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国防经济学专业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国防经济学专业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国防经济学专业

篇1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不科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普遍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的模式。实际上,由于这种定位不够明确,导致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1)重理论、轻实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能力、技能方面的培养是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工作后不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2)重样本、轻操作。学生对单证的认识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单证样本,而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不知从何下手。(3)重典型、轻变化。外贸单证种类繁多、用途各异,在不同贸易条件下所用的单证种类不尽相同,并且不同的外贸公司在某些单证的缮制格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单证之间存在差异等方面的引导,将会影响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二)学生英语水平低,获取外界信息能力较差。

英语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的工具,所以,在掌握相应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更应该具有英语应用能力,这样才可以自主地阅读各种国外资料,以便及时了解国际市场的行情和各个贸易国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是从事进出口贸易,特定的工作环境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要求极高,学生在工作中既要熟练地用英语与客户进行沟通与谈判,又要准确及时地用英文来缮制进出口合同并处理各种单证和信函,因此,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英语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三)实训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实践经验不足,专业对口岗位就业难度大。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很多企业需要那些业务能力强、工作上手快的毕业生。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实训主要局限于校内实训,以纸质资料和实训软件为主对相关贸易环节进行了解及操作。但是,单一的校内实训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的整个流程,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熟悉并正确操作每个环节,这主要源于实训课时不足、相关实训设备老化及实训资料、软件更新及升级方面的滞后,因此,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对现行的国际贸易业务流程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了解,而实际上,对国际贸易业务的众多环节的学习是需要较长的实训周期的。因此,相当数量的考试成绩优秀的毕业生由于操作能力欠缺而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四)师资队伍建设落后,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目前,师资队伍建设还不能够满足新时代对外经贸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是从校门到校门的高校毕业生,或由其他专业教师改行而来,缺乏实际的国际贸易从业经验,在授课方面倾向于纸上谈兵,这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瓶颈。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很难将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生动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这种模式下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是“理论扎实,技能低下”,即使走向了对口的工作岗位,也很难在短期内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高职高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

(一)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加强实训环节训练,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在设计新的课程体系时,应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一是按大类实施模块教学,在教学中加强案例教学,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二是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校内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及校外各实训基地,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并把各阶段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系统地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三是各门课程之间学科内容有机衔接,设置综合性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尽可能反映出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的内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二)积极推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国际贸易的发展将会需要更多的既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专业人才。随着阿里巴巴等国际贸易平台影响力的扩大,大宗的国际贸易可以借助于该平台达成,这就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英文商务谈判和英文书信的撰写能力,因此在师资力量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引进和采用国外原版教材,不仅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进而有助于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及时了解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

(三)努力推行多证书制度,扩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由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构成的多证书制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之一。在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高职高专院校应以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基于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的“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实用英语A级证书,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应鼓励学生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并积极考取由中国国际贸易协会组织的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证书以促进学生就业的国际化。

篇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普遍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的模式。实际上,由于这种定位不够明确,导致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1)重理论、轻实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能力、技能方面的培养是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工作后不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2)重样本、轻操作。学生对单证的认识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单证样本,而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不知从何下手。(3)重典型、轻变化。外贸单证种类繁多、用途各异,在不同贸易条件下所用的单证种类不尽相同,并且不同的外贸公司在某些单证的缮制格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单证之间存在差异等方面的引导,将会影响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二)学生英语水平低,获取外界信息能力较差。

英语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的工具,所以,在掌握相应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更应该具有英语应用能力,这样才可以自主地阅读各种国外资料,以便及时了解国际市场的行情和各个贸易国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是从事进出口贸易,特定的工作环境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要求极高,学生在工作中既要熟练地用英语与客户进行沟通与谈判,又要准确及时地用英文来缮制进出口合同并处理各种单证和信函,因此,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英语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三)实训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实践经验不足,专业对口岗位就业难度大。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很多企业需要那些业务能力强、工作上手快的毕业生。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实训主要局限于校内实训,以纸质资料和实训软件为主对相关贸易环节进行了解及操作。但是,单一的校内实训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的整个流程,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熟悉并正确操作每个环节,这主要源于实训课时不足、相关实训设备老化及实训资料、软件更新及升级方面的滞后,因此,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对现行的国际贸易业务流程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了解,而实际上,对国际贸易业务的众多环节的学习是需要较长的实训周期的。因此,相当数量的考试成绩优秀的毕业生由于操作能力欠缺而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四)师资队伍建设落后,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目前,师资队伍建设还不能够满足新时代对外经贸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是从校门到校门的高校毕业生,或由其他专业教师改行而来,缺乏实际的国际贸易从业经验,在授课方面倾向于纸上谈兵,这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瓶颈。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很难将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生动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这种模式下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是“理论扎实,技能低下”,即使走向了对口的工作岗位,也很难在短期内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高职高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

(一)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加强实训环节训练,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在设计新的课程体系时,应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一是按大类实施模块教学,在教学中加强案例教学,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二是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校内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及校外各实训基地,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并把各阶段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系统地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三是各门课程之间学科内容有机衔接,设置综合性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尽可能反映出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的内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二)积极推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国际贸易的发展将会需要更多的既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专业人才。随着阿里巴巴等国际贸易平台影响力的扩大,大宗的国际贸易可以借助于该平台达成,这就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英文商务谈判和英文书信的撰写能力,因此在师资力量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引进和采用国外原版教材,不仅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进而有助于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及时了解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

(三)努力推行多证书制度,扩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由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构成的多证书制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之一。在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高职高专院校应以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基于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的“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实用英语A级证书,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应鼓励学生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并积极考取由中国国际贸易协会组织的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证书以促进学生就业的国际化。

篇3

我国本科教学质量在世界上是先进的,但也存在严重不足,最为突出的就是实践能力较差。教育部在《教高[2005]1号文件》多次提到高等学校要重视实践教学,并强调高校应该“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尤其重要;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至为重要”。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实践教学的地位就更显突出。

一、关于实践教学的两点认识

(一)首先要明确的两个问题。想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有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是对高校人才实践能力的定义;二是社会对实践能力的需求问题。

如果我们不能面对社会对技能的需求问题,实践教学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如果不能认清实践教学提出的大背景和实践与教学的关系,实践教学就无法进入实际操作的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就财经类院校而言,如果我们不知道社会或用人单位对学生技能的需求,我们就无从确立正确的实践目标。

之前的研究结果认为,就业技能的研究和传授是实践教学的核心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提出:培养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是高等教育主要的关注点,其目的是使毕业生更容易立业。

这是因为就业技能比实践能力有更清晰的内涵和外延。国外在就业技能研究方面成果显著,无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就业技能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更能有效地架设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发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不能脱离教学和知识传授的过程。如何能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培养出过硬的就业技能;如何让高校学生能够在就业中很快地将知识进行应用和解决实践问题,甚至发挥创造能力就是我们在就业技能中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因而地方本科院校宜推动就业技能的研究,发挥其在实践教学战略中的作用。

(二)“软硬实践”兼重。大学要适应市场需求,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这种行为在教学模式中容易对实践教学内涵理解偏重于“硬实践”, 即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软实践”,即“理论知识的运用、心智技能的形成及实践经验的积累等实践教学活动。相对硬实践,软实践更为侧重学生“思维”的训练,侧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具体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而言,实践教学重“硬”轻“软”,只是实现了面向“市场”,而无法使学生面向“未来”,无法成为“能胜任任何职位,并容易掌握任何一门科学的人”。同时,从经济管理实践来看,基层员工的最重要能力是操作性技能,随着工作岗位的提升,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显现。如果大学的教学不能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学生在工作岗位中将失去“未来”的发展。只有经过适当实践训练并养成适当习惯的智力,才能形成适应未来要求的在任何领域都能发挥重要作用的概念形成能力。

二、实施实践教学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课堂

课堂教学仍是地方高校实施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场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和国际经贸的新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内容也需调整与更新,如可增设“反倾销、反补贴实务”、“新型国际贸易方式”、“中小型外贸企业管理”、“创业管理”、“国际经济组织及其运行”等课程。虽然现有课程体系多少或有涉及,但都不深入,一掠而过,难以形成系统、深刻的印象。

实践色彩较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类课程非常需要在介绍基本理论概念、基本操作规范、基本国际惯例的基础上,用典型的案例或实战经历,或者模拟教学、双语教学、任务教学来介绍操作要领,使学生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另要强调过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使学生在互动的课堂教学中真正掌握能力。能否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是评判实践类课程教学成败的一个客观指标。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可充分运用网络外贸论坛,和学生一起了解与讨论国际贸易的最新动态;教师可通过博客、虚拟班级或精品(优质)课程网站直至自建贸易网站,与学生展开网上互动和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这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教师来源于对外经济贸易第一线的人员就比较好操作;如果没有工作经验,就需要参加国内外重点院校或研究机构举办的短期课程进修、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建立教学和企业用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的对接机制,定期选派教师到外贸企业调研、学习,以丰富实践教学经验。当然教师课前要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并需要注意课堂过程中的灵活处理。

(二)课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一方面,教师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等考试,鼓励参加各种专业技能/知识竞赛;另一方面,统筹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实习、进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到社会中了解的更多、更详细的知识。

同时,高校应尽可能多地安排校内外实习基地。限于企业的参与度与接纳数量,较好解决的方法是校企联合培养,一方面企业为学生利用假期等时间提供充实的实习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定期组织企业人员为学生进行授课、讲座,讲解实战经验等。

高校可邀请一些与外贸相关的政府机构的管理人员进行讲座,如海关、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国税局等,努力构建“学校——企业——政府”开放式的互动机制。

在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方面,则国际交流联合培养是最佳途径。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与国外高校有这方面的联系,但总体来说范围较小,受惠的学生数量较少,应该寻求多方资金支持,促进这一工作的长期开展。

总之,高校、教师和学生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充分利用课内外的资源,以达到满足国际竞争需要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健,仇鸿伟.构建财经类高等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王健,冷柏军,主编.国际贸易实务研究:实践与决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2]余茂辉,王哲,胡中应.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12(1).

[3]兰冰.世界高等教育宣言(节选)[J].云南电大学报,1999,1(4).

篇4

一、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办学定位

高校类型不同,肩负的使命也就不一样,因此,不同类型的高校存在着发展方向、定位问题。正确的办学定位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我国大学的国贸专业,按专业方向可分为3种类型:(1)侧重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国际贸易发展历史现状及其演变趋势的研究,国际分工与合作的经济条件及其相互作用等理论研究,这类专业方向主要为我国培养高层次的理论研究人才。(2)侧重于国际商品贸易理论及实务的研究,培养直接从事外贸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3)以培养综合贸易理论与实务,以及工业技术、工业管理的对外经济贸易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前两类人才培养任务应分别由综合性重点大学和财经类院校承担。地方高校应承担第三类人才培养任务,即为当地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地方高校大多是地方政府从本地区经济建设的需求出发而建立的,所以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上应全心全意为地方发展服务。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办学定位应体现两方面特点:一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二是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重点。目前,地方高校确定的办学定位不切实际,盲目地定位于前两类,办学模式大多沿用重点院校的办学模式,但由于受软、硬条件的限制,其办学效果不尽人意。

二、地方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整个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和关键。不同层次的高校,办学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也不相同。地方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它更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科研开发能力不作更高的要求。但很多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未能体现这一要求,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过于求同。地方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通常是在遵循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颁布)的要求下,参照重点大学设置的,课程设置与重点大学区别很小,理论课程有余,而实践课程不足,与地方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一致。其结果是专业无特色,学生无特长。

2.必修课过多,选修课尤其是专业选修课过少。多数地方高校必修课与选修课所占学分的比例为3∶1,且选修课的范围及可选择性较小,使得培养出的学生知识与能力过于同一,知识面狭窄,适应能力差,无法满足社会的人才要求。其结果既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限制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出路。

3.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际操作。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理论而忽视实际操作,造成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的尴尬。因为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明确地提出,应聘者应该具备基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地方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优化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

1.强化实践环节,增加实践课的比重。在保证实务性课程的教学,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制单.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谈判、商务英语、第二外语、外贸运输与保险等的同时,开设模拟实验课,例如“进出口贸易模拟实验”等。学生可以通过仿真、互动的国际商务平台,学会用英文正确拟写外贸函电,填制单证,系统、规范地掌握进出口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在当前学生到企业实习存在企业不愿接收等诸多困难的条件下,模拟实验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手段。

要努力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如认识实习、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专题讲座等。同时,组织学生自己创建功能齐全的虚拟公司。学生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对国际贸易工作进行模拟,为毕业后创业或就业储备宝贵的实践经验。

同时增加实验课和实践课的课时,与理论课的比例可达1∶2或更高些。

篇5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53-02

进入21世纪,城市空气污染和噪音越来越成为城市的常见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国家通过各种政策号召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参与到低碳社会的建设中来,因此,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积极开发绿色低碳住宅。作为为房地产企业输送智力资源的高职院校,应该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我院通过对房地产企业的调研和毕业生的反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近两年将《人居环境》课程作为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专业课开设。通过两年的探索,我们教学团队对该课程的建设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本文试图从高职房地产类专业的《人居环境》课程的设置背景,课程总体定位,课程内容选取,课外实训环节设计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1.课程设置背景

1.1政府对绿色低碳住宅的倡导

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标志着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以“低碳”为显著特点的新时代。中国通过政府制定中期减排目标,决心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低碳、环保、节能的经济发展模式。积极进行节能减排的改造,建立绿色低碳住宅将是中国房地产走上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通过制定有关政策引导来推动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节能意识和参与。各级政府出台建设低碳城市的行动纲领和实施意见,明确建设低碳建筑有关规定,从规划设计、施工、装修、验收、物业等各环节,对新、旧建筑提出绿色低碳化建设规定。同时,各级政府实施相关扶持激励政策,加快落后建筑材料的淘汰速度,加大对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扶持力度。

1.2房地产市场对绿色低碳住宅的需求

低碳新材料的应用从表面上看的确是增加了建材成本,但从长远的综合效益上来讲,总成本是下降的,使资源浪费的现象得到缓解。以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为例,购买节能住宅增加成本约20000至30000元,按每平方米每年可节电40千瓦时计算,一年就可以节约数千元左右,这样购房增加成本大约几年就可收回。根据权威调查机构所做的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80%左右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购买低碳住宅,由此可见低碳建筑的市场很广阔,普通居民对低碳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因此,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也会顺应市场需求,逐渐提高房地产产品的节能环保水平。

1.3低碳住宅技术的使用和普及

“绿色低碳住宅”是一种低碳,环保,节能的居住空间。这类住宅实质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近年来,低碳住宅技术的使用和普及越来越广泛,一方面政府通过合理发展城市规模,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合理布局城市居住用地,创造良好的居住小气候条件,从根本上减少对能源的依赖。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住宅设计创新,包括建筑设计如户型结构设计创新、遮阳通风技术,中水利用技术,利用太阳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技术,来补充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这些节能技术的应用为低碳住宅的实现奠定了技术基础。

所以,作为未来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学生们,应该将这类知识作为专业课进行学习和灌输,使他们具备基本的规划和设计节能低碳环保住宅的能力。

2.课程总体定位

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我院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将培养具备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房地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的技能,能够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和管理业务,以房地产营销与经纪为主要能力,兼具房地产项目开发前期报建与策划、后期物业管理服务方面工作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考取助理房地产策划师、广州市房地产中介服务人员或物业管理员(三选一)资格证,可胜任房地产开发报建员、楼盘营销策划专员、地产经纪、物业管理员等岗位。通过广泛的调研,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岗位、职业资格、工作任务和所需技能对照表如表一。

表1: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岗位、职业资格、工作任务和所需技能对照表

根据表一对照中各种职业资格对应的工作任务和技能要求,我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确定了专业技能课的构成,具体课程进程如下。由于各类岗位中均需要具有住宅物业人居环境规划和维护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将《人居环境》课程定位于我院该专业的专业课,用于学生拓展能力的培养。我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体系架构与课程路线如图一。

图1: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体系架构与课程路线

3.课程内容选取

根据国家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要求,在《人居环境》课程中,我们课程团队通过对接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课程与行业(企业)岗位(群),以房地产开发工作过程为主线、典型工作任务为节点,整合、序化和重构《人居环境》课程内容;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探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程中的运用,改进学生考核与评价指标与方式,促进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技能的形成。课程计划总学时为36学时,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学时数分配如下表。在表二中,我们根据人居环境工作的具体内容,将课程整合为三项基础理论知识和十项工作任务,通过教学中基于工作过程的十个项目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人居环境打造和规划的基本技能。

表2:《人居环境》课程教学进度表

4.课外实训环节设计

对《人居环境》课程的学习不但需要课内分散工作任务的操作实习,还需要课外综合实训的实际运用,课外实训内容主要通过以下综合实训环节来完成。

4.1实训环节一:楼盘人居环境实地调研

4.1.1实训目的

现场指导学生认识居住区的人居系统构成,培养真实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4.1.2实训要求

利用课下时间让同学们实地调研楼盘,分析具体楼盘的人居环境构成。参观楼盘的各项人居系统设计的情况。

4.1.3实训步骤

教师选定调研楼盘,利用课下时间让同学们实地调研企业,参观楼盘的各项人居系统设计的情况。最后提交一份某楼盘人居环境系统情况的调研报告。

4.2实训环节二:楼盘人居环境比较

4.2.1实训目的

使学生通过调查了解不同楼盘在打造人居环境时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真实工作环境中。

4.2.2实训要求

利用课下时间让同学们调研不同楼盘的大气、水、声环境,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热环境、光环境、电磁辐射环境、放射性环境,居住区绿化,居住区气候的改善等的情况,并比较各个楼盘人居环境的优劣。

4.2.3实训步骤

教师选定几个调研楼盘,利用课下时间让同学们实地调研企业,然后按照人居环境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分析各个楼盘人居环境的优劣。最后提交一份各楼盘人居环境系统比较的调研报告。

4.3实训环节三:楼盘营销策划(绿色住宅产品设计部分)方案写作

4.3.1实训目的

培养营销策划(绿色住宅产品设计部分)文案写作的能力,培养对楼盘的整体策划和推广的能力。

4.3.2实训要求

根据所学知识,学生在课下对老师布置的特定楼盘用PPT格式做一个营销策划(绿色住宅产品设计部分)方案,并在课堂上演讲。

4.3.3实训步骤

学生先在课下进行指定楼盘营销策划(产品设计部分)方案写作的准备工作,以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楼盘营销策划方案的讲解和评比,最后提交一份XX楼盘营销策划(产品设计部分)方案。

5.结语

高职房地产类专业设置《人居环境》课程是适应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也是高职房地产类专业适应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一线房地产开发、经营人才的需要。作为高职院校教师,我们还应不断关注低碳节能技术的发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房地产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雨华,宗建伟 人居环境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1)。

[2]李帅,李春郁 运用绿色建筑材料营造健康的人居环境[J].改革与开放,2010(11)。

篇6

一、发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要想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势必要先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发现其中的不足,然后再对症下药。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这个问题:(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国内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培养方法之间存在的差异的对比;(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探究市场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及基本要求。

通过我国与美国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笔者认为我国现在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存在许多比较严重的问题的,比如,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目标较模糊,教学形式相对而言比较单一,教学方法较之于美国的教学方法很落后,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不高,一些教学环节得不到最终落实,实习基地也不太稳定等等。这些原因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了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效果不理想,从另一角度而言,也就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失败。通过这些对比和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人才培养观念的改革入手,进而对培养方法进行相应改革,最终使培养模式得到改进、完善。

放眼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所进行的分析,笔者发现,类似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等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存在以下不足:实践教学目标比较单一,与教育部门提出的教育对象层次化、差异化的要求相悖;实践和理论在教学的时候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验内容比较呆板,缺乏吸引力;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还不够独立,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

除此之外,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在校时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学生课后的学习与训练来培养的,但鉴于学校实践教学的培养形式不够丰富,比较呆板,是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开发的,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到了学生创新潜力的发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传统实践教学主要是实习,但学生实习的机会不多,实习的时间也比较短,再加上实习内容片面、单调,学生实际参与企业活动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和阻碍。

二、明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

1.实践教学应该以学生素质教育为目标

实践教学,其实就是培养以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为主要代表的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与素质教育是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的。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开放的空间,创造动态的场景以及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复杂社会背景,它除了是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重要手段,能加深学生对某一门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实践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在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实际操作能力,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不容小觑的作用,而这些,都是课堂理论教学所无法替代的。

2.实践教学应该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

由于实践教学具有种种特殊性质,因此,较之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更加贴合职业技能培养,因此,实践教学更应该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作为目标,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和市场输送更多的合格专业型人才。实践教学的研究者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将为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作为最终目标,提出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两者要相辅相成,共同培养专业型人才,通过对实践教学内容、模式的一系列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其个人能力,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能适应现代国际贸易活动的情况,满足国贸活动的基本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国际贸易活动过程。设定这样的目标,也就意味着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从参加国际贸易活动所必备的技能出发,结合现今国际贸易活动的情况以及在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问题,建立一套能充分体现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技能要求的教育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由理论的应用转向技能的培训。

三、探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改革

根据以上的论述可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改革迫在眉睫。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呢?在教学课程设置上,我们应该将关注点放在教学结构的建设上,从宏观上对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进行设计,从“教学体系”这一层面实现教学方式的优化,通过对专业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结构的重新规定以及这些项目之间关系的调整,来实现培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最终目标。从结构优化的角度来看,这种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模式主要为网状结构模式,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纵向以教学内容,也就是理论教学、构建知识框架为维度,横向则以教学方式,也就是实践教学、培养技能为维度,将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融入网状结构中,根据实际的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构建成新的模块,最终建立起有效、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结构,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人才。笔者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教学培养结构,应该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中之重,将复合性作为核心标准,受托于实际应用能力,建立丰富的多元化课程,通过实例分析研究、企业实地调查、企业名流现场座谈、校内模拟、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企业合作、社会实践以及企业实习等多种方式,组成可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培养合格的专业型人才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篇7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外贸行业蓬勃发展,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伴随着金融危机、贸易摩擦等造成的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迫切需要培育一批具有坚实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熟练掌握外语的高级人才,这对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高校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及方向会有所差别,地方本科院校与重点院校在师资、生源等方面存在劣势,不能像重点院校侧重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也不能像高职院校仅强调单一岗位操作技能培养。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应立足于地方,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市场所需的实用型高级人才,注重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本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真正掌握到相关理论知识并加以运用;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快速地来适应岗位要求。现有地方型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普遍薄弱的情况,深入分析国贸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对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和培养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促进国贸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型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导致地方型院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国家采用统一的模式去引导和评价高校,造成许多地方型高校向名校看齐,力图建设成为“强校”、“名校”,注重理论型、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专业特性与就业市场需求,造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理论课堂教学所占学时较高,在理论专业课设置时还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许多对国贸专业业务有用的选修课,因为教学课程设置的问题,被学生忽视,如国际结算等专业课程多设置在第七学期,许多同学为了提前修满学分,选择了跟本专业相关性较弱的经济类课程来凑学分,在未来入职后却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来自学完成,可谓得不偿失。课时较少的实践教学部分,多采用仅简单的案例分析与课题讨论的方式进行,仍以教师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学生分散地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缺乏后期的连贯性业务训练及实践,理论知识未能有效的融入贯通到系统的国贸实务工作中来,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的脱节。

2.外贸模拟实验室利用率不高。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中,贸易模拟实验室已成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外贸模拟实验室,可以使学生体验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的各个环节及流程,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多数地方高校在国贸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早已投资建成外贸模拟实验室,但实验室模拟训练教学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外贸实验室未能得以充分利用。实验课程多基于相关的多门理论课程,缺乏必要阶段型实务训练,待整体业务操作一涌而来时,许多学生草草翻书应付来做,不熟练,未能达到整体训练的效果。另一方面,对于模拟实验的考核是要通过两到三周的实验室训练来完成的,根据两到三周的实验室业务处理情况来进行最终的课程评价,与其他理论课考试所不同的是,由于其训练及考核占时较长,不像其他理论专业课考试可以给予补考甚至重修的机会,许多学生对国贸实验室训练不重视,应付了事。

3.现有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未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外实习环节常利用教学基地参观考察(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完成。但是对地方型高校来讲,绝大多数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践教学的效果不佳,未能通过校外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基地参观考察和毕业实习实践设计的初衷是,让学生到与进出口业务相关的外贸公司、海关、银行、等部门进行实习锻炼,在真实的业务环境中来掌握并运用其专业知识,熟悉进出口业务流程,以便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外贸岗位的需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往往分散实习,教师难以有效监管,最终提交实习日志及实习报告,就可顺利通过拿到该实践环节的学分。另外,实习期往往较短,而涉外贸易业务往往历时较长,学生难以在几周实习期间历经一项完整的交易,而外贸业务活动中常常涉及企业产品底价和公司利益等核心机密,学生很难参与到外贸业务的核心工作,仅被安排处理一些像处理文字、递交单据等技术含量低的重复性工作,无法真正参与复杂性的商务活动,校外实习效果并不理想。社会实践活动未能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一般被安排在大二暑期,缺乏学校及老师的监督与指导,许多社会实践活动被安排成企业调研、农村下乡体验等社会性的调研活动,对国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

4.多数执教教师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大部分从事国贸教学的老师缺乏实际业务的工作经验。地方型高校为了体现学校的师资水平,聘任教师都需要硕士甚至博士学历,专职教师拥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极其缺乏,而在现有职称评定体系都看重做课题、写科研论文等理论研究成果,课程教学工作量满额等压力,更没有时间与精力踏实参与下岗锻炼,实践教学能力严重不足。对于国贸这个特殊的专业,工作节奏非常快,环节多,涉及的部门非常多,也很少有企业愿意接收青年教师来外贸部门顶岗锻炼。而对于拥有丰富经验的国贸从业人员,一是受学历门槛所限,无法成为正式编制的任职老师,二是熟悉国贸业务的从业人员,现有就业市场的薪酬水平都远远高于高校教师的工资水平,无人愿意放弃自己的工作岗位来高校任专职教师。

5.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而言,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困难。高校一般通过在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便于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情景,在教师的指导下快速了解并熟悉职业岗位工作情况。地方高校虽然拥有众多的资源优势,如本地拥有许多外贸工厂与公司,但是由于国贸业务的特殊性,完整的一单业务需要较长时间,且涉及部门多错综复杂,实习生短期内难以胜任,高校与外贸企业间合作存在一定困难。而目前的公司外贸部门都较为繁忙,多数企业担心实习学生对正常外贸业务有影响,国贸专业建立起稳定的实习基地较为困难,这会影响到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二、地方型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有效性的解决途径

1.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原有“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国贸人才已不适合当今外贸企业的人才需要。地方型院校应结合自身条件,加大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明确国贸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并为实践教学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与政策支持。首先从课程设置上,应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量,强化基础技能训练,在理论教学中应穿插部分实践训练,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其次,应从充分利用外贸实验室资源,开发并采用外贸实务教学系统和外贸单证教学系统,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将学生置身到外贸业务的仿真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大对学生业务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训练,为下一步校外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应充分利用本地企业的资源优势,与外贸企业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争取到参与地方企业实践的机会,切实训练学生的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训。基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殊性,难以引进富有经验的国贸人才来校讲学,聘请有经验的国贸从业者做报告或演讲也较为困难,这就需要青年教师走出去,通过企业挂职(顶岗实习)或长时间的实习,来掌握外贸实务业务的操作要点及操作技巧,通过这种在职培训的形式,锻炼青年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提升外贸实务的指导能力。教师本人如有机会亲自去操作,可以体会到实际工作业务中都会遇到什么问题,使教授的内容更为生动和具体,消除理论与实践的这种差距。能够切实感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国贸专业人员,开阔教师专业授课的思路,明确教书育人的方向,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吻合,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快速走向工作岗位。学校应通过实践课程的资金支持,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如提高实践教学工作量津贴、对实践教学成果进行奖励等机制来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改善目前实践课程任务繁重、低报酬的现状,逐步建设起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践型、技能型”教师队伍。

3.改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考核方式。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考核应结合实践教学,采取起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除了笔试考试的方式,还应该通过课后团队业务练习、仿真模拟业务操作、校外毕业(认识)实习答辩等多种方式来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及实际业务处理能力。加大对操作技能方面的考核,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校外实践环节不仅要提交实习报告来考核,还应通过提交影像资料、实习答辩等方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业务实践活动,加强实务处理能力与变通能力的考核,让学生体会到本专业的能力标准及岗位要求,并通过校外实践来锻炼业务动手能力,真正从实践活动中能有所收获。

篇8

篇9

经管类专业有很多,专业不同课程也有所差别。

经管类专业的大学课程有:经济管理、涉外经济管理、国民经济计划学、经济信息与科技情报、经济学、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国民经济管理学、科技经济与决策管理、世界经济学、企业管理、数量经济学、投资经济管理、经济信息管理、经贸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市场管理、工业企业营销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人口经济学、国际经济、国防经济、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城市经济管理、经营管理与外贸、经营管理、环境经济、国际投资管理、国际企业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主要问题

1.1专业定位模糊

由于国家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表述上的高度概括性,不仅仅是学生对专业发展方向感到迷茫,甚至相当多的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相当大的模糊性。以至于部分教师和同学干脆把管理和计算机割裂开来,简单地分为管理发展方向和计算机发展方向,而把对于管理知识与技能和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完全忽略掉,但这恰恰是本专业的精华。

1.2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和现实性

对于专业的知识结构问题,目前我国相当多院校在该专业的培养计划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分歧。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基础素质知识模块+文献信息科学知识模块+计算机与数据库知识模块+专业学科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模块;

(2) 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和语言工具知识模块+经济学知识模块+现代信息技术模块+专业化课与专门化课模块+学科背景知识模块;

(3) 政治课及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专业延伸课+背景知识课;

(4) 数学物理基础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及应用模块+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模块+经济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模块;

(5) 信息管理理论及技能层知识模块+现代信息技术及应用能力层知识模块+应用领域知识信息开发技能层的知识模块。

对这些不同的提法归纳起来看,在基础素质知识模块、现代信息技术模块、信息管理专业知识模块、专业学科背景知识模块这四个方面基本上达成共识。然而,最早由官方权威公布且最具影响力的方案是教育部1998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确定的,即: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这一方案如果用模块分割的话,可以将它分解为经济学知识模块+管理学知识模块+计算机知识模块+信息管理知识块。对这一方案,各高校反响强烈,意见分歧很大。

1998年10月,经教育部高教司有关部门同意,由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发起的“全国高校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研讨会”在河北大学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经过反复讨论、选择、比较和协商,最后一致同意把管理原理、经济学、信息管理学、数据结构与数据库、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等8门课确定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还强调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背景、条件及地区或行业的需要,设置一些必要的背景基础课、通识课和一些面向急需发展的专业方向的课程,以便办出自己的特色。应该说,这次会议取得了显著成果,但由于某些历史原因,这次会议的最终影响力大受影响。

1999年4月,受教育部高教司的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五家联合组成专门课题组进行专门研究与讨论。最终的研究报告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骨干课程定为6门: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学基础、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这一方案只是比1998年河北大学会议上讨论制定的8门核心课程少了2门(即经济学和信息存贮与检索),实质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仔细分析,这一方案实际上是各校“平衡取其中”的做法。去掉“经济学”课程,实际上是把原经济信息管理背景的课程体系减掉一门核心课;而去掉“信息存贮与检索”课程,则是把原图书情报背景的课程体系删去一门核心课程。实事求是地说,这一方案基本上照顾了方方面面,在本专业未颁布权威的专业规范之前,首先确立核心课程是完全必要的。

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我们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应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公共课――包括各高校所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如政治(含“两课”)、数学、外语、体育、思想修养、计算机基础等。

学科基础课(或称学科背景课)――我们认为信息管理必将面向某一特定的行业或专业领域,尤其是一些专业性院校,必须开设学科背景课。比如,财经类学校就必须开设经济学方面的课程,医药类学校必须开设医药科学的基础知识课程。

专业课――主要包括专业通识骨干课和专业特色核心课两大块。

第一,专业通识骨干课程。即各高校公认要开设的体现信息管理专业的骨干课程,包括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学基础、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

第二,专业特色核心课程。即体现各校学科背景特色的有关专业课程。比如医卫背景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须开设医院信息系统、医学图像信息处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远程医疗等课程。

综合以上观点,解决专业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尤其是实现的现实性对于专业培养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1.3师资队伍尴尬

专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性强的性质,然而高校教师无论是具有硕士学位还是博士学位,相当大比例没有参与实际的信息化工程实施,因此他们只能从理论上进行传教,无法领会信息化实施方法的本质,更无法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的重要性、艰巨性和技术的关键性。老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新教师的实践技能训练是当前存在的严峻问题。

2行业背景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总是忽视具体的行业背景,因此毕业生就业时就表现不出竞争力和专业性优势。行业背景培养模式就是以同学先自我进行行业背景定位为前提,根据行业背景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知识技能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该行业背景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实行行业细化培养。

2.1培养目标定位

(1) 培养面向某特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专业人才,在此所说的某特定行业是指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所选择的未来从事的行业,如电信、金融等。

同学们以此为背景,逐渐积累和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结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思考,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逐渐构建起该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方案模型。

(2) 培养具备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专门技能和战略思维与能力的高级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人才。

(3) 培养具备强烈的信息化意识的高级商业人才。

2.2知识结构设计

在知识结构设计方面,行业背景培养模式是以同学所选择的行业为中心进行该行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模式的知识结构设计。主要由“行业背景知识模块+该行业所必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知识模块+该行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技能知识模块+信息开发与管理的技能知识模块”四大模块组成。其知识结构体系的最终目标为能够在大学毕业前构建起所选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方案模型。下面以国防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举例说明。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2007年受广东军区委托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国防生。在针对他们进行教学计划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了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的行业特殊性,在行业背景知识模块增加了党建理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现状等基础课程。由于他们未来的工作将必然会跟机器设备接触紧密,因此在行业必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知识模块方面增加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与单片机等面向硬件的课程。由于国防相关的特殊保密性,在行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技能知识模块中增加了信息安全、密码学等课程,并在信息开发与管理的技能知识模块中增加了面向硬件开发的嵌入式开发等选修课程。

在尽量保留原有的核心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上述课程的调整,使得面向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人才的知识结构体系更加适合现实的需要,适合国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而整个目标就是围绕培养具有构建国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模型的高级国防信息化高级专业人才。

2.3加强产学研合作增强师资力量

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学生的基础。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教师应该在专业领域具有广泛的知识,包括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通信系统、系统开发、管理及信息系统的政策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另外,专业教师必须定期地修改教学内容,特别是注重把学科前沿知识和交叉学科的知识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专业的发展。此外,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属于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对于该专业的师资力量而言,就必须具备非常强的实践能力与经验。因此,加强产学研的合作对于提高教师在实践方面的经验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 北京:高教出版社,1998.

[2].胡昌平. 面向21世纪的中国信息管理类专业教育[J]. 情报学报,1999,(1).

篇11

篇12

一是通货膨胀。从理论与经验看,即使央行采取收缩性货币政策,但要消化此前过度货币投放引发的通胀,至少还需要9 个月左右时间;再考虑到国际范围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内农副产品供给情况,预期2011年前三季度CPI仍可能在4%左右波动。

二是产能过剩。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产能过剩 状况已经比较严重。钢铁、煤化工和水泥过剩产能分别达30%至40%;电解铝产能已占全球42.9%,利用率仅为73.2%;造船能力占全球36%,70%以上产量依靠出口解决。2011年,产能过剩矛盾有可能进一步突出。

从外部条件看,中国宏观经济在2011年面临的“外患”,却仍然来自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即使到2011年,危机的影响也仍然是“进行时”,而不是“过去时” 。

一是发达经济体复苏前景仍然不明朗。欧洲债务危机告诉我们,只要全球资本市场去杠杆化过程没有完全结束,不 定何时还会冒出一颗随时能将世界经济二次拖底的“炸弹”。在外部经济仍然充满不确定性环境中,中国经济要想在2011年仍然保持“一枝独秀”将非常吃力。

二是世界范围内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断出台。为提振本国经济,更为刺激就业,包括发达经济体在内的一些国家,纷纷重拾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而从近期发展势头看,各国发起的所谓“反倾销”或“反补贴”调查起数仍然在不断上升。2011年我国外贸将可能更受其害。

三是针对人民币汇率的“货币战争”。预期2011年人民币汇率问题可能会被反复“炒热”。而当前中国外贸领域内众多企业的实际利润率在2%~5%之间。有关部门进行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出口全行业能够承受的升值幅度不到2%。如果2011年人民币持续升值,对于我国沿海部分外向型企业的打击可能并不亚于国际金融危机。

篇13

一、士官教育的外部性理论

士官教育的外部性理论溯源,首先要从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开始。经济学中外部性是指当某一消费者或生产者的行为给他人带来损害或福利时,本人并未对此进行补偿或获得补偿的情形。它有两个要素:一个是行为主体对他人或社会的外部影响;二是行为主体并没有相应补偿。其本质是经济主体的个体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个体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

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不可避免地伴有外部性,教育也不例外。教育被普遍认为具有“强正外部性”。卢卡斯认为,劳动者接受教育后,本人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会提高,同时通过“潜移默化”,周围的人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率会提高,但他并不因此获得额外报酬;弗里德曼指出,儿童受到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儿童自己或者家长,而且社会上其他成员也会从中得到好处。由于无法识别受到利益的具体个人(或家庭),所以不能向他们索取劳务的报酬,因此,存在相当大的“邻近影响”。教育的外部效应从一个人扩散到另一个人,一个受过较高等教育的个人能影响周围人并促进他们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在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每一教育层次上的人都具有高生产率。舒尔茨认为,教育的收益者是一个扩散的序列,这个收益者序列除了投资者本人,“作为邻居和纳税人的其他家庭都将得到某些收益”。“还有一些与雇佣相联系的收益,它们归属于在一起工作的工人和雇主”。显然,舒尔茨是从教育的外部性的收益者角度论述的。

具体到士官教育,它的外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士官教育对个人经济效益的外部性。士官受到教育尽管不收学费,在他们今后的工作中不仅会为单位提供收益,对自身的发展和转业后的就业都存在较大的积极作用,能为自身未来带来经济收益。二是士官教育对于军事组织的外部性。由于士官教育主要是针对士官在军队服役过程中的军事专业技能及能力进行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对军事组织收益的间接影响即一定的外部性。不同的士官教育产品具有不同的属性,其外部性也不尽相同。三是士官教育对于社会的外部性。士官教育对社会收益具有外部性的一个例证就是,士官在再就业过程中带来的纳税能力的提高。

二、士官教育“外部性”问题研究

由于士官教育正外部性的存在,往往会出现教育供给不足的现象,这时需要通过国防增加供给,即加大教育投资。在这里,私人(士官)边际收益仅仅包括个人或家庭所获得的收益,但是由于增加教育提供了正的外部性,军事组织的边际收益将更高。正是由于教育外部性的存在,在不存在国防干预的情况下,个人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资金量将会太少,从而使分散经济的竞争性均衡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对此,部队可以向生产知识的院校和士官个人提供补贴, 以提高国防的人力资源效益。

由于士官教育存在强烈的外部性特征,要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人收益和组织收益,就需要完善和加强教育投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军事活动是生产国防安全这一公共产品的经济活动,士官是参与这一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提高士官投资收益最主要的部分是教育投资。研究士官教育的外部性,就要对教育投资的收益进行分析。教育投资收益,实质上就是个人收益和由国防人力资源的外部性产生的社会收益。

三、借鉴士官教育外部性理论,优化士官教育资源配置

从士官教育外部性理论可以得出,士官教育投资是能带来一定经济收益的源泉,因而在士官教育外部性改进中,就需要在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士官教育投资,优化士官教育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