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公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学的公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学的公理

篇1

要进行案例教学,首先就必须做好案例的选编工作。案例选编应该:

1.经济学案例要本土化。西方经济学理论主要来自西方,因此,其案例也大多来自西方。这些案例虽然经典,但毕竟源于西方的经济生活,不一定符合我国国情,不太容易被我国学生理解。例如,关于弹性,西方经济学教材经常使用的弹性表就和我们中国人的不太一样,比方说,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中的弹性表中,书籍、杂志与报纸、银行与保险服务是和食物一样的缺乏弹性的必需品,似乎和中国的国情不是很相符。

因此我们选编经济学案例时,要注意中国的风俗习惯、传统和国情。但是,坚持本土化,并不排斥对经典案例的引用。实际上,那些经典案例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很多时候还具有象征意义,如阐释科斯定理的火车和沿途农田的故事,论述外部性的蜜蜂和果园的例子。

2.经济学案例要贴近生活。许多教材在讲替代关系时常以茶叶和咖啡为例,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没错,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生活习性差异较大,有些地方,如广东,喝茶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咖啡根本无法代替,尤其是那些喜喝功夫茶的人更是如此。类似的例子还有大炮和黄油。该案例虽能反映稀缺资源配置的原理,但黄油离中国学生似乎有点远,而且对于普通消费者,二者既非替代也不互补。这就说明,经济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尽量从生活实际出发。

3.案例要与理论紧密结合。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并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说到底,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基础上的一种辅助教学方法,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因此,选编的案例必须反映经济学原理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要能揭示案例的内在联系和经济学原理的有关特征。

4.经济学案例来源要多样化。经济学案例来源首先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经济现实生活,尤其是热点经问题。因为这类案例能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关注现实生活,极大地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用鲜活的经济生活成功地吸引了学生,使他们关注经济生活,甚至让他们养成了定时收看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经济观察,并且关心国家的经济生活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经济学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了!

三、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

篇2

篇3

    根据最一般的定义,公共经济学是对经济效率、分配和政府经济政策的研究。这一学科包含的主题相当分散,如应对外部性存在而导致的市场失灵、逃税的动机分析,以及对官僚决策的解释。为了涉及所有这些方面,公共经济学已经从原先仅仅注重研究政府征税和支出,演变为现在关注政府与经济互动的每一个方面。公共经济学试图同时理解政府如何以及应该做出什么决策。〔2〕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经济、效率、科学和理性作为公共部门管理的价值取向,凸显管理技术和专业管理在公共部门与公共领域的运用,认为公共部门应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模式和思想。〔3〕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人行为往往使得公共产品提供者抬高公共产品的提供成本,抑或通过权力寻租以谋取部门和私人经济利益,加上政府经济活动的成本软约束带来公共部门高昂的运行成本,致使公共部门效率低下。针对这些弊端,新公共管理的倡导者呼吁必须革新与再造公共管理的流程和模式,于是管理学与经济学开始强强融合,相互渗透。〔4〕基于这样的背景,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的教学中也因此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和重要。

    公共经济学是以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及决策过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5〕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作为公共管理类公共基础课的公共经济学学科有其特定的属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解它的特定涵义:第一,它是一门经济学,但却不同于传统财政学仅着重制度描述,而注重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活动,不包括政府使用经济杠杆引导资源配置的间接调控行为;第三,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活动的决策机制,突显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第四,活动的主体是政府,但同时也包括公共企业和其他公共部门。

    二、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公共经济学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主要经济效应及其与社会管理目标的关系,研究体系以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两大理论作为支柱,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收支、预算管理、公债管理、收入再分配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作为主要内容。

    目前,在公共管理类教学实践中,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存在问题较多,如教学目标比较模糊、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衔接不够、缺乏专门针对公共管理类的本科教材、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知识背景不同造成接受程度不一、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不过最突出的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从学生层面来讲,在学习过程中,公共管理类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理论性很强,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文科出身较多,他们对公共经济学中出现的模型公式以及数理推导理解上存在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对政府经济行为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的正确理解,也因此降低了同学们对公共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另外,公共经济学的先修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接受的西方经济学多是在一个学期讲完,而经济类本科生往往用两个学期来讲授,因此公共管理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训练和熏陶方面不如经济类本科生那样规范和熟练,加上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庞大,综合性较强,这也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从教育工作者层面来讲,由于公共经济学在中国尚属一门崭新的学科,多数教师对其教学目标还不是很清晰,对教学内容体系的认识与把握尚不够清晰准确,教学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科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阻碍了该学科合理的理性发展。这就要求公共经济学的教育工作者对以上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拷问我们现行的教学体制,建构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公共经济学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探讨适用于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公共经济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直面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建议

    笔者在高校从事公共管理类本科生公共经济学一线教学多年,从教学实践中有一些切身体会,认为公共管理类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联动:

    首先,应根据公共管理类不同专业就业取向制定不同教学目标。例如,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取向: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中介组织从事人事行政管理工作与其它相关管理工作者居多,当然也有诸多选择继续深造。因此,我们可以将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扎实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在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方面的职能及其原理,学会分析政府现行的公共政策目标和原理,着重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组织协调能力与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民政、城市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当然也有不少选择继续深造的。因此,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职能、相关公共政策及其原理,了解政府税收制度和政府管制制度,擅长组织协调、规划及人际交流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政府机关、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各级工会组织、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与管理,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也不少。因此,我们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支职能与原理,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安排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税收、预算、公债、国家管制等基本原理与制度,着重培养扎实的理论分析能力、良好的社会沟通与实践能力。当然,在总体教学目标上,还应体现多维度,使学生对公共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学会观察公共经济问题,培养分析解决实际公共部门运转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篇4

Keywords engineering economic meth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compound talent

今的世界,是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的世界。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工程技术单一型人才,向懂经济、会工程、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过渡。

一名高素质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技术本领,更要有工程项目的决策能力,人员与资金分配的管理能力,以及了解企业未来发展的投资眼光。因此,工程经济法作为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教育教学方法顺势而生,开始在理工科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逐渐发挥作用。

1 工程经济法的内涵

工程经济法是一种立足于工程实践,将经济学与管理学融合,以技术为基础,管理为纽带,经济为目的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由于理工科学生缺乏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而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又经常会遇到处理相关问题的情况,工程经济法在理工科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工程经济法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树立并强化学生的经济意识。所谓经济意识,简单说就是“省钱与盈利”的有机统一,①这是工程经济法的中心目的。工程项目或者企业的盈亏对其下一阶段的发展至关重要,要通过对学生建设投资、流动资金、税务管理、管理成本、风险评估、工期管理等内容的讲解,让其有大致的知识框架,明白如何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做到降低成本、减少浪费,运用自己的经济头脑去科学合理地管理工程项目。

(2)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工程中常遇到的经济问题。教学方法要讲究传统性与灵活性的统一,②在传统的书本教学基础上,可以采用互联网教学、趣味互动游戏法、案例教学法③等多种方式。结合一些典型案例,如专利权的申请与维护,企业遇到不正当竞争时如何处理,生产者的质量责任与义务等,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去切身体会这些常遇到的经济问题,启发他们的思考。

(3)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经济管理制度与模式。建国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制度与管理制度尚未完全统一确立,很多行业的经济管理制度还在不断地修改与完善,模式也在不断改进,但应当让学生了解经济管理制度演变史,以及变革的主要方面,方便他们在后续的学习工作中具备系统思维,逐步培养他们的经济管理意识。

(4)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与长远眼光。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宣传、经营、维护是一系列完整的过程,技术的操控与相关的管理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要充分考虑工程项目中的各个因素,优化工程成本,从而获得最佳效益。④因此,必须让学生站在全局的角度,用长远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力争把企业或者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做到最大化。

2 理工科学生的含义与特点

为了研究理工科学生的含义,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理工科具体包括哪些专业。理工科专业分为理、工、农、医,其中理学包括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地质学类、力学类等;工学包括机械类、材料类、土建类、水利类、武器类、电气信息类、交通运输类、航空航天类、工程力学类、林业工程类、公安技术类等;农学包括植物生产类、森林资源类、环境生态类、动物医学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等;医学包括基础医学类、预防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护理学类等。

所以,对于理工科学生的含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理工科学生是“将主要从事工程技术工作,他们将是科学物化的实际承担者,是从事设计、施工、工艺、生产、规划和管理等具体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⑤具体来说,理工科学生除了理工科院校中学习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还包括非理工院校(如一些综合性大学)的理工科学生。

理工科学生受教学方式及所学专业的影响,思维模式与行为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视科学培养,但忽略人文教育。工科是思维基础是“工具思维”,理科的思维基础是“科学思维”,文科是思维基础是“人文思维”。长期以来,理工科学生受传统模式影响,虽然养成了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以及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研究态度,却淡化或忽略人文素质教育,给学生的长远发展留下较大的弊病与隐患。人文精神是科学的引导,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去指引我们去探索,那么即使学到再高超的技术,可能也会误入歧途。

(2)专业培养深入,但法律意识淡薄。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以及相关行业的需要,理工科学校的专业课内容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教学深度也在不断加大,但是技术层面的传播速度却远远快于法律知识的传播速度,这就造成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知识体系的缺失。理工科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技术,更要注意储备法律知识,要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并自觉抵制违法行为。对待法律要做到学、懂、守、用,学习法律常识,懂规矩,守纪律。此外,还要运用好法律武器,依法维权,切实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3)崇尚理性务实,但思维容易机械。理工科学生有着自己的思维态度与逻辑方式,他们认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非分明。对待自然科学,他们倾注了极大的兴趣与精力,理性务实、工作严谨、一丝不苟。他们有着批判式的思维,严格认真,实事求是。但是对于社会科学,他们往往不甚感兴趣,自然也不会较多关注,另一方面由于这方面知识储备的匮乏,思维方式比较单一,他们很容易只从一个角度分析问题,不能兼顾全局,经常形成一些偏激的观点,造成思维上的机械呆板。

3 工程经济法在理工科教学中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的研制成功,天宫二号的顺利发射,超级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中国的科技力量得到充分证明。然而这些科技进步也对我们的理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理工类人才培养的弊病也逐渐暴露。结合理工科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工程经济法在理工科教学中的必要性。

(1)当前理工科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很多理工科院校在课程安排上,过多地重视专业课的教育,却忽略了工程中最基础的造价投资、经济分析以及市场的研究,造成学生的经济意识普遍缺失。大一学习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大二学习专业基础课,大三学习专业课,大四实习求职,整个四年的教育中鲜有人文类、管理类、经济类的培养,使得学生只是成为了这个行业的专才,而不能成为全才,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学生缺乏经济类、管理类知识。部分理工科学生由于学习了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双学位或辅修专业,这方面的知识得以补充。但绝大多数理工科学生由于课程设置的问题或者自身兴趣的问题,经济类、管理类知识十分缺乏。工程单位与企业对懂管理与经济的工程技术人才有着迫切需要,但学校对理工科学生的管理类、经济类教学投入却严重不足,使得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3)学生对工程中常遇到的经济类、管理类问题缺乏必要了解。与工程实践相脱节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不了解,也就自然不会经常思考这些问题,长此以往,一旦在工程中遇到这些经济类、管理类问题,理工科专业出身的他们很难立刻想到对策。因此,工程经济法中的案例教学,在理工科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十分必要。

实现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是增强学生在特定行业的就业竞争力的必然之举。⑥在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力培养和就业等多方面,工程经济法都有其必要性。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工程经济法在理工科学生的培养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 工程经济法的价值与意义

(1)树立学生的经济意识。一个完整工程项目的实施,离不开经济上的规划,通过工程经济法的学习,让学生在成本计算、投资、运营等方面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知道如何把钱花到对的地方,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去省钱,树立正确的经济意识,能够熟练运用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去认识、分析和处理工程项目实施各环节中面临的经济问题。⑦

(2)培养学生的管理与决策能力。由于理工科学生普遍缺乏实际生产管理经验,使得他们在管理、决策等方面畏首畏尾。通过工程经济法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小组讨论,与学生进行互动,开展启发式教学,逐步锻炼他们的表达、管理与决策能力,同时也可增强他们的口才,树立自信心。

(3)增强学生的全局意识。引入工程经济法,综合考虑初投资、运行费用、使用寿命等,进行经济比较和分析,选择最佳方案,⑧通过这方面的学习,打破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局限,让他们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用长远的眼光去思考问题。一方面,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另一方面,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以增加,实现双赢。

5 结语

工程经济法致力于懂工程、会经济、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它与理工科原有课程的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具有应时性与前瞻性。工程经济法给理工科学生带来的帮助,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其思维方式的转变、管理决策等能力的锻炼,其作用与意义值得我们不断探索。

注释

① 李希胜.如何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经济意识――浅谈工程经济学的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5.14.

② 张学英.《经济法》课程在工科专业的教学改革与思考[J] .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6.6

③ 唐G娟,江煜等.浅谈工程经济学的八种教学技巧[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9.6.

④ 毕梦林.工科大学生能力手册[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8.

⑤ 陈薇.基于工程项目招标中工程经济学的应用[J].工程经济,2016.1.

篇5

1工程经济法的内涵

工程经济法是一种立足于工程实践,将经济学与管理学融合,以技术为基础,管理为纽带,经济为目的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由于理工科学生缺乏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而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又经常会遇到处理相关问题的情况,工程经济法在理工科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工程经济法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树立并强化学生的经济意识。所谓经济意识,简单说就是“省钱与盈利”的有机统一,①这是工程经济法的中心目的。工程项目或者企业的盈亏对其下一阶段的发展至关重要,要通过对学生建设投资、流动资金、税务管理、管理成本、风险评估、工期管理等内容的讲解,让其有大致的知识框架,明白如何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做到降低成本、减少浪费,运用自己的经济头脑去科学合理地管理工程项目。

(2)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工程中常遇到的经济问题。教学方法要讲究传统性与灵活性的统一,②在传统的书本教学基础上,可以采用互联网教学、趣味互动游戏法、案例教学法③等多种方式。结合一些典型案例,如专利权的申请与维护,企业遇到不正当竞争时如何处理,生产者的质量责任与义务等,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去切身体会这些常遇到的经济问题,启发他们的思考。

(3)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经济管理制度与模式。建国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制度与管理制度尚未完全统一确立,很多行业的经济管理制度还在不断地修改与完善,模式也在不断改进,但应当让学生了解经济管理制度演变史,以及变革的主要方面,方便他们在后续的学习工作中具备系统思维,逐步培养他们的经济管理意识。

(4)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与长远眼光。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宣传、经营、维护是一系列完整的过程,技术的操控与相关的管理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要充分考虑工程项目中的各个因素,优化工程成本,从而获得最佳效益。因此,必须让学生站在全局的角度,用长远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力争把企业或者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做到最大化。

2理工科学生的含义与特点

为了研究理工科学生的含义,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理工科具体包括哪些专业。理工科专业分为理、工、农、医,其中理学包括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地质学类、力学类等;工学包括机械类、材料类、土建类、水利类、武器类、电气信息类、交通运输类、航空航天类、工程力学类、林业工程类、公安技术类等;农学包括植物生产类、森林资源类、环境生态类、动物医学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等;医学包括基础医学类、预防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护理学类等。所以,对于理工科学生的含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理工科学生是“将主要从事工程技术工作,他们将是科学物化的实际承担者,是从事设计、施工、工艺、生产、规划和管理等具体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具体来说,理工科学生除了理工科院校中学习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还包括非理工院校(如一些综合性大学)的理工科学生。理工科学生受教学方式及所学专业的影响,思维模式与行为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视科学培养,但忽略人文教育。工科是思维基础是“工具思维”,理科的思维基础是“科学思维”,文科是思维基础是“人文思维”。长期以来,理工科学生受传统模式影响,虽然养成了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以及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研究态度,却淡化或忽略人文素质教育,给学生的长远发展留下较大的弊病与隐患。人文精神是科学的引导,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去指引我们去探索,那么即使学到再高超的技术,可能也会误入歧途。

(2)专业培养深入,但法律意识淡薄。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以及相关行业的需要,理工科学校的专业课内容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教学深度也在不断加大,但是技术层面的传播速度却远远快于法律知识的传播速度,这就造成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知识体系的缺失。理工科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技术,更要注意储备法律知识,要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并自觉抵制违法行为。对待法律要做到学、懂、守、用,学习法律常识,懂规矩,守纪律。此外,还要运用好法律武器,依法维权,切实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3)崇尚理性务实,但思维容易机械。理工科学生有着自己的思维态度与逻辑方式,他们认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非分明。对待自然科学,他们倾注了极大的兴趣与精力,理性务实、工作严谨、一丝不苟。他们有着批判式的思维,严格认真,实事求是。但是对于社会科学,他们往往不甚感兴趣,自然也不会较多关注,另一方面由于这方面知识储备的匮乏,思维方式比较单一,他们很容易只从一个角度分析问题,不能兼顾全局,经常形成一些偏激的观点,造成思维上的机械呆板。

3工程经济法在理工科教学中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的研制成功,天宫二号的顺利发射,超级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中国的科技力量得到充分证明。然而这些科技进步也对我们的理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理工类人才培养的弊病也逐渐暴露。结合理工科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工程经济法在理工科教学中的必要性。

(1)当前理工科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很多理工科院校在课程安排上,过多地重视专业课的教育,却忽略了工程中最基础的造价投资、经济分析以及市场的研究,造成学生的经济意识普遍缺失。大一学习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大二学习专业基础课,大三学习专业课,大四实习求职,整个四年的教育中鲜有人文类、管理类、经济类的培养,使得学生只是成为了这个行业的专才,而不能成为全才,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学生缺乏经济类、管理类知识。部分理工科学生由于学习了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双学位或辅修专业,这方面的知识得以补充。但绝大多数理工科学生由于课程设置的问题或者自身兴趣的问题,经济类、管理类知识十分缺乏。工程单位与企业对懂管理与经济的工程技术人才有着迫切需要,但学校对理工科学生的管理类、经济类教学投入却严重不足,使得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3)学生对工程中常遇到的经济类、管理类问题缺乏必要了解。与工程实践相脱节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不了解,也就自然不会经常思考这些问题,长此以往,一旦在工程中遇到这些经济类、管理类问题,理工科专业出身的他们很难立刻想到对策。因此,工程经济法中的案例教学,在理工科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十分必要。实现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是增强学生在特定行业的就业竞争力的必然之举。在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力培养和就业等多方面,工程经济法都有其必要性。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工程经济法在理工科学生的培养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工程经济法的价值与意义

(1)树立学生的经济意识。一个完整工程项目的实施,离不开经济上的规划,通过工程经济法的学习,让学生在成本计算、投资、运营等方面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知道如何把钱花到对的地方,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去省钱,树立正确的经济意识,能够熟练运用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去认识、分析和处理工程项目实施各环节中面临的经济问题。

(2)培养学生的管理与决策能力。由于理工科学生普遍缺乏实际生产管理经验,使得他们在管理、决策等方面畏首畏尾。通过工程经济法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小组讨论,与学生进行互动,开展启发式教学,逐步锻炼他们的表达、管理与决策能力,同时也可增强他们的口才,树立自信心。

(3)增强学生的全局意识。引入工程经济法,综合考虑初投资、运行费用、使用寿命等,进行经济比较和分析,选择最佳方案,通过这方面的学习,打破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局限,让他们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用长远的眼光去思考问题。一方面,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另一方面,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以增加,实现双赢。

篇6

在高校素质教育的模式下,作为法学核心课程中唯一的理论法学,《法理学》在培养法学理论基础和法学方法论上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是学好其他法学专业课程的前提,也是进入法学知识殿堂的阶梯。而从实用角度讲,《法理学》还是考研综合课和司法考试综合课的必考科目。可见,法理学课程在我国法学教育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已不需要详细论证。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法理学理论渊源的单一性和法律文化的缺失、法理学研究的问题及其方法本身具有形而上的特性以及法理学课程内容的博大精深等原因,客观上增加了其教、学的难度,因而真正论及法理学课程的功能及其实效并不乐观。在倡导并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有必要阐明在本科法学教育中法理学教学的重要功能。

一、培养法律理念

就法律的研究与学习而言,法律理念的培养比法律知识更为重要。法律理念是关于法的精神、思想或观念,其中包括对法律的信仰,是指导法律思维活动和法律知识运用的活的灵魂。法律理念首先是法的精神和灵魂。它是隐含在定型化、条文化的法律文本之中的,没有显现为具体条文的隐性的法,但它却有着比相对固定、确定的法律条文更为重要的作用。它对立法和法的实施都有指导意义,例如指导法官正确行使司法自由裁量权。可以说,一个法律条文的适用是否达到了预计的结果或实效,与具体操作者是否理解、掌握了该条文所体现的法律精神、理念并予以贯彻密切相关。法律条文传递的仅是字面含义,是表面现象,潜藏在法律条文后面的法理及法律的精神、理念才是支撑法律条文的灵魂。单纯依靠定型的、硬性化的法律条文很难应对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而法理和法律精神作为法律条文的灵魂则是活的法律,具有相当的普适性,能够应付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事实上,把法律运用于具体案件的过程就是法律工作者将对法律条文与其背后的法律精神、理念的理解二者相结合具体实施、操作的过程。例如“任何人未经审判不得被认定为有罪”这一规则就体现出无罪推定、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同样重要、对被告人的人权保护等理念。

因此,要想学好、用好法律研究掌握法律条文固然重要,但不能仅限于法律条文本身,而是要探究条文之后的法理,追溯法理背后的法律精神。其次,法律理念还是法律的观念和信仰。法律观念是人们对法律的认识与态度;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崇尚和信服并以之作为行为的最高准则,这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性要素。法律信仰是在具备相当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养成的以法律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法律观念的前提下形成的,是法律学人和法律职业者首先必须具备的专业品质。只有崇尚和信奉法律,才能养成自觉守法和维护法律权威的习惯,才能忠诚法律,并在需要时挺身而出捍卫法律的尊严。没有法律信仰的品格就不能成为合格的法律人。

理念与知识、原理不同。法理学教学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在向学生传授法的知识、原理的同时,对其进行法律观念的熏陶,为培养其法律理念奠定基础。部门法学主要是传授具体的法律知识、原理与技能,法理学则是通过基本法律理论的传授向学生灌输法的正义与公平、自由与秩序等的价值、执法与司法的客观、公正的法律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理念并最终促使他们生成法律信仰。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法学家拉伦兹的一句话也应该是一个司法理念,法官“除非有严重的法律不法之情形,其不得动辄基于法理念修改实证法。”

二、训练法律思维

关于法律思维,我国学者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应该说还没有一个通行的概念,但对于法律思维的存在而且应该是职业法律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思维形式尚有共识。本文使用的概念是法律思维“系指生活于法律制度框架之下的人们对于法律的认识态度,以及从法律的立场出发,人们思考和认识社会的方式,还包括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就此而论,法律思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人们对法律的认识态度,即人们对法律现象的看法、评价,这是它形而中的一般功能;二是人们思考和认识社会的方式,即受法律意识和操作方法所影响的认识社会现象的特殊方式,这是它形而上的抽象功能;三是人们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即对社会现象的法律解释、法律调整的具体措施,这是它刑而下的实用功能。法律思维也同其他思维一样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同样可以通过专业训练获得并形成熟练的思维定式。法理学不仅训练学生关于法律的理论思维,即透过法律现象和概念的表象分析挖掘其背后所体现的法律思想、理念和精神,而且训练学生根据法律的实践思维,即掌握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案件的思维活动过程和规律性的特点,但侧重于总结它背后体现出的法理和精神理念,其目的仍然是为培养法律理论思维服务。

法律思维只依据事实和法律,在以实在法规定为大前提的情况下,通过推理寻找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事实和法律之间的联系。法理学训练学生的法律理论思维不仅适用于学习理论法学以解析抽象、宏观的理论问题,它对于部门法学包括实体法和诉讼程序法同样适用,因为每一个具体的法律规范背后都包含着某种法的精神或理念,如果只看到法律条文的表面含义而看不到隐含在其中的法律精神或理念,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法律。

三、掌握法学方法论

简单地讲,方法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要选取的步骤、手段。理论上对于方法的系统研究就是“方法论”。所谓法学方法论,“是指对法律研究方法的研究,法律研究包括法学理论的研究和法律操作的研究,而后者又包括: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思维方法。”也有学者认为,法学方法应该是仅指法律方法即法律运用的方法。法学方法论近几年来逐渐在我国法学界和实务界引起重视,目前相对通行的观点是,法学方法论包括法学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法律应用的方法,其中法学理论研究的方法又称法学方法,诸如阶级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以及实证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等,而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思维、法律论证等又称法律方法或法律应用的方法。

上述法学方法并不是只对将来从事纯粹的法学理论工作有用,法学本科生掌握这些方法对他们在学校平时为完成学业的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都有着工具性的意义。法律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方法,它同普通推理一样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前者是从一般到特殊,优点是由定义根本规律等出发一步步递推,逻辑严密结论可靠,且能体现事物的特性。缺点是缩小了范围,使根本规律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展现。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优点是能体现众多事物的根本规律,且能体现事物的共性。缺点是容易犯不完全归纳的毛病。这两种推理方法在应用上并不矛盾,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结合使用而有所侧重或者选择单独适用。法律论证则是对法律推理的过程及其结论用语言形式表述出来,尤其要证明法律推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这在一些法律文书中都能充分体现。

四、《法理学》功能的实现路径

法理学本科教学如何进行方式方法的改革完善,更好地实现培养法律理念、训练法律思维和掌握法学方法论的功能,关键在于能否探索出一条理性的路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被称作“一言堂”,由教师按照演绎推理的逻辑思路系统讲解知识,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控制课堂教学进度,保证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内容。但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创新,被认为是学生被动学习的罪魁祸首因而一直处于被批判的境地。而笔者认为,对于本科生的法理学教学,坚持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仍然是必要的,它可以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法理学知识,建立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并且能够更好地了解、学习法学方法。至于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则应该采取措施积极进行改革和完善。只有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更新,使教学方式方法尽可能地多样化,法理学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其功效。为此,可以着重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教师要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完善的教材可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教师要对所选用的《法理学》统编教材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按学时需要决定取舍,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学习难点作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授课方案。

篇7

(二)需求1.对公共品的需求过度。如图1所示(见下页),出行者按照私人行车成本(PMC)与私人边际收益(即需求D)进行决策,在二者的交点Q2达到了平衡。而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交通量应为社会行车成本交点与需求曲线的交点Q1。由于道路正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出行者对道路交通的需求过度,产生“公地悲剧”。2.需求因素。(1)私人交通出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太原市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如图2所示(见下页),近年来太原市民用汽车和私人汽车保有量增长较快,私人汽车占民用汽车的比重不断上升。据统计,小汽车的道路负荷是公共交通的5—6倍,在承担相同出行量的情况下,小汽车占据了绝大部分的道路资源。私人交通的快速发展导致对道路交通的需求增长较快。(2)其他运输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企业运输、农副产品运输、日常需求品运输等需求不断增加,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因素。

(三)其他因素道路瓶颈、天气原因、信号配时不当、突发交通事件、道路施工等偶然因素易造成临时性和局部性的交通拥挤,不容忽视。

二、太原市道路交通拥挤改善路径探究

篇8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经济学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马克思经济学主要是利用合理化的供给关系,来完善经济发展和管理体系的不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增加经济发展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经济学的阐述表现

马克思经济学的主要是体现在供给关系的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但是当下形式对于这一理论的研究人员,还没有给出最据说明的定义。其中部分研究认识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是马克思供给关系和社会劳动体系的重要表现,指出是理论体系增加了让社会劳动的意义,完善了劳动体系的发展。从而促进对于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形成。对于另一部分研究人员来看,马克思的给予需求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学体系基础上的。认为马克思需求管体是市场经济和商品价值的主要表现。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于马克思体系的研究切入点,都建立在与供给方面,进而对于需求的关系的关注度较为较少。其中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的主要专研体系是针对于供给管体部分,马克思的竞争环节包括马克思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的研究,但是这一部分,马克思经济学并没有有效运作。

三、马克思体经济学供和需两大理论的不同体现

马克思体系供和需两大理论的不同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基于供需两部分的不同切入点进行马克思供需部分的研究。从不同的切入点对马克思体系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是利用供需的弹性关系和不同的方位,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工作。对马克思的供需环节中的总体的给予、总体的需求、总体的价值、总体的收入等等环节进行有效的观察和研究。这一运作环节,也是对于马克思体系的供和需更深层次的剖析和专研的体现。其中对于马克思的弹性理念,主要是建立在劳动体系的重要做之上没理由对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进行深入数额和数值的研究工作。包括对于马克思体系中的收入和总体价值的分析。其二,利用国家发展的总供需的资金值,对于社会的可利用的生产环节的供需的运作研究活动,并利用有价值的供给和无价值的供给,来增加现有经济体制中,社会生产的总需求。其中对于马克思的又加上供给,包括管家的总商品的有价值提供和、外出商品的有价值提供等方面内容。其三,利用马克思的供需关系,在具体的时间内来展开研究,依据于马克思供需发展的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四、马克思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的有效发展

在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对于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支出2010年延续到2015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总值在不断的下滑。面对这一形势,国家要不断我国经济发展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充分发挥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下供给和需求的有效作用,增加国民经济健康的发展。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发展理念,完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度,提高国家的总供给力度或者减少国家的需求量。把二者良好的结合在一起,促进经济的有效发展。对于完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均衡不发展,还要依据当下具体发展形势来看,从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对对于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当社会总供给过于频繁,导致给予过多时,要加大的需求的运作环节。而不是利用减低供给来处理这一问题。当社会的总产值低于总需要时,面对这一形势,则要将供给的力度,减少不合理供给和需求事件的发生。供给关系的不完善,包括社会生产过剩、无价值的供给等等现象。面对这种形式沿不断优化现有的经济管理体系,将马克思经济学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增加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优化供给和需求的管理机制。由此可见,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下,建立完善的经济供给和需求关系的重要性。其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合理化,完善了社会供给和需求关系的弊端,利用优化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避免了生产过剩和社会需求无法满足现象的产生。

五、结论

由上文可以看出,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下,建立完善的供给和需求体系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我国社会的总生产值和总供给的合理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和支出的合理化运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想发挥马克思供给和需求的重要作用,要将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供求这一运作理念,进行合理化的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斌.马克思的供求理论与生产价格[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4):40-44.

[2]冯根福.马克思长期供求理论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12):9-14.

[3]薛进军.马克思的供给与需求理论新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1-30.

篇9

1.1 高等数学课程与经济专业结合的例题研究

现在使用的高等数学教材,在给出导数概念前大部分都用瞬时速度和切线斜率作为实际引例,令初学者容易理解。对于经管类的学生来说,虽理解了概念,但不知导数和自己学的专业有何联系。一章学下来,学生会感到学了没用。那么,教师可在概念讲清楚的基础上,引入一些经济学上的相关例子。如商品生产者最关心的是成本和收益,即增加一单位的产量会增加多少成本,这就是经济学中常说的“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写成公式为:边际成本=,即。从数学角度分析,边际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以产量为自变量的函数,反映一种变量的分析过程和结果。它通过成本变动的比较,来揭示成本变化率,即,很好地把一个经济概念用数学方式表示,学生自然有了学习兴趣。不过教师在讲解时,要提到产量的单位是一个整数,注意实际模型与定义的区别和联系。

1.2 线性代数课程与经济专业结合的例题研究

一城镇有三个主要企业:煤矿、电厂和地方铁路作为它的经济系统。生产价值1元的煤,需消耗0.25元的电费和0.35元的运输费;生产价值1元的电,需消耗0.40元的煤费、0.05元的电费和0.10元的运输费;而提供价值1元的铁路运输服务,则需消耗0.45元的煤费、0.10元的电费和0.10元的运输费。假设在某个星期内,除了这三个企业间的彼此需求外,煤矿还得到5000元订单,电厂得到了25000元的电量供应要求,而地方铁路得到了价值30000元的运输需求,问这三个企业在这个星期各应生产多少产值才能满足内外需求?

解:依据平衡关系“中间产品(作为系统内各企业的消耗)+最终产品(外部需求)=总产品”而建立的线性方程组称为分配平衡线性方程组。

设煤矿、电厂和地方铁路在这个星期内生产的总产值(单位:元)分别为,,,那么很容易建立它们的分配平衡线性方程组为

(1)

将该线性方程组写成矩阵形式为,再整理成,其中

系数矩阵称为直接消耗矩阵,称为产出产量,

称为最后需求(或最终产品)向量,可得。

此例题可在讲完求逆矩阵解法时引入。先通过读题分析列出一个线性方程组(1),这实质就是一个简单的数学建模过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其次求考察学生求逆矩阵的计算能力,最后求向量考察了如何计算矩阵乘法。

1.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与经济专业结合的例题研究

例:某人在保险公司给自己买了重大疾病险,他每年交付保险费200元,若一年内发生重大疾病,保险公司支付3万元赔偿金,已知一年内得重大疾病的概率为0.003,现在投此保险有3000人,那么保险公司盈利的概率是多少?

解:设X为一年内得重大疾病的人数,则~,,,由德莫弗―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盈利的概率为

从中可看出保险公司几乎是100%盈利,远高于保险费的赔偿金,根本不会亏本。此时可设置如改变投保险人数和保险费,在多大范围内保险公司一定盈利,否则就会亏本等相关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以拓展思维。

2 结语

引入的实际案例要注重质量,遵循“不复杂、易理解、涵盖知识点多”的原则,避免例子多课堂容量大、学生不易消化的问题,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注意挑选,有时可以把相关的案例组合,使知识点丰富;有时需要对案例进行修改,把复杂的地方简单化;有时需要数学教师根据教学情况自己编写案例,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数学与经济类专业的结合。数学教师要把每个例子分析透彻、讲明白,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10

20世纪末,各国政府转变了各种管理控制方法,包括组织结构、财务和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的其它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例如,很多政府进行分权、私有化活动等,并引入产出和结果导向的计划与控制、顾客导向、引入竞争、质量模型和多维度绩效评价等。所有这些改革即所谓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本文关注其中与政府会计有关的一些改革。

新公共管理被认为是一种功能主义方法,其主要目标是增加政府的经济效率和效果。为了理解政府会计变革,不能从单一的视角去理解(Hopwood andMiller,1994)。本文主要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政府会计变革,包括引入的各种原因、变革的过程和效果。在分析组织和变革过程时,制度框架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维度(Greenwood and Hinings,1996)。

一、新公共管理与政府会计变革

新公共管理(NPM)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而使它更有效率和效益,并且在传递商品和服务时更具有经济性(Hughes,1998)。胡德将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概括为:向职业化管理转;明确的绩效标准与衡量指标;更加注重产出控制;实行部门分权;引入市场机制,强化政府内部竞争;私人部门的管理风格和方法;强调资源运用上的克制和节约(朱仁崎、彭黎明,2003)。经合组织(OECD)1995年度公共管理发展报告《转变中的治理》把新公共管理的特征归纳为8个方面:转移权威,提供灵活性;保证绩效、控制和责任制;发展竞争和选择;提供灵活性;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信息技术;改善管制质量;加强中央政府指导职能(赵景来,2001)。德国学者GemodGnming指出,新公共管理的确凿无疑的特征至少包括20种(朱仁崎、彭黎明,2003):削减预算、VOUCHERS、绩效责任、绩效稽核、民营化、顾客观念、分权化、战略规划,管理、生产和供应的分离、竞争、绩效测评、管理风格变革、签约外包、自主管理(弹性)、审计的改善、人事信息管理(诱因)、使用者付费、政治和行政的分离、财政管理的改善、技术的更多利用。

新公共管理的范围非常广,包括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和政府的内部管理。从与政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来说,宏观层面的宏观经济管理、公共财政管理等和微观层面的公共部门管理、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将对政府会计信息产生更多的需求。对于宏观经济管理而言,其信息来源不仅包括政府会计提供的信息,还包括政府的相关统计数据(这些数据也间接的来源于会计信息)。公共财政管理更依赖于政府会计信息,公共财政管理主要体现在财政收支管理和公共预算管理、成本管理、投资管理、绩效管理等,这要求政府会计能够提供有关预算、成本、绩效等信息。新公共管理强调结果和管理者的责任,故政府会计的新公共管理需求观是站在政府管理者的立场上,他们需要政府会计信息为其公共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从而更加有效地配置和使用公共资源,履行政府对社会公众的受托责任。因此,他们需要管理取向的政府会计模式。

20世纪80年代前,各国政府的财务管理,主要强调投入和过程,政府通过财务预算和管理程序来控制。采用产出导向的计划和控制是在20世纪末的政府革新。这是由于各国面临预算赤字,在社会任务和政府功能上出现危机。随着新公共管理的推进以及应计制在政府会计的逐步推行,各国引入产出导向的计划和控制,如预算和中期与年度财务报告。

二、制度理论与政府会计变革

(一)制度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改变控制是为了提高绩效,增加经济效率和效益,但组织变革并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效率和效益,组织内外环境和制度也对管理变革起到重要作用。而制度理论强调社会结果和组织环境的社会和文化方面(如规则、知识、权力、利益、标准、特定群体和社会的习惯)对组织的影响,组织也反过来影响它。相对于功能理论,制度理论拓宽了组织的范围,考虑了组织环境。

旧制度经济学关注组织形式和它们的特征,尤其是效率,也关注制度的影响和其它社会和文化方面。通常,旧制度经济学表明“制度,经济”和“社会,文化”是组织变革的重要因素。制度理论不仅关注组织,也关注组织内的个体,即制度理论关注经济角色、社会文化问题、个人和组织、环境和它们的相互影响。总之,制度理论的范围很广。

社会制度经济学没有关注改革的原因和经济效率与效果。社会制度经济学主要关注模仿(为什么一些组织跟随趋势、模仿其它组织、为什么存在变革的固定模式与同构组织)。该领域的学者认为变革有时仅仅是为了满足外部的规则与预期,例如为了满足外部法律的规定。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始关注绩效衡量的影响、竞争逻辑、进行变革的理性原因等。这表明组织及其个体关注社会理性和社会效率,也表明制度经济学关注理性和效率概念,包括社会和其它问题。

(二)制度理论与政府会计变革

Houwarrt(1995)认为,当新公共管理被引入时,新公共管理被作为各国政府应对环境变化的一个工具,如预算压力(经济因素)等内部因素、预期和正式规则(如外部制度)的外部改变。内部管理者不满足于传统、阶层制、投入导向工作方法等,也是一个因素。

如前所述,制度观也认为财务困境、正式规则、预期组织环境的改变,可能导致管理变革。这些变革不仅使组织更加企业化和增加经济效率和效益,而且在面对新的内外需求时显示出敏感度(做好准备或漠不关心),或者正式完成新的需求和预期。另外,制度理论关注各种要素的相互关系,例如,一旦引入新的会计系统,它不仅影响组织的效率,而且影响内外预期、组织和个体的利益与习惯。

Bum和Scapens(2000)基于旧制度经济学提出了个政府会计变革框架(scapens,2006)。他们定义规则(roles)、惯例(routines)和制度(institutions)作为解释会计变革的基本概念。在他们的框架中,规则(rules)是正式陈述程序,而惯例(routines)是实际使用(Bums and Scapens,2000)。Burns和Scapens认为,会计背景下的规则作为正式会计系统的一部分被写入操作手册,而惯例是实际使用中的习惯和会计实践。规则通常不会经常改变,只在某些时候改变。但是,惯例作为日常工作方法的改变可能逐步改变。惯例的改变可能来自于现行工作方法的经验、规则的改

变或社会压力要求改变(来自于组织内外不满足于某种实践和绩效,社会价值的新发展,某群体增加相对权力,或其它组织内外制度的改变)(Oliver,1992;Greenwood and Hinings,1996)。虽然惯例可能受规则影响,但惯例在某些方面通常不同于正式规则。一个正式规则的改变并不必然意味着管理者、其他员工的实际思考和工作方式将马上按照规则进行。在可以观察到的实际思想和行动改变之前需要一段时间。

Burns和Scapens认为,制度规范了个体的日常行为和工作程序。反之,制度也是日常行动和工作方法的结果(Bums and Scapens,2000)。制度使组织趋于稳定,或者趋同于某一组织,但它们不是不变的。广义的社会制度构造了组织的外部制度环境,而特定的内部制度规定了内部制度环境(它与外部环境因素紧密相连)。内部制度环境包括各种实践,如各种被长期认为是习以为常的惯例(Scapens,2006)。组织文化是内部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强烈影响参与者的信念、价值观和实践。

惯例植根于组织的历史,被相对稳定的制度定型,可以预期,惯例通常以一种渐进的方式改变。但是,当一个组织或其环境经历了一个巨变时,如政府进行私有化改革,某些惯例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主要转变,这可能是因为员工知道组织的生存面临危机(Scapens,2006)。

制度理论和Bums和Scapens的框架可以作为分析和理解引入新公共惯例后会计的变革过程。也就是说,为了更好地理解组织的会计改变过程,包括引入的原因和效果,制度理论提供了一个广泛的框架来分析政府会计变革。制度分析也可以显示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变革的效果与新公共管理思想所倡导的相一致。

迄今为止,有少量的实证研究用制度理论解释政府会计的渐进式变革(Nor-Aziah and Scapens,2007;Ter Bogt,2008)。制度理论(如社会制度理论和Burns and Scapens的框架)能提供一个基础来理解和分析政府引入新公共管理导向会计变革的原因、变革的过程及其效果。它主要通过关注3个方面的问题:(1)政府会计变革的过程是如何发生的,经济因素和其它制度影响在引入会计变革中是否起重要作用。(2)如果起作用的话,哪些作用来自于执行正式会计系统的主要变革。(3)从长期看,这些变革是导致了组织功能的更加企业化,还是它们引入只是为了遵守外部环境中的法律规定,因此其效果主要是象征性的。

三、政府会计变革的原因

旧制度理论认为经济的和其它制度原因可能导致组织改变。社会制度主义者认为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模范、外部法律等。Btog(2008)详细讨论了会计变革的原因。很多学者认为很难严格区分组织会计系统的改变与其它新公共管理变革,如引入新组织结构、质量管理、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等。他们认为大多数变革实际上相互作用,也是政府长期变革过程的一部分。

很多学者认为会计变革的主要目标是增加组织的经济效率和效益(Bogt,2005)。20世纪末的各国预算削减,导致了各国引入增加效率和效益的各种技术。除了经济合理性,社会,政治合理性要素也对引入变革起重要作用,例如,为了将来拉选票和获得政治支持。引入变革也是社会、政治和政府部门绩效的结果。由于很多投票人对政治和政府丧失信心,或不满足于政府绩效,导致了20世纪末很多西方国家投票率的急剧下降。这将加速变革,尤其是引入分权和产出预算以及相关的计划和控制文件。当然,还有其它一些社会原因导致变革,但它们在本质上是象征性的。例如,在某种程度上,引入某些变革是受这样一些因素的影响:一种时尚或趋势去跟随新思想,担心被其它组织的同事认为是一个落后者,或来至于外部咨询者的建议,或来至于经验教训。

四、新公共管理下政府会计变革的影响

会计变革的效果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这些影响只是逐步可见,需要一个过程。本部分讨论引入一些主要会计变革的影响,如应计会计、产出预算、绩效预算和基准。

(一)应计会计

20世纪70~80年代引入应计制意味着政府会计人员需要一些额外的培训来适应这个新系统。但从20世纪50年代起各国逐步从传统的现金制转向修正的现金制或修正的应计制会计系统,使得编制资产负债表成为可能。而且,要求年底报告应付和应收数额也使计算应计支出和应计收入成为可能(Bac,2002)。

严格地说,引入应计会计到现存系统基本上不冲突,也很难引起严重问题,尤其是因为通常引入应计会计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技术变革。组织继续关注财务信息而不是产出和结果,这意味着受托责任过程没有根本改变(Bog and Helden,2005;Mol,2006)。

由于应计会计的引入是一个渐进过程,很难在短期内看出其效果。但总体而言,应计制有利于经济决策制定和组织功能的实现。应计制是一种更企业化的方法,首先它具有财务意义,但逐步地它将渗入组织的一般管理和他们的思考方式。有些政府会计人员认为,没有应计制的引入,就不可能编制产出预算并提供信息给活动和产出的单位成本。在应计制下,能获得预算和作业成本的及时记录。

(二)产出预算

在新公共管理导向下,很多国家在20世纪末引入产出预算。以前的研究认为产出预算及其绩效信息,以及相关的中期和年度报告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一些政府会计人员认为,最初,新公共管理思想看起来很吸引人,但细想起来很难执行。新公共管理很可能是一种好的思想、一种实用主义和企业化的方法,但在政府中实行并不容易。绩效衡量,作为新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很难执行。但总体而言,新公共管理有利于计划和控制,尽管它只是提倡产出导向。新公共管理导向有利于部门和活动的成本结构的透明度,也有利于提高财务预算和报告的质量。在产出导向下,很少有组织超过他们的预算和支出不足;即使他们超支,中期报告也会提醒他们。这表明新公共管理导向有助于改进组织的财务管理。产出预算能使政府会计人员更多地关注产出和绩效,有助于定义任务和明确责任结构,变得更加专业化和企业化。新公共管理和产出预算也影响会计实践,尤其是组织文化(从投入和过程导向变成产出导向)。另外,产出预算的引入通常与分权相结合,分权后组织层级更少,灵活性增加。分权组织的任务、产出和结果导向和透明度也将逐渐增加。通过这种方式,组织文化将逐步改变,组织制度也跟着改变。

编制产出预算也将影响非财务人员。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员需要预算和控制信息,也参与到生产这种信息。这主要是因为预算和控制信息在本质上并非严格的财务信息,而是内容导向。这意味着生产和解释预算及控制信息不再是财务人员的专利,内容导向的雇员也开始关注财务信息。

总之,引入产出预算意味着市民服务和政治家的活动(如定义和讨论政治领域的内容)已经逐步变得更加关注。比以前更频繁的是,特定政策领域正考虑更广的政策项目内容。在有些领域,更多的政府人员开始参与产出预算。

(三)绩效预算和基准

绩效衡量、新公共管理、引入产出预算和基准密切相关。事实上,绩效衡量是一个基本概念,它在引入所有这些会计技术变革中起重要作用。它与会计和会计变革的技术方面紧密相连,将改变组织管理的其它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文化),也评估和控制管理者的活动。

有些政府管理者反对绩效衡量。但大多数管理者认为绩效衡量很重要。基准提供了一个相对绩效标准。而且,如今绩效信息的收集采用平衡计分卡或者质量模型(如INK模型和EFQM模型)。很多政府管理者担心政府绩效衡量的恰当性,这确实不是新技术能完全解决的。虽然存在这些问题,但基准能逐步提供更有效的可比性绩效信息。基准能提供计划和控制信息,并提供一个相对绩效。从这个角度说,它有助于提高组织活动和绩效的透明度。

政治家更需要关注绩效信息,因为他们要直接面对公众和媒介的评论。由于不确定性的增加,很多政府越来越关注绩效和绩效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基准使绩效信息逐步在控制政府组织和提供更透明的信息给外部利益相关者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入产出预算也有助于政府实行绩效导向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将影响内部制度,也影响外部制度。很多政府开始关注信息的透明度、绩效和绩效信息,开始将工资水平与绩效评估相连。这不仅出现在组织的高层,也出现在组织基层。

新的和现存的绩效信息将逐渐变得更加重要。改进和正视这些信息将增加它们的使用,这将促进更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的发展。而更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通过增强人力资源管理,也促进绩效信息的使用。

五、基于制度理论分析新公共管理下的政府会计变革

旧制度理论及其代表如Greenwood和Hinings(1996)认为经济和其它制度因素将导致变革。经济问题如预算压力,在引入各种会计变革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很多改变被引入是因为它在其它地方获得了成功,看起来更加现代化,这是某些利益相关者所预期的或者被强制要求的。很多因素,如在社会制度经济学中提到的模仿和外部法律,也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制度理论和Burns和Scapem(2000)框架,各种会计变革可能被认为是规则的改变。这些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变,如预算削减和有义务引入应计会计和产出预算,也可以被认为是规则的改变。这些外部改变影响引入各种管理改变到组织革新,包括引入新的会计系统。当执行新的会计系统时,可能出现某些技术难题,这说明宣布一个规则的改变和只是纸上谈兵时相对容易。

组织的参与者是否能完全理解和遵守规则的改变,如在多大程度上他们将改变惯例,很多政府会计人员认为新的会计系统和信息在刚开始或很长一段时间很难使用。根据制度理论,惯例持续的表现为日常经验和发展的结果的轻微改变,但它们植根于组织的价值和传统。

经过一段时间,惯例能够制度化,因为它们变成了制度的一部分,例如,制定了组织内外的思考方式(Hopwood,1990)。各种因素可能影响制度和作为制度一部分的惯例。各种政府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如由于政府及其绩效可能显著的影响外部制度,价值和预期将会改变。由于政府的低效和不灵活导致了内部的不满足,内部制度将改变。制度的改变将刺激规则和惯例的改变。而内外价值的改变通常是逐步发生的,而不是惯例的剧烈的大改变的结果。

惯例的稳定性、改变的渐进性和组织历史的影响也显而易见。新规则,如新会计系统,已经引入但没有很好的理解,或者生产的信息被认为是无用的(例如,由于系统的不完全,不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或者由于人们没有学会如何使用)。新会计系统的信息可能很难用于控制组织,参与者继续使用现有惯例。这并不一定是他们抵制改变。很多政府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决策和控制继续基于传统的投入和过程导向信息(Scapens,2007)。这些传统的工作方法来至于文化和以前的关注投入和过程的培训。另一个导致继续使用旧系统的原因是新会计系统的规则还没有与其他规则和系统(如绩效评价系统)保持一致。但是,惯例在多年后将逐步改变。这将增加实际绩效信息的使用、服务导向、根据产品和效果思考(Modell,2004)。这些发展可以认为是与新公共管理思想保持一致的变革。

篇11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尽管人们对象差进行了量化,但象差始终是镜头设计的困扰因素。对于设计者来说,如果想对象差进行校正,就必须知道特定象差对于成像会造成什么影响。球面象差会影响象场中央部分的成像,象面弯曲的程度说明了角部的校正情况。

更多的镜片给设计者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度,由于有更多的镜片进行表面处理设计,设计者就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控制象差。但是更多的镜片也意味着更高的造价,也更加趋于更小的生产宽容度。现在对新镜头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SummiluxR1.4/50要求到达2个设计目标:收缩光圈后像质的显著提高和全开光圈时整个画面要达到非常好的像质,这两项要求都是它们的前代们所未能达到的。目前光学设计部门大量使用了计算机,计算机及其计算机程序本身是无法找到全部答案的,也就是说设计者是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来操纵镜头的诸多变量的。但是借助于现代计算机的强大能力和对光学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光学设计人员对5级赛德尔(Seidel)象差的了解已经扩展到包含有60多种各种各样的象差。现代计算机可以做到每秒钟追踪计算200?郯000条光线,各种参数的数量也在增加,对于一个6片镜片的设计,计算机需要进行许多年的计算才能找到全部可能的结果,而所需的时间是天文数字――以1开头,后面有99个0。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的第三代光学镜头设计的特点是在镜头设计的两大制约因素――机械精度和可接受的成本――之中寻求更加优异的光学设计。现代Leica镜头的设计是用来挑战胶片颗粒的极限的。如果说有什么设计知道原则的话,那这个原则就是:对低频空间频率的极高的反差表现和对高频空间频率的高反差表现。这样的表现本身就不是容易达到的,而且有全开光圈时候对于象场的大部分区域要有如此的表现。

篇12

一、传统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石及其缺陷

传统公司治理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股东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剩余收益(residual return)的分配是这两个理论的主要关注点,其重点在于谁得到剩余收益,分配会对业绩带来什么影响。

(一)股东理论

自现代公司诞生以来,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导致的委托——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话题。委托——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企业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也就是委托人,经营者是人。人是自利的经济人,具有不同于公司所有者的目标函数,因而其不可避免具有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所以公司治理的中心问题就是解决问题,探讨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如何运用各种手段以便那些公司资金的提供者可以以此保证他们自己能够获得合理的投资收益。

股东理论认为,股东承担了投资的风险,所以应该拥有剩余索取权;进而宣称能够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公司治理结构体制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为了保证对企业内部管理既无知识又无兴趣的股东(外部人)利益最大化,股东理论所提倡的公司治理体制就是把公司置于(资本)市场的控制之下,即强调股东对企业的外部控制。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各种投入的组合,股东是权益资本的提供者,是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除此之外,供应商、贷款人、顾客、职工对企业都作出了专门化的特殊投资,企业经营对他们的影响和对股东的影响一样,他们也应当享有公司治理权。利益相关者理论弥补了委托——理论关于委托人主体资格仅限于股东的缺陷,这使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公司收益的分配上与股东理论的立场对立,它认为股东投入的物质资产并非创造价值的惟一资产,雇员的人力资产也是创造价值所必需的。关键在于,雇员的人力投资是企业特定的,即雇员经过时间发展出来的技能属于企业专用的,因缺乏通用性而难以通过市场体现价值。所以,雇员也应该拥有剩余索取权,而不能仅仅强调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三)传统公司治理理论的缺陷

如前文所述,股东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关心的问题,只是剩余索取权及其分配对于公司绩效的影响,却忽略了这种剩余的生产,即它是如何通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被创造出来的问题。这两种理论虽然在剩余归属问题上争论不休,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把企业理解为个人之间的合约,忽视了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是创新型企业通过组织过程对资源加以配置的结果。因此,从创新经济学视角对公司治理进行改进就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必然需求。

二、创新经济学及创新的基本特征

“创新”是成功企业和经济体随着时间推移改善其绩效并彼此分出高低这一过程的核心内容。它是企业和经济体借以生产质量更高和成本更低的产品的全部活动(奥沙利文,2007)。创新经济学关注生产而非交换,其认为,资源的配置规程必须是:(1)开发性的,即必须毫不顾虑地将资源投入到收入不确定的投资项目中去;(2)组织性的,即收入是通过人力和物质资源的整合产生的;(3)战略性的,即资源的配置要能克服那些既定的市场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其它一般的公司认为这不可突破。创新的基本特征可从以下三点进行考察。

(一)可见性

可见性主要是指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信息可观察性和可得到性。一般而言,技术创新需要的资源(投入)和绩效(产出)不容易被决策者观察到,同时技术创新行为也不容易与无效率行为相区分,这就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较低的可见性。另一方面,由于组织结构、决策目标的单一性,使得如中心实验室的研究通常具有较高的可见性。

(二)新颖性

技术创新的新颖性是以技术创新中所涉及的全新技术和知识的多少来度量。按照新颖程度可将技术创新分为根本性技术创新和渐进性技术创新。根本性技术创新的新颖程度高而渐进性技术创新的新颖程度相对较低。一般说来,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或风险性同新颖性成正相关关系,而其收益也同新颖性成正相关。根本性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而渐进性技术创新具有低风险低收益的特点。

(三)专用性

技术创新专用性是用来描述技术创新的利益分配和享有权力。其通常是指技术创新决策反映的是企业(股东)利益还是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技术创新成果是为企业(股东)所独占还是为利益相关者共同占用。对创新成果的独占还是共享取决于谁为创新投入了资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谁投入,谁享有”。

三、基于创新的公司治理改进路径

当前,全球公司治理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一,外部人模式。以英、美为代表,股权分散在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手中,主要通过富有流动性、有效的资本市场对公司经理进行监督,企业融资也以从资本市场获得为主。其二,内部人模式。以德、日为代表,包括大部分oecd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股权集中在银行和相互持股的企业手中,企业融资来源以银行系统为主,主要通过公司内部的直接控制机制对管理层实施监督。无论何种公司治理模式,我们所期待是在合理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应该看到是具有较高的可见性和新颖性,同时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合理分配的创新。因此,笔者认为从公司治理对创新特征的影响入手,考察公司治理对创新的影响,可以找到以下三条基于创新的改进公司治理的路径。

(一)提高组织结构稳定性,加强利益相关者的联系与沟通

可见性通常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量较为敏感,即资金投入量能明显提高创新的可见性。同时,可见性与企业专业特殊能力密切相关,即企业是否积累了足够的具备专用技能、特殊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本,积累越深越容易提高创新的可见性。因此,企业应当加强与股东、债权人和风险投资基金等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具有资金支持能力的利益相关者的沟通,获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广开创新的资金来源;其次,应当加强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集中性,这有利于企业积累特殊人力资本,从而提高创新的可见性。德日模式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股权集中,以及法人交叉持股等特点即有助于提高创新的可见性。

(二)增强风险承受能力,建立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根本性技术创新需要企业具备如下两个条件:一是对技术创新的风险承受能力;二是获得或开发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能力。渐进性技术创新需要企业具备的条件:一是在专业范围内技术知识的长期积累;二是利益相关者具有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在考虑改进公司治理从而提高创新能力时,必须加强风险应对与承受能力,并在保持现有人力资本稳定的情况下,建立完善的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适度提高人才的流动性,从而引入新知识。随着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创新新颖性的提高,必然会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就现在情况而言,德日公司治理模式有利于渐进性技术创新,而英美公司治理模式有利于根本性技术创新。

(三)合理分配创新收益,保证投入产出利益对等

对技术创新成果的占用自然要涉及到技术创新各利益相关者。如果大部分的投资是由企业自己完成,如一般技术创新成果有效地被专利、版权或由于实物资本所具有的战略优势所保护,其成果分配中自然就应以企业所有者(或股东)利益为首要考虑。当创新需要大量的其他类型资源的投入,而这些投入大部分是由其他利益相关者(员工、债权人等)提供,那么只考虑企业或所有者(股东)的利益就是不恰当的,利益相关者应获得相应回报。因此必须按照“谁投入,谁享有”的基本原则,合理分配创新收益,保证投入产出利益对等。如果企业或企业所有者投入大部分或全部资源,那么企业或企业所有者理应成为技术创新成果大部分利益获得者或者成为技术创新的专用人;如果企业同利益相关者共同投入资源,那么应当共同占有技术创新的利益。与此对应,企业公司治理中要对股东或利益相关者进行合理的定位,若为前者,企业创新战略目标应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若为后者,企业创新战略目标则以最大化利益相关者联合体的共同价值为目标。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企业应当从创新的角度改进公司治理,提高企业创新的效率和效果,最终建立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篇13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占第二位,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并且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宫颈癌防止的重要环节。现将我院自2011-2012年来6000例液基细胞学检测与2008-2010年5000例传统巴氏涂片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标本满意度及活检阳性符合率进行对比,目的是探寻更可靠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以提高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组为2011―2012年对任丘地区6000例已婚妇女进行妇科普查,采用液基细胞学取材,TBS系统报告,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41.33±11.65);对照组为2008-2010年任丘地区妇科传统的巴氏脱落细胞学涂片,巴氏分级报告,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37.65±8.85)。

1.2 方法:清除宫颈分泌物后,对照组选用传统宫颈刮片,酒精固定,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巴氏分级;观察组采用液基细胞学取材,特制取材刷顺时针或逆时针连续旋转8~10周,装在保存液中,采用沉降法制出均匀、超薄玻片,显微镜下分析,TBS分类,阳性玻片由两位病理医师阅片(副主任医师及主治医师各一人),并且意见一致方可做出诊断。阳性患者均经阴道镜活检证实。

1.3 诊断标准: 按TBS分类标准[1]:(1)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肿瘤(NSIL)。(2)鳞状细胞异常:a.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b.不能排除高度鳞状细胞病变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H);c.低级别鳞状上皮细胞病变(LSIL),包括HPV的细胞变化、轻度不典型增生(CINI);d.高级别鳞状上皮细胞病变(HSIL),涵盖中、重度不典型增生(CINII、CINIII)及原位癌;e.疑为侵袭癌的高度鳞状上皮细胞病变;f.鳞状细胞癌。(3)腺细胞异常:包括非典型腺细胞(AGC)、原位腺癌、腺癌。

标本满意度标准:(1)保存完好、可以辨识的鳞状细胞数量,对照组细胞数大于8000个,TCT组细胞数大于5000个;(2)绝经前妇女最少能看到6-10个腺上皮细胞或鳞状上皮化生细胞;(3) 细胞不能过度重叠,粘液、红细胞及坏死组织少。

3 讨论

巴氏涂片细胞学曾经为早期宫颈癌的筛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及病患对医疗质量需求的提高,它的劣势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巴氏涂片细胞学存在的假阴性诊断令人担忧[2],Frable[3]等报道的假阴性至少为15%--20%。究其原因,常规巴氏涂片有高达53%--90%假阴性的原因是涂片中没能有能诊断的细胞[4]。TCT的操作方法更加简单实用,取材刷能深入到宫颈鳞柱交界处,采集到该处的病变细胞,并立即将取材刷头放入细胞保存液中,这样,取材器上几乎全部的细胞标本均得到了充分固定,避免了巴氏涂片刮板取材不全的缺点,同时避免了取材后部分细胞丢失和细胞过度干燥[5]等弊端,而且TCT制出的玻片细胞结构清晰、背景清晰,可大大提高宫颈病变细胞的检出率,与病理组织学对照诊断符合率也较高,是临床早期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手段[6]。

本研究选取液基细胞学制片(6000例)和传统巴氏涂片(5000例)两种宫颈癌筛查方式,并对这两种制片方法的细胞及组织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显示TCT检出率ASC-US以上病变阳性率明显高于传统的巴氏涂片法。并同时对 203 例ASC-US以上病变的体检者均进行了阴道镜活检,TCT组活检诊断阳性符合率为 62.56 %,明显高于传统涂片组( 37.05 %)。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液基细胞检查诊断宫颈病变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巴氏涂片[7] 。

虽然宫颈癌是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8],但是它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高发病率[9]也着实让人感到恐惧。早期无任何症状及发病年龄的低龄化,更是给我国中青年女性敲醒了警钟。因此,常规的妇科体检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此,建议30岁以下者每年1次或2次1次TCT检测,连续3年阴性,则可以每2-3年复查一次;70岁以上者,如果连续三年检查阴性,同时在近70岁的10年里没有异常细胞学检查结果,可停止TCT检测。

综上所述,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措施,本研究结果表明,TCT组在标本满意度、宫颈癌癌前病变检出率及活检阳性符合率这三个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CT可取代传统巴氏涂片。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在宫颈病变中阳性率高,可发现宫颈癌癌前病变,临床进行干预性治疗,防止宫颈癌的发生,达到治愈“癌症”的目的,挽救患者的生命,促进女性生殖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克敏.宫颈病变诊治掌中宝[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18-22.

[2] 潘秦镜,李凌,乔友林,等.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的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1,23(4):309-312.

[3] Frable WJ,Austin RM,Collins RJ,et al.Medicolegal affairs:IAC tsak force summary.ActaCytol,1998,42(1):76-119

[4] Lee KR,Ashfaq R,Birdsong GG,et parison of conventional Papanicolaou smears and a Fluid-based thirrlayer system for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Obstet Gynecol,1997,90(2):278-284

[5] 陈韵微,欧阳穗,何洁莹.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联合应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准确性的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9);930-932

[6] 梅萍,刘艳辉,庄恒国,等.1747例宫颈阴道病变筛查结果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杂志,2005,21(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