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国内农村电商研究现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国内农村电商研究现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国内农村电商研究现状

篇1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经历了供销社――集市和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按照国家和政府的意志对农产品进行统购包销,是组织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它由总社、包括省、市、县级社在内的联合社和乡镇一级的基层供销社组成,所以是一个上下连接、覆盖城乡的全国性流通网络,在当时起到了连接城乡市场、促进城乡物资交流的作用。

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同时,城市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1991年,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的通知》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1992年,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市场开始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供销社决定农产品流通、连接城乡市场的作用逐渐弱化。自此,农产品开始大量涌入农产品批发市场,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数量和规模都成上升趋势。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壮大,使得大量农产品进入以零售为主、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集市或农贸市场。随着经济的繁荣,集市和农贸市场的管理和发展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例如基础设施落后存在安全隐患,场内规章制度不健全,对保鲜、保活、卫生检疫等方面不够重视,交易秩序混乱等。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强化农产品市场管理、规范农产品流通秩序。与此同时,随着对自身健康及食品安全的不断重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去超市买菜。所以,农产品进超市,以及对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成了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以上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中,流通渠道过长,物流技术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已经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农产品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优势在于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跨区域交易,扩大了农产品流通渠道,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节约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过程中的信息化程度。

然而农产品电子商务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农产品电子商务条件下,市场上依然存在销售品质低劣农产品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无法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农村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使农产品回归农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只要电子商务贸易主体或者贸易对象涉农,就可称为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可以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准确对接,消费者能够充分了解生产者的情况,进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同时也对生产者起到监督的作用。从供需角度看,一方面市场上对高品质的农产品需求量大,另一方面,高品质农产品供给又不足,低劣农产品充斥其中。2015年11月10日,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也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进行改革,提高竞争力。农产品电子商务对“供给侧”的疏忽,造成了高品质农产品需求难以满足的困境。农村电子商务使得生产者准确获取消费者需求信息,按照需求量组织安排生产,能够实现供需平衡,恰恰迎合了“供给侧改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电子商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也较为成熟。国外关于农村电子商务研究主要包括发展现状研究、商务模式的研究和物流供应链的研究等。

1.发展现状研究

英国学者Warren和Martyn(2004)通过对本国农产品电商的调查,提出本国农产品电商普及缓慢,农民对网络的使用率太低。希腊学者N.Manouselis、A.Konstantas、N.Palavitsinis、C.Costopoulou和A.B.Sideridis(2009)通过对希腊农产品电商市场的抽样调查,并对产品、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希腊目前的农产品电商发展趋势较好,农产品企业相继出现,但其提供专业技术和知识支持等服务太少,电商的基础设施在乡村地区还不够完善,与国际接轨仍有困难。

2.商务模式研究

美国学者Ivanic(2001)指出,农产品贸易依托互联网进行,让销售方式得到了根本改变。美国学者W.Wen(2007)以知识管理为基础,对农村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创新。澳大利亚学者Molla(2011)对澳大利亚农业通过电子商务的平台进行交易的方式做了研究,并指出了澳大利亚农村电子商务存在信息处理系统不完善的问题。伊朗学者A.Ali(2011)分析了伊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并以此创新了伊朗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

3.物流配送和供应链研究

英国学者H.Renting(2003)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助于通过对农产品供应链的追溯来进行农产品质量追溯。美国学者Wooseung Jang等(2009)通过构建农村中小企业物流模型,证明了中小企业发展合作社有助于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Ruiz Garcia等(2010)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搜和跟踪,将更有助于了解农产品的物流情况。瑞典学者Techane(2011)在农产品电子商务条件下,对食品供应链的网络集成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

从国外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在准确把握本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商务模式创新,目前更多地是进行物流配送和供应链的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整体来说稍有滞后,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商务模式、案例研究、现状与对策、平台建设、物流配送等五个方面。

1.商务模式研究

杨静等(2008)将农村电子商务分为P2C2B、B2B和P2G2B(P 为个体农户,C是农业协会或合作社,B为涉农企业或大型超市,G是政府)三种模式。侯晴霏(2011)认为农村电子商务的三大要素是商务模式、物流模式和运营平台,并提出区域对区域、区域对商家和商家对区域三种以区域为核心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叶秀敏(2011)按照交易主体分类,认为当前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可以分为A2A模式(人与人)、A2C模式(人与消费者)和 C2C模式(个人卖家与个人买家)三种。韩剑鸣(2013)提出P2G2B(农户―政府―农产品需求部门)和B2B&C(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需求企业+个人需求者)两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郭承龙(2015)提出由核心单元(运营单元、美工单元、客服单元、推广单元和配货单元)、紧密单元(生产单元、仓储单元和采购单元)、辅助单元(电商协会、融资单元、培训单元)等组成的农村电子商务共生系统结构,并根据这种共生结构将农村电商模式划分为寄生模式、非对称模式、偏利模式、对称模式和一体化模式等。

我国对于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研究的局限在于一是没有形统一的标准化的模式分类,二是提出创新模式之后很少进行可行性分析。

2.案例研究

有学者以某一地区为例创新了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吴晓萍(2010)对安徽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安徽电子商务发展的创新模式,一是组建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把农民、企业、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绿色产业链模式,二是农业龙头企业自建特色网站模式。赵蕾等(2012)以石家庄市为例,介绍了石家庄市实施农超对接的情况,认为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农超对接是石家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一种新型模式。

还有人总结了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2010年,中国社科院信息中心与阿里研究中心通过对江苏睢宁沙集镇的调研,首次提出“沙集模式”。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2010)指出,“沙集模式”指的是个体农户自发地使用电商交易平台进行家具的交易,获取收益后吸引其他农户复制该行为,带动家具制造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由此促进了整个农村的全面发展。马凤兴等(2013)总结出在北山狼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带领下,农户网商成为北山狼户外用品的分销商,注重打造“北山狼”自有品牌的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北山模式”。郑春峰(2015)进一步对浙江义乌“青岩刘模式”进行总结,得出“青岩刘模式”是网商形成区域联盟,以提高对上游批发商的议价能力,保证产品低价格的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吸引相关配套产业加入市场经营。

上面三种典型的农村电商模式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农民最先自发组织起来的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不同之处在于“沙集模式”和“青岩刘模式”品牌意识差,商户分散经营,而“北山模式”则相反,因而更具竞争力。

3.现状与对策研究

于小燕(2009)从我国农民上网用户比例很低且尚缺乏对网络信息的认知、农副产品物流滞后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并提出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加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发展特色品牌农业等对策。张健(2009)分析了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指出要想加快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等。陈亚洲等(2011)认为农民电子商务意识不够,基础设施薄弱,且多数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服务效率低,由此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力,农户、政府、企业三者之间共同协调配合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议。徐芳(2012)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所处的信息环境、农业自身存在的缺陷和政策、法律等软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认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的积极参与,需要市场和技术的大力支持,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

可以看出,为了突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困境,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国内文献大多只是分析现状,查找原因,然后提出相应对策,并没有对对策实施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

4.平台建设研究

孟晓明(2009)指出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分为四种,分别是企业自有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协同电子商务平台和国际化电子商务平台。李红等(2011)提出基于供销社创新农产品供应主体,建设现代农产品流通信息体系,构建农产品、食用品标准体系和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渠道等。张胜军等(2011)分析了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农产品商务信息服务平台、交易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在内的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建议。弭凤峰(2014)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原理,结合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实践经验,提出建设以“小超市、大连锁”为特征的新型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平台。

5.物流配送研究

一些学者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模型进行了研究。文龙光等(2011)针对我国农村地区开展区域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区域客运班车系统的配送解决方案。刘维(2013)在探讨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几个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新型物流配送模型。吴勇杰(2013)在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以邮政为基础在城镇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配送新模型,并指出该模型的不足之处。

另外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进行探索。苏珊珊(2014)对辽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进行了SWOT 分析,其中优势是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政策支持提供了便利条件;劣势是农村物流企业规模小,物流信息水平化低,服务功能单一;机会是物流需求量增大;威胁是政策不够完善。刘利猛等(2015)认为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的良性互动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协同发展,提出了重点建设县级以下物流配送体系等建议。

综观国内文献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研究,可以发现缺少对物流配送模型和物流配送效率等的实证研究。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经历了供销社――集市和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从国内农村电子商务的文献可以看出,尚无学者研究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也没有从发展历程这一新的角度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其他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国内学者对农村电子商务定性研究的多,定量分析的少,不论是从商务模式、案例研究、现状与对策、平台建设还是物流配送方面,很少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目前尚缺乏农村电子商务条件下经济效益的评价、农村信息化测评体系、物流配送效率等的研究。

国内文献主要集中在对电子商务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应用的研究,比如说物流问题,没有关注电子商务在引导农产品生产方面的作用。此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只是农村电子商务的一部分,农村电子商务的交易对象是农村商品,例如“沙集模式”中的家具、“北山模式”中的户外运动用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惠及“三农”的不只是农产品,还有其他农村商品。而国内大部分学者都聚焦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忽视了除农产品外其他农村商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作者单位:1.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2.北京工商大学文科实践中心)

参考文献:

[1] 杨静,刘培刚,王志成.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8):117-121.

[2] 侯晴霏,侯济恭.以区域为核心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J].农业网络信息,2011,(5):5-8.

[3] 叶秀敏.三种模式惠“草根”――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探析[J].信息化建设,2011,(11):7-9.

[4] 韩剑鸣.农村电子商务供应链发展模式及定价探讨[J].商业时代,2013,(17):43-45.

[5] 郭承龙.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探析――基于淘宝村的调研[J].经济体制改革,2015,(5):110-115.

篇2

1.国内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

基于当前现状而言,在国内,电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整体状况表现不完美,出现了多种现状、问题,出现的问题往往包括如下两方面:一方面即为在配送服务方面,服务质量不够完美。此问题重点表现于下面几点:进行货物配送的时候,没有良好的时效性,这就是所谓的投递员不能完全保证在要求的时间内将货物送至客户那里;还有就是货物进行送递时,市场出现损坏;投递员没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另一方面即为配送信息没有良好的追溯性。当今我国的电商物流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时候,往往使用人海战术,没有较高的信息化程度。

2.国内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

近些年来,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了在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运用多种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的解决模式分为两大类。第一,自助提货。该模式主要是针对在“最后一公里”配送中所出现的由于投递单太过分散以及投递失败等原因导致的投递成本较高的问题。这个时候能够通过自助提货或者集中投递这二者办法进而进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工作。针对提货点的各种形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和便民门店进行合作,另一种是建立起专门的提货点。不过从目前来看,这两种方式都并不是很成功;第二就是共同配送。对于共同配送来说,其为在送递的货物到了客户的城市之后,不同的物流企业无需实施自己的派件,此时安排有专业的末端配送单位在统筹并整合整个城市的待配送货物状况的前提下,对其实施统一配送,最终促使物流企业的全部成本得以降低,从而也使得由于各物流公司的单独配送所导致的一系列的交通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由于该方式使得电商以及物流公司和终端客户的联系被割断了,因而也会导致出现客户流失等问题。

二、国外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分析

对于外国的发达地区与国家来说,他们使用的电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方面,虽然他们经常使用自主提货或者送货上门这些手段,但是和我国相比,其更为健全。对于送货上门来说,大概与我国的状况一样。然而于自主提货方式方面和国内有着很大的不同,它们有着很高的自动化程度。主要有两种方式:公共储物柜以及私人(专人)收货箱。

1.公共储物柜

公共储物柜是在一些特定地域,由物流公司或者电商所设置起来的一种可供客户公用的电子收物系统,比如,Amazon以及DHL的Packstation的储物柜等,整个取货过程都是由客户来最终完成的。该配送模式可以给快递人员以及终端的客户带来一种很大的便利,它还能有效地避免发生投递失败的现象,从而使配送的成本得以有效的降低。

2.私人收货箱

私人收货箱是由一些特定的群体或者个人专用的一种电子收货箱。在日本,使用的电子接收柜即为此种,在德国,多特蒙德Condelsys单位给予的SKYBOX也是此种,客户都可以独立地从其中提取自己的货物。该配送模式不但从时间上,也在空间上,让客户有了很多的便利,还能减少投递失败的问题产生,最终促使配送成本变少。

三、我国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综合配送模式分析

1.国内电商客户及配送状况分析

目前,我国的电商客户以及“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状况主要有四个特征:首先,电商客户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庞大,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有着较高的分散度;其次,在电商客户中,平民大众占到了总数的90%以上,他们对于价格较敏感,而且在支付方式方面,有着较高的灵活性要求;再次,他们有着很强烈的送货上门的需求;最后,承担“最后一公里”配送任务的物流公司比较多,它们之间很难进行一种整合和统一。就经济的发展水平而言,目前我国依然是处于一种发展中水平,私家车的数量在迅速地增加,给城市带来很大的交通压力,许多的社区或者工作单位也都无法给居民或者职工提供一种专用的电子收货箱,所以很多的电商客户都希望能够实现送货上门或者就近提货。

2.国内电商“最后一公里”综合物流模式

通过对目前电商在“最后一公里”配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了能更加适应我国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构建一种自动化自助提货和人工辅助提货以及送货上门三者结合的一种综合配送方式。

需要针对电商不同客户的自身特征及其要求,工作者应该提取这些客户群体的特征,还要实施相关的聚类分析,然后将这些电商客户进行分类,首先是学生以及在职人员,其次是农村客户,最后是其他人员。

学生群体主要指的是以大学生为主的高校学生,这些学生本身没有直接送货上门的条件,于是经常使用的方式即为人工自助提供形式,在高校公寓周围安装了提货点,学生能够来到这个地方自主提取他们的货物。不同的工作上班人员构成了在职人员群体。他们进行直接收取货物的时候有难处,所以经常希望能够自助提货。可以按照不同的电商交易量,在各个商务区以及社区附近,设置一些人工自助提货点或者自动提货柜,从而便于客户收取货物。农村客户指的是电商货物的送达地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村大都是地广人稀的地带,收货地址有着很高的分散度,倘若采用直接送货上门的方式就会带来很高的成本,因而在那些信息化程度还不发达的地区,可以通过和集镇的邮政所或者商店合作的方式来实现人工自助提货。其他人员主要指的是SOHO一族、专职太太以及退休人员等人群。该类群体通常都希望能够送货上门,而且大都能够正常地收取货物。很明显,从电商的交易种类方面来看,后三个群体要比学生群体有着更加复杂化的需求。

而后,从目前国内的实际状况出发,为了使客户的需求能够得到有效的确保,我们可以构建一种把直接送货上门和公共电子提货柜以及人工自助提货相结合的综合配送模式,如下图所示。

电商“最后一公里”综合物流模型

该模式把配送终点分为了三大类:首先是人工自助提货点,其次是自动提货柜,最后是最终客户。其在完全保证了电商客户需求的前提之下,确保“最后一公里”的物流资源能够实现一种优化配置,从而使整个末端配送的成本得以有效的降低。

四、结语

电商物流中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是和最终用户实现接触的一个阶段,它的成本都比较高,因而它对于电商物流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多种配送模式,以便实现高效率并能节省成本的目的。(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郑兵云

参考文献:

[1]杨岩.我国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0).

篇3

一、联想电脑的营销渠道现状

联想电脑的营销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制渠道模式、经销制渠道模式、直销式渠道模式和直营式渠道模式。

制渠道模式可以减轻联想公司的库存压力,拓宽销售面。但存在商不注重品牌形象的市场培育和开拓,忽视市场的长期建设开发,还有市场信息的反馈不及时全面等问题;经销制渠道模式是商品销售价格减去购入价格后的销售差价。这种渠道模式的营风险比制要小,对经销商和市场的控制能力都要强一些。但是厂家和经销商容易存在目标和观点不一致、期望不同等多方面的矛盾,导致一些冲突难以解决和协调。联想所采取经销营销渠道,占得相对市场份额大,获得很好的效果;直销式渠道模式要求联想企业直接与最终消费者进行交易,而不需要商、经销商或零售商等中间环节的一种模式;

直营式渠道模式有利于厂家全面控制市场和掌握终端用户,对市场的长期建设和培养。但是采用直营式渠道模式,原来由商家承担的网络开发、销售、促销、融资、运输等职能,现在全部由联想独自承担,无疑对企业资金、人员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联想电脑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依赖传统分销渠道

过分依赖传统分销渠道,降低了联想在大客户市场的竞争力。面对戴尔在大客户市场上的步步进逼,2005年5月18日,在海南博鳌“联想2005中国合作伙伴大会”上,联想推出了针对全国近8000家渠道合作伙伴的集成分销计划。在中国内地市场,处理与经销商的关系历来就是生产厂商十分头疼的一个问题,几乎在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或多或少面临这样的问题。联想“集成分销”的推出,就很难判断是出于自身积极进攻战略的调整还是出于与分销商和经销商利益均衡的妥协。

(二)渠道冲突现象严重

从联想诞生的那天起,渠道转型随市场变化一直在持续,但对于目前处于庞大复杂渠道的联想来说,仅能是微观方面做以改革。目前服务的过程,不仅是资金实力问题,还意味着人才及技术优势问题,这些都意味着成本的提高,这种转变无论对渠道商还是联想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农村终端渠道不健全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有着9亿人的中国农村市场成了目前电脑销售前景最为广阔的市场,虽然联想在2004年就开始实施针对农村的“圆梦计划”活动,但由于意识、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始终未能大幅建立农村销售渠道,即使是已经建立的现有渠道,其生存的空间不大

三、联想电脑营销渠道对策

(一)转换销售模式,减少对传统分销渠道的依赖

除了在某些特大项目上授权分销商可以获得联想的支持外,其余一些中小规模的项目单,联想扶持的是分销商下游的二级商。联想还在全国范围展开了新一轮的签约行动,所有的二级商都可以跨过区域分销直接和联想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而以往这部分二级签约工作,通常都由联想在各地授权的区域分销商来完成。这种类似于“推恩令”的做法,目的是使下游渠道资源游离于区域分销商的掌控,削弱分销商对渠道终端的控制能力。联想也加紧了对于直销模式的尝试。因此提出要尽可能采用一层渠道的短链思路,在启动“大客户营销”的同时,联想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两个电话营销中心。而在2004年8月,联想更是针对4~6级市场尝试了一次“短链分销”。

(二)制定目标协议,缓解渠道冲突

一是通过渠道分级进行权限设置,由第三方制定渠道满意度调查保证业务员对渠道商的限制切实履行服务承诺,一是厂商和上游商强制权的滥用;二是根据渠道商的业绩进行分级,不同级别配给不同的资源及政策,激励渠道商跟进任务,淘汰弱势渠道,最终建立起核心渠道;三是要缩小与网络渠道的价格差,保障传统渠道的生存空间,联想可举办一系列的推介活动,帮助渠道商提升销售终端的形象以及健全渠道商的售后服务机制。将消费者眼球由价格差转移到质量、服务、产品上来。对于窜货行为实施“惩罚性营销”策略或降低其渠道级别,同时告知顾客应当在联想授权的专卖店购买产品。

(三)重视农村渠道,完善农村渠道的建设

由于我国农村目前普遍消费水平依然欠佳,加之技术闭塞。这就导致了在农村有些地区下乡电脑的销售还形不成规模,销量较小;导致了如果投入过大则成本过高。而如果忽视,则有可能错过市场拓展的机会。在这方面,联想主要是依靠和当地一些成熟的机构或者个人的合作来解决的。如通过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公司在乡镇普及宽带的网点进行合作,借普及宽带的机会推销电脑。另外还可以在当地和一些经营其他相关业务、规模较大的商家合作进行联想电脑的销售。这些做法的好处在于,虽然利润率较低,但是短期投入小,充分利用了当地人才技术优势。

联想在今后的渠道建设上可以试着做到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客户服务网,互联网五网统一,借助互联网,把产品销售、物流控制、信息沟通、客户管理及意见反馈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分销模式向电子分销模式转化,利用电子商务来解决传统渠道在操作中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所造成的低效率运作,以求以最短的供应链、最快的反应链、最低的成本来进行运作。

参考文献:

[1]李建立.联想再造[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03)

[2]迟英庆.联想电脑渠道冲突成因及治理方式探讨[J].商业时代,2011(03)

篇4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政府顺应时展趋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电商换市”决策部署,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根据阿里研究院的《2015年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中国淘宝村、淘宝镇的最新名单中,台州共有43个淘宝村上榜,淘宝村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五。温岭更是以21个淘宝村的数量成为全国十大淘宝村之一。然而,目前也有一部分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上乡为个案,通过调查问卷、农户访问、抽样调查等方式,对该乡的电子商务运行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加快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发展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农村新型经营模式提供政策建议。

一、农村电商的概念及特征

农村电子商务是相对城市电子商务而言的,通过网络进行农业物资的采购并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实现农业各个环节中采购和销售的电子商务化。根据农业部出台的《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其重点是生鲜农产品电商、农资电商、休闲观光农业电商。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普及,农村电子商务正发生着裂变式的成长,呈现出增长速度快、增长潜力大的特征。但与此同时,农村电子商务也呈现出发展水平不均衡、配套设施不健全的特征,存在东部农村电子商务发达、中西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相对滞缓,交通、信息、产地集配、冷链等相关设施不完善等现状。

二、上乡农村电子商务现状

上乡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西南山区,长潭水库南岸,距城区43公里。乡域面积67.58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242个自然村,全乡共6,418户,总人口17,561人,耕地面积7,552亩,山林面积78,407亩,果园13,314亩。拥有长潭水库五分之三的湖面,生态环境优越,在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但由于受长潭水库一级水源地水质保护的影响,上乡工业发展受到限制,大部分村民选择外出打工,留守人员以老人儿童居多。因此,小农户依然是上乡的主要生产主体,具有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加上农民合作社制度的不完善,小农户力量单薄,难以把握市场变化与市场信息,生产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销售渠道单一,经常出现农产品卖不动的情况。

(一)农村电子商务的初现。林昌友是上乡紫莳药种植大户,前几年由于产品品质好,价格公道,38亩紫莳药供不应求,为他带来了不少收益。但这两年紫莳药销售却遭遇了“滑铁卢”。为帮助农户走出销售困境,乡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想到了互联网营销方式,乡里通过农民信箱、官方微信等平台消息,扩大销售渠道。短短几日,几万斤紫莳药很快就销售一空。

紫莳药滞销事件是上乡种植大户现状的一个缩影。此前,上乡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中药材、鲜花蔬菜、精品水果三大区块,但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辖区内没有一家电商企业,农产品销售依靠传统模式。对于农业型乡镇来说,农产品销售难是共性问题,这次紫莳药的成功营销,让当地农民尝到了互联网销售的甜头,更让当地政府意识到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借力“互联网+”突破农产品销售瓶颈,整合提质碎片化、粗放型、分散化的农业基地,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让农民受益,上乡开始着手搭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2016年2月21日,上乡政府特邀台州市微商行业协会与上乡种植大户代表汇聚一堂,群策群力,共同探讨山区农产品销售新模式,补齐山区农产品销售短板。通过实地考察蓝莓基地、鲜花蔬菜基地,微商协会就农产品帮扶销售项目,与上乡签订了长期合作意向性协议,帮助种植大户与配送公司、互联网平台对接,实现农产品“走出去”。6月,上乡“邮乐购”服务点开始运营,2,000箱12,000斤杨梅,三天内预售完毕,是破解销售难题的积极尝试。“邮乐购”是中国邮政依托邮乐网平台为基础,搭载网络代购、平台批销、农产品返城等多项业务功能,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邮政专车,上绿色农副产品首次实现省内快速配送,打通了农副产品进城的配送瓶颈。电商平台、微商协会、微信公众号等资源也被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全方位的销售矩阵逐步构建完善。

(三)农村电子商务的初步成效。步入上乡上村蓝莓基地,基地负责人卢贤斌说,借助电商平台、微商协会、微信公众号等资源,蓝莓采摘游最火热的时候,他们一天要接待1,000多人次的游客,尤其是在周末,连包装都来不及。“回归”、“体验”,这些词汇频繁地出现在城市人口中,随着越来越多现代农民的加入,在这片土地上,农业绽放全新活力,由此带动的乡村旅游也人气爆棚。2016年6月中旬,随着区乡两级政府对农村电商的扶持和推动,农户信心大增,乡野间激荡着创业热潮。

如今的上乡将依托电商平台、微商协会、微信公众号等农村电商资源,在西洋村和前岸村打造生态农业、体育竞技、休闲旅游等相结合的美丽乡村特色产业带,里面包含五个农业基地、一个生态湿地公园和一条国际山地越野赛道,沿线过去,有观光,有体验,又有休闲几大特色农业区块已成气候:以浙贝、铁皮石斛为主体的中药材区块,以格桑花、非洲菊、香水百合为主体的精品鲜花区块,以蓝莓、覆盆子、红心猕猴桃为主体的精品水果区块。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验证目前相关文献中所提到的农村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上乡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农村电商人才缺乏。上乡的农户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大部分农户的网店经营技能都是凭借自学和朋友的教授,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受访农民大部分听说过电子商务,但很多农户电商观念还停留在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会上网就能开店的阶段。然而,网店经营效益的好坏与经营者的信息技术和经营技巧掌握程度密切相关。上乡的多数网店仍处于初创期的模仿、复制阶段,在管理上都很粗放,没有设计能力和生产能力,在农村电商人才上面临巨大的缺口,无论是在营销、运营还是在其他高中低各个层次,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才缺口。

(二)物流仓储基础设施不完善。上乡地处黄岩西南部山区,物流仓储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能送达的快递只有EMS,并且每周只送一次。这种现状无论是对工业用品下乡还是对农产品进城都造成很大的困扰,相较于其他物流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大力开拓上乡的农村电商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因此,要想拓展上乡的电子商务市场,就必须解决物流问题。虽然上乡在2016年开展了邮乐购项目来方便农户,但农村地区邮政费用高、时间长,难以满足蓬勃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需求。

(三)缺乏前瞻性、未形成产业化。由于缺乏前瞻性,上乡的农户多数为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化的集聚效应,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做大做强。笔者在调研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现代农业园区时发现,在实行产业化后,农产品效益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打响了产品的品牌效应,带动了观光旅游,也拓宽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四)缺乏资金。农村电商为了走上产业化、规模化道路,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政府扶持机制的不健全、不规范,且扶持标准、扶持程度、扶持水平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差,而农产品的加工厂房和设备价值不高,因此很难通过抵押的形式得到贷款。上的农村电商仍处在发展初期,电商数量少、资产规模偏小,商业银行信贷和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电商信贷融资支持有限。

四、对策建议

要破解上述制约上乡电商发展的因素,光靠农民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当地政府应坚持不越位、不缺位的扶持理念,在统筹规划、精准扶贫、示范带动等方面有所突破,力求创造一个优良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和氛围。

(一)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上乡政府应该搭建一个平台,从入门开始,针对不同水平的农户进行一个差异化培训。可以聘请附近职业院校的电商专业讲师定期开展专题培训,也可以邀请成功的电商企业现身说法,传授丰富的经营经验,还可以与配送公司、互联网平台对接,线上线下同时发力,为农民电商提供相关帮助。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可以对接最近的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一方面依托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有针对性地将上乡的农户培训成实战型的电商人才;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教育实习基地,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在校生可以利用周末、寒暑假、顶岗实习等时间有针对性地提高电商实践能力。通过农民网商与当地高校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就地培养人才,弥补当地人才缺口。

(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发展新模式。由于上乡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离城市较远,台州市邮政局就针对上乡的特殊性于2016年8月26日在西洋村的邮乐购网店开始代办邮政小包业务。邮政小包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专门针对国内轻小件寄递市场推出的全新产品,重点关注电子商务行业的各类寄递需求,向协议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实行批量交寄、预约投递、上门签收,投递过程短信通知。邮政小包使得农产品进城和工业产品下乡更加省时省力,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村电商的发展模式多种多样,不同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生产规模、产品性质以及区域地理位置,选择适当的电商及其物流模式。例如,上乡这种离城市较远,物流极不发达的地区,不宜发展由农户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电商,需要通过中间平台进行物流组织以及规模化、联合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以由上乡政府牵头发展F2M2B或F2M2C的电商模式。

(三)加强信贷扶持。当地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电商的信贷扶持,与金融部门积极联系,深入扶持开展电商贷、小额创业贷款等活动。随着金融机构下沉,乡镇、农村融资不再是问题,融资难、融资门槛高已成为历史,随着金融服务触角不断延伸到乡镇、农村等偏远地带,不但进一步增强对个体户、小微企业、农户的金融支持,而且更好地支持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为当地农村客户带来了融资福音。因此,政府应加强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合作,发展纯信用无抵押贷款,创新金融体系,加强对农村电商的资金扶持。

(四)加强对外交流和学习。为了更好地促进上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上乡政府应积极组织农户和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以及业务科室负责人外出参观交流。向先进企业、先进县市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和互动交流,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重点学习他们在电商创业服务、农产品电商服务、农村信息化服务和物流配送等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通过学习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寻找上乡发展农村电商的适用性和可复制性,为上乡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贵州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贵州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优势突出。栽培的粮食、油料、经济作物有30多种,水果品种400余种,可食用的野生淀粉植物、油脂植物、维生素植物主要种类500多种,天然优良牧草260多种,畜禽品种37个,有享誉国内外“地道药材”32种,是中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也是茶叶的原产地,贵州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独具特色的的原生态民族工艺品品种众多,市场前景较好。鉴于贵州丰富的原生态农特产品资源,为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确保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和营造相应的互联网+生态链,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农村物流现代化水平、加强平台建设及人才培养将成为农村电商主要的推动力。同时贵州农特电商发展相对落后,互联网+、大数据在农村电商应用不多,人才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体系不建全等一系列因素仍然存在,现从贵州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策略进行一系列探究分析。

二、贵州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贵州农特产品在电子商务经营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电商平台不完善

平台不完善,针对农特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层次分布不突出,在平台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极大的不完善。本地具有特色的农特产品品牌建设问题,平台对品牌的推动问题,股权及承包制等问题对农户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2.电商意识不足物流不全面

电子商务的意识不足,从贵州各乡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程度来看,其乡镇农特电商发展的探索过程中,和传统销售模式,差别不大,并没有真正的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相融合,从而导致传统产业在实际的应用上,并未真正发挥互联网+优势。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看,其创造的价值和潜力问题依然存在,更多的增值产品及服务都有待开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地方农特电子商务物流的开发问题,高成本问题,我们需要从现有的电子商务企业规模,物流现状以及技术等方面采取龙头企业物流的带动示范性作用,在标准的要求、规模和技术上,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问题。急需要解决农特电商发展中的最后一公里、降低农特电商的运营成本、物流现代化水平也是突出的问题。

3.传统商业模式、农特产品物流未适应互联网+时代新需求

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还有待提升。农特产品信息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不够完善,仍处于起步阶段。针对现有的农特产品特别是生鲜农特产品物流过程中的冷藏、运输及人力投入等还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需要建设更加庞大的现代化物流体系,且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4.管理的专业人才缺乏

对于电子商务的管理人才来看,贵州还存在一定的空心化,从而导致专业电子商务人才紧缺,并严重影响其农村电商的正常运行。而从电商人才的年龄分布结构来看,也出现不均衡现象,这将会造成电子人才需求断层,而在互联网+时代下,对农特产品电商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无法适应时代需求,那么,就会影响农特电子商务的推动。

5.地区相关联动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不强

目前在贵州部分农商也在探索互联网+发展模式,但对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发展意识不够,各自为政,没有联动发展。农特电商创新意识不强,部分农商虽也试水电商,但仅停留在电子商务的初级阶段,并没有结合地区特点、产品特点来创新发展,更有部分农商经营者照抄照搬其他行业的发展模式,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三、贵州农特产品的电子商务发展策略分析

为保证贵州农特电商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转型,加强农特产品品牌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现对贵州农特电商发展从平台建设、物流体系、人才培养、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策略分析。

1.建设完善的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

篇6

一、永川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永川区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建成了黄瓜山、圣水湖、八角寺三个规划总面积达25万亩的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和23个镇街的特色效益示范园或基地。有“永川秀芽”、“黄瓜山梨”、“五间富硒西瓜”、“朱沱龙眼”、“永川豆豉”、“永川松花皮蛋”等一批独具永川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但其中90%以上的农产品主要销售区域集中在成渝两地,以传统销售渠道为主,网络销售的比重很低,年产值都不是特别高。有些厂家或种植大户也在尝试用一些新的销售手段,比如在京东或淘宝上开设网店、微店,但都处在尝试摸索阶段,起步困难比较多,基本上呈碎片化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1)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乏,相关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目前我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还不是特别完善,覆盖率远远没有达到100%,且网速较慢,价格相对来说比较昂贵,3G、4G手机网络达不到全覆盖,公共上网资源匮乏。一些偏远镇街农民意识仍比较落后,更喜欢用传统模式来完成生产生活的各种交易。其次农村电子商务的专业性人才少。

(2)物流网络未能打通最后“一公里”,农产品即时即地运输未能实现。截至2015年永川区从事物流相关的企业有243个,个体工商户有147户,但是基本上所有的物流配送都没有把配送网络延伸到农村,连接工业品进村和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仍然没打通,农产品即时即地运输未能实现。个别农户和物流公司签订合同,由于未能形成抱团发展优势,合作价格偏高,造成物流成本较高,从而影响整个产品的竞争优势。

(3)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凸显。一是农产品本身的特殊性与标准化生产的矛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是执行各种标准和操作规程,而农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实现标准化生产难度大。二是对农产品标准执行的监测能力和手段不足。农产品监督检测在提供质量检测、技术服务和保证标准实施方面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三是投入不足,制约农产品标准化的实施。

(4)农产品电子商务中产品的质量监管和责任追溯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国计民生,一旦出现问题危害很大。所以农产品的生产、流通过程,包括从投入要素的生产、供给、使用、加工、流通,直到销售等各个流程环节都必须采用可靠的现代化手段管理,使政府监管部门能够即时监督、全面掌控,将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各种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之内。

(5)伴随着海外农产品的涌入,竞争加剧。伴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大批海外原产地农产品的进入对本土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也是一个巨大冲击和挑战。

二、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加大支持引导力度,整合优质资源,形成抱团发展优势

1、打造电商孵化平台

利用永川区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打造重庆市电子商务示范区的契机,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龙头电子商务企业,建立电商产业孵化基地,引导和鼓励建成产品展示、影像文案处理等相关配套功能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并且将农村电商人才培育纳入该产业园。

2、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设立专门针对农(副)产品企业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组织,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原则,以参股、融资担保等方式跟进投资,实行区政府、镇街二级扶持引导,从而通过政策影响力使其他社会资金追加对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投资。

3、统一打造对外营销网站或者开发综合APP软件

借力其他知名电商企业,整合永川现有资源,统一打造对外营销网站,建议政府利用自己特殊影响力和公信力,为本地区农副产品在标识、品牌、营销等方面代言、背书和推广。

(二)加大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点,培养电商专业人才

1、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网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将宽带主干线设置入村入院落,组织开展电脑、手机上网知识技能培训,使电脑与手机等移动商务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普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必需的硬件条件。

2、加快建设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点

借助各知名电商在区县建立服务中心,在乡镇、村建立电商服务点的契机,充分利用目前各村村级服务中心的现有资源,加速农村电商服务点建设。扩大村级电商服务点服务范围,实现农产品收购、销售,信息收集、,代购,缴费,代收、发快递等服务功能一体化,扩大村级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让广大农民体会到电子商务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3、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

一是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培训范围,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二是引导高校和企业的电商专业人才进入有基础和意愿的镇街进行一对一帮扶,成功塑造发展典型,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农村电商发展。

(三)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打通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1、打造电商快递产业园,建立分拨中心,增强永川辐射力

按照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需求,集中建设集“仓储、电子商务、邮政快递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商快递产业园,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入驻,建立邮件、快件处理中心。推动全国范围内有竞争力的快递企业在永川建立二级分拨中心,提升永川城际和同城产品配送能力。

2、组建物流快递协会,划片提供服务,延伸物流到镇进村

建议相关部门联合区内物流快递企业组建物流快递协会,分片负责一定区域的物流快递。区政府配套相关政策,支持有实力的快递企业将触角延伸到镇街的电商服务点,负责收集、配送各村商品,按照所收件、配送件数量和距离远近给予补助,降低农户的物流成本,提升永川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篇7

而国外很少有对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研究,因为其先进程度已经很高。同时国外学者很少直接研究农产品电商的,研究部分主要集中在电商交易信任与消费者偏好、交易保障制度。David Gefen利用电商信任的属性与LSQ维度角度,提出信任是电商交易顺利开展的关键。Hyunwoo Lim通过研究成本效率和物流网络的可靠性对网上购物需求的影响,提出物流服务提供商分销应该根据网络在不同级别的需求来应对这些变化。

二、县乡电商与县乡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

县乡电商是指买方或卖方位于县乡地区,通过互联网实现网上信息与商品的浏览、网上购物、在线支付等,通过线下订单的物流包装、分拣、配送等方式实现购物过程的新模式。相比较于城市电商,县乡电商交易双方的位置为商品物流与配送增加了难度和广度。

1.网上供销社兴起,为农村物流带来极大便利。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促使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供销社物流模式兴起。12月29日,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联合《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提到要建设新型农村电子商务体系,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服务。

近年来,网上供销社越来越被大家熟知,据有关资料显示,网上供销社主要是依托先进的电子交易系统,提供实时的线下成交价格和供需现状,供用户做交易参考。在安全方面,建立金融机构系统,采用先进的交易保证金托管和划转系统,同时与国内五大行进行结算合作,保证交易过程的安全性。与多家农资企业、土产公司达成共识,保证农产品的供应量。以河北为例,河北省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简称“农交汇”)创办于2012年8月。据相关资料显示,该农交汇交易业务品种包括红薯、白山药、涉县花椒、金银花等多个品种,进行实物交收农民专业合作社258个、交收的仓库26个。截至2016年11月,该平台已实现706亿元的总交易额。

2.“淘宝村”和“农村淘宝”不断增加,加速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据《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6)》显示,我国淘宝村数量达到了约1300个,并创造超过84万个就业岗位,这也是首次突破1000大关。截至2016年,从地域排行上看,中国淘宝村主要在东部沿海,第一名浙江义乌拥有65个,第二名浙江温岭有54个,第三名山东曹县有48个。

截至2017年1月份,阿里巴巴表示在三至五年内,与当地政府深入合作来建设农村淘宝,计划投资达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上网”充分发挥电商优势,突破物流、信息流的层层阻碍。

三、县乡电商物流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1.县乡电商与县乡物流的协同发展缺失。如今,电商跟物流相互交织在一起,若一方发展停滞,则会牵制另一方的发展。根据国家邮政网站数据,邮政行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截至2016年全国累计建成“村邮乐购”站点23.5个,快递服务网点乡镇覆盖率超过80%。

由于我东中西部发展的极不均衡,尤其是环境极度恶劣的偏远山区与西部纵深地区。具有以下特点:县乡居民居住分散;消费水平普遍较低。无形中制约着物流与配送效率。同时制约着县乡物流的发展因素众多,如县乡汽车拥有量低,公路、铁路不发达等交通条件及基础设施普遍落后,网络覆盖能力不足,仓储能力与人才较少等诸多因素。在县乡电商需求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县乡的物流设施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2.县乡电商在线上线下交易细节功能缺乏协同。基于序参量理论上,县乡电商与物流系统的子系统为县乡电商,要实现协同作用,其各功能环节可视为子系统的序参量,即可推动子系统的协同。通过调查,不仅县乡电商系统与物流系统存在协同缺失,其自身在序参量层面也存在协同缺失的现象。比如在农产品供应、网页设计、下单与支付系统、物流与售后等方面,尤其是涉及农产品的资源供应不足、在线支付软件与电子银行普及率低、县乡居民对网络支付安全性信任度低等序参量之间的缺乏协同,成为县乡电子商务系统发展的短板。

3.县乡物流在集货、包装、分拣、运输、配送等物流功能上缺乏协同。县乡物流作为重要子系统之一,其在物流功能的完善方面上也存在协同失衡。物流过程中的集货、包装、分拣、运输、配送、退换货等步骤都是作为序参量的重要因素存在。在城市电商中,仓储、包装、配送等发展都会比较快,但由于县乡的居住分散、位置偏僻、交通工具普及不足、交易量与频率低等因素阻碍了其物流业的发展。另外,在集货与配送中,没有现代较发达的技术进行整理选择最优路线以降低配送成本。因此在集货、配送、退换货等序参量之间协同不足,导致整个物流系统发展协同缺乏。

四、我国县乡电商与物流协同建议

1.构建区域物流服务链,创建乡村物流线路共享系统上线。在物流发展迅速的基础上,打造电商一体化服务。不仅要求拥有标准化的物流模式,也依赖于掌握大量物流需求信息及综合经济实力,高效率满足区域物流需求,实现高要求、高标准、高效率发展。具体为,整合特定区域的物流信息,系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最大化及商户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下计算出最优结果,并有时效性,可以根据临时的信息变动进行及时调整。加强对集货、包装、分拣、运输、配送各步骤的协同作用。促进电商与物流的同步发展,增进协同发展效用达到最大化。因此,政府也应该积极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支持大量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培养与输送。

篇8

1新零售对电商物流配送带来的影响

1.1加快了全渠道物流打造

新零售的出现使各大电商企业加强了全渠道物流建设,大部分电商企业都将核心转移到提高用户体验上来,在此基础上力争打造多批次、快物流、少批量的全新物流体系。在该环境下,一些电商企业不仅打造了全渠道物流,还转变了经营模式,加强了与供应链伙伴合作,从而实现共生共存、利益共享,以此来满足新零售要求[1]。

1.2推动了电商物流模式创新

新零售出现后,电商物流成本有所降低,速度与质量得以提升,这使流通性得以加快,给用户带来良好体验。电商物流模式得到创新,将原本的压货模式转变为直发模式和直销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消费者与工厂的直接交流,而在一些快消品的配送上,会采取库存补货模式,主要以零单模式为主。

1.3加强了物流公司配送方向变革

在新零售环境下,如果电商企业和干线集散融合,就会使物流公司业务量减少,因此,物流公司必须将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城市配送市场中。再加上我国当前许多物流公司涉足较浅,在新零售下,社区店、tob业务等将是电商物流配送的潜在市场之一[2]。所以,在此情况下,已有不少物流公司对此引起了重视,物流配送方向变革队伍在日渐壮大。

2新零售环境下电商物流配送的发展方向

2.1重视消费者体验优化

新零售意味着电商物流的资金流、商流及信息流需融为一体,实现全系统发展,在此要求下,电商物流企业必须加强供应链和价值链融合建设。当下,在新零售与科技进步的共同作用下,大部分企业都开始融入智能化、数字化物流配送方案。比如,京东早已利用无人车等智能设备构建新型物流,为消费者带来优质服务。这意味着国内电商物流企业必须加强消费者体验优化,利用数字化整合线上线下物流资源,从而实现高效发货、运输。针对传统物流配送存在的效率低、产品完整性差等问题有所重视,同时还要满足新零售提出的多批次、小批量的要求。

2.2关注商流匹配

自从2016年提出新零售概念之后,意味着新电商时代的到来。新零售的最大特点就是用户与订单的大面积拓展,其通过集合各种科学技术,打造快速、高效的商流匹配。在新零售环境下,电商物流企业要想实现发展,就必须关注商流匹配,通过匹配适合的商流可以有效解决多批次与小批量问题,使配送方式逐渐多元化,而要想匹配到适合的商流,就需要电商物流企业同时控制配送效率与配送成本。

2.3重视物流配送平台搭建

新零售已经不只是一个概念,更是基于理论基础的实践环节。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进入了新零售转型队伍中。对于电商物流企业而言,搭建物流配送平台是新时期的重点,同时也是决定企业实现发展与否的关键。电商物流企业需缓解消费者差异化需求和配送力分散之间的矛盾。电商物流企业除了要根据零售商要求有效配送物品以外,还需考虑到新零售要求,打造符合各方配送需求的物流平台。在这方面,企业可以借用大数据优势,打造集快速拣选、下单、配送为一体的物流配送平台,促进供应链运转。

3新零售环境下电商物流配送现状

3.1硬件与新零售要求不符

从电商物流配送现状的角度来看,存在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硬件水平和新零售要求不符,在相关硬件设备方面,并未达到较高水平。从国内各大电商平台来看,只有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在广泛使用智能化硬件设备,许多中小型企业还未全面普及。这些企业的物流配送硬件设备大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实现全自动化。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电商企业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全体配送智能化,但该现状并不能满足新零售要求,若不抓住机遇进行优化,就会严重制约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

3.2缺乏创新能力

不管是传统物流配送,还是新零售环境下的物流配送,其目标都是以最短的运输距离和最短的时间高效实施物品配送。与传统物流配送不同的是,新零售更关注物流配送模式。但从目前国内电商物流配送现状来看,其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该现状在新零售出现后更为突出。国内大部分物流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其在创新能力上较为缺乏,再加上新零售概念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在短短几年内要想全面落实还存在较大困难。对于中小型物流企业来说,其注意力并未集中在新零售上,对于新零售相关内容了解较少,自然无法通过新零售改变物流配送现状。这也是导致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力削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在新环境下,物流企业更应当关注新零售与传统销售的不同之处。在传统模式下,一般都是消费者主动去寻找物品,而在新零售环境下,则转变成了物品寻找消费者,且其消费范围得到极大程度的拓展[4]。消费者除了可以在本地购买物品以外,还可在全球范围内购物,消费者只需利用大数据下单,随后系统会实施分拣,并计算出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最短距离,在考虑成本、效率的同时,选择最优路径,快速地将物品配送至消费者手中。因此,在新零售模式下,物流企业必须意识到差异点,对配送路径等各方面实施创新才能达到新零售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3.3物流配送开放度较低

纵观国内各大物流企业不难发现,大部分物流企业的发展并不平衡,这主要是因为受到自身实力影响导致的。不少物流企业在实施物流管理时更偏向于闭门造车。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而言,其领导者的经营思维未及时更新,在传统经营理念下使其不愿意与其他企业、领域合作交流。但在新零售环境下,这种行为并不合理,会严重制约企业及行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在物流企业实施跨区域配送时,甚至还存在行政壁垒。从国内整体物流行业来看,行业内还没有形成资源信息共享模式,这只在个别企业中有所体现,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得到改善才能推动物流行业平衡发展,实现行业整体进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3.4物流配送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电商物流配送水平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配送效率。国内的零售门店分布十分不均,大部分零售门店都集中在城市区域,农村区域非常少,再加上距离因素,使农村订单配送效率低下,无法及时配送到消费者手上。而城市区域虽然有大量零售门店,但会遭到交通环境因素制约,降低物流配送效率。比如,交通堵塞、绕行、目的地不能停车等都是导致物流配送效率低的原因。其二,在对物品进行配送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做到送货上门,这也是新零售环境下消费者反馈最多的一个问题。大部分物品都放在寄存点,消费者只能自己前往寄存点取物品。其三,配送人员职业素质欠佳,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时常出现配送人员与消费者、保安等发生争执的情况,存在配送人员的服务态度较差或物品损坏等情况,未能给消费者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

4新零售环境下电商物流配送现状优化有效路径

4.1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

物流企业要想提高配送质量,必须加强软硬件基础建设。当前既处于新零售环境下,更处于大数据与互联网时代,在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优势,在软硬件得到优化后,不仅能够提高仓储数量的合理性,还可有效提高物流配送质量与效率。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已经在分拣、发货等环节大量使用智能化设备,比如,许多企业已经在物品分拣上应用自动化分拣系统,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拣速度,还可大大降低人工劳动成本[5]。并且,物流企业还应优化城市、农村软硬件设备,尽量减少盲目投资建设导致的资金浪费,针对企业现有资源要合理调度,提高物流配送质量。

4.2进一步创新物流配送方式

在电商物流配送模式上,企业可以尝试摒弃人工配送模式,借用大数据力量勇敢创新。比如,在疫情期间,为了能够持续给消费者带来优质的服务,顺丰企业对传统人工配送模式予以创新,运用无人机实施物品配送,在特殊时期给无法出门的消费者带来了极大便捷。这一成功案例,给其他电商物流企业配送方式创新提供了思路。其余企业在创新配送方式时,可在借鉴成功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打造实用性与可行性较强的配送方案,使企业能顺应新零售要求。

4.3整合产业资源打造信息共享平台

在新零售环境下,物流信息共享是物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企业领导者必须转变传统闭门造车的理念,加强与其他企业、领域的合作沟通,并对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在实际的平台建设过程中,企业可以将供应链作为核心,和其他企业或领域相互配合,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打造云物流平台,在该平台内可对物流信息资源进行共享。比如,到目前为止,已有一些企业打造了离线离店配送模式,如此一来,不仅降低了物流配送成本,还合理分配了许多社会资源。除此之外,打造信息共享平台是一种双赢手段。同行企业或不同领域之间相互分享经验,实现相辅相成、利益共进,既能促进企业个体发展,还可提升我国物流领域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6]。

4.4强化物流配送体系

其一,在配送速度上应得到优化。针对农村订单与城市订单,应以消费者为核心,构建集中资源,从集散中心至物流网络都需拥有足够的资源,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各大零售门店的配送效率。比如,在城市区域配送物品时,为了避免拥堵、绕行等情况出现,在配送之前就应计算出最优路径,以此来降低配送时间,尽快将物品完整地配送到消费者手中。其二,在对物品进行配送时,要尽可能提高配送服务质量。在消费者确定订单后,则需借助智能化设备辅助,分析物品与消费者位置的具体距离,并将物品亲自交于消费者,给消费者提供便捷服务,从而实现最后一公里专攻配送服务。在这方面,物流企业除了可以选择自营配送、第三方配送模式以外,在新零售环境下还可以选择社区配送模式。物流企业和社区签订相关协议,配送人员将物品放置社区,再由社区人员实施配送。物流企业可在充分结合实际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最佳配送模式。比如,如果物流企业的目标是增强客户好感,留住客户,那么就可以选择自营配送模式;若企业想节省配送成本,则可以选择第三方配送模式。其三,针对配送人员职业素质应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与素养,以此来营造和谐的配送氛围。

5结语

新零售的出现给电商物流配送带来了较大影响,其不仅加快了全渠道物流打造,推动了电商物流模式创新,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物流公司配送方向变革;物流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动力,就必须重视消费者体验优化、关注商流匹配,以及重视物流配送平台搭建。在电商物流配送中还存在硬件与新零售要求不符、缺乏创新能力、物流配送开放度较低、物流配送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电商物流企业可通过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进一步创新物流配送方式、整合产业资源打造信息共享平台、强化物流配送体系等路径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电商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梦梦,赖寅涛,王娅瑄.新零售背景下生鲜农产品配送路径优化分析[J].山西农经,2020,275(11):76+78.

[2]魏静.新零售模式下我国商贸物流业的发展路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9(11):45-46.

[3]吴萍.新零售背景下实体零售的环境分析与自有品牌战略实施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9,786(23):59-62.

[4]陈婵丽.新零售背景下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9.

篇9

Key words: new countryside;electronic commerce;EC;online payment;online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152-03

0 引言

21世纪,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据国内知名第三方电子商务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11年12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B2B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9万亿,同比增长29%[1]。专家预计中国电子商务未来将保持年均20%以上增长速度,到2015年电子商务规模将接近13万亿元。

所谓电子商务,单纯地从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角度定义的电子商务称为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它是指借助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任何通信网络从事信息、产品和服务的营销、买卖和交换的过程[2]。然而就在人们将目光聚焦于城市电子商务时,却忽视了农村电子商务潜在市场需求的呼声。如今,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日渐壮大,其为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更是不言而喻。有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46亿,比2011年底增加1464万,占整体网民比例为27.1%。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伴随着国家推出的“家电下乡”补贴政策,业内人士预言,未来几年,农村电子商务将呈爆发性增长。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现辖金寨、舒城、寿县、霍邱、霍山五县和金安、裕安两区,设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和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六安历史上是战略要地,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资源富集。六安作为皖西革命老区,如何结合地方特色,积极开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电子商务?这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分析和研究,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我们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城镇,甚至大多数农村还没有网络覆盖,造成我国农村网络通信基础设施、资费水平、通讯速度、安全和保障条件等各个方面都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的要求。然而,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通信设施是保障电子商务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发展农村的电子商务,需要政府、运营商和农民三者通力合作,政府要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引导,给予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运营商的任务是把把农村的网络之路铺好,保证网络能够进入农村各个角落;农民则要加强学习和提高互联网基本知识,能够熟练操作电子商务平台。

篇10

目前,中国的食品问题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也是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2008信任危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有机农产品的发展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但是,受到地域、季节等限制,传统的生产与营销模式不能满足当前有机农产品市场需求。同时人们对有机产品的信任机制还没有构建起来,传统的生产流程监控很难让消费者信服。

2012年被喻为“生鲜电商元年”,以中粮我买网等为代表的生鲜电商将传统生产与有机食品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顺丰优选、淘宝生态农业频道、京东生鲜频道等纷纷上线。这种形式部分解决了有机农产品的流通问题,然而物流、货源质量等也始终困扰着网站经营者,高成本导致绝大多数网站仍然在赔钱赚吆喝。在这样的背景下,总结生鲜电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建议就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生鲜有机电商的发展现状

1.国外发展现状

生鲜电商在美国已经初具规模,网上买菜下班取菜已开始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习惯,也因此造就了一批可以持续发展的生鲜电商公司。美国RelayFoods是09年开始出现的网站,是一家始于弗吉尼亚的网上菜市场,为用户基于地理位置出售本地生鲜、有机食品。它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得了825万美元。在2012年1月,Relay Foods已经获得了310万美元的种子投资。对于那些没时间逛菜场又想吃到新鲜食材的用户来说,Relay Foods可以让他们在晚上先在线看好想要的食品食材,在购买后Relay Foods就会告知供货商,让他们进行及时的采摘和准备,在第二天定时定点(如下午四点至七点在指定地点或递送到家)地将食物递送给用户,这种做法能避免大多数蔬菜递送服务会遇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而除了生鲜电商,Relay Foods还推出了订购服务,让用户可以通过月付、年付计划购买食材。Relay Foods的用户留存率在50%左右,说明去掉原有繁琐生活方式的用户也容易养成购买习惯。目前它已经在美国西部积累了一定的市场(东部有Freshdirect)。目前,这家公司正在筹备推出移动应用,同时还准备对自己网站重设计,打算加入更多个性化的内容。2012年九月推出服务的Blue Apron就在2月获过300万美元融资,类似的服务HelloFresh也在去年获过1千万美元融资。

而网站Peapod的做法是与各地的超市在线下合作,没有库存,从网络上取得订单后,由公司的送货人员去附近的超级市场采购,再送给顾客。由于商品的采购成本很高,无法在商品买卖价差中赚取利润,Peapod赚的是会费与服务费。

2.国内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对农产品的渗透率每增长1%,都将是200多亿元的市场。阿里巴巴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2年)》指出,去年淘宝网完成农产品交易金额约200亿元,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将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和支付企业的“下一个金矿”。2012年被喻为“生鲜电商元年”。2012年5月,顺丰旗下的“顺丰优选”宣布上线,开卖中高端食品,包括生鲜;到了6月,淘宝生态农业频道上线;几乎同时,亚马逊中国与“鲜码头”合作,曲线试水生鲜;进入7月,京东又正式推出了生鲜频道。2013年3月28日,“1号果园”高调上线,1号店计划先从水果做起,再逐步向冷冻食品。

2013年初,中粮旗下的我买网与易观国际联合的一份食品网购白皮书显示,生鲜电商面对的市场需求是刚性的,每一年人们在生鲜食品的支出也是比较固定的;在1号店3000万的注册会员中,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占比37.8%。这些人以企事业单位的白领居多,其比例达到了43.39%,年龄介于25-40岁之间,购买力强、对生活质量要求高,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另外一些喜欢美食的消费者,其乐趣就是在微信朋友圈发与吃有关的帖子和图片,这些人绝大多数的生鲜食品都来自网购。

1号店通过调研发现,“即使消费者已经习惯在1号店下单,但每个月还是要去一两次超市,就是因为1号店线上缺少生鲜品类。”去超市或者农贸购物买菜由于天气、工作、交通堵塞、排队结账等成为问题。出于节约时间成本的考虑,很多人将日常的生鲜购买,从线下转向了线上的电商预订。

自2012年上线至今,京东的生鲜业务“同比增长超过5倍,合作的卖家已超过300家”;我买网在2012年也取得了300%的年度销售增幅和36.7%的复合增长率。

而作为生产商的江苏雨润在淘宝一天卖掉了7吨猪肉,出售“电子肉票”,以这样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的闭合。对于食品厂商来说,背靠投资亿元的生猪养殖基地,从种植、养殖到成品,做全程管控,网络是新的销售渠道。

二、国内生鲜有机电商存在的问题

1.物流成本高昂。为了保持“生鲜”,采购、入库、发货都必须控制在保鲜期内,这些环节包括生鲜采摘、运输车送至冷库、冷库保鲜、消费者下订单、订单区域化处理、库存发货、消费者收到产品七大环节,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必须采用冷链物流,而冷链物流成本比普通要高出40%。国内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因此天天果园、甫田网、沱沱工社等自建冷链也是无奈之选;1号店也开始在厦门、沈阳、西安、济南等地选址增建冷库。但自建一套冷链物流的代价不菲,一辆冷藏车就要20万-30万元,冷库、人工等,每一项都耗资巨大。

2.冷链配送成为瓶颈。在冷链设备方面,国内大部分冷藏车都是改装自海运报废或即将淘汰的海运冷藏集装箱,专业化的冷藏车数量严重不足。车辆的制冷技术也缺乏规范性的冷链车厢和温度控制设施,无法为冷冻食品流通提供品质保障。这成为阻碍生鲜电商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冷冻产品损坏率达20%—30%,每年水果及蔬菜腐烂数量分别约为1200万吨及1.3亿吨。中国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还未实现冷链保障。在欧美发达国家,超过80%的易腐食品已采用冷藏运输,损坏率不足5%。

3.用户忠诚不易维护。大部分生鲜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尤其是果蔬,周转周期非常有限。比如,樱桃只有5-6天,草莓最多只有1天,有些水果可能放一个晚上就会变坏。所以,如果采购不够精准,作废部分就意味着100%的损失,而断货又会影响顾客体验,导致客户流失。

4.食品质量难以控制。供应链上游的供货是最难把控的环节。经验表明,供货商提供的并不都是有机蔬菜,以次充好现象严重。当商品无法保证有机时,生鲜电商对于传统菜市场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三、对于生鲜有机电商的发展建议

1.不盲目扩充产品种类。从如下图可以看出,生鲜类商品在电商的难度上是无法避免的,对于经营者,不如选择附加值高的生鲜食品,不要妄图大而全和广而散。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到有限的商品上。

图1 电商产品分类

2.自建生产基地。与生产者签约的方式难以保证货源质量。自营农产品的成本很高,比如一块被污染的土地,通常需要三年以上的恢复时间,在这三年中,投资者几乎是无法获得回报的。但是从长远看,这是保证食品真正有机的唯一出路。但这一要求无疑会构筑行业门槛。

3.打造生鲜品牌。生鲜电商的核心在于产品本身,因此其最后机会就是品牌,通过对产品的控制加上用户的背书,形成被认知的安全生鲜品牌。

4.面向高端用户。不要试图网络所有的用户,产品的高附加值和物流的高成本注定了生鲜电商的用户是喜欢新鲜事物的都市白领,他们购买力强、对生活质量要求高,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有机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虽然高端进口生鲜的定位及价格限制了消费群体规模,但是它面对的都是中上层消费者,客单价高。

5.线下推广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利用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对于喜欢新鲜事物的都市白领,在周末组织郊区农场的采摘活动有助于消费者了解有机食品,也了解网站的商品质量,使之信任;同时还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普及关于食品的知识,教会消费者判断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安全有机的。

6.用年卡等解决订单浮动大的问题。在消费者认同了网站的有机品牌以后,推出月卡年卡等服务,稳定了订单,使大部分的生鲜品有固定的需求方,降低生鲜电商经营的风险。

7.物流外包。外资超市巨头不断入主中国,像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易初莲花,乐购等,这些外资超市的卖场都很大,超市系统大且复杂,对冷链的要求也很高。如果企业本身难以承受物流上的高成本,那么可以考虑冷链物流方面与这些大商超合作,其在包装、运输、装卸和存储上都更加专业。

8.政府扶持。在振兴物流装备业的大背景下,国家如果能够像补贴“汽车下乡”一样,对购买冷藏车的物流企业给予专项支持,如补贴、贷款等来推动冷链物流业的发展是完全可行的。同时,农产品的标准化会加速推进生鲜电商的发展。

四、结束语

生鲜电商作为新生事物,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是它与物流、农产品标准化等是互相促进的,具有广阔的前景,在推进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苹,骆毅.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案例分析与启示—以“菜管家”和Freshdirect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7

2. 关海玲,陈建成,钱一武.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交易模式及发展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1

3. 张胜军,路征,邓翔.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评价及建议[J].农村经济,2011,1

4. 杨静,刘培刚,王志成.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8

5. 孙百鸣,王春平.黑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选择[J].商业研究,2009.8

篇11

二、×县电商街发展现状

×电商街整体布局简约精美,完美的融入了“互联网+”、电商文化、×女书、特香农业、创新创业等元素。其内功能主体布局齐全,涵盖了电商创业中心(电商实体店铺)、电商服务中心(电商招商暨服务管理办公室、电商产品质量监管和投诉处理办公室)、电商培训中心、物流信息归集调度中心(“1小时”物流信息服务中心)、电商协会和物流协会活动中心、电商体验和电商产品展示中心、“×产品”品牌经营管理及包装设计中心、×特色馆运营和×电子商务交易网站管理中心、第三方支付交易担保中心等十大功能主体;基础设施完善,有千兆光纤网络接入,全区域免费无密码WiFi,更有免费经营场所提供、免费网络提供、免费管理服务提供以及县里出台的其他优惠政策享受。

目前,×电商街已经入驻电商公司(组织)40余家,正在成长为创造故事、成就梦想的地方:国内知名电商公司×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网、×电商有限公司、×科技有限公司已经落户定居,×等一批本地电子商务企业及传统企业也在本区域如火如荼的开展经营;在这里,数十名高校毕业生正在淘取他们人生的第一桶金;在这里,电商创业者把桔子和鸡蛋结合,“桔下蛋”品牌在网上热销;在这里三兄妹电商创业各有绝招;在这里,外来媳妇涉足电商书写甜蜜的故事;在这里,还有成功人士×离却×回到家乡,把农场的情景和意境搬到网上,产品可溯源,质量有保证;承载着一代一代×族妇女梦想的女书文化艺术品、×族服饰也依托互联网提升其经济价值。

三、×县电商街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易保鲜

我们知道农业产品最大的卖点就是新鲜二字。农业电子商务所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最大程度地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现在的电子商务平台大多都是采用直销策略,把农产品直接从原产地配送给消费者。这样虽然减少了供应链层级,但是由于物流速度的限制,使得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大大降低,甚至会出现产品过期、腐烂等问题,除了造成顾客不满意外,还会引发退货、投诉等一系列的售后服务问题,严重影响商家商誉。

(二)电商平台农产品的质量问题

农产品的质量也是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无法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看见实物的农产品,消费者只能通过网站上的图片来了解他们想要购买的产品。并且一些唯利是图的网店经营者经常会将积压下来的农产品卖给消费者,甚至将一些消费者退货回来的农产品继续卖给其他消费者。所以消费者们无法完全信任电子商务平台。

(三)电商平台农产品的同质化问题

所谓农产品同质化,是指消费者所感觉的农产品在性能、特点等方面的相似程度。电商平台农产品同质化从两个方面反映出来:一是物质的同质化,比如外形、色泽、口感等物理特性。尽管农产品会由于区域、品种等因素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是相同区域的同类产品之间在物理特性上具有很强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构成了农产品同质化的基础。二是认知的同质化,因为缺乏农产品品牌商标,消费者无法从商家的品牌塑造、包装、宣传、服务、描述等方面获得对产品的认知。当消费者无法从这些信息中体会到差别时,认知的同质化就产生了。

(四)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缺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宁愿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待在农村守着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从农村考出去的大学生也不想在毕业之后回到农村。从而造成农村人才的缺失,农业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更是严重不足

四、×县电商街的政策建议

(一)增强政府的推动力量

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的电子商务经济以及其他经济均比较落后,农民对电子商务的了解也不够深入,所以想要用电子商务来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动。那么,政府需要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无论是市场环境、法制环境还是整体环境,均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国家各级的政府部门需要积极研究并制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路线和战略,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制定健全的认证方式、支付方式、物流运输方式等法律规范。此外,还应该加强农村信息网络的全面覆盖建设,这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基础,政府部门应当联合金融机构和农村电商建立良好的联动机制,不断完善农村电商的融资渠道,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二)建设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网络、物流运输、完善的支付平台以及高质量的产品是影响电子商务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而其中的物流运输也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农村的物流配送运输效率较低,配送成本也较高,使得农村电商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物流运输这个农村电商发展瓶颈也是农产品网上销售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鲜活的农产品的保质期较短,如果不能被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中,便会导致农产品变质,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因此,积极加强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提升农村物流运输速度和配送效率,成为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提高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力度

篇12

1导论

(1)研究背景。农业是国之根本。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农产品营销产生了深刻影响。山西是我国中部省份,位于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依托独特的区域自然地理优势,农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农产品种类多样的特点,其中以大豆、小麦、玉米为主在省内居主导地位。但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农业基础薄弱、质量差、成本高、效益低等都是制约山西农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同时国内农业强省和国际农业出口大国的竞争和挑战也威胁着山西农产品,所以只有优化资源配置、主动适应国内外新的竞争形势,扬长避短,调整农业结构才能打造山西优质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农业繁荣和提高农民收入。(2)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现状。李明蹇(2012)认为伴随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经济方兴未艾,网络营销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推动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福建省三明市凭借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农产品产业发展迅速,但受限于传统的营销模式,未能走出一条农业产业化新路子。提出三明市必须及时转变传统营销模式,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大力推进农产品网络技术发展,同时从建立农产品标准化体系、提升务农人员的整体素质等方面来推进农产品网络营销。[1]解晓悦(2013)认为山西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仍存在层次多、环节多等缺陷,只有对营销渠道的运作、组织方式、成员关系等进行优化与维护,才能实现保持山西特色农产品持久优势、增加农民收益的目的。[2]李巍(2014)分析总结了我国农产品营销市场的现状,研究了我国农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改善农产品营销体系,构建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营销体系,推动我国农产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3]

2山西省农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1)品种多样,物产丰富。据统计,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豆类和薯类;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甜菜、胡麻、油菜籽等。大同、太原、忻州、临汾和运城等地是山西省的主要农作物种植区。杂粮品种以豆类、麦类、薯类为主,其中盛产小米、杂豆、荞麦等农作物,目前省内种植地以晋中、大同、朔州、吕梁四大区域为首,种植面积达1500万亩以上,占全省一半以上。[5]全省全年粮食产量1330.8万吨,增加18.0万吨,增产1.4%。[6](2)粗加工为主,分散经营。山西目前农产品加工水平仍以粗加工为主。据资料显示,山西省杂粮商品率仅有15%,加工率只有3%,山西只有25个小杂粮加工企业年收入达400万元以上,年加工能力为4.5亿千克。我国实行的是以为主的土地制度,山西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每户独立经营,生产规模小。据资料显示,山西630万农户承包着5289万亩耕地,但每户经营规模约8亩,分布严重不均匀,不利于产生规模效益。(3)营销中介组织发展壮大。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市场也不断繁荣起来,当然这离不开农产品营销中介组织(农产品购销主体、农村经纪人)的贡献。据调查,目前我省农村经纪人约55万人,初步解决了山西农产品销售不畅的难题,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产品市场的繁荣与兴旺。(4)终端销售市场以批发为主。山西省农产品营销渠道主要以批发市场为主。在21世纪的今天,以互联网为首的新兴技术迅速占领市场,要在今天的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很好地使用互联网技术,否则将会被淘汰。然而,现阶段,山西农产品营销依然主要依靠传统营销渠道,如运销商贩、中介组织等,相对优势农产品(如棉花、大豆、玉米)无法实行“走出去”战略,这样会大大限制我省农产品的外销数量。

篇13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湖北省一直都是一个农业出口大省,近几年来农产品出口值增长势头良好。统计数据显示,我省2014年省农产品出口额和增长率均高于周边农业大省,居中部第一。我省主要出口农产品有淡水产品、蔬菜、鸡蛋、生猪、罐头、茶叶。据海关统计,1-11月份湖北省淡水产品出口量2.74万吨、同比增长11.48%,创汇3.39亿美元、同比增长30.2%,水产品出口是全省农产品出口第二位。出人意料的是茶叶则成为2014年农产品出口黑马,同比增幅达到15.8%,而其中我省水产品出口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1.36%。明显我省农产品跨境贸易发展势头良好。

二、湖北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发展的特点

主要以初级农产品为主我省农产品的出口量巨大,可是不难看出现我省出口的大多是初级农产品。比如说水果蔬菜等,甚至一些水产品都是未加工直接出口的,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多少,大多是农户自己直接处理。2015年1月达到9月湖北省进出口总值为1145.1亿元,而这9个月里湖北省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865.9亿元,增长17.5%;同期,湖北省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279.2亿元,下降3.7%。发展成版块化不统一比如说以湖北潜江小龙虾为例就是跨境贸易与电子商务的不合作。潜江2014年的小龙虾产量达到4.2万吨,同比增长31.2%;小龙虾产业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小龙虾出口创汇1.5亿美元。但是去年全国小龙虾线上销售突破百万笔,销售金额近亿元,而潜江小龙虾去年在线上总共才卖出了800万元。

三、湖北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困难

(一)冷链物流发展滞后

湖北省对于冷链物流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它是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命门,没有它,我们完不成这样一个复杂的流程,虽然我省大力的发展冷链物流,政府也扶持了很多但是我省冷链物流发展远远不能够与我省农产品庞大的出口量成正比。基础设施不完善,制冷技术不过关。造成了大量的物资损耗在运输途中,是很大的一笔损失,而且在一些地方冷链物流并没有建设到位,特别是一些山区,压根没有冷链物流,这些地方的农产品根本无法出口,只能自产自销。物流信息化落后,上下游资源缺乏整合;湖北省在建立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一定的进步但远远不够。而且其流通信息体系没有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信息资源较为分散,其流通的信息资源也利用不足。

(二)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缺乏

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一直到现在人民币稳定升值。而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以人民币报价的商品在美元市场上的价格持续上升,直接影响到我省出口企业的销售数量和利润水平,而我省出口农产品主要是打价格战,以价格优势占领市场。竞争力下降。国内外贸易政策因素。会因为一些政策的改变从而被影响。比如绿色贸易壁垒。以质量安全问题制约农产品出口。近年来湖北省出口农产品质量问题频发,最出名的就是湖北红心咸鸭蛋含苏丹红这样事件,钻国内政策空子,这限制了我省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出口市场集中单一。如果这些市场的进口政策或者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这样会极大程度的影响会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稳定性。我省农产品的出口集中于美日俄这些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没有龙头企业的带领,现阶段湖北省农产品出口大多是中小型公司杂且乱。缺少品牌农产品。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初级农产品占大多数,加工农产品比重偏低。没有竞争优势。

(三)电子商务发展缓慢

我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有一些进步,但是我省大多企业品牌推广效果不佳。多数企业品牌知名度水平处于中下,没有什么名气,急需品牌推广将产品推出。只有极少品牌知名度较高市场反应良好,比如潜江虾皇、清江野鱼。湖北省大部分农产品品牌多、杂、乱、小,牌子太小太杂冲淡了品牌效应,难以形成区域品牌、缺乏市场竞争力。部分经营业主只注重眼前利益,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了区域品牌的形成。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湖北东部地区的农村网络设备比较完善,但是湖北省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很少有上网条件,即便有网络设施,设备也比较落后,并不完善这直接导致农产品网络销售发展不起来。湖北省大多乡镇网络平台没有建立好,大多数农村没有网络沟通手段,使其信息传输有了断层。湖北省农业信息市场还不健全,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农产品信息采集与分配制度,基层农村缺失信息流通、搜集、处理的一些基础的设施。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电商人才短缺,湖北省大多公司的公司员工主要是本地区人;没有受过相关的教育和经验;员工流失率高;企业培养计划滞后,未能适应电商发展的需要;员工未能及时适应形势变化,提高自身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