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建筑设计是对建筑高度、建筑立面、建筑平面布局以及建筑风格及建筑效果等方面的控制。景观设计是在建筑规划设计基础上对小区内的景观绿化及设施进行专业的详尽设计,包括景观构筑物、室外家具、小区室外景观亮化、绿化及景观相关的水、电、结构设计等。
规划设计是三种设计的前期,属于宏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住区,建筑设计是微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建筑。城市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前提与先导,而建筑设计则是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景观设计则是对以上两者设计的充实和补充。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目前在住宅小区的设计上,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因为先于景观设计,往往是已经进场进行建筑施工了,才开始进行景观设计,这就造成了后期景观设计上存在很多被动因素,无论是与规划布局上还是与建筑设计上,都存在着衔接和协调的问题。现就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协调进行分析,以供探讨。
1 住宅小区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景观设计仅仅是建筑规划设计的辅助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往往只关注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位等硬性指标,而往往忽视规划布局的合理性,造成后期的景观设计只是见缝插针,景观缺少连贯性和均好性。而建筑设计则往往只关注是否符合消防规范、是否符合建筑设计规范等规范要求,是否做到最大限度的经济节省,造成后期景观设计时不得不对建筑出入口、建筑突出物等进行避让和做出掩蔽。总之,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建筑设计往往忽略了后期的景观设计及景观效果,致使后期景观设计非常被动。
1.2 建筑规划设计路网结构没考虑景观设计
在某些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有些路网结构不合理,造成景观带被切断,车行道路与人行道路交叉。有些规划道路出现从这个出入口可以直通通看到另一个出入口,或者小区主入口直对着小区内的围墙,缺少景观的对景设计和景深设计。有些地面停车位则跟随道路设计设置在影响居民出行不便及对一层住户生活有影响的位置。这些便造成后期园林景观设计不得不重新调整路网结构和地面停车空间,而且需要重新向有关城市规划建设部门进行变更报批,以至于影响了工期。更有甚者是建筑已经施工,路网无法调整,并且在批复的停车位总量上,因为地下车库已经施工,地面有影响住户的车位在有限的空间却又很难调整,致使景观设计上只能对这些弊端进行遮挡。有些地方不控制地面车位数量,造成开发商一味为节省资金,紧缩地下车库空间,使得地面上车位很多,景观上非常不好设计。
1.3 室外综合管网设计与景观设计冲突
室外综合管网的设计往往也是只依照批准的建筑规划总平面进行,而不考虑景观设计。造成路上很多管井盖,车行在上面非常不舒服。有时甚至楼栋出入口前就有很多管井,一出门迎面是高大的风井,地下则是一个个井盖。突兀的风井,有时因紧临道路或广场等无法进行景观遮挡。
1.4 建筑风格与景观设计风格不协调现象
建筑风格是在建筑单体设计时已经被当地主管部门批准了的,而后期的景观设计应该是结合建筑风格设计的,但在有些地方却存在着欧式风格的建筑搭配中式风格的景观或部分中式景观元素,如亭子、围墙等。虽然都是小的景观元素,但不协调的风格却让人感觉很刺眼。
2 一个片区好几种风格
小区规划虽然是在控规指导下进行的,但一个片区好几个开发单位,各个开发商只考虑自己地块的平面布置和自己喜好的建筑风格,而不顾相邻地块的建筑和景观延续性。虽有主管部门把控,但因为一个片区的开发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一是建筑风格的时效性,再是领导的更换等等因素造成一个片区好几个风格,中西冲突、繁简冲突等。总之小区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由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环境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于人的空间地域系统。
3 建议和措施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有机整体。建筑设计应结合规划设计理念,在建筑方案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而且还应关注其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建筑作为住区的重要构成要素,同时也反映出住区的文化和内涵。它的好坏对一个小区的形象有着很大影响。
景观在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景观的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景观设计不应仅仅作为辅助,应先行参与到整个住区的设计中,整体规划,综合考虑。在整个设计环节中都要参与进来,提出景观的思路和设想。
4 结语
规划设计是建设的总纲,建筑是构成住区的主要物质基础,景观是整个住区的精神,三者相辅相成。作为一个设计师,不仅要关注建筑本身的特点与个性,还要使之与整个区域相适应、相协调。
参考文献:
[1]齐康.学科的整合.2012.
篇2
一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已经日趋完善的综合性和实用性都较强的学科,在城市规划设计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伴有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以及城市发展规划等众多相关的内容,城市规划设计工作重点解决的是城市中的面和线的问题,它有自己的独有的工作原理和实施方法。而建筑设计则是微观的,其工作的对象就特指是建筑,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是建筑设计工作的先导和前提,也就是说建筑设计是根据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建设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设计的,同时根据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建筑的具体功能来确定,建筑设计才能确定其最终的尺寸、材料、构造以及空间组合的形式。与城市规划设计相同的是,建筑设计也有着自己独有的工作原理和实施方法,不同的是其重点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点的问题。只有做好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等工作,才能逐步的完成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在我国各地市都设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其作用就是政府行为的指引下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当二者发生矛盾或存在异议时,此部门还应负责解决问题并且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二 协调两者关系的处理方法
1科学的对待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作为一门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发展过程的综合性实践学科,城市规划设计的应包括从前期的调研策划到后期的维修养护等全过程的内容。从城市规划设计诞生至今,也出现了很多类型,而现阶段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有很较强的包容性,并且内容也更加的综合了,原来的设计工作更加强调形态的设计,而现阶段的设计工作则更加强调综合性的设计。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城市的交通流线和功能分区,同时更要关注建筑物的空间、色彩、材料、尺寸、造型、体量以及比例等内容。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要合理的结合不同的建筑物和物体,使它们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设计师在工作是既要考虑到物体本身,同时更要考虑到物体之间的关系,城市规划设计的好坏对城市建设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是建筑设计的依据,更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对待城市规划设计这样工作时,一定要采取严谨并且科学的态度。
2场地设计必须服从城市规划设计。一般情况下,城市规划工作对场地设计是有着明确的要求的,并且也直接的体现在了城市控制性的详细规划中,通常在控制性的详细规划中都有着具体的要求,那么就一定会影响到场地设计工作,进行场地设计工作之前应先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建筑布置以及土地使用等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具体来说,场地设计工作主要会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①对用地性质进行规划。进行建设项目的选址工作时,在控制性的详细规划中就会规定此项目的选址范围,同时对用地进行开发的场地设计工作,对于该基地地块也是不能随意使用的,只能做一定性质的使用;②对用地强度的控制。在确定所选
择场地的用地强度时,主要应考虑到绿化覆盖率、建筑覆盖率以及容积率这三大指标,在分别确定绿化覆盖率的最小值、建筑覆盖率的最大值以及容积率后,我们就可以确定此基地地块的使用强度了;③在控制性的详细规划中,对于交通出入口的方位、主人口的方位、建筑的具体朝向以及建筑物的最大高度都是有着明确的要求的,因此,进行场地设计的工作时,前提条件就是要分别满足这些要求;④对建筑用地范围的控制。通常建筑范围的控制线会决定建筑的用地范围,这也就是此基地地块可以建造建筑的区域,在控制性规划中的具体要求
为建筑范围控制线应与红线还相隔一小段距离。
3建立建筑设计方案的评审制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建筑工程项目,如果建设的质量足够好,那么它就会成为这个城市的象征,如果建设的质量不好,那么它对于这个城市来说就可能成为一个败笔。因此,在确定建筑设计方案能否实施时,我们应先建立一套完善的评审制度,组织一些本行业、本领域的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会审,首先应先检查建筑设计方案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具体要求是否是相符的,之后再检查建筑设计方案本身的质量好坏,保证设计方案中设计思想的创新性和先进性,这样才是一个好的建筑产品。在最后决策建筑设计方案是否可以应用时,我们既要关注建筑的本身,同时更要重点关注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
是否是可以协调共存的,而这对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标新立异以及独一无二不应是管理者进行决策的核心依据,他们必须具备准确的、贴合实际的价值取向。
三 以建筑设计为基础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作为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的基础设施,不同类型的建筑通过各种方式的组合也就形成了城市的建筑群体空间,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时,我们应重点考虑以下两个问题:(1)注重建筑物的造型设计。建筑首先应有自己独特的造型风格,不必过于复杂,但必须具备自己的特点,其中板材由于其效果的明了、直接,应用的较为广泛;(2)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首先,在设计建筑物的整体轮廓时,其就应与已经存在的建筑物相呼应,流线上符合环境的机理,同时色彩处理以及虚拟对比等内容也应与环境的格调相适应。其次,应从人的角度出发对建筑物的局部进行设计,塑造出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建筑空间。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如果是人的视觉无法看到的范围,那么建议简介处理,满足俯瞰的效果即可。
建筑是城市的最核心组成部分,同时建筑也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城市的文化以及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任何一个世界文明的城市也都是有着其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的,建筑的质量以及美观程度对城市的形象也有着决定向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考虑到建筑物本身,同时也要保证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是可以协调共存的,只有做好了建筑设计工作,才可能真正的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四 小 结
城市空间就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那种包罗万象的感受,城市设计者就应千方百计的创造城市所能提供出各种感受。我们对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处理好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关系的方法以及以建筑设计为基础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是一个城市的建设纲要,而建筑则是这个城市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而要想维护城市的稳定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那么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时就必须以城市规划设计为指引,协调好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关注建筑本身的同时更要关注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从而真正的做好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工作。
篇3
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城市规划又对建筑设计起着控制和约束的作用。下面就具体的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一个详细的阐述。
1.1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在学科划分上都是相对独立的学科。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在被建造之前,设计者需要按照所给的建设任务,并把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设想,然后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图纸和文件的方式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及各工种在设计,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调的依据,使得整个建筑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设计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使建成的建筑能够充分的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
城市规划则主要是指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及城市管理各项资源,安排城市的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工作。它是在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行这三个阶段管理实现的龙头。目前,在我国,城市规划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简而言之,城市规划是一门逐渐趋于完善的,不断发展的综合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理论和学科研究的方法;而城市设计则是在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出来的,它是利用建筑学的理论、方法,在城市规划的总体指导下,涉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以及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边缘性学科。从性质上划分,这两者都是相对独立的学科。
1.2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在空间上是点和面的关系,建筑设计要服从与城市规划。
建筑是构成城市规模的基本要素之一,建筑是城市最主要的内容。因此,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在空间规模上是点和面的关系,建筑设计的实现必须以城市规划为基础和前提。
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是对一个城市在某区域内的城市布局、结构布局以及市政发展的综合规划和部署,同时它也是一个宏观的发展规划;而建筑设计则只是一个具体的设计方案,它所表现出来的是微观方面的策划和设计。因此,每一个具体的建筑项目的设计和规划都必须服从于整体的城市规划,以城市规划为前提,符合整体城市规划的内容和要求,可以说,具体的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下的设计项目。所以,这两者是点和面的关系,建筑设计必须以城市规划为基础来实现。
1.3 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就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来看,建筑是基础,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建筑设计的好坏对城市规划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建筑设计做到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城市规划才能真正得到很好的实现;相反,如果作为局部的建筑设计,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那么必然对城市的总体规划造成不利的影响。
2 当前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缺乏新意和特色。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发展来看,很多城市规划都趋于大同小异,而且其规划和设计方法传统、单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大亮点。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进行城市规划,都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同时,目前,有部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一些设计师们为了突出新意,强行照搬,生搬硬套,结构造成了建筑设计与整体城市的不协调,效果适得其反。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文化环境,人文习俗等,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突出新意。
2.2 城市规划的指导效果还需提高。
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发展来看,尽管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事实上,有很多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城市规划的影响作用,片面的,局部的自行独立设计,而且其设计建造的随意性较大,造成了局部与整体的不协调。因此,提高城市规划的指导效果,势在必行。
3 加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对策
在分析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基础上,针对前面所提到的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和对策。
3.1 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好的科学指导。
良好的建筑设计需要依赖于良好的城市规划,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用科学的方法实现城市规划,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建筑设计。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就要求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城市发展的周边环境,城市区域的地域特性以及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等,建立并确定城市规划的发展模式、规划手段及城市规划发展的科学理论依据。通过不断的分析和实践,聘请专家们不断分析研究,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借鉴别人的优点,防止盲目的抄袭和照搬,做到为我所用。
3.2 树立创新意识,加大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深度。
创新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也要求做到不断的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创新要求从实际出发,从我国特有的文化出发,充分考虑我国的地域特色,人文精神和风情民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全面、协调的规划和设计,把整体的城市规划和局部的建筑设计统筹起来进行研究,做到富有新意而不失本色。
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要不断的提高其深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也要求不断提高其深度,不断运用高科技,新技术,做到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突出个性,力求新品,严格把握质量关,运用新技术,采纳新工艺,从而提高我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
3.3 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
好的城市规划需要一个好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城市规划来说起到了一个制度保证的作用。它要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工作中建立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赋予他们职能和职责,专门负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管理与监督工作;邀请专家和社会各界的资历人士组成管理委员会,实现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有效的指导,监督和管理,防止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次序的混乱;同时,还要加大依法管理城市规划的作用,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保证城市规划建设的顺利进行。
4 结束语
正确认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对开展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要求在城市规划的总体指导下开展建筑设计工作,同时也要求建筑设计工作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城市发展,实现其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健康发展。因此,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设计师而言,城市规划和建筑的设计不仅要注重建筑其本身的特点性质,还要努力做到建筑的设计与城市规划相适应。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研究应也将会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不断的改善和进步,把我国的城市规划努力做到更好,一如既往,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我国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就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龚爱平.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6).
[2]袁渊.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工作关系的探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6).
篇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 信息化水平的迅速提高, 国际竞争机制和规则的引入,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每一个角落, 冲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国际化大都市、全球城市、世界城市、信息城市、数字城市、生态城市等新的概念不断涌现, 沿海大都市带迅速发展, 城市间的协调竞争成为重要问题。市场化、法制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无疑使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发生巨大变化, 城市规划体系更为复杂, 更加强调城市生态环境, 注重城市形象; 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公众参与, 建立和谐社会; 更加强调城市遗产保护, 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为城市规划指明了方向, 又给城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中国正在进入城市规划的大好时期, 因为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城市规划科学, 城市规划也从未具有像今天这样的重要性。
建筑是组成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 作为一名在设计院和房地产公司都工作过的建筑设计人员, 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处理好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两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它将直接对城市的形象和景观产生很大的影响。
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都是相对独立的学科
城市规划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其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提供空间结构,它涉及城市的外观形式、性质与分工产业发展与布局、社会发展与设施、规模投资及城市各部分的组成、管理、政策等。作为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系,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城市设计是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发展出来的,学科上仍属城市规划范畴,它是用建筑学的理论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对城市的空间进行建筑设计,同时也是一门涉及到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景观设计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的边缘学科。是否将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国内对此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它作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纽带,在我国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2.科学对待城市规划设计的龙头地位
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城市规划具有龙头地位,但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规划的设计内容日趋综合, 方法包容性更强, 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 交通流线, 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 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 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在我国一般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经批准后,要执行十年以上, 在批准城市规划设计时一定要采取科学认真的态度。我国已把城市规划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使城市规划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
3.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相辅相承互为条件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直都有着难舍难分的渊源关系。城市设计是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发展出来的, 学科上仍属城市规划范畴, 它是用建筑学的理论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对城市的空间进行建筑设计, 同时也是一门涉及到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景观设计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的边缘学科。从历史发展看, 工业革命以前及其早期的很多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城市设计活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 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 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 安排城市各项用地, 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 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规划的平面布局图, 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 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与安排, 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 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反之,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脱节, 其交叉的部分必不能取得统一, 出现设计和规划之间改动很大的现象, 造成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的浪费; 如果不进行改动, 两个不同的方案对于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块而言在实际中根本无法操作实施, 规划设计的方案只能落个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结果。一方面说明重视城市设计的思想正日益深入人心, 这对提高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质量、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然而另一方面, 如果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独立于城市规划之外, 不但不利城市规划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完善,还可能导致城市设计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 反而不利于城市设计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 必须明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理顺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才能切实达到指导城市建设的目的。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看,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也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城市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设计一词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程, 规划和设计相结合, 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对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安排布局与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 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密不可分的指导城市建设的两个方面, 若人为地将其分开, 必然产生众多的、难以解决的矛盾。城市设计只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走一体化的道路, 才能充分发挥其空间景观环境塑造的职能, 才能真正实现设计价值观从以规划师为主体向以使用者为主体的转变。城市规划应将城市设计作为自己学科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城市设计纳入统一的城市规划过程, 不仅因为它们所处理的内容和对象相接近或者衔接得非常紧密而无法明确划分开来, 而且还完善了城市规划对城市社会整体的把握, 同时也符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实际。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紧密结合的两个方面, 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辅相承, 共同为城市建设服务。只有走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一体化的道路, 才能兼顾各方面的效益, 使城市建设大系统达到最优化。
4.重视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
篇5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住宅小区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区域了,人们对于住宅小区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居住,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住宅小区在进行建筑设计以及发展规划时需要综合考虑小区建筑设计的科学、稳定,在进行小区的规划时需要确保小区的健康与自然。现代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及发展规划具有以下特点:
1.1现代性
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并且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在住宅小区建设的过程中,小区的现代性体现在小区的设计以及规划上,首先小区的设计开始融入各种现代性要素,体现出现代风格,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设计理念。其次在进行小区的规划时,运用一系列的现代化技术以及施工材料,有效提升建筑的性能,充分展现出建筑的现代性。
1.2环境协调性
在现代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以及发展规划时,人们十分重视小区与自然的协调,在进行住宅小区的建设时已经不仅仅是建几栋住宅楼就可以了,现代的住宅小区还包括了小区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公共草地、绿化、休闲运动场所等。在进行小区的建设规划与设计时一定要处理好建筑与相关配套设施的关系,尽量确保小区整体的协调。
1.3自然性
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及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其对小区自然性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现代住宅小区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同样需要加强对自然性的重视,加强生活环境建设,合理地进行配景绿化,确保设计与周围环境可有效地进行融合,以便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自然的环境。
2.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要点
2.1住宅小区总体布局设计
在进行住宅小区的设计时首先应当对小区的总体布局进行设计,合理安排小区的建筑分布,做好相应的建筑规划设计。在进行总体布局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做好建筑布局规划
对于住宅小区的布局规划应当尽量满足住户的日常需求,在规划时应当结合区内的绿化带与道路分布情况,合理设置楼群朝向,营造良好的空间层次感,确保小区的整体布局科学、舒适,使住户在忙碌工作后能享受休闲的温馨。
(2)合理规划区内交通系统
在小区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小区内交通系统的设计,应当确保小区内各区域住户的交通方便,设置合理的车行道以及人行道,确保小区住户的出行交通需求。在进行具体的设计时应当充分利用当前道路,采取环行式道路系统模式组织交通。车行道设置于小区,与城市道路结合,令整个小区车流畅通。
2.2单体建筑设计要点
在完成了建筑的整体布局设计以后应当重视建筑的单体设计,做好每一个独立建筑的设计,确保建筑的设计质量。在进行建筑的单体设计时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1)建筑平面设计
各个功能分区需做到有机结合,住宅建筑应由北往南逐步减少,保证太阳光照射,建筑布局需要朝着两侧逐步扩散,做好空间连接,平面设计应尽可能避免倾斜布局,合理开展各类用地布局,最终创建一个安全、舒适、高效、优雅的生活环境。小区户型设计要求布局合理、空间明确、内部舒适、易于装饰,从40-120m2不等的空间,无论是两室一厅、三室一厅还是三室两厅,其平面组合需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让每个房间均有自然采光与通风,同时做好细节处理,例如:各家具和电器位置需合理,洗衣机、晾衣架设置在阳台,餐厅和客厅连接等。通过科学规划,使得相对有限的居室空间更加灵活S富、环境整洁。
(2)建筑立面设计
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以现代风格为主,通过建筑的简明组合,获得鲜明的时代感。对于建筑立面设计,主要通过横、竖向线条配合颜色变化,获得极具韵律与视觉冲击的效果。出于建筑所处特殊地位的考虑,利用现代线条造型手法,增强其标志性风格。
3.住宅小区的发展规划要点
3.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在进行住宅小区的发展规划时,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无论如何住宅小区的建设与规划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供优良的居住环境,因此在进行发展规划时应当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进行考虑,尤其要加强对居住者居家生活模式转变的重视,为居住者创造舒适、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
3.2绿色生态原则
在住宅小区的发展规划中,绿色生态规划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规划设计中可在局部地带合理地对地形及景观轴线进行重整,并且应合理与绿地相融合,从而在住宅小区中构建整体的景观轴线,有效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使之为小区的环境设计增添亮点。另外,在进行现代化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时还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在为小区业主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的同时,有效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
3.3高科技原则
篇6
1.1自然性
伴随着人们意识的提升,人们对于现代化建筑的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21世纪,人们逐渐将目光放在回归自然、交通便利以及资源丰富的生态建筑建设上,不仅要求建筑要有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更希望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建筑建设都希望有一些绿化区,能够与自然进一步融合,以此来建造居住与工作的良好环境。
1.2整体性
现代化建筑是建筑规划设计的主体,合理的规划布局更是影响着建筑的形象。事实上,因城市规划布局的进度加深,建筑也将成为规划的集中地区,现代化的建筑建设应做到间距适中、位置合理,其绿化区与自然生态区也要与建筑成为一体,而建筑的建设规划也要根据城市规划的整体来改造。总之,现代化建筑的建设规划就是要体现出城市规划的整体性。
1.3现代性
因城市规划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逐渐达到极限,而城市人口却在不断增加,为了缓解压力,修建了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建筑。而所谓现代化不仅仅是指建筑住宅楼高度现代化,对于高层建筑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材料来说,更要做到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等现代性。此外,层出不穷的施工工艺也表现出建筑规划设计现代化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说现代建筑建设规划设计具有现代性。
1.4节能环保性
节能环保的现代化建筑建设在近几年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现代化建筑的节能环保性主要就是指建筑细节上的节能型。现代化建筑能够做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运用且使用的多为环保型的材料,能够有效地降低噪声、污染也很少。不仅如此,建筑的建筑更是充分地利用了自然资源,不仅降低了消耗,更实现了节能的目标,因此非常具有环保性。
2、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协调性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在特点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建筑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使用需求,来对建筑的实际功能科学确定,同时,采取有效的方式来表达不同的功能,并且实现于设计过程中。如果使用者的需求无法通过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来满足,那么建筑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建筑功能无法发挥出来,浪费了较多的资源,因此,就需要有效协调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具体来讲,主要要欧这些方面会影响到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协调性:一是建筑使用者没有参与到建筑设计过程中:在设计建筑物的过程中,拟定建筑设计任务书的过程中,没有沟通和协调建筑使用者,无法了解建筑使用者的需求,这样建筑设计出来,使用者也无法认同。完成了建筑施工之后,建筑使用者就不满意建筑设计质量,对于建筑建设的正常进行,也会带来直接的影响。二是建筑设计不够创新:建筑设计除了要促使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外,还需要有效协调建筑整体,提升建筑的美观程度,同时,建筑也是城市景观的主要组成,那么通过设计,要将建筑自身的风格和特点给充分体现出来,这样建筑水平方可以得到提升。很多设计人员采用的都是一致的建筑设计方法,有着基本相同的表现效果。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建筑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设计就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创新风格,对自身的建筑特色科学调整,这样人们的各项需求方可以得到满足。三是建筑规划工作由建筑设计人员来开展:规划设计是建筑设计工作的首个步骤,那么设计人员在初步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了解到有较大的差异存在于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之间,并且建筑设计人员要在设计环节中集中更多的精力。此外,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也会影响到设计效果。
3、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协调发展的策略研究
3.1人性化需求设计
对于人们的生活与居住环境建筑来讲,现代化建筑的建筑规划设计必须要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创建出和谐、优美的生活环境,实现改善室内环境、提升舒适度的目标。同时,还应以低环境污染的优势,打造成健康的生活环境。其价值主要在于建筑的自身功能,要有居住、办公或者一些室内活动,这些都是建筑物的价值所在。所以,对于生活环境的建筑物设计,应充分利用建筑周围的自然资源,比如太阳光、门窗朝向等因素,很好地运用到室内采光、通风以及换气上,还可以通过新技术,利用地热等无污染、无危害的可再生能源来供暖等。对于生活垃圾以及污水处理问题,还应做到绿色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的良好生活环境。
3.2是建筑规划制定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工作在一个房间内,需要规划房间环境和周围环境,那么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就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周边的环境,以便有效结合建筑物和周边环境,除了将筑物使用功能给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保护周边的环境。建筑设计需要将建筑规划的功能给体现出来,建筑物的应用性能和社会性能都是需要建筑设计所体现的,因此,通过建筑设计,不仅需要对内部各个环节进行协调,还需要对建筑物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建筑设计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施工、建筑物料以及建筑材料等多方面的因素,促使一般规划功能得到实现。此外,建筑设计还需要将建筑物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给体现出来,借助于建筑设计,将当地的区域风俗和民族特色展现给人们。
3.3是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
在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过程中,需要将自然环境因素给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将其合理利用起来,并且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而破坏和不利影响。同时,在将自然环境因素利用起来时,需要科学的分析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促使两者能够同步进行,建设出来的环境,与人类的需求能够符合,以便将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的价值给充分体现出来。
4、智能化建筑设计建筑对未来社会的影响
现在的智能建筑与我国传统的建筑进行比较的话具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其中的主要的特点就是需要进行合理的选址设计、高效的对资源进行循环的利用、节能减排、功能齐全、智能灵活、帮助建筑物的用户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或者是工作的环境。这样不仅仅能够满足带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还能够对能源以及资源的消耗进行降低,降低建设过程以及使用过程当中二氧化碳的平排放,对环境进行很好的保护,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也就是与环保有关的技术这些技术具体上包括了循环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排放、节省占地面积以及节约用水和高效率的利用能演以及资源等绿色的环保技术。智能技术就是在计算机系统的及各种互联网新型技术。所以说,智能建筑能够自动的对内杯以及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尽心观测并且根据观测的结果进行一定的响应,具有着智能报警的功能,从而能够达到技术的协调一致以及建筑物内外结构的有机结合。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为了提升建筑质量,将建筑物的功能和价值给充分体现出来,就需要有机结合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方可以让使用者满意。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联系建筑使用者,了解建筑使用者的需求,以便设计出更加优秀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篇7
Keywords: residential building; planning and design; energy-sav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节能,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特别是在低碳经济时代,建筑节能设计显得十分重要。积极推进住宅建筑节能,不但有利于缓解能源紧缺的矛盾、减少温室气体效应、保护地球环境,而且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住宅建筑节能目标,一方面需要依赖相关政策的制定、提高社会的节能意识,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筑师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贯彻和应用各种建筑节能技术。下面结合某住宅小区的设计谈谈建筑节能技术在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上的具体运用。
1 住宅总平面设计中的节能策略
从居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来达到住宅建筑节能的目的,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的一种节能技术,主要体现在居住区住宅的布局形式、朝向、日照间距的选择以及绿化布置等几个方面。
1.1 布局形式
居住区住宅的平面布置形式可分为行列式、周边式、自由式和综合式等四种,在具体工程中应结合地块特征、道路布局等要素来综合考虑。为减少单体住宅建筑的能耗,一般采用南北向行列式,为居住空间获得充裕的日照、光照、自然通风等创造条件。同时为避免行列式布置造成居住区单调、呆板的视觉效果,常采用单元错开拼接、楼座前后或左右交错布置、多层与高层结合、少量点式穿插布置在条式住宅中等建筑手法,来有效改进居住区内的自然通风,改善局部区域内的微小气候,创造丰富多彩的环境景观。小区东部北部为植被良好的山地, 整个小区总体空间形态规划上注重空间环境、视觉环境和地形地貌的配合,在小区中部地势地洼处依山就势自然形成10000m2 小湖,以此中央湖景为核心组织整个小区的规划布局,以半围合式组团单元为基本模块,充分利用地形的起伏、高差变化,营造出不同的视域和景观,并改善了整个小区的微气候环境,从而最大地挖掘环境的节能功能。
1.2 建筑朝向
实测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东西向板式多层住宅建筑的耗能量要比南北向的高5%左右,因此,朝向对住宅建筑的节能十分重要。现代住宅设计中,建筑的朝向应根据住宅内部房间的使用要求、当地的主导风向、太阳的辐射、建筑周围的环境以及各地区的气候等因素,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评价来确定。
1.3 日照间距
在居住区住宅规划布置时,往往忽视了日照间距这一要素。较多住宅之间的日照间距不能满足国家的规范要求,导致底层甚至二层住户在整个冬季见不到太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居室中热环境的改善。因此,在具体工程的规划设计时,作为建筑师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范和各地规划部门的要求,做好日照分析图,并根据实践经验,留足楼座之间的间距。在金港城住宅小区工程设计中,日照间距取房屋高度的1.2 倍。为保证机场附近必须的航空限高,在坡地上因山就势建前后退台情景洋房,在地势低洼处建联栋小高层。经精确计算小区小高层住宅也采用南北退台的方式,有效缩短建筑间距,争取布置尽可能多的栋数,加大建筑密度,在满足住宅之间日照间距的前提下保证建设方的容积率要求。这样既可使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得到了最大的利用,又充分利用了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太阳能,达到节能节地的目的。
1.4 绿化布置
良好的居住区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陶冶人的情操,而且对于住宅建筑节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测表明,夏季树荫底下的温度能比的地面温度低约3℃,一定的水面更能起到调节居住区小气候的作用。居住区绿化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以地面绿化并种植灌木为主,有条件的地区可引入水景;②要在临近住宅的东、西、南面的适当位置,种植一些高大的落叶乔木,这样夏季遮阳,冬季不阻挡阳光,有利于朝阳的居室冬夏季的节能;③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平屋面、阳台、墙面进行垂直绿化,减少建筑与空气直接接触的外表面积,形成一种冬季保温、夏季隔热,又可增加绿化面积的复合型围护结构。某小区依山就势在小区中央地势地洼处自然成湖,平时既可起到收集雨水达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的功能,又能显著改善整个小区的微气候环境。中央湖面与各个半围合式组团单元的绿化渗透呼应,组团绿化又与住宅架空绿化延续交融,小区因地制宜依山而建、傍水而居,依靠绿化植物及水面丰富居住区的景观环境,促进居住区环境的生态质量走向良性循环,并有效地改善了住宅室内外的热环境条件。
2 住宅单体平立面设计中节能策略
住宅建筑的平立面设计是节能的一个重点,平立剖面设计中的节能主要体现在建筑体型系数的控制、套型平面的布置、窗墙面积比的确定、遮阳构件的设置以及过渡空间的设计等几个方面:
2.1 体形系数
研究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建筑的体型系数每增大1%,其能耗量就能增加2.5%。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建造单元和层数少,特别是点式平面的多层住宅;建筑的平、立面尽量规整,避免出现过多的凹凸面;套型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下,尽量减少面宽,增加进深,降低层高。本工程设计中多采用板式联体小高层建筑,朝向为正南向或南偏东或西15°布置,体形系数严格控制在国家规范规定的0.3 以下。
2.2 套型平面
在住宅套型平面功能布置时,应将家庭人员主要活动的且停留时间长的客厅、主卧室和书房等布置在南向,厨房、卫生间、餐厅、次卧室等布置在朝北或东西向。这样使主要居室在冬季能获得充裕的阳光;套内每个房间均有直接对室外的窗,前后房间的门窗尽量相对设置,为自然采光和夏季组织穿堂风创造条件;本工程设计中充分利用基地所处南坡地的有利条件,采用规整的住宅套型平面,依山就势采用南北退台的方式利用地形高差和热压差形成自然通风,以此显著改善住宅室内的微小气候。
2.3 窗墙面积比
住宅建筑在进行窗墙比的选择时,要根据不同朝向区别对待。对于南向的窗户,在选择合适的玻璃品种或层数及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能耗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大窗口面积,使得南向房间在冬季能充分利用太阳辐射热,其它朝向的窗,在满足室内房间采光、通风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窗面积,以降低能耗,北向和东西朝向的房间的窗墙比应满足国家规范:“北向0.25,东西向0.3”的要求。
2.4 遮阳构件
太阳经窗户入射到室内的热量其值的大小除与窗的朝向、大小、位置等因素有关外,与有无遮阳设施还有很大的关系。有遮阳设施时,太阳辐射热透过系数约为无遮阳设施的10~35%,室内温度能降低1~2℃,因此,炎热地区住宅建筑外窗的遮阳十分重要。遮阳构件按照不同的使用要求可分为:水平式、垂直式、综合式、挡板式等。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遮阳的形式。遮阳构件可结合建筑造型中的一些建筑构件和细部结构来综合考虑,如檐口、阳台、外廊、窗楣板、墙体的凹凸以及墙体绿化等,既达到节能目的,又节约工程造价。在花都金港城住宅小区设计中,部分依山而建的多层情景洋房则在阳台外侧设置推拉折叠百叶作为挡板遮阳形式以满足住宅东西向布置时的遮阳要求。这部分临湖而居的多层情景洋房其百叶折叠时可观湖景,拉上时又可遮阳,通过遮阳设计可有效改善住宅室内的微气候环境。
2.5 过渡空间
处于室内与室外之间的空间如楼梯间、坡屋顶下空间、阳台等称之为过渡空间。在住宅设计中,把这些空间设计成为一个温度阻尼区,就能有效地阻止室外冷热空气对室内的直接渗透,减少围护结构的能耗。
(1)楼梯间应选用保温性能好的门窗,把开敞式楼梯间改为封闭式。北向单元出入口设门斗,避免冬季西北风灌入;出屋面楼梯间设置可开启门窗,冬季关闭,使其不能形成通风道,防止热能从楼梯间顶部抽出;夏季打开,利用热压和高差形成自然通风。把标准层电梯厅做成阳光电梯厅,把清风和阳光引入电梯厅,也能有效改善楼栋内的微气候。
(2)坡屋顶前后设置通风窗,在冬季关闭,使屋顶下部的空间形成一个封闭的保温空间,夏季打开,使内部热空气在自然风力的作用下流动并向室外排出,成为隔热空间。
篇8
近些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加之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要求提高,城市建筑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的要求更加严格。如何在满足基本建设情况的要求下建设一个适合现代人类居住的城市,并建设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或者是建筑群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而建设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城市建筑个体(即建筑单体)与建筑整体(城市整体格局)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通过合理的设置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的新理念。
1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1.1 城市规划
针对城市在对应期限内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规律,以城市的土地利用、建筑空间布局以及其他各项综合部署为主要内容,对之进行整体设计,属于对城市空间的整体分析与经营。从本质上讲是对城市人的活动区域空间以及与之相关的空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设计,进而动态的解决城市建筑之间的关系和形象,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城市生态形象。在现代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对城市发展历史予以延续,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加以展望,从宏观角度对空间及地域加以营造,形成一种所谓的“实体环境规划”。
1.2 建筑设计
如果说城市规划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城市空间的利用,那么建筑设计就是从微观的具体角度来对城市空间进行打造和落实,是从空间的具体使用、经济、美观的根本要求来对建筑的外形进行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在满足建筑外部形体要求的基础上,在满足对应的时代特征与风格要求的前提下,应该尽量与城市的历史氛围、周边环境以及城市对应的控制规划想协调,形成最终的建筑设计方案。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筑设计是微观层次对空间低于的规划,其重点关注的对象是建筑单体,从个体出发论述建筑群落的形成。
2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间的关系
2.1 建筑设计限制城市规划的场地选择
从城市规划的整体角度出发,建筑设计不仅只是对单体建筑的设计,同时还涉及到场地的具体设计。为了满足建筑项目用地的具体需求,场地设计过程中除了要满足场地法律法规的现状同时,还应该积极的组织与场地相关的各个要素之间的设计活动与因素。其最为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设计方式使得场地中的各个要素能够和谐相融。其中,场地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使得建筑能够与其他的要素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具体的体现:从具体的工作内容看,场地设计应该包括除建筑单体设计之外的其他所有建筑设计内容,包括:建筑物、交通道路设计、绿化景园设计、场地工程设计与总体安排等详细的工程设计。
2.2 建筑设计影响到城市规划
建筑设计才取得迅速发展的同时,建筑作品的创作不断繁荣,但是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建筑所表现的人文关怀予以足够的重视,但是对建筑环境的关注程度还较为欠缺。在建筑设计过中存在着过于追求“新、奇、特”的现象,没有对建筑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加以考虑,这给城市的整体规划带来了负面影响。以北京的长安街为例,其中的每一栋单体建筑都采用了最好的设计院以及最优秀建筑师的作品,但是其还是成为了建筑行业人士批评的焦点,其最终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忽视了建筑单体对城市整体规划氛围的影响,导致个体不能很好的融入其中,造成个体过于鲜明和突出,不但不能达到很好的建筑效果,反而影响到了城市规划的整体格局与氛围。
2.3 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的基础
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建筑在整个规划的过程中起着直接的引导作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将建筑直接组合成为有机的建筑整体空间,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下面这样几个方面。
(1)与环境相融合。
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城市区域性质的规划,从这一点出发金陵将城市的整体设计与周围的大环境相结合。同时,在设计建筑的外形轮廓时,还应该和周围的其他建筑相互呼应,尽量做到与其他立面形成虚实对比、色彩相融以及环境格调和谐的局面,最终达到符合环境氛围的整体肌理。从人的情感出发,对建筑部的小环境进行细致构造,满足其中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
(2)建筑造型处理。
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坚持建筑自身的设计风格,突出对应的整体性,在简单的设计方案中突出复杂性,在不变中体现出变化的特征,这就需要对建筑外形构造材料加以合适选择。
(3)理性规划。
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以城市历史发展脉络为基础,采用抽象化的方式和手段来保证历史文化得以继承、历史痕迹的得以保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设计的重点集中于人们视觉范围之内进行考虑,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考虑和分析。尤其是对那些高层建筑的顶部结构,对建筑屋顶的视线处理应该尽可能的简洁有序,这样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俯瞰效果。同时,应该从局部层高以及墙面倾斜等方面来对人的视线加以控制。例如,利用曲面玻璃将天空反射到地面,使得局部低层以及镂空层可以获取阳光。
3 提高建筑设计与规划之间吻合程度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3.1 将自然绿化融入到建筑与群体当中
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化的关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新工厂、学校以及其他公共建筑的设计时,建筑环境周围绿地的建设成为了建筑设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这种绿地设计还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以广东的中山市为例,近些年在该地区建造了很多花园式的工厂,且在选择所种植的绿地植物时也多加注意,尤其是植物种类方面都符合当地的种植环境,在具有优秀的空气净化能力的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美观效果。而2002年在杭州建成的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也属于一个园林化的学校,拥有充足绿地环境的校园将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专业学习。
3.2 尽量利用现有的有利自然环境因素
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土、木、风、水、光、气、材”等各个方面加以充分的完全利用,尤其是在建筑理论方面强调所谓的“风水”,这与西方的建筑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是,传统的建筑理论更多的是注重我国具体的地理位置及环境,从自身的具体环境出发,在坚持发扬自身传统优势的同时,要从西方的建筑理论中吸取营养,形成符合自身特征的先进设计理论。以“鸟巢”为例,该设计方案的结构及造型都力求与自然的结合,在“光、气、风、木”等方面的应用都有明显的优势。
4 结语
本文对建筑设计和规划的定义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加强建筑设计与规划之间吻合程度的策略。
参考文献
篇9
引言
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工作之中,如何很好的与建筑设计之间紧密的衔接,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一大重点。
一、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一)标志性的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每座城市都有它独特的标志性建筑,它不仅彰显着一座城市的魅力,有时也会成为城市的代名词,从而使得家喻户晓。有些城市标志性建筑是传承历史留下来的建筑,见证了城市的整体变迁,在旧城新建时又发挥了其历史传承功能,例如北京的紫禁城;有些标志性建筑是在后来的规划中新增的,极富现代气息,又能成为经典,例如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诞生于争议中,却最终成为巴黎的标志。城市标志性建筑的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其对城市文化精神的彰显度,以及要规划在交通便利处,以方便人们游览、观赏。
(二)城市规划过程中历史建筑的设计
城市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建筑是无声的记录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或者建筑群应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得到很好的保存与维护。古建筑凝聚了勤劳的先辈们的智慧结晶,有些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有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有些可观民风民俗,有些可赏古典建筑风貌。而且,根据不同的地域,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到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中,更能代表现代建筑事业的“兼容并包”之心。妥善处理历史建筑或特色建筑与群体建筑的融合是促进城市规划设计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城市居住建筑的规划设计
发展离不开人的参与,居住问题一直倍受关注,我们所说的居住建筑一般是指小区,其需要配建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而且各个方面的协调度也是比较高的。居住建筑设计的主要要求包括:一要方便,生活设施齐全;二要居住舒适,功能适宜、设计合理、绿化良好,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觉得舒适;三要卫生,保证充足的室外绿地,活动场地要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日照条件;四要安全,增强防震减灾能力。居住建筑的设计还要遵循发展原则,生态优化原则,共享社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同时优化城市规划设计。
(四)两者之间的差异
城市规划设计比较注重面与线之间的关系,建筑设计注重的是点与线的构成。在进行城市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城市的整体性布局,而建筑设计比较注重城市局域性的发展,这是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最大的不同点。在层次设计上,城市建筑设计要考虑的因素相对较多,城市设计的层次感比建筑设计要强烈,建筑设计更重视建筑群的审美和完整性。
从广义上的角度来看,建筑设计没有城市设计发展全面。但是,建筑设计上所讲的层次感比较细腻,像建筑的艺术性、建筑的形体美学、建筑的色泽等。两者除了在层次上存在比较大差异,在设计效果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城市设计更注重城市的成熟性发展,在对城市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城市的空间结构,随着时间的推进城市的视觉效果最终会形成什么样子,通过一定的考核和实地考察,再来制定城市的设计方案,因为城市设计在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到具体的效果,一座城市的变化时循序渐进的,人们很难感受到城市设计初期的艺术和城市文化的特色。建筑设计相对于城市设计来说,艺术表现力更加直观,完成时间相对短暂,而且更加灵活,能够让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效果,进而有效的展现了建筑的艺术性。由此可见,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设计效果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二、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协调性
建筑设计是以城市规划前提进行的,首先城市规划设计要把城市的基础的组成要素合理的规划出来,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类似于点与面的这种关系,就像舞台剧中舞台主题和每个舞者道具的关系,要在城市规划的大前提下,根据其中的任务要求和各方面的工程技术条件以及城市环境进行初步设想,然后根据建筑本身的功能需求,确定建筑空间的具体组合形式和具体的细部尺寸、所需材料以及细部做法。但是建筑作为类似城市灵魂的存在,不能脱离城市环境而独立存在,就如同没有躯壳的精神物品,是无法合理存在的,必须和城市环境相融合,才能真正打造出和谐的人居环境,也才能更好地体现一个城市所应有的风貌。
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对单个建筑物体的设计,还牵涉到场地设计问题。场地设计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基础上, 组织场地中各组成要素(建筑、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工程系统)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各要素和谐,其中,建筑物是场地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与其它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分析如下:
(1)从工作内容上看。场地设计即是整个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的设计活动,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安排以及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绿化景园设施(绿化、景园小品等)、场地竖向与工程设施(工程管线)的详细设计。
(2)从建设流程来看。实际建设流程中,一般首先是业主确定一个建设项目,并取得了相应的用地,然后再委托建筑师来设计,建筑师是在业主所提出的设计任务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工作的。设计者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前要做细化和完善设计任务的工作,包括项目的组成内容,并对这些内容的规模、形式等一些有关问题做出较为明确的认定,同时要与业主协商,以取得一致的意见。
三、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建议
(一)科学对待城市规划设计
可以说,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现阶段,城市规划设计内容日趋综合,规划设计方法的包容性更强,已逐渐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造型、色彩、材料以及空间等。
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建筑物以及其它不同的物体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通常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在我国,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经批准后,通常要执行十年以上,因而,在批准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要采取科学、谨慎、认真的态度。
(二)建筑设计要服从城市规划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的建筑设计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万众瞩目的成果,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它所存在的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建筑设计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对人文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显然不够。也就是说,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一味追求“新、奇、特”,而不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过程中既要展现城市的生活风貌,还要展现城市与社会的地域文化,由此可见,建筑设计是实现城市规划的必要手段,城市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必要依据,二者和谐共存,对城市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也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城市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2]。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建筑创作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快速发展中,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对人文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显然不够,一味追求“新、奇、特”而不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
1、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都是相对独立的学科
城市规划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其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提供空间结构,它涉及城市的外观形式、性质、产业发展与布局、社会发展与设施、规模投资及城市各部分的组成、管理、政策等。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系,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城市规划是一项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科学性、专业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5]。建筑设计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
城市规划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分工,引起了城市空间设计的削弱,导致城市空间整体环境质量逐渐下降。为克服这一弊端,提出了城市设计的概念,使城市设计工作得到了恢复与发展。1965年美国建筑师协会出版的《城市设计城镇建筑》一书中也提到,今日我们不得不使用城市设计(UrbanDesign)这个词汇,城市设计概念的建立,并非要去创造一个新的分离的领域,而是要防止这一基本的环境问题被忽视或丢弃。城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唤醒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为了恢复城市规划本身具有却被长期忽视的塑造、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职能,从而使城市规划更好、更全面地为城市建设服务。
2、科学对待城市规划的龙头地位
城市规划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其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或土地利用)提供空间结构。这种规划也称“实体环境规划”。但在研究对象上,城市规划需要满足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与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它涉及城市的外观形式、性质与分工、产业发展与布局、社会发展与设施、规模投资及城市各部分的组成、管理、政策等。而空间应该是更为基础的理论,它与城市规划的结合,是从一个侧面研究城市的形态[6]。城市规划是引导和控制整个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5]。城市规划是通过对未来发展目标的确定,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步骤和行动纲领,并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引导和控制来干预城市的发展。
城市规划是一种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7]。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根据阿普尔压德(D•APP2LeYard)的观点,城市规划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城市规划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
在我国一般一个城市规划经批准后,要执行10年以上,我国已把城市规划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使城市规划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城市规划在涉及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规划的思想观念和意图最终投映在土地和空间中得以实现。
3、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相辅相承互为条件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直都有着难舍难分的渊源关系。城市设计是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发展出来的,学科上仍属城市规划范畴,它是用建筑学的理论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对城市的空间进行建筑设计,同时也是一门涉及到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景观设计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的边缘学科[8]。从历史发展看,工业革命以前及其早期的很多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城市设计活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规划的平面布局图,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与安排,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反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脱节,其交叉的部分必不能取得统一,出现设计和规划之间改动很大的现象,造成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的浪费;如果不进行改动,两个不同的方案对于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块而言在实际中根本无法操作实施,规划设计的方案只能落个“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结果。
一方面说明重视城市设计的思想正日益深入人心,这对提高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质量、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无疑是十分有益的;然而另一方面,如果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独立于城市规划之外,不但不利城市规划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完善,还可能导致城市设计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反而不利城市设计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明确城市
设计在城市规划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理顺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才能切实达到指导城市建设的目的。
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也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城市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设计”一词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程,规划和设计相结合,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对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安排布局与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密不可分的指导城市建设的两个方面,若人为地将其分开,必然产生众多的、难以解决的矛盾。城市设计只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走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充分发挥其空间景观环境塑造的职能,才能真正实现设计价值观从以规划师为主体向以使用者为主体的转变。城市规划应将城市设计作为自己学科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城市设计纳入统一的城市规划过程,不仅因为它们所处理的内容和对象相接近或者衔接得非常紧密而无法明确划分开来,而且还完善了城市规划对城市社会整体的把握,同时也符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实际。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紧密结合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辅相承,共同为城市建设服务。只有走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兼顾各方面的效益,使城市建设大系统达到最优化。
4、建筑设计应服从城市规划
建筑作为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往往因为建筑的历史地位、历史背景,以及它的地理位置和出色的艺术造型等,使其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8]。1971年《马丘比》中规定:“城市中的每一座建筑及空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统中的一个单元”。世界城市规划大师伊•沙里宁也曾经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把它置于一栋房子中;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9]。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注重周围环境的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5、场地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场地设计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组成要素(建筑物、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工程系统)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与其它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工作内容上看:场地设计即是整个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的设计活动。这一般包括建构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安排以及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绿化景园设施(绿化、景园小品等)、场地竖向与工程设施(工程管线)的详细设计[10]。
篇11
所谓的建筑综合体主要是指在某一位置上,具有单个或者多个功能的建筑组成的一组建筑。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建筑群体不同,城市综合体具有完整的城市街区特质,是建筑群体向城市空间巨型化、城市价值复合化等的发展结果。随着城市综合体在商业、居住等方面的优势,现在已经成为城市建筑的一种重要形态。
1.项目简介
本案位于珠海拱北夏湾港昌路,现状为百安居经营中,西临城市主干道路港昌路(广-珠轻轨干线),北临港一路,东侧为待改造工业厂房,项目地点是珠江是城市交通中心,地理位置非常优越,项目定位为大型多功能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22456.79平方米,东西长约190m,南北宽约140m,用地形状为基本规则的提醒,地块地势比较平坦,项目规划建筑面积约13.6万平方米。
2.城市综合体的规划设计
2.1整体规划设计方面
2.1.1居住及商业建筑规划
在城市综合体的整体规划当中,应该首先考虑到城市综合体的居住功能,也就是说要解决在这其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人的居住的问题。这是因为从建筑学的角度讲,城市综合体要想真正发挥其在居住、商业等方面的优势,其人流密度必须达到足够的程度。为了满足这一点,在整体规划的过程可以增加项目居住功能建筑的比例,以增加城市综合体当中人流密度。商业功能的规模确定,在这一方面的规划设计当中,应该在那好零售业饱和理论进行,也就是说只有在零售饱和度大于平均值的前提下,才能达到集中商业的目的。珠海市中航富元广场在规划设计中,将商业建筑分为三类,也就是核心商圈、次级商圈和边缘商圈,在设计的时候可以按照这一过程进行。
2.1.2城市综合体的限高和间距
城市综合体建筑的高度是有一定限制的,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周边建筑有效的融合起来,使综合体的建筑不影响到其它建筑的空间利益。在这一方面上,需要市政规划部门根据建设目的及要求确定。比如说在南京金融城项目建设当中,在立项阶段规定的建筑容积率不超过3,高层建筑塔楼高度不超过150米,建筑密度不超过30%,后来随着南京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限高的规定已经与周围项目不协调,后来南京市市政办公会将该项目的限高提高到了200m,本项目给定的设计限高也为200m。在建筑间距上,按照国家规定(设计规范)以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为标准。间距是用建筑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 a-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具体要按照以下计算过程确定:
L =(H - 24)×0.3+ S
注:式中L为建筑之间间距(m),最小值29m;H为高层建筑高度(m);S为高层建筑正南北向投影的宽度(m)。根据这一公式,该项目设计间距为35m,满足不同建筑的间距需要。
2.1.3建筑物的体型及布局
城市综合体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已经不能简单的根据比例,体型,立面等来设计,在体型设计上应该与城市综合体的功能及周边建筑风格统一起来,并考虑到节能及空气流动的需要。在建筑提醒设计上要反正出城市综合体的功能要求和建筑个性特征,在体型设计上可以增加一些通风设计的内容等等。本项目在建筑体型设计上为符合地块的具有平面组合穿插的多个“方体块”,由于项目处于珠海市主要城市景观与中心要道上,该项目的设计为集购物、办公、公寓、酒店等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建筑。在空间布局上,一般来说有三种,也就是开放式的城市空间、街坊式的街区布局和立体化的空间组合,在国内街坊式的街区布局较为多见。在本项目当中,考虑到城市综合体功能的实现,采用的是街坊式的街区布局。
2.2单体平面设计
2.2.1建筑单体平面设计
本项目在总平面规划当中充分考虑到周边的道路情况及规划用地情况,本项目的主塔楼为26F酒店及4F商业主广场,主要布置在烟城市主要道路港昌路上,这一区域比较具有良好的景观视野与地域性标志,是城市消费的主要区域。除了主塔楼之外,还设计有18F公寓与21F办公楼,主要位于项目的南面和东面,沿城市的支路港一路布置,这一区域具有良好的采光与通风条件,适合办公和居住。三座塔楼在平面上形成一个半合围的空间,在北面流出了足够的裙房退让空间,实现了体块设计上的变化,达到了良好的实用性与美观性的设计要求。在具体的单体平面设计上:
2.2.2附属设施单体平面设计
消防设计是单体平面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消防设计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建筑物使用安全。在消防设计上,由于本项目主体是高层建筑设计,在消防上充分运用了城市道路作为消防环道,并留下了足够的消防登高面,满足了整个建筑的消防登高作业的需要,使消防能够对建筑进行及时的消防救援。在具体的消防登高面设计上,办公楼和公寓楼的消防登高面主要设计在东面和南面的两个长边上,这利于消防车辆的通行与快速实施高层消防救援。酒店的消防登高面则主要设计在西面。所有的消防登高面设计均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相关消防设计要求,并按照要求留出足够的消防作业场地。
2.3立面造型及空间效果
该项目在建筑立面设计上采用的是现代简介主义的建筑设计风格,在色彩和造型上选择的是明快的色彩和简介的造型,体现出城市商务发展的快捷性。在设计上注重对造型的细节处理,缔造出一种时尚的现代主义风格城市综合体。在空间效果上,实现了建筑物的横向与竖向的里面划分,将凹凸进退的体块穿插在整个建筑风格当中,有效的解决了高层建筑存在的压抑及单调的设计问题,使该项目呈现出良好的时代感与现代感,成为珠海市城市综合体设计及建设的一个典范。
3.结论
在城市综合体的设计当中要体现出商业发展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上应该以功能优化为主要目的,空间布局要尽量贴近购物及商业发展的需求。本项目在规划设计上就充分满足了上述要求,在实现设计功能的基础上与城市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充分的融入一起,设计方案融入了典型的现代元素,整体上给人一种时尚感和现代感。该项目建成以后,很快就成为珠海市城市商业发展的一个中心,集购物、办公、住宅、景观为一体的设计,给人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环境。
城市综合体是一种立体化,复合性极强的建筑产品模型,大到项目前期价值挖掘、开发管理与业态组合的研究,比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考虑、多种业态的特点及相互关系、休闲娱乐氛围、开发商实力(销售与持有)、差异化经营、业态选择、确定配比,小到各种商业建筑设计细节,比如商业内街的性状与尺度、功能建筑分布、朝向、四角anchor 建筑形象、广告位的设置、设备机房与空调位的设置 、建筑材料的选择、车流及停车组织、货流组织与卸货区设置 、洗手间的设置 、灯光照明设计,等等,牵涉的内容很多,值得我们投入精力去不断探索思考研究以及提升。
参考文献:
篇12
居住区环境作为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的活动空间, 人们对它的要求不仅仅限于基本功能要求的满足, 而对其在视觉、心理感受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生活和审美的需求, 营造更高品质生活的居住区环境, 采取与之相宜的设计方法势在必行。以往的居住区设计流程是规划专业对小区做好总平面功能布局, 建筑专业进行户型设计, 景观设计只是对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补充与完善手段。这种填空式的绿化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居住区环境的品质,近年来人们对于景观的理解有了很大改变: 认识到居住区景观设计并非只是在空地上配置花草树木, 而是一个集总体布局、空间层次、建筑形态、功能实现为一体的综合概念。越来越多的居住区运用三者整合的设计方法, 把三个专业整合为原则作为整个设计项目的出发点, 于是众多环境优美的居住区应运而生。整合设计已成为居住区设计的趋势。
2规划建筑景观整合设计
2.1 规划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同步性。
传统的居住区设计程序是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 景观只是在建筑当中填补缝隙, 设计难以一气呵成, 自然无法与建筑融合。而在整合设计当中, 景观与规划同步进行, 景观设计作为规划设计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始自终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全过程, 对规划设计起着主导作用。
2.2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融合性。
居住区的外部空间属于人们的居住空间, 把景观作为人们居住空间一部分来设计, 让人们在户外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 从而吸引更多的居民走向室外场地, 促进居民更好的交流。仅仅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是不能引发人们的逗留心理, 只有把景观赋予实际的建筑功能时, 其空间才有意义, 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场所”。从这个角度来看, 景观也必须是建筑功能的延伸。
要实现整合设计, 必须从规划与建筑两个方面入手, 把景观设计真正融入到规划与建筑中去。
“众望・光耀城”以‘Living with Nature’“栖居自然”为景观主题,与景观主题相适应的建筑主题是“典雅、精致、厚重的庄园风格”。
小区倡导的“庄园风格”包括英伦庄园风格和美式庄园风格,与山水景观相宜,也复合小区高档物业的定位,也暗合了国人对住宅“安生立命,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本案采用英伦皇室TUDOR风格,承袭皇家血统贵胄气质。外立面应用昂贵的红色生态墙砖,并搭配优质石材,在细节上营造出沉稳、典雅、华贵与和谐的感觉;英式坡顶屋,更加添私人公馆般的雍容华贵。见图1。
3居住区规划与景观的整合设计方法
规划与景观的整合设计是指在小区规划初始阶段就融入景观的构思, 从宏观角度把握规划, 不是对小区的环境来做设计,而是把该小区放在整个城市的尺度上, 使小区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要做到两者的整合,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巧于因借法
“ 巧于因借, 精在合宜”, 是计成在《园冶》中提出的对我国园林设计手法最精辟的论断。在小区规划与景观整合设计中, 同样也可以借鉴应用。
“ 因”是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条件。小区规划要依山就势、依坡就势、依水就势, 使小区与环境景色协调, 互相依托。“借”是借景取胜, 把小区外部美景借入到小区内, 丰富空间构图, 增加景观内容。
例如巧借远处起伏的山峦, 溪流, 城市标志物等, 把整个小区置于构图精美、自然和谐的山水画中。小区建筑的组合布局也是重景观, 利用建筑的巧妙组合, 将小区内高层、多层、低层不同产品类型的建筑组合摆放, 错落有致, 塑造出丰富的景观。广东惠阳光耀城用地是典型的岭南风貌,原生态的湖、茂密的荔枝林和起伏的红土坡,加上周边的客家文化,构成了地块的整体地域要素。
图2 光耀城鸟瞰图
3.2 虚实相间法
小区空间按实体虚空概念和视线遮挡感受来划分, 可分为实、虚、柔三种空间。实空间为全遮挡的空间, 内容包括建筑、构筑物、实墙等;虚空间为无实物遮挡的可入性空间, 包括道路、广场、草坪等;柔空间指视觉半遮半挡的空间, 虽为实物但可入, 如植物、亭廊、水景等。因此, 小区的整合设计,就是将三者要素空间通过恰当布置, 将三者彼此相互融合。建筑为实, 置于地块中,围合庭院为虚, 虚中点景有实;建筑中空,又可容纳百家, 虚中有实, 虚实相间。三种性质的空间交织融合, 围合穿插。
3.3 步移景异法
路由景生, 应把小区的交通路线作为园林的游览路线来设计。小区内人的活动路线正如一根主线, 把不同的建筑空间和景观空间串连起来, 道路不是用来划分小区空间的, 而是联系和穿插不同空间。过去小区规划多为笔直的道路, 分区域的建筑布置, 整个小区布局呆板单调。现在小区道路多蜿蜒曲折, 时收时放, 时宽时窄, 形成一系列连续的道路空间, 有效地组织小区内的景观。道路曲、折、直的转换与建筑、广场相依相靠, 道路的线性与建筑的布置排列, 互相沟通交流, 使景观的空间序列有开有合, 有收有放。
4 小区建筑与景观的整合设计方法
只有景观与每一栋建筑都有机融合,细微末节处也能见景, 设计细致深入, 环境才能丰富生动。建筑与景观整合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4.1 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
这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对景观提出要求和景观环境对建筑进行适应的过程。例如, 从居住建筑户型布置的角度, 对不同户型对景观环境提出的不同要求进行研究。
光耀城湖边双拼Townhouse设计中心要素为视线和空间。建筑与周边环境高度融合,前、中、后三个庭院,花园廊厅、景观阳台、湖景露台,都是建筑空间与环境对话的媒介。最为核心的构思是:餐厅、会客厅及部分卧室空间围绕一个私家露天泳池布置,露天泳池直面湖面,所谓建筑外有水、建筑内有水。(图3)
湖边双拼Townhouse的各层建筑空间都经过了多次的推敲:一层层高4.7米,使客厅、客厅外大阳台和餐厅的层高都较高;二层层高3.6米,三层层高3.6米加上剖屋顶的空间借用,使主卧空间相当高敞;地下层层高4.5米,利用地形高差,临湖面向花园打开,使地下室空间品质感大增。
4.2 景观设计中对建筑的考虑
仅仅从建筑到景观的过程还远远不够,整合设计还需要完成从景观到建筑的过程。一方面, 从景观总体布局的角度, 会对建筑设计提出要求。另外, 景观总体的布局, 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设计。
例如, 在规划的中心花园附近, 建筑的景观品质在小区中是最高的, 这里的建筑,就必须结合小区景观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要把最好的户型安排在这花园周围, 力争获得更多景观好的住宅的户数。在景观优秀的前提下, 住宅的朝向选择可适当减低要求,用良好的景观弥补朝向上的不足。
某小区的建筑, 原来是采用行列式和周边式布局的南北向建筑群, 但是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 考虑到中心花园做成圆形有助于形成具有视觉中心作用的中心景观, 且圆形景观对周边的辐射作用较好。因此, 景观设计师提出将中心花园做成圆形, 并要求建筑师更好地处理建筑与中心花园的关系。于是,建筑师对原有规划进行调整, 将环绕中心花园的建筑, 由完全南北向条形布置, 调整为圆形向心布置, 从而使中心花园周围的住宅与花园更好地结合, 使周围的住户都能朝向花园的中心。一些住宅, 虽然套型的朝向不再是正南北向, 但却获得了良好的景观面。而中心花园和周围建筑形态的变化又打破了常规的行列式住宅布局所产生出的单调的条形宅间园林空间, 形成了面积较大, 相对集中的宅间绿地,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5结语
随着时间的变迁, 科学的进步以及人们思维观念的更新, 设计方法也会不断变化。更多优秀设计思路的提出, 终究需要设计师紧跟当今整合设计潮流, 结合人们现实居住理念, 恰到好处地把握每个设计阶段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西蒙兹J.景观设计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2] 卢济威.论城市设计整合机制.建筑学报.2004(1) .
篇13
一、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城市与国家、地区、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的内部关系等的指导思想。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遵循和坚持以下原则:
(1)整合原则。规划设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整合原则: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经济原则。城市规划要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
(3)美学原则。规划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以构成城市的整体美,给人以美的感受,避免“城市视觉污染”。
(4)社会原则。所谓社会原则,就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树立为全体市民服务的指导思想,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原则,尽量满足市民的各种需要。所以规划设计要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和大力推广无障碍环境设计。
二、城市规划设计措施
1、建筑形式与体量建筑是城市空间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建筑及其群 体组合的优劣直接影响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评价。在城市规划中,根据城市整体形态结构和塑造区域特色的要求,对建筑形式及体量进行控制,包括建筑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外观、沿街后退、风格、尺度、色彩、材料等内容。
2、绿化景观规划注重高质量的生态学效应,因地、因材制宜地配置草坪、灌木、乔木等生态要素。植物培植以乡土树种为主,充分考虑寒地城市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气候特点。冬季由于缺少绿化,景观较为单调,城市利用率和其他季节相比不高。因此,一方面应选择适合于寒冷地区生长的植物类型,加大常绿树种的比例,并避免设置大面积的空旷草坪。在城市规划设计和环境塑造上,应符合季节变化,使城市在一年四季中可展示不同的自然生态景观。通过这些极富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改变寒地城市冬季萧条的景象。另一方面,在塑造城市自然景观的同时,还应注重城市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绿化设计夏季以遮阴通风为主,冬季以向阳避风为主,因而,在冬季主导风向一侧可设计常青树作为防风屏障,而在向阳的一侧采用落叶乔灌木,达到冬季不阻挡阳光,夏季又可遮荫的效果,改善城市热环境质量。
3、交通与步行 交通是城市的运动系统,是决定城市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城市的形态和效率,它包括车行道、步行道、高架轻轨、地铁等的线路选择,站点安排、停车设置以及换乘系统组织等。 步行是市民行为中最普遍的内容。人行步道是组 织城市空间的重要元素。步行系统包括步行商业街、林荫道、二层或地下步行道。很好地组织步行系统,能减 少市中心人们对汽车的依赖,改善城市的人文和物理环境,保障市民的安全感,促进零售商业的发展。人行步道是城市规划强调以人为中心的重要体现。
4、城市规划的人性化设计城市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产生的人群聚居空间。人是城市的使用者,也是城市的主体。城市人口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所有社会活动都提托城市而展开。因此,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个舒适、安全、文明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恰恰就担负着创造这样一个舒适生活环境的责任,让城市环境更加适应人的综合需要,不仅是人性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依据,也是人性化城市规划设计的目的。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总体布局时,城市人性化设计的理念要求无论位于何地、无论规模大小,都应该在基本设施与布局上公平均等。从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出发,对环境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其在完成对人的服务的时候,更有利于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在规划设计总体布局时,应当更好地体现出对人的关注和关怀,在各项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上要体现出对弱势群体帮助。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关注好城市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生命线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安全、重大气象灾害预防等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人口生活质量,使之城市发展相适应。人性化的方向在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显得更加重要,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关注点。
5、城市规划的生态设计城市是一个复合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具有依赖性大、不完善、不稳定的特点,缺乏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较为完善和谐的自控机制,为此,应用生态学的原则和方法去调控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物质转化与能量利用的生态效率,开发城市未被利用的人力、物力和环境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十分重要。生态学原则有以下内容。①城市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平衡。一是在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树立全局观念,完善和执行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相结合;二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上,对城市环境实施容量控制。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可承受的既定利用方式的综合上限,包含人口容量、土地容量、绿化容量及交通容量等;三是在注重经济与环境平衡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的生态结构,考虑城市与郊区、乡村的合理区划及功能配置。如在市郊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城区周边环境,从而缓解市中心的生态压力;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环境的平衡。②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强调区域性,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生态规划要将城市放在特定的区域中,从大的背景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规划要有全盘统筹的眼光,促进生态稳定,追求最佳效益。城市生态系统的完善有赖于其子系统的平衡发展,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具体的每一幢建筑密不可分。在提倡建筑单体生态设计的同时,建筑设计要着眼于城市设计,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及所在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结语 总之,现代城市设计已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市政工程学(含道路、桥梁、地铁、轻轨等)紧密联系,城市设计既贯穿在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又成为城市规划与建筑、景观和市政等详细工程设计的联系桥梁。尤其是城市重要地段,为确保环境质量,城市设计已成为城市详细规划之外必不可少的设计阶段。
参考文献
[1]杜美忠.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2).
[2]周玉荣.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内江科技.2009(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