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办公信息化建设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办公信息化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办公信息化建设

篇1

高速公路企业办公信息化建设历经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初具成效,但与此同时,我国高速公路企业办公事务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也逐步提高,对高速公路企业办公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以下几项突出问题:

办公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首先,受经济水平与认识程度的限制,我国不同地区的高速公路企业对办公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参差不齐,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对办公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相对充足,信息化设备及相关软件的引入也较为及时,而偏远地区则投入偏低。此外,一些高速公路企业管理人员对办公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充足,忽视了办公信息化建设在提升高速公路企业事务管理成效和管理效率方面的重要意义,导致了压缩办公信息化建设经费,制约办公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问题。

办公信息化建设规划不足。我国高速公路企业相办公信息化建设至今发展时间不长,许多企业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其认识不足,且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导致办公信息化建设随意性较强,缺乏科学的规划,进而制约了高速公路企业办公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公路养护维修、收费管理、道路沿线附属设施管理等等,内容较为庞杂,涉及因素较多,而一些工作人员误以为办公信息化就是通过计算机开展工作,而忽视了企业各部门、各层级及企业与外界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利于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管理效率。

2 高速公路企业办公信息化建设对策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并全面提升高速公路企业办公信息化建设的成效,认为应采取以下几项对策:

明确系统层次和管理层次。首先,为提升高速高速公路企业办公信息化系统的系统性,应根据企业特点设立完整的系统层次,使信息资源能够在办公信息化系统中有效传递。如可将高速公路企业办公信息化系统划分为以下3个层级:公司―职能部门―工作人员。

为了维护企业办公信息化系统各个层级的有效运行,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层次,负责对相应信息系统层次的运行进行管理、监督、评价和改进。高速公路企业办公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包括企业―职能部门―办公室―工作人员四个层次,企业领导为最高层次的管理者,负责对各个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各职能部门再分别负责其下属的各个办公室,办公室主人再对其管辖范围的事务及每位员工的工作进行管理。

明确岗位角色与权限。办公信息化系统是以岗位角色管理为核心的,明确各个岗位乃至每位工作人员在办公信息化系统中的角色与权限,才能确保各项信息化管理实务能够合理分配到个人,对于保障办公信息化系统的有效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就高速公路企业而言,企业领导应扮演组织者和主导者的角色,负责对整个信息化系统的协调、维护与改进,各部门领导和办公室主任应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将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通过信息化系统向上级传达,并将上级下达的各项指令通过信息化系统下达到企业个员工,确保其顺利执行,企业员工作为信息化系统的基本单元,则发挥着执行和反馈的重要作用。

统一数据形式。统一数据形式,是促进办公信息化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以往,虽然多数高速公路企业配备了信息化设备,并能做到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务,但数据管理混乱,格式不统一,极大地制约了信息化管理成效。对此,应将整个办公信息化系统中的所有流转与存储数据的格式进行统一,如文档统一以word形式存储,表格以Excel形式存储,图像文件则用扫描格式存储等等。

篇2

二、基层公安办公室信息化是公安信息化的薄弱环节

(一)认识上的偏差

部分领导和民警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着只须懂法就足以胜任当前公安工作的偏见,对信息化的了解也仅限于信息化就是用微机打字、信息化就是上因特网,对信息化范围、信息化开展的意义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公安工作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因此,公安机关出现了阻碍科学技术与办案结合的不利因素,缺乏依靠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对于如何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公安工作中来、如何用信息化促进公安工作的跨越式发展,研究较少,重视不够。这种状况已成为公安机关加快信息化进程,推动办公、办案现代化发展的瓶颈,与当前形势发展和公安工作的任务需求极不相应,也制约了公安工作的发展。

(二)办公室基础设施简陋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

科技强警的鼓敲了几年,但基层公安局办公室仍然普遍存在基础设施简陋、办公条件差等现象,办公室作为综合部门,工作是多而杂,且有的工作手续多、所经部门广,仅仅依靠几个民警的手工操作或单机办公,往往使办公室民警大有力不从心之感,工作效率低下那也是情理之中。因此,针对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建立省人省力的信息化系统,将办公室人员从材料难写的困惑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势在必行。

(三)缺乏人才,使信息化建设力不从心

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工作存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严重缺乏信息技术人才。从目前来看,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在过去所接受的教育中很少涉及信息技术知识,而专门的技术人员又大多为法医、会计、痕检、摄像等传统技术型工作人员,因此对于信息技术这门科技含量很高的结合技术,显得束手无策,很难提出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很难得心应手地组织开展信息化建设。对于有一些信息化建设的单位,又由于人才缺乏,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不能使用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使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成为摆设。因此在没有一支高水平的信息化技术人才队伍的前提下,公安信息化建设对某些单位而言简直是一种神话或资金上的严重浪费。

(四)缺乏资金,信息化建设难以保障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高效能的现代化基础建设,必须要有足够的建设经费作保证。它所涉及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购置。以一个县公安局办公室为例,信息化系统需要一个由一台服务器,10台终端微机组成的小型局型网,购置网络办公系统、数据统计系统,仅此几项建设资金投入就达几十万元。财政却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保障和支持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因此公安机关在信息化建设上只能是等米下锅,信息化建设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加强基层公安局办公室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金盾工程”的总体要求

在年初的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公安部要求“要以‘金盾工程’为龙头,大力提高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曹部长在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公安机关要提高对敌斗争、打击犯罪和治安行政管理的工作水平,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警之路,切实提高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实践证明,哪个地方公安机关特别是领导同志科技强警意识强,并下大力气抓,哪个地方的公安工作就主动、就有新的起色,而且会带动公安机关内部管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显而易见,要提高办公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更有效地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就必须加强办公室工作的科技含量。

(二)是当好“参谋”,进行结合分析、科学决策的需要

科学技术是当今现代化最显著的标志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提高公安机关办公效率和应对突发案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已成为公安工作发展和融入社会的客观趋势,是实现科技强警的重要途径,也是更好地履行公安机关职能,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保证。公安局办公室作为“结合分析部”、“参谋部”,办公效率直接影响领导科学决策质量的高低。过去,仅仅靠几个人的分析能力,对于各种情况的分析范围及准确性都有很大的限制,但有了科学决策辅助系统,可针对各种情况提出预案,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必然会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因此,基层公安机关应高度重视公安办公室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其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工作的必要性认识,全力推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

(三)是快速反应、统一指挥的需要

在新的社会治安形势下,犯罪向网络化、流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犯罪分子拥有先进的交通、通讯工具,信息灵、逃逸快。公安机关必须建立权威、灵敏、高效的信息化系统,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以快制快,打击犯罪。目前,基层公安机关虽然已建立110报警服务台快速反应机制,但各县区公安局之间的快速统一指挥、调度机制仍不完善。如需要多方警力进行围追堵截的情况,目前一般是通过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电话进行调度、指挥。往往由于所用调度时间长而导致犯罪嫌疑人漏网。但如果建立了信息化系统,市局指挥中心可通过网络与下级指挥中心或110报警服务台进行网络通信,实现信息快速传递,同时在网络上指令,那就大大节省了调度时间,为缉捕犯罪嫌疑人赢得了时机。

(四)是克服统计不实和综合指导盲目性的需要

统计不实是公安机关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统计不实问题一抓再抓,仍不能解决问题。办公室信息化系统建立后,要求基层办案机关受理案件必须通过网络系统进行登记,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统计不实现象,并可随时通过网络及借助辅助系统对基层公安机关所登记的案件进行科学的综合指导。

四、加强基层公安局办公室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和步骤

(一)信息化系统的构成

信息化系统即由信息组成的有秩序的、自成一体的有机统一整体。公安办公室信息化系统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和业务工作特点而建立的信息体系。公安办公室信息化系统是公安信息系统的子系统,以技术为辅助手段,使公安办公室获得快速、灵敏、准确、全面和安全有效的综合信息支持,实现办公自动化、科学化、网络化,以充分发挥公安办公室的综合分析、“参谋”作用。一般来说,根据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基层公安局办公室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

1、指挥中心信息处理子系统

该系统主要承担快速、准确、全面获得的动态信息,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是科学决策、快速指挥调度的重要依据和信息主渠道。指挥中心信息处理系统纵向与上下级公安指挥中心信息网络连接,横向以公安信息管理中心为枢纽,整合同级公安犯罪信息中心、交通、户政、刑侦、出入境、治安等信息系统,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手段,将分散的信息统一起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系统开放,成为覆盖全局、四通八达的能为各警种、各基层战斗单位和一线民警提供大量信息的高速通信网,从而克服时空限制支持各警种协同作战。

2、公安统计子系统

该系统主要依靠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收集、分类、汇总,有效地进行数据统计和解决统计不实问题,并对下级公安机关进行有力的综合指导。公安统计系统可通过数据统计,进一步进行社会治安情况分析,为各级部门提供服务。

3、综合调研子系统

该系统主要以科学管理的手段快速、及时、准确地收集各业务单位、基层机关所得到的成绩和经验,进行系统分析,反映整个公安工作的经验、成就和业绩。

4、档案管理子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解决过去查找材料、文件困难,材料保存时间不能过长等问题。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后,将文件、材料的文号、文名、存放文柜进行编号,录入计算机,以便于检索,并将文件、材料进行扫描存入微机,需要查阅,只需在计算机中进行检索便可直接查看,同时还可通过局域网,突破时空限制。

5、刑侦、治安、户政等业务部门子系统

公安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决定了其工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办公室与刑侦、治安、户政等业务部门是相互服务的。因此,办公室信息系统与刑侦、治安、户政等业务部门的网络连接是必不可少的。刑侦、治安、户政等业务部门子系统主要是结合网络技术手段,进行网上追逃、户口上网管理,以便进行信息快速流通。如指挥中心信息处理子系统通过业务部门收集各类业务数据、不安定情况等;办公室综合调研系统通过刑侦部门收集打击犯罪的情况等;公安统计子系统从户政收集人口数据等等,都可从各业务部门子系统网络上获得。

(二)办公室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1、组建经济实用的小型局域网,搭建网络化办公平台,实现信息化系统的职能作用。

首先,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局域网的规模。对于服务器、交换机在投入上最大限度的做到高配置、高要求,从而保证局域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然后就是搭建网络化办公平台,充分发挥网络的资源共享、信息的快速传递等作用。①资源共享作用。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资源的收集、整理、或进行文件交换。文件交换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而在网络中这一切就变得轻松。在网络中只要建立一份共享资料,所有的用户就可以随意查看、复制这些资料,而且网络的数据快速传输和高度的可靠性,使得文件和资料交换变得轻松、方便。我们实现办公室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资源共享,真正实现网络化、无纸化办公平台。②进行网络通信,实现信息快速传递。通过网络我们不但可以方便地进行资源的共享,还可以轻松地进行网络通信,网络通信的高效、快捷是其他通信方式无法比拟的。目前,网络通信以其方便、快捷等特点,已成为现代网络通信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在网络系统中,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数据的传递,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如办公室与各业务部门可以利用网络互相传递所需要的数据资料、业务报表、内部公文等等。

2、购置实用的业务办公系统软件,实现办公自动化。

基层公安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自行购买相应的业务及办公系统软件。但此软件系统必须要符合标准,以利于二级、三级网连通后,数据信息的采集和传递,并且还可以确保此项经费投资不浪费。公安业务及办公系统软件基本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件处理,主要进行各类办公公文处理后,将各种规章制度、信息、情况均放在局域网上,通过浏览器进行网上公文写作、批示和阅读等。二是科学辅助作用,主要是针对各种刑事、治安等案件、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提供决策预案,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三是数据统计及分析作用,该软件主要是对各类统计数据通过网络进行登记、分类、汇总及针对数据分析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再将统计及分析情况放置局域网上,需要者便可通过浏览器进行查阅。如刑事、治安、巡警、消防、交通、禁毒、严打等各类业务报表每个月就有百余张之多,而每个月各业务部门的材料所用的数据又要从办公室调。有了数据统计系统后,便可直接通过网络共享获得各类数据,从而实现办公信息的流程化、信息化、规范化、精确化。

3、引进和培训人才,确保信息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篇3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1

档案本身作为一种宝贵的信息资源,在各行各业的运营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医改浪潮下各大医院的发展规模日益扩大,医院处理的信息量不断增加,很多医院已经开始实施无纸化办公,新型的电子文件逐渐替代了传统办公的纸质文件,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无法对新型的电子文件进行建档、归档,这就需要我们在无纸化办公环境下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管理模式的便捷化与多样化。

1 无纸化办公的概述

无纸化办公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办公室办公效率,这种办公手段去除了传统办公模式中以纸张为媒介的书写环节,实现了不使用纸张及笔进行业务处理,实现办公业务的信息自动化,故而被称为无纸化办公。

无纸化办公主要应用现代化互联网信息技术,以计算机为主的电子产品为办公媒介实现自动化办公,以新型灵活的电子文件替代了传统办公的纸质文件,使办公文件可直接通过网络办公系统便捷而准确地传递到指定目标手中,整个过程实现了办公无纸化与办公信息化,省略了传统文件书写、复印、装订等办公环节,避免了人力、财力的浪费,节约了办公成本。无纸化办公的实现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与办公质量。

2 无纸化办公条件档案信息化建设途径

医院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主要以纸张为办公媒介与办公载体,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医院的档案管理部门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纸张档案管理体系,形成了规范性的纸张档案管理制度。而在无纸化办公推广的趋势下,传统的纸张档案管理体系已无法对新型的电子档案进行归档、建档。这就要求医院顺应时展的趋势,开展医院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2.1 培养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团队

在无纸化办公实现的条件下,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渐向数字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发展。然而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医院相关档案管理团队的信息化专业素质却不尽人意,无法掌握计算机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无法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因此,医院加大力度培养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团队。

首先,在职员选用上尽量选用高校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在其入岗前对其进行计算机技术的专业培训,使其能尽快适应医院档案信息化的管理工作,只有根据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配备掌握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专业人员,从人才选取上加强团队建设力度,才能有效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其次,对在职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信息业务培训,在其丰富档案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也可开展在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同其他医院的档案人员的业务交流会,实现各大医院档案管理部门信息化技术的资源共享。使在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有效率地学习并掌握互联网信息技术,使其适应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需求,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

2.2 规范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

当下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主要存在信息化制度标准不健全、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信息化规范等问题。规范相应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相关的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是保障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的基础。为了规范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医院一方面应遵从国家针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医院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制定档案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以及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实施细则,规范信息化建设的操作环节;另一方面,可从信息资源的管理方面入手,根据已有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经验,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且兼容性强的信息化管理标准体系,指导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2.3 加大投资力度,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

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将会运用到大量的数字化软硬件设备、数字化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信息安全系统来开展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这就要求医院加大对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资比重,结合医院自身的经济基础,配备相应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进而保障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不断深入,保证医院档案管理部门的可持续发展。

3 结 语

无纸化办公的实现为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医院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应努力抓住机遇,实行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发展战略,顺应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趋势,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1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环节,其信息化建设尤其不容忽略。提高高校办公管理中的信息化程度,不仅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冗余环节有极大作用。从一个学校内部部门办公环境来看,往往存在较大数量的档案数据、复杂的办公程序、对外对内的信息共享等,以传统的运作方式,需要较为复杂的信息传递方式和数据存储方式。充分有效、因地制宜的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办公环境的信息化程度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2 开发环境概述

Active Server Pages即ASP是微软开发的一种类似HTML、Script(脚本)与CGI的结合体,它没有提供自己专门的编程语言,而是允许用户使用包括VBSCRIPT,JAVASCRIPT等在内的许多已有的脚本语言编写ASP的应用程序。ASP的程序编制比HTML更方便且更有灵活性。它是在WEB服务器端运行,运行后再将运行结果以HTML格式传送至客户端的浏览器。ASP属于解译性语言。由服务器端WEB服务器解释执行。ASP的特点是使用简单、方便,开发周期短、开发效率高。

3 系统设计与实现

使用ASP开发小型应用管理系统,凭借其自身易开发、内容短小、功能强大而在办公信息化管理中提出了新的可行性。现以我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开发部门内部用资产管理系统为例,阐述基于ASP的办公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发展前景。

3.1 需求分析

我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作为医学院校中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学校多媒体教室管理、校内摄像拍摄工作、校园及附属医院网络运作等工作,器材、设备管理数据量较大,更新频繁,按照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往往出现较多的问题。每年学校进行设备清查时,工作量大,人力投入多,时常出现清查不明确的现象。全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拥有适用于全校设备管理的大型系统,管理数据较为方便,但其他部门从该系统中获得的本部门设备数据,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字段设备位置不明确,借用人不明确,更换易耗材料手续混乱,甚至出现设备丢失现象。

面对这种情况,使用ASP开发制作小型资产管理系统,用于管理部门内部设备,由各设备负责人进行更新,可以提供较好的资源共享,数据清晰无误,简化数据查询、更新步骤,明确设备来源去处及责任人,避免丢失现象,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3.2 系统架构设计

3.2.1 系统结构

系统采用ASP技术,由于ASP运行环境主要是客户端的浏览器(B)及WEB服务器(S)组成,因此本系统采用标准B/S架构,标准B/S三层架构包括数据层、应用层、表示层,见图1。客户端通过Internet访问ASP文件时,客户机通过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出HTTP请求,Web服务器对ASP代码进行解释并执行为HTML后发送至客户端浏览器,由客户端浏览器解释HTML代码及客户端Script。

3.2.2 系统功能模块

资产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约分为六个,一般用户可以通过登录系统查询自己需要的设备信息;当有新的设备需要登记入库时,在系统中下载设备信息表格,填写设备参数,提交表格给设备管理员作为纸质材料备案。设备管理员可通过登录系统进行查询信息、管理数据、导入导出等操作,完成对设备的管理工作。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用户权限进行管理,添加、删除用户,设置用户的权限。具体功能模块见图2资产管理系统用例图。

图2 资产管理系统用例图

3.2.2.1 查询设备信息。用户可查看全部数据,也可查看某单条记录中的详细信息。一般用户和设备管理员均具备使用该模块的权限。

3.2.2.2 下载设备表格。可在该模块下载填写详细设备信息的表格,供一般用户提交给设备管理员做纸质材料备案使用。

3.2.2.3 高级搜索。由于资产管理系统中设备的字段较复杂,包含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品牌、购买时间、价格、领用人、设备管理员、目前放置地点、出借记录、维修记录等。高级搜索可方便快捷的查询到用户需要的数据,依据用户输入的各字段关键字进行模糊匹配查询,或者按照某个字段的某一类别进行分类查询。

3.2.2.4 管理设备信息。该模块包含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设备管理员具备该模块的使用权限。添加功能:添加单条新的记录,或者批量添加新纪录;修改功能:修改单条记录信息;删除功能:删除单条记录,也可删除所选的多条记录。

3.2.2.5 数据管理功能。设备管理员具备该模块的使用权限,实现数据的导出导入,并可根据用户输的字段范围导出数据,生成Excel表格。

3.2.2.6 权限管理功能。管理员具备该模块的使用权限,可对用户组进行管理,包含更改用户名、用户密码、删除用户等。同时管理员可实现对普通用户权限的管理功能。

3.2.3 数据库设计

从数据库的角度来看,数据量并不庞大,因此采用Access数据库即可满足系统需求。

3.3 实际解决问题和待完善的问题

系统投入使用后,将各部门所负责的设备集中管理,数据准确,通过查询系统中的数据可以获得该设备的具体信息,包括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类型、设备型号、使用情况、存放地点、管理人、登记时间等。原本复杂的需要多人配合完成的工作,现在改由各设备管理员自行更新,数据达到最大共享,切实有效提高部门运作效率,减少人员使用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提供良好环境,且系统开发简单,周期短,简单易学,无需长期培训,费用低。

系统需要完善的问题仍然存在,如数据排序,界面美观设计,打印报表等,可在今后的改版中进行进一步完善。

4 结语

针对目前的办公需求,基于ASP开发环境的应用系统待开发的仍然很多,ASP技术以其简单易用,开发周期短,开发成本低廉而适用于办公室信息化管理,通过此技术可以开发各种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学校部门内部WEB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对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薛会爱,庞娅娟.ASP网络编程标准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篇5

二、阻碍高校院系办公自动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院系办公室日常工作多而杂,如果能合理使用各种办公自动化软硬件设备,将极大地节省办公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节约更多时间去考虑和处理更高层次的问题,而传统办公方式效率低下,费事费力费时,已很难满足现代化高校办公室办公的需要。但从目前情况看,依然有相当一部分比例办公室因为各种原因在自动化的推广上进展缓慢,制约了本系部甚至是学校整体自动化发展的步伐,主要表现在:

一学校整体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已有超过80%以上的高校建立了校园网,但校园网的作用多数仍停留在通知、信息查询、资料下载等初级阶段,系统和网络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不够,思想观念还很陈旧保守,为建设而建设,盲目上了硬件,事后不闻不问,没有安排专人去负责信息化工作,甚至认为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增加额外的工作,没有真正认识到办公自动化在处理事务上的快捷和方便。

二办公室人员计算机能力有限。由于历史遗留原因,目前高校办公室管理人员结构配置非常不合理,大部分都是工作年限较长的老同志,有些甚至是学校或社会高层次人才有裙带关系的家属,他们普遍缺乏计算机基础知识,习惯于手工处理文件或简单利用网络发发邮件编辑文字,而对于更高级别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设备往往操作不熟练,甚至是排斥使用,这势必带来全局文件不配套、前后不衔接等问题,拖累了整体院系办公自动化的发展。

三缺乏规范的信息化管理流程。高校办公的特点使得一份文件往往需要经过多个部门、多个人手才能够完成全部办事流程,有了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些问题就会变得容易很多,文件等会以节点的形式一层层的审批,但如果在某一节点出现查看不及时,文件就会在系统内滞留下来。这就需要学校要有配套的信息化制度进行保证,要规定出各级人员的权限和系统使用规则,如遇出差、不在岗等突况如何应对解决,都要规定清晰,明确权责,否则信息化工作很可能只是换了个形式,很多工作还需要打电话沟通协调。

四网上办公业务贫乏,信息孤岛频现。各行政管理部门在系统推出的办公业务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办事效率,但由于上线的业务较少,很多还局限在通知、公布文件、下载表格等少数领域,大部分的日常管理工作还没有在网上实现,这也直接导致了半手工半自动的工作方式,反倒比传统方式更麻烦。另外,由于建设时间短,缺乏统筹规划,很多信息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系统间往往通用性差,造成部门和部门之间、系部和系部之间、系统和系统之间数据彼此不说话,信息孤立,甚至是重复上报,没有很好的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五系部教师对信息化关注度不够。系部老师平时忙于上课,对于网站或信息化系统等信息了解关注较少,很多老师认为信息化工作就应该是办公室几个管理人员的事情,老师只要负责讲课就足够了。但事实上,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启用数字化系统进行科研项目申报、职称申报、年终绩效考核等工作,办公室秘书也越来越多的利用邮件、系统等学校相关通知与文件,如果不能及时登录学校网站或系统了解,很多信息不能确保传递到位。

三、推进办公自动化建设对策

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公文流转、资料查询、通知、项目申报等方面运转高效、灵活机动,优势明显。院系办公室作为学校教学、科研的最前沿最一线的基层管理部门,必须尽快适应办公自动化发展的整体趋势,充分利用现代化办公系统,提高办公室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机制。办公自动化建设既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管理问题。在信息化建设初期,更多的是硬件和软件等技术方面的问题,而进入使用推广期则更多的在于管理,这也是为什么我国高校目前信息化建设速度缓慢的症结所在,就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成功经验,超过40%的美国高校建立了本校的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管理机制,即信息主管岗位,全面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政策制定、队伍建设以及日常事务处理,是推动信息化进程的主要领导和责任人。同时在CIO领导下成立“信息化建设管理委员会”,成员由校办、网络中心、图书馆以及校内主要职能部门领导组成,该委员会是全校信息化建设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整体把握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方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具备一定计算机技术背景的工作人员组成。同时各二级院系安排一名信息主管和信息专员,专门负责本单位的系统维护、操作培训等工作。通过建立高校内部CIO体系,为高校信息化的推进提供组织机构保障,便于日后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二)提高系办公室工作人员计算机素养。校系两级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在岗人员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创造条件让办公室管理人员多参加各种办公自动化水平培训,提高个人计算机能力,达到让管理人员愿意用、善于用各种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真正认识到系统对自己工作带来的便捷。办公室行政人员平时也要及时更新原有的思想观念,改变固有的工作模式,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个人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

(三)进一步拓展系统自动化办公业务。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办公自动化管理必将成为未来高校管理的主要手段。一所高质量的学校,必然有一套训练有素、便捷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支撑。因此,我们要以现有系统业务为基础,进一步拓展和盘活其他业务领域,要有整体规划,充分考虑各业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优化和重组各项办公流程,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办公自动化建设有机结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形成自身的业务群。

(四)构建跨部门跨院系协同管理平台。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全局工作,要有意识的逐步构建夸部门、夸院系协同作战平台,充分考虑各系统之间的联系,明确各业务的使用对象,避免数据之间不流通不说话,努力消除信息孤岛。

篇6

信息化建设主要指的是在企业的日常生产与经营活动中引入计算机管理平台,从而逐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县级供电企业在班组管理工作中逐渐构建出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电力营销、财务管理及文件处理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供电企业班组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1信息化观念较为陈旧落后

现如今,我国有部分地方的供电企业在班组管理中依然坚持“安全生产第一”的发展理念,该类企业往往过度注重安全生产活动,而忽视了企业的营销及其他方面业务的开展。虽然有很多地方的供电企业班组管理工作都逐渐强化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但其重视程度依然无法与安全生产相比。依据现有的统计表明,在我国所有的供电企业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有超过58%的供电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力度投入方面较为缺乏,其中用于投入信息技术研发及引进设备的资金更是缺少。

1.2缺乏专业统一的信息系统开发标准

当前,我国不同的网省公司在班组管理模式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有时候即使是在同一家供电企业的内部,各个城市地区之间的班组管理模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造成不同的专业应用系统缺乏统一的标准,并且开发出来的软件也并未能完全适用于企业的班组管理实际工作情况。

1.3班组管理的信息化人才稀缺

在对供电企业班组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方面,由于多数的企业都过度重视营销及生产等方面的人才培养,而忽视了通信、网络以及计算机等人才的培养。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对企业班组管理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认为自身的发展空间十分狭隘。在信息管理机制体制建设方面,由于未能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及健全的考核评价制度,造成供电企业班组建设中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1]

1.4班组管理信息化建设安全性较低

供电企业班组管理工作中,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就是局域网,网络安全与畅通是企业班组进行信息化建设所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任何一次的局域网停运,都可能造成企业班组管理各项工作陷入停顿状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供电企业班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2.1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老化陈旧的设备

在日常的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中,要想逐步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就应当保证信息系统得以正常平稳运行,对于一些使用年限较久的计算机设备应当及时更新。企业可以适当加大对班组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使其能够分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从而提高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强化基础硬件设备条件。

2.2统一规划与开展信息化建设

供电企业可以通过强化企业网络建设力度,逐步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将通信与网络的覆盖层面触及班组管理的方方面面。除此之外,还应当对班组成员开展全面的信息技术知识教育及技能培训,通过强化有效管理、提升资源整合以及推行标准化技术等手段,实现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全面转变信息化建设理念,构建高效、全面、统一的网络服务平台。[2]

2.3强化局域网络维护与监管力度

供电企业班组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主要是组建网络而完成的。当前,供电企业班组管理工作中内部局域网相继完成建设,因而加强网络的日常监管与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局域网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就是通过网络拓扑结构进行的。其中,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拓扑结构、树形拓扑结构及环形拓扑结构,不同的拓扑结构能够进行组合,从而构建出局域网运行的基础架构。局域网拓扑结构与线路连接之间的差异,需要借助集线器和集中器等特殊设备,从而使网络软件能够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3]而对这些设备进行监管与维护是保证信息化建设效率与水平的关键所在。为此,企业班组的信息化人才应当对网线、配线架、路由器、交换机及服务器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对于一些超限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当进行及时的更换。当网络出现故障或异兆时,应当采取科学的紧急维修措施,通过分析与检查确定故障部位或故障设备,从而及时解决问题。[4]

2.4大力培养班组信息化人才

供电企业在班组管理过程中,应当通过增加激励方式、设置平等待遇的方式培养出一批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才。将业务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放在相同的地位同步建设。在班组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举办或组织实施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专业竞赛、岗位练兵等活动,为从事班组管理信息岗位的工作人员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和发展的空间。[5]此外,企业还应当加强对班组员工在信息化知识方面的教育与学习,营造出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供电企业应当注重对班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培养出一批既懂得信息技术管理又懂得班组管理的人员,从而使得企业班组管理水平得到更大的进步。

3结语

随着我国供电企业的不断发展,社会民众对于供电企业的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对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当前新时期环境下,供电企业只有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速度,加快信息化建设效率,才能有效提升班组管理工作水平,才能促进班组管理人员的全面发展,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卢银花,巫绍基.供电企业班组管理信息平台建设调研报告[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92-93.

[2]李红兵.试论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班组建设[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5):149-150.

[3]刘海珠,秦燕英.班组活企业兴———国网长春供电公司班组建设工作走笔[J].中国职工教育,2014(13):44-46.

篇7

二、完善核算机局域网,增强办公主动化

年,我街办持续加大对信息化建立的投入,在办指导的支撑与鼓舞下,各科室的核算机装备基本到达人手一台,并由专人负责,组建单位局域收集并进行治理维护,完成了一切非核算机的内部共享,知足了办公主动化对电脑的需求,为单位办公营业的电脑化、信息化奠基了优越的基本。年头依照我办制订的信息化工作方案,明确将增强外办政务网站建立和有关工作人员应用收集完成资本共享和资料交流以提高办公效率为今年度信息化工作重点,履行“无纸化”办公、节省资本,获得了优越结果。

三、普及核算机常识,推进核算机使用

随着核算机局域网的坚持,核算机使用范围的不时扩展,核算机基本常识培训火烧眉毛。适应情势,我办组织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简略核算机操作使用和局域网共享运用的培训,处理了在实践运用中的良多问题,有力地推进了我办办公主动化的历程。年,我街办持续派出单位核算机治理人员参与区信息中间组织的核算机软件使用、系统使用、办公主动化以及电子政务网建立等相关的培训,为保证核算机在我办的普遍和迟滞使用供应了有力的保证。

四、参加全区政务内网平台加快信息传递

依据区信息化建立指导办公室的部署,全区各县政府部分一致运用办公主动化系统,并疾速传达政令、交流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我办派专人参与学习,并顺畅组建电子政务系统,与各部分执行了一定水平上的互联,天天可从各部分接发信息,使文件的处置以及上报工作做到敏捷实时,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

五、坚持门户网站执行政务公开

区县政府门户网是我们对外宣传的窗口,我办指定专人,负责网站有关郭杜板块的维护更新工作,做到每周更新,实时地对需公开的政务和其它相关信息进行公开,便利我办内部人员和外来做事人员查询,充分发扬了信息沟通反应、宣传街办形象的效果,为我办信息化工作发展做出了主要的奉献。

篇8

2、完成内网与外网的完全隔离,开通机关大楼21个网点光纤上互联网,其余各税也通过ADSL方式相继开通互联网,各单位查询资料、获取最新信息的问题得到解决;

3、完成到市局网络双线路改造工程。改造后的网络到市局带宽由由2m增大到8m,运行速度大大提高,且双线路互备份,出现故障后自动切换到另一条线路,确保了到市局网络24小时无故障不间断运行,到市局网络改造后县局上市局网没有出现一次通讯故障;

4、整合机房服务器功能,合理配置机房资源。一是今年以来相继对县局Ftp进行分类整理,开设“临时存放”和“全局共享”文件夹,“临时存放”文件夹解决了部门间文件临时传递只能通过办公室周转的问题,避免临时文件(相片等)存放散乱,长期得不到清理,占用大量磁盘空间,影响服务器运行性能;“全局共享”文件夹主要是将全局共用的信息,包括政策法规、各类应用软件及各种软件使用说明及期使用手册集中存放,解决以前此类公用信息分布于各个科室,不利于基层单位甚至本部门使用人查找和使用;二是开通数据备份ftp(单位内部ftp)服务器,解决各单位数据文档的安全存储(备份),作为县局ftp的有效补充;5、事前预防,加强监控,网络安全管理上新台阶。一是督促全局内网所有电脑安装由市局统一配备的瑞星网络版杀毒软件,不留死角,并加强监控,发生问题机及时通知处理;二是用好市局下发给我局的防火墙、防入侵检测等网络产品,通过每天的数据流量监控、统计分析,实现了网络安全预警、问题及时发现、事故及时处理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我局网络安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有效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上半年通过网络监控发现问题计算机10次以上,每次都在安全问题大规模爆发前得到了及时有效处理,避免病毒的大面积感染和网络中断;下半年拟对问题计算机(不关机/杀毒软件报警/异常发包)进行定期通告等方式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实现增多事前管理、减少事后管理;

6、用好市局下发的vpn资源,用vpn方式实现了远程办公。目前已对局领导、人教科、办公室、计财科以等特殊重要岗位通过配备vpn实现了家庭远程办公,为解决西城所运输企业拷盘/写盘今年以来多次发生带病毒到局内网络,由此引起局内网络多次安全事故的问题,拟对西城所运输企业拷盘/写盘采用vpn方式通过互联网进入市局运输发票服务器进行进行拷盘/写盘操作,通过这一方式将有效解决运输企业带病毒的网络安全问题;

7、软件运行维护工作进入正常状态。由于以前搞信息化建设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致使去年因人员变动后工作出现脱节,今年以来配合计财科完成了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预算款编码的更新,以及完成了对煤碳基金、网上办税等程序的升级,保证了ds2.0程序的正常运行;

8、初步完成对信息化建设方面技术知识资料的整理,知识的归类归档,解决了因岗位变化、人员调动等情况引起的技术、管理脱节问题,实现岗位的知识共享。上半年主要完成对县局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服务器资料、网络布线工程、服务器重要参数、软件安装运行技术文档、重要岗位机器数据备份、计算机设备档案等方面的归类存档工作;

9、计算机日常维护模式实现远程维护,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目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各单位计算机管理员兼职的情况下,县局计算机管理人员只有一人的情况下,只要与县局网络保持畅通,就能实现远程对计算机进行维护,这一技术有效解决了以前计算机出现小故障要到现场进行维护的老大难问题,为单位节省费用,为基层计算机使用人员节约了时间,这一点得到基层人员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10、改变计算机设备管理模式,实现计算机设备“责任到人,机随人走”的管理体制。实行这一管理模式后将大大减少计算机随意调换,不爱护公共财产,以及不注意电脑的日常维护等不良习惯,延长公共财产的使用寿命和提高使用效率;

11、计算机设备管理进入有序轨道。一是上半年对淘汰下来的废旧电脑进行了及时处理变现,程序公开、公平,最大限度的使资产得到有效利用;二是完成对培训室电脑的升级安装,培训室电脑全部更新为奔四机,安装电子教室教学软件,培训室的使用质量和效果得到提高;三是合理配备计算机资源,上半年分别为东、西城所配备两台质量较好的激光打印机,更新局领导打印机,合理调配收回可用的打印机,使资源得到整合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计算机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在信息化建设日显重要的今天,我局计算机管理人员不增反降,县局计算机管理员目前只有一人明显不足;基层单位计算机管理员分配不合理,有的单位有两个或以上的计算机专业人员,而有的单位却很难选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管理员,导致计算机维护工作全部依赖局里;

2、计算机专项经费使用不合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每年县局以每台电脑500元的维护经费拨付给基层单位,但从了解的使用情况看,有的单位计算机专项经费用于计算机维护方面的费用却很少,以各种明目挪作他用,计算机出了本应由基层单位自己解决的故障总是依赖局里来解决等等问题;

3、县局每年没有对计算机相关设备进行统一维护。对县局机房、各税务所机房、网络设备、网点、针式打印机等重要部位、重要设备每年没有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清洁、检查、维护,往往就是等到出了问题后才去排除解决,造成维护滞后,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甚至造成设备浪费;

4、考核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一是由于没有好的考核机制和责任界定导致网络安全事故频发,今年以来西城所因运输企业拷盘引起的网络安全事故的责任问题无法界定,导致多次发生病毒带到全局网络,影响到全局正常的办公;二是县局制定(转发)的文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年初征管科转发市局关于内外网完全隔离的文件,并提出了转发意见,但真正在实施时按文件规定在开通互联网之前向征管科报批备案的只有两个所,其余三所有两所已经开通县局没有向县局报批,另一所甚至将内外网接入一台机器没有完全实现物理隔离,且没有向县局作任何说明;

5、部分人员工作缺乏责任心,计算机设备使用不合理,浪费严重。今年以来县局通过对各单位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情况进监控,发现计算机经常下班不关机,计算机、打印机人为损坏现象屡有发生,打印机随意打印或无用打印导致打印机故障频发,有的税务所打印机未到使用年限却故障频频,多次申请购买或更换新打印机,有的甚至提出过分要求,比如放着好的打印机不用,非要使用双面的打印机不可;

6、培训工作做得不好、计算机基础知识普及力度不够。上半年培训室设备已经更新换代,开通了电子教室,能随时保证30台以上的计算机正常使用,但使用率低,培训质量不高,包括计算机管理员在内的培训今年都还没有进行。由于计算机方面的培训仅限于县局的业务培训,对针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日常维护的知识没有进行,导致大部分人对工作出现一些简单软硬件故障都无能为力,更不用说借助计算机使用技巧来帮促税收工作了。

7、计算机与征管工作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信息化辅助征管工作成效不大。上半年由于人手及本身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事情杂的情况下,屈指可数的是仅在国地税信息比对中做了一些工作,其它与征管结合的工作基本未涉及,导致与征管工作的结合得不好,未能发挥信息化技术促进税收征管的应有作用。

三、下半年的工作思路

1、对机房线路进行改造,对机关大楼、基层单位机房、网点进行统一维护;

2、对税务所打票用的针式打印机请专业打印机维护人员进行一次统一维护;

3、加强数据备份管理,特别服务器数据的冷热备份、异机备份、异地备份,以及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数据安全;

4、修订《计算机设备类管理办法,明确计算机设备“责任到人,机随人走”的管理体制,增加对移动设备(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管理内容,增加县局机关科室计算机管理员和税务所计算机管理员a、b角制度;

5、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界定网络安全事故责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6、建立内部交流平台(rtx),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促进内部的交流与协作;

篇9

以身作则,突出有感领导作用。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长是班组的第一安全责任人,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关键岗位,是实行班组安全自主管理的关键人物。这就决定了班组长必须具备辨识危险源、控制事故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班组安全工作目标,制订完善的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每一名员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与新加入员工签订安全师徒合同,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同时,将安全班组建设、安全标准化工作、安全示范班组创建、安全活动月、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职业健康知识、如何解决安全生产中突出问题等系列工作和创建安全文化工作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开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新局面。同时,班组长要以身作则,带头垂范安全行为,积极践行有感领导,引领班组其他员工共同做好安全工作,那么他说的话才能更加让大家信服,他传授的安全理念才会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科学引导,强化思想观念转变。要充分认识到安全文化建设对班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注意从消除员工的思想障碍入手,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开展安全活动。组织员工学习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规章制度,灌输安全理论,增强他们的安全观念,提高职工的自我防护能力,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逐步消除抵触、违反、消极、侥幸、松懈、逞能等思想障碍,彻底改变班组只要按照上级的要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就行了、抓安全文化建设是上级领导和机关的事情、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是虚的等片面和错误的安全文化观念。

完善制度,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建立健全班组的安全机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督促和支持规章制度的刚性执行,任何人在制度面前一视同仁,没有特权。在个人自我保护制度上,员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拒绝在不安全环境中作业,对不具备安全保障的的生产设备拒绝操作。只有不断地将安全制度要求、标准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准则,并用来支配自己的工作、行动,才能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使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加强班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岗位安全职责的修制订工作,形成规范配套、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的制度和规程。加强生产受控管理,积极推行标准化作业和规范化操作,狠反“三违”,做好“规定动作”,杜绝“自选动作”。加强日HSE 体系建设,认真把握日HSE 体系的本质内涵和科学原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规范运行,持续改进。

亲情教化,共筑安全防范基础。借助于父母、夫妻、子女、同事、朋友等,通过安全家书、安全赠言、座谈会、团拜会、以家庭为单位的安全知识竞赛与趣味运动会等文化活动形式,让员工和家人共同增强安全意识,进一步认识到安全工作与家庭幸福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将安全需要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把安全作为企业、家庭和个人的一种责任,将这种责任视为生命。班组内部也要养成员工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彼此提醒、彼此负责的习惯,形成我与班组共担当的安全团队精神。

全员参与,推行班组自我管理。安全工作是一个全员、全天候、全过程的事情,需要全班员工来参与、来重视,他们知道现场的危险性、设备的性能、遇到问题时的操作要点,遇到绝大多数安全方面的问题或紧急情况都需要班组员工第一时间在现场进行解决,只有班组员工实行自主管理,做到了讲安全、要安全、重安全、懂安全、会安全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杜绝和防范事故发生。

外化于形,建设安全场景文化。在每个班组建立安全文化阵地,指定月度“安全活动日”,组织员工举行安全宣誓,生产现场设立安全警提示标志,严格按照安全目视化要求设立警线、警示牌、运行状态提示牌、操作要领提示牌、维修工器具展示板以及班组学习园地,班组醒目处张贴月度反习惯性违章主题、十条禁令、管网示意图、巡查示意图、操作卡、流程图、岗位职责等,让员工一目了然,易于记忆,便于掌握。对外展示良好的班组安全形象,展现班组员工“讲安全、懂安全、守安全、要安全、会安全”的面貌。

篇10

加大资金投入是信息化建设工作得以落实的前提

为了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学校在资金上加大了对信息技术设备的投入力度。几年来,学校共投资300多万元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目前,学校已建成连接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图书馆楼的校园网,全校所有行政、教学、后勤管理部门都实现了互联。校园网主干网千兆连接,百兆到终端,并通过专线与互联网连接。此外,学校还安装和使用了“正信华校长办公系统”,搭建了校园网的平台。目前,学校新闻、文件、通知、周程工作安排、学籍管理等均是通过校园网。学校各部门和班级都设有自己的主页,并通过主页介绍科室情况和班级情况。校园网的广泛运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为了使校园网及时更新内容,学校要求每个信息员每周向信息科交4篇新信息,并根据信息的使用量给予一定的报酬。为提高教师计算机运用能力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水平,学校为每一名教职工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为每个教研组、行政办公室配备了高性能的台式机。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学校建立了4间学生机房,配备了200台计算机。学校还建立了电子阅览室,配备了80台计算机,并购买了10万册电子图书供教师和学生使用,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目前,学校一共有计算机510台,均可通过校园网与Internet连接。

学校投资为综合楼的每一间教室安装投影仪,提升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层次。为方便教学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学校已建成闭路双向控制系统,并在学校的所有教室和实验室安装了电视。通过该系统实现了学校电化教学的集中管理。学校投资购入设备,将学校原有的录像资料转化为数字格式,通过校园网实现了在校园范围内的视频点播。学校还投资建成了由学生自己管理和编排节目的电视台,学生通过电视节目把身边的人和事介绍给大家,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及多元化发展需求。

通过加大资金的投入,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基本实现了网络覆盖100%,计算机会用率100%。学生一次性过级率97%。由此可见,加大资金投入是信息化建设工作得以落实的必要前提。

加快信息化建设工作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效益

首先,校园网发展的关键是网络资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学校购买了教师制作课件所需的图片、影像资料,并在校园网上与所有教师共享。使得教师既可以根据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搜集和整理学习资源,也可以从资源中心上搜集和下载资料。

其次,学校改变了旧的教学模式,注重对网络中多媒体信息的组织、编写和利用。如,编写学校、班级和个人的主页,这样,就可以把班级的黑板报办在网上。同时,将部分课程的课件放在校园网上,使广大师生都能加入到网络文化的创作和发展中来,并能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使网络在校园文化发展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除此而外,在培养全校师生对网络文化的体验和感受中,学校还探索了一条在多媒体和网络的运用中,培训教师和学生的新模式。

再次,通过校园网建立学校VOD视频点播系统,并与校园网紧密结合,将学校所有电教资料全部加入共享,使每名教师都可以在学校内实现任意点播,从而达到电化教学工作数字化。在学生计算机培训中,学校也实现了教学内容全部上网,学生无论是上计算机课还是平时学习,都可以在学校任何一台计算机上进行学习。

最后,利用卫生部设在学校的“双卫网”交互站,传输国家级的医学继续教育节目,提高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水平。2002年,卫生部“双卫网”昌吉地区的交互站在学校建成,通过该网络,学校信息科工作人员将接收的软件安装在各教研组的计算机上,使学校的教师可以在办公室内收看自己需要的继续教育节目。此项措施为临床课教师和基础课教师提升个人专业能力,保证专业知识及时更新提供了便利条件;对提高昌吉地区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仍须注意的问题

第一,校园网建设的重点应该是资源中心的建设。因此,校园网上必须有丰富的资源,才能为行政、教学带来便利。资源中心的建设可以采取购买、网上下载、学校采集、制作等手段建立。而学校各部门应在学校综合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开发或购买自己部门内部的管理系统并与校级的管理系统融为一体,提供校内甚至校外网络用户的信息查询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行政资源的共享。

第二,对教职工的计算机培训一定要跟上。通过培训,一方面可以使教职工更好地使用计算机,使用网络,并能深刻体会到网络带来的便利,且乐于使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知识,制作出优秀的、专业的多媒体课件,来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目前行业应用软件价格较高,如果学校仅仅为了几节课而购买软件,往往会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因此,学校应该尽量寻找能够符合行业需求、价位偏低的学习软件,让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就能熟悉各类软件的应用。

推进高职校园信息化 提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承剑芬 沈明南

高职院校校园信息化建设实际上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基础设施(包括实验室、教室、设备等)到教学资源(如公文、图书、讲义、课件等),再到教

学活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全部数字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数字化的虚拟空间,从而拓展了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和扩展了传统校园的教学效率和教学功能,并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了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江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努力,拥有了一批优秀的师资队伍和一系列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业,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及图书信息资源也相当丰富。但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科研,这些优质教育资源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得到利用,效率相对偏低。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院便大力建设校园网,并在此基础上,经过系统规划,最终分三个步骤初步完成了数字化校园建设。首先是校园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是各种应用系统的构建,最后是组织信息数据,集成各应用系统,构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此一系列举措,学院在提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基础设施建设

在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时,学院成立校园网课题组,分期分批进行建设。从图文信息中心、学生宿舍弱电系统(含计算机网络、电话、有线电视、监控)的组织建设,到校园网网络设备和主控机房核心设备建设,学院都充分考虑了各应用系统的运行;在搭建应用系统时,学院也充分考虑了信息的组织和集成,为校园网用户接收和发送各类信息和学院各类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运行提供了基本条件。

前不久,学院荣膺教育部“高职211”工程院校,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院将在现有千兆以太网,主干网速率1000兆,桌面终端100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校园网基础设施水平,构建技术先进、应用广泛、性能稳定的千兆(N*1000M)带宽的主干网络,和一个包括认证、监测、追踪、加密、记录、路由管理、防火墙在内的安全管理系统,以建设成一个安全可靠的局域网;采用有线网和无线网相结合,使网络覆盖校园的每个角落。

与此同时,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也在进一步拓展中,在不远的将来,学院将完善基本网络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及其他系统的建设,实现校园一卡通。

教学资源的信息化

教育资源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资源库的多功能教学系统平台。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为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提供方便的支持和服务。经过多年的建设,学院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已初具雏形。

一方面,学院建设了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将所有教育部教改试点专业、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挂在网上供师生共享。在此基础上,按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要求,借鉴国外同类资源库建设经验,开发了两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即数控技术和汽车技术专业;同时,学院还建成多媒体教学网络课件库,完善了素材库;建成了高度集成的视频教室及现代化的集教师演练与培训、精品课程建设、多媒体课件开发等于一体的教师教学资源中心。

为保证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符合国家要求,学院参照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培养要求,开展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在硬件方面,学院购置多媒体课件制作设备,包括多媒体非线性编辑系统一套,数字摄录编录像制作系统(数字摄像机、录像机)一套等。另外,学院还配备专门人员,协助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开展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保障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整合、利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模拟信息数字化的进程,把学院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料转换成数字化的电子光盘并永久储存,等等。

另一方面,根据学院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学院建设了服务于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汽车技术、财经等专业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信息资料保障体系,将学院图文信息中心建设成学生重要的学习中心。通过馆藏和江苏省高校文献资源网提供的文献信息服务,使全校师生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所需文献保障率在90%以上,在为全校师生服务的同时,也为苏锡常地区的教育、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文献信息服务,成为无锡太湖科教产业园区的文献检索中心。具体措施是:

1.扩增电子图书资源

完善电子资源存储是模式,实现网络使用权、本地硬盘(本地硬盘存储容量达15T)、光盘等方式并重;增加电子资源的种类,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专题或专业数据库、教学课件、课题研究资料、视频资料等;通过校园网,光盘等资源实现电子资源借阅或拷贝;提高中国期刊网镜像站、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镜像站、超星数字图书馆等12个中外文数据库的利用效率。

2.改善办馆条件

建立健全图文信息中心管理体制,使人员编制数量和素质与学院的规模和发展相适应;建设多功能阅览室、网络资源阅览室,完善多媒体资源系统,实现学院综合教学资源联合检索和校际图书馆联合目录查询;增设电子阅览座位数,目前,学院电子阅览座位数已达300个。

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系统建设

篇11

一是基层信息化应用业务数据少、更新慢,一致性、动态性差,信息化建设转化为现实战斗力存在差距。基层工作综合信息系统建设规模大,涉及多个职能部门,但从目前看,我局除了户政人口的业务系统外,大多数系统模块信息数据少,甚至没有数据,仅有空系统、空数据库关联,信息系统为实战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大打折扣。工作对象、被侵害信息主要依靠被动更新,数据的动态性比较差,不能及时反映本地人、财、物、组织等实际情况的变化。

篇12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6年12月29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管理,规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发展,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依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以下简称《行业规范条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

第三条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符合《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实行动态管理,相关行业协会负责协助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申请和核实

第四条申请公告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三)符合《行业规范条件》中有关规定的要求;(四)企业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建设项目管理程序要求;(五)企业生产及产品销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节能环保要求;(六)安全生产条件符合有关标准、规定,依法履行各项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手续。

第五条符合本办法第四条所列条件的现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可自愿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公告申请,如实填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规范企业公告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及相关报表(附后)。《申请书》应对申请企业是否符合《行业规范条件》中企业布局、生产规模和管理、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消耗、工艺与装备、环境保护、产品质量与职业教育、安全生产等方面要求做出详细说明。

第六条同一个企业法人拥有多个位于不同地址的厂区或生产车间的,每个厂区或生产车间需要单独填写《申请书》,并在申请规范企业审查时同时提交。

第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照第四条有关要求,对申请公告企业的相关情况进行核实并提出具体审核意见,于每年4月30日前将符合《行业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申请材料和审核意见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

第三章秃擞牍告

第八条收到申请材料后,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相关行业协会和专家,依据第四条有关要求,对各地报送的企业材料及审核意见进行复审和现场核实,确定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要求的企业名单。同一个企业法人拥有多个位于不同地址的厂区或生产车间,申请列入符合《行业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名单的,应当都达到第四条有关要求。

第九条经复核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要求的企业,在网站上进行公示。对公示期间有异议的企业,将组织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对无异议的企业,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告方式予以。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条进入公告名单的企业要严格按照《行业规范条件》的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部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对公告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结果于每年4月30日前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

第十一条欢迎和鼓励社会监督,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现申请公告企业或已公告企业有不符合本办法有关规定的,可向有关部门投诉或举报。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4有关部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企业,报请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撤销其公告:

(一)不能保持《行业规范条件》要求的;(二)填报相关材料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三)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四)发生较大生产安全和环境污染事故,或有重大环境违法行为的;(五)有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的。因前款规定被撤销公告的企业,经整改合格2年后方可重新提出规范企业公告申请。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撤销企业公告的,应提前告知有关企业,听取其陈述和申辩。

篇13

Practice of the Course Group Building about “Offi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of Computer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HI Zhao-hui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partment, De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y College, Dezhou Shandong 253034)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talent needs of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of the daily off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urrounding the core curriculum of “the Office advanced office applications” and individual courses, such as “Basic Computer Application”, “Using and Maintenance of Office Equipment”, “Commonly Used Office Tools” as well as “the PhotoShop office image processing”.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Group,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of individual courses , let the course structure in one system, the teaching content in a scientific way , and the commencement time in order, then we can reached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 that is “Stronger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more refined business skills, outstanding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highlighting the professionalism”.

【Key words】Joint courses (groups); Offi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fice advanced office application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0 引 言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三大特点: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动手能力强的生产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提出了挑战。高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是指为高职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的相关课程。

课程群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课程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一项新的课程开发技术,其基本思想是把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同一个培养能力范畴的一类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进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的归属性,从培养目标层次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与实施。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是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技术之间的关联度不断提高,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明显、浅层逐渐向隐含、继承等多维发展,很多原来没有关联或关联较少的知识与技能逐步趋向有关联、相互渗透。课程群建设是高等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是推动专业课程的全面优化整合,深化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

为落实山东省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改革“面向社会,针对岗位,强化能力,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满足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实际技能需要,适应新时期社会及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我们通过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和对人才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在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办公岗位上,最普遍需要的是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和设备处理日常办公信息化事务的人才,但是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设置的不完善,导致学生在应对上述任务时显得困难重重。

为了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提出了“更强专业基础、更精业务技能、突出行业应用、凸显职业素养”的教学理念,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互动、有序、相互间可构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构建,在优化整合原有单项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于2008年提出了建设“联合课程(群)”的理念,并且选择了办公岗位最需要的“办公信息化”方向为试验点,对教学计划中可构成完整教学内容体系的《Office高级办公应用》等五门课程进行重新设计、集成,使其成为一个计算机类专业必修的联合课程(群)——《办公信息化技术》。通过引入校企合作的办公岗位真实任务,模拟办公环境,强化综合训练,提高了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办公岗位信息化任务处理方面的技能。

1 以应用为核心的《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建设

1.1 指导思想

1.1.1 以就业为需求

办公信息化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已成为信息化人才素质的基本要素之一,社会的信息化对大学生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需求决定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础课教学必须思考如下几个问题:怎样使专业基础课教学服务于专业?怎样培养出适应社会就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1.1.2 以应用为核心

《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包含了培养通用能力、方法能力的技能型课程,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充分与行业应用相结合,紧跟市场变化,从行业需求出发,以应用为主线,根据各行业职业岗位对员工办公信息化技术的要求进行改革。因此,我们将《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定位在培养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等相关办公设备进行日常办公岗位的文档处理、表格数据处理、幻灯片的制作与演示、邮件的收发与管理、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办公室局域网资源和硬件的共享、互联网资源的下载和处理、常见办公文档中图像照片的处理、常见办公设备使用和维护等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

1.2 课程群建设的总体原则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建设过程中,涵盖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基本技能精华。集中人力、物力来加强课程的研究和建设,从而加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取得重点突破的效果。课程群建设的目的就在于要有利于专业教学计划的组织和实施,有助于教学计划的合理优化,有助于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对其它课程起到示范、辐射作用,推行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在创建《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协调课程群内部各单项课程之间的联系,遵循了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可控性的基本原则。

1.2.1 单项课程的内容更具有科学性

我们立足于《办公信息化技术》整个课程群体,对其中的五门单项课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得它们之间既保持密切的关系,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逻辑性,避免重复性;确定课程教学的安排顺序,明确具体课程教学章节内容和讲授深度,技能培养环节连贯、递进。例如,普及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我们分解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和《办公工具软件应用》等课程中进行讲解。对于办公信息化技术中最常见的工作任务——文案的制作,则通过核心课程《Office软件办公应用》详细介绍。而为了方便计算机图像等专业后续课程的开设,我们在《Photoshop办公图像处理》课程内容的安排上,除了满足课程群内办公图像处理的教学需要,保持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实现与后续课程完美衔接。

1.2.2 创新性:注重各项单项课程之间的交叉

课程群建设本身决定了它注重各项课程间的交叉,尤其是在一些较为综合的、大型的设计中。例如,在办公文档综合实训项目中,就要将《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Word文档制作和《Office软件办公应用》中的排版技术、《Photoshop办公图像处理》中的证书照片处理以及《办公设备使用和维护》中的复印机和局域网内共享打印机的使用等多个课程内容进行交叉、融合,共同实施实训任务,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在具体的案例中得到综合性地提高。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因材施教,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三结合,培养学生自学和创新的能力。

1.2.3 实践性

通过“企校合作”引入办公岗位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案例,并将信息化技术最前沿的软件应用技术结合到项目任务实践中去,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从事学习和实践。

1.2.4 可控性

《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涉及课程较多,改革力度大,工作复杂,在操作中遵循了过程的可控性。在整合过程中逐渐提高教与学的透明度,以及教学环节与教学质量的可控性,减少随机性和非计划性,注重前后知识和技能的衔接性,环环相扣。担任各单项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和备课过程中,加强彼此间交流,注重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和融合,避免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盲目性教学。

1.3 联合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

1.3.1 课程群体系结构

(1)以《Office高级办公应用》为专业核心课程

在办公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中,利用Office办公软件完成各种办公文案制作是实现由任务下达、任务设计向任务实体转化的关键,是办公信息化技术的核心。《Office高级办公应用》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应用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实现文字排版、数据管理、商务演示等办公任务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实现真实办公岗位任务的具体体现。因此,《Office高级办公应用》课程对于办公信息化核心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着主要支撑作用,是《办公信息化技术》课程群的专业核心课。

根据上述要求,确定《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是以《Office高级办公应用》为核心课程,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办公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为基础课程,以《办公工具软件应用》和《Photoshop 办公图像处理》为辅助课程的体系结构关系,如图 1所示。

(3)课程群内课程体系的衔接

为了解决办公信息化技术新知识、新功能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课程群教学时数减少这一矛盾,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注意协调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关系,将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合理安排知识点出现的时间顺序,并将这些内容组合到相应的课程中,实现教学内容无重复、无间隙,教学内容难易渐进出现,优化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目前这5门课程依次分别在第一至第三学期开设,形成一个衔接合理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1.3.2 以应用为核心的学习情境——构建知识框架

为了将《办公信息化技术》课程群中各个单项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点进行有机地整合,我们研究、设计了10个课程群综合实验——学习情境:

电脑文化艺术节

风雨兼程50年——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庆庆典

机房设备扩建项目招标

……

上述学习情境贯穿在课程群中,每个情境均设计了主要教学内容及能力要求(包括技能要求、能力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和验收标准等)。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办公任务案例,使得各单项课程在学习情境任务中实现有序衔接,培养学生完成办公文案制作、编辑排版、数据管理、商务演讲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情境二中设计了如下知识技能教学环节:1.制作校史和校情介绍展板;2.编印《校史》;3.编印《毕业生名录》和《毕业生业绩录》;4.制定工作日程表;5.制

(2)符合办公信息化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的课程群体系

我们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与“办公信息化”技术领域必须具备的21项综合职业能力相适应——例如,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处理日常办公文档和数据处理、使用各种工具软件实现办公任务需求、利用PhotoShop进行办公图像处理、熟练操作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常用办公设备等。遵循能力依次培养、技能层层递进的要求序化课程体系,构建学习领域,如表1所示。作参会人员花名册;6.制作捐资证书;7.制作大会邀请函和感谢信;8.制作校庆专题幻灯片;9.拟订校庆活动专项收/支财务报表;10.会议纪要的审阅与开发;11.参会人员合影留念等。

每一个学习情境以突出一个或几个教学重点为主干,辅助以多个知识和技能点,整体情景设计以能够体现较为完整的某个办公信息化岗位任务为原则——即“一体化”。

2 结 语

《办公信息化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强化基础,服务专业”原则,以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知识体系为核心课程基础体系,兼顾专业课程,构建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办公信息化技术基础课程群。从教学效果上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学生对该课程群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中的相应岗位中工作适应性增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被许多高职院校借鉴,按照该模式构建的《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也被评为2011年山东省高校联合课程精品课程。

《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的建设,应该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实际需求,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调整,力求探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创造应用型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建设有特色的立体化教学资源,打造一只教学能力强、专业技能扎实、素质高的优秀教学团队,在选用优秀教材的基础上,着重进行适合于本专业教学的一系列教材和教学资料的编写,形成精品教材等,仍将是今后《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建设和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毛国君,方娟,易小琳,鲁鹏程.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群的“1+2+3”模式及其应用[J].中国大学教学,2008,(9),

[2] 李慧仙.高校课程群三论[J].煤炭高等教育,2006,24(4).

[3] 范守信.试析高校课程群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3).

[4] 陈文山.组建课程群 打造学科优势[J].琼州大学学报,2003,(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