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

篇1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时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小 结】

一、“四个一”:

一个核心概念---物质;

一个根本观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一个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一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二、“两个二”(两对辨证关系和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三、主干知识与热点联系:

篇2

二、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理念

“回归生活”是高中政治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生活逻辑的现实本意应该是符合生活实际,并超越现实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智慧,服从并服务于构建未来美好生活。生活化教学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理念:

第一,思想政治课程源于生活的需要,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规则,生活常识、社会知识等都是从生活之中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生活为本。

第二,思想政治课程是为学生的生活服务的,课程的性质是“学习过有道德的生活”,是为了培养生活所需的有道德的人。

第三,通过生活的学习过有道德的生活,倡导根据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道德,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的生活经验不断改造与推进的过程。一言以蔽之,生活是道德的根基,道德教育要在生活中进行,并最终要回到生活中去。

三、有效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点

(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首先,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交融。学生进入课堂之前,并不是白板一块,而是有着相当的生活经验。由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具有亲历性、情境性、个体性、原创性等特征,这些经验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态度、行为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政治学科的功能看,政治课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从一定意义上讲,政治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上的引导,促使学生已有的经验得以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化、发展,过上健康、有意义的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努力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回模拟化的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分析生活现象,让他们在矛盾冲突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所以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政治有效教学得以进行的根基和源泉,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基础。

其次,教材内容的生活化。由于政治教学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时代性,教材内容受时空、地域的限制,教材难免会显得陈旧,这就要求生活化的处理教材。策略之一是选择。也就是要灵活变通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要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新闻时事,尤其是学生所关注的热门话题,把一些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接受能力的事件整合到教学中来,使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同构”。策略之二是重组。也就是要从学生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切入,把生活场景中遭遇的事情重组。

再次,开发现有的生活化资源。开发现有生活资源,拓展教学时空,为学生打开一扇扇了解社会的窗户,是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延续。开发现有的生活化资源包括开发教材、教师、学生、环境等课程资源。比如,讲到经济生活,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早中晚菜市场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揭示价值规律;也可直接从学校门口的小摊小贩讲到个体经济的存在形式及作用;还可带领学生考察当地的外资利用情况,从而加深对改革开放必要性的理解等。此外,还有几种重要的资源不容忽视,如学生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急于想知道的、想解决的问题,这些生活中的真实是最有效的课程资源;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社会背景、社交范围、思维方式各不相同,这些差异利用得好,就可以化不利为有利,这些生活的差异是最难得的课程资源;还有生活中的群体也是最鲜活的课程资源。作为教师要认真倾听,即时进行加工处理,让其有效在为课程目标服务。

(二)生活化的课堂轨迹

篇3

高中政治教育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其突出表现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的观念和本身素质决定了素质教育是否能顺利实施,因此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求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转变教学观念,把教学着眼点放在学生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感的陶冶、思想品德的培养都落实到行为实践上,充分利用广泛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实现教学相长。

二、课堂教学中实施新课改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教学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上课是师生汲取知识的主要活动,是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学科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一些教师盲目地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认为只有“讨论”才叫课改,只有“合作”才叫转变观念,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认知规律,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有的问题讨论难度较大,学生无话可说;有的又太简单,学生不屑一顾;有的讨论时间不够,学生刚进入主题就被拖回来,虽然讨论热热闹闹,但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未听清楚,使课堂难以驾驭,教学任务难完成,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其实,采用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具有实效性。若是哗众取宠,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就难以形成。我们要更新如“死记硬背”,“分数高就是素质高”等这些传统过时的观念。有些观念如“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等,经过千百年实践仍有较强的使命力,但只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仍可继续发挥作用。“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无固定模式,政治教学更是如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立足改革,教学方法必然更丰富新颖。

(二)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存在价值,因此必须确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教学评价标准也相应当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要求教师更加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从课堂的主讲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要求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有些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误认为不管什么内容和情况,课堂上老师讲的愈少愈好,就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对教师则是一种新的挑战。它对教师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正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深刻挖掘教材内涵,掌握较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更深层次地为学生释疑解惑。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挑,这样的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是教师价值的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新课程改革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二者不可偏废。

(三)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篇4

政治课需要学生记忆、把握的知识点繁多复杂,良好的记忆是学好政治的关键,但记忆要“有法”,不能“死记”。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记忆力,那么学生政治课的学习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政治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记忆力的几点尝试。

一、培养兴趣,轻松记忆

现代研究表明,兴趣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优势中心,让学生在自然享受的状态下轻松记忆,并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有效记忆中。因此,要提高记忆力,首先应当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引导学生构建兴趣记忆的阶梯,使学生能在充满情趣的教学状态中记住众多知识。

一)巧设导语,吸引学生

课堂上能否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导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讲授新课前,教师要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导语,以引起学生注意。例如,在讲高一经济生活《神奇的货币》时,笔者就先设置了一个简单的谜语:百家姓里排老二,以谜语引出“钱”这一主题,然后再播放一段关于“钱”的视频,通过夸张诙谐的说唱,再配上形象生动的图片,牢牢扣住了学生的心弦,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正题,引出经济常识中货币的概念。

二)联系实际,贴近学生

脱离了实际的政治课教学是空洞、无趣的,更是没有说服力的。因此,教师在讲课中要特别注意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对于书本上的一些例子,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就可以了,而教师需要找的是一些与学生、与现实联系最为紧密的例子来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例如,笔者在讲授“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这一内容时,就在课堂教学中以“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主题举行模拟听证会。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选出主持人、申请人、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媒体代表、人大代表等进行实际模拟演练,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高,这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升了其参与政治的兴趣。

二、遵循规律,科学记忆

江苏的一位高考状元在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谈到了他的记忆方法,“任何知识都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还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记忆方法得当,艰苦的学习也会变得轻松愉快”。的确如此,记忆也要遵循规律,科学记忆。

一)理解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第一步,是记忆的基础。唯有理解才能记得快、记得牢,建立于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才是有意义的记忆。“强记不如善悟”,对记忆内容理解越深刻越能使大脑思维变得活跃,形成种种反思、联想,从而产生良好的记忆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弄清记忆对象的含义、意义。要使理解不断加深,还要把知识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善于把已有知识和新的知识联系起来,建立新的联系。比如在学习哲学常识时,有的学生就是因为没有深刻理解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不会灵活加以应用,才觉得政治枯燥无趣,只得硬着头皮去死记硬背,成绩当然得不到提高。

二)循序渐进记忆

南宋学者朱熹说:“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于此,则不敢志乎彼。”读书之法在于循序渐进,记忆也是如此。记忆只有在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基础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贪多求快,往往欲速则不达。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提出记忆的要求。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记忆,一步一个脚印地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达到学习记忆的目的。

三)重复记忆

根据遗忘规律,知识要及时地重复记忆几次才能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新授课讲解小结后,教师要预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我消化、及时记忆,下节课复习导入时,教师要提问学生,并让学生默写,以便查漏补缺、强化记忆。其后一周、一月甚至更长时间内重复提问,根据知识要点的前后联系,滚动复习、反复记忆,这样知识遗忘的速率就会大大减低。

三、巧用方法,有效记忆

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挡才能的发挥。”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帮助学生以最少的时间精力,用最快的速度达到记忆的目的至关重要。记忆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选择地根据知识点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增强记忆力。

一)区别难度记忆法

“少则得,多则惑。”正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重难点的突出和把握,学生记忆的内容也要有所选择和侧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将所要记忆的内容划分为不同的难度等级,如了解、理解、运用等,并用醒目的颜色作出标记,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和关键,合理分配精力记忆。

二)读背结合记忆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政治课上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阅读的机会,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提示教材中的关键词,也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某个中心来阅读。同时可以借用记忆语文和英语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大声朗读,并反复背诵,适当的时候还可以通过默写的方式检验记忆的效果。

三)分解记忆法

一些复杂的概念内涵丰富,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特别是一些描述性的定义,修饰限制的条件多,需要对概念作层层分析。分解记忆法就是把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逐个突破。例如“实践”这一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首先可以从三个方面分解概念:主体是人,对象是客观世界,性质是物质活动。其次对着三方面进一步分析: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实践改造的是客观世界,不是主观世界;实践是物质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认识活动。最后重点强调“改造”二字,引出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这样层层分析,就能准确地揭示和掌握概念的本质。

四)列表比较分析记忆法

把一些相近、相似的知识,用图表的方法加以比较对照,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区别。这种方法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又能让人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误区,避免概念的混淆。比如在区分消费类型、投资方式的选择等知识点时就可以通过列表对比记忆。

篇5

电脑视力综合征(computer vision syndrome)是由美国眼科协会提出的名词,系令电脑使用者感到眼部疲倦和身体不适,进而影响其生产力的症状。为给学生提供健康用眼知识指导,探索简便经济、疗效可靠的方法和手段防治电脑视力综合征,笔者从中医与物理之道防治电脑视力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从漯河医专2004级学生中筛选出电脑爱好者300人,对他们操作电脑时间进行跟踪调查,了解上机时间对视力影响的关系、引发电脑视力综合征即VDT(computer vision syndrome电脑视频终端)综合征的表现。

从漯河医专2005级学生中筛选出电脑爱好者300人,对他们进行健康用眼指导、眼外肌训练,列出饮食宜忌,尤其严格控制上机时间(每天不能超过3 h)。随后跟踪追查视力状况、引发VDT综合征的表现。

1.1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来自漯河医专三附院自200409~200704诊断为VDT综合征的门诊学生患者,共118人。其中男72人,女46人;平均年龄20岁;每天平均上机时间<4 h者12人,每天平均上机时间≥4 h为106人;病程3 d~4年,平均1.85年;初次发病 15例,反复发作103例。

1.2 诊断标准自拟诊断标准:①出现眼干、眼红、眼胀、眼痛等眼部症状与长期操作电脑有关。②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复视等视觉障碍与长期操作电脑有关。③出现头痛、头昏、疲倦、颈肩部僵硬疼痛、手臂疼痛等与长期操作电脑有关。④生活中连续操作VDT时间越长,症状就越严重。⑤每天电脑操作时间常超过3 h。

1.3 排除标准①排除其他过度用眼引起的视疲劳和视力减退。②排除空气污染、用药不当引起的眼部不适。③排除脑内占位病变引起的视觉障碍和头痛、头昏。④排除病毒、细菌感染、糖尿病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眼部不适和眼部疾患。⑤排除配置眼镜不当或眼本身病变引起的眼部症状和视觉障碍。

2 防治方法

2.1 预防措施

2.1.1 健康用眼①操作电脑时尽量选用液晶屏幕的平面机,或在显示屏上安一块电脑专用滤色板或防护屏,以减轻辐射的危害,而且光线要柔和,有利于瞳孔和晶状体的调节。②调整好座位高度和靠背角度,保持电脑屏幕跟眼睛的距离为50~60 cm,荧光屏的中心应位于视平面以下,以20°俯视角宜,切忌仰视荧光屏。③强化眨眼意识,增加泪腺分泌,润泽眼球。④连续作业1 h应休息10 min,缓解眼部疲劳。⑤每天操作电脑不能超过4 h,1周内工作时间不要超过20 h,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⑥不要在黑暗中看电脑,因为黑白反差对眼睛损害极大。⑦电脑各组成部分均有电磁波,其辐射量分别是:键盘为1 000 V/m,鼠标为450 V/m,屏幕为218 V/m,主机为170 V/m[1]。休息时避免趴在键盘上方,最好及时关闭电脑,而不要让电脑处于待机状态,以杜绝辐射。

2.1.2 眼外肌训练①按摩法:按摩眉心5~7下后,沿着眉弓向外一直到太阳穴,然后将手指立起来,加一点压力,再作环绕按摩,反复3~5次。或用4根手指,轻缓压到眼球上,然后做3~5次按摩以后向外延展至太阳穴,随后用手指再进行环状按摩3~5次。② 转动眼球:头部左右上下移动,前后左右旋转, 眼球随着头的方向跟着移动。③热敷法:闭上眼睛,用热毛巾覆盖于双眼,1~2次/d,10 ~ 15 min/次;或用两手贴住双眼,让双眼感受手的温暖,过一会儿再将两手离开,反复做这个动作[2]。④远眺法:远方眺望, 10~15 min/次。

2.1.3 合理饮食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应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粗粮、动物肝脏、鱼和鸡蛋,增加维生素A,B,C,E的摄入。以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状态, 避免电磁辐射对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2.2 治疗方法

2.2.1 内治选用加味八珍汤(人参12 g,黄芪12 g,茯苓12 g,当归10 g,熟地10 g,川芎9 g,白芍12 g,枸杞子15 g,白12 g,决明子10 g,桑椹子10 g,菟丝子12 g,珍珠母6 g,炙甘草 6 g)调治。若眼痒、视物流泪加白蒺藜、五味子;伴头目不清者,加薄荷、石菖蒲;伴发颈肩臂部僵硬疼痛者,加羌活、丹参、地龙。1剂/d,分2~3次服用。

2.2.2 外治穴位按摩,选用睛明、攒竹、太阳、四白、鱼腰、承泣,每穴揉按20 min,1次/d;使用清华同方视康仪。1~2次/d视看光标,10~15 min/次,每治疗1周根据情况进行视标距调整。疗程结束行疗效评定。

2.3 观察指标

漯河医专2004级学生受试者上机时间调查;漯河医专2004级学生受试者引发VDT综合征的现象;漯河医专2005级学生受试者VDT综合征调查;临床就诊学生电脑视力综合征现状;临床疗效评估。

2.4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标准参照美国眼科协会提出电脑视力综合征的表现自拟。

2.4.1 治愈视力下降控制,各种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2.4.2 好转视力下降基本控制,各种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

2.4.3 无效视力下降无控制,症状、体征改善不大。

2.5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

3 结果

3.1 漯河医专2004级学生受试者上机时间调查结果见表1。表1 漯河医专2004级受试者平均每天操作电脑时间调查结果(略)

3.2 漯河医专2004级受试者引发VDT综合征的表现结果见表2。表2 漯河医专2004级受试学生VDT综合征调查结果(略)

3.3 漯河医专2005级受试者VDT综合征调查结果见表3。表3 漯河医专2005级受试学生VDT综合征调查结果(略)

3.4 临床就诊学生电脑视力综合征情况结果见表4。表4 漯河医专三附院就诊学生电脑视力综合征临床观察(略)

3.5 临床患者疗效评估118例中,治愈98例,占83.1%,好转18例,占15.3%,无效2例,占1.7%,总有效率为98.4%。

4 讨论

电脑视力综合征为当前计算机时代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随着电脑的普及,长时间受电磁辐射和强光刺激从而出现的特殊的眼病群体。目前对本病病理现象的认识,主要是视网膜长时间受电磁辐射和强光刺激及接受近视反射,造成睫状肌痉挛,从而造成视力下降,且电磁辐射可引起泪液分泌障碍或引起视网膜细胞的凋亡、线粒体肿胀,光感受器细胞变性等。而且推测: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对其损伤可能都产生了作用。

祖国医学千百年来对眼睛疾患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学认为,目之所以能视者气也,血为养目之源;肝藏血,肾藏精;肝开窍于目,肾司瞳,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气旺血足则视物清楚;久视伤血耗阴、少气滞血则视物昏花,或干涩疼痛,或畏光流泪,或视远不清。故对电脑视力综合征的防治,我们从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入手,内治上注重益气养血、滋肝补肾、活血通脉、调和阴阳。选方加味八珍汤。方中人参甘温益气,培土扶中;熟地甘温味厚,质柔润,长于滋阴养血,填精补肾。二药相配,益气养血;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助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补益阴血;川芎活血行气,使之补而不滞;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诸药相伍,动静结合,补中有泻,补而不滞。加黄芪益气健脾,枸杞子、桑椹子、菟丝子、白滋肝补肾,养血明目,扶阴益阳;决明子、珍珠母镇静安神、明目退翳。

外治方面,采用眼周穴位按摩,能有效改善眼部供血,舒缓睫状肌痉挛,降低辐射伤害,缓解视疲劳。同时使用清华同方视康仪,通过“双眼合像”理论和自动调焦原理,有效调节眼部睫状肌、眼内外肌的联合运动,逐步恢复睫状肌、眼内外肌的弹性和眼部的视神经功能、屈光系统功能。

运用上述预防手段,通过对学生普查、试验、对比分析发现,能明显减少VDT综合征出现,或能明显减轻发作时的症状,较大限度控制视力的下降。通过临床对118例就诊患者的疗效观察,治愈率83.1%,好转率15.3%,总有效率98.4%。提高了目前该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治疗手段简单、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治疗费用低廉,减少了病人开支,节约了药源。

【参考文献】

篇6

一、高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很多学生在考入大学之前学习的目的性都很强,就是为了考大学。为了这一奋斗目标而努力学习,虽然很辛苦,但苦到高考结束就达到目的了。而进入大学以后,突然失去了高考的“指挥棒”,便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了。成绩好就能考上好大学,但成绩好未必能找到好工作,因此学习的成就感也就不那么强了。只要考试能及格,毕业证能拿到手就是最终的目的了。正是因为对高职学习生活没有科学的定位,所以没有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动机薄弱

高职学生的学习本身就具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性。他们往往在刚进入校门时就基本已经有了自己的择业目标,即围绕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择业。因此为了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在校的学习和将来的职业生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据调查有50%的学生只有就业的愿望而缺乏学习动机。目前整体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高职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失去了信心。他们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反正就业都没有出路。这是造成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自卑感较强

由于绝大部分的高职学生都是因为高考不理想而带着一种无奈的情绪进入高职院校的,因此对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学生普遍具有一种自叹不如的自卑感。这造成他们入校之初的心态不佳,自卑感强。

(四)自我认知能力较低

高职学生对自我认识模糊,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己做出合乎实际的判断。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本应该是自我认识从发展到完善的时期。但是,由于他们进入大学之前学业是他们一切生活的重心,滞缓了他们自我认识的发展。因此,他们实际的心理年龄还是很不成熟的。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二、高职教学过程中侧重点的探析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影响,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先天固有的,对于他们感兴趣或具有个人意义的领域会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会投入时间和精力。根据美国的教育学者对学习动机的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两种情况下会得到提高:1、他们意识到学习任务直接或间接地与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目标有联系;2、学习任务的难度适当,学生能够成功完成。

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首先必须去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心理学家认为,根据学习任务与需要满足的关系,提供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只有具有一定的价值才可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其中的价值之一就是利用性价值,即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可使他们达到其他目标,如谋取职业等。根据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有40%的同学认为课程的实用性是影响学习热情的主要原因,更有60%的学生选择了提高个人技术水平作为选课的主要动机。由此可见,学生正是立足于就业这个共同目标,才对专业性、实用性强的课程会显示出较强的兴趣。

(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学生的学习是在确定了专业后,围绕着该专业进行的,因此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为显著。这种专业的划分把高职期间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因此,高职院校更加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在实践中的学以致用。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应多练习、多操作、多参加实训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使自己在面试、实习以及实际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且,加强实践教学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改革教学方法的需要。

1、针对高职学生自卑感较强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能力高于学历的道理;2、针对高职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较低的特点,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确立一个个学习(工作)目标,让学生亲身领会到什么事是该做的;3、针对高职学习的能动性强的特点,强化知识的应用能力。高职的学习更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通过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针对高职学习的途径多样化的特点,高职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尤其是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可以发挥的余地。

篇7

高小平:概括地说,行政管理学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加强了对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完善行政管理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二是政府管理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大了行政改革、应急管理、社会管理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推进政府改革、提高行政能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作出了贡献。三是行政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创新,更加重视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为政府引入绩效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咨询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报》: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的成就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取得的?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高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发展历程,可以从改革和创新两个维度来分析,并划分为两大阶段。从1978年到2002年,是以改革为引领、创新蕴涵其中的时期,重点放在改革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职能和组织结构;2002年之后,进入到改革和创新并重、创新引领的时期,重点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转变职能,创新行政流程、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近十年正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开始期,或者说是两个阶段的转换期。我们分析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不能离开这个背景。

通过回顾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行政管理学从研究改革为主向改革与创新并举发展,从研究实践为主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发展,从通过个别问题的拓延性研究为主向系统化研究指导下的对策研究为主发展。行政管理学研究从以往的单维度研究(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向多维度、全景式、精细化研究,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体系相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语境中建立行政管理研究的新坐标。

借鉴国际成果 打造中国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行政管理学发展进程中,国际学术流派和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

高小平:对。人类关于管理和治理的研究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其知识体系呈现交叉性、辐射性和融合性。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得益于学科的分化整合过程与国际化“生态”的有机结合。行政管理学是综合性学科,科际整合特征比较明显,研究行政管理学必须研究行政生态,即行政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以及学科生态,才能获得“生态动力”。

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国内多家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翻译了一大批国外行政管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教材,向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介绍西方行政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举办或参加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从2005年至今,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发起,电子科技大学与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共同主办的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连续举办了五届。

与此同时,我国学者注重行政管理学的中国化,打造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其在学科和理论上的影响力已超越了行政管理学自身的范围,成为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把行政管理学科的基础打造得更加牢固,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者不断加强对行政管理基础理论和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展开了行政哲学、行政方法论、公共性思想、行政战略、行政伦理等内容的思考,十分关注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对现代化的意义。2003年4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与南京财经大学联合召开“全国行政哲学研讨会”, 此后每年或两年召开一次行政哲学研讨会,聚集了国内行政哲学研究的力量,涌现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论文,深化了对行政哲学本身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这对于运用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去研究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行政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行政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建立学术理性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为政府管理改革建言献策

篇8

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提出的。斯金纳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的结果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强化理论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

强化理论在我国高校日常管理中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以教职工为对象而言,在日常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对教职工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或惩罚,正强化的方式包括发放奖金、表扬、提升、改善工作条件、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以学生为对象而言,正强化包括校级或院级的奖学金评比、评优(秀)评先(进)等,而负强化则包括对违规学生书面或口头的警告和批评,对在平时学生工作出现错误的学生干部给予或重或轻的批评和训斥,甚至通过学生家长的“威严”以达到教育违规学生的目的等都能被看作是一种负强化行为。不过,在具体的高校日常管理的运用操作中,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强与弱依行为主体判断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更多的情况是正强化的手段多于负强化,只把负强化作为一种迫不得已的“补充手段”。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作为两种截然相反的强化方式,高校日常管理中的正强化与负强化之间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并未真正有效的应用于高校日常管理之中。

二、大学生奖励机制中的存在问题及其正强化分析

1.校学工部(处):评定标准不明确、不细化,未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参评。

我国绝大多数重点院校都已经组建或成立了自己的学生工作部(处),专门负责高校日常学生事务管理。学生部(处)是奖学金评比条例的制定者,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为奖学金评比这一正强化行为的“施行者”。但在学工部(处)所制定的评比条例中,评比标准并未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奖学金的申请和评比,其原因就在于评比标准不明确,笼统模糊,这样的话就会造成奖学金评比在最初实施时的“失灵”,正强化作用就会失效。

现在,我国高校都已经或正在实行学分制。学分制的引入就直接造成究竟是以学分绩点为主评标准,还是以综合测评为主评标准的尴尬局面。在绝大多数学生看来,最为“公平”的标准是应以学分绩点为准,不应将综合测评成绩作为主评标准,因为综合测评成绩有很大的出入,那些身兼数职的学生干部就能以“非学习成绩”而多多加分,从而赢得奖学金评比竞赛的足够“筹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奖学金的来源不断增多,授奖面也不断扩大。获奖机会的增多,奖学金来之交易,这在客观上削弱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降低了奖学金含金量,造成奖学金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的作用也相对减弱。事实上,学生们的这种区分比较适合于正强化的周期划分。以奖金额度较小的单项类奖学金为例,在心理上,学生们每取得一项成就或一次进步都希望立即能得到强化主体――学校或学院的认可与奖励,如果被认可或奖励的周期过长,学生们的心理预期就会受挫,正强化的作用就有可能未尽其最优效力,同样,在奖金额度较大的综合类奖学金评比中,一年一评既能给予学生们足够长的学习周期努力学习以期获得最后的成功,又能消除每学期评比一次而不得不承受的心理压力。

奖学金评定条例制定不清晰、不明确,评定标准不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归结起来,这与作为正强化主体的校学工部(处)管理者的自身素质的高低和学生工作经验的多少不无关系。就自身素质而言,不仅仅是学工部(处),甚至是整个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自身“素质都参差不齐,既有知识经验都非常丰富的教师,也存在不少知识缺乏、经验不足的‘滥竽充数’式的老师”。在评比标准都不清晰明了的情况下,管理者自身素质的高低更会直接影响到奖学金评比施行效率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是,政策制定者的基层学生工作经验极度匮乏,制定的条例不能适合实际操作层面的需要,从而导致院级学工部门在评比中的“默然”和“茫然”,继而转化为一种“无奈”。有时奖学金评比条例一年一变,甚至会出现同一奖学金在四届学生中都不一样。校级学工部门管理者想当然的求改革、求创新,造成的不仅仅是学生们对学校奖学金评比的不信任,更会导致院级学工部门对上级部门工作的不配合,正强化失效,负强化增强。

2.院学工组:评定流程公开不及时,存在“个人情感”和“暗箱操作”的可能。

从奖学金评比的程序来看,院级学工部门处于校学工部(处)与学生之间,发挥着政策执行与政策反馈的“中间人”作用。奖学金评比政策执行的好,对学生正强化作用就有效,反之则正强化就失效。

在院级学工部门接受学生申请材料、进行评比,到学院公示的过程中,学生没有任何参与的机会,甚至学生们都不知道公示结果如何评选出来的。院级学工部门的评选过程除了可能会受到校级部门评比条例不明确的影响外,其本身在实施政策时的自身行为也事关奖学金评比的公正与效率、正强化作用的强与弱。具体说来,院级学工部门的管理者早已把奖学金评比视为一种习以为常的、普通的日常工作,思想上不再重视,将所有申报材料汇总后,按照评定标准“简简单单”的把评选结果公示出来,同时,他们还可能依个人偏好,在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同等条件的情况下,对学生干部予以“照顾”,提高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当奖学金评比结果不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预期时,其评比的公平性就会遭到学生的质疑,进而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一种“被剥夺感”,“放弃努力”或“拒绝努力”的负强化心态加强,“继续努力”的正强化作用减弱。这样,奖学金评比的正强化作用在中间环节就已发生“质变”。

3.学生:自我积极性程度不够,未能充分发挥强化客体的监督作用。

学生是正强化行为的客体与对象,但正强化行为的有效与否是主客体之间互动的结果,尽管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但作为客体的学生并不是绝对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可以提高自我参与的积极性,对奖学金评比条例的诸多问题和评比程序的公正性提出合理的建议,进而反作用于作为行为主体的校方和院方管理者,达到正强化作用的良性互动。

但事实上,大多数学生都把自己定位于一个被动接受者的角色,不会主动参与奖学金评比过程。一方面,现今奖学金的额度和覆盖率都有大幅提升,但在绝大多数不会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们看来,既然自己没有任何希望,何必劳神劳力的关注呢?关注的学生都是那些肯定能获得的,以及那些与此“”的学生。这些“不关注”的学生往往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付出的与收获的不成正比,刻苦努力获得奖学金远远少于做兼职所收获的酬金,虽然有可能仅仅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暗示。这样的话,对那些能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来说,正强化的作用在此刻起到了作用,但对于那些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学生来说,得奖学金的可能总是那几个学生,更多的人对此已经漠然,奖学金对他们也不具有激励作用。正强化作用显然失灵。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述,评比程序公开不及时,评比结果不透明,加之不能有效的征求广大学生的意见,那么,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就不可能有任何提高,被动接受的位置也不会有任何改观。因此,如何调动绝大多数不能获得奖学金的学生的积极性,才是高校管理者们最关键的问题所在。

三、关于高校奖励机制改进与完善的几点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奖励机制的正强化作用的失效,取决于校方、院方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多重互动、多重强化。据此,高校奖励机制的改进与完善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增强评比条例的科学性,既要细化,也要量化

评比条例是科学性,即是评比目标的明晰和适度。一方面,就制定者而言,必须深入学生基层,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以此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评比条例。获得奖学金的条件因该是明确、可测和适中的。既不能含混模糊,让学生不知道在哪些方面努力,努力到什么程度就可以获得奖学金;也不能把条件设得太低,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获得奖学金,从而失去激励作用,也不能把条件设置得太高,让学生觉得无论怎样努力都得不到奖学金,对奖学金望而生畏,从而放弃争取奖学金的努力。奖学金的额度要因学生心理预期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另一方面,必须要细化、量化。奖学金评比条例的不明晰,必然导致学生行为的“自我中心”,把诸多模棱两可的情况归入评比标准的范畴之列,这样评比条例应有的标尺作用失去方向,学生们却生成了奖学金评判的自我标准。细化就使得学生们能“对号入座”,不会打“球”;量化则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防止评判过程中的“暗箱操作”。

2.注重评比程序的时效性,以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评比程序的透明、公开。

评比程序的时效性的增强,一方面需要加强管理者和执行者的自身道德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学生申请,到学院汇总,再到学校公示,每一步都需要充分调动管理者和执行者的服务积极性,这是充分保证评比程序时效性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必须引入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对于学生而言,实行“申请-评比-公示”的“一站式”服务,既方便快捷,又能相对公开公正,使得每位申报的同学和不申报的同学及时了解评比的过程,避免了因信息不公开、不对称造成的信息滞后作用。对于执行者而言,即可将院系学生管理工作中人工工作量(操作)降低到最低限度,提高整个工作流程的效率,同时又可提出一个通用的学生奖学金评比模型,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奖学金评定。

3.提高评比对象的参与性,发挥师生双方的良性互动

学生参与率的提高,关键在于搞活长期置于奖学金评比的“中下层”学生积极性。以往我们在征求学生意见、召集学生代表时,更多的侧重于优良学生和学生干部,认为他们的意见就是“绝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忽略甚至忽视了“中下层”学生的想法与建议,确切的说我们视奖学金评比为“投机型政策”,而不是“投资型战略”。奖学金注重的是“奖”,而这个“奖”可以分为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和对不优秀学生奖励。在不改变奖学金设置的最根本内涵的前提下,扩展奖学金评比对象的范畴,是奖学金评比得以发挥长久激励作用的根本。事实上,单纯依靠院级学工执行者和“极少数”学生代表的奖学金评比程序,早已遭受众多学生的质疑,也直接助长了一些主要学生干部的学习侥幸心理,这样何来奖励优秀和强化学习的目的?因此,参与学生的增多,才能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进而强化奖学金的奖励促进作用。

四、结语

高校奖励机制的改进与完善,是当前高校日常管理应对新形势与新变化的自我进步。尤其是在“90后”进入校园后,他们的思维更活跃,维权意识更强烈,对于在奖学金评比过程中的任何不公平、不公正和不公开行为,肯定会比“80后”大学生更趋自我意识的表达。现今,高校奖励机制不够完善、管理者自我素质欠佳,有可能会导致“90后”大学生的行为更加“激烈”,加之网络维权途径的盛行,如若管理者处理不当,就可能会造成重大影响,影响校园稳定与和谐。高校奖励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还是“注重公平,效率其后”,这值得每位高校教育管理者和执行者的深思与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公平问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胡星平.高校大学生激励机制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贾志兰,邵守先,张静莉.大学生奖学金、贷学金与助学金制度的调查分析.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1).

[4]刘胜乐,张继龙,薛义河.公正:当代大学生激励机制的道德思考.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4).

[5]刘燕.中国大学奖学金问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孙友然.论正面强化与员工的有效激励.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7]王莉.高校的学生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冲突及救济.西南政法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篇9

1 引 言

高纯石墨具有较低的中子捕获截面积、良好的热导性质和耐高温强度[1],在核工业中被用作减速剂,反射材料及结构材料。在核工业中,对高纯石墨中具有较大中子捕获截面积的杂质要求极其严格,特别是其中硼的含量,它在杂质元素中具有最大中子捕获截面积。因此,准确检测高纯核石墨中的硼含量需要一种灵敏、可靠的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 (AAS)[2],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 (ICPAES)[1,3],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ICPMS)[4]都曾被用于检测高纯石墨中的痕量杂质元素。原子光谱分析方法通常采用溶液进样方式,将石墨样品处理为溶液进样时会遇到一些问题:如高压[5]和微波[1]消解法,处理时间长,不容易完全分解。特别是在检测测硼的过程中,石墨中的硼容易形成碳硼结合物。干法灰化法[7]不适合测定低沸点的分析物(在800 ℃时,无定形的硼被燃烧挥发损失)。而且在加热过程中还容易形成不溶的碳化物。激光剥蚀[8~10]是一种固体进样技术,避免了溶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需要稀释,提高分析的灵敏度。但是缺少合适的固体标准物质准确定量。悬浮进样技术使样品处理简单化,可直接用水溶液进行校正,成功应用于原子光谱检测中[11~14]。本实验采用悬浮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高纯核石墨中的超痕量硼。在等离子体中加入氧气, 用于消除有机试剂对样品锥产生积碳影响,还可以加速样品粒子在等离子体中的解离。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及优化的工作参数

X SeriesⅡ型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 (Thermo Scientific公司): 射频功率 1400 W; Vgroove型雾化器; 冷却气流量 13 L/min; 辅助气流量 0.8 L/min; 雾化气流量 0.87 L/min; 氧气流量 0.06 L/min; 铂采样锥孔径 1.1 mm, 镍截取锥孔径 0.75 mm; 分辨率 0.6 amu。903型电磁搅拌器(上海振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Zeta Pals型电势分析仪(Brookhaven公司)。 2.2 试剂

5%(m/V)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分析纯,上海化学试剂厂); 30%(V/V)氨水(优级纯,天津化学试剂发展中心); B和Be标准储备液(1 g/L,国家有色金属电子材料测试分析中心)。实验用水通过MilliQ 系统(Millipore公司)制得。

2.3 样品制备

石墨粉过500目聚酯筛, 未过滤的石墨粉加入无水乙醇在高纯氧化锆研钵中研磨30 min,以保证95%的石墨粉能过筛。滤出石墨粉由Zeta电势分析仪测得粒径< 5 μm,平均粒径为 2.6 μm。收集0.05 g滤出的石墨粉于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0.5 mL 5%(m/V)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加入适量0.1 mol/L 氨水,在搅拌器上搅拌30 min。之后转移至50 mL聚丙烯容量瓶中。用0.1 mol/L 氨水定容。所有的空白和标准溶液均用0.1 mol/L氨水配制, 并包含0.05%(m/V)聚乙烯吡咯烷酮。测定前,摇匀溶液。

3 结果与讨论

3.1 分散剂对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分散剂选择聚乙烯吡咯烷酮,它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理论上,憎水端可以吸附在石墨表面,亲水端官能团使石墨表面带有负电荷, 通过静电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减小了石墨微粒间的凝聚作用。分散剂用量直接影响悬浮液的稳定性。悬浮液的Zeta电势越远离等电点电位(IEP),稳定性越高。按照分散剂与石墨之间的不同质量比配制了一系列的悬浮液。 图1 分散剂与石墨之间的不同质量比对悬浮液Zeta电势的影响

Fig.1 Profile of Zeta potential vs. mass ratio of PVP to graphite

1 g/L 石墨悬浮液(Graphite slurry); pH, 10。通过测定溶液的Zeta电势来考察分散剂用量对悬浮液的稳定性的影响。由图 1 可见, 分散剂用量过少,分散效果不好;分散剂用量过多,则导致溶液的粘度增加,悬浮液稳定性变差, Zeta电势绝对值变小。当分散剂与石墨的质量比为0.5时,Zeta电势绝对值最大,稳定性最好。所以,分散剂与石墨的质量比选择为0.5。

3.2 pH值对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加入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使石墨表面带有负电荷。由于静电排斥,只有在碱性环境中,才能减少石墨微粒间的凝聚作用。用氨水调节悬浮液的pH值7.5~11,由图 2 可见,当pH=10 时,悬浮液 Zeta电势的绝对值最大; 当pH>10时, 过多的负离子增加了悬浮液中的离子强度,会压缩溶液的双电层,使Zeta电势绝对值变小,稳定性变差。故悬浮液选择pH=10。

3.3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条件的优化

3.3.1 硼记忆效应的消除 据文献[15]报道,0.1 mol/L氨水可以消除硼的记忆效应。在样品分析间隔,用0.1 mol/L 氨水冲洗进样系统30 s,可以保证消除硼的记忆效应。

3.3.2 同位素的选择和基体效应的校正 B有11B和 10B两个同位素。11B(80.2%)的丰度远大于10B(19.8%),但是它容易受到基体12C峰翼展宽的干扰。ICPMS在选择高分辨率模式时(0.6 amu),12C峰翼展宽的影响可以忽略。所以选择11B为分析同位素。

为考察对基体效应的校正情况,以0.1 mol/L 氨水中配制100 μg/L Be内标溶液,在线加入。在实验中固定石墨与硼的浓度比为105倍。配制了一系列浓度的悬浮液。如图3所示,在1.0 g/L以下,B的信号强度与悬浮液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4。选择100 μg/L Be内标溶液可以在悬浮液浓度为1.0 g/L以下时校正基体效应。

3.3.3 等离子体中加入氧气 有机溶剂会在样品锥,截取锥产生积碳,使长期的分析稳定性变差。采用加氧技术,可以使C 转换为CO2[16],从而消除干扰。本实验中,悬浮液不仅含有有机溶剂,而且还含有1.0 g/L石墨。石墨中的B可能会形成很难分解的CB结合物。所以,加入氧气很有必要。由于仪器的设计,氧气是通过加入到雾化气中进入等离子体的,不仅影响等离子体的性质,还影响悬浮液的雾化的行为。在20~80 mL/min范围内,考察氧气流量对分析物的影响。如图4所示,随着氧气流量的增加,B的信号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原因是随着氧气流量的增加,雾化器的雾化效率与等离子体对悬浮颗粒的解离效率之间存在着平衡。氧气的加入使雾化效率提高, 但是过高的氧气流量不仅使分析物在等离子体中驻留时间减少,还会消耗等离子体能量,减弱对悬浮颗粒的分解,从而降低了B的灵敏度。 在辅助的氧气流量为60 mL/min时,B的信号最强。

3.4 方法的分析性能

由于缺少固体标准物质,所以采用B的系列标准溶液绘制工作曲线。线性范围: 2~200 μg/L,相关系数:0.9995。以平行11次流程空白测定的标准偏差的3倍定义为方法检出限, 其值为0.095 μg/g(相对于石墨的质量)。对30 μg/L B标准溶液连续测定6次, 测定结果的RSD为1.29%。

3.5 样品测定及回收实验

通过加标回收实验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1.0 g/L悬浮液中加入10 μg/L B标准溶液,其回收率为 98.0%~101.0%。以本方法测定了4种高纯核石墨样品(99.999%)中的 B并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见表 1。结果表明,本方法适合于高纯核石墨样品中痕量硼的测定。表1 实际样品中硼的测定结果及加标回收实验

参考文献

1 Watanabe M, Narukaw A. Analyst, 2000, 125(6): 1189~1191

2 Zacharia A, Gucer S, Izgi B, Chebotarev A, Karaaslan H. Talanta, 2007, 72(2): 825~830

3 Mahanti H S, Barnes R M. Anal. Chem., 1983, 55(2): 403~405

4 Miyatani T, Suzuki H, Yosimoto O. Bunseki Kagaku, 1994, 43(6): 495~498

5 Bgershausen W, Cicciarelli R, Gercken B, Knig E, Krivan V, MüllerKüfer R, Pavel J, Seltner H, Schelcher J. Fresenius J. Anal. Chem., 1997, 357(3): 266~273

6 Rossi G, Soldani G. Analyst, 1972, 97: 124~130

7 Suzuki H, Miyatani T, Yoshimoto O. Bunseki Kagaku, 1993, 42(8): 485~489

8 Hola M, Otruba V, Kanicky V. Spectrochim. Acta Part B, 2006, 61(5): 515~524

9 CHEN JinZhong(陈金忠), ZHENG Jie(郑 杰), LIANG JunLu(梁军录), SU HongXin(苏红新), LI Guang(李 光), WEI YanHong(魏艳红).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29(10): 2843~2847

10 Zoriy M V, Dehnhardt M, Matusch A, Becker J S. Spectrochim. Acta Part B, 2008, 63(3): 375~382

11 Puig A I, Alvarado J I. Spectrochim. Acta Part B, 2006, 61(9): 1050~1053

12 Wang Z, Qiu D R, Ni Z M, Tao G Y, Yang D R. Anal. Chim. Acta, 2006, 577(2): 288~294

13 LIANG LiNa(梁立娜), HU JingTian(胡敬田), JIANG GuiBin(江桂斌), SHI JianBo(史建波). Chinese J. Anal. Chem.(分析化学), 2005, 33(2): 229~232