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简述保险经营原则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简述保险经营原则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简述保险经营原则

篇1

课程代码:0007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风险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称之为

A.损失幅度 B.损失期望值

C.损失概率 D.损失方差

2.下冰雹使得路面湿滑而发生车祸,造成人员死亡,则下冰雹属于

A.风险因素 B.风险事故

C.风险损失 D.风险源

3.按保险经营性质分类,保险可以分为

A.营利保险和非营利保险 B.国营保险和私营保险

C.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 D.原保险和再保险

4.当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保险事故发生造成损失时,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规定,在保险金额内,按损失数额赔付,这体现了保险的

A.分担风险职能 B.补偿损失职能

C.风险管理职能 D.投资职能

5.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订立保险合同的书面要约通常称为

A.保险单 B.暂保单

C.投保单 D.保险凭证

6.保险合同的客体是指

A.被保险人 B.保险事故

C.保险利益 D.保险价值

7.在保险合同中所用的一般文字或词语应该按该文字和词语的通常含义,并结合合同的整体内容来解释,称之为

A.文义解释 B.意图解释

C.补充解释 D.有利于非起草人解释

8.代位求偿原则是派生于保险基本原则中的

A.保险利益原则 B.诚信原则

C.近因原则 D.损失补偿原则

9.甲以其价值100万元的房产作抵押获银行贷款80万元,银行为该抵押财产购买了80万元的房屋火灾保险,保险期间该房屋因火灾而全损。火灾前甲已经归还银行贷款40万元,此时甲也已无力偿还剩余贷款,那么,银行可获得保险人的赔款额是

A.30万 B.40万

C.80万 D.100万

10.某企业为职工投保团体人身险,在提交的被保险人名单上注明了张某因肝癌已病休2个月的事实。但因保险人未严格审查,办理了承保手续,并签发了保单。日后张某因肝癌死亡,而保险人却不能因其不符合投保条件拒付保险金,这种保险的处理方式是根据诚信原则中的哪项内容?

A.如实告知 B.保证

C.自动弃权与禁止反言 D.通知

11.我国海上运输货物保险的基本险别有

A.平安险、全损险、水渍险 B.平安险、水渍险、一切险

C.平安险、全损险、一切险 D.平安险、水渍险、全损险、一切险

12.如果保险车辆发生全部损失时,车辆的保险金额高于出险时车辆的实际价值,则保险人将

A.按保险金额赔偿 B.按投保时的新车购置价格赔偿

C.按不超过出险时的实际价值赔偿 D.按实际修复费用赔偿

13.在意外伤害保险中,医疗事故造成的意外伤害属于

A.一般可保意外伤害 B.特约可保意外伤害

C.不可保意外伤害 D.部分可保意外伤害

14.某人投保5年定期寿险,投保人申报其年龄40岁,一年后被保险人死亡,理赔时发现其实际年龄为45岁。对此,保险人的正确处理方式是

A.要求投保人补交保险费

B.将多收保险费退还投保人

C.拒绝赔付

D.按照实付保费与应付保费的比例支付保险金

15.投保人将其对保单的权益完全转移给他人称为

A.绝对转让 B.抵押转让

C.条件转让 D.信用担保

16.在垫缴保费期间,如果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保险人应

A.不支付保险金,退还保费 B.不支付保险金,不退还保费

C.支付保险金,但扣减保险费及利息 D.支付保险金,不扣减保险费及利息

17.保险人接受投保人的申请并与之签订保险合同的全过程称为

A.保险承保 B.保险决策

C.保险展业 D.保险营销

18.在保险理赔过程中,保险人分析损失原因是为了

A.限制被保险人的索赔权

B.尽量减少赔偿金额

C.明确保险人的赔偿范围,保障被保险人利益

D.提高保险公司利润率

19.在衡量保险市场发展时,用一国(地区)的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称为

A.保险总额 B.保险密度

C.保险深度 D.保费收入比

20.国家制定一系列有关保险人经营的基本准则,并要求保险人遵守执行的保险市场监管方式是

A.公示管理 B.规范管理

C.实体管理 D.自由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可保风险的条件包括

A.风险必须是大量的 B.风险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C.风险能够使大量同类标的同时遭受损失 D.风险必须具有可预测性

E.风险必须是同质的

22.保险合同的主体变更主要包括

A.保险人的变更 B.投保人的变更

C.被保险人的变更 D.受益人的变更

E.保险金额的变更

23.分红保险的红利来源包括

A.死差益 B.保险金额

C.费差益 D.保险费

E.利差益

24.我国《保险法》规定,可以指定人身保险受益人的是

A.保险人 B.被保险人

C.人 D.投保人

E.中介机构

25.属于保险核保中事前承保选择的是

A.对投保人的选择 B.合同期满后,保险人不再续保

C.对被保险人的选择 D.按照保险合同规定的事项注销合同

E.对保险标的的选择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重复保险

27.禁止反言

28.不可抗辩条款

29.原保险市场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打“√”,错的打“×”,并说明理由。

30.暂保单是一个临时保险合同,它的法律效力没有正式保单强。

31.损失补偿原则是财产保险合同中的重要原则,也是人寿保险合同中的重要原则。

32.利润损失保险承保的是一种间接损失。

33.人寿保险合同中复效等同于重新投保。

34.核保是对可保风险的评判与分类,从而决定是否承保以及承保条件的分析过程。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35.简述保险的基本要素。

36.简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责任的构成条件。

篇2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风险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称之为

A.损失幅度 B.损失期望值

C.损失概率 D.损失方差

2.下冰雹使得路面湿滑而发生车祸,造成人员死亡,则下冰雹属于

A.风险因素 B.风险事故

C.风险损失 D.风险源

3.按保险经营性质分类,保险可以分为

A.营利保险和非营利保险 B.国营保险和私营保险

C.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 D.原保险和再保险

4.当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保险事故发生造成损失时,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规定,在保险金额内,按损失数额赔付,这体现了保险的

A.分担风险职能 B.补偿损失职能

C.风险管理职能 D.投资职能

5.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订立保险合同的书面要约通常称为

A.保险单 B.暂保单

C.投保单 D.保险凭证

6.保险合同的客体是指

A.被保险人 B.保险事故

C.保险利益 D.保险价值

7.在保险合同中所用的一般文字或词语应该按该文字和词语的通常含义,并结合合同的整体内容来解释,称之为

A.文义解释 B.意图解释

C.补充解释 D.有利于非起草人解释

8.代位求偿原则是派生于保险基本原则中的

A.保险利益原则 B.诚信原则

C.近因原则 D.损失补偿原则

9.甲以其价值100万元的房产作抵押获银行贷款80万元,银行为该抵押财产购买了80万元的房屋火灾保险,保险期间该房屋因火灾而全损。火灾前甲已经归还银行贷款40万元,此时甲也已无力偿还剩余贷款,那么,银行可获得保险人的赔款额是

A.30万 B.40万

C.80万 D.100万

10.某企业为职工投保团体人身险,在提交的被保险人名单上注明了张某因肝癌已病休2个月的事实。但因保险人未严格审查,办理了承保手续,并签发了保单。日后张某因肝癌死亡,而保险人却不能因其不符合投保条件拒付保险金,这种保险的处理方式是根据诚信原则中的哪项内容?

A.如实告知 B.保证

C.自动弃权与禁止反言 D.通知

11.我国海上运输货物保险的基本险别有

A.平安险、全损险、水渍险 B.平安险、水渍险、一切险

C.平安险、全损险、一切险 D.平安险、水渍险、全损险、一切险

12.如果保险车辆发生全部损失时,车辆的保险金额高于出险时车辆的实际价值,则保险人将

A.按保险金额赔偿 B.按投保时的新车购置价格赔偿

C.按不超过出险时的实际价值赔偿 D.按实际修复费用赔偿

13.在意外伤害保险中,医疗事故造成的意外伤害属于

A.一般可保意外伤害 B.特约可保意外伤害

C.不可保意外伤害 D.部分可保意外伤害

14.某人投保5年定期寿险,投保人申报其年龄40岁,一年后被保险人死亡,理赔时发现其实际年龄为45岁。对此,保险人的正确处理方式是

A.要求投保人补交保险费

B.将多收保险费退还投保人

C.拒绝赔付

D.按照实付保费与应付保费的比例支付保险金

15.投保人将其对保单的权益完全转移给他人称为

A.绝对转让 B.抵押转让

C.条件转让 D.信用担保

16.在垫缴保费期间,如果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保险人应

A.不支付保险金,退还保费 B.不支付保险金,不退还保费

C.支付保险金,但扣减保险费及利息 D.支付保险金,不扣减保险费及利息

17.保险人接受投保人的申请并与之签订保险合同的全过程称为

A.保险承保 B.保险决策

C.保险展业 D.保险营销

18.在保险理赔过程中,保险人分析损失原因是为了

A.限制被保险人的索赔权

B.尽量减少赔偿金额

C.明确保险人的赔偿范围,保障被保险人利益

D.提高保险公司利润率

19.在衡量保险市场发展时,用一国(地区)的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称为

A.保险总额 B.保险密度

C.保险深度 D.保费收入比

20.国家制定一系列有关保险人经营的基本准则,并要求保险人遵守执行的保险市场监管方式是

A.公示管理 B.规范管理

C.实体管理 D.自由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可保风险的条件包括

A.风险必须是大量的 B.风险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C.风险能够使大量同类标的同时遭受损失 D.风险必须具有可预测性浙江省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保险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07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风险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称之为

A.损失幅度 B.损失期望值

C.损失概率 D.损失方差

2.下冰雹使得路面湿滑而发生车祸,造成人员死亡,则下冰雹属于

A.风险因素 B.风险事故

C.风险损失 D.风险源

3.按保险经营性质分类,保险可以分为

A.营利保险和非营利保险 B.国营保险和私营保险

C.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 D.原保险和再保险

4.当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保险事故发生造成损失时,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规定,在保险金额内,按损失数额赔付,这体现了保险的

A.分担风险职能 B.补偿损失职能

C.风险管理职能 D.投资职能

5.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订立保险合同的书面要约通常称为

A.保险单 B.暂保单

C.投保单 D.保险凭证

6.保险合同的客体是指

A.被保险人 B.保险事故

C.保险利益 D.保险价值

7.在保险合同中所用的一般文字或词语应该按该文字和词语的通常含义,并结合合同的整体内容来解释,称之为

A.文义解释 B.意图解释

C.补充解释 D.有利于非起草人解释

8.代位求偿原则是派生于保险基本原则中的

A.保险利益原则 B.诚信原则

C.近因原则 D.损失补偿原则

9.甲以其价值100万元的房产作抵押获银行贷款80万元,银行为该抵押财产购买了80万元的房屋火灾保险,保险期间该房屋因火灾而全损。火灾前甲已经归还银行贷款40万元,此时甲也已无力偿还剩余贷款,那么,银行可获得保险人的赔款额是

A.30万 B.40万

C.80万 D.100万

10.某企业为职工投保团体人身险,在提交的被保险人名单上注明了张某因肝癌已病休2个月的事实。但因保险人未严格审查,办理了承保手续,并签发了保单。日后张某因肝癌死亡,而保险人却不能因其不符合投保条件拒付保险金,这种保险的处理方式是根据诚信原则中的哪项内容?

A.如实告知 B.保证

C.自动弃权与禁止反言 D.通知

11.我国海上运输货物保险的基本险别有

A.平安险、全损险、水渍险 B.平安险、水渍险、一切险

C.平安险、全损险、一切险 D.平安险、水渍险、全损险、一切险

12.如果保险车辆发生全部损失时,车辆的保险金额高于出险时车辆的实际价值,则保险人将

A.按保险金额赔偿 B.按投保时的新车购置价格赔偿

C.按不超过出险时的实际价值赔偿 D.按实际修复费用赔偿

13.在意外伤害保险中,医疗事故造成的意外伤害属于

A.一般可保意外伤害 B.特约可保意外伤害

C.不可保意外伤害 D.部分可保意外伤害

14.某人投保5年定期寿险,投保人申报其年龄40岁,一年后被保险人死亡,理赔时发现其实际年龄为45岁。对此,保险人的正确处理方式是

A.要求投保人补交保险费

B.将多收保险费退还投保人

C.拒绝赔付

D.按照实付保费与应付保费的比例支付保险金

15.投保人将其对保单的权益完全转移给他人称为

A.绝对转让 B.抵押转让

C.条件转让 D.信用担保

16.在垫缴保费期间,如果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保险人应

A.不支付保险金,退还保费 B.不支付保险金,不退还保费

C.支付保险金,但扣减保险费及利息 D.支付保险金,不扣减保险费及利息

17.保险人接受投保人的申请并与之签订保险合同的全过程称为

A.保险承保 B.保险决策

C.保险展业 D.保险营销

18.在保险理赔过程中,保险人分析损失原因是为了

A.限制被保险人的索赔权

B.尽量减少赔偿金额

C.明确保险人的赔偿范围,保障被保险人利益

D.提高保险公司利润率

19.在衡量保险市场发展时,用一国(地区)的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称为

A.保险总额 B.保险密度

C.保险深度 D.保费收入比

20.国家制定一系列有关保险人经营的基本准则,并要求保险人遵守执行的保险市场监管方式是

A.公示管理 B.规范管理

C.实体管理 D.自由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可保风险的条件包括

A.风险必须是大量的 B.风险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C.风险能够使大量同类标的同时遭受损失 D.风险必须具有可预测性浙江省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保险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07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风险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称之为

A.损失幅度 B.损失期望值

C.损失概率 D.损失方差

2.下冰雹使得路面湿滑而发生车祸,造成人员死亡,则下冰雹属于

A.风险因素 B.风险事故

C.风险损失 D.风险源

3.按保险经营性质分类,保险可以分为

A.营利保险和非营利保险 B.国营保险和私营保险

C.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 D.原保险和再保险

4.当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保险事故发生造成损失时,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规定,在保险金额内,按损失数额赔付,这体现了保险的

A.分担风险职能 B.补偿损失职能

C.风险管理职能 D.投资职能

5.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订立保险合同的书面要约通常称为

A.保险单 B.暂保单

C.投保单 D.保险凭证

6.保险合同的客体是指

A.被保险人 B.保险事故

C.保险利益 D.保险价值

7.在保险合同中所用的一般文字或词语应该按该文字和词语的通常含义,并结合合同的整体内容来解释,称之为

A.文义解释 B.意图解释

C.补充解释 D.有利于非起草人解释

8.代位求偿原则是派生于保险基本原则中的

A.保险利益原则 B.诚信原则

C.近因原则 D.损失补偿原则

9.甲以其价值100万元的房产作抵押获银行贷款80万元,银行为该抵押财产购买了80万元的房屋火灾保险,保险期间该房屋因火灾而全损。火灾前甲已经归还银行贷款40万元,此时甲也已无力偿还剩余贷款,那么,银行可获得保险人的赔款额是

A.30万 B.40万

C.80万 D.100万

10.某企业为职工投保团体人身险,在提交的被保险人名单上注明了张某因肝癌已病休2个月的事实。但因保险人未严格审查,办理了承保手续,并签发了保单。日后张某因肝癌死亡,而保险人却不能因其不符合投保条件拒付保险金,这种保险的处理方式是根据诚信原则中的哪项内容?

A.如实告知 B.保证

C.自动弃权与禁止反言 D.通知

11.我国海上运输货物保险的基本险别有

A.平安险、全损险、水渍险 B.平安险、水渍险、一切险

C.平安险、全损险、一切险 D.平安险、水渍险、全损险、一切险

12.如果保险车辆发生全部损失时,车辆的保险金额高于出险时车辆的实际价值,则保险人将

A.按保险金额赔偿 B.按投保时的新车购置价格赔偿

C.按不超过出险时的实际价值赔偿 D.按实际修复费用赔偿

13.在意外伤害保险中,医疗事故造成的意外伤害属于

A.一般可保意外伤害 B.特约可保意外伤害

C.不可保意外伤害 D.部分可保意外伤害

14.某人投保5年定期寿险,投保人申报其年龄40岁,一年后被保险人死亡,理赔时发现其实际年龄为45岁。对此,保险人的正确处理方式是

A.要求投保人补交保险费

B.将多收保险费退还投保人

C.拒绝赔付

D.按照实付保费与应付保费的比例支付保险金

15.投保人将其对保单的权益完全转移给他人称为

A.绝对转让 B.抵押转让

C.条件转让 D.信用担保

16.在垫缴保费期间,如果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保险人应

A.不支付保险金,退还保费 B.不支付保险金,不退还保费

C.支付保险金,但扣减保险费及利息 D.支付保险金,不扣减保险费及利息

17.保险人接受投保人的申请并与之签订保险合同的全过程称为

A.保险承保 B.保险决策

C.保险展业 D.保险营销

18.在保险理赔过程中,保险人分析损失原因是为了

A.限制被保险人的索赔权

B.尽量减少赔偿金额

C.明确保险人的赔偿范围,保障被保险人利益

D.提高保险公司利润率

19.在衡量保险市场发展时,用一国(地区)的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称为

A.保险总额 B.保险密度

C.保险深度 D.保费收入比

20.国家制定一系列有关保险人经营的基本准则,并要求保险人遵守执行的保险市场监管方式是

A.公示管理 B.规范管理

C.实体管理 D.自由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可保风险的条件包括

A.风险必须是大量的 B.风险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C.风险能够使大量同类标的同时遭受损失 D.风险必须具有可预测性

E.风险必须是同质的

22.保险合同的主体变更主要包括

A.保险人的变更 B.投保人的变更

C.被保险人的变更 D.受益人的变更

E.保险金额的变更

23.分红保险的红利来源包括

A.死差益 B.保险金额

C.费差益 D.保险费

E.利差益

24.我国《保险法》规定,可以指定人身保险受益人的是

A.保险人 B.被保险人

C.人 D.投保人

E.中介机构

25.属于保险核保中事前承保选择的是

A.对投保人的选择 B.合同期满后,保险人不再续保

C.对被保险人的选择 D.按照保险合同规定的事项注销合同

E.对保险标的的选择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重复保险

27.禁止反言

28.不可抗辩条款

29.原保险市场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打“√”,错的打“×”,并说明理由。

30.暂保单是一个临时保险合同,它的法律效力没有正式保单强。

31.损失补偿原则是财产保险合同中的重要原则,也是人寿保险合同中的重要原则。

32.利润损失保险承保的是一种间接损失。

33.人寿保险合同中复效等同于重新投保。

34.核保是对可保风险的评判与分类,从而决定是否承保以及承保条件的分析过程。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35.简述保险的基本要素。

36.简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责任的构成条件。

篇3

一、保险投资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目前国际上关于保险资金的管理理论主要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现代组合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发展较早,始于1800年,该理论的主要观点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拥有充足的各类准备金以应对负债,结转盈余保证金,且对利润的来源进行分类、度量和确认。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为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三个阶段的理论。现资组合理论发展相对较晚,由Markowitz(1952)最早提出,该理论基于一定的假设前提,通过均值-方差最优解选择最符合投资者偏好的投资组合,虽然是静态均衡的状态下,但是将收益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相结合,对如何选择最优资产组合进行了讨论。

我国学者对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的分析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我国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管理。我国寿险企业发展较早,资产负债管理理论随着寿险的发展不断完善。关于现资组合理论的运用,王佩(2009)找出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的相关性。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保险资金运用及风险管理理论日趋完善,我国保险监管与时俱进,不断放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细化管理要求。近年来,我国保险资金投资运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监管更加系统性、科学性;保险资金投资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结构;投资收益稳健增长。

总体而言,目前保险投资风险管理理论已经相当成熟。我国对保险资金的运用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并接合实际情况,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国保险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关于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形成成熟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

二、保险资金投资风险管理浅析

从国外保险公司经营状况来看,传统的保险业务不能盈利或者盈利很小,其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投资收益。但是,有投资就会有风险,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保险资金运用中的风险管理是获取稳定投资收益的重要保障,下文简述保险资金的来源及运用情况。

(一)我国保险资金来源及特点。保险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险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负债及其他资金。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注册资本金与资本公积金、总准备金、各类准备金、其他资金。其中,各类准备金(保险公司的负债)是保险资金的重要来源,由于保费的收取和保险金给付的时间间隔,使其可用于投资。

基于保险资金的来源,其自身有如下特点:(1)具有负债性,由于各项准备金直接来源于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是保险公司的负债;(2)具有期限性,寿险合同大多是十年以上的长期合同,因此寿险公司的资金比较稳定,但也可能在某一时间段偿还较大数额;而非寿险合同一般都是一年以内的短期合同,对流动性要求较高;(3)追求收益性,因保险资金的负债性,保险投资需要一定的收益才能覆盖资金成本。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在实际投资过程中保险资金运用主要的投资渠道为银行存款、股票、债权、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不动产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二)保险Y金投资风险。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是基本指标也是核心指标。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可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固有风险体现在保险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在现有的正常的保险行业物质技术条件和生产组织方式下,必然存在的客观的偿付能力相关风险。固有风险又分为两种:可量化为最低资本的风险如保险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和难以量化为最低资本的风险如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而控制风险主要来自于保险公司内部管理和控制不完善或无效,从而导致固有风险未被及时识别和控制带来的风险。

三、我国保险投资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陈文辉副主席指出,保监会近年来的工作中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持续推进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改革,在放开前端的同时要管住后端。尤其近几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增速迅猛,其在经济社会和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基于保险资金的负债性和保险公司对投资收益稳步提升的需求,股权投资、另类投资在保险资金的运用中增长较快,与传统的银行存款、股票、债券等形成了多元化资产配置格局。在快速发展中,也应看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错综复杂所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尤其对保险资金的海外投资造成不确定性风险。

第一,自二零零八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总体保持低速增长。利率下行带来的风险对保险行业带来了现实挑战。我国保险公司面临对保险资金的运用中如何保持资产负债的优化配置的难题,尤其寿险公司资金的长期性使其被动承担高成本负债。

第二,保险资金运用规模的新增以及大量资产到期,使得保险资金急需寻求再投资资产。低利率带来的“资产荒”难以满足保险资金的历史高成本,倒逼保险机构提升风险偏好,由投资风险较低的银行存款等转向股权投资、另外投资等高风险资产。

第三,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我国保险公司在实际操作中粗放式的经营方式,资产与负债的匹配率不高,尤其是中长期投资中问题明显。部分保险公司没有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寿险资金应配资中长期投资,如期限较长的银行存款、房地产投资、长期国债等,而财产保险资金应适当配资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如同业拆借、股票、短期固定收益类产品等流动性强的品种。近年来,债券打破刚性兑付,违约多发,保险资金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信用风险上升,保险资金高比例配资信用类资产,使得投资风险敞口增加。

第四,保险公司自身的投资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市场缺乏自律,尽管在监管的指导和压力下,保险行业的风险管理得到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保险公司在应对监管和市场的变化中,急于求成,激进经营,短债长投。常常由于保险公司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风险管理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投资多样化需求,因而不能有效把控保险投资风险。

四、保险投资风险管理对策

在分析了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状况、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后,本章主要从机构、监管两个角度对我国的保险投资风险管理提出对策建议。

(一)保险行业整体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行业自律。保险公司应健全公司治理和资金运用内部控制,不断改善资产负债匹配情况,保证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利用组合投资来分散风险,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识别、监控与管理。资金运用部门从公司战略的高度整体把控风险,完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制度,按照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监管部门对于保险资金运用的政策法规,制定公司内部投资制度、明确投资范围、限制条款等,保持风险及投资收益的动态平衡。投资人员综合考虑资产负债配置结构,根据偿付能力风险的指引,结合投资组合理论,合理配置各项投资,在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投资的优化和收益。

发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督促作用,提高保险行业自律水平,使保险资金运用服务主业,最大化的维护投保人的权益。首先,保险资金投资以安全为主,投资符合要求的银行存款类产品,适当选择短期理财类业务;其次,保险资金收益以稳定性为主,投资结构简单现金流稳定的固定收益类或类固定收益类产品,适当配置股权、股票、基金等非固定收益产品;最后,保险资金可选择股权投资提高收益,但不应偏离主业,坚持保险姓保的原则。

(二)加强监管力度和深化市场化改革。随着保险资金投资领域的开放,我国保险市场风起云涌,成为资本市场的弄潮儿,这对我国的保险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创新为市场化改革创造良好环境,主要包括保险产品定价机制改革、保U资金运用机制改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改革和行业平台建设等方面。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活跃了保险市场,也难免带来一些新的问题,金融创新与监管是矛盾的也是相辅相成的。监督保险公司加强学习以“偿二代”为标准的更加科学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提高保险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把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情况分为三个级别,分别采取监管措施。

参考文献:

[1]Harry Markowitz.Portfolio selection[J]. Journal of Finance.1952,7(1).P77-91

[2]王佩.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P16-18

篇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是

A.各项存款 B.各项贷款

C.银行资本 D.同业拆借

2.存款总量增加、存款成本下降的存款成本管理组合模式是

A.同向组合模式 B.存款单向变化模式

C.成本单向变化模式 D.逆向组合模式

3.按照单利计算,如果月息为一分五,则年利率为

A.15% B.18%

C 20% D.30%

4.目前,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是

A.国家实行上限控制的利率 B.国家实行下限控制的利率

C.市场利率 D.官定利率

5.有资格对贷款权力资源直接行使使用权、配置权和管理权的经济实体是

A.贷款授权主体 B.贷款授权对象

C.贷款授权客体 D.贷款受权人

6.风险管理部门未经信贷业务部门报送项目而点贷或直接批准贷款,则贷款第一责任人是

A.信贷业务人员 B.信贷管理部门负责人

C.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 D.主管信贷业务副行长

7.下列关于流动比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流动比率越高越好

B.流动比率越低越好

C.流动比率越高,反映借款人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D.流动比率越高,反映借款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8.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保证方式有一般保证和

A.企业保证 B.自然人保证

C.连带责任保证 D.虚拟保证

9.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抵押人可以抵押的财产有

A.土地所有权 B.原材料

C.所有权有争议的财产 D.社会公益设施

1O.影响抵押品质量的因素有抵押物保管的难易程度、变现能力和

A.抵押物价值的稳定性 B.贷款项目风险

C.抵押物的数量 D.借款人信誉

11.下列选项中,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的是

A.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B.收到的税费返还

C.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D.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12.某项目建设期为2年,投产后正常年度的销售利润为800万元,每年提取的折旧基金为200万元,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000万元,则该项目投资回收期为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13.一个货币单位在不同时期的现值称为

A.净现值 B.折现率

C.内部收益率 D.折现系数

14.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这种贷款属于

A.关注类贷款 B.次级类贷款

C.可疑类贷款 D.损失类贷款

15.下列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需要申请人提供担保

B.所有利息由中央或省级财政补贴

C.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学校承担

D.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全部由国家财政补贴

16.SWOT分析法中的“W”指的是

A.机会 B.威胁

C.劣势 D.优势

17.依据客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需求特点,将整个信贷市场划分成若干个细分市场,从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细分市场为目标市场的策略,称为

A.无差异性目标市场策略 B.差异性目标市场策略

C.分散性目标市场策略 D.集中性目标市场策略

18.因金融市场价格如利率、汇率、股票指数、期权价格等的波动而对银行收益造成潜在损失的风险,称为

A.信用风险 B.操作风险

C.主权风险 D.市场风险

19.在贷款协议签字后,全权代表国际银团按照贷款协议条款,向借款人发放和收回贷款,并负责全部贷款管理工作的银行是

A.牵头行 B.行

C.参加行 D.经理行

20.关于保本点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保本点越低,项目风险越小

B.保本点越低,项目风险越大

C.保本点越高,项目风险越小

D.无法根据保本点的高低判断项目风险大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O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在发放中小企业贷款时,银行利用交易型信贷技术做出信贷决策所依据的“硬信息”主要有

A.财务信息 B.抵押物价值

C.质押物价值 D.借款企业股东社会关系

E.信用评分结果

22.借款人信用评价“6C”原则中的财务因素是

A.借款人的品格 B.借款人的能力

C.借款人的资本 D.贷款的担保

E.借款人的经营环境

23.分散贷款风险的主要方式是

A.贷款保险 B.贷款投向的分散化

C.贷款期限的分散化 D.银团贷款

E.贷款方式的分散化

24.下列属于或有授信的是

A.票据承兑 B.开立保函

C.开立信用证 D.透支

E.贷款

25.关于贷款担保的局限性说法正确的是

A.担保不会改变借款人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B.担保财产具有价值风险和变现风险

C.担保权的实现依赖于法律体系的完整

D.担保权的实现具有很高的成本

E.为银行贷款提供额外保障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26.内部收益率

27.抵押率

28.打包贷款

29.中小企业贷款

30.银行信贷管理

31.企业通知存款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32.简述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特点。

33.简述商业银行提高贷款流动性的途径。

34.简述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的内容。

35.简述商业银行转移贷款风险的途径。

36.根据《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指引》,商业银行计提的呆账损失准备金包括哪几类?

篇5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金融业总体上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不过修改后的《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了“但书”,即“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使得在银行业基础上组建和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有了一定的法律空间。金融业界和理论界对于与国际金融业接轨,修改《证券法》、《保险法》等金融法中的相关限制,逐步发展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呼声日益高涨,并且也有一些切实可行的立法与政策建议。此外,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2003年9月召开了第一次联席会议并签署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该《备忘录》第8条规定:“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应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公司依据其主要业务性质,归属相应的监管机构,对金融控股公司内相关机构、业务的监管,按照业务性质实施分业监管。”初步确立了对金融控股公司的主牵头监管制度。

二、目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问题和监管盲区

1.我国金融法制构架中缺少了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规范。目前,我国仍旧秉持传统的立法观念,按照“宜粗不宜细”、“成熟一个、制定一个”的原则开展立法活动。在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立法问题上,直接导致立法严重滞后,以至于在金融控股公司实践了数年之后,尚无金融控股公司立法的计划。

2.我国现行金融法制中监管漏洞使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缺位且制度设计失灵。首先监管制度供给不足。根据对上一问题的分析,我国目前尚无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的专门法律制度。《备忘录》虽然规定了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原则,但仍存在《备忘录》不是法律,对金融控股公司没有强制力;对产业资本控股模式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规定不明确等问题。

三、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立法之探讨

1.立法模式

我认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形式应当借鉴这种整体修法的先进立法技术制定一部单独的《金融控股公司法》。利用整体修法的立法技术在《金融控股公司法》整合和修改《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中不符合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所必需的条款,加入经营规则、监管制度等内容,从而形成内容完备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现代金融法律。

2.从法律上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性质

在我国,金融监管技术和手段并不发达,更应当将企业和银行分离,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性质,可参照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相关规定,其本质特征有二:首先,金融控股公司是纯粹控股公司。母公司不从事具体的金融业务,而专事整个集团的战略管理和风险控制,主持和协调各子公司的合作;其次,金融控股公司是以股权控制为纽带组建的金融集团,由于母公司没有具体业务,其全部资金可用于对子公司的控股上,因此其在资本运作方面具有较高效率。

3.监管机构之选择

目前学界有一个共识,就是应当由综合性监管机构对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进行全面监管,而且该综合性监管机构还应具有协调各专业监管机构的职能。但目前对综合性监管机构采取新设一个金融监督委员会,还是将综合性监管职责赋予中国人民银行仍有争议。我赞成采取将综合性监管职责赋予中国人民银行的做法比较可取。因为,“一行三会”是我国当前金融监管机构设置的客观现实,赋予央行综合监管职能适应我国当前的金融监管形势,也避免了新设金融监管机构所带的未知影响。

4.经营规范之构建

总的来说,对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法》的制定,其中亦至少包含以下几方面的经营规则:

(1)转投资的限制。金融控股公司是以投资、控制及管理金融相关事业为目的的,一般而言,其转投资的对象只能以金融相关事业为限,从而保证金融控股公司以经营相关业务为主,以防止其跨业于实业部门。

(2)资本充足性要求。资本是金融机构赖以从事一切业务的基础,也是应付意外事件的缓冲器。我国金融行业的资本充足率不高,在资金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成立金融控股公司会把已经很脆弱的银行风险扩散到整个集团,危险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危,因此,在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法》中有必要根据巴塞尔协议制定对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充足性的基本要求,以适用于银行和控股公司的并表资产状况。

(3)内部防火墙的制度安排。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在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中制定相应的内部监管“防火墙”条款,如设置资金、业务和规模的“防火墙”,设立信息安全的“防火墙”,设置市场化管理的防火墙。

(4)子公司的救援机制。由于金融控股公司与其子公司在财务上应视为一体,所以金融控股公司应当成为其子公司的力量源泉,当其子公司财务发生困难时立法应当规定集团公司有救援的责任,以免金融子公司倒闭而造成金融市场的不安。

参考文献

[1]黎四奇:《金融企业集团法律监管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2]西:《尽快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中国金融,2008年第七期.

篇6

⒉资产负债情况。经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评估,截止年月日,该改制单位资产总额万元,其中固定资产万元,流动资产万元;负债总额万元,其中银行贷款万元,拖欠社会保险费用万元,拖欠职工工资、医药费、集资等万元;净资产万元。

该改制单位经文件批准共核销不良资产万元,其中呆帐坏帐万元。有无或有负债、法律纠纷,或有负债、法律纠纷的基本情况。

⒊土地房屋状况。经事务所评估,截止年月日,该改制单位共有国有划拨土地平方米,价值万元,出让土地平方米,价值万元;拥有自有房屋栋(间)平方米,价值万元,主管部门无偿提供的办公用房栋(间)平方米,价值万元。

房产、土地是否抵押,抵押土地面积为平方米,价值万元,抵押房产面积为平方米,价值万元,抵押债权数额万元,偿债情况。

⒋经营状况。近三年经营情况概述(有无实行工效挂钩及工效挂钩的有关情况)。

近三年主要经济指标见下表:

年份营业收入实现利润上缴税收职工年均工资财政拨款的

数额和用途

⒌人员状况。改制单位共核定事业编制名(或为放开编制事业单位),截止年月日,共有离休干部人,退休人,在编在册职工人,五、六十年代退职人员人,享受遗属补贴的人。编制外人员人。

⒍下属单位及对外投资企业情况。依上述-分别进行说明(其中,下属企业的人员情况需说明离休、退休、在职职工及距法定退休年龄年内的人员情况),下属企业为公司制的,要说明各出资方、出资额及所占的股权比例。

二、改制的基本原则及拟改制形式

xx单位改制按照市政府关于事业单位改制的有关政策和程序规定,本着公开、公正的原则,规范处置国有资产、妥善安置单位职工、理顺劳动和社会保障关系,保证社会稳定。

按照规范操作、公正公开的原则,**单位改制拟采取整体出让、公开竞价(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进行,由受让者组建民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或因原因拟保留的国有股,改制后由**单位或企业持有,其余部分公开对外招投标或竞价拍卖),并按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公告信息和征集受让者。

三、资产及负债处置方式

xx单位改制的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按有关规定在市事改办委托的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以经评估核准后的单位净资产(含出让土地亩,价值万元)(或以资产总额)为基础,合理确定转让底价。该单位国有划拨土地亩,价值万元,处置意见:。

该单位改制后,由受让者承继原单位的债权债务(如单独处理资产的,需说明债务处置方式),办理有关变更手续。

该单位资产变现收益,首先用于支付本单位职工安置费用、资产审计评估费用、产权转让费用以及其他改制时必须支出的费用。如有不足,在本单位主管部门系统内统筹解决。

改制单位的资产变现情况分析:。

四、职工安置方案

经测算,xx单位改制共需支付职工安置费用万元,其中,离休人员万元,退休人员万元,提前退休(或离岗退养)人员万元(或万元-万元),自谋职业人员万元,进入改制后企业的职工万元,五、六十年代退职人员万元,遗属补助万元;改制前拖欠职工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共万元,以上两项合计万元,需在改制时计提。

该单位改制前拖欠的职工工资、集资款等其他费用万元,处理意见:。

以上各项详见《xx(事业单位)改制转企职工安置方案》。

五、改制后企业的发展设想

六、改制准备情况及进度安排

根据市事业单位改革动员大会的工作部署,主管部门于年月日成立了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所属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的改制转企工作。年月日,召开了**单位改制转企动员大会,宣传了改革的政策精神。年月日,主管部门上报了《**单位改制转企预案》,市事改办以号行文批复该单位改制立项并相继委托审计评估中介机构对**单位进行了审计和评估。按照《连云港市市属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制转企操作一般规程》(连事改办[]号)及有关规定,我单位于年月日对申报核销的不良资产及审计、评估结果进行为期天的公示,市国资办以号行文核准,市国土资源局以号文行文备案。

根据资产审计、评估的结果及该单位的实际情况,我们在事改办、指导组的指导下,多方征询意见后,形成了该单位改制转企的实施方案,并于年月日提交了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其中的职工安置方案于年月日在改制单位内部进行了为期天的公示,已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改制的步骤、时间及进度安排:。

七、需要说明或协调解决的问题

附件

(事业单位)改制转企职工安置方案

政府关于市属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制转企的实施意见》(连政发[]号)、《连云港市市属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制转企提留项目及计算标准》连事改办[]号文件精神及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制转企的有关政策规定,制订结合改制单位的实际情况,现制订**单位职工安置方案如下:

改制单位共核定事业编制名(或为放开编制事业单位),截止年月日,共有离休干部人,退休人,在编在册职工人,五、六十年代退职人员人,享受遗属补贴的人。编制外人员人。

一、人员安置及费用发放

⒈离退休人员的安置。离休人,需计提离休费、医疗统筹金、七项非统筹费用共计万元;改制前已退休(到××年月日)人,需计提待遇差、住房补贴、取暖费、社会化管理费共计万元,撤销单位医疗费用万元。改制后,已离退休人员的住房补贴由发放,离退休金及其他有关费用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发放。

⒉提前退休(离岗退养)人员的安置。符合连政发[]号文件中提前退休条件并申请提前退休的共有人,需计提的至法定退休年龄前的退休费、养老、医疗保险费、社会化管理费用万元。改制后提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由社会保障部门发放。

如改制单位资产变现后不足支付本单位职工安置成本,经改制单位主管部门系统内调剂仍不足的,此类职工应按规定办理离岗退养,离岗退养期间根据本单位的资产变现情况,由按月发给不低于市区最低工资标准(经测算共需万元)的生活费,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由为其到社会保障部门办理正式退休手续。

⒊自谋职业人员的安置。该单位改制时申请自谋职业人,需计提经济补偿金、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补贴共计万元。改制时与改制单位解除用人关系,为其办理劳动人事关系转移手续。

⒋进入改制后企业职工的安置。改制后企业原则上接收全部在职职工,改制时自愿进入改制后企业的职工人,需计提职工安置备付金、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补贴共计万元。单位改制时职工与原单位的用人关系自动解除,改制后企业与职工根据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重新签订不少于三年的劳动合同。单位改制时,需计算每位职工的经济补偿金数额并与其签订经济补偿协议,今后改制后企业与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其在原改制单位工作的年限可按协议约定的内容到原改制单位主管部门领取经济补偿金。

⒌其他需安置人员。人数、标准及所需费用,改制后的管理等。

二、有关问题的处理

⒈单位改制前拖欠职工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共万元,改制时需补足,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⒉单位改制前拖欠的职工工资、集资款等其他费用万元,处理意见。

附件:

xx(事业单位)改制转企职工(代表)大会决议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主持人姓名:职务:

会议人数:实际到会人,占职工总数的。

会议内容:

⒈讨论审议《xxx(事业单位)改制转企实施方案》

⒉对《xxx(事业单位)改制转企职工安置方案》

进行审议表决。

会议过程:(简述)

对《xxx(事业单位)改制转企职工安置方案》表决情况:

在经过大会讨论后,职工(代表)们对《xxx(事业单位)改制转企职工安置方案》进行了表决,赞成的人,占与会人员的,表决结果有效。通过《xxx(事业单位)改制转企职工安置方案》。

篇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从世界范围看,19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20年代末是社会保险制度的

A.产生阶段

B.改革阶段

C.初步发展阶段

D.充分发展阶段

2.社会保险的首要原则是

A.共济性

B.公平性

C.义务性

D.强制性

3.被誉为西方社会“福利橱窗”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瑞典

D.德国

4.把社会保险基金划分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基金,这是按

A.基金所有权分类

B.筹资模式分类

C.用途及其功能分类

D.营运管理方式分类

5.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确定是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

A.《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C.《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D.《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6.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主体是

A.社会保险托管机构

B.社会保险投资机构

C.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D.社会保险监管机构

7.我国首次建立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制度的时间是

A.1955年

B.1986年

C.1990年

D.2000年

8.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分为

A.一个层次

B.两个层次

C.三个层次

D.四个层次

9.《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国有股减持主要方式是

A.存量发行

B.定量发行

C.增量发行

D.减量发行

10.下列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中,兼容近期横向平衡原则和远期纵向平衡原则的是

A.现收现付模式

B.预收预付模式

C.完全积累模式

D.部分积累模式

11.下列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中,有较好激励机制的是

A.现收现付模式

B.预收预付模式

C.完全积累模式

D.部分积累模式

12.下列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中,受年龄结构影响较大的是

A.现收现付模式

B.预收预付模式

C.完全积累模式

D.部分积累模式

13.当前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为

A.统账结合

B.完全积累

C.现收现付

D.预收预付

14.在我国倡导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三支柱模式中,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目标定位是

A.30%

B.40%

C.60%

D.80%

15.目前,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大覆盖面的问题是

A.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之内

B.将失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之内

C.将退休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之内

D.将外资企业职工纳入保障范围之内

16.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保险基金的提取基数为

A.本单位职-r-_个人收入

B.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

C.本地区职工平均工资

D.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17.衡量社会保险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A.社会保险收入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B.社会保险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C.人均社会保险收入额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D.人均社会保险支出额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l8.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基础养老金的支付来源是

A.个人账户资金

B.政府转移支出

C.社会保障基金

D.社会统筹基金

19.现行制度下,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的“老人”是指

A.建立新制度以前退休的城镇从业人员

B.建立新制度以前已经工作但不到退休年龄的城镇从业人员

C.建立新制度以后参加工作的城镇从业人员

D.已就业但尚未加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从业人员

20.通过统一的疾病分类定额偿付标准的制定,达到医疗资源利用标准化,这种医疗费用支

付方式是

A.按人头付费

B.按项目付费

C.按服务单元付费

D.按病种付费

21.收益稳定、收益率相对较高,风险相对较低且政府往往有优惠政策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工具是

A.银行存款

B.债券

C.股票

D.不动产

22.与资本市场发生直接联系的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是指

A.现收现付制基金

B.预收预付制基金

C.社会统筹基金

D.积累型基金

23.我国的社会保险统计指标体系分为

A.两个层次

B.三个层次

C.四个层次

D.五个层次

24.我国1951年的《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劳动保险基金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委托

A.国家财政部代管

B.中国人民银行代管

C.国家劳动部代管

D.国家民政部代管

25.社会保险基金统计报表的标目,一般位于统计报表的

A.左边或上方

B.右边或上方

C.左边或下方

D.右边或下方

26.20世纪60年代以后,将“一次性退休金”制度演变为企业年金制度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27.因“报集团”老金机构事件而导致制定《1995年养老金法》的国家是

A.德国

B.英国

C.瑞典

D.法国

28.如果存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那么就使得监管成为必要,这个观点是依据制度经济学中的

A.边际经济理论

B.公共经济学理论

C.委托理论

D.内在风险性理论

29.在我国主管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的是

A.劳动保障部门

B.财政部门

C.审计部门

D.税务部门

30.从行政监督机构进行非现场检查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是指

A.基金核算

B.基金管理

C.基金审计

D.指标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框架包括

A.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主体

B.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方式

C.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管理

D.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

E.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

32.下列关于我国企业年金说法正确的有

A.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一根支柱

B.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根支柱

C.费用筹集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D.年金的计发采用结构式的计发办法

E.实行完全积累的筹资模式

33.根据规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一次性支付的条件有

A.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不足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

B.在职死亡

C.退休后死亡

D.出国定居

E.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34.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意义表现在

A.有利于基金的保值增值

B.可以减轻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的负担

C.可以促进民间资本市场的发展

D.可以促进货币市场的发展

E.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35.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是由国家授权专门机构,依据有关法规和政策所进行的。其监管对象

应包括

A.参保人员

B.经办机构

C.运营机构及其分项基金

D.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E.企业年金基金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工伤保险基金

37.公费医疗制度

38.缴费确定型

39.风险投资

40.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要回答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

42.简述确定社会保险基金支付标准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43.简述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个人账户的支付项目。

44.简述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工具中投资基金的优点。

45.简要回答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人员的任职资格。

篇8

一、公司治理的一般结构与目标

(一)公司治理的结构

当前公司治理的一般架构是建立在因分散的所有权结构而导致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基础上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经理人员的委托问题,以实现公司价值(尤其是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一般来说,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应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对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的监控以及对他们工作绩效的评价;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公司治理理论强调对经理人员进行监督、约束和激励,并由此构建了以董事会建设为核心的内部治理机制和以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并购市场、经理市场为主要内容的外部治理机制,二者共同构成完整的公司治理体系,使经理人员在内部制度的约束和激励与外部市场的威胁和压力下,为股东利益最大化努力工作,从而实现有效解决所有者一管理者问题的最终目标。外部治理机制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主要是利用市场机制对经理人员形成压力,促使其努力工作,创造股东价值最大化。它与内部治理机制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完整的公司治理体系。

(二)公司治理的目标

治理的目标不仅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且要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对保证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围绕着公司的长期经营目标和股东回报最大化,公司治理实现的主要目标有:一是,保护股东的权利和利益,实现股东长期投资回报价值最大化,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二是,确立公司文化和经营模式。三是,建立对整个公司的运作进行控制的总体框架,以及对管理人员的活动和业绩进行监督机制。

(三)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区别

国内目前大多数文献把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全部,主要着眼于企业内部,试图通过改变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及其结构,而达到调整公司治理的目的。实际上,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股东、董事、经理人等各利益相关者就企业所有权、经营权等安排及投资回报、经营收益等事项达成的一项契约,即以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的形式明确规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等机构及其相关人员的责、权、利。更侧重于有效制约权力机关和组织机构之间的制衡关系,是一种通过组织和制度发挥作用的公司内部治理;而公司治理的含义应更为广泛,它除了内部的制衡机制和组织的架构,还包括各种治理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和外部的治理机制。

二、保险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一)保险公司的特殊性

从本质上讲,保险是一种风险汇聚分摊机制。在这种机制里,扮演着风险分散的执行者的角色的保险公司具有与其他企业不尽相同的自身特性:一是,经营目标多元化。与单纯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其他企业不同,保险公司还要承担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等功能,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二是,资本结构特殊化。保险公司一般拥有较高的资产负债比,而出资较多的债权人获取的只是固定比例的投资回报,出资较少的股东却掌握着投资的控制权。这就使得股东为追求更高的风险回报而投资于风险更大的项目,从而侵害债权人的利益,带来典型的“委托――”问题。三是,经营风险不确定化。特别是对于寿险公司而言,由于所经营的人寿保险合同的长期性(一般在10年以上),往往会因为难以准确估计期间的死差损和利差损而产生较大的经营风险。四是,政府管制严格化。政府对保险业的管制比其他行业要严格得多,而这种严格的管制在保证保险业平稳运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严格的市场准人制限制了保险业市场竞争;对保险公司股东身份和持股比例的限制影响了保险公司的股权结构;对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核准影响了其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命和自由流动。

(二)保险公司特殊性对公司治理的要求

这些特殊性导致了其治理与一般公司治理存在较大差异,保险公司治理除满足一般治理要求外,还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保险公司治理的目标不仅仅是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还包括保险公司自身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健。这就要求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要具备风险提示和风险预警的功能。二是,保险公司的治理不仅要考虑公司股东的利益,更要考虑投保人、被保险人等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三是,更加偏重内控机制。由于保险公司具有高风险、高比例负债等诸多特殊性,从而导致其外部治理机制功能的发挥较一般公司来说成本高昂,所以保险公司应完善内控机制,同时有选择地审慎运用外部治理机制。四是,要注意协调监管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关系。在监管过程中,保险公司股东与监管者之间可能会存在利益冲突。如,股东往往会要求管理者从事高于社会最优风险的投资,而监管者出于整个金融体系稳定性考虑往往要求其承担较低的风险。二者目标的不一致性可能会导致政府通过将自己的偏好加在保险公司管理者身上而直接损害经营绩效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为减少这种摩擦,保险公司就必须注意与监管者之间关系的协调。

三、新《保险法》对我国保险公司内部治理的影响

(一)我国保险公司内部治理的现状与问题

1.以产权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保险公司的内部治理本质上是一种契约。这种契约的形成条件是:一是激励相容条件:人以行动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具体的操作行动。二是参与约束条件:人履行合同责任后所获的收益不能低于某个预定收益额。三是收益最大化条件:在人执行合同后,委托人所获收益最大化。即采用其他合同都不能使委托人的收益超过或等于执行该合同所取得的效用。四是契约形成的整个过程既是契约双方不断地进行博弈的过程,更是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所在: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对称性分配。

2.我国保险公司内部治理的现状――股权结构现状。研究国内保险公司治理,首先要看保险公司的股权结构。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模式的一个最基本的因素。

3.我国保险公司股权结构的问题。在此选取2007年市场份额前五位的寿险公司和财险公司的股本结构进行说明。寿险公司占市场

份额前五位的依次是:国寿、平安、太平洋、泰康和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加总后,占市场份额的比例为69.48%,财险公司占市场份额前五位的依次是:人保、太平洋、平安、中华联合和大地财产保险公司,加总后,占市场份额的比例为80.83%。为简便起见,兼营寿险和财险业务的集团公司予以合并计算:

由上表可见,国有控股的保险公司股权结构一股独大,国有股占有绝对的控制地位,其他中小股东无法在董事会、监事会人选确立和公司战略等重大决策方面与之抗衡,难以形成有效的内部治理效应。国有股份制保险公司虽然通过上市、引人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股权结构多元化,但真正意义上最大的股东仍然是国家,一股独大的现象没有得到彻底改变。股份制的保险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依然较高。其中,部分公司大股东属国有,国有股东行使自己权力的积极性不高,股东大会表决流于形式,尚未成为对董事会强有力的制约机制。在公司的内部治理问题上,由于大股东多为国有,一般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股份占比小,其作用也很难真正发挥;另外,有些股东通过关联股东或通过其附属公司的关联交易控制股份制保险公司的股份,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保监会规定的单个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包括其关联方)投资保险公司持有的股份不得超过保险公司股份总额的20%的限制,容易造成少数股东大权独揽的局面,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二)新《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对股权结构的影响

2.修改的法条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可以看出,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加强了对小股东的关注,这有助于防止股权的变更带来资本的过度集中。优化保险公司的股本结构,关键就是鼓励建立不同所有制主体的股权多元化,即在保持总体上国有股权控股的前提下逐步降低国有股权的比例,积极引入非国有资本,如吸收适合资质的民营资本参股,使民营股东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监督制约作用不断加强,引入国际战略资本以及其他战略投资者,发挥国际资本的监督作用。使非国有资本的股东达到能与国有股东制衡的程度,构建国有股东之间、非国有股东与国有股东之间的相互监督机制。一旦股权之间的制衡关系形成,股东之间维护自身利益的方式就可以依赖有效的公司治理得到实现。这是因为:股权主体的多元化,从客观上有利于界定产权。从根本上讲,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均是全体国民的资产,这种产权的初始配置难以达到“经济人”的要求,而且每个人对资产具有非排他性,容易造成“哈定悲剧”;而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在产权的配置上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三)新《保险法》对我国保险公司董事会建设的影响

1.我国保险公司董事会建设的现状: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已经普遍建立了董事会制度,董事会成员由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见表4)。

2.我国保险公司董事会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是,必要约束条件的缺乏。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董事会构成中,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虽然在数量上占优,但是往往不能起到应有的监督、制衡的作用,原因有:权力约束的缺乏: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聘请主要由大股东决定,难以代表中小股东的利益,而且容易造成“权力寻租”的道德风险;收入约束的缺乏:外部董事的薪酬设计与公司的经营情况缺乏关联,缺少激励机制;资质约束的缺乏:外部董事多是跨行业任职,实际经验有限,制约了监督的有效性。二是,监事会的监督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股份制保险公司中监事会成员由两部分构成:职工代表和股东大会选出的监事。前者由于其职务、工资、待遇等方面受制于董事会和经理层,难以有效行使监事的权力,后者则一般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重大决策缺乏必要的信息,也难以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监事会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四)新《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对董事会治理的影响

一是,新《保险法》新增的第八十一条和第八十二条条款对保险公司主要股东、高管的资格条件做出了明确规定;第八十三条规定“保险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同时,明确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对关联交易的管理和信息披露制度,并规定保险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管人员不得利用关联交易损害保险公司利益。二是,新增的法条对董事会建设的影响。从过去的只对保险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作出规定,到把范围扩展到对股东、董事的任职资格的规定,并加大了约束力度,这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监管,健全内控与合规管理制度。另外,准确的信息披露制度能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既有利于投保人正确地判断自己的期望效用从而正确地选择保险产品,又有利于经营主体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市场失灵所造成的无谓损失。

(五)新《保险法》对我国保险公司外部的治理机制建设的影响

1.新增条款如下:一是,监管职责的加强。在此次新修订的《保险法》中,加强了保监会的监管职责,增加规定了“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对保险公司的最低偿付能力实施监控。”授予了保监会监控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的权利;增加规定了“保险督管理机构有权查询保险公司在金融机构的存款”,将保监会原有的权利从检查、要求提供报告和资料两项增加到检查、要求提供报告和资料和查询存款三项。二是,惩罚力度的加强。如新法的第一百三十九条就将对欺瞒行为的惩罚级别从原有的一万元至五万元调高到五万元至三十万元。

2.新增条款的产权经济学分析:一是,外部监管的必要性――保险业产权市场的失灵。(1)产权交易市场的垄断性。由于参与保险市场产权交易行为的主体――保险公司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造成产权交易市场的垄断性,从而导致交易的高成本性与服务的低质量性,造成社会总福利的减少。(2)产权市场的“公共产品”。市场在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是失灵的。产权交易市场也存在着一些公共物品性质的“物品”。比如,产权交易市场的稳定秩序,纯粹的市场行为将导致产权交易市场稳定秩序的供给不足。(3)产权市场的“外部性”。例如,国有股权普遍存在虚位的情况,这有可能引发国有资产实质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在交易过程中通过低估国有资产的形式,将交易成本转移给国家。使内部成本外部化。(4)产权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卖方与买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产权交易市场易发生逆向选择现象,造成优质资产的缺失,市场大量充斥低劣资产;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容易引发道德风险。使国有资产发生流失。

篇9

 

纵观高管薪酬的发展,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薪酬过高且增速过快。近年来许多大企业的高管薪水持续攀升。1998年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这两个职位的平均年薪还只有51761元,到2001年则增长了一倍到1116万元。据上海荣正咨询公司对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的统计分析,2007年,中国平安公布的年报显示,该公司有3名董事及高管2007年的税前薪酬超过4000万元,董事长马明哲税前报酬为4616万元。到2012年,这一数据有增无减,马明哲的薪酬达到惊人的5927万元。这不是个别,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年薪畸高现象大有蔓延之势。

 

薪酬与业绩呈现不相关性。据证券时报数据部统计,2012年有25家公司的39位高管在去年公司亏损的情况下却拿着百万以上的年薪。25家公司共亏损149.91亿元,而其378位高管年薪合计达到了1.7亿元,其中百万年薪的39位高管拿走薪酬0.58亿元,平均每人近150万元。在25家公司中,16家公司去年全年亏损超过亿元,这些公司的29位高管年薪过百万。其实远非如此,比如国内上市企业科龙电器2004年亏损高达6416万,但公司高管最高年薪达450万,连续四年稳居中国内地上市公司排行榜前列。公司连年亏损,股东颗粒无收,而高管却荷包鼓鼓,业绩下滑,薪酬反而上涨。可以确定无疑地说,中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与公司规模以及公司业绩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薪酬体现不公平性。1998年高管人员薪酬仅为普通工人的619倍,但到2002年则骤增到1216倍,2005年则为1612倍。上海一项调查表明,50.16%的国企职工在近3年内没有加过工资,最长的6年来分文未涨。与之相对,一些高管的收入却搭着企业的“效益快车”扶摇直上,与一线职工的差距越拉越大。难怪有人惊呼,CEO是文明世界的强盗。

 

二、高薪酬形成原因分析

 

高薪酬之所以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最关键的原因是高管薪酬没有与公司经营的业绩联系。目前高管的天价薪酬,相比普通职工之收入,显得如此不协调。为此根据有关的实证分析,我们可知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报酬的决定因素主要是企业规模的大小,并没有和企业业绩挂钩,并且一旦上市公司的股价下跌,对普通股民的冲击性更大,然而对高管的薪酬的影响确是另一种局面。

 

最基本的原因是天价薪酬大多来源于垄断利润。纵观这些获取天价薪酬的高管后发现,他们大多来自金融等垄断行业,金融业与其它市场化经营的行业存在本质差别。2007年我国沪深两市共有612 位上市公司高管年薪超过百万,其中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普遍较高。金融保险业只有 28家上市公司,但是却有209位高管年薪超过百万,其中中国平安有三名高管的年薪超过4500万元,民生银行有 9 位高管年薪超过500 万元。

 

最直接的原因是内部控制薪酬标准的制定。目前我国很多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并不相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市公司出现了“内部人控制”现象。高管的薪酬名义上由股东决定,由董事会决定,甚至由所谓的“薪酬委员会”进行考核,但都是公司高管自己说了算。上市公司的高管们自己为自己制定很高的薪酬标准,并在股东大会上以控股股东的面貌出现,高薪酬标准以高票通过。

 

三、高薪酬的理性归宿——司法介入

 

(一)内部解决前置原则

 

《公司法》规定了股东诉讼的前置程序,只要求股东在诉讼前先请求监事会向法院提起诉讼。当监事会拒绝或怠于起诉时,股东才可以直接行使诉权。但这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即寻求公司内部机制解决。公司内部解决前置原则可以防止股东滥用诉讼,节省司法资源,同时也平衡了股东和公司利益。因此,我国应当完善对于股东寻求公司内部救济的规定。股东在提请监事会诉讼前,应有权请求董事与高级管理人员就股东异议的事项予以答复,并纠正公司不良行为。当股东用尽公司内部救济而被迫提起诉讼时,法院应有权要求股东出示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对股东异议事项所作出的书面答复,以及股东对答复不满的理由,以决定是否受理。股东拒不提交答复或不说明异议理由的,法院可以驳回起诉。

 

(二)介入合理化原则

 

所谓合理化,其实就是要求司法介入的限制与其所发挥的作用达到相抑相生的程度,即实现限制主义与能动主义相结合。首先法院应当对薪酬确定程序进行审查如,如果程序合法,原则上应不再介入公司内部治理;其次凡薪酬没有明显与业绩脱钩、未超出正常水平的一般不予实质审查。

 

(三)介入法定化原则

 

篇10

1.现行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简介

将于2011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下文简称《社会保险法》)是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的专门性法律,规定我国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及失业保险等,以保证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生育及失业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取物质帮助的权利。在承认现行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基础上,《社会保险法》明确提出,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统一执行。

现行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各省根据实际情况有些补充性规定和差别,基本是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辅以大病医疗互助等;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也根据各省推进情况而有所差别,现已实行的有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城镇社会保险和农村社会保险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和两种保险制度之间的兼容问题,这对劳动力流动有一定的限制,也直接影响到流动于城乡之间劳动力的保险待遇享受问题。

2.城乡二元社会保险机制对劳动力流动产生的不利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中对产业工人的需求日益增加,受到需求及分配因素的影响,数以两亿计的农村户口人员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城镇从事非农业工作,成为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通常称之为农民工。从其身份来讲,社会上认定的为农民;但是从其工作生活的区域和方式来讲,与城镇居民类同,但又缺乏相对稳定性,流动是其主要的表现特征。现行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险机制对于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尤其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带来了明显的限制和不便。

2.1 保险缴纳依据和续接不对口

一般而言,社会保险缴纳应按照社会成员参加社会工作的形式来进行,但如何界定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方式方法呢?在倡导“同工同酬,同岗同酬”、“给予农民工市民待遇”等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如果按照农民工户籍身份在户籍所在地参加农村社会保险,那么如果农民工想实现其入城定居并实现产业化工人身份转变将遭遇尴尬;如果给予农民工按照务工所在地城镇人员相同标准参加社会保险,如果其在城镇中务工时间较短而又返乡从事农业生产,其社会保险账户将如何处理?在政策规定和实际执行过程中,会出现脱节或执行缺乏依据的情形。

2.2 流动中的劳动力保险待遇落实难度大

虽然劳动力在流动过程中需要承担如时间、体力、心理压力所造成的成本,但是政府在引导劳动力在地区间流动,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个人因流动所付出的成本。那么,在现实中,劳动力在城乡间流动的过程中,其社会保险待遇核实及落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以农民工被迫终止合同为例,农民工非自愿终止劳动关系与城镇居民的失业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又存在不同,城镇人员失业将意味着丧失收入来源,而农民工却可以去掉工字,直接转换成农民,在其承包的土地上进行生产活动,也有农民工被迫终止合同后滞留城市寻找新的工作机会的情形。如何界定农民工的失业问题?在很多地方执行过程中,即使同样标准缴纳失业保险,但是在遭遇失业时城镇居民和农民工在失业待遇领取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农民工的失业待遇低于城镇居民,这是社会保险制度执行中的一个有失公平之处,但确实又受到现实状况找不到更好的解决途径。

3.缓解城乡二元社会保险机制的思路

3.1 探索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统一的可执行性

《社会保险法》对城乡现行二元社会保险制度给予承认,但是也提出在法律框架内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的统一。这是我国社会保险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在统一过程中受到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生产经营模式的限制,又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剧,不断出现城郊失地农民等社会时代性问题。在充分尊重历史、现实等各因素的前提下,进行城乡社会保险机制的统一是城乡二元社会保险制度带来诸多问题的根本解决之路,除此之外的其他措施都是针对特殊问题的暂时性缓解措施。

3.2 自愿原则下的可选择方式参加社会保险和差异补贴执行

在充分考虑城乡劳动力流动实际的情况下,采取自愿原则提供可选择的参加社会保险形式。仍以农民工为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农民工根据自身考虑和发展进行参加社会保险方式的选择,计划长期居住城镇的农民工可以倾向性地参加城镇居民社会保险;而短期或临时性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倾向于保留农村社会保险,并给予适当的差异补贴。

3.3 针对城乡区别的商业保险补充

对于城乡身份有明显差异对待的社会保险,可以辅以无身份差别的商业保险进行补充。

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保险体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会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地调整和规范,在现实执行的过程中只有从实际出发解决突出矛盾,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的保障功能。

篇11

一、项目投资、融资理论简述

1.项目投资概述

企业的投资行为是针对某一特定项目而言的,以项目为投资对象,经过一系列经济行为和营销方法包装项目,以获得更好的经营效益行为。因此,项目投资是为获取未来报酬,利用证券交易、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发展、商品物价变化等市场因素,增加企业行业地位,在扩大经营领域的同时,促进企业经济增长。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任何社会资源都可以被引入企业项目,利用项目和资源间的生产性关系,投资合作方会在短时间内得到高效的综合效益。目前,项目投资已逐渐成为了独立的经济系统,其多元化的效益投资模式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突显出资本优势。

2.项目融资概述

项目融资是扩充企业实体经济资本的一个借贷行为,以实体经济作抵押,获取市场外部资源。作为项目的资金来源,借款方和企业共同享有该项目的经营权,项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应按照融资比例进行合理分配。由此可见,信用是企业开展项目融资的主要前提条件,如果企业的信用能力不足,则企业项目融资必然会受到很多威胁和阻挠。现如今,项目融资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上到资源开发项目、制造业项目,下到工艺生产、农业产品联营合作,项目融资已经成为各企业首选的经营合作模式。

二、项目投资估算与融资决策之间的影响关系

企业在落实项目投资计划时,首先要按照既定的流程方案,围绕投资原则进行投资估算,估算项目设计策划、生产建设、后期管理等阶段的运营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投入资金的风险,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完成项目建设。

1.投资估算

投资预算是针对项目预算、组织等部门设计、生产、劳务行为的支出,在进行综合预算时,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把握整个项目在投资期间的资金流走向,依靠预算策划,将项目建设计划分为多个目标、多个指标。企业再根据不同目标、指标的建设优势和效益涨幅情况判断投资策划是否正确。

2.项目融资的基本特征

融资是企业扩大项目运营资本的固有手段,所以企业的融资行为是具有基本特征的,或存有某种目的,或想达到经营目标。一旦融资成功的话,企业不仅可以获得更广阔的资本市场,还能在联营公司的协同帮助下完成项目建设。

2.1多方参与

融资行为也可称为是一种联营行为,由发起方、项目公司、贷款方三方构成的资本运营链条,在融入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其一切资本决策都是通过多方参与来完成的。从这方面来看,融资和投资估算是紧密相连的,在多方协调下,融资合作方和项目企业会按照项目投资估算值来确定最恰当的合作方案、选择最正确的合作伙伴。

2.2负债型融资

针对以多个股东身份组成的项目公司,独立法人在法律上是具有一定的说明权利的,股东所做出的融资行为都必须得到项目企业独立法人的首肯才能进行。因此,针对负债型融资企业来讲,股东分离是最大投资特征,其融资资本在项目运营过程中是相互分离的,虽然会相互影响,但其引发的成本变动不会很大。

2.3有限追索

融资企业或贷款机构如果没有依靠项目经营获得既定利益,项目资产和资金流受到严重影响,项目企业需根据融资条约研究贷款补偿事宜,或将该项目转让出去,或将项目造价,以寻求经济赔偿。融资企业或贷款机构的融资行为是具有追索权利的,这种权利可以降低融资风险,保证融资企业、机构的财产保护权益。

3.投资估算、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1项目投资目标冲突

企业项目一般会涵盖多个投资目标,众多短期投资目标之间势必会发生生产矛盾。依靠传统指标来估算项目投资是不科学的,研究技术费用、项目开发费用、生产费用、管理检修费用等,这些经济要素对每个投资目标的影响巨大,投资目标为争夺有限资源,会设置多重利润指标,其复杂程度大,即使财务管理部门的估算能力再强,也会难校准投资数额,完成投资估算工作。

3.2标准过高

预期的投资估算值往往会高于实际操作成本值,企业为避免项目建设中途因资金短缺而中断,通常会抬高预算标准,投资估算出来的数额要远大于实际需求。因此,企业投资部门会产生巨大的融资压力,为满足项目投资决策,项目投资经理必须寻求其他融资企业,实现联合运营。但是,标准高的投资估算会失去原始的作用和能力,盲目加大投资资本,会不经意间加大项目的经营、管理约束能力,造成劳务资源、材料资源等成本资源的浪费。

3.3投资估算的“偏向效应”

投资估算是企业财务部门对项目投资情况的一种主观判断,在进行数据统计、投资情况预判时,财务人员势必会受主观意念干扰,为得到私有报酬而提高项目成本,或降低预期项目收益等。这种“偏向效应”在项目投资估算中是非常常见的,有意偏向虽然是一种个人行为,但是由于个人行为所造成的项目估算反应其影响意义重大,会干扰企业的项目预算管理。

三、项目融资中应注意的问题

篇12

随着当今技术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其面临的风险也日趋多样化,风险对企业持续经营及发展的影响也日趋严重。与之相对应,企业管理层对于企业的风险管理也越来越重视,建立风险管理系统( ERM)应对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已经成为国际上大型企业的普遍管理行为。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石之一,将促进企业的风险管理作为自身的主要职责。但是,如何在风险管理流程中履行监控和评价的控制职能,通过评估运营风险管理,提示运营风险,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仍然处于摸索阶段。

二 、风险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

21世纪以来,随着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风险战略决策的启用,风险审计成为决定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理论与实践已经证明,经营战略、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三者之间协调一致,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内部审计这一职业的成长,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风险管理措施结合起来。

三、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及流程简述

风险管理是企业的决策层及经营层的职责,制定什么样的内部规章及程序来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是企业管理当局在业务流程中应该予以事前明确规范。具体来说,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鉴别风险;二是区别可控制的风险;三是指出缺乏控制或过度控制的区域并提出建议。

四、 风险管理审计的具体应用

1、建立内部审计信息平台,广泛收集风险因素

要确定风险管理审计的重点及要点,掌握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必须的前提条件。具体的做法是针对公司及下属分、子公司、以审计对象为单元,建立审计信息平台,按季度定期收集相关风险信息。信息平台由四部分构成:

(1)基本信息栏

(2)历史审计信息栏

(3)当前信息栏

(4)风险管理信息栏

2、确定风险管理审计重点和要点

在掌握被审计对象的大量风险信息的前提下,我们通过因素分析,确定权重,逐一评分,按重要性原则确定公司风险审计的重点及要点。

(1)根据风险因素企业整体风险的重要性程度,确定每一个风险因素的权重,并对每一个风险因素确定具体的评分标准。

(2)给各种分析因素评分。在对各种风险因素评分时,主要是利用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参考标准,确定该风险因素处于评分标准的哪一个区间,给出相应的分值。

(3)风险排序。将每个审计对象包含的各项风险因素的分值与相应的风险权重相乘并加总,得出每一审计对象所得风险分值。按所得分值从高到低进行风险排序,以确定风险审计对象的重点及要点。

3、风险管理审计的测试

对被审计单位风险管理的测试共分六大模块,旨在明确需要测试的内容,建立相应的测试标准。

六大测试模块分别为:

(1)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模块: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建立情况,职责的落实情况,具体的措施情况。

(2)战略风险识别、分析、评估及应对模块:主要包括战略、计划、目标的制定依据测试,被审计单位对外部环境的分析程序测试,被审计单位对自身的优劣势的分析情况。

(3)市场风险识别分析评估及应对模块:主要有被审计单位产品分析程序的测试,竞争对手分析程序的测试,客户及供应商的分析程序测试

(4)财务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及应对模块:主要包括对财务预警体系的建立情况的测试,预警作用的实际发挥情况的测试。

(5)运营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及应对模块: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的测试,组织机构职能及其履行的测试,产品结构及技术能力等风险管理程序的测试,各项资源管理中得风险识别评估应对能力的测试

(6)法律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及应对模块:主要包括测试被审计单位对法律风险的分析、研究及把握能力,测试应对法律风险的措施执行效果。

4、风险管理的审计评估

(1)评价被审计对象风险管理范围的合理性

对于被审计对象在风险管理范围的确定方面是否全面和合理,通常是利用以下几种方法:PEOW分析、SWOT分析、KSF分析、核心竞争力分析、财务收益分析、会计比率分析等方法。

(2)评价被审计对象风险评估标准的合理性

被审计单位应该根据风险管理对象的不同,建立相应的风险因素评价标准。若被审计对象没有相应的风险评价标准,则应认为是一种缺陷。

(3)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功能

结合企业的经营战略,通过对审计单位的识别、分析、评价的职能分工、机构设置和具体业务流程进行检查,测试风险控制流程,评价被审计单位是否能完成风险管理的使命与目标。

(4)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管理措施

现代企业应对各种风险的措施一般有五种,分别是:规避、控制、保留、转移和利用。每种措施的应用对应于一定的条件,否则就可以认定为不恰当。

①规避措施的评价。被审计单位采用规避措施,应该具备如下条件:风险的发生不可避免或虽可避免但将产生另一新的更大风险;采用规避措施最经济。

②控制措施的评价。如果被审计单位采用控制措施,审计人员应该对控制措施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试,并评价措施是否能将风险控制在审计单位可以接受或承担的范围内。

③风险保留措施的评价。当被审计单位采用风险保留措施时,审计人员应审核该风险是否是不可转移与不可避免,审核处理风险的成本是否大于承担风险所付出的代价,风险可能发生的损失单位是否可以承担的范围内。

④转移措施的评价。如果被审计单位采用保险或财务性非保险等风险转移措施,审计人员应审核其保险条款及保险范围与风险的适应性,财务性非保险转移措施是否存在的法律风险。

⑤风险应用措施的评价。如果被审计单位采用利用措施,审计人员应该对利用风险可以带来的收益与承担风险所付出的成本是否匹配进行,对风险利用措施的系统性及未来效果进行预测并作出评价。

5、评价被审计单位风险监管系统的功能

一个完整的风险监管系统,一般有四个基本要求,即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的支持结构和资源、实施的方案、持续的评估和审核。

6评价被审计单位风险预警功能

篇13

现针对财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打算简述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财务总帐:

财务帐薄设立不健全,无固定资产台帐,无总帐,无明细帐,无往来帐,无材料帐,财务提供不出任何真实有效的数据,财务部门形同虚设.

2、成本费用方面:

财务部不能正确的核算成本,诸多原因,造成材料成本的核算仅仅反映到5月份,大量出入库单堆积,仓库形成了失控状态,财务没有起到监督与控制作用,更不能反映出真实的成本.各种费用反映都不真实,没有具体反映到各车间部门上.

3、仓库方面:

仓库入库出库退库手续不明确,责任不到位,出入库单有漏记重记现象发生.材料摆放不整齐,分类不明确,无条理性,没悬挂物料卡,无标示牌.

4、财务档案方面:

各有关部门的销售合同、采购合同、租赁合同等,没有传递到财务上,造成很多工作脱节,财务工作处于被动状态,财务起不到监督与核审作用,没有做到事前控制.

二.工作计划

1、费用成本方面的管理

规范库存材料的核算管理,严格控制材料库存的合理储备,减少资金占用.建立材料领用制度,根据成本核算需求,严格划分定额、开发、售后、维修调试等用料.细划成本费用的管理,分门别类的各部门车间的费用项目,真实反映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为以后各部门各车间的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2、会计基础工作

①认真执行《会计法》,进一步对财务人员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指导,规范记账凭证的编制,严格对原始凭证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强化会计档案的管理等.对所有成本费用按部门、项目进行归集分类,月底将共同费用进行分摊结转体现部门效益.

【范文二】

财务部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之一,肩负着对成本的计划控制、各部门的费用支出、以及对销售工作的配合与总结等工作任务,在领导的监督下财务部各工作人员应合理的调节各项费用的支出,保证财务物资的安全;服务于公司、服务于员工、服务于客户,以促进公司开拓市场、增收节支,从而谋取利润最大化,以最优的人力配置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0xx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刻警示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财务部工作人员应在厂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制定对全厂其他部门的考核制度或者相关办法。我做财务工作已经好多年,深知20xx年财务工作计划对加强财务管理、推动规范管理和加强财务知识学习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到财务工作长计划,短安排。使财务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良好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特拟订了20xx年财务工作计划。在国家各项财务法律、法规的监督下制定如下考核制度:

一、继续开展会计规范化管理工作,防范和化解操作风险。

在去年会计工作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会计规范化管理工作,提高会计核算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操作风险。具体从8个方面抓起:会计基本规定;会计核算质量;会计报表质量;计算机管理;联行结算管理;会计档案管理;信用社网点管理及其它;会计经营管理。特别是会计档案管理历年来有所欠缺,每年的会计凭证虽然都归了档,但未按档案管理办法归类整理,需要进一步规范。

二、继续抓好增收、节支,进一步提升增盈创利水平。

紧紧抓住增收、节支两个环节,外抓收入,内抓管理,力争全年实现在足额提取应付利息,提高拨备水平的前提下,实现利润xxx万元,确保社社盈余和专项票据兑付全县信用社资产利润率逐年上升的目标。针对目标,制定出台《xx县农村信用社20xx年增盈创利实施方案》,围绕增收、节支两个环节进行了安排。外抓信贷质量管理,积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应收尽收。内抓财务管理,降低经营成本,特别要加强营业费用的管理,在确保个人费用的前提下,压缩公费用,确保专项票据兑付全县信用社资产费用率逐年下降目标。具体抓好五项操作:一是财务开支操作:对营业费用实行费用额和费用率控制,严格实行了“以收定支、先提后支、多收多支、少收少支、以率定额,超支自负”的费用计提开支原则,将费用控制在核定比例之内。二是比例操作:即在费用开支方面针对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养老保险,待业保险金等按比例准确计提。对招待费、宣传费等要在规定比例之内节约使用。三是预算操作:对培训费、会议费、修理费、电子设备费购置及运转费实行了预算制,做到了在具体操作中严格按照预算控制支出。四是包干操作:对差旅费、邮电费、水电费、公杂费等我们结合区域实际和市场物价情况合理制定包干使用办法,无正当理由超出包干限额的社,其超额部分扣减个人费用。五是成本操作:严格加强了其他成本项目和营业外支出的管理,坚持按月监控,防止以其他名义列支。

三、继续做好信用社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工作,确保安全无事故。

在重要空白凭证管理上,今年我们还将继续加大检查力度,近年来,通过每年的序时检查,使得各营业网点对重要凭证使用,管理达到了加强,但此项工作不敢懈怠,XX年5月份我们要组织人员对20xx年5月至20xx年4月的重要空白凭证领用进行了专项序时检查。从联社领回开始一直查到各社使用,逐项逐类凭证跟踪进行检查。同时要求信用社主管会计每月对所辖网点的重要空白凭证检查一次,每次检查认真登记《重要空白凭证检查登记簿》,责任明确。

四、继续规范股金,大力开展增资扩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