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公共管理的内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将更多地由社会组织去?械!N颐?nbsp;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形枷颍?nbsp;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进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篇2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出现了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运动,尽管不同国家在改革的具体措施上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改革中改革原则和基本价值取向上的相似性,使人们普遍认为一种区别于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的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正在出现。这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就是新公共管理典范。在实践上,“新公共管理”代表着与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之间的决裂,在理论上,新公共管理理沦也普遍被认为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新的理论范式。鉴于“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的立场,如何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来理解和把握新公共管理的改革实践及其理论实质,成为我们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是我们正确评价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也是我们借鉴西方文明的前提。
(一)
在基本理念上,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功能是社会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通过“管理”功能对劳动力要素和复杂的信息技术、组织技术、物资形态商品的生产技术的有效组织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保证。因此,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分离的和特殊的组织功能,并且管理者必须拥有合理的“管理权限”。“新公共管理”的信条就是“让管理者来管理”,这是良好管理的基本准则。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引进私营部门中的良好商业实践在公共部门中实现。
具体而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崇尚政府管理职能的市场化。政府管理的市场化包含多层含义,首先,指政府公共服务生产的市场化或私营化。既然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中管理绩效低下,公共服务的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因此,以市场化的方式来生产和提供公共服务成为优先选择。其次,竞争的重要作用。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竞争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核心力量,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如果导致私营企业垄断性的生产地位,将一样是没有效率的。因此,关键在于在公共部门创立内部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来产生高效率和低成本,以改进政府绩效。最后,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优越于公共部门,并可用于公共部门,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管理之间的区别是一种假象。因此,政府应移植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使政府管理更贴近市场化。
第二,推崇自由化的管理。新公共管理将政府困境理解为低劣的管理向题,认为公共管理者是专业人士,政府部门的不良绩效不是他们缺乏管理能力和不履行职责的结果,而是“坏制度”的结果,是繁冗笨重和不必要的规则、规制及其他约束严重束缚管理权威和管理能力的结果。新公共管理倡导者指出,真正履行管理职能的管理者只有非常有限的管理权限,在实施管理权威方面要受制于细节详尽的财政预算规程、人事规则、采购制度、审计制度而丧失管理的灵活性,无法对变化的环境或者顾客需求做出回应。正如撤切尔夫人任命组建的“雷纳效率小组”在研究“下一步行动”改革过程中所发现的那样,“公务员招募、解庙、晋升、薪酬、工作时间、安置、分类、工作组织以及TT(信息技术)的使用等,都不在各个层次上多数管理者的控制之列”,大多数管理者缺乏对组织进行有效管理所必须的权威和灵活性,管理权威与管理事项严重脱节。因此,改革策略的设计就必须合理赋予管理者以有效的管理权威,让管理者从政府繁文绍节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如在财政、预算、人事、采的和审计等方面解除不必要的规制和控制,解放管理者的管理能量,放手让管理者来管理。
第三,强调管理的政治性质。要求公共管理者抛弃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下政治与行政严格分离的教条,正视政府管理中大量的政策性行为,明确认识公共管理是在特定政治环境下的管理行为。对管理的政治性质的强调,要求在加强政府内部管理的同时,公共管理者必须有能力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处理与不同部门、组织以及与大众媒介和公众的关系,树立“顾客”的观念意识,以政治性的眼光来对待公共管理与外部环境的交互关系。
第四,倡导企业家型领导者。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管理人员与市场中的理性经济人一样,有着自我利益最大化、逃避责任、机会主义、自我服务、欺诈以及导致道德风险行为的内在倾向。那么,为什么具有同样人性特征的私营管理人员和公共管理人员在管理绩效上会有优劣之别?原因自然不在于自利的人性,而在于管理环境的差别。繁冗的程序规则构成的管理环境严重压抑了管理者的管理权威,导致了低劣的政府绩效;相反,私营管理环境能有效疏导和利用私营管理人员的自利、机会主义和风险意识,使得他们能运用信息和管理能力适应激烈变化的外部环境,引导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管理绩效。具有相同人性特质的公共管理人员在相类似的管理环境下也可获得同样的绩效。因此,改革的着眼点就是要设计一个恰当的制度环境,使公共管理人员拥有充分合理的管理权威。
(二)
篇3
学术界有关公共服务的定义很多,综合各方观点,农村公共服务是指专为居住在乡镇和村一级的公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它是为满足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共同所需而提供的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社会服务,是以农业信息、农业技术或劳务等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农村公共物品。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确保了农业生产的进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生活的稳定,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农村公共服务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涉及到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二、农村公共服务相关理论探讨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由美国著名行政学家登哈特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行政官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主要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他们的工作重点既不应该是为政府航船掌舵,也不应该是为其划桨,而应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融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来帮助公民明确表达和满足他们的共同利益需求。
通过对“新公共服务理论”基本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归纳出该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就在于“以人为本”、“重视责任”以及“强调服务”。“以人为本”是指“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公民为中心,强调在民主对话、沟通协商基础上的政府与社区、民众的合作互动,建立有效的公民利益表达机制;“重视责任”强调行政官员应向多方主体负责,要求公共管理者积极回应公民要求、倾听公民呼声、方便公民选择、鼓励公民参与、部门绩效评价以公民为主体;“强调服务”认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不应是政府统治社会,而是社会控制政府,政府权力来源于社会,受制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二)政府职能理论
1、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的提供古已有之,但是对公共物品理论的探索却只能追溯到19世纪晚期,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和詹姆斯・布坎南。1954年,萨缪尔森发表了《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给出了公共物品的经典定义:“每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任一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由此使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成为公共物品的两个本质属性。1965年布坎南对公共物品的定义进行了更为全面的阐述,他认为,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所导出的是纯公共物品,而完全由市场来决定的是纯私人物品。在现实世界中,大量存在的却是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纯私人物品之间的物品,称为准公共物品。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公共物品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繁多的种类涉及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其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等本质属性,这就决定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物品尤其是其中的纯公共物品,不可能完全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来提供,而公共物品的种类繁多,也决定了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由政府来提供。有效的公共物品提供形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2、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邓肯・布莱克提出,后经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发展。詹姆斯・布坎南将市场制度中的人类行为与政治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纳入同一分析轨道,提出了“经济人”假设并认为政府的选择是非市场的集体选择,由于“经济人”利己主义的动机与非市场集体选择本身的缺陷,国家或政府的活动并不一定是“有效”的。因此,政府应以民主政治作为其强硬的后盾,通过完善人民利益和要求的传导机制,建立起一套能够有效约束和监督决策者行政行为的运行机制,保证政府的决策是在公共利益的轨道上运行。同时,该理论也提醒政府,政府在履行职责时,要考虑到市场的作用,政府干预应严格限制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应为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而不应过分干预市场的运作。
(三)地方政府治理理论
20世纪后期,西方学者基于市场经济理论和福利国家政策的失灵,以及社会权力主体日益多元化的现实,提出了“政府治理理论”。这一理论将政府的管理看作一个合作的过程,它强调管理就是合作,而且不仅强调政府与市场的协调与合作,更重要的是寻求政府、社会与市场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寻求一种通过调动各种力量和资源达到“善治”目的的社会体制。
地方政府治理是现代社会多层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治理理论是以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地方行政改革为实践基础发展起来的治理理论的一个分支,该理论将公民放在公共事务处理的关键地位,强调以公民需求为中心,倡导发展多元化、以公民社会为中心、分权与参与的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将地方公共问题解决的主体、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社会事务管理的主体扩展到了政府、社会、公民三方共同组成的政府组织、民营组织、社会组织和民间公益组织等各种组织化的网络体系,成功地将多元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与生产过程中,提高了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提供的效率与质量。
(四)相关理论探讨
新公共服务理论、政府职能理论与地方政府治理理论作为学者们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要重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要尊重公民,这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要求政府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时,应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建立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有效表达机制,实现公共服务决策的民主化与透明化。同时,农村公共服务生产主体应是多元化的,应在农村公共服务的生产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政府应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安排者,在一些可以由市场或第三部门生产、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政府应积极地下放权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公民社会的基础性作用。
政府职能理论包括公共物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作为人们认识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工具,公共物品理论从公共物品的性质与种类入手,为政府等公共组织认识自己的角色,以及针对不同的公共物品采取不同的生产与提供方式提供了依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物品越加多样化,农村公共服务作为特殊的公共物品,其体系的建设,要求正确区分公共物品的性质,以此来确定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政府职能理论中的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政府失败说”,它认为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领域要纠正政府失败,就需要引入市场的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对政府的外部监督与约束机制,改变公共物品供给不足或供给过度的状况,提高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公民的需求。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地方政府治理理论,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都应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通过整合三方的力量,可以达到调动各种力量和资源、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目的。而且,地方政府治理理论强调农民需求的重要性,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时,必须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求出发,这样生产与提供的农村公共服务才是切实有效的。
在研究以上理论的基础上,笔者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三、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理论探讨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公共物品,在秉承公共物品理论与公共服务理论精华的同时,受我国国情以及服务地域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的影响,又具有自身的理论特性。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规模庞大,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存在着巨大的“欠账”,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并非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事情,在现阶段,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很难从农村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中抽身出来。因此,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理论,首先应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理论,其次应是地方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理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它应是以上这些服务提供者与服务的接受者――农民之间的关系理论。
第一,由于我国的城乡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强化中央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职能,是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理论的特殊之处。在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和行政管理体制中,中央政府通过复杂的层级把权力和责任授予各级地方政府,强化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职能在情理之中。如果地方政府总能准确地执行中央的政策,而且中央转移支付也能按照规定目的有效地使用,那么这种授权式的行政管理模式对提供高效而且优质的农村公共服务有其优势,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在目前各级政府问责制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监管与问责,是首要之举。
第二,在我国,绝大多数公共服务都是由隶属于各级政府的事业单位提供的,它们包括大多数学校、农业技术推广站、大多数卫生所和医院等。它们作为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主要执行者,占据了县和乡镇财政预算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在地方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也面临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一样的困境,事业单位的管理分散在不同的政府部门中,多数由职能部门进行管理,没有一个综合的机构对所有的事业单位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与指导,使得地方政府缺乏使事业单位服从政府安排的有效手段,导致公共服务的供给在此环节上大打折扣。
第三,农村公共服务的受用者,也是将来农村公共服务的主要生力军――农民,在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中,处于集体失语的状态。一方面以上这些服务的提供者以农民为中心、尊重农民、向农民负责的意识过于薄弱,另一方面农民争取自身权利、行使自身权力的意识也过于薄弱,这样的“双重薄弱”导致农民在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因此,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情况的关键是要改善农民的利益表达渠道、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使农民切实参与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设计、提供以及监督和评估中来。
在处理好以上关系的基础上,我国农村公共服务要向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地方政府治理理论所提供的良好模式迈进,政府的角色要从农村公共服务的控制者变为农村公共服务的政策制定者和组织服务者;政府应将市场的激励机制和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引入政府的公共服务中,政府应将公民社会的各种力量引入政府的公共服务中;政府应组织、引导农村公共服务的众多供给主体,在政府构建的制度中,形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合作网络,促进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丹尼斯・C・缪勒著;杨春学等译.公共选择理论[M].中国社会科出版社,1994.
2、丁煌.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篇4
1 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内涵分析
水利工程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需要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显示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从传统模式向着现代化模式转变。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是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水利领域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要想实现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就需要我们建立和时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管理体系。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作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可以涵盖为以下几方面内容:能够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水利工程设施,同时结合水利领域发展需求能够制定科学的、先进的,适应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建设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专业素质过硬,具有现代化思想意识和管理理念的工作队伍。实现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尽管能够带来多种好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我们循序渐进的开展,其是一个漫长的动态化过程。
2 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目标分析
2.1 对水利工程管理方式进行大胆革新
首先,要尽快改变过去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管理方法和手段,逐渐向着现代化管理方向转变;其次,结合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特点、趋势,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水利领域发展规律的水利工程高效运行管理的管理体制,确保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能够安全高效的运行下去。
2.2 促进先进技术的应用,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安全运行
首先,促进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水利工程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为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其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水平,同时还能够保证水利工程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进行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我们重视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水平,为实现一个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安全运行。保证水利工程项目能否实现安全运行对于确保居民正常用水、农业和工业正常用水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社会秩序稳定和人民群众团结。所以,水利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需要我们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确保项目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确保工程运行安全高效的前提下,进一步延长工程使用寿命,更长久的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
2.3 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
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涵盖了丰富的现代化管理学理论,其中就包含精细化管理理论。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积极应用精细化管理理论,能够保证整个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该以相关的规章制度为指导思想,制定出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确保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3 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内容分析
3.1 坚持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该种理念才能体现出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服务性特点。要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好水利工程在供水、发电、防洪抗旱的功能,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同时,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还要避免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尽可能降低这种危害程度;其次,要全面坚持安全为中心的管理目标。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直接威胁到周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一定要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安全性。只有全面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水利工程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要猿忠钥蒲Х⒄构畚前提,为社会稳定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既符合时展潮流,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能更好体现出水利工程的公益性。
3.2 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手
首先,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体现出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在管理体系中引进信息技术设备,构建完善数据整理、储存、传输和分析系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效率;其次,积极应用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在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过程中应用智能化设备能够提高管理的自动化水平,确保对水利工程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管理,同时,在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中还可以应用实时监测设备,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中国与日本的水管理及其比较研究(一)――水管理体系的评价系统[J]. 陈菁,水谷正一,後藤章.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5)
篇5
但是,企业计量工作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二是认识上不一致。三是职能发挥不充分。许多企业把计量管理视作计量器具管理,忽视了数据管理这个重要环节。虽然配齐了计量检测设施,完善了量值传递手段,但没有很好地结合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发挥计量的作用。四是队伍不稳定。计量人员更换频繁,缺乏衔接,还有相当一部分计量工作人员素质比较差。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
2计量工作的重要意义
2.1实现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技术基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化生产就是要求经济发展从主要领先增加收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和速度,转移到主要领先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效益上来。
2.2加快技术进步的重要保证
要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计量是不可缺少的手段。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论企业开发新产品还是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都离不开计量。
2.3当前企业深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企业计量基础工作不适应改革新形势的状况,许多企业的计量基础工作已经不适应企业内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和重新确定。比如,由于计量手段和体系不完备、不健全,导致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相对独立概算难以准确进行;在实行资产流动重组,包装上市过程中,因需要充实计量手段、健全计量体系而影响工作进度。
2.4提高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迫切需要
国外的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一些大中型企业,经不起市场激烈竞争的冲击,许多重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年缩小,致使存量资产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经济效益不断下滑。企业要把关注国际计量检测技术发展的动态,加强计量管理和提高计量测试技术水平,作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
2.5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迫切需要
计量工作体现在经济工作中具有直接、间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企业经济效益下降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一方面企业确实受原材料价格上升,利润转移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管理滑坡,包括计量检测工作松懈导致质量差,消耗高,损失浪费严重。随着改革的深化,企业减利增支因素逐年增多是大势所趋。为了遏制经济效益下滑的局面,并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企业必须计量把关,多方采取节支增利措施。
2.6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特殊需要
当前,一些企业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特别是那些破产倒闭企业情况更为严重。从计量工作来分析,主要情况是疏于管理,计量手段不完备,计量管理制度不严格。建立科学完善的计量检测管理体系,不仅对于强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是堵塞漏洞,防止不法分子侵吞国有资产的重要手段。
3计量工作的发展趋势
计量管理工作逐步的完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计量管理工作也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摸索,其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1)现代计量测试方式从原来的单项测试逐步改为系统的多项检测。它能同时测量成千上万甚至几万个数量,还有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2)现代计量测试的方法从原来的静态向动态监督过渡,计量管理也实行了现场的动态监控。(3)量值传递工作从原来的逐级逐项传递改为采用信号,必放标准物质等,直接比对校正。(4)计量管理的手段逐步向计算机过渡,从而实现了与大量的信息的综合、处理和传输。
4加强企业计量工作的基本思路
4.1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转变传统观念
计量工作如同工业中的设计、工艺、设备、动力、质检等工作,参与社会产品的价值创造,因而对计量工作的认识要由过去的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转变;由单纯计量器具管理的观念向计量器具、商品量等计量数据的管理观念转变。要特别注重计量工作对经济建设的显示度,树立以经济领域为重点的全方位开展计量服务工作的观念。增强企业领导对计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企业职工加强计量工作的自学性,使计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生产和经营发展的需要。
4.2建立完善的企业计量管理体系
(1)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独立的计量管理机构有利于企业对计量工作的全面统筹考虑,协调好各部门、各类专业计量之间的关系,既可使量值传递准确可靠,提高测量准确度,提高检测设备的利用率;有利于企业运用计算机建立计量数据库,加强计量数据管理,为企业决策提供计量信息;有利于计量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对计量科学最新成果的了解;也方便接受上级计量部门的业务指导。如果企业设置独立机构的条件不成熟,也可以与其他部门合设,但必须保证计量工作能独立行使自己的检权限,保证国家有关计量的法律法规能很好地在企业贯彻实施。
(2)通过完善计量检测体系,逐步实现计量现代化管理。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赋予工业计量以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和新的管理方法,使企业的计量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更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真正体现计量对产品质量的保证作用和计量现代化管理的特点。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计量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计量工作如何为提高产品质量,提出具有开拓性的试验、测试新技术和新方法,如何遵循国际标准法则,结合产品的特点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法,是计量科学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与完善测试及测试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一体化是计量工作自身建设的发展方向。
(3)精干的计量队伍是抓好工作的关键。精干的计量队伍主要包括计量技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计量检定、维修队伍,懂管理、善协调的数据采集处理及管理队伍,并在各二级单位设专职或兼职计量员、数据管理人员,形成一条以数据产生、采集、认证、分析及反馈都畅通的闭合型循环系统。计量人员要不断进行技术更新,掌握多种计量技能、拓宽计量专业知识,一专多能,一人多岗,向适应型转变。
4.3狠抓计量管理,提高企业素质
坚持各项管理制度的实施,使坚持《计量法》真正落到实处,提高管理水平;计量标准周期送检,使企业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9%以上,提高量值的准确性的抽检合格率;坚持搞好数据管理,使企业免受损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真正实现计量管理科学化,数据检测自动化,量值溯源市场化。同时要注意选拔和培养一批优秀的科技骨干,鼓励直接为企业经济服务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人员,不断提高计量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5加强企业计量工作应注意把握的几个关系
5.1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
计量相对企业其它部门而言,属于基础工作的范畴,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先期投入,而它的回报则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因此,领导在加强计量工作过程中,要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安排,在计量建设过程中,做到:长远和眼前结合,整体与局部兼顾,真正把发展计量工作落实到行动中去。
5.2正确处理专职兼职计量人员与全体职工的关系
企业的营销、生产与检验等工序都要使用各种计量器具,这些计量器具的使用及管理都不参与计量管理,不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计量器具,而只依靠少数的专职兼职计量人员,那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做好企业计量工作的,因此,企业的计量工作绝不只是企业计量人员的工作,而是全体职工的工作。人人有计量意识,个个计量器具使用者都会正确使用与维护计量器具,使企业计量工作处于全员的监控状态之中。
篇6
一、企业办公室事务管理的内涵
办公室事务管理工作是对企业内部的规范与强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与市场份额,办公室事务管理工作便是其一。办公室的事务管理代表着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业务开展工作及企业的日常运营。办公室事务管理工作作用可以大到影响着企业的管理革新与调整,还担任着企业的管理、服务、决策等责任。
办公室事务管理工作在企业能起到纽带的作用,其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办公室环境布置及办公用品采购、文件的收发整理、介绍信的开具、会议行政类工作等。办公室事务管理工作就类似于企业的中转站,将企业的各部门联系起来,为各部门或企业的个体员工提供服务,因此管理中服务性质是其管理工作的一大内涵。
办公室事务管理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展业务,业务的开展是企业的运营工作部分,企业的业务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办公室管理中会有相关的业务工作,主要表现为:办公室管理人员要具备基本的电话礼仪,便是为企业业务管理工作服务,办公室管理人员在业务管理工作时,主要是对客户进行业务解说、答疑,还包括一些重要的业务客户与企业经理人的洽谈工作相关安排,办公室管理人员在进行业务工作协调时扮演的就是企业的枢纽;办公室管理人员工作还会涉及到企业的业务文档整理,这是办公室事务中的服务工作环节,进行文档的整理关乎企业的运营,直接代表着企业的业务水平与管理体制的落实。
办公室事务管理工作还会参与企业的决策。企业的决策需要一定量的数据参考,作为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员,负责准备相关的报告数据,企业做相关决策时便需要考虑企业的管理实务系统,办公室的事务管理便包含其中。之所以说办公室事务管理工作某种程度上就是参与企业决策,是因为办公室事务管理是站在大局的、全面的角度在进行企业的内部管理,这可以为企业的运营与管理控制提供相关的数据参考,办公室的事务管理可以为企业决策起到辅助作用。
二、办公室事务管理的特点
从办公室事务管理的内涵来看,不难看出其工作特点。总的来说,办公室事务管理的特点包括服务性、分散性、专业性、主动性与繁杂性。
首先,办公室事务管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办公室事务管理工作的胜任需要进行一定的学历及课程培训,这就表明其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在办公室事务管理的课程中包括办公室事务管理礼仪培训、电话用语培训、应用文案类的写作等。办公室事务管理的主要职能是事务管理与业务服务。在事务管理工作中需要一定的应用文案的写作技能、基本的管理理念,而业务服务职能则需要管理人员具备合格的电话礼仪,电话礼仪是企业电话业务交流时的必需技能,良好的电话礼仪是管理人员在业务服务中提升企业业务水平的基础。办公室事务管理的专业性与此体现。
其次,办公室事务管理工作还具有服务性与主动性。办公室事务管理工作是服务性质的,办公室事务需要进行办公室环境的美化,美化的目的在于塑造企业形象,还能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办公室事务中最大的服务项目便是企业的业务服务,管理人员要为企业内部提供协调,以便参与企业的决策。办公室事务管理的服务性决定了其主动性。办公室事务管理因为主要是为企业提高内部或外部的服务管理,所以工作要有超前性与主动性。办公室事务管理工作需要主动布置环境,主动协调业务,提前想上司所未想的工作并落实准备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再次,办公室事务管理还具有繁杂性。办公室事务包括布置办公区域、采购办公用品、业务服务等,其中各部分工作需要按步骤进行,但是会有众多的突况,将原来流程化的工作打乱,这就决定了管理事务的繁杂性。办公室事务管理作为一项服务性的工作,会面临各种服务需求,这就会增加工作的琐碎事件,繁杂性是所有服务管理工作的共同特点,实际的办公室事务操作也不例外。
最后,办公室事务管理工作还具有分散性。所谓分散性就是该管理工作不局限于一种事务的管理,而是管理零散到每个管理工作环节,这是由办公室事务多样性决定的。关于办公室事务管理的分散性,举个例子来理解,办公室的器具使用管理方面,办公室要先进行器具的购买记录,要定时进行状况检查,一旦发现损坏立即保修,使用时脏了或破损,要及时进行保洁与更换以免耽误使用。这项工作表面有一定的流程,但是实际上却是繁琐无章的,每一项管理工作都要环环相扣,但是管理工作各环节又是分散的。
三、加强办公室事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加强办公室事务管理要从工作的规章制度制定方面入手,做好办公室事务的建章立制工作。办公室管理需要坚持工作的流程化、制度化、技巧化等原则。要结合管理工作的特点,将工作进行统筹优化,改变工作的分散性、繁琐性,制定流程规定。
加强办公室事务管理,需要简化并优化工作流程,变复杂的工作为系统的工作,并且在办公室事务管理中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在办公室布置、邮件收发、材料选购方面尽量减少企业的成本,能以低成本保证高质量的办公室事务管理才是办公室事务管理的最高境界。
总之,办公室事务管理工作是企业内部较为繁杂的工作,但是在企业担负着服务、管理、参与决策的职能,其意义可见一斑。做好办公室事务管理需要对工作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求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篇7
1、革命纪念馆的作用
根据革命纪念馆的工作实践,对于革命纪念馆的作用可以将其总结为:
(一)宣传作用
人们对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是为了了解人类的发展历程、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史,参观自然博物馆可以将国家的地形地貌、自然现象、自然形态等进行熟悉和认识。一些风景游览区是通过美丽的风景给人一种美感享受。但是革命纪念馆和其他的博物馆、展览馆、风景区不同,革命纪念馆是为了对革命事件、英雄人物等进行歌颂,同时将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精神和伟大功绩进行颂扬,展现出对中华革命历史中英雄人物的敬爱,将中华民族伟业的创业艰难展现,有一定的宣传和教育作用,这种宣传、教育是直接的、具体的、生动的。
根据在革命纪念馆中的工作,参观革命纪念馆的人反映到:革命纪念馆虽然没有博物馆中的先进设备和设施,没有华丽的装饰,但是可以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影响,从心灵上对人们进行震撼,这些是博物馆和风景区无法取代的。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让人们了解过去,对人们进行历史教育,通过学习和了解历史,才会是人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贡献。
(二)教育作用
在社会文明建设中,革命纪念馆对广大群众的历史教育任务,不容忽视。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国家注重经济建设,将思想政治工作忽略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革命历史教育没有深入的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的缺乏[1]。青少年更多的是对电影明星熟悉和崇拜,但是对革命先烈、革命英雄人物的认识却是少之又少。一些海外学习的中国人,在学业完成后,不愿回国工作,还有就是对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盲目的追求,骄奢逸,将中国先烈艰苦创业、吃苦奋斗的精神丢失,尤其是近几年,、道德败坏等现象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的出现,因此,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政治、思想以及革命历史教育势在必行,并且刻不容缓。近些年,在革命纪念馆工作中,接待了很多青少年,带领青少年参观革命战争旧址、对他们讲述革命艰苦奋斗的事迹,他们在内心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在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在劳动中将自己的思想净化,改头换面,重新正视自己的人生。
(三)传播作用
革命纪念馆的建设不仅是为了进行历史教育,还是为了将革命先烈艰苦奋斗、朴实无华、坚强勇敢等精神进行传播。它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将人的善恶丑美照出,因此每一位中华民族的子孙都需要站在这面镜子前照一照。面对革命纪念馆破旧的馆址、简陋的设备、艰苦的生活、危险的环境,每个人看到这一切都会有一番思索和感触。让参观者体会革命先烈的生活环境,真实的感受先烈的艰苦奋斗和勤俭朴素。比如说参观这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革命历史,看到生前使用过的物品,破旧的衣服、补丁摞补丁的袜子、饭票等,通过亲眼看到我们国家人人敬仰的生活过的痕迹,没有人不对他的勤俭、廉洁等品格所震撼和感动[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奋斗了一生,它的品德和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2、革命纪念馆的工作实践
革命纪念管中的革命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和光荣的历史传统,革命纪念馆中的文物和革命事件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以及在奋斗的过程中英勇牺牲的革命战士的事迹,这些都是对我们有深渊教育意义的历史。革命纪念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革命纪念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鼓舞、凝聚民心的作用,在我们国家最近几年社会中出现了各种忘本行为,将革命先烈创下的精神文明、勤俭节约等优秀传统丢失,为此国家开始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对革命纪念馆的发展开始重视起来,但是在革命纪念馆发展的过程中,要想顺利、稳定的发展,就要在工作中处理好各种关系。从实际工作可以看出,在革命纪念馆中的革命文物、革命事迹、革命遗址、革命历史资料等,对广大人民群众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这些历史文物、资料也是革命纪念馆生存的根本保障和物质基础。只有将历史文物和历史人物结合在一起,才可以发挥它的价值。
在实际的革命纪念馆工作中我们发现,革命文物的展览陈列,是对广大人民进行教育和服务的基本手段,只有好的陈列和展览,才可以是的参观者流连忘返。革命纪念馆的陈列是一项重大工作,不仅要将陈列的形式进行美化,还要将陈列的手段进行革新,将革命文物陈列的主体进行强化,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将革命历史文物等的陈列进行美化,对广大参观者进行思想教育和爱国教育[3]。革命纪念馆和革命历史遗址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些革命纪念馆就是在革命旧址、遗址处建设的,在革命遗址上将一些革命历史物品、人物事迹等进行陈列展览。革命遗址在革命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将历史真实、直观的展现和陈列出来,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教育,在群众参观革命纪念馆的同时,将革命遗址的影响进行讲解,将革命纪念馆内的教育和历史遗址教育结合在一起。
每一个革命纪念馆都是具有一定特色的纪念馆,但是革命纪念馆都是为了将革命历史教育和爱国教育结合在一起,从历史文物的陈列上看,只是为了对历史故事进行补充,用历史故事对人们进行教育,这些历史故事真实、有证有据,会更加真实的呈现给参观者。
3、革命纪念馆工作实践感悟
根据我们国家目前社会中出现的各种腐败、浪费现象,国家提出要加强对人民群众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我们从革命纪念馆的工作实践中认识到,要想将人们的思想教育加强,就要对人们进行爱国教育和革命历史教育,让人们从历史中得到教育。
首先因为革命纪念馆不是旅游胜地,所以没有旅游胜地的名气高,而且有的革命纪念馆还建在较为偏僻的地方,开放的时间较短,很多人对其不了解,也缺乏一定的历史知识,不知道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和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因此要对革命纪念馆进行宣传,通过一些宣传手段,对革命纪念馆中的馆藏进行介绍,对历史人物的精神进行传扬,邀请学生等进行纪念馆参观。
其次要将纪念馆队伍的思想进行加强。革命纪念馆是历史教育和精神传播的场所,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将教育人民的责任时刻的放在心上,不能让纪念馆走向偏离主意的发展。还要推陈出新,增加吸引力,招揽更多的参观者,对他们进行思想和历史教育,传播历史革命精神。
最后要将纪念馆中讲解员的水平进行提升,讲解是纪念馆和参观者进行沟通的方式,好的讲解可以引起参观者的兴趣,在情感上形成交流,在思想上引起共鸣,还可是参观者对历史进行思考,增加他们的爱国情怀[4]。
篇8
1施工项目风险的含义
施工项目风险,简单来说就是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发生事故导致损失的不确定性。要定义施工风险,首先就要了解“风险”的含义。“风险”这个概念由来已久,但是至今还没有明确且统一的定义。各个行业以及各个领域的学者都有各自的认识和理解。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说法认为,风险就是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在特定的时期内,某一事件其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变动程度的概率分布,变动程度的期望值和方差越大,风险越大,反之风险越小。
第二种说法认为,风险是给定情况下的可能结果的差异性。
第三种说法认为,风险是未来损失的不确定。
第四种说法认为,对风险的认识可以分为主观说和客观说。主观说认为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而客观说认为,风险是给定情况下一定时期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间的差异。诸如此类的对风险的定义很多。
虽然风险的定义各有不同,但是却确定了风险共同的几个特征。我国国内对风险定义明确了三个特征,即:一是风险是不确定的。古代的人们常常用“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来形容风险的这个特征,而现在人们也常常用“风险无处不在”来描述风险的不确定性;二是风险是会带来损失的,有一定灾难性,但是同时会带来成功;三是风险是可以度量的。
综上,作者认为施工风险就是指事先不能确定的,会导致施工项目预期质量、进度、造价和安全等目标不能实现的资金、技术、管理、组织、人员等方面消极的不确定性的不利因素和事件。施工风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风险因素之间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总结起来,施工风险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客观性,即施工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是不确定性,即发生的时间、地点、形式以及造成的损失大小等在施工风险发生前难以确定;三是复杂性,即风险种类很多,风险的影响因素也很多,并且因素与因素之间往往相互作用和影响,其状态并不稳定,并且始终在不断变化着;四是相对规律性,即风险的产生有一定规律性,人们可以通过对大量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来预测风险,从而达到控制和规避风险的目的。
2施工项目风险形成机理
研究施工项目风险首先要清楚施工项目的风险是如何形成的。对于研究施工项目风险的形成机理,目前学术界已经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观点,即施工项目风险是由风险因素引起风险事件,进而产生风险损失的过程。
(1)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是指能增加风险发生频率或增大风险损失的因素,它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在施工项目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因素,对施工项目的实施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造成各种各样的风险事件,继而产生风险损失。例如,政府政策因素,经济环境因素,业主道德素质等不确定因素导致施工项目产生风险损失。
(2)风险事件
风险事件是指风险因素引起的各种不确定事件。如气候恶劣风险因素可能导致施工项目过程中发生长时间下雨,持续炎热高温等风险事件。但是,风险事件的发生并不必然导致施工项目风险损失的产生,风险损失是否产生还由风险事件对施工项目影响的途径、施工承包商风险管理水平及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等决定。
(3)风险损失(风险后果)
风险损失指风险事件所带来的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施工项目建设目标的损失。风险事件发生后,可能会引起风险损失,但也有可能不对建设目标产生影响,不导致风险损失。
3风险管理的内涵
风险管理 ,它既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基本内容,又是工程项目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低的成本使风险所致的各种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的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是承包商或者工程负责人对不确定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根据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和财务状况采取相应应对措施以避免投资增大、工期延长、设备淘汰、成本增加、计划失控等偏离既定目标实现的管理手段。如果是可控风险,那么在风险发生前就能够采取措施避免损失发生;如果是不可控风险,那么就在风险发生后采取措施使损失降低到最小。目前,人们通常用到系统理论、概率论、数理统计和模糊数学等理论方法对风险进行预测评价,但是,人们还不能利用现在掌握的所有的技术、方法对风险进行准确的预测。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风险的认识的加深,相信对风险预测的准确度也会越来越高。
人们对风险管理的意识由来已久,最早的保险雏形―共同海损制度就是风险管理意识衍生的产物。然而,风险管理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在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风险管理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在这些国家大都设了了风险管理协会,负责宣传风险管理知识,定期召开风险管理年会以及出版风险管理论文。并且在这些国家的企业中普遍也都设立了风险管理部门以及专门从事风险管理工作的人员职位。然而,在我国,风险管理是一个新兴事物,并且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施工企业和承包商的风险管理意识大都比较薄弱。这是由于风险管理理论传入我国的时间比较晚,并且我国人们在长期计划经济思想观念的束缚下难以转变观念。长期以来由建设方决定项目投资和工期的方式往往使得项目管理人缺乏发现工程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风险管理研究理论目前只在我国一些大型施工企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而在绝大多数急需进行风险管理的小型民营施工企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一般的风险管理基本程序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估、风险对策、风险控制。
风险识别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前提,也是贯穿于工程施工整个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风险识别是通过之前工程施工中的相关统计资料,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因素系统分类和了解的过程。风险往往具有隐蔽性,不易被人察觉。但是风险同样具有一定规律性,通过多次工程施工积累下来的经验和统计资料,应用科学的识别方法,也是可以识别风险的。目前的风险识别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面谈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和核查表法等。
风险分析,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前提下,对识别出来的风险因素用定性法和定量法综合分析,评估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按风险严重程度进行排序,最终预测风险发生时间和影响范围。目前的风险分析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查核表法、层级分析法、蒙地卡罗拟、决策树等。
风险评估是通过评估量化工具和手段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时间、风险后果严重程度、风险影响范围等内容进行研究和量化分析。目前的风险评估比较常用的方法有查核表法、层级分析法、蒙地卡罗模拟等。
风险对策就是在项目风险分析的基础之上,为避免或减少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其潜在损失而采取的各种措施。采用风险对策可降低预期损失或使这种损失更具有可控性。包括风险回避、风险预防、风险分离、风险分散及风险转移。
参考文献:
篇9
一、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实习现状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高校化学化工类专业实习受到明显的制约,化学化工类专业实习环节严重弱化、实习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1]。主要表现在:(1)企业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2)学校实习教学的目的、要求与现场实际脱节;实习实践环节的投入短缺。(3)学生无心实习,实习走马观花。实习教学流于形式。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而质量源于管理,所谓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即目标、资源、组织。为此,本文针对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的,借鉴其他院校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尝试在遵循教育和认识规律的前提下,对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实习通过管理的内涵创新来解决以上问题。
二、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实习管理创新措施
1.加强实习目标管理。由于缺少完善的实习目标管理体系,一些校外实习流于形式,甚至变成参观式或放羊式实习。在实习管理活动中,通过目标管理,可以把实习目标分解为战略性目标、策略性目标以及方案、任务等。一方面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增强对其所学专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实习战略目标与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目标一致,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接触生产实际,学习生产过程,加深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能力,使策略性目标定位于铸就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将实习计划的贯彻执行建立在学生与指导教师的积极互动的基础上。
2.加强实习资源管理。实习活动的实习资源主要包括实习基地、实习师资、实习经费。抓住这三要素,才能发挥最佳效益。(1)充分发挥学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开展形式广泛的产学研合作[2],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实习基地是开展实习活动、巩固提高理论教学成果的物质基础。企业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的原因,主要是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企业出于经营成本的考虑,对于不能给企业带来实质经济效益的活动一般不愿意考虑。其次,企业对接纳学生实习有较多的顾虑。如果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将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如赔偿、诉讼风险,依据目前安全生产法规给企业的处罚等),接纳学生实习也对企业正常生产造成干扰。基于以上各种顾虑导致企业对接纳学生实习持消极态度。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采取产学研合作措施,抓住企业科技进步的关键,以学生为载体向企业提供人力智力支持,如我们可以通过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技术咨询、培训技术,积极承担企业委托的技术开发项目,优先转让基地方面所需的技术成果,帮助企业攻克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与企业建立紧密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使企业获益,提高企业积极性。(2)充分发挥学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产学研合作为突破口,缓解实习经费紧张局面,加强实习经费管理。实习经费是确保该环节实施的必要保证,现在高校在教育教学观念上还是重知识轻能力,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一旦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发生冲突,往往牺牲实践教学。由于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导致部分学校教学实习经费十几年不变,另一方面,近年来的扩招又使得教育经费短缺,高校便往往挤压在实习教学方面的投入。两方夹击,导致实习经费更加短缺,要增加实习实践环节的投入难度也随之增大。通过产学研合作及其他渠道,利用自己的专利、技术和研究成果,兴办新的产业实体或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第一线等方式,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办学,弥补了教学资金投入的不足,逐年改善了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由此进一步增强了办学的活力,促进了专业和学校的发展,形成了较好的良性循环。(3)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是整个实习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在实习活动中的作用直接决定了整个实习效果的成败。这要求教师既有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深的学术造诣,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然而学校教师一般具有扎实的本学科前沿知识与技术,但往往实际应用经验不足;因此我们大胆尝试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实行校企双导师制,通过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来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由于企业导师尽管对学科前沿知识和技术了解不多,但往往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这样一来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就能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使老师能更好地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更好地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加强实习组织管理。(1)合理安排实习时间。由于管理模式单一。为保证校内教学的连续性,学院在实习时间安排上还在延续过去多年的做法,即成批量进行,每次实习的时间比较短,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生产实际,许多学校几乎都是集中在同一时间安排实习,导致在较短的时间内企业需要接纳大批量的学生同时实习。学院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特别是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在这期间学生面临找工作、考研、考证、出国联系等压力,根本无心实习。由于实习是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主体参与,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实习时间安排上,要兼顾企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灵活地设计,保证实习时间的充裕完整。(2)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学生对毕业实习,大都有一种兴奋和新奇的心理。在实习前教育中,我们要求学生准备实习的有关资料安排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与化学化工类实习车间工艺有关的资料,使他们全面地了解该工艺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同类产品的更为先进的生产方法,实习计划安排表等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实习目的、任务要求、具体步骤、考核要求等,从而更有效地、系统地指导学生进行认识实习。通过邀请实习基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相关专家作报告或座谈,让学生了解专业相关企业的生产情况、管理模式、专业相关的技术难题和研究热点问题,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3)认真做好现场实习。现场实习是实习的核心内容,通过现场实习可培养学生熟悉和适应现场工作的能力[3],缩小课堂教学与生产应用实际的差距,使学生了解化工生产实际情况,适应现场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方法。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首先,我们请现场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给同学们现场讲解生产的工艺原理、流程特点、生产操作控制的主要指标及主要质量控制手段等知识;其次,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检查学生实习情况,督促他们进行听、记、看,在此过程中,若发现有不认真实习的现象,就给予批评教育。另外,我们还与学生一起倾听现场人员讲解,这样便于发现必讲的内容是否被遗漏,以便向现场指导人员及时提出予以补充,并结合现场实际对学生进行口头提问,以便启发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对学生尚不清楚的地方进行补充讲解。
4.规范实习评价体系。建立一套规范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实习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是极为有利的。因此我们尝试突破以往以实习材料作为评定学生实习成绩唯一向度的做法,采用企业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职业能力考核相结合的全面、客观的实习考核评价方式。(1)实习单位鉴定考评。实习单位领导及实习工作具体指导人员是学生实习全过程的直接见证者。在实习结束前,厂方领导或技术人员就本岗位所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设计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参考完成实习任务的质量、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等情况对学生给出鉴定意见及鉴定评分。(2)学校指导老师现场检查考评。指导老师在现场实习进行到一定时间后,就实习岗位的作用、工艺流程、工艺条件、设备、操作、控制等方面的问题设计好题目,对每个学生进行现场提问,要求学生现场回答,根据答题的情况给予学生客观评价。(3)实习态度和表现成绩的评定。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通过考核学生的工作认真负责程度、出勤守纪情况、厂方鉴定、公共关系、定期与指导老师联系和汇报情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敦促学生为了获得这一部分的良好成绩,重视实习过程。(4)实结报告考评。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提交书面材料,内容包括:实习技术总结、实习体会和对实习的意见与建议。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升华,指导老师认真阅读学生实结和意见可以为学校指导老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提供参考依据,为今后的校外教学实结经验。
三、总结
解决高校学生实习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学生等方方面面,关系到科教兴国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国家战略的贯彻落实。如何解决当前实习管理的滞后,构建生产实习管理新模式,还需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坚持创新性学习,不断进行管理内涵创新,建立一种新的长效机制,形成强劲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把实习管理创新的成果转化为常规管理,才能探索出真正适合体现素质教育的生产实习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董超俊.大学生生产实习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1,(3):82-84.
[2]张新厂,钟珊珊.产学研联合培养复合型研究生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57-60.
篇10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166-02
审计质量管理是对审计工作职能和活动的管理,是为保证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所进行的调查、研究、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信息反馈、改进等各项工作的总和。根据新时期审计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油田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应包含组织管理、计划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管理、文化管理5个方面的内容。
一、组织管理是审计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
所谓审计质量管理中的组织管理,就是审计部门通过健全完善的组织结构,明确规定组织中各个岗位的职位和职责以及责权关系,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审计组织中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使审计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审计组织的行为决定着审计工作的质量。
对审计部门来说,组织管理是审计质量管理的基础,组织管理对审计质量的管理应该是对审计系统的全面管理,这种管理应该包括审计机构的设置、审计职责的明确,审计人员的配备,审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审计项目的计划组织,审计过程的协调控制,审计信息的综合分析,审计成果的推广应用。从目前来看,油田企业不论是在审计机构设置、审计人员配备,还是在审计制度建设、审计过程的管理等方面,都达到了集团公司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的审计质量组织管理着眼点应该放在各个要素的细化管理方面。
1.对与审计工作质量有关的全部要素进行管理。在审计工作中,审计队伍管理、审计计划、审计制度、审计方案、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审计事项、审计方法等要素对审计质量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如同“木桶原理”一样,任何一个要素发生问题,都将制约审计质量的提高。要保证审计质量管理卓有成效,就要对全部要素加以管理和控制,消除“短板”,各个要素同步增长,使之达到审计目标的要求。
2.对审计工作的全方位进行管理。除了与审计项目相关紧密的工作外,非紧密层面要素同样对审计质量管理产生影响,也是审计管理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如审计部门的行政管理、网络技术、后勤保障是直接为审计项目服务的,这些部门的工作同样是审计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如同机器上每一个零件、每一个螺丝,都是机器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只重视审计项目的质量管理而轻视或是忽略辅助工作的质量管理,将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管理。同样,审计人员的思想动态、家庭环境、八小时之外也是审计质量管理不可忽视的方面,审计人员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良好的人际关系、舒心和谐的审计环境,都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
3.对审计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审计工作的质量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审计质量管理必须是贯穿于审计过程始终的管理,它是一种连续的、不可间断的管理。从审计的准备工作到现场审计、审计取证、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后续审计、审计成果利用等,都要纳入管理和控制之中。
二、计划管理是审计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内部审计计划是企业开展审计工作的依据,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能够抓住企业生产经营的脉搏,围绕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发现问题,促进规范管理。经过多年的审计实践,内部审计的领域已拓展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但每年对所有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都进行审计是不现实的,因此,要科学地制定审计计划,使审计项目具有全面性也有重点性,让有限的审计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计划制订中要注重3个方面:一是审计计划的安排应以企业管理需求为导向,要从全局的高度来研究、分析和把握审计工作,准确判断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把审计中的具体问题提高到全局的高度加以分析和把握,实现合理的目标定位。二是内部审计要逐步树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理念,在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关注企业董事会及公司管理层关注的重点,围绕企业的中心任务确定审计项目和被审计单位,同时也要结合群众关心的热点,制度监控的盲点,改革出现的新视点,以保证审计计划始终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致,为企业经营管理和长远发展做好服务。三是审计计划的制定应注重体现企业在管理审计、经营审计、绩效审计的内容和方向,在履行监督职能的同时,提供全方位的审计服务,进一步深化审计服务意识和建设性审计的价值理念,切实做到“国有资产延伸到哪里,审计就要监督到哪里;企业改革进行到哪里,审计就应跟踪到哪里;不能有监督的死角和盲区。”力争提供关注度高、质量好的审计产品。
篇11
一:消防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内涵
消防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其涵义在于,消防工作展开时,它的基本展开路线往往是以系统性的、规范性的消防工程产品的开发为前提的,而其观察与监督的重点则为消防工程全过程中各项环节的质量控制与监管。
由于消防工程从最初开始的设计工作到之后的建设工程,期间每项环节的质量优差都会直接关系到后期消防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在对其工程进行开展、设计、动工等环节时,如何对其各项环节的施工质量做到有效控制,进而使得消防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的目的得到落实,这便成为消防工作人员不得不时刻关注的问题。
二:消防工程环节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1、消防工程设计环节的质量管理
消防工程的设计,其本质意义是指在开展该项工作时,其根据的目标往往是消防工程建设工作中的整体需求,然后对消防工程的外部,以及内部进行前期策划、研讨、构建,以及最后成文的过程。
在对消防工程展开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时,消防工程的设计是消防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其设计工作的好坏关乎着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因此,在消防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中进行该项设计工作时,其设计的初衷目标应该做到满足工程整体的质量需求,而具体的质量管理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需要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和建筑防火等级及建筑类别,选定与之相适应的消防系统及其消防设备,如消火栓、灭火器、自动喷淋、火灾报警、防排烟系统、消防联动等设备;
其次,需要结合建筑平面布局和规范要求,科学合理的布置消防系统,并进行设备的具体选型,而且系统的布置在保证系统功能实现、满足设计规范的同时,还需要要注重选用设备的经济性。
最后,消防系统的设计必须要考虑施工的便捷性和后期维护的方便性,因此,需要充分考虑控制室的设备布置、设备管线的走向、设备的布置位置等。
2、消防工程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
为确保工程在施工阶段顺利有序的进行,消防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需要从以下三个阶段实行相应的管理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在此阶段,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有施工单位和施工作业人员的资质、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设备订购,其中,这些准备工作必须在满足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合同要求的前提下进行。
2)施工阶段:在此阶段,对工程相关的工作人员加以控制,如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的技术水平及职能素质、处于安全性的要求需要严格的控制工作执行的相关操作等,而对于材料和机械设备等相关因素也需加以控制,如工程材料应按照搬运的规定进行搬运、机械设备应该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现场的环境应该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理工作等等。
3)调试阶段:在此阶段需要对各个系统的功能性、平面布置合理性、维修的便利性等方面进行调试,包括单体调试、系统调试及个消防子系统间的联动调试三大部分。
首先,应该对各系统进行单体调试,直到各系统的实际测量指数达到其规范的要求标准为止;然后再以自动报警联动系统为其主线,对消防系统的自动功能进行整体的调试。
3、消防工程竣工验收环节的质量管理
对于消防工程竣工验收环节的质量管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
首先,进行资料的检查:主要是对施工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进行复核,对工程过程资料及相关材料设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消防规范等方面进行相关的检查工作。
其次,进行实体质量的检查:主要包括工程观感质量、管线走向合理性、设备布置合理性三大方面的内容。
最后,进行消防工程的检测:则包括电气检测、消防检测两大部分,检测系统功能是否满足要求,并最终通过消防主管部门的验收,取得消防验收意见书。
结束语:
总而言之,消防工程是一项关乎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而其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与其各项环节工作的合理化实施则更是重中之重,所以,这便要求相关消防工作人员在展开消防安全工作时给予重点关注,强化防护力度,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沈国卿.消防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04).
篇12
一、商业银行金融工具业务会计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自2006年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以来,为适应准则规范,各商业银行不断摸索、创建和累积了一套适合业务经营需求的会计科目体系、会计记账机制和报表编制规则,基本满足金融监管要求和内部统计报告的需要。后危机时代,由于金融工具业务发展的多样化、内外部监管的深层化、集团管理一体化、业务经营精细化的趋势愈发深入,商业银行金融工具业务前中后台监测分析结果不一致,财务报表与业务及风险报告不统一,财务计算逻辑与业务统计规则相左、系统对账差异核对困难等问题日渐突出,已经影响和制约了商业银行金融工具业务的日常管理和经营决策。笔者经过调研发现,主要问题原因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会计科目体系不够清晰
部分商业银行对于金融工具业务会计科目体系仍缺乏统筹规划,会计科目通常按照业务发展需求随机、分散设计,科目编排方式一般采取平行设置,科目体系的递进层次、框架结构不够清晰,没有按照业务、产品及会计分类情况进行分层设计,科目体系灵活性及可拓展性较差。部分科目维度设置仍然比较粗放,没有完全按照产品维度进行合理分设,不能充分满足分部门、分产品和分收入类别进行管理会计分析的需要。
(二)会计制度体系不够完备
部分商业银行对于金融工具业务仍缺乏一套覆盖业务初始分类、后续计量、终止确认及报告披露等全流程和全情景的会计制度体系,相关会计规则分散在部分操作手册、功能说明等文档的各个章节中,权威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较差,制度版本更新滞后,不能及时、充分满足业务开展和实务操作的需求。同时,由于在会计管理组织设置中实行“业务随人走”,且疏于对会计管理流程规范的梳理整合,一旦发生人员交替或岗位变动,交接人根本难以及时跟进相应工作,容易产生操作风险。
(三)信息披露机制仍不健全
首先,部分商业银行在金融工具业务交易、风险管控、核算报告等一体化系统建设方面的进展仍较滞后,往往是业务交易优先实现系统自动化处理,但对于系统支持有限的结构性、特色产品的模型估值、会计过账及会计调账仍然依赖手工处理和过渡,降低了金融工具业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其次,商业银行在金融工具业务统计报表系统建设初期,就缺乏与前台交易系统、风险管理系统之间对口径设置、信息共享、关联对账等方面的统筹规划,导致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部分被割裂,在前中后台分别报送的业务经营数据不一致时,跨系统数据追溯和差异核对难以实现。最后,在相关统计报表设置上,没有充分结合产品风险维度和管理精度需要,报表项目不够直观、定义不够准确、项目边界不够清晰,无法准确可靠地为业务预算下达与考核评价提供对照和参考,导致报表信息对经营管理的决策相关性不强。
二、商业银行金融工具业务会计管理应对措施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商业银行应当在对本行进行深入的管理诊断和调研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准则规范、同业惯例和本行实际情况,在同一框架下、按照业务范畴分层分批研究制定会计科目与核算制度体系,科学设计和使用金融工具业务管理会计报表,加快金融工具业务全流程的系统自动化处理,持续提升金融工具业务会计管理水平。
(一)全面整合重构金融工具业务会计科目体系
金融工具业务会计科目应能满足银行核心系统实际和集团并表需要,与财务会计报表及管理会计报表相协调,促进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相协调,同时还能有利于前中后台的系统对接、数据传递与核对。为此,商业银行一是要结合业务风险、会计分类情况统一规划设置一级科目,满足会计报表信息高度集约化反映与统计的需要。二是要是依据产品类别、会计要素、损益类别等合理设定二级科目,与一级科目形成正确的归属关系,并能与统计报表口径相互衔接。三是还要根据重要性原则,合理摆布会计科目维度,将金融工具业务非核算报告必须的科目维度信息下沉至账户或管理台账层面反映,以提高科目体系精简度和运行效率。
(二)统筹规划制定金融工具会计核算制度
金融工具业务会计核算制度应能与集团和同业标准相对接,与会计准则、监管标准相协调,做到政策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首先,核算制度应当按照业务范畴合理进行分类分层,与产品体系对应衔接,确保覆盖全面、层次清晰。其次,会计核算制度中应当设立独立章节对各类金融工具业务在初始确认、后续计量及终止确认等环节的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进行统一规范,形成金融工具业务分类会计基本政策,为现行及今后同类产品具体核算政策的选择提供指导和依据。其三,会计核算制度应当划分不同的会计核算环节与会计情景,分步骤、详细阐述具体核算流程与账务分录,实现业务流程与核算流程的完整覆盖和匹配对应,为会计实务和相关系统开发提供了有效参考。最后,为配合会计核算,商业银行还应对业务主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制定有关金融资产分类管理办法、资产估值/减值操作办法等,理清业务处理流程,为相关实务操作提供指引。
(三)规范设计和使用金融工具业务管理会计报表
鉴于金融工具业务种类繁多、交易流程复杂、交易金额庞大等因素,为全面反映核算信息、做好金融工具业务分析及管理、完善和强化商业银行金融工具业务经营预算编制和业绩考核分析水平,商业银行应当结合自身信息系统建设情况,设计和使用一套符合经营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的管理会计报表。为此,商业银行一是要真正做到报表机构分层、条线分部、产品分类,建立完整的金融工具业务管理会计报表体系,对金融工具业务经营成果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展现,满足多维度分析与经营决策需求。二是要契合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突出重点、科学设置金融工具业务报表项目和子目,层层递进形成包括业务量、外部合约损益(利息、价差损益、佣金及手续费等)、内部资金转移成本(FTP成本等)、估值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经营费用(含减值损失等)、净利润及经济增加值(EVA)等在内的管理会计报表项目体系。三是要在完善建立金融工具业务分产品、分部门、分客户、分客户经理等全量财务数据库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要对管理会计报表项目与全部相关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和逐一论证,重建科目到项目的逻辑映射关系,实现经营分析数据的可验证性和自动化归集处理。
(四)不断加快金融工具统一系统平台建设
金融工具产品价值受市场因素影响频繁波动,为及时、全面的反映相关资产负债价值调整、损益实现与风险暴露情况,以利于管理层快速做出反应和决策,商业银行要不断加快金融工具统一系统平台建设。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建立金融工具业务前台交易、风险控制、后台结算操作的统一系统平台,全面贯穿覆盖金融工具业务合约登记、产品估值、减值、计息、交割等后续一系认计量流程,强化金融工具业务要素或估值参数信息的完备性与及时性,支持对结构性、个性化产品的估值处理,不断提升系统对业务全流程处理的自动化支持水平。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要加快金融工具业务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共享与衔接整合,统一评估和开发金融工具业务前中后台系统接口,强化业务与账务的双向对账机制,加强金融工具业务信息管理的协调性和约束力,为日常金融工具业务及财务信息的一致性披露提供有力保证。
(五)及时跟进相关国际会计准则修订调整
金融危机后,经过深刻反思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开始着手对现有财务报告准则体系进行重大修订和调整,并自2009年以来陆续了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公允价值计量及相关披露准则等相关新准则及修订案,将于2013年至2015年间分别实行。其中,《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章:金融工具》(IFRS 9)改变了原有金融资产分类及确认计量模式,特别是对现有具备多元管理目标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拆分、公允价值计量范围的扩大、新的预计损失模型的实施都将成为执行新准则的焦点问题。商业银行应当对此展开深入研究,全面评估新准则执行后带来的业务经营模式、盈利模式、资本监管等方面的变动和影响,未雨绸缪做好相关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及系统需求的梳理和适应性调整工作,全力确保新准则实施后的业务平稳过渡和系统顺利对接。
参考文献
篇13
第二,从对象来看,“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的服务精神。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指公共事冬包括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公共性”要求要对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以利于公共管理目标的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或行政管理,而是一种依据公共权力的管理。公共权力是公民授予的,公共管理主体与公民之间是一种委托一的关系,公共管理主体在运用公共管理权力进行公共事务管理时,必须受到公民的监督,以公民认定的是非为是非,不能违背公民的意志,体现的是为公众服务的理念。公共管理强调的是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而非以政府为中心的控制,使公共权力的运用最大可能地给公众带来好处;强调公共管理者的道德约束,从而使其成为权力约束的辅助力量,避免公共权利私人化;追求公共管理的社合贫任,实现公共权力和责任在社会范围内的一致性闭。因此,根据公众的需要提供公共服务是公共管理的应有之义,也是公共管理得以合理和合法存在的依据。
第三,从手段来看,“公共性”是公共管理公正、公平伦理内涵的表现。公共管理是运用公共权力为手段,通过解决公共事务和公共问题,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管理。公共权力作为公共管理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手段,是由广大的人民授予公共管理主体的权力,公共管理只有体现广大人民的意愿,做到为人民提供一种公正、公平参与政治和社会机会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公共部门自身的活动首先就必须体现公正和正义,才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公共管理只有为人民提供了公正的制度环境和公平的社会机会,才能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需要,公共管理才具有其合法地位,公共权力的公共性要求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公共管理只有体现公正、公平的伦理要求,才能实现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要求。或者说,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要求充分体现了管理的公正、公平的伦理内涵。
第四,从价值目标看,“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中全局的观念和平衡的理念。公共管理的价值目标就是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主体是由各个公共部门和公共组织组成的,每单个的部门,将面对着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追求。公共管理是一种将市场理念引人公共领域的管理,强调个体利益是市场理念的要求和特点,而.且个体利益也是单个公共部门得以生存的条件和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然而,公共管理又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最终的价值追求和合法性基础。这样,公共管理部门在面临部门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具备全局和平衡的理念是至关重要的。公共管理中各个公共部门若不具备全局和平衡的观念,只顾自身的部门利益或者说是自身部门的利益总是优先考虑,就谈不上公共利益的实现,尤其是针对国际犯罪的预防与惩治、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等具有全球意义的公共利益的实现就更是无法保障了。公共管理的出现以及其对公共利益的价值目标追求的“公共性”就是要求公共部门要以全局为重,具平衡的理念,以完成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实现部门的利益。
2公共管理主体的道德性—“公共性”的实践基石
从人的道德行为来看,道德性是人在群体生活和职业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行为品质,是人的道德行为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道德动力。道德存在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行为选择的基础和根据,而道德性是人的道德存在的表现形式。因此,人.的道德行为即德行是人的道德性的外在表现,德行是由道德性决定的。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其行为是否符合该职业的要求以及是否作出道德选择,是由其自身具备的道德品质决定的。只有具有了该职业要求的道德品质,他才能在职业过程中做出合乎职业要求的道德行为结果。公共管理是一种以公共政策来治理社会的服务型管理模式,公共管理的伦理内涵是通过公共政策所体现的道德内容表现出来的。公共政策的实质是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是社会资源、财富和利益的分配,这就决定了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不可回避的价值问题,即体现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公正和公平问题。公共管理主体只有内生具备合乎社会伦理和道德要求的正义、公平和良心的品质,才能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维护社会的公正与公平,实现公共管理政治或经济的正义;才能作到对权利和义务以及社会资源、财富和利益的平等、有效分配,实现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平、平等原则,实现公共管理目的的效率原则。这样,公共管理主体是否具备公共管理所要求的正义、公平和平等等道德品质及其道德品质与公共管理要求的道德性的一致程度,直接关系到公共管理道德内容和道德目标的实现。从公共管理伦理体现出的4个“公共性”内涵可知,公共管理主体的道德性是公共管理中“公共性”伦理内涵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是贯穿于公共管理全过程的枢纽和桥梁。公共管理主体具备了公共管理的道德性,有利于公共管理主体在职业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共管理的职业信念,指导其行为选择,从而导致合乎公共管理职业要求的行为结果。公共管理主体的合乎公共管理的道德选择和行为结果表现在:首先,保证了其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合法性和合伦理性,实现了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内涵;其次,由于公共管理主体具备了公共管理要求的道德品质,尤其是其将公共管理作为内心信仰的职业,作为其人身的价值追求,保证了其在管理过程中自始自终坚持服务的精神和态度,实现了公共管理对象的“公共性”;再次,公共管理主体利用公共权力,通过合乎公共管理伦理、道德要求的公正的政策、制度的制定,为公众提供公平的、广泛的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管理事务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实现了公共管理的手段的“公共性”要求;最后,因为以上的几个“公共性”的实现都是以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目标—公共利益为核心和宗旨的,所以,在以上的几个“公共性”实现的同时公共管理的价值目标的“公共性”必然得到实现。综上所述,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的实现是以公共管理主体的道德性为基础和前提的,公共管理主体是贯穿于管理全过程的桥梁和枢纽。
3公共管理主体的道德性要素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公共管理主体的道德性关系到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伦理内涵的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和效果。公共管理主体的道德性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是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和积累的。公共管理主体应具备什么样的德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