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篇1

一、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意义

无论是现代诗歌还是古代诗歌,其最大的魅力在于汉语语言中呈现的语言美、意境美、图画美,这些美是诗人复杂情感的传递。学生通过诗歌鉴赏教学,品味诗歌的意境,以自身情感与诗人情感相融合,能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然而,由于传统教育理念注重灌输式和一言堂教学模式,不注重引领学生品味诗歌内涵,导致学生审美能力不高,只能理解诗歌表意,不能体会其意境美。核心素养的提出为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带来新的培养方向,是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对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素养、思维、品质具有促进意义。

二、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

1.注重引导学生诵读。诗歌鉴赏教学应该注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言语,领悟诗歌中要传递的思想情感,增强学生语感,进而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应该教授诵读诗歌的基本方法,之后为学生示范诵读,最后引领学生自读,让学生细细品味诗歌。例如,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教授学生诗歌押韵、节奏、音调、叠字等基本知识,提升学生的自读能力。在学生自读环节中,教师可以采取全班一起读、小组竞赛读的形式,并且对学生自主诵读提出一定的要求。例如,让学生阅读四遍诗歌,第一遍对诗歌初步了解,感受诗歌语言美;第二遍理解诗歌情感,以自身情感为导向,与作者情感形成共鸣;第三遍激发学生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美;第四遍,熟读成诵。2.指导学生品鉴诗歌意境。意境是指诗人对客观景象与环境的描述,蕴含着诗人要传递的情感,是诗人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完美融合,也是诗人未言之意的体会,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去品读诗歌意境,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结合自身感悟、诗歌言语、想象能力,在脑海中还原诗歌景象,同时借助诗歌创作背景,更好地体会诗歌要传递的情感,进而品鉴诗歌意境。学生品味诗歌意境,是对自身精神的一种升华,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诗歌《短歌行》时,教师先让学生课前自读课文,掌握诗歌大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引领学生直观地开展诗歌鉴赏活动,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以白话形式描绘《短歌行》画面,在思考、探究中对知识有所感悟,并且将自身对诗歌的见解向小组成员阐述,拓展小组成员认知面,使小组成员在思维的碰撞下,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进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3.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注重情感教学,带领学生一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要想学习好诗歌,需要体会诗歌中的意境美与形象美,但诗歌较为抽象,部分学生很难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因此,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将诗歌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以图片、视频、音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诗歌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咏怀古迹》一诗时,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还原诗歌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教学氛围,之后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品味、思考、想象诗歌中的意境,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为学生开展诗歌鉴赏教学,有助于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而促使学生学好高中语文课程。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诗歌鉴赏教学的开展,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性,进而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2019.14

篇2

一、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实施与开展,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还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首先,部分语文教师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思维与模式深刻的影响,教育理念相对而言较为传统与落后。这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习惯于将自己置于中心与权威的位子,完全按照自己的经验与意愿来设计、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而忽视了新时期背景下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忽视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教学工作往往缺乏针对性,教学活动效果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其次,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决定了高中时期的师生双方都会面临异常紧张的升学压力。因此,大部分学校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仍然停留在“知识本位”的层面。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活动均没有正确的认知,只是将目光与焦点聚焦于知识与技能的发展上。课堂教学工作以机械化的训练与反复的知识讲解为主,没有多余的精力设计与参与学习活动。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成为了阻碍语文学习活动有效实施与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语文学习活动的内涵与意义

语文学习活动具有两大值得关注的要点,一是“学习”,二是“活动”。“学习”这一要点将语文学习活动与常规性的语文活动区分开来,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活动”这一要点则表明了语文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与活动性,是不同于单一的知识讲解式的学习的。简单来说,语文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所进行的以获取语言经验、提高语言能力为目的,通过听、说、读、写、思考等各项技能来综合运用的一系列的自主行为过程。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首先,语文学习活动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贯彻与落实,有利于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朝着更深层的方向发展,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其次,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促使教师不断地进行理论学习,让教师与时俱进地创新课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再者,通过参与学习活动,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促使自己充分调动已获取的经验与知识,提升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最后,适当的语文学习活动能够鼓励师生全身心参与其中,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切实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2]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学习活动设计探索

篇3

然而,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这种“语文味”的营造还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由于语文教学仍然没能改变应试教育的状况,学生以及教师都没能真正地认知语文,这就使得“语文味”的创造处于一种散漫的状态。

当前,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还要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形成一定的文学素养。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营造“语文味”已经成为使教学顺利进行的必然。

二、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语文味”的相关策略

营造“语文味”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营造“语文味”:

1.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语文味”

阅读是高中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直观了解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营造“语文味”,应该尽量从阅读环节采取措施。比如,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诵读示范,引导学生仔细地聆听及观察。比如,语文教师为学生进行《沁园春·长沙》的诵读,通过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以及“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等诵读声调、情感的转换,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教师要引导学生依照教师的诵读方式进行诵读,让他们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情感去阅读文本,进而帮助学生在长期的阅读中达到对于不同文章的“语文味”的不同体验。

2.通过理解文本内涵营造“语文味”

文章的内涵是文章的本质和核心所在,教师只有让学生真正地达成对于内涵的理解和掌握,才算是切实完成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涵,营造“语文味”。具体而言,语文教师应该在尊重作者创作的情感背景、时空背景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品味文章,然后引导学生根据作者在文本中传达的有效信息形成其自己独特的认知及感悟。比如,教师在讲解屈原的《离骚》时,应该首先就屈原当时二次遭贬而创作的情感背景以及屈原借文章抒发自己爱国忠君的思想感情和传达自己的美好情操品德的创作目的,引导学生体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深沉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人生追求的独特理解,以使学生受到精神的陶冶,从而感受到语文独有的味道。

篇4

在最新人教版语文教材选文中,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比例大约为5∶4∶1。其中,外国文学作品占到10%,这样安排的目的显而易见:高中语文教学既要立足于民族文学,让学生有深厚的中国文学素养;也要放眼世界,培养学生的外国文学素养。由此可见,外国文学是高中语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文本。但长期以来,受教育观念、应试教育、教师素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外国文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常常被忽视,外国文学的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

1.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一直以来,中国文学作品都是中学语文课本的重头戏,外国文学都站在高中语文课本这个舞台的边缘。这种编排方式直接导致中学教师特别重视中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而忽略了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再加上很多教师文学知识陈旧,特别是对外国现代派小说知识缺失,对外国小说的各种类型及其特征认识不够透彻,这些都导致教师很难把握外国文学教学内容,有的老师遇到外国现代派小说干脆绕道而行,不作为,也无能为力。教师的忽视限制了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的开展与发展。

2.学生阅读过的外国文学作品太少。教师不注重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自然会引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忽视。笔者最近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一所高中选取了100名高一学生,组织了一次关于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兴趣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约有60%的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感兴趣或希望进一步拓展阅读范围,但却很少有同学能说出5部以上的外国文学作品。其中知名度较高的的外国文学作品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飘》、《简·爱》等,这些作品均没有被编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可见,青少年对外国文学的了解很大一部分是自学的,这是外国文学教学的失误。

二、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堪忧的原因

1.应试教育使外国文学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附属。应试教育的泛滥和高考的指挥棒无情地剥夺了外国文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可以说,高考升学率是各个高中追求的终极目标,教师为高考而教,学生为高考而学,教学内容的取舍以高考的要求而定,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是高考。

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外国文学因为不是高考的重点而备受冷落。例如:普通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宁夏、海南卷)连续5年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都是中国小说,没有出现任何关于外国文学的考点,这就直接导致很多高中学校在安排选修课时直接删掉了《外国小说欣赏》一书。可以说,为了高考,很多高中老师随意取舍作品、把本应重点讲解的课文安排为自读课文的现象屡见不鲜。

2.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导致外国文学总是处在教学内容的边缘。当前仍有很多教师不能驾驭外国文学的教学。教师身上存在的教学目标偏差,教学思想僵化,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等问题,都直接导致不能够运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内容、意义进行深入研究,误读颇多,无法抓住外国文学作品真正的价值。教参中也往往多以政治眼光、政治倾向代替文学鉴赏,清一色的“阶级斗争,批判资本主义”来图解内涵丰富的外国文学外品。这种教学方法与西方丰富的人文精神,充满灵性的文学教育精神背道而弛,最终导致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误读,进而导致学生生命意识、文化意识的弱化和退化,使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至今在绝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学中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策略研究

1.转变思想,尊重多元文化。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树立尊重文化的多元性的理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都是有所差异的,而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民族信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从中国传统的思维入手去考虑问题,不能将中国人看待问题的方式强加到外国文学的教学中,用中国人习惯的理念去理解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样只能片面甚至歪曲外国文学作品表达的思想。尊重多元文化是正确解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前提。

2.“对话”“迁移”,注重个性化阅读。《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话”和“迁移”理论,这两个理论对外国文学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话理论是将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有机结合的理论。教师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可以更好地深入文本的中心,实现对异域作品的多元化解读;学生展开与文本的对话,有利于更积极地思考问题,更深刻地体会出外国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篇5

(一)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的学习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找到学习榜样,通过学习榜样人物的宝贵精神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由于课外阅读覆盖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能够丰富知识量,还能提高人文素养,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手段,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适时为学生推荐优秀的、经典的书籍,定期开展课外知识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如学完《张衡传》后,学生了解到候风地动仪比欧洲的地动仪早了1700多年,教师可以顺势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阅读和收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并开展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二)将人文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知识的灌输,在解决问题方面一味寻求标准答案,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得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语文课堂的精髓所在,思维上缺乏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无法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入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从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本质出发,形成新的语文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三)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良好教学环境的建立直接关系课程教学质量,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语文课堂作为文学教育的载体,同样肩负建设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人文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创新精神和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工具性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格。如教学屈原的《离骚》时,教师不仅要进行诗歌字面理解方面的教学,还要将诗歌体现出的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屈原把“香草”比做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把“美人”比做楚王,既表现对楚王的悲愤之情,又抒发了对祖国的忠贞之情。教师要在课堂中融入更多人文情怀,用屈原坚韧不屈的人格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四)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还是进行深层思想教育的过程。对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关注社会上或生活中的人和事,并进行反思,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思考,让学生关注人生,思考人活着的意义。学生阅读完课文之后,不仅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可贵,还可以体会到平凡而伟大的母爱的力量,感受到人世间无私的亲情,进而树立爱社会、爱他人、爱自己的人生观。

篇6

一、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都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语文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其教学内容更侧重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课程标准的逐渐完善,使得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越来越得到了重视,从而实现人文教育和语文学科的有机结合。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现状促使人文教育的快速回归。在高中语文开展人文教育,不仅是时代的发展需求,也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更是实现我国教育向着世界文化方向迈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阶段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也是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弊端的必要手段,无论是在体系建设方面还是在课程实施方面都将人文精神充分凸显了出来。

二、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有效路径

想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师应掌握正确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实现和生活的有效衔接;采用人文评价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

教师作为人才的塑造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尤其作为语文教师来说,它作为学生灵魂的重要启迪者,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强化自己的人文素养。首先,应注重自身人格素养的培养,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其性格、素养和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通过教学思路的拓展,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主要指的是维护人文价值和尊严,关注他们的追求,注重人类的精神文化内涵。将人文精神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将课堂的人文性展示出来。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将人文精神挖掘出来。在高中语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它是对人的描写和表现,将人们的喜怒哀乐都真实再现出来,学生可以在这些作品中体会人生,收获人生感悟。因此,我们说教材是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高中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部分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促进个人成长的力量。比如,在讲到《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节课的时候,深入挖掘烛之武对国家的大义和担当精神,以此来对学生开展爱国的教育,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更收获了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明白自己的责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实现和生活的有效衔接

即便教材内容再丰富,学生也无法获得全部的人文体验。生活作为文学的源泉,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回归生活,因此,教师也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在社会、实际生活中体悟人文精神的内涵。可以说,语文中读和写的应用,无不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等待着学生去领悟和体会。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影视作品进行观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接触到不同民俗,让学生从学习中靠近生活,进而关注人生,从而实现大语文教育观。

(四)采用人文评价方式

作为语文教学的最后环节,学生评价环节是非常重要的,这对学生学习观的养成,和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不能再把分数评判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教师应首先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体系,要给予评价目标动态性和层次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其次,教师应努力实现量化评价方式向着质性评价方式转变,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再次,应多使用鼓励性评价,提高学生参与的自信心。最后,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文精神对我国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人文精神不仅是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更对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有着巨大影响。我国作为文化内涵非常深厚的国家,更应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实现和生活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静.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04)

篇7

那又如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这就要求必须做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语文教师教学生“文”,对学生加强语文基础的落实、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同事也应当重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解题方法的指导。但是深入贯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讲“教文”融入“育人”,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等人格修养方面的提升,更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谈“文”的赏析,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一个制高点,也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生活化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理解高中语文新课标,应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文学创作的原材料就来源于生活。语文离不开生活,学习语文就是为了在生活中广泛地运用语文,服务于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要让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新课程标准更是强调语文走向生活,注重学生语文生活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学习语文,很好地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且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实现自我价值。

由于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充盈在社会的每个角落。为此,新课程理念不仅强调了语文应用的重要性,还从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与美的本质作用出发,按照学生的审美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全国著名语文教师邬建芳在讲授《再别康桥》时,用诗情召唤诗情。献课流程大致流程如下:首先,在缠绵悱恻的怀旧旋律中深情依依地吟诵起了自己的诗作《云彩》和《金柳》。其次,鉴赏评点,再现生活,走近诗人,品味诗情画意。再次,写作小组的同学们在配乐声中吟诵了自己即兴创作的短诗《爱、自由、美》、《虹》和《星辉》。最后,师生共同吟诵,声情并茂地将美推向极致。邬老师“用诗情召唤诗情”,其背后涉及的审美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正式这种召唤式的欣赏,唤起了学生对语文的审美感知能力。

三、坚持基础课程的学习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一双线模式

篇8

笔者将高中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的内涵界定为:在新课程背景下,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基础,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核心,以获取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进而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发展智力与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为目的,而对教学过程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所作出的一种策划。

二、高中语文实践课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高中语文实践课的内涵和属性的阐述,我们知道,在语文实践课教学中,突出的是实践性和实用性,但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的设计常常违背了教学设计的一般原则,致使语文实践课教学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随意性和难以操作的缺陷,在现实教学中难以切实执行。因此,非常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的工作状态,理清语文实践课教学设计与阐述中存在的问题,再依据科学的教学设计模式,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笔者认为,当前语文教学界在语文实践课教学设计和阐述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1)不能充分体现语文实践课“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语文实践课的设计在实践中存在着教师缺乏“过程就是目标”的意识,以致于“学习伙伴”的角色扮演不到位;过于追求最终成果交流,忽视了学习的过程,以致于课堂呈现方式单一等问题。

在课堂呈现方式上,目前我们所见到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大多为?“教师开场白――学生主持活动――教师评价小结”?这样一种固有模式,除了在主题内容、活动形式上有所差异外,既观察不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也体现不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得课堂模式陷入一种单调乏味的怪圈,形成了新“八股”课型。

(2)在语文实践课教学设计上存在偏离重心的现象。首先我们要认同这样一个观点,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语文学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习本身就带有综合性质,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从语文学科目标、特点和性质出发来进行。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在“综合性”的体现上出现了偏轨现象,一味地大量引入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异化为“史地学习、政治学习、生物学习、音美学习”,甚至是“班会活动”等,从而改变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性”的性质。

(3)在语文实践课教学设计上存在“去语文”的现象。语文综合性学习究竟是语文学习还是综合科目的学习,这是目前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过程中应首先澄清的问题。我们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属于语文学科的一种学习,是语文课程的有机构成,它旨在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由此可见,其“语文”的学科性质是不容改变的。以往的实际操作中暴露出的任何“去语文化”或“泛语文化”的倾向,都是背离这一根本点的。

三、解决实践课教学设计问题的对策建议

(1)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还要加强过程性引导和基本方法技巧指导(如何从报刊、书籍、电脑或其他媒体中获得有关资料并分析整理;如何做摘录卡片、读书笔记;如何查找资料、引用资料;如何确定选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如何开展调查访问;如何展示学习成果等)。

(2)在教学设计中应加大社会实践的内容。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别于一般的课堂学习。它所面对的不只是课本和学科知识,而是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学生学习探究的内容,同时也构成了他们个性发展的世界。因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选择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实质上是把学生带入怎样的一个世界里去成长,其内容的取向不宜过窄。

篇9

一、语文教学内涵品质的新课改出发点

高中语文教师是对高中生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教师,教师在教学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掌握,对教学技巧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让

学生从教师身上学懂读懂,从而达到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师首先要深入熟悉高中语文的课本内容,从课本内容出发加入自身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联系生活,思考现实。高中语文教师还要在教学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好正确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想提升语文教学品质,必须让学生抛弃陈旧的应试教育观念,站在新的立场新的角度与教师对话学习,让教师从课本内容带领学生走进更大的世界。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正确的理解语文教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自觉主动。教师也要用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通过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和能力,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这就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内涵品质提高的出发点。

二、语文教学品质内涵提高的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教学态度,在面对教学任务时要设计好完整有效的课堂内容,要注意教学过程是否完善合理,还要注意教学内容是否能牢牢把握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热爱对语文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有巨大的提高和改变,不能一味地强调知识灌输和整理,在教学中要具有多样化教学方式,设计合理的情景探索和课堂活动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不仅仅是语言参与,是学生的主观感受参与到整个语文课堂中来,让学生经过学习正确的知识和理念融入语文课堂,教师应该善于把握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课堂内容的丰富和有效性,不让语文教学陷入枯燥循环中,让学生产生对语文的抵触心理。教师的教学要从多方面考虑,真正理解了语文的教学品质内涵,然后对语文课本的融合渗入,通过课程来对学生进行全方面提高。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反思,通过语文教学的学习。正确地理解语文教学的价值,通过实践检验语文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让学生正确理解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教学的内涵价值是由学生来体现的,教师在新课改条件背景下要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让语文教学品质内涵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线。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把握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整个高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育工作者要不懈努力,追求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深入挖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高中语文教育教学面临种种困境,尤其是长期处于劣势的农村教育,在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等方面与城市教育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在日趋尖锐的教育竞争中举足维艰。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高中语文教育,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其研究意义尤为深远。

笔者在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就农村语文教育存在的一些现象,及农村学生语文素养及学生的群体特性,结合自己教学经历进行反思。目前,在农村高中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带有随意性、模糊性,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教育内涵,严重地制约语文人文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高考这一大环境中,这些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问题更为突出。

1 语文教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实际教学内容没有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在高考的大环境下,为提高教学成绩,往往只重视做题训练,把内涵丰富,韵味隽永的语文文本肢解为孤立的单纯的知识点、考点,突略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和思想性,破坏了语文的美感。在这样的意识指导下,学生的身份更倾向为考生,只重视做题,而偏离了语文教育的原点。

1.2教学过程角色倒置,重视教师主导,忽视学生主体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主要核心,其最终结果是追求现成的、明确的知识答案。因此,不少的农村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文本教材进行解析,推敲文本所提供的零零碎碎的知识点,学生(考生)被动地接受,对于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缺乏赏析,感觉不到文学作品的美之所在,从而导致教学教程的主客体颠倒,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3课余阅读量过少,重视做题训练,轻视整体语文能力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提高语文素养,短期效果并不明显。反而大量的做题训练短期内提高学生做题速度,其效果较明显,尤其做题中有相似题目,分数提升更为明显。因此重视做题训练,轻视语文能力成大势所趋。另外,由于阅读优秀文学作品耗时长,短期不见明显效果,学生不愿在语文学习上花费过多时间,也导致其课余阅读量的过少。

1.4经济制约导致教学设备落后,师资不足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设施欠完备,我校图书阅览室仅能同时容纳两个班的同学进行阅读,全校40多个班级,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极少组织学生上阅读课,尤其是理科班的同学,课余阅读少之又少,甚至高中三年没有读过一部文学名著。由于经济制约,师资力量不够,高中语文教师因工作任务繁重,更好更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尤显力不从心。

新课程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农村高中的语文教学存在很大的局限,这些现状严重制约语文教学的发展。农村高中语文教育应在注重语文应用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与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开展语文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少数民族具有丰富而独特的乡土文学与民族文化,更多地体现几千年来民族本身的特性和内蕴,体现中国人民良善的本性与耐苦的韧性,农村高中语文教育应充分挖掘并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整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语文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文教育目标。

2 如何深入挖掘并有效运用现有的语文教材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高中应树立新的语文课程资源观,充分发挥现有的课程资源(包括大纲教材、乡土教材、课余阅读内容)的作用,使这与大语文课程融为一体,更好的为教育服务。因此,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的现有的课堂教学资源和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

2.1课堂教学资源即大纲教材要充分挖掘利用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以达到“立人”之功效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精选文兼美的各类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如《劝学》一文,通过丰富而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强调做学问的意义;《谏太宗十思疏》明为一代贤臣魏徵劝谏太宗,实则处处可见为人处世的哲思;《陈情表》更是一份孝情,感人至深。这些语文教学教材人文内涵的充分发掘,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从感性直观的层次,触及内心,进入理性情感之境界,最终提升并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和深刻思想,即语文素养。

2.2课外学习资源即乡土文学要充分挖掘本地耳熟能详的文化资源以培养民族自豪感

如笔者所执教的少数民族(毛南族)有着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其中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教材资源,如:地域文化之民居建筑、“北宋村古牌坊”、“凤腾山古墓群”;民歌“比”“罗海”歌、“欢”,民间编织和雕刻之“顶卡花”①(花竹帽),木质假面具;重要节日“分龙节”等。乡土教材,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人类的普遍文化心理,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语文教师应充分开发利用本地乡土文学资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语文素养。通过乡土文学教材的开发利用,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2.3课余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途径

课程标准规定了课外阅读的量化指标,高中三年应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一要求实际上指出了阅读名著经典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语文课外阅读以“丰富精神世界,提升文化品位”为导向,从兴趣入手,逐渐过渡到有正确目的(丰富学识)的课外阅读。尤其重视经典名著,强调阅读整部文学名著,从中汲取丰厚的精神文化力量,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人格。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仅以短期的功效来衡量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而应提倡课外大量的阅读。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关系,处理好理科学习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总之,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一些现象的探析反思,农村高中语文教育应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语文教学教材,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目标,灵活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效,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

注释:

①顶卡花:“顶卡花”(花竹帽),是毛南族特有的一种花纹美观的传统手工艺品,花竹帽分内外两层,以当地特产金竹和墨竹篾织成,精巧美观、被毛南族妇女视为珍贵的装饰品。

篇11

1.更新高中语文教学的理念

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需要以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增强活力,教师应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的安排到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应精益求精,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高中生比较有个性,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合理引导学生学习。通常学生的想法都比较异想天开,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从知、情、意等方面接纳、感染、教化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弘扬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性之美

教材课文是语文信息的载体,本身渗透着真理与美好的人性。新课标将高中的语文教材作为指导,从内容上进行选编,充分体现人文主义价值取向的精神。语文教材的内容有浓厚的文化内涵,能够有效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语文学科的文章题材比较丰富,涉及古今中外人文精神的文章或作品较多。由于学生的文学语言感知力和想象力都比较强,以文本的方式能够有效培养高中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其人文素质,从而拓宽高中生的学习视野和知识面。

例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课,书中以全景式描写中国现代的城乡生活,主要以孙少平等人的矛盾纠葛为主线,刻画社会各阶层中普通人的形象,将人生拼搏、奋斗、追求、挫折、欢乐、痛苦相互交织在一起。路遥的平凡世界中,体现的是平凡人的丑与恶、善与美,令人读起来荡气回肠。孙少平对自己曾经工作的地方还存有眷恋和热情,调出煤矿时,刚来到城市选择的也是煤矿,选择平凡。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将人性的丑恶与美好相联系,仔细体会其中对于真善美的向往和期待[1]。

3.创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化教学环境

人文精神是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课堂应具有一定的人文性,为高中生创造良好的人文化学习环境,提高高中生的人文素质。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将学生放在主置,充分实现其自身价值,以课堂形式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从而为构建人文化的教学环境提供有效保证。课堂教学是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且重视师生的对话与交流,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高中生的主体意识很强,应根据学生各自的需要和特点,引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心态,并探寻合适的学习途径与方法。校园环境包括学校传递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人际关系、校风传统、行为模式等文化意识,是校园文化营造与传播活动载体或物质实体的有效途径。通过营造文化氛围和树立浓厚的人文精神,组织多样化的学术文化活动,如如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话题或时事热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术讲座;邀请校内外的学者、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并组织学生参与座谈讨论,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2]。

4.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具有人文性主要体现在文化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关注的是民族文化和人的发展,吸取各地优秀的文化。如诗歌,古诗就像文言文比较难懂,弄清楚字词的意思才能逐步体会其中的思想情感,从而完成教学任务。优秀的诗歌是文化浓缩的精华,具有极高的人文内涵和价值,轻视古诗词就是摒弃全民发展的情感经验和理想等人文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让诗歌回归教与学的人文精神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从而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

与此同时,教师应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全身心投入语文教学的活动中,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理论知识和体察生活与人生的真实,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达到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效果。高中语文教育方法与方式、教育内容是教育媒介,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思想教育、人文精神等因素,并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文化遗产,让学生充分感受其中蕴含的处世之道、生存意识、人生理想、人格精神、道德意识等,学会适应和认识社会[3]。

5.构建高中语文的人文课堂教学

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通过将人文精神贯穿于高中语文教学,为学生构建平等和谐具有人文关怀的学习环境。教师应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以饱含情感的方式阅读,并结合启发性的提问方式,为学生打造具有人文精神的课堂。例如,《报任安书》一课,司马迁面对奇耻大辱写下坚定的信念,并完成《史记》,与他的遭遇相比,学生会受到挫折教育,对学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人文精神是对人们人生信念和理想的体现,更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对学校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12

语文素养是指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综合评价。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3

外国文学作品是我们培养高中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然而在高中语文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弊端,现状令人堪忧。

(一)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文学教育减分

由于受中国本身社会体系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学术界对外国文学的审美观念均逃不出用阶级观念图解外国文学并加以批评。尽管后来一些教育政策强调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文学性,新版的课本在选文方面也有挣脱以往局限的趋势,教师用书中也提供了相关文化知识与多向解读课文的角度,但是外国文学教学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进,因为一些旧有的观念依然没有被摒弃。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遵循着政治理念而忽视外国文学的文学性。如此死板的教育观念使得原本生动并且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外国文学作品变成了单一的政治说教。这不仅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外国文学,更可能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认定了政治思维模式,从而使其对文学的感悟能力大大减弱,失去了对外国文学的兴趣。

(二)应试教育使外国文学沦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