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国民经济学基础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纵览现有文献,可发现它们还存在如下不足:第一,现有文献所提炼的国民经济学学科所存在的问题尚缺乏哲学方法论层面的反思,从而影响了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把握;第二,现有文献所提出的化解之道仍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缺乏优化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系统解决方案。为此,本文选择以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Lakatos)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为基本工具,对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四大困境”展开具体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学学科的路径选择。
二、学科建设面临的“四大困境”
1.困境之一:理论内核缺乏
按照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可将一门理论的研究纲领分为“硬核”和“辅助假说”,“辅助假说”围绕“硬核”形成了一层层外围保护带,“正是这一辅助假说保护带,必须在检验中首当其冲,调整、再调整、甚至全部被替换,以保卫因而硬化了的内核”。简言之,研究纲领的硬核或内核即“一组关于该学科在研究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则”,拥有坚硬的内核是一门理论具有生命力的标志之一。一般认为,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可对一门理论进行细致的结构分析,进而可包容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和库恩的“范式”概念。国民经济学内核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可否认,国民经济学学科的研究内容较为多元化,与较多的经济学分支乃至社会科学分支有着丰富的理论“接口”,这是其学科外延较广的体现之一。举例来说,在与国民经济学并列的应用经济学学科中,产业经济学拥有“产业组织理论”这一内核,国际贸易学拥有“比较优势理论”这一内核,绝大多数经济学分支学科都有各自明确的理论内核。然而,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至今,仍然缺乏一以贯之的理论内核和贯穿研究体系的那根“红线”。正因缺乏明确的理论内核,且存在较为宽泛的研究体系,容易给人留下一种印象:“国民经济学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进而言之,在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应该捍卫和坚持什么、调整和改变什么,往往就成为不清不楚的问题了,从而必然会影响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一句话,理论内核不明确严重地影响了国民经济学“研究纲领”的活力和生命力。而当一门学科缺乏自身明确的理论内核时,便存在着被其他学科同化的可能。
2.困境之二:外围保护带庞杂
一门学科的外围保护带是将研究纲领的内核运用于现实世界所得到的种种具体的假说。在发展一门学科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实数据或案例不断地对外围保护带进行证伪,通过不断地“去伪存真”,保留暂时没有被证伪的假说,进而形成围绕理论内核的一层层“保护带”。国民经济学的发展也不例外。然而,迄今为止,国民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外围保护带仍然较为庞杂,甚至难以找到其系统而明确的理论假说。在厦门大学钱伯海教授历经多年构造的国民经济学学科体系中,财税机制与调节、货币信贷与金融调节、对外经济及其调节、国民经济总体模式及发展战略等内容始终存在,但逐步增加了对总需求、总供给、总供求平衡等相关内容的论述,进而将国民经济学转化为国民经济管理学。顾海兵、齐心认为,国民经济学包括国民经济方法论、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信息论、国民经济预测学、国民经济政策论、国民经济地理学、国民经济模型论、国民经济生态学、国民经济军事学、国民经济人口学、国民经济法学、国民经济战略与规划论、国民经济社会学、比较国民经济学等。刘瑞指出,国民经济学的核心命题应该包括两大板块和三个层次,两大板块分别是“国民经济运行”和“国民经济管理”,“国民经济运行命题”包括“经济总量命题”(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总供给、经济总需求)、“经济结构命题”(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企业结构)、“经济平衡命题”(经济总供求平衡、经济内外部平衡);“国民经济管理命题”包括“政府经济职能命题”(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必要性、政府经济管理制度)、“宏观调控命题”(宏观调控目标与手段、宏观调控机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命题”(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经济政策命题”(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发展政策、经济规制政策)。(注:括号内的表述为第三层次)。林木西则认为,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体系主要包括:国民经济系统(系统总体、系统结构、系统环境)、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分析、需求动力、供给推力、周期波动)和国民经济管理(管理目标、发展战略与规划、监测预警与综合评价、宏观调控、微观规制)。王廷惠指出,中国的国民经济学应该重点强调国家战略利益导向、国情与本土化语境,关注可持续发展。目前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尚缺乏公认的外围保护带,学者们也缺乏对上述体系或框架的证伪或证实,使得在全国性的国民经济学方面的学术论坛或学术会议中,缺乏统一的交流语境和学术背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研究者“自说自话”的局面。这加剧了国民经济学成为经济学科中的“大杂烩”,必然影响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
3.困境之三:学科边界不清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科发展的交叉局面或许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并且跨学科发展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然而,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如果没有明确的学科分工、学科边界不清晰,会严重地制约和影响知识积累的进程和效率。即便是跨学科融合发展,也应该是在学科高度分工、知识高度分立的背景下,当各学科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二次融合”。纵览国内各国民经济学学位点以及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所涵盖的研究方向可发现,国民经济学尚不能很好地体现出与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学科的区别。当前国内的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还没有为“二次融合”做好准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国民经济学不仅在研究内容上与上述诸多应用经济学学科的边界不清晰,而且与部分理论经济学学科的区别还没有被厘清,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与西方国民经济学存在含义上的混淆。根据德国学者罗雪尔的看法,西方学者(尤其是19世纪以前)所言的“国民经济学”主要不是指国民经济学学科,而是指国家角度的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异体,甚至是政治学的一个部分。目前,德国的经济学分为国民经济学和企业经济学,美国经济学会对经济学的1—3级分类中尚不存在国民经济学学科,但美国经济学会的分类与国民经济学相关的有E类、H类、O类、P类。而在中国,国民经济学是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若干具体问题的经济学科。显然,中国的国民经济学是一门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土化经济学科,在中国发展国民经济学学科,并非要传承与复兴德系国民经济学。也就是说,中国的国民经济学与德系国民经济学是不一样的“国民经济学”,不能因为名称相同而将它们混为一谈。
二是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不甚明确。有著名学者曾指出,国民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是一回事,甚至引用马克思的话来加以证明。不可否认,政治经济学是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然而,中国的国民经济学是从国民经济计划学转化而来,肯定需要运用包括政治经济学(德系国民经济学)在内的各经济学流派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同时在不少内容中还要吸收哲学、系统论、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一切人类文明成果所提供的知识养分,这决定了不宜简单地将中国的国民经济学等同于政治经济学。按照目前中国经济学科体系的划分方法,国民经济学属于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面设置的二级学科,而政治经济学则是“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面设置的二级学科,在这里的“国民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显然不是一回事。
三是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还不明朗。国内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可以在国民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画等号。不可否认,国民经济学的理论来源之一就是宏观经济学,甚至国民经济学只有紧密结合宏观经济学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但国民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至少还存在着如下三大区别:(1)分析层次有差别。国民经济学可同时涵盖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的分析(虽然侧重于宏观领域),其分析广度要超过宏观经济学。(2)研究主题有差异。国民经济学重点分析经济制度问题、经济结构问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问题,不同于宏观经济学高度关注的经济总量及其决定问题。(3)知识构成有区别。国民经济学大量吸收了哲学、系统论、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养分,而宏观经济学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方面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广度。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视野和研究对象不同,国民经济学既分析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再生产问题,也非常重视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既分析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关联问题,也格外重视不同区域的平衡发展问题。
4.困境之四:研究对象不明
关于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当前中国学术界还同时存在着宽派、窄派和中间派三种观点。宽派以钱伯海等为代表,认为国民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整体,把政治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既研究生产力,又研究生产关系,既研究国民经济运行质的规定性,又研究其量的规定性,还研究国家管理等上层建筑,以及社会产品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的全过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窄派以李华、刘瑞等为代表,认为国民经济学就是国民经济管理学,是指广泛运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及其管理机制的综合管理学科,主要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决策、规划、调控和组织,如何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中间派以顾海兵、齐心为代表,认为国民经济学应从属于应用(宏观)经济学、实证(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一般原理与行政管理学及社会统计数据相结合的应用宏观实证经济学。从上述梳理可看出,迄今为止,“国民经济学究竟研究什么”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当然,这与前述该学科尚没有明确的理论内核和公认的外围保护带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将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明确下来,并将其外围保护带梳理清楚,那么,确立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将不再成为一道难题。
三、进一步完善学科的路径选择
1.以宏观经济学的“三化”(应用化、战略化、政策化)为基础,提炼理论内核
迄今为止,提炼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仍然是一项重要且亟须完成的工作。有学者认为,国民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的宏观调控,计划、财政、金融等三种政策手段构成了宏观调控的三种主要手段,国民经济学应该比财政学、金融学等学科更为宏观。也有学者认为,市场与计划的关系理论构成了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作为从国家层面入手展开研究的经济学学科,其理论内核不能是具体的政策手段,因为具体的政策手段只是实现国民经济运行目标的途径,其本身并不能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类似地,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也不宜是简单的市场与计划的关系理论,因为这一理论尚不足以有效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等更为宏观的国民经济主题。进而言之,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只能从国民经济学系统中去寻找和提炼。这是因为:第一,国民经济学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国民经济学这一巨系统具有开放性、动态化、多部门、多地区、多环节、相互交错、多层次、多目标等特征。第二,系统论是研究国民经济学的最佳手段。系统论是认识系统、剖析系统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只有把握了国民经济学的系统总体、结构及其功能,才能明确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什么、分析这一系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进而才能找到其理论内核、探索其理论结构。遵循上述思路,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是宏观经济学的应用化、战略化和政策化。依据这一理论内核,国民经济学的核心任务是:主要运用宏观经济理论,结合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甚至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着力分析和解决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各种现实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2.以基础理论运用于国民经济现实得出的具体假说为内容,明确外围保护带
为了明确国民经济学的外围保护带,需要将其理论内核运用于现实世界而得到种种具体的假说,然后不断地通过实证分析手段对之进行证伪,并不断对外围保护带进行调整、再调整,才能硬化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按照拉卡托斯的看法,在一个进步的研究纲领中,理论导致发现迄今不为人们所知的新颖事实,而在退化的研究纲领中,理论只是为了适应已知的事实才被构造出来。因此,为了使国民经济学成为一种进步而非退化的研究纲领,需要以宏观经济学的应用化、战略化和政策化等“三化”为主线,将其基础理论运用于对国民经济现实的分析和解释,得出国民经济学的系列命题和假说,构造其外围保护带的基本框架,并以国民经济学的主要理论驱动“新颖事实”的发现,从而不断完善国民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及其结构。
3.以国民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之间的有效分工为原则,明晰与其他学科的边界
一是强化国民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之间的分工。国民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也因此,应该突出强调其“应用”色彩,强化该学科与理论经济学之间的分工。理论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提出并论证各种经济学理论,其中涵盖了各种经济学流派,如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后凯恩斯学派等等。而应用经济学的基本任务则在于合理运用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吸收和借鉴理论经济学中各个学派的养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为此,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和分析不必过多地陷入流派之争,而应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基本原则,选取经过事实检验、尚未被证伪的经济学理论去分析国民经济系统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
二是优化国民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之间的分工。国民经济学应区别于应用经济学中的其他分支学科,如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在这些学科中,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与区域发展、地区差异等有关的经济问题;财政学主要分析政府收支行为及其背后的动因与规律;金融学探讨货币资金的融通及其背后的基本规律;产业经济学定位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产业发展和演化动因及规律;国际贸易学则主要将(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延伸到“国际”范围,以便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种稀缺的资源要素。那么,国民经济学应该如何定位,以区别于现有的应用经济学学科呢?我们认为,国民经济学应该定位于“综合性、统领性、应用性的经济学学科”。也就是说,国民经济学作为一个“巨系统”,虽然其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之间存在着广泛的“接口”,但该学科以宏观经济分析为基本领域,其视野更宽、研究对象更广泛、研究方法更多元、包容性更强,对其他各门应用经济学分支学科具有统领作用。也正因如此,在中国的经济学学科划分中,国民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头号学科”(国民经济学代码为020201),其在应用经济学中的地位类似于政治经济学在理论经济学中的地位(政治经济学代码为020101)。
篇2
现代经济发展及相关研究表明,以生产要素投入论为核心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经济增长及其方式的转变。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的技术进步也只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新制度经济学将传统理论中视为外生变量的制度内生化,对制度安排及其创新在宏观经济增长及微观经济绩效层面上的作用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把制度和制度变迁纳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之中,确立了制度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是制度因素。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也注意到制度安排与经济运行效率、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既是一个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充分认识、强调制度作为重要的自变量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效应。
二、中国全民体育运动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自以来,全民体育运动就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把其作为我国跨世纪的群众体育发展战略规划来部署。伴随全民体育运动的发展,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化建设。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1995年出台后,2009年,我国第一部促进、规范全民健身工作的系统性行政法规《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更是标志着我国群众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以说,我国全民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也是一个系统性制度化建设过程。
从现有研究来看,目前大多数研究遵循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全民体育运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仅局限于拉动体育消费,带动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上。此外,目前研究将全民体育运动视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忽略全民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忽略了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致使对全民体育运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不深入、全面,也不能充分认识全民体育运动的独特价值和综合功能。在当前形势下,不能也不应把研究视角局限于拉动体育消费,带动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上,必须把研究视角提升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上来进行研究。
三、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研究全民体育运动对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及意义
目前,体育越来越集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文化传播力、社会亲和力于一体,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促进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有必要从新制度经济角度,遵循新经济增长理论,全面、深入审视全民体育运动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和作用;有必要把全民体育运动作为制度工程,将其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内生变量,全面、深入研究全民体育运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作用机制和路径。
遵循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开展相关研究,有利于全民体育运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有利于全民体育运动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利于深化对全民体育运动综合价值和功能的认识,具体有如下意义:
1 明确全民体育运动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提出影响和作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径。
2 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将全民体育运动作为制度工程,将其由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转变为内生变量,丰富体育经济学理论和拓展研究视角。
3 将全民体育运动乃至体育与经济的联系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有利于充分认识发挥体育的独特功能和综合价值,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全民体育运动的发展。
4 对于我国全民体育运动下一步的推广提供一定借鉴,有利于我国全民体育运动更深入的推广和开展。
5 为我国体育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建议和参考。
四、研究对象、步骤与假设性结论
1 研究对象。在制度经济学视角下,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将全民体育运动视为制度工程,将其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内生化变量,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全民体育运动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民体育运动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影响机理、作用机制和路径;全面体育运动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的措施。
2 研究步骤。遵循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将全民体育运动视为重要的制度安排,将其转变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然后,分析全民体育运动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对经济发展方式与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作用路径。最后就其如何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提供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篇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236-02
2008金融危机的爆发宣告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全面失败,使人们认识到西方经济学其实只是人类经济学的一种,它并不能完全概括人类经济的全部实践,不是指导经济的唯一真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大大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具有独特性的中国而言,其经济问题的有效解决、经济的健康运行只能依靠中国本土的经济理论。这给中国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在知识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和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加快培养创新型国民经济学人才已成当今高校的迫切任务。但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却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现有的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其存在的问题,以重新构建科学可行的创新型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 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1.1 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机遇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加快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使经济活动的领域、形式不断拓展,因而对高层次经济方面人才的需求倍增。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因为拥有宏观视野和较宽的知识面而受到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和具体的经济实体的欢迎,这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拥有良好的就业前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的高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但这一奇迹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因而加快经济理论的创新,构建中国的宏观经济理论并以之指导中国的经济实践成为中国经济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任务。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更使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认识到培养与中国经济实践活动相匹配的高层次国民经济学人才的重要性,相关的学科体系的改革正在进行,而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地位也将得到大大的提高。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实际经济活动及管理工作的强劲需求给中国的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各高校也开始加强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1.2 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
尽管拥有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中国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人才的供给不足,在数量上无法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当前的国民经济学学科在1998年正式成为官方认定的高校研究生专业,其前身是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以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为核心的经济学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原有的以计划经济理论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学教育成为边缘的学科,长久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我国的高校中,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层次的国民经济学专业的设置都很少,由此造成了国民经济学人才供给的短缺。二是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不清晰。尽管国民经济学在我国已经被正式确立为一门经济学科,但是它与其他经济学科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问题并没有梳理清楚,形成了与其它学科分工不明确的尴尬局面,例如,是否应将财政学和金融学划归于国民经济学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目前,虽然各高校纷纷建立了国民经济学专业,但对于这个专业如何建设、人才如何培养等方面的基本认识不同,因而各取所需。国民经济学专业好像变成了一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真正具有国民经济学专业知识的教师严重不足,长此以往,国民经济学教育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得到提高。
2 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源质量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多集中在硕士研究生层次。全国国民经济学硕士点有50多个,而拥有国民经济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在全国只有9所,专业基础教育与高层次教育严重脱节。专业基础教育的薄弱,无法在数量和质量上使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生源得到保障。许多报考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薄弱的学科基础使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在有限的学习期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补充基础理论和知识,因而大多无暇顾及科研活动的开展。而且,即使参与科研活动,也难以有所建树。
2.2 培养模式陈旧,团队建设不足
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基本上仍沿袭80年代初的导师个人负责制的培养模式。这种传统模式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导师团队,缺乏集体智慧的碰撞使学生无论是在信息的获取,视野的拓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方面都无法得到有效突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只能成为空谈。由此必须加强导师团队建设,加强导师之间,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利用集体智慧提高整个团队的理论创新和应用能力,优化高层次国民经济学人才的培养环境。
2.3 课程体系建设有欠科学性
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有欠科学性和严谨性,无法满足学科发展的基础要求。首先,由于国民经济学学科定位不清晰,缺乏对学科核心课程的统一认识,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内容五花八门,随心所欲,并且很多情况下为迎合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而进行课程设置。国民经济学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病中的应用性学科,强调宏观性、综合性、战略性、对策性和前瞻性。过多迎合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需求而设置课程、不注重学生核心理论基础的积淀,使培养出来的人材很难对复杂的宏观经济情势做出正确的及时的判断并据此提出合理的对策。其次,学分要求太多。我国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3年,学分要求太多,使学生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应付考试上而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相应的科研活动。再次,软件实验室建设不力,实验课程设置不足。当前市场对国民经济学硕士毕业生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如政府部门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功底的政策研究人员,实体部门则需要动手能力强的操作人员。实验课程设置不足使学生们无法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动手能力的缺乏是毕业生无法满足实体经济部门的具体岗位的要求。
3 创新型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3.1 构建基础教育,加强生源建设
为提高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性和实践能力,必须有效地解决其生源质量不高问题。为此,拥有国民经济学硕士点的高校应及时拓展国民经济学本科专业教育,一方面可以为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可以为国民经济学研究生教育提供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的生源,使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更专注于科研活动的开展,在创新性研究方面有所建树。
3.2 整合师资力量,加强导师团队建设
国民经济学的宏观性、综合性和对策性要求集体智慧的集聚。由此,改变传统的“单人指导”体制为“团队指导”体制,加强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团队建设势在必行。建设特长优势互补、专业知识强强联合的导师团队,可以有效整合各位导师在国民经济学不同研究领域的知识积累、前沿性思想、理论成就及实践经验,拓展学生们的研究视野,专业知识、发散性思维,为研究生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加强具有科学性的课程体系建设
针对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其基础理论功底差距较大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考虑及时加强本科专业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专业基础的厚薄对国民经济学研究生们分为不同的培养类型(研究型和专业型)并据此设置不同的学制和课程体系。例如,研究型研究生的学制可以设定为三年,课程设置注重创新性学术研究;专业型研究生学制可以设定为2年,课程设置应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性科研能力又可以满足实体部门的人才需求。
3.4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研讨会制度
为提高研究生们的科研兴趣和水平,应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研讨会制度,定期举行研究生研讨会,例如,每周一次,这在很多高校已经有所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应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将研究生讨论会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打破导师界限、年级界限和专业界限,由多位导师组成了研究生指导团队,共同公开组织定期研究生研讨会。通过专题讲座和研讨,可以开阔了研究生的视野,营造启迪智慧、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学术研究氛围。
3.5 采取多元化形式,加强实践教学
要提高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对于实践教学而言,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如可以加强软件实验室建设,开展校内模拟实训教学活动,也可以加强同经济实体或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支持研究生到校外现场实习,使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能力。另外要鼓励研究生们积极参与课题申请或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注重发挥研究生个人特长和才能,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瑞.国民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篇4
1.国民经济学学科概述
1.1国民经济与国民经济学
要想认识与理解国民经济学,那么首先就必须认识国民经济,所谓的国民经济,就是国民社会经济活动的总称,是由互相影响、相互联系的经济地区、部门、层次以及环节等所组成的。现今,国民经济并不单单是指国家各个经济部门的组成总称,从内涵上而言,国民经济极大地扩大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范畴与领域,其包含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经济环节,包含了不同层次的经济,包含了国内众多经济区域和国家与国家间的经济区域,其对国民经济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概述。
国民经济学,其是一门对国家范畴内部社会再生产环节和环节间的循环和衔接,各个生产与资源要素间的组合和配置,以及不同产业部门间互相联系等进行研究的学科;因而,该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律与管理规律,其中包含社会发展规划与战略、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以及国民经济等等[2]。与此同时,其还牵涉到了一些相关的内容,例如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政府经济管理体系以及区域经济结构等等。
1.2国民经济学学科特点
其一宏观性,即虽然经济总量的基础是经济个量,然而总量并非只是单纯的个量之和;
其二综合性,虽然在宏观抑或者是次于宏观管理上的问题比较多,但依然必须将综合性的问题视为主要的研究内容;
其三战略性,该学科所要培养的人才应当是社会经济战略方面的人才;
另外,还有两个特点为前瞻性与对策性。
2.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虽然我国对国民经济学学科进行了若干年的建设,但是其建设成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因为在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还未理清,因而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下笔者将就这些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2.1和其他经济学科之间的关系
在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归类上,我国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将其列为应用经济学一类中,其原因有两点,第一,依据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定学科性质,因而将国民经济学划入应用经济学类中,而并非是理论经济学一类;第二,可能是在学科转型过程中,依旧采取了原计划经济学学科的划分。因为国民经济学科具有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特点,因而要求在对国民经济学学科和一些理论经济学科(如宏观经济学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还对国民经济学和其他应用经济学(如区域经济学等)之间的关系予以处理。要想更好地转变当前国民经济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分工不明晰的情况,那么就必须对有关内容予以明确的分工,对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梳理。针对都是经济类的学习,在基础理论方面出现重复或交叉,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不同的学科其在研究的对象、理论体系以及框架结构等方面,都是较为明确、规范的。
2.2国民经济学不同学习阶段教学和研究之间的关系
国民经济学学科在我国经济学领域当中,往往处在一种较为尴尬的局面,具体而言就是,在本科教学中,“国民经济学”叫做“国民经济管理”,对其名称进行分解与分析,可发现其似乎处于管理学与经济学两者之间,在经济学二级学科目录内,硕士与博士教学所采用的名称是“国民经济学”,隶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另外,对于“国民经济管理”这一学科的划分,也有不一样的意见,有学者认为该学科应属于管理学,还有学者认为其应当归为经济学尤其是应用经济学的范围。笔者认为,应当把“国民经济管理”学和硕博培养的目标联系在一起,互相协调发展,即统一叫做“国民经济学”。在调整本科经济学目录的过程中,用“国民经济学”来代替“国民经济管理”,且将其从“目录外”转入“目录内”,这不但有助于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同时还有助于实现本科和硕博点的有效衔接,进而促进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在我国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对此,应当理清其中所存在的关系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加速我国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林木西.关于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26(1):4-11
[2]高昊.对发展国民经济学学科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3):100-101
篇5
依据研究对象来对现代西方经济学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可以划分为研究经济资源最佳配置的微观经济学以及研究经济资源最佳使用的宏观经济学,两个重要分支型学科,宏观经济学一般情况下是会将整体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核心内容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因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角度是整体经济运行,因此其所研究的领域当中包含的是,长期经济稳定以及持续增长问题,短期经济波动问题、就业问题以及通货膨胀问题等,比方说贸易问题、国际收支问题以及汇率问题,因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都是有关于国民生产总值、总投资以及银行信贷总额等国民经济领域当中发生比较大变动的法则,宏观经济理论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才可以让各项经济资源得到有效的应用,具体措施是政府在对行政、经济以及法律措施加以一定程度应用的基础上,通过使用财政、货币以及产业等宏观经济政策,来让整体国民经济运行得到优化调整。
2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对象
经济学的产生,是为了让人类自身需求无限性和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其所面对的两个问题较为严重:第一,人类的需求及欲望具有无限性。第二,资源具有一定稀缺性。不断发生变化的欲望和需求重要程度不同,相对来说稀缺性比较强的资源也有被选择的特征,经济学研究的并不是资源稀缺性问题的形成原因,而是在资源稀缺性问题的影响下,出现的资源选择及配置问题,极为有效的资源应当得到正确的应用以及有效的配置,以便于可以让人类社会需求得到满足,所以经济学应当站在资源稀缺性的角度上,研究怎样才可以让稀缺性比较强的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在此情况下就将经济学划分为资源配置以及资源应用两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分别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将资源科学合理配置当成是前提条件,致力于研究现有的资源为何难以得到充分的应用,并逐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找寻出来可以让资源得到充分应用的方法,在此情况下应当让三个问题得到解决:第一,充分就业这个问题,因此资源是否可以得到充分的应用,产量是否可以达到最大数值,怎样才可以让资源闲置以及浪费问题得到解决,在此基础上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社会劳动力是否充分。第二,通货领域中的问题,换一种说法就是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问题,货币实际购买能力发生的变动,会对资源的配置以及应用造成一定影响。第三,经济增长问题。和经济增长因素之间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是经济资源投入量以及生产率,也就是让经济资源得到动态合理的配置以及应用,以便于可以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及合理性做出保证,逐步在国民经济领域当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在此情况下,宏观经济学自然应当将国民经济当成是研究对象,针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将决定国民收入的问题作为中心问题进行研究,也应当在整个经济运行流程当中涉及的各个经济变量进行研究分析,具体一些来说,就是针对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以及投资总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也应当针对经济资源应用问题衍生出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提出可行性比较强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国民经济稳定性及安全性做出一定保证,这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标以及任务。
3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逐渐进入到中国社会,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在这期间,经过了否定批判、部分吸收以及借鉴应用等适应阶段,之所以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十分曲折。第一,以前,中国经济将政治经济学作为指导思想以及理论基础,现代西方经济学作为一个“后进者”,如果想要在整个经济学领域当中得到认识与接受,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第二,以前,中国施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西方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强,中国进入到改革开放的崭新社会经济发展时期之后,虽然逐渐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转变,但是经济转型需要一定适应时间。第三,从本质的角度上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分析,西方经济学其实具有双重性质,既具备宣传资产阶级意识的形态性,又具有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客观总结性。针对宏观经济学宣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这一特征,应当秉承的是否定态度;另外,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领域当中有一定共同点,西方经济学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做出的总结,可以将经济社会客观存在这一个现实呈现在人们眼前,逐渐演变为应当吸收和借鉴的内容。当然在对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进行借鉴的时候,不应当完全照搬,应学习并消化有效性比较强的部分,争取可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怎样才可以让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得到适当的应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从市场经济运行性质的角度上分析问题,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的宏观经济调控理论,其实都是针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客观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通过施行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措施,来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均衡性做出保证,与此同时让经济结构逐渐得到优化调整,除去上文中所说的这些作用之外,也可以对国民经济发展稳定性及安全性做出一定保证,逐步推动经济社会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也就可以在我国和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新云.宏观经济预测理论及其在中国宏观经济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5.
篇6
为了揭示制度变迁的规律,新制度经济学根据制度变迁主体的不同,把制度变迁划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类。在这一领域成绩最为突出的是V·w·拉坦(VenronW·Ruttan)和林毅夫。v·w·拉坦应用他对技术变迁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制度变迁,将舒尔茨和诺斯等的理论推进了一步。
二、主体博弈
一般来讲,SNA供给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官方)。供给结构单一、成本巨大、投资期长,风险远高于收益。官方供给SNA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求,因而SNA在此具有公共品的性质。相比而言,SNA需求主体则不同,它由政府、企业、个人所组成。需求主体多元化,因而需求的利益目标(动力)不同(注:在此所言的需求利益目标,类似诺斯的术语“外部利润”):对政府而言,其需求目标基本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国际比较;对企业而言,其利益目标包括企业管理、经营的市场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以及企业家个人努力的社会实现;对个人而言,其对国民经济核算资料的需求是为了寻求完备信息,减少市场交易的环节和风险,即减少交易成本,从而增加其经济利益,实现其个人经济目标函数最大化。
SNA供给与SNA需求主体、目标既然存在上述差异,同时,SNA所具有的巨大信息含量和丰富的方法,使人们在考虑国民经济核算改革时,必须首先对SNA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引导机制加以重视。
三、基于需求缺口的变迁方式
由于需求主体多元化、需求目标函数多层次化,相对于供给主体的单一结构及目标函数的单层次化,就存在一个需求缺口,这反映在对SNA信息的总量及结构需求分布上。可以说,SNA进一步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消除这种需求缺口。
消除需求缺口,从理论上讲应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减少SNA供给,二是增加SNA需求。然而对于SNA来讲,显而易见的是,政府的供给如果是理性原则下的行为,一般是增加而不会减少。由于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因而最好由政府来承担,在此政府不妨进行“垄断生产”。客观地讲,消除SNA需求缺口最好由增加SNA需求着手。潜在需求主体、目标的显性化就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在SNA中的一种制度安排体现;并且,这种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古典经济学中萨伊定律(Say’sLaw)所描述的现象,即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政府可以通过特殊功能,扩大对国民经济核算信息及优势的宣传,以及安排相应配套的措施来进行SNA的强制性推扩,即强制性变迁。因此,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变迁,最主要的特点是强制性变迁。
四、为什么是强制性变迁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身是维护宏观经济管理的有力工具,其作用就在于减少国家机器运行的交易费用。因此,以制度变迁为背景考察的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就决定了强制性的特。
此外,国民经济核算公共产品的认识,制度安排中“搭便车”的问题也是决定国民经济核算强制性变迁的原因。
国民经济核算公共产品性质的认识:
(一)国民经济核算是公共产品
这一观点最早是由邱东教授提出的。因为国民经济核算具有公共产品的两大属性,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此在属性上就具有了公共产品最根本的特点。
这一论述可以归结为两个理论:一是信息的公共产品性质;二是国民经济核算作为制度安排的公共产品性质。作为第一个理论基础,来自信息经济学关于“信息作为一种商品”的研究,信息是商品的关键是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在这方面有杰出贡献的有萨缪尔森、海德和阿罗。信息是公共产品,自然以信息库出现的国民核算体系也就具备了这种特点;第二个理论基础,来自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产品,而这个公共产品一般是由国家“生产”的。
两种理论基础,决定了国民经济核算具有公共产品这一性质。所以,不管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还是单独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国民经济核算变迁就应该是强制性的。
(二)解决制度安排中“搭便车”问题
所谓“搭便车”,是指某些人或团体在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从别人或社会获得好处的行为。“搭便车”是产权经济学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他们看来,公共产品是“搭便车”产生的根源之一。“搭便车”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可以简单地利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种制度安排,而无需付费。这样,创新者的报酬将少于作为整体的社会报酬,从而使创新者缺少激励。
五、较为一般的集体行动(注:此说法是为了区分统计与一般制度分析中的集体行动)
国民经济核算改革的诱致性安排,可能会是政府更看重的。因为,政府需要了解权力以外的变迁因素。在强调制度变迁主要力量的方面,国民经济核算变迁是强制性的;而在强调核算变迁的目标等方面时,这种诱致性变迁就更重要了。
诱致性变迁的主体一般是一群人或一个团体,通过诱致性安排所达成的变迁,其制度结构的稳定性也更高。这就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整个社会的市场应用结合更接近。而根据杨仲山的论证,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内部本身是市场化的。
篇7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日益扩大,综合性也日益加强。研究内容涉及运输需求与供给、运输价格、运输市场、运输成本、运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涉及各个领域。在研究范围扩大的同时,研究内容更加注重和强调运输需求分析,以满足旅客和货主的需求为主要目的。运输经济学研究内容的变化致使运输业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断的发生变化。
2.运输业地位
从运输经济学研究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在现代社会中,运输已经成为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运输已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纽带和主要基础。运输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
2.1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联系社会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和桥梁。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先行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对社会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它是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的前提条件。
2.1.1运输业是再生产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和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运输活动,都需要通过运输工具才得以实现,运输是生产得以进行的重要条件和环节。如果没有这些运输活动,生产活动就无法进行。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是产品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的继续和延长,如果没有运输这个中间环节,产品的使用价值就难以实现,社会的再生产就不可能进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就难以满足。所以,通过运输使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人民生活的需要才得以满足。
2.1.2运输业确保了社会产品的提供,并创造和提高了国民收入
通过运输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运送到消费领域,产品在运输的过程中其使用价值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由于运输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及运输职工新创造的价值追加到产品的价值中去,使产品的价值量增加了。因此,如果没有运输,产品的价值及使用价值就难以实现,也无法提供所需的产品。所以,运输保证了社会产品的提供参与了国民收入的创造。
2.2运输业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
运输业的发展关系到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运输业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运输活动,社会的发展就会停滞,运输业是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运输活动,运输活动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因此,运输业在整个社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3.运输业的作用
3.1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3.1.1运输业促进了工农业的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运输业作为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是保证国民经济建设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在某种情况下,没有运输就不能进行生产活动。例如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如果没有运输工具送入消费地区,其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就难以实现。而对于工农业生产部门来说,运输速度加快,运输效率提高,运输质量越好,运输成本越低,就越能缩短产品的运送时间,加快流动资金周转,降低商品的流通费用,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3.1.2运输业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工业的布局,首先要考虑原材料运进和产品运出方面所具备的交通运输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原材料的供应及产品的运送,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如果工业布局合理,就会在宏观上减少运费的支出,降低成本,加速再生产过程,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运输业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3.1.3运输业加强了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沟通
现代化的运输网络,把我国与世界各地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加强了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的交流,满足了人们旅游和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运输业使全国各地区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并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了各地区的共同繁荣。
3.2运输业的经济作用
3.2.1运输业的发展有利于鼓励市场竞争,形成优胜劣汰,从而降低市场价格
从运输经济学研究内容来看,运输经济学研究注重市场竞争及市场机制来解决运输问题,而市场价格是运输问题之一,所有商品市场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输费用,商品市场价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含运输费用的多少。通过提高运输效率,来降低运输费用,从而降低商品的价格。
3.2.2运输业的发展有利于劳动的地区分工和市场的专业化
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生产劳动的地区分工,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劳动力资源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市场的专业化将会大大减少买卖双方在收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成本的支出,从而减少市场交易的费用。
3.3运输业的社会作用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友好交往中,运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输业的发展缩短了人和货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使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接触和交往不断增强,并通过接触、沟通,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强化了相互间的各种社会联系,并逐渐结为一体。运输业的发展对世界的和平稳定、国家的统一、繁荣、人类文明的进步、各民族的交流、团结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二.国民经济调控原理
笔者曾经在网文[3]中,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原理,将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Y一步步分解为固定资产折旧,消费C,追加投资I和政府开支G(不考虑进出口):
再假定固定资产折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为f,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为b,0<f<1,0<b<1,即有下列式子:
这样,由式(1)可以得到关于投资的方程式:
I=(1-f-b)Y-G(3)
国民生产总值Y中有一部分是税收和规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为τ,税费额就是τY;国家对式(3)中的投资额可能也要征收投资调节税,设这项税率为q,0≤q<1,税费额就是qI。这样,总的税收T由下式表示:
T=τY+qI(4)
假定政府开支G跟踪总税收T,按照总税收T与政府开支G的差额进行调控,调节关系式为:
假定政府开支G跟踪总税收T,按照总税收T与政府开支G的差额进行调控,调节关系式为:
式中β>0,税收多于政府开支时可以增加政府开支。另外,投资额I扣掉调节税以后的实际追加投资额为(1-q)I。所以,设资本存量为K,则实际资本存量的增长率由下式表示:表示:
设资本量为K时,产出的国民生产总值为Y,资本产出率为u,则有下式:
Y=uK(7)
资本产出率u的意义是:投资1亿元,每年的产出为u亿元。现在归纳一下经济系统的运动方程:
给定初始条件,就可以求解上列方程。经济系统的结构图,见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经济系统在不考虑进出口的情况下,是个封闭系统,不存在什么外生变量。这是一个自我成长系统。我们地球就是个封闭的经济系统,它并没有得到外星人的资助,经济成果不是也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吗!
三.经济系统的求解
对上述经济系统的运动方程进行整理可得:
初始条件是:t=0,资本存量为K(0),政府开支为G(0)。对上式稍加运算,改写成矩阵形式如下:
下面为了有个具体的结果,代入数值:f=0.25,b=0.25,τ=0.25,u=0.25,q=0.1,β=0.1。系数矩阵A如下:
对上式采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s为变换变量,则有:
对上式求反变换可以得到K(t)、G(t)。如果再假定:
G(0)=0.25Y(0)=0.25uK(0)=0.25×0.25K(0)=0.0625K(0)
则可以得到(下面直接给出结果):
K(t)=K(0){0.8666exp(0.07626t)+0.1334exp(-0.07376t)}
Y(t)=Y(0){0.8666exp(0.07626t)+0.1334exp(-0.07376t)}
由以上数据可知,年经济增长率为7.6%。
四.经济增长率的讨论
在通常情况下,由矩阵A的特征值,可以近似得到关于年经济增长率r的公式:
将前面的数据代入得:r≈0.075=7.5%,与上面的结果差不多。由式(16)可知,提高资本产出率、降低税率、减少浪费、提高调控效率都能够加速经济增长。
由图1可以看出,这里对投资采取了适当课税的调控策略,既可以抑止过度投资,又起到扶持投资不足的平衡效果。调控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政府开支对税收收入的跟踪状态。
五.结束语
有些学者,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建模思想,所建立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型,与“真实经济过程”相比较,“方程中所有的常系数几乎是不存在的,甚至这些系数很难找出可观测量,因为有可能这些关系本身在统计上是不成立的。”(郑辉,2001,第89页)而本文所列经济模型中采用的经济量、经济参数,都是真实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参数,如垫付资本、周转率、折旧、工资、利润、投资、税收、GNP、税率,等等,由过去和现在的经济变量和参数的数值,调控将来的经济变量的数值,完全具有可操作性。如果建立某种目标函数,也可以探讨最佳路径。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动不动就是“均衡值”,“均衡值”等于多少?说得再头头是道,就是缺乏可操作性。经济系统不是什么稳定平衡系统;如果经济系统是个稳定平衡系统的话,我们只能一直呆在原始社会。
有文献借托外宾的话说:托宾(JamesTobin)写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论文如果没有运用‘微观基础’的方法,就根本不能在任何主要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任何研究报告如果被怀疑违背了‘微观基础’的戒律,就逃脱不了同行的批评;一个新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如果不能表明博士论文中假设的关系式是用‘微观基础’方法推导出来的,他就很难在学术圈子里找到理想的工作。”(郑辉,2001,第70页)我的这篇文章,既没有运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微观基础’,又不讲“均衡”,也不是“非均衡”,完全依据西方民间经济学家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却也讨论了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这当然难逃“根本不能在任何主要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可悲下场。
参考文献
篇9
一、布阿吉尔贝尔经济思想简介
作为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思想于300多年前的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初叶已形成,但从其经济思想清晰明确的政策含义来看,布阿吉尔贝尔的主要经济思想对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不乏现实意义。
布阿吉尔贝尔出生于法国的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先后担任路易十四的理财官及卢昂地方议会的法官,以上学习和从政经历使得布阿吉尔贝尔对这一时期法国国情有着十分明确、深刻的了解认识,进而成为了当时开始重新探索振兴法国经济道路的众多思想家中的重要代表,留下了《谷物论》、《论财富和租税的性质》、《法国的辩护书》、《法国详情及补篇》等重要著作。
正如马克思所言:“古典政治经济学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虽然身为路易十四的法官,却热情又勇敢地替被压迫阶级声辩。”布阿吉尔贝尔以自己的经济思想开创了法国经济史继重商主义之后的新篇章。法国的古典经济学以重农著称,而布阿吉尔贝尔也是重农学派的先驱,称其为“农业的辩护者”,名副其实。
布阿吉尔贝尔所处时代的法国,重商主义政策已实行了半个多世纪,工商业也确实从中获益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此时重商主义的政策效用已达顶峰,它以牺牲法国农业为代价而换取的繁荣发展也已走到了尽头――大量工地荒芜,农业日益凋敝,同时导致市场狭小,影响工商业发展以至于“经济衰败和经济危机不断趋于严重,社会阶级矛盾与斗争不断趋于尖锐。”就是在上述背景下,布阿吉尔贝尔形成并在著作中阐述了自己的主要经济思想:
(1)“只有衣食等物品,才应当称为财富”而“一切财富的来源,就是土地的耕种。 ”即农业生产是财富的源泉,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2)没有一种行业的失调能够不同时将它的不幸立刻地或逐渐地反应到其他一切行业上去,它们形成了一条财富的链条,……一旦从中脱掉一个环节,它们就会失去价值,至少失去最大部分的价值。 而农业则是各行各业所由产生的基础。即社会财富的增长有赖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而农业则处于这条要求各环高度协调的财富链中最为基础的一环。
(3)在阐述税收,特别是谷物税及“谷物价格调整”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时,布阿吉尔贝尔特别指出,“至于出口税,则丝毫不应轻饶,而应全部取消…… ”,因为出口税与国内通行税导致各地产品输出量急剧下降而又进一步致使各地发生严重的消费不足,阻碍国民收入的增加;他还认为“必须维持曾经一度议定的谷物价格,而不是随心所欲地破坏它 ”。因为人为地压低农产品价格是导致谷价低贱以致“伤农”的最重要原因。特别地,布阿吉尔贝尔提出“当谷物价格略有提高的恐惧露头就努力去从国外各方面购进”,“为了克服造成这么多困厄的谷价低贱混乱就必须出卖小麦给外国”。可见,他已经看到允许农产品可以自由贸易也能起到稳定谷物价格的重要作用。
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实国情,作为一个自古以利农立国,具有上万年的农业发展史的大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的转型期,而处于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农业还是一个弱质产业,仍处于走向现代化的初级发展阶段。基于此,研究布阿吉尔贝尔如前所述主要经济思想对探讨我国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其相关的政策建议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关于农业是“各行业所由产生基础”的现实借鉴
布阿吉尔贝尔在其《谷物论》中指出,农业是“各行各业所由产生的基础”,耕种者所从事农业生产的繁荣昌盛是一切其他等级的财富创造的必要基础”。诚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也早已达成了理论上的共识,但面对我国农业发展至今仍然落后,三农问题尚且突出的现实,要切实做到真正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来抓还应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切忌农业政策以工业为中心而变化,保证相关发展政策持续性和有效性,免于再度陷入“农业落后已影响工商业发展,于是转而采取改善措施,工商业、国民经济形势一旦好转又再度忽视农业”的恶性循环;第二,在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以及进行第三步战略部署等全局性战略计划安排中,有意识地将重心向农业适度倾斜,抓住本世纪头20年机遇,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第三,要通过“科技到户”等具体措施逐步改变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低,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的现状;通过“保障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在农村建立终身学习体系”、“鼓励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教书育人”等具体政策措施不断提高农村的劳动力素质。正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提高科技水平“关键在人才”,要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力,进而扎实树立、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关键所在。
三、关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相关借鉴
在确保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平衡协调发展这一方面我国也尚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就农业而言,这一点可分为“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来看。
“内部协调”问题涉及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问题。我国目前的农产品市场仍存在“低质产品生产过剩,优质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对此,笔者认为,各地区应当针对本地情况,对农业内部各部门间的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现优化升级。就种植业而言,可争取在不影响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减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在不断适应国内国际产品需求变化中推动农业发展。
“外部协调”问题即要求产业结构布局的合理优化。我们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及贡献应当是不断下降,但重要性是不会也不能改变的。在以后的发展中应当坚持利用工业技术,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在下调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与二三产业更加协调的同时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保证“以农立国,以农兴国”。
四、税收、贸易及农产品定价政策借鉴
第一,对于当代中国而言,税费改革同样是早已列入政府议事日程的一件大事。其中,“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农业税条列”只是我国政府利用“免除税费负担”政策促进农业发展走出的关键性的第一步。农业税的取消不仅减轻了广大从事耕种业农民的负担:据统计,“取消农业税以后,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相比共减轻农民负担1 265亿元,仅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一项,按2003年计算每年即可减轻农民负担423.8亿元。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我国农业已进入“后农业税时代”,农民摆脱了因身份而终身承担的一项税赋,利于“城乡税费统一,公平税负”的实现,同时也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利于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发展。
第二,继取消农业税政策实施之后,我国还可利用对于农产品出口税的调整来促进农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同时还应注意充分利用目前作为WTO成员的相关优势政策实现本国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国际化,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加快提高农业生产力。
第三,农产品基本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加之政府出于政策性目的可能人为地压低农产品价格,而这正是“强迫经营者常将自己的收益同无数人分享 ”,以致产生“谷贱伤农”的可悲局面。
第四,在我国,农产品价格同样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布阿吉尔贝尔已经认识到,商品交换须按“自然规律”,“按一定比例价格交换”,否则就会导致“饥馑”,同时极大地挫伤生产者积极性,农业的基础地位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我国工农业剪刀差的长期存在,违背了工农产品按“自然规律”交换原则。虽然近几年这一差额已大大减小,但要将其彻底消除,同时综合考虑诸多其他相关因素,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谷贱伤农”问题尚需时日。而在此期间,政府应当实施主动干预,保证农业收入至少足够补偿农产品生产费用一劳动报酬支出并能使农民收入在正常年景下,逐年有所提高。同时还可借鉴利用布阿吉尔贝尔就“通过谷物自由对外贸易以平衡国内谷物价格”的政策建议,对农产品价格进行适时调整。只有这样保证农产品得以“重新定价”,切实保障农民利益,才能“使农民竭尽所能地耕种”,最终利国利民。
参考文献:
[1] 布阿吉尔 贝尔.谷物论.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 布阿吉尔 贝尔.法国的辩护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 布阿吉尔 贝尔.法国详情及补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 杨黛.论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3).
[5] 邹柏松.布阿吉尔贝尔调整谷价发展农业的思想[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1).
[6] 高海水.世界农业发展趋势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J].经济经纬,2008,(2).
[7] 鲁静芳,左停,苟天来.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展望[J].世界农业,2008,(6).
[8] 姚开建.经济学说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 赵羽翔.经济学说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篇10
立脚点是指分析者在项目研究中的组织立场。这里的“组织”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讲的,它是指分析者所在的社会实体。
根据工程经济分析中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划分出常见的两大类六个社会实体。这些不同的社会实体间既可能是横向并列的关系,也可能是纵向包含的关系。
同样的工作从不同组织的立脚点来看,将会有不同的收益和成本。一方面,立脚点的不同将导致不同的收益和成本内容;另一方面,即使相同的收益或成本内容,其价值也会因立脚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工程技术方案有利和不利结果的出现会依赖于分析者所采取的立脚点,因此,立脚点原则要求分析者明确在经济分析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
特定决策的立脚点应当具有一贯性。一般决策的观点都是把项目所有者作为立脚点,然而,某些情况下关于项目经济分析的决策,也会要求使用债权人和项目全部投资人,甚至国家与社会等其他类型的社会实体作为立脚点。当给定了特定立脚点,备选方案未来产生的效果,无论是经济的或是其他方面的,都将被确定下来。因此,在项目的可行性评价或经济分析过程中,明确的与一贯的立脚点原则是十分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方案比较与选择等科学决策的前提与保障。
明确的与一贯的立脚点原则并不排斥基于多个立脚点对项目的全面考察与评价,只是要求在每个特定决策或从每个特定角度考察项目时,要明确并使用唯一立脚点,以保证特定立脚点下项目收益与成本的清晰明确,避免由此带来的争议和不正确评价。
同时,应当认识到,多立脚点的全面考察,会有多个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到项目的决策程序中,这有可能导致不同利益主体对工程项目或方案进行评价、选择及设计时,会出现某些或某种程度的冲突。因此,立脚点原则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项目评价指标设置的系统性与客观性,需要实现决策权在不同利益主体间分配的合理性与公正性。
二、立脚点原则的应用
(一)财务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财务现金流量表能够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收支情况,用以计算各项动态和静态经济评价指标,从而进行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分析。现金流量表可分为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和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等不同报表,要正确得出不同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内容,必须依据立脚点原则,区分不同的投资计算基础。
通过对基于项目全部投资人和项目所有者两种立脚点的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很容易地得出不同财务现金流量报表的结构。
(二)项目收益率与资本金收益率
考察项目收益率时,如果站在全部投资人的立场上来评价,那么股东是投资人,债权人也是投资人。债权人从项目中得到的收益是利息,正如股东从项目中得到股息是一样的。可见,利息不构成基于全部投资人立场的现金流出科目。如果站在项目所有者的立场上来评价,那么利息将成为现金流出科目。由于建设期利息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从而计提折旧;经营期利息计算期间费用,虽然两者都不抵扣调整所得税,但却都具有抵扣所得税的作用,从而影响到基于项目所有者立场的净现金流量,导致项目收益率与资本金收益率出现差异。如,某工程项目投资1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50万元,贷款50万元,贷款利率15%,预计年营业收入100万元,经营成本54万元,年折旧费为1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6万元,所得税率为25%。
(三)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分析
在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评价中,政府或国家也往往需要知道项目投资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这就需要基于政府或国家的立脚点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这一工作通常被称为国民经济评价或经济分析。国民经济评价的方法是在西方国家随着兴建公共事业项目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种经济评价方法,也被称为社会成本效益分析,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理论和方法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方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的方法(又称L-M法)等。目前,我国对拟建投资项目或方案进行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已经成为整个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从项目财务评价到国民经济分析,立脚点的转换使得两种评价工作代表了不同的利益主体,分析的视角存在较大差异。
如果站在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那么就需要把国民经济作为一个大系统,项目的建设作为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从而分析项目从国民经济中所吸取的投入以及项目产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由于国家的资源,包括资金、外汇、土地、劳动力以及其他自然资源总是有限的,因此,基于国家或全社会立脚点的国民经济评价,在考察项目时应当关注资源的变动,而项目全部投资人立脚点的财务评价则是重点关注货币的流动。关注资源的变动,应当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国民收入的最大增长。因此,笔者认为,凡是减少某国社会有益资源的项目投入都是该国的国民经济费用;凡是增加某国社会有益资源的项目产出都是该国的国民经济收益;凡是增加某国社会有害物质的项目产出都是该国的国民经济费用;凡是减少某国社会有害物质的项目投入都是该国的国民经济收益。社会有益资源作为项目投入,其价值应以机会成本衡量;社会有益资源作为项目产出,其价值应以支付意愿衡量。增加社会有害物质,其费用应以带来的有害物质的危害结果衡量;减少了社会有害物质,其收益也应以消除有害物质的危害结果来衡量。
从一国国民经济的角度看,企业向国家缴纳税金,向国内银行支付利息,或企业从国家得到某种形式的补贴,都未造成资源的实际耗费或增加,它们只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转移支付,因此,不能作为基于该国国家或社会立脚点的费用或收益。如果同时考虑他国国民经济,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那么向国外银行支付利息,也未造成资源的实际耗费或增加,向国外银行支付利息也成为基于新的立脚点的转移支付。
总之,国民经济评价应该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用货物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分析、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来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区别在于二者所站的评价角度和立场不同,所考察的对象不同,所跟踪的对象不同。财务评价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考察项目自身的财务生存能力,跟踪的是货币流动;国民经济评价是站在国家和该国社会的角度来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跟踪的是资源流动。可见,只有依据立脚点原则,才能正确把握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异同,才能准确识别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益和费用,从而实现国民经济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靠性。
篇11
二、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会计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会计的历史起点当是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简单刻记与直观绘图记事阶段。直至十四世纪复式簿记产生以后,才是研究会计思想和会计观念最合适的起点。该方法所依据的观念是:企业单位和企业关系的观念;经济业务用货币形式记账的事实;不同的项目可以按照共同的货币单位比较;通过费用和产权账户的使用,说明对资本和收益的区别已有所了解。会计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中世纪意大利商业城市的兴起,会计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表达能力,社会制度方面的前提条件包括:私有财产观念;信贷的发展;资金的积累。但这些前提条件并不能充分阐明会计理论的发展,短期合伙和合伙经营方式的出现不仅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和运用,且对会计理论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影响。法国人卢卡・帕乔利出版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标志着会计理论的诞生。十五世纪末,意大利城市在政治和贸易上开始没落,该时期复式记账的一项重要发展是在每年的年末计算损益,资产负债表随之产生。十七和十八世纪西欧另一个重要社会制度和经济变化,是工业革命的开始和合股公司及其他形式组织的发展,该变化对以后会计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十九世纪的一系列经济事件使会计有了巨大发展,但会计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还受经济制度和使用会计数据目的变动的影响。
会计理论与方法的任何创新,都旨在促进生产的发展,但其进步又密切依存于经济的需要。20世纪会计上的重大成就主要包括:第一,政府不仅依法监管证券发行和证券交易,而且规范上市公司应予披露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信息,组织权威的机构制定会计准则,作为会计对外报告的确认、计量、记录和公开披露的依据。第二,围绕会计的记录、计量、确认、报告,产生了各种会计理论,以此为基础,准则制定机构AICPA和FASB先后研究并了“企业会计普遍适用的准则”、美国FASB财务会计概念框架(1-7号)等。第三,创造了具有控制职能的标准成本会计制度。标准成本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便逐步形成了现代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现代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前者服务于市场(主要是投资人和债权人)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后者则提供具有“商业秘密”的成本、效益等内部信息,满足企业经营者的需要。这种科学的分工与合作,是20世纪会计科学的又一重大成就。第四,一批中青年会计学者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多角度研究分析会计信息的作用,重新解释和预测了过去已发现和至今未发现或产生的会计现象,经验一实证会计理论研究在近30年取得了重要进展与成功。
(二)“公认会计原则”的形成与会计理论 “公认会计原则”是20世纪会计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美国经济危机的直接产物。而对合理、科学的会计原则的追求,是推动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因素,并形成观点丰富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会计界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指责和批评。美国会计师协会(即后来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任命乔治・梅(GeorgeMay)为主席的“与证券交易所协调委员会”,对会计实务进行调查,并通过了六条“认可的会计原则”。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下属委员会在“财务报表的检查”报告中,正式产生“公认会计原则”(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GAAP)的概念。1938年,会计程序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美国进入了有组织、有意识地制定会计准则的阶段,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公认会计原则”。美国在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三个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包括:会计程序委员会、会计原则委员会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这些机构先后的“会计研究公报”、“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和“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以及一些相关的解释文件,都属于“公认会计原则”的内容。受美国的影响,其他一些国家也逐步效仿。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成立,标志着公认会计原则已在国际范围内产生实际需要。早期的国际会计准则保留了较多的可选择方法,不利于提高各国财务报表的可比性。本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着手修订已颁布的国际会计准则。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于2000年5月宣布,已完成了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月份准则的评估工作,二十世纪60和70年代曾发生很多环境变动,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会计师的工作,迫使会计界采用新的会计方法和会计思想。在技术领域,电子计算机是一项最重要的发展,但社会和经济变动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会计理论的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人类社会
的会计演进与经济发展。从整体上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会计实践的发展,而且推动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反之亦然;从会计理论的发展史来看,会计理论正在受到经济学理论的影响,会计理论也愈益从经济学中找寻“支援意识”,并将其转换为会计学理论的基础理论架构。经济学理论在会计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渗透到会计学的各个领域。会计学视野中的经济学应是解释会计现象与拓展会计新领域的一种工具。
三、经济学说对会计理论发展的影响
(一)政治经济学对会计理论发展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把会计看成确定和控制资本价值运动的手段。就会计职能及其历史发展规律而言,马克思指出:“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这里的“簿记”就是会计,从而精辟地概括了会计发展的历史规律及会计职能和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理论认为,资本循环周转理论蕴涵着会计核算。从资本循环可以看出,企业经营的过程是通过垫付货币资本收回更多的货币资本,其目的是取得更多的现金净流入。在企业资本运动过程中,存在相对静止和显著变动两种形态。在资本处于显著变动时,应着重计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某个期间)全部资本的流量的结果(增量);在资本处于相对静止时,应着重计算企业在某个经营时点资本的使用状况及对资本的要求权(产权),其代表企业在某个会计时点资本的存量。可见,借助资本循环,企业的经营业绩特别是现金净流入及财务状况都可以用会计加以计量。
经济理论认为固定资本损耗与会计中的折旧费用密切相关。马克思指出:“机器的有形损耗有两种。一种是由于使用,就像铸币由于流通而磨损一样。另一种是由于不使用,就像剑入鞘不用而生锈一样。在后一种情况下,机器的磨损是由于自然作用。前一种磨损或多或少地同机器的使用成正比,后一种磨损在一定程度上同机器的使用成反比”。固定资产无论使用与否,都会发生有形损耗,这种损耗的程度主要决定于其工作负荷程度和固定资产本身的质量。马克思又指出:“机器除了有形损耗以外,还有所谓无形损耗。只要同样结构的机器能够更便宜地再生产出来,或者出现更好的机器同原有的机器相竞争,原有机器的交换价值就会受到损失。固定资产除有形损耗外,不定期可能发生着无形损耗。对于固定资产损耗的补偿要采取固定资产更新和固定资产大修理两种形式。而折旧是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正确地计提折旧,才能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从而保证固定资产再生产具有正常的资本来源。马克思指出:“这种生产资料把多少价值转给或转移到它帮助形成的产品中去要根据平均计算来决定,即根据其执行职能的平均持续时间来计量”。固定资产折旧可按其使用年限平均计算,企业会计也依据该原理来计算折旧。
经济学的价格理论中蕴涵产品成本核算的思想。马克思指出:“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所用的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自身耗费的东西……,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成本价格是商品中用来补偿所消耗资本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是所消耗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的转化形式。成本价格对企业来说是成为出售商品价格的最低界限。商品的成本价格越低,竞争能力越大。根据成本价格理论,产品成本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在生产过程中直接耗费的生产资料,如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费用;补偿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逐渐磨损而提取的折旧费;以工资形式支付给生产者的劳动报酬;进行生产管理活动所支出的管理费用。在成本计算工作中,应根据这个理论范围计算产品的成本。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必须充分考虑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价值耗费的补偿,以及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会计核算要求将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所发生的一切支出综合表现出来,并用企业的销售收入加以补偿。因此,将这些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才能得到必要的补偿。同时,将废品损失等非生产性损失的发生列入产品成本,也可以提高产品成本的综合反应作用。
(二)新制度经济学对会计理论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科斯、诺思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Hew institution-aleconomics)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加,成为西方经济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理论现象。新制度经济学也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学的“显学”。新制度经济学不但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及颇有价值的方法,同时对会计理论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对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研究的影响。从60年代起,各国会计界普遍将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成果,但制度因素在研究中往往被忽略了。笔者拟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会计目标进行重新界定,对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做出分析。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原理,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点,是契约联结的网络。这些契约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涉及到投入品的物主和商品的买主,企业不仅与人力资本的提供者(雇员、经理等)、实物资本的提供者(股东、债权人等)缔约,也与原料的供应者、产品的购买者缔约,还与政府缔结政府管制契约、与社会缔结有关社会责任的契约。而企业的契约人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原有的契约人可按一定的规则退出契约,原来未缔约者也可按一定规则加入契约。这样,企业除了有现实的契约人之外,也存在潜在的契约人。契约市场则是现实的契约人与潜在的契约人进行角色转换的制度安排。潜在的契约人可以通过契约市场加入契约,而现实的契约人也可以通过契约市场来退出契约。此外,企业还有间接的契约安排。企业的这种“契约链”是可以无限延伸的,而且随着它的延长。契约人与企业的利益相关度逐渐下降。契约是人与人之间交易的结果,交易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就是交易费用。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信息、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其中核心部分是信息费用。交易费用对人们之间的契约有重大影响,因此契约人想方设法降低交易费用。会计是一个将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进行信息转换和加工的系统,因此,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可以界定为:降低企业契约人集(指直接契约人、间接契约人、现实契约人、潜在契约人的集合)的交易费用。 二是对会计研究方法的影响。早期的实证会计理论研究者们运用的是有效市场假说及资本资产计价模型,奉行以会计信息价值为中心的理论,但最终发现这种理论不能圆满地解释会计惯例。他们意识到:政府官员和其他管制者们的行为可以根据“人的行为动机是谋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这一假设,通过建模进行预测。与此同时,在行政管理中同样存在着非零值的交易费用,使得会计程序能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及其价值。于是,在70年代末从传统的
实证会计理论中派生出了一种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基础的实证理论,该理论强调对不同企业和行业的会计惯例进行解释,它不仅建立在企业理论和政府管制理论之上,而且是这两种理论的衍生物。在实证会计方面,经济学不仅提供了会计研究的方法论,而且使会计学“侵入”到金融学领域,对金融资产定价模型和市场效率假说的检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实证会计理论借鉴的是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思想和方法,致力于根据利益集团选择会计准则、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的行为,来解释现存的各种44t实务,从而用实证方法证明有关会计假设,以对未来会计实务进行预测,这和传统的规范会计研究大为不同。
三是对会计规范研究的影响。会计规范是有关会计信息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制度安排,是各个利益集团博奕的结果。会计规范的演进是一个典型的制度变迁问题,会计规范演进的原因是会计规范的不均衡,会计规范的不均衡是指会计规范的需求与供给不一致。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会计规范的需求与供给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原来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不再使制度需求者的净收益最大,因此产生了制度创新的动机和需求;另一方面,又改变了制度的选择集合和选择范围,从而改变了制度的有效供给。同时,这种制度的不均衡是一种常态,而制度的均衡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制度的变迁只不过是从一种不均衡状态到另一种不均衡状态,而不是从不均衡状态到均衡状态,会计规范只存在于动态过程之中,会计规范的演进就是在以上背景下发生的。新制度经济学是研究制度的科学,制度作为一套行为规则被用来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和相互关系,会计规范正是包含在制度该概念之内的。因此,会计规范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可以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用制度分析框架来分析和研究会计规范问题。
四是对会计史研究的影响。传统的会计史研究方式是按照时间顺序、以重大的会计史实为基础来描述会计史。其缺陷在于:这种方式以描述为主,使不少会计研究文献只是史料的堆积,忽视了对史料的分析;缺乏理论分析工具,只通过规范方法进行研究,缺乏定量分析与实证支持,客观性、可证实性差;研究的实际意义不大,只是对会计的过去进行了回顾,不能对现在的会计理论研究起作用,更不能对会计的未来做出预测。如果将新制度经济学引入会计史研究,其意义在于:以制度变迁为线索把握会计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减少研究的盲目性;以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对会计史做定量分析,用实证方法研究会计史问题,从而提炼出一个对会计史进行理性分析的框架;进行会计史研究也不再只是为了对会计的过去进行回顾,而是要通过对会计发展历史上会计环境与会计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检验现行会计理论与会计环境的一致性,并对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五是委托理论与产权会计学对会计理论的影响。理论假设人有不同的偏好,并且都是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甚至会有机会主义行为,这就导致了成本(包括签约成本、监督成本、保证成本、剩余损失)的发生。所以,委托人需要一种控制系统来使人按委托人的目标来行事。该控制系统包括三部分:决策权的分配、业绩计量与评价和奖励与惩罚。契约和决策的形成需要信息为基础,而会计和审计正与这种信息的收集和传播有关,所以理论被用在会计和审计研究中,以分析不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和审计程序的效率特点。产权会计理论认为:产权界定是会计产生的基本动因之一;产权制度是会计政策选择的出发点与归宿;提高产权效率是制定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产权博弈关系决定企业会计的未来发展取向。
六是信息经济学对会计理论的影响。司可脱(sccott)的《财务会计理论》是基于信息经济学来构建的,作者认为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就是协调会计信息的不同角色。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信息经济学、证券价格和行为科学在财务会计研究中的运用,导致由经济收益计量观向决策有用观的转变,“主要会计职业界已经采纳了决策有用观”。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号(1978)将财务呈报的目标确定为:财务报告应该提供与现在的潜在的投资者和信贷人以及其他用户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财务报告应该提供有助于现在的、潜在的投资者和信贷人以及其他用户评估企业预期现金流人的数量、时间和不确定性的有用信息;财务报告应该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以及使资源和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交易、事件和情况影响的信息。
(三)人力资本理论对会计理论研究的影响: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的创立得益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指出,人力知识、能力、健康等质量的提高对经济成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数量的增加重要。会计系统如果不能反映这种重要的资源,那么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势必大打折扣,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该影响会日益加大。
(四)会计由微观控制走向宏观控制:国民经济会计郭道扬教授在二十世纪会计大事评说(七)中写道:“20世纪以前,会计(簿记)所正视的基本上是一个微观经济世界,它参与对国家经济、企业经济的管理也基本上囿于微观经济范围。进人20世纪后,会计环境巨变促使它走向宏观经济控制领域,在宏观会计建设方面开创了新的格局”。会计由微观走向宏观,会计环境的巨变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这只是外因,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是人的因素。国民经济会计又称国民会计、总量会计或社会会计。最早提出社会会计概念的是1972年诺贝尔奖得主约翰・希克斯,他在其著作《经济的社会结构一经济学入门》一书中认为:所谓社会会计学,就如同借会计学能在一望之下把握企业经济活动全貌一般,利用相同的会计学方法,力图掌握国民经济的整体活动状况。希克斯在国民经济会计理论上的贡献可归纳为:一是企业中会计师所用的一般化的表式可用于国民收入的计算,具体表现为生产记录表、收入及支出记录表、储蓄及投资记录表。这三种记录表是构成社会记录体系的基石。二是提出了分部报告的思想。许多交易在国民经济的内部交易中已相互抵销,因此应将构成国民经济的无数经济单位分成若干集团,就各个集团制作多个记录表。三是可将上述集团分成企业部门、个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三类,这三类部门各自制作三个记录表,并据以制作整个国民经济的记录表,这便是国民收入表。为使此表更趋完备,还须外加国际收支平衡表。
三十年代末,理查德・斯通等人在凯恩斯的指导下,将会计学中的复式记账原理、会计账户体系、平衡原理等理论,引入国民收入核算,为英国计算国民收入。四十年代,斯通又与米德(1977年诺贝尔奖得主)合著出版了《国民收入和支出》一书,为改进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作出了重要贡献。五十年代,为了解决国与国之间国民收入核算标准问题,斯通在联合国带领专家工作组专门研究“国民收入”会计问题,在以往相关成果与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题为《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及辅助表》的报告(简称SNA)。此后,
经过反复修订,于1968年在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15次会议上通过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A sy8tern of National Accounts)。自此,国民经济会计研究和推广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篇12
一、李斯特经济思想的来源
李斯特经济思想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德国当时的经济状况
英国古典经济学在李斯特生活的时代达到顶峰,在欧洲拥有众多的信奉者。德国经济学家将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当作是唯一的真理,深信自由贸易是使德国摆脱落后的农业国状态的最优选择。而当时的真实情况却是:1815年欧洲恢复和平后,英国在欧洲大陆封锁政策期间积压的大量工业品开始向欧洲倾销。德国实际上处于内部分割的状态。由于缺乏坚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对内不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对外无法实行统一的御外关税。李斯特“从自己祖国的实际需要,特别是1815年后德意志工场手工业的艰难处境出发”,指出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教导人们“对某一特定国家来说,在特定的世界形势下,如何通过农业,工业,商业的发展来获得幸福和文明”。他指责斯密以及其后的经济学家不强调经济生活中国民有机体的重要性,始终只是以整个人类社会利益作为唯一的研究对象,完全没有顾及各个国家的不同利益。他主张建立一种国民经济学,即“民族的立场出发所理解的政治经济学”。
(二)美国的贸易保护的理论和实践
李斯特在很大程度上吸收和借鉴了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观点。美国经济生活的实际加强了李斯特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李斯特流亡美国其间正值美国贸易保护政策日益升级之时,他不但亲眼看到了美国新兴工业在保护政策庇佑下的蓬勃发展,而且亲身参与了关于美国是否应该实行保护关税制度的笔战。1827年,李斯特以致美国一个工业家联合会主席的十二封公开信的形式发表了《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针锋相对地反对亚当·斯密地自由贸易信条。
(三)重商主义理论
重商主义晚期正是欧洲工场手工业发展的时期,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工商业,抵抗外国的竞争,普遍实行高额进口税率以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对工业原料则不加限制,甚至以优惠税率鼓励输人。同时对那些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商品的厂商发放奖金或者补助金,以鼓励商品的扩大再生产和输出。这些措施都体现在李斯特的贸易保护思想中了,但是根据实际情况作了补充和改进。
二、李斯特经济思想的内容
(一)国民经济学说
李斯特把经济学划分为“私人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而且又把后者分为“世界主义经济学”(或者“万民经济学”)和“国民经济学”(或者“政治经济学”)。李斯特认为政治经济学首先应该是一种“国民经济学”,即教导某一国家,处于世界目前形势以及它自己特有的国际关系下,怎样来维持并改进它的经济状况,以及研究如何使某一国家在当前形势下凭农工商业取得富强、文明和力量的科学。它的任务是正确了解各国当前的利益和特有环境,指导他们摆脱落后状态。只有基于民族国家立场,根据本国的国情以及它所处的国际形势,通过适当的保护制度,使国家成长为一个工业强国,才能为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创造条件。国民经济学不脱离具体的国情抽象地谈论和教条地坚持某个原则,如国际贸易的自由和限制,是随着国家不同发展程度和时期而变化的。
(二)贸易保护学说
李斯特认为只有两个国家在工业发展阶段上大致处于相等的水平时,才能从自由贸易中双赢。否则,自由贸易只对先进国家有利,落后国家必须采取保护关税政策才能发展“幼稚”的民族工业。如果国家在新兴工业创建初期不予以保护,脆弱的幼稚工业在强大的外国竞争压力下必然夭折,本国的民族工业将无法建立起来。李斯特主张贸易保护,但并不是反对任何的自由贸易,他认为保护政策是受本国具体情况决定的历史性政策,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保护和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
李斯特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在农业、工业、社会、政治和内政上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而仍然以农产品与原料向国外交换工业品,那么它在这些方面发展程度越高,得到的利益将会越少。在比它先进的工业国对它的优势竞争中,它受到的伤害也就越大。而这类国家已经具备了一切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必要条件和手段,可以把自己建成工业国家,从而在文化、物质、繁荣和政治力量各方面达到高度发展,只是由于还存在着一个比它们先进的工业国家的竞争力量,使它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障碍。处于这样情况下的国家应当采取保护政策,这样有利于建立并发展本国工业,从而最终实现工业化。李斯特强调对工业的保护力度不应该一样,应当特别注意的只是那些最重要的部门,即生产最重要生活必需品的部门和对国家独立自主有着重大意义的部门。其它的部门可以适当让其参与国际竞争,从而提高其竞争力。
(三)生产力学说
李斯特的生产力概念并非人们通常理解的作为个人或者社会生产力意义上的那种生产力,而是“国家生产力”,它是由一国的科一学技术、国民个人素养、社会状况、政治状况和制度、自然资源及现有的物质生产条件等因素综合构成的。李斯特认为生产力比财富重要得多:“国家力量是一种动力,新的生产资源可以由此获得开发,因为生产力是树之本,可以由此产生财富的果实,因为结果子的树比果实本身价值更大,力量比财富更加重要。”“国家财富并不在于交换价值的占有,而是在于生产力的占有,正同一个渔夫的财富不再与占有了多少条鱼,而在于不断地捕鱼以满足他的需要的那种能力和手段”。李斯特用十分简洁的隐喻对比了交换价值与生产力,不仅用生产力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作为财富的交换价值,而且使生产力概念上升到国民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地位。
三、李斯特经济思想的影响
(一)为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奠定基础
李斯特认为个人力量与国家力量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正如国家离不开个人一样,个人也离不开国家的力量。如果没有诸如国家的独立、安全、政治自由、宗教自由等方面的支持,就决不会有个人力量的充分发挥的外部环境,也不会有国家的工商业的繁荣。同时,由于存在着私人力量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国防、治安以及其它公共品的提供,只有借助于国家的力量才能完成。所以国家的作用是决不能忽视的。李斯特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实际上也肯定了国家干预的重要作用。虽然他的保护主义只是当时德国实现工业化的权宜之计,最终的目的是抛掉保护主义这根拐杖,实现自由贸易。但是,在市场的力量不足以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时,或者说市场失灵时,他主张的还是国家干预。更何况,李斯特定义的生产力里还包括制度的因素,这更离不开国家的调控。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为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奠定了基础。
(二)历史分析方法使李斯特成为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
这种方法非常注重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据此来考察和检验经济学的前提,并且十分注意理论与历史经验,演绎与归纳,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说史的结合。他考察了英国成长为工业化强国的历程,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英国的强大与贸易保护的作用分不开。他还将经济按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分为五个阶段,并指出在相应阶段应该采取的政策,这些政策都是历史性策略。这些成为李斯特采用的历史分析方法的鲜明例证。这与“李嘉图恶习”直接相对,成为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
(三)给制度学派深刻的影响。
在经济学说史上,他最先把国家制度和伦理道德等精神文化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来看待的,强调在其它各方面都相同的情况下,一个政治修明、道德品质良好的国家和一个缺少开明政治、道德精神的国家,其生产力水平是截然不同的。这无疑为制度学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四)是发展经济学的思想来源之一。
他是第一个站在弱势民族的立场上展开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批判的经济学家,并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的问题,他为发展中国家指出了若干在当今仍然极具价值的途径。比如主张关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落后国家争取工业进步,国家统一和独立的利益,具有进步性,因而成为后来发展经济学的来源之一。
(五)生产力概念扩大了古典经济学的视野。
李斯特第一次真正把生产力概念引人经济学,并且作为经济学的核心范畴。他认为在长期内提高生产力比短期内的财富的增长重要得多,为了提高生产力而放弃短期的物质利益也是值得的。他用动态的生产力概念置换了静态的财富,把动态分析引人到了成本—收益分析模型之中。他的生产力理论包含了私人与社会的成本—收益、短期与长期的收益的区分的思想,从而大大扩大了古典经济学的视野。
李斯特的思想不仅影响力德国崛起,也影响了日本的崛起。深入研究李斯特的经济思想,应该会对我国的崛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陈万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张乐.从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看李斯特的经济思想[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
篇13
谈到经济学,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这是一门研究有限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学科。那么何为产业经济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明确什么是产业。产业即为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大至部门,小至行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文化、教育……总之,它概括了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活动。
产业经济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对于这个富有学术意味的命题,或许我可以随手翻开《现代产业经济研究》,指着一段加引号的表述完整严密几经修改完善的定义向你逐字解释,这样的方式严谨省事,却毫无意义。产业经济千姿百态,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对于我而言,它是经济学研究中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一片博大精深的领域,我们可以称之为中观经济领域。
首先我们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出发来感受微经、宏经、产经三者的区别与联系。我们每天所进行的个人消费,所购买产品的价格波动,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怎样实现利润最大化等问题,都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即社会经济主体(如家庭、企业、政府)的决策问题;而国民经济增长,政府利税调整,通货膨胀及紧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涉及到国民经济宏观现象的问题,均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简而言之,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是厂商和消费者个体的关系,而宏观分析的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产出问题。在这两者之间仍存在一片广阔的研究领域,如一些生产、产品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之间的联系及其互动发展,这些经济组织集团本身的演进发展及其在各个地区的分布等经济现象,对这些经济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研究就属于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因此可以发现,产业经济学既与宏经、微经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内容,它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这也是产业经济学之所以被既注重经济总体水平的增长,同时又需要关注民生的政府所偏爱的原因之一吧!
理论和实践中,体味产经的丰富
我一直很喜欢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概括产业经济学的专业特色。试想在上午的反垄断经济学课上,刚刚讨论过政府竞争政策的制定,中午关注新闻时,就看到发改委对于电信和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的调查,便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在现实世界中发现经济学的影子,用经济学的理论去解释各种各样的现象,这是学习产业经济学乐趣无穷的过程。
产业经济学的课程设置可以说是产业经济学区分于其他商科专业如经济学、金融学的重要体现。经济学更侧重基础理论的学习,对经济现象的研究和解释等,而金融学相对而言偏向实务,例如建立金融模型,对于数学和计算机的要求相对较高。与这两者不同的是,产业经济学很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色,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上,我们相继学习了产业经济学、企业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投资学等专业课程,无论是研究企业行为、政府政策还是产业的空间布局,每一门课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而又是产业经济的整体研究范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大三的我回顾这一两年来所学的专业知识,越来越感觉到它们的价值所在,产业经济这样一个原本迷糊的学术名词在我脑海中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知。
兴趣和梦想中,确定产经人的未来
不知道这样的两个词能否引发你们对于就业的一点联想。除少数潜心学术的同学会选择做研究这条出路,大多数人是需要走上社会,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相关领域做出贡献的。产业经济学属于典型的应用经济学范畴,其学科设置的初衷便是培养学生成为国民经济各领域合格的专业工作人才,因此,对于就业的关注,是产经人一直以来的兴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