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语文教育创新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文教育创新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语文教育创新

篇1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是由双重主体构成的,是一个合作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这个半封闭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回归学生主置,不应再把学生看作是纯粹的“物”,而应看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发展个体”,尊重他们,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挖掘他们的各种潜能。例如:在教《春》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听完课文朗读录音后,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或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陶醉于春天美丽的景色,或感受春天蓬勃的生命力,或惊叹文章语言的优美……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的接受和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获得对春天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今天的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从事终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的重要方法。在长期的传统教学中,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失去了个性,依赖性强,提不出问题,也不知道从何提问,这就需要教师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那么从何发疑?

1.找寻关键词、句子发问

学起于疑,思源于疑。疑就是问题。问题就是思维的火花,学生在阅读中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独立思考的表现。教师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就要引导学生在文章中看似平常、实有深意的文字中质疑,也就是寻找文章关键词句。关键的词语是指:记叙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词语等,这些词语最能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人物品质;说明文中最能说明事物特征的词语及一般文章中与中心有关的用得好的词语。关键句子是指: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含义深刻的、蕴含哲理的、生动、形象、具体且最能突出中心的句子等。

2.在比较中质疑

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可以作为阅读理解的一种手段。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课文或几处语段等组合在一起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比较,从中挖掘出更为深刻的疑点质疑。这不仅仅有助于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具体把握,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感知文体、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弄清写作思路和文章技法等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例如教《故乡》时,分析闰土、杨二嫂的形象可以通过比较来进行。少年与中年的闰土简直判若两人,文中也写了杨二嫂前后外貌、语言、动作、行为的不同。经过对闰土、杨二嫂前后比较的分析,就可以提出下列问题:二十年前的闰土和二十年后的闰土有什么不同?这变化表现在哪?杨二嫂有什么变化?他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还可以把主题相同、题材相似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由此质疑。

在教学中提问,不只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的事,我们要从灌输者走向引导者,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就像是把开启汽车的钥匙交给学生。

三、引导学生参加创造性学习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培养开拓型、创新型人才的战略性高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各种形式的创造性学习的实践活动。荀子曾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行之而止点矣。”充分说明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坚持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语文活动天地,让学生跳出课本,走出小教室,走向大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他们阅读课外读物,自编手抄小报,从事社会调查,描述人生百态,进行演讲比赛,开展辩论活动。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语文教学既立足于课堂,又面向社会、面向生活,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学生不断在生活与社会的课堂中汲取鲜活的语文养料,语文素质与思想情操、意志品质等自然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美的情操、美的心灵、美的品格,有利于提高语文素质。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更要更新教学观念,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教学才有蓬勃的生机,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大批的具有高素质和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玉杰.《语文创新教学》延边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2.韦维.谈谈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创新教学》.2001年1月.

篇2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同步发展。

工具性着眼于形式,人文性则侧重它的内容,而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形式的内容,也不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片面强调形式或者内容都是不正确的。抛开工具性而片面强调人文性,忽视了“语文”的掌握与运用;只追求知识、技能、技巧,而舍弃思想、情感、个性等人文思想的呆板工具化教学都是片面的。我们应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校有侧重地运用,做到二者兼顾。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充分展示人类文化的无穷魅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要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由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因循守旧,传统教学方式占主导。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主要是一只粉笔,一本教参,一本现成的教案,走上讲台就开始传统的辛苦的讲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由教师进行安排;学生以接受知识为主,虽然也可与教师进行交流,但大多是单向的,双向交流并不占主导地位;对教学资源的要求相对简单,通常是具备书本、黑板、粉笔、纸张等即可;学习过程相对封闭、保守和紧张,学生、教师所接受和讲授的知识均不超出书本范围。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生完全处于接受学习的被动的填鸭教学中,没有主动参与积极参的机会,同时导致学生的积极参与的意识不强,即使有这方面的愿望,也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不能有机结合。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小学也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的相关设备,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极大地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图文并茂地把课堂知识展现给学生。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造成相反的作用。很多学校把多媒体教学当作一种时髦,并没有真正把多媒体的功能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让学生听过多的录音和看过多的大屏幕,过多地采用表演、演示等手段。这样往往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耽误了学生体悟、读背的时间。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多媒体中体现很少,出现了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脱节,背离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探析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方式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通过教学的内容进行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和思维训练,在大力推进创新教育的今天,伴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行,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放、多元化原则。

只有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可能激发创新得意识,加大创新尝试。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中,不应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中,限制在教师的可控圈内,而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兴趣活动,加强课外阅读,这样不但能拓宽学生知识的视野,而且能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各方面的锻炼,激发他们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课外活学活用课堂中所学知识,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这有助于他们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二)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方法。

1.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现代教学方式是一种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教学方式,它把很多科学技术应用到了教学中来。多媒体并不等于现代教学方式,也就是在教学中应用了多媒体并不就是现代教学了。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现代教学观念。一是学生是现代教学方式的主体,转化学生的从属地位,将学生的地位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参与者。可以利用话筒这种手段现场采访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现代教学方式。二是要注意多媒体不是教学的全部,它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学校的主体永远是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播放一些音频和图片,利用电教手段把抽象、空洞的条文化为具体、生动的画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因为学生并没有走出校园亲自观察的机会,经过剪辑后的录像带恰可解决这一问题,使之成为学生认知事物的帮手和学习的工具。

2.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灵活性。

固定的思维方式是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大障碍。为了避免这种弊端,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等,力求求新求异,提倡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1)锻炼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一种非常好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锻炼这种思维方式,变因为果或者变果为因,从而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

(2)正确反推,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冲破习惯思维的羁绊、不落窠臼、标新立异为主要特征。通俗地讲,求异思维就是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分析思考,以探求不同见解、不同结论的思维。它的目的在于求得对问题更全面、更正确、更深刻的认识。求异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层次。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用这种思维方式改变已经讲解过的课文的某些条件,启发他们从反面进行分析推理,找出事物的正反面,从不同的方面对同一事物进行思考,从而进一步弄清楚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3)多向探求,多向思维。每篇课文都有每篇课文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由此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逐步养成多方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3.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1)激趣设疑,诱发思维。小学课文并不是每篇都特别精彩,有很多课文是常识性的知识,如果按部就班地讲解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我们就必须引入一些问题,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按照预定的问题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感到新奇又难以理解,从而诱发他们的思维。这样带着疑问学习语文,效果更佳。

(2)变序设疑,启发思维。根据课文的难易点和重点,把课文中讲解的顺序颠倒一下,先把果说出来,再由果导因,这样学生会有很强的好奇心,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3)层层设疑,训练思维。讲解课文就得像电视连续剧,每一环都是相互连接的,一环套一环,一问套一问,相互串联。这样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立即进入思维状态。

(4)想象设疑,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比较常见,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有一部分课文并不是教师用语言完全能够表达清楚的,有些是只可意会,这样的课文我们在教学中就要设置一些疑问,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自己续写课文的结局。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杨再隋等编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语文出版社,2002,(第7版).

篇3

一、改革前我国的语文教育现状

我国现在基本使用的是“六三三”学制,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小学教育占基础教育的一半时间,在教育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不得不受重视。在这六年的小学教育中,语文的教育是尤为重要的。改革之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大多是单向思维,是老师单一传授知识经验,学生单一的识记知识的学习方式,形式比较呆板,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止步,停步不前,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成长过程对知识的需求,只是一味的要以学习为学习,不注重实际的运用能力。单一的教学方式,还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传统的考试制度,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自由发挥能力与对语言的创作热情,阻碍学生的创作思维,形成呆板的“八股取士”。

造成这样的局面,教师也有一定的影响。老师较多注重那些教的问题却忽略学生的学习,多注重“学会”少重视“会学”,这就造成一定的教学问题。教师所学习的东西就是呆板无趣的,这样的教师交出来的学生当然也是呆板的学习,久而久之,这样的风格就会被保留下来,最后形成现代的“科举制”。

以前的教育模式,学生放学回家,老师往往会留一大堆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做作业,不仅占用了学生的课后时间,还给学生加大任务量,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不仅使学生体会不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还会逃避学习,反而产生错误。

改革以前的教学环境比较封闭,学校接受外来信息比较闭塞,途径有限,很多新的事物无法传入进来,这样就会造成局部地区的文化差异与落后。导致教师的教学难,学生的理解难,矛盾冲突加大,鸿沟增大,教师与学生都付出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反而事倍功半。

二、小学语文改革的必要性

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更要求我们去学习他,掌握它。对于瞬息万变的社会,想要有更好地生存条件,就必须具备更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小学的语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让小学生就去学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语文,不仅掌握语言知识,而且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的人性美的。古代的很多经典著作都蕴含大量的知识财富,需要我们从小学起,最佳效果是学以致用,学有所得——这就是小学语文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语文教育是我国自古的一种学习知识的途径,我国古代的很多著名的诗词歌赋,都是语文创作的形式,使人们会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思想感情,这同样是一种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诗、词、歌、赋并不是同时而生的,他们都是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明清时期,小说、戏剧的繁荣同样也是与时俱进的,所以,当今的语文教育改革也是应时代而生的,这是时代进步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在明清时期,小说、戏剧的繁荣,并没有取代诗词歌赋在文人心目中的位置,只是更加丰富了人们的文化活动,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并不与其他文学形式发生冲突,这就和语文改革创新是一个道理。旧的东西我们同样保留,只不过是以新的方式去学习它,运用它,把它与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为此,我国教育部实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让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学习。拿我国湖南省的小学语文改革为例。丁剑鸣是湖南小学语文改革的领军人物,他认为小学语文是为学生生命奠定基础的科学,是基础科学中的最重要的学科之一。结束后丁老师重返讲台,一直对教育的改革作者不懈的努力,潜心研究小学教育 15年,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满三江四水,为我国的小学教育改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即使退休之后,任然坚持不懈的为小学语文教育改革默默地付出着。不仅是丁老师,还有很多我们不知名的教育工作者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心血,值得我们去学习与瞻仰。从这一点,也体现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三、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成果

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成果,意义重大,成果显著,体现了时代性,突出了与时俱进的进步性,真正做到了改革与创新并举。

第一,是科学性质的准确定位。科学的提出了小学语文教育的学习目标、要求、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更合理的组织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确立了学习目标,促使学生更科学化的学习。

第二,使教育理念更深入人心

确立奋进的教育目标,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口号,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并且颁布《义务教育法》,使教育受到法律的保护。

第三,理论建树结硕果

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大致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小学语文教育思维理论体系。这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一定的文化理论基础。

第四,小学教材内容异彩纷呈 改革之后,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语文教材,虽然风格迥异,但都体现了教材大纲的精神,也体现着素质教育,着重培养素质性人才,注重生产、生活、与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把思想性、教育性、和启发性融为一体。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为培养全能型人才、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提供有力条件。

第五,教学改革实验得以百花齐放各种教学流派都有自己的改革视角,同时其他国家的教学思潮也涌入我国,开阔了教师的研究视野,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产生深远影响。使得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成果远大于预定成果,形成更深远的、更全面的影响力。

第六,教育大家的层出不穷

教育名家们都根据改革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发表了自己的理论。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崇高的职业道德、著书立说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为以后的人对教育的改革提供有力的参考价值。

第七,教育技术突飞猛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教育教学手段也在不断的提高,各种电子化、科技化的教学仪器应运而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面,更详细更具体的展现给学生直观的教学内容,容易学习理解。也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能力,是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不做坐井观天的青蛙。

第八,突出了人文性

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之后,更多的知识偏向于终身学习,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着重于人本化、本土化、实用化。人性化的知识才有利于人们的理解与学习,更方便学习者的接受,突出人文特色。

结语: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只有与时俱进的文化,才是时代的文化,才能为人所用。新时期的小学教育改革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伴随着汗水与泪水,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我们现在正在享受着教育改革为带来的成果,我们应知道,这是来之不易的,请大家珍惜每次受教育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刘秋泉,许云莉.夕拾朝花长精神——新时期湖南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回顾[J].行动与反思,2010(11)

篇4

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被灌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认为每天都在说普通话,每天都在用语言交流,因而就忽视了语文的教学,而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上,给孩子造成了莫大的压力,同时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教育的结果,忽视了教育过程,而小学语文教育不仅为此,怎样进行小学语文教育成为许多教学人员研究的重点。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轴,以教材和课堂为辅助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导,往往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很大的约束性,不顾学生的感受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造成了优生很优,差生很差的局面,而这一局面在以后的学生学习中态势进一步被扩大,最终给学生造成了心理上对学习的厌恶,导致很多本来情愿学习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通常情况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方式是以“预习、讲课、复习”为主线进行的,不仅语文是这种模式,其他的各个学科也是以这种方式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把所有的课程预习和复习完成之后很少有娱乐的时间,而处在童年的孩子们正需要很多的时间去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就是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玩,而另一方面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充分利用每一分钟去学习,将来能够考一个好的中学,好的大学,从而才能有一个好的前程,这两个方面最终培养出的是一个学习的机器,而不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充满活力的新世纪人才。

说到扼杀学生的想象力,莫属是中国的统一式的教育方式了,这种方式固然有这种方式的优点,但是整体上缺点大于优点,以小学语文教育的方式来说,固定的思维模式就是这种育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的,而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老师所讲授的内容。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因而在课堂上老师需要讲解的深度与讲解的方式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学生需求的多样性与教育方式的统一性之间的矛盾,这就急需要教育制度的创新与改革,特别是在语文教育方式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的统一性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知识市场的需求,因而在教材改变的基础上,教育方式甚至是整个体系的教育制度都需要得到创新,这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形势,才能满足新型人才市场的需求。

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如上所诉,在教材方面要做到能够具有通俗易懂,但是又不缺乏吸引力的特点,这样孩子们在阅读课文的同时才能享受到不同的乐趣,其实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爱好将语文教材制作成不同的样式。将语文分成不同的部分,由学生进行挑选,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范围,从起点开始对它们进行定点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教材是小学语文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的最基本的部分,但是核心部分却是教育的方式,即使是教材是千变万化的,但是不改变统一的教学模式,孩子们仍然难以对知识的学习得到深刻的认识,尤其是语文学习这一块,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就开始钻研散文,开始培养写文章,这是否有些为时过早,小学生本来就是处在童年时期,为什么要在他们的书包里背上沉甸甸的书本呢?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就先应该从减负做起,这也是完善教育方式的最难走的一步,只要能成功的做到这一点,那么整个的教育也算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完成以上的一步后,我们再来谈一谈小学语文的基本任务,小学语文教育主要是要做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些是最基本的,只有完成了这些任务小学语文教育的其他目标才能够得以实现,比如说是品德教育、审美训练、价值观的养成等等。要做到这些,需要的是教育的多元化,这与我们在上述谈到的内容是一致的,就是要要求学生不拘泥于形式,不是只把黑板上的一个圈当做是数学中的圆圈,而是可以产生其他不同的联想,这才是语文教育想要达到的目的。

要达到上述的目的,满足小学语文教育的要求,就要要求老师和学生能够融为一体,老师不只是指导学生学习的一个工具,而且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老师不能只是把教学作为谋生的一种工具,而更应该把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负责,真正的做到其应该做的事情。

篇5

随着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迫在眉捷的任务。21世纪的竞争,说到底也就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的教育事业必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当前,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多元化对人才的需求。然而,“应试教育”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我们,尤其是中学教育,高考更是典型。它还是以考分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学生能力的大小,决定其人生的命运。这就必然会造成高分低能儿。在高考这一指挥棒下,学生在思维方面形成了定势,不敢体现自我的个性,创新意识更是被挤压殆尽。每年几百万的考生都被高考这一指挥棒指挥得团团转。显然,这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了,人才的培养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语文在各科教育方面都是极为重要的,从小学到大学,这一直是一门必修课,可见其重要性,它是工具学科,决定着学生其他学科的成败,它的人文性,决定着我们我国的母语特色,它的社会性自不待言,只要人处在社会中,就一定需要语文。所以说,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应试制度下,语文学科的三性都被消磨殆尽,极需创新意识的渗透。只有在语文学科中实施创新教育,才有可能给语文学科带来生机。笔者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

一、高中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挖掘其潜在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地看待受教育的对象,要适应21世纪经济的发展,破除陈旧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挖掘其内在的潜能,为培养21世纪合格的人才而努力。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是权威,学生是被动的听记者。教师讲课时各个环节都设计好了,分析文章永远都是一成不变的几个步骤,学生只需要记下来就可以了。写作时,教师也给学生安排好立意与中心,起承转合,层层“指教”,还有甚者,让学生背一些模式,或者是背几篇教师选好的范文,在考试时套用即可。学生的听、记、练,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不敢有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他们也懒得再去开动脑筋,质疑探究,直接复制教师的答案就可以了。然而,我们都错了,语文教育应该是创新的教育,能力是需要培养的,而不可能被复制。

语文是一门百科全书,它综合性强,包罗万象,特别灵活,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我们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质疑,多创新。比如瓦特对沸水的壶盖感兴趣从而发明了蒸汽机,李时珍尝遍百草而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等等。这些中外前辈的例子举不胜举,它们都告诉我们要有创新意识,要有质疑精神。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课堂上授课时,可以故意写个错字,而大力表扬那个发现这个错字并改正的学生;还有如故意讲错某个简单的知识点,让学生找出来,并大力表扬,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回自信,大胆质疑,而后才会有创新。有些教师总是觉得让学生质疑会丢面子,还会浪费宝贵的时间,为了赶进度,总是一味地满堂灌。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一定要改变那种赶进度的状态,要给学生质疑和释疑的时间,要敢于表扬向自己质疑的学生,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把学生推到课堂的中心,让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这样,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

二、高中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激发其创新意识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今天,也许他们身上还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但是,每一个学生都前程似锦,我们要因材施教,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让其扬长避短,挖掘其潜在的意识。在这里,笔者提倡教师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这样一个充满温馨的大环境下,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让其对自己充满自信。语文教育是一种情感的教育,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关心”学生的度的问题,关心尊重与严格要求是一致的,尊重学生不等于放纵学生,要对其要求有法。教师只有真正做到了从学生自身出发,发自真心地关爱学生,才会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我们要在关心学生的前提下,提倡学生张扬个性,发展自己的特长,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分析,最终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篇6

1、语文教学中所面对的对象不全面

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仍然为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往往围绕升学率的提高设置教学任务。许多教师往往只关注班级内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忽视了本应该多给予教学指导和关注的成绩较差的同学,导致班级内成绩的分化日益明显。另一方面,我国现行应试教育体制的单一性试卷成绩评价体系,实则为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培育出学生也往往是高分低能,这与我国的素质教育目标相背离。

2、忽视了学生的主置。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引导,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导致学生产生思维上的依赖性,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更谈不上去创造性的思维。

3、对教学目的的认识存在偏差。

初中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能力,在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和领悟能力,通过长期且系统的大量训练使学生具有独立解决语文问题的能力,于此同时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而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对这一整体教学目标的认知仍存在偏差,一味的要求学生埋头苦读,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初中语文教育创新方法

(一)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包括与语言能力有关的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认知态度、情感态度以及思维意识,当然这一切语文素养的养成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应知识。其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便是在长期的语言教学实践中所培养起来对语言的整体感知和审美理解能力。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途径如下:

1以培养语感为教学切入点

语感的培养是强化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的语感培养方法如下:

1)教师在范文朗读中融合感情、表动、肢体动作等丰富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在体味中进行模仿,并在反复的吟诵中体会文章包涵的感情、事件发生场景、人物心理特征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亲身感知中获得认知能力生的升华,从而感知语言之美。

2)引导学生分析作品, 体味含蓄之意, 言下之意和言外之意。

(二)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的, 构建语文学习的平台体系。

培养创新精神是教育教学的目的之一, 教师的教学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 应该注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 宣传先进典型, 鼓励向上求新。

2 活跃课堂气氛, 培养创新意识。可以在课堂上做到“ 三个提倡” ( 即上讲台、七嘴八舌、标新立异) 和“ 三个不准”(满堂灌、照本宣科和熄灭学生思维的火花) , 努力营造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 其着眼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重视个性发展。有人说得好: 好奇心可以害死一只猫, 但可能造就一个科学家。教师应该为具有不同秉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 为他们提供开发潜能勇于创新的机会。

2、加强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就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的认知自己、审视自己、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以正确的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要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的远大理想。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和义务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抽取其中的人文教育可利用资源,如《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让学生明白做人与处事的基本道理;《种一片太阳花》令学生了解“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事业才能长盛不衰”的含义;《散步》叫学生晓谕“扶老携幼,勇担人生责任”的内涵……

3、优化学生创新思维品质

开展初中语文创新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在思想上摆脱对家长、教师和同学的依赖。创造性思维主要包括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异向思维等多个方面。下面仅就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进行探讨:

(1)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所谓发散思维,即是根据已有知识体系,多角度、多层面、多途径的找寻问题解决的方法,它不拘泥与常规思维方法和既有的问题解决方式,而是善于求“异”、善于求“新”。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结合听、说、读、写各个环节的教学要求,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鼓励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来思考文中问题的独特解决方式;作文教学中,教师设置能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兴趣的作文题目,如《“0”的联想》、《“?”的联想》等等。

(2)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法去多角度的审视问题,让学生多从对立的角度对问题进行质疑,如“教师的方法一定是正确的吗?”、“将故事的人物角色互换会发生什么?”、“多读书的好处和坏处各是什么?”,以此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摆脱常规知识的束缚,去创造性的思维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篇7

小学语文教育模式创新是寻找教育改革突破点的重要课题,通过小学语文教育模式创新,可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转变过去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创新是推动民族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必须树立创新意识,锐意创新。小学是重要的启蒙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和习惯的重要时期。长期以来的固有教学习惯,使教师形成墨守成规的教育理念,缺少创新。因此笔者结合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进行了探讨。

一、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境界和理想追求

教育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有助于教师形成创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打下牢固的语文基础,还要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关键在于教师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策略创新、教材应用创新等方面。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育目标观念陈旧

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决定其教学行为,陈旧的教学观念是阻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巨大障碍。虽然课程改革已经要求对小学语文教学理念进行创新,但现有语文教学过于重视课本知识,不重视能力和方法,忽略人文性,大量知识依赖记忆,因此缺少对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试教育模式严重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视考试成绩,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给学生施加了很大心理压力,教师也难以开展创新教育。

2. 教学模式陈旧

在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唱独角戏”,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如果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会严重脱离学生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江雪》一课时,通过给诗配画的方法进行教学。但如果教师不让学生去读诗、去想象,仅仅自己在黑板上画画,学生缺少自主阅读机会,缺少诗情画意的联想,想象力受到制约,教学效果自然难以提高。

3. 教学策略、手段运用不当

教学目标直接决定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在进行创新教学时必须遵循科学的理论。若仅从教学形式上改变,缺少对教学理论的深入实践,难以提高教学效果。借用别人的优秀课件上课,却体会不到课件的思维逻辑,这种创新只会降低教学效果。学生由于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手段,保证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发后,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喜人的变化:教学方式愈加多样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克服。

1. 教师必须把握明确的努力方向

小学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素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人文”的讲授,使学生能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认识“真、善、美”,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和审美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习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写好字”,练字也是学生形成良好审美的途径,需要重视写字姿势、习惯、方法,减少低效率的重停辉亩两萄е校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对文章进行体验和思考,通过集体合作、讨论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2.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创新意识。特级教师王裕丹在进行《与象共舞》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两个班学生进行了讲解。一种重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侧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积累,另一种教学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主,提高他们对语言形式的理解、感悟。同样的教学任务,不同的教学策略,共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众多听课教师的掌声。

3. 教师要吃透教材,研究学生

语文教学的前提是对教材内容充分理解,熟悉知识体系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同时语文又是母语教学,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涉及语文知识。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从字里行间展示了西湖六月的美丽风光,难以直接解读出送别、惜别之情。在听了徐金贵老师的讲解后,笔者终于弄明白如何体现惜别、送别之意。用以诗解诗的方法进行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获取知识的欲望,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4. 教师要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

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并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课堂的主人应该是学生,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答疑解惑,在学生“众说纷纭”中指点要点,帮助他们少走弯路,探寻客观真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留下足够的空间,鼓励学生思考,控制好教学进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5. 教师要设定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合适的情境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逼真的情境模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多媒体的合理使用能够把抽象的知识进行直观的呈现。网络资源中的视频、图片、音频等,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扩展他们的视野,让他们能够不走出教室就感受各种语文现象。通过对语文知识和实验的模拟,掌握语文原理,培养科学的语文素养,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肩负着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国民人文素养等多项重任。因此,我们应该迎合当前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在新课标指导下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邵景进.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篇8

现代语文名师不仅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也是教学理论的研究者。他们在运用前人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及各具特色的教学理论。这些教学理念和主张,都是在借鉴前人教育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的,既有时代的印记,又颇具当今语文教育的特点,更能体现各位名师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

在对传统的传承和发扬上,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老师提倡的“绿色语文”首当其要。赵谦翔坦言,“绿色语文”并未创造任何新的理论,这些教学理念其实古已有之且早经实践检验过,只不过在急功近利的教学风气甚嚣尘上的当今被人们冷落却被他坚守着罢了。说到底,“绿色语文”只是对传统教育的追本溯源而已。

关于传统语文教育的分期,至今学者争论不一,本文根据众多研究成果,将先秦至语文独立设科这段期间内的古代语文教育称为“传统语文教育”。并且认为“绿色语文”对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传承与创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现:

首先,在教育目的上。传统教育讲究“学而优则仕”,目的为“明人伦”。这与传统伦理政治文化影响和教育为宗法政治服务密切相关。读书为封建政治和入仕做官,通过教育培养治国安民之才或晋升仕途以光宗耀祖求得荣华富贵。这一人才观和教育目的思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迅速发展。“绿色语文”提倡不仅为高考学语文,更是为人生学语文。开展“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实验,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观察社会、体悟人生,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精髓,陶冶情感、启迪悟性为主线,把学生的主体意识确定为人格完善的前提。为达到这一要求,赵老师特别强调素质教育,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培养人格为躯干,以训练听说读写能力为四肢,以追求活力为灵魂,以启迪悟性为脉络,教导学生要“目中有人,心中有爱”,使学生的精神素质和人生境界全面提高,达到学语文和学做人双赢。

其次,在师生关系上。传统教育中,教师的地位很高,先秦教育家已经把师的地位提到了与君并存的高度,主张“尊先租而隆君师”,《礼记・学记》也指出“事师如父”;“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从人伦关系看,师与生如同父子;从社会关系看,官师合一,师君并提,甚至强调,尊不尊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由于教师闻道在先,是传统文化的化身,所以荀子也主张“言必称师”,汉代的儒者更是强调师法家法,唐宋教育家也讲究道统师承。这本是我国重教尊师的优良传统,但所谓物极必反。教师的地位过高,就造成了在教学关系中教师的绝对权威和“教师讲,学生听”的话语独霸现象。“绿色语文”倡导绿色阅读,强调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关心阅读过程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乃至与编者的对话,希望以自己的体验生成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它要求语文教师从传统阅读教学中课堂“霸主”的位置上走下来,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去,做“平等中的首席”。对于如何做到阅读教学中师生、生生关系的民主平等,赵谦翔曾有“求同”与“求异”说:“‘求同’不是主观外加的什么金科玉律,而是文本内在的精神本质。‘求异’不是随心所欲地断章取义,而是在充分尊重文本的前提下的张扬自我。‘求同’是继承,‘求异’是发展;‘求同’是吸收,‘求异’是创新。‘求同’不能限制过死,‘求异’不可放得太活。只‘求同’不‘求异’,就是死读书,读书死;既‘求同’又‘求异’,才是活读书,读书活。”①把握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教师便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进而平等的开展教学中的对话。这种既强调教师的教,又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不仅做到了对尊师重教优秀传统的继承,更是对传统的超越和创新,与新时期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也是一脉相承的。

再次,在教学方法上。传统教学重讲解和记诵。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多为灌输式、讲解式,往往是将教师的理解机械地搬给学生,忽视了将学生的人生体验与阅读文本的有机融合,更是忽略了对潜能和创造性的开发。这与封建时代强制灌输儒家学说,培养符合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观有很大关系。故古人读书不求全然理解,强调死记硬背,先熟读记住内容,日后再慢慢反刍消化,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当然有益,但死记硬背难免效率低下,这在学习科目众多的今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赵谦翔的“绿色语文”传承了古人多读书多记诵的传统,更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强调“口诵心惟”,在对作品含英咀华审美鉴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多元开放的解读,力求有自己的新发现,进而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述评。诗歌鉴赏强调审美,催化人生诗意;文言教学强化诵读,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活记软背”,在熟读精思中培养语感;绿色作文“以人为本,以活为源,以悟为魂,以真为纲,以导为脉”,激活悟性,指导写作,引导落实,使学生做到“心动、笔动、行动”,把“作文”与“做人”融为一体。他稳抓“创造”这一语文教学的灵魂,立足于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和人生潜能,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育理念,体现了“语文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这一终极目的,这必然是对传统最好的创新与发扬。

当今教育普遍参照西方模式,但教育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我们应有横向的借鉴也有纵向的继承。但传统教育带有明显的时代痕迹,必然优劣参半,它的二重性也决定了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影响具有二重性。故如何实现传统语文教育向当今语文教育的创造性转化,使传统教育为现代语文教育服务,我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赋予旧的经验以新的生命力,使其得到传承与创新,应是教育者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注释:

① 赵谦翔.赵谦翔与绿色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6:53.

参考文献:

[1] 赵谦翔.赵谦翔与绿色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6.

[2] 张书丰.中国古代教育精粹的现代解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附蒙学书目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4] 张志公.张志公文集4――传统语文教学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5] 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6] 王炳照.中国传统教育.[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7] 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 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9] 刘湘洋.赵谦翔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

篇9

2 语文教育观念创新的必要性

常听到语文教师这样说:“当年我们只用一本书、一支粉笔上课,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不差,现在我们既可以上图书阅览课,也可以在微机室上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课,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学生的语文素质却不尽人意。”不少人这样埋怨学生:“当初我们用很多时间读文学名著,现在人们课余都懒得读书,沉浸在网络游戏中。”语文教与学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与关注。为此,应对以下几方面的情况有所认识:

自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适龄儿童都可以就近免费入学,导致受教育人数猛增,对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产生了不可避免地负面影响。

物质生活极度贫困时,老百姓家的孩子大多被剥夺了受教育的资格,只有家境较好且比较聪明的孩子才能接受学校教育,这样的受教育群体素质相对高得多。面对高素质的教育对象谈语文教学,当然显得轻松;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都能上学了,这时,受教育者的智商和家教修养客观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高低。在此基础上谈语文教学就显得更有意义。语言学习尤其是母语受环境的影响很大,是其他学科教学无法相比的。

学习科目增加了,教学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学生从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不可能再和过去一样专一投入了。工业革命以来自然科学和语文科学发展迅猛,一些新发现、新成果为基础教育增添了不少门类,充实了许多教学内容,以现在为例,仅在小学三至六年级阶段,就有数学、语文、英语、科学、品德与生活、音乐、体育、美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信息技术等十余个门类学科;人的能力是一个常数,传授知识的门类增加了,某一方面钻研的程度必然受到影响。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只读四书五经了。而且科技的发展十分需要青少年在基础教育阶段广泛地接受科普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所以让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既要学全每一门学科知识,又要精通每一门学科知识,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3 语文教育观念创新的途径

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能够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和空间。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使中小学各学科的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教学形式看:教室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的场所,时间和教学形式不再受传统授课的束缚,师资也不受地域限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现代化渠道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从教学内容看:先进的教学设备提供了大量由于教材篇幅所限无法纳入的学习内容,大大突破了传统教学以“课堂”、“教科书”为中心的狭小范围;从教学效果看: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能在课堂上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知识,体会文本情感。

如教学六年级语文《长江之歌》时,我首先让学生欣赏电视记录片《话说长江》片断,以此为本课的切入点,配上当年主持人陈铎和虹云老师极富激情地解说以及精美的画面,让学生一下子就能被这幅奔流不息的壮观景象所吸引、所折服。然后为学生展示“长江流域水系图”,让学生对长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加深学生对长江自西向东横贯整个中国的印象,进而油然而生豪迈情怀,利于诗歌的学习。此时让学生聆听虹云老师朗诵《长江之歌》,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为学生领悟诗歌内容打下基础。在学习之余,我又让学生欣赏有关长江的一些诗句,描写长江的成语等等,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中国语言的伟大魅力。最后,我让学生欣赏歌唱家殷秀梅演唱的歌曲《长江之歌》。这首歌旋律激越,会将学生情绪带入,引出学生的激情,这时可以适时让学生学唱这首歌曲,为他们澎湃的情感开拓一个突破口,从而营造出激情的课堂氛围。

4 语文教育观念创新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待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凡是对语文教育观念的创新有用的,就要继承发扬,凡是有害的,必须否定、抛弃,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篇10

1、语言的基础性作用

孩童时期是人们学习语言文字的最佳时期。全世界范围内有多种语言,不同的民族自身的语言文字也是尽不相同的,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文字是都是民族的语言文字。一方面,一个民族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另一方面,语言文字记录了民族的文化使其得以继承和发展,因而,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其深刻的民族精神的积淀。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地位特别重要,孩子通过小学语文教育可以打好基础,尤其是语言文字基础,要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文化,亦是从学习语言文字开始的。因此,语言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为孩子把好语言文字的关尤为重要。

2、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小学生德育与素质发展

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学生能够使用现代社会,为社会的发展服务时德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教学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围绕德育与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展开,变单一化为多元化,以全面实施德育与素质教育。

2.1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小学生的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当中,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在学生发展智力学习知识的同时,适时的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语文教材中蕴含的道德因素得有发挥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手段唯物辩证主要的启蒙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的思想和做风的教育等。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2.2 美育教育在于对人的修养的提高与情操的陶冶。因此,应重视小学生的美育教育,培养其审美能力。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不仅有教育意义,而且教材的语言文字也是相当美的,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我们很好的利用它,有机地渗透审美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形成对美好纯结事物的向往,对祖国美丽山川景物的热爱,对人物的崇高品质和坚贞精神的赞叹,对好人不幸遭遇的悲痛,对丑恶事物的憎恨等等,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作美的能力,从而手段美的熏陶与感染,从中受到启迪,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3 加强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现代社会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因而,现在的教育要面对现实,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注意对学生自信心、意志、情感、竞争意识和受挫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将来可以更好的面对社会。

2.4 加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与负担很大,应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其有更多的时间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有更好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手、眼、脑、口、耳并用,协调身体器官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培养学生趣味性教育

3.1 培养学生的趣味性教育,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是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例如,在教学李白《望天门山》时,事先设计好课件,独立出现在屏幕上,浩瀚的江水、小船、山峰、绿树……然后,上课时让同学们根据诗歌的意境,当场演示,组成画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组成了许许多多的画面。在这种情景中,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受到了极大地冲击,记住了诗句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感受作品中独特的意境。

3.2 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是一种智力活动,也是提高认识能力的活动,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有非智力性活动。教育心理学家潘淑认为学生的学习“这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有一类是有关学习的积极性的,如注意、情感、情绪与意志等,另一类是有关认识过程本身的,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等。前者与个性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密切相关,它对认知过程及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动力、激发作用。学生在学习认知过程中,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这样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3.3 运用独特的语言训练,强化学生人格的养成;语文课堂语言文字训练具有工具性和趣味性,两者相互统一,语文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陶冶趣味和语言文字工具训练的综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锻炼学生的独立人格,确认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能够陶冶良好性情。

4、在课堂上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使学生能够丰富其自身的知识体系,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4.1 在识字教学中计算机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对汉字的结构进行直观的观察,通过打字训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汉字的笔顺、读音、词组、部首。

篇11

(三)不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在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下,教师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依然是“灌输式”,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能力起到的是制约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一些教师尽管对学生地位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这种情况在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中具体体现为:教师不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无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语文教育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对语文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可分为两个部分,即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其中,课外教育可以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现实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所以,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大语文课外教育的创新力度。为了进一步扩充学生的课外知识量,可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例如,通过开展课外阅读周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优质的课外读物,包括人物传记、励志类书籍等,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和拓宽知识视野的同时,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了有效创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使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语文教师应努力寻找创新突破口,进一步改革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可在语文课堂上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和图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到《科学是美丽的》一文时,仅仅借助于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往往缺乏足够的表现力。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呈现图片或者视频短片,对同一内容进行鲜明而生动的表达。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搜集与“魅力科学”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活跃课堂,加强互动,对语文教学的导入形式进行创新为了活跃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在课堂上穿插更多的互动环节。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启发性和引导性的作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阅读,使其与各类新鲜的事物接触,表达自己的观点。良好的切入角度是课堂导入的前提。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导入形式的创新高度重视,并与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充分结合,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导入形式,如纠错导入、鼓励导入、轶事导入、情趣导入、课件导入和疑问导入等,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听觉和视觉的愉悦,从而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其学习热情。例如,在讲到《赤壁之战》一文时,课间导入材料可选择《三国演义》的部分片段,这样既可以有效扩充教学内容,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突出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加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的方面,应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使其能够准确把握对方的主要观点和思想。在说的方面,要求学生在公共场合能够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同时,要求其用语有分寸,说话得体。在职业教育中,应充分重视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毕业后,职业院校的大部分学生都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所以,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文明态度,同时,通过模拟一些面试和应聘情景,加强学生在洽谈、采访、导游和推销等方面的练习。

在读的方面,要求学生用流利和标准的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从而能够将文章内容融会贯通,切实领悟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在写的方面,要培养学生养成规范、工整地书写的习惯,并能用书面语明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尤其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在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中,应用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应用文写作训练应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坚持写作的应用性和社会性的原则,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合同协议、计划总结、自我介绍等应用文的写作,为将来的择业做好准备。这些最基本的交流能力,实用性非常广泛,既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语文素养,也是其今后学习的基础。

篇12

语文教育;教育改革;困境;出路

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的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的开设是匡亚明先生提出的,其初衷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国家教委曾提出“在毕业时进行大学语文合格测试”,但时至今日我国大学语文教育并没有测试标准。正因开设大学语文初衷的失误以及后来的未形成语文测试标准,使大学语文一直处于尴尬地位[1]。2006年我国正式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决定。大学语文教育发展至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教学模式落后、语文教育与社会脱节等问题。本研究基于高等教育管理视角,分析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措施,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出路探索提供参考。

一、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设计不合理

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设计偏重于人文内容,而缺少技能的培养,缺乏实际效用。表现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设计中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文学方面的内容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诗歌占有最大比例,诗歌蕴藏着文化、道德、情感、美学等,富有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散文、戏剧、小说等也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和审美,这些内容的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高尚情操。然而该设计的目的明显忽略了大学语文教育提高学生语文技能的教育目标[2]。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近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不够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学生写作水平差、措辞不规范、语法不正确等,部分学生对于申请书、会议记录、文案写作、报告等类实用写作没有按规范写作。

(二)大学语文教学和社会实践脱节

大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大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单纯拘泥于课堂的教学,而学生的学习则侧重于课本内容的学习,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缺乏社会的历练以及生活感悟,以至常常难以深入感悟作者的文章深意,难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大学教育多为全日制教育,大学生生活环境犹如象牙塔,往往不能深刻而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难以深刻感受时代的发展脉搏,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也和社会脱节,以至人们对大学语文产生“无用论”的观念,学习目的性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抽象地开展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往往使语文教育成为无源之水,使语文教育和社会生活渐行渐远[3]。

(三)教学模式落后

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依然沿用以往的陈旧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授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表现在:一是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重文学素养的培养而轻实践能力的提升;重遵循固有知识而轻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束缚和限制,使学生逐渐缺乏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与此同时逐渐缺乏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大学语文教学时教师较为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固守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设置框架作为主,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没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创新榜样,直接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仅对教学内容进行传授,注重对教材的讲解,缺乏课堂互动和课堂交流,也缺乏对学生潜能的挖掘,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育出路的思考

(一)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方法

1.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

语文基础知识的是语文教育的基础,也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针对学生语文运用能力较差的情况,笔者认为语文内容的设计应增加相关内容,例如报告写作、会议记录等写作方法和写作标准格式等。文化素养培养和语文技能训练并重,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同时,注重语文实用教学,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在授课时,对于部分知识的讲解可一带而过,对于学生存在的不足则作出针对性讲解。课堂上可采用提问、讲解、举例等方法,提问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做到温故知新;讲解则传授语文新的知识;举例则起到巩固学习内容的目的,促进学生学习和消化学习内容。

2.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生表达能力欠缺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方法提高,一是课程中设置朗读环节,朗读是要大声、有节奏地读,带有感情的朗诵,经过五官和大脑的相互调节作用,促进学生对文章的领悟,深刻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感情,从日常的朗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二是课堂要注重学生的即兴发言,重视学生的自我表达,并预设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即思考,即兴回答,教师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并进行鼓励,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三是鼓励学生参加辩论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各种有利于培养表达能力的课外活动,像辩论赛这类型的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临床发挥和应急的能力。

(二)加强语文教育和社会实践联系的方法

1.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作用

每个大学都有独特的校园文化内涵和氛围,校园文化具有广泛性、感召性、吸引性的特点[4]。语文教育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包括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例如朗诵会、创作比赛等,采用开展文体活动的方法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学,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可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受到语文的美学思想熏陶,从而完善自身的情感意志,提高人文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又如可邀请文学作家来校举办讲座,使学生有机会和文学界专家交流,开拓视野,同时可使学生自觉将语文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并充分认识到语文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地位,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交流使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打开一个窗口,从而使语文教学与时俱进,与社会共同发展[5]。

2.重视语文课堂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鉴于学生的大学语文学习未与与社会实践相互联系,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的情况,笔者认为可通过缩小课堂和生活间的距离,使大学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其一,可鼓励学生利用放假实践,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验社会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处处留意语文的身影,了解语文的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并对自身语文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同时,可提高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培养。还可以在参加社会实践后,将所见、所感、所悟写成文章形式,相互交流,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完善人格品质。

(三)注重语文教学创新

1.充分发挥情感教育

健康的、积极的、正面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学习主管能动性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情感,注重对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首先,将教学重心放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注重观察和把握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二是重视培养教师积极、正面的情感,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以教师的积极情感去影响学生,创造明朗的、健康的、积极的教学氛围。最后,利用比较贴切生活的文学,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和学习的重点,以文学中的美学、人文精神等精神粮食激发学生对生命意义和生活意义的思考和感悟,陶冶高尚情操,塑造健康人格。

2.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大学语文教育观念对大学语文教育影响甚大,传统的教育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是以填鸭式教育为主,教育观念陈旧。笔者认为,大学教育观念应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转变为启发式教育,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不是降低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而是促进教师、学生和课堂融为一体,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教师通过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启发、引导、提示等方式,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高等教育管理下的大学语文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需采取有效策略为大学语文教育打通一条出路,突出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要通过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采用模拟教学法、提高表达能力等方法增强学生语文技能的培养;其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作用、加强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改变大学语文教育和社会脱节的情况;最后,通过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和改变教育观念方法,使大学语文教育能够圆满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作者:卢建飞 赖浩明 单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篇13

伴随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主要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初中语文教师不断地研究与探索,以便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学模式来达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切实地开展创新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更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语文教学中,尽管教育界做了很多的讨论与改革,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仍没有改变原有的选拔、竞争式又呆板的教育模式。这样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是按照老师给定的答案进行思考,忽视了学生自主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新课改的要求及创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语文老师应该转换原有的思维和教学习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加入审美教育的延伸,使学生体会到《春》中描绘的大自然之美,《再别康桥》中描述的对康桥的眷恋之美,《石缝间的生命》中赞扬的生命之美,《沁园春·雪》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之美······。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的翅膀,将文中所表达的意境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充实,加以升华,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脱离开原有的只是为了理解老师的问题,为了向老师给出的答案的方向靠拢的旧的思维习惯,充分打开学生自主意识、创新意识。

二、充分把握学生的求知动力,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

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而兴趣是求知的原动力,创新则需要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开发、思维。初中语文的教学,教师应重视和挖掘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课堂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想问题,问问题,探究问题的习惯。让学生知道自己有问问题的能力和权利,不断地问与答中,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足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例如:教学课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课中,根据当时国家的现状,以及一些人的片面想法得出的题目中提到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作者论述的观点及方向研究、探讨,作者对这个说法的真实态度。再根据课本中论述的内容,加上自己的逻辑思维推理,用自己的大脑,一步一步的分析,在那个时代,在那样复杂的背景下,我们中国人到底有没有失掉了自信力,锻炼了学生线性的思维模式,及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熏陶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经常开展一些辩论式的教学,深化语文创新教学的改革,充分激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辩论式教学将听、学、读、写等能力并重,意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教师单向的传播知识的原有习惯,变为全体学生与老师一起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促进了学生与老师间的互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才能在辩论中有理有据,在充分论述自己的观点之外,还要能快速的做出对方不利点的回击,以便于自己的辩论能够成功。

比如:准备好两个相对的论文题目,《逆境与成才》《顺境与成才》,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先让学生回去收集相关资料,以做好辩论的准备。在辩论的过程中,先是陈诉自己方的主要论点及论据,而在辩论当中则是一个知识储备多少的较量,也是一个思维反应速度的比试,还有就是言语表达能力的对比,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的大脑能够快速的旋转,充分调动起想象力,逻辑思维重组能力,将自己的论点论述的更加具有说服力,也能将对方的论点的漏洞辨析的更加透彻分明。在整个的辩论当中,学生的整体的思维能力都得强化的提高,这都能促进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四、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改变原来的固定知识的死灌硬背,应该把教学的重点转变到学生长远发展,注重其个人整体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品质的发展。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设计未来,自己去选择、去竞争、去创造,教师要做好一个引导者,灵活的组织者。让我们所有语文教学者不断地的摸索,不断地的改进,从而为新世纪的中学语文教学开创出一个更加优美的篇章,为青少年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谭正坤.初中语文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学研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