搞不好会陷入亏损的泥潭。

目前很多餐饮企业生存尚且有问题,不关店就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有能力开新店。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赢利能力,这些企业的规模将会逐渐萎缩,最终难逃被市场所淘汰的命运。

挑战二:资金断流,滚动发展不再靠谱

在前几年,餐饮企业只要拥有几家利润可观的餐厅,利用餐厅每年产生的利润滚动开店,就能逐渐发展到相当可观的规模。中国餐饮百强企业多是靠这种滚动发展方式取得成功的。

进入高成本时代,餐厅利润被不断上升的刚性成本所吞食,每年产出的利润少得可怜,很多餐厅都在保本线上挣扎,难以贡献出足够的发展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想凭一两家优质餐厅发家,或者靠滚动发展来快速扩大规模,已经行不通了。

挑战三:传统的选址方法已经落伍

以前在市场上有不少位置好、租金低、能够“一店暴富”的店址,企业选址的工作重点就是四面出击寻找这些店址。如今“一店暴富”已经成为绝唱,稍差一点但有利润保证的店址也很难找到,使得传统的选址做法失去了意义。找不到符合要求的店址,企业就没办法开新店,使发展之路被堵死,餐饮企业遇到了最为严峻的挑战。

出现这种问题已经不能归咎于选址开发人员工作不力。企业需要从全局出发,在提高赢利能力、获取充足资金的前提下,改进过去的选址方法,建立科学的选址策略,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开发市场。

对于大多数餐饮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尽快扩大规模,占领市场。餐饮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突破困局,快速扩大规模,最终赢得竞争。

对策一:增加新的利润源,改变赢利模式,提高赢利能力

餐饮行业已经进入“弱肉强食”的阶段,好的店址是稀缺资源,企业必须提高自己的竞租能力,可以出更高的租金租下店址,才能抢到更好的位置,对市场产生强大的冲击力,从而迅速占领市场。竞租能力与品牌影响力、资金实力等因素有关,但主要来自赢利能力。

餐饮企业的利润来源主要是餐厅在常规时间里堂食收入所带来的利润。为了提高赢利能力,可以增加夜宵、下午茶、早餐、送餐、提供24小时服务等项目,在餐厅房租、折旧不变的情况下大幅提高营业额和利润。

以某快餐企业为例,为提高赢利能力,该企业增设了服务项目,开始提供送餐服务,每天可增加2000元左右的外送收入,占总营业额的近20%。企业当时的毛利率约为50%,每天送餐能额外带来1000元利润,一年就有30多万元,这是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实现的。

此外,为了增加下午非高峰时段的营业额,某连锁餐厅选择开在商业区的几家连锁店销售特价红豆冰山,原价12元,促销价5元,仅在下午2-5点的非高峰期供应。顾客在炎热的夏天吃上一份大大的、甜滑的红豆冰山,真是爽极了,慕名而来的顾客趋之若鹜。经专业机构跟踪调研,在促销期间的非高峰期,其他品牌的中式餐厅顾客寥寥无几,而该企业几家连锁店的平均上座率达到5成以上,与周边肯德基、麦当劳的上座率基本持平,营业额也因此提高了15%左右。

除了增加餐厅赢利能力,还可以通过另外一些做法来提高企业整体赢利能力,例如:建立原料生产基地或集中采购,在原料供应环节降低成本以获取利润;建立大规模的中央工厂,把分散到各餐厅进行的一部分加工环节转移到工厂里大规模生产,缩小餐厅厨房面积,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这些做法可使利润点前移,即使餐厅不赚钱,仍然可以在上游环节实现可观的利润。当然,只有那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才有条件采用。

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餐饮每单位面积创造的平均营业额大约是中式餐饮的两倍左右,因此他们有能力去消化更高水平的租金。如果中国的餐饮企业具备像麦当劳、肯德基一样的赢利能力,甚至比他们更高时,就具备了强大的竞租能力,必要时可以出更高的价格抢占黄金店址。这才是市场开发与选址的“王道”。

对策二:引入新资金,改变发展模式

在滚动发展模式下,开店资金主要来源于餐厅利润积累,获取现实丰厚的利润成为企业的首要目的。在高成本时代餐饮企业的利润大幅减少,难以积累出足够的发展资金,失去了滚动发展的能力。必须有新资金注入,才有能力扩大规模。

现在是资本泛滥的时代,很多人手里有大笔资金却没有好的投资项目。餐饮是一个能够快速获利的行业,能在一两年内收回投资的餐厅比比皆是。即使是三年收回投资,年投资回报率仍然高于一般行业。对于投资者来说,在其他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投资餐饮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成熟的餐饮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小,对投资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最近几年已经有不少餐饮企业通过出让股权引入了各种形式的资金,这中间既有俏江南、真功夫等行业领先的企业,也有很多不知名企业。

引入新资金以后,企业的发展模式也就发生了改变,由过去追求短期利润变为追求长期利润,可以先占领市场,然后再谋求利润回报。过去专业机构为餐饮企业客户制定的投资回收期标准一般为18个月,如果出于占领市场的需要,可以把投资回收期放宽到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样将有很多店址由不可行变为可行,企业的发展空间一下子扩大了很多倍,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大规模。

对策三:升级选址工作,全面系统地开发市场

有些餐饮企业自有资金很充足,或者已经通过股票上市以及引入风投获得了足够的资金,但店铺数量增长依旧缓慢,企业扩张速度依然难以实现突破性发展。可以肯定的说,这是因为选址开发工作不力造成的。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资金充足的企业应该采取“先占领市场,后谋求利润回报”的发展模式,要放眼整个市场,把单纯的选点升级成系统化的市场开发,使企业有能力快速占领市场。

案例分享:百强餐饮企业选址方案

下面就笔者亲自参与策划的一个餐饮百强企业市场开发案例进行详解,希望读者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该企业从自身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市场形势制定了发展战略,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就是快速占领市场,目标是直营店数量以每年新增30%的速度发展。2012年要新开大约30家店,而且会逐年递增,以后每年的开店任务越来越重。这种情况下,像过去一样依靠人海战术四处寻找店址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必须有计划系统地做好市场开发工作。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咨询机构帮助制定了以下解决方案:

第一,在现有网点的基础上对全国市场进行规划,把全国市场分成以北京、天津、沈阳为中心的华北区,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华东区,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华南区,以武汉、长沙为中心的华中区,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西南区和以西安、太原为核心的西北区,然后根据各区域、各城市的市场格局进行餐厅网点规划,确定优先开发的城市和优先开发的商圈。

第二,建立一套科学的店址价值和风险评估系统。通过调查研究现有顾客特征和消费规律,评估现有店铺的营业表现和选址规律,然后结合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发展规划,精确界定目标顾客,并对他们的消费行为做出准确预测,做到“知己”。然后对目标城市的商圈、人口、竞争、店址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调查,掌握其价值与风险,从而做到“知彼”。同时还制定了量化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决策流程,为市场开发决策提供了科学、客观的依据。

第三,建立强大的市场开发团队,在全国各大区设大区开发经理,重点城市设城市经理,根据市场开发的特殊性单独建立开发人员的薪酬、绩效考核和培训体系,加强对开发人员进行训练,从而打造出一个有强大战斗力的开发团队。

第四,编织“店址捕捉网”,建立开发数据库。通过与商业地产开发商、商和商业运营商建立联盟关系,派专人跟踪报刊、网络和街头临时出现的店址来源,编织出庞大的“店址捕捉网”,能第一时间得到各种可能的店址信息。所有店址都会进入开发数据库,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持续跟踪、筛选、谈判,直到最终签约。

第五,成立投资委员会。把开店行为转化为投资行为,发现有价值的店址后,按照标准化的内部评估程序进行逐级评估,然后由投资委员会做最终决策,以实现科学决策,保证开店成功率和投资回报率。

篇8

百胜自2004年1月开始《中国肯德基食品健康政策白皮书》,确保原料供应、贮藏、运输、制作、销售等众多环节的食品安全。事实上,任何餐饮企业都无法由企业自身来完成食品供应链的每一阶段的任务。因此,所有餐饮企业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食品生产相关企业建立合同、契约关系。百胜集团采取一套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措施――“星级评估体系”(Supplier Trackinq Assessment and Reeognition,简称STAR)管理供应商(图1),加强对供应商的选择、监督、管理和追踪、评估和认可,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

百胜的“星级评估体系”已经成功地在全球运行了20多年,对于确保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标

“星级评估体系”是百胜开发和管理供应商的标准要求,可以对供应商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星级评估体系”的目的是,选择、培养可靠的供应商,建立一个坚实的供应系统,以便向百胜餐厅提供稳定的具有竞争力的优质产品。星级评估体系的目标可以归结如下:

提供稳定的高质量、安全的食品;对产品和工艺流程进行优化;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提高供应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建立一个具有可追溯性的供应系统和资料库。

星级评估的特点是根据供应产品的风险类别,选择相应的评估等级进行管理。百胜对所采购的产品依据其对品牌的重要性和食品安全风险进行分类,然后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与考核,例如,对于具有高食品安全及对品牌有重要影响的原料供应商,百胜进行“食品安全”,“质量体系”和“上游供应商”的考核,对于食品安全系数较低而且对于品牌影响不大的供应商则只进行食品安全考核。

评估对象

对所有提品给百胜的供应商,涉及范围包括以下四类:

第一,食品类,原材料或成品供应商;

第二,包装材料与制品供应商;

第三,设备/设施,器材供应商;

第四,仓储、运输供应商。

星级评估体系的评估内容

“星级评估体系”不仅涉及供应商的资质能力评估(工厂审核),而且包含对供应商与百胜合作能力、日常业绩的评估。在“星级评估体系”中,总共设计了18个评估项目,分别由百胜餐饮集团品质管理部、研究开发部和采购部负责对供应商的资质能力和日常表现业绩实施评估。包含以下各个方面:

品质管理部:年度审核(食品安全、质量体系、上游供应商管理):日常业绩(生产工艺现场质量抽查、产品市场抽样评估、产品质量月报、产品缺陷投诉、产品召回)。

研究开发部:年度审核(技术开发能力资质);日常业绩(新产品创新业绩)。

采购部:年度审核(财务实力、相对成本、生产可靠性及能力、业务关系能力);日常业绩(成本、供货可靠性)。

成效

“星级评估体系”的具体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根据百胜全球质量标准考核供应商――确保新供应商的引进与现有供应商的改善均能与世界先进做法一致。

其次,根据评估结果,系统化、持续性提高供应商能力――供应商审核报告/整改行动纳入数据库管理,由专人辅导与追踪,持续提高供应商能力。

然后,促进供应商提升日常表现业绩――建立供应商日常表现数据库,由专职人员对其进行分析与跟踪。

最后,认可和奖励表现良好的供应商,淘汰表现不佳的供应商。

通过严格实施“星级评估体系”以及供应商的自我提升与持续改善,百胜中国就能够在食品安全及产品质量方面,为消费者提供强大的保障。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百胜在中国尽力打造了一整套相当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监督体系。很不幸的是,在2005年3月,百胜遭遇到突如其来的“苏丹红”事件,蒙受了不白之冤。由于供应链最初端厂商的不法行为,导致工业染料苏丹红在经过四道加工转手程序后,进入了肯德基的专用调料。百胜中国本着“为消费者负责”的精神,主动诚实公开地立即停售了有关产品,为消费者把好食品安全关。但是,这一事件仍然使百胜的信誉和销售业务蒙受了重大损失。

百胜充分吸取了苏丹红事件中的经验和教训,深刻地警觉到,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目前尚缺少可靠的食品和原料供应链,存在相当多的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为确保食品安全,必须要多做一些考虑,多加几道防线。应该多采取一些百胜在全球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措施,比所有国内的同行做出更多的努力,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食品供应链安全保障措施

实施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管理,建立产品追溯系统,充实从公司总部到餐饮门店的品质管理团队,强化对供应商及其上游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修订并实施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加大对供应商的培训和指导。

HACCP的意思是“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是利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的原理和方法对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害,加以识别、评估,进而加以控制的一种预防性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危险性评估理论包括危险性评估、危险性管理和危险流三部分(图2)。

HACCP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美国太空总署(NASA)、陆军Natick实验室和美国Pillsbury公司共同开发的确保太空食品安全的预防性体系。现已经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我国卫生部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展HACCP的宣传、培训。90年代初,开始了乳制品和餐饮业HACCP应用的试点。

国家质检总局从90年代起,在水产品、禽肉、畜肉、果汁等行业的出口企业实施HACCP,取得初步成效。2002年3月20日,国家认证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HACCP认证管理规定。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食品安全追溯系统(trace-ability system)的本质是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服务等过程进行全程监管,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对食品信息和经营责任的追溯。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原产地(属地)信息追溯系统,主要指食品供应的源头,如白菜、大豆的原产地的基本信息。

食品加工过程信息追溯系统,主要指食品加工的生产流程、加工环境、加工方法与步骤等信息。

篇9

北京市卫生局表示,将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要保证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地区不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或流行,散发和新传入传染病病例将得到及时控制;北京市不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在奥运村、比赛场馆和奥运相关宾馆、饭店杜绝食物中毒和饮用水污染事故,有效控制城市奥运涉及区的病媒生物种类及数量,及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生物恐怖事件;同时保证赛事期间每一位伤病员均得到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和快捷、安全的转运服务,保证每一位就诊患者均得到规范、有效、安全的常规医疗服务。

主要考验公共卫生安全突发事件

北京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说,当前北京奥运会医疗保障工作,需要加强的是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

北京市已经承办了很多国际性赛事,对这些日常的卫生保障准备已经比较有经验了。目前需要加强的是对重大突发事件、群死群伤事件的应急反应,针对这些方面的准备将逐步展开。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北京市已经形成有效应对新发和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防控体系,初步建立了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系统与指挥平台,组建了20支紧急医疗救援队,编写了SARS、鼠疫等10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8个防止工作方案,并与其他省市及港澳地区建立了信息沟通和联防机制。

北京市2008年奥运会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筹备工作自2005年7月启动以来,陆续开展并完成了多项工作。2005年9月开始进行的“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重大卫生事件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项目已基本完成。确定了45类有可能对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产生较大影响的公共卫生事件,并对其风险发生可能性、风险严重程度及其风险水平进行了预测和识别。

同时,“北京2008年奥运会与残奥会城市运行纲要――公共卫生安全保障部分”也于2006年11月正式通过市政府批准,成为奥运会公共卫生保障的行动指南。在鼠疫、人禽流感、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卫生部门与农业、工商、教育、建设、检疫检验、民航、铁路、公路交通等部门密切合作,建立了部门信息沟通和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联防联控机制。

以奥运会为契机,北京市的公共卫生保障工作得到了全面提高,建立健全了全市重大传染病监测网络系统,并制定了相关应急预案;扩大并完善了北京市食品污染物监测系统,对全市各类食品和原料进行监测;建立了公共场所卫生质量和生活饮用水污染物监测报告系统;建立了病媒生物危害监测网络,重点加强病媒生物控制技术研究,基本掌握了奥运场馆及周边环境病媒生物的种类、密度和消长规律;应急体系队伍建设更加完善,健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奥运会定点医院要评估

早在去年年底,北京奥组委和北京市卫生局即已确定包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总院等22家医院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这22家奥运定点医院本着“服务奥运、保障健康”的理念,进行了各方面的筹备,并将分几次接受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的评估。评估既要满足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在赛时向世界各地的来华人员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的服务,同时也要全面提升北京医疗服务对重大国际活动的保障能力,促进医院尽快和国际接轨。

奥运定点医院评估标准中,英文问诊、中英对照处方、奥运会患者就诊绿色通道、无障碍设施等都成为对奥运定点医院的基本评估要求。北京市卫生系统70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的16万名职工,已经开始全面接受奥运知识、文明礼仪、规范服务和医用外语等各种培训。北京市财政还投资1070余万元,用于“奥运期间Rh阴性血液安全保障项目”建设,最大限度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北京奥运会餐饮业食源性致病菌监测体系建设等12项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服务外籍患者在京就医的中英等8种语言对照的《北京急救指南》将出版。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作为唯一收治运动员的定点医院,该院的准备工作也成为定点医院的“蓝本”。据该院副院长彭明强介绍,该院除了依靠以往接受国际大型活动任务的经验外,还将针对奥运会,进一步完善各种奥运医疗流程、预案与工作计划。包括改造医院国际医疗部以及膳食中心、停车场的硬件设施,对400多位医务人员进行专门的语言培训,2008年以前派100名临床护理人员赴海外研修等。

规范餐馆服务保障饮食安全

北京市卫生系统按照奥运公共卫生保障工作的总体安排,在食品安全工作上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制定了分行评估、检查制度。

北京市所有的餐饮业将分为A、B、C、D四个等级,进行全面的评估、检查。北京市卫生局局长金大鹏表示,北京市卫生系统将按照总体部署,对北京地区所有饭店按照卫生标准进行量化分级,把北京市所有的餐饮业分为A、B、C、D四个等级,对各级餐饮服务机构的卫生标准将进行全面的评估与检查。凡是在北京地区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凡是餐饮业的工作人员没有健康合格证的,凡是这些餐饮业没有按照卫生标准、卫生要求,如没有明确的消毒要求提供餐饮服务的,都要立即整改,包括停止营业。北京18个区县执法监督部门将全面加强对辖区内餐饮企业的监督力度。

据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协调办公室主任、北京市工商局局长张志宽介绍,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将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减轻和消除食品安全危害与风险为目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的科学评估、市场准入、监测与监督抽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信息归集和日常监督协调六项机制。构建统一协调、责任明确、齐抓共管、运行高效的首都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篇10

引言

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最末端,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具有饮食习惯的多样性、食物链的复杂性和安全风险的累积性等特质,同时食品链的完整性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分段性,使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面临极高的风险和压力。

1 餐饮行业的特点

1.1 餐饮业的不可控因素:餐饮行业风险的不可控因素主要集中在原料与加工过程两个方面。(1)在原材料中,肉类原料中有可能存在兽药残留的隐患;果蔬类可能存在农药残留的隐患;粮油类可能存在微生物引发的腐败变质的安全隐患等等,这些安全隐患是源头的问题,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无法掌控,但是其危害的爆发却是在餐饮环节。 (2)中餐的制作过程几乎没有什么标准,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也就无从下手。在人员较多的情况下,原材料没有地方分类堆放,加工时间也得不到保障,交叉污染和食品不熟的现象就时有发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1.2 行业资质低:餐饮行业目前存在门槛较低、连锁程度低、小餐饮比例较高、人员流动性较高的现象。因该行业劳动强度大,工资低,造成了进入该行业的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流动性也大,行业自律能力和水平较其他行业有一定的差距。

1.3 监管专业水平要求较高:餐饮服务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看起来似乎简单、枯燥,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实际上如想在接管该项工作之后,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极大地加强监管工作,建立一只专业化程度高、熟悉法律法规的执法队伍,是必须采取的措施之一。

2 加强餐饮监管工作的有效举措

2.1 加强分类监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我们首先要对企业进行分类,按照规模大小进行分类,大型餐饮企业应该是监管重点,因为小型餐饮企业虽然多,条件也差,但是毕竟就餐人数较少,发生大面积中毒的可能性较小;按照餐饮业的类别分,集体配餐企业和学校食堂、工地食堂风险较大,因为这些企业工业化生产程度高、量大、环节多、自身条件差、就餐人数多,引发大面积群体性中毒的可能性就很大。其次要熟知每个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对所有工作流程进行风险评估,找出风险较大的环节,排出监管重点。比如需要重点监管单间(凉菜间、糕点间等),重点检查企业是如何做到生熟分开的,检查企业原料的存放情况,检查餐具的消毒情况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根据分析的情况,根据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原理与方法,制定具体的操作规范。

2.2 加强社会治理理念:《食品安全法》在法律中不仅仅规范了政府的监管责任、规范了企业的食品安全保障责任,还对行业协会、媒体、检测机构等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各利益团体都作出了相关的规范。这实际上就是建立在社会治理的理念上。因为食品安全不是政府监管出来的,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构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另外,行业协会的强大也是做好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举措。行业协会是联系企业和政府的中间桥梁,行业协会能够真正起到行业自律的作用,可以极大地减轻政府的监管工作量。而实现行业协会逐渐强大的目标,首先要企业自发组织行业协会而不是政府任命行业协会,其次要将一部分事务性工作交给行业协会操作。

2.3 加强科学技术监管措施:《食品安全法》要求卫生部门建立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并根据数据通过风险评估工作制定标准和法规。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需要覆盖全食物链,餐饮服务环节自然在监测范围。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该学会运用监测数据,分析本环节的风险,提出预警信息和监管重点,完善工作规程。

建立综合的信息平台,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今后科学监管工作必须要做的基础工作。采取外出执法人员在执法之前首先查阅企业基本情况、前次检查情况,在执法过程中可以上网鉴别企业工作人员健康证的真实性,执法过后将所有执法结果录入电脑进入数据库,这样的现代化办公手段的运用,极大地节省了劳力,提高了工作效能。也树立了监管部门的权威性。

2.4 必须重视队伍建设,规范执法,树立良好形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接受监管工作后,各地执法队伍的建设情况根据当地实际各有不同。有些省没有划转人员,没有增加编制,这样依靠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以前的人员,很难做到监管到位。应该积极争取,通过划转人员,向社会公开招考等方式组建一只高素质的专业执法队伍。

3 结语

总之,《食品安全法》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调整,其目的是适应社会变化需求,强化安全监管工作,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承担该项工作之后,应不辱使命,努力开拓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篇11

标准化经营

经营理念标准化餐饮业经营理念的标准化体现在企业文化的形成,是餐饮业标准化的形成的基础,通过统一、强势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并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积极性,促进整个企业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准则和文化观念的形成。针对餐饮从业者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可选择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应遵循图片化、视频化、表格化、数据化等简单明了的形式,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其进行考核,以期加强培训效果[4]。菜谱的标准化制定标准菜谱,标准菜谱是统一各类菜品的标准,是餐厅为规范餐饮产品的制作过程、产品质量与成本核算而制定的一种印有菜品所需各种原料的名称、数量、规格、制作方法、装盘要求以及标准成本等内容的说明书。制定每道菜肴的标准,可从原料的加工—切配—烹调的步骤进行,指定内容包括所需原料的标准规格,原材料的净料率,切配过程中原料的切配规格(厚度、宽度、重量),并对烹调过程进行分解,对加工中火力大小,加工时间,加工流程,调味料分量及品牌,投料顺序,色泽变化等进行详细制定,并将菜肴成品图片化,以供控制人员参考[5]。原料采购的标准化原料采购的标准化是菜谱标准化的前提。原料的采购是按其质量标准进行采购,采购的质量标准又称“标准采购规格”,是指根据餐饮企业的特殊要求,对所要采购的各种食品原料做出详细而具体的标准规格的规定,包括原料的部位、产地、等级、性能、份额大小、包装方法、外观、色泽、新鲜度等[6],同时采购原料要做到及时,要讲究时效性。对非当季产品需要库存补充的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和安全制度,不采购劣质、变质、过期、污染的食品。原料采购数量是基于营业额的精确预估,并同餐饮单位拥有的冷冻设施及贮藏库数量相适应,最大限度降低库存成本,杜绝了短生命周期原料的浪费,节约了宝贵的空间和库存成本。运营方式标准化为系统全面的控制餐饮采购质量,企业也应建立供应链模式,做好原料的采购和库存的控制,提供高效安全的食物供应链,可借鉴肯德基的做法,采用“星级系统”对供货商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供货商的质量、技术、财务、可靠性、沟通等方面的评估,然后基于DPR的供应物流模式,即餐厅将订货需求报送公司配送中心,经处理后下订单给供货商,供货商送货至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按线路送货,DRP系统包括了主需求计划、库存文件、供应资源文件,采购计划、配送计划。该系统不仅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而且以建立在各餐厅精确需求计划基础上的采购策略使得企业的库存成本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其中信息系统在整个配送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次,建立在“信任、沟通、协作、发展”合作准则上的供应链管理,有助于餐饮企业同上下游企业的关系达到合作共赢,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及品牌影响力的推广。

服务质量的标准化

服务质量的标准化是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整洁优雅的环境,标准化清洁制度,让顾客感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及一种品位的象征;如海底捞真诚友善的接待;准确无误的供应;维持优良的设备,如制作统一的装修图纸,装备优良的餐厅设备;保持稳定的质量,严格把关原料的采购控制,科学计算进行拌粉和烹炸时间;快速迅捷的服务,特别是在点餐,交易和备餐三环节严格的时间控制[7]。服务标准化可使消费者在满足其吃饱的需求上获得对文化、营养及健康的多感官享受。服务标准化也可降低餐饮企业的风险管理费用。制定标准化服务方案需要设计师系统和标准化系统广泛的调研及大量的科学研究、生产试验和分析测试[8]。此外,餐饮企业在研制、开发每一新产品过程中,在市场调研阶段也应尽可能地了解和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并将该信息转化为产品标准的质量要求[9]。

篇12

跟许多矿物质营养元素一样,过多的锰也会危害人体健康。如果摄入锰元素过量会抑制铁的吸收;长期过量则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所以新闻中说“锰过量会导致帕金森”也不算无中生有。但还是那句老话:“一切离开了剂量所谈的作用与危害,都是耍流氓。”那么人体每天需要多少锰?我们到底又能够承受多少锰呢?

成年人每日需要多少锰

对于成年人,美国的“充足量”是每天2~3毫克,中国是3.5毫克。这个“充足量”的意思是每天吃这么多就能够满足需要了,并不意味着超过了就有害。而“最大摄入量”则是不超过就认为安全,超过了则风险增加。中国和美国制定的标准都在每天10毫克左右。

锰,少则不足,多则有害

对于人体来说,锰的情况跟铁很相似。大多数人都知道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的缺乏会导致一系列症状,比如嗜睡、虚弱、贫血等,而过多的铁又会造成铁中毒。而锰的情况与此相同。首先,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结缔组织、骨骼、凝血因子、性激素等的组成成分,对于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代谢、钙吸收和血糖调节等也是不可或缺的。锰不足会影响神经发育。

一般饮食会造成锰中毒吗

锰摄入的途径主要是呼吸,胃肠对锰的吸收率仅为1%~5%,因此饮食一般不会造成锰过量或锰中毒,在临床上也从未发现因饮食摄入锰或使用不锈钢制品导致锰过量、锰中毒的案例。长期经呼吸道接触过量的锰会导致进行性神经系统损害,严重时与帕金森病的表现类似。慢性锰中毒早期表现为神经行为的功能性改变,在情感、注意力、记忆力、协调性等方面出现异常。

不锈钢餐具“锰超标”的真正含义

新闻披露了苏泊尔的不锈钢餐具所用材质不合格,强调了“锰含量超过国标4倍”,于是根据“长期过量摄入锰增加帕金森病风险”,解读出这些不锈钢餐具有害健康。

国家对于不锈钢餐具所用材质有要求,其中有对锰含量的限制。不过,这一限制并非基于“如果超标了,就会危害食品安全”而制定的。它只是对于钢材本身的一种规范,而“钢材中的含量”,与“可能进入食品中被吸收的量”完全不是一回事。而另一方面,正如苏泊尔所称,行业总是在发展,许多新型的、甚至或许是更适合的钢材层出不穷,但是并没有包括在国家标准中。用这些新钢材来制作餐具,也完全可能符合各项食品安全标准。

所以,苏泊尔的“锰超标”餐具违反了材质方面的国标,但这个标准并不是基于食品安全而设立的。我们不能用它来说明“超标了就有害健康”,也不能用它来说明“虽然超标但不会危害健康”。

“锰超标”的餐具是否有害

“锰超标”的餐具是否安全,其锰含量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关键因素在于“析出量”有多少,以及“其他途径的摄入量”有多少。没有这两个指标,说什么都是纸上谈兵。根据新闻报道,中国居民锰摄入量大致为每天6.8毫克。苏泊尔方面提供的检测数据则是,所用的钢材析出量为每公斤0.05毫克。如果这个数据属实,那么从这些餐具中析出的锰就微不足道,几乎不会改变人们总的锰摄入量。或者,这些析出的锰,不足以使得一般人的锰摄入量达到“安全线”。

因为锰的毒性特征,国际上一般不对餐具中的锰析出量设定标准。食品安全问题的敏感性,促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不锈钢餐具中的锰析出进行评估。不论结果如何,这总是一种进步。不管此前的国标是否合理,也不管苏泊尔的检测数据是什么,还是让我们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评估拭目以待。

TIPS

1.如何选购不锈钢用品

家用品不锈钢可大致分为 430(13-0)、304(18-8)、316(18-10)三个等级。购买时要仔细观察产品表面上是否有生产厂家等信息或是否打有钢印标记。短线前边的数字表示产品含铬量;短线后边的数字表示产品中含镍量。铬是使产品不生锈的材料,而镍是耐腐蚀材料。如“13-0”即含铬13%,不含镍。

篇13

1.1项目概况 1

1.2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2

1.3主要编制依据与范围 2

第二章 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5

2.1建设背景 5

2.2建设必要性 7

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9

3.1需求分析 9

3.3建设规模 11

第四章 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12

4.1场址选择 12

4.2场址条件 12

4.3气候条件 14

4.4社会经济条件 14

4.5政策环境条件 15

4.6其他建设条件 15

第五章 建设方案 17

5.1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 17

5.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18

5.3建筑方案 18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24

6.1环境评价主要依据 24

6.2项目区环境现状 24

6.3环境保护原则 24

6.4主要环境影响因素 25

6.5环境影响分析 25

6.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6

第七章 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27

7.1安全卫生方针和原则 27

7.2安全卫生目标 27

7.3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28

7.4 安全卫生措施 28

7.5消防设计依据 28

第八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29

8.1 组织机构 29

8.2 项目管理 30

8.3 人力资源管理 32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 33

9.1建设期限 33

9.2项目进度计划 33

9.3实施进度表 33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5

10.1 投资估算 35

10.2 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 36

第十一章 综合效益分析…………………………………………… .36

第十二章 风险分析 39

12.1风险分析 39

12.2 风险防范对策 40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41

13.1结论 41

13.2建议 41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阿勒泰农家乐建设项目

1.1.2建设单位

阿勒泰山庄

1.1.3项目建设地点

***红石头路红石头景区一牧场三队

1.1.4项目建设工期

2011年5月--2012年10月

1.1.5项目建设性质

改扩建

1.1.6建设内容及规模

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财政厅文件《关于做好2012年特色餐饮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新商发〔2012〕56号)文件的要求,结合***餐饮实际情况,拟建******农家乐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改扩建操作间80平方米,并配置食物储藏设备,特色蒙古包1座、12座包厢300平方米以及硬化地面1200平方米。

1.1.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9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资金40万元,申请自治区特色餐饮发展专项资金50万元。

1.2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注册成立于2012年1月,营业执照注册号为:654301620007321。经营场所为自购用地,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山庄配置大小餐厅可一次性宴客达100余人。山庄现有员工10余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均经不同程度的专业培训。

1.3主要编制依据与范围

1.3.1主要编制依据

1、《全国餐饮业发展规划纲要》;

2、《自治区餐饮业发展规划(2011—2015)》;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色餐饮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4、旅游行业有关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与要求;

5、项目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

1.3.2主要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研究:

    (1)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3)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4)建设方案;(5)环境影响评价;(6)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7)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8)项目实施进度;(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综合效益分析;(11)风险分析。

1.4结论与建议

***餐饮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越的资源禀赋和一定的产业基础,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十一五”时期,***餐饮业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增幅15%,规模不断扩大,特色日益彰显,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服务行业。2011年,全市餐饮业营业额7000余万元。但从总体看,***餐饮业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尚未形成系统的和有影响的***哈萨克特色清真菜系,产业化相对滞后,餐饮业态丰富度不够,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与内地餐饮业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未来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新疆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餐饮产业也处于整体升级的新阶段。“十二五”时期,必须加快***餐饮业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步伐,推动***哈萨克特色餐饮业的转变升级。因此,项目选项准确,建筑规模适度,建设投资有保障,且基本条件优越,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设切实可行,也十分必要。

建议采取如下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1、进一步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向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前期申报工作,确保项目建设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2、严格控制项目建设投资,加强项目成本的管理、核算。

3、协调各方关系,落实项目建设条件。

第二章 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2.1建设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餐饮业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 、数量型发展阶段、规模化发展阶段和品牌建设阶段,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经营方式连锁化、品牌建设特色化、市场需求大众化、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的发展新格局。当前我国餐饮业发展正处于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2.1.1 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产权形式趋于多元

餐饮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2007年,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352亿元,占全国GDP比重达5%,同比增长19.4%,连续17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全年上缴利税逾1155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2.25%。

餐饮市场细分不断深化,中餐、西餐、中西合璧餐,正餐、快餐,火锅、休闲餐饮、主题餐饮等业态快速发展。随着民营资本和国际资本不断涌入,风险投资和股票上市的成功运作,我国餐饮业产权形式趋于多元化。    

2.1.2 品牌经营效应凸现,现代化步伐加快    

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注重品牌经营,餐饮连锁经营扩张步伐加快。2007年,我国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企业集团共有410家,平均拥有门店数量为41家,平均零售额为1.8亿元。全聚德、小肥羊等知名餐饮企业通过加盟、合资等方式走向海外。现代科技成果不断融入餐饮的产品加工、管理经营、产品开发等各个环节,加速了餐饮业标准化和工业化进程,促使餐饮业从传统手工生产转向现代化生产。    

2.1.3促进消费作用明显,扩大内需贡献突出    

餐饮业是居民休闲消费、社交消费、喜庆消费、会展消费和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事商务活动的重要场所。强劲的餐饮消费对化解收入存量、拉动经济发展效果显著。1991-2007年,餐饮业零售额年均增长22.3%,比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高7.2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前列。2007年,餐饮业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    

2.1.4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改善民生的着力点    

餐饮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农业和工业转移剩余劳动力主要途径,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餐饮就业人数逾2000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200多万个。很多城市将发展餐饮业作为改善民生的工作抓手,大力兴建便民餐饮网点和美食街区,创造性地开展大众化餐饮和早餐工程等工作,促进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1.5推进城市化进程,助推新农村建设    

    发展餐饮业,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建立现代化的原料种植、养殖基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食品加工业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建设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餐饮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

餐饮业是重要的服务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水平。科学发展餐饮业,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市场消费、拉动相关产业、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促进我国餐饮业科学发展,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特制定了《全国餐饮业发展规划》。

******哈萨克特色农家乐建设项目符合大众化餐饮的要求。大众化餐饮是指面向广大普通消费者,以消费便利快捷、营养卫生安全、价格经济实惠等为主要特点的现代餐饮服务形式。***地处民族地区,哈萨克族占全市总人口的38.68%,民族特色食品是当地餐饮的主要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缺少上规模且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烹饪企业。

    2.2.2项目建设是迎合旅游业发展,促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是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是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区有众多旅游景点,******哈萨克特色农家乐就位于红石头景区,随着2010年喀纳斯旅游大循环的贯通,来***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同时,随着现代化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时尚,旅游个性化,多样化要求越来越突出。目前红石头景区虽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但还不够完善,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景区的普通餐饮缺少特色亮点。项目的实施可丰富红石头景区的特色,推出哈萨克族特色饮食,打造民族特色美食农家乐的同时,也对景区的基础设施进行了一定改善。

2.2.3项目建设符合市委、政府对***发展的定位。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东北隅,隶属阿勒泰地区。东、南两面与福海县相交,西南角与吉木乃县相连,西、北两面与布尔津县为邻,东北面与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接壤。***区在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北偏西,直线距离542公里。是***行署、***人民政府所在地,阿勒泰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祖国西北边陲重镇。***委、政府规划将***打造成为一个以旅游业为重点的休闲山城。特色饮食是旅游、休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哈萨克特色餐饮具有一定规模后将会是***旅游又一新亮点,必定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品尝。

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3.1需求分析

3.1.1现状分析

***红石头景区基础设施落后,后堂设施陈旧、设备不齐全,特色风味食品有限。

3.1.2需求分析

3.1.2.1建设标准与面积指标

根据《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划分》 这两项农家乐地方标准将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并结合新疆农家乐的实际情况,从从业资格、服务场地、接待服务设施、环境保护、服务质量、服务项目等几方面对农家乐经营作出了明确管理和服务质量的要求。

    ******萨克特色农家乐建设项目将严格按照以下一系列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施:

1、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GB/T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一部分:通用符号;

    4、GB14930.2 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消毒剂卫生标准;

    5、GB14934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6、GB16153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7、GB18483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3.1.2.2需求分析

***是我国西北边陲重镇,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88°7′- 88°38′,北纬47°14′- 4 8°38′。隶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地处阿勒泰山南麓,距乌鲁木齐市670公里, 西北与尔津县相邻,西南与吉木乃交界,东北与蒙古接壤,总面积1.0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0万人,是阿勒泰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红石头风景区位于***喀拉尕什牧场境内,距市区八公里,临克郎河畔,南北长约2.56公里,东西宽约 0.21-0.65公里,现有面积1650亩,海拔高度700米,是一处以山水、林木、田园风光等自然风景著称的景区。

景区中段有依山傍水,宽60余米,高约80余米,顶峰酷似一侧面狮子头的以红色山石为主的山峰,巍峨挺拔,雄伟壮观,山内有天然石洞,红石头因此而得名。沿克郎河畔走向,景区内处处都有自然景观,狮子头、肥皂洞、一线天等,150级踏步,可供你轻松浏览区内景色。景区有供游客休憩的点有2处,设有餐饮部。景区内养殖场值得一观,内养有非洲蓝颈鸵鸟。

***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哈萨克农家乐,本项目依托红石头自然风光,可为顾客提供商业洽谈的场地,亲朋聚会的场所……总之,是一个提供休闲、娱乐、餐饮等综合服务的农家乐。

3.3建设规模

根据《***旅游整体发展规划》以保护为主,开放为辅的原则,按照2012年开放规划要求本项目实际主要建设内容为改扩建操作间80平方米和食物储藏设备,特色蒙古包1座、12间包厢300平方米以及1200平方米地面硬化。

第四章 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4.1场址选择

4.1.1选址原则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项目的效益,因此在地点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社会效益显著、经济上有利、保护生态环境、现实中可行,争取最有利的空间,并能取得各方面的支持。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在具体选址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场址选择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周边市政设施较完备;

3、场址选择应远离周边环境有较强污染源的地区,及存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区域;

4、场址选择宜临近县城主要交通道路,出行方便。

4.1.2项目建设地点

根据《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划分》和城市建设、规划部门要求,结合项目选址原则,确定项目建设地点为***红石头景区***。

4.1.3土地权属及占地面积

***红石头景区***哈萨克特色农家乐建设项目用地面积3100平方米,土地所有权性质为自购土地。

4.2场址条件

4.2.1场址现状

项目用地现状为林地,总体形状呈矩形,建设用地面积3100平方米,项目区位于***区以南3公里,项目区地势平坦,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条件齐全。

4.2.2地震情况

按国家地震局的有关文件,项目场址的基本地震烈度为六度。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规定,项目区土地属于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属于有利地段。根据场地图纸和地下水埋藏条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初判,场址不存在地震液化可能。

4.2.3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1)地层

拟建场地地层主要由素填土、粉土和圆砾组成,地基土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素填土:暗黄;稍密;稍湿;硬塑;层厚0.4-0.6米,由人工堆积而成,结构松散,力学性质差。

粉土:浅黄;稍密;稍湿;可塑;层厚0.9-1.2米,该土层在整个场地内均匀分布,力学性质一般。

圆砾:青灰色;次圆;稍密~中密;稍湿~饱和;层厚4.9-6.1米,该土层在整个场地内均匀分布,层位稳定,颗粒骨架占总重60%以上,大部分接触,呈交错状排列,磨圆度较好,颗粒级配较好,力学性质良好,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可作为良好的天然地基。

(2)地下水

有一层地下水,属潜水类型;稳定水位为2.9-3.01米,估计丰水期水位可达1.5米;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弱腐蚀性,应采取抗腐蚀措施。

(3)不良地质作用

拟建场地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

4.3气候条件

***地处亚洲大陆腹地,属中温带亚干旱大区、干旱大区气候带。由于北边有阿尔泰山脉为屏障,南临准葛尔盆地北沿,因而形成特殊的气候条件,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北部山区年降水量大、蒸发量小、冬季积雪多,冬春风少且小于南部、无霜期短,南部平原则相反,年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冬季积雪少、冬春风多且大、无霜期略长于北部山区。全市年均气温为4--4.2℃,1月平均气温—24℃,7月平均气温22.3℃,***除山区外,云雾少、气候较干燥,日照充足,夏季日照时数可达15小时/天。光能、热能充足。

4.4社会经济条件

据统计,2011年预计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2.7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工业增加值20.7亿元,增长37%;地方财政收入1.3亿元,增长26.7% ;固定资产投资20.4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亿元,增长12%;农牧民人均增收673元,达到4586元。“十一五”时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6%,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300元。***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各族干部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4.5政策环境条件

《全国餐饮业发展规划》(2009年-2013年)和《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划分》(2010年)精神,按照《新疆特色餐饮产业发展2012年主要工作》,以提供丰富多样的餐饮产品,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不同地域的差异化餐饮风格,弘扬中华餐饮文化精髓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重视整合资源,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切实打造***特色农家乐。

4.6其他建设条件

4.6.1基础设施条件

供水:生活用水取自克兰河河水;

排水:主要为生活用水,景区内挖有化粪池;

供电:由***电力公司提供两路220/380V电源供电,一用一备;

供热:冬季旅游人数较少,目前仅限于夏季营业,***内设有小型锅炉。

4.6.2交通运输条件

近年来,***先后争取实施了一批包括通达通油、县乡道路改造、旅游公路、乡级客运站等在内总投资近亿元的交通建设项目,交通运输便利。

4.6.3邮电通信

目前,***已建成程控交换网、宽带互联网、长途数字传输网、移动通讯网等现代公用电信网络,电信敷设率已达100%,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4.6.4施工条件

项目所在地的交通运输条件比较便捷,施工材料组织方便;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能够满足施工需要的劳务人员、技术水平及施工能力;同时项目所在地的建材如砖、灰、砂、石等地方材料供应可靠;施工场地地下无古墓文物、管线设施等,施工道路比较平坦,运输车辆、施工机械设备进入较为方便。同时项目区基础设施配备齐全,用水、用电、通讯等方便。

***有着多年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经验,具有一批技术水平高,实力雄厚的建设队伍、工程监理和管理人才,并在施工和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施工设备配套,机械设备齐全,能够适应项目建设的需要。

第五章 建设方案

5.1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

5.1.1设计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以改善民生福祉为主旨,以打造“***哈萨克特色农家乐”为主线,实施“大餐饮”和“特色餐饮”战略,继承和发扬传统饮食文化,兼容并蓄,推陈出新,培育和发展具有浓郁西域风情和民族特色的菜系和美食;注重餐饮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加快餐饮农家乐、特色餐饮和美食名城建设;全面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保障餐饮安全;扩大餐饮业国内外交流合作,推动***餐饮走向全疆,努力实现***餐饮业由传统餐饮业向现代餐饮业的转变升级。

5.1.2基本原则

    5.1.2.1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加强政府规划和政策扶持,创新餐饮业发展机制,使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推动公益性和基础性的餐饮网点建设,确保餐饮消费安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配置资源,培育和壮大餐饮市场主体,逐步形成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餐饮市场体系。

    5.1.2.2坚持特色化与标准化、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和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差异,培育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菜品,提高餐饮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并有选择地推动餐饮业标准化、连锁化发展。在注重传承和保护哈萨克饮食文化,兼收并蓄各地美食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菜品加工制作工艺,创新烹饪技术及菜品样式。

    5.1.3设计原则

    1.哈萨克特色农家乐应设计在风景优美,并具备哈萨克风情的地方;

    2.所有设施应充分保护环境,保证原生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所需建筑物尊重当地建筑风格;

    4.农家乐所推出所有餐饮服务尊重哈萨克族风俗习惯。

5.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5.2.1总平面布置

******哈萨克特色农家乐建设项目,拟建地点位于***红石头景区。综合分析项目所处地地理位置、周围环境,确定建筑风格以哈萨克风情为主。对环境破坏严重的设施一律置于景区外。总平面布置上要求建筑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交通组织顺畅,管理维护方便,并符合《***旅游发展规划》。

5.2.2土地用途

建设用地总面积3100平方米,主要用于毡房、包厢以及地面硬化等。

5.3建筑方案

5.3.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7)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建筑设计用地红线;

(8)国家、地方有关规范、条例和规定。

5.3.2饮食风格特征

******哈萨克特色农家乐主要以哈萨克族传统饮食为主要经营项目,将民族特色餐饮与现代养生结合。以哈萨克族传统食品为主,主要包括哈萨克风味手抓肉、风干肉、风味熏马肠子、马奶子、烤全羊、抓饭、烤羊肉串、烤排骨、烤鱼、烤包子、薄皮包子等;以***特产野生菌、野生冷水鱼为辅,主要推出野生黑蘑菇、牛肝菌、黄灵芝、野生狗鱼、鲶鱼、鲫鱼、中白鱼等。

5.3.3特色饮食菜系设计

1、哈萨克风味手抓肉

手抓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疆民族的伊始,新疆的维吾尔、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很多民族都喜爱手抓肉,历史上游牧为生的民族主要食物是羊肉和牛肉,用大锅来炖制肉食,大家围成一个大圈的围着出了锅的羊肉,大口的咀嚼的羊肉,喝着肉汤,其美味和营养价值都是绝佳的。

哈萨克族手抓肉有特色,味道鲜美在于选择了阿勒泰特有的大尾羊,阿勒泰当地以顺口溜“走的是黄金路,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穿的是毛革服,睡的是金石窝 ”来形容大尾羊的生活环境。阿勒泰大尾羊以苔草、湖草、紫花苜蓿、羽衣草、燕麦草等近百种优良牧草为食,并以体格高大健壮、肉脂生产性能高,生长速度快、长膘能力强、肉脂鲜嫩味美、无膻味在全国出名。

2、哈萨克风味熏马肠子

每年11月底到12月份,是哈萨克族牧民熏肉的旺季。在这个时候,挑选一些膘肥体壮的牛、马、羊宰杀后供过冬食用。为了使这些肉能较长时间的保存。他们挑选膘肥体壮的马宰杀后,取其马肠,洗净,按马的肋条切成条肉,连同肋骨撤上盐、胡椒粉等佐料,灌进3尺多长的马肠内,两头扎紧,然后挂在屋里风干,一个月左右制成。

哈萨克族的熏马肠油而不腻,瘦肥分明,不仅颜色赏心悦目,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并具有特殊的风味。现代研究表明:马肉含有十几种氨基酸及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钙、锌、铁、硒等矿物质,含量丰富,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增强人体免疫力。马肉脂肪的质量优于牛、羊、猪的脂肪。马肉脂肪近似于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可溶解掉胆固醇,使其不能在血管壁上沉积,对预防动脉硬化有特殊作用。

3、哈萨克族风干肉

哈萨克族风干肉是他们世代流传的储存肉类的方法。新鲜宰杀的马、牛、羊先进行腌制,熏肉时,采用阿勒泰山特有的爬山松和白松松絮进行熏制后悬挂在房内通风处,自然风干数月制成。

其特点是油而不腻,色泽红润,并伴有松脂的香味,为哈巴河县特色。

4、哈萨克族马奶子

在新疆最好的最地道的马奶子还是出自草原上的哈萨克牧民家庭,哈萨克妇女采用最传统的方式加工制作马奶子有很悠久的历史。

马奶子是哈萨克民族喜爱的日常饮品,是经过发酵酿制而成的马奶子酒。先将刚刚挤出的马奶装载牛皮制成的皮桶子里,放入陈年奶酒曲,将皮桶放到温暖的地方有助于马奶子的发酵,之后的工作就是每天用木棒搅动桶内的马奶子数次,过上几天一桶纯正的马奶子酒做好了,倒上一杯马奶子喝一口,有点咸还有点酸,有着微微的酒香,喝到嘴里一股清凉,十分爽口,让你深深的爱上这沁人心脾的马奶子。

马奶子好处不仅仅是它的美味了,马奶子具有治疗肺结核和一般胃病的功效,对于经常吃肉的人来说,马奶子还能促进消化肉食,健胃益脾,每天都适量的饮用马奶子有助于睡眠,调节人的情绪。

5、特色烤全羊

     烤全羊是新疆少数民族,尤其是维吾尔族、哈萨克人民膳食的一种传统地方风味肉制品,一道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大菜,是这些民族千百年来游牧生活中形成的传统佳肴,是新疆少数民族招待外宾和贵客的传统名肴,也是当下中原人非常喜食的肉制品了。哈巴河县烤全羊选用的新疆地产阿勒泰羊,是哈萨克羊的一个分支,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肥臀羊,全羊烤成后,色泽黄亮、外焦里嫩,肉质鲜美而无膻味。

6、哈萨克族特色羊肉串

烤羊肉串可以说是风靡全国的一种小吃,在新疆城乡、街头和集市上随处可见,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烤羊肉串一般选择品质优上的阿勒泰的大尾羊,风味独特,当你看到烤肉噼里啪啦的响的时候均匀的撒些盐和已经碾磨成粉末的孜然,烤羊肉冒出来的烟飘到了四周,即使再不饿的人闻到了香香的烤肉烟味也忍不住要过去尝几串。

7、特色烤鱼    

***水资源丰富,境内额尔齐斯河、克兰河、苏木达依列克河三大水系横贯市境,河流总长667公里,年径流量60亿立方米。***水产资源丰富,哲罗鲑、梭鲈、丁鱼岁、白斑狗鱼等珍稀鱼类已被列为国家科技部研究项目,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6.1环境评价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

(7)《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8)《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标准》;

(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0)《声环境质量标准》。

6.2项目区环境现状

该项目位于***红石头景区,目前景区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动植物栖息的自然环境没有受到人工开发的破坏,景区内环境较好。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项目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作业污染和扰民,保障建筑工地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6.3环境保护原则

    6.3.1双赢原则

    项目实施与景区环境的关系应该是“在开发中促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项目建设的最终结果是实现旅游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美化环境、加强生态质量检测、加强环保宣传和管理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目标。

   6.3.2生态优先原则

   在项目建设中,当面临与环境保护相矛盾时,要优先保护生态环境。要严格遵从景区在能源使用、三废的处理中执行的国家标准,如《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

   6.3.3多方参与原则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景区的各参与主体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只有通过区内工作人员、游客和当地居民三者间的积极互动,才能共同推动全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6.4主要环境影响因素

     由于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在***原有后堂操作间实施改造和新建包厢、毡房,同时恢复项目区植被,符合***城市整体规划,基本上是环保工程,项目建设是以保护红石头景区的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因此,项目建设的不利环境影响主要在建设期,项目建成后,无工业污染源,项目运行本身的不利环境影响因素很少,环境问题主要是解决好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填埋场的二次污染问题。

6.5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的建设重点突出了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将自然生态保护列为开发的首要原则。因此,只要项目参建单位严格按环保措施进行管理,加强施工期施工管理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选择施工场地、材料堆放地等临时占地,工程结束后,恢复原有土地功能,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施工废水均采用回收利用方法处置,不排入附近河道,建筑垃圾运至指定地点处理,生活垃圾、统一集中处理。项目建设施工期就不会对区域的自然环境产生大的不利影响。

6.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综上所述,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齐全,措施得当,基本不会造成非人为的环境影响;项目建设过程中也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和地下水污染。

所以,本项目建设在环境保护上是可行的。建议项目在开发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对环境的保护,在建设中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即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题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第七章 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7.1安全卫生方针和原则

根据劳动部于1988年以第48号文件颁发的《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本项目安全卫生执行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遵循“三同时”原则。

“安全第一”是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安全为了生产,生产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最重要手段,采取正确的措施和方法进行安全控制,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事故隐患,尽量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同时”原则是指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的技术措施和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以确保项目在投入使用后符合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和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

7.2安全卫生目标

安全卫生的目标是减少和消除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保证人员健康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具体包括:

(1)减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目标;

(2)减少或消除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的目标;

(3)改善生产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标;

(4)安全管理的目标。

7.3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7.3.1建设期危害因素分析

(1)施工期间在施工现场有许多火灾隐患,如电焊时产生的火花、及施工队做饭时的明火等。

(2)施工期间辐射、振动、噪音等可能造成对人身的危害。

(3)施工期间的外来务工人员,有可能存在水土不服,且夏季室外温度高,有可能引起中署等。

(4)施工期间的工人宿舍食堂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有可能引发一些传染病的危险。

7.4 安全卫生措施

(1)严格按照施工现场的消防要求,设置室外消防栓及灭火器。

(2)禁止在施工现场抽烟,减少火灾隐患。注意搞好工人食堂、宿舍的环境卫生,做到文明施工。

(3)施工期间严格遵守《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7.5消防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

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l40)

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建标[2002]219号)

第八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8.1 组织机构

8.1.1组织管理原则

项目在建设期力求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科学的劳动组织方式,合理协调建设单位内部的各项事务,保证充分发挥每个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带来最好的实施效果。

8.1.2管理机构设置

为组织协调好本项目的各方面工作,按质按时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达到预期目标,拟成立******哈萨克特色农家乐建设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经贸委、财政局、商务局、城建局、国土资源局、审计局及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履行建设初期组织管理机构职能;具体负责本项目的制定和组织,负责项目实施任务的落实,加强项目实施管理和监督资金合理使用、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现场技术指导、专项培训等工作。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项目总结,开展技术交流协作等工作,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项目建设期的综合管理。项目管理办公室职责是:完成项目的总体规划、技术设计和审批等相关手续;负责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和项目建设进度安排;组织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并组织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竣工验收。

8.2 项目管理

项目的组织实施在***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在市经贸、财政、商务、城建、国土等部门的配合支持下,严格按照审批规模、投资标准、设计方案、质量管理等要求施工,在项目建设中具体抓好以下组织管理措施的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市经贸委、财政局、商务局、城建局、国土资源局、审计局等部门抽调人员全面负责项目规划设计、土地征用、资金筹措、施工建设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由***法人代表张延成任主任,具体负责项目建设施工管理工作。

(二)严格质量管理

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三级责任制度。项目实施建设中贯彻落实三级责任制度,做到级级目标明确,项项责任落实,考核奖罚分明,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质量责任保障体系,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2)坚持原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坚持无产品合格证、准用证材料不得进入场地。对主要材料还要经县质检站检验合格后,方可准用。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

(3)严格实行质量检验制。坚持自检、专业相结合,做到前道工序不合格,后道工序不开工,切实加强各部分子项目工程质量评价工作,收集整理好相关技术资料,健全相关档案,以备存查。

(4)做好雨季节施工的技术、资料、设备的准备工作,与气象部门经常保持联系,随时预防暴雨洪水危害和冬寒冰冻的袭击。

2、建设单位质量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基建程序。项目建设由计划部门下达基建计划,环保部门进行环保登记,地震部门抗震设防审批,气象部门和人防部门备案审查批准后,通过图纸会审确定有资质等级承建工程队,并由计划管理部门颁发《投资许可证》和《开工通知书》后方可动工建设。

(2)严格工程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监理制和质量终身追究制,确保工程质量。

(3)工程竣工后,如期进行竣工审计和竣工验收,经验收达到优良工程标准后方可交付使用。

3、切实加强财务管理。

工程建设严格按照有关财务制度和投入资金的使用要求办理,加强项目建设的财务管理,确定专职财务人员,设立工程财务专户,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确保工程专款专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建设投资效益。

4、切实加强施工管理。

(1)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施工单位要按照基建要求和规范,建立健全法制施工管理制度,并上墙公布,以便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和建设、检查单位查阅,推进项目建设程序化、规范化实施。

(2)建设单位要明确公示项目建设领导机构、管理人员和办公场所,以便监督和工作联系。

(3)建设单位要确定专人负责,切实加强施工组织和监督管理工作,并在市质检部门的指导下聘请专职工程质量监理员,配合搞好工程质量的监理工作。

(4)加强安全管理,依据要求和规定制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确定安全监理工作人员,有效防止安全事矿的发生。

(5)创建文明工地。按照基建工程规范要求,落实文明、安全施工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主管部门定期深入工地检查指导工作,积极创建文明工地,推进工程建设文明、安全、规范施工。

8.3 人力资源管理

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和岗前教育制度,并依据岗位职责,定期组织绩效考核。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

9.1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2011年5月—2012年10月。

9.2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主要任务包括:项目规划设计、项目方案审定与招标、开工建设、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内外粉刷工程、附属工程、饰装修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审计与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整体项目建设时段安排为2011年5月底以前完成所有前期准备工作,2011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10月竣工交付使用,建设周期16个月。

9.3实施进度表

项目具体实施进度计划表(表9-1)。

序号

             阶段

    年/月

项  目

前期阶段

施工阶段

2011年

2011年

2012年

1-4

4-5

6-8

9-10

6

7

8

9

10

1

项目规划设计

2

项目方案审定与招标

3

开工建设

4

内外粉刷工程

5

附属工程

6

装饰装修工程

7

设备购置安装

8

工程审计与竣工验收

9

交付使用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1 投资估算

10.1.1投资估算范围

建设投资由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等部分构成。其中,工程费用形成固定资产;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按现行财务制度规定的科目分别形成无形资产、递延资产;预备费由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组成。

按工程建设投资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要求,项目建设投资分为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两部分。静态投资部分由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等部分构成,动态投资部分由涨价预备费构成。

10.1.2投资估算依据

(1)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咨经(1998)11号《关于印发经济评估方法的通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投资项目经济咨询指南》;

(3)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的通知;

(4)国家发改委《关于工程建设其他项目划分暂行规定》、《关于改进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划分的若干规定》;

(5)建筑工程项目依据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工程量,按照国家建筑工程单位估算指标综合定额和参考2011年***同类建筑工程单位造价对比测算;

(6)其它费用计算根据国家、自治区规定的相关文件进行估算。

10.1.3建设投资估算

项目估算投资90元,其中:改扩建操作间80平方米投资15万元,配置食物储藏设备15万元;特色蒙古包1座投资5万元;12间包厢300平方米投资45万元,地面硬化1200平方米投资10万元。

10.2 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

项目计划总投资90万元,其中:申请自治区特色餐饮发展专项资金50万元,企业自筹40万元。

第十一章  综合效益分析

本项目的效益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产生一定的生态环境效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哈萨克特色农家乐项目的建设将对***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起着积极的作用,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调整了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并且为本地区提供了部分的就业机会,在提高生产值和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带来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这也正是保证顺利实施本项目的基础。

社会效益。***餐饮业作为极富成长性的朝阳产业,必需发展创新,强力发展特色餐饮业,充分发挥优势,实行品牌经营,大力发展差异性产品,融入地方风情与文化色彩。让人们在饮食消费的同时吃出特色、吃出环境、吃出文化,以旅游促进文化消费,最终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观光,从而有效的吸引疆内外的投资者认识***,提高了***的知名度。

经济效益。餐饮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行业,它的发展不仅能直接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而且能推动食品加工及其相关配套的第二产业的做大,尤其对促进旅游商贸业、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更具现实意义。在自治区加快发展特色餐饮业发展的积极外部环境下,抢抓机遇,强力发展特色餐饮业,不失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生态环境效益,本项目是在红石头景区***原有后堂的基础上实施改造,新建毡房和地面的硬化也是基于对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是很大,而且该项目在投入运营后,还将对周边植被实施修复和保护,对度假村生态环境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十二章 风险分析

12.1风险分析

12.1.1工期风险

鉴于项目在准备阶段和实施过程中尚存在很多不确定问题,诸如项目专项补助资金尚未落实,项目施工进度尚未制定详细计划等均将影响项目的建设工期;此外,项目管理手段和效率也会影响项目的工期。

为了减少或降低项目正常进展的风险因素,需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准备相应的预案,重要的是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的工期安排要合理。

12.1.2工程质量风险

能够产生项目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自于项目管理水平、设计任务书的条件深度、设计质量和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技术手段和能力,也来自于工期紧张可能造成的非正常施工操作,以及取决于项目所需各种材料的品质保证。

因此应把好设计、施工、监理等队伍选择的各个环节,所有的合作和服务关系均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签订的合约加以控制,建立违约赔偿制度,从而将质量风险因素降到最小程度。

12.1.3政策风险

项目的建设将受到政府政策导向、发展规划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可能的政策调整,造成项目建设情况发生变化,从而对预期建设目标产生影响。

12.2 风险防范对策

12.2.1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建议******对本项目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强化风险意识,做好风险的识别、控制与监督。

12.2.2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建议******加强成本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成本控制体系,严格控制预算外支出,努力降低成本。

12.2.3风险转移

建议******在项目建设中,采取有效的风险转移机制,比如将项目的部分风险转移给项目承包方,项目技术、设备、施工等可能存在风险,可在签订合同中将部分风险损失转移给合同方承担。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13.1结论

(1)项目符合国家投资导向。

该项目规划与建设符合自治区餐饮业发展规划和***餐饮业发展的现实需求。项目建设具有自治区扶持资金可靠来源,各方面扶持建设条件优越。符合***总体发展规划,符合***餐饮业发展规划,符合***餐饮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2)项目场址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政策环境条件、基础设施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施工条件等均有利于该项目的实施。

(3)项目方案合理,系统完整,功能配套,规模适度。

(4)餐饮是一项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民族特色餐饮业是具有浓郁“***风味”的“名片”。该项目通过对传统餐饮业的挖掘、提升、吸纳、创新,政府推动、政策驱动、品牌拉动、产业联动,促进***传统餐饮产业水平整体提升,能够快速见成效。

综上所述,本项目政策性强,建设条件成熟,建设方案合理,规模适度,社会效益显著。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切实可行的。

13.2建议

本项目是促进***餐饮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工作,为保证项目早日建成并发挥预期效益,本报告特提出以下建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