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传统文化趋势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外来文化的影响与日俱增纵观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强大实力,不仅从政治经济上在全球处于强势地位,也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妄图冲击着更多的国家,中国作为当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然深陷其中。从我们都熟知的可口可乐,肯德基或者麦当劳这些日常随处可见的饮食文化,我们就可以轻易的发现西方文化的渗透痕迹,它们猛烈的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中勤劳朴实、与人为善的一面,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力量,因此我们在感叹世风日下的通知不得不召唤传统文化的归来和复兴。
(二)民族文化的认同逐渐弱化我们不可否认是,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是人们生活生产重要的保障,没有了文化,就没有当今的文明世界。多少年来我们沐浴中华文化之流,感受着传统的洗礼,在这轮回中成长。但是,随着世界的开发,文明的互通,一些外来的文化强烈的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世界人民的交流与沟通,但也给中国传统的古老文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及其他一些与我国文化完全不一样的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迷失了前进的道路,自己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感也逐渐弱化。
(三)传统文化产业遭受巨大压力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毫不费力的打开了中国的文化产业大门,不断涌进我国的文化市场,我们时常在呐喊文化的复兴,却忘记了背后的积淀,加强传统文化产业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需要我们去开发去创造。但是面对着强劲的西方对手,无论在产业规模还是竞争力上我们都处于劣势的地位,中国有数不清的报刊杂志电视台却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在整个世界拥有地位的传播媒介。因为,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中国文化事业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
二、全球化下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文化是民族的更是国家的,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千百年来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凭借其不一样的风采影响着世界,散发出强烈的光和热。那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复兴,又应该抱着怎样的思想报复,规划出怎样的路径呢。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文化因差异而美丽,很多优秀的外来文化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当不遗余力的去吸收和汲取,从而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
(一)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随着世界文化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交织激荡,我们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回顾历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继承发展,不断的前进着壮大着,这一过程也包含了对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与借鉴,文化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源泉与动力,是凝聚民心的重要砝码,只有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保持我国文化的创新和生机,才能扎实文化根基。文化,往往是最深刻的民族积淀,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追求,是身份的象征,在世界全球化的大潮中,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中国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并结合时代特色去发扬去传承,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要坚持中国自己的文化特色,自己的人文内涵,所以,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是全球化浪潮下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第一布。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现在的世界史开放的世界,现在的中国是与世界交流融合的东方大国,文化也一样,随着对外开发的脚步,与其他优秀的传统文化碰撞着交流着,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延续着,发展着。传统要保护,但禁锢不能有,新的全球化浪潮带给我们的是机遇也是挑战,只要把握好正确的方向,走好正确的路,必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有利的,切记不可照搬西方文化的发展形式,否则就会被世界文化大浪潮淹没,失去自身特有的活力。作为现代文明的发扬与继承者,我们都知道仅仅一味的推崇本民族现有的文化是远远的不够的,还需要在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海纳百川,相互的交流和学习,让好的东西为我所用,兼收并蓄,从而创新出最具特点的古老文明。传统的文化不仅要保持自己本来的面目,还要接触世界走进世界,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以开放的胸怀博采众长,激发出更大的活力。
(三)坚持文化创新的脚步俗话说的好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也是如此,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一成不变的,时间在流淌,岁月在前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的创新中保持着更为旺盛的生命力,我国文化的发展一点要坚持三个面向,要适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要在坚持中前进,丰富文化内涵,创新文化形式,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人们都说,文化是纽带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意识架构,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优秀智慧的结晶,它是发展的是向前是渊源流动的,在继承传统优秀的基础之上不断地融合,不断地统一,具有更为鲜活的生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文化长河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好的文化必须是联系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是以民众为载体的,是反映社会积极正面的文明风尚的,从而成为人民的精神家园。
(四)加快传统文化的转型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时代在前进,思想文化必须跟上步伐,我们应当运用基本原理,并在联系我国现有实际的基础上,不断地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发展,在吸收和借鉴西方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坚持本国特色,并将之转化为为我为我所用的形式,从而满足我国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为社会的进步发展,为国家的强大,为人民精神生活的富足提供更为强大的动力。在加快文化转型的同时也要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传承出去,以独有魅力征服全世界,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文化的走出去是沟通与交流,是传承与创新,是借鉴与吸收,是一种利于世界文化交流的方式方法,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应该得到世界的尊重和仰望,让我们共同期待。
三、总结
篇2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 20 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据建设部 2005 年的有关数据显示,从 1978 年到 2003 年,中国 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从 13 个增加到了 49 个,50 万至 100 万人的大城市从 27 个增加到 78 个; 有专家预测,到 2025 年城市人口将达到 9.26 亿。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化、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大都市,还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 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新建城区的工作, 一些较大的中心城市还把近郊及周边县市纳入到统一的规划中,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使城市无论在规模或空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和扩容。
这种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格局,无疑对城市及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能起到良好的拉动作用。
但应该看到的是,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却是传统文化尤其是戏曲艺术在现代城市传承的日益艰难,甚至出现了相悖离的发展状况。戏曲艺术没能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步伐得到很好的保护、 传承和发展, 其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正被越来越多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所包围、侵蚀、挤兑,变得越来越小,与现代城市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2 城市发展与传统戏曲生存的悖离及矛盾
京剧,于国人而言,大多不会觉得陌生,但是真要让大家讲出个门道来,可能很多人都会哑口无言。曾经有一首关于京剧的流行歌曲在青少年当中红极一时,就是谢津所演唱的《说唱脸谱》。虽然这首歌对于京剧的理解仅于表面皮毛,但也确实是道出了京剧在那些并不懂京剧、但却多多少少知道京剧的人心目当中的印象。很多时候,人们在谈论京剧的时候,或许都有些像是在讲述古埃及的金字塔那样,觉得神秘而有些遥不可及。然而,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京剧却成为那些老年人,甚至是很多目不识丁的老年人最为热衷的文化项目之一,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古老的京剧必得在相对显得古老的人群中流传,还是因为只有那些历经沧桑的老年人才更能感悟京剧在那二百多年时间里所历经的坎坷与磨难!随着城市大规模的改建, 那些设在陋街小巷里的茶馆被一个个拆掉,茶馆里的竹椅、小舞台逐渐被高楼里配有沙发、空调的高档茶楼所取代。环境的变迁,场租、茶资的提升,迫使经济实力不够强大的民营剧团, 还有那些爱看戏听曲的老茶客们不得不离开, 能代表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京剧演出在现代茶楼中逐渐消失。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探索。无论其手段是否完全合理,在西方文化如此盛行、几至泛滥成灾的今天,我们应该对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采取一定的保护手段,这也是全世界都在做的一件事情,我们没有必要为之感到不好意思。
京剧,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百科全书,远源流长,独具魅力。通过播放名家唱段,展现艺术本身的魅力,让国粹变得不再那么令人不可企及。京剧是古老的、传统的,但她的身上却同样可以被注入新鲜的血液而充满青春和活力。
由此可见,京剧演出的萎缩与消失,主要原因之一是演出场所的缺失, 城市发展与传统戏曲生存的这种不适应、不匹配的现象,在城市迈向现代化的今天,带有相当的普遍性。矛盾的产生,从表面上看是城市现代化对戏曲文化的一种强势和侵蚀,但实质上反映的是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同步、不协调,是文化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结果。
如何让传统戏曲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 不被林立的高楼所侵蚀、排挤,让这种集茶文化、京剧文化、市井文化等多元文化的演出形态,不受城市变迁的威胁,让京剧艺术世代传承,是城市发展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传统戏曲留下生存空间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突出了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事业建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承担起重要的使命。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指导,在发展中科学规划, 积极解决城市发展与戏曲文化传承不适应的矛盾,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和京剧的振兴提供保障。
3.1 构建戏曲艺术立体化的传承发展格局: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建设有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题规划等。戏曲文化是城市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首先要纳入到城市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 包括建设一批能代表城市形象的现代化大剧院, 为省市级专业京剧院团高水平的演出,以及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保障。 其次,对民间京剧演出,文化、基层政府部门还需要给予积极的培育和扶持, 通过具体的区域规划或专题规划来实现。
3.2 在城市的商业规划中 ,尝试开展多种经营形式的演出: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催生了城市现代化的商业业态,它有别于传统单一的商业模式,是一种集商贸、旅游、娱乐、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复合型商业。
篇3
东韩村概况
东韩村地处西安市邑区北郊,占地面积1.43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000余人,共计250余农户,西户省道穿村而过,28公里直通西安,拥有便利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对于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1994年,东韩人以“新农村――绿色村庄――农民画庄”为主题,开始东韩新村建设,风格独特的别墅式住宅,依托着浓厚的时代文化信息,以户县农民画享誉中外,被誉为“陕西第一村”,年接待量达40000余人次,其中不乏来自德、英、美、法等各发达国家的游客,打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发展的平台。
东韩村发展模式探析
1、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东韩村是新时期农民画最早走向市场的发源地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民画大门因而打开,政府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第三产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村民收入显著提高。其中,村中以潘晓玲、王乃良、曹全堂三位画家为代表的农民画销量显著,为拓宽销售渠道、便于交流展览,还建立了多个独立画室,吸引广大艺术爱好者来此参观拜访,如著名画家潘晓玲画室,年访客量达1500余人,年收入约七八万元。
村委会非常重视农民画发展,重新组织绿化和设计农民画宣传牌;组织人力对村口道路进行改造,设置文化墙和宣传画廊;村委会积极为村民谋发展,规范餐饮住宿业标准,通过定时的培训与监管,实现了星级化水准,为更高效地接待游客提供了基本保障,与此同时,也解决了留守妇女、老人的再就业问题,在保护传统文化发展的同时,保证了村民的基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不但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壮大了集体经济,成为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
2、以工促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东韩村自有的 “西安旋播机厂”在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经过不断的科技研发、管理升级、市场推广等,最终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复式作业农机生产基地,使东韩村80%以上家庭的农作物喷水灌溉实现“设备化”,“以工促农”,在耕地有所减少的情况下,缓解近年依靠进口补给农产品需要、粮食进口的趋势,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业的稳定发展。同时,外资企业不断注入,私营企业不断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周边以机械制造兴起的企业蓬勃发展,工业园区面积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改变了村民原本的仅依靠农业就业的局面,靠天吃饭的自然状态。
3、引进城市新元素,提升村民生活品位。通过引进城市新元素,提升村民生活品味:一是大力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由村委会统一管理上下水管网,进行合理资源配置;二是兴建各类基础设施,如建立中心V场,增加各类休闲、健身等基础设施,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满足村民生活娱乐的基本要求;三是提高通讯水平,引进无线宽带业务和数字电视,拓宽村民对外沟通的渠道,通过新兴媒体更有效、及时地接触各类信息。多方位地体现了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加快东韩村城市化进程,使村民提前步入城市化的生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4、打造O2O平台,大力推广农民画特色文化产业。为迎合时展需要,使“东韩村”更好地“走出去”,以人民群众得实惠为目的,走特色发展之路,致力打造O2O平台。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与走访,决定发挥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优势,已有的农民画文化资源优势,利用村民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环境幽雅的村容村貌,在有完整经营思想和丰富管理经验干部的带领下,结合东韩村特色文化产业――农民画销售,建立O2O平台发展电子商务业务,随着产业群的不断发展壮大,鼓励O2O平台深入发展到每一家每一户,并集中进行培训和指导,带领更多村民享受信息时代高效便捷的运作方式,拓宽农民画的销售渠道,解决农民画因季节差异导致销售不均的窘境。
制约东韩村发展的主要困境
过度商业化
传统文化村落发展的初期,由于当地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极高,农民画得以快速有效的发展。然而在东韩村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旧的农民画作品内容形式陈旧,表现技法单一,缺乏创新意识,无法紧跟时代潮流以致被市场淘汰,从而使农民画的宣传和发展进入瓶颈。为追求市场利润最大化,农民画作者开始迎合消费者的喜好进行创作,农民画风格发生巨大的变化,逐渐走上“装饰画”的发展道路,一些作者不再仅仅依靠个人主观及艺术感受作画,导致农民画艺术水平有所下降,对农民画价值的发掘也逐渐减弱。如用丝网印刷来批量制作冒充手工绘制的农民画,盗用他人名义作画卖画等,将农民画创作活动过度商业化,丢失传统的艺术特点。致使作者们根据市场需要不断重复现有作品或减弱对艺术的更高探求,作品也就因此失去了艺术的独特性与自主性。违背文化带动产业经济发展的初衷,转变为单一地追寻经济利益最大化,传统文化的发展未能与村落发展同步。
未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优势
农民画作为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应在联系和发展其他行业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对当地文化、旅游、相关衍生品行业的带动和辐射,对当地经济发展和村落建设的贡献,还是农民画本身的传承和发展,农民画应该是重点和中心。但东韩村当前农民画的发展与其他产业,如农家乐、技能培训、电子商务村等并无明显的联系。农民画已不再是促进经贸、餐饮等各行各业的融合与发展主力,甚至与其他行业的发展相脱离,使其市场价值和巨大的潜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农民画的传承与发展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处于落后趋势,老一辈原创作者越来越少,新一代鲜有人继承,因此农民画思想内容过于老旧,无法融入新鲜血液,无法紧跟时代潮流,违背了传统文化村落发展的初衷。
传统文化村落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和单一性
作为以农民画兴起的传统文化村落,仅仅围绕如何扩大“画”的销量,并未提到如何保护与传承特色“农民画”文化,且至今村中知名画家仅有3位,导致农民画产业的发展具有局限性,无法深入到其他产业推动其发展。其次,画的生产、销售、宣传、培训等仍处于单一模式,农民画的创作缺乏创新性和市场适应性,导致农民画难以发挥更大的整合能力。由于传统文化村落的发展尚处于摸索探寻阶段,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无限的未知,并无优秀的、成型的模式得以借鉴,传统文化村落的发展之路尤为艰难,东韩村目前也仍未对此现象想出具体的具有创新性的有效解决方法,传统文化村落的发展模式还有待探索。
解决东韩村发展困境的对策建议
严格规范农民画商业化发展
农民画在商业化发展过程中,缺乏专业引导、组织、管理,尚未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也缺乏详尽的产权保护体系,从而导致农民画复制品、盗用品、残次品丛生。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挫伤了农民画家创作的积极性,还降低了农民画质量水平。
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应加强引导、给予扶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完善应有的规章制度,普及相关知识产权信息,为农民画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统一规范农民画的制作销售渠道,严格控制农民画销售点的开发数量,提高可售出的农民画标准,杜绝粗制滥造、成品大量复制的行为。与此同时,实行“创作”与“销售”的分离,为画家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画家只专注于农民画的创作,保证作品的特色与质量;借助专业机构进行销售,由机构进行市场调查、文化宣传、产品销售等工作,增加农民画的宣传力度,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农民画的销售数量。合理分工,增强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优势
作为三大画乡之一,拥有大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东韩村,应在原有资源上加以利用和创造,将传统农民画与手工业、制造业相结合,如手工制品、工艺制品、纪念品、传统家居等,打破二者之间的壁垒,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工业当中,创造出具有当地文化气息的产品,打造特色品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加大文化宣传力度,开展各类以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活动,如文化艺术节、农民画创作交流等,邀请全国各地的不同文化代表进行沟通和学习,提供与全国乃至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合作的机会平台,在交流与融合中创新,同时对当地特色产业起到宣传推广作用。开设特色旅游专线,如展馆参观、农民画村庄农家乐体验等项目,完善集餐饮、旅游、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综合设施建设,吸引更多游客到来,将传统文化融入特色产业之中,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多元化发展模式并存
在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只依靠单一的发展模式无法实现长期的发展。第一,a品多元化。以农民画为中心,在已有基础上开发创新同类产品,淘汰守旧落后的产品,推陈出新,创造市场活力,并开拓新的产品市场,满足不同领域消费者需求。第二,人才多元化。重视人才培养体系。现有的文化积淀大多过于陈旧,现有的艺术家也多以上一辈老艺术家居多,因此文化村落的传承与发展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要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培养新一代农民画画家继承者,使之更具有竞争力。第三,技术多元化。加大电子商务发展力度,创新传统宣传模式,改革商业活动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的便利,进行有效宣传,扩大市场需求,优化网络销售渠道、服务渠道。
要在物质文化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充实人力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价值,以技术创新为辅助,为其开辟宣传发展之新道路。使三者有效结合,多元化发展。
结 语
西安邑区东韩村农民画作为极具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特色优势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地位不可替代,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传统文化村落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尽管在创新文化村落发展过程中,经验还尚为欠缺,模式还尚不成熟,发展道路还存在各种问题和弊端,但无法否认的是,传统文化村落的发展之路,是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国家各项传统文化保护政策的支持下,各级政府的扶持下,当地村民的努力下,传统文化村落必定会闯出一条创新之路。
东韩村应该在坚持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加强文化交流,在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将农民画推广出去,做大做强农民画产业,创新农村发展模式,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加快当地文化经济的繁荣、对促进城乡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光.传统村落[D],2013.
[2]农业银行市场营销缺陷及改进策略[J].中国商界,2010.
作者简介
篇4
传统村落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独特的精神特质,极具民族文化的本源性和历史传承性,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艺术以及经济与社会价值。在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安全问题尤显突出。建立村落的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文化生态博物馆,是进行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展、提升村落文化安全的重要之举。
一、文化安全视域下的传统村落
根据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对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中的界定,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在我国学术界,传统村落通常是指建于民国以前、目前仍留有较大历史沿革的村落。对传统村落的界定着重突出了村落历史文化的丰厚历史留存以及完好地延续与传承。从2012年我国启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始,至今已经评选三批,共有2 555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传统村落与通常所称谓的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以及中国景观村落等都有一定的区别。古村落是人们对建村年代久远、具有一定数量村落历史的村落的总体称谓。学术界通常认为古村落最大的特色是体现在家族的血源性和区域的地域性上。与此相伴的是村落社会、民俗等村落历史文化的厚积。传统村落也被俗称为古村落。当前,古村落的称谓当前通常用在社会活动中以及相关的学术活动中。因此,古村落虽然具有一定年代的历史与一定数量的文化,但在规模与文化的传承上都不能与传统村落相媲美。在我国一定数量的古村落都通过申报入选了传统村落,进入到国家认定与系统保护的行列之中。2012年9月,经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
文化安全是“指一国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如民族精神、政治价值理念、信仰追求等)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客观状态。它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传统村落的界定上,可以看出,传统村落厚重的文化积累在现实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前凸显出文化安全的紧迫性。
二、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情况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修复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等)互相依存,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并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我国“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设立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我国文化部于2007年开始组织实施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内容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程,至今已经在全国16个省区市建立了18个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处在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中的传统村落,由于政府的资金投入和管理的加强,村民具有很强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资源也保存较好。
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最早于1971年由法国人弗朗索瓦・于贝尔和乔治・亨利・里维埃提出。自1971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在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已经建立了300多家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其“生态”的含义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生态博物馆是在文化资源独特和丰富的地区,以原地保护、动态保护、居民参与的原则建立的文化保护形式。是一种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它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挪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认为,生态博物馆的观点对于处在多数或统治地位文化包围之中的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精华的保护和延续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博物馆向社会提供的是一个正在生活着的社区的环境、经济、文化的整体,是一个正在生活着的社会的活标本。1995年,我国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梭戛乡生态博物馆是我国大陆最早建立的生态博物馆,也是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目前,我国已在贵州、广西、云南和内蒙古四省区建立了16座生态博物馆。
从整体上看,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文化生态博物馆具有相同的理念与价值目标,都是意在以原生态的方式从整体上对文化形态进行动态的保护。从微观处进行区别,文化生态保护区主要集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文化部负责监管;文化生态博物馆则关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主要由国家文物局进行监管。严格讲,对文化进行物质与非物质的区分也是为了更好地对文化进行整理与监管,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因此也可以说,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文化生态博物馆并没有质的区别,都是为动态与原地保护文化资源而进行的尝试。
三、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文化生态博物馆提升文化安全的必然性
我国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文化具有独特性与丰厚性两大基本特征,这是建立村落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仅建立了18个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和16个生态博物馆,这从数量上与我国为数众多的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以及丰厚的亟待保护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不相符的。当前,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移,村落的数量也呈下降之势,而且这种趋势依然在发展之中。由此,民族地区的村落文化将面临无人继承与保存发展的状态。一些传统村落的古老民居建筑多是明清时期的留存,是人类先祖在完全适应与依靠自然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从现代的发展来看,大部分古旧民居等已经不是最适宜的人居场所。加之现在对此进行保护而实施的“修旧如旧”的原则,村民在古旧民居建筑中继续生活具有一定的实际困难。如云南大理的诺邓村,整个村子坐落在平均海拔2 300米的山坡上,用水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村庄。从进村的路口到村内的民居,全部是石砌的台阶,现代化的摩托车、农用车等都只能停在山脚下。村民的生活用品依然靠马驮或人力背到位于山顶的民居中,这在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已经显得极为不协调。
当前学术界对村落保护的研究一致认为,活态保护――即保留与传承当地居民日常的生活痕迹,认为这是活体保护的最好办法。但是,我们要注意两个事实,一是村落的青壮年人口的逐渐流失,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开始在城市落地生根。数量众多的传统村落已经开始成为“空心村”。冷清的村子在春节期间顿时热闹和拥挤起来,一派生机景象,但是这种热闹最多持续半个月。之后,随着春节过后的农民工返城潮的到来,村落又恢复了一年中最漫长的寂静景象。另外,众多村落在历史生成上主要是与自然相依相存,古旧民居建筑即便是维修坚固,原来的设计也已经不再适应今天舒适人居的标准与水平。综合以上两点,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去预测今后的村落变迁,我们更多的焦虑是村落文化的传承人问题。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建立文化生态博物馆也是必要的文化留存的方式。
四、数字化保护提升传统村落文化安全的运用
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博物馆的建立中,除了最基本的对村落文化进行活体保护之外,还要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以保障对民族地区村落的文化资源进行还原性、全景性的再现。以此,通过对文化遗产的全息还原与保护,构筑文化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文化资源进行保护的要回溯到199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柬埔寨吴哥所实施的“世界的记忆”的项目。
我国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始于2000年,敦煌和故宫是我国数字化保护文化遗产的最早受益者。数字化保护文化资源不是通常所说的运用照相机和摄像机的技术,而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保存、还原、处理以及再现的形式对文化资源进行真实性与全景性的保存。村落的文化变迁处于永不静止的动态过程中,放眼农村社会未来的发展变迁,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日新月异,村落的缩减依然在继续。在村落总体数量以及村落人口数量都在呈绝对的下降之时,在民族地区村落建立生态博物馆以及进行数字化保护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潘守永认为,当前,我国生态博物馆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显著成绩,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或不足,如目前的数量、规模距离我国民族村寨、工业遗产和古村古镇等保护的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一个全国性的生态博物馆发展规划,也没有生态博物馆建设管理的“行业标准”和机制,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目前的30多个生态博物馆需要在功能和层次上提升;生态博物馆的专业人才队伍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人们虽然对生态博物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相当多的人仍然缺乏基本了解和正确理解,个别知识精英甚至缺少“宽容态度”。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在急速变革的社会中面临着传承危机,因此,适应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文化生态博物馆,在村落文化安全构建的路上依然是任重而道远的。
参考文献:
[1]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2]周炳群.文化共生与民族地区文化发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6).
[3]张金鹏.乡村少数民族社区的制度建设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5).
[4]王崇印.宗族文化传承与古村落保护研究――以永嘉芙蓉古村落为个案[D].温州:温州大学,2009.
[5]颜维琦.古村落,我拿什么留住你[N].光明日报,2014-04-
篇5
1 双廊村概况
双廊村位于苍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黄金地段――大理市东北端的双廊镇境内,是双廊镇政府所在地。其东连宾川鸡足山,南连4A级南诏风情岛,北连上关镇,距大理市下关60公里、省会昆明约400公里,东环海公路从村中通过。
双廊古村,东面环山,西临洱海,整体地形为东高西低,聚落呈带状以组团式分布于洱海之滨,民族文化一条街穿村而过。村落的步行巷道呈鱼骨状沿民族文化一条街向两侧延伸,整体布局形态呈鱼型骨架。民居与街巷的发展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自由灵活,街巷尺度亲切宜人,空间张弛有度,富于变化。
2 双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原则
2.1.整体性原则
民族文化一条街作为村落的一部分,在街区内部完全具有一个小村落的形态及功能。因此,双廊历史古村的整体性设计完全适用于民族文化一条街重点街区的保护,从而使得双廊村重点保护街区具有整体协调性。保护民族文化一条街,就必须保护其整个的风貌环境,包括空间格局及其周边的环境与山林、水体和绿化的文化内涵,如传统生活习俗,现有社会生活结构。
民族文化一条街的环境元素是保护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沿街入口,人行道的灯柱,栏杆等都要求反映双廊村白族文化历史特点。街道上可以保护着早期的铺地,使历史环境得到完整的保护。在民族文化一条街内允许建设新建筑,但新建筑的高度、风格受到严格的限制,使得新建筑在双廊古村布局、建筑风格上强调与旧建筑的配合一致,融为一体。
2.2动态性原则
动态,广义的理解,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不仅生命有机体存在生长、发展、衰亡的运动,无机物也有风化、炭化、退化、老化等现象。在民族文化一条街的保护中强调动态,要求在保护创作工程中,对于历史街区的发展变化和对未来的适应性,在创造的可能性和改造的简易性等方面作动态的弹性设计。
民族文化一条街的保护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入的过程,整治过的环境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新的矛盾,还要继续去解决。因此,对于民族文化一条街的保护性整治是永久持续的。民族文化一条街的保护既不同于推倒重来,建仿古一条街,也不应是大拆大建的整旧变新,它应是一种以逐步恢复街区历史传统风貌为目的,渐进式的整旧更新的行为。民族文化一条街的动态性保护原则体现了对构成街区的建筑、环境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整理、修缮与调整的行为和过程。
2.3原真性原则
原真性又叫原生性、真实性、确定性、可靠性。是指原始的、原创的、第一手的、非复制、非仿造等意义。民族文化一条街中破坏性历史痕迹是必然存在的,而对于历史街区中破坏性的历史痕迹,则要区别加以对待。对于已毁坏的历史建筑,如果有很详尽的史料,则应该根据史料在原地、原样复建的建筑,其设计、施土和材料都按原样修建而没有草率、粗劣和臆测痕迹,这样的建筑可以认为具有原真性。而对于没有详尽史料记载的建筑,则不应通过臆测加以复原,而应对这种破坏性历史痕迹创造性地利用,进而赋予其新的意义。
这种处置方式恰恰是在历史街区动态保护中实现其原真性的一种表现。对于民族文化一条街历史建筑的维护和维修,要从民族文化一条街整体考虑,要能促进和发展历史街区的活力,使它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保持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对于历史建筑维修的原则是保持其原有外貌及内部结构和功能,也就是“修旧如旧”的原则。
2.4可读性原则
可以被理解为注释文化历史意义的信息是可以阅读的,所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历史街区将作为它们自己时代的产物被识别,有意义的添加,缺失,改变和修缮都能够清晰的表示出来。凡加固者局部修复,应该可以识别,或者是材料、工艺略与原来的不同、或者标上记号。重建部分也应该这样。
2.5公众参与的原则
民族文化一条街中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与街区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其保护与更新要牵涉到居民的利益。因此,民族文化一条街的公众参与成为可能和必要。只有当民族文化一条街的价值成为一种公众意识时,其保护与发展规划才可以顺利实施,并期待整治的结果得到公众的关心和爱护。
2.6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民族文化一条街的保护不但是要保存其完整的历史风貌,而且要最大限度实现其潜在的价值。这价值不仅包括其历史价值,而且还包括其使用、文化、商业、旅游等价值。民族文化一条街的保护要以其本身资源为依托,既要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还要尽量与利用相结合,充分挖掘其自身的利用价值。在可能的情况下赋予古建以新的生命,充分开发其潜在的价值,做到保护开发与利用相结合。
3 保护与更新具体措施
3.1规划民族文化一条街一段为步行街
规划民族文化一条街主要目标是保护它的整体风貌,注重风貌的保持和延续,所以对反应该地段特色的整体空间尺度和周边环境要素均予以保护,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原则和具体保护要求。
街区范围内严格控制户外广告的设置,招牌、指示牌、路灯、公用电话、果皮箱、消防栓等环境小品和市政工程设施外观应从尺度、形式、色彩、材料、风格等方面表现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
现状区域设施陈旧,房屋失修,交通不畅,绿地缺乏,规划民族文化一条街以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为规划目标之一,保存原有传统街区空间尺度,恢复并增强该历史地段的活力。
3.2临街商业建筑改造
对民族文化一条街临街建筑要逐一评判,根据现存状况,决定维持原样、修复、拆除或重建。对于需要修复的建筑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已经损毁的有必要复建的,尽可能还其原样;新建的严重影响历史街区风貌的建筑一律拆除,新建建筑不符合历史街区风貌且可改造的建筑,需要与古旧建筑风格、外用材料、装饰色彩保持一致。整个双廊古村的维修无论前街后院都要统一风格。临街商铺保持原式样,禁止或限制采用现代家装建材装饰。将商业广告减少到最低程度,商号招牌制作要有古风旧韵,不得使用现代牌匾。要防止过度商业化将古村异化为不古不今的现代集市。
3.3空间高度和尺度的控制
民族文化一条街的空间高度与尺度的整体协调是改造的重点之一。从目前我国村镇发展来看,沿街建筑的高度有不断增高的趋势,新的高大的建筑破坏或取代了历史街区的空间中占统治地位的纪念性统领作用;另一方面破坏了原有的街道空间的尺度和比例。因此,民族文化一条街新建建筑的高度控制是协调历史街区建筑风貌的重要手段。与高度控制相联系,尺度的协调也是保护民族文化一条街需注意的问题之一,建筑物体量的大小必须和街道格局和空间相适应,否则会导致传统环境尺度的破坏,双廊村历史街区面貌不协调。
3.4基础设施的改造
改善民族文化一条街生活基础设施的条件,增加服务设施,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包括供水、供电、排水、垃圾清理、道路修整以及供气供暖等市政基础设施。同时开辟必要的居民休闲活动的开敞空间场所,增加绿地景观和一些小品建筑等,改善民族文化一条街的街区环境,提升民族文化一条街的整体形象,使居民可以安居乐业,继续在故居中生活,生活的更好。需要注意的是,在基础设施改造中,要全面考虑改造所用材料与民族文化一条街原有材料和整体风貌的协调问题,不要造成新旧冲突。
4 经济发展应用
4.1新建筑材料的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建材技术已经难以满足高质量房屋的需求,继而出现了墙体开裂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这在存在时间较为长久的历史建筑中尤为明显,为了杜绝这种问题的出现,在保留历史建筑外皮和有价值的构件外,可以采用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新材料具有质轻、隔热、隔音、保温、防火等特点,在使用这种材料时,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节省大量的生产成本。
4.2智能感应技术的运用
近年来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多元化的高科技产品不断出现,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中,智能感应技术作为应用在城市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重要性和影响力越来越明显。对于双廊古村民族文化一条街的发展,在保护的同时可以充分运用这一技术,如在服务区使用智能感应水龙头、智能电磁感应卡等产品,在街道中设置智能感应垃圾箱和智能感应照明系统等,这不仅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给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5 结语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在全球一体化的大势之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秩序从而实现人们对街区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是一项重大的课程。规划者和决策者需要协调配合,通过有效的规划和完善的管理机制,同时发挥公众参与的力量,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发展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
篇6
二是“规范”层次。这是“道理”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落实的制度与规则方面的体现。制度与规则的特点是明确规定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如“慎终追远”是道理,“供奉祖先”就是制度和规则;又如,“礼”是道理,“三纲五常”就是规范。尊师敬师是道理,遇到老师行礼就是规范。
三是“仪式”层次,这是“规范”变成每个人的具体行为的有形环节。人们认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美德,首先就从形式与行为中来感受。如家中最高长辈没落座,大家就不能动筷子;又如,鞠躬要先“双脚并立站稳,双手紧贴裤线,上身前倾75度,保持两秒”,都是“礼”的道理在形式或仪式方面的表现,严格照着做,就是规范行为要求,养成习惯就是践行了“道理”。
文化与美德要通过形式和行为来体验和实现,要通过制度和规范来固化和评判,要通过明理来入心,从而得以继承和弘扬。
今天,有些人常把明明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视为腐朽,绝大多数情况是因为把文化和美德的道理与具体的形式和行为混同了。比如,经典本来是优秀文化的代表,读经典就是弘扬文化。但当人们看到读经典还被要求穿汉服时,就会觉得“读经典”未免太过时、陈旧、落伍,与今天的社会毫不相干了,不过只是一种表演而已。在这里,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所读“经典”是否过时、陈旧、落伍,而在于经典被“读”的“仪式”确实过时、陈旧、落伍了。
因此,对传统美德我们要汲取其精华,创新其形式。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跨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的今天,究竟应当如何在现代与传统的交互过程中把握其立场和理念?中小学传统美德教育究竟需要做什么?应该怎样做?
在今天,必须以世界眼光、全球视角和现代化理念来看待传统问题。好的东西,如孝悌、节俭等,我们不仅要继承,还要向世界宣扬,通过我们的榜样传播全球。
在中小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特别需要研究的问题有:首先,哪些“道理”应该被提炼出来经课程化加工变为教育内容?其次,哪些旧有的“规范”需要被改造为符合当今社会形态的新型规则?哪些规范是多余而需要剔除的?哪些规范是残缺而需要完善的?第三,哪些陈腐的“仪式”需要被彻底放弃,代之以全新的现代仪式?仪式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什么样的仪式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庄严肃穆,又不至于让学生感觉太过虚幻?
仪式和行为是学校可尽情发挥的层面。每所学校的独特文化,往往都是在这个层面反映出来的。从道理层面看,所有学校都是一样的;从制度和规范层面看,部分学校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从形式和行为层面看,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并且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每所学校都可以并且应该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创造自己独特的稳固仪式、独特的行为要求、独特的文化氛围。
篇7
人的幸福感主要包括生理幸福感和精神幸福感。生理的健康舒适很重要,但它却不是仅仅通过吃的健康、住的舒服等外界条件就可以拥有的,没有健康的心理,就很难有健康的身体。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精神健康尤为重要,因为教师这一职业的大部分工作是与学生的精神世界沟通与交流,教师精神世界的幸福与强大,是支持教师身心健康的重要支柱。
众所周知,中国教师从走出校园、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很难有系统、专注地读书、学习的机会了,而变成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备课、上课、批作业,应付各种考试、检查,从此“两耳不闻窗外事,哪管春夏与秋冬”,只能就靠求学时期积累的那些知识和素养支撑教学,从而一点点耗尽了自己的精神财富,终有一日猛然回头,发现自己的精神行囊已经空空如也。另外,在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机制还远未完善的情况下,教师学习和充电的主动性不强,且客观上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也不允许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造成了大量中小学教师精神空虚,随之而来的危害性也明显出现: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逐渐下降,心智资源在一点点枯竭,情感系统逐渐脆弱,与同事、学生的关系日益紧张,工作效率下降,责任心下降。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对教育事业的消极作用不容忽视。
那么如何让教师提高自己的精神幸福感呢?
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但不同文化的差异会导致人们的幸福感有差异,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提高中国教师的精神幸福感。中国人的精神幸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幸福观念的影响很大。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认为中国现代社会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并没有使人们的幸福感得到相应的提升,相反,很多人感到空虚和茫然,而传统文化的缺失和精神信仰的贫乏是很多人感觉不到幸福的原因,要寻找幸福就必须重建我们的传统文化。要把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价值观融进我们的信仰世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超越物质刺激,从而获得一份深厚、悠远的幸福感。
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对“幸福”确定过具体的定义,古人常以“乐”为幸福的表现。“乐”的涵义不仅包括最基本的快乐、音乐和各种美好的身体感觉,更上升到了从物质、精神的享受所得到的快乐和幸福。中国人以乐观通达、知足常乐而闻名于世。即便是世道沧桑、命运多舛,无论是社会上层的贵族官员士大夫,还是生活在底层的匠人、农民、乞讨者,多数人仍能保持心理平衡,积极追求快乐人生。许多国学典籍中都体现了“乐”这一文化,且有些学者把这种中国文化称之为“乐感文化”,并提出:乐感文化是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或者说乐感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
这就为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摆脱精神疲乏、缓解职业倦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基础。我们通过学习传统国学典籍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文化对人生的通达乐观以及把国家民族命运与自身命运相结合的文人幸福观,从而实现自己精神世界的净化和升华。
儒家思想认为幸福建立在外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事实上即使没有这些外在的保障,幸福也可源于内心,只要养性就可以获得幸福感,或者说外在事物所带来的“乐”只是初级的幸福,幸福感还有另一种形式,即境界之乐,一种精神满足的幸福。在追求“孔颜乐处”等理性之乐的同时也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的天伦之乐。此外,儒家文化中还有对欲望节制的倡导,促使人们形成知足常乐的思想。教师这一职业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这些思想,当前我们从事的职业与其他脑力劳动者相比,确实物质待遇不高,可广大基层教师却做到了“安贫乐道”,原因皆源于此。因此,床头案尾放几本《论语》《孟子》《菜根潭》《颜氏家训》,在工作之余,小读一番,就能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篇8
食盒作为一种盛食器具,由来已久。自战国晚期盒(两碗相扣为盒)产生以来,历经各展,在形制、功能等方面均形成各自特点,有内分许多小格的多子盒、盛食送饭的提篮及专门用于婚丧嫁娶等习俗的大型提盒等。发展至今,民间能见到的食盒已经不多,尤其是大型食盒,用于各种民俗生活的食盒更是少之又少。
过去,食盒是一种特殊物件,是家族的共同财产。因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只有富贵人家与官方人家用食盒,选材、制作、装饰、木匠的雇佣,都特别讲究,穷人家很少用,即便使用,也极为简单朴素。所以一个家族地位、威望的高低,富有程度都可通过食盒反映出来,但作为用于特殊场合的特殊物件,食盒在使用功能及承载的文化内涵上是一致的――盛食器具和人们精神伦理观念的体现。食盒作为家族的共有财产,扮演了连接家族成员的纽带角色,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尤其是农村地区,这种家族之间、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体现更加深刻,食盒的功用恰恰体现了这种和谐的关系,体现了中国人的伦理观念。
一、造物――食盒的制作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次四者,然后可以为良。”①这是《考工记》中记载关于制作优良器物所必备的四个因素,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现实的统一,只有二者相互联系,才能到达人与产品的和谐。
食盒因地域环境的差异,制作工艺也有所不同。北方地多以木为主,南方则以竹制食盒居多。即墨地貌以低山丘陵和平原洼地为主,海域广阔,属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干燥,春、秋、冬易旱,不利于成片森林的生长,树木主要零星的生长于山石间;另一方面,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农业用地出现紧缺,没有空闲的土地种植树木,所以一般在河流两岸、道路两旁、湖湾沿岸等地以闲散的自留园方式种植速生杨、梧桐等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较高的树木,这样不但解决了用地紧张的情况,而且起到了防风防沙,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
因生活习俗的差异,即墨地区食盒的形制各不相同,盛食送饭多用方形食盒,现在多为桐木材质,因为梧桐易生存,生长周期较短,材质轻,重量小;而用于红白喜事的食盒多为圆形,以楮木、槲木、柳木、杨木常见,也有楸木、枣木等材质的食盒。但因楸木生长周期慢,当地稀少,较贵重;楸木、枣木又具有不弯、不裂、耐湿、耐蚀等优良特点,不适宜制作圆形器物,所以楸木与枣木圆形食盒比较少见。而柳木、杨木、槲木等较常见,且韧性较好,易弯曲,适合做圆形食盒。
榫卯结构的运用是食盒最突出的特点,整个食盒全部由各种形态的木块相互连接而成。提手处主要运用减榫与直榫,因为食盒的全部重量都集中于此,特别是横梁作为一个承重点,要求榫卯结构的处理必须能够最大限度承受食盒的重量,燕尾榫、格角榫等结构达不到此种要求,常被用于两板直角相接处。食盒整体性与坚固性要求每一部分的尺寸极为精密,榫卯结构处理非常精确,若一处不当,整个食盒则不能使用。
装饰上,逐渐向简单质朴发展。装饰部位集中于提梁处、提手与底座交接处及盒身。提梁作为食盒承重的主要部位几乎不做镂刻处理,以简单大方、结实耐用为主;而提手与底座交接处通常运用镂刻手法,做角隅装饰,将此处处理成三角形,具有稳定、稳固、耐压的特点,以增加各部分之间的链接强度,美观且牢固;盒身以描绘图案纹样为主,有“金木水火土”、“吉祥如意”等字样。金木水火土是五行中的五种基本物质,它们之间相生相克,通过运动、变化使得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不但使大自然发生变化,而且能够影响人的命运,因而常常被用作文字装饰。
二、用物――食盒的使用
婚丧嫁娶是即墨地区重要的风俗,对礼仪、器具的使用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用于婚俗与丧俗的大型提盒大多为四层格局的外方内圆形制的食盒,从物质从面来看,食盒层数太多整体高度就会增加,人们扛抬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四层的高度正好与人的高度相当,扛抬时不需费力便可直接将食盒抬起;从精神层面来看,“四”寓意“四季发财(平安)”与“仁义礼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外方”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道德规范,处事严谨有序,“内圆”则体现了当地人们圆融通达的心态,反映出人们的处事哲学。
旧时婚俗非常讲究,行“六礼”方可完婚,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请期,俗语又称“送日子”,是男方选定举行婚礼的日期,请女方同意,并赠送聘礼。聘礼用食盒盛装,一般包括四十个大饽饽和几斤猪肉,分别放满四层,俗语“四十个饽饽换个媳妇”,这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已经很满足了。食盒的盒身处贴红字或提手处系红绳,以示喜庆,由专门负责扛抬者,从男方家抬到女方家,女方留下聘礼后,再抬回男方家中,在这一来一往的过程中,喜事就无形中被传播,亲朋好友、邻里街坊看到食盒便知结婚的喜事。俗话说:“抬着食盒满街走,不知道里面有没有。”显然,食盒成为一种象征符号,在传达出结婚的喜讯的同时,也成为连接男方与女方之间情感的纽带。
生育习俗中,食盒主要用来盛放送给小孩的礼品。孩子出生第六天,姥姥将做好的被子、饽饽(岁子②、圈、锁,寓意长命百岁)和一百个鸡蛋放入食盒,红布(做衣服)、青布(做尿布)各一块搭在食盒上,由两个人抬着到外孙家,根据搭在食盒外的红、青布便可知道有小孩过六日。百日那天,亲朋好友也会用食盒抬着各种礼品来为小孩庆祝,通常有饽饽(岁子、圈、锁、一对老虎)、帽子、衣服、鞋等,俗语:“姑家的裤子,姨家的袄,老娘家的帽子戴到老,舅母的鞋穿着会跑。”可以说,食盒承载了长辈们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及其对未来的期望。而在丧俗中,食盒一般被用于出殡时盛供品,以祭祀逝者,表达人们对死者的悼念与哀痛。
无论用于是婚俗、丧俗还是生育习俗中,食盒在充当盛食功能的同时,又都被赋予了另外一种文化内涵,即趋利避害的精神伦理观念,蕴含了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及祝愿。
三、传物――食盒的现代化
食盒经世代传承而延续至今,但其传承的本质已发生变化,实用功能仍然是盛食,但其精神功能已逐渐褪去,留下来的仅仅是一个物件。过去,食盒的传承不仅仅是食盒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从老一辈手中将食盒传到下一代,是需要对传承者进行考察的。首先,食盒外方内圆的形制决定了传承者必须是品德高尚、处事正直、通情达理之人;其次,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能够确保食盒保存的完好及下一代的传承。现在,食盒已被现代化,成为一种服务大众的器具,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象征性的用具,朝着功利性方向发展,并越来越少用于民俗生活中,甚至退出人们的生活舞台。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要求快、简、便,传统的生活方式越来越简单化,婚俗、丧俗等繁缛的礼节仪式逐渐被简化,在这些隆重的习俗中再很难找到传统民间器具的身影。如今,婚俗中用简单便利的木盒或纸盒替代,丧俗中亦不见提盒的“身影”,而在生育习俗中这种用食盒盛放礼品的习俗已经消失。即使某些地方还沿袭这一习俗,其本质已发生改变,食盒的形式继续存在,但它俨然已成为一种功利性的商品,甚至成为谋取利益的手段(出租)。被拆毁、损坏当作柴火是食盒的另一种“用途”,人们会因为它体积太大占用空间而将其当作废品卖掉,所以现在已经很难见到遗留下来的实物。物质载体已消失,更何谈文化的传承?
注释:
①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4.
②一种面食,“岁”又作“长岁”,用发面蒸作长条形,中间粗,两头细,类似线穗,谐音为岁,上染红色或彩画各色花样,为六日、百日礼物,取“长命百岁”之意。
参考文献:
[1]即墨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即墨县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篇9
Key words:History and Culture Street,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Refor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12-52(4)
“拆迁”、“新建”常被认为是解决历史街区普遍存在的居住质量偏低、城市道路不畅等城市弊病的惟一途径。但随着对传统建筑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开始尝试改变“拆――建”模式,期望以另一种视角来审视我们已经熟悉的传统建筑,以便发现尚可利用的价值,从而让这些建筑继续服务于社会。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利用,正是这一构想的尝试和努力。
1传统建筑的价值
传统建筑特殊的构造体现了过去的技术,建筑的兴衰演变在其上刻下了历史烙印。保持着小桥流水、江南风情的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其实是在为今人讲述着它的过去,承载着苏州悠久的历史,体现着古城的特色。
平江历史街区有自身的特点。它除了用做展示、陈列或旅游景点之外,还可以恢复原有的居住功能或者利用传统建筑精致的造型、装饰及其包含的文化内涵,置换为特色餐饮、服务行业。由于街区的卓越区位,原有价值得到提升。而精心的整修设计可将原有风貌保留,街区的历史文脉大幅度地得到展示。
2传统建筑的现状
苏州平江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部,其范围东至外城河,西至临顿路,北至白塔东路,南至干将东路,总用地面积116.5公顷。包括古城21、22、23、28、29、30号6个街坊。这一区域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耦园、10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64处苏州市控制保护古建筑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其中包含了城河、城墙、河道、桥梁、街巷、民居、园林、会馆、寺观、古井、古树、牌坊等历史遗存所构成的街区历史风貌集中体现了苏州古城的城市特色与价值,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确定,依据了《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96-2010)》。2004年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为此作了《苏州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将平江路以及与之联系的周边河街定为核心保护区,总用地47.4公顷。核心保护区之外设为建设控制区,以确保核心保护区的风貌、特色完整性,总用地面积69.1公顷[1]。
这一地段中传统的木构建筑占到了总量的80%以上,尚有少量民国时期的砖木混合结构建筑和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的砖混结构公房。
3传统建筑优化整治原则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古城苏州的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的境域,而不能将其改造为旅游景区或巨型的陈列博物场馆,因此街区中传统建筑优化整治需要依据《苏州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以及古城整体可持续的发展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利用形式,以保护好街区整体历史环境及风貌,即在依法保护好街区内现存的空间格局、街道水系、文物古迹、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物质文化遗存的前提下,激活和复兴历史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优化整治应重点保护不同历史时期能反映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建筑,在体现街区真实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其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以实现社会、环境、经济和文化效益的统一发展。
基于对历史风貌与空间格局的保护原则,街区内的传统建筑需要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予以优化、整治。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应该进行定期的修葺和长效的管理,若有毁损,则应依据《文物法》有关“恢复原状”和“保持现状”的原则,力求反映历史的真实。部分控制保护建筑及其他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旧建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遵循文保建筑的方法,而更多的则需整治优化。
首先是以动迁或置换的方法分流建筑中过多的居住人口;其次是拆除原建筑中的杂乱搭建物,以尽可能地恢复建筑原有的面貌;第三是根据新的用途引入必要的设施,以改善和优化使用功能。对于使用功能有较大调整的,也可以采取局部改造的方式,但需要考虑与周边建筑乃至整个街区风貌的协调。而那些质量极差且与传统风貌冲突较大的一般建筑,或临时及违章搭建则应考虑予以拆除,以扩大庭院空间和公共空间。
4传统建筑的利用形式
根据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的现状,其利用形式应予以区别对待。
4.1文物建筑的利用
各级文物建筑因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科学价值,应该成为世人了解过去,探究或欣赏其技术和艺术的场所。从苏州的城市特点以及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来看,散布在街区内的10处各级文物建筑可以也应该成为公众的参观、游憩场所而加以利用。目前耦园、全晋会馆已向公众开放,而其余几处大多已修葺,虽然有的归属问题还待解决,但逐步对现在的使用单位予以土地置换,使之成为面向大众的陈设、展示场馆,已经为相关主管部门所认可。
4.2控保建筑的利用
控保建筑数量较多,所以并不宜于将他们全部辟为展示、陈列场馆。由于它们不象文物建筑那样具有显著的历史、艺术或科技价值,但其存在对于整个街区乃至苏州历史文化名城整体风貌的延续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对于它们的再利用可以在不破坏甚至是不改变原有形象的前提下予以改造,经过功能置换,能满足新的社会需求。
从目前情况看,这种功能置换的尝试已有人开始实践,前面提到的仓库、厂房、里弄的置换改造应该说就是此类成功的实例。苏州传统木构建筑虽然不同于上海等地的近代建筑,但也同样有效地采用这样的方式。
钮家巷方宅是利用旧有建筑改造成旅店的实例[2]。这是一座旧式中型邸宅,属于传统的居住类建筑。由香港西北拓展有限公司承租,将其用作旅馆即“平江客栈”(图1)。从新旧功能的关系看,旅馆与住宅虽然存在着功能空间的差异,但两者最基本的共同点就是“居住”。依据承租者的理念,希望让远道来的游客在对空间形式、建筑风格以至室内陈设的接触中体验苏州地区的居住传统,感受到与普通宾馆、酒店不同的文化气息。因此这样的功能置换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的建筑风貌。
另一改造的典范是平江路29号联萼坊内的一处具有时代气质的“概念书店”(图2)。该建筑是一座典型的庭院民居,中部天井连接前后两进主要建筑,形成庭院深深的静谧氛围,加上建筑内留下的斑驳墙体、古色古香的家具,是个适宜读书写作的绝佳地方。概念书店经营项目广泛,其中最为独特的是一面“未来墙”,顾客只需要将写好的信件放入墙上与日期对应的格子里,店主人就会在指定日期寄出这些信件。古老的建筑,未来的信件,正是寓意着时空的对话,别有一番风味。
控保建筑大多规模较大,如果将建筑组群修复后整体推向市场,往往会因面积过大而不能适应今天的家庭,而总价过高也会使人望而却步。整修后的“葑湄草堂”推出后经过了较长的时间才找到买家,也说明了占地2000平方米左右的传统建筑其市场面较为狭小。相对而言,对于数百平方米的传统建筑却经常有人寻价,因此在不影响控保建筑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可逆性的分割,有可能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在我国古代,具有一定规模的传统建筑大多采用“前堂后室”的布置,前后之间往往界限明确,以区别内外[3]。利用这样的布局特点,可以将前面的厅堂部分可用作餐饮、公共活动类的场所,因其临近街道,使用会较为方便。而后部的每一进楼厅改造为一套住宅,出入口布置在备弄之侧;底层设为客堂、起居室,两厢可安置厨房、厕所;楼层为卧室、书房。这样的居宅建筑面积大约为200平方米左右,前面有独立的天井,基本可以达到城市“别墅”的水平,也与传统的生活起居习惯相吻合。
4.3普通“老房子”的利用
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拥有64处控保建筑,为数较多的是普通民居。其中大多为传统的木构建筑,也有上世纪30-40年代建造的砖混结构建筑,还有60-70年代构筑的“公房”。从历史的“原真性”来说,这些建筑应有选择地予以保留。因为每一历史阶段的建筑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文化、社会时尚的具体物化形式,所谓历史文化街区就应该尽可能全面地保存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以反映街区的历史演进。如果仅仅依据人们一时的审美标准,将一些特定时期的建筑进行拆除,就可能在未来研究这一时期建筑时,无法找到实证材料,所以采用适当方法加以修葺利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未被列入控制保护的传统木构建筑构架较为简朴,规模通常也都较小,沿河或临街的建筑往往只是单幢楼房或平房;稍大的则在两侧加厢房,并前面加墙、门,围合成三合院,或前面加墙门间形成四合院;更大的也仅限于三到四进楼房。在此类建筑中,沿河或临街的原来就被用于各类商铺,因而可将其修葺,恢复原先的功能,以形成临街的各类店面。那些庭院式住宅可按上述控保建筑那样,以一进改造为一户的方式予以修复分隔,使之与今天的家庭结构、今天的生活方式相适应。
上世纪30-40年代建造的砖混结构建筑布置紧凑,独立性较强[4]。在当时主要供小型家庭的居住用,如今仍可用于住宅。由于今天家庭结构变得更小,房间的数量就显得更为富裕,所以这样的建筑似更适宜于中小型公司、机构、团体的办公楼。
至于那些“公房”,保存的目的在于不让这一时期的建筑实例彻底湮没,因而需要进行慎重的甄别,且留存不宜过多,因为要使其满足今天的需求,内部结构须作较大的调整。
5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的整治与优化
近年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的整治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疏散过多的居住人口;2、拆除建筑组群内部杂乱的搭建;3、整修已多年未予修葺的各类建筑;4、引入便于使用的生活设施;5、逐步进行建筑的功能置换。
人口过多是当今旧街区传统民居中最为突出的矛盾。过去的住宅通常只是为一家一户而建,但在晚清的数十年中大量的住户被安置进入,为改善生活条件他们不得不自行搭建以扩充使用面积。由于建筑的使用者众多,但日常的养护维修却无人问津,这就使建筑迅速破败。而建筑空间的混杂又影响了必要的市政管线的通达,使建筑内部无法使用今天已经十分普遍的各种生活设施,所以疏散过多的使用人口应该是建筑整治的关键。虽然疏散属于置换,而非拆迁,但应该也完全可以遵循现今的动迁政策。经过疏散,那些杂乱的搭建物的作用已经消失,可以进行彻底的清除。
旧有建筑的修葺需要依据“恢复原状”和“保持现状”原则。目前传统建筑的修复存在着动辄落架,大量更换构件的倾向,这除了一些施工单位不熟悉古建修复工程的施工做法外,主要还是由于他们希望以提高工程量来达到获利的目的,结果是造成了传统建筑修复成本的居高不下。其实传统的古建维修讲究尽可能多地利用原构件,在原有构件存在开裂、朽烂时,在不影响承载的前提下,采用挖补、墩接等方法,让老构件继续发挥作用,即便是有些构件已经完全不能使用时,也可以用于需替换的小构件以做到物尽其用。所以,传统建筑的修葺需要考察施工队伍的素质,以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5]。
对于传统建筑因功能的置换而需要进行空间的分隔、附属建筑物的添加,同样需要本着以不伤害原有建筑结构、风貌的原则进行,而且需要考虑具有可恢复性。因为当这幢建筑在功能再次变更时,有可能方便地去除添加恢复原状。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或功能的转化,各种新的生活设施需要不断地进入每一幢建筑。为保证生活质量,改造后的传统建筑中能发挥它们的作用,需要对建筑中各种管线进行合理的安排。与传统建筑相邻的小巷建筑内部的备弄其实是置各种管线的理想场所。由于疏散了过多的居住人口,传统建筑变得规整,将公共管线排布于备弄,可以方便地通往各家各户。如果建筑内部布置合理,那么管线的分布也不至于十分复杂。
传统建筑再利用中,最为棘手的可能要数防火问题,因为木结构易燃,而火灾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的损失。其实在传统建筑中古人对于防火已有考虑,如备弄、前后建筑间的高墙、相邻建筑间的封火山墙等等。众多建筑能留存至今,这些建筑上的处理是功不可没的。今天备弄、高墙等依然具有防止火情蔓延的作用,当然为进一步防范可以将城市消防用水系统延伸到传统建筑集中的小巷、甚至备弄之中。在建筑内部梁架的隐蔽处设置喷淋装置。通往各处的电线,外加金属套管。另外在一定的范围内安放手提灭火器。有了这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就不一定要拘泥于消防通道(主要指建筑外部道路系统)、防火涂料等的限制。
此外停车场地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现在有些人以为车辆不能停在家门口,甚至居宅内就不能体现生活质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如今即使在一些所谓“高档居住小区”大多采用集中式的停车库,而非一家一户都有自备车库,所以解决停车问题可以采取在一定的街区范围内建设内部的地下停车场的方法。将停车场建于地下可以不妨碍整体的历史风貌,集中停放也便于管理,而让这里的居民,外来的访客适当的步行,也会增进健康[6]。
自平江历史保护街区确立以来,这一老苏州“缩影”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造,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健全的保护改建模式,旅游开发也已经逐步成体系。街区内无论是文物保护单位,还是控制保护建筑,或是一般民房都能各得其用。从整体来看,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是保护与改造的典范。近几年,平江历史保护街区在延续过去的保护开发策略外,更加注重街区内原住民、留住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从市政、交通等各个方面解决居民实际问题,避免平江历史街区的开发给普通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也通过这一方式留住居民,使得平江历史街区成为真正“有人气的”生活化的“活”的历史街区[7]。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Z].同济大学,2004.
[2]雍振华.旧建筑功能转换设计方法与问题探讨――钮家巷方宅改造设计[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5,18(1):26-27.
[3]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75-76.
[4]阮仪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27.
篇10
可以说,文化孕育了建筑,建筑又代表文化,两者不可分离。在当前形式下,通过对荆楚文化和荆楚建筑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代表性的元素和特征,并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对城市建筑进行重新演绎,对荆门市如何通过建筑来实现对荆楚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城市个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荆楚文化的起源及特征。
荆楚文化起源可以追随到商周时期,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随着楚国的建立和发展,其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楚文化,是荆楚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荆楚文化还以其沟通南北的地域之便不断吸收和融合异地文化元素,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湖北地区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
荆楚文化内容广泛,其特征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在精神层面上,楚文化的特征体现为积极进取、开放融合、敢于创新的精神;从心理层面分析,楚文化的特征是崇火尚凤、亲鬼好巫、天人合一、神秘浪漫的文化心理。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将荆楚文化与建筑相融合设计出有生命力的现代荆楚建筑,是对荆楚文化最好的传承。
虽然楚建筑的原型现已无据可考,但如今湘鄂建筑文化依然可以使我们对楚
建筑文化有所认识。
2、 荆楚地区建筑的特点
荆楚地区的建筑延续了古楚建筑的特点,属于“干阑”式的建筑。“干阑”建筑在我国南方很常见,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建筑形式。与“干阑”建筑不同的是荆楚建筑是“干阑”建筑与北方穴居高台式建筑的融合。荆楚地区的建筑以木为主,砖、石、土材料配合,非常尊重自然。
1) 艺术性格---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得追求。
2) 选材---木材给人以含蓄,深沉的天然之美,它集轻巧,坚韧,易于加工为一
身,恰恰与楚国人的文化性格相切合,因此成为楚建筑的首选材料。建筑始终是为人服务的,地处中原的楚国地大物博,木资源丰富。因此,选择木材也是有其必然性。
3) 建筑类型---主要包括:宫殿、宗庙、公府、馆榭、地下宫室、离宫、坛、祠、警鼓台、舞台、观景楼阁等。
4) 建筑风格---楚建筑采用大坡屋顶、木构件、飞檐等人性化设计。灵活而巧妙的组合所显示的结构美和装饰美本身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5) 建筑装饰---楚国的艺术家们既看重人与自然的统一,充分表达个性的自由,可是又积极入世,回归到人本的理性现实。楚国建筑装饰以红黑两色的强烈对比为基调,这是由于当时楚人的审美观决定的。
总的说来,“天人合一”建筑观是楚国古代建筑的中心思想,是楚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3、 荆门传统民居的建筑元素
我们对荆门地区传统的民居建筑元素进行了调研,发掘出了荆门地区民居的独有特色以及荆门民居从中国传统民居的传承及演变之处。
其中大致包含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元素:
1) 挑檐及简单重檐
挑檐是指屋面挑出外墙的部分,主要是为了方便做屋面排水,对外墙也起到保护作用。一般南方多雨,出挑较大。挑檐传承了中国传统民居檐口下方的双挑梁和单挑梁。荆门民居根据当地的环境,创造发展出了自己的双挑形式。不仅在结构上起到作用、节省材料,还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2) 撑拱
撑拱是中国古典建筑构件的专业术语,又称“雀替”,撑拱在江南某些地方俗称为“牛腿”,北方地区又叫“马腿”,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上檐柱与横梁之间的撑木。撑拱是在檐柱外侧用以支撑挑檐檩或挑檐枋的斜撑构件,其上部是由柱子伸出的挑枋承托挑檐檩或挑檐枋。主要起支撑建筑外挑木、檐与檩之间承受力的作用,使外挑的屋檐达到遮风避雨的效果,又能将其重力传到檐柱,使其更加稳固。
撑拱在荆门地区,采用齿状构件,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同时,也可成为装饰性构件。撑拱相对于雀替来说,更具有结构性的要求。
3) 结构构架
中国传统民居大部分房屋结构主要采用了混合式构架,采用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建筑内部能够形成大空间。混合式构架一般在同一榀梁架中兼具抬梁式与穿斗式两种构架形式。一般由柱承檩,也有梁,柱同时承檩的做法,其形式十分灵活自由,常有不对称的做法,往往由匠师们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荆门地区多山,就地取材,方便建设。
4) 天斗或天井
天井或天斗为主的厅井式民居,通过屋面交圈的檐口形成内向型空间,边界清楚明了,相比室内具有公共性,同时它又是内敛的。厅井式平面采用单轴线或双轴线布置厅堂和天井,采光通风和排水都集中于这个围合的空间,因此就特别重视对其功效的利用,所有面向天井的墙面基本都做成可开启的气窗或回廊。
荆门本地民居的天井具有采光,通风,排水的作用。同时水代表着财富,天井的汇水寓意着四水归堂,财富汇聚。在整个民居的平面布局上也使各功能平面更为紧凑,表现了劳动人民无尽的智慧
5) 屋面脊饰
游脊即不垫望砖,不做分数,而是直接用瓦片斜铺叠砌出屋脊,是普通民居最简单的屋脊处理形式。其做法是分出屋脊中心点,将掺灰泥倒在脊尖上,自两边向中心拍叠瓦片,有横排与竖叠两种置法。横排布瓦基本相同,按照“盖七露三”的原则层层叠置,一般要布置两到三层,屋角处常做起翘状。竖叠是将瓦向屋角一侧斜立,层层向屋脊中心堆砌,一般只布一层。
脊饰对普通民众来说具有辟邪,祈福的意义。在新民居建设中可将脊饰作为成品构件置于屋脊,也可形成当地民居特色。
6) 封火山墙
山墙即房子两侧上部成山尖形的墙面。山墙造型随屋顶形式不同而不同,常见的山墙还有风火山墙,其特点就是两侧山墙高出屋面,随屋顶的斜坡面呈阶梯形变化。古建筑中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为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
封火墙在中国民居中比较常见,安徽的民居首先将其提炼出来,形成了徽派建筑的特色,在荆门地区,对于封火墙进行了装饰性的修建,山墙顶使用弧形,增加装饰线条,在满足了功能要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装饰作用。
7) 墀头装饰
古代建筑中,硬山式建筑的一个组件。位置在山墙与房檐瓦交接的地方,用以支撑前后的出檐。荆门地区民居的墀头多为装饰性构件,墀头上置有神兽,用以辟邪,在墀头下方雕琢有上山狮和下山狮。墀头的装饰的繁简也代表了民居主人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
8) 多样通气孔
通风窗一般置于房屋外墙,为了采光与通风的需求而做成镂空形式,连接着室内外的景色与实现,也叫“漏窗”。一般做成回纹窗格,有时中心饰以动物图纹或者文字。也有主要以透气而设的漏窟,多饰以万字纹或铜钱纹。
大户人家的窗饰多采用木质雕花。雕花的繁简反映民居主人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一些经济实力不够的民居主人也采用较为简单的材料拼接,构成韵律,形成一定的美学效果。
9) 多样采光窗
民居的采光窗的形式多样,装饰也相当精美繁华。槛窗是一种规制较高的隔扇窗。一般在两根立柱之间的下半部砌筑墙体,上半部安装隔扇窗。槛窗常与隔扇门相连,故其形式常与隔扇门保持协调,如雕刻的花式或内容联系紧密。隔扇门一般多见于合院式住宅中的房门,实际上是以隔扇作为门扇的形式。隔扇门往往轻巧镂空,并做精美雕刻,极具装饰性。门上不为隔心,由多样的棂格拼成,可透光。下部为裙板,不透光,多饰以木刻装饰。
10) 门簪装饰
荆门民居中的门头上均有门簪的装饰,形式多样化。门簪是安在大门的中槛之上,有方形,长方形,菱形,六角形,八角形及圆形灯多种样式。正面或雕刻,或描绘,饰以花纹图案。门簪的多少也象征户主的身份地位。
11) 门扇铺首
荆门民居中的各房间门扇上均有铺首装饰,尤其入户门扇上的铺手装饰图案比较繁华。铺首在门扇上起到方便门扇的开启作用,同时铺首的装饰纹理也有辟邪挡灾的作用。
铺首的材料有铁质与木质,还有工艺的精美程度,均可反应民居主人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
12) 柱础石
柱础石是中国古代建筑石构件的一种,俗称磉盘,就是柱子下面安放的基石,是承受房屋柱子压力的奠基石。荆门民居中的柱础形式一般为整石雕刻而成,造型上部圆鼓中间八边形下部四方,取“天圆地方”及“四平八稳”的寓意。
4、 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在对荆楚文化、荆楚传统建筑、以及荆门传统民居的分析研究之后,结合目前国内在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融合方面的一些成功案例,我们提出了关于荆门现代建筑中荆门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1) 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外在形式的融合。
传统建筑中的造型元素可以作为建筑师设计的重要素材。从传统建筑的形式语言中寻找符合现代审美的语句融入到现代的建筑形式中,运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传统元素在建筑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在荆楚传统建筑中,高台建筑、中轴对称、宽屋檐及重檐、大坡屋顶、山墙
形式等都是荆楚传统建筑的特有造型元素。在设计中,可以通过对其进行形式上的简化提炼,抽象变异,作为现代建筑的外在形式运用。如:武昌火车站、湖北省博物馆,在建筑外在形式上都融入了上述这些文化元素,成为湖北新荆楚建筑的代表。
2) 传统建筑细部构件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建筑不仅仅具有端庄秀美的外在形式,还存在大量精巧且包含传统文化气息的建筑细部构件。这些构建除了具有装饰功能外,有的还是建筑本身的结构构件,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体。在当代建筑创作中,将传统构件通过移植融入到现代建筑的构件和建筑装饰上,体现建筑的传统文化气息,也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手法。
荆门传统建筑中,也有大量有特色的建筑构件,如:撑拱、山花、隔扇、柱础石等。将这些构件元素合理的运用到现代建筑的门头、开窗、檐口、栏杆以及立面装饰上,可以传达出建筑的传统文化信息。还可以对传统构件进行重新的演绎和拓展,跳脱出其作为装饰元素的局限,使其在保留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更适合现代建筑的审美特征。
3) 传统建筑材料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在现代建筑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的建筑材料也是层出不穷,现代建筑的面貌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我们老祖宗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城市中已逐渐消失。传统建筑材料对维系人们的历史情结,延续建筑文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现代建筑技术与传统建筑材料相结合,扩展传统材料的运用范围和视觉效果,赋予传统材料新的生命力,是延续发展传统文化的新的形式。
荆门地区传统建筑中,青砖、黛瓦、木材、石材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比如在传统砖瓦的运用上,可以打破传统中规中矩的排列砌筑方式,挖掘其自身潜力,创造出更多的排列构成形式,实现材料的肌理创新,以增强现代建筑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与传统砖瓦石材不同,木材可以通过简单处理便能产生不同形态,其自重轻、易加工的优势可以尝试更多的运用形式。与此同时,传统材料还可以与现代建筑材料组合运用,尝试不同的组合形式,取长补短,带来现代建筑的新风貌,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不失现代风采。
5、 总结:
传统文化不是推陈出新,而是继承、发展、交流、接纳和并存。中国文化经历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积淀,使不同的文化在不同区域存在,我们在发展的同时要保有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欣赏。将荆门市现代建筑与荆门地区传统文化有机的融合,创造出新荆楚建筑的独特风貌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王刚、男、荆楚理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 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6-2
篇11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novation Driven Mechanism
in the Perspective of Heavy Xi'an Traditional Culture
HU Hong, LI Haichao
(Xi'an Peihua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25)
Abstract Xi'an has a very rich cultural heritage, but these heavy cultures in the modern urban construction did not play to its charm. The city's image and often have a certain charm carrier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s the carrier. Xi'a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but the system is still not perfect, it can not fully meet the public demand for public culture, the need to tap the potential of more heavy Xi'an traditional culture,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to better serve the people.
Key words heavy traditional cultur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novation driven
1 西安厚重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内容
1.1 西安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西安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同时也是有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西安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传统文化以独特智慧形象屹立于中国,影响于世界。西安传统文化精神的精华主要有:和谐精神,人本精神,求实精神和奉献精神。
1.2 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的关系
公共文化是由代表国家社会或社团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向公共领域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的一种组织形态。公共文化应该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缺乏传统文化的公共文化是空洞的文化,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公共文化只有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才能形成大众的,又能代表地方特色的厚重的可以蓬勃发展的公共文化,才能更好地服务民众。
2 西安传统文化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为满足社会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行为及其相关制度与系统的总称。西安作为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历史名城,推动了西安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使公众享受到了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
2.1 西安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每个城市都是不可能重复的,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不可能互相代替。西安这座历史之城,在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借以厚重传统文化的积淀,西安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和形式。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产品。西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秉承了“兴废继绝、遗产保护、服务大众”等基本理念,形成了各类公共文化广场,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场馆,以及各类遗址公园、地质公园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公共文化设施也逐步增多,公共文化的承载空间激增。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非物质产品。有了以上这些公共文化空间作为载体,周秦汉唐等传统历史文化,秦腔、皮影、农民画等民俗文化,动漫、影视、演出等现代文化,就成了有源之水,能在传承中得到保护,在保护中得到发展。比如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内,我们可以了解到陕西地区古代灿烂的文化,以及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博物馆被视为周秦汉唐的艺术殿堂,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廊。在陕西群众艺术馆,传承着木雕、剪纸、泥塑等民间艺术形式。西安的公共文化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公民参与的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2.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西安的文化产业,要是以当前的城市文化观来审阅的话只能深表遗憾,因为西安的文化软实力和其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并非相得益彰。首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偏概全。因为各项理论研究不到位,所以导致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在定位上比较模糊,表现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则将公共文化服务仅视为公共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工程。并有可能牺牲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益,以偏概全。其次,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西安是西北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这些外来务工者大多数时间都会和城市原有民众一起生活在这个城市。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意识和习惯,本地民众和外来人员之间会建立起一道无形的文化学习和交流壁垒,这道壁垒可能成为社区族群分化,对立的根源,也因此可能影响社会的和谐。
3 挖掘与开发传统文化服务于公共文化事业
3.1 挖掘与开发物质性传统文化,服务公共文化事业
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娱乐会馆,毁掉一个百年古园;一个商业楼盘,毁掉一个百年古庙;一个形象工程,毁掉一座千年古城。这不是发生在某一年,而是在每一年;不是在某些地方,而是很多地方。保护遗留古迹,守护传统文化。”古老的遗存必然有它的存在价值,任何新事物的产生总是基于其背后古老的旧事物,而这些老旧经典是时代遗留下来的至宝。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当历史文化车轮不断前行,许多传统文化形式也渐渐开始远离人们的精神生活。这些艺术形式曾经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的理解,可是和我们的现代生活水平的发展不一致了,我们应该以一种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来表达西安这个孕育着几千年文化内涵的古都。
3.2 非物质性传统文化对公共文化事业的影响
公共文化服务应尊重民众的公共心理和公共诉求。不宜追逐大和奢侈,应该着眼于老百姓生活的舒心和踏实。但是在现如今的城市建设中,高楼、广场、花卉、喷泉,成了城市景观的“四件套”,这样的“标配”景观一处接着一处,像是从同一处复制、粘贴而来。这种建筑景观“抛弃”了传统,即使它充满着对现代技术和文化的表现,但是依旧空洞,依旧缺乏生气。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始终坚持既保护传统,又开发传统、开发现代,让传统的东西发挥新价值。
4 西安厚重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驱动措施
所谓公共文化就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以厚重的本土文化为基础的,保护好,挖掘好本土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重塑和加强公共文化。
4.1 制度和政策层面
(1)制定完善、稳定的制度和合理、有效的政策。要加强文化理论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形成公共文化的发展战略。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合理化机制,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完善文化资源配置方式,创新文化资源形式。要实时了解各组织、社会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建立公共文化需求的有效表达机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参与制度。
(2)建立公众―政府―专家三位一体的决策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囊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等诸方面的内容,更应该在充分汲取厚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挖掘和开发,用现代思维和理念构筑一个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一个既客观又全面的绩效评估机制。要不断转变官僚行政服务为服务行政,建立公众―政府―专家三位一体的决策机制,尤其要以公众为主体,形成长效机制,专设公开网站,听取民声民愿。
(3)构筑灵活高效的投入、管理机制。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与市场密切相关。人们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直接决定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再者,要能切实保障实施公共文化工程和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所必需的资金。然而政府并非唯一的主体,政府的职责是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向和质量进行宏观把握,更多地要靠社会力量进行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和公共文化设施,以便提供更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
4.2 社会组织层面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可以由政府、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家庭等共同承担,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中的惟一责任主体,但“政府不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惟一必要条件”,要不断培育壮大“第三部门”,以此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施主体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有物质产品,有精神产品,其中精神产品的效果将更重要,而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的素质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形成稳定的高素质的文化队伍体系,吸纳优秀人才进队伍,组建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对已有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建立一支新老衔接合理搭配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
4.3 具体内容和操作层面
以现有设施为基础,不断加强各类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合理优化配置社区和乡镇的公共文化资源,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坚持开展文化流动服务,形成真正惠及群众的充满互动和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合理运用各种有效形式,精心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欢乐到基层”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依托我国传统节日、庆典和各种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各类群众乐于参加、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资助项目名称及编号:西安市2013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名称:西安厚重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驱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PH14
参考文献
[1] 朱利民,张永强.激活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西安日报,2009.3.
[2] 耿诺,曹政.传统文化被抛弃城市景观流行“四件套”.中国改革报,2013.10.
[3] 史健生.西安城市规划的传统文化与建筑的个性特色[J].城市发展研究,2000.3.
[4] 陈宇飞.西安城市文化“形”、“神”、“义”的大融合――读《一座城市的文化穿越――西安曲江模式》[J].西安社会科学,2011.6.
[5] 金栋昌.西安曲江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10.5.
[6] 谢凤云.肇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法治与社会,2009.12.
篇12
高校校园文化带有极为明显的特点,是在特定环境下演变而来的一种文化,不仅具有校园的特点,而且还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此要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将本土传统戏曲与之相结合,以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宿州学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就将宿州市本土的传统戏曲应用其中,进行了有机结合,在宿州学院的学生之间获得极高的人气和生命力。
一、宿州学院本土传统戏曲的概述
宿州学院位于安徽省宿州市,传统的戏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淮北梆子戏、淮北花鼓戏、泗州戏以及坠子戏等,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全能型人才,将宿州的传统戏曲应用到了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格有着直接的影响力,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可以熏陶出什么样的人才,因此要以人文本,将本土传统戏剧与校园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以培养出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
二、校园文化与本土传统戏曲结合的实践
地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校训中就可以提现高校的特色,例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山大学的校训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云南大学的校训是:会泽百家,至公天下,为国求贤;宿州学院的校训是:友善、博学、务实、奋进,就体现出了各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特点,是在高校的基础之上,通过学生几十年的文化传承而形成的宿州文化的积淀。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宿州本土的传统戏曲中也存在着很多的伟人、军事家,例如梆子戏中的《穆桂英》、《樊梨花点兵》、《临潼关》等,都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特别是《穆桂英》、《樊梨花点兵》等一些英雄故事,虽然现如今我们处在和平时期,不需要英雄主义,但是将宿州本土的传统戏曲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结合,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聚集,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提高了宿州学院的教学效果
本土传统戏曲是宿州历史发展的产物,能够充分反映宿州的发展历史,有助于学生对宿州历史文化的了解。在宿州传统戏曲曲目中存在着很多尊重师长、孝敬父母、勤奋奉献的人物例子,例如《走娘家》、《拾棉花》、《杨八姐救兄》等,正面宣告了中国传统美德,将宿州本土的传统戏曲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学生在学校学习或者是参加社会工作之后,有担当,主动做事,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甘心为社会奉献,大大提高了宿州学院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
传统戏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一方面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一方面又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增加了宿州学院校园文化的文化底蕴。例如《大皮秀英四告》、《拙大姐》等,给现阶段我国社会风气的一种讽刺,能够对我国人民的朴实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一辈人的品格,以推动学生以己之力弘扬传统民族精神,体现出我国道德的可贵,提高了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接受度。传统戏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领悟生活的百态,提高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并能够对老师、同学和父母进行理解,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加学生的精神能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土传统戏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应用也反映了人们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戏曲的发展,丰富了学生所接触的校园文化内容,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增加了宿州学院校园文化的底蕴和厚度,充分反映了地域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2.
[2]梁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陈啸吟,徐国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互动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09(06).
[4]唐君.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六个结合――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1).
[5]赵丹.宿州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
篇13
一、《弟子规》学习之现状及反思
《弟子规》在公务员领域的热度,在公务员考试中反应最为明显。2013年湖南益阳、辽宁鞍山、河北等地公务员考试中大量出现与《弟子规》相关的试题。到2014年,各地公务员全真模拟试题中更是无处不乏《弟子规》的身影。与之相应的是,《弟子规》一书由几年前基本无人问津,到这几年的销量不断激增。如北国网一则新闻的标题即为《2013年鞍山啥书最火――〈弟子规〉》。而在不少行政单位,也悄然掀起公务员阅读《弟子规》的热潮。
在我们的高等学府――大学里,也常常可见学习《弟子规》的身影。如2012年东华理工大学,向所有在校学生号召《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再如2013年,当2013级新生步入中山大学时,被学校要求完成一份十分特殊的暑假作业,即阅读《弟子规》并写读后感;今年,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900余名大学新生刚刚踏入校门,就收到了学院发给他们的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弟子规》。
在社会中,全国不少地方开设了类似于私塾的国学班培训机构,在这些培训机构往往以记诵《弟子规》、《三字经》等书籍为主。如据大众网2013年报道,自2008年始,由一群义工发起成立孝谦传统文化学习中心,组织“草根讲堂”,免费为少年儿童进行国学经典的授课。据义工介绍,他们那里最受欢迎的就是“弟子规”班。
从这些现象中可以得知,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全方面掀起了学习《弟子规》的热潮。古人云:“开卷有益。”但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开卷形式上,还要实际考察其效果。就目前学习《弟子规》的实际情况看,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学习的方法较单一。在学习《弟子规》时,显然成人的学习方式与儿童的学习方式有所不同。但无论学习的年龄层次有何区别,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学习,目前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私塾的学习方法――记诵法。
其二,不少学习流于形式。目前学习《弟子规》,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大多数情况下并非是自觉自愿地学习,往往是被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一阵风”的学习情况。当相关政策号召一提出来,学习立刻就闻风而动,但时间一久,上级不再反复强调,学习热情迅速退潮。
其三,学习效果不理想。目前对于学习效果的检验,仅仅到能完整无误地背诵《弟子规》为止。而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由于是记诵,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实践巩固,记忆效果越来越差,很容易将之前背诵的成果付之流水,因此学习效果是极为糟糕的。这里有一个问题尤其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若仅仅止步于记诵,那无疑是舍本逐末。学习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传播并能实践我国传统文化中值得提倡的部分。
总体而言,学习传统文化固然是好事,但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也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二、原因探寻及对策
对于在学习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所出现的问题,探寻其原因,归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1.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某些形式的检查,如考公务员学习《弟子规》大多纯粹就是应付考试,再如儿童学习则往往是基于父母或老师的要求。这样,学习就沦为考试工具,或成全父母的虚荣,或满足老师的要求。并不能真正体会学习传统文化其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2.施教者没有结合受教者探寻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整个中国基本处于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施教者并无多少闲暇余力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进行探讨,往往在学习传统文化时,习惯性因袭传统学习方式――记诵。
那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学习《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学习实效呢?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多做努力。
其一,学习需有所取舍,不能全盘接受。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固然有许多好处,不然,不会传播得如此悠久绵远。但正如梁启超先生在《儒家哲学》一书中所指出的:“无论怎样好的学说,经过若干时代以后,总会变质,掺杂许多凝滞腐败的成分在里头。”①传统文化的产生有其独特土壤,有些东西在当时或许有积极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已经成为丧失了其特有的价值及意义,成为可以抛弃的对象。例如,《弟子规》云:“三纲者,君臣义。”②这里讲的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显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没有价值。所以,在学习的时候,需持一种批判的眼光,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其二,读书,尤其要擅读书,读活书。传统文化的语言与今天的白话文有别,语言存在隔阂。读书时容易出现拘泥于字句的解释,不能认识到作品背景及自己当前的生活环境是有差别的,一到实践时就发现存在严重的问题。如《弟子规》中提到:“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意思是弟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可擅作主张,必须请示师长之后才可以行事,否则将会得到“子道亏”这一极为糟糕的结果。当然,弟子因为人生阅历有限,若盲目行事容易出错,多请教师长自然对为人行事是大有裨益的。但若过于坚持这一原则,则陷入到僵化的地步,挫伤了弟子行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假设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弟子若必须请示师长后方能行事,则恐怕万万不行。正如孟子所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切记不能死读书。
其三,知行合一。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的学习上,必须有实践相伴。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其实目前已经有一些较好的举措可以扩大范围进行推广。例如,2010年湖北汉南地区纱帽中学要求学生寒假要为父母洗一次脚、倒一杯水、唱一支歌、讲一个故事,通过短信、电话等各种形式给长辈拜年。这些活动都从实践上行之有效地巩固了学习效果。
其四,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学习《弟子规》目前并不属于应试教育范畴。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部分,应结合其学习的特殊性,采用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如2014年的公益广告中《回家篇》中的《摆双筷子回家吃饭》、《63年后的团圆》等;2011年始黄石下陆有色中学开展“古诗文读书考级”活动,每学期根据考察评选“诵读小才子”、“小孝星”、“文明礼仪之星”等。这些活动,让国人在休闲娱乐之暇,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为枯燥的记诵式学习方法开辟了新路径。
总之,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学习,无疑对于当前国人人文素质的提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端和问题,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只有不断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并改进,我们的学习才能持之以恒地有效地开展下去。
注释:
①梁启超.儒家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11.
②李逸安.中华经典藏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北京:中华书局,2009.3.本文所引《弟子规》原文均摘自此书.
参考文献:
[1]李逸安.中华经典藏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M].北京:中华书局,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