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

篇1

1.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广大农民群众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农业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农田粮食产量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长久发展下去,还可能对农村、农田、农民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1.1农田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

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请管理”的现象,也就是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高度重视,一般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甚至有个别地区一直在频繁的建设各种农田水利工程,但是对于建好之后的工程,缺少必要的管理,给农田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缺少必要的管理,或者不重视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可能会造成农田水利工程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另外由于缺少管理,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不够,大大的缩短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寿命。造成农田水利工程缺少管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是农田水利工程建成之后的产权不明确,其归属的界定范围不明,也就造成了各个部门之间互相推卸管理责任;其次是农田水利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和管理责任没有得到落实,这样导致管理过程中缺少监督,造成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严的现象;第三是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够重视,普遍没有意识到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只是将重点放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上。

1.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落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建设也一直在前进,关于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不断发展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相匹配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但是我国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我国今天进入了市场经济体制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仍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所制定的,落后的管理体制无法满足现代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1.3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位不清晰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位不清晰也是造成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定位,在机构性质和机构职能上存在不清晰的状况,目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具有行政主管机关和水管单位的性质,又具备管理、维护和运营的职能,这就造成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缺少有效的制约机制,管理监督工作不到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并予以解决。另外还存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分工不合理的现象,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了一部分人工作负荷过大,任务量过多,不利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长期发展。

2.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提高农田粮食产量,促进新农村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变原本“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加强水利工程建好之后的管理工作。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规章制度,保证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是加大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以往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增加对于工程管理的财政支持,资金的使用需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保证资金都被应用到工程管理中去。第三是加强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监督,从这个层面去约束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管理过程中要注意责任到人,监督时发现问题,要有相应的负责人。最后是要建立项目法人制度、招标投标制度、监督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从体制方面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进行规定和约束,推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稳健发展。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除了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现状之外,还要注意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性质。一般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性质有三种,公益型水管单位、经营型水管单位和准公益型水管单位,性质区分的主要标准是管理单位的盈利情况,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支出为经济来源的是公益型水管单位,通过经营获得盈利的是经营型水管单位,国家财政支持和盈利兼具的是准公益型水管单位。按照这一规定对单位性质进行区分,能够更好的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孙秀凤.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问题及措施[J].科技展望,2017,(04):191.

篇2

农田水利工程指的是能够解决农田的灌溉以及村民和牲畜的饮水问题而修建的。主要包括灌排工程、节水抗旱以及小型水库、中小泵站等。农田水利工程是农村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国近几年来加大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水利工程设施。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措施有效地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的破坏,使得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有了显著的成效。可是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范围广和形式多等特点,因此,健全工程的管理措施是当今农业最为重要的课题。

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

实际调查显示,各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体制都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性,缺乏对工程系统、科学、合理的规范。在实际建设中难以达到规划中的预期效果,这也就会影响农田灌溉整个水利互补系统的形成。

2、工程建设具有盲目性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通常存在随意性、盲从性,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工程技术和经济效益方面不能同时兼顾。多年以来,小型水利工程都存在漏水问题,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漏水的问题。

3、忽视年久工程的失修工作

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竣工缓慢,对于年久的工程失修。在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制度并不健全和经常出现一些纠纷问题,导致工程建设进度和竣工时间延迟和缓慢,这样的状态是直接给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必须严格管理,才能建设出优质的水利工程。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具体措施研究

1、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措施

(1)做好总体规划,狠抓建设重点

水利工程的管理要有明确的总体规划,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搞好水利建设,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总体规划的重点内容应该是对建设方向的确定,有了明确的工作重点才能将水利工程建设的方向确定下来,然后再对一些次重点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规划重点工程的时候要考虑到区域环境,以确定目前急需改进的工程项目,通过重点项目的启动和实施,推动水利建设,才能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建设。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地区的农田干旱现象严重,区域水利建设的总体规划应狠抓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有力地改善农村尤其是树木主产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为生产和农业特色产业建设奠定扎实基础。

在进行总体规划的过程中要主要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早部署、早安排、早规划,在每年的冬季,就开始筹划下一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专门下发通知,组织工作专题,作好调查研究。对要开展的大型水利建设工作可以先设立示范基地,探索建立水利工程的效果,在示范基地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示范性演示,以确保工程项目的成功,很多省份早已建立了节水示范基地、水保示范基地、冻土研究示范基地等。这些基地建设有利于基层单位参观和考察,对进一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推广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2)扩大投资

为了合理地分配水利建设资金,做到区域内的平衡、和谐建设,水利建设管理部门可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扩建和改造,以保证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应农村水利发展的要求。同时,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加强了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调动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村民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中,以节省人力资金,避免出现由于资金短缺使得一些重点工程一直的延误下去。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田水利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要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单位,并在重点工程依情况设立监察团队,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周期性的资金账目总结,保证资金使用方向有迹可循。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议

(1)推广水利工程建设新技术

从根本上讲,农田水利建设首要解决的就是农田的灌溉问题。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水利建设应与时俱进,立足创新,为发展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农田水利系统要安全、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就要依靠新技术。目前得到认可的“湿地”节水灌溉的优势有:首先是高效节水。能够合理地取到适合的水量,保证粮食的持续高产,是广泛节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一种经济体系;其次有利于保护地下水。该体系能够保护环境,特别是能减轻由于灌区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农药失效的后果,能够全面地保持对农业水源的改善,保持了地下水位的动态平衡;最后是改善水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深受国家和人民的重视。节水体系能够为当地提供安全的、标准生活用水。以往的湿地农田灌溉系统主要在中国南方平原和浅丘陵地区进行建设,因为其间分布着洼地、塘堰和荒沟等。湿地农田灌溉节水体系主要是利用这些天然的塘、坑、洼地等,将其改造成“人工小型湿地”,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植物的生长作用。将排水沟略加扩宽,种植对降污作用强的植物,形成沟渠湿地。将这些小型湿地、生态沟与原有沟渠相连,形成“排灌沟渠―人工湿地”的综合系统。这样一来,从农田排出多余的灌溉或雨水,可进入下游邻近的小型人工湿地或生态沟。经过湿地净化后,水从另一端排入生态小沟,排入下游小型水库或湖泊等。这种技术主要是依据了国外的成功经验,能够保持农田排水中氮、磷含量的湿地面积为其承接排水农田面积的5%~7%,而且水已经过排灌沟渠和小型湿地综合系统的净化后会更加洁净环保,其水质符合灌溉标准。这种水循环的科学技术是探索节水的新路,是对农田灌溉的一次有效创新。

(2)注重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素质的培养

我们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性开发,就必须要重视对水利工程人力资源的开发。针对施工建设人员必须要进行岗前培训,确保水利建设工作的开展能够有较强的人员技术保证。同时,对于一些新的施工技术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与相关院校、有关单位搞好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也可以送去国外学习先进的建设技术,做到有的放矢。具体的培训可以通过举办水利项目建设人员培训班来实现,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人员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尤其是要保证建设人员安全意识的树立和责任意识的确定。其次,要通过建设培训来更新农田水利工程基础建设人员的知识,拓宽其视野,使具体的建设工作更有预见性、前瞻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工程质量问题。

结束语

总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最为重要的是质量问题,为保证工程建设的优质,应当具备一整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监管体系,同时也应当加强工程项目后期的管理工作,努力做到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充分地发挥出长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农业能够顺利生产以及保证人民的生活能够正常稳定。

参考文献

[1] 蒋邦全.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困境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02)

篇3

农村水利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设施。农村水利与农村道路、农村供电等同属农村公共工程,是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因此,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相当重要。

1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

1.1 缺乏财政投入

地方财力不足是制约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和重点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的重要原因。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虽然国家从很多方面对农村水利的建设进行大力扶持,比如加强资金补助、合理安排项目和规划布局等等,但是依然有很多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从而难以保障水利工程配套建设的按期启动和按期竣工。

1.2 工程管理具有滞后性

生产责任制在农村的推行虽然增强了农民的个体经济观念,但同时也淡薄了其集体意识,农民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只愿用水而不愿管水,具体表现为在行洪河道设渔网、在围堤上河道里乱垦乱种、无节制开采地下水等等,以至于近年来围堤沿线出现了不少鱼塘、河道滩地上种菜种树等。与此同时,水土流失问题也日益严重,山体的大量泥石冲入河道,这不仅影响生产,也破坏了生态环境,甚至还有可能造成洪灾。

1.3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虽然近年来的水利工程日益增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不少单位的缺乏科学的机构设置,人员青黄不接。内设机构当中大部分是非工程管理的岗位,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使得效率低下。与此同时,各地水利管理单位的初级、中级、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短缺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2 发展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意义

2.1 水利是农业命脉

农村水利工程对于保障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农村生产离不开水资源,管理好水利工程就是把握了农业的命脉。目前,我国耕地有将近一半是灌区,生产全国粮食、经济作物及商品粮的比重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2.2 水利是民生之本

农村水利工程对于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和村民生活质量、保障村民饮水安全至关重要。水利工程质量的好坏,关乎村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关乎村民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而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3 水利工程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农村水利工程对于促进经济可持续、改善农村生态有着关键作用,能够调节我国当前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缓解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压力,维护良好的用水秩序,营造公平用水、合理用水的氛围,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

3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改进措施

3.1 深化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改革

首先,进一步深化灌区的管理体制的改革,重视运营机制建设,加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促进大中型灌区田间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其次,进一步落实相关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调动用水户的参与积极性来完善相关体制改革工作;再次,以多种形式建立管理责任制度,提高工程的完好率和满意度。

3.2 加大资金的投入

一方面,各级政府应负起其在水利工程中的财政投入责任,将水利工程所需的大量资金落到实处,重视维修和改造现有工程设施,重视相关基础设施的更新,为今后的水利发展做好铺垫;另一方面,政府应努力促进地方财政投入的增加,负起农村水利工程的行政领导责任,调动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3.3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注重开发人力资源,有计划地选拨、提拔人才。组织人才培训和学习活动,调动上岗前或在职的职工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因材施教,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及岗位的需求。重视技术交底能力的培养,确定现有的每位技术人员的分工和专长,具体分为水土保持、地质和地下水、农田水利、财务管理、水行政执法、水资源管理等方面。重视基层水利服务、公益性抗旱组织和乡镇水利机构队伍的建设,发挥水利站的各项作用。

3.4 加快农村水利法的立法进程

完善与农村水利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使水利问题上一直以来存在的“全靠政府号召引导,只靠行政力量组织”的体制问题得到解决。法律法规的完善能够划出一条清晰明确的政策界限,使得政府和农民之间的权、责、利益关系更明确,使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利划分更清晰,使工程设施的产权归属及资产监管更明了。

4 结束语

篇4

1.2管理水平低,缺乏维护意识,重建设轻监管

目前,玉门市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一部分的基层水利工作者由于没有过多的时间继续学习,而普遍出现水平低、专业技能薄弱、服务能力弱及实践经验缺乏等问题,直接导致他们在一些有难度的工作面前无从下手。特别是一些基层水利管理者在思想上存在“重工程建设、轻工程管理”的观念,使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而出现“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的局面。

1.3产权不明确,管理机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机制及历史等方面的原因,玉门市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产权归属不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不到位等问题。本应由集体统管的小型农田水利管理大多流于形式,出现产权不明、责任不清、无人管理的现象,直接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及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

2完善甘肃省玉门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策略

2.1转变观念,全民参与

管理是建设的延续,对农田水利工程既要重视建设也要关注管理。玉田市政府及水管部门应在资金补助、政策支持、法律保护等方面给予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充分的保障。通过引发宣传册、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体形式广泛宣传节水改造的意义,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激发他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热情,通过引进“竞争立项,招标建设,以奖代补”的先进模式,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人人拥护,积极相应”良好氛围,以促进玉门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2.2明确管理产权和主体

在转变管理观念的同时,还要重视通过划分产权、分配水权等方式进一步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主体。在产权明确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向社会租赁使用权的方式,既有利于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产生较强的内在经营活力,又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在明确农田水利工程主体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乡镇投资的由乡镇所有和管理、村集体投资的由村集体所有和管理,只有建立起这种建设者、使用者、管理者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才能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真正提高。

2.3培养专业人才,采取管养分离

用“农民本位”的水利管理模式代替“由上自下”的管理模式,让农民通过民主决策发挥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性。尽可能的将水利工程的养护人员和养护业务从原投资运行主体中分离出来,通过设立独立、专业的养护企业,并加强多专业管理人员在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促进水利管理部门工作者管理服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促进小型农田水利的持续发展。

篇5

(一)发挥主观作用

实践证明,任何一件事情的完成都与主观努力分不开的,人的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都是水利工程管理的关键,是主观因素。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搞好水利工程管理的关键。管理水利资源,杜绝无偿用水的现象,废除水利的公益性,更新水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观念。想方设法多方融资,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重建设更要重管理,转变安于现状的等靠要的思想。

(二)实项监理和法人责任制

我国工程建设实施法人制已经有很多年了,项目法人制是是核心和龙头,这是稳定建筑市场的保证。但是在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法人制一直没有完全贯彻好,或者有使用而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首先要强调法人制,这是建筑工程领域中一项硬性规定,旨在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效率和施工质量。搞好项目法人制的落实,对于促进和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工程建设中要重视法人代表制的实行,这一制度来自于国外,上个世纪末进入我国的工程管理中,实行法人制可以有效保证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质量。

实行法人制能够确保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做好工程管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第一要认真贯彻和落实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中的众多规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项目法人的组建;第二是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法人资质,在项目进行建议书阶段就要明确项目的法人,没有进行法人审核,项目的建设就不能开始或者开展;最后是严格项目法人单位人员配备的资质和技术能力审核,参与建设的施工单位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素质,具有一定的施工经验,能够完成项目的建设任务。

篇6

我国的水利工程大多是20世纪60年代所建设的,年代较为久远,设备也较为陈旧。如今,很多的工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涵管断裂、堵塞、渗漏、软基及白蚁为害现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给水库带来了潜在的危险,下游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将受到严重的威胁,如果灾难发生,带来的生命财产安全将是十分巨大的。而对于堤坝工程,有些堤坝偏低,有些堤身断面较为单薄,还会存在土地质量低下、堤坝坝基严重渗漏等问题,在洪汛期就会出现管涌渗漏,甚至会出现溃堤的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1.2管理上不够重视,存在疏漏

由于制度的不合理问题导致的水利工程部门缺乏维修金的现象反映了在制度管理上对农田水利工程维修的不重视,这样就会造成很多设备年久失修,工程上出现的问题也得不到及时解决,大大缩减了其效益。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大家普遍重视枢纽工程,忽视对其相配套的一些工程,比如对一些水库来说,水渠的配套系统建设疏于管理,就会使水渠出现淤积,一到放水季节,就会浪费很多的水资源。同时,也由于水利工程的缺乏管理,机械设备也常常丢失,一些重要的设备,比如变压器、输电线都是被盗对象。而对于设备维护的不重视导致很多设备依然出现了故障却还在运行当中,这也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1.3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构不健全

由于对水利工程本身的不重视,致使工程的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达标,这就出现了很多管理人员在工作上,不按规章制度操作,也会给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造成极大的损失。也正是由于水利工程机构的不健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对接不能顺利地完成,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2加强水利工程养护管理的措施

2.1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要想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的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首先必须从制度管理上加以重视。要针对于水利工程的各项事宜制定合适的、可行的规章制度,使得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事项和内容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针对实际情况,及时对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要以可行性为考核标准,使制度符合于实际,能够具体落实才是一项好的制度。

2.2强化管理养护队伍建设

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具有连续性的工作,所以,我们一方面应该要稳定住管理养护人员的流动性,一方面要加强对管理养护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完善竞争制度,对管理养护人员的聘用做一个严格的标准,把好质量关,避免出现走后门、靠关系的不专业人员;可以在员工上岗之后定期地举行一些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地提升其业务素质,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员工在工作中由于技术问题而导致危险的现象;要开展思想文化教育,提升管理人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不能出现、的现象,这是对国家、对人民极不负责的,也是违反我国的法律的,对这种工作人员,坚决不能姑息。

2.3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养护水平

农田水利工程的维修和养护项目是非常大的,这需要投入很多的资金作为支撑。在农田水利的管理和维修方面也要考虑到成本的预算,因此,首先把好对管理养护人员的审核关,要确保他们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而不是只是在做所谓的无用功,造成资源的浪费。其次,也要注意有些设备的再次回收利用,对于一些可用的核心硬件要进行及时处理再回收,这样不仅可以控制运行成本,也节省了国家有限的资源。

2.4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水平,首先就要加强水利施工的安全管理,要保证生产安全。具体来讲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一是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这就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尤其要注意生产的安全,将安全责任制真正地落实到实处,加强对水利施工的安全管理,才能使各种制度都得到落实;二是要落实全面的安全技术措施。不同的施工队伍即使是对相同的施工地点和施工内容在关于危险点的评判上也是不一样的,这就会造成不一样的安全隐患。为了及时地消除这种隐患,各施工队之间要加强交流和沟通,将自己范围内的危险点和解决措施及时告知施工方,从而消除由于施工方的接洽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篇7

一、水利工程管理的意义

所谓的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其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的合理应用、工程的观测、工程的养护维修和工程的防汛抢险等几方面的内容,为了使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更加法制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我们就需要对管理体制进行严格的制定,做到从中央到地方的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做到各个时期的这个项目都有人负责,有人管理。

二、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部分水利工程标准偏底,工程质量差,不能满足防洪兴利需要。水利工程大多兴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标准偏底,施工质量差,随着运行期的增长,工程就开始老化和损坏,逐渐形成病险或隐患工程,这些病险水利工程有的需要降低水位运行,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其效益的发挥;而有的则带病运行,这样又势必会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

2、招投标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 。许多水利工程在招投标中,委托没有资质或低资质的单位招投标,从而使低资质或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有些招投标工作还不够规范,违规操作,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部分工程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同体”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质量监督机构、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互隶属同一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其中监理单位归属项目法人、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管理,监理队伍不足,素质较低,还有部分人员无证上岗;监理工作不到位,比较突出的是作假账,不该签单的签单,应该核实的又不去核实,部分工程项目设计前期工作做的不充分,设计人员设计水平低,不能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设计因素考虑不到位,设计质量不高,并且设计质量也缺乏有效监督。

3、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机制不活。目前,水管单位缺乏科学定性,既不像事业单位又不像企业,而水利工程大部分又为综合利用工程,既有公益,又有一定的经营开发功能,这样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就混在一起,界限不清,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水管单位之间的管理关系也不顺,权责不明,而且内部运行机制不活,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这样就导致大多数水管单位亏损经营。

4、目标管理问题。水利工程目标管理不严肃,主要表现为成本管理不落实、控制不到位;质量管理重结果轻过程、或重形式轻本质;安全管理凭经验、少科学、缺乏系统管理;进度工期控制更是合同约定是一套、现场施工又一套,随意性大且缺乏严谨的计划和系统的控制手段,签订合同时对工期的承诺为迎合业主的要求而不管其科学性,在实施时又缺乏有效措施而放任自流。

四、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1、水利工程的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为了转变水利工程粗放的管理方式,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体制是我们在以水利管理体制中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我们要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工程管理标准和规范,并且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加强日常管理和维修养护,加大检查和考核力度,始终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良性运行,同时还要促进信息化建设,使我国水利工程走上信息化的管理道路,做到防汛指挥,水利发电等工作,此外,根据科技的不断创新,信息水平也要不断加快,以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

2、做好维修养护工作。由于各种各样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存在,水利工程在进行整体规划、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就会有薄弱环节存在,如此一来,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缺陷和问题,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水利工程长期处在水下,水利工程管理和使用的不当连同自然环境的改变,会使水利工程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化,所以见于此现象,我们需要对水利工程进行长期地监督和维修养护,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维修,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保证水利工程以最佳状况运行,以期发挥其全部作用。

3、做好检查和观测。水力工程建筑物的检查和观测工作,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的耳目,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工作,建筑物在运用过程中,其状态和工作情况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有的是正常变化,对建筑物安全影响不大,但也有的属异常现象,这样一旦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就会引起失事,所以为了能及时掌握水工建筑物的变化状况、性质及其规律,我们应对建筑物进行经常的、系统的、全面的检查和观测,并及时分析处理,改善和提高工程运用条件,验证设计情况,从而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

4、资金投入的管理制度 。早些年间,由于资金的不到位导致水利工程存在各种管理问题,因此,现在我们就应该重视水利工程中的资金投入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同时有责任和义务管好并用好现有这部分水利资产,建立健全严密的监督机制和运行管理机制,以通过这些资产的管理和创造的收益,来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5、做好防汛抢险工作。我国的多部法律都对防汛抢险有明文规定,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就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做好防汛抗洪和洪涝灾害后的恢复与救济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防汛抗洪的义务”,所以在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行为当中,对于可能存在或者已经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物,我们要及时做好防汛抢险的准备。对于防洪抢险工作,应当做好抗击大型洪涝灾害的准备,防患于未然,以确保水利工程能够安全投入使用。

篇8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问题

(一)重建轻管,管理意识缺乏

在规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过程中,往往更为强调工程的质量,而对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较为忽视。加之当前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意识普遍缺乏,政府在工程建成后监管缺失,没有有效的机制作为保障,这就导致建成后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不仅存在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影响其利用率。

(二)权责不明确,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当前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没有明确其产权,这就导致农民无法将水利工程与自身的利益有效地联系起来,影响其参与的积极性。部分地区虽然成立了农民用水协会,但成员很少是民主选举产生的,多是由组织安排,这也使农民从思想上认为农田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是政府和村委会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三)运行资金不足

当前很大一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规划时对于建成后管理费用问题没有明确,部分规划中对这项费用规定由当地自行筹集。但受制于项目实施地经济条件的制约,这项资金筹集难度较大,从而导致工程建成后运行资金缺乏,这对工程效益的发挥带来较大的影响。加之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收入来源十分单一,收入无法满足运维支出,从而导致工程正常的运行很难维持。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对策

(一)加强监管力度,强化运行管理意识

在项目实施规划过程中就将项目后项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这样工程受益地政府则会从思想上提高对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视,能够有效地预防重建轻管现象的发生。同时,强化对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监管,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工程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将其作为该地区项目审批的重要依据,以此来提高各地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视。

(二)明确管理责任,倡导全民参与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需要及时进行工程产权移交,本着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将工程产权移交给村委会。各村委会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安排专人进行统一管理,也可以根据谁的地块谁负责的管理模式,有效地保障水利工程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另外,还要做好水利设施保护的宣传工作,使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到水利工程设施的保护,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保证小型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

(三)多渠道筹集运行维护资金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这就需要进一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通常需要将上级拨付与社会筹集进行有效的结合,确保专款专用,建立运行维护补偿基金,并在工程建设资金设立工程维护专项资金,从而确保工程维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健全农田水利工程的技术服务体系

为了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效能,需要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工程的技术服务体系。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并引进水利工程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有效地提高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而且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工程的自身功效,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的发展。另外,还要重视农民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使当地农民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工作中来,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养护。

三、结语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同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又与农民的切身利益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管理者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保证运维资金的充足,采取适合的管理模式,从而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功效。

参考文献:

[1]贾燕.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的对策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1(21):135-136.

篇9

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范围的扩大,再加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耕地众多,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我国的水资源十分有限,分布不平衡,地域差别极大,降水量的区域性和季节性也比较明显,导致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程建设,其存在极大的缓解了农业用水的压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指小型水库、蓄水池、水井和田间灌排工程等基础的农田水利设施,其基本作用是调节和改良农田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和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因为我国的地域非常广阔,地形条件多种多样,因而建立的耕地和居民区也有多种形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就是满足农村耕地用水和人畜饮用水的需求,特别是对地形相对崎岖,不好发展大面积耕地和气候较干旱的地区,它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活动的进行和农村的实际生活,在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其管理工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是对当前各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管理的工作,包括设施的日常维护,建设相关选址、工程投标等问题,未来建设规划等方面。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协调地域间的水资源差异,满足本地区耕地用水、抗洪抗旱等的需求,进而保障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工程配套不完善

我国地形多样,使得农田出现在平原、丘陵、山丘等地形上,土地不平整,条田不规范。因此很多水利工程不适用,应先做土地平整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滞后,大部分地区仍采用大水漫灌,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灌溉用水率较低。另外部分水利工程处于报废或半报废状态,出现老化失修,带病运行的情况。还有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留守的人员不能承担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都加大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难度。

3.2管理体制不完善

存在重建设轻管理或只建设不管理的现象。对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较粗放,不能定期检查设施的完备情况和功能,没有配置专门的监督人员检查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使用;农民在使用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没有爱护意识;近几年自然灾害越加严重,使得很多水利工程受损严重,修复工作艰巨;部分地区的水利工程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影响水利工程应有的功能发挥;一些水利工程的质量不达标或出现损坏,不能及时修复,在暴雨、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发生时,不能起到蓄水或阻拦作用,出现泄洪等现象,加强了灾害程度。

3.3资金不足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现阶段来说其资金主要来自于水费收入和农民集资,而我国的水费价格相对低廉,农民集资的量和方式很难统一,特别是对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资金不足就导致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工程不能完整展现应有的职能,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大大影响了本地区的农业生产。

4新时期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

4.1提高管理意识,转变管理观念

新时期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首先要提高管理意识,包括管理人员、各级政府和水管部门、农民和水利工程的用户。政府部门要給予政策支持、法律保护和资金保障;通过印发宣传单、广播、电视、讲座、网络等媒体形式宣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日常维护的意义;积极举办培训班,加强农户的意识培训,提高建设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转变农户和管理人员的观念,管理不仅是政府人员的工作,也需要农户的参与,双方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工程管理。

4.2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主体

管理包括水利工程的日常维护、使用监督、损坏维修等方面。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负责本地区所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细化管理,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村镇和个人,要注意蓄水工作和漏水现象出现,避免出现丰水期水源泛滥,枯水期却缺水的现象;要制定相关的监督管护制度,有专门的监督人员监管工程的运行和维护,以便于及时发现损坏,在洪涝、大风等灾害过后及时巡视,及时修理;制定严格的建设标准和日常维护标准,提高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重修成本;明确以政府管理人员为主体,以农户为支撑的管理形式,实行农户管理有偿制度,提高农户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4.3加大资金投入和保障

因为我国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直接受益于“三农”的项目,相对于城镇来说农村属于落后地区,国家要加强对乡镇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投入,强化资金保障,为工程的管护提供基础;拓宽投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加入到水利工程管理中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投入水平,提高管理人员的待遇,并未参与管理的农户提供补偿;将农业产品生产与工程管理相连接,比如养鱼、种植莲藕产业结构调整等,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4.4加强水利灌溉技术创新

目前来看,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率并不高,经常出现灌溉管漏水或灌溉方式设计不合理现象,因此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技术创新,提高水利工程灌溉技术水平,研究新技术和新灌溉方法,能够根据不同地形和地域水资源情况实行不同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灌溉方法,提高水利工程使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5结语

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协调地域间的水资源差异,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正常运行,满足本地区耕地用水、抗洪抗旱等的需求,进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地区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虹,余金凤.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5):96~97,99.

篇10

当前,随着地区特色的快速崛起,产业的不断壮大及石油天然气的大力开发,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用水的过快增加已超出了现有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缺水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最突出的矛盾之一。

而目前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又存在着一方面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由于渠系配套工程不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滞后、灌溉用水浪费大、效益低的现象。加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制约着地区棉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林果业规模的扩大及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严重影响着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笔者就近年来多伦县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的经验浅谈几点看法。

农田水利建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比较多。围场是农业大县,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近54万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一、多伦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

农田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型沟、渠、圩、坝、桥、涵、水库、机井、排灌站等。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农村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一部分是由乡、村(组)集体投资投劳建成的,一部分是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兴建的。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土地效率,促进农民增收,该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大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力度,实施以节水灌溉为目的的小型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

这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为围场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田小型水利工程普遍现状值得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工程管理滞后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在圩堤乱垦乱种、在行洪河道设置鱼网鱼簖现象屡禁不止。对新建工程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一次性确立产权规属和管理主体,对原有工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拍卖、承包、租凭、转让或股份制管理。

(二)投资力度小。

由于农村地方各级财力紧,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补助。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近年来,随着物价上涨,农田水利建设用材料价格剧增,劳动力工资涨幅加大,建筑成本大幅度增加,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补助中只有中央、省能到位,其余配套均为空头。而我县财政收入低下,农民收入低微,在工程维修投入上有很大困难,因此很多工程运行条件差,改制困难。

三、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进行科学管理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这就要做到: 一要建立责权明晰的管理体制;二要建立良性的运营机制,确保工程良性运营,持续利用。

(二) 加强资金投入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管好用好国补及地方配套资金。村社要在每年的集体收入中拿出一部份补助水利建设。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在确保运转的前提下,拿出一定水费用于水利建设。农、林项目实施要结合水利建设配套进行。各级财政也要增加预算,加大水利基本建设的投人力度。

篇11

1连山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现状

由于连山区为干旱缺水的山丘区,建国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坚持不懈地引导农民群众开展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先后兴建中型水库1座,小Ⅰ型水库1座,小Ⅱ型水库2座,新建、改造塘、堰、坝小型水利工程300多座,打机电井、小管井、沉井2万多眼。总蓄水量逾2000万m3。几十年来,这些小型水库工程在连山区防洪、灌溉、供水、环境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效益,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连山区绝大部分水利工程管理还是延续计划经济时代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运行已经不相适应,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2连山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历史遗留体制原因,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本应由乡镇或村一级负责,而目前连山区的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处在无人管理的状态。部分效益好的工程由乡、村一级承包给个人经营,但承包者只注重个人收益,没有履行工程管理、维修的责任[1],镇、村一级的管理层也没有切实担负起管护责任,由此造成工程老化、失修,综合利用率低。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制约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良性发展的最大瓶颈。

2.2工程划界不清

长期以来,水利工程修建时大多是无偿占有土地,所以工程管理范围、保护范围界限很难划分,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2]。

2.3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权限在乡镇或村一级,没有专职的水利专业管理人员,村级管理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不了解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规范,造成工程超负荷或超标准运行,大大降低了工程的使用寿命[3]。

2.4管理设施落后

连山区共有3座小型水库,这3座水库都没有大坝观测及雨、水情测报设施,汛期只能依靠简易的水尺了解水库水位,特别是石门水库,无管理房、无通讯设备,若发生险情,运行调度和防汛抢险非常困难。

2.5管理经费缺乏

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属于公益性工程,无偿为农村的农业生产提供灌溉用水服务,不收取水费。政府部门没有工程维修养护方面投资,大多数水利工程由于病险,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目前,连山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处于有人建、无人管的状态,农民还是一等、二靠、三要政府投入建设和改造。即使对一些病险工程进行了除险加固及新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但由于没有专人管理和养护,不久又会出现新的病情和险情,造成反复投资、多次重修的恶性循环。因此,进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工程效益长久发挥,势在必行。HTtP//:

3加强农村小型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3.1埋设桩界,划定工程管理范围

根据管理工程的需要,水利工程主管部门可划定水利工程管理用地范围,埋设界桩,树立分界标志,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打好基础。

3.2改革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

通过拍卖、承包、租赁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有偿出让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使国家、集体所有经营转变为个人或法人所有和经营,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新机制。一是对现有水利工程设施要明晰产权,重新分配使用权。对小I、小Ⅱ型水库要坚持乡镇、村统一管理,以承包租赁为主的方法;对其他小型水利工程设施要以拍卖、承包、租赁开发为主,逐级签订责任书。县级水利局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担负起监督和检查的职能。二是对新建工程,要以明确产权,放开建设权,落实管理使用权为重点。只有建立这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长效机制,才能有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充分筹集水利发展资金,促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4]。

3.3建立有偿灌溉制度

坚持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将原来的无偿灌溉变为有偿灌溉。制订合理的水费收取标准,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基金。

3.4鼓励社会资金投入

要运用市场机制,探索完善农村水利投融资体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民营水利。鼓励单位和个人采取户办、联户办、股份合作的形式投资建设。

3.5健全管理机构,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为了加强管理,应该开展管理人员技术培训,逐步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全面提高水库管理队伍素质。

4结语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面对恶劣的气候情况和自然条件,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因此,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5参考文献

[1]李文玲,周广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2):80-81.

篇12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在设计方面问题:设计工作中存有偷工减料的行为。水利工程设计中,设计单位在整个设计阶段中施工方案基本无比较,只要方案可行即可且技术经济观念不强。

2、在施工方面问题:水利设施的寿命与工程的效益受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直接影响。当前,尽管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依然存在施工队伍的质量良莠不齐、质量监督制度不够完善、建设单位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施工管理中的不良风气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所以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与建设质量。

3、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由于历史遗留体制的原因,本应由乡镇或村一级负责,而当前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一些效益好的部分工程由乡、村一级承包给个人经营,但是承包者只注重个人的收益,并未履行工程管理与维修的责任,镇、村一级的管理层也未担负起管护责任,因此导致工程老化与失修,综合利用率较低。这种管理体制已制约着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与良性发展。

4、工程划界不明确:长期以来,水利工程修建时很多是无偿占有土地,因此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界限难以划分,这就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

5、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由于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权限在乡镇或村一级,并没有设置专职的水利专业管理人员,村级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对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规范不了解,导致工程超负荷或超标准运行,从而使工程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6、管理设施滞后:水库大部分没有大坝观测以及雨与水情测报设施,汛期也只是仅仅依靠简易的水尺了解水库水位,尤其是石门水库,没有管理房与通讯设备,如果发生险情,运行调度与防汛抢险就会非常困难。

7、管理经费的不足与缺乏:小型水利工程大部分是属公益性工程,是无偿为农村的农业生产提供的灌溉用水服务及不收取水费的。政府部门没有工程维修养护方面的投资,大部分水利工程因为病险,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当前,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处于有人建、没人管的状态,农民还是一等、二靠、三要政府投入建设与改造。既便对一些病险工程进行了除险加固以及新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但由于没有专人管理与养护,不久又会出现新的病情与险情,导致反复投资及多次重修的恶性循环。所以,进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与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管理长效机制,保证工程效益长久发挥。

二、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对策

1、要推行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与设计监理制:通过招标投标制,引进竞争机制,促使设计单位具有忧患意识,充分调动设计单位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加强建设单位对设计每一环节的监管,促使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严格控制设计的费用,积极鼓励设计单位做出好的方案与规划图。利用工程监理制度对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以促进设计单位提高其设计质量。

2、严把工程质量:施工人员是工程施工的主体,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工程能否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有直接影响。所以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特别是现场技术人员的技能考核、培训,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前要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把一些控制性指标灌输到每一个参建人员脑中,严格审查上岗资质。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要及时发现并责令施工单位撤换那些不符合上岗的人员。

3、对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可通过拍卖、承包及租赁与股份合作等形式有偿出让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与经营权。使国家、集体所有经营,转变为个人或法人所有与经营,并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运行新机制。

(1)对于现有水利工程设施要明晰产权并重新分配使用权。对小I与小II型水库要坚持乡镇及村统一管理,以承包租赁为主的方法;对其他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则要以拍卖、承包与租赁开发为主并逐级签订责任书。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县级水利局,要承担起监督与检查的职能。

(2)对于新建工程,要以明确产权并放开建设权与落实管理使用权为重点。只有建立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长效机制,则可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及充分筹集水利发展资金,以更好地促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4、要建立有偿的灌溉制度:坚挣“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把原来的无偿灌溉较变为有偿灌溉。以制订合理的水费收取标准且要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基金。

5、积极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市场机制的运用,并探索与完善农村水利投融资体制,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大力发展民营水利。积极鼓励单位与个人采取户办、联户办与股份合作的形式进行投资建设。

6、健全管理机构与加强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强化管理,就要开展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逐步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并全面提高水库管理队伍素质。

7、加强管理与维修养护:管理机构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要实行登记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要分类进行管理,并要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且要设专人重点管理,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制: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要制定合理,依据受益面积与各地的实际具体情况,向受益者与收益单位征收相应的费用,以用于工程维护方面;推行义务工制,并接受受益人或单位的义务工。并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用好经费,并做好项目建成后期的管理工作。

篇13

二、水利工程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1.管理不善,群众集体观念差由于农民的科学素质较低,往往个体意识较强,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上,一味的用水却不善于管理,而造成设备老化、损坏严重等现象,致使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始终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2.技术支持力量单薄,业务水平较低水利工程的设计和监理工作往往由县级以上的单位负责,使得农村基层管理人员首先在思想上就产生了依赖,不思进取,造成农村基层队伍的技术水平始终徘徊不前,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另外,往往基层的水利技术人员都是对下达的指令进行服从性的执行,因而技术水平提高慢,缺少进修的机会,对于具有较深层次的工作无法胜任。

3.缺乏自力更生的精神,依赖思想严重一部分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上,无论是水库的建设还是电站的建设,都依赖于上级的拨款,尤其是在水坝的加固除险方面,这种思想更加严重,而实际上,根据中央的要求,地方基层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应当以群众自办的方式为主,国家在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支持。然而,目前很多农村基层的水利项目建设却由于国家的投入不足而搁置,单纯的依赖国家拨款,没有钱就不建设的思想影响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进程。

4.技术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一身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5.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浓小型水利212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是粗老本重。

三、改进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现状的策略

1.做好新农村水利规划

针对新农村的水利现状、存在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调整“十二五”饮水安全规划和“十二五”小型农水工程建设规划,将新农村饮水安全和小型农水工程建设纳入其中。强化政府行为,不断加大农村水利建设的政策引导力度。实践证明,依靠政府行为,是搞好水利建设的重要保证。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初步构建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先进的农业灌溉用水制度,加大水污染综合治理力度,恢复河流自净能力,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

2.开发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