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简称是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指把社区作为旅游发展的一部分进入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等涉及旅游发展重大事宜的决策、执行体系中。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是一个学习过程,通过参与,可以提高发展旅游活动的效率,也能使人们学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运用到实践中去。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不仅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机制,也是旅游景区开发管理中的实现经济、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管理的意义
(一)促进社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又要保护环境,不危害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管理可以增强获得社区居民对旅游景区开发的认可度和配合度,令旅游发展的更加容易推进。
(二)旅游发展规划及项目的完善落实
外来专家虽然在旅游规划、项目开发上有相当的专业水平,但在短期对社区的有深入的了解是不可能的,因为社区是具有一定社会、经济及文化特征的独立的社会单元,据此做出的旅游规划项目也往往不太科学。社区居民长期生活于该旅游目的地,他们了解本地风土民情而且对本土充满感情,他们的参与旅游规划开发能弥补专家在这方面的缺失。
(三)维护了社区居民的利益
传统的旅游管理发展开发,重视政府、旅游投资商的利益,对于居民的切身利益考虑很少。旅游业与所在社区关系常常被割裂,社区居民感受到更多的是发展旅游所带来消极影响,如物价上涨、公共设施拥挤等。通过让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维护了社区居民的各方面的利益,同时也能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能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体验,促进社区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是一项综合工程,不但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稳定、文化发展、民主参与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对于社区居民来说,社区的社会发展的着眼点在于“以人为本”,从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到人的素质的提高到人的价值的体现。如湖北省的神农架、大别山、九宫山等地,过去的伐木工人如今当起了景区管理着。他们放下斧头,拿起锄头,不再“砍树”而变为“种树”“看树”。
三、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管理的优点
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管理有以下几大优点:
(一)从经济方面看
社区的参与可以使居民从旅游业中直接受益,在一些贫困地区称为“旅游扶贫”。政府进行旅游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经济,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峡人家风景区原本是处交通闭塞的峡江地区,长期以来这里的居民经济收入低,大多数居民都靠外出打工挣钱养家。自从在此处进行旅游开发后,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中,获得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
(二)从旅游方面看
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渲染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增加了吸引力。文化是由社区的居民传承下来的,任何一个非本地居民是无法体味到其中的奥妙的,也无法把它临摹的惟妙惟肖,只有当地的居民才可以渲染这种文化氛围,增加吸引力。通过建立农业博物馆,制作传统手工艺品,表演传统民俗活动等,才能使旅游活动内容生动、有吸引力。
以民风古朴的车溪旅游景区,常为远道而来的旅游者者专设农家棚屋,提供土家饭菜,也提供农具供旅游者耕作。旅游者正是在车溪土家人营造的这种自然氛围中生活,才体验到梦里老家车溪的闲适。在九畹溪漂流景区,当地村民积极参与到旅游开发中,他们经常在漂流路线旁为游客提供姜茶、煎野鱼、炕土豆,让游客在一种真实、淳朴、自然的氛围中感受到野趣和欢乐。
(三)从社会发展看
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了当地的发展。旅游开发使当地的一些基础设施得以完善,如交通条件的便利等。交通的便利不仅使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更重要的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最,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旅游的发展同时可以促进社区的对外交流,可以改善社区居民的一些落后的腐朽观点,从而促进社区的发展。
(四)从环境保护方面看
社区参与为保护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如果说社区参与到了旅游开发,并且从中的到了利益,那么居民就会觉得他们所拥有的旅游资源是他们经济的来源,是旅游开发使得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他们便会自觉的去保护这片环境。宜昌三峡人家景区处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段,以渔业、林业为主要经济收入。长期的伐木和捕鱼使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一度受到破坏。发展旅游业以后,当地独特的峡江风光和长江肥鱼特产受到旅游者的追捧。当地居民意识到以前不被重视的山中林、水中鱼原来是金饭碗,主动当起了“护林人”、“ 护鱼人”杜绝滥砍滥伐、滥捕滥杀,而且成为义务的环保宣传员,这为当地的环境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有利于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
篇2
1.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对景区环境的保护
因我国旅游业因我国旅游业起步比较晚,旅游市场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很多旅游景区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景区存在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景区的开发利用中有点盲目,从而导致很多旅游景区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高山旅游为方便游客登山或者经济利益驱使建索道砍伐了大量树木,造成景观的破坏。近几年,有很多景区为了增加娱乐性吸引游客或者增加娱乐项目收益,破坏景观修建漂流、滑草等项目现象十分严重。许多风景名胜区内,多头管理、抢权、轻责、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十分严重。
2. 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管理体制不健全
旅游景区的监管体制已经成为目前束缚我国景区发展的一大障碍,目前,我国旅游资源分属不同的部门,包括林业、建设、环保、文化等部门,有的旅游景区还分属好几个部门监管,各部门的社会责任及行业功能或者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缺乏全局观念,难以产生一致的管理效应。我国目前多数旅游风景区的管理体制属于政企不分。所以我们迫切需建立一种机制来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以实现我国旅游景区更好的开发与保护。
3.旅游景区开发投入市场后,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目前很多旅游景区由于受短期经济利益驱使,在旅游景区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开发资源,利用资源,却不重对旅游景区的保护,结果导致很多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一些投资开发商,不注重科学规划,过度追求门票数量的经济收益,过度接待旅游者,没有科学的控制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致使旅游环境容量过度饱和而使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每年旅游旺季,各个景区都不可避免的发生这种情况,就连九寨沟都不可避免。再者就是如山西应县木塔这种情况,人为是一个因素,同时因受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景观破坏。
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致使中国很多旅游景区在开发利用中,不能科学规划开发利用,致使旅游资源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将很难促使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二、解决旅游景区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的措施
1.加强政府管理职能的主导地位,健全景区环保管理制度
旅游景区在开发时,政府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批,哪里该建建筑物、索道、娱乐设施,哪里不该建设,一定要严格审批,不能有过多的人工建筑。不能单纯为了短期经济效益目标而滥建。旅游景区在开发投入市场后,要健全景区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如景区环境承载力的问题,旅游景区切不可在景区运营后过分追求门票数量的经济效益而忽视景区的环境容量问题,以免造成超负荷的接待量,严重破坏景区的环境。否则后果难以预料。避免出现类似玉龙雪山、九寨沟、滇池这样的问题。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修复,将使旅游资源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将严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与生存环境。因此,政府部门要从长远角度出发,加强自身主导地位 切实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科学管理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同时健全景区的环境保护制度,科学管理利用,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旅游景区及主管部门要做好宣传,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制度的制定,需要人们的参与执行。只要人们环保意识增强,做到环境保护全员参与,人人有责。定能为景区的环境保护起到很好的作用。
首先,加强对景区管理者的宣传,提高景区管理者的环境保护保意识。只要管理者对制度认可,才会把制度执行到行动中,才能切实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与管理。
其次,加强对游客的管理,目前,游客对景区环境在人为因素的破坏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游客的乱刻乱画,生活垃圾的乱丢弃等不文明行为,都对景区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游客破坏景区环境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加强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再者,社区参与景区环境保护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旅游景区与当地社区的协调发展,也为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环境保护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要从当地社区利益出发,考虑社区利益,追求旅游景区及所在社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加强社区参与,同时使社区居民的利益得到相应保障,使居民产生旅游景区“主人翁”的感觉,那么,他们自会在景区的开发与保护过程中,积极主动的配合景区,使景区开发得以顺利进行。九寨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反例比如青州仰天山,在开发初期,没有与当地社区搞好关系,致使在十一旅游旺季,当地居民毁坏进景区的道路,切断电源,严重影响景区的发展与利益,更谈不上当地居民会主动参与到景区的环境保护中来。?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不是对景区不去进行开发而是在保护之下进行合理的开发,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对景区进行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要开发势必有破坏,作为景区的管理者和开发者们应在合理的保护之下对旅游景区进行科学的规划开发,将其投入旅游市场,也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旅游景区应立足于保护景区的自然性,确保旅游资源的生态性和完整性,使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可持续性的良好发展。当然,对旅游景区的环境进行保护不仅仅是对原有景观的天然性进行保护,而是要用更为合理科学的规划和方法去进行维护和管理,旅游景区开发要在保护原生态的文化和当地社区居民的社会和环境利益的基础上,使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达到完整和谐的统一,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2]金瑞林,汪劲.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篇3
(一)商业景区开发本身就是一种商业化活动
一个城市旅游行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客源,但是旅游景区本身并不一定能够吸引游客。所以,旅游景区必须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与包装才能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从而满足游客娱乐、休闲等方面的需求。而景区资源开发的过程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商业化活动,可以说,旅游景区开发就是一种商业化的活动。
(二)适度的商业化是景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景区资源开发过程中,适度的商业化是必要的,其能够将景区资源与现代化的服务、商品等结合起来,提高旅游景区的知名度,拓展旅游景区文化内涵,从而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发展。
二、旅游景区开发过度商业化的表现
(一)景区作假现象时有发生
旅游景区开发过度商业化来源于旅游景区经营者“金钱至上”的观点,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旅游景区内作假现象时有发生。经营者在金钱至上等商业化理念的指导下,将旅游景区看做商业区,为了吸引大量游客,满足游客多种多样的精神需求,在景区内开展一系列的“造景运动”。如,在旅游景区内建设假的环境,人工造湖;建设假的景观区,人造景观;伪造假的景区文化,编造假故事,打造假民俗、伪生态等。这种造假行为不仅破坏了原有旅游景区真实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内涵,还动摇了旅游景区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二)景区发展严重依赖门票经济
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就是景区发展严重依赖门票经济,门票成为旅游景区经济效益的重要来源,为了获得更多利益,一些旅游景区每逢节假日必然会涨价,给人一种“抢钱”的印象;一些旅游景区管理者还有借此机会谋求个人利益。例如2004年、2005年、2007年以及2008年等,国内各著名景点纷纷涨价,2010年五一期间,黄山景区门票价格上涨15%。在这种“金钱至上”的发展观念的指导下,旅游景区资源不仅得不到保护,甚至还会丧失已有的旅游市场。
(三)景区变为“集贸市场”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人数越来越多,各个旅游景区也逐渐变成了商业区,由原本的娱乐休闲场所变为了集贸市场。例如道家圣地、天下闻名的青城山,在这个著名的道家清修之所,小商小贩随处可见,道士做买卖,与游客讨价还价,各种质量的、低档的旅游纪念品遍布青城山,宗教圣地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幽静。这种旅游景区变为集贸市场的现象几乎在所有的著名景区内都能看见,假冒文化的名义,商贩云集,商业金钱的味道越来越浓。
(四)为求创收而超负荷接待
旅游景区为了创收而忽视景区承受能力,超负荷接待游客。一方面,景区声称涨价是为了控制游客人数,使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效果;另一方面不顾景区承受力,对游客来者不拒,超负荷运营。这种矛盾的做法暴露了旅游景区唯利是图的管理方式,导致每逢节假日,各旅游景区人满为患,旅游效果得不到保证,安全隐患也比比皆是。
三、旅游景区开发过度商业化的危害
(一)违背旅游产品的公共性质
旅游景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化产品,其具有公共性质,可以说,旅游景区是一种国家资源,其所有权属于国家。旅游景区的公共性质要求旅游景区经营者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不能仅仅考虑旅游景区带来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到社会效益,明确其社会效益的重要性要大于经济效益。而现实中,旅游景区开发过度商业化即显然违背了这一公共性质,滥用了旅游景区的社会价值,给人们一种利用国家资源为景区经营者谋求利益的嫌疑。
(二)破坏景区及周边生态环境
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会导致景区旅游超过景区负载,破坏旅游景区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大量的游客和车辆进入到旅游景区内,产生噪声勿扰、大气污染等;商业活动、店铺以及商品等大量涌入景区内,破坏了景区原有的文化内涵以及生态环境。旅游景区过度开发会使得景区内的基础设备紧缺,加快设备的老化,破坏本就珍贵的旅游资源,甚至还会威胁到旅游景区内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降低旅游资源的质量。
(三)丧失景区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旅游景区的商业化使一些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但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对旅游景区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对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程度不够。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迎合游客需要的商业化活动在各个旅游景区内泛滥成灾,其严重破坏了旅游景区内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在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的进程中,民间艺术形式、民族特色等珍贵的文化遗产被断章取义地包装成各种旅游产品,破坏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例如,在泰山景区的旅游开发中,开发商建设了索道等商业化的活动,破坏了泰山封禅的氛围,使传统文化离游客越来越远,此类过度商业化项目对文化遗产的破坏程度甚至受到了联合国遗产委员会的警告。
四、旅游景区开发的优化对策
(一)重新定位景区功能
优化旅游景区开发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旅游景区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旅游景区经营者要明确,旅游资源是一种国家资源,其是每个公民都有权享受的高质量的娱乐、休闲场所。经营者要从旅游景区公益化发展的角度等方面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经营者还要注意旅游景区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其能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带动当地衣食住行等行业的发展。另外,旅游经济还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二)整顿“门票经济”乱象
优化旅游景区开发工作,必须要整顿旅游景区“门票经济”的乱象。“门票经济”是旅游景区经济收入严重依赖门票的一种体现,也可以说是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的结果。但实际上,旅游景区门票支出在游客旅游消费中占据的比例并不高。在国外,很多著名景点门票价格都很低,法国的罗浮宫门票8.5欧元,美国国家公园门票价格不超过20美元,印度、埃及等发展中国家景点价格也较低。我国西湖实行免门票后,其经济效益反而升高,这就说明了门票低价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大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就要积极调整经营思路,不走老路,摆脱门票经济,下大力气提升旅游景区的服务水平与旅游质量,真正为游客提供一个高品质的旅游机会,从而促进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打造独立的旅游商业区
旅游景区过度地商业化实际上是对旅游资源的破坏,而打造独立的旅游商业区则可以在保护旅游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商业与旅游业的共存。旅游景区经营者可以在景区建设独立的旅游商业区,营造一种具有娱乐休闲氛围以及生活气息的购物场所,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同时,旅游景区经营者还可以充分利用游客休息区,在休息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商业功能,从而使游客在休息中购物,为游客创造一种良好的购物环境。打造独立的旅游商业区。要注意的是,商业区要尽量远离核心景区,核心景区内禁止开设店铺,宗教人员也不得从事商业活动,以避免购物等商业活动对核心景区旅游氛围造成污染。
(四)严格控制商业化比例
通常来讲,旅游景区是人们放松、休闲的场所,其环境氛围要以自然、轻松为主,任何破坏这种休闲娱乐氛围的行为都要禁止。但旅游景区开发也是一种商业化的活动,在景区内设置一些购物点能够方便游客购物,因此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就要严格控制景区商业化的比例,根据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景区资源性质来确定商业化的比例,严格控制景区内购物点的数量。在旅游景区的核心范围内、文化景区内、生态旅游景区内以及红色旅游景区内要尽量减少购物店数量。需要注意的是,旅游景区内的商业店铺要与当地文化、旅游景区风格等相匹配,不可喧宾夺主,将旅游景区变为集贸市场。
(五)政府给予科学指导和规划
优化旅游景区开发工作还要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与规划。旅游文化资源是一种共同拥有但却分别使用的公共资源,要想科学地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就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针对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发展的情况,对旅游景区发展进行科学指导,刨除“金钱至上”的发展理念,避免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要将旅游景区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建立旅游文化资源保护机制,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行科学规划,协调统一旅游景区开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六)完善景区开发的相关法律规范
立法部门要完善旅游景区开发的相关法律规范,从法律角度保护旅游景区。目前,我国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法律较少,文化遗产管理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也不够,对过度开发的旅游景区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景区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这就导致了很多的旅游景区虽然制定了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但却不按照规划进行开发的现象。因此,为了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要完善景区文化遗产开发方面的法律体系,对旅游景区开发程度进行限制,推进法律对景区开发与服务质量的管理,加强景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旅游景区破坏行为从严惩处,进一步推动景区文化遗产开发科学化、法制化进程。
篇4
2.1生态旅游景区建设管理水平不高
生态旅游景区虽然旅游资源以生态、人文特色环境为主,但是同样也需要对其进行管理维护。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对于景区管理维护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对于一些由于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生态旅游景区破坏问题,未能及时地进行修补维护。同时,在生态旅游景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缺乏全方位的监测管理,造成了生态旅游景区内一些旅游资源破坏严重。
2.2生态旅游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缺少品牌特色
目前我国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在经营管理阶段中存在着盲目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问题,破坏景区内的地形、植被,随意改造景区内的自然生环境,这些看似是对生态景区内旅游资源的开发,然而却取得了适得其反的效果,造成了景区内生态整体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严重破坏,甚至是造成了生态旅游景区内出现了景观污染,景区的审美价值大幅降低,不利于塑造生态旅游景区的品牌特色。
2.3对于生态旅游景区的营销力度不足
做大做强生态旅游景区产业,必须在旅游市场做好产品营销,但是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往往对于生态旅游景区的营销工作重视不足,未能及时总结生态旅游景区的经典特色、文化氛围,缺乏品牌效应,造成了生态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了消费市场过于狭窄、消费层次不高的问题,不利于生态旅游景区的运营发展。
3生态旅游景区经营模式创新研究
3.1创新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模式
实现生态旅游景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到生态旅游景区对于自然生态环境依赖程度相对较高的特性,分类开展旅游景区的建设管理。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管理模式,将生态旅游景区进行功能分区,以协调旅游资源的人为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可以按照生态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将整个景区划分为自然保护区、特殊自然保护区、公园发展区以及特别适用区等几个功能分区,根据分区不同分别确定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级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主要集中发展公园发展区与特别适用区,通过这样分层次的规划设计来保护生态旅游区的生态景观,同时也可以提高生态旅游景区对游客的新鲜感与吸引力,这对于景区的发展非常有利。
3.2完善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体系建设
对于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体系,重点在于确保管理机构运转顺畅,各项服务内容规范化开展。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上,首先,应该结合生态旅游景区的实际特点,建立机构健全、职责分明、统一管理的管理组织,并完善游客接待、旅游项目的经营管理、旅游投诉处理、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其次,应该针对生态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餐饮设施、住宿设施、购物设施等方面的管理制定系统全面的管理规章制度,尤其是安全管理,必须加强安全、消防、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意识、知识、技能的培训,确保医疗救护、危险警示等旅游安全配套设施齐全。
3.3不断提升生态旅游景区的知名度
当前生态旅游逐步发展,在现代旅游需求下游客对于旅游景区的需求内涵也更加的丰富,包含了审美需求、愉悦需求、健康需求、文化需求、求职需求、精神需求、道德需求等一系列的内容,在这种形势下,生态旅游景区更应该注重对旅游景区产品的开发,要在特色美食消费、旅游纪念产品、游客居住环境、出入交通、精神享受与冲击等各方面对生态旅游景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逐步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旅游客户提供更多的多样性旅游产品。此外,应该结合现代游客对于旅游参与与体验的新要求,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开发各种创新性的旅游产品,例如探险、自助旅游等突出当地特色、多样化的旅游服务,不断提高生态旅游景区的知名度。
篇5
1.在旅游景区-社区的构建过程中落实经济补偿制度
在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必须切实从社区的利益出发,从百姓的实惠出发,因此在考虑经济收益方面,就应当不能忽视那些虽然没有投身于旅游景区开发但却客观地受到旅游景区开发所影响的社区百姓,充分维护这些社区百姓的经济利益,通过经济补偿的严格落实,进一步加强百姓们对旅游景区开发的满意程度,以此来深入推动旅游景区的开发力度和群众基础。
2.在旅游景区-社区的构建过程中落实征地补偿制度
在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可以考虑城镇居民低保等相关做法,以此来参照制定社区百姓的低保门槛,并按照这一指标来进行合理的换算,从而确定出合适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征地补偿制度,从而保证社区百姓能够在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和旅游景区开发后的基本生活水平。尤其是可以考虑将原集体所有的旅游景区内的山川田地等通过股份折算等方式来交给旅游景区的相关部门或单位进行经营,而社区百姓则可以凭自己持有的股份每年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从而进一步确保社区百姓们的经济利益。
3.在旅游景区-社区的构建过程中落实法律保障机制
在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由于社区百姓的力量比较薄弱,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对他们的合理利益加以保障。现有旅游方面的相关法规中并没有关于社区参与的内容,应对社区参与做出相应的规定,将社区参与的权利内化到旅游规划的各个环节,使社区参与的权利合法化、具体化。
4.在旅游景区-社区的构建过程中落实经营准入机制
在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应当积极开展经营准入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吸纳更多的社区百姓成为旅游区员工并获得薪金。另外,未安排工作的村民通过兜售土特产品及手工艺商品获得经营收入,旅游区附近村民家庭通过经营农家乐项目获得营业收入。
5.在旅游景区-社区的构建过程中落实社区协调管理机制
在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通过建立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会议、管理小组等方式来实现全体百姓参加,共同对社区事务进行决策通过制定制度、规范等规范社区百姓的参与行为,使社区百姓的参与有序进行;代表广大社区百姓的利益,与地方政府、开发商协商相关事宜,保障社区百姓的利益,凝聚社区百姓的力量。
6.在旅游景区-社区的构建过程中落实行政监督与收入分配机制
篇6
酒店、交通、旅行社,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与酒店、旅行社和交通工具等旅游要素相比,旅游景区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旅游消费活动的最终的物质载体。在游览观光过程中,景区是最主要的要素,也是受益最大的行业;在休闲度假游阶段,景区的角色分量虽然会有所弱化,但也是决定该休闲度假区域是否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要想发展旅游产业必须依托旅游景区资源,为了保证对游客的更好接待,旅游景区除了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之外还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
旅游景区直接面向旅游者,主要通过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使旅游者获得不同方面的满足,面对不同消费需求、消费偏好、消费能力的旅游者,景区必须在依托自身物质性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甚至是在物质性旅游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制定发展战略,找准市场定位,开发差异化产品,选择适宜的营销策划手段,为旅游者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因此,旅游景区需要有一支合格的专业化队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自然也就成为景区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关键性工作。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各种景区20976个,其中A级景区5573家,全国各等级旅游景区中,发展数量出现两极分化,5A、1A 级旅游景区总量偏少,2A、3A、4A 级旅游景区是我国 A 级旅游景区的接待主体。5A 级旅游景区130 家,占 A 级旅游景区 2.33%;4A 级旅游景区 1814 家,占 A级旅游景区 32.55%;3A 级旅游景区 1840 家,占 A 级旅游景区33.02%;2A 级旅游景区 1661 家,占 A 级旅游景区 29.80%、1A级旅游景区 128 家,占 A 级旅游景区 2.27%。每个景区的从业人员从几十人到几千人不等。同时,各地每年还在不断开发一些新的旅游景区,数量上已经具有相当可观的规模,但不同景区的市场吸引力、社会评价和盈利状况等却存在很大差异。除了旅游资源自身硬件因素外,景区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导致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2011 年全国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规模和综合营业收入增长均超过20%,增速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星级饭店和旅行社行业,旅游景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二.我国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涌现出了一批经营业绩好、社会评价高、员工满意度高的A 级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景区,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景区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
A级旅游景区人员学历层次平均水平总体较高,大专、本科及研究生以上人员占57.2%,但各旅游景区差别很大,部分新开发旅游景区的员工学历水平很低,甚至直接用当地的老百姓从事景区相关工作。管理人员平均学历层次较高,高层管理人员中60%为本科以上学历,中层管理人员中近60%为大专以上学历,但各旅游景区差别很大,部分旅游景区管理人员中拥有本科学历的比重极低。大量新的旅游景区不断的建成为相关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水平相差较大。直接接触旅游者的一线工作人员进入门槛低、待遇低、流动性大,服务技能和职业态度相应也差,形成恶性循环,而他们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对景区的满意度。同时,景区的产品开发、包装策划、营销推广等工作需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能胜任,但是目前这类人才比较稀缺。许多景区在产品开发上跟风模仿,产品严重雷同,或者做浅层开发,以噱头赚眼球,或者形象定位模糊,盲目推广,这些情况都反映出景区缺乏了解旅游景区运作、旅游市场发展规律以及旅游消费者心理的专业人才。
2.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不少景区在硬件的开发建设上往往投资较大,但在软件开发上,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却显得保守。视“人力资源”为“成本”的观念还比较严重,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所获得的收益具有一定的无形性,也在无形当中影响了管理者对人力资源开发本身的价值判断。因此,花费在储备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对员工进行系统性培训、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资金往往不高。景区管理者“有钱就有人”的思维方式制约了景区自身从业队伍的建设和提高,必然影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3.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相对落后
在我国大多数的旅游景区,人事管理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模式,很多景区没有把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放在应有的高度。不少景区在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各个环节缺少自主性,一些新兴的旅游景区和改制为企业的旅游景区虽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了较大的自主性,但受制于管理者自身的局限,往往管理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规划。尤其是在一些规模较小、位置偏远的景区,旅游产品设计单一,经营模式固化,从业人员数量少,专业人才又不愿意到这样的景区工作,导致管理的随意性较大,景区内部员工配置不到位,直接影响到游客游览的效果。
三.人力资源管理对景区发展的作用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旅游景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可以使景区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能够帮助景区决策层更好的做出决策
人是景区发展最为重要的、活的、第一资源,只有管理好了“人”这一资源,决策层才算抓住了管理的要义、纲领,纲举才能目张。景区的其他各项工作都能够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而迈上新的台阶,决策层才不会因为人力资源的困境而在产品开发、包装策划、营销推广等问题上捉襟见肘。
2.帮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员工进行优化配置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大部分具体执行工作都要依靠人力资源部门来完成,这是人力资源部门的本职工作。景区人力资源部们通过对自身职责的正确行使,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为景区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3.帮助一般管理者开发团队
景区中的基层管理者也要承担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任何管理者都不可能是一个“万能使者”,更多的应该是承担指挥、激励、协调等工作。他不仅仅需要有效地完成业务工作,更需要了解员工特点,培训员工,挖掘员工潜能,建立和谐的团队关系,以避免人心涣散、工作懈怠的局面,使全体员工步调一致,围绕景区目标共同工作。
4.帮助普通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景区员工都想掌握自己的命运,但自己适合做什么、景区的目标、价值观念是什么、岗位职责是什么、自己如何有效地融入景区中、结合景区目标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如何设计自己将来的发展等,这是每个员工十分关心,而又深感困惑的问题,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为每位员工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四.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由于旅游景区自身的特点,旅游景区与其他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比,既有共性也有自己的个性,概括起来,在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旅游景区要不断进行系统优化
系统优化是指景区人力资源系统经过组织、协调、运行、控制,使其达到最大的优化配置。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应该经过周密的成本收益分析。实现这一原则必须建立在景区组织结构设计合理的基础上,然后对各个职能部门配备数量、质量合适的工作人员,通过健全的组织管理制度和运行规范,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加强部门与部门、层级与层级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促进各类资源在景区内的共享,最大限度减少景区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内耗,更好的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对员工加强激励
对员工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进行适当的鼓励,员工在被激励的情况下,能够产生比平时更大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增强了员工对景区的忠诚度。因此可采用物质激励或者精神激励。但每个员工因自身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员工的特点和需要,结合景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同时要注意激励的公平性、及时性,使员工能够及时了解景区弘扬什么、抑制什么,以矫正自己的行为。另外,管理人员要轻许诺、重承诺,以维护员工对组织的信任。
3.景区人力资源要在竞争中加强合作
景区在选择录用员工时,应该根据景区需要聘用人才,充分体现竞争的公平性,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景区经营本身不断需要新的创意和更完善的工作,也要采取一定的管理方式,调动员工的竞争意识,使组织有生机和活力。但竞争是良性的,在竞争中双方或多方都应受益。同时,竞争中有合作,由于人力资源个体差异化,景区员工在知识、能力、气质、性格、爱好、年龄等存在差异,应扬长避短,各尽所长,互补增值。
4.采取多种形式培训一线服务员工
培训有见效快、针对性强、形式灵活、时间短以及易于控制等优点,景区与住宿业及餐饮业相比是很特殊的,因为面积大,各种经营单位或个人分散,很难进行现场管理,而要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和保持良好形象,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训练有素、工作负责的员工队伍。鉴于我国景区一线从事各种服务的人力资源质量现状,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培训是必须重视的环节。
5.发挥资源优势,低成本获得智力资本
有些景区在人才稀缺,地理区位和经济条件劣势并存的大环境下,通过劳动力市场常规渠道吸引人才是不现实的,但可以在方法上进行创新。景区内部人员可以通过与人才们接触的方式提高自己。譬如,提供挂职锻炼岗位、类似支持西部的人才计划、大专院校实习基地建设、院校或科研单位研究人员调研基地建设等方式,吸收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通过提供方便交换智力资本,提高景区内部的人力资源质量。这种方式成本低,效益显著,而且对景区也具有宣传作用。
6.打破地域限制,完善用人机制
合理招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是景区的重要课题,需要从体制上给予保证。在招人、选人、用人时,那种从上而下的委派方式必须改变。对一些重要岗位的人选,应该从下向上民主选举产生。不管范围多大,在选人的程序上首先要科学。
当然,最终的趋势也是最理想的是面向整个劳动力市场,突破地域限制,招聘人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以管理技术入股、员工持股等现代的长效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7.建立景区人力资源开发综合绩效评估体系
人力资源开发最忌讳没有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开发刚被引入中国时,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对人力资源开发特别在培训上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但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成为“形式主义”的代名词。吸取教训,建立景区人力资源开发绩效评价体系是根本,是整个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重要一环,对全局起到监督、反馈进而改良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对4A级旅游景区来说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自身发展的瓶颈,必然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4A级旅游景区要实现自身的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施行的经营战略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正确的经营战略选择。
一、4A级旅游景区经营战略概述
4A级旅游景区经营战略,是4A级旅游景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根据景区内外部条件和资源,为达到景区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对自身要实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等进行的总体性规划,也是旅游景区所制定的战略性筹划。企业内外部各种因素对4A级旅游景区经营战略的形成都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但是从本质上讲,在整个旅游景区经营战略中具有主导性的因素是4A级旅游景区的获利能力、4A级旅游景区在同业中的的核心竞争力。4A级旅游景区经营者只有在把握以上影响因素基础上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有效经营战略。
二、4A级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主要战略
科学合理的景区经营战略对于景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创造出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推动景区经济的全面、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4A级旅游景区的经营战略管理活动中,旅游景区形象建设、竞争战略、游客忠诚度管理、景区品牌管理是最为重要的几种战略类型。
(一)4A级旅游景区的旅游形象战略
提升旅游形象、实施形象战略被旅游景区视为争夺客源市场份额的制胜法宝。当前,许多4A级旅游景区的旅游形象建设,只把精力集中于景区形象策划和设计等方面,却没注意后续的形象传播规划;在旅游形象定位和设计上,许多4A级旅游景区往往也是仅从本身的角度来考虑,没有考虑游客的个性特征、心理认知模式和竞争对手的影响,导致许多4A级旅游景区旅游形象建设的效果不佳。我们可以基于沟通理论从以下几方面提升4A级旅游景区在游客心目中的旅游形象:
(1)加强4A级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建设
旅游形象建设的主体和传播的主体是旅游景区管理机构。进行旅游形象建设,4A级景区管理机构通过市场调研,既要掌握景区目标游客的消费习惯、欣赏偏好、文化水平、价值观念和个性特点,也要了解景区拥有和可运用的主要特色旅游资源、竞争对手的旅游形象定位和本地的习惯风俗,以确立旅游形象建设的主题。根据旅游景区的资源优势、周边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定位和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心理认知种类等具体情况,通过运用恰当的方法对本景区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旅游形象。
(2)4A级旅游景区的具体形象设计与完善
根据特定游客的特点和景区的资源特色,4A级旅游景区应对景区的形象传播口号、人—地要素、人—人要素等软硬件形象感知要素进行系统设计,使旅游形象转化为目标游客所能接受和喜欢的语言和非语言形式的具体旅游形象。旅游形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4A级旅游景区应根据目标游客的需求偏好和个性特征的变化趋势,及时地调整和进一步完善旅游形象。
(3)4A级旅游景区旅游形象传播媒介的选择
旅游形象的传播媒介的选择类型和组合形式对旅游形象建设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当代社会信息化趋势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对人们形成对外部事物的形象感知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旅游景区要根据目标游客对媒体的选择偏好,形象传播所涉及的目标、内容、形式、预算等限制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相关传播媒介和进行传播媒介的优化组合,以最好的实现旅游形象传播的目标。
(4)游客的印象感知和印象决策
在游客印象感知阶段,4A级旅游景区要通过积极引导旅游形象的人际传播,为旅游形象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人际环境,激发潜在游客的旅游需求冲动;在印象决策阶段,4A级旅游景区应通过各种途径,不断优化旅游形象传播媒介的组合,强化旅游形象推介宣传,变告知性广告为劝说性广告;并在广大游客群体中不断深入宣传旅游形象,使他们形成对旅游景区正面的、积极的印象决策。
(5)游客复合印象
在复合印象阶段,4A级旅游景区应对旅游形象的宣传主题进行统一,尽可能挖掘和开发旅游形象的可感知因素;加强景区形象载体的质量建设,为游客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氛围,最大限度缩小景区的形象内涵与形象载体之间的差距,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避免游客旅游后产生的不协调感,使他们对景区形成一个正面、积极的综合性感知印象。
(6)4A级旅游景区形象效果调查
通过对旅游形象现状的调查,4A级旅游景区可获得景区游客对旅游形象的真实全面的感受,检测出旅游形象建设的实际效果。通过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游客的忠诚度等主要指标来衡量旅游形象效果。通过对旅游形象现状的调查,4A级旅游景区在具体了解旅游形象建设的成效和现状的同时,也可为旅游形象的未来塑造和发展方向提供重要切实的参考,最终实现对旅游形象建设的常态化、动态化管理。
(二)4A级旅游景区的品牌管理
旅游市场上各类景区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各种旅游产品的市场周期也越来越短,这些市场变化迫使4A级旅游景区重新考虑和规划自己的旅游产品品种管理。迪斯尼乐园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并且能在世界范围内组建自己的连锁式迪斯尼跨国运营帝国,这就得益于迪斯尼乐园自己树立起来迪斯尼乐园的品牌管理。4A级旅游景区的品牌管理要在学习同业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同业景区的竞争状况和自身产品比较优势来确立自己管理运营的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并根据当前各类潜在游客的需要和偏好进行分析,通过媒体传播塑造良好地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在与旅游者互动中获得积极认知,满足旅客的心里需求,以此打造景区的独特竞争优势,使旅客在对同类产品的消费中,排他性地选择本景区开发的旅游产品。实现品牌管理的基本要求就要做好品牌定位、价值定位、传播定位、消费定位。
(三)4A级旅游景区的竞争战略
市场竞争中4A级旅游景区可采用的竞争战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景区成本领先、特色经营、集中战略等。
1.4A级旅游景区成本领先战略
旅游景区的经营成本包括景区旅游项目开发成本、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本、景区环境的营造成本以及营销成本等。经营成本的高低决定企业盈利的多少,4A级景区要控制好景区经营成本,做好景区经营成本管理,尽量实现单位运营成本最低。景区控制运营成本的选择有:贯彻人本管理思想,加强人力资源的挖掘和培训;努力提高经营效率和经营质量,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做好媒体公共关,借助有关媒体来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口碑,降低景区的宣传成本;利用科学的环境设计和环境管理手段来保持低的景区环境成本;借助高质量的创意策划,开发低成本投入高游客满意度的景区项目,来降低景区的开发建设成本等。
2.4A级旅游景区特色经营战略
4A级景区实施特色经营的关键要处理特色产品的实际效果与顾客感受到的效果的关系以及信息有效传递等问题。因此,4A级景区应尽可能运用各种可能的手段,把景区经营特色的实际价值及时全面有效准确地传达到游客,以增强游客的预期消费信心,促进游客做出消费决策。同时,旅游景区要积极预防特色经营战略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产生的额外成本,游客喜好的不确定性;旅游产品被复制的可能性,新旅游产品在将来的市场中地位的不确定性。这要求,实施游景区特色经营战略时,必须保持产品创新和成本控制之间的平衡。
3.4A级旅游景区集中战略
景区集中战略就是要在旅游市场上能够确定一个合适的市场切入点,也就是确定一个相对规模不大的细分市场,该市场的潜在游客对市场的旅游产品具有某种特定的偏爱或需要。游客产生这种特定需求的原因要么是景区地理位置特殊性,要么顾客具有某种特性的要求。4A级旅游景区在选择集中战略时,应把握该种市场具有的特征:该市场的规模不会太小,该市场应有想当的盈利空间;该市场增长潜力也应该较好;4A级景区也要有充分的资源、技术和市场竞争能力来支撑该市场。
(四)4A级景区游客忠诚度管理
对于游客忠诚度的认识是从4A级景区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历史经验证明,良好的顾客口碑是企业最有效和最成功的宣传手段,所以,加强对景区游客忠诚度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和长远眼光的。当今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于景区旅游企业来讲,最重要的问题不在于统计角度上来衡量旅游市场占有率,而是实际上在该市场拥有的忠诚顾客的数量多寡;对于旅游景区而言,管理者必须清楚游客的高忠诚度并不意味着游客对本景区的重复消费。这就要求景区管理者实现管理思想转变,重新定义游客忠诚度,将本景区游客在获得服务高满意度下实现的良好口碑和自动宣传,作为景区游客忠诚度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指标。
参考文献:
[1]王玉霞.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6(34).
[2]董观志.旅游景区管理咨询的商业空间与拓展对策—对深圳锦绣中华的实证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3).
[3]史文斌,张金隆.我国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对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5(06).
篇8
(一)过度开发问题突出
海南属于海岛型省份,其中涉及到的景区范围广,生态系统建设很是关键。所谓的生态系统就是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稳定结构,该结构体属于一个重要的自然体系。然而,海南生态旅游景区相对脆弱,景区环境极易受到影响,这些重要的生态资源大都是易损性的资源。新时期,海南生态旅游开发工作不断深入,为海南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自然环境问题,使得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等形成严重的破坏。但是,从海南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现状来看,了解到当地的旅游资源过度开发问题较为突出,红树林、珊瑚礁被破坏严重,致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危害。此外,海防林破坏也非常严重,此海防林能起到躲避台风干扰的目的,一旦遭到破坏,会导致整个海岸的安全系数降低。
(二)景区容量问题被忽视
海南生态旅游景区的范围有限,景区的容量与承载能力也有限,对于重点保护区,必须禁止过多的旅游者进入到景区内。在海南地区,天涯海角属于重点景点,伴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游客数量大大增加,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景区内人山人海,过多的人员会超出景区原可容纳的人数,成为当前的一项突出性问题。
(三)景区管理不够科学
从目前海南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情况来看,景区管理不够科学,常常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而盲目的进行生态管理。海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红树林、珊瑚礁、火山口、热带雨林等,都是当地的标志性景区,但是生态景区管理不科学问题仍旧存在,制约着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实效性。
二、海南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措施
(一)运用多元化宣传渠道,强化对景区管理的宣传
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满足,更加重视对精神的追求,尤其是旅游经济,进而诸多旅游景区被不断建立。为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景区的生态资源与景区环境,前期应运用多元化方式来实现对环保重要性、科学发展观等知识点的宣传,能让人们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相关的信息,是提升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为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可将生态旅游知识点制作成宣鞑幔也可通过电视台、微信、网站、微博等平台实现宣传的效果,是开展精确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景区负责人应将环境恶化表象、过度开发行为等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现,能及时将相关的网页、视频等分享到群内,呼吁全民开展景区保护,定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禁止景区过度开发行为,强化对生态景区的保护
为全面推进海南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应重视景区管理,规范与约束旅游者的行为,要求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实现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旅游开发者应具备足够的公德意识,不可单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对森林资源滥砍乱伐,容易发生盲目开采与过度开发行为,会对现代海南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形成制约。此外,开发者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人、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生态景区建设与管理体系之中,利于从中获取足够的投资效益。与此同时,为实现对景区环境的保护,开发者应在景区内设置警示语与条幅,选择警示性标语来提醒游客来保护环境,还可在景区内安装监控摄像头,旨在监视游客的一举一动,能适度缓解景区内垃圾乱丢、乱扔的现象,进而可提高生态旅游景区的运行效率。另外,在旅游景区中应建设大面积的公共绿地,还要重视给排水系统建设,准备好垃圾与污水处理等设施。
(三)实现海南生态经济的转型,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为从长远角度出发,还要实现海南省生态经济的完美转型,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优势,全面推进旅游景区管理工作,在旅游渗透一定的生态元素,以求获得更好景区管理效果。为凸显生态经济运行的价值与影响力,还要将生态元素与扶贫思想相结合,对多种旅游产品进行改造与转型,能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新时期,海南生态旅游经济的转型,应强调生态经济、社会与环境三大效益的相结合,进而达到可持续性目标,利于将经营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利于实现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9
“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需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均衡性,要形成顺畅的产业链,要求统一规划、统一保护开发与宣传等纵向和横向治理一致化。而我国现阶段的旅游景区治理中存在产权不清晰、地方政府各自为政、政出多门、多头领导、体制不顺、短期效应等问题,使我国旅游景区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我国旅游景区治理不和谐现象严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委托理论,提出在构建“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中对我国旅游景区进行纵向和横向治理结构创新。
一、现阶段我国旅游景区权力资源结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旅游景区的产权也进行了分离,即三权分离。旅游景区的产权是最基本的权力。产权归属全国人民是我国旅游景区的最基本的法律属性。产权专家劳伦斯?贝克将产权具体分为占有权、使用权、管理权、收益权、对资本的权力、可追赠的权力、无限期使用权、禁止有害使用权、执行法院判决义务、剩余财产处理权等11项[1]]。我国专家学者大多数认为影响我国旅游景区治理的最主要的权利属性分为三种,即占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占有权即指旅游景区资源使用的最终决定权力,能够排除他人使用该资源的权力。使用权即指我国旅游景区的经营权和风景欣赏权。让渡的资源控制权则体现了我国旅游景区的经营权、旅游者的消费使用权。管理权即指决定如何使用旅游景区资源的权力。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我国旅游景区资源的产权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全面所有和集体所有。虽然全国人民是旅游景区资源的最终所有者,但他们不能直接参与具体的经营与管理,因此必然要寻找人。全国人民通过委托将旅游景区资源委托给政府,政府又通过委托将其委托给他人经营管理,形成产权委托结构。三权分离即指使我国旅游景区的占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分属于利益关系相互独立的三个不同法人主体,即我国旅游景区的占有权归属国家、使用权由政府派出机构-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承担、管理经营权交由企业负责。三权分离虽然在形式上改变了国家集资源占有者、使用者和管理者于一身的弊端,突破了我国旅游景区资源国家所有、国家开发、国家经营的旧模式,创新了开发管理机制,但实际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委托人与人目标函数不一致,人会选择牺牲委托人的利益而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一旦委托产权结构不合理,就会出现一系列弊端,这就不是“双赢”的博弈。
二、委托理论下的我国旅游景区治理结构中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博弈分析 在我国旅游景区治理结构中,根据委托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我国旅游景区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主要是资源最终所有者全国人民、景区的所有者人政府、旅游经营企业、旅游者、当地社区居民等,他们之间存在一定博弈。利益相关者通过协调、交易、责任分担、利益让渡等一系列经济行为而进行社会建制的过程体现了旅游业的发展。
(一)旅游景区最终所有者与所有者人之间的博弈分析
我国旅游景区资源是公共财产,属于全国人民共有,所有者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国家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每个人在法律上均享有旅游景区资源的权力。但实际中,所有权人与最终所有者存在一定博弈。作为旅游景区所有者人,政府在整个旅游地区的协调、控制等方面具有决定作用,政府成为我国旅游景区的实际调控者,而我国旅游景区的最终所有者并没有得到实际权力,这就形成了二者间的博弈。
(二)旅游景区所有权人与旅游经营企业的博弈分析
目前,学术界争议最多的焦点是我国旅游景区所有权人与旅游经营企业之间的博弈,问题主要体现在旅游景区所有权人对旅游经营企业是否该授权、授权给谁、授权多少、授权程度等等。旅游景区资源要服务于社会,使其转化成为商品,旅游经营企业成为旅游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纽带。旅游经营企业为旅游景区注入新的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通过对我国旅游景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把其包装成服务商品。旅游经营企业以盈利为目,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他们往往看到的是短期效应而牺牲旅游景区的长期利益。又由于旅游经营企业对自然资源和文化方面的成本不承担直接责任,使得他们对旅游景区资源的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等可能考虑的不多。这就要求旅游景区所有权人在把权力“释放”给旅游经营企业的同时,加强对旅游经营企业的约权,通过所有权人行使的决定谁有权使用旅游景区资源的经营权、经营权转让价格、制定合同条件等权力来约束旅游经营企业。
(三)旅游景区的经营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博弈分析
篇10
旅游景区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空间载体,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激励旅游者出游的最主要目的和因素。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一系列与旅游景区相关的问题,如旅游旺季景区的饱和与超载、景区的过度开发、景区的同质化、旅游体验不佳、景区的安全问题等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旅游景区管理的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懂专业、懂操作、职业化的景区管理服务人员将成为景区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一、《旅游景区管理》课程简介
《旅游景区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讲授旅游景区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景区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及在景区管理中的应用,初步具备景区管理工作要求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
《旅游景区管理》是在我国旅游业及景区行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旅游景区概述,包括旅游景区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简史及各类景区概述,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旅游景区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为旅游景区产品的概念、特性及开发规划,从产品的角度探讨景区产品的特性及构成,让学生深刻理解旅游景区产品的内涵,并了解景区开发规划的重要性及景区规划的主要要素;第三部分为景区的经营管理,包括景区的经营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管理、游客管理、日常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第三部分的内容讲述了景区运营的各个环节,是旅游景区管理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课程教学的重点,
二、《旅游景区管理》实践教学的目标及内容
《旅游景区管理》是直接为旅游业服务的应用性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操作性。与此相适应,实践教学就成为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1.实践教学目标。《旅游景区管理》实践教学目标应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以旅游景区管理理论为指导,不断巩固深化旅游景区管理课程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对旅游业和旅游景区的热爱感和责任感。
(1)知识目标。《旅游景区管理》实践教学的知识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巩固和深化旅游景区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景区管理课程中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强化的理论知识有:旅游景区的基本概念和类型、旅游景区的管理模式、景区开发规划的相关理论、景区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
(2)技能目标。《旅游景区管理》实践教学的技能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具有从事旅游景区管理的职业素养和能力。通过实践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及团队精神,使学生具备从事旅游行业的基本素质;通过参与景区相关岗位的工作,使学生了解景区的具体运营,具备胜任景区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3)情感目标。《旅游景区管理》实践教学的情感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的热爱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中体会到景区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性,认识到学习旅游景区管理课程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对旅游业及景区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实践教学内容。《旅游景区管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内容的第三部分: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部分,根据景区经营管理各环节的内容来设计组织实践教学的内容。其中,旅游景区的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大多是由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专业背景的人员来进行的,故这两部分内容不作为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
(1)旅游景区市场营销――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景区营销的相关理论,掌握景区市场细分定位及市场营销策略制定的具体方法;教学形式:先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景区市场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2)旅游景区解说系统――教学目标:结合前期相关知识内容,近一步掌握景区解说系统的类型及内容;教学形式:考察具体景区的解说系统并进行评价,提出相应建议。
(3)旅游景区游客行为管理――教学目标:了解景区游客行为管理对景区体验的重要性,掌握景区游客行为管理的具体方法;教学形式:考察景区在对游客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方面有哪些措施和手段,并进行评价。
(4)旅游景区排队管理――教学目标:结合相关知识内容,掌握景区排队管理的方法;教学形式:考察具体景区在旅游旺季如何有效管理游客的排队问题,如采用哪些排队队列,如何处理热门景点的等待问题等,并对此进行评价。
(5)旅游景区服务――教学目标: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景区服务的方法和技能,增强学生景区服务责任感;教学形式:参与景区某一岗位的具体服务,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学习景区服务的基本技能。
三、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景区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桂林理工大学位于山水甲天下的国际旅游城市桂林市,基于当地旅游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要,1985年创建了旅游管理专业,目前有旅游社与会展管理和旅游开发与景区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在大二分方向进行专业学习,《旅游景区管理》为旅游开发与景区管理方向的专业必修课。课程共4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环节30学时,课程实践环节10学时,开课时间在第四学期。基于景区管理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对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景区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分为三个部分:认知实习、课程实习及生产实习,每个环节针对旅游景区管理的实践内容及目的都不同,分别有所侧重。
1.认知实习中的景区认识体验实习。认知实习的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期末,实习时长为两周。这时学生刚入大学,主要进行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认知实习安排学生到旅行社、景区、饭店等旅游企业及旅游管理部门参观学习,使学生对旅游业的各部门状况有所了解。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每个景区进行讨论。实习结束后,小组需要提交小组讨论报告,同时每位同学需提交景区认知实习报告,总结认知实习的体验和收获。小组讨论报告和景区认知实习报告作为检验认知实习效果的途径。
2.课程实习中的景区调查体验实习。在《旅游景区管理》授课的过程中,该环节与课堂理论学习同时进行,时效性好,可及时将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结合起来,加深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对景区市场营销管理现状的调查,要求学生设计问卷调查景区的客源市场,设计针对景区营销人员的访谈提纲调查景区市场营销状况。再如对景区解说系统及游客管理的调查,学生可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点,通过自身的旅游体验,评价景区现有的解说系统及游客管理成效。
课程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提交课程实习报告,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经过这个过程,可将学生对景区经营管理的认识提高一个层次,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生产实习中的景区操作技能实习。生产实习是大学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完专业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以后,到旅游企业和管理部门参加实际工作,了解和认识旅游服务生产过程和管理的教学环节。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实习时长为半年以上。通过实习,学生能够巩固和加深对景区管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并直接向景区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学习景区管理有关实际知识,进―步学习景区服务的基本技能、了解景区经营管理的实践经验,研究旅游景区企业管理现状,为以后的学习和将来参加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开发与景区管理方向生产实习主要安排在一些知名景区进行,在学习掌握实习岗位的基本要求、操作技能和作业规范的同时,学生应该了解实习所在组织的有关情况和经营管理运作,如单位沿革、组织形式和人员构成,有关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程序,有关部门、岗位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接待客源的构成及市场营销方式,经营管理现状、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等等,锻炼管理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并通过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的编写培养业务写作能力。
学生到景区进行生产实习,景区首先会安排1~2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上岗后有老员工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指导,学生能够很快熟悉并掌握所在岗位的操作要求和技能。在生产实习的过程中,要求每位同学写工作日记,记录实习工作的收获和感悟。实习结束返校后,要求提交实结和实习报告,分小组宣讲讨论,与老师同学一起进行交流。实习工作日记、实习鉴定及实习报告作为学生生产实习考核结果的依据。
经过认知实习、课程实习及生产实习三个阶段、由浅入深逐步了解进而参与的过程,学生能够不断巩固深化旅游景区管理课程相关知识,并且掌握景区某些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对景区行业的热爱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旅游景区管理》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篇11
一、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就我国旅游景区资源的属性而言,属于准公共产品。景区资源产权与其他普通产权一样具有排他性、有限性、行为性、可分解性与可交易性。这一属性为旅游景区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第二,需要明确旅游景区经营权的概念。界定旅游景区经营权概念是探讨其能否转让的基础。其概念界定中应明确以下几点:旅游景区经营权只是所有权的一部分,是可以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经营权转让不等于所有权转让。这一概念的界定为景区所有权转让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转让不等于出卖。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并非所谓的“卖山卖水”,卖“祖宗留下的基业”。需要明确的是,不论景区的特许经营权转让于何种经营者,旅游景区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始终掌握在国家手里。这是典型的政府出资源、企业出资金的旅游投资模式,体现了国有资源与企业资本的较佳组合。
第四,旅游景区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的分离与合并是运作方式问题。将开发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运用市场化手段予以转让,在合理的规制合同制约下,可以确保各方对所有权、监督保护权和收益权的权利与义务。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景区资源更好地实现其价值高效率运作的一种有效方式。
第五,景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本身并不一定会造成景区资源的破坏。而遭遇破坏常常是认识不足、规划不周、景区管理、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的结果,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可能性。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可以解决政府在旅游开发、资源保护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减轻政府负担,调动企业与政府的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会为旅游资源的保护上赢得一定的财力、物力与时间。
第六,旅游景区经营权的转让,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景区经营模式,克服以往出现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弊端,强化监管,搞活经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还需强调的是,并不是“经营权一分就灵”。从理论上讲,旅游景区经营权可以转让,有其可行性,但并不意味着必须转让,其转让与否关键要分析哪种形式更有利于景区的协调发展、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保护,有利于公众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在实践中要对一些保护性项目与经营性项目做一定的区别,适度引入特许经营权市场化,谨慎处理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问题。一些反对者提出的问题也不无道理,在转让过程中应予以充分重视与避免。简言之,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与否,必须至少在以下三个标准的前提考量下做出:第一,能否实行严格的资源保护;第二,能否有效促进景区品味的提升;第三,能否真正使景区资源让社会公众享用。
二、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中面临及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无疑是景区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改革,改革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面临一些阻力。换言之,虽然旅游景区经营权目前在我国不断兴起,部分景区尝试成功,但在经营权转让热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转让失败的景区,如贵州马岭河峡谷、山东曲阜“三孔”、贵州镇远古城、山西乔家大院等。故需从这些失败案例中分析失败原因,总结出在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过程中可能面临与亟需规避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法规尚未健全
目前我国对旅游景区资源的产权、产权实现形式、景区管理体制、经营者权利与义务以及景区经营者转让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制度未作出明确界定。部分政策法规的出台滞后于景区开发、经营、管理实践,缺乏先导性。至今未出台有关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方面的专门法规,对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方、受让方、可整体或部分转让景区的类别以及对各方利益主体的法律地位、权责范围、相互关系均未作出明确规定,难免会造成经营权转让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不规范操作等行为,致使部分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夭折,引发各方利益主体间的矛盾。
(二)国有资产易流失
国有资产流失是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中比较严重的问题。由于旅游资源属于无形资产,其通常具有的稀缺性、垄断性等特征决定了其价值无法准确衡量,目前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中价值评估环节还未形成统一标准,因此对旅游资源价值很难进行科学规范的评估。加之部分地方政府考虑到政绩问题与经济利益,在未作出合理性评估就急于将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在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中低估旅游资源价值,廉价转让旅游景区经营权,对景区景点无偿委托企业经营管理等,这些均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致使私营资本侵蚀国有资产,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政府管理机构监管不当
旅游景区经营权实现转让,实现了旅游资源的市场配置,使政府管理部门角色发生转换。但在实际转让过程中,政府监管往往会出现过死或过松两个极端:一些政府及主管部门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虽然与经营者签订了合同,但仍坚持政府主导,只是名义上转让了经营权,企业缺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一些政府及主管部门在转让之后存在“甩包袱”心理,对景区经营行为基本不闻不问,削弱对其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力度,造成管理缺位,导致企业出现粗放式经营,对景区造成严重的破坏性开发。
(四)企业短视行为极易造成资源破坏
企业经济目的与资源保护间的矛盾不可忽视。部分企业在投资开发旅游资源时,更多的是考虑到经济利益,所以再取得旅游景区经营权后,易出现短视行为,急于收回成本,无计划、无限度地开发景区的资源而不注重保护,忽视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一些企业由于经验不足,在景区建设内开发与景区建设相不协调的项目,超负荷接待游客,忽视景区环境承载能力,最终致使景区资源严重破坏甚至流失,其损失不可估量且不能恢复。
三、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的若干建议思考
(一)加强法制建设,将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实现旅游景区经营权的转让,必须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但目前我国关于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甚少。为了确保景区两权、三权分离的改革能正常运转,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十分迫切。首先,要理顺旅游管理体制,解决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要进一步划清景区资源权属,着力解决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中景区内产权资源归属等问题;其次,要规范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程序及方式,成立专门的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的机构,负责收集和信息、进行景区资源评估、组织拍卖会、监督企业经营行为等,同时要通过各方力量严格评定受让企业的资质;第三,要尽快统一转让标准,严格采取公开招标等公平竞争手段吸纳企业进行旅游景区开发经营,严禁暗箱操作,坚决杜绝寻租、设租等行为。
(二)科学评估景区资源价值,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在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过程中,转让价格是转让协议能否达成的关键因素之一。转让价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转让效果。转让价格过低,很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转让价格过高,可能会降低受让方的收益预期。因此,首先要建立科学的旅游资源评估体系,对经营权转让价格做出合理性评估。应尝试采用动态的思维方式考虑旅游资源的成长与增值性,合理考虑物价水平、旅游者消费水平、可支付能力、旅游景区价值与属性、旅游市场需求、旅游承载力等不同相关指标在不同时期的特点,来减少静态定价造成的价格与价值的非合理性偏差,较为合理地确定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价格。其次要组织旅游领域专家、各相关行政管理机构、当地社区代表成立专门的资产评估小组,共同科学评估景区资源的价值及经营权转让的额度,确保资源可持续保护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强化政府监管,实现景区健康发展
在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之后,政府的监督与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健全和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可以督促旅游企业完善经营体制,促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优化景区开发经营中的社会、环境效益。因此,政府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运用行政、法律及其它社会手段,正确引导和约束旅游企业投资行为,引导其合法、健康成长与经营,切实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旅游建设项目的审批监督,加强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市场秩序、人力资源的监督管理,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景区开发经营规范有序。同时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和监督旅游企业行为,加大对合同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公益性状况的监督约束力度。
(四)强化企业环保意识,定期评估景区资源环境
资源环境的保护是获得旅游景区经营权的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基础。旅游企业的命运与景区的命运息息相关,对景区资源环境的保护是其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政府要强化经营者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定期组织专家对转让经营权的景区资源环境进行评价,督促企业采取合理措施,严格执行经审批后的规划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发经营活动对资源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防止其掠夺式开发。同时增加资源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对不重视资源环保的企业绝不包庇,采取警告、罚款、收回旅游景区经营权等不同程度的措施,进行严肃处理。
(五)合理控制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保障各相关者利益
篇12
低碳旅游产生于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低碳经济是在20世纪90年代人类为应对全球变暖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理念,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新的时展潮流,旅游业作为当今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响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既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报告中最早正式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降低“碳”的旅游。在旅游活动中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行动所释放的“碳”。低碳旅游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旅游景区开展低碳旅游的意义
第一,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低碳旅游实质上是协调旅游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因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低碳旅游无疑为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第二,推动旅游景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如重视硬开发,忽视软开发;景区内服务设施等方面能源消耗比较突出;智能化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不足。发展“低碳旅游”能够推动景区由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三,促进低碳产业合作。由于旅游业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低碳旅游景区在开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必然要与其他低碳产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这将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共赢”的发展模式。
第四,有利于旅游景区丰富旅游产品。低碳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将这种新理念纳入到景区的开发及经营管理中,有利于旅游景区开发新产品、开辟新领域。
第五,宣传低碳理念的平台。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旅游景区通过开展低碳旅游让人们去体验低碳生活,由此而成为低碳理念的宣传平台,在倡导“低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塑造旅游景区良好的形象。在目前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社会背景下,旅游景区开发设计低碳旅游产品是迎合社会发展的明智之举,有利于景区在国民意识中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取竞争优势。
三、旅游景区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原则
第一,低碳化。低碳旅游产品的主题就是“低碳”。旅游景区就是要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第二,参与性。只有亲身参与,才能获得最深刻持久的体验。旅游产品的设计,一方面要加强景区与游客的互动,使游客参与到旅游产品的设计中;另一方面旅游景区要更多地设计参与性的旅游活动,促使游客亲身体验,获得更好的体验效果。
第三,全面性。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具有相当广泛的适用性。在旅游景区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中,应将“低碳”理念渗透到食、住、行、游、娱、购的各个环节,带给游客更加全面的体验。
第四,情感化。低碳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低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这种情感需求,倡导低碳的生活理念,引起旅游者的共鸣。
第五,创新性。低碳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新能源技术的支持。因此,旅游景区应加强市场调研,及时了解游客需求、低碳技术及相关产品的进展,更新旅游项目和设施,增强旅游产品对游客的持续吸引力。
四、旅游景区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的开发策略
(一)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核心思想
旅游产品是游客获得体验的重要载体。pineii和gilmore曾将体验分为四类: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和审美,而最丰富的体验包括这四类。这四个方面具有不同的体验类型和深度。因此,在旅游产品设计中应重点把握两方面内容:丰富旅游体验类型和增加旅游体验深度。
1、丰富体验类型。旅游景区应根据其拥有的资源禀赋和目标市场的需求开发设计多种类型的低碳旅游产品。将低碳理念渗透到旅游活动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几个环节,由此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提供给游客一个全面的体验经历;同时,旅游活动的设计要动静结合,既要有静态观赏类的旅游活动,也要设计一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
2、增加体验深度。一方面由于旅游者自身的素质、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旅游体验所达到的深度就不同,其对旅游产品的要求就不同,旅游景区应该通过调研获取游客的不同需求,据此设计相应的旅游项目;另一方面,景区也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旅游活动,使整个游程跌宕起伏,不断唤起游客的期待,引导游客进行更加深刻地体验。
(二)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内容
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应渗透到旅游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各个环节,从而令游客的低碳体验贯穿始终,并不断地与各个环节和活动中加深印象,最终得到低碳体验的升华。
1、低碳交通旅游产品。交通是旅游的重要支撑,节能空间很大。旅游景区发展低碳交通的核心就是要限制发展个体机动交通、鼓励和推进以公共化、节能化为导向的旅游景区交通发展模式。一是景区外提倡使用公共交通。旅游景区应依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条件。同时,景区间倡导共乘的交通方式,如安排中巴及电动车协助景区间换乘。二是景区内原则上应禁止机动车进入,推广公共化、轻型化、节能化及新能源的交通工具,如电瓶车、新型能源车、环保观光小火车等。三是鼓励设计使用多样化、个性化的交通工具。旅游交通既是旅游得以实现的承载工具,同时又是可供游客参与体验的独特旅游产品。传统的以人力畜力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如徒步、自行车、三轮车、轿子、滑索、骑马、牛车等,不仅节能环保,还能给游客带来非同一般的体验。四是配备相关交通设施。建设生态停车场、低碳旅游道路、路灯采用太阳能照明等。
2、低碳住宿旅游产品。住宿设施也是旅游活动中的碳排放大户。旅游景区应摒弃奢华之风,提倡舒适便利的住宿。旅游景区应尽量减少区内住宿设施的建设,结合自身实情况,鼓励游客采用野营帐篷或者到乡村客栈、家庭旅馆住宿,不仅节能环保,还能惠及地方民众。坚持“绿色饭店”的经营模式,饭店应深入了解自身的能源消耗情况,据此制定全方位的能源管理计划。具体措施有: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符合生态要求,尽量使用当地材料;严格控制生活用品的换洗率,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不再提供“六小件”,鼓励游客尽量自带洗漱用品,并将没用完的香皂、小瓶洗发水等带走继续使用;节约用水、用电,如使用节水淋浴头、节能灯等;采用新型节能设备,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的利用率。
3、低碳饮食旅游产品。尽量选择旅游目的地本地食物作为食材;优先考虑各种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调整饮食结构,倡导素食;合理设计菜量,避免浪费;取消一次性餐饮工具,鼓励旅游者自备环保餐具;使用节能厨具等。
4、低碳旅游活动。旅游活动应带给游客最直接和深刻的体验。旅游景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发设计低碳旅游活动。
第一,设计低碳旅游吸引物。由于低碳经济以及低碳旅游的实践离不开低碳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因此,旅游景区可以和其他低碳产业开展合作。例如,可以将低碳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直接包装成旅游吸引物;建设科普馆,将某些新能源、新技术、新产品的知识传达给广大旅游者;联合相关政府部门、产业协会组织等定期举办有关低碳环保主题的论坛会议等等。山东德州创建的旅游景区“中国太阳谷”,就是一个集太阳能产品生产、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基地。但是,通常这类旅游活动实施起来有局限性,难度大,不适用于所有景区。
第二,开发设计低碳旅游活动项目。在不适合创建大型低碳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景区,可以依据自身资源开发设计相应的低碳旅游项目。低碳旅游项目的设计应突出低碳环保性及游客的参与性,实质是倡导游客去体验最自然朴实的生活方式。例如,景区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康体类活动,爬山、攀登人工岩壁、模拟野战、帆船、漂流、老少皆宜的森林浴、露营、花卉游等活动。再如,开展诸如民俗旅游、乡村旅游、古镇旅游、红色旅游的景区,应充分利用景区特有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深挖文化内涵,引导游客融入到当地特定背景的生活状态之中,而这往往就是人们现在所倡导的低碳生活。此外,旅游景区可以设计碳补偿活动,这种活动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和教育意义。
5、低碳旅游商品。充分利用旅游商品强化游客体验。旅游商品应是唤起游客回忆的一条线索,其设计要与体验主题一致。低碳旅游商品应突出“低碳”的主题,与游客的体验活动结合起来。设计上取材于当地的资源,突出环保性、实用性;产品的包装应简单、安全、无污染。
(三)低碳旅游服务
旅游服务是游客了解景区、加深体验的重要途径。低碳旅游服务应突出“低碳”理念,实现服务内容和方式上的低碳化。
1、服务内容上注重低碳理念宣传。旅游景区制作的宣传册、标识牌要重视对低碳旅游知识的宣传;导游服务也应加强对低碳理念的讲解,采用易于游客理解的讲解方式,达到传播低碳理念的目的。尤其是要游客了解日常生活中有关碳排放的行为,计算碳排放量以及可行的碳弥补方式。例如,坪林低碳旅游景区设置了台湾第一个“碳减量计数器”作为活动的精神堡垒,在游客每一次低碳之旅活动结束时,导游员会引导游客前去按下活动减碳计数按钮,计算游客所从事的活动与一般旅游模式相比较减少的二氧化碳。
2、采用低碳化的服务方式。旅游景区在宣传方式上多利用网络资源,以减少旅游宣传印刷与邮递成本,同时由于网络的受众面广、服务效率高,游客也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较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旅游景区的信息。因此,旅游景区在为游客带来便利的同时实现了信息宣传的低碳化。
(四)低碳旅游管理
在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还需要旅游景区管理者对这一过程进行必要的支持和控制。主要体现为营造低碳旅游氛围和控制游客体验过程。
1、营造低碳旅游氛围。旅游景区应围绕主题进行氛围的营造,以增强游客的感官体验,由此激发游客上升到更高层次的体验。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配套设施及员工都会影响景区的氛围。低碳旅游氛围的营造尤其要保证景区自然环境的质量、人文景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基础设施要体现节能低碳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此外,景区服务人员是影响旅游氛围的重要因素,应在形象举止言谈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低碳理念的宣传者。
2、控制体验过程。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旅游景区各部门应相互配合,监控旅游体验过程,评价游客体验,删除对游客体验造成负面影响的环节,不断做出适时调整,改进旅游体验的效果。
低碳旅游发轫于低碳经济的大潮,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理念契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无疑将是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旅游景区是开展低碳旅游的先验阵地,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服务管理质量提升等方面应积极探索,创建特色低碳景区,使旅游者获得高质量的低碳旅游体验。
参考文献:
1、江丽芳,王晓云.从生态旅游到低碳旅游——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深化[j].中国集体经济,2010(6).
篇13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活动的直接吸引物,给旅游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满足,这种满足主要体现为非经济需求的满足。近年来有关部门对单一经济效益的追逐影响了景区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社会福利是指改善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国家制度(童星,2002)。公益性旅游景区由于承载着更多的国民教育、美学传播、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等功能,在国民社会福利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本文从社会福利的视角对公益性旅游景区的功能进行分析,以期对这一类别景区的管理体制改革和经营模式转变提供启发。
公益性旅游景区的产品性质定位
(一)旅游景区的分类
旅游景区可以分为商业性旅游景区和公益性旅游景区。商业性旅游景区一般是由各类不同的投资主体完全出于营利的目的而建造的旅游景区,从事商业性经营、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经营管理目标是这一类旅游景区的基本特征。公益性旅游景区又可以称之为公共资源型旅游景区,是指那些依托自然景观、文物古迹、文教设施等社会公共资源,由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的旅游景区,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的均衡是这一类旅游景区的基本特征。在我国的各类旅游景区中,除了主题公园、游乐园等类型外,绝大部分景区都属于公益性或半公益性旅游景区(见表1)。
(二)公益性旅游景区的特点
第一,从服务对象上看,公益性旅游景区为广大外来旅游者和本地居民提供无差异服务,景区内的旅游资源作为社会公众的财富,每个社会成员都拥有享受这些旅游资源的权利,这种权利在国民之间是无差异的。第二,从管理形式上看,我国的公益性旅游景区一般由政府部门或由其建立的事业机构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尽管很多知名景区由于优质的旅游资源可以做到经费完全自理,但绝大多数仍以事业单位的形式进行管理,景区管理机构行政化的现象非常突出。第三,从资源属性上看,公益性旅游景区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公益性旅游景区是以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通过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因此,公益性旅游景区产品从法律上讲不具备排他性,只要是国民就有权利分享该产品带来的效用。第四,从社会影响上看,公益性旅游景区在功能上更加强调综合效益的实现,除了在经济上具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外,还在区域社会文化的保护和自然环境的优化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带来的影响效应具有广泛性,对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
与商业性旅游景区相比,公益性旅游景区具有比较明显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比较典型的公共产品。公益性旅游景区是展示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重要场所,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以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为发展目标。在我国,由于受到旅游景区投入单一化问题的影响,许多公益性旅游景区的性质出现了变化,高昂的门票价格使公益性旅游景区产品的公共性质逐渐减弱,门票价格门槛使公益性旅游景区的服务对象从全体社会成员变成部分能够支付门票费用的旅游者,本应具有典型公共产品特征的公益性旅游景区产品表现出越来越多的非公共产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福利的下降。200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37个世界遗产的门票总额旺季价格为3953元(周永振,2009),均价达到100元左右。而同年我国城镇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为1315元,农村居民月均纯收入仅为397元,一张百元价格的门票分别占到城镇和农村居民月收入的7.6%和25.2%,远远高于发达国家0.5%左右的水平。
公益性旅游景区功能分析
社会福利是福利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社会福利最优的实现对社会的有效运行与稳定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公益性旅游景区的公共产品属性,使其更有可能积极关注国民非经济福利的公平获得、资源与环境的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的带动作用,以及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公益性旅游景区与其所在区域的社会福利水平之间体现出一种较强的相关性,通过公益性旅游景区的发展可以有力地带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具体表现为:
(一)实现非经济福利
在社会福利中,能够直接或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被称为经济福利,是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与此同时,人作为社会人,还有大量的非经济需求,从而使非经济福利诸如文化教育、环境福利、发展机会等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公益性旅游景区在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能够有效的提升社会福利综合水平,大大增加所在社区居民的非经济福利。
(二)优化自然与人文环境
公益性旅游景区的发展以区域自然资源和人文社会环境为基础,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对人文社会环境的优化是公益性旅游景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对于依托自然资源发展的旅游景区而言,保护好景区的资源与环境是实现其自身发展的最重要环节,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结果是为景区所在区域打造了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增加了社区的福利。对于依托人文资源发展的旅游景区而言,保护人文景观、保存传统民风、民俗是这类景区体现的主要功能,这种功能在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景区的成功开发和运营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保障,基础设施既包括景区内部设施,又包括旅游景区外部设施。公益性旅游景区与商业性旅游景区相比,其投资主体是政府部门,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比较容易被纳入城市规划的整体框架,顺利实现景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对接。此外,与景区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也都是典型的公共产品,能够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福利产生巨大影响,国内外以旅游景区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例子屡见不鲜。可见,借助旅游景区的发展,包括设施、景观、环境在内的景区所在区域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将获得改观,社区居民可享受的社会福利水平也会得到提升。
(四)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旅游景区投资主体的日益多元化,各种来源的资金通过不同渠道源源不断的投向旅游业。在一些商业性旅游景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效益导向的影响,脆弱的旅游资源遭到不合理开发利用的情况屡屡出现,牺牲了部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严重影响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公益性景区的投资主体为政府部门,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将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重要支撑,而公益性旅游景区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也将不断提升区域的社会福利综合水平。
公益性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通过加强保护推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景区社会福利最大化即为社会成员在景区中所获得的效用总和最大,但大量涌入景区的游客又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景区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游客旅游体验的下降。因此,在景区社会福利问题的研究上,必须加上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一约束条件。由于景区旅游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环境为消费对象的(齐子鹏,2003),景区管理部门应当在经营中自觉承担起旅游资源保护和环境提升的社会责任,自觉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实现景区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通过合理的规划调控,公益性旅游景区完全可以做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中公平性与效率性的统一。
(二)通过关注社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公益性旅游景区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努力创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公益性旅游景区在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同时,应密切关注周边社区,为区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机会。从旅游产业的构成要素来看,旅游景区所具备的主导功能只是旅游产业中的“游”,而对于旅游活动而言,需要实现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匹配。因此,完成旅游产品的生产必须以所在区域的其他相关产业部门为依托,使景区与区域的相关产业部门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这样一种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既可以通过相关产业保障景区的正常运作,又可以通过景区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通过服务社会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旅游景区从某种程度来看属于“注意力经济”范畴,即只有获得人们的关注才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公益性旅游景区应通过服务社会来树立并强化景区在社会中的正面形象,将社会公益事业作为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公益性旅游景区应在关注自身效益实现的同时,认真考虑景区的公益行为对全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并尽量将社会服务活动和相关公益行为常态化。
(四)通过教育功能实现社会职能的完善
旅游景区在为旅游者提供优质旅游服务的同时还应承担起对旅游者进行各项教育的职能(黄金火等,2005),帮助旅游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旅游者的行为方式。在自然型旅游景区中,可以更加关注环境教育,巩固旅游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人文型旅游景区中,可以更加关注文化教育,增强旅游者的爱国主义情操。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公民社会伦理准则教育,提高公民的社会伦理意识,使资源的使用者转化为长期行为者,达到从自利向互利的转变(马勇,2006)。公益性旅游景区教育功能的彰显,可以有效提升国民素质,从长远来看能对社会福利的优化产生积极作用。
结论
公益性旅游景区是政府为全社会提供社会福利的重要平台,其价值取向不应是单一的经济效益,而更应看重它在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产生的综合效益。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在景区的经营管理上加以引导,并在财政方面给予积极支持,通过大力发展公益性旅游景区来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童星.社会保障与管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周永振.基于社会公益性的景区门票价格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