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中语文思维导图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语文思维导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中语文思维导图

篇1

二、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由一个中心出发,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是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的图形。

思维导图在语文课文教学中的运用:将课文根据文体内容及应抓要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有层次地展示出来,即引导学生经过联想、想象、归纳、分析等思维活动将文字图文化。

三、思维导图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目前运用状况:思维导图是21世纪风靡全球的瑞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在全球教育界掀起了一场超强的思维风暴。发起人是英国东尼·博赞,他著有《思维导图大全集》一书,电视广告中的学之源头脑风暴,全脑开发、陈克正“高速记忆法”,均是着眼于对大脑思维模式的研究。全球已有2.5亿人在享受使用思维导图的好处,世界500强的许多企业已把它作为员工的必修课程。一图胜万言,思维导图引发的大脑海啸已惠及全球。四川出版集团出版的人教版《新课程实践与探究丛书》首先展示的就是课文图解,那就是思维导图的一种,思维导图用于教学将大有可为。

理论依据:大脑潜能无限,左右脑各有分工,记忆主要由右脑负责,而右脑对图形的记忆力是对普通文字记忆的100万倍。课文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其实也是对思维模式的改进过程,是激活调动大脑多方功能的过程,故能充分的激发大脑的潜能,才能开发智力,提高效率。

四、绘制思维导图的基本方法

工具:白纸、水彩笔和铅笔数支

方法:1)从白纸中心开始画图,周围留出足够空白。

2)在白纸中心用图象表达你的中心思想,即是将课文中心和标题图形化置于中间。

3)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颜色。因为颜色和图像一样能让大脑兴奋,能够给思维导图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

4)将中心图像与主要分支连接起来,然后将主要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再把三级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依此类推。

5).让思维导图的分支自然弯曲,不要画成一条直线。曲线和分支就像大树的枝权一样更能吸引眼球。尽量多用图形。

6).在每条线上使用关键词。所谓关键字,就是表达核心意思的字词。

五、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一)形成一套基本思维导图模式,让学生有模式可用

与学生商讨基本的导图符号,商讨绘制记叙类、说明类、议论类及适用所有类文章基本思维导图模式的方法,并形成一套思维导图模式,让学生按所给思维导图增删完善。如以一支笔代表作家作品,以圆中加点代表文章的中心,以梯子代表层次,以心形图代表爱、想念等。笔者将语文课文整理出了六大分支:作家作品、文章主旨、文章结构梳理、美点赏析、重点提要、课文拓展。这六个一级支上又有分支,尤其是结构梳理,支上分支极多,建议放在中心图右侧,便于书写关键词。笔者是从中心图的上侧开始按顺时针方向绘制六大分支,以免遗漏和便于书写,并便于学生形成习惯。下面是《出师表》导图及适用所有课文的粗略图:

(二)教给学生战胜困难的方法,帮助其克服怕羞怕难心理

通过思维导图在具体课文中的运用,学生充分地体验了思维导图的神奇作用,学习运用思维导图的兴趣被大大地激发,有了运用思维导图学习语文的强烈冲动;在课文思维导图的大体模式的增删完善中享受着自主学习的乐趣。但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最突出的问题:不会绘制中心图、图不成形、理不出层次、提不出关键词。

这时要告诉学生,中心图多为文章的中心,是在对全文内容把握的基础上再借用图画将主旨直观的表达出来,要用到比喻、象征、夸张、想象、借代等手法,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老师做起来都有难度;如果找不到恰当的图,可先将中心图空出,在完成其他环节后再设法补上。

图画虎犬不分,没关系,图能自认就行,那只是增强记忆的方式,真实图形自在心中。画标准图形是画家的事。敢画就是有胆,能画就是有才。

理不出层次,提不出关键词,面对这个问题,老师要降低要求,分层次给学生提目标,让学生在成就感的激励下向思维导图深入迈进。祝贺学生找到了自己的重难点。理不出层次提不出关键词这正好体现了思维导图的神奇作用,能帮我们发现难点,这正是独学、对学、群学要解决的重难点。全体参与,优秀者可在基础模式上自创,困难者学会依样画瓢,根据示例去增删完善。让人人有得,个个有成就。

(三)小组为单位,分层要求,交流激趣,评比励志

以小组为学习竞争单位,针对学生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以独学、对学、群学等方式学习,并以自我推荐、同学举荐、老师赏评等方式交流评比激趣,评出“超强创意星”并大力表彰。

六、思维导图的作用:实现课堂的自主高效

(一)思维导图模式,让学生能够自主

思维导图模式让学生学有抓手,能知要点、明难点。在按照老师所给导图模式分析课文时,学生知道应抓之点及自己的难点所在,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能做,学生个个忙碌,老师只需巡回引导,真正体现学生主体老师主导,还课堂与学生。

(二)思维导图模式让学生乐意自主

在绘制导图中要用上比喻、联想、想象、夸张借代等手法,激活学生思维。在梳理课文层次结构时,体会到了能将复杂的课文梳理得层次井然的成就感;更有在梳理中发现课本的错误的惊喜,俨然自己就是一个研究者,这种自豪感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在提取关键词的思索中分析与概括的能力得到大大提升;在交流自己作品及品同学不成形的或创意丰富的作品中,快乐地享受智慧的交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以自我推荐、同学举荐、老师赏评等方式的评比中,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在考试检测中享受分数提升的幸福……诸多的可喜变化,让学生乐于利用思维自主学习。

(三)思维导图模式让学生享受课堂的高效

思维导图模式在让学生绘制彩色导图中要用到联想、想象、比喻、夸张、借代等手法,寻找以图代文的途径,思维被全面激活,大脑处于高速运行之中,枯燥的信息变成了彩色的生动图画,记忆必然快速而深刻。

如阳宇浩同学为《杨修之死》设计的中心图用了漫画手法。军账中对峙两人,曹操头部硕大如球,心却小如绿豆;杨修双目望天,长舌上搁刀,喻示了曹操的心胸狭小、杨修的恃才放旷祸从口出;马凤君绘《星星变奏曲》主图用红色与蓝色的变幻分别象征黑暗与光明;刘哲宇为《陈涉世家》绘的主图是一面大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反”字下面光芒万丈,陈涉头戴王冠,意味着高举反旗,首事之功,永耀史册;李涛介绍傅雷时用了英语与汉语互换来表明其翻译家的身份。

篇2

思维导图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过程也就是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通捕捉和表达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将大脑内部的过程进行了外部呈现。本质上,思维导图是在重复和模仿发散性思维,这反过来又放大了大脑的本能,让大脑更加强大有力(东尼.博赞)。文本是作者通过选择中心内容,组织篇章结构,构建语篇意义,表达核心思想的产物。文本解读则是读者对文本主旨和内容,作者意图,写作手段,修辞方法等的分析与解读。笔者尝试把思维导图融入文本解析中,帮组学生梳理文本信息,把握文本结构脉络,体验语言表达,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等,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案例设计

本课为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的Module 3 Unit 7 Lesson4 Sea Stories 的阅读课,主要是通过叙事让学生了解一个海上故事,兼有抒情和议论表达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从生活经验和语言知识方面来看,高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应不存在太大困难。但是根据学生平时学习英语的情况来看,学生的英语思维比较欠缺,在英语表达方面的准确性差。学习此课的目的旨在读懂文章,了解作者真情,提升自身英语表达。备课基于思维导图,读前设置头脑风暴,激活学生背景知识。读中主要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背后信息,读后思索作者真情的流露。

三、教学过程

Step1读前――导入背景,关注文体结构

1. Presentation

What are we talking about today? 学生们看到标题 Sea Stories,能联想出学过关于大海的单词。

设计意图:激活了学生的背景知识,轻松导入本课主题,基本了解主题。

2. Prediction

四、反思与感悟

篇3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前置性作业中的作用

前置性学习不等于课前预习,它在传统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前置性作业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更有针对性地去学习课文。而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前置性作业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使他们的思维过程可视化。同时,方便教师在检查学生前置性作业时,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前置性作业中的运用

一般来说,前置性作业设计包括通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提出疑难问题、查阅背景资料等。思维导图都可以运用到这几个部分。

1.运用于通读课文和了解文章结构中,理清文章脉络,更好地理解课文。

例如,在叙事性文章中,可以根据事情发展的六要素,分为六个一级分支,分别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根据课文特点,作者一般都会将笔墨放在事情的经过上,那么第二级分支则可以从“经过”这个分支上划分。这样一来,学生将通过思维导图在前置性作业中发挥的作用,对文章的整个脉络进行清晰地梳理。

2.运用于自学生字词中,可以更好地记忆生字的字形、字音,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例如,对于有些课文中需要学生认识的生字,可以根据字音来进行思维导图分析,第一级分支从声母相同的生字和整体认读音节的生字进行划分,第二级分支从声母相同的生字这一支进行分支,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这两个分支。将学生在读音上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能更准确记住每个生字的读音。

对于课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根据字形进行思维导图的分析,首先可以以结构相同的字进行第一级分支,然后根据第一级分支划分第二级分支,第二级分支分为偏旁相同的。这样对所学生字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每个生字的字形,从而识记生字。

对于词语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易掌握的词语和不易掌握的词语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支,把不易掌握的词语进行再分析、再记忆。

3.运用于查阅背景资料中,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作者以及文章的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例如,以“我了解的作者”作为中心,将作者的姓名、所处时代、主要代表作、读者对他的评价这四个板块作为第一级分支,第二支分支则从第一支分支中的“所处时代”进行分支,分为创作背景和作者情感这两个二级分支。使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课文,理解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情。

4.运用于提出疑难问题中,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把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作为第一级分支。在课堂的学习中,不断地跟随老师的授课进行一级一级的解析,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前置性作业中运用所要注意的事项

1.根据课文的类型选择使用,例如抒情散文,在梳理文章脉络时就不太适宜使用思维导图。

2.教师在检查前置性作业中的思维导图,应当允许学生进行多样性思考,唯有多样,才能真正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

3.思维导图在前置性作业中的使用不能操之过急,要做到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使用。

篇4

引言

将思维可视化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适应新课程标准,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同时符合学生现状要求与心理学发展的要求。从思维可视化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而言,其有利于实现高中生更有意义的学习语文,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一、充分结合思维可视化创设更利于记忆的情境

从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入手可以发现高中语文中大部分都需要学生进行记忆,特别是长篇需要背诵的文言文部分,例如《游褒禅山记》、《蜀道难》等都是需要学生背诵的课文。从学生的特性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不够浓厚,死记硬背的方式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师需要采用灵活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本的烦恼痛苦的记忆变成轻松快乐的记忆过程。对于文言文的教学,首选需要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经过一个深入的思考与理解的过程让学生自身形成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修正、补充与完善,最后帮助学生得到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例如,某语文教师在进行《游褒禅山记》的教学时,考虑到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理解,更好记忆,该教师充分结合思维可视化的特点采用了视频展示与图片展示的方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之所以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作为切入点,将褒禅山的命名、禅院、华山洞、前洞以及后续的探洞过程,这样的一个叙述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利用影视资料、图片将山的实景展示给学生,更加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种方式下学生能够更好的记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仿佛置身其境,以作者的角度去感受那种环境,在缓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畏难情绪的同时使得学生能够加深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

二、充分结合思维可视化创设更有利于形成学生思维的情境

思维作为学生理解高中语文知识点以及更深层次内部规律的认知过程,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教师需要结合思维的特点,利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有利于学生思维形成的情境。利用高中语文知识图形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语文思维。

例如,某教师在进行《滕王阁序》这篇文言文的教学时,先将滕王阁各种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这个阶段可能学生往往处于一个比较粗浅的阶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让学生一边朗读课文的第三、四段,一边结合图片进行分析,让学生以作者的角度仿佛置身其境一般感受滕王阁当时的景色。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练习并且逐渐形成思维导图模式,这样一来学生逐渐形成自身的一种思维模式不仅有利于更好的总结,也更有利于语文的学习。学生在学习此类课文的过程中就会条件反射的进行想象,就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充分结合思维可视化创设更利于概念形成的情境

学生一旦形成了对语文知识点的概念就能够更好的进行下一步的学习[2]。]思维可视化中有一个关于思维导图的内容,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清语文知识点中相近或相似的概念,从而帮助学生突破原有的固定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将原有的只关注答案、关注结果的方式变成更加注重答案与结果生成的过程,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建立一个全面、完整的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后期进入到一个学习的良性循环过程中。思维导图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口、眼、耳进行立体化对词语、图像等方面信息的理解与记忆,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

例如,某语文教师在进行《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之前,先将最符合原著最贴近原著的红楼梦87版中第一集“林黛玉别父进京都”的视频资料展示给学生,同时教师在播放的过程中一边进行讲解,讲解其中人物性格、人物说话特点,对视频中出现的每个人物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这种做法将学生记忆的知识点得到具体化,学生不再是单一的、虚幻的想象,利用实际的视频资料将学生的想象结合现实更好的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林黛玉进贾府这件事作为全文的主线将每一个出现的人物分析并联合起来,最终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了整个事件中牵涉到的所有人物、所有存在各种关联的人物的内在联系更加明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整体概念。

四、结语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思维可视化的教学已经进入到教学过程中,虽然只是初级阶段,但是可以发现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了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利用思维可视化结合学生的特性、认知特点创建一个思维情境,帮助学生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能够加深理解,牢靠的掌握知识点。

篇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开发,具体表现为语文教学内涵的外延被打破,教学内容呈现高度的开放性。一方面,语文课程相较逻辑性学科而言对学生外围生活空间的容纳更为宽广、自由、复杂。语文自身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语文的人文情怀亦是高中生汲取理论与经验、参与重大生活命题的源泉,因此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社会化延伸不可避免。另一方面,高中语文内容的开放极大地增加了教学取材的灵活性,意味着材料使用的个性化,然而这些个性化教学资源并不能完全保证立足于语文教育的本质需要,相反不规范的材料利用会造成语文教学价值的削减,使语文学科性特征丧失。因此,教学内容的开放在丰富语文教学资源的同时亦诱发了语文教学的材料性泛化问题。例如,_些高中语文教师高举生活化大旗,力求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得时事新闻、娱乐潮流类生活主题充斥课堂,美其名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实质上却弱化了教学轴心。语文来源于生活却并不等同于生活,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既要诉诸于语文课程的基本框架,还应考察其是否真正具备教学价值,否则就是材料性导入泛化。

(二)教学取向的模糊与语文观念性泛化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高中语文教学观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体现为教学目标设置与教师个人对语文过程化的方向性把握,然而“语文教学观的多样性在推动语文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使语文学科的教学取向模糊化”一方面,教学观的多义阐释容易引发教学观的迷失,即教师对语文学科的价值认识不清,在将固定的理念符号活化为具体知识与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或生搬硬套,或杂乱无章,表现为对语文学科本义的无意识,无法真正建立起一个理论框架与学生个体的有序激活体系。另一方面,教学取向的模糊意味着语文教学育人功能的偏差,即教师对教学观的实施缺乏可控性,表现为过度使用与无效使用两种情况,前者指向各种理论依据的不完全成熟,后者指向教师游离于语文教学之外的非语文化行为。可见,语文教学取向的模糊是导致教学实践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应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观念性泛化现象。例如,近年高中语文教学领域提倡人本主义教学观,在人文视野下“文化”是语文的内蕴,从高中语文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的教学目标来说,提升学生思想素养、传承民族文化不应该被淡化,但是过分强调语文的人文功能而忽略其工具性特征并不符合语文学科精神。没有语言文字作为基本框架,没有文学读写、鉴赏、积累的训练,高中语文人本主义教学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教学方法的失范与语文策略性泛化

语文学科作为不可替代的母语课程,其教学方法一直处于不断革新与丰富的建设状态,“现代高中语文教师已逐渐摆脱了课程当道的被动角色,转而向教学建设者过渡”。特别是在新课改持续实施的背景下,具备独立精神的创造性语文实践活动层出不穷,主要表现为对教学方法的丰富与革新。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一切教学措施的运用都必须有的放矢,教学方法的滥用、错用对应着高中语文教学过程的策略性泛化现象。例如,高中语文课堂的合作互动策略,是不是所有的语文课文都适合这种策略昵?对于词汇解释、文献出处等语文陈述性知识真的需要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去合作探究吗?又如教学辅助工具运用的泛化现象,经常可见高中语文课堂为了凸显美学意象,追求声光色电效应,大量使用多媒体、美术、演绎等非语文学科手段制造“形式美”,这种拋弃了对真实教材文本的感知,舍本逐末的教学策略使语文审美课堂变成了空泛的“秀场”。更不要说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直接用图像取代文本、用录音取代诵读等工具滥用行为,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学习处境,花哨的教学手段反而让教学活动肤浅化。

二、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内涵与功能

(一)评价性内涵与教学导向功能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评价方式。传统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活动发生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或周期性教学、季度性教学,甚至年度教学总结时期,这时候的教学评价已经丧失了应有的价值。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评价内容可能已经过时,再则后期评价主要是从学生的考试成绩出发,评价结果有失偏颇,且评价方式以整体性的总结为主,忽略了对语文教学过程的观照。介入性学科审理弥补了以上缺憾,将评价时间置于教学实践之前,满足了评价的时效性;由于可针对具体的语文课堂,亦提升了教学评价的公正客观性。同时这种评价模式具有鲜明的教学导向功能,能提前审理教学目标,评价教师的目标设置是否满足课程标准的层次划分,是否体现语文课程的基础教学任务,有利于明确教师的课题思路。

(二)监督性内涵与教学调控功能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通过监督语文教学内容,实现对语文学科性的保护。语文学科性包括三部分,一是对于语言文字摹形,即怎么说话、怎么读书、怎么写字;二是语文的情、理、意、趣,即怎么传递信息、满足社会交际或进行艺术化的表达;三是情感性与思想性,即覆盖学生在诸如人生价值观、审美观等精神领域的教育要素。以上语文学科内容全部包含在语文教材选修教材、必修教材、知识点范文、外围整合材料中,语文教学通过对它们的开发利用体现语文学科性。因此介入性学科审理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监督指向对教学取材的监督,保障教学材料包含语文知识、对应语文课程、表达人文情感、反映语文素养,避免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脱离学科体系。其监督性内涵具有对教学材料的调控功能,促使教学材料符合语文课程的单元结构、逻辑结构、知识块结构、流派结构,保障教学材料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不可分割,避免语文教学的材料性泛化。

(三)阶段性内涵与教学规整功能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标准结合了实际教学需求、高中生认知能力以及高中语文教学期望。一方面,介入性学科审理必然建立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框架中,面临着教材内容的阶段性变化;另一方面,介入性学科审理要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促使课程进度与学生个体形成螺旋上升的结构关系,体现语文教学发展的阶段性方向。因此,介入性学科审理具备鲜明的阶段性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界定阶段性教学方法可行性、量化教学标准、判断教学工具适切性的规整功能,既要促使教学策略符合程序的合理性、任务的针对性,亦要满足策略应用对教学进度、学生认知思维发展阶段的适宜性,保持对辅助工具应用的谨慎态度,从而有效应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性泛化。

三、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实施条件

(一)审理人员的构成与专业进修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人员构成需要满足以下三方面要求:第一,审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经常参加语文课题研讨活动,重视对语文学科的先进观念与实践创新体例的吸收与探索;第二,对本校语文课程的开展情况有着全面的了解,比如学校教学设施设备、资源与师资优势,以及教职人员的专业层次等;第三,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能和教师协作对话,共同面对教学问题。由此可见,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人员最好以学校语文教研组为选择单元,并确保有语文教研组的骨干成员与负责人加入,除此之外参加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人员均应经过专业的学校培训与在职进修。学校培训是对审理人员进行相关介入性教学审理的操作指导,包括操作原则(比如“以学导教”原则、审理人员之间的分工(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具体审理标准与步骤渗见论文第四部分,以及审理结果的处理等;在职培训是针对语文课程的理论学习、学科知识拓展(比如语言学、语用学、文化语言学、业务研讨等,旨在提升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二)审理介入的“以学导教”原则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坚持“以学导教”原则,一是面向课程标准与学校整体教学规划对“学”的基础设定,如知识储备、应用技能学习、审美探究等固定框架结构。二是面向学生“学”的具体问题,比如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高中生的能力增长呈现阶段性变化,以语言知识习得为例,高一年级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初现,在语文复合句分析方面出现一个整体高峰期;高二年级学生的想象思维已接近成人水平,教师情境创设可减少对辅助工具的依赖;高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进一步完善,能够概括说明现实,深入理解事物本质,有利于母语学科的文化传承,是奠定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可见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观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利于教师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三是面向语文外延中的“学”,即重视社会对语文教学的应用性要求,近到学生日常读书看报、兴趣爱好,远到自荐求职、社会交际,努力构建高中生语文学习与生活外延的对等联系,为学生学科深造、社会生活以及自身发展夯实基础。

(三)对审理时段与时机的恰当把握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需要选择怡当的时段与时机才能保障审理质量。一是对时段的把握。时段是指语文教学在宏观发展方向上的阶段时期,比如新型语文教学理念的推广时期、语文学科研究领域提出优秀教学成果的时期。这些时段往往是教师重新整合教学目标、更新教学素材、建设教学路径的探究时期,属于介入性学科审理的长线时段,-般伴随着语文课题研究、抽样实验课以及相关调查活动等,出现在新语文教学理念正式投入常规教学实践之前。二是对时机的把握。时机是针对曰常语文教学活动而言,即对教师某一课时或某一单元的教学筹备进行审理介入的时期,一般为教学开展的前一个星期。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结果应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教师。这份书面审理结果必须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对教师创新性教学设计以及劳动成果表示鼓励与肯定;二是具体指出教学设计的优势与缺憾;三是附上教学建议,并敦促改进。

四、高中语文泛化的介入性学科审理体系

(一)教学目标审理:满足课程标准的层次划分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首先是对教学目标的审理,通过评价教师的目标设置是否满足课程标准的层次划分,应对语文教学的观念性泛化现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但这样的目标设置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太过粗略抽象,不利于课题思路的清晰明确。因此,教学目标审理不仅应看到教师教学目标设置在语文取向维度的大方向把握,还应“要求目标设置尽可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教学任务”K。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层次依据语文学科性可划分为语言文字摹形的操作层,语文情、理、意、趣表达的技术层以及反映语文思想文化的素养层。在语言文字摹形的操作层,教学目标审理应细化语文的听说读写,例如,语言规则方面的词汇句法目标、句子成分分析目标、逻辑纠错目标、修辞法与篇章结构目标;语言经验方面对语境语义的领悟目标,对课程背景的掌握目标等。在语文情、理、意、趣表达的技术层,教学目标审理应细化到具体的语文思维技能方式,如相关语言练习方面拼读与诵读目标、语言书写目标,语言心智方面的语言表达目标,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习得目标等。在反映思想文化的素养层,教学目标审理应细化教师对课文观点、榜样、情操习染的提取标准,如人文性目标是对生命尊重的人文性提取,还是针对社会生活化的人文体验,抑或是诗意灵动的文化底蕴而设。综上可见,满足课堂标准层次划分的细化目标不仅对应着语文教学的基础任务,还是对教学枝节的梳理。

(二)教学内容审理:保障材料与目标不可分割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通过监督语文教学

篇6

培训期间,我如饥似渴地学习教学相关策略,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主动思索,积极探讨,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自我反思,把所学到的教育理论和观念,用到新的教育实践中。尤为重要的是,培训老师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启发我不能停留于做一个经验型的教书匠,而要在教学之余,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做一个专家型教育者,而不是教书匠。

下面是这次培训的几点感悟。

1、学习让我们自身升华

这次培训学习,给我们创造了学习和互动的平台,学员可以聆听专家教诲,也可以与各位专交流观点,发表不同看法,更可以将各自的教学心得相互切磋,使良好经验得到展示,这样的学习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学习让教师体验幸福

幸福是一种体验。在培训中,我真切而强烈地感受到,教师的幸福不仅仅体现在教育学生,同时也体现在充实自己,而后者是更高级的精神享受。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或根基扎实,思维绵密;或天马行空,神游八极;或娓娓道来,波澜不惊;或妙语连珠,舌粲莲花……逐渐的,淡忘的知识清晰起来,如逢故人;芜杂的思想明了起来,灵光乍现;陌生的理念翩然而至,豁然开朗,如饮琼浆,又有那一种幸福能与此相比?专家引领在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阐述简要精辟,将为我的教学实践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幸福?

3、学习锻造我们的思想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是教师的最高境界。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不仅要具有精神感召力,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更应该有新颖的教学理念,能够在理念的不断更新中领略到教育的快乐、幸福,彰显思想的深度!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对知识的渴求中产生,从知识与日新月异的时代的撞击中产生。这种撞击,可来自鲜活的现实生活,可以来自具体的教育实践,而继教集中培训正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除了聆听专家的教诲,参训者来自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从教经历,有更多的机会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因此,继教集中培训是思想碰撞的舞台。

4、学习可使教学常教常新

篇7

一、营造情感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所谓营造情感教学氛围,即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声情并茂营造教学情感氛围,通过感彩的表达,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根据实际课文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如学习《与妻书》一文,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与课文同年代相类似的电影片段,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电影片段引导学生从语言情景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主人公的内心情感。看完电影片段后,播放与课文相符的背景音乐,叫不同的学生分别朗诵一段,让学生感同身受文章主人公为革命英勇献身之时内心汹涌而出强烈的感情浪涛,品味课文的词句,感受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在教学中,老师要把文章的背景交代清楚,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当时的情感表达。通过情感教学方法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重视人文教学,引导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习惯把文章分解式讲解,对文学的字词句进行传统的语法分析,忽略文章的整体感,破坏课文的整体意境及所要传达的信息。重视语法教学无可厚非,但也要培养学生欣赏文章的能力。或者只重视课文的思想境界而忽略课文原本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混淆教学思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教学。把语言的思想文化作为基础,穿插语文的人文性教学,引导学生感受与理解每篇课文的感彩。课文皆包含人生哲理,人文精神。老师通过教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明辨是非,扬善弃恶。若学习名家名篇,老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演讲或辩论等多种形式学习课文,通过多种教学途径,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感受语文的乐趣,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互动设问教学,训练学生语文思维方式

老师是语文教学的教导者,学生是主体。故老师进行教学时,要重视与学生的互动,通过一些教学手段,设计必要的情景,让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语文思维方式。互动设问对教师备课要求较多,教师应事先准备好问题,且把问题根据课文实际内容穿插其中,在教学过程中技巧性地引导学生独立寻找答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通过互动设问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探索精神,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及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互动设问教学要求老师对语文课程教学有充分的备课准备,对穿插在课堂教学的每个问题都应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问题。学生在短时间内分析问题,整理出答案,回答老师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问题,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看法与答案,分享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无形中提高学生学习认知的能力,最后由小组长总结和归纳小组意见进行回答,老师对问题进行认真讲评,并对各组答案进行点评,点评答案中的欠缺之处,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互动设问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思考分析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进行互动设问教学时,要注意问题的设计。问题应由简到难,且问题的难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容易,太难或太容易都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故老师在每次互动设问教学后,都应对学生的反应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改进不足之处。同时,设计的问题要有创造性和趣味性,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其次,选取回答问题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或不爱发言的学生要多提问,鼓励其多发言;譬如在小组讨论中,部分小组可以选取后进生或不爱发言的学生作为组长对小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发言,激发其学习热情,老师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其发言行为,最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四、小结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其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指路人,故老师也要时刻提升自己,加强自我学习。老师之间定期举行教学交流分享会,分享有效高效的教学方法;同时,老师也要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后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是否真正达到教学目的。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应以课文为中心,贴近学生,不偏离教学内容主旨。作为老师只有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创新,方能达到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鹏.文言文教学中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5).

篇8

以《江南的冬景》为例子,可以用开放性的问题促使学生整体阅读文本,并感知文本描绘江南冬景的写作技巧,体会其描写的精妙。教师可以提问激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江南美景举世闻名,让无数文人骚客流连忘返,大家都记得白居易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吧。那么不同的人描绘江南的景色又会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大家阅读一下《江南的冬景》,说说作者对江南风景的独到看法,江南冬景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描写冬景的。”这个问题促使学生全面阅读文本,并不断探究文本内容。他们发现作者认为江南的冬景给人明朗的感觉。接着学生开始自主探究问题,思考作者郁达夫通过什么方法来描绘江南冬景之明朗。作者将江南冬景描绘成了几幅画,从五个不同的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场所和天气情况下的江南冬景。这样的描绘相当全面,让读者感觉江南之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对江南怀有深切的喜爱之情。

思考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因此结合文本的特点设置问题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更能让学生在思考和体会中提高思维能力。

二、鼓励多元交流,深度探究

在问题导学法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彻底消化教师提出的问题,就要给他们必要的时间,让他们可以独立思考,同时还要给他们相对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在多元交流中探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遇到学生感觉困难、无从下手的情况,教师则可以从旁指导,加入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深度探究。

在学习《赤壁赋》的时候,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作者描写赤壁之景和赤壁的故事,主要目的是什么,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哲学思考?”在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讨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互动探讨,让他们尝试进行角色扮演,将自己代入到“苏轼”这个人物之中,真切地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为了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学生首先通读文本,标注出作者苏轼在赤壁的游览线路,记录下苏轼所看见的具体景物和所发表的怀古情思。此外,为了更好地和文本、作者进行交流互动,学生们还对作者创作本文的历史背景、作者所讲述的赤壁故事进行了深入了解。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作者月夜泛舟、饮酒作诗的游玩经历,同时也理解了他由于观景而乐,由于思古而叹,由古及今联想起自己的遭遇而悲,最后领悟哲理复而乐的情感变化线索。在完成角色扮演的同时,学生也透彻地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和文章展现的人生思辨,从而很好地回答了教师在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问题导学法以问题为突破口,让学生在探索问题、讨论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全文。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那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让他们增强探究意识,提高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三、给予展示时空,正面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评价要强调主题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不同主体都能参与到评价之中。在问题导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并对其进行正面评价。

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的时候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烛之武采用了什么方法使得秦军退去,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有的学生和其他小组成员一起,将《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演绎成了小品,在小品中展现了烛之武的英勇和智慧;还有的学生采用演讲的形式,分析了烛之武让秦军退却的方法,并详细介绍了秦晋围郑的原因,讲述了当时各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另有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了总结,用四字一组的短语概括了整件事情,总结了烛之武所陈述的诸多原因,如“郑既知亡,敢烦执事,此为其益,然却渺茫;越国鄙远,亡郑陪邻,此为其害,然却可见;舍郑利秦,共其乏困,此为其利,可以期待”等。对于学生的展示,教师要予以肯定,并鼓励学生在展示中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化阅读。

篇9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可以说,语文是一门最为基本的人文课程,发挥人文作用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意。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在发挥人文教育作用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我们过于重视分数,只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只发挥了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忽略了学习的建设作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这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追求短平快的效果的路上越走越远,偏离了最初的理想和最基本的目标。

而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和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长远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人文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高中阶段作为学生人格形成和稳定的重要阶段,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最为基本的人文课程,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贯彻人文教育理念十分必要。只有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贯彻人文教育理念,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同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贯彻人文教育理念,意义重大。它不仅仅能够实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也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教育效果,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长远、健康、全面发展。本文将就高中语文人文教育课题与大家共同探索。

一、深化教学内容,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更好的结合起来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而且工具性和人文性可以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得我们的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试教育背景下,传统的语文教学只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只重视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是对语文学科双重属性的人为割裂。满足于字词句,讲解成条条框框,片面简单重复,事实证明,效果并不好,而且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文本的整体性和人文美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优化教学设计,深化学习内容,从浅尝辄止的教学转变到融会贯通的教学,让语文教学成为一个浑然天成的过程。比如,在古诗文和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将教学的着眼点从所谓的“考点”延伸到文本的整体,还要把文本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结合起来,贯彻人文教育,形成更为深刻的效果,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字词句,段篇章,还要引申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层面上,才能让这些优秀作品的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才能让传统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入。总之,要让学生学文读诗的过程,成为体验各种情感、提高欣赏水平、培养学习趣味、形成健全人格、获取发展力量的过程。

比如,引导学生学习《沁园春・长沙》,通过学习不仅仅要让学生结合当时的背景来认识和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还要让学生真正去体味“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并能够收到其中情绪的感染,让学生在意气风发的年龄树立崇高理想,充满豪情壮志。

二、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体会人文教育的魅力

内容的深入,需要有合理的教学形式来体现和完成。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我们的教学需求,当下教学迫切需要创新。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当在教学中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人文教育的魅力,提高学习成效。

营造人文、自主的语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人文因素,培养学生的人文思维能力和人文素质,十分重要。比如,注重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吟诵中体味和升华情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实现自我提高,更好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在课堂可以采用导学案教学法让学生提前预习,让学生带着目的,带着问题进课堂,同时,在课堂上通^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人文思考,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表达的时间和空间,不仅可以通过简单的回答方式来让学生表达意见见解,也可以通过演讲、辩论、表演等多种表现形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表达,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更好的交流和提升。

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我们的教学中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教育。可以积极延伸课堂,加强课下实践。既可以是结合课堂学习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也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注重目的性的同时,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固定课题的研究,也可以是开放式的探索。

三、把人文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篇10

课外阅读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他所撰写的文章往往会脍炙人口,甚至让人拍案叫绝。可见,课外阅读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在围绕课外阅读培养高中生语文写作能力时,语文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挖掘文字素材,由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底蕴。比如,《呼啸山庄》《基督山伯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外国文学名著,这些著作不但在文字风格上别具一格,而且在内容上也与作者所处的年代背景遥相呼应,真实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人文风貌和政治特色。在学生阅读期间,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书中暗指的历史事件及事件造成的影响,还有时间等问题进行记录,由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底蕴。

当然,课外阅读的范围并不局限,也可以在社科、教育等方面,如有关地理、历史、军事航天等知识的书籍等,都是良好的课外阅读材料。像军事、航天等图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发展现状,他们撰写议论文时能提供有力论据;阅读地理和历史方面的书籍,可以在撰写记叙文和议论文时提供佐证。所以,围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应当是提高高中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前提,值得语文教师高度重视。

分析行文特点,归纳写作技巧

在欣赏课外阅读作品的同时,分析作品的行文风格和写作手法,是开展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以《巴黎圣母院》为例,这部作品在风格上不但流露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同时在行文的风格上还包含了大量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如,作者将“痛苦”这种感受拟人化,并写出了“痛苦总是守在欢乐旁边”的句子。这种经典的句子不但值得学生积累和借鉴,而且也是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写作风格,提高学生写作质量的重要“导火索”。

当然,在分析句子的描述手法同时,语文教师也可以围绕课外阅读材料的行文框架、步骤进行分析,由此让学生懂得如何避免“流水账”,让文章更有悬念和可读性。比如,小仲马的《茶花女》,这部作品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来记录一个人的生平,颇有人物小传的特点。而且,通篇穿插了茶花女这个人物的性格特色,以及第三人称的回忆和心理旁白,所以带给读者一种观看舞台剧又能听到旁白的错觉。另外,作者还利用倒叙和回忆的方式对文章的结构进行了构筑,让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更有悬念。将这些丰富多样、特点鲜明的行文技巧传达给学生,并鼓励他们进行模仿,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技巧,也可以让他们在反复练习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作文质量。

鼓励仿写训练,落实课堂实践

课堂实践是落实写作练习的重要阶段,在围绕课外阅读开展写作教学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课外读物的内容、特色与精髓。比如,在围绕《巴黎圣母院》的行文风格和文字特点来撰写文章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自行选择题目、体裁,目的在于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其行文特色与写作技巧。不过,在这期间难免会有学生将仿写流于表面,导致创作出了“徒有其形,而无其意”的“三无流水文”。这时,针对学生具体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要及时点拨和纠正,帮助学生把握课外读物写作的精髓所在。

当然,也可以脱离课外读物的束缚,鼓励学生进行读后感和学习心得以周记的形式撰述,然后以周为单位,对学生作品进行阅评,优秀文章当堂朗读。自己的作文获得认可而且被当堂朗读的学生,不但可以瞬间提升自己的写作信心,同时还能进一步激发写作热情。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组织“课外阅读伴我行”的写作研究小组,定期开展小组写作竞赛,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由此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以期在以后的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篇11

“散文没有小说似的幻想和情节,缺乏戏剧的戏剧性,也不像诗歌一样,专事抒情,穷求韵律。”情节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只有对文字有深厚感悟的人才会去涵泳隐藏在冲淡情节下的情感,所以学生一遇到散文连称啧啧。如《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前方》等文都是淡而有致,而学生厌于这种淡就无法抵达那份“致”了,更不用说思辨性极强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拿来主义》这类文本了。如何能使师生沉静,有效进入文本内部,这是散文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

2.材料松散,阅读缺乏思路

散文文体核心是形散而神不散,如月居中天,众星拱之。如果在解读过程中没能揪住这个“月”,那么对文本的阅读多是低效或者盲目的行为,学生容易一头扎进纷繁的素材之中,文本的阅读兴趣骤减。如劳伦斯的《鸟啼》,如果没能扣住作者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这个主旨,那么读者看到的只是风景;《拿来主义》中如果不能掌握先破后立的章法就会文思断裂。如何透过材料理思路,寻草灰蛇线,抓文眼是散文教学又一个困惑。

3.语言优美,教学缺乏言传

散文语言是构建文本的最直接手段,品味和咀嚼语言是散文教学的固定重点。而这种语言醇厚的优美使读者氤氲在文采之中,对文字传递的情感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落入如诗歌过度解读就是破坏意境的窘境,在文本和学生之间牵线的教师大多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就是将深深的主观情感嵌入无比华丽的辞藻之中,《荷塘月色》景色之后情感难以表达,学生缺少教师适可而止的启发诱导,此类美文有时会消解对主旨的引导抵达。

4.疲于应试,解读缺乏体悟

散文阅读教学基本上依据课程标准和考纲进行,从语言、结构和意境等角度入手展开。散文的主旨大都可以纳入某个母题,譬如亲情、乡情;人与自然、人与人;对生命的感悟,对宇宙的思索等等,但有些内容不是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所能体悟的。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表现的是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学生根本没有这么厚重的感悟。《前方》从人类离家到精神归宿的抒写也同样具有奥义。教师至多划些字词,对个别句子作一知半解式的讲解,体悟完全缺席。

散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诸如文体自由,取材广泛导致教学内容模糊,信息时代学生接受快捷,教学低效等沉疴,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有效教学的可行性

对有效教学可行性的探讨是我们研究这个话题的价值所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期待着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语文课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散文教学也包含其中。关于有效教学很多同行作了不懈地探究,如从阅读教学内容目标与内容统一、学科、教材结构化等三方面确定维度;也有对语文阅读课的有效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从教学内容、美育视角和阅读心理入手提出了若干实施策略;阅读教学体系的构建探讨等内容为本文思考铺垫了道路。所谓有效,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课堂教学如何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去收获最大化的成果值得思索。

三、有效教学的对策

有效教学的对策是在教学目标之下,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学情,选择使用高效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技巧的一种手段,具有可操作性和灵活性。遵循这种策略,能自然找寻到“为达到阅读目的、应当采取何种阅读方法、按怎样的步骤来读”的蹊径。下面拟从四个“点”来刍议散文阅读有效教学的对策。

1.把握文本,点燃学生兴奋点

有的放矢说的是我们解读前要对文体特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散文以语言为材料,以结构为容器,以主旨为支撑架构全文,吃透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点燃读者和文本之间共鸣的情感之火是关键。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色彩”,文中的景、事都是作者情感的延伸,把握了这一点读者和文本就易融合。那么怎样点燃情感这个兴奋点呢?从文艺心理学而言,读者期待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首先导课上要下工夫,如上《十八岁和其他》可事先布置学生的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然后在课堂上挑选几封信作为导课,课堂一开始将情感位势调整到相等水平,学生容易被教师吸引快速投入角色。其次在课堂上要注意把握机会,创设情境以感染学生。在上《我心归去》时,文中有几处夸张的细节描写,“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对作者渲染的寂寞、孤独与空虚学生可能感觉不到,教师可让学生自己举例说孤独寂寞时会怎样,本来有距离的情感在切身体会中拉近了距离。最后也可以用文本中最能打动人的语句渲染,世上最伟大的情感当属悲悯情怀,讲《安妮日记》时,教师可选择1943年7月26日星期一这则日记让学生用心朗读,体会在空袭中的战栗。有情感共鸣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借助情感这一媒介就能顺利达到对散文阅读教学目标的三个层级性目标,即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2.抓住文眼,架构文本的支点

“文以意为先”,散文形而神不散的特点决定散文阅读教学中紧扣文眼的重要性,纲举目张。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那么对于散文文本的支点就是这个纲,文眼或者中心思想。架构好这个支点,如磁石般可以吸附散落隐藏的铁砂,散文文本阅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直奔主题。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前提下寻找文眼,“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而这种不宁静的内心具体阐释就是朱自清写的情感,借助对荷塘及其周围景物的描写,我们可以得出藏在内心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以此为核心的材料辐射如小径漫步所见、月下荷塘、塘上月色、荷塘四周和想象江南采莲等内容全由这份情感串联。又如郁达夫《江南的冬景》的情感支点是对江南冬天的喜爱之情。丰富这份情感的是几幅温暖的图画:曝背谈天图、午后冬郊图、寒村微雨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教师在引导学生寻找散文支点时,不妨给学生一些指导,现成的文眼往往在文首或段首,如要求归纳的则要多练,掌握潜在规律,达到“白云回望合”的境界,给学生一些自信和期待,班杜拉的效能期待理论认为,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进行某种行为并产生一定结果的自信,被知觉到的效能期待越强,越倾向于作更大程度的努力,众里寻个支点即这样。

3.穿透语言,凸显深潜的盲点

日本学者浜田正秀认为:“语言半是事物的代名词;半是精神和感情的代名词,它是介于事物同精神之间的一种媒介体。”散文文本的语言更富含作者的精神指征。“散文是一种有洁癖的文体。”作家赵瑜认为,一个优秀的散文家应该具备五个条件的第一个就是语言的要求,散文语言要求有诗性,这足以涵盖散文语言的优美洗练、质朴自然。语言是散文文本的外表,涉及到阅读观感,语言的好能使读者对文本一见钟情,但更多的在于教师引导学生穿越语言的丛林达到符合认知规律的有效性教学,从阅读心理主客体双向互动的三个过程来看,第二阶段的“心理建构”就需要解读作品语言。如何穿透语言的壁垒抵达核心,首先得抓住诗话语言,即平时所说的优美语句,这样也契合高考考纲中对重要语句理解能力的培养。诗话语言包括优美的用词、诗句的引用和妙用修辞的句子。执教《听听那冷雨时》时可以紧扣一些叠词,“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沥沥”……诉诸视觉同时也录下了风雨的声响,“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造成细碎的声音富有听觉的刺激力;《乡土情结》中众多引用的诗句;《荷塘月色》中“微风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的运用尽显其妙。其次解读有哲理性的句子,《斑纹》中“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说出了面对恶必须以牙还牙的真理,《我的四季》《直面苦难》《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中也不乏哲理性语句。其它还有一些陌生化处理的句子、中心句、结构上起作用的句子等等也是解读对象。洪镇涛先生认为语文的学习过程应该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及运用语言就印证了这一点,散文阅读教学的本质从某个层面说就是“学习语言”。

篇12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建构主义原理,通过创设有利探究的环境或情景,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一种学习活动。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学,那么,结合语文学科实际,要构建怎样的学科探究学习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探究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者。”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学。创设自主学习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应创设自学气氛,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学科课程不同,自学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都必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学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思维程序和操作程序。其次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动机是一种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学科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景中,使之产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第三,营造和谐民主氛围。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民主氛围,通过学生质疑、动手操作、师生互评,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答案,体验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乐学。在营造和谐民主氛围的创设中,可通过相互交流、相互讨论,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实现。

二、提供参与形式,关注探究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形式。只有直接参与探究新知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欣喜。优化教学过程的最根本所在就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学习的内涵是丰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机会和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和实验。参与要多样化、全方位,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参与内容和形式也不同。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反馈与评价。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老师对学生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只限于只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三、鼓励大胆质疑,培养探究精神

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吞”知识,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内耗,效果差,从而失去信心,也就折了锐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彻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的彻底体现在学生敢于问,善于争,勤于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敢于大胆发问,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敢于反驳别人的意见,敢于相互争论,在相互交流中表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体验独立思考的乐趣。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实际操作的作用,让学生动手。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各学科探究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四、指导重点与分步实施策略

高一年级: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核心,在学科延伸中落实研究内容,以知识探究为主要类型。教师有必要教会学生查寻资料的方法以及使学生理解研究方案是如何设计和进行的,帮助学生学会寻找解决方案的途径,选择研究成果的表述方式等。尤其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这个阶段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和研究书本上的字词句篇和语修逻文,要注重语文学科内容的前后联系,学科知识的连接贯通,学科技能的综合运用,学科实践的趣味活化,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提高。语文研究性学习首先应该姓“语”,也即以汉语言文学问题或汉语言文学内容为触发点,以引发的新问题为研究对象,师生探究加深对汉语言文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突破汉语言文学内容有限的弊端,拓展学生的视野。

篇13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备受关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着基础性、理论性、实践性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美中不足的是关于民俗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利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教育中也忽视了对人的精神养育有着重要作用的民俗文化这一重要内容,这就造成了学生语文素养的不均衡现象。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有它本身的教育意义和价值。《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的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资源” ,还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利用和开发”。

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民俗资源,有意识地挖掘教材的内涵,从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廊中,寻找世人惊叹不已的民俗文化资源,以之为载体,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教育核心,使学生吸收其中有益的精神营养,并变为自己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

一、语文教学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必要性

作为文化教育的传播者,我们都深知语文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它不仅是一门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化知识的课程,更是一门培养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气质、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课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突出其人文性。它所涵盖的意义相当宽泛,从现代意义上讲,“人文”主要是指人类在社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文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人文成果被内化成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学阶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民族文化熏陶、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阶段。

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内容丰富,趣味盎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嵌入”这方面的教学,无论是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还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都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现状是我们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知识了解甚少。据笔者对自己所教学生的调查来看,他们知道西方“情人节”的浪漫,却不怎么了解中国“七夕节”的传统;他们想尽各种办法去欢度西方的“圣诞节”,却不知道该如何度过一个快乐且有中国“年味”的“春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如此描述自己重阳佳节的思亲之情,但是,现在的学生却很少有人知道重阳节不仅是尊老的一种表现,而且还有登高、插茱萸等习俗。

学生民俗观念的淡漠、民俗知识的匮乏,其主要责任应该在教育工作者身上。在大家共知的教育模式下,为了在应试教育这块“战场”上取得“战绩”,大部分教师长期将教学中心放在字词积累和段篇分析上,很少体现语文学科人文素养培养的特点。即使有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更多的是因袭了孔夫子的思想,把教导学生“明人伦”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也就谈不上去思考挖掘由民众创造和享用的民俗文化资源了。

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让学生一辈子记住自己的语文课的好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文学,根本不是为了几年后从学校毕业时复述他背熟的东西,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我们应该将语文教育的营养内化为学生的人格,这样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在这方面,民俗文化教育更有其自身的优势。

作为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民俗文化不仅是人们世代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积淀、产物,而且也是这个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认知方式、生活理念的反映。民俗学者陈勤建指出,民俗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行为特征绝不是某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民族难以磨灭的民族印记,它的内容涉及到人格的塑造、心绪的情结、色彩的喜好、图腾的对象,它如同人类身体中的DNA,留在我们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整个历程中。它通过潜在的作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而每一代人在接受上一代的影响时,无论是接受、修正还是舍弃,都是主动、自觉的。人们在延续、发展民俗的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灿烂主线。

因此,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的中国民俗文化,应该成为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资源,应该强有力地“嵌入”中学语文教学当中。

二、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案例与体会

1. 从“礼”教起,课堂显露生机。通过研究文献,笔者了解了“民俗”的概念,并认识到先有民俗文化,后有高雅文化,民俗文化是高雅文化的源头。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说“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有”。因此,对“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教育,首先是对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弘扬”有了深刻认识,并开始有意识地搜集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知识的篇、段,以期从民俗角度找到理解教材的新视角。

一节作文课上,要求学生以说“礼”为题作文,学生的思路被卡住了。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礼”的意义和内涵呢?笔者想起了《触龙说赵太后》中对"趋"行细节的描写,对学生进行如下启发:

我国是礼仪大国,这一点在古人对举止言行做的具体要求上就可看出来。古人比较重视步行,对特定场合中走路的速度、步形、体态都有较为明确的划定和区别。《触龙说赵太后》描写触龙见太后时的情景说他“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在太后气头上去见她,“遵礼”是法俗的需要,“尊敬”是交往的基础,触龙虽慢慢挪动脚步也做出快步走的姿势,这既是显示遵从君臣之“礼”又是表现对太后的“尊敬”,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他对太后的劝谏获得了成功、小礼节就这样反映了人物的大智慧。

接着,由此生发,让学生结合现代社会生活需要去深入思考与人交往应遵从的礼仪规范:公共场所慢步轻声,约人见面遵规守时等,这是一个人高尚人格的表现,也是弘扬礼仪之邦的文化传统、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的必需。这节课,不仅指导学生打开了作文思路,而且引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对他们养成审视历史和现实的睿智及洞察力也大有裨益,更有利于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保持民族本土文化的精髓,形成民族凝聚力。

2. 说“氓”解“雀”,发现深层意义。成功利用《触龙说赵太后》中趋礼的解读,尝到了民俗教育的“甜头”,促使笔者下决心引导学生挖掘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民俗内涵,更深入地寻找民俗教育的意义。特别是说“氓”解“雀”的过程,更加深了师生对教材的理解、形成了师生对中华文化的新认识。

说“氓”――讲《氓》一诗,抓住女主人表示“婚嫁随俗”的几句,将其与下文表示决裂的誓言对比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对人物性格有了整体的把握。

先是“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语言温和委婉,虽已私下定情,因为无“良媒”不得不把婚期推迟,这是一个多么守礼遵法的女子!对“媒妁”之俗的顺从,一方面让我们看到自古以来中国婚俗中“媒”的重要,一方面让我们看到女子温和柔顺的人性之美。然而,这样一个和顺温婉的女性,面对“二三其德”的男子,毅然发表了与之决裂的宣言:“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前后两段描写鲜明地反映了女主人温柔而又坚强的立体性格,显出了《诗经》人物刻画的成功之处。

解“雀”――了解《孔雀东南飞》所反映的汉末的民俗,同样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人情美,从而受到感情的陶冶。

“七夕”和每月十九(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刘兰芝和小姑话别时说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的离别话语实际展现了难舍难分的姑嫂情,这种真情融在民风习俗中充盈着淳厚的人情味,教学中渗透诸如“牛郎织女”一类民俗故事,既可以增强语文课的知识性和趣闻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3. 灞桥一 “柳”,引发考题寻“踪”。在紧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面对高考必考的诗歌鉴赏题,学生往往产生畏难情绪,卷面上的8分会因种种原因而损失过半,甚至全部丢失。而导致学生读不懂作品或答题出现失误的原因,正是学生民俗知识的欠缺。如柳永《少年游》一词“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针对这首词的理解,笔者做了学生阅读情况统计,结果发现,24人中只有一人认为“词以景起,总揽灞桥全景,‘风物’句紧承首句拓展词意,将现实的故国之思与历史的兴亡之感交织”这一理解是不对的,此题的正确率仅为4%。当问到选对了答案的学生为什么这样理解不正确时,他又只能回答诗中写的不是“故国之思”,至于为什么不是就只有“跟着感觉走了”。

其实,只要学生只要稍微了解一点灞桥折柳的习俗,就能知道灞桥与折柳是别离的象征,再联系“风物尽前朝”即可理解这首词抒发的应该是作者在传统离别场所与友人别时的离愁别恨和怀古伤今之情,表达的应是悲愁与离愁、羁旅与感昔的双重惆怅,而非“怀念故国”之情。可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积淀,因而也就抓不住作者从折柳送别着想,专写离愁的主旨。更无法想象作者“想年去岁来,多少离人在此折柳赠别,杨柳屡经攀折,纤细轻柔的柳条竟至‘憔悴’”的感伤了。

此时,笔者才真正意识到对“灞桥”“折柳送别”这些古民俗知识的理解程度是怎样地制约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我们向往的师生互动、生“思”如泉的理想教学境界与学生知识现状出现了多么大的反差,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由此,笔者进一步意识到在古诗鉴赏教学中必须加强民俗知识的教学,并带领学生“补”做高考题,寻找民俗踪影,体会民俗知识的“钥匙”作用。

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以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为材料、2005年的高考重庆卷以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为材料命题,就“此夜曲中闻折柳”和“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等句提问,或从“折柳”问起,直奔民俗主题,或从“梅花、关山”隐藏民间乐曲的踪迹(《关山月》原为汉代反映征人思乡报国情感的《鼓角横吹曲》,它与后世琴曲《关山月》都富有浓厚的北地音乐风味。《梅花落》则是南朝至唐间较为流行的笛曲)入手,如果学生对两支曲子略知一二,就会发现此题与《春夜洛城闻笛》的阅读都把民族乐曲知识作为解题的切入点之一。学生由此明白,多了解一点民俗,对提高古诗阅读能力大有好处。

再比如,高三年级进入11月考以后,频繁的讲题与做题,学生会逐渐感到疲劳,此时,根据诗歌鉴赏题目的需要,适时渗透民俗故事、趣味性常识,会刺激学生的兴奋神经,让他们暂时从疲劳中解脱。

有套试卷,以姜夔《淡黄柳》一词为材料命题并加如下注释:“寒食:清明节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

这首《淡黄柳》词是姜夔寄居合肥写的,作者写这首词的目的是“以纾客怀”,从做题情况看,学生对这一点不难理解。他们感兴趣的倒是半吞半吐的注解后面的内容――为什么三天不生火?而这正是寒食节这一节日的来历。

笔者抓住学生的这一好奇心绘声绘色又饱含感情地讲述了介子推的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公子重耳流亡出走,介子推一直追随着他。为了救重耳,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后,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介子推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悼念介子推。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这就是“足下”一词的出处。从此,插柳枝,吃寒食,不动烟火,就演变成了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足下”的故事,演变成了足蹬柳木荡秋千的习俗。

听了这段故事,学生们被其中人物的行为打动了,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崇尚忠诚、重情重义的优良品质以及渴望清明盛世的传统文化精神。这堂课是利用民俗知识促进是个教学实践中的进行的一次知识拓展与情感教育成功的一例。它使我意识到,只要肯挖掘,民俗知识背后定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宝库。而这些民族精神如同血液一样伴随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发展汩汩流淌至今,甚至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仍然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4. 从节令习俗的描写中,解读作品的主题思想。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对民风民俗的相关内容已有所关注,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方面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尤其是把节令民俗纳入语文学习的视野,让学生能够了解华夏各民族丰富的风俗民情,为学生更好的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奠定了基础。

在鲁迅的《祝福》中,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这一特定的节令描写中。第一次是描写鲁镇年终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中的好运气”,以便他们过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礼”的却是像祥林嫂这样的女人,预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参与“祝福”的权利。为争取这一权利,祥林嫂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得到的仍是“你放着吧,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她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声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的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路。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来描写“祝福”景象。祥林嫂死的惨象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祭祀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化了旧社会吃人的本质,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真正原因。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记录了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更揭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另外,高中语文教材中入选了《边城》和《红楼梦》的部分节选(《林黛玉进贾府》)。《边城》中端午节划船、捉鸭子热闹非凡的情景,充满神秘的月光下男女青年赛歌定情的民俗描写,将湘西古老的边城富有地方特色的节令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悦其情。而作者则通过这些,赞美了边民纯朴善良的心灵,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红楼梦》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描写贾府中主要人物的出场的服饰、不同节令热闹的宴饮场面和豪华的布置,表现贾府地位的显贵、生活的奢华,与最后贾府的衰败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封建社会定会灭亡的历史必然。

三、反思及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