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初中历史会议归纳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历史会议归纳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历史会议归纳

篇1

1.直观性

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具有直观性,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可以有效生动地再现历史课本中的场景,让学生更完整有效地认识历史、理解历史、读懂历史,帮助学生有效融入历史学习中。如讲世界近代史中的科技革命的过程中,可以将世界变化及人类发展的劳动变化通过图例演示出来,并在相关图例上配上相应文字解释引出相关变革及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关联性的认知。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可以从直接感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性

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初中学生进行课件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培养出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在多媒体课件教学法的利用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打破死记硬背的文科性教学理念,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技巧。举个例子:当学到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战争的第一课的烽烟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期间的纪录片,让学生感受一下1840―1842年两次给中国带来的伤害,并且思考外国列强是如何通过两次打开中国大门的。在多媒体课件教学法的利用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初中历史中的关键知识点留给学生进行小组探讨,从而分析历史知识的关键内容和价值,让学生通过主动探讨培养自身主动学习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培养出的主动探究性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财富。

3.互补性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初中历史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可以更好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师从传统填鸭式教学法中走出来,将更多学习空间和学习主动权留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学习乐趣所在,从而更容易地融入初中历史学习中。举个例子:七年下第一单元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贞观之治的影像片,还可以适当有选择性地播放一些反映唐太宗期间的影视片,引导学生思考和想象。在多媒体程序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提高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二、课件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际利用

1.围绕学生开展多媒体课件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而应该主动吸收教师的教学内容。在这样的教学背景及教学要求下,教师应围绕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进行多媒体课件教学,这样培养学生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还可以有效启发学生开拓自己的诱导性思维,并且不断培养自身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增强自身对历史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是教师围绕学生开展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必要性。

2.注重演示与讲解的结合

进行电教活动时,用精辟的语言串联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这种方式在课堂训练或单元小结时经常使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如学习中国现代史《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时,可以链接纪实等影视资料播放给学生听。在之前列出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这是什么时间、什么事件?第二:会议主要内容有哪些?第三: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样学生就会避免收听过程中的盲目性,既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又激发学生的满腔爱国热忱。

3.适度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突出重点,讲解中心内容,但过多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略历史教学的本质价值,从而以旁观者的心态听课,这样的教学效果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适度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多媒体课堂教学内容,并且有效学习初中历史知识。

三、结语

实践证明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课件教学的利用是非常有效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还能从根本上带动学生融入初中历史学习中,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是初中历史课件教学的根本价值所在,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有效掌握多媒体课件技术,从而寻求最佳教学方式和教学途径,让初中历史未来发展道路更宽广。

参考文献:

篇2

一、图示教学法的内涵

图示教学是指运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浓缩的文字和线条等构成板书来进行教学。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尝试:它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展现知识的整体性;使用符号代替文字,使课堂表达简洁生动。图示教学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条理性,能将比较零散的知识串联在一起,使得知识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在历史教学中使用结构图示,能够清晰展示知识的结构框架,明确历史知识之间的关系;数轴型的图示,能够以时间为发展线索,在时间轴上尽现历史巨变,展现历史发展的脉络;方位图示,能通过简单的表述明确地域的相对分布;比较式图表,通过对事物的异同、性质、特点的归纳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避免学习过程中相似知识点的混淆。

二、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理清知识脉络,加强知识联系记忆就像是一颗有许多分支的树,我们要理顺知识的脉络。如使用如下时间轴图示,能清晰展现历史发生的时间顺序,让学生能够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明确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之间的时间界线,了解与记忆中国近现代史的各个时期,抓住关键的历史事件。将历史知识通过简洁明了的图示表现出来,让复杂繁琐的知识简单化,学生可以根据图示脉络反复记忆,不断深化与了解知识。同时,在学习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时,可以以西方的历史制作一条时间轴,比较同一时期东西方历史的异同,在知识点上建立相互的联系。这样的图示对比联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这些历史知识的印象,对历史知识进行一个多维的理解与认识,拓宽思维。

2.突出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一般情况下历史课本有许多的知识都是使用文字进行表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道哪个才是学习的重点。这时,教师可以运用简单的结构图示给学生展示重点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课中,关于《凡尔赛和约》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有:签订的时间、目的,会议的中心议题,和约的性质等,笔者通过板书的形式,用结构图将其简洁明了地列出来,让学生自己根据提示在课文中画出重点内容,列出知识提纲并加以记忆。这样将大块的知识分成时间、目的、议题、性质四个分支,每个分支再对应相应的知识内容,有助于学生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

3.加强知识联想,加深知识记忆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某种程度上它们能够产生联系。例如在学习中国被迫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时,教师可以整合《》《》《》《》等内容,对关于赔款、割地、开通港口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图示可以清楚展现知识内容,加深学生对于各个不平等条约内容的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运用图片内容,展现历史内涵,通过各种历史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加强知识联想。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历史课程的特点,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运用图示教学法,通过各种图形、表格、图像等形式展现历史知识内容,实现历史教学的图文并茂。图示教学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简单明了地理清知识脉络,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准确高效的记忆,进而在无形中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小兵.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3

根据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认为应把学法指导的重点放在准确深入地把握教材和联系实际两点上,前者教会学生如何读书,后者教会学生如何有效“迁移”。

一、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读书的关键在于全面、准确地把握课文中的知识点和知识体系,即对知识的驾驭程度达到微观在握、宏观在胸,纵横驰骋,运用自如。学生在这方面往往存在:知识点归纳不科学、不完整,比较注重机械记忆,忽视真正的理解和分析,缺乏知识的前后联系,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等问题。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通过学法指导课,在宏观(即知识体系)与微观(即知识点)落实上下功夫,指导学生做到两点。

1.做好纲目教学,纲举才能目张。读史先读纲非常重要,只有记住纲要,才能掌握历史的发展线索,把握知识体系,达到“宏观在胸”。因此,在开学的第一节课教师不必急于上新课,应该来个“开幕式”,向学生讲三点:一是本学期历史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即教材的框架,明确其起讫时间,主要章节目录,粗略地了解重大事件的名称,留下悬念,为学生获得系统巩固的历史知识提供前提。二是阅读“说明”部分。现行初中课本中第一页就是“说明”,它告诉学生课文体系、课时安排、标记符号及注意事项等。三是介绍一些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工具,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把握教材内容系统性、了解历史发展最基本线索的基础上,重视每节课的纲目,层层推进知识体系的落实。现行初中历史教材中每一节课文前都有一段提示语言,教师要注重对提示语言的教学,使学生对本节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在板书上要精心设计,尽量做到条理清晰,能够简洁、明了地反映本节课的框架结构。

2.以纲带面,指导学生细读课文。历史发展线索是由许许多多历史事件串联而成的,掌握纲要是读史的前提,准确掌握史料则是读史的关键。要使学好历史知识,必须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求学生在领会整体教材的基础上,分课进行钻研,注意一课教材内容在某一历史时期的地位及前后知识的联系,避免学生把某一历史现象孤立起来,产生片面的理解和知识上的支离破碎;二是对教科书中重要内容的字句作一定的推敲,动笔圈点,反复阅读,以便确切地理解历史现象并准确地总结历史概念;三是注意对教科书插图的钻研,因为这是教材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学好了这部分内容,还会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读史兴趣;四是深入钻研课本习题,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知识迁移的方法

知识的迁移过程就是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学生的知识迁移。

一是课文中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其目的在于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融会贯穿,深刻理解,全面掌握。例如学习完“”,可指导学生找出其与“维新变法运动”的联系;学习完唐朝对西域地区的有效管辖,可指导学生联想西汉与西域地区的联系,等等。

二是课文知识与现实热点之间的迁移,即联系实际。联系实际是各科教学也是历史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本身,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模,并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解释或回答当年许多热点问题。如讲到了民族问题可联系“波黑冲突”、“南联盟问题”、“巴以冲突”;讲到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可联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由李登辉的荒谬言论,联想到台湾在历史上与祖国的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1]阳谷,陈风主编.中学历史教育文萃.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2]柳菊兴主编.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篇4

二、对比记忆法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同类型、同性质、同时间的历史史实,而这些知识也是造成学生在记忆历史知识时出现混淆、错误的主要原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发生的各种侵略战争,以及在这些战争后签订的各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的内容大多是割地、赔款、开放口岸之类,然而每个条约割让的地方、赔款的数额、开放的口岸又都不相同,这就给学生的记忆带来了麻烦。遇到类似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采取对比记忆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把《》、《》、《》、《》等一系列的条约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记忆,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样不但可以有效防止记忆发生混淆,还可以在对比中发现很多更深层次的东西。就拿不平等条约来说,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虽然这些条约的内容看起来大致相同,但是在侵略的程度上却在进一步加深,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是怎样由一个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篇5

历史学科是出现最早的学科之一。展望未来,可以预言,这门学科将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历史学科之所以能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使人类了解过去,看清现在,预知将来。基于这样的学科功能,中学历史教学不应只局限于狭隘的历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利用学科知识向智能开发、启发创造性教育转化。

一 实践历史学科中创新教学的现状

什么样的初中历史学科教育教学才是创新性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性教育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创新性教育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学校的创新教育中,学科教育是培育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阵地。历史学科以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功能和教育功能,在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历史学科虽然具备许多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教育的因素,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教育并没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落后的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实现由传授知识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转变是中学历史教师应着力探讨的问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教教科书。近十年来,史学界研究的成果丰硕,中学历史教师应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当中。那种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而产生的知识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迷信和以固定观念看待事物,以老经验处理新问题等都是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应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弱的教师如何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

当代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两方面:一是重历史表象而轻本质。由于当代科技水平的飞速提高,各种电子媒体得到了普及,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了解外界各种事物的渠道。在进入初中阶段学习前,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的途径主要是电影电视中历史题材的各类节目(近年来电视中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节目相当多)。但由于学生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限制,使他们无法从中甄别哪些内容属于真实的历史事实、哪些是艺术家们的“再创作”,导致了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知识应有的严肃性,学习只重历史现象的表象,对历史知识的形象性、直观性、故事性感到有强烈的兴趣,而对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分析很容易厌倦,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历史思维方式的掌握感到十分困难;更轻理解运用而重记忆。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很少意识到历史知识也同样可以通过理解、运用来达到掌握知识,而不重视对同类历史事件认识方法的归纳,不重视运用已知的方法去认知相似的历史事实,缺乏有效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在“读死书、死读书”的怪圈里死记硬背。历史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名称等基础知识确实需要学生牢固地记住,但更多的时候教师应当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加强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在掌握基础知识上的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拓展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思维空间,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并学会分析历史现象,最终学会学习历史知识,分析历史资料、历史事件,能正确解释历史现象,这才是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 创新意识的培养

篇6

1.从思维冲突中追寻本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思维出现冲突的状况。出现思维冲突是学生学习中很自然的一个现象,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切入口,但如何利用好这契机呢?例如,在学习“巴黎和会”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代表在会议期间的风采,我播放了影视片《我的1919》中的某些片段,给学生们展现了中国代表团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精彩演说及其为争回国家所做出的努力,顾维钧当时的演说是这样的“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山东,山东的3600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盗窃?是不是?是不是极端的?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人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山东是中国的,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战略上,还有宗教文化,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就连当时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也给了他相当高的评价。正当学生们为顾维钧的发言感到振奋,认为中国代表团一定能在和会上争回山东的的时候,却在接下来的影片中听到这样的旁白:“在最高会议上日本代表发出警告,山东问题如果不按日本的主张办理,日本将不在和约上签字。英法首脑立即支持了日本,威尔逊总统犹豫了,在反复权衡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后,他终于牺牲中国,支持了日本。”为什么是这个结果?由于对当时的国际大背景和中国国内的情况了解不深,并对国际间的一些外交事务的处理会涉及到的各自利益的这种复杂关系,学生的认识水平比较多的还是处于“非白即黑”的阶段,所以,他们的思维出现了困惑,产生了冲突,教师正好利用这样的疑惑,帮助学生分析由于当时北洋政府的无能而使中国在国际地位中处于弱国的地位。从而使学生了解了为什么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一方面欣赏顾维钧的风采,另一方面却依旧没有给予中国作为战胜国的正义要求,只是因为“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同时他们也认识到了打着和平会议旗号的巴黎和会,其实只是几个大国的分赃会议。我正是利用了学生思维中出现的冲突,引导他们最终找回了历史的本源,并在这样的一次次冲突、找寻中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

2.剥开迷雾,认清本质

篇7

一、激发兴趣,提高记忆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你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对提高记忆水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1. 设计好课堂导入语。课堂导入是一堂成功课的关键环节。设计形式多样、妙趣横生的导入语,能拉近学生和材料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导入上,常用的导入法有故事、谜语、诗歌、音乐、电影、典故导入等。

2. 采用民主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完整的统一体,是师生双向活动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满堂灌的方式,一讲到底,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以“主体”的身份去学习,让他们思维动起来,从而使他们对学知识有新奇感、探究欲,发现学习的巨大乐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3.语言生动化,教具直观化。历史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们很难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得活生生的感性材料。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生动形象,趣味横生的语言,充分利用多媒体,再现那一幅幅历史画面,复活那一个个历史人物,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激起学生的激情和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记忆效率。适当举行历史知识竞赛,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竞赛内容可多样化。如举行基础知识竞赛、时间巧记竞赛、历史填图竞赛等。竞争机制的引入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不仅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掌握了知识,巩固了记忆。

5.充分发挥教师的影响力。教师的个人魅力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无论是生活中的模范作用还是工作中的师德标兵都要用心去对待每个学生,良好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提高认识,主动记忆

记忆、背诵,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是学习信息的储存,是知识的积累。的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理解与记忆并举发展。学习中没有记忆,学一点丢一点,最终所得甚微。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启发式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培养学生

三、指点方法,培养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重复记忆法。遗忘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所以重复记忆就成了学习中的必要记忆方式。但背的时候不用一字不漏的背,只要求背提纲、重要的历史知识。背的时候,眼看、嘴念、脑想、手写并举,记忆效果最佳。

2. 关键字记忆法。关键字记忆法就是找出识记材料中的关键字词,或用关键字词概括出某段文字的内容,然后把这些关键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只要记住这些关键字词及他们的顺序,就容易回忆整个材料。

3.比较记忆法。比较记忆就是对不同的识记材料,特别是易混淆的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弄清材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记忆方法。比较既可以横向比较,如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也可以是纵向比较,如秦亡汉兴和隋亡唐兴的比较。通过比较,能抓住重点,理清线索,增强记忆。

4.表格记忆法。表格记忆法就是把零散材料集中起来,将相关历史知识的各要素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来,以便于区别和联系的记忆方法,这种方法经常和比较记忆法结合起来使用。

5. 歌诀记忆法。歌诀记忆法就是把识记材料编成便于记诵的,富有韵律和节奏的歌谣或口诀进行记忆的方法。

6.归类记忆法。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中国古代史讲完之后,可把教材内容按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经济发展、赋税制度的演变、土地制度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进行归类。

7.顺序记忆法。这种记忆是最普通的记忆方法,它是指依照事件本身的发展顺序依次记忆。如: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就可以这样记:

(1)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第一次大陆会议召开。

(2)1776年,第二次大陆会议召开,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3)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4)1778年,战争中心南移。

(5)1781年,英军总司令康华利把宝剑呈给华盛顿。

(6)1783年,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8.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如:中国古代史中考虑问题多可以从政治经济民族对外文化几个角度。找根本原因一般从经济方面。

篇8

作业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作业的有效性实现“轻负高效”教学,成为历史与社会教师面临的一道难解而又必须有解的题。

但新一轮课程改革来袭,我们历史与社会教师却仍有这样的困惑,就是究竟怎样的专业才是有效的作业。然而初中阶段历史与社会课容量大而课时少,一般教师都要教几个班。而现有的作业仍存在繁、偏、旧等现象,题型单一,缺乏新意,侧重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而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概括能力及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考察较少。学生的作业状况也不尽如人意,抄袭、应付、拖欠、不订正、不做作业等现象屡见不鲜。因而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历史与社会有效作业的设计迫在眉睫,它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关系到我们能不能把“轻负高效”的教学观念在行动上进行到底的现实问题。为此笔者在历史与社会有效性作业的设计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以激发兴趣为先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事情有了兴趣都不会成为负担,作业也是如此。但历史与社会学科不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学生,都不重视。大多数学生都兴趣缺缺,对待作业态度极不端正,不愿做或者敷衍了事。要想让学生愿意做且喜欢做作业,并相信自己能做好作业,教师应当开阔视野,将那些传统意义上的作业加以改造,使其有一定的主题性和情境性。从而增强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那么怎样的作业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素材选择要新颖独到

时代在进步,这就要求素材也要与时俱进,但新素材的选择必须既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又要具备本学科的特色。

例1: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庭的一种符号,它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1)姓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各氏族都有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因而我国许多古姓都有女字旁,如_____姓姜,教人农耕,尝百草,故号神农氏;______姓姬,发明车船,教人打井等,故号轩辕氏。

(2)《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名“宋”为姓,乃成宋姓。想一想,与战国七雄国名有关的古姓有哪些(列举三例)?

(3)商鞅又称卫鞅、公孙鞅。其中“商”姓来源于因战功得到的封地。商鞅因战功而得到封地,这得益于他的哪项改革措施?

(4)《资治通鉴》一书对鲜卑族姓氏改为汉姓有这样一段记载:“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该记载反应了那一次改革?此次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该题以“姓”为核心,吸引学生眼球,并由“姓”引出历史上的一批重要人物及重大历史事件,选材新颖,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探究积极性,大大提高做题效率。

2、题型考察要变化多端

题目设计要避免单一死板,要力求活泼多变。

例2:学习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告别野蛮》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堂作业。

慢羊羊带领喜羊羊等乘坐飞船开始环球旅行,他们来到神奇的古代亚非地区,一路行来风光迤逦,民风淳朴:

世界第一长河自南向北纵贯A国,河流沿岸矗立着许多金字塔;一弯新月形土地上奔腾着两条河流,坐落在河流下游的B国王宫真壮观,宛如一座空中花园;飞船来到南亚大陆上的C国上空,这里是棉花种植的发源地,也是佛教的诞生地;飞船继续沿着北纬30°东行,来到了地处东亚的D国,该国自西向东奔腾着两条河流。

请结合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请分别说出ABCD四个国家的名称。

(2)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四国成就外,请再分别列举两个成就。

(3)C国大地上主要的两条河流名称分别是什么,由此可见ABCD四国在起源上有什么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该题借环球旅行之名引发学生兴趣,从而探索所到之处的文明成就。

3、设问角度要别出心裁

通常作业设问都是简单的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的提问太单一,缺乏新意,学生也就出现回答倦怠。当然设问始终脱离不了这三个方面。但在提问时可以转换方式,多变角度,这样就会使单调的提问丰富起来,让人有出乎意料之感,却又在情理之中。

例3:八年级上《尼罗河的赠礼》一课时,以往都提这样的设问:“为什么说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样的问题就太单调无趣了。但转换角度提问,味道就不一样了。

“我们看到一条长河自南向北纵贯国土,这条河正洪水泛滥,可奇怪 是,这里的人们不仅没有惊慌失措,四散奔逃,反而兴高采烈……”

问:猜猜看,这是在哪个国家?为什么洪水泛滥,这里的人们反而兴高采烈?

两种提问内容一样,但后者角度巧妙,富有新意,更易激发学生兴趣。

二、以落实基础为保障

历史与社会学科虽然不被学校和学生青睐,但还是有考试要求的,七年级八年级都闭卷考,九年级是开卷考,在学业考试中分值占80分。因此要想在考试中有成绩,就得从基础抓起。作业作为学生掌握、巩固、运用知识的载体,自然也是落实基础的重要手段。所以要设计适切的作业,巩固落实基础,为提高学习成绩提供保障。通常均以填空、选择、连线等题型来落实基础,但这种形式较传统,且容易让学生陷入机械地抄练或背诵之中,这是纯粹地填鸭式作业。笔者认为此法可适当使用,但不宜过多。可以采取年代尺来归纳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这样更能体现历史学科特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及其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例4: 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时期一课是,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A C D E

1840年19世纪五六十年代1894年B 1900年1911年 1915年1919年

问:(1)这个年代尺记录了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请对应年代尺分别写出A、B、C、D、E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或时间。

(2)时期又可以说是中国的屈辱史也是抗争史,请找出屈辱史的代表事件。

(3)中国的抗争史也是仁人志士学习西方救中国的历史,请归纳出他们学习西方的主要主张。

虽然这样的作业也是为落实基础,但在落实基础的同时,无疑也提供给学生有关历史事件发生前后顺序记忆的有益提示,在老师的指点下,经过多次训练,学生就会用此法自行画年代尺去了解掌握历史事件,就不会总抱怨说学历史太难了,时间真记不住啊等等。

三、以促进发展为目的

发展才是硬道理。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现代教学也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作业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理应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天赋、爱好、基础、家庭等各方面限制,学生之间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以往我们布置作业时往往没有考虑学生的这些差异,搞“一刀切”,这样势必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又吃不了”的现象。那么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位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智力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给予学生充分地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

例5:材料一:今日的喀什地区古代称疏勒、任汝、疏附,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喀什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瓜果品种繁多,质地优良,营养丰富,瓜田果树无处不有。

材料二: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这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喀什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材料三:中央已安排深圳直接一对一支援新疆喀什。深圳已启动近亿资金投向喀什民生领域。

1、请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喀什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的原因。

2、喀什所在行政区的简称是什么?该行政区最早是什么朝代归属中央版图?当时,该朝代在此设立什么机构以加强管理?

3、根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国家设立喀什为经济特区?

4、作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除材料三中提到的,深圳还应在哪些方面给予喀什大力支援?从深圳经济特区到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我国逐渐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新格局?

该题可让学生选做,(2)(4)是必做题,(1)(3)则可以选做。像这样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符合学生的实际,既保证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激发基础较好的学生的进取心,探究性,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又能体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笔者从以上三个方面就历史与社会作业的有效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尝试,虽然认识仍很粗浅,也不全面,但笔者从尝试中发现只要设计出真正适宜学生的有效作业,并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就一定能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成功动机,变 “厌做”为“乐做”,变“苦学”为“乐学”,逐渐由“外在驱动”向“内在自觉”转变,从而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实现“高效”。同时又因为这些作业基本上都在课堂上完成,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真正实现“轻负”。当然,历史与社会有效作业设计的探索之路仍很漫长,我们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这样才会达到师生“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浙教基[2010]127号

篇9

阳明先生特别强调一个人做事的出发点是否正确,在《答顾东桥书》中指出:“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出发点是从良知开始的,不是从私欲开始的,我们所做的事情才有可能正确,从而得到好的结果(皆得其理)。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出发点呢?国家在中学设置历史课程的初衷是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从历史事件中增长智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教师的开展教学的出发点应该与此一致。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开展教学时,首先是要反思自己的出发点是什么?出发点是为了更多学生取得好成绩,考上重点高中,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彰显我的教学水平高,得以晋高级职称?还是为了能够支持学生掌握更多历史知识,培养其良好人格,扩充其良知,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支持学生生命的成长,向着正确方向发展,是教师最根本的、唯一正确的出发点,教师的价值也才能真正得以体现。从自己的私欲出发,学生内心一定是有体会和感受的,最终也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很可能最终会出现“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的局面。

在教学工作生活中,我们的私心难免时时出来作怪,影响干扰我们的最初正确的出发点。同志在党的教育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王阳明在《大学问》对“格物”作了有别于朱熹的不同阐发:“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w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与自己的私心作斗争,不被私欲蒙蔽,战胜自我,人才能不断成长,实现真我价值。王阳明强调“事上磨”,教学工作过程发生的各种事情,正是我们成长的机会,在工作中完成自己的人格修炼。

在具体开展历史教学时,需要解决升学考试知识点与学生兴趣点如何统一的问题,既如何引导学生对应试知识点的兴趣。阳明先生早期致力于倡导“知行合一”,强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阳明先生认为,对一个事物的了解是不断深入的过程,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是知,思考是行,正是在这知与行相辅相成得作用下,才得以获得真知。

在具体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不断深入的思考,使其探究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从而获得自己的判断。这种经过深入思考后的判断就会深入学生的内心,形成长久的记忆。众多的历史事件彼此相连,没有孤立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彼此内在的关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帮助学生建立历史大局观和辩证唯物史观。使学生在学习分析大量历史事件的同时,建立了自己的完整知识架构。大量的应试考点正是分布在这历史知识架构之树之上的,学生参加考试就成为其检验学生知识结构完善、精确的试金石,实现应试知识点与学生兴趣点的知行合一。

良好的教学出发点和构想还需适当的教学方式与之相对应统一。马克思唯物辩证强调形式服务于内容。如何改进讲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性、趣味性,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丰富课堂教学方式,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进行不断创新和尝试。很多人惧怕创新,认为自己不够聪明,没有渊博的知识,种种想法障碍我们去尝试和进取。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铅铜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阳明先生认为每个人最可宝贵的就是人人都有良知。阳明将之比喻为精金,圣人与普通人的差别就在于金子的纯度不同,如果我们能去除那些杂质,我们也同样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建立与圣人相同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