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村可持续发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村可持续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1

首先,必须在组织上具备可持续性。小额信贷从发展初期,就应该用长远的眼光来考虑,建立合法的专门经营小额信贷业务的机构。作为一项服务于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活动,需要一个具有独立性和长远目标的组织机构来运作,一个从一开始就没有独立性和长远打算的小额信贷机构是不可能发展出可持续的小额信贷的。同时,只有得到国家法律制度的许可,小额信贷机构才能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进而才能大规模地开展业务活动。

其次,必须在经营收入上具备可持续性。这点对小额信贷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虽然小额信贷是作为一种提供给穷人的金融服务,但是它反映的是一种正常信贷关系。这决定了小额信贷机构不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扶贫机构,它的业务也应该是一种正常的金融业务。尽管小额信贷的发放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也不应低于商业银行平均利率,才能弥补其各项成本,使机构正常经营下去。

再次,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信贷队伍。小额信贷机构面对的是最基层的农村客户,工作压力大,任务重,薪水待遇也比较低,这就对工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业务熟练,更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反之,则会影响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小额信贷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金融机构准入的严格控制。众所周之,在我国只有经过中央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才能合法从事各种金融业务。现阶段在农村地区成立和注册新的小额信贷机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从基础上影响着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2.资金来源上受到限制,过于狭窄。由于小额信贷机构没有取得合法的金融机构的地位,资金在来源上就受到严格的限制。我国目前的小额信贷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依靠央行的再贷款支持,二是政府扶贫资金,三是国外和国际组织的资助。央行的再贷款数量非常有限,很难满足小额信贷市场的需求;政府扶贫资金容易受到政府的左右,用途窄;靠国外的捐赠和贷款更是永远不可能发展出可持续性的小额信贷机构。

3.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低利率政策。考虑到广大低收入农户的承受能力,我国政府大规摸推行小额信贷的目标定位于消除贫困。这样,具有“扶贫”性质的小额信贷利率在我国受到严格的限制。该利率往往低于正常商业贷款的市场利率,相反,小额信贷的管理成本和呆坏账处理成本是高于商业银行的,这就造成了低利率和高成本的矛盾缺口,而这个缺口只能由农村信用社承担。长期以来,小额信贷的运作成本难以得到补偿。

4.农村信用社自身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硬件来说,农村信用社处于最基层,设施环境条件差,缺乏良好的办公环境;从软件来说,员工的素质千差万别,任务重,信用社管理水平和防范金融风险、创新金融产品、满足金融需求的能力层次都比较低,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管理成本。

三、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完善外部环境建设

小额信贷是一项新的金融服务,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来培育。在我国农村主要是由农村信用社来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因此必须给予小额信贷机构以合法的金融机构地位,使其可以在吸收存款方面合法化。必须加快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使其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成为产权明晰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控风险、自求发展的市场主体。在农村信用社内部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2.使小额信贷利率逐步市场化

我们知道,一个合理的贷款利率能够激励贷款人按时还款又能使信贷机构实现自负盈亏。小额信贷资金来源成本和贷后管理成本都普遍高于大型商业银行,而且小额信贷在农村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我们可以在充分考虑资金来源成本、贷款管理成本、农民承受能力和农村资金市场需求状况的基础上,对小额贷款利率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首先,在小额信贷推广初期,实行优惠利率政策,鼓励农民贷款,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小额贷款的积极作用。在成熟之后,小额信贷利率可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之上向上浮动。在小额信贷形式被广大农民接受之后,可以根据农村市场资金需求状况,将小额信贷利率逐步由浮动过渡到市场化。

3.对小额信贷对象进行培训

这里的“培训”既指贷前培训,又指贷后培训。多国的实践证明,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是小额信贷成功的关键所在。农村的市场基础薄弱,农民也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他们会遇到很多问题。首先,在项目的选择上,无法对迅速变化的市场灵敏的做出应对,很可能选择了已经处于衰退阶段的落后技术;其次,对新技术了解渠道狭窄,操作困难。这就需要小额信贷机构对贷款户进行业务培训。首先应为农户提供有前途的项目和技术以供选择,在农户进行生产的过程中,要加以指导,教农户学会如何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调整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当然,这不是单独由农村信用社的力量能够做到的,还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农业科技部门共同努力。通过这样的培训,大大提高贷款的成功率,减少小额信贷的风险,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篇2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

1.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和自上而下延伸至农村的群团组织,其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总体上发展滞后,原因是思想偏见的制约。有人认为,农民缺乏合作意识,因而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持不屑一顾或消极无为的态度;也有人担心,我国农民那么多,农民一旦组织起来可能会削弱基层政府的职能和权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而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持防范戒备心理。

2.体制惯性的挤压

我国“三农”管理体制是多头管理、部门分割,现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分别挂靠在农业等10多个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实现跨地域、跨系统、跨所有制发展。

3.法律支持的滞后

除了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目前,我国对其他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尚无法律规定,农村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影响了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4.政府干预或服务不当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绝大多数是在政府直接或间接推动下组建的,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行政力量过多介入,扭曲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一些由地方政府出面组织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其实际控制权仍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有些专业协会的农民只是名义上的会员,实际上却与协会无关。许多用行政手段“捏合”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运转十分困难。

二、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过去管得太宽、统得太死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组织控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创造性。

1.实行多予农村扶持补贴政策

(1)统筹实行财政鼓励和资金支持政策。除国家和省有特殊支持政策外,省对农村财政支付补助额保持稳定不变,不因县域增收节支而减少转移支付额。建立财政鼓励机制,提高工业、商业税收返还比例。

(2)统筹对县域经济的人才支持。县域可与国内各大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经济技术协作关系,通过产学研、技工贸结合,提供技术、项目和人才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县域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开发能力。县域还可以仿效西部开发政策采取相关措施,动员和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要组织专业人员,经常到县、乡服务,帮助县域提高科技、教育、医疗和文化水平。

2.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基层政府职能

篇3

低碳农业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模式,低碳农业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农村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转变。

1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

1.1农村水源污染严重

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非常严重,导致农作物毒物质富集,农产品质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迫使部分地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渔业受污水的影响则更加严重,如2004年7月,淮河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处,鱼虾绝迹。

1.2农村土壤污染严重

全国约25%土地的土壤污染处于警戒状态,约5%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缺乏安全保障的农产品已经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1.3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蔓延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长,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农村,给农村带来了严重污染。

2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意义

2.1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重要方法。

2.2有利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继续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2.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低碳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3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途径

3.1全面强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例如有机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等,并且要积极按市场经济规律把产品推向市场。此外,还要加大力度建设安全食用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创建绿色低碳农产品市场,积极发挥这些基地、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低碳农业规模的扩大。

3.2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提高低碳农业整体水平

发展低碳农业,还应该加强农业科技教育,要积极整合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与科教兴农战略。要大力引进、选育、推广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的品种,提高种养业的低碳水平;进一步改革农业科研机制,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向低碳、高效方向发展,加大对企业、基地潜力的挖掘;积极开展并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低碳农业知识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低碳农业水平;要加大低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园区建设政策应该更加倾向于低碳农业,使之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榜样;积极推广和使用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和农业生产用品无害处理技术,积极合理使用农药防治,宣传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3.3加大对低碳农业的监管,强化低碳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为促进和发展低碳农业,满足老百姓对绿色、无公害、低碳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严格践行对百姓作出的低碳、绿色、安全的承诺,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召回、销毁、理赔。

3.4积极宣传低碳农业,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农业认识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开展低碳农业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低碳意识。低碳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民众对此认识不足。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运用舆论宣传工具,积极宣传低碳农业,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低碳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低碳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越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宣传和改善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低碳环境,打造低碳农产品自主品牌,生产绿色、低碳、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的低碳深加工企业,使得广大农民和加工企业积极参与低碳农业建设。以低碳农业理论为先导,将低碳农业作为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鼓励农民采用低碳技术,实施低碳型种养模式,创造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和谐低碳系统。

3.5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为发展低碳农业保驾护航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执行农用资源管理条例、农业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资市场、低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用品的安全。坚决打击各种损害农产品安全、破坏资源环境,假冒无公害、绿色、低碳农产品标志、品牌的违法行为。要积极展开 “低碳打假”行动,维护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根据发展低碳农业的要求,促进农业执法队伍的发展。

3.6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保证低碳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低碳农业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全局,建设投资大、见效慢,因此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国外政府为鼓励农民从生产常规农产品转向生产低碳农产品,对农民给予相当数额的补贴。鉴于国外的经验和发展低碳农业的需要,必须确保生产基地、生产加工过程、贮藏运输途过程中杜绝污染。这对于正常生产的农民和加工企业来说,这一转变不但人力投入将大大增加,而且物质投入更需加大。因此,低碳农业在发展初期需要相关农业部门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设立低碳农业专项投入资金。在加大投资的同时,还必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发展低碳农业。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低碳农业发展领域,与低碳农业建设基地及农户形成共享利益。此外,还应该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农业低碳型龙头企业,推进和扩大低碳农产品发展,提高低碳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展望

当前农村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发展低碳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为了我国农村的持续、科学、和谐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必须发展低碳农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篇4

1现阶段我国农村畜牧养殖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在我国畜牧养殖业大力发展的背景之下,无论是牲畜本身的数量,还是其品质,都在得到提升程度的提升[1]。尤其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业、畜牧业的支持和帮扶力度,这就使得我国畜牧业实现了大步伐的进步。可是,在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发展的过程当中,一些问题的产生和出现也直接制约和影响了我国农村畜牧养殖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相应的资金投入不够、技术推广有限、农民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偏低以及相关的技术设备落后等,这些因素直接制约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快速以及可持续发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未来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关键。

2促进农村畜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注重对养殖户思想的改进

有效转变农户的思想,切实提高养殖户的综合能力,是有效促进农村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所以,相关的部门可以有效引导农户对现阶段畜牧养殖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并且在实际的养殖过程当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同时还需要兼顾市场发展情况,对市场发展行情有明确认知,从而找到适合农村畜牧养殖的科学发展对策。

2.2选择适合本地区生存的畜禽品种

畜禽品种的科学选择,是有效提高本地区畜禽养殖水平的关键。这是因为不同的畜禽生长,需要不同的自然环境作为依托,不同自然环境下的不同畜禽品种,其生产性能也会有所变化。所以,未来在畜牧养殖的过程当中,需要注重对畜禽品种的科学选择,这样才能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达到良好的养殖效果。

2.3注重以及加强对本地区动物疾病的预防及其控制

避免动物疫病,可以切实促进农村畜牧养殖业的长久发展。并且有效对动物疫病进行控制,还可以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以及避免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对畜牧养殖业动物疫病的防控,首先需要对现阶段的养殖场环境进行改进。通过进行必要的消毒,从而营造良好、安全卫生的养殖环境。其次,需要建立全面的免疫制度,这样才能使得疫病一旦出现,有科学合理的免疫方案作为保障,从而避免了疫病的大范围传播。加之科学合理使用疫苗,势必可以改善动物疫病现象。最后,则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只有让其掌握相应的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才能使得饲养与管理更为科学,进而促进农村畜牧养殖业的长久发展。

2.4科学使用健康的饲料资源

选择科学、健康的饲料资源,可以确保周边环境的生态性不被破坏,同时也可以真正提高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效果[3]。比如可以选择利用秸秆、枇壳等农副产品作为饲料,代替了传统人工饲料的使用,避免了许多饲料的弊端。并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畜牧养殖和管理的成本,对于提高畜牧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大帮助。

2.5注重对农村畜牧养殖的规模化以及产业化经营

实现农村畜牧养殖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实际上也是为了规范现阶段农村畜牧养殖现状。尤其是当前许多偏远农村,在畜牧养殖方面均以家庭为单位,且对畜产品的加工也停留在表层。这就使得这些畜牧产品本身的经济附加值降低,甚至许多时候无法形成完整的畜牧养殖产业链条,对于促进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4]。鉴于此,需要尽可能对畜牧产品进行深层次加工,这样才能使得产品本身的价值有所体现,进而为农户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从国家以及政府的层面来看,近些年来,对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为我国农村畜牧养殖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基础。但与此同时,农村畜牧养殖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进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带动我国农村经济向着更好、更强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邓鹏.农村畜牧养殖可持续发展道路探讨[J].现代畜牧科技,2016,(10):18.

[2]陈正会,王维珍.农村畜牧养殖规范化与科学化发展途径分析[J].当代畜牧,2015,(14):8-9.

篇5

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对策

我国一直对农村的发展问题高度重视,尤其是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仅政府在此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作为扶持,同时也正在积极建设许多与之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但当前农村金融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将以此为基础,简要分析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现阶段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

(一)平均资金满足率较低

当前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当中,主要的金融对象除了有各大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户之外还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层级,各层级的金融对象其金融需求也往往大相径庭。在资金满足方面,大型的农业企业或生产型农户的资金满足率比较高,而普通农户以及中小型农业企业的资金满足率比较低。除此之外,在教育、医疗、住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需求量巨大,由此可见消费型信贷以及政策性金融需求尚未得到基本满足。

(二)金融供给结构未完善

放眼望去,现阶段在农村金融市场当中基本上由农信社垄断,不仅农信社的涉农贷款数额巨大,甚至在部分农村地区唯一的正规金融机构就是农信社。另外国家提供的政策性金融服务项目正在大幅度减少,基本上农业发展银行只出粮食和棉油收购之外不提供任何贷款业务,农村庞大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农信社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种类较少,主要以储蓄、信贷和结算汇兑为主。

(三)农村金融市场风险高

农村往往地处城市边缘,甚至深处偏远的山区当中,信息较为闭塞无法及时获取市场的信贷信息,同时仅有的几家金融机构也缺乏科学严谨的金融监管方法,对借款人使用资金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同时由于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因此有效的抵押物数量较少,借款人常常将农业工具、土地、房屋等作为抵押物,该类抵押物不仅估值相差巨大,同时还需要花费高昂的处置资金,很多金融机构根本不愿意接受该类抵押物,最终导致农户贷款困难。

二、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重视农村金融发展

农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政府和有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视力度,将发展农村金融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工作。积极开展建设一系列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譬如说、水电工程建设、医疗教育建设等等。除此之外,农业金融机构还需要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综合开发等现代化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放低信贷门槛。有关部门可以邀请农业专家对农村现有的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化程度以及市场化水平,为促进农村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加大资金投资力度

基于高中生的立场来看,促进农村金融实现可持续大发展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在农村资金当中尤以农业最为关键,而生产、产出成熟农产品耗时相当漫长,也很难在其正式投入市场以前准确预估收益,因此该类农产品往往需要巨大的资金量并且借贷服务时间漫长。为确保农村资金需求能够得到满足,除了政府加大资金投资力度之外,金融机构还需要减量避免资金外流,优先将信贷资金提供给广大农户。

(三)提升农村金融效率

提升农村金融效率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首先需要在农村地区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除却现有的存贷款业务之外还需要积极拓展其他金融服务,尽可能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使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贷款。另外,农村金融机构还需要与现代化社会进程相结合,推广信用卡、电子交易以及各类形式新颖、种类多样的金融产品,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信贷渠道。金融机构还需要积极建立信用评级制,帮助农民树立起信用意识,机构可以在平时深入农村腹地开展信用宣传教育,在实际工作当中可以为农民建立信用档案,并依据其信用等级为其提供相应的贷款金额,从而全面提高其金融素质。

(四)加强农村金融监管

现阶段在农村金融发展过程当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因此导致农村金融信贷市场往往面临较大的风险,为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尽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监管体系,有效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谐。首先政府需在农村专门设立监督管理部门,派遣专业人员负责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农村金融机构也需要对借款人的动向和资金流向进行实时监管,在放贷前需要对借款人及其还款能力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对其提供的抵押物进行严格审查,避免因其无法按时还款而给金融机构造成损失。除此之外,国家立法部门也需要在农村金融监管方面制定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制度保障,用法律力量约束金融机构和农户,维持农村金融市场和正常运行。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促进农村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前提也是根本保障,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在金融发展过程当中仍然存在资金满足率较低、供给结构不均衡、市场风险较高等诸多问题,需要政府持续重视农村金融发展,加大在该方面的投入力度,尽快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金融机制,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稳固的基础。

作者:许博文 单位:江苏省南通中学

参考文献:

[1]葛永波,周倬君,马云倩.新型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透视[J].农业经济问题,2015,12:48-54

篇6

河北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定

(一)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更加合理地评价河北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需要构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遵循可行性和科学性的原则,设计出了能够体现河北省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见表1)。由表1可知,该指标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三个层次:目标层是综合各层指标数据的总指标,也就是综合评价指标;准则层从农村经济的运行水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产出效率水平、农村人口水平等五个角度反映河北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情况。指标层包含了各个评定指标,本研究中选择的指标共23项。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

研究过程中,查询相关文献和河北省的政府文件及政府的统计年鉴,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此外选取各个市的村民进行走访调查,最后汇总这些数据。因子分析是一种潜在的结构分析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如下:对各个变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变量相关矩阵,观察原始变量相关矩阵可知,大部分数据的绝对值大于0.3,然后对数据进行KMOandBartlett检验,KMO值越大,表明变量之间的共同因素越多,越适合进行因素分析。KMO值为0.725,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检验的χ2值为284.315,自由度为78,较显著,说明相关矩阵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子方差解释如表2所示。因子分析时,以主成分分析法配合最大变异法(Varimax)的正交转轴(orthogonalrotation)方法获得各因子的负荷量,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共有三个,因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解释因子:因子1主要包括农业支出、财政支出、农业总产值,这个因子被称为“农村经济运行因子”。因子2主要包括人均住房面积、农村用电量、恩格尔系数、文教娱乐支出率、医疗保健支出率、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这个因子被称为“居民生活水平因子”。因子3主要包括人口密度、人口预期平均寿命、每万农业人口中农业科技人员,这个因子被称为“人口因子”。因子4主要包括农业产业结构指标、非农业产值比重、土地生产率指标、资金生产率指标、农业增加值、粮食总产量、农业产业化经营率、人均耕地面积,这个因子被称为“农业产业结构及产率因子”。因子5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率、地下水质量指标、水资源供需平衡指标、秸秆还田面积比率,这个因子被称为“农业生态环境因子”。

(三)计算各市综合得分

获得因子分析结果之后,采用回归分析法计算得出每个公因子的得分,以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河北省各个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得分并按降序排序如表4所示,分类如表5所示。

篇7

(一)新时期四川农村沼气发展的机遇

1.“美丽乡村”的提出为农村沼气发展带来新契机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2013年,农业部办公厅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和《关于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计划到2015年,在全国创建1000个美丽乡村。即通过集成推广农村沼气、省柴节煤灶、高效低排放的生物质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小型风电等技术和产品,增加农村地区的清洁能源供应。为此,四川借以“美丽乡村”创建为契机,因地制宜将小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等农村能源设施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并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以推动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

2.农村节能减排为农村沼气发展提供了平台

为了实现“十二五”的目标,国家提出的单位GDP能耗下降16%、碳强度下降17%的具体指标,我国正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颁布的《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也明确提出,要对各省级人民政府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制和问责制。尤其是2013年以来,我国1/4地区出现雾霾现象,受影响的人口达6亿人之多,随着社会公众对PM2.5的广泛关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正式拉开了“向雾霾宣战”的序幕。农村要实现节能减排,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十分关键。在IPCC的排放清单中,农业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据测算,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大约占全国排放量的17%左右,农业源排放的CO2和CH4分别占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1%~25%和57%。农村沼气的发展不仅可以改变农村的传统用能结构,替代煤炭、薪柴和秸秆等造成的空气污染,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以农业废弃物生产沼气带动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这有助于农村领域的节能减排,此举也必将为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带来难得机遇。

3.CDM成功试点为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示范效应

近年来,四川充分把握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主动与发达国家进行联系,积极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将农村沼气发展所带来的节能减排效益进行捆绑出售。目前,四川地震重灾区的什邡市和绵竹市的1.7万口沼气池,已经以每口沼气池两个碳信用的价格,打捆销售给了挪威的能源部。遂宁、资阳、泸州、宜宾、达州以及广安等6个市的20万口农村户用沼气池,也将进行打捆申报CDM项目,并已与芬兰政府达成有关意向性的协议。预计两项交易每年可以获取约2000多万元的CO2减排收益,将使75万农民直接受益。此外,自2009年以来,四川省农村能源办公室就与四川省CDM中心以及成都智联绿洲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合作,有效推进了四川农村户用沼气有关CDM项目的全面开发。PCDM项目也于2010年11月开始启动实施,首先在四川宜宾市和南江县分别进行试点,而且在成功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验收的基础上,2011年开始将有关项目基准线调查范围进一步扩大,惠及四川达州、广安、自贡、泸州、乐山等13个市(州)已建池的农户。该项目已于2012年在联合国获准成功注册,这是全球第一个成功注册的农村户用沼气PCDM项目,也是我国第二个获联合国批准的PCDM项目。据介绍,四川下一步将争取把全省2010~2015年规划建设的所有农村沼气用户合计约180万口农村沼气池全部纳入到CDM项目进行开发,预计全部交易总共可以产生30多亿余元的减排收益,平均每户每年将获得减排收益约180元。CDM项目的成功试点,不仅增加了项目区农户的收入,也为农村沼气有关项目的后续推进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二)新时期四川农村沼气发展面临的挑战

1.畜禽养殖方式变化对农村沼气发展的影响

沼气的发展离不开畜禽的粪便,畜牧业的规模将直接影响气源的基础。四川一直以来是全国生猪养殖大省,作为国家批准建设的唯一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生猪的出栏量曾经占到省际间调拨的1/3、全国的1/9和全世界的1/20,历来就有“川猪安天下”的美誉。目前,生猪的养殖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农村散养和规模养殖两大类型。据有关部门统计,按照农业部户均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标准,自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生猪的散养户每年正以4%~5%的速度递减,而且目前总体上呈现加速退出的发展趋势。

2.沼气建设成本上升

农村沼气成本上升,一方面是养殖户饲料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是社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据测算,养殖户的饲料成本约占养殖成本的70%左右。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四川省从东北等地调运的玉米、大豆等饲料粮以及运输成本的上涨,直接导致养殖成本的增加。从社会劳动力来看,近几年出现了普遍上涨趋势,其中农民工平均工资的快速增长,导致农村沼气建设机会成本大大提高,极大影响了农户建池的积极性。同时受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新农村建设导致农户居住方式的改变等因素影响,以及电力、成品油、防疫、环保、用地等费用的上涨,这些都使沼气建设成本上升,政府补贴对相下降,严重地影响了农村沼气的可持续发展。

3.商品能源的替代对农村沼气发展的威胁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基础条件的改善,农民可选择生活能源日趋多元化。能源使用的便捷性成为生活水平较高的农民选择能源的首要因素,与用电、天然气等能源相比,虽然沼气的经济性占有一定优势,但由于沼气的正常使用需要农民掌握一定的技能和付出一定的劳动时间,相比其他能源便捷性不足。因此,近年来选择商品能源农户逐年增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沼气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时期影响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研究假说

结合前人研究以及四川实际,特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1.农户的个体特征

研究将受调查农户的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作为反映其个体特征的基本指标。由于农村沼气建设带有工程建设的性质,一般男性对此更加了解,因而调查其对农村沼气的认知态度越能真实反映农户意愿。如果年龄越大,越可能导致农村沼气建设管理困难,不利于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农村沼气有关政策和发展沼气的好处了解越多,而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

2.农户的家庭特征

农户的家庭特征主要包括家庭收入因素、家庭劳动力人数、外出务工人数以及养殖情况等。据研究,农户在收入水平偏低时比较乐意使用沼气;而随着其收入水平的提高,就更倾向于煤炭、电能、天然气等可得性和使用性都更佳便捷的商品化能源。劳动力人数及外出务工情况预期也对农村沼气发展影响显著。随着畜禽散养农户逐年减少,畜禽养殖结构的变化对农村沼气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3.农村沼气的项目特征

农村沼气项目包括建池年限、建池成本、施工的质量以及配套产品质量情况等。建池年限越长,废旧沼气池可能性就越大,从而降低农户的使用意愿。农村沼气国债项目中央补助标准偏低,农户自筹压力大,从而影响待建农户参与农村沼气发展的积极性。建池质量、管道安装是否科学、配套产品质量是否满意也会影响农村沼气的可持续发展。

4.政策特征

政策特征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对农村沼气发展的重视程度、农户对国家有关农村沼气发展方面的补贴标准以及补贴方式的满意程度等。如果农村沼气发展能得到地方政府的积极重视和配套支持,则项目实施效果会更理想。农户对补贴政策是否满意也会影响待建农户参与农村沼气发展的积极性。

四、研究结论及启示

根据前面的研究假说和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影响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比较复杂,既受到政策特征和项目特征的影响,也受到农户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实现农村沼气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政府重视是前提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府重视程度对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在1%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沼气有关项目的实施具体由地方政府来进行,但地方政府基于财力有限和其他因素的考虑,往往会出现“政府失灵”。而村级组织拥有决定谁是项目村和项目户的选择权,如何选取项目实施的农户,对于农村沼气项目的顺利实施也十分关键。如果所选择的项目农户能够通过农村沼气的使用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果,那么这部分农户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他农户决策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政府重视是实现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二)科学设计是关键

分析表明,农户对补贴标准和补贴发放方式、项目施工的满意度对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户对现行补贴标准不满意,认为补贴标准不足建池成本的50%,政府应加大补贴力度,尤其是对于自筹压力大、建池意愿强烈的农户应予以更多的补贴。在补贴发放方式上,大部分农户希望能将政府补贴全部补给农户,由农户自主选择施工人员,自主谈判工钱,自主选择灶具等相关产品购买品牌和价格。在施工方面,虽然政府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的行业规范,但由于缺乏监管,部分地区由于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施工质量不高,管线安装不科学,从而影响了农村沼气池的产气质量。因而农村沼气发展未来的政策调整应考虑如何提高农户对补贴标准、补贴发放方式以及项目施工的满意度,注重政策设计的科学合理。

篇8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先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提出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挪威首位女性首相Gro Harlem Brundtland,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业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还有待提升,只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作为“无烟产业”,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可创造持续的就业机会,是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式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湖南省在农村发展旅游业起步较晚,管理上尚无系统成型的体系。但是,湖南地形复杂,既以丘陵地形为主,又是着名的鱼米之乡,山清水秀,加之我省大多数农村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保存较好,在农村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潜力非常大。

二、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湖南农村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拓展旅游空间、推动现代旅游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扶贫致富及促进城乡交流、构建和谐农村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所以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至今,在我省迅速升温。但在其蓬勃发展的背后,在生态环境等方面却透露出不少的负面效应,影响着广大农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影响居民生活,损伤居民利益

当游客数量的增多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超过当地的综合接待能力时,必然会扰乱当地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例如:景区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地价上涨,影响当地居民对土地的正常使用;外来资本的注入,会使农村居民丧失本应由他们经营的旅游业从而失去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旅游者分享当地公共设施侵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等。在一般情况下,外来旅游者由于在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方面高于当地居民,因此他们能出高价购买行、游、住、吃、娱等无形服务产品和以旅游纪念品为代表的有形物质商品。在大量旅游者经常涌入的情况下,势必引起旅游接待地的物价上涨,从而损伤当地居民利益。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农村居民非但没有在农村旅游业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反而承受着由此所带来的困扰,使原有平静和谐的生活环境被破坏。这样最终会造成农村居民对游客的抱怨甚至仇视。

(二)破坏产业结构,危害经济发展

在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由于旅游从业所得到的个人收入大大高于务农收入,因此大批农业劳动力纷纷抛弃农田改行从事旅游服务。这样,旅游业发展的结果破坏了原有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一种恶性互动:一方面旅游产业大量需求农副产品的供给,而另一方面却是旅游产业致使田地荒芜和农副业产出能力的降低,再加上旅游产业引起的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势必危害经济发展,殃及社会秩序。这种恶性互动问题如果出现在经济不够发达、旅游产业起步较迟的偏僻山村,那么所造成的危害就会更甚。

(三)污染自然环境,恶化资源品质

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随着旅游人数和旅游活动的增加会产生各类废弃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例如,随着农村旅游的普及,大量游客借助于各类交通工具向农村地区涌入,交通工具的频繁使用,导致废气排放量的增加,造成农村旅游接待地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各类旅游设施排放的污水,则会造成水体污染。由于部分旅游者素质不高,随意丢弃垃圾,还会造成农村接待地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如果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蚊蝇成群,污水、污物随处可见,结果就会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

(四)盲目同质开发,导致建设性破坏

我省部分地区由于对农村旅游开发的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到位,开发指导不够,技术标准欠缺,市场定位不明确,造成精品少、同质性的开发比较普遍。各个景区盲目开发、任其发展。出于经济目的,有些景区热衷于饭店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重开发轻保护等。一些农村居民为迎合旅游者的需求,急功近利从事商业活动,不适当地使用甚至破坏当地动植物资源,导致珍禽异兽被大量捕杀,林木被伐,造成当地动植物种类减少,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协调功能减退等。在农村景点的开发、道路的修建等相关设施的建设中,有些地方未经科学论证与 规划,盲目开发、超载使用旅游资源,使农村地区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甚至在景区出现开山炸石、填沟埋壑、砍树毁林的严重现象,造成水土流失,恶化生态环境,以至于因山洪爆发,塌方毁路等灾害时有发生。

(五)对农村人文旅游资源造成破坏

第一是对农村文物古迹的破坏。由于农村闭塞、偏远,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保存完好。但随着农村旅游的盲目开发建设,致使一些珍贵的古民居、古街道等被拆除、毁坏,加上游人对文物古迹的践踏、触摸、乱刻乱划,破坏了文物古迹的原始风貌。第二是农村文化遭受城市文化的冲击严重。城市文化随着城市游客的到来单向传入农村地区,农村居民盲目模仿、生搬硬套城市文化,促使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化,农村文化势必被城市文化削弱、同化。另外,为了迎合城市游客的需求,一些农村习俗被“商品化”、“快餐式”利用,使农村文化被扭曲。比如,传统的节会庆典和当地的宗教仪式,其时间、地点、内容乃至节奏、次序本来都是约定俗成的,然而,为了吸引外来游人,它们随时随地都会被搬上“舞台”,其内容往往被压缩甚至被删改,并明显地加快了活动节奏,颠例了活动次序,久而久之,变成了纯商业性的娱乐方式,失去了文化意义和应有价值。

三、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农村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确保开发力度在环境与社会承载力之内。第一,在对农村旅游资源开发之前一定要充分论证,合理规划。做好近期安排与长远计划,对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环境影响和效益评价,进行环境承载量的科学评估,严禁在旅游旺季对旅游资源超负荷使用,以避免生态破坏问题的产生。第二,鉴于农村旅游业一般都具有季节性、旅游旺季时间短的特点和旅游业本身的脆弱性。为了确保农村地区的经济利益,应不断创新,将旅游业与农业生产有机、巧妙地结合起来,采取农旅结合的“双腿走路”的方式较为稳妥。第三,要突出“农”。很多地方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将原有的农家小院拆了,建起来了一幢幢的楼,并且按造城市酒店进行装修设计,但是结果却使得游客越来越少,旅游吸引力越来越弱。其实,只要硬件设施能满足游客的基本生活需求就足矣,反而要注重的是原汁原味的将乡土风情融合到服务中,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够脱离‘农’这个字,否者农村旅游业注定要死掉。

(二)宏观指导、科学规划、加强环保

发展农村旅游业,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建立扶持农村旅游的政策体系,形成部门联动的管理机制,健全市场机制,在安全、规划土地、税收、道路交通、水电、价格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二是要科学规划,把农村旅游项目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布局当中去。特别是要加强农村旅游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城乡统筹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的项目、基础设施和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要针对造成环境问题的不同原因,应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将这一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例如,由于游客发生空间位置转移而导致交通工具大量使用等客观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应通过对交通工具的改进、燃油品种的更换等方法加以解决。

(三)全民参与,大力宣传引导

鼓励和支持本旅游区农民全面参与旅游活动,通过参与旅游活动,当地居民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使农村更加和谐,使农民逐步改变对游客的不满情绪及冷漠的态度,使他们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强对其文化独特性的保护,增强当地居民自尊、自爱、自强的意识,营造对游客具有亲和力的淳朴民风,提高他们对不良现象诱惑的抵抗力。因此,当地政府要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使他们广泛参与到旅游服务、旅游政策规划的制定、旅游活动的监管等工作中。政府部门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认识水平和参与能力。一是整体培训,普遍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环境意识、服务意识。二是分层次、有针对性培训,提高不同类别群体的参与能力。从基本的旅游服务和经营,到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与决策,保证人人都有一技之长,都具有参与能力。

(四)加大投入、加强建设,提高综合接待能力

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问题,主要就是环保问题。环保问题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农村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投入不够,致使接待能力低下而造成的。发展农村旅游业,需要有科研、管理队伍的更进,需要建设相应的交通,通信和装备等保障设施,对环境整治也有特殊的要求,这些方面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在一些地域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支撑发展旅游业的资源匮乏更为突出。所以在开发农村旅游资源的同时,还要多方面筹措资金增加投资力度,加强与旅游活动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当地的综合接待能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建设、停车场建设、旅游厕所、垃圾与污水处理等设施的建设和环境美化、防疫防病等方面及涉及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五)建立机制、完善体系,促进环保法制化

一是旅游局、发改局、招商局、环保局、林业局、国土局、水利局和统计局等部门要紧密协调和配合,与各乡镇齐抓共管,共同制定生态环 境保护政策和规定,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切实保护好农村旅游业的环境。二是实行乡镇(部门)责任制,各乡镇应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三是明确旅游开发商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在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谁破坏谁负责”的原则。四是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对于严格履行职责,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失职、渎职和人为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追究。

(六)打造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代都市人向往乡野风光和田园生活,农村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到底该如何将农村生态旅游做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味道呢?各地需要因地制宜、出谋划策,打造自己的特色,给游人提供的绿色的农村生活体验。比如,在吃的问题上,肉,现宰现吃;螃蟹,现捞现煮;豆腐,现磨现吃;蔬菜,现割现做。在住的问题上,清一色的仿古生态农庄,处在绿树、瓜、果、菜园之中。在行的问题上,使用畜力交通工具,如马拉车、牛拉车、狗羊等拉车。在娱的问题上,有垂钓、采摘、捕蟹、温泉浴、冲浪等多种绿色娱乐项目。在购的问题上,景区销售的都是游客自己采摘与垂钓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这样,既以特色营造竞争力,又使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我省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各级政府部门只要对其负面效应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防范,农村旅游业一定会健康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1988

[2]张延毅,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1997

篇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093

1 农村葬用土地使用现状

1.1 土葬实质没有改变

在当代我国的农村,“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仍然深入人心,大部分人认为逝者入土这是人生必经的一个过程,并且短时间内这种思想不会有太大变化。通过调查研究,华东、华南,东南地区现在仍主要以传统的土葬为主。部分农村地区实行了火葬,但并未改变入棺埋葬的形式,实为二次土葬。

1.2 墓地分布散乱

大部分村民仍然相信风水一说,认为人死了后一定要葬一块风水宝地,这样可以给子孙后代带来财运、官运,保佑一家顺顺利利。所以没有家族集中墓地,大多数为“看中哪块葬哪块”,如果没有土地使用权,则从其他村民手上购买或者交换。造成墓地分散的现状。

1.3 荒墓数量增加

由于城镇化的发展,一部分农村居民搬到城市改为城市户口。他们在城市定居、工作、养儿育女。这些人和他们的子女由于长期不在农村生活,再加上祖辈的墓地太过分散有些甚至没有墓碑。导致记不清墓地位置,墓地渐渐荒废,无人祭拜,变成荒墓。

2 葬用土地和土地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2.1 葬用土地占用耕地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耕地面积远远小于世界人均水平。据2009年统计数据,世界人均耕地为0.2公顷,而中国人均耕地仅为0.08公顷。如果葬用土地不加以限制,则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会继续减少。

2.2 葬用土地重复利用率不高

由于出于对祖辈的尊重,土葬都用了优质的棺木,并在棺木上刷上防腐防水的油漆。导致土壤不能自然分解。由于现在墓地分布散乱的现状,百年后后辈祭拜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但土地中的棺木并未完全分解,这块土地仍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

2.3 葬用土地造成周围土地闲置浪费

[ 3]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地葬用后,由于农村居民“冒犯先祖”,“阴气太重”等观点,人人敬而远之,导致葬用土地周围耕地出现无人愿意耕作或作为他用的情况,又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部分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闲置的情况,不能有效被利用,这就导致了土地的浪费。

2.4 葬用土地容易受到污染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部分疾病治疗时会使用放射元素,造成人死后放射性元素残留,土葬时很可能污染土壤。在者则是现在土葬必备品棺材。由于现在棺材都是提前自己打造好或者在棺材铺购买。棺材表面都会刷好防腐的油漆。但这些漆不一定符合国家安全环保的规范。直接接触土壤,会对将有毒物质带到土壤里,严重将导致土壤不能再次利用。

3 葬用土地的可持续化发展途径

葬用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这个观点是建立在当前土葬仍然是农村居民所能接受的殡葬方式的基础上的。在无法改变殡葬方式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机构的管理和控制,对于葬用土地再利用或重复利用。

3.1 根据村民的认知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

根据村民的认知程度,能够接受火葬的地区,则可采用建立家族祠堂,将骨灰坛和灵位按照辈分排放在祠堂里。该方式在中国古代便存在,村民们更容易接受。家族祠堂方便了后辈们祭拜和文化的传承。同时有利于节省土地。

而对于村民思想比较封闭,在一段时间内仍不能接受火葬的地区。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农村地区葬用土地管理体系。

3.2 农村地区葬用土地管理体系

3.2.1 对葬用土地获取加以限制

为实现葬用土地的可持续化发展,应当明令禁止葬用土地的私自转让和交换。对于葬用土地的使用应提前报批,不得影响农村的建设和耕地的使用。

3.2.2 建立集体墓地

村委会可以学习城市里墓地的建设和管理,在山地或者不能利用的荒地建设各村集体墓地。并对各户使用的墓地规划划片。

3.2.3 对独立墓地做美化要求

对于不愿意集体墓葬的个体,在报批通过的情况下。对于墓地做外观美化要求。规定坟墓的大小,墓上植树代替坟头。

3.3 倡导环保材料

现在农村的棺材获取途径主要为两种,一是村民看中一块木材,请人在家里提前打造好。二是在棺材店购买。这些棺材很大一部分没有通过有关部门的质量检测。有关部门在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管的同时,要倡导环保新材料。发现并使用易被生物降解吸收,甚至可以加强土壤养料的新型材料做棺材。实现百年内农村葬用土地的回收再利用。

4 总结

通过调查与报告,我们可以看出,在短时间内不能改变农村现有的土葬方式及村民对墓葬方式较为根深蒂固的思想现状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葬用土地管理体系的建立,逐步缓解甚至解决葬用土地和土地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葬用土地的重复利用和重新利用,使我们更加有效地节约和保护土地资源,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最终造福我们的后代。

参考文献

篇10

首先,必须在组织上具备可持续性。小额信贷从发展初期,就应该用长远的眼光来考虑,建立合法的专门经营小额信贷业务的机构。作为一项服务于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活动,需要一个具有独立性和长远目标的组织机构来运作,一个从一开始就没有独立性和长远打算的小额信贷机构是不可能发展出可持续的小额信贷的。同时,只有得到国家法律制度的许可,小额信贷机构才能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进而才能大规模地开展业务活动。

其次,必须在经营收入上具备可持续性。这点对小额信贷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虽然小额信贷是作为一种提供给穷人的金融服务,但是它反映的是一种正常信贷关系。这决定了小额信贷机构不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扶贫机构,它的业务也应该是一种正常的金融业务。尽管小额信贷的发放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也不应低于商业银行平均利率,才能弥补其各项成本,使机构正常经营下去。

再次,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信贷队伍。小额信贷机构面对的是最基层的农村客户,工作压力大,任务重,薪水待遇也比较低,这就对工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业务熟练,更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反之,则会影响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小额信贷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金融机构准入的严格控制。众所周之,在我国只有经过中央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才能合法从事各种金融业务。现阶段在农村地区成立和注册新的小额信贷机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从基础上影响着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2.资金来源上受到限制,过于狭窄。由于小额信贷机构没有取得合法的金融机构的地位,资金在来源上就受到严格的限制。我国目前的小额信贷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依靠央行的再贷款支持,二是政府扶贫资金,三是国外和国际组织的资助。央行的再贷款数量非常有限,很难满足小额信贷市场的需求;政府扶贫资金容易受到政府的左右,用途窄;靠国外的捐赠和贷款更是永远不可能发展出可持续性的小额信贷机构。

3.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低利率政策。考虑到广大低收入农户的承受能力,我国政府大规摸推行小额信贷的目标定位于消除贫困。这样,具有“扶贫”性质的小额信贷利率在我国受到严格的限制。该利率往往低于正常商业贷款的市场利率,相反,小额信贷的管理成本和呆坏账处理成本是高于商业银行的,这就造成了低利率和高成本的矛盾缺口,而这个缺口只能由农村信用社承担。长期以来,小额信贷的运作成本难以得到补偿。

4.农村信用社自身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硬件来说,农村信用社处于最基层,设施环境条件差,缺乏良好的办公环境;从软件来说,员工的素质千差万别,任务重,信用社管理水平和防范金融风险、创新金融产品、满足金融需求的能力层次都比较低,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管理成本。

三、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完善外部环境建设

小额信贷是一项新的金融服务,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来培育。在我国农村主要是由农村信用社来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因此必须给予小额信贷机构以合法的金融机构地位,使其可以在吸收存款方面合法化。必须加快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使其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成为产权明晰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控风险、自求发展的市场主体。在农村信用社内部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2.使小额信贷利率逐步市场化

我们知道,一个合理的贷款利率能够激励贷款人按时还款又能使信贷机构实现自负盈亏。小额信贷资金来源成本和贷后管理成本都普遍高于大型商业银行,而且小额信贷在农村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我们可以在充分考虑资金来源成本、贷款管理成本、农民承受能力和农村资金市场需求状况的基础上,对小额贷款利率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首先,在小额信贷推广初期,实行优惠利率政策,鼓励农民贷款,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小额贷款的积极作用。在成熟之后,小额信贷利率可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之上向上浮动。在小额信贷形式被广大农民接受之后,可以根据农村市场资金需求状况,将小额信贷利率逐步由浮动过渡到市场化。

3.对小额信贷对象进行培训

这里的“培训”既指贷前培训,又指贷后培训。多国的实践证明,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是小额信贷成功的关键所在。农村的市场基础薄弱,农民也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他们会遇到很多问题。首先,在项目的选择上,无法对迅速变化的市场灵敏的做出应对,很可能选择了已经处于衰退阶段的落后技术;其次,对新技术了解渠道狭窄,操作困难。这就需要小额信贷机构对贷款户进行业务培训。首先应为农户提供有前途的项目和技术以供选择,在农户进行生产的过程中,要加以指导,教农户学会如何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调整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当然,这不是单独由农村信用社的力量能够做到的,还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农业科技部门共同努力。通过这样的培训,大大提高贷款的成功率,减少小额信贷的风险,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晓山.小额信贷运作及原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篇11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

1.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和自上而下延伸至农村的群团组织,其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总体上发展滞后,原因是思想偏见的制约。有人认为,农民缺乏合作意识,因而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持不屑一顾或消极无为的态度;也有人担心,我国农民那么多,农民一旦组织起来可能会削弱基层政府的职能和权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而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持防范戒备心理。

2.体制惯性的挤压

我国“三农”管理体制是多头管理、部门分割,现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分别挂靠在农业等10多个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实现跨地域、跨系统、跨所有制发展。

3.法律支持的滞后

除了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目前,我国对其他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尚无法律规定,农村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影响了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4.政府干预或服务不当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绝大多数是在政府直接或间接推动下组建的,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行政力量过多介入,扭曲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一些由地方政府出面组织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其实际控制权仍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有些专业协会的农民只是名义上的会员,实际上却与协会无关。许多用行政手段“捏合”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运转十分困难。

二、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过去管得太宽、统得太死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组织控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创造性。

1.实行多予农村扶持补贴政策

(1)统筹实行财政鼓励和资金支持政策。除国家和省有特殊支持政策外,省对农村财政支付补助额保持稳定不变,不因县域增收节支而减少转移支付额。建立财政鼓励机制,提高工业、商业税收返还比例。

(2)统筹对县域经济的人才支持。县域可与国内各大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经济技术协作关系,通过产学研、技工贸结合,提供技术、项目和人才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县域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开发能力。县域还可以仿效西部开发政策采取相关措施,动员和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要组织专业人员,经常到县、乡服务,帮助县域提高科技、教育、医疗和文化水平。

2.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基层政府职能

那些不属于政府的职能应逐步交给中介组织、社会团体、民间服务组织,政府应将工作重点放在政策引导、法规监督、提供服务、营造环境上,积极推动农村群团组织职能转型,使其深入农村、服务农民,同时积极发展各类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改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实行合作经济组织管理部门登记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简化登记管理程序,鼓励发展各类合作经济、合作金融、社会公益、社区服务等民间组织。推进村民自治,充分发挥它们在农村社会事务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作用。

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规政策,加快相关立法步伐

对束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有关限制性政策规定进行清理。坚持边培育、边规范,先实行备案管理,待运作规范、具备登记条件后,再逐步将它们纳入统一管理。近几年,沈丘县围绕兴农富民目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深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显露,已阻碍了农村经济向更深层次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县委、县政府把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作为推进结构调整的重要切入点,加快培育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止去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72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7个,行业协会带动型3个,专业市场带动型3个。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如龙头企业依托型,金源种业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合作组织。经纪人销售合作型,即为促成他人交易而从事农产品产加销服务的经济合作组织,如山药销售协会等。

4.坚持城乡发展的思路

(1)统筹放活城乡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要进一步放宽进入领域,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产业和行业外,全部向民营经济开放。支持民营企业采取收购、兼并、控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使民营经济能够充分带动城乡劳动力、资金和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

(2)统筹扩大城乡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拓宽招商渠道,提高招商成功率,扩大对外经贸合作,搞好项目谋划,搞好园区建设,搞好全程服务。不仅扩大城市的对外开发,同时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对外开放,大力开放县域的特色农产品,有条件的要由相关政府组织,对其产品进行精深加工,采用就近原则,扩大对日本、俄罗斯、韩国和朝鲜等国的对外开放。

参考文献:

[1]李玉凤 王广金: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01)

篇12

一、小额信贷的研究背景

小额信贷是指向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信贷服务,其基本特征是额度较小、服务于贫困人口、无担保、无抵押。可以由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提供,一般只包括信贷服务。小额信贷有两个基本要求:第一,小额信贷服务于传统银行不愿意或难以服务的弱势群体;第二,小额信贷的额度应该有个限度。

小额信贷作为服务穷人的金融,解决了长期以来正规金融机构不能为贫困人口提供有效信贷服务的问题。中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展小额信贷试点至今,小额信贷业务作为金融创新的成果,在缓解贫困和增加农户收入方面发挥过显著效果,但农村小额信贷高风险、高成本的特点,以及利率管制、资金来源缺乏、政府职能定位不清、法律地位不明确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制约着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而目前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主要问题则是不具有可持续性。

相对于国外20世纪八十年代就广泛开展的小额信贷研究,国内在此领域仅仅是在最近5年才逐渐开展。因此,无论是在小额信贷影响研究的理论探讨还是实证研究方面,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都相对落后。2006年之后,随着各种农村商业小额信贷机构的出现和农村金融政策的出台,中国的农村金融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背景下研究农村小额信贷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现状

从当前河北省开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规模来看,正规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从贷款投向上看,小额信贷主要支持了农户农业生产需要及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制造业等非农业生产的需要。此外,部分农信社还开展了建房、学费、医疗等生活性消费贷款业务,以满足农户生产和生活需要。非正规金融机构则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扶贫性质的民间社团(以下称为“扶贫社”);另一种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现代公司制企业(以下归类“小额贷款公司”)。2008年3月末,河北省小额贷款组织共有77家。其中,有7家扶贫资金互助合作社,分别在保定、衡水、承德和张家口4个市相继成立。7家扶贫互助合作社网点发展到3,653个,遍及250多个村镇,累计发放贷款金额11,601万元,扶持农户47,540户,占当地户数37.38%;到2009年12月末,河北省共有经省金融办审批备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小额贷款公司150家,约占全国总量的23%,注册资本合计87亿元,发起人多为民营企业。截止到2011年4月末,全省已注册成立小额贷款公司204家,村镇银行12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个,全省涉农贷款余额5,550.03亿元。

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已经走过二十几年的历程,而在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河北省在提供金融产品的种类、开展小额信贷机构的内部管理水平、法律制度和政府应给予补偿方面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对这些问题的剖析有利于我们弥补不足,更进一步完善河北省小额信贷的发展。

三、制约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因素分析

第一,信贷产品品种单一,不能适合当前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商品的供给一定要符合市场的要求才能形成有效的供给,金融产品也是如此,只有根据农户的实际需要设置产品才能实现真正的金融市场。目前,五户联保的模式不分对象一律采用50,000元封顶,50,000元是一个中庸的选择,不高不低,对于家庭生活的周转稍有富裕,但是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又远远不够。根据调查,农户进行耕作、加工等所需资金一般在20,000元与80,000元之间,一个折中的选择导致其无法实现拉动经济发展的初衷。

第二,开展小额信贷的机构内部管理水平低,制约着小额信贷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与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相比较,农村信用合作社无论是自身的硬件设施,还是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都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上。扶贫互助合作社是松散组织,基础设施和人员设备等方面尚未配备齐全,自上而下的内部管理机制尚未形成;私营性质小额贷款公司也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管理团队。以农村信用社为例,县级主要管理者的文化水平最高是专科,而且还不是金融专业的人才,一线员工多是当地村庄的农民,中层多是下岗员工,虽然近几年农村信用社也在不断吸纳应届本科毕生,但是远远未达到应有水平。这种人才结构注定了不能从金融的角度认识和发现问题。

第三,管理成本与利率水平不匹配。单笔贷款金额小、客户群体庞大、分散的特点使得农村小额贷款的管理成本与利率水平不匹配,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只有收益足以补偿成本时,才能保证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贷后管理成本过高。由于农村小额贷款涉及的农户数量多,单笔数额小,运营费用较高,其经营状况难以把握,因此加大了银行对贷款使用情况及贷后监管的难度;其次,农村信用社作为发放农村小额贷款的主力军,缺乏开展此贷款的动力。作为正规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必须执行国家制定的利率政策,一旦利息收入不能抵偿贷款成本,发放贷款的动力也因此丧失,进而影响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小额贷款运作缺少有效的补偿机制。国外小额贷款具有以高利率弥补发放主体部分成本的特点。我国小额贷款的利率受到严格的管制,一般低于正常商业贷款的利率,发放成本却高于国外同类机构和国内其他类型的贷款。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不确定农业风险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不能抵偿小额农贷筹资、费用和风险三项成本之和,所以很多小额信贷机构难以建立有效的贷款损失补偿机制,以保证小额农贷的可持续性。

四、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农信社应制定相对较高的小额贷款利率以弥补其管理成本。从经济学原理角度分析,高利率信贷需求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资本的边际产出是多少?第二,闲暇对于农户来说是否有很高的效用?新古典增长模型说明了这个问题:在资本数量较少时,资本的边际产出较高,随着资本的增加,资本的边际产出下降。对缺乏资本的低收入农户来说,农村地区存在着较多增加少量资本投入就可以获得较高报酬率的投资机会,他们的小额贷款需求也相应较高。就第二个因素来讲,农户的闲暇是一种劳动力无法获得充分就业时被迫的闲暇,是贫困的闲暇。低收入农户,不认为这种闲暇具有较高的价值,这正是农户在分析其投资回报时不计算其劳动力投入成本的重要原因。归纳上述两点,即使是较高利率的小额信贷在农村地区也有较强的需求基础,而且它会给借贷人的收入带来正面效用。因此,农信社在政府规定的利率水平下,依据小额贷款的管理成本适当提高贷款利率水平是可行的。

(二)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发展原则。市场化、商业化是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趋势和主流,是小额信贷走向规模化、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目前国际小额信贷发展的情况看,小额信贷已经不仅仅是金融机构的一种产品或服务,已经成为一个逐渐成熟的行业,它有不同于传统银行业的市场定位及客户群体、信贷经营模式、管理方式和经营目标。因此,小额信贷需要不同于传统银行业的政策和监管措施,政府在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中作为推动者,其主要作用在于规范、引导和促进小额信贷发展,在于提供促使其有序发展的规则和机制。

(三)进行小额信贷金融产品创新。首先,要从供应链、城乡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角度思考农村小额信贷问题,适时创新产品。根据市场的需求特点及时进行新产品的开发,适应农村经济多元化、多层次发展和农民生产、经营、生活等多元化资金需求的情况。积极进行业务创新,开发 “整贷零还”、“零贷零还”、“零贷整还”等不同的小额信贷产品,实现小额信贷产品的多元化;其次,要创新营销模式,提升农村小额信贷的品牌效应,拓展小额信贷服务范围。

(四)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有效的资金供给机制。根据国际经验,小额信贷运作需要有一定的规模和覆盖率方可实现可持续发展,但这往往受到后续资金来源的制约。因此,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以解决小额信贷组织后续资金不足问题。拓展筹资渠道,可采用增资扩股,地方政府财政担保向金融机构贷款,利用债券和股票市场来增加小额信贷组织的融资渠道,促进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同时,在明确小额信贷机构吸收批发资金有关法律问题的基础上,协调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国家扶贫开发基金等机构,建立有效的小额信贷的资金批发机制。此外,还可以确立小额信贷公司向村镇银行发展的改革试点,循序渐进,适度吸收一些存款,解决“僧多粥少”后续资金不足等问题。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篇13

同样显得十分关键和重要。

一、制约城郊型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土地是农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要素。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都需要征用农民的土地来满足不断发展的需求,但目前确定的征地补偿款不能满足失地农民今后的生活需要。征地后,短期农民生活水平会有所提高,但多数农民缺乏资金运作能力,更缺乏对市场投资的经验,因此,农民不敢承担风险进行非农投资,有限的补偿费也将在短期内消耗殆尽,被征地农民今后长期生活将无所依靠。

二是土地的大量征用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增加。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适应能力差,缺乏非农劳动技能等因素,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更严重的是部分失地农民因眼前有征地补偿费在手,自以为生活已有着落而不思长远之计,坐吃山空,不愿从事一些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从而更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难度。

三是惠农政策难以真正落实。中央下发的1号文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来落实。逐步取消农业税,提高粮食收购价,制定粮食收购保护价,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使农民无不欢欣鼓舞。但好景不长,调查发现,城郊农民所得实惠,无非只是取消农业税一项而已。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前提条件是种植粮食面积20亩以上,这在城郊农村根本不存在,在粮食收成尚难预料的情况下,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已上涨了30―40%,粮食提价抵不过农资涨价,此项惠农政策又成“画饼”。

四是城市资源得不到共享。按照吴忠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城市周边100平方公里都在城市规划范围内,城郊乡镇都在100平方公里范围,城郊农村的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应与城市同价,而实际情况却是城郊农村不能享受城市同等待遇。

五是由于征地补偿偏低,分配方案不合理,失地农民今后的生活保障没有及时落实,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导致村集体资产流失,集体资金的损失等问题的存在,引发了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增加了不满与对立情绪,内部之间也产生了严重的矛盾与纠纷,造成上访不断,抵制征迁,阻挠建设工程的进行,影响了政府声誉,社会稳定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产生上述问题的深层原因是“三农”问题在基层干部的思想深处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对政绩的理解出现偏差,在工作中没能真正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说到底,是对淳朴的农民缺乏应有的感情。

二、城郊型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要切实解决城郊农村存在的问题,最根本的是在思想上对城郊农村问题的矛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农村环境为突破口,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同时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以人为本,消除城乡差别。

城郊农村的农民或拥有较少的土地或完全失去土地,土地已不能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全部保障,但他们在身份上依然是农民。因此,应解决农民身份问题,让农民与市民享受户籍制度上的平等,农民与市民,同为中国居民,应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之规定,颁发城乡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证,使城郊居民与市民享有同等待遇。山东省实行城市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有助于打破城乡居民因身份产生的不平等。既然同工,就应同酬。应消除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政策,建立城乡一体、公平竞争的用工市场,遵守人力资源价值原则,使所有劳动者成为城市的一员。

2.城市反哺城郊,工农联姻兴市兴国。

农民进城谋取职业,挣钱养家是一条正确道路。今天国家的政策措施就是鼓励和支持城市干部、城市工人、城市青年、大学毕业生到广阔的农村创业发展,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城市反哺农村还有“物流”,即工业对接农业,企业“联姻”农村。通过国家投资或激励,让更多的企业到城郊办厂,就地吸纳更多失地农民就业。

城市化不是都让农民进城消除农村,从发展的角度看应当是让农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其实,城郊农村有着新鲜的空气、遍野的绿色,添上现代化,更适宜人们生活居住。况且,中国的国情不能允许大量的农村人口聚集城市。因此,加快城郊农村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乡结合的、工农一体的农村发展之路,这也是中国的发展之路。

3.全面推进失地农民知识化、技能化,促进就业。

教育农民,培训农民,改造农民,全面推进农民知识化,不仅是一条造福农民之路,而且是一项关系中国社会进步的社会工程。中央财政研究室、农业部农村固定观测点办公室对2000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320多个县的20000多户农民观测调研数据揭示,农民收入水平与文化水平成正比,产业结构调整能力与文化程度也成正比。

如今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落实正体现了国家富民政策的战略部署。农村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他们虽不再是文盲,但依然是“农盲”,不懂科学,更不懂因地制宜地发家致富。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显示,在4.8亿农村劳动力中,只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劳动力占38%,接受过职业训练的劳动力只有9%,接受过系统培训的劳动力就更少。2004年,南京市劳务市场出现的现象是:用工单位愁找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农民工愁找不到适合自己能力的工作岗位。因此,应拓展“新农民”接受再教育的途径,接受各种农业技术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发展城郊农业,如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也可以依托职业类院校学习非农业技术,如电气焊、家电修理、汽车修理等服务性技术,引导鼓励掌握一定技术的劳动力创业。

4.千方百计实现农民增收。

作为人民公仆的基层领导,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事当前,先为农民着想,看是否有利于农民,是否造福于农民。尽可能使党委、政府的决策和措施符合农民的意愿。在其位、谋其职,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脚踏实地为农民办实事。

5.建立农民保障体系。

伴随非农化、城镇化、农村人口老龄化,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也已成为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大多数农村老年人既无积蓄,又无保障,经济来源和生活照顾完全靠子女,应尽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消除因病致穷、因病返穷的现象,实现穷有所保、病有所医。同时,还应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真正实现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靠、老有所依。

6.重视焦点――确保社会稳定。

目前,城郊农村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时期,矛盾问题比较多,征地、拆迁、环境污染、村民利益分配等等,如果这些矛盾不及时化解,天长日久以后,势必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基层党委、政府应集中时间、精力和人力,对症下药,妥善处理,确保征地工作和各项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另外,城郊农村离城近,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社会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屡屡发生。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必须加强治保调解队伍建设,加强群防群治工作,狠抓重点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给农村人民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